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1389B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1389B
CN102681389B CN201110409855.6A CN201110409855A CN102681389B CN 102681389 B CN102681389 B CN 102681389B CN 201110409855 A CN201110409855 A CN 201110409855A CN 102681389 B CN102681389 B CN 102681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lor
toner
gloss
ton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9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1389A (zh
Inventor
小谷津淳
久保昌彦
川岛英俊
高平俊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1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3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6Details of unit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4Conversion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to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ome of which represent particular mixed colours, e.g. for textile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16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5Gloss adding or lower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5Gloss adding or lowering device
    • G03G2215/0081Gloss level being select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设定单元和校正单元。设定单元对将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将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后而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定影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透明色调剂在定影后变得透明并呈现不同于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校正单元对用于限定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透明色调剂是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82508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显影装置,其用于根据图像信息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彩色色调剂图像;转印装置,其用于将彩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以及定影装置,其用于在加热下对已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彩色色调剂图像定影以便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透明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其用于以与彩色色调剂图像相对应的方式将透明色调剂图像叠加在彩色色调剂图像上;以及透明色调剂图像形成控制器,其对透明色调剂图像叠加在彩色色调剂图像上的程度进行可变地控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07334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构造为将已被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图像彼此粘附,其中形成透明色调剂层的透明色调剂包括具有不同光泽等级的两种透明色调剂。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其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其中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包括设定单元和校正单元。所述设定单元对下述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包括设定单元和校正单元。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将待形成图像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所述待形成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相应一个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其控制对利用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条件,以使得所述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可接近于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当在所述控制器所控制的定影条件下定影所述待形成图像时将所述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设定单元以及校正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设定单元以及校正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被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所述校正单元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相应一个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对下述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对将待形成图像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待形成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校正单元,其校正用于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相应一个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透明色调剂的使用量可以小于当未控制定影条件时所需的使用量,并且彩色色调剂的校正量也变得较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当要利用在已定影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不同光泽等级的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可以以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例示了经由通信介质彼此连接的多个客户端装置和打印服务器;
图2例示了打印服务器和客户端装置的构造实例;
图3例示了打印机的构造实例;
图4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
图5是例示出当要利用低光泽四种颜色色调剂和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中间转印带与用于各颜色的感光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例示出当要利用低光泽YMCK色调剂在四色模式下形成图像时中间转印带与用于各颜色的感光鼓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7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构造实例;
图8A至8D例示了保持在第一表格保持单元中的四种颜色转换表格的具体实例;
图9A至9D例示了保持在第二表格保持单元中的四种CT量表格的具体实例;
图10A例示了当光泽等级为“无透明色调剂”等级时所生成的多值像素数据的实例,并且图10B例示了当光泽等级为“低光泽”等级时所生成的多值像素数据的实例;
图11A例示了当光泽等级为“中等光泽”等级时所生成的多值像素数据的实例,并且图11B例示了当光泽等级为“高光泽”等级时所生成的多值像素数据的实例;
图12是例示出相对于所输入的各YMCK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像素数据C1、M1、Y1、K1的总和)而言以目标光泽等级形成图像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所需CT量)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13是例示出相对于所输入的各YMCK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对应于像素数据C1、M1、Y1、K1的总和)而言在考虑到所需CT色调剂量的情况下受到总量限制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对应于像素数据C2、M2、Y2、K2的总和)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14是例示出总浓度值的实例的曲线图,该总浓度值为图12中所示的所需CT量与图13中所示的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浓度值总和二者的总和;
图15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另一构造实例;
图16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另一构造实例;
图17A和17B例示了在颜色转换处理单元中设定的颜色转换表格的具体实例;
图18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另一构造实例;
图19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另一构造实例;
图20例示了图像处理单元的另一构造实例;
图21是例示出用于与图16中所示图像处理单元所执行的图像处理相类似的图像处理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以及
图22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构造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客户端装置2与打印服务器4经由通信介质8彼此连接。通信介质8可以为公用线路或可以为诸如国际互联网、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等网络。通信介质8也可为无线通信介质或有线通信介质。打印机6使用或不使用通信介质8而连接至打印服务器4。
每个客户端装置2生成图像形成信息以允许打印机6形成图像,并且将图像形成信息发送到打印服务器4。例如可以以页面描述语言记述图像形成信息,并且图像形成信息包括表示待形成图像的图像信息。
打印服务器4对从其中一个客户端装置2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图像形成信息生成针对每种图像形成材料(在下文中称为“色调剂”)的多值图像数据。针对每种色调剂的多值图像数据逐个像素地表示与在打印机6中用于形成图像的色调剂量对应的浓度值。然后,打印服务器4将多值图像数据二值化以获得二值图像数据,并且将二值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6。
打印机6根据从打印服务器4输出的图像数据利用色调剂形成图像。
图2例示了打印服务器4的构造实例。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服务器4包括经由总线116彼此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0、只读存储器(ROM)1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4、图像处理单元106、用户界面(UI)108、硬盘驱动器(HDD)110、通信接口(IF)112以及接口(IF)114。
CPU 100执行存储在ROM 102或HDD 110中的程序以对打印服务器4的整个操作进行控制。ROM 102存储将由CPU 100执行的程序、为CPU 100的处理所需的数据以及任何其他适当的数据。可将RAM 104用作为工作存储器。RAM 104具有用作图像存储器的区域,该图像存储器构造为对已由诸如光栅化和颜色转换等图像处理操作生成的针对每种色调剂的图像数据等进行存储。光栅化是根据图像形成信息生成多值位图图像数据(光栅数据)的处理。
HDD 110存储将由CPU 100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数据。
用于存储将由CPU 100执行的程序的存储介质不限于HDD 110和ROM 102。可使用诸如软盘、数字通用光盘(DVD)、磁光光盘以及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未示出)等其他存储介质,或者可使用与通信介质8相连的另一装置的存储器。
图像处理单元106根据从客户端装置2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执行诸如光栅化和颜色转换等各种图像处理操作,以便生成对应于每种色调剂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106例如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下面将描述图像处理单元106的详细构造。
UI 108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等,并且包括显示单元和操作单元。显示单元在CPU 100的控制之下显示各种图像、消息等。操作单元例如包括键盘和鼠标,并且由用户操作以指定各种信息。
通信IF 112可以是构造为经由通信介质8向另一装置发送数据及从另一装置接收数据的接口。
IF 114可以是不使用通信介质8而提供与打印机6的连接的接口。
上述客户端装置2中的每一个也可具有类似于打印服务器4的构造。应当注意的是,将在每一个客户端装置2中由CPU执行的程序包括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和用于生成并且发送上述图像形成信息的程序。
图3例示了打印机6的构造实例。这里,将描述不使用通信介质8而与打印服务器4连接的打印机6的构造实例。
打印机6包括经由总线132彼此连接的CPU 120、ROM 122、RAM 124、图像形成装置126、UI 128以及IF 130。
CPU 120执行存储在ROM 122中的程序(例如,包括用于从打印服务器4接收对应于每种色调剂的二值图像数据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26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二值图像数据形成图像的程序)以控制打印机6的整个操作。ROM 122存储将由CPU 120执行的程序、为CPU 120的处理所需的数据以及任何其他适当的数据。可将RAM124用作为工作存储器。
用于对将由CPU 120执行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存储介质不限于ROM 122。可使用诸如软盘、DVD、磁光光盘以及USB存储器(未示出)等其他存储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26根据从打印服务器4接收到的二值图像数据形成图像。下面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26的构造。
IF 130可以是提供与打印服务器4的连接的接口。
UI 128例如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和操作按钮,该触摸面板显示器构造为使得触摸面板置于显示器上。可在UI 128上显示各种信息,并且可通过用户的操作经由UI 128输入各种信息和设定。
尽管在图3中未示出,如果打印机6直接连接至通信介质8,则打印机6除了包括上述构造之外还包括构造为连接至通信介质8的通信IF。
图4示意性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26的构造。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26包括:图像形成机构部分12,其构造为在记录介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以及供纸机构部分14,其构造为向图像形成机构部分12供给记录纸张P。
图像形成机构部分12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 8CT和图像形成单元18Y、18M、18C、18K,这些图像形成单元沿着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以箭头A表示,在下文中称为“处理方向”)从上游侧起依次布置。图像形成单元18CT利用高光泽透明色调剂(CT)将形成在相应一个感光体2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透明色调剂图像,该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在定影操作之后变为透明。图像形成单元18Y、18M、18C、18K分别利用低光泽黄色(Y)、低光泽品红色(M)、低光泽蓝绿色(青色)(C)、低光泽黑色(K)的色调剂(彩色色调剂)将形成在相应一个感光体2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各个颜色的彩色色调剂图像。
高光泽色调剂是在图像已定影之后产生具有处于预定第一范围内的光泽等级的图像的色调剂,并且低光泽色调剂是在图像已定影之后产生具有处于第二范围内的光泽等级的图像的色调剂,其中第二范围低于第一范围。也就是说,这里所用的术语“高光泽”和“低光泽”意指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相对表示,并且用于将一个区别于另一个。高光泽色调剂的粘弹性低于低光泽色调剂的粘弹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8CT沿处理方向布置在最上游侧,以便于当要形成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图像时,透明色调剂图像可叠加在(或转印到)相对于记录纸张P的记录表面而言的顶层。如果在相对于记录纸张P的记录表面而言的第二层或较下层形成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图像,则可能无法充分获得高光泽效果。
在下述描述中,分别对数字添加后缀CT、Y、M、C、K以单独识别CT、Y、M、C、K,在不需要单独识别CT、Y、M、C、K时则不使用后缀CT、Y、M、C、K。另外,术语“传送方向”用于指代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
图像形成单元18包括感光体20。一次转印辊22、清洁装置24、除电装置25、充电器26、曝光装置28以及显影装置30沿着感光体20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在感光体20周围。
中间转印部件31设置在分别具有上述构造的图像形成单元18CT、18Y、18M、18C、18K下方。中间转印部件31包括沿处理方向布置的支撑辊34、支撑辊32和支撑辊33,以及张紧在支撑辊32、33、34上的环状中间转印带36。
图像形成单元18CT、18Y、18M、18C、18K按照此顺序沿着中间转印带36所行进的方向(由箭头B表示)排成一列。在这种条件下,一次转印辊22CT、22Y、22M、22C、22K分别位于面向图像形成单元18CT、18Y、18M、18C、18K的感光体20CT、20Y、20M、20C、20K的位置处,且中间转印带36夹设于一次转印辊22CT、22Y、22M、22C、22K与感光体20CT、20Y、20M、20C、20K之间。
根据上述构造,首先,充电器26对感光体20的表面充电。然后,曝光装置28对感光体20的表面曝光以在感光体2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30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通过由施加在一次转印辊22上的转印偏压所引起的静电吸引力将感光体20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6上。
在已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6上之后,由清洁装置24去除未被转印且残留在感光体20上的残留色调剂。通过除电装置25去除感光体20表面上的电荷。之后,充电器26再次对感光体20的表面充电用以下一图像形成循环。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6中,在考虑到图像形成单元18CT、18Y、18M、18C、18K之间相对位置差异的情况下,可由图像形成单元18CT、18Y、18M、18C、18K中的每一个在适当定时(时刻)进行类似于上述的图像形成处理从而形成彩色图像。按照下述的方式将透明色调剂图像、黄色色调剂图像、品红色色调剂图像、蓝绿色色调剂图像和黑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6上:即,透明色调剂图像、黄色色调剂图像、品红色色调剂图像、蓝绿色色调剂图像、黑色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36的表面的底部起按照此顺序彼此叠加。相应地,形成彩色图像。
例如,打印机6可通过将利用图像形成单元18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6上而仅以黑色形成图像。相应地,形成黑白图像。
供纸机构部分14相对于图像形成机构部分12并排设置。供纸机构部分14包括供纸盒38和40,每个供纸盒38和40收容记录纸张P。从供纸盒38、40中之一向图像形成机构部分12供给记录纸张P,并且通过传送机构42中的多个传送辊44将记录纸张P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C。
二次转印位置C可以是在支撑中间转印带36的支撑辊34和与支撑辊34压力接触的二次转印辊48之间的咬合位置。由对二次转印辊48施加的转印偏压引起的静电吸引力使得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6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被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C的记录纸张P上。
通过设置在支撑辊32附近的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50的清洁刮板52从中间转印带36上刮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6上的残留色调剂。
缠绕在两个辊子54和56上的传送带58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C的下游。将已转印有中间转印带36上的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置于传送带58上,并且将记录纸张P传送至设置在传送带58下游的定影装置60。
利用定影装置60的加压辊60A和加热辊60B对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处理,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也就是说,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张P输出到打印机6之外的纸张输出托盘57上。
如图4所示,带退避部件78处于张紧中间转印带36的处理方向的上游侧,并在感光体20CT(一次转印辊22CT)与支撑辊32之间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的相反侧。
固定支撑部件80设置在感光体20Y(一次转印辊22Y)与感光体20M(一次转印辊22M)之间。
带退避部件78包括能够与中间转印带36接触或分离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通过电动机(未示出)而升降。图像形成单元18CT也能够与中间转印带36接触或分离。与图像形成单元18CT的感光体20CT相对设置且将中间转印带36夹设于其间的一次转印辊22CT也具有类似于带退避部件78的构造,并且构造为可上下移动。
利用上述构造,当带退避部件78的支撑部件升高时,支撑部件与中间转印带36的背面接触。这样,如图5所示,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与感光体20K、20Y、20M、20C、20CT接触。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的反面也与一次转印辊22K、22Y、22M、22C、22CT接触。
当带退避部件78的支撑部件降低时,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与感光体20CT分离。这样,如图6所示,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与感光体20K、20Y、20M、20C接触的同时移离感光体20CT。此外,中间转印带36的转印表面的反面与一次转印辊22K、22Y、22M、22C接触的同时移离一次转印辊22CT。
如果感光体20CT未与中间转印带36接触,则感光体20CT的旋转驱动停止,从而不能进行图像形成单元1 8CT的图像形成操作。
当将利用低光泽YMCK颜色在四色模式下形成待形成图像的整个区域时,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形成图像。当除了使用低光泽四色色调剂之外还将利用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形成图像。将对当除了使用低光泽四种颜色色调剂之外还利用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在图5所示状态下形成图像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描述。
当打印服务器4接收到来自客户端装置2的图像形成信息时,CPU 100根据图像形成信息执行用于指定光泽等级的程序,以在UI108上显示光泽度指定屏幕来允许用户指定待形成图像的光泽度或光泽等级。用户根据光泽度指定屏幕指定光泽等级。可以不必要定量地指定光泽等级,而是可以定性地指定光泽等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希望将光泽等级设定为与定影操作之后由高光泽CT色调剂呈现的光泽等级相比更接近于定影操作之后由低光泽C、M、Y、K色调剂呈现的光泽等级的光泽等级时,用户可以指定“低光泽”等级。此外,当用户希望将光泽等级设定为与定影操作之后由低光泽C、M、Y、K色调剂呈现的光泽等级相比更接近于定影操作之后由高光泽CT色调剂呈现的光泽等级的光泽等级时,用户可以指定“高光泽”等级。另外,当用户希望将光泽等级设定为低于“高光泽”等级并且高于“低光泽”等级的光泽等级时,用户可以指定“中等光泽”等级。另外,当用户不希望叠加高光泽透明色调剂时,用户可以指定“无光泽CT”等级。打印服务器4在RAM 104的预定存储区域等中对用于指示所指定光泽等级的信息(光泽度指定信息)进行存储,并且设定将由打印机6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
这里,借助于实例,利用打印服务器4指定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然而,可以利用客户端装置2来指定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并且可将光泽等级与图像形成信息一起从客户端装置2发送到打印服务器4。
将由打印服务器4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和光泽度指定信息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06。可由执行程序的CPU 100实施从显示光泽度指定屏幕起直到将图像形成信息和光泽度指定信息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06所进行的处理。在接收到图像形成信息和光泽度指定信息时,图像处理单元106执行图像处理以生成与各色调剂对应的图像数据。
现在将详细描述图像处理单元106的构造和由图像处理单元106进行的图像处理。如图7所示,图像处理单元106包括光栅化器140、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CT添加单元144、总量限制单元146、灰度校正单元148、抖动(dither)处理单元150、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以及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
光栅化器140根据所输入的图像形成信息进行光栅化处理,以针对蓝绿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每一种颜色生成多值位图图像数据(光栅数据)。由光栅化器140利用光栅处理获得的各颜色图像数据可以是指示各像素的浓度值的多值图像数据(在下文中称为“像素数据”)。光栅化器140将所生成的像素数据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分别由C1、M1、Y1、K1表示从光栅化器140输出的蓝绿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像素数据。
在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中,根据所输入的光泽度指定信息,将待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的颜色转换表格(四输入/四输出查阅表格DLUT)切换为根据光泽度指定信息设定参数的颜色转换表格,并且将该颜色转换表格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
图8A至8D例示了保持在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中的四种颜色转换表格的具体实例。在所述颜色转换表格中,每个数值表示0%~100%的浓度值。图8A例示了对于“无光泽CT”等级的颜色转换表格,图8B例示了对于“低光泽”等级的颜色转换表格,图8C例示了对于“中等光泽”等级的颜色转换表格,并且图8D例示了对于“高光泽”等级的颜色转换表格。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在四种颜色转换表格之中选择对应于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光泽等级的颜色转换表格,并且将所选颜色转换表格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
上述颜色转换表格可以是这样的表格:其对利用各个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进行校正,从而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的总限值(总量限制值),该总浓度值是将待由打印机6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光泽度指定信息所指示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量(透明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待利用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现在将描述总量限制。
例如,如果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所需的总色调剂量超过某一阈值,则可能难以将色调剂稳定地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如果在此条件下输出的记录纸张P和另一记录纸张P以两页记录纸张P彼此重叠的方式被排出,则可能发生诸如两页记录纸张P粘附在一起以及由一页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转印到另一页记录纸张P上而引起的颜色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校正多值图像数据的处理以对将要附着在记录纸张P上的总色调剂量进行控制。这里,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对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像素数据进行校正,以使作为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以及透明色调剂的多值图像数据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每像素的像素数据数值的总和)的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上限(在下文中,称为“总限值”或“总面积覆盖度(TAC)”)(如果总浓度值超过总限值(TAC),则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对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像素数据进行校正从而可使各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降低。)此外,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不根据总量限制校正透明色调剂的多值图像数据,从而能够以所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并且以目标光泽等级所必需的浓度值形成透明色调剂图像。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按照总量限制生成图像数据,其中对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安排高优先级,从而可以以目标光泽等级(即,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可进行校正操作(总量限制处理)从而可使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浓度值降低相同的比率。选择性地,例如,可在统一地降低YMC颜色的浓度值的同时保持K颜色的浓度值不变,或者,相反,可在降低K颜色的浓度值的同时保持YMC颜色的浓度值不变。
此外,尽管可以以四种颜色(即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色调剂的混合物来表现黑色和灰色,但可仅以黑色来打印黑色和灰色。因此,总量限制处理可包括下述图像处理(通常称作底色去除(UCR)处理):在抑制变色的情况下用黑色替代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三种颜色(或统一减少CMY色调剂的量并且增加黑色色调剂的量),以保持五种颜色的色调剂量的总和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另外,可使用查阅表格或通过使用函数进行计算来进行总量限制处理。
在图8A至8D所示的颜色转换表格中,彼此相关联地设定在进行总量限制之前的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与根据目标光泽等级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
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根据从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输出的颜色转换表格将从光栅化器140输入的像素数据C1、M1、Y1、K1转换为像素数据C2、M2、Y2、K2,并且输出像素数据C2、M2、Y2、K2
在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中,根据所输入的光泽度指定信息,将待输出到CT添加单元144的CT量表格(四输入/五输出查阅表格DLUT)切换为根据光泽度指定信息设定参数的CT量表格,并且将所得到的CT量表格输出到CT添加单元144。
图9A至9D例示了保持在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中的四个CT量表格的具体实例。在所述CT量表格中,每个数值表示0%~100%的浓度值。图9A例示了对于“无光泽CT”等级的CT量表格,图9B例示了对于“低光泽”等级的CT量表格,图9C例示了对于“中等光泽”等级的CT量表格,并且图9D例示了对于“高光泽”等级的CT量表格。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在四个CT量表格之中选择对应于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光泽等级的CT量表格,并且将所选CT量表格输出到CT添加单元144。
以上CT量表格可以是这样的表格:该表格用于输出将待由打印机6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的量(透明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因此,各CMYK颜色的浓度值不改变。
CT添加单元144根据从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输出的CT量表格将从光栅化器140输入的像素数据C2、M2、Y2、K2转换为像素数据C2、M2、Y2、K2和CT,并且输出像素数据C2、M2、Y2、K2和CT。
设置在CT添加单元144之后的总量限制单元146核查从CT添加单元144输入的像素数据C2、M2、Y2、K2和CT的总浓度值是否不超过总限值(TAC)。如果总浓度值超过总限值(TAC),则总量限制单元146改变各YMCK彩色色调剂的像素数据(浓度值)从而使得总浓度值变得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并且输出改变后的像素数据组。
具体而言,如果C2+M2+Y2+K2+CT≤TAC,则总量限制单元146在不改变所输入的像素数据的情况下输出这些像素数据。如果C2+M2+Y2+K2+CT>TAC,则总量限制单元146校正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像素数据),以减小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像素数据)的总值,而不校正透明色调剂(CT)的浓度值,然后输出像素数据。
这里,借助于实例,总量限制单元146核查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由于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和CT添加单元144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各像素数据的总浓度值小于或等于总限值,因此从CT添加单元144输出的各像素数据的总浓度值基本预计可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因此,可省略总量限制单元146。
通过上述各个组件的处理,如图10A、10B、11A、11B所示,生成已受到总量限制的对应于四种颜色(即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的色调剂中的每一个和透明色调剂的多值像素数据。这里,在图10A、10B、11A、11B中所示的表格可以是表示下述具体实例的表格:就各个目标光泽等级而言,由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CT添加单元144以及总量限制单元146生成的多值图像数据(其中,如上所述,可省略总量限制单元146)。在所示出的实例中,将总限值(TAC)定义为240%的浓度值。
可通过实验等预先确定对于目标光泽等级而言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量(浓度值)。图12是例示出下述实例的曲线图:相对于所输入的各YMCK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即,前述说明中像素数据C1、M1、Y1、K1的总和)而言,以目标光泽等级形成图像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在下文中称为“所需CT量”)。在所示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并且纵坐标表示所需CT量。这里,例示了三个所需CT量:当目标光泽等级为“高光泽”等级时的所需CT量、当目标光泽等级为“中等光泽”等级时的所需CT量以及当目标光泽等级为“低光泽”等级时的所需CT量。如图12所示,在本实例中,当彩色色调剂的总浓度值小于或等于100%时的所需CT量略大于当彩色色调剂的总浓度值大于100%时的所需CT量。彩色色调剂的总浓度值越小,在无光泽CT条件下的光泽等级越低。因此,这里,将当彩色色调剂的总浓度值小于或等于100%时的所需CT量设定为大于当总浓度值大于100%时的所需CT量。可将所需CT量设定为图9A至9D中所示的CT量表格中的输出参数CT。
图13是例示出下述实例的曲线图:相对于所输入的各YMCK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对应于前述说明中的像素数据C1、M1、Y1、K1的总和)而言,在考虑到所需CT色调剂量的情况下经过总量限制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总和(对应于前述说明中的像素数据C2、M2、Y2、K2的总和)。在所示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在进行总量限制之前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并且纵坐标表示在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在图13中,例示了四个总和:当目标光泽等级为“高光泽”等级时在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当目标光泽等级为“中等光泽”等级时在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当目标光泽等级为“低光泽”等级时在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以及当没有叠加高光泽透明色调剂时在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将图8A至8D中所示的颜色转换表格设定为使得输入/输出关系可满足图13中所示的曲线图。
图14是例示出总浓度值的实例的曲线图:该总浓度值作为图12中所示的所需CT量与图13中所示的已进行总量限制之后的彩色色调剂浓度值总和这二者的总和。如图14所示,将彩色色调剂和透明色调剂的总浓度值设定为小于或等于240%的总限值。
设置在总量限制单元146之后的灰度校正单元148将已经过总量限制处理的像素数据C3、M3、Y3、K3和CT1转换为已经过灰度校正处理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并且输出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这里,灰度校正单元148基于打印机6的类型、色调剂的特性、用于彩色打印的记录纸张的类型以及其他适当因素而利用灰度校正表格(这里为单输入/单输出DLUT)根据打印机6的图像形成装置126的输出特性(诸如灰色平衡和非线性灰度)进行灰度校正,并且输出所得到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当不进行根据打印机6的灰度校正时,可省略灰度校正单元148。
设置在灰度校正单元148之后的抖动处理单元150利用具有抖动阈值的阈值模型(在下文中称为“抖动矩阵”)对从灰度校正单元148输出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进行抖动处理以将多值图像数据二值化从而生成二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该二值图像数据。可利用具有高加网线数的抖动矩阵对透明色调剂进行抖动处理。具有高加网线数的抖动处理允许以强度调制的方式形成色调剂层。
将从抖动处理单元150输出的各颜色彩色色调剂的二值图像数据和透明色调剂的二值图像数据输入到打印机6。打印机6根据所输入的二值图像数据形成图像。
除了控制色调剂的浓度值之外,还可通过控制定影装置60的定影条件来以目标光泽等级形成图像。
定影条件可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之一:定影装置60的定影温度(加热辊60B的温度或加热辊60B的加热元件的温度)、定影速度(记录纸张P通过定影装置60进行定影操作的定影位置的速度)以及加压辊60A与加热辊60B彼此接触的部分在它们旋转方向上的宽度(接触宽度)。
随着定影所需的定影温度增加,相对于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热量增加,并且包含在色调剂中的树脂熔化而使色调剂图像的表面平滑。此外,随着定影速度降低,定影所需的时间(定影时间)增加。这样,相对于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热量增加,以使色调剂图像的表面平滑。此外,随着接触宽度增加,定影时间增加。这样,相对于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热量增加,以使色调剂图像的表面平滑。色调剂图像的表面越平滑,光泽等级越高。
因此,例如,如果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目标光泽等级高,则控制定影温度变高。对于透明色调剂而言,将第二表格保持单元154中的CT量表格中的参数设定为:当以受控的定影温度进行定影操作时对于目标光泽等级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每像素浓度值可等于透明色调剂的像素数据。对于彩色色调剂而言,将第一表格保持单元152中的颜色转换表格中的参数设定为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总限值(TAC),其中该总浓度值是当以受控的定影温度进行定影时对于目标光泽等级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各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可对于受控的定影速度或接触宽度进行类似的处理。不仅控制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而且控制定影条件可减少所需的透明色调剂量,并且可减少将在总量限制处理中所减少的彩色色调剂量(校正量)。
例如,可利用具有如图15中所示的构造的图像处理单元106来控制定影条件。图15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除了包括图7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的构造之外还包括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56。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56接收光泽度指定信息的输入。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56根据所输入的光泽度指定信息控制定影温度,以使得待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可变得接近于由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光泽等级。例如,可预先确定基准定影温度。如果目标光泽等级是“高光泽”等级,则可将定影温度控制为高于基准定影温度,并且如果目标光泽等级是“低光泽”等级,则可将定影温度控制为变得低于基准定影温度。如果目标光泽等级是“中等光泽”等级或“无光泽CT”等级,则可照原样使用基准定影温度。另外,可利用函数计算定影温度,或者可根据目标光泽等级与定影温度彼此相关联的表格来确定定影温度。
然后,将定影温度指示信号输出到定影装置60,从而可获得由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56确定的定影温度。定影装置60以对应于定影温度指示信号的定影温度进行定影操作。
这里,作为实例,图像处理单元106包括定影温度计算单元。然而,打印服务器4可包括用于控制定影温度的控制器,并且可利用控制器来控制定影温度或通过打印服务器4的CPU 100执行用于控制定影温度的程序来控制定影温度。此外,这里,以控制定影温度为实例;然而,可全部控制定影温度、定影速度以及接触宽度或者可控制上述中至少之一。
图像处理单元106也可具有图16中所示的构造。在所例示的实例中,图像处理单元106包括光栅化器160、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总量限制单元164、灰度校正单元166以及抖动处理单元168。
光栅化器160可以类似于以上参考图7描述的光栅化器140的方式来操作,从而省略其描述。
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接收来自光栅化器160的像素数据C1、M1、Y1、K1的输入,并且还接收光泽度指定信息的输入。在以下描述中,作为实例,由数值“0(无光泽CT)”、“1(低光泽)”、“2(中等光泽)”以及“3(高光泽)”中的任一个来表示光泽度指定信息。
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利用在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中预先设定的颜色转换表格(五输入/五输出DLUT)将从光栅化器160输入的像素数据C1、M1、Y1、K1和光泽指定信息转换为像素数据C2、M2、Y2、K2和CT,并且输出像素数据C2、M2、Y2、K2、CT。
图17A和17B例示了在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中设定的颜色转换表格的具体实例。在图17A和17B中,由“光泽度模式”表示的数值对应于由上述光泽度指定信息指示的数值。此外,在图17A和17B中,由“总量”表示的数值是各色调剂的总浓度值:该数值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例举的,并且不被包括在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所用的颜色转换表格中。在待输出的颜色转换表格中设定的参数CT可以是实现目标光泽等级所需的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并且在待输出的颜色转换表格中设定的各YCM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已受到总量限制并且已被设定成使得各色调剂的总浓度值变得小于或等于240%的总限值。基于上述颜色转换表格的转换允许共同进行以上参考图7所述的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和CT添加单元144的处理。
设置在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之后的总量限制单元164核查从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输入的像素数据C2、M2、Y2、K2和CT的总浓度值是否不超过总限值(TAC)。如果总浓度值超过总限值(TAC),则总量限制单元164改变各YMC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像素数据(浓度值)从而使得总浓度值变得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并且输出改变后的像素数据。
这里,作为实例,总量限制单元164核查总浓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由于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各像素数据的总浓度值变得小于或等于总限值,因此从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输出的各像素数据的总浓度值基本预计可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因此,可省略总量限制单元164。
设置在总量限制单元164之后的灰度校正单元166将已经过总量限制处理的像素数据C3、M3、Y3、K3和CT1转换为已经过灰度校正处理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并且输出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这里,类似于灰度校正单元148,灰度校正单元166基于打印机6的类型、色调剂的特性、用于彩色打印的记录纸张的类型以及其他适当的因素利用灰度校正表格(这里,单输入/单输出DLUT)根据打印机6的图像形成装置126的输出特性(诸如灰色平衡和非线性灰度)进行灰度校正,并且输出所得到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当不进行根据打印机6的灰度校正时,可省略灰度校正单元166。
设置在灰度校正单元166之后的抖动处理单元168利用抖动矩阵对从灰度校正单元166输出的像素数据C4、M4、Y4、K4和CT2进行抖动处理以将多值图像数据二值化从而生成二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二值图像数据。将从抖动处理单元168输出的各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二值图像数据和透明色调剂的二值图像数据输入到打印机6。打印机6根据所输入的二值图像数据形成图像。
在本实例中,类似于上述实例,除了控制色调剂的浓度值之外,还可通过控制定影装置60的定影条件来以目标光泽等级形成图像。图18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除了包括图16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的构造之外还包括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70。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70的操作可类似于参考图15所述的定影温度计算单元156的操作,从而将省略其描述。
选择性地,可通过将待形成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设定光泽等级,并且生成图像数据以使得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可具有所设定的光泽等级的相应一个,从而形成图像。针对多个区域的每一个设定光泽等级的操作实例可包括针对被包括在待形成图像中的每个对象设定光泽等级。对象可以是具有预定属性的小区域的图像。预定属性的实例包括字符(而不是单个字符的字符块)、图画、图表、网格线、表格(在由网格线包围的区域中具有矩阵元素的字符组)以及表格的每个单元(一起形成表格的每一行),并且通过各预定属性来分割图像数据。将以上述方式逐个对象地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各部分的操作称为“对象的提取”。可将尽管具有相同属性但不相邻而是彼此间隔开的图像提取为不同的对象。
图19例示了除了包括参考图16所述的构造之外还包括对象判定单元的图像处理单元106。将参考图19描述通过针对每个对象设定光泽等级来形成图像的实例。
打印服务器4分析所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并且根据图像形成信息提取待形成图像的对象。然后,在UI 108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指定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的光泽度指定屏幕,以允许用户指定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与识别各个对象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将所指定的光泽等级存储在RAM 104中。这里,作为实例,利用打印服务器4指定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然而,可利用客户端装置2指定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并且可将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与图像形成信息一起从客户端装置2发送到打印服务器4。
将由打印服务器4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和光泽度指定信息输入到图19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图像处理单元106执行图像处理以生成对应于每种色调剂的图像数据。
图19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包括对象判定单元180、光栅化器182、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84、总量限制单元186、灰度校正单元188以及抖动处理单元190。
在接收到图像形成信息的输入时,对象判定单元180设定标志,该标志指示用于识别包括在由图像形成信息指示的图像中的每个对象的识别信息,并且对象判定单元180将该标志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84。将图像形成信息输出到光栅化器182。
光栅化器182根据所输入的图像形成信息进行光栅处理,以生成对应于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每一种颜色的多值位图图像数据(光栅数据)。光栅化器182利用光栅处理所获得的对应于每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可由指示各个像素的浓度值的多值图像数据(像素数据)构成。光栅化器182逐个对象地将多值图像数据共同输出到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42。
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84根据从对象判定单元180输入的标志并且根据用于指定每个对象的光泽等级的光泽度指定信息而利用图17A和17B所示的五输入/五输出DLUT逐个对象地转换多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指示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和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的像素数据。
总量限制单元186、灰度校正单元188以及抖动处理单元190的操作可分别类似于参考图16所述的总量限制单元164、灰度校正单元166以及抖动处理单元168的操作,从而将省略其描述。
图像处理单元106也可具有图20中所示的构造。图20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包括对象判定单元192、光栅化器194、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96、总量限制单元198、灰度校正单元200以及抖动处理单元202。
在接收到图像形成信息的输入时,对象判定单元192设定标志,该标志指示用于识别被包括在由图像形成信息指示的图像中的每个对象的识别信息,并且对象判定单元192将标志连同图像形成信息一起输出到光栅化器194。
光栅化器194接收从对象判定单元192输入的图像形成信息和标志,并且还接收与以上述方式设定的对象有关的光泽度指定信息。光栅化器194根据所接收到的图像形成信息进行光栅处理,以生成对应于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中的每一种颜色的多值位图图像数据(光栅数据)。光栅化器194还输出所生成的多值图像数据和根据标志和光泽度指定信息所设定的对应于每个对象的目标光泽等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指示“无光泽CT”、“低光泽”“中等光泽”以及“高光泽”等级中之一的数值)。
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96根据所输入的光泽等级来利用图17A和17B中所示的五输入/五输出DLUT逐个对象地转换所输入的多值图像数据,并且输出指示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和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的像素数据。
总量限制单元198、灰度校正单元200以及抖动处理单元202的操作可分别类似于参考图16所述的总量限制单元164、灰度校正单元166以及抖动处理单元168的操作,从而将省略其描述。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中,作为实例,图像处理单元106由硬件实现并且执行图像处理。选择性地,可通过执行图像处理单元106的功能的软件进行图像处理。
图21是例示出处理程序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程序流程用于与图16中所示图像处理单元106所执行的图像处理相类似的图像处理。将用于执行处理进程的程序存储在诸如HDD 110或ROM 102等存储单元中,并且由CPU 100执行该程序。这里,作为实例,通过软件来执行图16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的功能。然而,同样当以相似方式通过软件来执行图7、图15、图18、图19以及图20中所示的图像处理单元106的功能时,可包括对应于各个组件的处理的步骤(未示出)。
在步骤300中,显示光泽度指定屏幕,并且处理等待直到用户输入在步骤302中所指定的光泽等级为止。如果在步骤302中指定光泽等级,则处理转入步骤304。如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0和步骤302的处理可同于或基本同于在将图像形成信息和光泽度指定信息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06之前所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304中,根据图像形成信息进行光栅化。该处理对应于由图16中的光栅化器160实现的功能。
在步骤306中,提取相关的像素的像素数据。在步骤308中,针对相关像素确定以指定光泽等级形成图像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图像的浓度值(每像素)。在步骤310中,针对相关像素确定彩色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从而使得作为彩色色调剂的浓度值与透明色调剂的浓度值的总和的总浓度值变得小于或等于总限值(TAC)。步骤306和步骤308的处理对应于由图16中的颜色转换处理单元162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312中,进行灰度校正处理。在步骤314中,进行抖动处理。灰度校正处理和抖动处理分别对应于图16中的灰度校正单元166和抖动处理单元168的处理。
在步骤316中,判断是否已对所有的像素数据完成图像处理。如果做出否定判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306,并且将随后的像素数据提取为相关像素的像素数据。然后,以类似于上述的方式重复进行处理。如果在步骤316中做出肯定判定,则处理转入步骤318。
在步骤318中,将通过进行上述图像处理从而可根据对应于每种色调剂的图像数据形成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6。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描述了图像形成装置126,该图像形成装置126为构造成使得多个图像形成单元18沿处理方向布置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然而,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仅是实例,例如,如图22所示,可使用包括旋转式显影装置410的图像形成装置400。
感光体401设置为利用电动机(未示出)沿着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在感光体401周围布置有充电辊408、曝光装置409、显影装置410、一次转印装置402以及清洁装置411。
充电辊408对感光体401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409根据图像数据利用激光束对感光体401的已充电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0包括沿其圆周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410Y、410M、410C、410K和410CT。显影单元410Y、410M、410C、410K分别使用Y、M、C、K各颜色的低光泽色调剂,并且显影单元410CT使用高光泽透明色调剂。显影单元410Y、410M、410C、410K和410CT分别利用C、M、Y、K各颜色的低光泽色调剂和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将感光体40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了将静电潜像显影,利用电动机(未示出)驱动显影装置410沿着箭头R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将显影装置410定位成使得显影单元410Y、410M、410C、410K和410CT中的相应一个可面向感光体401上的潜像。
通过一次转印装置402将在感光体401上显影的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3上,以使得各色调剂图像可彼此叠加。中间转印带403具有带清洁单元416,并且带清洁单元416的清洁刮板从中间转印带403上刮除残留色调剂。
通过拾取辊419和420中之一从记录纸张盒417和418中的相应一个将记录纸张供给到传送路径,通过辊对421、422和423将记录纸张传送到二次转印装置404的转印位置。在转印位置处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403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并且在定影装置424的加热下对色调剂图像定影。将记录纸张输出到输出单元425上或输出到图像形成装置400的主体的顶面上。
也可将图像形成装置400用作为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当使用图像形成装置400利用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时,从打印服务器4向打印机6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400按照打印顺序来形成图像,从而可将透明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相对于记录纸张的记录表面而言的顶层上。
作为实例,以构造为利用中间转印带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机为背景描述了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使用将色调剂图像直接从感光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机。
此外,作为实例,以利用低光泽CMYK色调剂和高光泽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打印机6为背景描述了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打印机6仅为实例,并且也可使用构造为利用高光泽CMYK色调剂和低光泽透明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即使根据这种构造,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中所述,对用于限定利用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总限值(TAC),该总浓度值为以所设定的光泽等级形成图像所必需的透明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
此外,作为实例,以利用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打印机6为背景描述了前述示例性实施例。选择性地,也可使用构造为利用橙色、绿色、蓝色(OGB)色调剂或红色、绿色以及蓝色(RGB)色调剂而不是使用CMYK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并且用于形成图像的彩色色调剂的颜色不受特别限制。
此外,在光栅化期间生成对应于CMYK颜色的每一种颜色的多值图像数据。选择性地,可生成对应于RGB颜色的每一种颜色的多值图像数据或对应于Lab中的各颜色的多值图像数据。可根据通用转换规则将所生成的多值RGB图像数据等转换为对应于各CMYK颜色的多值图像数据,由此生成用于利用各CMYK颜色的彩色色调剂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
此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还通过打印服务器4进行抖动处理。然而,可在打印机6侧进行抖动处理。另外,例如,打印服务器4与打印机6可一体形成。换句话说,打印机6可具有打印服务器4的图像处理单元106的功能,并且打印机6可直接从客户端装置2接收图像形成信息并且进行上述图像处理以针对各个色调剂生成图像数据,由此形成图像。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设定单元,其对下述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
校正单元,其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所述校正单元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2.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设定单元,其对将待形成图像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待形成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
校正单元,其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的相应一个所必需的,所述校正单元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还包括:
控制器,其对使利用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条件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接近于所设定的光泽等级,
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当在所述控制器所控制的定影条件下定影所述待形成图像时将所述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
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
设定单元,其对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以及
校正单元,其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所述校正单元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
设定单元,其对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被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设定;以及
校正单元,其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的相应一个所必需的,所述校正单元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对下述图像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
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待形成图像的光泽等级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所必需的,而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7.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对将待形成图像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的光泽等级进行设定,所述待形成图像是通过利用透明色调剂和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彩色色调剂形成多个色调剂图像并且以使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在记录介质上彼此叠加的方式将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的图像,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呈现第一光泽等级,所述透明色调剂在已定影所述多个色调剂图像之后变得透明并且呈现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泽等级的第二光泽等级;以及
对限定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使得总浓度值不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总浓度值是利用透明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与利用各颜色的所述多种彩色色调剂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每像素浓度值的总和,所述透明色调剂是将所述多个区域的光泽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为所设定的光泽等级的相应一个所必需的,而不对所述透明色调剂的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CN201110409855.6A 2011-03-07 2011-12-09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9209A JP2012185380A (ja) 2011-03-07 2011-03-07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49209 2011-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389A CN102681389A (zh) 2012-09-19
CN102681389B true CN102681389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79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98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1389B (zh) 2011-03-07 2011-12-09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05127B2 (zh)
JP (1) JP2012185380A (zh)
CN (1) CN102681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8060A (ja) * 2010-08-27 2012-03-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6770A (ja) * 2011-03-08 2012-09-2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00048B2 (ja) * 2011-03-18 2016-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85422B2 (ja) * 2011-08-11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056255B2 (ja) * 2011-09-16 2017-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28051B2 (ja) * 2012-03-22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方法
JP5934123B2 (ja) * 2013-01-23 2016-06-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9644A (ja) * 2013-03-15 2014-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26608B2 (ja) * 2013-07-24 2017-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17339B2 (ja) * 2013-11-20 2017-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3922B2 (ja) * 2014-02-24 2016-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0907A (ja) * 2014-03-04 2015-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52267B2 (ja) * 2014-03-14 2017-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4623B2 (ja) * 2014-06-18 2019-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445910B2 (ja) * 2015-03-25 2018-12-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EP3109705A1 (en) * 2015-06-24 2016-12-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decorative toner
JP6702685B2 (ja) * 2015-10-08 2020-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58032B2 (ja) * 2016-02-04 2020-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40615B2 (ja) * 2016-06-30 2019-07-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06590B2 (ja) * 2017-02-27 2021-01-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986128B1 (en) * 2017-03-10 2018-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acilitating processing color
JP7153225B2 (ja) * 2017-12-27 2022-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6918B2 (ja) * 2017-12-27 2022-08-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物
JP2020056837A (ja) * 2018-09-28 2020-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697464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分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061A (zh) * 2008-02-15 2009-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794094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2508A (ja) 2000-09-05 2002-03-22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7334A (ja) 2001-01-11 2002-07-2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77118B2 (ja) * 2005-06-01 2011-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97043B2 (ja) * 2008-02-12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5268745B2 (ja) * 2008-05-01 201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JP5228896B2 (ja) * 2008-12-25 2013-07-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09758B2 (ja) * 2009-09-17 2014-06-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494385B2 (en) * 2010-02-25 2013-07-2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0061A (zh) * 2008-02-15 2009-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794094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389A (zh) 2012-09-19
JP2012185380A (ja) 2012-09-27
US8705127B2 (en) 2014-04-22
US20120229819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389B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JP65246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3182B2 (ja) 色調整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19882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763686B2 (ja) プリンタを動作する方法
JP20161149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17286B2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方法及び画像検査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6012436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81581A (ja) 画像濃度補正量設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濃度補正量設定方法、及び画像濃度補正量設定プログラム
US873690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11245796B2 (en) Mixed-color characteristic correct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ixed-color characteristic correction method
JP61158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1093B2 (ja) 画像濃度補正量設定装置
CN104113652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评价数据的制作方法
CN103905690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
US201102798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87524B2 (ja) 露光条件決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207705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4106486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4621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9987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40276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677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65197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26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