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7037B -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7037B
CN102597037B CN201080049750.8A CN201080049750A CN102597037B CN 102597037 B CN102597037 B CN 102597037B CN 201080049750 A CN201080049750 A CN 201080049750A CN 102597037 B CN102597037 B CN 102597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rcapto
optical material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methy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9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7037A (zh
Inventor
河户伸雄
田中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7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7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7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56Coatings, e.g. enameled or galvanised; 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0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76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64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e.g. xylylene diisocyanate or homologues substituted on the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5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25/00Compositions for processes using internal mould release ag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yeglas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工序,所述加热工序中,在80℃~140℃的范围内对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Description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透镜与无机透镜相比轻质且不易破碎并可染色,所以,近年来迅速普及作为眼镜镜片、照相机镜头等光学元件。迄今为止,已开发使用了多种透镜用树脂原料,作为其中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举出由含有聚硫醇化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聚硫氨酯树脂(专利文献1~5)。
当通过浇铸聚合来制造由聚硫氨酯树脂形成的塑料透镜时,为了提高从铸模的脱模性,有时向聚合性组合物中添加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等的内部脱模剂。
然而,当使用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等的内部脱模剂来制造塑料透镜时,有时可见树脂白浊。在专利文献6中报道了通过在80~150℃下加热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脱模剂,可改善树脂的白浊。但是,即使在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方法中,也有时不能改善树脂的白浊。
[专利文献1]专利第1789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2621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3444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第2668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5]专利第2031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7-276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脱模性优异、并可有效地抑制在光学材料中成为问题的树脂白浊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作为磷酸酯化合物的一种成分的酐等对树脂的白浊有影响,而且该化合物与醇反应而分解。
本发明人等基于上述见解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以规定的量含有醇化合物的磷酸酯类组合物并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该组合物,可抑制树脂的白浊,可改善树脂的透明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工序,所述加热工序中,在80℃~140℃的范围内对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2]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热工序之前,包括制备上述组合物的工序。
[3]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上述组合物的上述工序中,向(a)磷酸酯化合物中添加(b)醇化合物。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b)醇化合物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醇。
[5]一种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是利用[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6]一种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和活性氢化合物类的总计100重量份,含有[5]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5~0.4重量份。
[7]如[6]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氢化合物类中的巯基和羟基的官能团数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中的异氰酸酯基和异硫氰酸酯基的官能团数的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
[8]如[6]或[7]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类为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活性氢化合物类为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9]一种聚硫氨酯树脂,是使[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得到的。
[10]一种光学材料,由[9]所述的聚硫氨酯树脂形成。
[11]一种塑料透镜,由[10]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2]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得到脱模性优异、并可抑制树脂的白浊、可改善树脂的透明性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这样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适合用于需要高折射率和高透明性的各种光学材料用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在80℃~140℃的范围内对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工序。
工序a:制备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工序b:在80℃~140℃的范围内,对在工序a中得到的、调节好(b)醇化合物的浓度的上述组合物进行加热。
以下,依次说明各工序。
(工序a)
(a)磷酸酯化合物为含有具有烷基链或氧化乙烯基链等的磷酸单酯和/或磷酸二酯等的混合物。此外,也可含有磷酸三酯。(a)磷酸酯化合物为显示酸性的化合物。
对于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中含有的优选(a)磷酸酯化合物而言,磷酸酯的烷基链或亚乙氧基链的碳原子数为1~20,从在聚合性组合物中的相容性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10。
作为磷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市售的STEPAN公司制的ZelecUN、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 Series、东邦化学工业公司制的Phosphanol Series、大八化学工业公司制的AP、DP Series等。这些市售品可含有1种以上的下述(b)醇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市售品中含有的(b)醇化合物与添加的(b)醇化合物可以是相同的化合物、也可以是不同的化合物。此外,在无损于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市售品中也可含有除(b)醇化合物之外的醇化合物。
(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作为(b)醇化合物,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更优选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醇。
作为脂肪族醇的脂肪族基团,例如,可以举出从直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支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环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芳香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等。
作为从直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从支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从2-甲基丙烷、2-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乙基己烷、3-乙基己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4-乙基庚烷、4-丙基庚烷、2-甲基辛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3-乙基辛烷、4-乙基辛烷、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2-甲基-丁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从环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从环戊烷、环戊烯、环戊二烯、环己烷、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环己烯、1,3-环己二烯、1,4-环己二烯、降冰片烷、2,3-二甲基降冰片烷、2,5-二甲基降冰片烷、2,6-二甲基降冰片烷等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从芳香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可以举出从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等衍生的有机残基,但并不限于这些示例的有机残基。
在上述示例中,优选从直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支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环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更优选从碳原子数为4至10的直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从支链状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
作为(b)醇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直链状脂肪族醇化合物、支链状脂肪族醇化合物、环状脂肪族醇化合物、芳香族醇化合物等。
作为直链状脂肪族醇化合物,可以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1-丁醇、1-戊醇、1-己醇、1-庚醇、1-辛醇、1-壬醇、1-癸醇、2-丙醇、2-丁醇、2-戊醇、2-己醇、2-庚醇、2-辛醇、2-壬醇、2-癸醇、3-戊醇、3-己醇、3-庚醇、3-辛醇、3-壬醇、3-癸醇、4-庚醇、4-辛醇、4-壬醇、4-癸醇、5-壬醇、5-癸醇等。
作为支链状脂肪族醇化合物,可以举出2-甲基-1-丙醇、叔丁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2-甲基-1-戊醇、2-甲基-2-戊醇、3-甲基-1-戊醇、3-甲基-2-戊醇、3-乙基-1-戊醇、3-乙基-2-戊醇、2-甲基-1-己醇、2-甲基-2-己醇、3-甲基-1-己醇、3-甲基-2-己醇、2-乙基-1-己醇、2-乙基-2-己醇、3-乙基-1-己醇、3-乙基-2-己醇、2-甲基-1-庚醇、3-甲基-1-庚醇、4-甲基-1-庚醇、3-乙基-1-庚醇、4-乙基-1-庚醇、4-丙基-1-庚醇、2-甲基-1-辛醇、2-甲基-2-辛醇、3-甲基-1-辛醇、3-甲基-2-辛醇、4-甲基-1-辛醇、3-乙基-1-辛醇、4-乙基-1-辛醇等。
作为环状脂肪族醇化合物,可以举出羟甲基环戊烷、羟甲基环己烷、1-羟甲基-2,3-二甲基环己烷、1-羟甲基-2,4-二甲基环己烷、1-羟甲基-3,5-二甲基环己烷、2-羟甲基-降冰片烷、羟基环戊烷、羟基环己烷、1-羟基-2,3-二甲基环己烷、1-羟基-2,4-二甲基环己烷、1-羟基-3,5-二甲基环己烷、2-羟基-降冰片烷等。
作为芳香族醇化合物,可以举出羟甲基苯、1-羟甲基-2-甲基苯、1-羟甲基-3-甲基苯、1-羟甲基-4-甲基苯、1-羟甲基-2,3-二甲基苯、1-羟甲基-2,4-二甲基苯、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2,3-二甲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等,但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化合物。
在上述示例化合物中,较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1-戊醇、1-己醇、1-辛醇、1-癸醇、2-甲基戊醇、3-甲基戊醇、4-甲基戊醇、2-乙基己醇、3-乙基己醇、2-甲基庚醇、3-甲基庚醇、4-甲基庚醇、3-乙基庚醇、4-乙基庚醇、2-甲基辛醇、3-甲基辛醇、4-甲基辛醇、5-甲基辛醇、6-甲基辛醇、3-乙基辛醇、4-乙基辛醇。更优选1-丁醇、2-丁醇、叔丁醇、1-己醇、1-辛醇、1-癸醇、2-乙基己醇。这些醇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工序a中,制备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当(a)磷酸酯化合物及(b)醇化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上述组合物例如可通过在无溶剂下以上述量向(a)磷酸酯化合物中滴加并混合(b)醇化合物而得到,或者也可通过向(b)醇化合物中滴加并混合(a)磷酸酯化合物得到。需要说明的是,当作为(a)磷酸酯化合物使用的市售品含有(b)醇化合物时,组合物中含有的(b)醇化合物为添加的(b)醇化合物与市售品中含有的(b)醇化合物的总量。
当(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时,组合物中的(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从反应时间的观点考虑,优选为6.1重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从添加的醇的成本的观点考虑,上限值为20重量%以下,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这些下限值和上限值可适当选择组合。
(工序b)
在工序b中,在80℃~140℃的范围的温度下对由工序a得到的、调节好(b)醇化合物的浓度的组合物进行加热。由此,可得到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
工序b中的组合物的加热工序可在80℃~140℃、优选80℃~130℃、更优选80℃~120℃的范围的温度下进行。
在工序b中,有必要使(b)醇化合物与作为对树脂白浊有影响的磷酸酯化合物的一种成分的酐等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作用。因此,在工序b中,可在低于(b)醇化合物的沸点的加热温度下进行,即使在沸点以上,也可在使用回流冷凝器等抑制(b)醇化合物蒸馏除去至反应体系外的条件下进行。
工序b中的加热处理时间根据(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种类、处理温度等的不同而不同,因而不能一概地限定,30分钟以上即可,从作业效率的观点考虑,希望为30分钟~30小时的范围,优选1小时~24小时的范围,较优选1小时~18小时的范围。通过进行上述时间的加热工序,可高效地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制备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工序,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优选为6.1重量%以上;
在80℃~140℃、优选80℃~130℃、更优选80℃~120℃的范围内对上述组合物进行加热的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值范围可任意组合。
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对以规定的量含有(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通过使用所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可赋予树脂良好的脱模性、白浊抑制效果。而且,可在不影响聚硫氨酯树脂的物性的情况下,得到具有与以往相同的物性的聚硫氨酯树脂。
<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和聚硫氨酯树脂>
本发明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含有异(硫)氰酸酯类、活性氢化合物类及上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使用量基于起到内部脱模效果的(a)磷酸酯化合物的量进行确定。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和活性氢化合物类的总计100重量份,可以以0.05重量份~0.4重量份的范围使用(a)磷酸酯化合物。使用量可根据使用的单体和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成型物的形状适当地确定。
通过以上述范围含有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可得到具备更加良好的脱模性、进一步抑制白浊的聚硫氨酯树脂。而且,可在不影响聚硫氨酯树脂的物性的情况下,得到具备与以往相同的物性的聚硫氨酯树脂。
在本发明中,异(硫)氰酸酯类是指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和/或异硫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为可含有烷基、脂肪族环、芳香环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也可含有除异氰酸酯基和异硫氰酸酯基之外的官能团。此外,分子内也可含有硫原子等。此外,也可含有二聚物、三聚物、预聚物。优选为具有2~4个异氰酸酯基和/或异硫氰酸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具有2~3个异氰酸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异(硫)氰酸酯类,可以举出例如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杂环异氰酸酯化合物、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含硫芳香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杂环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戊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丁烯二异氰酸酯、1,3-丁二烯-1,4-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异氰酸酯、1,3,6-六亚甲基三异氰酸酯、1,8-二异氰酸酯基-4-异氰酸甲酯基辛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碳酸酯、双(异氰酸乙酯基)醚等。
作为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异氰酸酯、2,2-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3,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
作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邻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乙酯基)苯、双(异氰酸丙酯基)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丁酯基)苯、双(异氰酸甲酯基)萘、双(异氰酸甲酯基)二苯基醚、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乙基苯二异氰酸酯、异丙基苯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苯二异氰酸酯、二乙基苯二异氰酸酯、二异丙基苯二异氰酸酯、三甲基苯三异氰酸酯、苯三异氰酸酯、联苯二异氰酸酯、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联苄-4,4-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苯酯基)乙烯、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六氢苯二异氰酸酯、六氢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含硫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双(异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己酯基)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砜、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丙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乙烷、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乙烷、1,5-二异氰酸酯基-2-异氰酸甲酯基-3-硫杂戊烷等。
作为含硫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二苯基硫醚-2,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硫醚-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异氰酸酯基二苄基硫醚、双(4-异氰酸甲酯基苯)硫醚、4,4-甲氧基苯硫基乙二醇-3,3-二异氰酸酯、二苯基二硫醚-4,4-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6,6-二异氰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4,4-二异氰酸酯、4,4-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3,3-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杂环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2,5-二异氰酸酯基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四氢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3,4-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1,4-二噻烷、2,5-双(异氰酸甲酯基)-1,4-二噻烷、4,5-二异氰酸酯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氰酸甲酯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氰酸甲酯基)-2-甲基-1,3-二硫戊环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
作为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1,6-己二异硫氰酸酯、2,2-二甲基戊烷二异硫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硫氰酸酯、丁烯二异硫氰酸酯、1,3-丁二烯-1,4-二异硫氰酸酯、2,4,4-三甲基-1,6-己二异硫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异硫氰酸酯、1,3,6-六亚甲基三异硫氰酸酯、1,8-二异硫氰酸酯基-4-异硫氰酸甲酯基辛烷、双(异硫氰酸乙酯基)碳酸酯、双(异硫氰酸乙酯基)醚等。
作为脂环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异佛尔酮二异硫氰酸酯、1,2-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3-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硫氰酸酯、环己烷二异硫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硫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异硫氰酸酯、2,2-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异硫氰酸酯、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3,8-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
作为芳香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邻苯二甲撑二异硫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硫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硫氰酸酯、双(异硫氰酸乙酯基)苯、双(异硫氰酸丙酯基)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硫氰酸酯、双(异硫氰酸丁酯基)苯、双(异硫氰酸甲酯基)萘、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苯基醚、苯二异硫氰酸酯、甲苯二异硫氰酸酯、乙基苯二异硫氰酸酯、异丙基苯二异硫氰酸酯、二甲基苯二异硫氰酸酯、二乙基苯二异硫氰酸酯、二异丙基苯二异硫氰酸酯、三甲基苯三异硫氰酸酯、苯三异硫氰酸酯、联苯二异硫氰酸酯、甲苯胺二异硫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硫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硫氰酸酯、联苄-4,4-二异硫氰酸酯、双(异硫氰酸苯酯基)乙烯、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乙酯基异氰酸酯、六氢苯二异硫氰酸酯、六氢二苯基甲烷-4,4-二异硫氰酸酯等。
作为含硫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双(异硫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硫氰酸丙酯基)硫醚、双(异硫氰酸己酯基)硫醚、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砜、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硫醚、双(异硫氰酸丙酯基)二硫醚、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硫基)甲烷、双(异硫氰酸乙酯基硫基)甲烷、双(异硫氰酸乙酯基硫基)乙烷、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硫基)乙烷、1,5-二异硫氰酸酯基-2-异硫氰酸甲酯基-3-硫杂戊烷等。
作为含硫芳香族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二苯基硫醚-2,4-二异硫氰酸酯、二苯基硫醚-4,4-二异硫氰酸酯、3,3-二甲氧基-4,4-二异硫氰酸酯基二苄基硫醚、双(4-异硫氰酸甲酯基苯)硫醚、4,4-甲氧基苯硫基乙二醇-3,3-二异硫氰酸酯、二苯基二硫醚-4,4-二异硫氰酸酯、2,2-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硫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硫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6,6-二异硫氰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二硫醚-5,5-二异硫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4,4-二异硫氰酸酯、4,4-二甲氧基二苯基二硫醚-3,3-二异硫氰酸酯等。
作为杂环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2,5-二异硫氰酸酯基噻吩、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噻吩、2,5-二异硫氰酸酯基四氢噻吩、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3,4-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2,5-二异硫氰酸酯基-1,4-二噻烷、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1,4-二噻烷、4,5-二异硫氰酸酯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2-甲基-1,3-二硫戊环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
这些示例化合物中,优选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较优选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这些异(硫)氰酸酯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本发明中,活性氢化合物类是指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羟基和/或巯基的化合物。为可含有烷基、脂肪族环、芳香环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也可具有除羟基和巯基之外的官能团。此外,分子内也可含有硫原子等。优选为具有2~4个羟基和/或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更优选为具有2~4个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活性氢化合物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芳香族硫醇化合物、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杂环硫醇化合物、具有二硫缩醛或二硫缩酮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具有三硫代原甲酸酯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醇化合物等。
作为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甲烷二硫醇、1,2-乙烷二硫醇、1,1-丙烷二硫醇、1,2-丙烷二硫醇、1,3-丙烷二硫醇、2,2-丙烷二硫醇、1,4-丁烷二硫醇、2,3-丁烷二硫醇、1,5-戊烷二硫醇、1,6-己烷二硫醇、1,2,3-丙烷三硫醇、1,1-环己烷二硫醇、1,2-环己烷二硫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硫醇、3,4-二甲氧基丁烷-1,2-二硫醇、2-甲基环己烷-2,3-二硫醇、1,1-双(巯基甲基)环己烷、1,2-二巯基丙基甲基醚、2,3-二巯基丙基甲基醚、2,2-双(巯基甲基)-1,3-丙烷二硫醇、双(2-巯基乙基)醚、四(巯基甲基)甲烷、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丙基)硫醚、双(巯基甲硫基)甲烷、双(2-巯基乙硫基)甲烷、双(3-巯基丙硫基)甲烷、1,2-双(巯基甲硫基)乙烷、1,2-双(2-巯基乙硫基)乙烷、1,2-双(3-巯基丙硫基)乙烷、1,3-双(巯基甲硫基)丙烷、1,3-双(2-巯基乙硫基)丙烷、1,3-双(3-巯基丙硫基)丙烷、1,2,3-三(巯基甲硫基)丙烷、1,2,3-三(2-巯基乙硫基)丙烷、1,2,3-三(3-巯基丙硫基)丙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四(巯基甲硫基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硫基甲基)甲烷、四(3-巯基丙硫基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二巯基-1,4-二噻烷、2,5-二巯基甲基-2,5-二甲基-1,4-二噻烷等。
作为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2,3-二巯基琥珀酸(2-巯基乙基酯)、硫基苹果酸双(2-巯基乙基酯)、2,3-二巯基-1-丙醇(2-巯基乙酸酯)、2,3-二巯基-1-丙醇(3-巯基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二(2-巯基乙酸酯)、3-巯基-1,2-丙二醇二(3-巯基丙酸酯)、二甘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甘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丙三醇三(2-巯基乙酸酯)、丙三醇三(3-巯基丙酸酯)、1,4-环己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1,4-环己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上述化合物的巯基乙酸酯和巯基丙酸酯、羟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甲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甲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2-巯基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3-巯基丙酸酯)、1,4-二噻烷-2,5-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亚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硫基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4,4-亚硫基二丁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二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二硫基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4,4-亚二硫基二丁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硫基二乙酸双(2,3-二巯基丙基酯)、亚硫基二丙酸双(2,3-二巯基丙基酯)、亚二硫基二乙酸双(2,3-二巯基丙基酯)、亚硫基二丙酸双(2,3-二巯基丙基酯)、亚二硫基二丙酸双(2,3-二巯基丙基酯)等。
作为芳香族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1,2-二巯基苯、1,3-二巯基苯、1,4-二巯基苯、1,2-双(巯基甲基)苯、1,3-双(巯基甲基)苯、1,4-双(巯基甲基)苯、1,2-双(巯基乙基)苯、1,3-双(巯基乙基)苯、1,4-双(巯基乙基)苯、1,2-双(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3-双(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4-双(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双(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3-双(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4-双(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2,3-三巯基苯、1,2,4-三巯基苯、1,3,5-三巯基苯、1,2,3-三(巯基甲基)苯、1,2,4-三(巯基甲基)苯、1,3,5-三(巯基甲基)苯、1,2,3-三(巯基乙基)苯、1,2,4-三(巯基乙基)苯、1,3,5-三(巯基乙基)苯、1,2,3-三(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4-三(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3,5-三(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3-三(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2,4-三(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3,5-三(巯基亚乙基氧基)苯、2,5-甲苯二硫醇、3,4-甲苯二硫醇、1,3-二(对甲氧基苯基)丙烷-2,2-二硫醇、1,3-二苯基丙烷-2,2-二硫醇、苯基甲烷-1,1-二硫醇、2,4-二(对巯基苯基)戊烷、1,4-萘二硫醇、1,5-萘二硫醇、2,6-萘二硫醇、2,7-萘二硫醇、2,4-二甲基苯-1,3-二硫醇、4,5-二甲基苯-1,3-二硫醇、9,10-蒽二甲烷硫醇、1,2,3,4-四巯基苯、1,2,3,5-四巯基苯、1,2,4,5-四巯基苯、1,2,3,4-四(巯基甲基)苯、1,2,3,5-四(巯基甲基)苯、1,2,4,5-四(巯基甲基)苯、1,2,3,4-四(巯基乙基)苯、1,2,3,5-四(巯基乙基)苯、1,2,4,5-四(巯基乙基)苯、1,2,3,4-四(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3,5-四(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4,5-四(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2,3,4-四(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2,3,5-四(巯基亚乙基氧基)苯、1,2,4,5-四(巯基亚乙基氧基)苯、2,2’-二巯基联苯、4,4’-二巯基联苯、4,4’-二巯基联苄、2,5-二氯苯-1,3-二硫醇、1,3-二(对氯苯基)丙烷-2,2-二硫醇、3,4,5-三溴-1,2-二巯基苯、2,3,4,6-四氯-1,5-双(巯基甲基)苯等。
作为杂环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2-甲基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2-乙基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2-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2-吗啉代-4,6-二硫醇均三嗪、2-环己基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2-甲氧基-4,6-二硫醇均三嗪、2-苯氧基-4,6-二硫醇均三嗪、2-硫基苯氧基-4,6-二硫醇均三嗪、2-硫基丁氧基-4,6-二硫醇均三嗪、3,4-噻吩二硫醇、2,5-二巯基-1,3,4-噻二唑(bismuthiol)等。
作为具有二硫缩醛或二硫缩酮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1,1,2,2-四(巯基甲硫基)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1,1,5,5-四(巯基甲硫基)-3-硫杂戊烷、1,1,6,6-四(巯基甲硫基)-3,4-二硫杂己烷、2,2-双(巯基甲硫基)乙烷硫醇、2-(4,5-二巯基-2-硫杂戊基)-1,3-二硫杂环戊烷、2,5-双(4,4-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丁基)-1,4-二噻烷、2,2-双(巯基甲硫基)-1,3-丙烷二硫醇、3-巯基甲硫基-1,7-二巯基-2,6-二硫杂庚烷、3,6-双(巯基甲硫基)-1,9-二巯基-2,5,8-三硫杂壬烷、3-巯基甲硫基-1,6-二巯基-2,5-二硫杂己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1,1,9,9-四(巯基甲硫基)-5-(3,3-双(巯基甲硫基)-1-硫杂丙基)3,7-二硫杂壬烷、三(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甲烷、三(4,4-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丁基)甲烷、四(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甲烷、四(4,4-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丁基)甲烷、3,5,9,11-四(巯基甲硫基)-1,13-二巯基-2,6,8,12-四硫杂十三烷、3,5,9,11,15,17-六(巯基甲硫基)-1,19-二巯基-2,6,8,12,14,18-六硫杂十九烷、9-(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3,5,13,15-四(巯基甲硫基)-1,17-二巯基-2,6,8,10,12,16-六硫杂十七烷、3,4,8,9-四(巯基甲硫基)-1,11-二巯基-2,5,7,10-四硫杂十一烷、3,4,8,9,13,14-六(巯基甲硫基)-1,16-二巯基-2,5,7,10,12,15-六硫杂十六烷、8-[双(巯基甲硫基)甲基]-3,4,12,13-四(巯基甲硫基)-1,15-二巯基-2,5,7,9,11,14-六硫杂十五烷、4,6-双[3,5-双(巯基甲硫基)-7-巯基-2,6-二硫杂庚基硫基]-1,3-二噻烷、4-[3,5-双(巯基甲硫基)-7-巯基-2,6-二硫杂庚基硫基]-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1,1-双[4-(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基(dithianyl)硫基]-1,3-双(巯基甲硫基)丙烷、1-[4-(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基硫基]-3-[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7,9-双(巯基甲硫基)-2,4,6,10-四硫杂十一烷、1,5-双[4-(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基硫基]-3-[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2,4-二硫杂戊烷、4,6-双{3-[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5-巯基-2,4-二硫杂戊基硫基}-1,3-二噻烷、4,6-双[4-(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基硫基]-6-[4-(6-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基硫基]-1,3-二噻烷、3-[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7,9-双(巯基甲硫基)-1,11-二巯基-2,4,6,10-四硫杂十一烷、9-[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3,5,13,15-四(巯基甲硫基)-1,17-二巯基-2,6,8,10,12,16-六硫杂十七烷、3-[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7,9,13,15-四(巯基甲硫基)-1,17-二巯基-2,4,6,10,12,16-六硫杂十七烷、3,7-双[2-(1,3-二硫杂环丁烷基)]甲基-1,9-二巯基-2,4,6,8-四硫杂壬烷、4-[3,4,8,9-四(巯基甲硫基)-11-巯基-2,5,7,10-四硫杂十一烷基]-5-巯基甲硫基-1,3-二硫戊环、4,5-双[3,4-双(巯基甲硫基)-6-巯基-2,5-二硫杂己基硫基]-1,3-二硫戊环、4-[3,4-双(巯基甲硫基)-6-巯基-2,5-二硫杂己基硫基]-5-巯基甲硫基-1,3-二硫戊环、4-[3-双(巯基甲硫基)甲基-5,6-双(巯基甲硫基)-8-巯基-2,4,7-三硫杂辛基]-5-巯基甲硫基-1,3-二硫戊环、2-{双[3,4-双(巯基甲硫基)-6-巯基-2,5-二硫杂己基硫基]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2-[3,4-双(巯基甲硫基)-6-巯基-2,5-二硫杂己基硫基]巯基甲硫基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2-[3,4,8,9-四(巯基甲硫基)-11-巯基-2,5,7,10-四硫杂十一烷基硫基]巯基甲硫基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2-[3-双(巯基甲硫基)甲基-5,6-双(巯基甲硫基)-8-巯基-2,4,7-三硫杂辛基]巯基甲硫基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4,5-双{1-[2-(1,3-二硫杂环丁烷基)]-3-巯基-2-硫杂丙硫基}-1,3-二硫戊环、4-{1-[2-(1,3-二硫杂环丁烷基)]-3-巯基-2-硫杂丙硫基}-5-[1,2-双(巯基甲硫基)-4-巯基-3-硫杂丁硫基]-1,3-二硫戊环、2-{双[4-(5-巯基甲硫基-1,3-二硫戊环)硫基]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4-[4-(5-巯基甲硫基-1,3-二硫戊环)硫基]-5-{1-[2-(1,3-二硫杂环丁烷基)]-3-巯基-2-硫杂丙硫基}-1,3-二硫戊环、和它们的低聚物等。
作为具有三硫代原甲酸酯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三(巯基甲硫基)甲烷、三(巯基乙硫基)甲烷、1,1,5,5-四(巯基甲硫基)-2,4-二硫杂戊烷、双[4,4-双(巯基甲硫基)-1,3-二硫杂丁基]-(巯基甲硫基)甲烷、三[4,4-双(巯基甲硫基)-1,3-二硫杂丁基]甲烷、2,4,6-三(巯基甲硫基)-1,3,5-三硫杂环己烷、2,4-双(巯基甲硫基)-1,3,5-三硫杂环己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2-硫杂丙烷、双(巯基甲基)甲硫基-1,3,5-三硫杂环己烷、三[(4-巯基甲基-2,5-二硫杂环己基-1-基)甲硫基]甲烷、2,4-双(巯基甲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烷、2-巯基乙硫基-4-巯基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烷、2-(2,3-二巯基丙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烷、4-巯基甲基-2-(2,3-二巯基丙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烷、4-巯基甲基-2-(1,3-二巯基-2-丙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烷、三[2,2-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丙基]甲烷、三[4,4-双(巯基甲硫基)-3-硫杂丁基]甲烷、2,4,6-三[3,3-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丙基]-1,3,5-三硫杂环己烷、四[3,3-双(巯基甲硫基)-2-硫杂丙基]甲烷、和它们的低聚物等。
作为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可以举出2-巯基乙醇、3-巯基丙醇、4-巯基丁醇、5-巯基戊醇、6-巯基己醇、7-巯基庚醇、8-巯基辛醇、5-巯基-3-硫杂戊醇等。
作为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二甘醇、三甘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4-戊二醇、1,3-戊二醇、1,6-己二醇、1,5-己二醇、1,4-己二醇、1,3-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硫代二乙醇、二硫代二乙醇、硫代二丙醇(thiodipropanol)、二硫代二丙醇、和它们的低聚物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
这些示例化合物中,优选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含有酯键的脂肪族硫醇化合物、具有二硫缩醛或二硫缩酮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具有三硫代原甲酸酯骨架的硫醇化合物、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醇化合物,较优选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二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二甘醇、三甘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这些活性氢化合物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本发明中,活性氢化合物类中的巯基和羟基的官能团数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中的异氰酸酯基和异硫氰酸酯基的官能团数的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优选在0.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9~1.1的范围内。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可得到适合用作光学材料、尤其是眼镜用塑料透镜材料的树脂。
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可得到具有与以往的聚硫氨酯树脂同等的折射率和阿贝数等的聚硫氨酯树脂。
此外,为了调节得到的树脂的光学物性、或耐冲击性、比重等各物性,以及为了调节单体的操作性,可加入树脂改性剂。
本发明中,作为树脂改性剂,例如,可以举出环硫化物化合物、胺化合物、环氧树脂、有机酸及其酸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的烯烃化合物等。作为可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单官能伯胺化合物、伯聚胺化合物、单官能仲胺化合物、仲聚胺化合物等。
作为环硫化物化合物,可以举出双(β-环硫丙基)硫醚、双(β-环硫丙基)二硫醚、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烷、1,2-双(β-环硫丙基硫基)乙烷、1,2-双(β-环硫丙基硫基)丙烷、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丙烷、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2-甲基丙烷、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丁烷、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2-甲基丁烷、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丁烷、1,5-双(β-环硫丙基硫基)戊烷、1,5-双(β-环硫丙基硫基)-2-甲基戊烷、1,5-双(β-环硫丙基硫基)-3-硫杂戊烷、1,6-双(β-环硫丙基硫基)己烷、1,6-双(β-环硫丙基硫基)-2-甲基己烷、3,8-双(β-环硫丙基硫基)-3,6-三硫杂辛烷、1,2,3-三(β-环硫丙基硫基)丙烷、2,2-双(β-环硫丙基硫基)-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丙烷、2,2-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1-(β一环硫丙基硫基)丁烷、1,5-双(β-环硫丙基硫基)-2-(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硫杂戊烷、1,5-双(β-环硫丙基硫基)-2,4-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硫杂戊烷、1-(β-环硫丙基硫基)-2,2-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4-硫杂己烷、1,5,6-三(β-环硫丙基硫基)-4-(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硫杂己烷、1,8-双(β-环硫丙基硫基)-4-(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双(β-环硫丙基硫基)-4,5-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双(β-环硫丙基硫基)-4,4-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双(β-环硫丙基硫基)-2,5-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双(β-环硫丙基硫基)-2,4,5-三(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1,1-三[{2-(β-环硫丙基硫基)乙基}硫基甲基]-2-(β-环硫丙基硫基)乙烷、1,1,2,2-四[{2-(β-环硫丙基硫基)乙基}硫基甲基]乙烷、1,11-双(β-环硫丙基硫基)-4,8-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双(β-环硫丙基硫基)-4,7-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双(β-环硫丙基硫基)-5,7-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等链状脂肪族的β-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及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环己烷、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环己烷、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环己烷、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环己烷、2,5-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1,4-二噻烷、2,5-双[{2-(β-环硫丙基硫基)乙基}硫基甲基]-1,4-二噻烷等环状脂肪族的β-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及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苯、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苯、1,3-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苯、1,4-双(β-环硫丙基硫基甲基)苯、双{4-(β-环硫丙基硫基)苯基}甲烷、2,2-双{4-(β-环硫丙基硫基)苯基}丙烷、双{4-(β-环硫丙基硫基)苯基}硫醚、双{4-(β-环硫丙基硫基)苯基}砜、4,4′-双(β-环硫丙基硫基)联苯等芳香族β-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等。
作为单官能伯胺化合物,可以举出乙基胺、正丙基胺、异丙基胺、正丁基胺、仲丁基胺、叔丁基胺、戊基胺、己基胺、庚基胺、辛基胺、癸基胺、月桂基胺、十四烷胺、3-戊基胺、2-乙基己基胺、1,2-二甲基己基胺、烯丙基胺、氨基甲基二环庚烷、环戊基胺、环己基胺、2,3-二甲基环己基胺、氨基甲基环己烷、苯胺、苄基胺、苯乙基胺、2,3-或4-甲基苄基胺、邻、间、或对甲基苯胺、邻、间、或对乙基苯胺、氨基吗啉、萘基胺、糠基胺、α-氨基二苯基甲烷、甲苯胺、氨基吡啶、氨基苯酚、氨基乙醇、1-氨基丙醇、2-氨基丙醇、氨基丁醇、氨基戊醇、氨基己醇、甲氧基乙基胺、2-(2-氨基乙氧基)乙醇、3-乙氧基丙基胺、3-丙氧基丙基胺、3-丁氧基丙基胺、3-异丙氧基丙基胺、3-异丁氧基丙基胺、2,2-二乙氧基乙基胺等。
作为伯聚胺化合物,可以举出乙二胺、1,2-或1,3-二氨基丙烷、1,2-、1,3-或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10-二氨基癸烷、1,2-、1,3-或1,4-二氨基环己烷、邻、间或对二氨基苯、3,4-或4,4’-二氨基二苯甲酮、3,4-或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硫醚、3,3’-或4,4’-二氨基二苯基砜、2,7-二氨基芴、1,5-、1,8-或2,3-二氨基萘、2,3-、2,6-或3,4-二氨基吡啶、2,4-或2,6-二氨基甲苯、间或对苯二甲撑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二氨基甲基二环庚烷、1,3-或1,4-二氨基甲基环己烷、2-或4-氨基哌啶、2-或4-氨基甲基哌啶、2-或4-氨基乙基哌啶、N-氨基乙基吗啉、N-氨基丙基吗啉等。
作为单官能仲胺化合物,可以举出二乙基胺、二丙基胺、二正丁基胺、二仲丁基胺、二异丁基胺、二正戊基胺、二-3-戊基胺、二己基胺、二辛基胺、二(2-乙基己基)胺、甲基己基胺、二烯丙基胺、N-甲基烯丙基胺、哌啶、吡咯烷、二苯基胺、N-甲基胺、N-乙基胺、二苄基胺、N-甲基苄基胺、N-乙基苄基胺、二环己基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萘基胺、1-甲基哌嗪、吗啉等。
作为仲聚胺化合物,可以举出N,N’-二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1,2-二氨基丙烷、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N,N’-二甲基-1,2-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3-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4-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5-二氨基戊烷、N,N’-二甲基-1,6-二氨基己烷、N,N’-二甲基-1,7-二氨基庚烷、N,N’-二乙基乙二胺、N,N’-二乙基-1,2-二氨基丙烷、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N,N’-二乙基-1,2-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3-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4-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5-二氨基戊烷、N,N’-二乙基-1,6-二氨基己烷、N,N’-二乙基-1,7-二氨基庚烷、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2,6-二甲基哌嗪、高哌嗪、1,1-二(4-哌啶基)甲烷、1,2-二(4-哌啶基)乙烷、1,3-二(4-哌啶基)丙烷、1,4-二(4-哌啶基)丁烷、四甲基胍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这些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可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环氧树脂,可以举出利用双酚A缩水甘油基醚等多元酚化合物与表卤代醇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得到的苯酚类环氧化合物、及利用氢化双酚A缩水甘油基醚等多元醇化合物与表卤代醇化合物的缩合得到的醇类环氧化合物、及利用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或1,2-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等多元有机酸化合物与表卤代醇化合物的缩合得到的缩水甘油基酯类环氧化合物、及利用伯及仲二胺化合物与表卤代醇化合物的缩合得到的胺类环氧化合物、及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等脂肪族多元环氧化合物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可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有机酸及其酸酐,可以举出亚硫基二乙酸、硫代二丙酸、二硫代二丙酸、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降冰片烯酸酐、甲基降冰片烷酸酐、马来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酐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这些有机酸及其酸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可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的烯烃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丁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甲基酯、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甲基酯、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甘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四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双酚F二丙烯酸酯、双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1,1-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甲烷、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硫代丙烯酸甲基酯、硫代甲基丙烯酸甲基酯、硫代丙烯酸苯基酯、硫代甲基丙烯酸苄基酯、苯二甲硫醇二丙烯酸酯、苯二甲硫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巯基乙基硫醚二丙烯酸酯、巯基乙基硫醚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烯丙基化合物,可以举出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碳酸二烯丙基酯、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等。
作为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苯乙烯、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3,9-二乙烯基螺双(间二氧杂环己烷)等乙烯基化合物等,但不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这些烯烃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混合异(硫)氰酸酯类和活性氢化合物类及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催化剂、其他添加剂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的温度通常为25℃以下。从组合物的贮存期的观点考虑,有时优选进一步降温。其中,当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和催化剂、添加剂相对于单体的溶解性不好时,也可预先加温,使其溶解于作为单体的异(硫)氰酸酯类或活性氢化合物类、或树脂改性剂。
本发明中,聚硫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优选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浇铸聚合,将聚合性组合物注入用垫片或胶带(tape)等保持的成型模之间。此时,根据得到的塑料透镜所要求的物性,根据需要,多优选在减压下进行脱泡处理和进行加压、减压等的过滤处理等。
对于聚合条件来说,因聚合性组合物、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模的形状等的不同,条件相差很大,所以对聚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在大约-50~150℃的温度下进行1~50小时。根据情况,优选在10~15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或缓缓升温,固化1~25小时。
本发明的聚硫氨酯树脂可根据需要进行退火等处理。通常在处理温度为50~150℃间进行,优选在90~140℃下进行,更优选在100~130℃下进行。
本发明中,聚硫氨酯树脂成型时,可根据目的与公知的成型法同样地添加扩链剂、交联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着色剂、油溶染料、填充剂、密合性提高剂等多种添加剂。
对于本发明的聚硫氨酯树脂来说,通过改变浇铸聚合时的模,可以以多种形状的成型体的形式得到。由于使用上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制备本发明的聚硫氨酯树脂,所以具备高折射率和高透明性,可用于作为塑料透镜、照相机透镜、发光二极管(LED)、棱镜、光纤、信息记录基板、滤光器、发光二极管等光学用树脂的各种用途。尤其是,适合用作塑料透镜、照相机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光学材料、光学元件。
使用本发明的聚硫氨酯树脂的塑料透镜可根据需要在单面或两面设置涂层。作为涂层,可以举出底涂层、硬涂层、防反射膜层、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等。这些涂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将多层涂层层合来使用。在两面设置涂层时,两面上可以设置相同的涂层,也可设置不同的涂层。
这些涂层可分别同时使用用于保护透镜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的紫外线吸收剂、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伤害的红外线吸收剂、用于提高透镜的耐气候性的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用于提高透镜的时尚性的染料和颜料、和光致变色染料和光致变色颜料、抗静电剂、其他用于提高透镜性能的公知的添加剂。对通过涂布进行被覆的层可使用用于改善涂布性的各种匀涂剂。
底涂层通常形成于下述的硬涂层与光学透镜之间。底涂层是用于提高形成于其上的硬涂层与透镜的密合性的涂层,根据情况,也可提高耐冲击性。底涂层中可以使用对得到的光学透镜的密合性高的任何原料,通常可使用以聚氨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为主要成分的底涂层组合物等。为了调整组合物的粘度,底涂层组合物也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溶剂。当然,也可在无溶剂的状态下使用。
底涂层组合物可利用涂布法、干式法中的任一方法形成。当使用涂布法时,使用旋涂、浸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在透镜上涂布后,使其固化,从而形成底涂层。当使用干式法进行时,可使用CVD法或真空蒸镀法等公知的干式法形成。当形成底涂层时,为了提高密合性,可根据需要对透镜的表面进行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前处理。
硬涂层是用于赋予透镜表面耐擦伤性、耐磨性、耐湿性、耐热水性、耐热性、耐气候性等功能的涂层。
硬涂层通常使用下述硬涂剂组合物,所述硬涂剂组合物含有具有固化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和选自Si、Al、Sn、Sb、Ta、Ce、La、Fe、Zn、W、Zr、In及Ti的元素组的元素的氧化物微粒中的一种以上和/或由选自上述元素组中的二种以上的元素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微粒中的一种以上。
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优选在硬涂层组合物中含有胺类、氨基酸类、金属乙酰丙酮配位化合物、有机酸金属盐、高氯酸类、高氯酸类的盐、酸类、金属氯化物和多官能性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硬涂层组合物中也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当然,也可在无溶剂的状态下使用。
硬涂层通常是在使用旋涂、浸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硬涂层组合物之后进行固化而形成的。作为固化方法,可以举出热固化、利用紫外线或可见光等能量射线照射的固化方法等。为了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优选硬涂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的折射率之差在±0.1的范围内。
根据需要,通常在上述硬涂层上形成防反射层。防反射层包括无机类及有机类,为无机类时,使用SiO2、TiO2等无机氧化物,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离子束辅助法、CVD法等干式法形成。防反射层为有机类时,使用含有有机硅化合物、和具有内部空腔的二氧化硅类微粒的组合物,利用湿法形成。
防反射层有单层和多层,以单层使用时,折射率优选比硬涂层的折射率小至少0.1以上。为了有效地呈现防反射功能,优选为多层膜防反射膜,此时,交替层叠低折射率膜与高折射率膜。这时,也优选低折射率膜与高折射率膜的折射率差为0.1以上。作为高折射率膜,有ZnO、TiO2、CeO2、Sb2O5、SnO2、ZrO2、Ta2O5等膜,作为低折射率膜,可以举出SiO2膜等。
根据需要,可在防反射膜层上形成防雾涂膜层、防污染层、防水层。作为形成防雾涂层、防污染层、防水层的方法,只要不给防反射功能带来不良影响,对其处理方法、处理材料等就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防雾涂层处理方法、防污染处理方法、防水处理方法、材料。例如,在防雾涂布、防污染处理方法中,可以举出用表面活性剂覆盖表面的方法、在表面上附加亲水性膜来赋予吸水性的方法、在表面覆以微细凹凸来提高吸水性的方法、利用光催化活性来赋予吸水性的方法、实施超防水性处理来防止水滴附着的方法等。此外,在防水处理方法中,可以举出通过蒸镀或溅射含氟硅烷化合物等来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在将含氟硅烷化合物溶于溶剂后进行涂布来形成防水处理层的方法等。
出于赋予使用了本发明的聚硫氨酯树脂的塑料透镜以时尚性或光致变色性等目的,也可使用符合目的的色素进行染色来使用。
透镜的染色可使用公知的染色方法实施,但通常使用如下所示的方法实施。
(1)将透镜浸渍于染色液的方法、(2)使用含有色素的涂布剂进行涂布的方法、或设置可染色的涂层并对该涂层进行染色的方法、(3)使原料单体中含有可染色的材料并进行聚合的方法、及(4)加热升华性色素使其升华的方法。
方法(1)通常将精加工成规定的光学面的透镜坯料浸渍在溶解或均匀地分散有所用的色素的染色液中(染色工序),然后,根据需要,对透镜进行加热而将色素固定(染色后退火工序)。染色工序中使用的色素只要是公知的色素就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使用油溶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只要能溶解或均匀分散所使用的色素就没有限制。在该染色工序中,根据需要,可添加用于将色素分散于染色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促进染色着色的载体。所述染色工序如下进行,使色素及根据需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来制备染色浴,将光学透镜浸渍在该染色浴中,在规定温度下进行规定时间的染色。染色温度及时间根据所需的着色浓度而变化,通常在120℃以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左右即可,在染色浴的染料浓度为0.01~10重量%下实施。此外,在染色困难时也可在加压下进行。根据需要实施的染色后退火工序是对染色过的透镜坯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加热处理中,用溶剂等除去在染色工序中被染色的透镜坯料的表面上残留的水,或风干溶剂,然后,使其在例如大气气氛的红外线加热烘箱、或电阻加热烘箱等烘箱中停留规定时间。染色后退火工序在进行防止被染色的透镜坯料脱色(防脱色处理)的同时除去染色时浸透至透镜坯料内部的水分。
方法(2)不是直接对塑料透镜材料进行染色的方法,而是在塑料透镜上涂布分散或溶解了色素的有机涂布液,然后进行固化处理,从而在透镜表面形成被染色的涂层的方法;或在塑料透镜表面形成可染色的涂层后采用方法(1),即,将塑料透镜浸渍在染色液中并进行加热来进行染色的方法。
方法(3)是预先将染料溶解于塑料透镜的原料单体后进行聚合的方法。使用的色素只要是能均匀地溶解于原料单体或以无损于光学性质的程度分散于原料单体中的色素就没有特别限制。
方法(4)包括以下方法:(a)使固体升华性色素升华来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b)将涂布含有升华性色素的溶液而形成的基体与塑料透镜以非接触状态对置,对基体和透镜进行加热来进行染色的方法;(c)将由含有升华性色素的着色层和粘合层形成的转印层转印在塑料透镜上后进行加热来进行染色的方法,本发明的光学透镜可使用任一方法进行染色。只要使用的色素为具有升华性的色素就没有特别限制。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脱模性、树脂的透明性和透镜的性能试验(折射率、阿贝数、耐热性)通过以下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脱模性:当从成型模将透镜脱模时,将完全没有脱模的情况或透镜的一部分有欠缺的情况或成型模破裂的情况记为“×”(脱模性差),将完全没有上述情况的情况记为“○”(脱模性良好)。
树脂的透明性:将得到的树脂在暗处用投影仪照射,目视判断透镜有无起雾和不透明物质。将未确认到透镜的起雾和不透明物质的情况记为“○”(有透明性),将确认到透镜的起雾和不透明物质的情况记为“×”(无透明性)。
折射率(ne)、阿贝数(νe):使用普耳弗里奇折射计,在20℃下进行测定。
耐热性:将使用TMA针入度法(负荷50g、针尖
Figure BPA00001547075300291
升温速度10℃/min)测定的玻璃化温度(Tg)(℃)作为耐热性。
[实施例1]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Dimroth condenser)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2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0.6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2.6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8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199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2.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3.3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199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10.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7.0重量%的含有磷酸酯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18.6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38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80℃下同时均匀搅拌14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2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2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2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3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2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40℃下同时均匀搅拌4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2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2-丁醇10.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7.0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8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1]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叔丁醇10.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7.0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8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2]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42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6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3]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中1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21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3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4]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6.4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33.6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10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5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65,阿贝数(νe)为32,耐热性(Tg)为89℃,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5]
在20℃下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35.4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17.9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6.7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8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2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41,耐热性(Tg)为118℃,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在20℃下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与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32.6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9.4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8.0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14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6,阿贝数(νe)为40,耐热性(Tg)为104℃,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7]
在20℃下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与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29.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8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9.6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8.2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14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6,阿贝数(νe)为40,耐热性(Tg)为101℃,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8]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1.0g、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的混合物39.0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1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0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8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2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95,阿贝数(νe)为30,耐热性(Tg)为10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按照日本特开平7-27638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实施以下的操作。
向具备搅拌棒、温度计的反应烧瓶中,加入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198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1。
[比较例3]
按照日本特开平7-27638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实施以下的操作。
向具备搅拌棒、温度计的反应烧瓶中,加入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3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198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40℃下同时均匀搅拌3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3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4.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4.2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60℃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170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2]
在表1中,各符号表示如下含义。
A-1:1-辛醇
A-2:2-丁醇
A-3:叔丁醇
A-4:1-癸醇
N-1: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N-2: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
N-3: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与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
N-4: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S-1: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S-2: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S-3: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
S-4: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二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的混合物
*: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与活性氢化合物类总计100重量份的含量
[实施例19]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0]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80℃下同时均匀搅拌14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1]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2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2]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3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3]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40℃下同时均匀搅拌4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4]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2-丁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5]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叔丁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80℃下同时均匀搅拌14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6]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42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6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7]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21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3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8]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6.4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33.6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65,阿贝数(νe)为32,耐热性(Tg)为89℃,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29]
在20℃下将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与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的混合物35.4g、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17.9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6.7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8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2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41,耐热性(Tg)为118℃,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0]
在20℃下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与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32.6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9.4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8.0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1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6,阿贝数(νe)为40,耐热性(Tg)为104℃,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1]
在20℃下将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与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的混合物29.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8g、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19.6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18.2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1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6,阿贝数(νe)为40,耐热性(Tg)为101℃,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2]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1.0g、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的混合物39.0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 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实施例19中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8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2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695,阿贝数(νe)为30,耐热性(Tg)为10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3]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190.8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50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395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84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2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4]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581.6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7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0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774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168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24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进一步在130℃下对得到的树脂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得到的树脂具有透明性,折射率(ne)为1.598,阿贝数(νe)为36,耐热性(Tg)为90℃,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40℃下同时均匀搅拌3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7]
在具备搅拌棒、温度计、迪姆罗特冷凝器的反应烧瓶中,将磷酸酯化合物即STEPAN公司的商品名ZelecUN(1-辛醇和1-癸醇的总计醇浓度2.3重量%)200g和1-辛醇9.0g均匀混合,得到总醇浓度6.5重量%的含有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从室温缓缓升温,将内温保持在150℃下同时均匀搅拌10小时。搅拌结束后,将内温冷却至室温,然后,从反应烧瓶排出,得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207g。
在20℃下将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30.5g、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39.5g、二正丁基二氯化锡0.0056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80ppm)、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株式会社,商品名Viosorb583)0.035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500ppm)、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70g(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总重量为1000ppm)混合溶解,制成均匀溶液。在400Pa下对该混合溶液进行1小时脱泡后,用1μm PTFE制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将其注入到由玻璃铸型和胶带形成的铸型模。将该铸型模放入聚合烘箱中,经21小时从25℃缓缓升温至120℃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铸型模。树脂从铸型模的脱模性良好,但得到的树脂中确认到起雾,不适于作为光学用透明树脂。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3]
Figure BPA00001547075300591
在表2中,各符号的含义与表1相同。
从实施例1、比较例2、比较例3的结果可知,与日本特开平7-27638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得到脱模性优异、同时白浊抑制效果也优异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此外,从实施例的结果确认到通过将醇化合物的浓度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并在规定的温度下对其进行加热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内部脱模剂适用于光学材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使用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脱模性优异,同时可改善固化树脂的透明性。
上述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可用于聚硫氨酯树脂,所述聚硫氨酯树脂适合作为要求高折射率和高透明性的光学材料用树脂。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9年11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255307号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全部内容。
即,本申请包括如下发明。
[1]一种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工序,所述加热工序中,在80℃~140℃的范围内对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和/或芳香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30重量%。
[2]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热工序之前,包括制备上述组合物的工序。
[3]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上述组合物的上述工序中,向(a)磷酸酯化合物中添加(b)醇化合物。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b)醇化合物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醇。
[5]一种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是利用[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6]一种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和活性氢化合物类的总计100重量份,含有[5]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5~0.4重量份。
[7]如[6]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氢化合物类中的巯基和羟基的官能团数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中的异氰酸酯基和异硫氰酸酯基的官能团数的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
[8]如[6]或[7]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类为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活性氢化合物类为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9]一种聚硫氨酯树脂,是使[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得到的。
[10]一种光学材料,由[9]所述的聚硫氨酯树脂形成。
[11]一种塑料透镜,由[10]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2]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

Claims (13)

1.一种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工序,所述加热工序中,在80℃~140℃的范围内对含有(a)磷酸酯化合物、和(b)醇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加热,所述(a)磷酸酯化合物含有具有烷基链或氧化乙烯基链的磷酸单酯和/或磷酸二酯,所述(b)醇化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10的脂肪族醇,当(a)和(b)的总量为100重量%时,(b)醇化合物的含量为2.5重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工序之前,包括制备所述组合物的工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所述工序中,向(a)磷酸酯化合物中添加(b)醇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b)醇化合物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醇。
5.一种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6.一种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和活性氢化合物类的总计100重量份,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0.05重量份~0.4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氢化合物类中的巯基和羟基的官能团数相对于异(硫)氰酸酯类中的异氰酸酯基和异硫氰酸酯基的官能团数的比率在0.8~1.2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类为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活性氢化合物类为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硫氨酯类聚合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类为选自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1,3-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活性氢化合物类为选自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硫基)-1,3-二噻烷和2-(2,2-双(巯基甲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10.一种成型体,由使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加热固化得到的聚硫氨酯树脂形成。
11.一种光学材料,由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体形成。
12.一种塑料透镜,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3.一种聚硫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
CN201080049750.8A 2009-11-06 2010-11-04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Active CN102597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5307 2009-11-06
JP2009-255307 2009-11-06
PCT/JP2010/006492 WO2011055540A1 (ja) 2009-11-06 2010-11-04 光学材料用内部離型剤の製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離型剤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7037A CN102597037A (zh) 2012-07-18
CN102597037B true CN102597037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96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9750.8A Active CN102597037B (zh) 2009-11-06 2010-11-04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61238B2 (zh)
EP (1) EP2497791B1 (zh)
JP (1) JP4988067B2 (zh)
KR (1) KR101207637B1 (zh)
CN (1) CN102597037B (zh)
BR (1) BR112012010669A2 (zh)
WO (1) WO20110555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36501B1 (en) * 2011-05-26 2014-12-1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ticle having fine concavo-convex structure on surface
WO2015088015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JP6228684B2 (ja) * 2014-08-07 2017-11-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成形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WO2016031975A1 (ja) * 2014-08-29 2017-06-22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光学用樹脂組成物を硬化させて得られる光学部材、及び眼鏡用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6324286B2 (ja) * 2014-09-30 2018-05-16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重合性組成物、透明樹脂、光学材料、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および透明樹脂の製造方法
EP3269774B1 (en) * 2015-03-10 2020-12-09 Tokuyam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hotochromic cured body
EP3275911A4 (en) * 2015-03-25 2018-11-21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optical member, plastic lens, and eyeglass lens
JP6450460B2 (ja) * 2015-08-06 2019-01-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KR20180109908A (ko) * 2016-02-16 2018-10-08 헨켈 아게 운트 코. 카게아아 나노결정을 함유하는 폴리티오우레탄 매트릭스
CN107540214B (zh) * 2016-06-24 2020-06-05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玻璃、光学预制件和光学元件
CN111868025B (zh) 2018-03-30 2023-12-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巯基化合物或其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多)硫醇成分、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成型体、光学材料及透镜
US20220112406A1 (en) 2018-09-26 2022-04-14 Mitsui Chemicals, Inc. Functional layer with adhesive layer,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CN111217973B (zh) * 2018-11-27 2022-03-08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220153963A1 (en) 2019-03-29 2022-05-19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hod of producing optical material, a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KR102077653B1 (ko) * 2019-04-01 2020-02-1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중합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 재료
JP7270195B2 (ja) 2019-04-19 2023-05-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硬化物、光学材料、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JP7228206B2 (ja) 2019-04-19 2023-02-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
KR20210151176A (ko) 2019-05-16 2021-12-13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주입 성형 장치, 당해 장치를 사용한 주입 성형 방법 및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적층 렌즈
US20220213256A1 (en) 2019-05-16 2022-07-07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and use thereof
CN114423742B (zh) 2019-09-18 2024-05-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光吸收剂及树脂组合物
CN116874733A (zh) 2020-01-27 2023-10-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用聚合性预聚物组合物、固化物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5286758A (zh) 2020-01-27 2022-11-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用聚合性预聚物组合物、固化物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US20230111506A1 (en) * 2020-03-10 2023-04-13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polymerizable prepolymer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cured produc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material
US20240100789A1 (en) 2021-03-22 2024-03-28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otochromic lens and photochromic lens
WO2023063398A1 (ja) 2021-10-15 2023-04-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積層体、硬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23120606A1 (ja) 2021-12-24 2023-06-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5A (zh) * 1994-04-08 1996-03-27 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聚氨酯基塑料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066A (zh) * 1988-07-14 1997-05-07 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透镜成品的制备方法
JP2008255221A (ja) * 2007-04-04 2008-10-23 Mitsui Chemicals Inc 光学材料用内部離型剤及びそ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CN101370841A (zh) * 2006-02-23 2009-02-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制造用内部脱模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5453A (ja) * 1984-10-02 1986-05-01 Hitachi Chem Co Ltd 難燃剤の製造法
JP2668364B2 (ja) 1987-09-19 1997-10-27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H0231181A (ja) 1988-07-20 1990-02-01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の欠陥検査装置
JP2621991B2 (ja) 1988-12-22 1997-06-18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メルカプト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68326B2 (ja) 1989-10-09 1995-07-26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系レンズ用樹脂の製造方法
US5608115A (en) 1994-01-26 1997-03-04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Polythiol useful for preparing sulfur-containing urethane-based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220614B2 (ja) * 1994-04-08 2001-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系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組成物、それよりなる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616768A (en) * 1994-06-23 1997-04-01 Daiha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ocess for purifying phosphoric esters
JP2663111B2 (ja) 1995-02-20 1997-10-15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高屈折率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582183B2 (ja) 2008-04-11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6A (zh) * 1988-07-14 1997-05-07 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透镜成品的制备方法
CN1119195A (zh) * 1994-04-08 1996-03-27 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聚氨酯基塑料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0841A (zh) * 2006-02-23 2009-02-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制造用内部脱模剂
JP2008255221A (ja) * 2007-04-04 2008-10-23 Mitsui Chemicals Inc 光学材料用内部離型剤及びそ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7791A1 (en) 2012-09-12
CN102597037A (zh) 2012-07-18
KR101207637B1 (ko) 2012-12-03
WO2011055540A1 (ja) 2011-05-12
KR20120064719A (ko) 2012-06-19
EP2497791A4 (en) 2015-09-16
EP2497791B1 (en) 2020-05-13
BR112012010669A2 (pt) 2020-09-29
JPWO2011055540A1 (ja) 2013-03-28
US20120225996A1 (en) 2012-09-06
JP4988067B2 (ja) 2012-08-01
US8461238B2 (en)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7037B (zh) 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的制造方法、光学材料用内部脱模剂以及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
CN101511895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催化剂、含有该催化剂的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聚硫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84636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0214398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77252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066450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由该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及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催化剂
CN102245666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2186897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992781B (zh)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547608A (zh) 聚合性组合物
CN101370841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制造用内部脱模剂
CN101627069B (zh)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催化剂、含有该聚合催化剂的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71030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755520A (zh) 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74034B (zh) 聚合性组合物、成型体及其用途
CN106977901A (zh) 塑料透镜
CN103282399B (zh) 光学材料用组合物
JP6450460B2 (ja)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CN103108918A (zh) 利用通用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系光学材料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和树脂组合物及制备的光学材料
CN108026241A (zh) 成型体和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JP4673814B2 (ja)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重合触媒、そ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より得られる光学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0275B (zh) 聚合性组合物用添加剂、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6471029A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KR20170037936A (ko) 중합촉매를 포함하는 폴리티오우레탄계 광학렌즈용 수지 조성물
CN106220813B (zh) 硫乌拉坦系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