CN102707597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07597B CN102707597B CN201210179742.6A CN201210179742A CN102707597B CN 102707597 B CN102707597 B CN 102707597B CN 201210179742 A CN201210179742 A CN 201210179742A CN 102707597 B CN102707597 B CN 1027075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sensitive drums
- forming apparatus
- image forming
- voltag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061 abrasive gra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Flu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F-]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rea of the photoconductor to be charged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37—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an electrical parameter, e.g. volt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26—Cleaning of foreign matter, e.g. paper powder, from imaging member
- G03G2221/0068—Cleaning mechanism
- G03G2221/0073—Electrostatic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26—Cleaning of foreign matter, e.g. paper powder, from imaging member
- G03G2221/0068—Cleaning mechanism
- G03G2221/0089—Mechanica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9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har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的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1月5日、申请号为200910207475.7、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所谓的接触型充电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即通过使充电构件与感光构件接触来对该感光构件充电的图像形成设备在放电量方面,小于使用所谓的电晕型充电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因而,前者在通过放电所生成的臭氧(O3)、氧化氮(NOx)等的副产物的量方面,小于后者。然而,前者在感光构件和充电构件之间的微小间隙中生成放电副产物。因而,少量的前述臭氧和NOx等的放电副产物附着至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在副产物附着至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时,即使这些副产物的量非常小,该外周表面的保持电荷的能力也下降(其电阻降低)。已知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荷保持能力的下降有可能引起图像形成设备输出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打印品(流动图像或图像流)。由于副产物吸收湿度高的环境中的湿气,因而出现该下降。此外,使用AC电压以及DC电压来对感光构件充电的充电方法在放电电流的量方面大于仅使用DC电压的充电方法。因此,已知采用前者比采用后者更有可能导致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日本特开平11-143294公开了具有如下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将加热器布置在感光构件内部或者感光构件附近,以对该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进行干燥,从而防止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等。此外,日本特开2003-32307公开了用于去除前述的放电副产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感光构件旋转额外的时间长度或额外的次数来增加与感光构件接触的清洁器刮板和该感光构件之间每单位时间的摩擦接触次数,去除放电副产物。此外,日本特开平07-234619公开了用于通过向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供给研磨剂来提高清洁器刮板的研磨性能的方法。此外,已知存在用于向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供给铸模分离剂以使放电副产物难以保持附着至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方法。
考虑到降低能耗和感光构件的耐久性,期望仅当注意到电荷从感光鼓的外周表面泄漏的量已大于预置值(阈值)时,才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更具体地,在使用加热器来升高感光构件的温度的情况下,使加热器保持接通将消耗额外的电力。在使感光构件旋转额外次数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感光构件的额外旋转使该感光构件额外被刮削,因此感光构件的额外旋转次数降低了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并且/或缩短了感光构件的服务寿命。换言之,即使在没有形成上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时,前馈控制,即执行用于防止形成这种图像的操作的控制方法导致停机时间增加、电力消耗增加和鼓的刮削量增加(这减少了鼓的服务寿命)等的问题。
因而,期望仅当已经检测到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已降低足够大的量从而导致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时,执行用于防止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操作(反馈控制)。
在美国专利7,298,983中记录了一种用于检测作为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的方法。为了具体说明该专利,对感光构件充电,然后在充电后的感光构件上形成潜像。然后,通过在经过预置的时间长度后在感光构件上形成其它潜像,判断感光构件的电阻是否已经降低足够大的量从而导致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然而,为了使该方法可靠地检测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是否已降低,不得不使该感光构件旋转至少一整周。因而,用于检测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的降低的该方法存在采用该方法将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以下自动方法:该自动方法用于在无需额外的时间和额外的空间的情况下,检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构件是否处于引起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使得仅在有必要时才启用用于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模式。
更具体地,为了检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的大幅降低,在该设备的感光构件和布置成与该感光构件相接触以对该感光构件充电的充电构件之间,施加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如果施加至充电构件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并且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高于一定值,则在感光构件和放电构件之间不会有由于放电产生的电流流动。然而,显然,如果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足够大的量从而引起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则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施加至充电构件,也由该充电构件向感光构件中注入电荷。因而,可以通过检测在施加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时在感光构件和充电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判断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是否已经降低足够大的量从而引起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使用如上所述的方法等的方法使得可以在无需使感光构件旋转一个整周的情况下,检测感光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阻是否已经降低足够大的量从而引起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因而,与在美国专利7,298,983中记录的方法不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大幅降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加热部件,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加热;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部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加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电位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的电位;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所述电位传感器在由施加有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的所述充电构件所接触的表面处感测到绝对值不低于预定值的电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的去除模式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加热部件,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加热;电位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的电位;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所述电位传感器在由施加有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的所述充电构件所接触的表面处感测到绝对值不低于预定值的电位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部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加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构件;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清洁构件,用于清洁所述感光构件;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以及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其中,在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持续时间长于在其它情况下的旋转持续时间。
在考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截面图,并且示出该设备的概要结构。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鼓和充电辊的示意截面图,并且示出感光鼓的层结构和充电辊的层结构。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序列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充电电压施加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所施加的用于对感光鼓充电的直流电压和该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施加至充电装置的DC电压和流入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流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7是用于测量在感光鼓的外周表面上的电荷泄漏时流动的直流电流量的测试设备的示例的截面模式图。
图8是示出在感光鼓空转的时间长度和流入该感光鼓中的直流电流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施加至充电装置的电压量低于放电开始电压时使感光鼓的外周表面带电的机构的图。
图10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相对湿度和流入感光鼓中的直流电流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所产生的打印品的数量和流入感光鼓中的直流电流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截面图,并且示出该设备的概要结构。
图16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九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充电电压施加系统的框图。
图20是用于测量引起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感光鼓的表面电位量的变化量的测试设备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感光鼓空转的时间长度和该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22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相对湿度和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4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所产生的打印品的数量和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26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用于说明仅在感光鼓的外周表面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处出现电荷泄漏的情况的感光鼓的图解图。
图28是示出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和经过时间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十五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表面电位计和该电位计的机械及电气设置的图解立体图。
图30是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操作序列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设备的概要结构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概要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是使用转印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的其中一个处理的激光束打印机。图像形成设备100使用接触型充电系统的其中一个充电系统和反转显影方法的其中一个方法。其最大记录介质大小是A3。
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作为其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以可旋转鼓的形式的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沿图中的箭头标记R 1所表示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感光鼓1。图像形成设备100还配置有按沿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所列出的顺序布置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以下部件。首先是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以辊的形式的充电装置)。充电辊2是接触型充电构件。其次是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设备4。第三是作为转印部件的转印辊5。转印辊5是接触型转印部件。再次是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设备7。存在位于图中充电辊2和显影设备4之间的区域上方的、作为曝光部件(静电潜像形成部件)的曝光设备3。在输送转印介质P的薄片的方向上,在位于感光鼓1和转印辊5之间的图像转印站d的下游侧,存在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设备6。
本实施例中的感光鼓1的外径是30mm,并且是带负电性的有机感光构件(OPC)。由作为驱动部件的马达沿图中的箭头标记R1所表示的方向(逆时针方向),以210mm/sec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旋转驱动感光鼓1。接着,参考图2,感光鼓1包括铝制圆筒1a(导电性基体),以及按所列出的顺序逐层涂覆在铝制圆筒的外周表面上的3个层,即底涂层1b、光电荷生成层1c和电荷输送层1d。底涂层1b用于防止光干涉并提高铝制圆筒1a和铝制圆筒1a上的层之间的粘着性。
由一对支承体在充电辊2的金属芯2a的纵向端处可旋转地支撑充电辊2,并且由作为施压部件的一对压缩弹簧2e朝向感光鼓1的轴线保持按压充电辊2,由此以预置量的压力将充电辊2保持按压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在旋转驱动感光鼓1时,通过感光鼓1的旋转使充电辊2沿图2中的箭头标记R2所表示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感光鼓1和充电辊2之间的接触区域是感光鼓充电站a(充电辊隙)。
从作为充电电压施加部件的充电电压电源S1向充电辊2的金属芯2a施加满足预置要求的充电电压(充电偏压)。在向充电辊2施加充电电压时,通过感光鼓1和充电辊2之间的接触,将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充电至预定的极性和电位水平。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将DC电压和AC电压的组合作为充电偏压施加至充电辊2。更具体地,通过感光鼓1和充电辊2之间的接触区域,将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均匀充电至-500V(暗区域电位水平Vd)。向充电辊2施加作为-500V的DC电压和频率为2kHz的AC电压的组合的振荡电压。
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辊2的长度是320mm。充电辊2包括金属芯2a(支撑构件),以及按所列出的顺序逐层涂覆在金属芯2a的外周表面上的3个层,即底层2b、中间层2c和表层2d。底层2b用于降低充电噪声,并且由发泡海绵形成。表层2d是所设置的用以即使感光鼓1具有针孔等的缺陷也防止出现漏电的保护层。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辊2的规格如下。金属芯2a是一块直径为6mm的圆形不锈钢杆。底层2b由分散有碳颗粒的发泡EPDM制成。其比重是0.5g/cm3,体积电阻率是102~109Ω.cm,并且厚度是3.0mm。中间层2c由分散有碳颗粒的NBR制成。其体积电阻率是102~105Ω.cm,并且厚度是700μm。表层2d由作为分散有氧化锡和碳颗粒的氟化物的Toresin制成。其体积电阻率是107~1010Ω.cm,表面粗糙度(10个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a:JIS)是1.5μm。厚度是10μm。
本实施例中的曝光设备3是使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扫描器。曝光设备3通过在利用从图像读取设备(未示出)等的主设备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调制激光束L时输出该光束,在曝光位置b处扫描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均匀带电区域。在利用激光束L扫描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带电区域时,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曝光点的电位水平降低。结果,以展开图像的方式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实现反映对激光束L进行调制所利用的图像形成数据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
本实施例中的显影设备4是利用两成分磁刷对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反转显影的显影设备。即,显影设备4通过将调色剂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曝光点(亮点),对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换言之,显影设备4将极性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极性相同的带电调色剂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由于激光束L的曝光因而电位水平已经降低的点。显影设备4配置有布置在显影部件容器4a的开口中的作为显影承载构件的显影套筒4b。显影套筒4b是非磁性的,并且可旋转。显影设备4还配置有位于显影套筒4b的空心中的固定磁性辊4c。显影部件容器4a容纳有显影剂4e,由显影剂调节刮板4d将显影剂4e薄薄地涂覆在显影套筒4b的外周表面上。随着显影套筒4b旋转,由显影套筒4b将显影套筒4b上的显影剂4e输送至作为感光鼓1和显影套筒4b之间的接触区域的显影区域c。显影部件容器4a中的显影剂4e是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混合物。在由位于显影部件容器4a中并且旋转的两个显影剂搅拌构件4f对显影剂4e进行均匀搅拌时,将显影剂4e输送至显影套筒4b。
本实施例中的磁性载体的体积电阻率是约1013Ω.cm,并且颗粒直径是40μm。通过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之间的摩擦使调色剂带负电。由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显影部件容器4a中的调色剂浓度,使得可以通过基于由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从调色剂料斗4g向显影部件容器4a供给适当量的调色剂,使显影部件容器4a中的显影剂(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之间的混合物)的调色剂浓度保持恒定。
布置显影套筒4b,使得显影套筒4b的外周表面直接面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此外,使得在显影区域c中显影套筒4b和感光鼓1之间的最近距离是300μm。此外,(沿图中的箭头标记R4所表示的方向)旋转驱动显影套筒4b,使得显影区域c中显影套筒4b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与显影区域c中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反。
从作为显影电压施加部件的显影电压电源S2向显影套筒4b施加预定的显影电压(显影偏压)。本实施例中所施加的显影电压是作为DC电压(Vdc)和AC电压(Vac)的组合的振荡电压。更具体地,该显影电压是作为-320V的DC电压和频率为8kHz且峰间电压为1,800Vpp的AC电压的组合的振荡电压。
在施加预定量的压力的情况下将转印辊5保持按压在感光鼓1上,从而创建转印站d。从作为转印电压施加部件的转印电压电源83向转印辊5施加转印电压(转印偏压)。更具体地,向转印辊5施加极性为正、并因此在极性上与调色剂通常带电的极性(负)相反的转印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在将转印电压施加至转印辊5时,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作为(图像第二次被转印至的)第二图像承载构件的纸张薄片等的转印介质P上。转印辊5沿图中的箭头标记R5所表示的方向旋转。
定影设备6具有可旋转的定影辊6a和加压辊6b,并且在定影辊6a和加压辊6b之间形成定影辊隙。定影设备6通过在利用定影辊6a和加压辊6b夹持转印介质P来输送转印介质P时向记录介质P及其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将该调色剂图像热定影至转印介质P。
清洁设备7具有作为清洁构件(摩擦构件)的清洁刮板7a。在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转印至转印介质P之后,由清洁刮板7a来摩擦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以通过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来清洁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使得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可以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图中由附图标记e表示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作为预曝光部件的预曝光设备8。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移动的方向)上,预曝光设备8位于清洁设备7的下游侧,并且位于充电辊2的上游侧。预曝光设备8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投射光,以去除在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电荷,使得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将要被充电的部分的电位几乎为0。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作为加热部件的鼓加热器9。将鼓加热器9布置在感光鼓1的空心中,以对感光鼓1加热。鼓加热器9是用于对感光鼓1加热以将由在充电处理期间出现的放电副产物所吸收的湿气以及由感光鼓1自身所吸收的湿气蒸发消失的部件。换言之,鼓加热器9用于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在湿度高的环境中工作时,通过防止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来防止该图像形成设备100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2.操作序列
图3是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序列的图。
a.初始旋转操作(预旋转处理)
这是紧挨图像形成设备100启动之后执行的处理(初始期间,预热期间)。在该处理中,在接通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电源的开关时,执行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处理装置用的各种准备操作。例如,旋转驱动感光鼓1,并且将定影设备6的温度升高至预置水平。
b.打印用准备旋转(预旋转处理)
在接通打印机时与打印机开始实际形成图像时之间的期间是执行图像形成用的准备操作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准备好以进行实际图像形成操作的准备旋转期间。如果在初始旋转期间恰好输入打印信号,则准备旋转操作一完成就执行通过打印信号要开始的图像形成操作。在初始旋转期间没有输入打印信号时,在初始旋转完成之后,主马达停止,然后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停止。然后,图像形成设备100保持待机,直到输入打印信号为止。在输入打印信号时,再次执行旋转操作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准备好进行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准备旋转期间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处于其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运行用于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程序。后面将详细说明这些程序。
c.打印处理(图像形成处理)
用于使图像形成设备准备好以进行实际打印的操作一完成,就执行用于在旋转感光鼓1上形成图像的处理。将形成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P上,并且由定影设备6对转印介质P上的转印后的图像进行定影。然后,将完成后的打印品从图像形成设备100输出。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连续打印模式时,重复上述打印处理,直到产生要求数量的打印品为止。
d.记录介质间隔
记录介质间隔是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连续打印模式时,在转印介质P的后端(边缘)通过转印站d时与随后的记录介质P的前端(边缘)到达转印站d时之间的期间。即,记录介质间隔是没有记录介质P正在通过转印站d的期间。
e.后旋转
即使在用于最末的记录介质P上进行打印的处理完成之后,也连续驱动主马达一段时间,以旋转驱动感光鼓1。该旋转期间用于执行预定的后操作。
f.待机期间
后操作一完成,主马达的驱动就停止,因此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停止。然后,图像形成设备100保持待机,直到输入下一打印开始信号为止。如果将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为仅产生一个打印品,则该一个打印品一被输出,就使图像形成设备100进行后操作。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待机。如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待机时输入打印开始信号,则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执行预旋转。
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上述打印处理(c.)时是图像形成时,而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上述初始旋转处理(a.)、预旋转处理(b.)、记录介质间隔(d.)和后旋转(e.)时是无图像形成时。
3.充电电压施加系统
图4是充电辊2用的充电电压施加系统的电路的框图。
从充电电压电源S1向充电辊2施加作为DC电压和频率为f的AC电压的组合的预定的振荡电压(Vdc+Vac)。在施加电压时,旋转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被充电至预置电位水平。
作为用于向充电辊2施加电压的部件的充电电压电源S1具有DC电压电源11和AC电压电源12。通过控制充电电压电源S1的DC电压电源11和AC电压电源12,使得控制电路13能够施加DC电压、AC电压或者DC和AC电压的组合。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作为电流量检测部件的直流电流值测量电路14(电流检测装置,在下文将简称为“测量电路”)。将测得的直流电流值(信息)从测量电路14输入至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电路13。为了对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均匀充电,期望AC电压的峰间电压不小于放电开始电压的两倍。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将引起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出现放电的这种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
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电路13具有如下功能:基于从测量电路14输入至控制电路13的直流电流的值(信息),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大量电荷可能从感光鼓泄漏的状态。控制电路13还具有执行用于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的程序的功能。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用于向感光鼓1的空心中的鼓加热器9供电的电加热器电源10。在本实施例中,从电源10向鼓加热器9施加+100V的DC电压。此外,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接通或断开)电加热器电源10。
4.检测“电荷泄漏”
接着,将说明用于检测“电荷泄漏”的系统。顺便提及,在以下针对“电荷泄漏”的主题的说明中讨论两个电压和/或电流中的哪个较大的情况下,假定针对绝对值来讨论二者的大小关系。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高效地抑制如下现象的出现的图像形成设备:保持附着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引起该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更具体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以下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在无需额外的时间和空间的情况下,自动检测感光鼓1是否处于该感光鼓1引起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使得仅当需要使图像形成设备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时,该图像形成设备才将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图5是示出在温度是23°C并且相对湿度是50%的条件下对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进行测量的结果的图。施加至充电辊2的D C电压逐渐增大。直到DC电压达到一定值为止,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根本没有增加。然而,在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增加超过一定值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立即开始增加。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开始增加的该点是放电开始电压Vth。在本实施例中,放电开始电压Vth是-550V。
由充电辊2和感光鼓1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感光层的厚度和介电常数的量来确定放电开始电压Vth。如由帕邢定律(Paschen’s law)所述,当将放电开始电压Vth以上的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横穿上述间隙出现放电。结果,感光鼓1带电。
图6是在与创建图5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逐渐增大时对流入测量电路14中的DC电流量进行测量的结果的图。图6示出感光鼓1未处于引起感光鼓1经受大量电荷泄漏的状态的情况的结果、以及感光鼓1处于引起感光鼓1经受大量电荷泄漏的状态的情况的结果这两者。
从图6显而易见,当感光鼓1未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并且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时,测量电路14几乎没有检测到直流电流。此外,从图6显而易见,当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测量电路14也检测到DC电流。
图7示出在从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去除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转印辊5、定影设备6和清洁设备7之后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状态。即,图7示出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仅剩余充电辊2和预曝光设备8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状态。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保持处于图7所示的状态时,在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下,感光鼓1空转,并被充电至一定水平。此外,在感光鼓1的该旋转期间,将引起在充电辊2和感光鼓1之间出现50μA的放电的AC和DC电压的这种组合施加至充电辊2。AC电压的峰间电压是1,500Vpp,并且DC电压是-500V。
图8示出在感光鼓1空转时,在上述条件下对当通过将仅-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来对感光鼓1充电时流入图7所示的设备的测量电路14中的DC电流量和空转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的结果。
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的情况下,当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仅是DC电压时,在DC电压超过-550V之前,不会开始放电,因此不会对感光鼓1充电。然而,随着对感光鼓1充电的操作继续,放电副产物累积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如果副产物保持在感光鼓1上,则这些副产物吸收空气中的湿气。结果,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这反过来引起图像形成设备100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如果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低于可以基于帕邢定律计算出的放电开始电压Vth,也开始以非常小的量对感光鼓1充电。由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允许电荷被“注入”感光鼓1中,因此出现该现象。图9图解示出该“电荷注入”的机制。
如果在感光鼓1处于正常状态,即电荷没有从感光鼓的外周表面大量泄漏的状态时,接通预曝光设备8,并且将-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则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充电辊2的紧下游侧的部分不带电。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充电辊2的紧上游侧的部分也不带电。因而,没有电流流动。即,当感光鼓1处于正常状态时,没有电流流动,因此测量电路14未检测到直流电流。
然而,当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使得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也有非常少量的电荷被注入感光鼓1中的状态时,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于充电辊2的紧下游侧的部分少量带电。此外,由预曝光设备8去除充电辊2的上游侧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因此,该电位是约0V。因此,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于充电辊2的上游侧的部分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于充电辊2的下游侧的部分在电位水平上不同。因此,即使当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仅-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直流电流也流动。即,可以通过经由预曝光将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降低至约0V,更精确地检测感光鼓1的表面电阻的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现象等的现象作为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方式(电荷泄漏检测)。
通过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认真进行的研究,以下变得明显。即,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中时,由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因而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1μA,则感光鼓1未能充分保持形成潜像所必需的电荷;电荷泄漏。结果,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即形成孤立点丢失了的图像的现象出现。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位水平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并利用测量电路14测量在该DC电压的情况下流动的直流电流Idc的量,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其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
可以通过测量图像的半色调区域的浓度的下降比率来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在没有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时反射浓度是0.5的半色调图像块的浓度降低了多少,来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在反射浓度从0.5降至0.4时,即在反射浓度比降至80%以下时,判断出已经开始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光谱反射计X-Rite 505/508(X-Rite有限责任公司)来测量半色调块的图像的反射浓度。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用于获得与向充电辊2施加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对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影响有关的信息。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具有控制部件13,控制部件13用于响应于由检测部件14进行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要执行用于停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处理(用于停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模式)。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检测部件具有电流检测装置14,该电流检测装置14是用于检测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从充电辊2流向感光鼓1的电流的检测装置。控制部件13基于作为检测部件的电流检测部件14的输出,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例如,如果由电流检测装置14检测到的电流量不小于预置值,则控制部件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相反如果电流量小于预置值,则控制部件13不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5.控制流程
图10是以下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判断电荷泄漏是否已开始,然后基于第一判断,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工作的图像形成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例如,控制部件13在预旋转期间(图3)执行用于检查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泄漏的处理(S01)。更具体地,感光鼓1旋转,并且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02)。在该步骤(S02)期间,预曝光设备保持接通;曝光设备3保持断开;并且显影电压和转印电压保持断开。在如上所述设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测量部件14也测量到作为直流电流Idc的从充电辊2注入感光鼓1中的电流(S03)。
控制电路13判断由测量电路14所测得的直流电流Idc的值是否小于-1μA(S04)。如果直流电流Idc不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05)。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的值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响应于所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允许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S06)。由控制部件13来控制该控制流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顺便提及,可以对图像形成设备100进行编程,使得例如每打印100个打印品,执行电荷泄漏检测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感光鼓1的空心中的鼓加热器9来抑制电荷泄漏。如果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则控制电路13开始从加热器电源10向鼓加热器9供电,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减少电荷从感光鼓的外周表面泄漏的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1分钟,然后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02~S0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电荷泄漏的状态。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已经降至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06)。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保持不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0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基于由检测部件14进行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要由加热部件9对感光鼓1加热。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构成检测部件的电流检测装置14的输出,判断是否执行前述加热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始图像形成操作之前,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内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因此,仅在有必要时才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因此,没有不必要地消耗电力和时间。即,高效地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时,通过利用鼓加热器9对感光鼓1加热,蒸发放电副产物中的湿气和感光鼓1自身中的湿气,以恢复感光鼓1的电阻,从而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即,本发明使得可以利用简单的方式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此外,使得可以仅在有必要时才使图像形成设备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因而,本发明可以提供如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该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高效地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因此,可以长期连续形成满意的图像。
实施例2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环境相对湿度是50%时检测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电荷泄漏的情况,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
图11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相对湿度和直流电流Idc的如下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该值,则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泄漏。图像形成设备100工作的环境的改变引起充电辊2和感光鼓1的电阻的变化。例如,如果相对湿度增大,则在大量电荷可能从感光鼓1泄漏时由测量电路14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增加。因此,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期望使得作为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阈值的直流电流Idc的值可以响应于环境改变而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作为环境感测部件的环境传感器15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内。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环境传感器15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内部相对湿度,并将检测到的相对湿度发送至控制电路13。
图12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要执行的、用于通过检查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泄漏来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控制电路13在电荷泄漏检测的定时(S11)时,使环境传感器15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内部相对湿度,然后,使传感器15将所获得的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13(S12)。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在使感光鼓1旋转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13)。在施加该DC电压期间,预曝光设备8保持接通;曝光设备3保持断开;并且显影电压和转印电压两者均保持断开(S13)。在电压方面如上述设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直流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测量电路14也检测到作为直流电流Idc的从充电辊2流向感光鼓1的电流(S14)。
控制电路13判断由测量电路14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的值是否低于以下电流值(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最小电流值)(S15),该电流值用于判断在由环境传感器15检测到的环境条件下是否已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参考图11,在控制电路13中预先设置响应于环境改变而变化的该阈值。控制电路13基于与由环境传感器15检测到的相对湿度有关的信息,从所设置的值中选择电流值,然后将所选择的电流值用于上述判断。如果控制电路13判断为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图11中的电荷泄漏引起值中由环境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荷泄漏引起值,则判断为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16)。另一方面,如果控制电路13判断为直流电流Idc的值低于该电荷泄漏引起值,则控制电路13允许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图像形成操作(S17)。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控制序列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感光鼓1的空心中的鼓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开始从加热器电源10对鼓加热器9供电,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减少电荷泄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1分钟,然后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13~S15),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已经降至小于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阈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17)。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保持不小于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阈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16)。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由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由环境传感器15来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内部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不仅能够使图像形成设备100仅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而且可以更高效地执行该模式。
实施例3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是示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使用量的累积打印品计数和直流电流Idc的如下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该值,则感光鼓1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随着图像形成操作继续,感光鼓1的表层逐渐变薄。感光鼓1的表层的该变薄降低了感光鼓1自身的电阻,这反过来增加了要检测的用以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要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的直流电流Idc的值。因而,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期望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直流电流Idc的阈值可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使用量的内部部件,即用于对由该设备所产生的打印品的数量进行累积计数的内部部件(计数器)16。本实施例中的累积打印品计数检测部件16检测打印品的累积数量,将检测到的累积数量转换成与A4薄片的数量等同的数量,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13。
图14是要执行的、用于通过执行电荷泄漏检测操作来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操作的定时到来时(S21),首先,控制电路13检测由累积打印品计数检测部件16自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感光鼓1是新的时起已经计数的打印品的累积数量(S22)。
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且在使感光鼓1旋转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S23)。在该处理中,预曝光设备8保持接通;曝光设备3保持断开;并且显影电压和转印电压两者都保持断开(S23)。在如上所述设置的设备8和3以及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则测量电路14也检测到作为直流电流Idc的从充电辊2注入感光鼓1中的电流(S24)。
这里,控制电路13判断由测量电路14测得的直流电流Idc的值是否小于以下电流值(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阈值)(S25),该电流值用于判断由累积打印品计数检测部件16检测到的当前累积打印品计数是否足够大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参考图13,在控制电路13中预先设置作为用于预测感光鼓1是否处于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电流阈值的这些值。控制电路13从累积打印品计数检测部件16获得累积打印品计数,并且选择要与所获得的累积打印品计数进行比较的电流值。然后,使用所选择的电流值来进行以上判断。即,如果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图13所示的与以下值相对应的电流值,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26),其中,不小于该值,则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将出现。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小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最小电流值,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形成图像(S27)。该控制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处于控制电路13的控制下。
在本实施例中,由感光鼓中的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开始从加热器电源10向鼓加热器9供电,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减少电荷泄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1分钟,然后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23~S25),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仍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已经降至小于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阈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27)。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保持不小于电荷泄漏引起最小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26)。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由第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出现感光鼓电荷的大量泄漏之前,由累积打印品计数检测部件16来检测累积打印品计数。因此,本实施例不仅能够使图像形成设备100仅在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而且能够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更高效地工作。
实施例4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9来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即,接通鼓加热器9,以通过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部分的相对湿度,使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荷泄漏最小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仅使感光鼓1空转预置的时间长度,以增加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在这两者之间的接触区域c中彼此摩擦的时间长度。延长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彼此摩擦的时间长度使得较容易去除放电副产物等,并且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越清洁,越不太可能出现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放电副产物的这种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控制电路13基于由用于检测与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之后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有关的信息的检测部件进行检测的结果,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要在上述模式下工作。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基于电流检测装置14的输出,判断图像形成设备100是否要在上述模式下工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作为用于在感光鼓1旋转时摩擦感光鼓1的摩擦构件的清洁刮板7a。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上述模式时,控制电路13使清洁刮板7a摩擦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
可以跟随图10中的流程图来执行用于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序列与图10中的操作序列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上不同。
即,在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S 05),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30秒,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02~S0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已经降至小于引起大量电荷泄漏的最小值(例如,-1μA),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图像形成模式(S06)。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保持不小于引起大量电荷泄漏的最小值,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05)。
可以跟随第二和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序列来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如上所述,尽管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不同于由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所执行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但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由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放电副产物。因而,即使放电副产物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它们也被去除,因此,可以形成满意的图像,即没有显现出现电荷泄漏的任何迹象的图像。
实施例5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该优选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四优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该设备100所执行的操作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研磨剂(研磨颗粒)的供给。因而,在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将研磨剂传送至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以增加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之间的摩擦。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之间的摩擦的增加使得较容易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放电副产物,因此,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较难出现。
如上所述,当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的放电副产物。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用于对感光鼓1进行研磨的部件,该部件通过向感光鼓1供给研磨颗粒对感光鼓1进行研磨。因而,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使研磨部件对感光鼓1进行研磨。在本实施例中,如后面将说明的,存储研磨颗粒并将这些研磨颗粒传递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显影设备4、以及在感光鼓1旋转时摩擦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清洁刮板7a等构成研磨部件。
可以跟随以上参考图10所述的流程图,执行用于在没有形成图像时通过执行电荷泄漏检测操作来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执行的操作不同于在前述实施例中执行的操作。
即,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S05),控制电路13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研磨剂,使得研磨剂到达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设备4中的调色剂包含预先添加至该调色剂的研磨剂。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与感光鼓1的全长一样宽、并且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是10cm的块(研磨剂供给图像)的潜像,并且利用包含研磨剂的该显影剂对该潜像进行显影。此外,在该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转印电压保持断开,并且将由该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原样输送通过转印站d,然后将其输送至感光鼓1和清洁刮板7a之间的接触区域e。
之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10秒,并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02~S0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小于电荷泄漏引起最小电流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06)。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保持不小于电荷泄漏引起最小电流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05)。
可以跟随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流程图来执行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序列。
如上所述,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所执行的操作不同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操作,但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由第一至第四优选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是用于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的模式。因此,即使放电副产物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这些副产物也被去除,因此,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即没有显现电荷泄漏的影响的图像。
实施例6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当检测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泄漏时,预曝光设备保持接通,并且曝光设备3保持断开。此外,显影电压和转印电压保持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未配置有预曝光设备8。因此,这里将说明在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所执行的、用以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电荷泄漏的操作序列的示例。
图15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概要结构。就结构而言,除该图像形成设备100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以外,该图像形成设备100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实际相同。
图16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要执行的、用于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电荷泄漏从而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31),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32)。在该处理期间,将引起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充电辊2的紧上游侧的部分的表面电压下降至约0V的这种转印电压(在本实施例中,+1,000V)作为转印电压而施加。同样,在该处理期间,曝光设备3保持断开,并且显影电压保持断开(S32)。在电压方面如上所述设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直流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测量电路14也检测到作为直流电流Idc的从充电辊2注入感光鼓1中的电流(S33)。
然后,控制电路13判断由测量电路14测得的直流电流Idc的值是否小于-1μA(S34)。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到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时间了(S35)。另一方面,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允许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图像形成操作。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操作序列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操作中所使用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可以与由第一、第四和第五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通过为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提供上述电压设置,使得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将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充电辊2的紧上游侧的部分的表面电位设置为预定水平(期望为0V)。在如上所述设置的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使得可能出现大量电荷泄漏的状态,则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于充电辊2的紧下游侧的部分也带电,并且引起注入电流流动。因而,可以通过测量电路14检测是否存在该注入电流来检测大量电荷泄漏是否已经开始。因此,可以高效地抑制大量电荷泄漏出现。
实施例7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将说明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要执行的、用于判断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与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相同的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感光鼓泄漏的操作序列的示例。
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图15所示的结构。除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以外,该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结构实际相同。
图17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执行的、用于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41),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42)。然后,在本实施例中,由曝光设备3将激光束投射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使得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的电位到达固态图像形成水平(等同于最高浓度的电位水平)。在该处理期间,转印电压保持断开,并且显影电压也保持断开(S42)。在如上所述设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引起大量电荷泄漏的状态,则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测量电路14也检测到作为直流电流Idc的从充电辊2注入感光鼓1中的电流(S43)。
然后,控制电路13判断由测量电路14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的值是否小于-1μA(S44)。如果直流电流Idc的值不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45)。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的直流电流Idc的值小于-1μA,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期望的图像形成操作(S46)。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流程图所示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中要执行的操作可以与第一、第四或第五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
如上所述,即使图像形成设备100不具有预曝光设备8,本优选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图像形成设备100,将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位于充电辊2的紧上游侧的部分的电位设置为预置水平(期望为0V)。在如上所述设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即使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于充电辊2的紧下游侧的部分也带电,因此,注入电流流动。因而,可以通过利用测量电路14检测该注入电流来判断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泄漏。因此,可以高效地抑制电荷泄漏。
实施例8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在保持例如-500V的DC电压的预置电压处于预置水平时,将该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并且通过测量通过所施加的预置电压而流动的电流的值,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然而,可以通过控制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使得通过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而流动的电流保持恒定为预置水平,来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图18是本实施例中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执行的、用于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51),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且控制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使得由测量电路14检测到的电流量保持恒定为-1μA(S52)。在该处理期间,预曝光设备8保持接通,并且曝光设备3以及显影电压和转印电压保持断开(S52)。此外,由作为电压检测部件的电压计17来监测由充电电压电源S1的DC电源11所施加的电压(S53)。将通过监测由DC电压电源11所施加的电压所获得的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13。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果在将-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不小于-1μA的量的直流电流流动,则判断为感光鼓1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在控制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使得通过该电压而流动的电流保持恒定为-1μA时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保持不高于-500V,则判断为感光鼓1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S54)。
如果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保持不高于-500V,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55)。如果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超过-500V,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图像形成操作(S56)。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处理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接通鼓加热器9的电源10,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使出现大量电荷泄漏的可能性最小化。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3使鼓加热器9保持接通1分钟,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52~S5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所施加的电压高于-500V,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56)。如果所施加的电压保持不高于-500V,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5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代替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可以使用与实施例4和5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相同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针对电荷泄漏检测所施加的DC电压,以保持通过所施加的DC电压而流动的电流恒定,并且在将电荷泄漏检测用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以保持通过所施加的电压而流动的电流恒定时,电压计17测量施压部件S的输出电压。然后,控制电路13基于由电压计17检测到的电压值,判断是否要执行预置操作。更详细地,如果由电压计17检测到的电压的绝对值不大于预置值,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预置操作,相反,如果由电压计17检测到的电压的绝对值大于预置值,则控制电路13不使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预置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充电辊2施加电压使得通过该电压而流动的电流保持恒定,检测是否出现大量电荷从感光鼓泄漏,来获得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9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说明中,说明了以下工作模式:通过测量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的直流电流的量,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和直到第十五实施例为止的以下实施例中,将说明以下工作模式:通过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并且测量由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所注入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状态。
图19是本实施例中用于将充电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的系统的电路的框图。
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用于测量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表面电位计18。将测得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从该表面电位计18输入至控制电路13。
在本实施例中,表面电位计18通过利用电极测量感应电流的信号变化来测量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
此外,为了测量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将表面电位计18布置在带电区域a的下游侧和曝光点b的上游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3具有执行以下程序的功能:该程序用于基于从表面电位计18输入的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信息,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这里,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未配置有图4所示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的测量电路14等的测量电路。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不具有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所具有的预曝光设备8等的预曝光设备。即,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在整体结构上与图15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相同。
接着,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高效地防止以下现象的图像形成设备:由于存在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图像形成设备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以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该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在无需消耗额外的时间和额外的图像形成供给的情况下,判断其感光构件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使得该图像形成设备仅在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如上所述,图5是示出在温度是23°C并且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下所获得的、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和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之间的关系的图。根据该图显而易见,放电开始电压Vth是-550V。
放电开始电压Vth受充电辊2和感光鼓1之间的间隙、感光层的厚度和感光层的介电常数影响。在将不小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根据帕邢定律,横穿上述间隙出现放电,并且感光鼓1带电。
图20是在从图1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去除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转印辊5、定影设备6和清洁设备7之后所剩余的部件的图解截面图。即,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仅存在充电辊2和表面电位计18。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上述状态、并且处于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中时,在将预置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使感光鼓1旋转。更具体地,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是峰间电压是1,500V的AC电压和-500V的DC电压的组合。
图21示出如下测试中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和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图20所示的设备的感光鼓1在上述电压设置下放电时使该感光鼓旋转之后,通过仅将-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对感光鼓1进行充电。
参考图5,通常,在与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系统相同的充电系统的情况下,除非DC电压,即施加至充电辊2的唯一电压不小于-550V,否则不会出现放电,因此,感光鼓1不带电。然而,即使如此,在将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以对感光鼓1充电时,放电副产物累积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这些副产物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它们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并因此降低了感光鼓1的表面电阻。因而,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感光鼓1也带电。如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该状态时由该设备10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则形成看上去模糊的图像。即,大量电荷从感光鼓的外周表面泄漏。
当感光鼓1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即使将低于根据帕邢定律的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感光鼓1也少量带电。由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阻降低允许电荷“注入”感光鼓1中,因此出现该现象。图9图解示出该机制。
在感光鼓1处于没有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将-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不会对感光鼓1充电;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没有改变。
然而,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阻降低,则电荷可能注入至感光鼓1中,因此,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感光鼓1也非常少量地带电。在本实施例中得出,在将-500V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感光鼓1每旋转一整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都升高。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如上所述的现象等的现象作为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方式。
作为由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大量电荷从感光鼓的外周表面泄漏所进行的认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如下。即,参考图21,在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中,在感光鼓1每旋转一整周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达到10V时,本实施例中的系统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阻降低。在感光鼓1的表面电阻降低时,用于形成潜像的电荷部分逃脱;感光鼓1未能保留用于形成潜像的所有电荷。因此,出现图像形成设备100形成缺失一些点的图像的现象。即,出现大量电荷泄漏。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的变化量ΔV,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显然,可以通过检查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在感光鼓1每旋转一整周时的变化量ΔV是否不小于预置值,进行判断。例如,可以通过检查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相对于例如0V的预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置值,进行判断。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具有测量部件,该测量部件用于测量通过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所引起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的变化量。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具有控制部件13,该控制部件13响应于由检测部件14进行检测的结果,用于判断是否要执行用于抑制电荷从感光鼓1泄漏的处理(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检测部件14具有用于测量由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施加至充电辊2所引起的表面电位水平的表面电位计18。控制电路13基于表面电位计18的输出,判断是否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例如,如果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电位水平的绝对值不小于预置值,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如果绝对值小于预置值,则控制电路13不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图22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要执行的、用于通过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来判断是否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61),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且在使旋转感光鼓1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62)。在该处理期间,曝光设备3不工作,并且也没有施加显影电压或转印电压(S61)。在如上所述设置的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在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时,也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中注入电荷。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所注入的电荷,作为感光鼓1的电位(S63)。
控制电路13判断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是否不小于10V(S64)。如果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不小于10V,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65)。如果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小于10V,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图像形成操作(S66)。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操作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
当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即,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接通鼓加热器9的电源10,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使出现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可能性最小化。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3使鼓加热器9保持接通1分钟,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62~S6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10V,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66)。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保持为10V以上,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6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基于由检测部件进行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要由加热部件9对感光鼓1进行加热。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基于电位水平检测部件14的输出,判断是否要执行上述加热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始图像形成操作之前,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内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换言之,图像形成设备100仅在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因此,不会浪费电力和时间。换言之,高效地减少了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出现。
实施例10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用于在图像形成设备处于相对湿度是50%的环境时检测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操作序列,说明了第九实施例。
图2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相对湿度和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之间的关系的图,其中,不小于该变化量ΔV,则感光鼓1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工作的环境改变时,充电辊2和感光鼓1的电阻变化。因而,在环境的相对湿度增大时,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的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变化。因此,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期望如果环境改变,则响应于环境的改变,作为用于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阈值量的量ΔV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作为环境状况检测部件的环境传感器15。该环境传感器15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相对湿度,并将检测到的相对湿度发送至控制电路13。
图24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执行的、用于通过判断是否已经开始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来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71),控制电路13使环境传感器15测量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相对湿度,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13(S71)。
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73)。在该处理期间,曝光设备3保持不工作,并且没有施加显影电压或转印电压(S73)。在如上所述设置的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也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中注入电荷。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测量)注入感光鼓1中的电荷,作为电位(S74)。
控制电路13判断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是否不小于设置用于在利用环境传感器15所检测到的当前环境状况下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值(用于判断感光鼓的电位水平的变化是否足够大以引起大量电荷泄漏的阈值)。参考图23,如图23所示预先设置作为环境阈值的量ΔV的值。控制电路13基于由环境传感器15检测到的相对湿度选择这些阈值的其中一个阈值,并且使用所选择的阈值来进行上述判断。如果由环境传感器15检测到的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不小于从示出量ΔV的阈值的图23中选择出的阈值,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76)。如果量ΔV小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最小电流值,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S77)。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处理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即,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接通鼓加热器9的电源10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使出现大量电荷从感光鼓1泄漏的可能性最小化。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3使鼓加热器9保持接通1分钟,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73~S75),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大量电荷从感光鼓泄漏)的最小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77)。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保持位于引起大量电荷从感光鼓1泄漏的最小值以上,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76)。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查是否出现大量电荷从感光鼓1泄漏之前,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内部环境的状态。因此,不仅能够获得与由第九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更高效地工作,其中,图像形成设备100仅在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实施例11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图25是示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累积使用的图像形成计数(累积计数)和感光鼓电位的变化量ΔV之间的关系的图,其中,不小于该变化量ΔV,则感光鼓1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减小了感光鼓1的表层的厚度,并且感光鼓1的表层的厚度减小降低了感光鼓1的电阻。因而,在感光鼓1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大于在感光鼓陷入该状态之前所测得的表面电位。因而,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期望如下:根据由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打印品的累积数量的增加,可变地设置用于判断感光鼓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阈值。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9,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对由图像形成设备100输出的打印品的数量进行累积计数的内部部件(计数器)16。该累积打印品计数器16对自将当前的感光鼓1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100中起所产生的打印品的数量作为与A4打印的数量等同的打印数量进行累积计数。然后,累积打印品计数器16将该累积计数发送至控制电路13。
图26是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执行的、用于通过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来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81),控制电路13从累积打印品计数器16获得自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感光鼓1是全新的起由该图像形成设备100所产生的打印品的累积计数(S82)。
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施加至充电辊2(S83)。在该处理期间,曝光设备3保持不工作,并且没有施加显影电压或转印电压(S83)。在如上所述设置的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也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中注入电荷。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测量)注入至感光鼓1中的电荷,作为感光鼓1的电位(S84)。
控制电路13判断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感光鼓1的电位的变化量ΔV是否不小于以下值(用于判断感光鼓的电位水平的变化是否足够大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大量电荷从感光鼓泄漏)的阈值)(S85),该值是预先设置用于在由累积打印品计数器16所保持的累积打印品计数是当前计数时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的值。参考图25,如图25所示,在控制电路13中预先设置要用作用于判断感光鼓1的电位的变化量是否足够大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阈值的值。如果感光鼓1的电位的变化量ΔV不小于阈值量,则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86)。如果感光鼓1的电位的变化量ΔV小于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变化量的最小量,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S87)。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该处理中所涉及的各种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即,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控制电路13接通鼓加热器9的电源10,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从而使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出现的可能性最小化。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3使鼓加热器9保持接通1分钟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83~S85),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以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电荷泄漏引起最小值,则控制电路13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87)。如果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保持位于电荷泄漏引起最小值以上,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86)。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查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是否出现之前,从累积打印品计数器16获得由图像形成设备100所产生的打印品的累积计数。因此,不仅能够获得与由第九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更高效地工作,其中,图像形成设备100仅在有必要时才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工作。
实施例12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九至第十一实施例中,由感光鼓1中的鼓加热器9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即,为了使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出现最少,使鼓加热器9保持接通,以降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相对湿度。
作为比较,在本实施例中,与在第四实施例中相同,在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仅使感光鼓1旋转(空转)预置的时间长度,从而延长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在这两者之间的接触区域e中彼此摩擦的时间段。延长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彼此摩擦的时间段使得较容易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这反过来使得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不太可能出现。
可以跟随使用图22所述的流程图,来执行用于在没有形成图像时判断是否存在大量电荷从感光鼓1泄漏的迹象从而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该设备100所执行的操作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操作。
即,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S65),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30秒,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62~S6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感光鼓的电位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以下值(例如,10V),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66),其中,不小于该值,则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将可能出现。如果量ΔV保持位于以下阈值以上,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65),其中,不小于该阈值,则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可能出现。
可以跟随上述图10和11中的操作序列来执行电荷泄漏抑制操作。
如从上述对本实施例的说明将显而易见,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该图像形成设备100所执行的操作不同于由第九至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所执行的操作,但通过该实施例可以获得与由第九至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3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与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由该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与在第五实施例中相同,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研磨剂,从而向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供给研磨剂,以增加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摩擦。增加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摩擦使得较容易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等,这反过来使得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不太可能出现。顺便提及,代替通过向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供给研磨剂来增加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摩擦,可以延长感光鼓1空转从而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放电副产物等的时间长度。
即,可以通过使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施加至充电构件时在感光鼓1和充电构件2之间流过不小于预置值的量的电流的时间长度,长于在将低于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施加至充电构件时在感光鼓1和充电构件2之间流过小于预置值的量的电流的时间长度,去除保持附着至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放电副产物。
可以跟随图22的流程图执行用于在没有形成图像时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从而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所执行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不同于图22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操作。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S65),控制电路13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研磨剂,以将该研磨剂传递至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设备4中的调色剂包含预先添加的研磨剂。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使用该调色剂,以对与感光鼓1的全长一样宽、并且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是10cm的块的潜像进行显影。此外,在该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没有施加转印电压,使得将显影后的块的图像(包含研磨剂的调色剂)原样输送通过转印站d,从而被传递至位于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10秒,并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62~S6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感光鼓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以下值(例如,10V),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S66),其中,不小于该值,则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可能出现。如果该量ΔV保持不小于以下阈值,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65),其中,不小于该值,则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可能出现。
还可以跟随第十和第十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的其中一个来执行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
如上所述,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处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所执行的操作序列不同于由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所执行的操作序列,但本实施例的效果与由第九至第十二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
实施例14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仅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处出现电荷泄漏的情况。
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能引起在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处出现电荷泄漏的状态,则利用上述第九至第十三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其中一个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出现。然而,如果在感光鼓1处于可能引起仅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处大量电荷泄漏的状态时采用第九至第十三实施例中的任意方法,则该利用可能使用多于所需要的时间和材料。
因此,接着,参考图27,将说明以下情况: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区域131处出现电荷泄漏,其中,区域131的长边沿感光鼓1的轴线从感光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区域131的短边沿感光鼓1的圆周方向延伸短的距离。
基本上,可以跟随图22所示的流程图,来执行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所要执行的、用于通过判断是否已有大量电荷开始从感光鼓1泄漏来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所执行的实际操作序列不同于图22所示的操作序列。
图28示出在仅在图27中以斜线覆盖的区域131处出现大量电荷泄漏时由表面电位计18测得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水平的变化。
如果电荷从图27中以斜线覆盖的区域131大量泄漏,则仅将电荷注入电荷大量泄漏的区域131中。因此,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该部分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控制电路13判断为每当感光鼓旋转一整周时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的一部分处已经超过电荷泄漏出现阈值量(例如,10V),则判断为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该部分处可能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
在控制电路13判断为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一部分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并因此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时(S65),则执行以下操作序列。即,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足以抑制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处可能出现的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的量的研磨剂,使得将研磨剂发送至位于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在本实施例中,向显影设备4填充预先添加有研磨剂的调色剂。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该调色剂用于对与感光鼓1的总长一样宽、并且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上的大小与图27中的区域131的大小相同的块的潜像进行显影。此外,在该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没有施加转印电压,使得将显影后的块(包含研磨剂的调色剂图像)原样输送通过转印站d,以被传递至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然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10秒,并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62~S64),以判断感光鼓1是否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如果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上在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处感光鼓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以下阈值(例如,10V),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至图像形成模式,其中,不小于该阈值,则可能出现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如果该量ΔV保持位于以下阈值以上,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65),其中,不小于该阈值,则可能出现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
如上所述,当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部分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时,本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不必要地消耗图像形成供给的情况下,高效地抑制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出现。
实施例15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功能和结构与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等同物的功能和结构等同或相同的组件、部分等指派与所指派的以说明前述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施例9~14中,表面电位计18的位置不变。因而,这些实施例中的表面电位计18只能检测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在感光鼓1的长边方向上的特定位置处的电荷泄漏的出现。通常,如果感光鼓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感光鼓1的状态使得有可能在感光鼓1的长边方向上在感光鼓1的整个外周表面处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因此,通常可以利用在第九至第十四实施例中的方法来获得满意的效果。
然而,例如,如果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置与表面电位计18相对应的一部分没有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但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置与表面电位计8不对应的其它部分已经出现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形成,则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到的表面电位的量无变化,因此,将开始图像形成操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0将可能输出显现电荷泄漏的影响的图像。
另一方面,如果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置与表面电位计18相对应的区域出现大量电荷泄漏、但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位置与表面电位计8不对应的区域没有出现大量电荷泄漏,则工作模式将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因此,图像形成设备100将输出没有显现电荷泄漏的影响的图像。如果在感光鼓1处于这种状态时在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通过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调色剂对感光鼓1进行研磨,则甚至将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没有出现电荷泄漏的区域供给调色剂,因此,调色剂将浪费。此外,由于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没有出现电荷泄漏的部分处不必要地进行研磨,将可能缩短感光鼓1的服务寿命。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配置有可以沿平行于感光鼓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表面电位计18的机构。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该机构,该机构配置有导螺杆111(作为表面电位计支撑构件)、齿轮114(作为动力传递构件)和马达113(机械动力源),并且构造该机构,使得可以利用马达113通过齿轮114使导螺杆111沿任意方向旋转。由控制电路13来控制马达113的驱动的开始和停止以及马达113的驱动方向。从马达电源115向马达113供电。
由导螺杆111支撑表面电位计18;导螺杆111穿过表面电位计18的孔,该孔的壁具有螺旋沟槽。因而,可以通过导螺杆111的旋转使表面电位计18沿平行于感光鼓1的轴线的方向(由图29中的箭头标记所表示的方向)移动。因而,表面电位计18可以沿三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图30是所执行的、用于判断大量电荷是否已经开始从感光鼓1泄漏从而判断是否要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的示例。在没有形成图像时执行该操作序列。
在电荷泄漏检测定时到来时(S91),控制电路13检测表面电位计18的位置(S92)。如果表面电位计18不是处于第一预置位置,则控制电路13通过使导螺杆111旋转将表面电位计18移动至第一预置位置(S93)。如果表面电位计18处于第一预置位置,则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旋转,并在使感光鼓1旋转时施加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500V)。在该操作序列期间,曝光设备3不工作,并且没有施加显影电压或转印电压(S94)。在如上所述设置的电压的情况下,如果感光鼓1处于可能引起形成明显模糊和/或暗淡的图像的状态,则即使施加至充电辊2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也从充电辊2向感光鼓1中注入电荷。由表面电位计18检测所注入的电荷,作为电位(S95)。
然后,控制电路13沿平行于感光鼓1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将表面电位计18移动至多个预置位置中的各预置位置,并且测量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在各预置位置处的变化量ΔV。此外,每次控制电路13使表面电位计18测量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时,检查是否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上的所有预置位置处测量了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S96)。如果控制电路13得出没有在所有预置位置处测量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则控制电路13将表面电位计18移动至量ΔV未被测量的位置,并且在量ΔV未被测量的预置位置处对该量ΔV进行测量(S93~S94)。如果控制电路13得出在所有预置位置处测量了量ΔV,则判断所测得的量ΔV中的任意量是否不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量(例如,10V)(S97)。如果所测得的感光鼓1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中的任意量不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量(电压),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改变为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98)。另一方面,如果所测得的量ΔV均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压,则控制电路13使图像形成设备100开始图像形成操作(S99)。
如果控制电路13判断为要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则控制电路13向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供给研磨剂,以将该研磨剂传递至清洁刮板7a和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e。
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设备4中的调色剂包含预先添加至该调色剂的研磨剂。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在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不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压的部分处,形成与感光鼓1的总长一样宽、并且沿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的大小是10cm的块的潜像,并且利用包含研磨剂的调色剂对该潜像进行显影。此外,在该电荷泄漏抑制模式下,没有施加转印电压,使得允许显影后的块的调色剂通过转印站d到达区域e。
之后,控制电路13使感光鼓1空转10秒,然后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切换回至电荷泄漏检测模式(S92~S97)。如果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已经降至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压,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置于图像形成模式(S99)。如果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的电位水平的变化量ΔV保持不小于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压,则控制电路13将图像形成设备100再次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S98)。
如上所述,即使在感光鼓1处于可以允许电荷从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泄漏的状态时,本实施例也能够在没有浪费图像形成供给的情况下,高效地防止图像形成设备100输出其图像看上去模糊或暗淡的打印品。
前述实施例的变形例
迄今为止,采用本发明的实际实施例的形式,说明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迄今为止所述的实施例。因此,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几个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没有形成图像期间,即在感光鼓1预备旋转期间,执行检测可能出现电荷泄漏的迹象以判断是否要将图像形成设备置于电荷泄漏抑制模式的操作序列。然而,在感光鼓1预备旋转期间执行该操作序列并非强制的。即,可以在没有形成图像的任何其它期间中执行该操作序列。例如,可以在初始旋转期间、纸张间隔期间或后旋转期间执行该操作序列。此外,可以在没有形成图像的两个或更多个期间执行该操作序列。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抑制电荷泄漏的方法是对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加热(加热方法)、使感光鼓1空转(摩擦方法)或对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进行研磨(研磨方法)。然而,可以组合采用这些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的组合可以更好地抑制出现大量电荷从感光鼓泄漏。例如,可以在对感光鼓加热的同时执行用于去除感光鼓上的放电副产物的操作。此外,还可以在对感光鼓1加热的同时执行用于对感光鼓进行研磨以去除感光鼓上的放电副产物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一些图像形成设备配置有用于在没有形成图像的期间的其中一个期间向充电辊施加恒定电压时监测电流的部件,或者用于在没有形成图像的期间的其中一个期间流过恒定电流时监测电压的部件。可以组合采用这些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检测电荷从感光鼓泄漏的操作期间,接通预曝光设备以降低感光鼓的电位,并保持感光鼓的电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代替曝光设备,可以将用于向感光鼓提供电压的电荷去除设备布置在转印站的下游侧。
此外,将前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在感光鼓的空心中具有鼓加热器的这种图像形成设备进行说明。然而,加热部件并非必须布置在感光鼓中。即,任何加热部件都是可接受的,只要该加热部件能够对感光鼓加热即可。例如,鼓加热器可以是从感光鼓外部向该感光鼓供热的加热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施加至充电辊以检测是否出现电荷从感光鼓泄漏的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是-500V。然而,施加至充电辊的DC电压并非必须是-500V。即,所需要的是施加至充电辊的DC电压低于放电开始电压Vth。然而,如果要施加至充电辊的DC电压不是-500V,则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流值和电荷泄漏出现阈值电压也可能不同于在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提到的值。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配置有清洁构件。然而,本发明还可适用于所谓的无清洁器型图像形成设备,即在对感光构件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时利用显影设备对感光构件进行清洁的图像形成设备。这种应用的效果与前述效果相同。
感光鼓可以是所谓的直接注入型,即配置有表面电阻在109-1014Ω.cm的范围内的电荷注入层的感光鼓。即使在不具有电荷注入层的感光鼓的情况下,例如只要其电荷传输层的电阻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可以使用由非晶硅制成的、并且其表层的体积电阻率是约1013Ω.cm的感光构件作为感光鼓。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充电辊作为接触型挠性充电构件。然而,可以使用由毛皮、毡或纤维等制成的刷,即在形状和材料上与充电辊不同的充电构件,作为充电构件。此外,可以通过组合各种材料来获得在弹性、导电性、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方面较优良的充电构件。
要施加至充电辊或显影套筒的振荡电压的交流电压成分(值周期性变化的电压)的波形可以是正弦的、矩形的或三角形的等;可以适当地选择波形。此外,该波形可以采用通过接通和断开DC电源所形成的矩形波的形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施加与仅DC电压相比、更有可能引起电荷从感光构件泄漏的DC电压和AC电压的组合的充电方法,作为图像形成用的充电方法。尽管在仅施加DC电压时出现的电荷泄漏小于在施加DC电压和AC电压的组合时出现的电荷泄漏,但即使在使用仅施加DC电压的充电方法时,也出现大量电荷从感光构件泄漏。本发明在使用仅施加DC电压的充电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也是有效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充电辊作为用于检测出现电荷泄漏的接触型充电构件。然而,可以类似地使用任何接触型充电构件作为用于检测出现电荷从感光鼓泄漏的部件。例如,可以将使用充电刮板的充电装置和使用充电刷的充电装置等的任何已知的充电装置的充电构件用作为用于检测出现电荷泄漏的部件。此外,使用转印辊的一些转印设备通过与感光鼓相接触能够改变感光鼓的电位水平,并因此它们能够用作充电构件。因此,与感光鼓相接触的转印辊(转印设备)可用于检测出现电荷从感光鼓泄漏。换言之,代替作为接触型充电构件的充电辊,在使用电晕型充电方法作为其充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使用用于利用接触型转印设备来检测出现电荷泄漏的方法,并且该接触型转印设备可用于检测出现电荷泄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感光鼓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然而,第一图像承载构件可以是能够以静电的方式记录图像的介电构件等。在使用介电构件作为第一图像承载构件的情况下,对该介电构件的表面均匀充电,然后,利用电荷去除头(电荷去除针)和电子枪等的电荷去除部件,从介电构件的带电面上的多个点选择性地去除电荷,以写入与期望图像的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使用激光的曝光设备作为用于对感光构件的带电外周表面曝光的曝光部件(信息写入部件),并且还作为预曝光部件。然而,曝光部件可以是使用例如LED阵列的发光固态元件阵列的数字曝光部件。此外,曝光部件可以是使用卤素灯、荧光灯等作为原始照明光源的模拟图像曝光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使用转印辊作为其转印部件的转印方法。然而,转印部件可以是除转印辊以外的其它接触型转印部件的其中一个。例如,该转印部件可以是使用刮板的转印部件、使用带的转印部件等。此外,转印方法可以是使用电晕型充电装置的非接触型转印方法。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是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至转印介质的薄片上的图像形成设备。然而,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以下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利用转印鼓和转印带等的中间转印构件,通过多层转印处理,不仅可以形成单色图像,而且可以形成多色图像或全色图像。
尽管已经参考这里所公开的结构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期望覆盖在改良的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能出现的这类修改或改变。
Claims (2)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构件;
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
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充电偏压;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件,用于在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DC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DC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的工作模式。
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构件;
充电构件,其能够接触所述感光构件,以对所述感光构件充电;
施加部件,用于向所述充电构件施加作为叠加的DC电压和AC电压的充电偏压;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在所述充电构件和所述感光构件之间流动的电流;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件,用于在仅将比在所述感光构件和所述充电构件之间开始放电时的电压低的DC电压施加至所述充电构件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不低于预定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以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上的放电产物的工作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84885A JP4854722B2 (ja) | 2008-11-05 | 2008-11-05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84885 | 2008-11-05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74757A Division CN101738895B (zh) | 2008-11-05 | 2009-11-05 | 图像形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07597A CN102707597A (zh) | 2012-10-03 |
CN102707597B true CN102707597B (zh) | 2014-06-25 |
Family
ID=4156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74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8895B (zh) | 2008-11-05 | 2009-11-05 | 图像形成设备 |
CN20121017974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7597B (zh) | 2008-11-05 | 2009-11-05 | 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74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8895B (zh) | 2008-11-05 | 2009-11-05 | 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60163B2 (zh) |
EP (1) | EP2184647A1 (zh) |
JP (1) | JP4854722B2 (zh) |
KR (1) | KR101216924B1 (zh) |
CN (2) | CN1017388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55153B2 (ja) * | 2009-03-11 | 2013-1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感光体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37648A (ja) * | 2010-08-05 | 2012-02-2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7134B2 (ja) * | 2011-02-07 | 2014-05-0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75563B2 (ja) * | 2011-11-21 | 2015-02-2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221971A (ja) | 2012-04-13 | 2013-10-2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保守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使用される管理装置 |
JP5858863B2 (ja) * | 2012-05-11 | 2016-02-1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47647B2 (ja) * | 2012-05-17 | 2016-0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55063B2 (ja) | 2013-09-19 | 2016-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8373B2 (ja) * | 2014-02-20 | 2017-01-2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感光体リフレッシ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43992B2 (ja) * | 2015-03-26 | 2019-07-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粉体塗装装置、及び粉体塗装方法 |
JP6554937B2 (ja) * | 2015-06-26 | 2019-08-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55582B2 (ja) * | 2015-08-21 | 2019-08-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827724B2 (ja) * | 2016-06-30 | 2021-0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36388B2 (ja) * | 2016-07-05 | 2020-08-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16649B2 (ja) * | 2017-09-08 | 2022-0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46534B2 (ja) * | 2017-09-08 | 2022-04-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180135B2 (ja) * | 2018-06-19 | 2022-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6887978B2 (ja) | 2018-09-28 | 2021-06-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28027B2 (ja) * | 2019-06-27 | 2023-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28026B2 (ja) * | 2019-06-27 | 2023-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1039196A (ja) * | 2019-09-02 | 2021-03-11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非接触式の帯電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用の制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1734A (ja) * | 2003-09-17 | 2005-04-0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231155B2 (en) * | 2004-10-27 | 2007-06-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ower controlled flux generator as a function of a detected temperature of an image bearing surface |
CN101174118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充电辊、电子照相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2405A (ja) * | 1992-12-28 | 1994-07-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7234619A (ja) | 1994-02-23 | 1995-09-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9190144A (ja) | 1996-01-09 | 1997-07-22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09190344A (ja) | 1996-01-12 | 1997-07-22 | Atr Tsushin Syst Kenkyusho:Kk | 要求仕様補完装置 |
JPH11143294A (ja) | 1997-11-11 | 1999-05-2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219046B2 (ja) * | 1998-02-19 | 2001-10-1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049225A (ja) * | 2000-07-31 | 2002-02-15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208606B2 (ja) * | 2003-02-27 | 2009-0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162173B2 (en) * | 2003-02-27 | 2007-01-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ordered set of first, second and charging AC peak to peak voltages |
JP2004258538A (ja) * | 2003-02-27 | 2004-09-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帯電バイアス電圧制御方法 |
JP2006017920A (ja) * | 2004-06-30 | 2006-01-19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298983B2 (en) * | 2004-12-07 | 2007-11-20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etecting lateral surface charge migration through double exposure averaging |
JP2006234894A (ja) | 2005-02-22 | 2006-09-07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79802B2 (ja) * | 2005-09-13 | 2010-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776411B1 (ko) * | 2006-01-25 | 2007-1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
-
2008
- 2008-11-05 JP JP2008284885A patent/JP48547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10-22 US US12/603,949 patent/US826016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0-27 EP EP09174196A patent/EP218464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11-05 CN CN2009102074757A patent/CN1017388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1-05 CN CN201210179742.6A patent/CN1027075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1-05 KR KR1020090106399A patent/KR10121692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1734A (ja) * | 2003-09-17 | 2005-04-0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231155B2 (en) * | 2004-10-27 | 2007-06-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ower controlled flux generator as a function of a detected temperature of an image bearing surface |
CN101174118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充电辊、电子照相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84647A1 (en) | 2010-05-12 |
KR20100050434A (ko) | 2010-05-13 |
CN101738895A (zh) | 2010-06-16 |
CN102707597A (zh) | 2012-10-03 |
US20100111556A1 (en) | 2010-05-06 |
CN101738895B (zh) | 2012-07-04 |
KR101216924B1 (ko) | 2012-12-28 |
JP4854722B2 (ja) | 2012-01-18 |
JP2010113103A (ja) | 2010-05-20 |
US8260163B2 (en) | 2012-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07597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868223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27280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46910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sidual toner transfer prevention feature | |
JP423533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4010564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brush member | |
US20030147659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606131B2 (en) | Charging apparatus with AC and DC current detection | |
WO2015041368A1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84017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681382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780508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H0640233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 | |
US660394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charge-applying devices disposed between developer transfer and charging positions on an image bearing body | |
JP2006235215A (ja) | 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638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43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24878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32307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1262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06818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05414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1884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719975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32843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