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019A -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019A
CN102575019A CN2010800406602A CN201080040660A CN102575019A CN 102575019 A CN102575019 A CN 102575019A CN 2010800406602 A CN2010800406602 A CN 2010800406602A CN 201080040660 A CN201080040660 A CN 201080040660A CN 102575019 A CN102575019 A CN 102575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mical formula
special
particulate
shaped particulat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06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5019B (zh
Inventor
新谷聪
石川文义
斎藤千秋
保居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5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5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45Specific shapes or structure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of A61K8/0241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79Porous; Hol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9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10General cosmetic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2Micr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tween 0.1 and 100 mic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满足树脂组合物中的全光线透过率和光扩散性等光学特性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化妆品中的使用感、焦点柔和性、隐蔽性和持续性等的进一步提高等近年来要求的高度化的异形微粒、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使用的异形微粒,其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并且同时满足以下(1)~(3)的条件:(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处于0.1~20μm的范围;(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L2)/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的平均值处于0.60~0.97的范围;(3)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的范围。

Description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微粒、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一直以来各种材料的微粒在多个方面出于各种目的而实际应用。其形状多半是不定形,即使直接使用也有效,作为工业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在各种用途中,随着其所要求的特性高度化,希望控制微粒形状的场合逐渐增多。作为这样的要求高度化的例子,例如有化妆品中的使用性的提高、显示器部件和光扩散板等领域的光学特性的提高、电子部件领域的尺寸的微小化等。本发明涉及适应所述的要求高度化的、整体上呈由凹面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的异形微粒、所述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所述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控制了形状的微粒,有无机材料制的微粒或有机材料制的微粒等多个提案。其中,关于有机材料制的微粒,有聚苯乙烯系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聚氨酯系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聚酰亚胺系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有机硅酮系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等提案。但是,这些现有微粒由于其形状为圆球状或近球状,所以存在着无法满足近年来上述要求的高度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控制了形状的微粒,关于中空且具有凹凸的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表面有多个小的凹陷的近球状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橄榄球样的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8)、半球状的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等非球状的微粒有多个提案。但是,这些现有的微粒虽然各具特征,但存在着无法充分满足近年来上述要求的高度化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03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92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16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140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1-159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7-15767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0-19178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3-171465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3-128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充分满足近年来要求的高度化的异形微粒、所述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所述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所述近年来要求的高度化例如有:化妆品中的使用感、焦点柔和性、隐蔽性和持续性等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树脂成形体中的全光线透过率和光扩散性等光学特性的进一步提高。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具有由凹面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的特定大小的异形微粒正好适合。
即,本发明涉及异形微粒,其特征在于:该异形微粒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且满足以下(1)~(3)的所有条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所述的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处于0.1~20μm的范围。
(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L2)/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的平均值处于0.60~0.97的范围。
(3)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的范围。
其中,平均值是指从异形微粒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中抽取的任意20个的平均值,而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为由该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到的凹面11的数目的两倍。
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异形微粒(以下称作本发明的异形微粒)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异形微粒是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的异形微粒,并且是满足上述(1)~(3)的所有条件的异形微粒。(1)的条件为: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处于0.1~20μm的范围、优选5~15μm的范围。(2)的条件为: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L2)/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的平均值处于0.60~0.97的范围、优选0.70~0.90的范围。并且,(3)的条件为: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的范围、优选10~12个的范围。
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如上所述,虽然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优选10~12个的范围,但更进一步优选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5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3~7个的范围的异形微粒。
本发明中,平均值是指从异形微粒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中抽取的任意20个的平均值,而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是指由该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到的凹面11的数目的两倍的数。
具体如后所述,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具有作为化妆品或树脂组合物的原料有用的多种特性,其中之一为高吸油量。其值优选为70~170ml/100g的范围。
虽然本发明的异形微粒是具有如上所述形状的异形微粒,但是其中由硅氧烷单元形成三维网眼结构的结构体即聚硅氧烷交联结构体形成的异形微粒在使用场合更有效,因此优选。对构成所述聚硅氧烷交联结构体的硅氧烷单元的种类或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硅氧烷单元,优选由下述的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和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硅氧烷单元。
[化学式1]
SiO2
[化学式2]
R1SiO1.5
[化学式3]
R2R3SiO
在化学式2和化学式3中,
R1、R2、R3: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
作为化学式2中的R1、化学式3中的R2和R3,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其中优选甲基。因此,作为化学式2或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可以列举:甲基硅氧烷单元、乙基硅氧烷单元、丙基硅氧烷单元、丁基硅氧烷单元、苯基硅氧烷单元,其中优选甲基硅氧烷单元。
由上述的硅氧烷单元构成聚硅氧烷交联结构体时,优选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为30~50%(摩尔)、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为40~60%(摩尔)、以及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为5~20%(摩尔)(总计100摩尔)的构成比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作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上述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可以如下得到:使用比例为30~50%(摩尔)的下述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40~60%(摩尔)的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以及5~20%(摩尔)的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总计100%(摩尔)),首先,使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水接触发生水解,由此生成甲硅烷醇化合物,接下来,使该甲硅烷醇化合物和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以及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存在有酸性催化剂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得到异形微粒。
[化学式4]
SiX4
[化学式5]
R4SiY3
[化学式6]
R5R6SiZ2
在化学式4、化学式5和化学式6中,
R4、R5、R6: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
X、Y、Z: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烷氧基乙氧基、碳原子数为2~4的酰氧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N,N-二烷基氨基、羟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化学式5中的R4、化学式6中的R5和R6是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其中优选甲基。
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是结果形成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化合物。化学式4中的X为:1)甲氧基或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或丁氧基乙氧基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烷氧基乙氧基;3)乙酰氧基或丙酰氧基等碳原子数为2~4的酰氧基;4)二甲基氨基或二乙基氨基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N,N-二烷基氨基;5)羟基;6)氯原子或溴原子等卤原子;或7)氢原子。
具体而言,作为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例如有: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三丁氧基乙氧基硅烷、四乙酰氧基硅烷、四丙酰氧基硅烷、四(二甲基氨基)硅烷、四(二乙基氨基)硅烷、硅烷四醇、氯硅烷三醇、二氯二甲硅烷醇、四氯硅烷、三氯硅烷(クロルトリハイドロジエンシラン)等,其中优选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
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是结果形成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化合物。化学式5中的Y与上述化学式4中的X相同,而且化学式5中的R4与上述化学式2中的R1相同。
作为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例如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丁氧基硅烷、丁基三丁氧基硅烷、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三(2-丁氧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甲基三丙酰氧基硅烷、甲基硅烷三醇、甲基氯二甲硅烷醇、甲基三氯硅烷、甲基硅烷(メチルトリハイドロジエンシラン)等,如上述有关化学式2中的R1的阐述,结果形成甲基硅氧烷单元、乙基硅氧烷单元、丙基硅氧烷单元、丁基硅氧烷单元或苯基硅氧烷单元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其中优选形成甲基硅氧烷单元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
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是结果形成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化合物。化学式6中的Z与上述化学式4中的X相同,而且化学式6中的R5、R6与上述化学式3中的R2、R3相同。
作为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例如有: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丁氧基硅烷、二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丁氧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硅烷二醇、二甲基氯甲硅烷醇、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氢硅烷等,如上述关于化学式3中的R2、R3的阐述,结果形成二甲基硅氧烷单元、二乙基硅氧烷单元、二丙基硅氧烷单元、二丁基硅氧烷单元或甲基苯基硅氧烷单元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其中优选形成二甲基硅氧烷单元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
制造本发明的异形微粒时,使用以上说明的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化合物和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化合物,使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为30~50%(摩尔)、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化合物为40~60%(摩尔)、以及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化合物为5~20%(摩尔)(总计100%(摩尔))的比例。然后,首先,第一使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水接触发生水解,由此生成甲硅烷醇化合物。用于水解的酸性催化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催化剂。其中可以列举:例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类;或甲酸、乙酸、枸橼酸、甲磺酸、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硫酸癸酯、硫酸十二烷基酯、硫酸十四烷基酯、硫酸十六烷基酯等有机酸类。水解时的酸性催化剂优选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量通常以0.001~0.5%(质量)的浓度存在。
接下来,使以上述方式生成的甲硅烷醇化合物和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以及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存在有酸性催化剂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作为用于缩合反应的酸性催化剂,可以使用与上述水解时的酸性催化剂相同的、以往公知的催化剂。用于缩合反应的酸性催化剂优选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量以0.001~0.5%(质量)的浓度存在。
作为与酸性催化剂一同加入到反应系统中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有:氧化烯基由氧化乙烯基和/或氧化丙烯基构成的聚氧化亚烷基烷基醚、聚氧化亚烷基烷基苯基醚、聚氧化亚烷基烷基酯、聚氧化亚烷基蓖麻油等、分子中具有聚氧化亚烷基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量,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以0.001~0.55%(质量)的浓度存在。
水/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总量的投料比例通常为10/90~70/30(质量比)。催化剂的使用量根据其种类和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种类而不同,但优选相对于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量为1%(质量)以下。反应温度通常为0~40℃,但为了避免由水解反应生成的甲硅烷醇化合物的即制性的缩合反应,优选30℃以下。
将含有如上生成的甲硅烷醇化合物的反应液连续不断地供给缩合反应,生成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可以使用水解时的酸性催化剂作为缩合反应的酸性催化剂,所以可以将含有通过水解生成的甲硅烷醇化合物的反应液直接供给缩合反应,或者可以向该反应液中进一步加入酸性催化剂后再供给缩合反应,或者还可以使该反应液中残留的酸性催化剂或未反应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失活或将其除去后再供给缩合反应。在任一种情况下,通过调节水的使用量,使水性悬浮液中的异形微粒的固体成分通常达到2~20%(质量),优选达到5~15%(质量)。
将本发明的异形微粒从上述水性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例如通过金属网筛选,再通过离心分离法或加压过滤法等将固体成分调整至30~70%(质量)的含水物,可以以所得含水物的形式使用。还可以使用进一步干燥的干燥物。干燥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将水性悬浮液通过金属网筛选,再通过离心分离或加压过滤等脱水,在100~250℃下加热干燥该脱水物的方法;以及还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到:使用喷雾干燥器直接在100~250℃下加热干燥水性悬浮液的方法。这些干燥物优选例如使用喷射磨粉碎机进行粉碎。
如此操作得到的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如图1~图3所示,是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的异形微粒,并且是满足上述(1)~(3)的所有条件的异形微粒。
最后,对本发明的化妆品(以下称作本发明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以下称作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化妆品是含有0.1~10%(质量)的上述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化妆品。本发明的化妆品,将其用作液状、膏状或冲压状的基础化妆品或美容化妆品时,由于本发明的异形微粒所具有的优异的光学特性或高吸油量等,在凹凸感少且晃眼少的焦点柔和效果、肌肤皱纹等的隐蔽性、与肌肤的附着或粘附感方面优异,对皮脂所引起的妆容脱落有效。
在本发明的化妆品的制造中,可以和本发明的异形微粒一同使用的其他原料例如有:体质颜料、白色颜料、珍珠色颜料、着色颜料(染料)、结合油剂、水、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腐剂、抗氧剂、香料等。本发明的化妆品可以按照将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和所述的其他原料一同均匀分散的公知方法来制备。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含有0.1~10%(质量)的上述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树脂组合物,对由其得到的各种树脂成形体的特性改良有效。例如,当为照明器具或显示器部件等要求高度的光学特性的树脂成形体时,从光的有效利用或功能的高度化等方面考虑,优选透光性和雾度均高、光扩散性良好的树脂成形体,而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对用于得到满足所述特性的树脂成形体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具有可以充分满足近年来要求的高度化、例如化妆品中的使用感、焦点柔和性、隐蔽性和持续性等的进一步提高,树脂成形体中的全光线透过率和光扩散性等光学特性的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显示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放大正视图。
图2是例示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5000倍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例示本发明的异形微粒的2000倍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等,以使本发明的构成和效果更具体,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尚需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份”是指“质量份”,“%”是指“%(质量)”。
图1中简略显示的本发明的异形微粒,是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的异形微粒,并且是满足以下(1)~(3)的所有条件的异形微粒:(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处于0.1~20μm的范围;(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L2/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的平均值处于0.60~0.97的范围;以及(3)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的范围。所述异形微粒实际上形成以图2或图3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例示的形状。
试验区分1(异形微粒的合成)
·实施例1{异形微粒(P-1)的合成}
取2000g离子交换水至反应容器中,向其中加入0.15g的30%盐酸水溶液,溶解。再加入270.0g(1.30摩尔)四乙氧基硅烷,在搅拌下于15℃下水解60分钟。在另一反应容器中制备将0.73g α-(对壬基苯基)-ω-羟基聚氧乙烯(氧化乙烯单元为10个,以下记作n=10)和2.82g的30%盐酸水溶液溶解于350g离子交换水中的水溶液,冷却至10℃,搅拌下向其中缓慢滴加调整至相同温度的上述水解物溶液。再加入277.4g(2.04摩尔)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44.4g(0.37摩尔)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整体保持在13~15℃,同时静置1小时。在相同温度下保持4小时,之后加热至60℃,在相同温度下反应5小时,得到白色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静置一夜,之后通过倾析除去液相,得到的白色固体相按照常规方法水洗、干燥,得到异形微粒(P-1)。对于异形微粒(P-1),进行以下的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的观察和测定、元素分析、ICP发光分光分析、FT-IR光谱分析、NMR光谱分析时,该异形微粒(P-1)呈由凹面11形成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各面的形状,异形微粒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为7.8μm,异形微粒的最小径(L2)与最大径(L1)之比(L2/L1)的平均值为0.83。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m1/L1)处于0.2~0.9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的11数目的平均值为11个,m1/L1处于0.5~0.9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为5个。并且,这里得到的异形微粒是含有比例为35%(摩尔)的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55%(摩尔)的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以及10%(摩尔)的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总计100%(摩尔))的有机硅酮微粒,其吸油量为155ml/100g。尚需说明的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的观察和测定、吸油量的测定、构成硅氧烷单元的分析如下进行。
·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进行的观察和测定: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立公司制的SEMEDX Type N),得到异形微粒的2000倍~5000倍的照片。从该照片中任意抽取20个异形微粒(P-1)进行观察,同时实测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最小径(L2),求出L1的平均值和L2/L1之比的平均值。另外,从抽取的20个异形微粒中,求出凹面11的最大径(m1)与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m1/L1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数,再求出其平均值,同时求出m1/L1处于0.5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数,再求出其平均值。
·吸油量的测定:根据JIS-K5101-13-1(2004)进行测定。
·构成硅氧烷单元的分析:精密称量5g异形微粒,加入到250ml的0.05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水溶液中对异形微粒中的所有水解性基团进行萃取处理。通过超速离心分离从萃取处理液中分离出异形微粒,将分离出的异形微粒水洗,之后在200℃下干燥5小时,将得到的干燥微粒供给元素分析、ICP发光分光分析、FT-IR光谱分析,测定总碳含量和硅含量,同时确认到硅-碳键、硅-氧-硅键。由这些分析值、固体298i的CP/MAS的NMR光谱的积分值、原料中使用的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R4的碳原子数和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R5和R6的碳原子数算出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比例、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比例、以及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的比例。
·实施例2~7{异形微粒(P-2)~(P-7)的合成}
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合成异形微粒(P-2)~(P-7),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观察、测定和分析。
·比较例1{异形微粒(R-1)的合成}
取2000g离子交换水、0.12g乙酸和7.1g的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至反应容器中,制成均匀的水溶液。向该水溶液中加入270.0g(1.30摩尔)四乙氧基硅烷、277.7g(2.04摩尔)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44.4g(0.37摩尔)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在30℃下水解30分钟。接下来,向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700g离子交换水、1.86g的30%氢氧化钠水溶液,制成均匀的水溶液。边搅拌该水溶液边缓慢添加上述的反应液,在15℃下反应5小时,再于80℃下反应5小时,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静置一夜,之后通过倾析除去液相,得到的白色固体相按照常规方法水洗、干燥,得到异形微粒(R-1)。对异形微粒(R-1)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观察、测定和分析。以上合成的各例的异形微粒的内容汇总显示在表1~3中。
[表1]
Figure BPA00001516907000131
表1中,
使用量: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计100%(摩尔)的%(摩尔)
水解催化剂的浓度:相对于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催化剂的浓度(%(质量))
缩合催化剂的浓度: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计的催化剂的浓度(%(质量))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相对于用作原料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的总计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质量))
SM-1:四乙氧基硅烷
SM-2:四甲氧基硅烷
SM-3: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SM-4:丙基三丁氧基硅烷
SM-5: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SM-6: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SM-7:甲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CA-1:盐酸
CA-2:乙酸
CA-3:氢氧化钠
N-1:α-(对壬基苯基)-ω-羟基聚氧乙烯(n=10)
N-2:α-十二烷基-ω-羟基聚氧乙烯(n=12)
A-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表2]
Figure BPA00001516907000141
表2中,
S-1:硅酸酐单元
S-2:甲基硅氧烷单元
S-3:丙基硅氧烷单元
S-4:苯基硅氧烷单元
S-5:二甲基硅氧烷单元
S-6:甲基苯基硅氧烷单元
比例:%(摩尔)
整体的形状:
1*:整体上呈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
2*:周面具有沿纵向的一条裂缝,整体呈橄榄球样表面状态:
3*:多面体的各面中有凹面。
4*:表面光滑。
[表3]
表3中,
L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单位为μm)
L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单位为μm)
A:m1/L1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
B:m1/L1处于0.5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
吸油量的单位:ml/100g
试验区分2
为了研究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在化妆品中的实用性,按照以下方式制备粉底并进行评价。
·粉底的制备
制备由表4记载的混合比率的组合物构成的粉底。制备时,使用混合器混合编号1~7的混合成分,使达到表4记载的混合比率,之后向其中加入预先另外量取编号8~12的混合成分使达到表4的混合比率并加热至40℃的混合物,再次混合。放置该混合物,冷却后粉碎、成形,作为粉底。
[表4]
Figure BPA00001516907000161
·粉底的评价
对于以上述方式制备的粉底,由20名女性评审员按照表5所示的评价基准分别评价其使用性(使用时的延展性)和使用感(发粘、凹凸感、持续性)。将平均分数四舍五入,结果见表6。
[表5]
Figure BPA00001516907000162
[表6]
Figure BPA00001516907000171
表6中,
P-1~P-7、R-1:试验区分1中合成的异形微粒
R-2:球状硅酮微粒(东芝シリコ一ン公司制的商品名トスパ一ル120)
R-3:球状乙烯基系微粒(ガンツ化成公司制的商品名ガンツパ一ルGSM1261)
R-4:滑石粉
试验区分3
为了研究本发明的异形微粒在树脂组合物中的有效性,如下制备树脂组合物并进行评价。
·树脂组合物的制备和试验板的制作
向100份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公司制的商品名パンライトK1285)中加入0.7份异形微粒,混合,之后使用带有直径为40mm的排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在树脂温度280℃下熔融混合,进行挤出,得到颗粒状的树脂组合物。其后,使用注压机在机身温度230℃、金属模温度60℃下成型该颗粒状的树脂组合物,制作200×500mm、且厚度3mm的试验板。
树脂组合物的评价:对于上述的试验片,如下测定全光线透过率和雾度,结果见表7。
·全光线透过率、雾度:根据JIS-K7105(1981),使用日本电色公司制的商品名NDH-2000进行测定。
耐热着色性:从上述试验片中切出200mm×200mm作为样品膜,将该切出的样品膜放入温度为80℃的热风循环烘箱中,保持180分钟。之后,使用色彩色差计(ミノルタ公司制的商品名CR-300)测定样品膜的加热着色程度的b值。根据JIS-Z-8729(2004),由下述的数学式1算出Δb。
[数学式1]
Δb=b2-b1
b1:加热处理前的样品膜的b值
b2:加热处理后的样品膜的b值
[表7]
表7中,
P-1~P-7、R-1~R-3:表6中记载的异形微粒等
R-5:碳酸钙
全光线透过率:单位为%
耐热着色性:Δb的值
由表6和表7的结果也可知:本发明的异形微粒作为化妆品以及作为树脂组合物,能够充分满足近年来所要求的高度。
符号说明
11:凹面
L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
L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
m1: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的最大径

Claims (7)

1.异形微粒,其特征在于:该异形微粒整体上呈由凹面(11)形成各面的六面体以上的多面体的形状,且满足下述(1)~(3)的所有条件:
(1)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大径L1的平均值处于0.1~20μm的范围;
(2)每个异形微粒的外形的最小径L2/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的平均值处于0.60~0.97的范围;
(3)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2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6~14个的范围;
其中,平均值是指从异形微粒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中抽取的任意20个的平均值,而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为由该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到的凹面(11)的数目的两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微粒,其中,每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最大径m1/外形的最大径L1之比处于0.50~0.90的范围的每一个异形微粒的凹面(11)的数目的平均值处于3~7个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微粒,其吸油量为70~170ml/100g。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微粒,该异形微粒由有机硅酮微粒构成,所述有机硅酮微粒由下述的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以及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其中含有比例为30~50%(摩尔)的化学式1所示的硅氧烷单元、40~60%(摩尔)的化学式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以及5~20%(摩尔)的化学式3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总计为100%(摩尔);
[化学式1]
SiO2
[化学式2]
R1SiO1.5
[化学式3]
R2R3SiO
化学式2和化学式3中,
R1、R2、R3: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
5.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比例为30~50%(摩尔)的下述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40~60%(摩尔)的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以及5~20%(摩尔)的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总计为100%(摩尔),首先,使化学式4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水接触发生水解,由此生成甲硅烷醇化合物,接下来,使该甲硅烷醇化合物和化学式5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以及化学式6所示的硅烷醇基形成性硅化合物在存在有酸性催化剂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
[化学式4]
SiX4
[化学式5]
R4SiY3
[化学式6]
R5R6SiZ2
化学式4、化学式5和化学式6中,
R4、R5、R6: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苯基;
X、Y、Z: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烷氧基乙氧基、碳原子数为2~4的酰氧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的N,N-二烷基氨基、羟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6.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含有0.1~10%(质量)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微粒。
7.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0.1~10%(质量)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微粒。
CN201080040660.2A 2009-09-08 2010-02-04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02575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6960A JP5171766B2 (ja) 2009-09-08 2009-09-08 異形微粒子、異形微粒子の製造方法、異形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化粧料及び樹脂組成物
JP2009-206960 2009-09-08
PCT/JP2010/051578 WO2011030569A1 (ja) 2009-09-08 2010-02-04 異形微粒子、異形微粒子の製造方法、異形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化粧料及び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019A true CN102575019A (zh) 2012-07-11
CN102575019B CN102575019B (zh) 2014-06-18

Family

ID=43732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0660.2A Active CN102575019B (zh) 2009-09-08 2010-02-04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71157A1 (zh)
EP (1) EP2476719B1 (zh)
JP (1) JP5171766B2 (zh)
KR (1) KR101604405B1 (zh)
CN (1) CN102575019B (zh)
TW (1) TWI494349B (zh)
WO (1) WO2011030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4411B1 (ko) * 2010-03-10 2016-03-17 다케모토 유시 가부시키 가이샤 유기 실리콘 미립자, 유기 실리콘 미립자의 제조방법, 유기 실리콘 미립자를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수지 조성물 및 도료 조성물
JP2012254968A (ja) * 2011-05-13 2012-12-27 Central Glass Co Ltd 縮合物、感光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ネガ型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5859478B2 (ja) 2013-04-26 2016-02-1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複合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3008617B1 (fr) 2013-07-18 2016-09-23 Oreal Emulsions pickering huile/huile renfermant des particules a rupture de courbe, compositions les comprenant et utilisation des particules pour stabiliser des emulsions h/h de pickering
FR3031671B1 (fr) * 2015-01-21 2018-04-27 L'oreal Emulsion huile/huile comprenant des microparticules solides, au moins une premiere phase huileuse, au moins une deuxieme phase huileuse et au moins une troisieme phase huileuse non miscibles entre elles
WO2016116492A1 (en) 2015-01-21 2016-07-28 L'oreal Oil/oil emulsion compris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at least a first oily phase, at least a second oily phase and at least a third oily phase that are mutually immiscible
FR3031670B1 (fr) * 2015-01-21 2018-07-13 L'oreal Emulsion huile/huile comprenant des microparticules solides, au moins une resine hydrocarbonee, au moins une premiere phase huileuse et au moins une deuxieme phase huileuse
FR3031672B1 (fr) * 2015-01-21 2018-04-06 L'oreal Emulsion huile/huile comprenant des microparticules solides, au moins trois phases huileuses non miscibles entre elles, une resine hydrocarbonee et au moins un compose pateux
JP7003881B2 (ja) 2018-09-06 2022-01-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多孔質シリコーンゴム球状粒子、多孔質シリコーン複合粒子、及びそれら粒子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5254A (ja) * 1985-03-30 1986-10-07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均一粒径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0308A (zh) * 1996-02-22 1998-04-29 莱雅公司 用于定形及上光的化妆品组合物
JP2000191788A (ja) * 1998-12-25 2000-07-11 Takemoto Oil & Fat Co Ltd 有機シリコ―ン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有機シリコ―ン微粒子から成る高分子材料用改質剤及び化粧品原料
EP1839639A1 (en) * 2005-01-14 2007-10-03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Cosmetic prepa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8305A (ja) * 1984-04-13 1985-11-01 Nippon Chem Ind Co Ltd:The 化粧料
JPS61159427A (ja) 1984-12-29 1986-07-19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表面処理用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3574673B2 (ja) 1993-12-10 2004-10-06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中空非球状樹脂粒子および化粧料
JP2981159B2 (ja) 1995-10-06 1999-11-22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帯板の誘導加熱装置
JP3478977B2 (ja) 1997-08-29 2003-12-15 大阪府 ポリアミド酸微粒子及びポリイミド微粒子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3014987B2 (ja) 1997-10-09 2000-02-28 日本エヌエスシー株式会社 単分散ポリウレタン微粒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単分散ポリウレタン微粒子
JP3432413B2 (ja) 1998-04-06 2003-08-04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単分散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0019178A (ja) 1998-07-01 2000-01-21 Nitto Denko Corp 標識複合体
JP3861162B2 (ja) * 2000-12-15 2006-12-20 財団法人新産業創造研究機構 表面凹部を多数有する高分子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3012878A (ja) 2001-06-27 2003-01-15 Sumitomo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3701017B2 (ja) 2001-12-07 2005-09-28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有機シリコーン微粒子、有機シリコーン微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材料用改質剤
JP2005017773A (ja) 2003-06-26 2005-01-20 Nisshinbo Ind Inc 表面に凹凸を有する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TE371694T1 (de) * 2004-02-02 2007-09-15 Dow Corning Mq-t propylsiloxanharze
JP2007224412A (ja) 2006-01-26 2007-09-06 Denso Corp 金属粉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粉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17616A (ja) * 2006-02-18 2007-08-30 Kobe Univ 異形高分子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94474B2 (ja) * 2009-05-21 2012-08-08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中空異形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中空異形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化粧品原料及び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5254A (ja) * 1985-03-30 1986-10-07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均一粒径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0308A (zh) * 1996-02-22 1998-04-29 莱雅公司 用于定形及上光的化妆品组合物
JP2000191788A (ja) * 1998-12-25 2000-07-11 Takemoto Oil & Fat Co Ltd 有機シリコ―ン微粒子、その製造方法、有機シリコ―ン微粒子から成る高分子材料用改質剤及び化粧品原料
EP1839639A1 (en) * 2005-01-14 2007-10-03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Cosmetic prepa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9369A (en) 2011-03-16
TWI494349B (zh) 2015-08-01
CN102575019B (zh) 2014-06-18
JP5171766B2 (ja) 2013-03-27
KR20120061766A (ko) 2012-06-13
EP2476719A4 (en) 2015-09-30
JP2011057785A (ja) 2011-03-24
KR101604405B1 (ko) 2016-03-17
US20110171157A1 (en) 2011-07-14
EP2476719B1 (en) 2019-01-02
EP2476719A1 (en) 2012-07-18
WO2011030569A1 (ja)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5019B (zh)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
CN102209747B (zh) 中空异形微粒、其制造方法、含有中空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原料和树脂组合物
CN102348742B (zh) 有机硅微粒,有机硅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有机硅微粒的化妆品、树脂组合物和涂料组合物
CN104411284B (zh) 表面处理的化妆品用板状粉体以及掺合了该粉体的固体粉末化妆品
CN102216371B (zh) 有机硅微粒、有机硅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有机硅微粒的化妆品、树脂组合物和显影用调色剂
DE602005002234T2 (de) Mq-t propylsiloxanharze
CA2240924C (en) Storage-stable curable hydrophilic 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CN101981089B (zh) 金平糖状粒子的制造方法
CN106456508A (zh) 消费产品
CN101671484B (zh) 聚硅氧烷小泡
CN106413685A (zh) 消费产品
KR20110070910A (ko) 직물 및 섬유용 컨디셔닝 첨가제
JP5745652B2 (ja) 両親媒性高屈折率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
WO2006073055A1 (en) Composite silicone rubber powder,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CN115449235B (zh) 改性钛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20259A (ko) 수성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354822A (zh) 聚硅氧烷-n,n-二亚烃基糖改性的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94006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purity organosilicon compound
CN112641672A (zh) 一种水性持久型唇彩
JPH02147677A (ja) ポリッシュ
EP4144783A1 (en) Polyether/polysiloxane crosslinked rubber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polyether/polysiloxane crosslinked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4365240A1 (en) Liquid composition for silicone rubber spherical particles, silicone rubber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ilicone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KR102534750B1 (ko) 다기능성 가죽 코팅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019460B2 (ja) 水系化粧料
CN109363959A (zh) 一种含结构色粒子的眼影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