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8916B -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8916B
CN102458916B CN201080025879.5A CN201080025879A CN102458916B CN 102458916 B CN102458916 B CN 102458916B CN 201080025879 A CN201080025879 A CN 201080025879A CN 102458916 B CN102458916 B CN 102458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ortion
side frame
load
width direc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58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8916A (zh
Inventor
山木状元
斋藤健一
阿部健志
西出治宝
古田容造
冈义友
奥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37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390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37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39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37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108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5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8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8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89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4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fixed structures, i.e. where neither the seat nor a part thereof are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6Panel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该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两端部结合在所述各侧部框架部的下部上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至少配置在从相当于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的腰椎的上部的第一高度到相当于所述腰椎的下部的第二高度之间,并且,在沿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随着从所述第一高度趋向所述第二高度而以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当输入来自车辆后部的冲击时能够控制乘员的上身的动作的功能。
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2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53754号、2009年6月2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53755号、及2009年6月2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5375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设有支承板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为了当来自车辆后部的冲击载荷输入时迅速地使乘员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隙缩小,该支承板从背面侧对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骨盆上部进行支承。
在该座椅靠背框架的情况下,支承板的前表面侧形成得平坦,左右的端部结合在框架主体的侧部框架部上。因此,若冲击从车辆后部输入,则乘员的腰部最初通过支承板得到支承。由此,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以腰部(骨盆上部)为支点向后方倾动。其结果为,头部尽早接近头枕。
另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将板状的加强部件即背部板结合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背部,当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使载荷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经由背部板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另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背部安装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超过座椅靠背宽度的加强管,将输入到车身侧部的冲击载荷经由加强管传递至车身中央侧。
但是,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中,由于外径较大的加强管配置在侧部框架部的背部,所以,座椅靠背的前后宽度增大,会导致座椅的大型化。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该课题,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框架,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上安装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部件,并通过加强板对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背面彼此进行结合。
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中,若从车身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则该载荷从载荷传递部件传递至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而且,载荷从该侧部框架部经由背部侧的加强板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1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46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67038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座椅靠背框架,当来自车辆后部的冲击输入时,通过支承板的平坦的面从后方侧支承乘员的腰部。因此,有可能最初会对与支承板的上部原本想支承的乘员的腰椎部分相比的上方侧(胸椎部分)进行推压。该情况下,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很难保持一定姿势地(同相位)向后方侧移动。
另外,上述以往的座椅靠背框架中,左右的侧部框架部通过背部板在向后方侧偏移的位置上被连结。因此,为了使背部板有效地发挥用于载荷传递的功能,必须要追加复杂且大型的加强构造。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输入到载荷传递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传递至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后,经由相对于载荷传递部件向后方侧偏置地配置的加强板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因此,由于在侧部框架部上作用有弯曲方向的力矩,所以,载荷的传递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使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保持一定姿势地向后方侧移动,从而能够缓和乘员从座椅受到的冲击。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不会导致构造的复杂化,能够可靠地将从车辆侧部输入至一方的侧部框架部的冲击载荷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能够将从车辆侧部输入的冲击载荷高效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从而实现更迅速的载荷传递。
(1)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具有: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两端部结合在所述各侧部框架部的下部的支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至少配置在从相当于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的腰椎的上部的第一高度到相当于所述腰椎的下部的第二高度之间,并且,在沿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随着从所述第一高度趋向所述第二高度而以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
由此,若从车辆后部输入冲击载荷,则从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到臀部的特定部位最初通过支承板的鼓出部分被向前方推压。因此,支承板的上缘部不会将乘员向前方推压,乘员的从腰部到臀部的特定部位总是最初被推压,乘员的胸部和头部能够以一定的姿势(同相位)向后方移动。另外,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最初从腰部到臀部的特定部位被向前方推压从而乘员的头部高度降低,乘员的头部容易接近头枕。
另外,在从车辆侧部输入冲击载荷时,在载荷被输入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的情况下,该载荷经由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弯曲的支承板被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传递。
(2)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在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形成为中央部以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形状。
由此,支承板的形状成为沿乘员的腰部以及臀部的曲面形状,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将乘员向前方侧推压的载荷沿座椅宽度方向分散。另外,当来自车辆侧部的冲击载荷输入时,在载荷输入到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的情况下,经由具有三维弯曲面的支承板,载荷被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
(3)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在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以在所述第二高度最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形成。
由此,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乘员的腰椎的下端部分通过支承板最初被向前方推压。
(4)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在所述支承板的后方,还具有将所述一对侧部框架部的背部彼此之间连接的背部板。
(5)在上述(4)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所述支承板将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前部彼此之间连接。
由此,若冲击载荷从车辆侧部传递至一方的侧部框架部,则该载荷经由支承板和背部板被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此时,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前后宽度的整个区域与支承板及背部板一起发挥载荷的传递块的功能。
(6)在上述(4)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具有:将所述支承板的上部和所述背部板的上部连接的上部接合部;将所述支承板的下部和所述背部板的下部连接的下部接合部。
由此,支承板的上部及下部和背部板的上部及下部分别相互接合,形成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
(7)在上述(4)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具有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部件。
(8)在上述(7)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供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侧穿插的贯穿孔。
(9)在上述(8)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设有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贯穿所述侧壁的贯穿孔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接合在所述后壁的前表面上,并且,所述背部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缘部接合在所述后壁的后表面上。
由此,若从车辆侧部向载荷传递部件输入有冲击载荷,则该冲击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和侧部框架部的后壁的接合部以及侧部框架部的后壁和背部板的接合部而传递至背部板。
(10)在上述(9)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中,还可以为,所述侧壁的贯穿孔沿上下方向分离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穿插在所述各贯穿孔中并接合在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后壁的前表面上的多个管材;将这些多个管材覆盖并配置在所述侧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块材。
由此,若从车辆侧部向载荷传递部件的块材输入有冲击载荷,则该载荷经由多个管材和侧部框架部的后壁的接合部而传递至背部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在来自车辆后部的冲击载荷输入时,从乘员的腰部到臀部的特定部位通过支承板的鼓出部分最初被向前方推压。因此,使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保持一定姿势地向后方移动,从而能够缓和乘员的头部以及颈部从头枕受到的冲击。而且,最初从腰部到臀部的特定部位被向前方推压,乘员的头部高度降低。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乘员的头部接近头枕,能够有利地保护乘员的颈部。
另外,由于将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下缘连结的支承板的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向前方鼓出的弯曲形状,所以,当来自车辆侧部的冲击输入时,能够提高座椅宽度方向的耐载荷性能。
在上述(2)的情况下,由于支承板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中央侧向后方凹陷成凹状的弯曲形状,所以,当来自车辆侧部的冲击载荷输入时,能够使作用在乘员的腰部以及臀部上的载荷沿座椅宽度方向广泛地分散。由此,能够缓和作用在乘员的腰部以及臀部上的冲击。另外,当来自车辆侧部的冲击输入时,由于能够经由具有三维的弯曲面的支承板来传递载荷,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耐载荷性能。
在上述(3)的情况下,当来自车辆侧部的冲击输入时,乘员的腰椎的下端部分通过支承板最初被向前方推压。因此,腰椎上部和胸椎以同相位后退,能够更可靠地使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保持一定姿势地向后方移动。
在上述(4)以及(5)的情况下,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前部彼此之间和背部彼此之间分别通过支承板和背部板连接。因此,是简单的构造,而且,通过利用了两侧的侧部框架部的前后宽度的整个区域和支承板及背部板的构造体,能够将输入到一方的侧部框架部的冲击载荷可靠地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
另外,由于能够从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背部侧安装背部板,从左右的侧部框架部的前部侧安装支承板,所以,通过焊接等进行的构成部件的接合作业容易,具有生产效率好的优点。
在上述(6)的情况下,支承板和背部板通过上部接合部和下部接合部被接合,左右的侧部框架部通过由支承板和背部板构成的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构造体而被连结。因此,能够以高强度将从车辆侧部向一方的侧部框架部输入的冲击载荷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
在上述(7)~(9)的情况下,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穿插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的侧壁的贯穿孔并接合在该侧部框架的后壁的前表面上,背部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缘部接合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的后壁的后表面上。因此,能够隔着侧部框架部的后壁从载荷传递部件将从车辆侧部输入的冲击载荷大致直线地传递至背部板,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载荷的传递效率。
另外,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和背部板的缘部隔着侧部框架部的后壁而被连结,所以,具有能够使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变薄从而谋求座椅的小型化的优点。
在上述(1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容积大的块材承受来自车辆侧部的输入载荷,并能够通过多个管材将该载荷传递至背部板。因此,针对输入高度以及角度不同的冲击载荷能够保证稳定的载荷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与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图2的A-A截面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6是与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图2的B-B截面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7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8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9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沿图8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8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3是从后部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沿图15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20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2是图19的C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此外,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
图1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设在车辆的前坐席侧的车辆用座椅1的立体图。图2是同样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车辆用座椅1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车辆用座椅1具有:支承乘员的臀部的座椅垫2;连结在该座椅垫2的后端部并主要对乘员的腰部以及胸部(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3;支承在该座椅靠背3的上部且对乘员的头部及颈部进行支承的头枕4。
如图2所示,座椅垫2具有座垫框架7,该座垫框架7在后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6。该座垫框架7经由座椅轨道8、8而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底板9上。
图3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座椅靠背3的骨架部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以及图6是座椅靠背3的骨架部的剖视图。
如图2~图6所示,座椅靠背3具有大致矩形框形状的座椅靠背框架13,该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下端以能够倾动的方式结合在座垫框架7的后端部。该座椅靠背框架13具有:上部框架部13a;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下部框架部13b。
上部框架部13a由大致U字状的管材构成。在该上部框架部13a的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的中央,安装有以能够升降的方式对头枕4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管44(头枕支承部)。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由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板材构成。该侧部框架部13c、13d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比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下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窄。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后宽度窄的上方侧的区域,通过U字状截面部分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入,并焊接固定在上部框架部13a的对应的侧边部上。另外,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侧安装有:与座垫框架7的后端部连结的铰链部(未图示);对座椅靠背框架13的倾动角度进行调整的倾倒(reclining)机构(未图示)。此外,如图5所示,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动作杆45,左右的倾倒机构相互以能够连动的方式连结。
下部框架部13b通过弯曲的两片板材相互被接合而整体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以围绕动作杆45的周围的方式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该下部框架部13b的两端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中,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屈曲的前壁31a和后壁31b分别连设在面对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侧壁30的前后。如前所述,该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侧壁30形成为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宽度较窄,下方侧的宽度较宽。具体而言,侧壁30的后端侧在上下整个区域内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侧壁30的前端侧,从上部到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侧壁30的前端侧从其中央区域向下方以平缓地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侧部框架部13a c、13d的前壁31a的下缘区域,设有沿侧壁30的前端侧的弯曲形状而向前方鼓出的弯曲面。
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后方,配置有多条棱线部a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波纹板状的背板46。该背板46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后壁31b的后表面上。背板46以将从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到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高度的范围覆盖的方式配置。背板46的下端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13b的后部面上。
另外,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前部侧,配置有由三维地弯曲的板材构成的靠板47(支承板)。该靠板47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3c、13d的前壁31a的前表面上。如图5所示,靠板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以横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方式向后方侧弯曲。靠板47的上缘部47a侧在与靠板47大致平行地向上方延伸规定长度后,焊接固定在靠板47的上部前表面上。另外,靠板47的下端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13的前部面上。
如图5所示,从靠板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到下方区域的部分(以下,称为“大致下半部47b”),其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向下方并向前方鼓出的弯曲截面形状。图5中还描绘了乘员m从胸部到臀部的骨骼部。靠板47的大致下半部47b的弯曲形状从乘员的腰椎L的上端向下端平缓地向前方鼓出。该弯曲形状为,下端的鼓出高度连续直至乘员的骨盆P以及骶骨S的位置。
由此,当从车辆后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靠板47的大致下半部47b的鼓出部分最初将乘员m的腰椎L和其下侧部分向前方侧推压。
靠板47的上缘部47a相对于大致下半部47b位于后方侧。因此,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不会将乘员m的胸椎B部分向前方推压,能够使胸椎B部分不向前方弯曲而是向后方侧陷入。此外,靠板47的上缘部47a是具有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使乘员m的胸椎B部分向后方陷入的功能的部分。因此,还可以将靠板47的上缘部47a废弃或是置换成容易变形的构造。
如图6所示,靠板47中,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以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向车身后方侧凹入的方式弯曲成凹状从而形成该靠板47。该凹状的弯曲截面形状遍及靠板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地设置。尤其,在大致下半部47b的上部区域中,弯曲截面的凹入深度最深。由此,通过靠板47的大致水平方向的弯曲形状,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以从侧部到背部的部分被包入的方式受到支承。
另外,如图5所示,靠板47和背板46与下部框架部13b一起在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形成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有助于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的载荷传递。
另一方面,在侧部框架部13c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上,安装有载荷传递块21和侧气囊装置51。
载荷传递块21是当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等情况下将冲击载荷从车身侧壁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c的部件。载荷传递块21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具有并列配置的蜂巢构造。整个载荷传递块21通过树脂形成为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如图6所示,在侧部框架部13c的侧壁30上形成有贯穿孔32。在该贯穿孔32中嵌合有棱筒状的引导管33的基部。而且,引导管33的基部的后壁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3c的后壁31b的前表面上。载荷传递块21从侧壁30的外侧嵌合在以上述方式被安装在侧部框架部13c上的引导管33上。
侧气囊装置51是将感知冲击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未图示)和受到充气机的气压而展开的袋体(未图示)模块化而制成的。侧气囊装置51与侧部框架部13c上的载荷传递块21的前方侧相邻地安装。
另外,如图2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3c、13d的下端的倾倒机构(未图示)的外侧(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载荷传递块38、39。该各载荷传递块38、39与上部侧的载荷传递块21同样地,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并列配列而成的蜂巢构造。另外,安装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上的载荷传递块39与车宽方向中央的中央扶手箱(未图示)的侧面相对。
在以上的结构中,若从车辆后部输入有冲击载荷,则最初,靠板47的大致下半部47b的前方鼓出部分(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的前方鼓出部分)从背面侧将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m的腰椎L和骨盆P及骶骨S部分向前方推压。
由此,乘员m的腰椎L和与其相比的下侧部分被向前方推出。因此,与胸椎L相比的上侧部分被向座椅靠背3推压。同时,以降低头部位置的方式,头部和颈部被推压到头枕4上。
另一方面,若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从而中柱等的车身侧壁向座椅靠背3方向变形,则侧壁与车辆用座椅1的侧部的载荷传递块21、38抵接,将载荷输入至这些部件。若载荷输入至下方的载荷传递块38,则整个座椅向车宽方向内侧方向移动,并且,车宽方向内侧下方的载荷传递块39与中央扶手箱抵接。此时,载荷从座椅靠背框架13的下部框架部13b经由载荷传递块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另外,若冲击载荷输入至上方的载荷传递块21,则该载荷从载荷传递块21从正横向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1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3c。而且,从侧部框架部13c,载荷经由由靠板47以及背板46构成的筒状构造体和上部框架部13a以及下部框架部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3d的载荷进一步经由载荷传递块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此外,背板46的表面被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棱线部a划分成多个区域,该背板46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之间与靠板47一同构成筒状构造体。因此,若载荷输入至背板4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则在所划分的多个区域中产生剪切方向的应力。由此,输入的冲击载荷在背板46的大致整个区域被承受,载荷以在背板46的整个区域分散的方式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3d。
如以上那样,在该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靠背框架13中,在结合在侧部框架部13c、13d上且对乘员m的背部进行支承的靠板47上,设有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向前方鼓出的鼓出部分。由此,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该鼓出部分最初将乘员m的腰椎L以下的部分向前方推压。因此,能够不使乘员m的胸椎B部分向前方弯曲地、将乘员m的胸部和头部及颈部以同相位向座椅靠背3和头枕4推压。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与乘员的腰椎的下端对应的部分向最前方鼓出,所以,使乘员m的胸部和头部及颈部以同相位向后方移动因而有利。
因此,能够使乘员的头部以及颈部在初期阶段尽早接近头枕4,从而保护乘员的颈部。同时,在头部以及颈部被推压到头枕4上时,乘员m的胸部(背部)在大致相同的时刻被推压到座椅靠背3上。因此,能够缓和作用在乘员m的头部以及颈部上的冲击。
而且,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3中,靠板47的大致下半部47b的前方鼓出部分,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将乘员m的腰椎L及其下方侧部分向前方推压。因此,在冲击输入初期,能够降低乘员m的头部高度,从而更迅速地使乘员m的头部接近头枕4。因此,能够更有利地保护乘员m的颈部。
另外,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3中,由于靠板47的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向前方鼓出的弯曲形状,所以,能够提高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耐载荷性能。
而且,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3中,靠板47的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形状是中央侧向后方凹陷成凹状的弯曲形状。因此,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能够使作用在乘员的腰部以及臀部上的载荷在座椅宽度方向的较宽的范围内分散。因此,能够缓和作用在乘员的腰部以及臀部上的冲击。
另外,靠板47为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向前方鼓出的弯曲形状,并且,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呈中央侧向后方凹陷成凹状的弯曲形状。因此,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能够通过靠板47的耐载荷性能高的三维的弯曲形状可靠地承受载荷。因此,即使在载荷从稍微偏移的方向输入到侧部框架部13c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载荷通过靠板47迅速地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13d。
(2)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7~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此外,在附图中,箭头F指示车辆的前方。
图7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设在车辆的前坐席侧的车辆用座椅101的立体图。图8同样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车辆用座椅101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车辆用座椅101具有:支承乘员的臀部的座椅垫102;连结在该座椅垫102的后端部且主要支承乘员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103;支承在该座椅靠背103的上部且支承乘员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未图示)。
如图8所示,座椅垫102具有座垫框架107,在该座垫框架107的后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106。该座垫框架107经由座椅轨道108、108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底板109上。
图9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座椅靠背103的骨架部的立体图。图10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1以及图12是座椅靠背103的骨架部的剖视图。
如图8~图12所示,座椅靠背103具有大致矩形框形状的座椅靠背框架113,该座椅靠背框架113的下端以能够倾动的方式结合在座垫框架107的后端部。该座椅靠背框架113具有:上部框架部113a;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下部框架部113b。
上部框架部113a由大致U字状的管材构成。在该上部框架部113a的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的中央,安装有能够以升降的方式支承头枕的一对支承管144。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由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板材构成。侧部框架部113c、113d以如下方式形成:与该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比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下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后宽度窄的上方侧的区域通过U字状截面部分以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入的方式焊接固定在上部框架部113a的对应的侧边部上。另外,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侧安装有与座垫框架107的后端部连结的铰链部(未图示)和对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倾动角度进行调整的倾倒机构(未图示)。此外,如图11所示,左右的倾倒机构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动作杆145以能够相互连动的方式连结。
下部框架部113b,将弯曲的两块板材相互接合而整体形成为大致筒状,以围绕动作杆145的周围的方式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该下部框架部113b的两端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上。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在面对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侧壁130的前后,分别连设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屈曲的前壁131a和后壁131b。该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侧壁130,如前所述,以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宽度窄、下方侧的宽度宽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侧壁130的后端侧在上下整个区域内形成为大致直线。侧壁130的前端侧在从上部到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为大致直线。侧壁130的前端侧从该中央区域朝向下方以平缓地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侧部框架部113a,113d的前壁131a的下缘区域设有沿侧壁130的前端侧的弯曲形状向前方鼓出的弯曲面。
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后方,配置有多条棱线部100a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波纹板状的背板146(背部板)。该背板146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后壁131b的后表面上。背板146以将从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到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高度的范围覆盖的方式配置。在背板146的下端设有下部接合片146a,该下部接合片146a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113b的后部面上。
另外,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前部,配置有由三维地弯曲的板材构成的靠板147(前部板)。该靠板147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的前表面上。如图11所示,靠板1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以跨越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方式向后方侧弯曲。靠板147的上缘部147a侧与靠板147大致平行地向上方延伸规定长度后,通过上端的上部接合片147c焊接固定在靠板147的上部前表面上。另外,在靠板147的下端,设有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113的前部面上的下部接合片147d。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靠板147的上部接合片147c和背板146的上部前表面构成靠板147和背板146的上部接合部。靠板147的下部接合片147d以及下部框架部113b的前表面和背板146的下部接合片146a以及下部框架部113b的后表面构成靠板147和背板146的下部接合部。
靠板147和背板146其两侧的侧缘部以上述方式并分别以重合状态焊接固定在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和后壁131b上。上缘部直接相互焊接固定。下缘部经由下部框架部113b而焊接固定。因此,靠板147和背板146与下部框架部113b一起构成闭合截面。该闭合截面以连结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的方式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如图11所示,靠板147的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到下方区域的部分(以下,称为“大致下半部147b”)形成为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朝向下方而向前方鼓出的弯曲截面形状。靠板147的大致下半部147b的弯曲形状从乘员的腰椎的上端向下端平缓地向前方鼓出,其鼓出高度连续直至下端。
如图12所示,靠板147中,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以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向车身后方侧凹陷的方式弯曲成凹状而形成。该凹状的弯曲截面形状遍及靠板1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而设置。尤其是,在下半部147b的上部区域,弯曲截面的凹陷深度最深。由此,通过靠板147的水平方向的弯曲形状,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和臀部,以从侧部到背部的部分被包入的方式得到支承。
图13是表示将零件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进行组装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上,沿上下方向并列地设有大致方形的三个贯穿孔132。在这些贯穿孔132中嵌入有棱筒状的引导管133的基部。三个贯穿孔132设在侧壁13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向车身后方侧偏倚的区域中。嵌入到贯穿孔132中的各引导管133的基部焊接固定在从侧部框架部113的侧壁130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131b上。具体而言,引导管133的基部,偏平的后部壁与侧部框架部113c的后壁131b的前表面重合。在该状态下,两者焊接固定。而且,载荷传递块121以嵌合状态被固定在从侧壁130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三根引导管133上。
载荷传递块121是在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使该冲击载荷从车身侧壁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c的部件。载荷传递块121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具有并列配置的蜂巢构造。整个载荷传递块121通过树脂形成为上下方向上长的立方体状。另外,载荷传递块121具有供突出设在侧部框架部113c上的引导管133嵌入的多个嵌合孔134。在将这些嵌合孔134嵌合到引导管133上的状态下,载荷传递块121的根部侧的上下的端部通过螺栓被紧固固定在侧部框架部113c上。
另外,在侧部框架部113c的侧壁130上,安装有乘员保护用的侧气囊装置151。
侧气囊装置151是将感知冲击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未图示)和受到充气机的气压而展开的袋体(未图示)模块化而制成的。侧气囊装置151在侧部框架部113c上的载荷传递块121的前方侧相邻地安装。
另外,如图8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下端的倾倒机构(未图示)的外侧(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载荷传递块138、139。该各载荷传递块138、139与上部侧的载荷传递块121同样地,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并列配列的蜂巢构造。另外,安装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上的载荷传递块139与车宽方向中央的中央扶手箱(未图示)的侧面相对。
在以上的结构中,若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从而中柱等的车身侧壁向座椅靠背103方向发生变形,则侧壁与车辆用座椅101的侧部的载荷传递块121、138抵接,载荷被输入至这些部件。若载荷输入至下方侧的载荷传递块138,则座椅整体向车宽方向内侧方向移动,并且,车宽方向内侧下方的载荷传递块139与中央扶手箱抵接。此时,载荷从座椅靠背框架113的下部框架部113b经由载荷传递块1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另外,若在上方的载荷传递块121上输入有冲击载荷,则该载荷从载荷传递块121从正横向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11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而且,载荷从侧部框架部113c经由由靠板147以及背板146构成的筒状构造体和上部框架部113a以及下部框架部1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传递至侧部框架部113d的载荷进一步经由载荷传递块1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此外,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与靠板147一起构成筒状构造体的背板146,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棱线部100a,其表面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因此,若在背板14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输入有载荷,则在被划分的多个区域中产生剪切方向的应力。由此,输入的冲击载荷在背板146的大致整个区域被承受,载荷以在背板146的整个区域分散的方式被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
另外,若从车辆后部输入有冲击载荷,则最初,靠板147的大致下半部147b的前方鼓出部分(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的前方鼓出部分)将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从腰部到臀部的部分(腰椎的下端的下方部分)从背面侧向前方推压。由此,乘员的腰部的下方被向前方推出。由此,乘员的胸部、头部及颈部被推压到座椅靠背103和头枕上。其结果为,乘员的头部及颈部在初期阶段尽早与头枕接近,乘员的颈部受到保护。
如以上那样,在该车辆用座椅101的座椅靠背框架113中,左右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部彼此之间和背部彼此之间分别通过靠板147和背板146结合。因此,通过利用了靠板147及背板146和两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牢固的构造体,能够将输入到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113c上的冲击载荷可靠地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113d。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框架113中,靠板147和背板14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相互结合。这些靠板147和背板146的两缘部结合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和后壁131b上。因此,靠板147和背板146与下部框架部113b一起成为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筒状构造体,能够以高强度使冲击载荷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之间进行传递。
另外,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13中,靠板147的两缘部重叠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前壁131a上并从前方侧焊接固定。同样地,背板146的两缘部重叠在侧部框架部113c、113d的后壁131b上并从后方侧焊接固定。因此,具有靠板147和背板146的焊接作业容易的优点。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13的情况下,靠板147和背板146的上下的焊接作业也能够从前后方向进行,能够高效地进行各部分的焊接作业。
而且,在该座椅靠背框架113中,以靠板147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向中央朝向后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良好地确保通常使用时的乘员的乘坐感。而且,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使载荷向座椅宽度方向分散,从而能够缓和作用在乘员上的冲击。
另外,在为该座椅靠背框架113的情况下,与背板146一起构成筒状构造体的靠板147,其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向前方鼓出,并且,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成为向中央侧凹陷成凹状的三维的弯曲形状。因此,针对从车辆侧部输入的冲击载荷能够得到较高的耐载荷性能。即使在载荷从稍微偏移的方向输入到侧部框架部113c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载荷通过靠板147迅速地传递至另一方的侧部框架部113d。
(3)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4~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此外,附图中,箭头F指示车辆的前方。
图14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设置在车辆的前坐席侧的车辆用座椅201的立体图。图15同样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车辆用座椅201的骨架部的立体图。
车辆用座椅201具有:支承乘员的臀部的座椅垫202;连结在该座椅垫202的后端部且主要支承乘员的腰部及胸部(背部)的座椅靠背203;支承在该座椅靠背203的上部且支承乘员的头部及颈部的头枕(未图示)。
如图15所示,座椅垫202具有座垫框架207,该座垫框架207在后端部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206。该座垫框架207经由座椅轨道208、208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底板209上。
图16是从后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座椅靠背203的骨架部的立体图。图17是从前部侧斜上方观察到的该骨架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8以及图19是座椅靠背203的骨架部的剖视图。
如图15~图19所示,座椅靠背203具有座椅靠背框架213,该座椅靠背框架213的下端以能够倾动的方式结合在座垫框架207的后端部。该座椅靠背框架213具有:上部框架部213a;左右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下部框架部213b。
上部框架部213a由大致U字状的管材构成。在该上部框架部213a的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的中央,安装有以能够升降的方式支承头枕的一对支承管244。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由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板材构成。侧部框架部213c、213d以如下方式形成:与该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比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下方侧的区域的前后宽度窄。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前后宽度窄的上方侧的区域,通过U字状截面部分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入,并焊接固定在上部框架部213a的对应的侧边部上。另外,在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下端侧安装有:与座垫框架207的后端部连结的铰链部(未图示);对座椅靠背框架213的倾动角度进行调整的倾倒机构(未图示)。此外,如图18所示,左右的倾倒机构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动作杆245而以能够相互连动的方式连结。
下部框架部213b,弯曲的两块板材相互接合而整体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以围绕动作杆245的周围的方式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该下部框架部213b的两端部连结在左右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下端。
左右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中,在面对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侧壁230的前后,分别连设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屈曲的前壁231a和后壁231b。该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侧壁230形成为,如前所述,与大致中央部相比的上方侧的宽度较窄,下方侧的宽度较宽。具体而言,侧壁230的后端侧在上下整个区域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侧壁230的前端侧在从上部到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为大致直线状。侧壁230的前端侧从其中央区域向下方以平缓地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侧部框架部213a、213d的前壁231a的下缘区域,设有沿侧壁230的前端侧的弯曲形状而向前方鼓出的弯曲面。
在侧部框架部213c、213d之间的后方配置有多条棱线部200a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波纹板状的背板246(加强板)。该背板246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后壁231b的后表面上。背板246以覆盖从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下端到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高度的范围的方式配置。在背板246的下端上,设有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213b的后部面上的下部接合片246a。
另外,在侧部框架部213c、213d之间的前部,配置有由三维地弯曲的板材构成的靠板247。该靠板247的两侧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前壁231a的前表面上。如图18所示,靠板2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以跨越左右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之间的方式向后方侧弯曲。靠板247的上缘部247a侧在与靠板247大致平行地向上方延伸规定长度后,通过上端的上部接合片247a焊接固定在靠板247的上部前表面上。另外,在靠板247的下端上,设有焊接固定在下部框架部213的前部面的下部接合片247d。
靠板247和背板246其两侧的侧缘部以上述方式并以分别重合在两侧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前壁231a和后壁231b上的状态焊接固定。上缘部直接相互焊接固定。下缘部经由下部框架部213b焊接固定。因此,靠板247和背板246与下部框架部213b一起构成闭合截面。该闭合截面以将侧部框架部213c、213d之间连结的方式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如图18所示,靠板247的上下方向的从大致中央到下方区域的部分(以下,称为“大致下半部247b”)形成为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朝向下方而向前方鼓出的弯曲截面形状。靠板247的大致下半部247b的弯曲形状从乘员的腰椎的上端向下端平缓地向前方鼓出,其鼓出高度连续直到大致下端位置。
如图19所示,靠板247以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向车身后方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水平方向的截面弯曲成凹状。该凹状的弯曲截面形状遍及靠板247的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地设置。尤其,在下半部247b的上部区域中,弯曲截面的凹陷深度最深。由此,通过靠板247的水平方向的弯曲形状,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和臀部以从侧部到背部的部分被包入的方式得到支承。
图20以及图21是表示零件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213c进行组装的状态的图。图20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到的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部侧的分解立体图。图21是在拆下靠板247的状态下,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到的侧部框架部213c的前部侧的立体图。另外,图22是与图19的C部对应的车辆用座椅201的放大剖视图。
侧部框架部213c的侧壁230上,沿上下方向并列地设有大致方形的三个贯穿孔232。棱筒状的引导管233(管材)以嵌合状态固定在这些贯穿孔232中。三个贯穿孔232设在侧壁23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向车身后方侧偏倚的区域中。嵌入到贯穿孔232中的各引导管233的基端部焊接固定在从侧部框架部213的侧壁230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231b的前表面上。具体而言,引导管233的基端部其偏平的后部壁与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的前表面重合。该状态下,两者焊接固定。
如图22所示,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向座椅后方侧稍微倾斜。各引导管233以沿该后壁231b的倾斜的方式,从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基端部侧的部分向座椅后方侧稍微倾斜。
载荷传递块221以嵌合状态固定在从侧壁230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三个引导管233上。
载荷传递块221是当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用于将该冲击载荷从车身侧壁传递至侧部框架部213c的部件。载荷传递块221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具有并列配置的蜂巢构造。整个载荷传递块221通过树脂形成为上下方向上长的立方体状。另外,载荷传递块221具有供突出设置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的引导管233嵌入的多个嵌合孔234。在将这些嵌合孔234嵌合在引导管233中的状态下,载荷传递块221的根部侧的上下的端部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
如图22所示,载荷传递块221的各嵌合孔234沿引导管233的形状,其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到基端部侧的部分朝向座椅后方侧稍微倾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管233和载荷传递块221构成载荷传递部件。
另外,在侧部框架部213c的侧壁230安装有乘员保护用的侧气囊装置251。
如图22所示,侧气囊装置251具有:感知冲击并生成气体的充气机252;受到充气机252的气压而展开的折叠的袋体253。侧气囊装置251以这些部件被收容在具有能够开闭的盖部的气囊外壳254中的状态安装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
充气机252以沿长度方向的方式安装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袋体253配置在充气机252的气体放出口252b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且与载荷传递块221的前表面相对的位置上。袋体253从前端侧向根部侧向充气机252方向卷绕成数圈的卷筒状并被折叠。因此,若袋体253从充气机252受到气压,则卷绕物从根部侧边释放边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和车身前方侧顺畅地展开。此时,袋体253与载荷传递块221的前表面相对,所以,通过载荷传递块221的前表面,展开方向被限制为车辆前方方向。该状态下,袋体253沿中柱以及车门衬板等的车身侧壁(未图示)向前方侧展开。
此外,图22中的255是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213和载荷传递块221及侧气囊装置251的周围区域的填充材料。图22中的256是覆盖填充材料255的外表面的表皮部件。
另外,如图15所示,在左右两侧的侧部框架部213c、213d的下端的倾倒机构(未图示)的外侧(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载荷传递块238、239。该各载荷传递块238、239与上部侧的载荷传递块221同样地,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筒状截面具有并列配列的蜂巢构造。另外,安装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213d的载荷传递块239与车宽方向中央的中央扶手箱(未图示)的侧面相对。
在以上的结构中,若从车辆侧部输入有冲击载荷从而中柱等的车身侧壁向座椅靠背203方向变形,则侧壁与车辆用座椅201的侧部的载荷传递块221以及238抵接,载荷输入至这些部件。若载荷输入至下方侧的载荷传递块238,则整个座椅向车宽方向内侧方向移动,并且,车宽方向内侧下方的载荷传递块239与中央扶手箱抵接。此时,载荷从座椅靠背框架213的下部框架部213b经由载荷传递块2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另外,若冲击载荷输入至上方的载荷传递块221,则该载荷从载荷传递块221沿正横向传递至座椅靠背框架21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213c。而且,载荷从侧部框架部213c经由由靠板247以及背板246构成的筒状构造体和上部框架部213a以及下部框架部213b传递至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213d。传递至侧部框架部213d的载荷进一步经由载荷传递块239和中央扶手箱传递至底板通道。
因此,输入至上方的载荷传递块221的载荷被直接传递至侧部框架部213c的侧壁230,并经由沿上下方向分离地配置的多个引导管233而传递至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该载荷被传递至接合在后壁231b上的背板246的一端,而且,被传递至接合在背板246的另一端的侧部框架部213d的后壁231b。
此外,背板246的表面被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棱线部200a划分成多个区域。因此,若载荷输入到背板246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则在所划分的多个区域中产生剪切方向的应力。由此,输入的冲击载荷在背板246的大致整个区域被承受,以分散到背板246的整个区域的方式传递至内侧的侧部框架部213d。
另外,在从车辆后部输入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下,最初,靠板247的大致下半部247b的前方鼓出部分(大致铅直方向的截面的前方鼓出部分)将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员的从腰部到臀部的部分(腰椎的下端的下方部分)从背面侧向前方推压。由此,乘员的腰部的下方向前方被推出。由此,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及颈部被推压到座椅靠背203和头枕上。其结果为,乘员的头部及颈部在初期阶段尽早接近头枕,乘员的颈部受到保护。
如以上那样,在该车辆用座椅201的座椅靠背框架213中,引导管233的基部穿插在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213c的侧壁230的贯穿孔232中。而且,该引导管233的基部焊接固定在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的前表面上,并且,背板246的侧缘部焊接固定在后壁231b的后表面上。因此,能够使从载荷传递块221输入至引导管233的载荷从夹持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的引导管233大致直线地传递至背板246。因此,当冲击输入时,能够不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力矩地、将冲击迅速地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213d。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246的上下与前方的靠板247连结,并与靠板247一起构成闭合截面的筒状构造体。因此,能够以高强度将从引导管233输入到背板246的冲击载荷传递至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部框架部213d。
另外,在该座椅靠背框架213中,引导管233的基部夹持侧部框架部213c的后壁231b并相互结合,所以,能够使座椅靠背203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变薄从而谋求座椅的小型化。
而且,对于该座椅靠背框架213来说,在侧部框架部213c上沿上下方向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引导管233,各引导管233的基部焊接在后壁231b上。而且,在引导管233的前端侧从侧壁230的外侧覆盖有载荷传递块221。因此,通过容积较大的载荷传递块221承受高度以及角度不同的载荷输入,能够将该载荷经由上下分离的多个引导管233可靠地传递至后壁231b和背板246。因此,即使来自车身侧壁的输入载荷的高度以及方向存在偏差,也总是能够稳定地将载荷向侧部框架部213d方向传递。
此外,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当来自车身后部的冲击输入时对乘员的上身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车辆用座椅
4头枕
13座椅靠背框架
13c侧部框架部
13d侧部框架部
44支承管(头枕支承部)
47靠板(支承板)
L腰椎
101车辆用座椅
113座椅靠背框架
113b下部框架部(下部接合部)
113c侧部框架部
113d侧部框架部
146背板(背部板)
146a下部接合片(下部接合部)
147靠板(前部板)
147c上部接合片(上部接合部)
147d下部接合片(下部接合部)
201车辆用座椅
213座椅靠背框架
213c侧部框架部
213d侧部框架部
221载荷传递块(载荷传递部件、块材)
230侧壁
231b后壁
232贯穿孔
233引导管(载荷传递部件、管材)
246背板(加强板)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具有:
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部框架部;
两端部结合在所述各侧部框架部的下部的支承板;
在所述支承板的后方,将所述一对侧部框架部的背部彼此之间连接的背部板;
将所述支承板的上部和所述背部板的上部连接的上部接合部;
将所述支承板的下部和所述背部板的下部连接的下部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至少配置在从相当于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的腰椎的上部的第一高度到相当于所述腰椎的下部的第二高度之间,并且,在沿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随着从所述第一高度趋向所述第二高度而以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形成为中央部以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支承板以在所述第二高度最向前方鼓出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将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前部彼此之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载荷传递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框架部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供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侧穿插的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设有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后壁,贯穿所述侧壁的贯穿孔的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基部接合在所述后壁的前表面上,并且,所述背部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缘部接合在所述后壁的后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贯穿孔沿上下方向分离地设置有多个,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具有:穿插在所述各贯穿孔中并接合在所述侧部框架部的后壁的前表面上的多个管材;将这些多个管材覆盖并配置在所述侧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块材。
CN201080025879.5A 2009-06-29 2010-06-17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89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3756A JP5123902B2 (ja) 2009-06-29 2009-06-29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9-153756 2009-06-29
JP2009153755A JP5123901B2 (ja) 2009-06-29 2009-06-29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9153754A JP5410859B2 (ja) 2009-06-29 2009-06-29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9-153754 2009-06-29
JP2009-153755 2009-06-29
PCT/JP2010/004056 WO2011001622A1 (ja) 2009-06-29 2010-06-17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8916A CN102458916A (zh) 2012-05-16
CN102458916B true CN102458916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410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8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8916B (zh) 2009-06-29 2010-06-17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27362B2 (zh)
EP (1) EP2450227B1 (zh)
CN (1) CN102458916B (zh)
BR (1) BRPI1014713A2 (zh)
RU (1) RU2501676C9 (zh)
WO (1) WO20110016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8157A1 (en) * 2009-12-15 2011-06-23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with pelvis-motion regulator
JP5594366B2 (ja) * 2010-10-01 2014-09-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剛性設定方法
JP6178546B2 (ja) * 2012-04-27 2017-08-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5888412B2 (ja) * 2012-04-27 2016-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対側突荷重伝達構造
JP5661696B2 (ja) * 2012-08-07 2015-01-2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り物用シート装置
US9446696B2 (en) 2012-09-26 2016-09-2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10455945B2 (en) 2012-10-23 2019-10-29 Lear Corporation Thoracic region comfort seating system
US20180126882A1 (en) * 2015-08-04 2018-05-1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558442B2 (ja) * 2015-10-02 2019-08-1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US10093214B2 (en) * 2016-01-14 2018-10-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chanical manual leg tilt
JP6608316B2 (ja) * 2016-03-23 2019-11-20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用カバー
US10099592B2 (en) * 2016-04-27 2018-10-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elescoping power head restraint with cover assembly
US10021985B2 (en) * 2016-04-28 2018-07-17 James E. Grove Adjustable back support assembly for the back of a chair
GB2550191A (en) * 2016-05-12 2017-11-15 Gordon Murray Design Ltd Vehicle seat
JP6743611B2 (ja) * 2016-09-15 2020-08-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EP3315354B1 (en) * 2016-10-26 2020-09-30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JP6546145B2 (ja) * 2016-11-14 2019-07-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92934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JP7025286B2 (ja) * 2018-06-08 2022-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室内構造
JP6660425B2 (ja) * 2018-07-20 2020-03-1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姿勢制御装置
EP3847053B1 (en) * 2018-09-04 2023-10-25 Safran Seats USA LLC Light weight metal back with extra living space
WO2021040716A1 (en) * 2019-08-29 2021-03-04 Safran Seats Usa Llc Auxetic energy absorbing passenger safety assembli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3807B2 (ja) * 1994-03-31 1999-04-1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安全シート
JP3493927B2 (ja) * 1996-12-20 2004-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134808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03289C3 (de) 1973-01-24 1979-12-13 Recaro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Schalensitz für Kraftfahrzeuge
SU640877A1 (ru) * 1976-01-07 1979-01-08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3495 Механизм регулировки профил спинки сидень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S6344266Y2 (zh) 1981-04-20 1988-11-17
JPS60155352A (ja) 1984-01-24 1985-08-15 Chuo Seisakusho:Kk T型状ワ−クのための研摩装置
JPS60155352U (ja) * 1984-03-26 1985-10-16 アラ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トのシ−トフレ−ム
JPS6399555A (ja) 1986-10-16 1988-04-30 Nec Corp GaAs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
JPS6399555U (zh) * 1986-12-17 1988-06-28
JP2584934B2 (ja) 1992-04-27 1997-02-26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安全装置
JPH09136610A (ja) 1995-11-14 1997-05-27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H11105602A (ja) 1997-10-08 1999-04-2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DE202004010625U1 (de) * 2004-07-06 2004-11-04 Eysing, Volker Wilhelm Bürostuhl mit flexibler Lehne
JP4728670B2 (ja) 2005-03-11 2011-07-20 レカ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フレーム
US8033602B2 (en) * 2007-07-20 2011-10-11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JP4569642B2 (ja) 2008-02-12 2010-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485582B2 (ja) * 2008-07-11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荷重伝達体
US20100207443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air bladder
EP2614986B1 (en) * 2009-03-24 2014-06-2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JP5054155B2 (ja) * 2010-06-04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WO2011154957A1 (en) * 2010-06-07 2011-12-1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ting assembly with a blow molded seat bac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3807B2 (ja) * 1994-03-31 1999-04-1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安全シート
JP3493927B2 (ja) * 1996-12-20 2004-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134808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0227A4 (en) 2012-11-28
EP2450227A1 (en) 2012-05-09
US8827362B2 (en) 2014-09-09
RU2012101658A (ru) 2013-07-27
US20120098305A1 (en) 2012-04-26
BRPI1014713A2 (pt) 2019-04-02
RU2501676C9 (ru) 2014-06-20
CN102458916A (zh) 2012-05-16
RU2501676C2 (ru) 2013-12-20
EP2450227B1 (en) 2013-06-26
WO2011001622A1 (ja) 201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8916B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CN103025571B (zh) 车辆用座椅
US8944492B2 (en) Vehicle frame
US9248762B2 (en) Vehicle occupant support
US8251444B2 (en) Vehicle occupant support
CN101314401B (zh) 可调节的骑式座椅组件
US8033602B2 (en) Vehicle seat
JP557611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558442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WO2001085488A1 (fr) Siege pour enfant
CN103189232A (zh) 车用座椅
KR20190003762A (ko) 차량 좌석
CN104169126B (zh) 意图接合到机动车辆的座椅的儿童汽车座椅
CN107428271A (zh) 具有改进刚性结构的汽车座椅
JP512390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541085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5945302B2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208585137U (zh) 车辆用座椅
JP512390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1123068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2373069B1 (ko) 차량 좌석 등받이
JP554802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側突対策構造
JP2008247175A (ja) 車両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US20040100081A1 (en) Passive protection device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CN203832300U (zh) 后排长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