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5137U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85137U CN208585137U CN201821175678.3U CN201821175678U CN208585137U CN 208585137 U CN208585137 U CN 208585137U CN 201821175678 U CN201821175678 U CN 201821175678U CN 208585137 U CN208585137 U CN 208585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vehicle seat
- supporting part
- linked
- seat u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降低产品成本的车辆用座椅。支承部件(6)具备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第一框架(60)和从该第一框架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框架(61)。与第一框架(60)相比位于上方侧的第二框架(61)的刚性更低,从而在儿童座椅前倾时第二框架(61)容易因从顶部系绳(5)输入的载荷(F)而塑性变形。通过第二框架(61)的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因此能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60)的载荷。第二框架(61)的塑性变形后的载荷(Fa)作用于第一框架(60)的上端,故能减少在第一框架(60)的根基产生的转矩。由此,能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60)与上部框架(33)的连结部分的负荷,故能使支承部件(6)小型化(轻量化),减小车辆用座椅(1)的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产品成本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将顶部系绳(top tether)安装于儿童座椅并通过顶部系绳来限制当车辆的前面碰撞时儿童座椅发生前倾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将系绳引导件(支承部件)固定于座椅靠背的上端,并利用该系绳引导件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0249号公报(例如,段落0018,0019, 0024,图2)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儿童座椅前倾时顶部系绳被朝向前方侧牵引,因此相对于从下方支承该顶部系绳的支承部件,朝向前方侧作用有预定的载荷。当所涉及的载荷施加于支承部件的根部时,支承部件有可能从根部折弯,并以前倾的方式发生变形。因此,为了将儿童座椅的前倾抑制在规定的移动量,需要使支承部件的根部具有预定的刚性。该情况下,例如,若提高支承部件的整体的刚性,则支承部件会大型化(重量增加),因此存在车辆用座椅的产品成本增大的问题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产品成本的车辆用座椅。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具备:座垫及座椅靠背,其装配有儿童座椅;靠背框架,其形成该座椅靠背的骨架;以及支承部件,其连结于该靠背框架,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已装配状态下,用于限制所述儿童座椅发生前倾的顶部系绳搭挂于所述座椅靠背,并由所述支承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顶部系绳,所述支承部件具备:第一支承部,其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以及第二支承部,其从该第一支承部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刚性。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支承部件具备:连结于靠背框架的第一支承部;以及从该第一支承部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支承部。由于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第一支承部,因此在儿童座椅前倾时,能够通过从顶部系绳输入的预定的载荷而容易地使第二支承部发生塑性变形。由此,由于通过第二支承部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因此能够降低施加于第一支承部的载荷。
另外,在第二支承部塑性变形后,由于来自顶部系绳的载荷作用于第二支承部的根基(即,第一支承部的上端)部分,因此能够减小在第一支承部的根基产生的转矩。如此,通过在降低施加于第一支承部的载荷的同时,减小在第一支承部的根基产生转矩,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加于第一支承部与靠背框架的连结部分的负荷。因此,即使由较小型(轻量)的部件构成支承部件,也能够抑制支承部件从根部折弯的情况。因此,具有降低车辆用座椅的产品成本的效果。
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第二支承部具备一对基部,该一对基部连结于第一支承部,并且在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设置,因此能够经由该一对基部将来自顶部系绳的载荷传递给第一支承部。由此,由于能够明确需要对第一支承部进行加强(提高刚性)的部位,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支承部的强度设计的效果。
根据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二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第一支承部具备内侧部,该内侧部在比一对基部靠宽度方向内侧连结于靠背框架,因此即使向第一支承部施加从一对基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也能够通过内侧部来限制第一支承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因此,由于能够抑制顶部系绳向被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具有提高车辆用座椅的安全性的效果。
根据第四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内侧部连结于靠背框架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通过内侧部更加有效地抑制第一支承部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因此,由于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顶部系绳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车辆用座椅的安全性的效果。
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三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内侧部连结于靠背框架的背面,因此能够使内侧部与靠背框架的连结位置从内侧部将要前倾时的作为支点的位置分离。由此,具有能够降低施加于内侧部与靠背框架的连结部分的负荷的效果。
根据第六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五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内侧部的下端连结于靠背框架的背面,因此能够使内侧部与靠背框架的连结位置从内侧部将要前倾时的作为支点的位置进一步分离。由此,具有能够降低施加于内侧部与靠背框架的连结部分的负荷的效果。
根据第七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支承部件具备第三支承部,该第三支承部设置在第二支承部的下方,并且至少在第二支承部塑性变形后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因此即使第二支承部过度地发生塑性变形,也能够通过第三支承部来限制顶部系绳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具有提高车辆用座椅的安全性的效果。
根据第八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七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第三支承部连结于第一支承部,因此能够经由第三支承部将第二支承部塑性变形后的来自顶部系绳的载荷传递给第一支承部。由此,例如,与仅通过第三支承部来支承第二支承部塑性变形后的来自顶部系绳的载荷的情况相比,不必使第三支承部具有必要以上的刚性。因此,由于能够使第三支承部小型化,因此具有降低车辆用座椅的产品成本的效果。
根据第九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构成第一支承部的一部分,该第二框架构成第一支承部的一部分和第二支承部,第二框架在比靠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连结位置靠上方侧连结于第一框架。由此,与第二框架向下方延伸设置到靠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连结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二框架小型化。因此,具有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的产品成本的效果。
根据第十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九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第一框架具备正面部,该正面部覆盖第二框架的正面,正面部具备:连结部,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第二框架连结;以及倾斜部,其从该连结部的下端朝向前方侧下降倾斜。
由此,能够通过倾斜部来限制由于第二框架变形后的载荷而使第一框架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因此,具有如下效果,即,即使在第二框架于比靠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连结位置靠上方侧连结于第一框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承部件的根部以折弯的方式发生变形的情况。
根据第十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十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第一框架具备:侧面部,其从正面部向后方侧延伸;以及内侧部,其连结于该侧面部的后端,且该内侧部的下端连结于靠背框架的背面。由此,能够将从靠背框架的上表面与倾斜部的连结位置(成为内侧部的旋转中心的点)到靠背框架与内侧部的连结位置 (内侧部的下端)的距离设定得较长。因此,由于能够降低靠背框架与内侧部的连结部分处的负荷,因此具有能够提高靠背框架与内侧部的连结部分的耐久性的效果。
根据第十二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除了第一方案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起到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第二支承部具备:基部,其连结于第一支承部;以及顶部,其从该基部向上方侧延伸,基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顶部的刚性,因此能够在来自顶部系绳的载荷作用于第二支承部的情况下,使基部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使顶部发生塑性变形。即,通过抑制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的顶部的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抑制顶部系绳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具有提高车辆用座椅的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3A为图2的Ⅲa-Ⅲa线处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B为图 3A的箭头Ⅲb向视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3C为图3A的Ⅲc-Ⅲ c线处的支承部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A为表示基部发生塑性变形前的状态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B为表示从图4A的状态起基部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表示顶部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A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6B为图6A 的Ⅵb-Ⅵb线处的支承部件的剖视图,图6C为表示顶部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A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7B为图7A 的Ⅶb-Ⅶb线处的支承部件的剖视图,图7C为图7A的Ⅶc-Ⅶc线处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D为支承部件的展开图。
图8A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8B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201、301、401、501 车辆用座椅
2 座垫
3 座椅靠背
30 靠背框架
5 顶部系绳
6、206、306、406、506 支承部件
60、260、460 第一框架(第一支承部)
60c、260c 伸出部(内侧部)
61a1 被覆盖部(第一支承部)
61a2 露出部(基部、第二支承部)
61b、261b 弯曲部(第二支承部)
61c、261c、360g 顶部(第二支承部)
62、262 第三框架(第三支承部)
360d U字状部(内侧部、第一支承部)
360e 突出部(内侧部、第一支承部)
360f 脚部(基部、第二支承部)
560h~560k 第一~第四筒部(第一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1的立体图。另外,图1中,为了简化附图,省略了车辆用座椅1的一部分图示,而进行了示意性图示。另外,图1中的箭头U-D、L-R、F-B分别表示车辆用座椅的上下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在图2至图8中也同样如此。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1为搭载于车辆(例如,汽车)的座椅。车辆用座椅1具备:构成座面的座垫2;连接于该座垫2的后端且构成靠背的座椅靠背3;配置于该座椅靠背3的上端的头枕4;以及从座椅靠背3的后方侧朝向前方侧搭挂于座椅靠背3的上端的顶部系绳5。
座垫2通过使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构成的座垫衬垫(未图示) 被座垫框架(未图示)支承,并由表皮材料覆盖座垫衬垫而构成。座椅靠背3也同样地,通过使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构成的靠背衬垫(未图示)被靠背框架30(参照图2)支承,并由表皮材料(未图示)覆盖靠背衬垫而构成。
在座椅靠背3的上端的前表面形成有朝向后方侧凹设的凹部3a,头枕4 嵌入于该凹部3a。另外,将座椅靠背3中的位于已装配状态的头枕4的背面侧的部位定义为背面部3b。
顶部系绳5为用于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限制儿童座椅(幼儿用辅助装置)发生前倾的带体。在将儿童座椅向座垫2以及座椅靠背3进行装配的情况下,取下头枕4,顶部系绳5穿过背面部3b的上方并在座椅靠背3的前方侧垂下。通过该顶部系绳5连接于儿童座椅,从而由顶部系绳5限制儿童座椅的前倾。因此,在儿童座椅的已装配状态下车辆发生了前面碰撞的情况下,由于儿童座椅的前倾而使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因此由于该牵引而向背面部3b作用有预定的载荷。
接下来,参照图2,对车辆用座椅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另外,图2中,为了简化附图,省略了靠背框架30的一部分图示,而进行了示意性图示。
如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1具备:构成座椅靠背3的骨架的靠背框架30;以及连结于该靠背框架30的上端部分的支承部件6。
靠背框架30为金属制的框架,并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在宽度方向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侧部框架31;对该一对侧部框架31的下端彼此进行连结且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下部框架32;以及对一对侧部框架 31的上端彼此进行连结且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上部框架33。
在下部框架32设置有固定部32a,在固定部32a固定顶部系绳5的基端。顶部系绳5从固定部32a经过上部框架33以及支承部件6的背面侧(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纵深侧)并朝向上方延伸设置。
支承部件6为构成座椅靠背3的背面部3b(参照图1)的骨架的金属制的框架。因此,在儿童座椅的已装配状态(顶部系绳5连接于儿童座椅的状态)下,由于通过支承部件6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5,因此儿童座椅发生了前倾的情况下的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作用于支承部件6。
支承部件6具备:构成为与上部框架33连结的板状的框架且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第一框架60;从该一对第一框架60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框架61;以及在宽度方向上对一对第一框架60彼此进行连接的第三框架62。
接下来,参照图3A至图3C,对支承部件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A 为图2的Ⅲa-Ⅲa线处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B为图3A的箭头Ⅲb向视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3C为图3A的Ⅲc-Ⅲc线处的支承部件6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3A至图3C中,为了简化附图,省略了靠背框架30的一部分图示,而进行了示意性图示。
如图3A至图3C所示,支承部件6的第一框架60具备:覆盖第二框架61的正面的正面部60a;从该正面部60a的宽度方向内侧(图3C的上侧) 的端部向后方侧延伸且覆盖第二框架6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的侧面部 60b;以及从该侧面部60b的后端向支承部件6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60c,第一框架60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因此,正面部60a、侧面部60b以及伸出部60c分别由同一板厚的板状体构成。
正面部60a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第二框架61连结的连结部60a1;以及从该连结部60a1的下端朝向前方侧(图3A的左侧)下降倾斜的倾斜部60a2。倾斜部60a2以及侧面部60b各自的下端通过焊接而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侧面部60b的后端位于比上部框架33的背面靠后方侧,连结于侧面部60b的后端的伸出部60c通过焊接而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
第二框架61为在儿童座椅的已装配状态(由于前面碰撞而使顶部系绳 5被向前方侧牵引之前的状态)下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5的框架。第二框架 61由金属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并具备:从一对第一框架60分别向上方延伸的一对脚部61a(关于脚部61a在宽度方向上配置有一对这一点,参照图2);从该一对脚部61a的上端朝向支承部件6的宽度方向中央弯曲的一对弯曲部61b;以及从该一对弯曲部61b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顶部61c。
另外,将脚部61a中位于比第一框架60的上端靠下方(被第一框架60 的正面部60a以及侧面部60b覆盖)的部位定义为被覆盖部61a1,将比第一框架60的上端向上方侧露出的部位定义为露出部61a2。
被覆盖部61a1通过焊接而分别连结于连结部60a1的背面(图3C的右侧的面)以及侧面部60b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面(图3C的下侧的面)。被覆盖部61a1的下端位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与连结部60a1的下端之间。即,第二框架61以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而连结于第一框架60,露出部61a2、弯曲部61b以及顶部61c分别在主视时露出于第一框架60的上方。
如图2所示,一对弯曲部61b中的位于宽度方向一侧(图2的右侧)的弯曲部61b处于比位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弯曲部61b靠上方侧。对该一对弯曲部61b进行连接的一对顶部61c彼此在上下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而相连结。因此,通过将一对顶部61c彼此(2根筒状体)连结,从而该连结部分被设定为刚性比露出部61a2或弯曲部61b(一根筒状体)高。
第三框架62由金属材料形成为实心的棒状,并被设定为刚性比第二框架61(露出部61a2或弯曲部61b)高。第三框架62架设于一对第一框架60 彼此之上,其两端连结于伸出部60c的前表面的上端。该第三框架62为用于对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进行限制的部件。
接下来,参照图4A至图4B以及图5,对车辆发生前面碰撞,儿童座椅前倾,致使预定的载荷F经由顶部系绳5作用到支承部件6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A为表示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之前的状态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B为表示从图4A的状态起露出部61a2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为表示顶部61c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如图4A至图4B所示,在由于车辆的前面碰撞时的儿童座椅的前倾而使顶部系绳5向前方侧(图4A至图4B的左侧)被牵引的情况下,预定的载荷F(例如,3千牛)从顶部系绳5作用于构成第二框架61的上端部分的顶部61c。该情况下,由于第一框架60(由正面部60a、侧面部60b以及伸出部60c构成的框架)连结于被覆盖部61a1,因此相对于由被覆盖部61a1 和第一框架60构成的支承部件6的根基侧的部位(第一支承部)的刚性,从第一框架60露出的露出部61a2的刚性较低。因此,由于来自顶部系绳5 的预定的载荷F而使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弯曲部61b以及顶部 61c前倾(参照图4B)。
由此,由于通过露出部61a2的塑性变形而吸收能量,因此能够降低在该塑性变形后施加于第一框架60的载荷Fa。而且,在露出部61a2变形后,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Fa作用于连结部60a1的上端部分。即,相对于在露出部61a2塑性变形前载荷F施加于支承部件6的高度L1(距上部框架33与第一框架60的连结位置的高度),能够降低在露出部61a2变形后载荷Fa施加于支承部件6的高度L2。
因此,能够减小在倾斜部60a2、侧面部60b以及伸出部60c与上部框架33的连结部分产生的转矩。如此,由于在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60的载荷 Fa的同时,减小在第一框架60的根基产生的转矩,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60与上部框架33的连结部分的负荷。因此,即使由比较小型 (轻量)的部件构成支承部件6,也能够抑制支承部件6从根部折弯的情况。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的产品成本。
由于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而使弯曲部61b以及顶部61c向前方侧倾倒,从而顶部61c对顶部系绳5的支承位置与露出部61a2变形前的支承位置相比,向前方侧位移与预定的距离L3对应的量。该距离L3设定为,使顶部系绳5向前方侧的位移量(顶部系绳5被牵引的量)收敛于预定之内的值(例如,能够确保儿童座椅的安全性的位移量的90%)。由此,即使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而使顶部系绳5对儿童座椅的固定位置向前方侧位移,也能够确保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头枕4配置在支承部件6(背面部3b)(关于背面部3b,参照图1)的前方侧的凹部3a,因此难以确保前后方向上的支承部件6的配置空间。因此,由于确保前后方向上的支承部件6的厚度较为困难,因此,例如,当由一个部件构成支承部件6(例如,将由一根筒状体弯折成矩形所形成的部件连结于上部框架33)时,支承部件6容易以从根部折弯的方式发生变形。若支承部件6从根部折弯,则顶部61c对顶部系绳5的支承位置的变化会大于距离L3(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因此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降低(难以将儿童座椅向前方侧的位移量收敛于规定之内)。
对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在降低第二框架61变形后施加于第一框架60 的载荷Fa的同时,减小在第一框架60的根基产生的转矩,从而能够对支承部件6以从根基折弯的方式发生变形的情况进行抑制。即,即使在头枕4 配置在支承部件6的前方侧(难以确保前后方向上的支承部件6的厚度)的情况下,也由于能够将儿童座椅向前方侧的位移量收敛于规定之内,因此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提高。
此处,例如,若分别由板状体构成第一框架60以及第二框架61,并在支承部件6的宽度方向上增大该第一框架60与第二框架61的接触面积(连结部位),则载荷Fa会遍布作用于第一框架60的宽度方向上的较宽的范围 (载荷Fa分散)。因此,第一框架60的强度设计变得困难(以必要最小限度的刚性承受载荷Fa变得困难)。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对脚部61a连结于第一框架60,因此载荷Fa经由该一对脚部61a(被覆盖部61a1以及露出部61a2)而传递给第一框架60。即,通过将施加于第一框架60的载荷Fa的部位明确化为仅为一对脚部61a,从而能够明确需要对第一框架60进行加强(提高刚性)的部位。由此,由于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框架60的强度设计,因此能够抑制使第一框架60具有必要以上的刚性的情况。因此,由于能够使支承部件6 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的产品成本。
该情况下,若仅以提高脚部61a的周围的刚性为目的,则也可采用将被覆盖部61a1的下端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结构。然而,在所涉及的结构中,由于第一框架60以及第二框架61这两个部件连结于上部框架33,因此必须分别对第一框架60以及第二框架61进行针对第二框架61的塑性变形后的载荷Fa的强度设计。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覆盖部61a1的下端位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与连结部60a1的下端之间,第二框架61以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连结于第一框架60(第二框架61未直接连结于上部框架33)。由此,因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F而发生变形的第二框架61与承受第二框架61变形后的载荷Fa的第一框架60分别被明确了作用。因此,由于仅对第一框架60进行针对载荷Fa的强度设计,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支承部件6的强度设计。而且,由于与将被覆盖部61a1的下端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被覆盖部61a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 的产品成本。
该情况下,当第二框架61以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连结于第一框架60时,与第二框架61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的情况相比,支承部件6的根基侧的刚性降低。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60的正面部60a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部60a1以及从该连结部60a1的下端朝向前方侧下降倾斜的倾斜部60a2。
倾斜部60a2的前端在比从第二框架61施加载荷Fa的位置(连结部60a1 的上端部分)靠前方侧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由此,能够通过倾斜部60a2来限制第一框架60因露出部61a2变形后的载荷Fa而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因此,即使在第二框架61以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连结于第一框架6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承部件6的根基以折弯的方式发生变形的情况。
另外,露出部61a2变形后的载荷Fa还经由正面部60a以及侧面部60b 作用于伸出部60c。该情况下,例如,若为将伸出部60c连结于上部框架33 的上表面的结构,则伸出部60c容易因露出部61a2变形后的载荷Fa而前倾 (容易在伸出部60c与上部框架33的连结部分折弯)。当为了抑制该变形而加厚前后方向上的伸出部60c的厚度时,支承部件6的重量将增大。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伸出部60c的下端通过焊接而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该焊接位置A位于比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靠下方。因此,在以上部框架33的背面的上端与伸出部60c的前表面相接触的位置为支点B (作为由载荷Fa引起的伸出部60c的旋转的中心的点)的情况下,能够将从支点B到焊接位置A的距离L4设定得较长。即,能够在抑制将伸出部60c的板厚形成为较厚的情况的同时,降低焊接位置A处的负荷。因此,能够在使伸出部60c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上部框架33与伸出部60c的连结部分的耐久性。
另外,在以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与倾斜部60a2的前端的连结位置为支点C(作为由载荷Fa引起的伸出部60c的旋转的中心的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焊接位置A位于比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靠下方,从而将从支点 C到焊接位置A的距离设定得较长。
另外,由于倾斜部60a2向前方侧的倾斜,支点C位于比上部框架33 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中央靠前方侧,因此能够将支点C到焊接位置A的距离设定为更长。如此,通过加长从支点C到焊接位置A的距离,能够降低焊接位置A处的负荷,因此能够提高上部框架33与伸出部60c的连结部分的耐久性。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通过预定的载荷F使第二框架 61(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为目的,因此第二框架61的刚性被设定为比较低。虽然如以上所述,第二框架61的变形量(距离L3)被设定为能够确保儿童座椅的安全性的值,但也存在因为某种影响(例如,与假定的载荷F相比过大的载荷作用于第二框架61),第二框架61过度地发生塑性变形的可能。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框架61变形前,第三框架62配置于顶部61c的下方。由此,在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而使弯曲部61b以及顶部61c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下,能够使顶部系绳5(位于支承部件6的背面侧的部分)抵接于第三框架62。即,即使第二框架61过度地发生塑性变形,也能够通过第三框架62来限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由于第三框架62与一对第一框架60分别连结,因此在第二框架61将要过度地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由第三框架62将来自顶部系绳 5的载荷传递给第一框架60。即,不是仅由第三框架62来承受所述载荷,而是传递给刚性被设定为比较高的第一框架60,从而不必使第三框架62具有必要以上的刚性。因此,由于能够使第三框架62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的产品成本。
在此,为了抑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例如,也可以省略第三框架62,并将一对伸出部60c(参照图2)向宽度方向内侧延长,而由一张板状体构成该一对伸出部60c(将一对第一框架60一体形成)。但是,由于在第二框架61变形后施加于第一框架60的载荷Fa小于变形的初始阶段的载荷F,因为采用所述结构,第一框架60(代替第三框架62的部位)的刚性有可能过剩。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60沿宽度方向配置有一对,第三框架62架设于该一对第一框架60彼此之上。由此,能够不依赖第一框架60的材质或板厚地,自由设定第三框架62的刚性(设为与第一框架60不同的材质、形状)。因此,由于能够抑制第三框架62的刚性高到所需以上的情况,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的产品成本。
如图5所示,存在因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而使顶部61c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顶部系绳5的部位)朝向前方侧(图5的左侧)弯曲,从而露出部 61a2以及弯曲部61b将要以扭转的方式发生塑性变形的可能。虽然如上文所述,通过将左右一对脚部61a连结于第一框架60,从而能够明确被施加载荷Fa的部位,但当顶部61c的宽度方向中央将要朝向前方侧弯曲时,从一对露出部61a2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Fb将作用于第一框架60。当由于该载荷Fb而使侧面部60b(参照图3A至图3C)朝向支承部件6的宽度方向内侧倾倒时,顶部61c对顶部系绳5的支承位置将向前方侧位移,从而顶部系绳5有可能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从侧面部60b向宽度方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60c,伸出部60c在比侧面部60b与脚部61a的连结位置(即,载荷 Fb作用于侧面部60b的位置)靠宽度方向内侧连结于上部框架33。由此,即使从一对露出部61a2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载荷Fb施加于侧面部60b,也能够通过伸出部60c来限制侧面部60b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
另外,由于第三框架62对一对伸出部60c彼此进行连接,因此能够通过第三框架62抑制一对伸出部60c(侧面部60b)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由此,能够通过第三框架62更加可靠地抑制侧面部60b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如此,通过抑制朝向侧面部60b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倾倒,从而能够抑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由于第三框架62对一对伸出部60c彼此进行连接,因此在一对伸出部60c(侧面部60b)将要朝向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下,压缩载荷作用于第三框架62。由此,由于能够抑制使第三框架62具有必要以上的刚性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第三框架62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车辆用座椅1 的产品成本。
另外,由于露出部61a2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顶部61c,因此在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F作用于顶部61c的情况下,能够仅使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使顶部61c发生塑性变形(参照图4B)。即,通过抑制对顶部系绳5进行支承的顶部61c的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抑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因此车辆用座椅1的安全性提高。
而且,由于将因来自顶部系绳5的载荷F而发生变形的部位仅设定为露出部61a2,因此能够容易地控制由假定的载荷F引起的第二框架61的变形量(距离L3)。
接下来,参照图6A至图6C,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一对的顶部61c彼此连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顶部261c由一根筒状体形成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6A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6B是图 6A的Ⅵb-Ⅵb线处的支承部件206的剖视图,图6C为表示顶部261c发生了塑性变形的状态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另外,在图6B中,为了简化附图,省略了顶部系绳5的图示。
如图6A至图6C所示,车辆用座椅201的支承部件206具备:连结于上部框架33并且在宽度方向(图6A至图6C的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第一框架260;从该一对第一框架260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框架261;以及配置于一对第一框架260彼此的对置面之间且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的第三框架262。
第一框架260的正面部260a除了省略了倾斜部60a2(参照图5),并且连结部260a1延长至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 这一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正面部60a为相同的结构。
伸出部260c从侧面部60b的后端(图6B的上侧的端部)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其伸出顶端部(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 位于比上部框架33的背面靠前方侧。即,伸出部260c以在俯视时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姿态配置,该倾斜部分配置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另外,伸出部260c从侧面部60b侧的上端到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下降倾斜地形成。
第二框架261除了通过一根顶部261c来连接一对弯曲部261b彼此(第二框架261整体由一根筒状体形成)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 61为相同的结构。因此,相对于由被覆盖部61a1与第一框架260(由正面部260a、侧面部60b以及伸出部260c构成的框架)构成的支承部件206的根基侧的部位(第一支承部)的刚性,由露出部61a2、弯曲部261b以及顶部261c构成的支承部件206的上端侧的部位(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较低。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于能够通过预定的载荷而容易地仅使支承部件206的上端侧的部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在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260的负荷的同时,减小在第一框架260的根基产生的转矩。
该情况下,由于第二框架261整体由一根筒状体形成,因此露出部 61a2、弯曲部261b以及顶部261c各自的刚性被设定为相同。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61相比,容易通过顶部系绳5的载荷而使顶部261c 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顶部系绳5的部位)朝向前方侧弯曲(参照图6C)。该情况下,由于在侧面部60b作用有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载荷Fc,因此侧面部60b将要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内侧倾倒。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侧面部60b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伸出部260c 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由此,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伸出部60c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伸出部260c有效地限制侧面部60b将要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
另外,由于伸出部260c从侧面部60b侧的上端到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下降倾斜地形成,由此能够通过伸出部260c更有效地限制侧面部60b将要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
另外,由于伸出部260c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上部框架33的背面靠前方侧(伸出部260c以在俯视时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姿态配置),因此能够沿着作用于侧面部60b的载荷Fb的方向配置伸出部260c。因此,能够通过伸出部260c更加有效地限制侧面部60b将要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内侧倾倒的情况。
如此,通过将露出部61a2、弯曲部261b以及顶部261c各自的刚性设定为相同,并构成为顶部261c容易朝向前方侧弯曲,从而能够容易地使朝向支承部件20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载荷Fc作用于侧面部60b。即,通过增大作用于第一框架260的载荷中的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分量,而减小朝向前方侧的分量,从而能够减少用于抑制第一框架260的前倾的加强(能够使针对第一框架260的加强的方向朝向宽度方向)。
因此,例如,由于不需要在正面部260a设置倾斜部60a2(参照图5),并且不需要将伸出部260c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因此能够缩小前后方向上的第一框架260的配置空间。因此,相应地,能够高效地利用车辆用座椅201在前后方向上的空间。
第三框架262被构成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并被设定为刚性高于第二框架261(露出部61a2或弯曲部261b)的刚性。该第三框架262在第二框架261变形前配置于顶部261c(支承顶部系绳5的部位)的下方。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框架62相同地,能够在第二框架261塑性变形后使顶部系绳5抵接于第三框架262,因此能够通过第三框架262来限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7A至图7D,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构成支承部件6的根基侧的第一框架60与构成上端侧的第二框架61相连结(构成为不同的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支承部件306由一张板状体形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7A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主视图,图7B为图 7A的Ⅶb-Ⅶb线处的支承部件306的剖视图,图7C为图7A的Ⅶc-Ⅶc线处的靠背框架3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D为支承部件306的展开图。
如图7A至图7D所示,车辆用座椅301的支承部件306具备:连结于上部框架33并且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U字状部360d;从该一对U字状部360d的后端朝向下方突出并且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的一对突出部360e;从一对U字状部360d的后端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上方侧延伸的一对脚部360f;以及对该一对脚部360f的上端彼此进行连接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顶部360g,各部由利用金属材料形成的同一板厚的板状体构成。
U字状部360d在俯视时形成为U字状并且使其U字状的弯曲部分朝向支承部件30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配置。脚部360f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U字状部360d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另外,脚部360f由一张板状体形成,与此相对,U字状部360d通过使一张板状体弯曲从而实质上是由两张板状体构成的。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相对于由U字状部360d和突出部360e构成的支承部件306的根基侧的部位(第一支承部) 的刚性,由脚部360f和顶部360g构成的支承部件306的上端侧的部位(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较低。
因此,由于能够通过预定的载荷而容易地仅使脚部360f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在降低施加于U字状部360d的负荷的同时,减小在U字状部360d的根基产生的转矩。
另外,U字状部360d中的比脚部360f靠支承部件30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部位和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的突出部360e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伸出部60c具有同样的功能。
顶部360g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大于脚部360f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顶部360g的上端部分构成为朝向前方侧弯曲的凸缘状。由此,由于能够使脚部360f的刚性低于顶部360g,因此能够容易地仅使脚部360f 发生塑性变形。
另外,由于顶部360g的上端部分朝向前方侧弯曲形成,因此能够使顶部系绳5沿着该弯曲部分的背面抵接。因此,即使在由板状体构成顶部360g 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于与顶部360g的接触而导致的顶部系绳5的切断。因此,车辆用座椅301的安全性提高。
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支承部件306,从而如图7D所示,通过对板状体 P进行弯曲加工,能够容易地形成支承部件306,其中,板状体P具备:形成为矩形的左右一对第一板P1;从该第一板P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第二板P2;从第一板P1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第三板P3;以及对左右一对第三板P3的上端彼此进行连接的第四板P4。
接下来,参照图8A,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框架60由板状体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框架460由筒状体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车辆用座椅401的支承部件406具备:连结于上部框架33且在宽度方向上开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一对第一框架460;以及从该一对第一框架460 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框架61。
第一框架460形成为使轴朝向上下方向的圆筒状,其内径设定为与脚部61a的外径相同(或者,稍大)。一对脚部61a在插穿于第一框架460的状态下被焊接,从而第二框架61连结于第一框架460。
第一框架460的截面面积被设定为大于第二框架61的脚部61a的截面面积。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通过预定的载荷而容易地仅使脚部61a的露出部61a2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在降低施加于第一框架 460的负荷的同时,减少在第一框架460的根基产生的转矩。
另外,通过使脚部61a插穿于圆筒状的第一框架460而将第二框架61 连结第一框架460,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刚性差的支承部件406。
接下来,参照图8B,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由板状体构成的第一框架60和由筒状体构成的第二框架61相连结而形成支承部件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对一根筒状体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支承部件506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就车辆用座椅501的支承部件506而言,其上端侧的部位被形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261相同的形状。因此,对支承部件506的上端侧的部位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框架26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支承部件506具备:形成为与露出部61a2连续的筒状且向下方延伸的第一筒部560h;从该第一筒部560h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筒部560i;从该第二筒部560i的前端向后方侧弯曲的第三筒部560j;以及从该第三筒部 560j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第四筒部560k,并且支承部件506形成为各筒部彼此连续的筒状。由此,能够通过对一根筒状体进行弯曲加工而容易地形成支承部件506。
第一筒部560h与第四筒部560k以在宽度方向上邻接的状态通过焊接而被连结。第二筒部560i与第三筒部560j以在宽度方向上邻接的状态通过焊接而被连结,该第二筒部560i以及第三筒部560j通过焊接而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
由此,能够将由一根筒状体构成的露出部61a2的刚性设定为低于实质上由两根筒状体连结而成的支承部件506的下端侧的部位的刚性。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于能够通过预定的载荷而容易地仅使露出部 61a2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在降低施加于第一筒部560h~第四筒部560k 的负荷的同时,减小在第一筒部560h~第四筒部560k的根基产生的转矩。
虽然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可容易地推断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改良。
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1、201、301、401、50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座椅1、201、301、401、50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组合而构成车辆用座椅。因此,可以将与伸出部60c、 260c或第三框架62、262相当的结构应用于车辆用座椅1、201、301、401、 501。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顶部系绳5的一端连结于靠背框架30(下部框架32)的情况,即,车辆用座椅1、201、301、401、501具备顶部系绳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顶部系绳5连结于车辆用座椅以外的部件(例如,车身或固定于车身的其他部材)的结构。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支承部件6、206、306、406、506的各部位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或背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支承部件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前表面的结构,并且能够任意地设定支承部件相对于靠背框架的连结位置。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头枕4与支承部件6、206、306、406、 506被构成为不同的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在为头枕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5的结构的车辆用座椅的情况下,头枕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承部件。在该情况下,只需将头枕中的从下方支承顶部系绳5的一侧的部位(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设定为低于头枕中的连结于靠背框架的一侧的部位(第一支承部)的刚性,便能够抑制头枕从根部折弯的情况。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焊接来进行支承部件6、206、306、 406、506相对于上部框架33的连结或支承部件6、306、406、506的各部位彼此的连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来进行各部件彼此之间的连结或各部位彼此之间的连结。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第二框架61连结于第一框架60从而对支承部件6赋予刚性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对支承部件赋予刚性差的手段不被限定。在由一个部件构成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只需通过截面面积的差来产生刚性差即可。另外,也可以采用将具有不同的刚性的材料进行组合而使支承部件产生刚性差的结构。因此,权利要求1中的“连结”这一记载包括由一个部材构成的支承部件的各部位彼此连结的结构和多个部件彼此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结的结构。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顶部61c的刚性被设定为高于脚部61a 的露出部61a2的刚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露出部 61a2与顶部261c被设定为同一刚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顶部的刚性设定为低于露出部61a2的刚性。由此,能够易于使顶部的宽度方向中央向前方侧弯曲。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三框架62架设于一对第一框架60彼此之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省略第三框架62而将一对伸出部60c向宽度方向内侧延长,并将该伸出部60c 彼此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由此,由于能够使伸出部60c位于顶部61c(支承顶部系绳5的部位) 的下方,因此能够通过伸出部60c来限制顶部系绳5被向前方侧牵引预定以上的量的情况。另外,由于能够使第一框架60兼具第三框架62的功能,并由一个部件构成第一框架60,因此部件个数减少。另外,在将伸出部60c 向宽度方向内侧延长而由一张板状体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使该下端部分在宽度方向上连续并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结构。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三框架62连结于伸出部60c的前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第三框架62连结于伸出部60c的背面的结构。由此,在第二框架61变形后通过第三框架62支承顶部系绳5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负荷施加于第三框架62与伸出部60c的连结部分的情况。
虽然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第三框架262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上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第三框架262连结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将第三框架262的下端部分焊接于上部框架33的背面。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伸出部60c相同地,能够降低施加于第三框架262与上部框架33的焊接部分的负荷。
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使顶部360g的上端侧的部位向前方侧弯曲从而提高其刚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省略顶部360g的弯曲部分,并通过在顶部360g另外粘贴板状体来提高刚性的结构。另外,只要为至少顶部360g的截面面积大于脚部360f的结构,便能够使顶部360g的刚性高于脚部360f的刚性。
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U字状部360d在俯视时形成为U字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将板状体P的第一板P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以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抵接的方式折弯,从而使U字状部360d的俯视时的U字的切割部分紧贴(闭合)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位于脚部360f的下方的部位的刚性。
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U字状部360d以使其U字状的弯曲部分朝向支承部件30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而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第二筒部560i以及第三筒部560j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要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伸出部260c相同地,采用将U字状部360d的弯曲部分或第二筒部560i以及第三筒部560j朝向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而配置的结构。由此,起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伸出部260c相同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采用使U字状部360d的弯曲部分朝向前方侧的结构,或将第二筒部560i以及第三筒部560j朝向支承部件506的宽度方向内侧而配置的结构。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座垫及座椅靠背,其装配有儿童座椅;
靠背框架,其形成该座椅靠背的骨架;以及
支承部件,其连结于该靠背框架,
在所述儿童座椅的已装配状态下,用于限制所述儿童座椅发生前倾的顶部系绳搭挂于所述座椅靠背,并由所述支承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顶部系绳,
所述支承部件具备:第一支承部,其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以及第二支承部,其从该第一支承部的上端向上方侧延伸,
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刚性被设定为低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承部具备一对基部,该一对基部连结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并且在所述靠背框架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部具备内侧部,该内侧部在比所述一对基部靠宽度方向内侧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部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部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的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部的下端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的背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备第三支承部,该第三支承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下方,并且至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塑性变形后从下方支承所述顶部系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承部连结于所述第一支承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构成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一部分,该第二框架构成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承部,
所述第二框架在比所述靠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的连结位置靠上方侧连结于所述第一框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具备正面部,该正面部覆盖所述第二框架的正面,
所述正面部具备:连结部,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框架连结;以及倾斜部,其从该连结部的下端朝向前方侧下降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具备:侧面部,其从所述正面部向后方侧延伸;以及内侧部,其连结于该侧面部的后端,且所述内侧部的下端连结于所述靠背框架的背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承部具备:基部,其连结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顶部,其从该基部向上方侧延伸,
所述顶部的刚性被设定为高于所述基部的刚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84681A JP6867262B2 (ja) | 2017-09-26 | 2017-09-26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7-184681 | 2017-09-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85137U true CN208585137U (zh) | 2019-03-08 |
Family
ID=65541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75678.3U Active CN208585137U (zh) | 2017-09-26 | 2018-07-24 | 车辆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67262B2 (zh) |
CN (1) | CN2085851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16569A (zh) * | 2020-04-14 | 2020-08-11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溃缩吸能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 |
CN113613948A (zh) * | 2019-03-29 | 2021-11-05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车辆用座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4015647B4 (de) * | 2004-03-31 | 2015-09-10 | Volkswagen Ag |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Kindersitz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US7165809B2 (en) * | 2004-12-07 | 2007-01-23 |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 Safety seat tether system |
JP4648086B2 (ja) * | 2005-05-20 | 2011-03-09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7441823B2 (en) * | 2006-02-22 | 2008-10-28 | Honda Motor Co., Ltd. | Tether rou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
2017
- 2017-09-26 JP JP2017184681A patent/JP68672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24 CN CN201821175678.3U patent/CN2085851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948A (zh) * | 2019-03-29 | 2021-11-05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车辆用座椅 |
CN113613948B (zh) * | 2019-03-29 | 2023-11-03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车辆用座椅 |
CN111516569A (zh) * | 2020-04-14 | 2020-08-11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溃缩吸能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67262B2 (ja) | 2021-04-28 |
JP2019059311A (ja) | 2019-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36422B2 (ja) | シート | |
EP2298593B1 (en) | Folding seat | |
US7963553B2 (en) | Vehicle seat for a vehicle | |
CN103079882B (zh) | 车辆用座椅装置 | |
CN110154971A (zh) | 乘员约束装置 | |
CN103269905A (zh) | 车辆座椅 | |
WO2012086804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2205807A (zh) | 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 |
JP2010132097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 |
CN101168354A (zh) | 车用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 | |
CN208585137U (zh) | 车辆用座椅 | |
JP2011056979A (ja)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2840025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 | |
JP2007062539A (ja) | シート支持構造 | |
MX2015002728A (es) | Asiento de vehiculo. | |
WO2006095454A1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レストフレーム | |
CN102307751A (zh) | 车辆用座椅 | |
CN105392668B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CN105922913A (zh) | 交通工具座椅 | |
WO2017043526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3607861B2 (ja) | シート | |
US20180126887A1 (en) | Vehicle Seat Structure | |
CN207345585U (zh) | 一种后排座椅坐垫防脱出结构 | |
JP736485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643636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