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9874B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9874B
CN102599874B CN201110444047.3A CN201110444047A CN102599874B CN 102599874 B CN102599874 B CN 102599874B CN 201110444047 A CN201110444047 A CN 201110444047A CN 102599874 B CN102599874 B CN 102599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flexible pipe
endoscope
bending section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40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9874A (zh
Inventor
杉泽龙也
内藤圭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584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3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9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9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9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9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with stiff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内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中的挠性体而言,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且防止压曲的产生,并且不会损害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的容易制造的内窥镜。内窥镜具备在具有挠性的软性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能够弯曲的弯曲部且插入到被检体内的细长状的插入部。该内窥镜具有内置于插入部的细长状的挠性体(55)和覆盖挠性体(55)的外周的柔软的保护软管(93),保护软管(93)具有覆盖挠性体的弯曲部的范围的第一区域(S1)和覆盖软性部的范围的第二区域(S2),第一区域(S1)的弹性常数比第二区域(S2)的弹性常数小,且第一区域(S1)的保护软管的外径比第二区域(S2)的保护软管的外径大。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弯曲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被广泛地利用于医疗用及工业用的内窥镜具有插入到被检体内(体腔内)的插入部和做手术的人操作的操作部,在插入部内配置有照明用的光纤、供处理用具穿过的钳子通道、送气·送水通道等的内置物。另外,在插入部的前端侧具有进行弯曲动作的弯曲部,能够与操作部的弯角钮的操作连动而使弯曲部向上下、左右方向弯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光纤等内置物由容易弯曲的挠性体形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即,将具有规定的弹性的线材在作为内置物的挠性体的外周紧密卷绕成螺旋状,并形成将相邻的线材彼此粘接固定了的限制部,从而保护弯曲的挠性体。在该内窥镜中,在挠性体的特别容易产生弯曲的弯曲部的区域内配置限制部,来防止压曲的产生或寿命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7649号公报
但是,在挠性体的外周将线材紧密卷绕成螺旋状的结构中,制造工序繁杂且成本变高。另外,在挠性体的外侧产生线材所引起的高低差,且线材的表面较硬,因此容易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并且,在将紧密卷绕成螺旋状的线材从挠性体的外周松开时,可能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或产生卡挂。另外,由于挠性体因螺旋状的线材而扩径,因此成为对插入部的细径化不利的结构。并且,在将来自激光光源的蓝色激光和通过荧光体对该蓝色激光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绿色~黄色的激发光合成,从而生成白色光的类型的内窥镜的情况下,作为挠性体,使用直径为0.3mm左右的细径化了的单模光纤(例如光纤)。当使用细径化了的挠性体时,因细径化而无法充分确保挠性体的耐久性,且在内窥镜制造阶段及内窥镜的使用时,挠性体产生压曲或弯曲,从而挠性体容易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内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中的光纤等细径化了的挠性体而言,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且防止挠性体因压曲或弯曲等而受到损伤的情况,并且不会损害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的容易制造的内窥镜。
本发明由下述结构构成。
一种内窥镜,其具备在具有挠性的软性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能够弯曲的弯曲部且插入到被检体内的细长状的插入部,其中,
所述内窥镜具有内置于所述插入部中的细长状的挠性体和覆盖所述挠性体的外周的柔软的保护软管,
所述保护软管具有覆盖至少位于所述弯曲部内的所述挠性体的第一区域和覆盖位于所述软性部的所述挠性体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弹性常数比第二区域的弹性常数小,且第一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比第二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大。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内窥镜中,内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中的细径化了的挠性体由至少位于弯曲部内的保护软管的弹性常数比位于软性部内的保护软管的弹性常数小的保护软管覆盖,且第一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比第二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大,由此该挠性体不会受到损伤,并且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且能够防止挠性体的压曲。并且,由于弯曲部的保护软管的弹性常数小,从而能够将用于弯曲部的弯曲操作的必要转矩抑制得小。并且,由于在制造时能够使由保护软管覆盖的挠性体顺利地进入插入部,因此制造内窥镜时的组装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内窥镜及与内窥镜连接的各装置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内窥镜装置的具体的结构例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出射光的分光特性的曲线图。
图4是内窥镜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A截面处的简要剖视结构图。
图6是图4的B-B截面处的简要剖视结构图。
图7是光导单元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内窥镜插入部与光导单元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9(A)是表示在内窥镜插入部中内置有多根光导单元的情况下将第一保护软管与第二保护软管的连接部设置在软性部内的结构的示意性的说明图,(B)是表示将连接部按各光导设置在不同的轴向位置的结构的示意性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对弯曲部进行弯曲操作时在光导单元的一部分上产生弯曲的情况的示意性的说明图。
图11是第一保护软管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第一保护软管折弯成180°的状态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1    内窥镜
13    控制装置
19    光源装置
21    处理器
25    插入部
35    软性部
37    弯曲部
39    前端部(内窥镜前端部)
45    摄像元件
55、55A、55B    光纤
57A、57B    波长转换部
61    光耦合器
81    光导单元
89    送气送水软管
91    前端投光部
93    保护软管
93A    第一保护软管
93B    第二保护软管
100    内窥镜装置
103    连接构件
103a    中心孔
121    固定构件
123    连接部位
LD    激光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内窥镜及与内窥镜连接的各装置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内窥镜装置的具体的结构例的外观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00具备内窥镜11、控制装置13、监视器等显示部15、向控制装置13输入信息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部17。控制装置13构成为具有光源装置19和进行摄像图像的信号处理的处理器21。
内窥镜11具备主体操作部23、与该主体操作部23连设且插入到被检体(体腔)内的细长状的插入部25。在主体操作部23连接有通用软线27,该通用软线27的前端经由光导(LG)连接器29A与光源装置19连接,并且,经由视频连接器29B与处理器21连接。
如图2所示,在内窥镜11的主体操作部23上并设有用于在插入部25的前端侧实施吸引、送气、送水的按钮、摄像时的快门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31,并且设有一对弯角钮33。
插入部25从配置在基端侧的主体操作部23开始顺次由软性部35、弯曲部37及前端部(内窥镜前端部)39构成。通过转动主体操作部23的弯角钮33,弯曲部37被远距离地进行弯曲操作,由此能够使前端部39朝向所期望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内窥镜前端部39配置有摄像光学系统的观察窗41、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43A、43B。从各照明窗43A、43B照射的照明光所引起的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光通过观察窗41而由摄像元件45拍摄。拍摄到的观察图像被显示在与处理器21连接的显示部15上。
在此,摄像光学系统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型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型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45;使观察像在摄像元件45上成像的透镜等光学构件47。在摄像元件45的受光面上成像而被取入的观察像被转换为电信号而通过信号电缆51向处理器21的摄像信号处理部53输入,并由该摄像信号处理部53转换为影像信号。
处理器21具备控制部63、生成影像信号的摄像信号处理部53。控制部63对从摄像信号处理部53输出的观察图像的图像数据实施适当的图像处理,并将其显现在显示部15上。另外,向光源装置19的激光光源LD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从各照明窗43A、43B射出所期望的光量的照明光。该控制部63与未图示的LAN等网络连接,对包括图像数据在内的信息进行送信等,从而对内窥镜装置100整体进行控制。
照明光学系统具有:光源装置19;经由连接器29A与光源装置19连接的一对光纤55A、55B;分别配置在光纤55A、55B的光出射端的波长转换构件57A、57B。光源装置19具有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激光光源LD、对来自激光光源LD的出射光进行分波而向各光纤55A、55B导入的光耦合器61。
激光光源LD是中心波长为445nm的蓝色发光的半导体激光,例如可以使用宽面型的InGaN系激光二极管。另外,激光光源LD可以由多个激光光源构成,例如,可以与中心波长为405nm的紫色发光的半导体激光组合而形成为从各激光光源选择性地进行输出的激光光源。
波长转换构件57A、57B包括将从激光光源LD射出的蓝色激光的一部份吸收而激发发光成绿色~黄色的多种荧光体(例如包括YAG系荧光体或BAM(BaMgAl10O37)等在内的荧光体等)。如在图3中示出出射光的分光特性那样,通过上述波长转换构件57A、57B将来自激光光源LD的蓝色激光、对该蓝色激光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绿色~黄色的激发光合成,从而成生白色光。
即,处理器21的控制部63对激光光源LD进行光量控制,从而从激光光源LD输出激光。该输出的激光被向各光纤55A、55B导入,直至引导到内窥镜前端部39。引导到光纤55A、55B的激光向波长转换构件57A、57B照射,由此,从照明窗43A、43B射出白色的照明光。
图4中示出内窥镜前端部39的外观立体图,图5中示出图4的A-A截面处的简要的剖视结构图,图6中示出图4的B-B截面处的简要的剖视结构图。
如图4所示,在内窥镜前端部39配置有用于观察上述的被检体的观察窗41和射出照明光的照明窗43A、43B,照明窗43A、43B配置在夹着观察窗41的两侧。另外,在内窥镜前端部39配置有供各种钳子穿过的钳子口65、朝向观察窗41送气·送水的送气送水喷嘴67。
如图5中示出剖面结构那样,在内窥镜前端部39配置有由不锈钢钢材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前端硬质部71、在前端硬质部71形成的穿设孔71a中嵌插固定镜筒73而成的摄像部75、在另一穿设孔71b配设的金属制的钳子管77及与钳子管77连接的由软性材料形成的钳子软管79、以及照明光学系统的光导单元81等。
摄像部75具备:收容作为观察窗41的物镜83的镜筒73;将从镜筒73取入的光的方向呈直角地变更的棱镜85;安装于电路基板87且将经由棱镜85而取入的光成像来生成图像信号的摄像元件45。如上所述,从摄像元件45输出的图像信息经由信号电缆51向处理器21(参照图1)的摄像信号处理部53传送,而被处理成显示用图像。
如图6所示,上述的光导单元81、信号电缆51和钳子软管79、与送气送水喷嘴67(参照图4、图5)连接的送气送水软管89一起沿着内窥镜插入部25的轴向而内置于内窥镜插入部25。
在此,对一体地构成有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43A、43B、波长转换构件57A、57B、光纤55A、55B的光导单元81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光导单元81具有:前端投光部91;光出射端与前端投光部91连接的作为挠性体的光纤55(55A、55B);覆盖光纤55的外周的保护软管93。
前端投光部91具有:一侧面由作为照明窗43(43A、43B)的透光板95堵塞的圆筒状的前端套筒97;配置在前端套筒97内的波长转换构件57(57A、57B);将前端套筒97的基端侧和保护软管93的前端侧连结的连结构件99;配置在连结构件99的内部且支承光纤55的套箍101。
保护软管93具有:第一保护软管93A;第二保护软管93B;穿设有中心孔103a且将第一保护软管93A和第二保护软管93B同轴地连接的连接构件103。光纤55穿过各保护软管93A、93B的内部空间。
在此,为了不会由于弯曲部37的弯曲而使在弯曲部37中延伸的光纤55因压曲而引起断线,需要使光纤不弯曲成光纤55的弯曲界限半径(0.85mm)以下。即,如图11中示出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剖视图那样,本结构的第一保护软管93A的作为外径D与内径d之差的1/2而求出的壁厚t比光纤55因弯曲而产生断裂的最大的曲率半径rmax大。由此,如图12所示,即使在将保护软管93A折弯成180°,而使其以最小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的情况下,光纤55的曲率半径r也始终比产生断裂的曲率半径rmax大。因此,根据本结构,无论如何操作弯曲部37,光纤55都不会因压曲而产生断线。另一方面,由于第二保护软管93B不需要进行弯曲部那样的弯曲,因此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外径可以比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外径D小。在本实施例中,rmax=0.5~1.0mm,t=0.6~1.5mm,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外径为0.8~2.0mm。这样,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外径比第二保护软管93B大,从前端投光部91到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外径阶段性地变小。由此,能够防止光纤的断线,并且使光导单元81的单体下的操作性变得良好,且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的装入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保护软管93整体能够形成为细径,因此不会妨碍内窥镜插入部25的细径化。
另外,由于弯曲部37的曲率半径比软性部的曲率半径小,因此与弯曲部37对应的第一保护软管93A需要有柔软性,优选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弹性常数小。另一方面,由于与软性部35对应的第二保护软管93B的长度为第一保护软管93A的长度的10倍左右,因此当使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弹性常数与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弹性常数相等时,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弹性常数变得不足,从而第二保护软管93B过于容易挠曲,因此不能够充分地确保相对于其它构件的滑动性,且将第二保护软管93B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装入的作业变得困难。因此,通过使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弹性常数比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弹性常数大,从而能够通过第一保护软管93A的难弯性(弹性恢复力)而将光纤55维持为笔直状,并且使在内窥镜插入部25中插入光纤55的组装性提高。如此,通过使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弹性系数比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弹性系数小,从而具有弯曲部37处的弯曲性,且同时能够确保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的组装性。
第一保护软管93A由硅橡胶或氟系橡胶等柔软性高的橡胶系材料形成。所述橡胶系材料在化学性上也稳定,在内窥镜清洗时即使接触清洗药品的情况下也不会变质,并且,时效劣化也少。该第一保护软管93A的一端部插入到前端投光部91侧的连结构件99的细径连接部99a,另一端部插入到连接构件103的细径连接部103b。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护软管93A可以为在橡胶系材料的内周面、外周面中的任一方或双方实施氟系涂层而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护软管93与和该第一保护软管93A接触的构件的滑动性提高。
第二保护软管93B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等柔软且滑动性好的氟系树脂形成。第二保护软管93B的一端部插入到连接构件103的细径连接部103c,另一端部与连接器29A(参照图1)连接。
第一保护软管93A比第二保护软管93B弹性常数小,第一保护软管93A比第二保护软管93B柔软且能够防止光纤55的断线。并且,在内窥镜插入部25内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
由于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弹性常数大,因此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能够细径化。并且,由于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的滑动性高,因此能够减轻将光纤55穿过软管内部的作业,并且在内窥镜插入部25内也不容易与其它内置物缠绕。
上述的弹性常数是表示宏观地观察各软管时的弯曲刚度的参数,表示弹性常数越大越难弯曲、弹性常数越小越易弯曲且具有柔软性的参数。具体而言,弹性常数由刚性模量或拉伸弹性率等表示。在此,从充分地确保内窥镜11的组装性及弯曲部37的弯曲操作性,且抑制光纤55的断线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保护软管93A的拉伸弹性率为5~50MPa,且优选第二保护软管93B的拉伸弹性率为100~600MPa。当拉伸弹性率比该范围小时,保护软管过于软而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的组装性降低,当比该范围大时,柔软性减少而弯曲性变差。另外,优选第二保护软管93B的拉伸弹性率为第一保护软管93A的拉伸弹性率的2~20倍。由此,能够使弯曲部37处的弯曲性和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的组装性适当地并存。
另外,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外径比第二保护软管93B大,且从前端投光部91到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外径阶段性地变小。由此,光导单元81的单体下的操作性变得良好,且向内窥镜插入部25内的装入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由于保护软管93整体能够形成为细径,因此不会妨碍内窥镜插入部25的细径化。
上述结构的光导单元81中,使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区域S1和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区域S2分别与内窥镜插入部25的弯曲部37的区域和软性部35的区域对应而配置在内窥镜插入部25内。即,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区域S1至少内置于弯曲部37的区域,第二保护软管93B的区域内置于软性部35的区域。
在图8中示出表示内窥镜插入部与光导单元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光导单元81的前端投光部91固定在内窥镜插入部25的前端部39的前端硬质部71。另外,第一保护软管93A、第二保护软管93B穿过配置在弯曲部37内的多个节环111的内部而到达软性部35。虽然详细情况后述,但通过做手术的人操作弯角钮33(参照图2)而牵引未图示的操作金属线,通过牵引该操作金属线,而多个节环111以连结轴113、115为中心进行转动。
通过形成为上述的配置,且第一保护软管93A至少覆盖弯曲部37的范围的光纤55,因此在对弯曲部37进行弯曲操作时,第一保护软管93A柔软地变形,来吸收施加在光纤55上的来自软管侧面的压力。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被第一保护软管93覆盖的光纤55的压曲,且能够阻止断线的产生。另外,即使第一保护软管93A在弯曲部37内弯曲而与其它内置物抵接并发生摩擦的情况下,由于其柔软性高,因此也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并且,在弯曲部37的区域中,在光导单元81的外表面没有高低差,由此也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另外,由于没有高低差,因此相对于其它内置物的滑动性也提高。
并且,由于第一保护软管93A由小弹性常数的材料形成,因此容易弯曲。因此,弯曲动作的阻力小,从而旋转图2所示的弯角钮33的操作力较小即可,使内窥镜的操作性提高。
然而,如图8所示,软性部35通过利用软管119覆盖线圈117而构成。该线圈117在软性部35与弯曲部37的连接部位123被固定构件121固定。因此,为了配置固定构件12,连接部位123的内径相对变小。
因此,若将第一保护软管93A延伸设置到避开连接部位123的软性部35的区域内,且在插入到软性部35的位置使该第一保护软管93A与连接构件103连接,则能够防止第一保护软管93A与连接部位123的小径部的干涉引起的滑动性的降低和弯曲部37的弯曲操作性的降低。即,光导单元81不会卡挂在连接部位123的固定构件121上而能够圆滑地滑动,并且,连接构件103的存在引起的柔软性的降低不会波及弯曲部37。
另外,如图9(A)所示,即使在内窥镜插入部25中内置有多根光导单元81A、81B的情况下,也可使夹装在第一保护软管93与第二保护软管93B之间的连接构件103避开上述的连接部位123,而设置在从软性部35的弯曲部37侧的端部向软性部35内进入距离L1的轴向位置上。由此,能够防止光导单元81A、81B的滑动性的降低和弯曲部37的弯曲操作性的降低。
并且,如图9(B)所示,通过将成为第一保护软管93A与第二保护软管93B的连接部的连接构件103按各光导单元81A、81B设置在不同的轴方向位置上,从而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各保护软管93a、93B的连接构件103重叠而引起软性部35的弯曲刚性产生偏颇的情况。
保护软管93中,第二区域93B的表面摩擦系数比第一区域93A的表面摩擦系数小。由此,能够使比第一保护软管93A长的第二保护软管93B的滑动性在其整个全长上形成得良好。因此,能够使光纤55向软管内部穿过时的作业性提高,并且,不容易与软性部35内的其它内置物缠绕。
接着,对通过第一保护软管93A覆盖弯曲部37的区域的光纤产生的效果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对弯曲部进行弯曲操作时在光导单元的一部分上产生弯曲的情况的示意性的说明图。在前端部39与软性部35之间形成的弯曲部37中,上述的多个节环111分别以连结轴113、115为中心而彼此连结成转动自如。通过操作弯角钮而牵引操作金属线,从而多个节环111能够向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弯曲操作。
在将相邻的节环111彼此连结的连结轴113(115也同样)上分别配置有枢接销125该枢接销125将双方的节环111连结成转动自如。枢接销125在向节环111中心侧突出的头部125a形成有贯通孔127,且操作金属线129穿过该贯通孔127。
在上述节环111的内侧收容有以光导单元81为代表的各种内置物,伴着弯曲部37的弯曲动作,各内置物也沿着弯曲部37弯曲。此时,存在枢接销125的突出的头部125按压抵接光导单元81的第一保护软管93A,而使第一保护软管93A以小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的情况。在第一保护软管93A上产生的弯曲诱发穿过软管内部的光纤55的断线。
但是,如上述图11中示出第一保护软管93A的剖视图那样,本结构的第一保护软管93A的作为外径D与内径d之差的1/2而求出的壁厚t比光纤55因弯曲而断裂的最大的曲率半径rmax大。由此,即使在如图12所示那样将保护软管93A折弯成180°,而使其以最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情况下,光纤55的曲率半径r也始终比产生断裂的曲率半径rmax大。因此,根据本结构,无论怎样操作弯曲部37,在光纤55上也不会产生断线。
如此,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说明书的记载以及公知的技术进行变更、应用的实施方式也为本发明的预定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例如,保护软管在本结构例中设置成覆盖光纤55的外侧,但不局限于光纤55,还可以覆盖图6所示的钳子软管79、送气送水软管89、信号电缆51等其它内置物。另外,保护软管除了通过材料的选择而使弹性常数不同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形状不同,来改变整体的弹性常数(弯曲刚度)。另外,保护软管除了形成为连结多个软管构件的结构以外,还可以为通过弹性常数不同的材料的双色成形或镶嵌成形制作的软管。由此,不需要连接构件103,从而可靠性提高,且容易维护。
如以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公开如下事项。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在具有挠性的软性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能够弯曲的弯曲部且插入到被检体内的细长状的插入部,其中,所述内窥镜具有内置于插入部中的细长状的挠性体和覆盖挠性体的外周的保护软管,保护软管具有覆盖至少位于所述弯曲部内的所述挠性体的第一区域和覆盖位于所述软性部的所述挠性体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弹性常数比第二区域的弹性常数小,且第一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比第二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大。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使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的弹性常数成为比第二区域的弹性常数小的值,且使第一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比第二区域的保护软管的外径大,从而在对弯曲部进行弯曲操作时,第一区域以挠性体断裂的最大的旋转半径以上的半径柔软地变形,从而能够吸收施加在挠性体上的来自侧面的压力。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挠性体压曲。另外,即使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在弯曲部内弯曲而与其它内置物抵接,由于第一区域的柔软性高,因此也不会对其它内置物带来损伤。并且,通过使小弹性常数的第一区域至少配置在弯曲部的区域,从而使弯曲部的弯曲动作的阻力降低,使弯曲操作性提高。
(2)根据(1)的内窥镜,其中,
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由分别不同的材料形成。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将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由分别不同的材料形成,能够简单地使弹性常数不同。
(3)根据(2)的内窥镜,其中,
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由橡胶系材料形成。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将橡胶系材料适用于第一区域,能够提高柔软性,且能够保护挠性体,以免其受到来自侧面的压力的影响。另外,通过弹性恢复力能够将挠性体维持为笔直状,从而将挠性体插入插入部时的组装性得以提高。
(4)根据(2)的内窥镜,其中,
保护软管的第一区域通过在橡胶系材料的表面实施氟系涂层而成。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在橡胶系材料的表面实施氟系涂层,插入到第一区域的内表面的挠性体、与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接触的其它内置物与该第一区域的滑动性变得良好,从而能够提高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和组装性。
(5)根据(3)或(4)的内窥镜,其中,
橡胶系材料包括硅橡胶或氟系橡胶中的任一种。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在第一区域使用柔软性高的化学性上稳定的橡胶材料,即使在内窥镜清洗时等与清洗药品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变质,并且,时效劣化也少。
(6)根据(2)~(5)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保护软管的第二区域由氟系树脂材料形成。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将氟系树脂材料适用于第二区域,穿过第二区域的内表面的挠性体、与第二区域的外表面接触的其它内置物与该第二区域的滑动性变得良好,从而使软性部的组装性提高。
(7)根据(6)的内窥镜,其中,
氟系树脂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中的任一种。
根据该内窥镜,在保护软管的第二区域能够得到高的滑动性。
(8)根据(1)~(7)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第一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5~50MPa,第二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100~600MPa。
根据该内窥镜,能够充分地确保内窥镜的组装性及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
(9)根据(1)~(8)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所述第一拉伸弹性率的2~20倍。
根据该内窥镜,能够充分地确保内窥镜的组装性及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
(10)根据(1)~(9)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保护软管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由分别不同体的软管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软管构件的连接部配置在所述软性部内。
根据该内窥镜,通过将软管构件的连接部配置在软性部内,能够防止弯曲部内的滑动性的降低和弯曲部的弯曲操作性的降低。
(11)根据(10)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设有多根被所述保护软管覆盖的所述挠性体,
所述保护软管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连接部按各所述保护软管分别配置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上。
根据该内窥镜,能够防止因各保护软管的连接部彼此重叠而引起软性部的弯曲刚性产生偏颇的情况。
(12)根据(1)~(11)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保护软管的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摩擦系数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摩擦系数小。
根据该内窥镜,保护软管的第二区域的滑动性变得良好,从而能够提高将挠性体向软管内部穿过时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提高软性部内的其它内置物与保护软管的滑动性。
(13)根据(1)~(12)中任一项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挠性体为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传送照明光的光纤。根据该内窥镜,能够防止光纤的断线。

Claims (15)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细长状的插入部,该插入部被插入到被检体内,
所述细长状的插入部包括具有挠性的软性部、延伸设置于该软性部的弯曲部、延伸设置于该弯曲部的前端部,
具有内置于所述细长状的插入部中的细长状的挠性体和内置于所述细长状的插入部中且对所述细长状的挠性体的外周进行覆盖的保护软管,
所述保护软管具有至少对位于所述弯曲部内的所述细长状的挠性体进行覆盖的第一区域和对位于所述软性部的所述细长状的挠性体进行覆盖的第二区域,所述内窥镜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弹性常数比所述第二区域的弹性常数小,且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保护软管的外径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保护软管的外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由橡胶系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通过对橡胶系材料的表面实施氟系涂层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橡胶系材料包括硅橡胶或氟系橡胶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由氟系树脂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氟系树脂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或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弹性常数为拉伸弹性率,所述第一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5~50MPa,所述第二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100~6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的拉伸弹性率为所述第一区域的拉伸弹性率的2~2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保护软管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保护软管分别由不同体的软管构件构成,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软管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软管构件的连接构件配置在所述软性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细长状的插入部的内部设有多根被所述保护软管覆盖的所述细长状的挠性体,
所述第一区域的保护软管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保护软管构件的连接构件按照各所述保护软管分别沿着轴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4、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摩擦系数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表面摩擦系数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4、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细长状的挠性体为向细长状的插入部的前端传送光的光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光纤及所述保护软管构成光导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保护软管的壁厚比所述光纤因弯曲而产生断裂的最大的曲率半径大。
CN201110444047.3A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Active CN102599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8430.0A CN104873161B (zh)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9175 2011-01-19
JP2011-009175 2011-01-19
JP2011256771A JP5604409B2 (ja) 2011-01-19 2011-11-24 内視鏡
JP2011-256771 2011-11-2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8430.0A Division CN104873161B (zh)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9874A CN102599874A (zh) 2012-07-25
CN102599874B true CN102599874B (zh) 2015-08-19

Family

ID=4547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8430.0A Active CN104873161B (zh)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CN201110444047.3A Active CN102599874B (zh)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8430.0A Active CN104873161B (zh) 2011-01-19 2011-12-27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184818A1 (zh)
EP (1) EP2478822B1 (zh)
JP (1) JP5604409B2 (zh)
CN (2) CN104873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6130A (ja) * 2012-10-09 2014-05-01 Fujifilm Corp 内視鏡及び光ファイバ用保護チューブ
JP6192322B2 (ja) * 2013-03-19 2017-09-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03405210A (zh) * 2013-07-29 2013-11-27 平湖市申莘五金塑料厂 一种支气管镜组装管
CN103405212A (zh) * 2013-07-29 2013-11-27 平湖市申莘五金塑料厂 一种肠镜组装管
CN106102545B (zh) * 2014-06-10 2018-04-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活检系统
JP6045536B2 (ja) * 2014-08-01 2016-12-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5985131B1 (ja) * 2015-03-06 2016-09-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穿刺針及び生検システム
WO2016143204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穿刺針及び生検システム
JP5970104B2 (ja) * 2015-04-10 2016-08-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光ファイバ用保護チューブ
CN105662316A (zh) * 2016-03-27 2016-06-15 苏州高新区建金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肤型医用内窥镜
JPWO2017208402A1 (ja) * 2016-06-01 2019-03-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形状検出装置
JP6744831B2 (ja) * 2017-02-22 2020-08-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処置具チャンネル及び内視鏡
CN107080517A (zh) * 2017-05-09 2017-08-22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电子鼻咽喉镜的插入部结构
CN107468201A (zh) * 2017-07-21 2017-12-15 安徽航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的蛇骨
CN112566536A (zh) * 2018-08-29 2021-03-26 Ok光纤科技株式会社 插入性良好的纤维镜
WO2020054266A1 (ja) 2018-09-13 2020-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ケーブル
WO2020175625A1 (ja) * 2019-02-27 2020-09-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レーザ装置
CN110301976A (zh) * 2019-06-13 2019-10-08 宋端虹 一种医用内窥镜激光光纤保护装置
CN110962147B (zh) * 2019-12-24 2022-05-31 吉林大学 多级变刚度气动软体执行器
US11536946B2 (en) * 2020-03-17 2022-12-27 Baker Hughes Holdings Llc High temperature cooling tube for borescop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211A (zh) * 2005-08-01 2007-02-07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9950A (en) * 1970-07-02 1972-10-24 Dyonics Inc Flexible optical light pipes used for surgery
JPS5644701U (zh) * 1979-09-17 1981-04-22
JPS606652B2 (ja) * 1979-11-16 1985-02-1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可撓管
US4353358A (en) * 1980-08-28 1982-10-12 Emerson Reynolds L Sigmoidoscope
JPS58117602U (ja) * 1982-02-06 1983-08-11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S5930504A (ja) * 1982-08-13 1984-02-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光学繊維束の外装装置
US4580551A (en) * 1984-11-02 1986-04-08 Warner-Lambert Technologies, Inc. Flexible plastic tube for endoscopes and the like
US4577621A (en) * 1984-12-03 1986-03-25 Patel Jayendrakumar I Endoscope having novel proximate and distal portions
US4771766A (en) * 1986-07-08 1988-09-20 Kabushiki Kaisha Machida Seisakusho Guide tube assembly of endoscope
US4881810A (en) * 1986-11-10 1989-11-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with a removable cover member
JPS63123011A (ja) * 1986-11-12 1988-05-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069540B2 (ja) * 1987-04-03 1994-02-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H0773569B2 (ja) * 1988-01-14 1995-08-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5083549A (en) * 1989-02-06 1992-01-28 Candela Laser Corporation Endoscope with tapered shaft
US5301061A (en) * 1989-07-27 1994-04-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system
US5025778A (en) * 1990-03-26 1991-06-25 Opielab, Inc. Endoscope with potential channel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926189B2 (ja) * 1990-05-14 1999-07-28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可撓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71307A (ja) * 1991-02-27 1992-09-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カプラ用補強部材及び光カプラの補強方法
US5235964A (en) * 1991-12-05 1993-08-17 Analogic Corporation Flexible probe apparatus
JPH05323210A (ja) * 1992-05-19 1993-12-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光学繊維束組立体
US5476090A (en) * 1992-07-15 1995-12-1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Hard enclosure and sheath for same
JPH06169887A (ja) * 1992-12-02 1994-06-21 Toshiba Corp 内視鏡スコープ
DE4244990C2 (de) * 1992-12-15 2002-03-14 Stm Medtech Starnberg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s Endoskopschafts längs eines kanalartigen Hohlraums
US5536235A (en) * 1993-02-09 1996-07-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of endoscope cover type
JP3345786B2 (ja) * 1993-03-17 2002-11-18 ジャパンゴア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可とう性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465710A (en) * 1993-05-12 1995-11-14 Machida Endoscope Co., Ltd. Endoscope
JPH07181397A (ja) * 1993-12-24 1995-07-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US5483951A (en) * 1994-02-25 1996-01-16 Vision-Sciences, Inc. Working channels for a disposable sheath for an endoscope
JP3360452B2 (ja) * 1994-11-25 2002-12-24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5810715A (en) * 1995-09-29 1998-09-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provided with function of being locked to flexibility of insertion part which is set by flexibility modifying operation member
US5704899A (en) * 1995-10-10 1998-01-06 Conceptus, Inc. Protective sheath for a fiberoptic image guide within an articulated endoscope
US5938587A (en) * 1996-04-25 1999-08-17 Modified Polymer Components, Inc. Flexible inner liner for the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IL120378A (en) 1997-03-05 1999-07-14 Ta Asiot Matechet Kfar Saba Sh Adjustable support pillow
US6723063B1 (en) * 1998-06-29 2004-04-20 Ekos Corporation Sheath for use with an ultrasound element
US6171235B1 (en) * 1998-05-29 2001-01-09 Circon Corporation Flexible pressure resistant cover for the articulation system of a medical instrument
JP3637216B2 (ja) * 1998-10-09 2005-04-13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6174280B1 (en) * 1998-11-19 2001-01-16 Vision Sciences, Inc. Sheath for protecting and altering the be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flexible endoscope
US6464632B1 (en) * 1999-02-13 2002-10-15 James M. Taylor Flexible inner liner for the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US6179776B1 (en) * 1999-03-12 2001-01-30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Controllable endoscopic sheath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JP3085671B1 (ja) * 1999-05-12 2000-09-11 株式会社ナカニシ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及び光路ユニットの成形方法
JP3678614B2 (ja) * 1999-09-09 2005-08-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689294B2 (ja) * 1999-12-13 2005-08-3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可撓管および内視鏡用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US6485411B1 (en) * 2000-04-12 2002-11-26 Circon Corporation Endoscope shaft with superelastic alloy spiral frame and braid
US6860849B2 (en) * 2000-05-08 2005-03-01 Pentax Corporation Flexible tube for an endoscope
US20020143237A1 (en) * 2000-10-30 2002-10-03 Katsumi Oneda Inflatable member for an endoscope sheath
JP3831683B2 (ja) * 2002-05-16 2006-10-1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外套シース付き内視鏡の挿入部可撓管の折れ止め
US6852078B2 (en) * 2002-05-22 2005-02-08 Pentax Corporation Outer sheathed endoscope
JP4142369B2 (ja) * 2002-08-07 2008-09-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システム
JP4206239B2 (ja) * 2002-08-29 2009-01-07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光学繊維束の保護装置
US6921363B2 (en) * 2002-10-03 2005-07-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esophageal endoscope with improved bite-through protection
JP2004298449A (ja) * 2003-03-31 2004-10-2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US20070203393A1 (en) * 2003-05-16 2007-08-30 David Stefanchik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medical device
JP3821392B2 (ja) * 2004-06-14 2006-09-13 有限会社エスアールジェイ 内視鏡装置
WO2006124880A2 (en) * 2005-05-16 2006-11-23 Kenneth Binmoeller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endoscopic interventions
US7708687B2 (en) * 2005-05-27 2010-05-04 Bern M Jonathan Endoscope propul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015965A1 (en) * 2005-07-13 2007-01-18 Usgi Medical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lonic cleaning
GB0520166D0 (en) * 2005-10-05 2005-11-09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Nv Optical fibre connection devices
US20070112250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Yasuhito Kura Insertion support tool for medical instrument and insertion method for medical instrument
EP2205143A1 (en) * 2007-09-10 2010-07-1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a deflectable distal portion
US20090299352A1 (en) * 2007-12-21 2009-12-0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teerable laser-energy delivery device
JP5295618B2 (ja) * 2008-04-09 2013-09-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用チューブ
JP5166133B2 (ja) * 2008-06-23 2013-03-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10075325A (ja) * 2008-09-25 2010-04-08 Fujifilm Corp 内視鏡軟性部及び内視鏡
JP5968939B2 (ja) * 2014-03-26 2016-08-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211A (zh) * 2005-08-01 2007-02-07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161B (zh) 2017-01-11
JP5604409B2 (ja) 2014-10-08
US20120184818A1 (en) 2012-07-19
US9549665B2 (en) 2017-01-24
JP2012161591A (ja) 2012-08-30
US20150265135A1 (en) 2015-09-24
EP2478822A1 (en) 2012-07-25
EP2478822B1 (en) 2014-04-09
CN104873161A (zh) 2015-09-02
CN102599874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9874B (zh) 内窥镜
JP4500096B2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KR102192478B1 (ko) 패닝가능한 카메라를 구비한 내시경
JP5228161B2 (ja) 内視鏡の湾曲装置
US20190183324A1 (en) Digital disposable endoscope system
US10687696B2 (en) Endoscope system with communication mode stabilizing unit
US20190328212A1 (en)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bending piece of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endoscop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old for bending piece of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JP5618862B2 (ja) 内視鏡
JP4017925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EP2923631B1 (en) Endoscope insertion portion and endoscope
JP6949774B2 (ja) 内視鏡
CN108348135A (zh) 内窥镜以及内窥镜系统
JP3720530B2 (ja) 内視鏡
JP2005237698A (ja) 軟性内視鏡及びライトガイド
JP2001149306A (ja) 内視鏡
KR102468669B1 (ko) 경도 가변형 내시경
JP2019013665A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US20230200659A1 (en) Proximal connector for medical imager
JP2021166647A (ja) 内視鏡装置
JPH02135313A (ja) 内視鏡スコープ
JP3717874B2 (ja) 内視鏡
JP5390446B2 (ja) 光学繊維ユニット及び内視鏡
JP2009183619A (ja) 内視鏡
JP2001333882A (ja) 内視鏡の画像伝送部材の外装構造
JP2003010107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