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212A - 发射辐射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射辐射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212A
CN102484212A CN2010800270142A CN201080027014A CN102484212A CN 102484212 A CN102484212 A CN 102484212A CN 2010800270142 A CN2010800270142 A CN 2010800270142A CN 201080027014 A CN201080027014 A CN 201080027014A CN 102484212 A CN102484212 A CN 102484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coupling output
output layer
structural detai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0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4212B (zh
Inventor
本杰明·克劳斯·克鲁马赫尔
海因茨·普德莱纳
克劳斯·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Osram Ole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Carcoustics Techconsul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Carcoustics Techconsult GmbH filed Critical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84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4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2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包括有机的发射辐射的功能层和辐射耦合输出层。有机的发射辐射的功能层发射初级辐射;辐射耦合输出层设置在初级辐射的光路中。辐射耦合输出层在背离发射辐射的功能层的侧上具有带有规则地设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微结构化部;并且辐射耦合输出层至少在部分区域中包含引起初级辐射的散射的区带。

Description

发射辐射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其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具有规则的微结构化部。
背景技术
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102009025123.5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例如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辐射的装置通常情况下具有朗伯特辐射轮廓(Abstrahlungsprofil)。但是,与此不同的、定向的辐射轮廓通常更适用于照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射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的辐射轮廓与朗伯特辐射器的辐射轮廓不同。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主权利要求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得以实现。有利的扩展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包括构建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和设置在有源层上的辐射耦合输出层,所述有源层在工作中发射初级辐射。在这种情况下,辐射耦合输出层设置在由有源层发射的初级辐射的光路中。辐射耦合输出层具有朝向有源层的侧和背离有源层的侧,其中,所述背离的侧具有微结构化部,微结构化部带有规则地设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有规则地设置理解为:所述结构元件本身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元件(特别是对称面),或者通过多个结构元件形成的结构具有对称元件(例如平行移动)。此外,辐射耦合输出层的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至少在局部区域中包含引起辐射(特别是初级辐射)的散射的区带。
借助于有源层产生的辐射借助于散射区带散射,因此,与不具有相应的散射区带的装置相比会实现辐射功率的更均匀的分布。此外,通过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上或者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中的散射事件会干扰辐射的射束走向。这导致在器件工作中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的提高。特别是能够干扰在所述装置中不希望的射束走向(其尤其是会以全反射的形式在该装置中出现),并且因此提高从该装置中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
通过具有有规则地设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与有源层相背离的侧的微结构化部,在与环境介质的边界面上实现射到边界面上的辐射的折射(特别是光折射)。由于下述事实,即,能够减少或完全阻止所出现的辐射在边界面上的全反射,耦合输出的辐射一方面具有改进的效率,并且另一方面不再示出朗伯特辐射特性,其中,特别是在+45度到-45度的观察角的情况下(相对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有源层的侧或面的表面法线)具有提高的强度。通过适宜地选择几何的结构元件可以对于预定的观察角或角范围优化强度。特别是为了避免强度损耗,辐射耦合输出层以及所有朝向有源层的和背离有源层的侧的面应是完全透明的。
由于下述事实,即,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背离有源层的侧具有几何的结构元件,在所述侧上仅存在少数或完全不存在如下表面区域,这些表面区域具有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有源层的侧平行的面。因此,在辐射耦合输出层和环境介质的边界面上实现耦合输出的辐射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有源层的面的法向量的方向上(或者从特别是与其偏离直到30度或45度的观察角)加强的折射。与具有不规则的表面结构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相比,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具有优点,即,发射辐射的装置的表面是略微有些无光泽的。此外,使用具有由辐射(尤其是初级辐射)散射的区带与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背离有源层的侧上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组合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具有优点,即,减少了发射色彩与观察角的相关性。
在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器件中会通过在衬底的背离有源层的表面侧的全反射将辐射向回反射到衬底中,并且例如射到不希望的平面上,例如侧面上。此外,所反射的辐射会在器件中被吸收。通过两个效果减少了部件的效率,因为耦合输出较少的辐射功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在环境介质和辐射耦合输出层之间的边界面上,回反射到部件中的辐射散射到包含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中的散射颗粒上,以至于辐射转向,使得可以通过辐射耦合输出层耦合输出辐射的提高的部分。因此,发射辐射的装置的耦合输出效率提高。
辐射耦合输出层也可以事后固定在发射辐射的装置上,使得可能的是,仅仅发射辐射的装置的部分区域或者仅仅所选择的装置设有辐射耦合输出层。因此,辐射耦合输出层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发射辐射的装置是有机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构建用于发射电磁辐射的有源层,并且其中,所述有源层具有有机材料。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装置构建为有机的发射辐射的器件,特别是构建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这种情况下,有源层通常情况下借助于有机层形成,所述有机层包含有机的(半)导体材料或者由所述材料组成,并且构建用于发射电磁辐射。在此,有机层包含例如一个或多个(半)导体聚合物和/或包括具有(半)导体分子,特别是低分子的分子(“small molecule(小分子)”)的至少一个层。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的(或者预制的)OLED特别是具有用于电接触的电极,并且需要时也具有保护有机层的封装,所述封装特别是可以保护有机层防止氧气和湿气。此外,作为有机层存在至少一个发射器层。此外,例如也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阻挡层和/或阻止层。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发射辐射的装置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设置有有源层(特别是OLED的有机层)。在制造所述装置时能够在所述衬底上例如可以安装有源层,特别是由发光层、电极和OLED的其它层组成的层堆叠。在将发射辐射的装置实施为底部发射器(在所述底部发射器中使用透明的衬底)时,辐射耦合输出层通常情况下设置在衬底的背离有源层的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衬底的高度机械稳定性,辐射耦合输出层通过将光耦合输出层持久地固定在衬底上来以机械方式稳定。但是,所述衬底也可以柔性地构建;所述衬底例如可以以塑料膜存在。
衬底可以整面地或至少基本上整面地设有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通常情况下,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辐射耦合输出层,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位于(还没反射或散射地)由有源层发射的辐射的光路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是覆盖衬底的至少如下区域,所述区域在面、面积和(水平的)位置方面对应于有源层的面、面积和(水平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引起初级辐射的折射或散射的区带包括散射颗粒,特别是透射辐射的散射颗粒。散射颗粒可以毫无问题地添加到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中;甚至可以构建明确限定的局部散射区。无机和有机的颗粒都适用于散射颗粒;尤其是作为散射颗粒的聚合物颗粒。
由于散射颗粒,辐射(例如光束)的射束走向从原始的方向(也就是说在散射事件之前的方向)偏转。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引起初级辐射的折射或散射的区带包括空腔。由于所述空腔,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中会构建折射率不均匀性。所述空腔特别是尤其可以是气体填充的、例如空气填充的。因此,会构建特别高的折射率差。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由于在空腔的内腔和壁之间相对高的折射率差而通过折射实现散射。
所提及的空腔例如也可以以空心颗粒的形式存在。所述颗粒尤其可以由透射辐射的聚合材料组成,所述聚合材料围绕无聚合物的内腔。通常,空心颗粒的聚合物的折射率与其中存在空心颗粒的基质的折射率的差明显小于包含在空腔中的气体的折射率与这两种聚合物的折射率的差。因此,也在这些颗粒中,射到空心颗粒上的辐射的折射基本上通过包含在颗粒中的空腔实现。例如在US 2006/0290272中描述了具有这种空腔或空心颗粒的透明层。在另一实施形式中,散射颗粒可以具有芯-壳结构。通常情况下,所述颗粒构建为实心颗粒。通过使用这种颗粒,几乎可以将任意材料用于芯材料,因为壳能够由下述材料构建,所述材料既可以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兼容,也可以与芯兼容,并且因此能够排除与基质不兼容的芯材料的问题。然后,通过这种芯-壳颗粒可以提高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机械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光散射的区带,特别是光散射的颗粒具有平均直径为0.5μm到100μm。特别是2μm到20μm的空心颗粒和气泡。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存在直到120μm的平均直径。此外,2μm到30μm和2μm到50μm的平均直径也是良好地适宜的。在这种情况下,平均直径理解为借助于光散射发射的直径。优选地,光散射的区带的至少90%、特别是优选至少95%具有大于1μm且小于120μm的直径。这种尺寸给予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良好的散射特性,尤其是用于可见的光的散射。在这种情况下,在2μm到30μm之间的直径被证实为特别适用于OLED。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几何形状,具有这种结构元件的微结构化部可以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中特别容易地构建。但是也可能的是,不同的几何的结构元件交替(例如按球体区段的形式的结构元件和按旋转椭球体的区段的形式的结构元件)。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分别具有大约相同的尺寸,也就是说结构元件的体积大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辐射耦合输出层的部分视为结构元件的体积,所述部分被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与微结构化的侧对置的面平行的平面和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上构建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环绕。所有在下面提出的几何形状的说明也涉及这种特征性的、包含在微结构化部中的本体。如果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那么因此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上的微结构化部的简单制造是可能的。
但是,可替代地,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中也可以存在具有不同的尺寸的几何的结构元件。例如两个具有不同的体积的结构元件可以交替(其中,例如,分别在以旋转椭球体的区段为形式的结构元件中,例如较大的结构元件的体积超过较小的结构元件的体积例如至少50%;这种结构元件例如可以规则地交替,于是可以构建下述结构,在所述结构中,每第三个结构元件具有较大的体积)。
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尺寸和/或几何形状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可以对于确定的应用避免或者甚至抑制不希望的效果(例如按衍射图案的形式的光束叠置或者例如由于循环结构引起的、例如通过确定的结构元件引起的干涉效应和莫尔效应)。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几何的结构元件选自:按球体区段的形式的、按旋转椭球体的区段的形式的、按棱锥式的按椎体形式的或者以球体区段为形式的、以旋转椭球体的区段为形式的、以棱锥为形式的和以椎体为形式的以及这些结构元件的混合。在这种情况下,理解为结构元件的混合物的不仅有前面提及的具有彼此不同的几何形状的不同的结构元件的混合物,而且有如下结构元件,在所述结构元件中(从与微结构化的侧对置的侧平行的基面出发)例如棱锥逐渐变为球体区段,或者在所述结构元件中旋转椭球体的区段逐渐变为锥体。例如也可能的是,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棱锥的基座,在中间区域中具有旋转椭球体的表面,并且在尖端上具有锥顶。因此,“按。。。的形式的”结构元件也特别可以理解为如下结构元件,其中按粗略观察会获得如下印象:球体区段、旋转椭球体区段、棱锥或锥体,然而其中也可以包含其它形式的平面,特别是其它前面提及的几何的本体。
在此,前面提及的几何本体不仅可以具有高度对称的基面。例如锥体或旋转椭球体区段可以具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基面。棱锥特别是可以是常规的棱锥。此外,棱锥也可以具有矩形的或梯形的基面。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面(也就是说反射面)。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如下对称面,所述对称面垂直地处在通过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与微结构化的侧相对置的侧形成的平面上(和与其平行的平面,所述平面形成对称元件的基面)。几何的结构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两个、通常情况下甚至至少三个或甚至至少四个这种对称面。具有这种结构元件的微结构化部可以特别简单地制造。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几何的结构元件不仅具有平坦的,而且也具有弯曲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形成与周围介质的边界面的面)。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仅近似地相应于球体区段的形状(这种形状例如是光学透镜的形状)。这种结构元件在“光轴”的区域中具有如下区段,所述面区段与所述本体的基面几乎平行地延伸,并且因此在所述面区段中光折射特性近似于平坦的面的光折射特性。当几何的结构元件在结构元件的“光轴”的区域中具有较强的曲率或者一种类型的椎体尖端时,可以进一步优化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效率。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下述形状:所有或者至少大多数在结构元件的外表面上从结构元件顶部(Maximum)(其尤其位于结构元件的“光轴”上)延伸的平坦曲线在结构元件的顶部区域中具有比在结构元件的基座区域中更强的曲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曲线意味着平坦曲线,所述曲线如地球的从极到赤道延伸的经线一样在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外表面上延伸。所有所述平坦曲线特别是在曲线的上部三分之一中仅具有比在下部的三分之一中大的曲率。在中间三分之一中的曲率在通常情况下位于所述曲率之间。
如前面说明的,这种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优点,即,具有对确定的应用目的不利的光折射特性(因为所述光折射特性具有与几何的本体的基面基本上平行地延伸的较大的区域)的区域得以最小化。此外,所述结构元件可以相对简单地模压到聚合物熔融物中。由于倒圆的尖端,所述结构元件对通过其它铺设的膜引起的磨损是不敏感的。相反,具有不规则的表面结构或具有按棱锥的形式的结构元件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对磨损是敏感的。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微结构化的面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多边形的基面。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形理解为数学上正确描述的不叠置的、凸出的、简单的、平的多边形。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提及规则的多角形(其中基面的所有边是等长的)。通过使用具有这种基面的几何的结构元件,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背离有源层的侧可以完全地(也就是说整面地)设有几何的结构元件;因此,与在设置球体区段或锥体的情况下不同,不存在各个结构元件之间的平坦的面。这具有已经在前面描述的优点,即,对不同的应用可以避免射束在辐射耦合输出层和环境介质之间的边界面上的不希望的折射,并且在这种表面上也不会进行不希望的全反射。当结构元件的基面分别是完全相同类型的三角形、四角形或六角形时,例如可以以几何的结构元件进行完全的面填充,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提及具有相同的侧长和相同的内角的多边形。但是也可能是使用不同的多边形(例如除菱形之外还使用方形或者除方形之外还使用八角形)。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微结构化部构建为使得所述微结构化部可以借助金属辊压入(还未结构化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表面中。然后可能的是,微结构化部特别容易地和毫无问题地压入(还未结构化的)辐射耦合输出层中。在此,所述结构元件的阴性部(Negative)例如可以借助于钻石切入金属辊中。然后,可以实现压入(未结构化的)辐射耦合输出层中,其中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聚合材料在压入所述结构后快速地冷却,使得所述结构固定在表面上。可替代地,结构的固定也可以借助于光化学处理实现,所述处理阻止了压入的结构的推移。在US 2007/0126148和US 2007/0126145中描述了用于这样将微结构化部压入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表面中装置和方法,对此全面参考所述文献。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微结构化部构建为使得彼此相邻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顶部具有30μm到500μm的距离。特别是100μm到250μm的距离、例如100μm到170μm的距离。如果结构元件具有多个顶部(但是这不是通常情况),那么对于上述定义在顶部的位置上出现结构元件的重心。在这种情况下,相邻的结构元件仅理解为分别直接相邻的结构元件,特别是具有共同的边或它们的基面接触的结构元件。换言之,在具有正好一种类型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和具有结构元件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辐射耦合输出侧上的完全对称的布置的微结构化部中,顶部的距离是重复单元。具有这样构建的微结构化部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可以特别简单地-例如借助于金属辊--压入(还未结构化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当顶部相互远隔20μm或更多时,获得特别精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结构元件的基座的直径和结构元件的高度(在基面和顶部之间测量)具有约为1∶1到3∶1、特别是1.5∶1到2.5∶1的基座直径∶高度的比例。然后,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几何的结构元件构建为使得在结构元件的基座的区域中,结构元件与基面成约50度到70度、特别是55度到65度的角。更精确地说,结构元件的辐射耦合输出侧在借助基面形成的边上具有(朝着顶部定向的)与基面成前面已提及的角的切线。
符合所述实施形式的结构元件不仅能够简单地(例如借助于前面描述的压制方法)制造;所述结构元件也具有确保特别有效的辐射耦合输出的结构。然后,以约-40度到+40度观察角出射(在上部限定的面法线)的射束通常情况下(只要所述射束是耦合输出的)不会再射到相邻的结构元件的外表面上。因此,发射辐射的装置的效率可以进一步改进。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除了引起初级辐射的散射的区带之外,发射辐射的装置的辐射耦合输出层还具有透明的基质。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是包括基质,在所述基质中存在散射颗粒、空心颗粒和空腔。所述基质特别是可以由例如聚碳酸酯的透明的聚合物组成或者包括所述透明的聚合物。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与其余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在折射率方面匹配。因此易化了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到辐射耦合输出层中的辐射出射,并且减少了在至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边界面的反射损耗。对于折射率匹配,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折射率,或者对于构建散射区的情况基质材料的折射率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邻接的元件的折射率(即特别是衬底的折射率)偏差20%或更少、特别优选偏差10%或更少。例如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聚碳酸酯特别适用于与玻璃衬底的折射率匹配。
可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将例如为光学凝胶的折射率匹配材料用于折射率匹配,所述折射率匹配材料设置在辐射耦合输出层和衬底之间。所述材料减少了在衬底和辐射耦合输出层之间的折射率跳跃。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固定、特别是材料配合地固定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位于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下的层上。辐射耦合输出层例如可以借助于附着剂固定,例如层压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位于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下的衬底上。在这种情况下,附着剂可以同时用作折射率匹配材料。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具有至少10μm的厚度。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是可以是25μm到500μm、通常50μm到300μm的厚度。辐射耦合输出层通常具有大于70μm的厚度。
辐射耦合输出层能够是一件式的;但是,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也可以由层复合物组成。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是可以包括两个子层,其中,在层中包含引起射束的散射的区带,或者所述层完全由这样的区带组成,其中,子层特别是带有均匀地(即以统计学方式)分布在其中的散射颗粒、空心颗粒或者气泡的基质,并且其它子层不具有这种区域或颗粒或气泡。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双层式结构在辐射耦合输出侧上、即在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区域中没有光折射或光散射区带的子层,以及如下子层,所述子层具有在该层和例如设置在所述层下的衬底之间的光散射的区带。这种两层或多层式辐射耦合输出层例如可以借助于共挤制造,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层通过至少两个挤出机产生,其中,各塑料熔融物在喷嘴中聚集。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也可以由两个子层组成,其中,在辐射耦合输出侧上的子层由特别良好地适用于压制方法(例如在上面描述那样)的材料形成。在辐射耦合输出侧上存在的子层可以包含光散射的区带,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不存在这种区带。在通常情况下,位于其下的、朝向有源层的子层由如下材料组成,光折射或光散射的区带可以特别良好地引入到所述材料中。所述材料通常与位于其下的层、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衬底折射率匹配。
为了确保特别良好的可压制性,在辐射耦合输出侧上存在的子层可以由具有借助于乌氏粘度计测量的1.1到1.4、特别是1.15到1.3的相对溶液粘度的材料组成。可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材料能够经受借助于ISO标准1133测量的1cm3/10min到100cm3/10min、优选为3cm3/10min到80cm3/10min的MVR值(300℃,1.2kg)。满足所述规定的材料例如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确定的聚碳酸酯(例如Makrolon(模克隆)OD 2015,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由这种材料组成的子层通常可以与由其它材料组成的另一(未压制的)子层毫无问题地共挤。例如由聚碳酸酯或由PMMA组成的两个子层具有出色的相互附着。
可以为此使用的可能的其它透明聚合物可以是下述热塑性塑料:无定形的聚酰胺、基于联苯酚的聚碳酸酯或共聚碳酸酯、聚或共聚丙烯酸酯以及聚或共聚丙烯酸甲酯例如且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苯乙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且优选为聚苯乙烯(PS)或聚苯乙烯丙烯腈(SAN)、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以及聚烯烃例如且优选为聚丙烯类型或基于环烯烃的聚烯烃(例如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101
Hoechst)、对苯二甲酸的缩聚物或共缩聚物例如且优选为聚或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CoPET)、乙二醇改性的PET(PETG)、乙二醇改性的聚或共聚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CTG)或者聚或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CoPBT)、萘二碳酸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且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至少一个环烷基二碳酸的缩聚物或共缩聚物例如且优选为聚环乙烷二甲醇环乙烷二碳酸(PCCD)、聚砜(PSU)或者由上述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对于希望两个子层间隔的实施形式特别是可以考虑其中两个子层具有相对低的附着力的下述材料组合:聚碳酸酯/环烯烃、聚碳酸酯/非定形的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或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子层,其中,在所述子层之间存在介质,所述介质具有比与其邻接的两个子层更低的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特别是应比具有较低的折射率的子层的折射率低至少15%。在此,两个提及的子层的邻接所述分隔介质的边界面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通常情况下,所述边界面也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发射辐射的功能层的面基本上平行地延伸(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就其而言通常与衬底或者另一层的朝向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表面基本上平行地延伸,辐射耦合输出层直接安装在所述另一层上)。通常,在这种实施形式中,包含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子层不包含其中实现光折射的区带;但是,例如出于生产技术原因会有意义的是,两个子层由相同的材料实施,使得在两个子层中会存在这种区带。此外,所述实施形式的两个子层可以由不同的或相同的基质材料或基质材料的混合物组成(所述子层需要时包括其中实现光折射或光散射的区带)。当-如上面已经实施的生产--在制造几何的结构元件或者匹配于要求的折射率的技术方面起作用时,不同的材料于是特别是会是有意义的。
这种实施形式具有优点,即以平的角射到靠近有源层的子层与间隔介质之间的边界面上的射束通过全反射向回反射到所述子层(所述子层也包含光散射的区带)中。因此,只有与至间隔介质的边界面成相对大的角的射束入射到具有微结构化部的子层中。这又导致,可以提高射束的在边界面的法线的方向上或以在-45度和+45度之间、特别是-30度和+30度的观察角发射的部分。当在前面特别提及的几何的结构元件设置为微结构化部时,特别是当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辐射耦合输出侧整面地设有结构元件和/或使用几何的结构元件(所述结构元件的表面如上面描述那样具有不同的曲率)时,在面法线法向上或者以在-45度和+45度之间的、特别是-30度和+30度之间的观察角耦合输出的射束的部分会再次提高。
在间隔的部分面之间的折射介质可以是流体或气体。作为气体特别要提的是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为了可以尽可能有效地调节以小的角射到至间隔介质的边界面上的射束的全反射,靠近有源层的子层的折射率应是尽可能高的。折射率应特别是大于或等于1.4、优选大于或等于1.48并且特别优选大于或等于1.55。所述子层的基质例如可以由聚碳酸酯组成或者包含聚碳酸酯。包含微结构化部的子层也应具有尽可能高的折射率;但是,所述层也应由微结构化部可以特别良好地引入其中的材料构建。所述层例如可以由PMMA组成或者包含PMMA。
如果不再进行全反射并且辐射以相对陡的角射到边界面上,则在靠近有源层的子层和间隔介质之间的边界面上全反射的辐射可以通过在光散射的区带中的散射再次朝着所述边界面转向。因此,在面法线的方向上或者以在-45度和+45度之间、特别是-30度和+30度之间的观察角从辐射耦合输出层耦合输出的辐射可以明显提高。
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两个间隔的子层之间的距离通常情况下是最大50μm;所述距离通常也是至少0.5μm。为了将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厚度保持为小的,尽可能小的距离是有意义的。此外,在距离较小时通常情况下将有:整个装置和特别是两个子层的更好地保持在一起,并且因此有更好的机械稳定性。
例如可以实现光耦合输出层的两个子层的间隔,其中将粘合剂(特别是透明的粘合剂)的点状的滴以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间隔施加在第一子层上,并且然后,通过所述粘合剂点实现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第二子层的连接。可替代地,也可以将另一支承结构、特别是由透明材料组成的支承结构设置在两个子层之间用于调节间隔。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材料、特别是任意透明材料均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子层的材料配合的连接不必通过支承结构实现或者例如可以仅部分通过支承结构实现。重要的是,借助支承结构以尽可能小的区带覆盖两个子层的朝向彼此的表面的部分。因此,有利的是如下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一方面通过子层的整个朝向彼此的表面确保了均匀的间隔,但是另一方面占据尽可能少的位置。所述支承结构例如可以在边缘区域中存在(例如以粘合轨(Klebespur)为形式)。此外,支承结构可以在于,包含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子层以及带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二子层的功能层的层序列张紧在框架中。最终,包含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子层的朝向第二子层的边界面也可以有意地选择为,使得在所述边界面上存在能够实现构建间隔的构造。其中存在相互间隔的子层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厚度并未与前面对于辐射耦合输出层不具有间隔的子层的说明的值不同。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发射辐射的装置包含吸收紫外辐射(UV)的元件。吸收紫外辐射的元件可以存在于UV保护层中,所述UV保护层例如可以设置在衬底的朝向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侧上。但是,所述UV保护层也可以包含在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膜复合物中,并且例如设置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两个子层之间或设置在子层和间隔介质之间,然而或者设置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有源层的侧上。此外,辐射耦合输出层本身可以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起吸收UV作用的添加剂构建。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也能够构建为吸收UV的。
作为起到吸收UV作用的添加剂,选自苯并三唑、三嗪和二芳基氰基丙烯酸酯的类的UV吸收器的0.01到0.5的重量百分比例如可以添加到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或子层的基质。
吸收UV的材料具有优点,即,在OLED中,有机的、设置用于产生辐射的层不会通过UV辐射损坏,这会导致器件的加速故障。通过吸收UV的材料至少可以减缓老化。
辐射耦合输出层或者辐射耦合输出层或复合膜的子层包含附加的加工辅助剂,所述复合膜可以形成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是可以包含脱模剂、助流剂(Flieβmittel)、如热稳定剂的稳定剂、防静电剂和/或光学增亮剂。
适宜的稳定剂例如是包含磷化氢、亚磷酸酯或Si的稳定剂和其它在EP-A 0500496中说明的化合物。例如提及三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烷基亚磷酸酯、苯基二烷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撑-二亚磷酸酯、双(2,4-二异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Bis(2,4-dicumylphenyl)petaerythritoldiphosphit)和三芳基亚磷酸酯。特别优选的是三苯基磷化氢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适宜的脱模剂例如是一到六元的醇、特别是甘油、季戊四醇或格尔波特醇(Guerbetalkoholen)的酯或偏酯。
一元醇例如是硬酯醇、棕榈醇和格尔波特醇,二元醇例如是乙二醇,三元醇例如是甘油,四元醇例如是季戊四醇和中赤藓糖醇,五元醇例如是阿拉伯糖醇、核糖醇和木糖醇,六元醇例如是甘露醇、葡萄糖醇(山梨糖醇)和己六醇。
酯优选是由饱和的、脂肪族的C10到C36单碳酸和需要时羟基单碳酸组成的、优选具有饱和的、脂肪族的C14到C32单碳酸和需要时羟基单碳酸的单酯、二酯、三酯、四酯、五酯和六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特别是按统计学方式的混合物。
市售的脂肪酸酯,特别是季戊四醇和甘油能够受生产限制包含小于60%的不同的偏酯。
具有10到36个碳原子的饱和的、脂肪族的单碳酸例如是己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羟基硬脂酸、花生酸、山酸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141
廿四酸、蜡酸和褐煤酸。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器件设有抗静电作用的元件,所述元件特别是设置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耦合输出侧上的。因此,能够减少在器件上的灰尘堆积。特别有利的是,辐射耦合输出层或包含微结构化部的子层构建为抗静电的。因此减少了静电造成的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上的堆积,所述堆积会对出射侧的辐射功率分布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适宜的抗静电剂的示例是阳离子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四元的铵盐、磷盐、锍盐、阴离子活性的化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磷酸盐、以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为形式的羧酸盐、非离子化合物,例如聚乙烯乙二醇酯、聚乙烯乙二醇醚、脂肪酸酯、乙氧基化脂肪胺。优选的抗静电剂是四元的铵化合物,例如二甲基二异丙基铵全氟磺酸盐。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微结构化的侧上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特别是能够平地构建(并且优选具有两个平面平行的主面),并且具有可以避免发射辐射的装置、特别是在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突起部之间的间隙的污染,并且因此,从发射辐射的装置出来的辐射耦合输出的效率的高度稳定性是可能的。从外,保护层起防止机械应力的保护作用,例如防止刮擦。保护层例如可以具有10μm到1000μm的厚度,使得整个发射辐射的装置的薄的构造是可能的。
如衬底一样,保护层可以由选自玻璃、石英、塑料和具有扩散阻挡层的塑料以及金属的材料组成。因此,用于衬底和/或保护层的稳定、可简单制造并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是可能的。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发射辐射的装置、特别是OLED设置用于照明,特别是用于大面积照明。然后,所述装置特别是构建为面形的。在此,能够构建为面形的意味着,发射辐射的装置在面区域上连续延伸,所述面区域具有为一平方毫米或数平方毫米、通常情况下是一平方厘米或数平方厘米、并且常常是一平方分米或数平方分米(例如两到十平方分米)的至少一个面。因此可能的是,制造非常扁平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用于大面积照明。
其中以在-30度和+30度之间的观察角(相对于面法线的方向)耦合输出的辐射相对于由朗伯特辐射器耦合输出的辐射提高、特别是明显提高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特别是适用于作为如下光源或辐射源,所述光源或辐射源相对远离要照射的物体地设置(例如作为空间中的盖部照明)。其中以在-30度和-45度之间或在+30度和+45度之间的观察角(相对于面法线的方向)耦合输出的辐射相对于由朗伯特辐射器耦合输出的辐射提高、特别是明显提高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特别是适用于作为如下光源或辐射源,所述光源或辐射源与要照射的对象相对近地设置(例如用于工位或餐桌照明的任务灯)。
附图说明
总体上,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发射辐射的装置提供多个在上面和下面说明的优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优点和示意性从与附图相关联的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得出。
图1借助于示意的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实施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已示出的射束走向的发射辐射的器件的实施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已画出的射束走向的发射辐射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4和4A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部件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实施形式的剖视图;
图5A-C示出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观察角的相关性;
图6示出CIE-色度坐标x和y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的实施形式以及用于具有不带有微结构化部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装置的观察角的相关性;
在附图中为相同的、同类的和起到相同作用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借助于示意的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器件的一个实施例。发射辐射的器件1相应地构建为OLED。器件1包括构建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机层2或具有多个有机层的相应的层堆叠。有机层2设置在发射辐射的器件的衬底4的第一主面3上,并且与其连接。
为了将载流子注入到有机层2中,所述有机层与例如为阴极的第一电极5导电地连接,并且与例如为阳极的第二电极6导电地连接。通过所述电极5、6,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可以被输送,用于通过在有机层2中的重组合产生辐射。电极5和6优选构建为层状的,其中,有机层特别优选设置在电极之间。电极和有机层2可以施加在衬底的第一主面3上。
有机层优选包含半导体的有机材料。有机层例如包含半导体聚合物。适宜的有机聚合物或有机金属聚合物包括:聚芴、聚噻吩(Polythiopene)、聚亚苯基、聚噻吩乙烯撑、聚-p-苯乙烯撑、聚螺聚合物和它们的族、共聚物、衍生物和其混合物。
可替代或补充于聚合材料的,有机层可以包含低分子材料(所谓的小分子)。具有低分子重量的适宜的材料(低分子材料)例如是三-8-铝-喹啉(quinolino1)-络合物、Irppy(三-(2-苯基吡啶基)铱-络合物)和/或DPVBI(4,4’-双(2.2-二苯基-乙-1-基)-二苯基)。
衬底4构建为对在有机层2中产生的辐射是透射的。借助于有机层2产生优选可见光。例如,将由Borofloat玻璃组成的玻璃衬底,或者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塑料(膜)底用作透射辐射的衬底。
穿过与衬底4的背离有机层2的第二主面7的光可以从器件1耦合输出。借助于第二主面7特别是可以形成器件的辐射出射面。此外,在有机层2的与衬底4相背离的侧上可以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将在有机层中背离衬底走向的辐射优选地朝着衬底4向回反射。因此,在器件工作时通过辐射出射面来出射的辐射功率可以被提高。优选的是,第一电极5构建为反射性的电极,并且因此同时构建为反射层。为此,电极5优选构建为金属的或在合金基础上构建。在图中没有详细地示出单独的反射层。
需要时,电极5能够构建为多层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层的一个构建用于将载流子注入有机层2中,并且电极的另一层构建为反射层。用于载流子注入的层符合目的地设置在反射层和有机层之间。有机层和/或载流子注入层能够包含例如Au、Al、Ag或Pt的金属或者由所述金属组成,其中,两个层符合目的地包含不同的金属。需要时,优选具有所提及的金属的至少一种的合金也适用于(多层)电极5。
第二电极6设置在衬底4和有机层2之间。为了使辐射穿过,所述电极符合目的地构建为透射辐射的。电极例如包含TCO。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简称“TCO”)是透明、导电的材料,通常情况下为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铟或氧化铟锡(ITO)。除了例如ZnO、SnO2、In2O3的二元金属氧化物之外,例如Zn2SnO4、CdSnO3、ZnSnO3、MgIn2O4、GaInO3、Zn2In2O5或In4Sn3O12的三元金属氧化物或不同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混合物也属于TCO族。此外,TCOs不强制地相应于化学计量的组成成分,并且也可以是p掺杂或n掺杂的。
在器件1的辐射耦合输出侧上,即在衬底4的与有机层2相背离的侧上,辐射耦合输出层8固定在衬底上。辐射耦合输出层8具有朝向有源层(或有机层2)的侧9和具有微结构化的表面10的侧。辐射耦合输出层8在具有微结构化的表面10的侧上具有带有几何的结构元件12的微结构化部。
由于纵览性原因省去用于有机层2的封装的示图,所述有机层优选设置在衬底4的与辐射耦合输出层8相背离的侧上。同样由于纵览性原因省去示出需要时包含的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保护层。封装将有机层相对于如湿度或氧气的有害的外界影响包封。封装例如能够构建为屋顶结构。
还省去了器件的电接触的详细示图。因此,例如器件的激励开关可以设置在衬底上-同样在封装内。
器件也可以在需要时包括多个优选结构化的、相互分隔的有机层或层堆叠。不同的层或层堆叠可以构建用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绿光或蓝光。
在辐射耦合输出层8和衬底4之间可以存在(未示出的)层,所述层例如能够是例如粘附层的增附层。为此例如可以使用3M公司的“光学透明层压粘合剂#8141”。
通过辐射耦合输出层8可以提高从在图1中示出的复合器件在工作时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通过辐射耦合输出层8的微结构化部,在辐射耦合输出层和环境介质的边界面上(即在微结构化的表面10上)实现沿辐射耦合输出层8的面9的法向量的方向耦合输出的光的增强的折射。
通过在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散射区带中的散射事件,与不包含这种区域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相比,射束走向会通过以统计学方式的射束转向受干扰。特别是辐射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微结构化的表面上的入射角会更宽地分布。
此外,在器件的辐射耦合输出侧上的辐射功率分布可以借助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简化地来匀化。有机层的在辐射耦合输出侧上缺乏(带有散射区带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情况下显示为暗区域的故障区域将通过借助于辐射耦合输出层或包含在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中的区带进行的漫射的光散射来补偿。在多个器件例如在功能性或足够的辐射功率方面被测试,并且不适合的器件被拣出之后,辐射耦合输出层8可以固定在相应的、适宜的器件上。因此,与已经在生产时集成在相应的器件中的控制元件相反,制造成本会由于废品的减少得以降低。
器件1优选构建用于照明,特别是构建用于通用照明。相对于在其中必须保障在像素之间的分辨率显示器中的使用,具有散射区带的耦合输出层能够没有明显不利的影响地使用在用于通用照明的器件中,所述散射区带在显示器中导致单个像素的模糊。器件例如能够用于室内照明、室外照明或在信号灯中使用。
器件、特别是用于在通用照明中使用的器件符合目的地构建用于产生可见辐射。通过光耦合输出层,耦合输出侧的发光密度、耦合输出侧的特定的光辐射和/或耦合输出侧的亮度会显著提高。
图2和3分别示出具有发射的部分射束的走向的OLED的实施例。
在根据图2和3的实施例中,光耦合输出层8包括添加有散射颗粒811的子层81。散射颗粒811存在于基质812中,所述基质优选由透射辐射的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形成。特别是有机的聚合物颗粒适用于散射颗粒。此外,光耦合输出层8包括设有微结构化的表面10的子层82。衬底4与子层81邻接地设置。与背离辐射耦合输出层8的衬底侧邻接地设置有OLED堆20;在这种情况下,不示出在前面阐述的有机层和电极。
此外,散射颗粒811优选实施为透射辐射的。为了散射效果,散射颗粒符合目的地具有与基质材料812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借助透射辐射的散射颗粒能够相应地通过在至膜基质的边界面上的反射和/或通过在入射散射颗粒时、穿透散射颗粒时和/或从散射颗粒出射时的折射实现散射效果。
散射颗粒可以在制造光耦合输出层8之前被以统计学方式的分布掺杂用于基质材料的造型材料中。散射颗粒在散射膜中的部分优选为50重量百分比或更少。
散射颗粒的折射率与基质材料的折射率优选偏差0.6%或更多、特别优选偏差3.0%或更多并且特别有利地偏差6%或更多。偏差越大,通常情况下借助于散射颗粒的射束偏转越有效。
例如聚合物空心颗粒适用于散射颗粒,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由于在空心体内腔和空心体壁之间的相对高的折射率差而通过折射实现散射。如果聚合材料既用于基质812也用于空心颗粒的空腔的围壁,则其通常情况下具有相对低的折射率差。相反,在围壁的材料和例如以例如为空气的气体填充的内腔之间的折射率差可以简化地构建为更大的。与上述空心颗粒不同的是,当然也可以使用透射辐射的实心颗粒,特别是聚合物颗粒,其基本上是没有空腔的。在一个实施形式中,聚合物颗粒具有芯-壳形态。此外,散射颗粒也可以由无机的材料组成,特别是具有高折射率的无机材料,特别是具有比基质材料的折射率大至少10%的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作为示例要提到的例如是具有2.6的折射率的二氧化钛和具有1.77的折射率的氧化铝。
辐射耦合输出层8的离衬底更远的子层82具有在辐射耦合输出侧10上的几何的结构元件12。借助于所述几何的结构元件可以实现将所发射的射束沿确定的观察角的方向定向,特别是朝着衬底的基本上彼此平行的面以及沿着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衬底的侧垂直的法向量的方向定向。在图4中示出的几何的结构元件12的几何形状例如适用于微结构化部。
图4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器件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实施形式的(横)截面的光学显微镜的影像。在图6中可见,几何的结构元件12在基座的区域中具有斜率,所述斜率与相邻的结构元件的基座的相应的斜率成约60°的角。此外,几何的结构元件在它的上部三分之一具有比它的下部三分之一明显较强的曲率。
更普遍地说,在下述示例的实施形式中说明在图4中示出的结构元件:在所述示例的实施形式中,选择几何的结构元件,其中以数学方式确定结构元件的光耦合输出面。确定的参数用于数学方式的确定,这两个参数为-在这里通常为相同的-接收角以及缩短因数。结构元件或所述结构元件的光耦合输出面根据下述方法借助所提及的公式建构。所说明的方法涉及一种隐含的优化问题:
a)借助于限定的接收角由菲涅尔方程计算在介质θ1和θ2中的开度角;
b)根据如下方程建构两个抛物线分支线:具有在介质θ1中的开度角的P1(22)和具有在介质θ2中的开度角的P2(23):
y 1,2 = ( x + ‾ cos θ 1,2 ) 2 2 ( 1 + ‾ sin θ 1,2 ) - 1 ± sin θ 1,2 2
9其中,θ1、2是在左(θ1)和右(θ2)抛物线的介质中的开度角,x是X-坐标,并且y1、2是左抛物线(y1)和右抛物线(y2)的Y-坐标;
c)计算抛物线分支线F1、F2(25、26)的端点和E1、E2
d)将抛物线分支线P1转动在介质θ1中的开度角,并且将抛物线分支线P2转动在介质θ2中的开度角,并且沿着x轴平移抛物线分支线P2
e)可选地,在具有θ1≠θ2的不对称的变量的情况下确定通过点E1、E2确定的斜面的斜率;
f)从在步骤a)到e)中建构的几何形状确定在空气中有效的接收角;
g)对比有效的接收角和限定的接收角,并且在精确度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偏差大于0.001%)借助替代在步骤a)中限定的接收角的校正的接收角重复步骤a)到f),其中,校正的接收角不等于限定的接收角,并且其中,校正的接收角选择为,使得f)中的有效的接收角与限定的接收角相符;并且
h)在达到足够的准确度的情况下(特别是有效的接收角与限定的接收角偏差0.001%或者更小时)借助新的端点E3和E4(27和28)将抛物线在y方向上缩短到通过缩短系数确定的尺寸。
i)可选地:通过n阶多项式(21)代替通过点F1和F2(25、26)限定的边,所述多项式可连续微分地得出结论。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特别是在于,限定的接收角θ1位于5°和60°之间,并且限定的接收角θ2位于5°和60°之间。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步骤h)中缩短是简单切断。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步骤h)中缩短是沿着y轴以通过缩短系数确定的系数压缩几何形状。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可以在于,θ1=θ2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可以在于,结构元件的光耦合输出面具有连续多项式的闭合面(Abschluss),所述闭合例如是n阶多项式,特别是四阶多项式,其在点F1和F2中可连续微分。
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可以在于,结构元件的光耦合输出面具有连续的闭合面,所述闭合面能够通过抛物线、双曲线、圆函数、正弦波函数或直线描述。
最终,所述实施形式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特征也可以在于,整个周期位于10μm和1mm之间的范围中、优选位于30μm到500μm的范围中、特别优选位于50μm到300μm的范围中。
在图4或4A中示出的结构元件例如可以具有下述参数:接收角:40°、缩短系数:0.1、聚合物:聚碳酸酯、多项式区域(21):2阶多项式。
图3示出如图2相同的结构,但是,所述装置在包含在微结构化的表面10之间的子层82和包含光散射颗粒811的子层81之间具有以间隔介质、特别是气态间隔介质填充的缝隙13。子层81和82的朝向彼此的侧的基本上平行的走向或者两个子层的在整个表面上基本上相等的间距可以借助于支承结构14实现。通过布置有间隙13,辐射的辐射走向将被明显改变,所述辐射在图2中以平的角射到至子层82的边界面上。如在图3中可见,这种射束在至间隔介质的边界面上全反射,并且然后通过散射颗粒或反射层在OLED20区域中的以较陡的角朝着至间隔介质的边界面偏转。然后,通过包含在子层82中的几何的结构元件,所述射束约沿上述法向量的方向转向。
在图2和3中的箭头示例地标识在辐射耦合输出层8和根据本发明的器件中的光路,其中,在设有散射颗粒811的子层的情况下出于纵览性原因而省去了穿过颗粒的辐射穿透的示图。
辐射耦合输出层8特别是具有在25μm和500μm之间、并且通常情况下在25μm和300μm之间的厚度。所述厚度说明也包括几何的结构元件,并且一方面特别适用于散射效果,另一方面特别适用于复合器件的机械的整体稳定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事后固定在预制的器件上的辐射耦合输出层也可以在破裂的衬底的情况下确保器件的稳定性。此外,由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防碎保护作用减少了由于碎片的损伤危险。
在具有两个子层的实施形式中,微结构化的子层特别是具有至少10μm的厚度、通常情况下至少25μm的厚度。未微结构化的子层特别是具有至少10μm的厚度,通常情况下至少25μm的厚度;如果未微结构化的子层包含光散射的区带,特别是散射颗粒,那么子层特别是具有至少25μm的层厚度。两个子层至少应具有大于由根据本发明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发射的辐射的波长的厚度。
为了使辐射从器件1最优地耦合输入到辐射耦合输出层8中,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器件的表面11符合目的地构建为平坦的,并且特别是未结构化的。这在存在彼此间隔的子层的情况下同样也适用于子层的朝向彼此的表面。
为了使得从衬底4到辐射耦合输出层8中的辐射转移变得容易,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材料与衬底适宜地折射率匹配。为此特别是聚碳酸酯是适宜的。聚碳酸酯具有1.58到1.59的折射率。所述材料与具有1.54的折射率玻璃衬底、例如为高硼硅玻璃(Borofloatglas)衬底良好地折射率匹配。
可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在折射率匹配的材料上例如将光学凝胶设置在衬底4和辐射耦合输出层8之间。理想的是,在将辐射耦合输出层8借助于增附层固定在器件上的情况下,增附层实施用于折射率匹配。为此,增附剂优选具有如下折射率,所述折射率不位于通过以衬底4的折射率和辐射耦合输出层8的材料的折射率为边界的区间之外多于20%处,优选不位于多于10%处。折射率匹配的材料优选具有位于衬底的折射率和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或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的折射率之间的折射率。
下面描述辐射耦合输出层,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特别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器件,特别是发射可见的光的器件。
丙烯酸酯或芯-壳式丙烯酸酯可以用于辐射耦合输出层的透明的散射颗粒((散射)颜料)。所述丙烯酸酯或核壳式丙烯酸酯优选具有例如直到至少300℃的足够高的热稳定性,以便在例如聚碳酸酯的透明的塑料的处理温度下不会分解。
此外,散射颜料应不具有导致例如聚碳酸酯的透明塑料的聚合链裂解的功能。因此,例如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41
&Haas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42
或Sekisui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43
能够良好地用于透明塑料的着色作用。由所述产品线提供了多个不同的种类。优选使用来自Techpolymer系列的丙烯酸酯。
光耦合输出层优选实施为塑料膜,所述塑料膜由一个或多个子层组成。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光耦合输出层的至少一个(子)层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包含具有与基质材料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的聚合物粒子。所述层特别是包含透明塑料、特别是聚碳酸酯的50到99.99的重量百分比的、优选70到99.99的重量百分比,以及聚合物粒子的0.01到50重量百分比、优选为0.01到30重量百分比。所述粒子优选具有基本上在1μm和100μm之间的、优选在1μm和50μm之间的平均粒子尺寸。
优选借助于被压制的金属辊实现将微结构化部安置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表面中。
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可以是一件式的;其也可以涉及至少两个膜组成的多层复合物。所述复合物能够通过挤出来制造。可替代地,可以将单独预制的膜彼此交叠地设置并且相互连接(所谓的碾压或层压)。
为了通过挤出制造膜,例如聚碳酸酯颗粒的塑料颗粒被输送给挤出机的填料斗并且通过所述填料斗到达塑化系统中,所述塑化系统由螺杆和气缸组成。在塑化系统中实现塑料材料的运输和熔融。塑料熔融物通过宽缝喷嘴挤压。在塑化系统和宽缝喷嘴之间可以设置有过过滤装置、熔融物泵、固定的搅拌元件和其它部件。离开喷嘴的熔融物到达压光机。
可以将所有透明的热塑性塑料用作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基质)的塑料或者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子层81、82的塑料: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1
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2
)、环烯烃共聚物(COC;Ticona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3
Nippon Zeon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4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5
)、聚砜(BASF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6
或Solvay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7
)、例如PET或PEN的聚酯、聚碳酸酯、例如PC/PET的聚碳酸酯/聚酯混合物、聚碳酸酯/聚环乙烷二甲醇环乙烷二碳酸(PCCD;GE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8
)和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混合物。
优选使用聚碳酸酯。如上所述,所述聚碳酸酯特别适用于与OLED的折射率匹配。适用于制造膜的聚碳酸酯是所有已知的聚碳酸酯。其为均聚碳酸酯、共聚碳酸酯和热塑性聚酯碳酸酯。适宜的聚碳酸酯优选具有18000到40000的、优选为26000到36000的并且特别是28000到35000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9
的平均分子重量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510
其通过测量在二氯甲烷中的相对溶液粘度来确定,或者在具有相同的重量的苯酚/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通过光散射适宜地测定。
优选按照相界面法或融酯交换法(Schmelze-Umesterungsverfahren)实现制造聚碳酸酯。
用于合成聚碳酸酯的相界面法在文献中多种多样地说明;例如参见H.Schnell所著的,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Polymer Reviews,第9卷,Interscience Publischers,New York 1964第33页;在Polymer Reviews,第10卷,“Condensation Polymers byInterfacial and Solution Methods”,Paul W.Morgan,IntersciencePublischers,纽约1965,VIII章,325页;在Dres.U.Grigo、K.Kircher和P.R-Müller所著的“Polycarbonate”在Becker/Braun,塑料工具书,3/1册上;Polycarbonate,Polyacetale,Polyester,Celluloseester,CarlHanser出版社,慕尼黑,维也纳1992,118-145页以及EP-A 0517044。
适宜的二苯酚例如在US-A-PS 2999835、3148172、2991273、3271367、4982014和2999846中,在德国公开文献1570703、2063050、2036052、2211956和3832396中、法国专利文献1561518、在专题论著“H.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Interscience Publischers,纽约1964,28页下述的;102页下述的”、和在“D.G.Legrand,J.T.Bendler,Handbook of Polycarbonate Scienceand Technology,Marcel Dekker纽约2000,72页下述的”中描述的。
聚碳酸酯也能够按照已知的熔融物中的聚碳酸酯方法、即所谓的融酯交换法由二芳基碳酸酯和二苯酚制造,所述方法例如在WO-A01/05866和WO-A 01/05867中描述。此外,酯交换法(醋酸盐法和苯基酯法)例如在US-A 3494885、4386186、4661580、4680371和4680372中,在EP-A 26120、26121、26684、28030、39845、91602、97970、79075、146887、156103、234913和240301以及在DE-A1495626和2232977中说明。
均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都是适宜的。为了制造共聚碳酸酯也可以使用1到25重量百分比的、优选为2.5到25重量百分比的(相对于在所使用的二苯酚上的总重量)具有羟基-芳氧基-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所述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从US 3419634)或可按照文献已知的方法制造。包含聚二有机硅氧烷的共聚碳酸酯例如在DE-OS 3334782中描述。
此外,聚酯碳酸酯和嵌段共聚酯碳酸酯是适宜的,如例如在WO2000/26275中描述那样。用于制造芳香族聚酯碳酸酯的芳香族二碳酸二卤化物优选是异酞酸(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61
)的二酸二氯化物、对苯二甲酸(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62
)、二苯基醚-4,4’-二碳酸和萘基-2,6-二碳酸。
芳香族聚酯碳酸酯既能够线性地也能够以已知的方式分支(verzweigt)(对此同样见DE-OS 2940024和DE-OS 3007934)。
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聚合物也可以是由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与通常的不具有聚硅氧烷的、热塑性聚碳酸酯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在所述混合物中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单元的总含量约为2.5到25重量百分比。
这种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例如从US-PS 3189662、US-PS 3821325和US-PS 3832419中已知。
优选的聚二有机硅氧烷-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将包含α、ω-双羟基芳基-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与其它二苯酚,需要时在使用常见量的分支的情况下例如按照两相界面法(对此见H.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 Polymer Rev.,Vol.IX,27页下述,Interscience Publischers,New York 1964)来转换,其中,双功能的苯酚反应物选择为,使得从中产生芳香族碳酸酯结构单元和二有机硅氧烷单元的含量。
这种包含α、ω-双羟基芳氧基-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例如从US 3419634中已知。
作为用于散射颗粒的、丙烯酸酯基的聚合物粒子,优选使用了如在EP-A 634445中公开的那些。
聚合物粒子具有由橡胶类的乙烯基聚合物组成的芯。橡胶类的乙烯基聚合物可以单体的任一种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具有至少一个乙烯基类型的未饱和的族,并且所述单体在乳液聚合的条件下在水状介质中实现加聚(如已知那样)。这样的单体在US 4226752,第3列,40-62行中列出。
聚合物粒子最优选地包含由橡胶类的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的芯,其中,烷基族具有2到8个碳原子,可选地借助相对于芯的总重量的0%到5%的交联剂和0%到5%的接枝交联剂共聚。橡胶类的烷基丙烯酸酯优选借助例如之前提及的一个或多个可共聚的乙烯基单体的直到50%共聚。适宜的交联的和接枝交联的单体例如在EP-A 0269324中描述。
聚合物粒子包含一个或多个壳。所述一个或多个壳优选由乙烯基均聚物或共聚物制造。用于制造壳的适宜的单体在美国专利No.4226752、第4列、20-46行中阐述,其中,在这里参考该说明。一个壳或多个壳优选是由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乙烯基芳烃(Vinylaren)、乙烯基碳酸酯、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组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粒子是有用的,以便为透明的塑料、优选聚碳酸酯赋予光散射特性。
聚合物粒子优选具有至少0.5μm的、优选至少1μm到最高100μm的、更优选2μm到50μm的、最优选2μm到3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平均的粒子直径或尺寸)。“平均粒子直径”(平均的粒子直径)理解为数的平均值。优选至少90%、最优选至少95%的聚合物粒子具有大于1μm且小于100μm的直径。聚合物粒子优选是自由流动的粉末,散射粉末优选具有紧凑的形式。
聚合物粒子能够如下制造:通常芯聚合物的至少一个单体组分在形成乳液聚合物粒子的情况下经受乳液共聚。乳液聚合物粒子借助其或者芯聚合物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单体组分涌出,并且单体在乳液聚合物粒子内聚合。可以重复涌出和共聚的阶段,直到粒子增长到所希望的芯尺寸。芯聚合物粒子在第二水状单体乳液中悬浮,并且由单体组成的聚合物壳聚合到第二乳液的聚合物粒子上。一个壳或多个壳可以在芯聚合物上聚合。芯/壳聚合物粒子的制造在EP-A 0269324中和在美国专利3793402和3808180中说明。
辐射耦合输出层优选通过挤出制造。
为了挤出,例如聚碳酸酯颗粒被输送给挤出机并且在挤出机的塑化系统中熔化。塑料熔融物通过宽缝喷嘴挤压,并且在此变形,在压光机的辊缝中形成最终形状,并且通过在压光辊和周围空气的相互冷却形状固定。用于挤出的具有高的熔融物粘度的聚碳酸酯通常情况下在260℃到320℃的熔融温度下加工,相应地调节塑化气缸的气缸温度以及喷嘴温度。
通过在宽缝喷嘴前使用一个或多个侧向压出机和适宜的熔融物匹配器,不同成分的聚碳酸酯熔融物或者-如上所述-其它聚合物的熔融物可以彼此叠置,并且因此产生多层膜(例如见EP-A 0110238和EP-A0110238)。
借助下述示例详细阐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制造:
具有光散射层和几何的结构层的双层膜
示例A)通过复合制造母料
借助传统的双螺杆复合化挤出机(例如ZSK 32)在250℃到330℃的通常用于聚碳酸酯的处理温度下制造母料。
借助下述成分制造母料:
1.80重量百分比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91
3108550115(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的聚碳酸酯(PC))
2.20重量百分比的、具有2μm到15μm的粒子尺寸和8μm的平均粒子尺寸的散射粒子(Sekisui公司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92
MBX 5)。
用于制造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设备由(i)具有105mm直径(D)和41xD长度的螺杆的主压出机,所述螺杆具有脱气区;(ii)具有水平的辊装置的三辊压光机,其中,第三辊可相对于水平方向以+/-45°枢转;(iii)辊道;(iv)用于在两侧上施加保护膜的装置;(v)牵引装置(vi)绕制站。
下述光散射的成分被输送到主挤出机:
1.50.0重量百分比的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293
3108550115(拜耳材料科技公司的PC)
2.50.0重量百分比的母料(如上面在A)下描述的)
示例B)
用于具有几何结构的层的材料的颗粒Makrolon 2600被输送给共挤机的填料斗。在塑化系统中挤出机的气缸/螺杆实现材料的熔化和运输。材料熔融物被输送到压光机,所述压光机的辊在下面的表格中具有已提及的温度。在(由三个辊组成的)压光机上实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最终成型和冷却。在图4中示出的结构铣削到辊2的表面中。为了构造相反的表面,在此使用橡胶辊。在Nauta Roll Corporation公司的US-4368240中公开了用于表面的结构化的橡胶辊。随后,膜通过牵引运输。
表格:
  方法参数
  主挤出机的温度   约275℃
  共挤机的温度   约260℃
  转向头的温度   约285℃
  喷嘴的温度   约300℃
  主挤出机的转速   45min-1
  橡胶辊1的温度   24℃
  辊2的温度   72℃
  辊3的温度   131℃
  牵引速度   21.5m/min
辐射耦合输出层或包含散射中心的子层的散射特性可以可靠地并且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借助于Henyey Greenstein(HG)相函数P
P ( cos θ ) = 1 - g 2 4 π ( 1 + g 2 - 2 g cos ) 3 2
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θ是在入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射线和在散射后所述射线之间的夹角。如果在辐射耦合输出层中实现透射,那么在出射侧上入射的射线的(所设想的)延续部和出射的射线之间形成θ。
散射各向异性系数g(g系数)描述了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散射特性。所述g系数位于-1和1之间,其中,镜状的向回散射的值-1、各向同性的散射的值0以及值1对应于在射线走向中没有变化。g系数在大于0的区带中说明了向前散射。g因数可根据实验得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辐射耦合输出层8或包含散射区域的子层81构建为使得g系数的值为0.3到0.9、优选为0.5到0.7。由此可以明显提高能够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
图5A、5B和5C示出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的部分,其与用于OLED的观察角(0-90°)有关。附加的是,示出朗伯特辐射器的辐射轮廓。将发射白光的OLED用于测量。所使用的OLED具有由厚度为188μm(具有结构元件的子层)和300μm(具有散射颗粒的子层)的两个子层组成的辐射耦合输出层。靠近衬底的子层包含作为散射颗粒的10重量百分比的Techpolymer MBX 5(公司Sekisui)和作为基质材料的Makrolon 3108。所有的试验借助4.3mA/cm2的电流密度进行。在此,在图5A-C中0°的观察角对应于沿着面法线或法向量的观察角(如上所述)。
图5A示出用于具有带有微透镜的形式的微结构化部的装置的标准辐射轮廓,该装置具有作为实线的相互间隔的子层(间隔通过包含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子层实现)。作为虚线示出的是相应的装置的标准的辐射轮廓,所述装置不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点线示出朗伯特辐射器的辐射轮廓。具有这样构建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OLED特别是适用于辐射源,所述辐射源与待照明的对象相对远离地设置(例如在室内的顶灯);耦合输出的辐射的强度特别是在-30度和+30度之间的观察角的情况下相对于不带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装置的耦合输出的辐射的强度提高。
图5B示出用于具有如图4中示出的微结构化部的装置的标准辐射轮廓。在此,各个结构元件具有旋转对称的几何形状(所述结构的高度为70μm到74μm,顶部的距离为103μm),并且存在示出为实线的相互间隔的子层(间隔通过包含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子层的表面粗化部实现)。作为虚线示出的是相应的装置的标准辐射轮廓,所述装置不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点线示出朗伯特辐射器的辐射轮廓。具有这样构建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OLED特别是适用于辐射源,所述辐射源与待照射的对象相对靠近地设置(例如用于工位或餐桌照明的任务灯);耦合输出的辐射的强度不仅在-30度和+30度之间的观察角的情况下,而是也在-30度和-45度或+30度和+45度之间的观察角的情况下比没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装置的辐射的强度提高。
图5C示出来自图5B的、在未标准化的形状中的辐射轮廓。
效率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OLEDS提高并且发光密度也可以沿着面法线明显提高。根据本发明的OLED的光产出在通常情况下为至少20lm/W,同时,在0°情况下的发光密度在通常情况下为至少1400cd/m2:与在0°情况下的发光密度无关,光产出优选为至少22lm/W;与光产出无关,在0°时的发光密度通常情况下为至少1550cd/m2、优选为至少1650cd/m2、并且特别优选为至少1800cd/m2
下面的表格借助于具体的示例说明了沿着面法线的效率的增加和发光密度的提高。所述测量借助于如对于图5A-C描述的装置实现:
Figure BDA0000121333550000321
*MLA=微透镜阵列
作为散射颗粒使用Techpolymer MBX 5(Sekisui公司)作为基质使用Makrolon 3108
包含散射颗粒的子层的层厚度
所有试验在4.3mA/cm2的电流密度情况下进行。
从表格中得出,通过具有微结构化部的装置获得在0°时明显提高的发光密度,所述微结构化部带有规则地设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以微透镜阵列的形式)。附加的提高能够通过具有间隔的子层的装置实现。此外,从表格中可得出,通过颗粒含量的提高,在0°时的发光密度和发光产出都明显升高,并且在包含颗粒的层的层厚提高时获得在0°时的发光密度的附加的提高。
除了提高的耦合输出之外,特别是在从0°到45°的观察角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的另一优点在于,能够减少在色坐标的波动。色坐标特别是会随着观察角改变。这种色坐标波动在许多OLED中固有地存在。色坐标波动,也就是说在根据CIE(Commissioninternationale de l′éclairage)的x轴和/或y轴中的波动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辐射耦合输出层减少(参见图6)。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通常情况下下述条件普遍适用于色坐标Δx和Δy的波动(在对于从0°到45°的观察角的测量中):Δx≤0.1和/或Δy≤0.05。常常甚至适用Δx≤0.07和/或Δy≤0.025,并且也多次适用Δx≤0.04和/或Δy≤0.015。在这种情况下,差Δx和Δy定义如下:Δx=x最大-x最小,并且Δy=y最大-y最小,其中,x最大和y最大示出对于在0°到45°之间的观察角测量的x值或y值的最大值,并且x最小和y最小示出对于在0°到45°之间的观察角测量的x值或y值的最小值。
图6A示出用于从0°到70°(以5°的步长测量)的发射(或观察)角的CIE坐标。用于具有以微透镜为形式的微结构化部的装置的测量点以填满的方形表示,所述装置具有相互间隔的子层(相同的装置也基于图5A--实线)。用于具有以微透镜为形式的微结构化部的相同的装置的测量点以未填满的方形表示,所述装置具有相互间隔的子层,但是不具有包含散射颗粒的子层。作为三角形示出的是用于相应的不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装置的测量点(0°值具有大约0.39的x值;相同的装置也基于图5A-虚线)。
图6B示出了针对0°到75°的发射(或观察)角的CIE坐标。具有根据图4的微结构化部的装置的测量值的以实线表示,所述装置具有相互间隔的子层(相同的结构也基于图5B-实线)。用于不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的相应的装置的测量值表示为点线(0°值具有大约0.415的x值;相同的装置也基于图5B-虚线)。
图6C示出针对从0°到70°(以5°的步长测量)的发射(或观察)角的CIE坐标。用于具有以微透镜为形式的微结构化部的装置的测量点以填满的方形表示。在这里,与图6A不同的是存在不具有相互间隔的子层的实施形式。用于具有以微透镜为形式的微结构化部的相同的装置的测量点以未填满的方形表示,所述装置不具有包含散射颗粒的子层。用于不具有微结构化部、但是具有散射颗粒的装置的测量点以未填满的圆表示。作为三角形示出的是用于相应的装置的测量点,所述装置不具有辐射耦合输出层且不具有散射颗粒。
本发明不局限于借助所述实施例的说明。相反,本发明包括任意新的特征以及特征的任意组合,这特别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任意组合。

Claims (15)

1.发射辐射的装置,包括
有机的发射辐射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发射初级辐射;以及
设置在所述初级辐射的光路中的辐射耦合输出层,
其中,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在背离所述发射辐射的功能层的侧上具有微结构化部,所述微结构化部带有规则地设置的几何的结构元件,并且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至少在部分区域中包含引起所述初级辐射的散射的区带。
2.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的区带包括颗粒、空心颗粒和气泡。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的区带具有从0.5μm到100μm、尤其是从2μm到20μm的平均直径。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几何的结构元件选自按球体区段的形式的结构元件、按旋转椭球体区段的形式的结构元件、按棱锥的形式的结构元件和按椎体的形式的结构元件中或者所述结构元件的混合。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每个从几何的结构元件的顶部朝着所述结构元件的基座延伸的平坦曲线在所述曲线的朝向所述发射辐射的层的最下方的三分之一仅具有下述曲率,这些曲率比在所述平坦曲线的相应的最上方的三分之一中的任意曲率都小。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几何的结构元件具有多边形的基面。
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微结构化部能够借助于金属辊压入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表面中。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几何的结构元件的顶部具有30μm到500μm、尤其是100μm到250μm的距离。
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除了引起初级辐射的散射的区带之外,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还具有基质,所述基质包括对于所述初级辐射透明的聚合物、尤其是聚碳酸酯。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几何的结构元件的区域中未设有引起初级辐射的散射的部分区域。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直接设置在衬底、阻挡层或透明电极的分别背离所述发射辐射的功能层的侧上。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子层,其中,在所述子层之间存在气体,并且此外,其中,所述子层的朝向彼此的边界面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基本上与所述辐射耦合输出层的朝向所述发射辐射的功能层的面平行地延伸。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在所述间隔的子层之间设置有支承结构,尤其是由透明材料组成的支承结构。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构建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发射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用于照明,尤其是用于大面积照明。
CN201080027014.2A 2009-06-16 2010-06-16 发射辐射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4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25123.5 2009-06-16
DE102009025123A DE102009025123A1 (de) 2009-06-16 2009-06-16 Strahlungs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PCT/EP2010/058481 WO2010146091A1 (de) 2009-06-16 2010-06-16 Strahlungs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212A true CN102484212A (zh) 2012-05-30
CN102484212B CN102484212B (zh) 2015-07-22

Family

ID=4264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0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4212B (zh) 2009-06-16 2010-06-16 发射辐射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447B2 (zh)
EP (1) EP2443681B1 (zh)
JP (1) JP5686797B2 (zh)
KR (1) KR20120052935A (zh)
CN (1) CN102484212B (zh)
DE (1) DE102009025123A1 (zh)
TW (1) TWI576002B (zh)
WO (1) WO201014609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3624A (zh) * 2013-06-12 2016-04-13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907069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科罗拉多大学董事会 辐射冷却结构和系统
CN109477911A (zh) * 2016-05-25 2019-03-15 赫普塔冈微光有限公司 微透镜阵列漫射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3608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Trilux Gmbh & Co. Kg Leuchtmittel mit organischer Leuchtdiode
WO2013045549A1 (de) 2011-09-28 2013-04-04 Bayer Materialscience Gmbh Verwendung einer lichtstreuenden polycarbonat-platte als leuchtenabdeckung
US8952364B2 (en) * 2011-11-10 2015-02-1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s comprising nanostructures
DE102011086168B4 (de) 2011-11-11 2023-05-04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rganisches Licht 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rganischen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DE102011086805A1 (de) * 2011-11-22 2013-05-2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organisches Bauteil
TWI472076B (zh) 2012-07-31 2015-02-01 Mitsubishi Rayon Co El元件用光取出膜、面發光體及el元件用光取出膜的製造方法
EP2897186B1 (de) 2014-01-21 2018-12-26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UV-Schutzfolie für OLEDs
US11114648B2 (en) 2014-01-21 2021-09-07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UV-protected component for OLEDs
JP2015159033A (ja) * 2014-02-24 2015-09-03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取り出しフィルム、面発光体及び光取り出し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EP3198660B1 (de) 2014-09-26 2022-07-06 Heliatek GmbH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schutzschicht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s halbfabrikats
DE102015101683A1 (de) * 2015-02-05 2016-08-11 Osram Oled Gmbh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ichtemittierenden Vorrichtung
JP2018063749A (ja) * 2015-03-04 2018-04-19 株式会社きもと 有機el用散乱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発光装置
US20180076399A1 (en) * 2015-03-31 2018-03-1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ulti-functional substrate for oled lighting application
CN105870361B (zh) * 2016-05-27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的制作方法、光学器件、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097202A1 (en) * 2016-10-03 2018-04-0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nhanced oled outcoupling by suppressing surface plasmon modes
DE102016224090B4 (de) * 2016-12-05 2024-03-2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Modul mit mindestens zwei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CN108767138B (zh) * 2018-05-31 2020-0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DE102020123252A1 (de) 2019-12-12 2021-06-17 Heliatek Gmbh Beschichtung für ein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Beschichtung,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mit einer solchen Beschichtung
DE102020215067A1 (de) 2020-11-30 2022-06-0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nzeigeeinrichtung zum Anzeigen zumindest eines Bildes,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Anzeige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zeigeeinrichtung
DE102021206851A1 (de) * 2021-06-30 2023-01-05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Strukturvorlage zur Fertigung eines Prägewerkzeuges zum Prägen eines dünnschichtigen Elements, Verwendung einer Strukturvorlage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Strukturvorla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747A (ja) * 2001-07-24 2003-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面発光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714460A (zh) * 2000-11-02 2005-12-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射显示器的亮度增强
JP2006030872A (ja) * 2004-07-21 2006-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019250A (zh) * 2004-07-23 2007-08-15 诺瓦莱德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层的顶部发光电致发光元件
TW200917538A (en) * 2007-09-10 2009-04-1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Radiation-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396C (de) 1923-10-02 Arminius Vertriebs G M B H Cos Weichensicherung
DE1007996B (de) 1955-03-26 1957-05-09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hermoplastischer Kunststoffe
US2991273A (en) 1956-07-07 1961-07-04 Bayer Ag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vacuum moulded part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polycarbonates
US3148172A (en) 1956-07-19 1964-09-08 Gen Electric Polycarbonates of dihydroxyaryl ethers
US2999846A (en) 1956-11-30 1961-09-12 Schnell Hermann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rmoplastic aromatic sulfoxy polycarbonates
US2999835A (en) 1959-01-02 1961-09-12 Gen Electric Resinous mixture comprising organo-polysiloxane and polymer of a carbonate of a dihydric phenol,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
DE1495626B1 (de) 1960-03-30 1971-06-09 Bayer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polyestern
US3189662A (en) 1961-01-23 1965-06-15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BE615590A (zh) 1961-03-27
GB1122003A (en) 1964-10-07 1968-07-31 Gen Electric Improvements in aromatic polycarbonates
US3419634A (en) 1966-01-03 1968-12-31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 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NL152889B (nl) 1967-03-10 1977-04-15 Gen Electric Werkwijze ter bereiding van een lineair polycarbonaatcopolymeer, alsmede orienteerbare textielvezel van dit copolymeer.
US3494885A (en) 1967-12-18 1970-02-10 Eastman Kodak Co Polycarbonate and polyester compositions stabilized with substituted phenothiazines
DE2036052A1 (en) 1970-07-21 1972-01-27 Milchwirtschafthche Forschungs und Untersuchungs Gesellschaft mbH, 2100 Hamburg Working up of additives in fat and protein - contng foodstuffs
US3808180A (en) 1970-04-13 1974-04-30 Rohm & Haas Composite interpolymer and low haze impact resistant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thereof
DE2063050C3 (de) 1970-12-22 1983-12-1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seifungsbeständige Polycarbona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US3879348A (en) 1970-12-22 1975-04-22 Bayer Ag Saponification-resistant polycarbonates
JPS5252584Y2 (zh) 1971-07-20 1977-11-30
US3793402A (en) 1971-11-05 1974-02-19 F Owens Low haze impact resist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multi-stage,sequentially produced polymer
DE2211956A1 (de) 1972-03-11 1973-10-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erseifungsstabiler blockcopolycarbonate
US3821325A (en) 1973-03-23 1974-06-28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US3832419A (en) 1973-03-23 1974-08-27 Gen Electric Organopolysiloxane-polycarbonate block copolymers
US4308912A (en) 1979-03-28 1982-01-05 Knecht Bernath L Heat transfer system
US4294957A (en) 1979-08-27 1981-10-13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US4294956A (en) 1979-08-27 1981-10-13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a diphenyl ether
US4296232A (en) 1979-08-27 1981-10-20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a diphenyl ether compound and a catalyst
DE2940024A1 (de) 1979-10-03 1981-04-16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US4281099A (en) 1979-10-29 1981-07-28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stabilizing polyarylates with an aromatic phenol
DE3007934A1 (de) 1980-03-01 1981-09-17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romatische polyestercarbon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pritzgussartikeln, folien und ueberzuegen
US4314051A (en) 1980-05-05 1982-02-02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US4368240A (en) 1981-07-27 1983-01-11 Nauta Roll Corporation High gloss rubber roll
CA1214588A (en) 1981-11-09 1986-11-25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esters or poly(estercarbonates) in the presence of a processing aid
US4386186A (en) 1982-03-29 1983-05-31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US4439586A (en) 1982-06-30 1984-03-27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arylates
DE8233007U1 (de) 1982-11-25 1983-03-24 Röhm GmbH, 6100 Darmstadt Polycarbonat-kunststofftafel
DE3244953C2 (de) 1982-12-04 1984-11-29 Röhm GmbH, 6100 Darmstad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ohlkammerkunststofftafel
DE3334782A1 (de) 1983-04-19 1984-10-2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diorganosiloxanen mit hydroxyaryloxy-endgruppen
DE3346945A1 (de) 1983-12-24 1985-07-04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romatischen polyestercarbonaten
EP0156103A1 (en) 1984-01-24 1985-10-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polyester-carbonates
US4680372A (en) 1986-02-25 1987-07-14 Celanese Corporation In-situ end-capping melt prepared aromatic polyester with phenyl benzoate
US4680371A (en) 1986-02-25 1987-07-14 Celanese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polyester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by addition of phosphite during preparation
US4661580A (en) 1986-04-01 1987-04-28 Celanese Corporation Oxygen desorption for improved color of polyesters
CA1337104C (en) 1986-11-18 1995-09-26 William James Work Light-scattering thermoplastic polymers
DE3832396A1 (de) 1988-08-12 1990-02-15 Bayer Ag Dihydroxydiphenylcycloalk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NO170326C (no) 1988-08-12 1992-10-07 Bayer Ag Dihydroksydifenylcykloalkaner
TW222292B (zh) 1991-02-21 1994-04-11 Ciba Geigy Ag
DE4118232A1 (de) 1991-06-04 1992-12-10 Bayer Ag Kontinuierliche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en
GB9314604D0 (en) 1993-07-14 1993-08-25 Dow Deutschland Inc Light diffuser composition
ITTO980580A1 (it) * 1998-07-02 2000-01-02 C R F Societa Consotile Per Az Dispositivo emettitore di luce, a base di materiale organico elettro- luminescente, con interfaccia esterna conformata
WO2000026275A1 (en) 1998-10-29 2000-05-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eatherable block copolyestercarbonates,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blends containing them
DE19933128A1 (de) 1999-07-19 2001-01-25 Bayer Ag Polycarbonat und dessen Formkörper
DE19933132A1 (de) 1999-07-19 2001-01-2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odifizierten Polycarbonaten
US7233026B2 (en) 2000-03-23 2007-06-19 Emagin Corporation Light extraction from color changing medium layers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s
US6661029B1 (en) 2000-03-31 2003-12-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lor tunabl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
TW520616B (en) 2001-12-31 2003-02-11 Ritdisplay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surfa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3270411A (ja) 2002-03-18 2003-09-25 Nitto Denko Corp 異方性散乱素子、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光学素子、画像表示装置
US6965197B2 (en) 2002-10-01 2005-11-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enhanced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US7125131B2 (en) 2002-12-06 2006-10-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ith improved view angle
JP2004212716A (ja) 2003-01-06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126145A1 (en) 2003-08-05 2007-06-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mbossing a film surface
US20050057176A1 (en) * 2003-08-21 2005-03-17 Ritdisplay Corporation Color tunable panel of organic electroluminscent display
JP2005142002A (ja) * 2003-11-06 2005-06-0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FR2859823A1 (fr) * 2004-03-10 2005-03-18 Thomson Licensing Sa Panneau organique electroluminescent comprenant une couche d'extraction de lumiere incorporant des particules reflechissantes
US7586171B2 (en) * 2004-04-14 2009-09-08 Yong Cao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ive members and processes for forming and using the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04020245A1 (de) * 2004-04-22 2005-12-22 Schott Ag Organisches, elektro-optisches Element mit erhöhter Auskoppeleffizienz
DE102004037096A1 (de) * 2004-07-26 2006-03-23 Novaled Gmbh Licht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DE102004041371B4 (de) 2004-08-25 2007-08-02 Novaled Ag Bauelement auf Basis einer organischen Leuchtdioden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R20080027345A (ko) 2005-06-15 2008-03-26 코닌클리즈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조명 장치
US20060290272A1 (en) 2005-06-23 2006-12-2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nhancement of light extraction using gel layers with excavations
JP2007108475A (ja) * 2005-10-14 2007-04-26 Sekisui Chem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ならびに光学シート
US20070126148A1 (en) 2005-12-02 2007-06-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embossing drum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7458704B2 (en) 2005-12-14 2008-12-0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element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JP2007188065A (ja) 2005-12-14 2007-07-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DE102006000993B4 (de) 2006-01-05 2010-12-02 Merck Patent Gmbh OLEDs mit erhöhter Licht-Auskopplung
DE102006059129A1 (de) * 2006-07-31 2008-02-0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US20090015142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extraction film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s
DE102007033300A1 (de) 2007-07-18 2009-01-2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ichtlenkende Oberflächenstruktur
DE102007054037A1 (de) 2007-09-28 2009-04-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Leuchte und Anzeigevorrichtung
DE102007059732B4 (de) 2007-12-12 2020-11-12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S8089208B2 (en) * 2007-12-21 2012-01-03 Zeon Corporatio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TWM342521U (en) 2008-05-19 2008-10-11 Chi Hsin Electronics Corp Optical components for backlight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4460A (zh) * 2000-11-02 2005-12-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发射显示器的亮度增强
JP2003109747A (ja) * 2001-07-24 2003-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面発光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30872A (ja) * 2004-07-21 2006-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019250A (zh) * 2004-07-23 2007-08-15 诺瓦莱德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层的顶部发光电致发光元件
TW200917538A (en) * 2007-09-10 2009-04-1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Radiation-emitting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3624A (zh) * 2013-06-12 2016-04-13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5493624B (zh) * 2013-06-12 2017-10-3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El用光提取薄膜、el用光提取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面发光体
CN10907069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科罗拉多大学董事会 辐射冷却结构和系统
CN109070695B (zh) * 2016-02-29 2021-07-27 科罗拉多大学董事会 辐射冷却结构和系统
US11768041B2 (en) 2016-02-29 2023-09-2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ody Corporate Radiative cooling structures and systems
CN109477911A (zh) * 2016-05-25 2019-03-15 赫普塔冈微光有限公司 微透镜阵列漫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52935A (ko) 2012-05-24
CN102484212B (zh) 2015-07-22
JP2012530336A (ja) 2012-11-29
US20120193645A1 (en) 2012-08-02
TWI576002B (zh) 2017-03-21
TW201108847A (en) 2011-03-01
EP2443681A1 (de) 2012-04-25
US9337447B2 (en) 2016-05-10
DE102009025123A1 (de) 2010-12-23
WO2010146091A1 (de) 2010-12-23
JP5686797B2 (ja) 2015-03-18
EP2443681B1 (de)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212B (zh) 发射辐射的装置
KR101702274B1 (ko) 발광 장치
KR101165449B1 (ko) 광 추출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WO2010113737A1 (ja) El素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10129428A (ko) 기판 및 유기 el 발광 장치
KR102295610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US20150036316A1 (en)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high uniformity and wide angl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TW200814391A (en) Radiation emitting component
CN101625477B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背照单元光板和含该光板液晶显示器
JP5703582B2 (ja) El素子、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3193135A (zh) 发光器件
JP5750955B2 (ja) El素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40110677A (ko) 색 개선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83088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5377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99932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CN10985671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834743B2 (ja) 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4242734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基板制备方法
JP6176892B2 (ja) 照明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24004015A1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497582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136096B2 (ja) 照明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010907A (ja) El素子、並びにel素子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1164499A (ja) 光学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6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after: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Patentee befor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after: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befor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8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after: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befor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8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after: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OLED GmbH

Patentee before: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