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8695B -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8695B
CN102408695B CN201110264568.0A CN201110264568A CN102408695B CN 102408695 B CN102408695 B CN 102408695B CN 201110264568 A CN201110264568 A CN 201110264568A CN 102408695 B CN102408695 B CN 102408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
poly
resin
weight parts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45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8695A (zh
Inventor
金在求
玉明岸
孙寅宪
郑康珉
丁光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881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0544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Ener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0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8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8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2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 C08G64/0208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satur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2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 dioxide
    • C08G64/34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 dioxide and cyclic 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06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chemical blowing agent
    • C08J9/08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chemical blowing agent developing carbon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06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chemical blowing agent
    • C08J9/1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chemical blowing agent developing nitrogen, the blowing agent being a compound containing a nitrogen-to-nitrogen bond
    • C08J9/102Azo-compounds
    • C08J9/103Azodicarbon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16Plastic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2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08L33/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L67/025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ether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聚(碳酸亚烃酯)树脂作为主要材料,还包括增强剂、软化剂、填充剂及润滑剂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是有效利用地球暖化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而开发得到。其完美地解决了现有聚氯乙烯树脂类产品引发环境危害的争议问题,同时具有跟聚氯乙烯树脂类产品相同的机械、热学物理特性、可加工性、印刷适性、压纹及表面处理等后加工性,以及优异的防火特性及延展性等特征。作为现有聚氯乙烯树脂类产品的替代品而出现的热塑性塑料类的最大缺点为采用小规模的挤压生产方式。而所述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克服了上述缺点,其适用于大量生产的压延机加工法。

Description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以聚(碳酸亚烃酯)树脂作为主要材料,并且还包括选自增强剂、软化剂、尺寸稳定剂、抗冲改性剂、填充剂、遮盖力补充剂、发泡剂、泡沫孔调节剂、阻燃剂、防火剂、防雾剂以及润滑剂中的3种以上的添加剂。所述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是有效利用引起地球暖化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而开发得到。
背景技术
主要用于人们居住、办公空间的聚氯乙烯材料,由于其在国内外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有害的争论,因此环境部及有关当局对聚氯乙烯树脂的使用进行了劝告及限制,限制不能将其用作儿童用玩具或食品包装材料、医院用输液袋等用途。在海外,特别是在欧洲一直通过对含有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本身进行进出口通关管制,限制其使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聚氯乙烯材料类产品容易引起火灾,并且难于再利用,因此将其作为废弃物烧毁时会产生大量的对人体致命的氯化氢(HCl)等有毒类气体和二噁英。
由于聚氯乙烯材料从根本上不能够单独实现产品化,必须使用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颜料等加工添加剂才能实现产品化,而这些添加剂对人体非常有毒,从而引起上述各类问题。说到加工添加剂,为了赋予聚氯乙烯材料可加工性和柔软性而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系列的增塑剂作为环境荷尔蒙物质,会给人及自然生态界带来致命的影响,因此在韩国,有4家增塑剂制造公司签定了有关使用限制的协议。稳定剂类和颜料等由于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类物质,因此根据其程度会被判断为是否对人及自然生态界非常致命,进而其使用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种聚氯乙烯类产品的问题,开发了采用普通塑料的环保型替代品。但是,上述替代品由于在冬天时,其柔软性不够,从而会发生碎裂等物理特性上的问题,且后加工处理时印刷适性、切断性及粘着性差,因此还要额外使用加工添加剂从而出现费用负担,并且挤压工艺生产及材料本身的价格昂贵,因成本费用高会降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以聚(碳酸亚烃酯)树脂为主要材料,添加对人体及自然生态界无害的最小量的加工添加剂,从而克服作为聚氯乙烯类产品的替代品而出现的环保型普通塑料的印刷适性、切断性、粘着性等后加工性及物理特性差的劣势。这些环保型普通塑料有,改性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热塑性烯烃类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产品。
此外,由本发明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制备的产品具有优异的防火特性,其目的在于使其能够保有非常优异的烟密度特性,从而在用作对火脆弱的内饰材料中时,即使发生火灾也不会产生大量的致命有毒类气体。
并且,本发明克服了粒状(pellet)形态的高分子材料给压延机加工造成困难的问题,跟挤压工艺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生产费用,由于与聚氯乙烯树脂相比,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加工,从而提高了可加工特性,并能够降低比重,因此使得低粘度加工企业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含有0.1-100重量份的增强剂、0.1-50重量份的软化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以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本发明的上述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可以含有0.1-5重量份的相容剂。
本发明的上述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可以含有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
本发明的上述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可以含有0.5-20重量份的发泡剂或0.1-200重量份的阻燃剂。
本发明的上述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可以含有0.1-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
本发明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在含有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的同时,必须还含有具有上述含量范围的添加剂组合,从而替代聚氯乙烯类产品,由于能够提高机械物理特性、可加工性、印刷适性、切断性、粘着性等等后加工性,或能够提高防火性,因此能够实施压延机加工,跟挤压工艺相比显著降低生产费用,因此具有优异的经济性。
上述增强剂是一种玻璃化温度高的高分子树脂,可以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的塑料材料的机械物理特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增强剂,除提高机械物理特性之外,还附加地改善产品的耐热特性和尺寸稳定性。所述增强剂包括聚烯烃类树脂中的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乳酸、改性聚酯树脂类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其特征为选自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无规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或醋酸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所述软化剂其特征在于,选自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或戊二酸化合物的任意一种以上。
上述增强剂还可以使用粒状型或液状型的平均分子量为200-500的改性聚酯或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
上述增强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100重量份,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其与其它成分组合所起到的提高物理特性的协同效果会变差,从而使得产品不能够按预期提高抗撕裂性或尺寸稳定性。会有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机械物理特性降低的问题。
此外,将聚烯烃类树脂作为本发明的增强剂时,可以使用相容剂,这样能够改善和聚烯烃之间的熔融性,从而获得具有均一组成的共混物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以提高物理特性为目的的重要作用。
上述相容剂可以使用包括聚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聚乙烯类类型(type);包括聚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聚丙烯类类型;包括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醋酸乙烯酯类型;或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顺丁烯二酸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类类型。此时,上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类化合物的熔融指数优选为(190度,ASTMD1238)0.3-0.9g/10min,密度优选为0.5-2.0g/cm3
上述相容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5重量份,从而能够通过与其它成分的组合来提高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等机械物理特性、可加工性、尺寸稳定性、耐寒性等。
上述填充剂的特征为,所述填充剂为包括碳酸钙、滑石、石膏粉、二氧化钛、碳酸镁、碳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锌、白炭黑或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无机填充剂或包括三聚氰胺树脂或脲醛树脂的有机填充剂。
上述填充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200重量份,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其与其它成分组合的协同效果会变差,从而会降低产品的刚性,会发生收缩、变形等。
上述润滑剂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添加,其以微细的量涂布于表面,从而降低高分子加工设备之间以及高分子-高分子之间的摩擦,增大产品的生产率,并防止塑料间的粘合,是一种使得片材或薄膜产品的使用变得容易的物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耐撕裂性,并解决成品成卷时片材之间相互粘贴的问题。其特征为,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或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上述润滑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5重量份,如果超出上述范围,会使熔融粘度(meltviscosity)非常低,会出现可加工性降低的问题,从而与其它成分组合时不能按照预期提高物理特性。
上述抗冲改性剂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共聚物、丙烯酸类抗冲改性剂(AIM)、氯化聚乙烯(CPE)中的任意一种以上使用。上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共聚物耐热性、耐化学性、耐候性等不佳,但冲击强度优异;上述丙烯酸类抗冲改性剂(AIM)冲击强度虽然比丁二烯形态的抗冲改性剂要低,但是其耐热性、耐化学性优异;上述氯化聚乙烯(CPE)比起物理特性,在价格方面要有利。此时,所使用的不透明抗冲改性剂的表观比重(apparentspecificgravity)为0.25g/cc以上,粒度范围为:#10目未通过率为3wt%,#200目通过率为35wt%,挥发成分为1wt%以下,IZOD冲击强度(ISO180)为50kg·cm/cm以上(23℃1/4”),IZOD冲击强度10kg·cm/cm以上(-30℃1/4”),透明抗冲改性剂的表观比重为0.32g/cc以上,粒度为:#24目未通过率为2wt%,#200目通过率为20wt%,挥发成分为1wt%以下,IZOD冲击强度(ISO180)为80kg·cm/cm以上(23℃)。
上述抗冲改性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5重量份,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对于硬质产品来说会容易碎,从而会降低耐用性。
上述发泡剂是在添加了高分子材料和各种副原料的状态下,在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下,采用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在高分子内注入气体或人为地产生泡孔的添加剂,在化学发泡剂中可以使用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硝酸铵、叠氮化合物、硼氢化钠、轻金属等在热分解时发生吸热反应,并且分解形态不规则,气体产生速度较慢的无机发泡剂。上述发泡剂分解产生的气体几乎为二氧化碳,因此对树脂的渗透性要高,可以用于制备开孔(Open-cell)结构的发泡剂,还可以与包括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DCA)、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N,N’-Dinitrosopentamethylenetetramine,DNPA)、4,4′-氧代双苯磺酰肼(4,4’-Oxybis(benzenesulfonylhydrazide,OBSH)或对甲苯磺酰肼(p-Toluenesulfonylhydrazide,TSH)的有机发泡剂混合使用,可以使用选自无机发泡剂和有机发泡剂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上述发泡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5-20重量份,在上述范围内通过和其它成分的组合,能够提升产品的轻量化、弹性、隔热性、隔音性、吸水性,且外观优异。
上述阻燃剂的特征为,选自磷类化合物、硅类化合物、卤素类化合物及金属水合物中任意一种以上,能够赋予产品轻量化、缓和冲击性、柔软感(cushion)、优异的触感、尺寸稳定性、阻热、隔音性、浮力、吸水性、装饰性,且能降低成本等。
上述阻燃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200重量份,能够提高阻燃性及防火性,通过与其它成分组合能够显示出协同效果。
本发明中为了能够在高分子材料的分解温度以下加工使用软化剂,软化剂还可增加高分子的可加工性,是指为了增加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Flexibility)而添加的单分子形态的液相物质和高分子形态的固相物质。在制备产品时能够最小化摩擦热的发生或改善弹性、粘合性、柔韧性等物理特性,并能够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够使粒状形态的高分子物质容易熔融。
本发明的上述软化剂可以使用下列结构式所示的聚乳酸用增塑剂(DAIFATTY-101)或(双(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戊二酸酯)MTGA,它们对于聚(碳酸亚烃酯)的最适合含量为,按照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1/6的量使用也显示出了同等水平以上的机械物理特性,其耐迁移性(增塑剂迁移)也非常优异。
MTGA(双(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戊二酸酯)(Bis(2-(2-(2-methoxyethoxy)ethoxy)ethylglutarate)
此外,上述软化剂还包括使用由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通过聚合反应或酯化反应得到的固相的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酸酯类。此时,为了极大化机械物理特性和抗撕裂性,软化剂优选为使用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优选为是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85%、聚丙烯酸乙酯为15-5%,以及聚丙烯酸丁酯为25-5%的极性溶剂处理后得到的丙烯酸树脂,可例举PA828(LG化学)作为一例。
上述软化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50重量份,通过与其它成分的组合,能够提高熔融性及可加工性,其提高程度惊人,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弹性、粘合性、柔韧性等,并且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的遮盖力补充剂的使用是为了改善最终产品的白度及着色力,美感效果和遮盖能力,可用于壁纸用或装饰用片材,可以使用二氧化钛,但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弹性剂能够提高耐用性,特别是适用于人造皮革发泡产品,能够极大化弹性改善效果,提高尺寸稳定性。上述弹性剂包括丁腈橡胶(NBR)或改性聚氨酯。
本发明的防雾剂主要是能够防止由包装在包装膜用物质的内容物(主要是蔬菜、水果、食物包装)的呼吸或内外面的温度差等所引起的水分凝结,从而能够防止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看不清内容物,解决因无法确认新鲜度而降低购买可能性的问题,并且还能防止由于凝结的水滴碰到包装好的内容物使得内容物容易变质等问题。本发明的防雾剂优选使用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0.1-100重量份的增强剂、0.1-50重量份的软化剂、0.1-5重量份的相容剂、0.1-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饰片材(DecorativeSheet)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软化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或0.1-5重量份的润滑剂组成的组。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和加工添加剂优异的相容性,使得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其特点为尤其是伸长率和印刷适性要显著优于普通塑料材料,这对于装饰片材用材料当中的高价品薄膜用材料(成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特性。特别是烟密度等防火特性是普通塑料材料的1/600,非常优异。
此时,用于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根据上述添加的增强剂、尺寸稳定剂、软化剂、抗冲改性剂、遮盖力补充剂或润滑剂的组合可以用于透明/不透明软质及透明/不透明硬质。
上述用于透明软质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软化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不透明软质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软化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透明硬质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不透明硬质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和加工添加剂优异的相容性,其特征为使得其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特别是伸长率和印刷适性显著优于普通塑料材料,这对于装饰片材用材料当中的高价品薄膜用材料(成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并且防火特性(特别是烟密度)是普通塑料材料的1/600,非常优异。
上述聚碳酸亚烃酯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而制得。所述环氧化合物选自下组中的一种以上:
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C20)环氧烷烃,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4-C20)环氧环烷烃(cycloalkyleneoxide),以及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aralkyl)氧基或(C1-C20)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8-C20)苯基环氧乙烷。
此时,上述环氧化合物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buteneoxide)、丙基环氧乙烷(pentenoxide)、环氧己烷(hexeneoxide)、环氧辛烷(octeneoxide)、环氧癸烷(deceneoxide)、环氧十二烷(dodeceneoxide)、环氧十四烷(tetradeceneoxide)、环氧十六烷(hexadeceneoxide)、环氧十八烷(Octadeceneoxide)、环氧丁二烯(butadienemonoxide)、1,2-环氧基-7-辛烯(1,2-epoxide-7-octene)、环氧氟丙烷(epifluorohydrin)、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环氧丙基甲基醚(GlycidylMethylEther)、环氧丙基乙基醚、环氧丙基正丙基醚(glycidylnormalpropylether)、环氧丙基仲丁基醚、环氧丙基正戊基醚(glycidylnormal)、环氧丙基异戊醚(isopentylether)、环氧丙基正己基醚、环氧丙基正庚基醚、环氧丙基正辛基醚或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2-ethylhexylether);环氧丙基正壬基醚或环氧丙基异壬基醚、环氧丙基正癸基醚、环氧丙基正十二烷基醚;环氧丙基正十四烷基醚、环氧丙基正十六烷基醚、环氧丙基正十八烷基醚、环氧丙基正二十烷基醚、异丙基缩水甘油醚(isopropylglycidylether)、叔丁基缩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环氧环戊烷(cyclopenteneoxide)、环氧环己烷(cyclohexeneoxide)、环氧辛烯(cycloocteneoxide)、环氧环十二烷(cyclododeceneoxide)、α-氧化蒎烯(alpha-pineneoxide)、2,3-环氧基-降冰片烯(2,3-epoxidenorbornene)、氧化柠檬烯(Limoneneoxide)、氧桥氯甲桥萘(Dieldrin)、2,3-环氧基丙基苯(2,3-epoxidepropylbenzene)、苯基环氧乙烷(styreneoxide)、苯基环氧丙烷(phenylpropyleneoxide)、氧化二苯乙烯(stilbeneoxide)、氯代氧化二苯乙烯(chlorostilbeneoxide)、二氯代氧化二苯乙烯(dichlorostilbeneoxide)、1,2-环氧基-3-苯氧基丙烷(1,2-epoxy-3-phenoxypropane)、苄基氧基甲基环氧乙烷(benzyloxymethyloxirane)、环氧丙基-甲基苯基醚(glycidyl-methylphenylether)、氯苯基-2,3-环氧丙基醚(chlorophenyl-2,3-epoxidepropylether)、环氧基丙基甲氧基苯基醚(epoxypropylmethoxyphenylether)、联苯环氧丙基醚(biphenylglycidylether)、环氧丙基萘基醚(glycidylnaphthylether)、醋酸缩水甘油酯(glycidolethylicacidester)、丙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propionate)、丁酸缩水甘油酯、正戊酸缩水甘油酯、正己酸缩水甘油酯、庚酸缩水甘油酯、正辛酸缩水甘油酯、2-缩水甘油基己酸乙酯(glycidyl2-ethylhexanoate)、正壬酸缩水甘油酯、正癸酸缩水甘油酯、正十二酸缩水甘油酯、正十四酸缩水甘油酯、正十六酸缩水甘油酯、正十八酸缩水甘油酯、正二十酸缩水甘油酯。
并且,上述聚碳酸亚烃酯可由下列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上述化学式1中m为2-10的整数,n为1-3,R为氢、(C1-C4)烷基或-CH2-O-R’(R’为(C1-C8)烷基),x为5-100的整数,y为0-100的整数]。
本发明中的聚碳酸亚烃酯中亚烃基包括环氧乙烷基、丙烯基(propylene)、1-丁烯基(1-butylene)、环氧环己烷基、烷基缩水甘油醚基、正丁基、正辛基等,但并不限于此。
所述聚碳酸亚烃酯是将下列化学式2所示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在端基为羟基或羧酸基;或者羟基或羧酸基包括在侧链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下,环氧化合物及二氧化碳进行交替共聚而制备得到。所述环氧化合物选自下组中的一种以上: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C20)环氧烷烃,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4-C20)环氧环烷烃(cycloalkyleneoxide),以及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aralkyl)氧基或(C1-C20)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8-C20)苯基环氧乙烷。
[化学式2]
[上述化学式2中,
M为3价钴或3价铬;
A为氧或硫原子;
Q为连接两个氮原子的双自由基;
R1-R10相互独立地为氢;卤素;(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个以上的(C1-C20)烷基;(C2-C20)烯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一种以上的(C2-C20)烯基;(C1-C20)烷基(C6-C20)芳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C6-C20)芳基;(C6-C20)芳基(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C1-C20)烷基;(C1-C20)烷氧基;(C6-C30)芳氧基;甲酰基;(C1-C20)烷基羰基;(C6-C20)芳基羰基;或被烃基(hydrocarbyl)取代的第四主族金属的非金属自由基;
上述R1-R10中的两个能够相互连接形成环;
上述R1-R10及Q所含有的氢中至少一个以上为选自下列化学式a、化学式b及化学式c的质子团;
[化学式a][化学式b][化学式c]
X-相互独立地为卤素阴离子;HCO3 -;BF4 -;ClO4 -;NO3 -;PF6 -;(C6-C20)芳氧基阴离子;含有卤素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氧基阴离子;(C1-C20)烷基羧基阴离子;含有卤素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羧基阴离子;(C6-C20)芳基羧基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羧基阴离子;(C1-C20)烷氧基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氧基阴离子;(C1-C20)烷基碳酸酯(alkylcarbonate)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碳酸酯阴离子;(C6-C20)芳基碳酸酯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碳酸酯阴离子;(C1-C20)烷基磺酸酯(alkylsulfonate)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磺酸酯(alkylsulfonate)阴离子;(C1-C20)烷基氨基(amido)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氨基(amido)阴离子;(C6-C20)芳基氨基(amido)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氨基(amido)阴离子;(C1-C20)烷基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氨基甲酸酯阴离子;(C6-C20)芳基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含有卤素、氮原子、氧原子、硅原子、硫原子及磷原子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氨基甲酸酯;
Z为氮或磷原子;
R21,R22,R23,R31,R32,R33,R34及R35相互独立地为(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C2-C20)烯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2-C20)烯基;(C1-C20)烷基(C6-C20)芳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C6-C20)芳基;(C6-C20)芳基(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C1-C20)烷基;或被烃基取代的14族金属的非金属自由基;R21,R22及R33中的两个或R31,R32,R33,R34及R35中的两个能够相互连接形成环。
R41,R42及R43相互独立地为氢;(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C2-C20)烯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2-C20)烯基;(C1-C20)烷基(C6-C20)芳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1-C20)烷基(C6-C20)芳基;(C6-C20)芳基(C1-C20)烷基;含有卤素、氮、氧、硅、硫及磷中的一种以上的(C6-C20)芳基(C1-C20)烷基;或被烃基取代的14族金属的非金属自由基;R41,R42及R43中的两个能够相互连接形成环;
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N-R(在此R为(C1-C20)烷基);
n为R1-R10及Q所包括的质子团的总数加1得到的整数;
X-可以和M配位;
亚胺的氮原子可以和M解配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装饰片材(interior)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2-70重量份的软化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20重量份的发泡剂、0.1-2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或0.1-5重量份的润滑剂组成的组。
此时,用于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根据上述添加的增强剂、尺寸稳定剂、软化剂、抗冲改性剂、遮盖力补充剂或填充剂、发泡剂、阻燃剂或防火剂、或润滑剂的组合可以用于透明/不透明软质及透明/不透明硬质、用于赋予防火特性及用于发泡。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和加工添加剂优异的相容性,使得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特别是透明度和防火特性(特别是烟密度)要显著优于竞争产品。此外,与其它普通塑料相比,加入少量SK能源自主开发的软化剂能够很容易调节软硬度,这一点作为具有特色的优点在超软质到超硬质产品中得到体现。
上述用于透明软质的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2-70重量份的软化剂及0.1-5重量份润滑剂。
上述用于不透明软质的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2-70重量份的软化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透明硬质的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用于赋予防火特性的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为:在上述提到的用于透明/不透明软质,用于透明/不透明硬质的室内装饰片材用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再加入0.1-2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
上述用于发泡的室内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50重量份的尺寸稳定剂、2-70重量份的软化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20重量份的发泡剂及0.1-5重量份的润滑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水篷布片材(tarpauline)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或0.1-20重量份的颜料组成的组。
此时,用于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根据上述添加的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或颜料的组合可以用于透明/不透明软质及透明/不透明硬质。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和加工添加剂优异的相容性,使得具有优异的撕裂强度及耐磨强度,特别是:其具有印刷适性;以及使用少量的SK能源开发并且预计进行专利申请的软化剂,从而具有可以自由调节硬度的优点;以及具有与织物间的粘合强度极佳的优点。
上述用于透明软质的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及0.1-20重量份的颜料。
上述用于不透明软质的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及0.1-20重量份的颜料。
上述用于透明硬质的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及0.1-20重量份的颜料。
上述用于不透明硬质的防水篷布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50重量份的增强剂、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及0.1-20重量份的颜料。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袋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包装袋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0.1-30重量份的增强剂、2-80重量份的软化剂、0.1-5重量份的防雾剂、0.1-30重量份的润滑剂组成的组。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具有使得粘着性、伸长率、透明度及阻断氧气和水分的阻断性与普通塑料材料能够明确区分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壁纸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壁纸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和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5-10重量份的发泡剂、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组成的组。
此时,用于壁纸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根据上述添加的软化剂、填充剂、阻燃剂或防火剂、遮盖力补充剂、发泡剂或润滑剂的组合可以用于发泡或防火(阻燃)。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以及和加工添加剂的优异相容性,使得具有优异的印刷适性、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物理特性,其特点为:尤其是与填充剂(碳酸钙)之间的优异的相容性,使其具有的优异的发泡物理特性,并能有效成本降低,具有卓越的压纹物性和防火特性,以及获得了国家授予的环保标志认证(源于优异的烟密度特性)。
上述用于发泡的壁纸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5-10重量份的发泡剂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防火(阻燃)的壁纸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5-10重量份的发泡剂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造皮革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人造皮革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其它各个成分选自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5-50重量份的弹性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30重量份的发泡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重量份的颜料或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组成的组。
此时,用于人造皮革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根据上述添加的软化剂、弹性剂、填充剂、发泡剂、阻燃剂或防火剂、遮盖力补充剂或颜料或润滑剂的组合可以用于发泡/非发泡或防火发泡/非发泡。
上述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中,聚(碳酸亚烃酯)树脂(Greenpol)以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和其与加工添加剂优异的相容性,使得具有优异的印刷适性、拉伸强度、伸长率物理特性。其特点为:特别是使用少量的SK能源开发并且预计进行专利申请的软化剂,从而具有可以自由调节硬度的特点;以及因其具有的优异的防火特性(特别是烟密度),从而有可能获得环保标志认证。
上述用于发泡的人造皮革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5-50重量份的弹性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30重量份的发泡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重量份的颜料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非发泡的人造皮革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5-50重量份的弹性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30重量份的发泡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重量份的颜料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防火发泡的人造皮革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5-50重量份的弹性剂、30-300重量份的填充剂、0.5-30重量份的发泡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重量份的颜料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上述用于防火非发泡的人造皮革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含有2-100重量份的软化剂、0.5-50重量份的弹性剂、30-300重量份的防填充剂、0.5-30重量份的发泡剂、30-300重量份的阻燃剂或防火剂、5-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0.1-20重量份的颜料及0.1-10重量份的润滑剂。
如上述提及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的特点为不仅可以采用挤压工艺,而且还能够使用压延机加工方法制备。这与现有的挤压工艺相比,从生产效率方面显示出了4-5倍的优异性,还具有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实施工序的优点,并且,在加工方面,与聚氯乙烯树脂材料相比比重低,因此在减少制造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并且,与聚氯乙烯的替代品:聚丙烯(PP)、二醇类改性聚酯(PET-G)相比,伸长率物理特性特别优异。上述伸长率物理特性与聚氯乙烯树脂材料相比提高了3-4倍左右,因此本发明的用于装饰片材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在用于贴在木材或铁板等上面的工艺方面显示出了非常有利的物理特性。其优点是能够在常温至50℃的低温下实施。这能够使包装膜用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具有适合的伸长率特性。
此外,用于包装袋或壁纸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当将其用于发泡时,显示出非常优异的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其耐用性提高且容易进行后加工。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环保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产品在燃烧时绝对不会产生像聚氯乙烯材料所产生的有毒类气体和二噁英,克服了聚氯乙烯材料这一最大缺点。特别是其烟密度为聚氯乙烯树脂的1/60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或是产品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类气体,具有非常优异的防火特性。此外,其利用了地球暖化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即使不采用对人体有害的加工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稳定剂,也能够显著提高使柔韧性、强度及延展性等,使其高于现有聚氯乙烯树脂所具有的水平。
此外,其摒弃了现有聚氯乙烯树脂产品类的替代品挤压生产方式这一最大缺点,适用于能够大量生产的压延机加工方式,因此在冬季不会发生碎裂,并且不需要印刷、表面处理等后加工处理,具有非常优异的经济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仅是用来例示本发明,不能够限制本发明的内容范围。
(物理特性评价)
1、拉伸强度/伸长率:根据ASTMD638进行测定。
2、撕裂强度根据ASTMD1004进行测定。
3、烟密度根据ASTME662进行测定。
4、尺寸稳定性:将片材试片(200×20mm)在80℃条件下放置在烘箱内一周后,测量长度变化率是否在±4%以内。
5、耐寒性:将5个片材试片(150×20mm)于-30℃条件下在小室内(Chamber)放置4小时后,采用弯曲试验(将设置于进气口的试片进行折叠展开后确认有无分开或碎裂的情况)进行评价。
(如果2个以上破裂(Break)为不及格)
6、白度:用色度计(ColorMeter)测定白度。
7、压延机可加工性及操作性:测定了配料/混炼简易性,加工温度,辊(Roll)操作简易性及熔融物粘在辊上的程度。
(评价:1非常差,2差,3良好,4优秀5非常优秀)
8、后加工操作性:测定了印刷、压纹、收卷或表面处理操作性的简易程度达到什么水平。
(评价:1非常差,2差,3良好,4优秀5非常优秀)
透明度:使用比浊计(HazeMeter)进行了测定。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Greenpol,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兼尺寸稳定剂(LG化学,PA828),软化剂(日本,DAIFATTY-101);1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重量份的润滑剂(硬脂酸和美国伊斯特曼公司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放进亨舍尔混合机(HanselMixer)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40℃的混炼用(COMPOUNDING)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pellet)。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mixingroll)和预热辊混合(warmingroll))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后,经过印刷、牵引(primer)及表面处理工序后制备得到装饰片材(DecorativeSheet)成品。
制备得到的用于不透明软质的环保聚碳酸丙烯酯装饰片材产品的物理特性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2
除了不使用软化剂外,其余同实施例1,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3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Greenpol,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LG化学,IM809);1重量份的润滑剂(美国伊斯特曼公司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4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后,用玻璃纤维粘结,然后经过印刷、粘合及表面处理工序后制备得到室内装饰片材产品。
制备得到的用于透明硬质的环保聚碳酸丙烯酯室内装饰片材产品的物理特性测定结果如下表2所示。
实施例4
除了不使用抗冲改性剂,软化剂含量为20重量份外,其余同实施例3,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5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Greenpol,SK能源公司);15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10);1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FATTY-101);3重量份的发泡剂(KUMYANG,AC1000);2重量份的润滑剂(硬脂酸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30-4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1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使其成片。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发泡半成品片材,将上述发泡半成品片材粘结到原纸上,然后经过印刷、压纹工序制备得到成品。
制备得到的用于壁纸环保聚碳酸丙烯酯产品的物理特性测定结果如下表3所示。
实施例6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Greenpol,SK能源公司);1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5T);5重量份的弹性剂(UNITRADINGCORPORATION,Sorblen系列);20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FATTY-101);3重量份的发泡剂(KUMYANG,AC3000);2重量份的润滑剂(硬脂酸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30-4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1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使其成片。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发泡半成品片材,将上述发泡半成品片材粘结到原布织物上,然后经过发泡、印刷、压纹及表面处理工序制备得到成品。
制备得到的用于人造皮革环保聚碳酸丙烯酯产品的物理特性测定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7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SK,LLDPE);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0.1重量份的相容剂(EM200,韩国湖南石化);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1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5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的混炼工序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用于装饰的片材成品。
实施例8至实施例18及比较例1及2
实施例8至12将上述增强剂分别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13至18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7,比较例1及比较例2除了各自不使用增强剂及软化剂外,其余同实施例7。
表4
实施例19至实施例30
实施例19至24使用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实施例25至30使用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3至18。
表5
实施例31至实施例46
实施例31至34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TU100D作为相容剂,实施例35至38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BP402作为相容剂,实施例39至42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EV600作为相容剂,实施例43至46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EM200作为相容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7,比较例3除了没有使用上述相容剂外其余同实施例7。
表6
实施例47至实施例58
实施例47至50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51至54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55至58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7,比较例4除了没有使用上述填充剂外其余同实施例7。
表7
实施例59至实施例70
实施例59至62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63至66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67至70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47至50。
表8
实施例71至实施例80
实施例71至75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76-80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7,比较例5和6同实施例7,但分别没有使用遮盖力补充剂和润滑剂。
表9
比较例5 实施例71 实施例72 实施例73 实施例74 实施例75
白度 40 60 >80 >80 >80 >80
表10
实施例81
除了使用SK能源公司的无规聚丙烯之外,其余同实施例7。
实施例82至92
实施例82至86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87至92使用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并分别调至1、2.5、5、10、20、5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81。
表11
实施例93至104
实施例93至98使用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实施例99至104使用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87-92。
表12
实施例105至120
实施例105至108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的TU100D作为相容剂,实施例109至112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的BP402作为相容剂,实施例113至116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的EV600作为相容剂,实施例117至120分别以0.1、0.5、1、5重量份的韩国湖南石化的EM200作为相容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81。
表13
实施例121至132
实施例121至124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25至128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29至132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81。
表14
实施例133至144
实施例133至136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37至140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41至144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47至50。
表15
实施例145至154
实施例145至149将遮盖力补充剂分别调至5、7.5、10、20、30重量份,实施例150至154将润滑剂含量分别调至0.1、0.5、1、2、5重量份,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81。
表16
实施例 145 146 147 148 149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17
实施例155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SK能源公司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2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6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片材成品。
实施例156至166
实施例156至160分别将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161至166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155。
表18
实施例167至178
实施例167至172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155,实施例173至178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155。
表19
实施例179至190
实施例179至182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83至186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87至190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81。
表20
实施例191至202
实施例191至194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95至198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199至202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179至182。
表21
实施例203至212
实施例203至207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208至212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155。
表22
实施例 203 204 205 206 207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23
实施例213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BASF公司的颗粒型改性聚酯;5重量份的软化剂(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2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2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装饰片材
成品。
实施例214至224
实施例214至218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161至166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213。
表24
实施例225至236
实施例225至230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213,实施例231至236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213。
表25
实施例237至248
实施例237至240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241至244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245至248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213。
表26
实施例249至260
实施例249至252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253至256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257至260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237至240。
表27
实施例261至265
除了将遮盖力补充剂分别调至5、7.5、10、20、30重量份,将润滑剂分别调至0.1、0.5、1、2、5重量份之外,其余同实施例213。
表28
实施例 261 262 263 264 265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29
实施例271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爱敬化学公司的液相预聚物颗粒型改性聚酯;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2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3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用于装饰的片材成品。
实施例272至282
实施例272至276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273,实施例277至282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273。
表30
实施例283至294
实施例283至288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273,实施例289至294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273。
表31
实施例295至306
实施例295至298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299至302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03至306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F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273。
表32
实施例307至318
实施例307至310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11至314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15至318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295至298。
表33
实施例319至328
实施例319至323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324至328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273。
表34
实施例 319 320 321 322 323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35
实施例329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LG化学公司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1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6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用于装饰的片材成品。
实施例330至340
实施例330至334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329,实施例335至340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29。
表36
实施例341至352
实施例341至346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29,实施例347至352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29。
表37
实施例353至364
实施例353至356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57至360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61至364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329。
表38
实施例365至376
实施例365至368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69至372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373至376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353至356。
表39
实施例377至386
实施例377至381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382至386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329。
表40
实施例 377 378 379 380 381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41
实施例387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三星道达尔石化公司的醋酸乙烯酯;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2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2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用于装饰的片材成品。
实施例388至399
实施例388至393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387,实施例394至399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87。
表42
实施例400至411
实施例400至405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87,实施例406至411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387。
表43
实施例412至423
实施例412至415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16至419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20至423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387。
表44
实施例424至435
实施例424至427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27至431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32至435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412至415。
表45
实施例436至445
实施例436至440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441至445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388。
表46
实施例 436 437 438 439 440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47
实施例446
将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丙烯酯树脂(SK能源公司);5重量份的增强剂LG化学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5重量份的软化剂(日本DAIHACHI公司DAIFATTY-101);7.5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Cosmo化学KA100);20重量份的填充剂(OMYA韩国公司Omya-2T);2重量份的润滑剂(OCI硬脂酸)放进亨舍尔混合机中进行20分钟干混,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150℃的混炼用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将其通过混炼工序(辊式混合和预热辊混合)和压延工序制成片材半成品,然后经过印刷、牵引及表面处理和收卷工序制备得到用于装饰的片材成品。软化剂
实施例447至457
实施例447至451分别将上述增强剂调至10、20、50、75、100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446,实施例452至457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SK能源公司的SKflex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446。
表48
实施例458至469
实施例458至463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的日本DAIHACHI公司的DAIFATTY-101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446,实施例464至469分别以1、2.5、5、10、20、50重量份丙烯酸酯(PA828,LG化学)作为软化剂,其余同实施例446。
表49
实施例470至481
实施例470至473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74至477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2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78至481分别以20、50、100、200重量份的OMYA韩国公司的Omya-5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446。
表50
实施例482至493
实施例482至485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5T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86至489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作为填充剂,实施例490至493使用OMYA韩国公司的Omya-10T作为填充剂,除了这些之外,其余同实施例470至473。
表51
实施例494至503
实施例494至498分别使用5、7.5、10、20、30重量份的遮盖力补充剂,实施例499至503分别使用0.1、0.5、1、2、5重量份的润滑剂,其余同实施例446。
表52
实施例 494 495 496 497 498
白度 60 >80 >80 >80 >80
表53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环氧化合物选自下组中的一种以上:
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C20环氧烷烃,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4-C20环氧环烷烃,以及被卤素、C1-C20烷氧基、C6-C20芳氧基或C6-C20芳基C1-C20烷氧基或C1-C20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8-C20苯基环氧乙烷;
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所述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还含有0.1-100重量份的增强剂、0.1-50重量份的软化剂、0.1-200重量份的填充剂、0.1-5重量份的润滑剂以及0.1-5重量份的相容剂;
所述相容剂选自包括顺丁烯二酸酐的聚乙烯类;包括顺丁烯二酸酐的聚丙烯类;包括顺丁烯二酸酐的醋酸乙烯酯类;包括顺丁烯二酸酐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类化合物中的任一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亚烃酯)树脂为聚氧化丙烯和二氧化碳共聚而得到的聚(碳酸丙烯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含有0.1-30重量份的抗冲改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其还含有0.5-20重量份的发泡剂或0.1-200重量份的阻燃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增强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聚酯或热塑性共聚酯弹性体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软化剂选自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或戊二酸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填充剂选自碳酸钙、滑石、石膏粉、碳酸镁、碳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锌、白炭黑、无定形二氧化硅、三聚氰胺树脂或脲醛树脂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或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抗冲改性剂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类化合物或氯化聚乙烯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发泡剂选自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硝酸铵、叠氮化合物、硼氢化钠或轻金属的无机型发泡剂和包括偶氮二甲酰胺、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4,4'-氧代双苯磺酰肼或对甲苯磺酰肼的有机型发泡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阻燃剂选自磷类化合物、硅类化合物、卤素类化合物及金属水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CN201110264568.0A 2010-09-03 2011-09-05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02408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86571 2010-09-03
KR20100086571 2010-09-03
KR1020110088127A KR101505448B1 (ko) 2010-09-03 2011-08-31 시트용 수지 조성물
KR10-2011-0088127 2011-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8695A CN102408695A (zh) 2012-04-11
CN102408695B true CN10240869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67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4568.0A Active CN102408695B (zh) 2010-09-03 2011-09-05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52886B2 (zh)
EP (1) EP2426174A1 (zh)
JP (1) JP2012057158A (zh)
CN (1) CN102408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46204T3 (es) * 2010-10-11 2020-03-05 Novomer Inc Mezclas de polímeros
KR101418485B1 (ko) * 2011-01-27 2014-07-1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산화탄소를 원료로 하는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친환경 장식재
GB201111929D0 (en) * 2011-07-12 2011-08-24 Norner As Polycarbonat blends
TWI455999B (zh) * 2011-10-24 2014-10-11 Sk Innovation Co Ltd 高透明度及高光澤度片材之環保聚伸烷基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KR101917175B1 (ko) * 2012-01-17 2018-11-09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내한성이 우수한 지방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폴리에스테르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KR101895498B1 (ko) * 2012-05-04 2018-09-0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와 그것의 혼합물 입자의 캡슐화 방법 및 그것의 이용
KR101949979B1 (ko) * 2012-05-04 2019-02-19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투명한 지방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이용
KR101958736B1 (ko) * 2012-05-04 2019-07-04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상호침투형 가교구조를 갖는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GB201300538D0 (en) 2013-01-11 2013-02-27 Norner As Polycarbonates
TWI515108B (zh) * 2013-02-21 2016-01-01 薩比克全球科技公司 聚合型板、彼之製造和使用方法、及含該聚合型板的物件
WO2014132630A1 (ja) * 2013-02-27 2014-09-04 株式会社クラレ 人工皮革基材、銀付調人工皮革、人工皮革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人工皮革基材用改質剤
WO2014157962A1 (ko) * 2013-03-27 2014-10-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를 포함하는 수지 조성물
US9708465B2 (en) 2013-05-29 2017-07-1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lor-stable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KR101508612B1 (ko) * 2013-06-28 2015-04-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를 포함하는 수지 조성물
US9718959B2 (en) * 2013-12-11 2017-08-01 Sk Innovation Co., Ltd. Aliphatic polycarbonate-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and aliphatic polycarbonate-polyurethane resin
WO2015160592A1 (en) 2014-04-17 2015-10-22 Ticona Llc Elastomeric composition having oil resistance
CN106574108B (zh) 2014-08-20 2018-11-06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热塑性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EP3224313B1 (en) 2014-11-25 2020-02-0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s therefrom
CN104497498B (zh) * 2014-12-23 2016-08-17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416B (zh) * 2015-04-03 2017-09-26 上海杰上杰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泡树脂粒子及用其制备发泡材料的方法
KR20170141361A (ko) * 2016-06-15 2017-12-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비할로겐계 발포폴리머층을 포함하는 섬유구조물
CN108976659A (zh) * 2018-06-27 2018-12-11 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型pvc双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264A (zh) * 2018-10-17 2019-03-01 安徽金燃塑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包装袋的生产方法
WO2021086895A1 (en) * 2019-10-29 2021-05-06 Arkema France Multilayer pultruded structure having a chemical resistant and weatherable top layer
TWI717959B (zh) * 2019-12-31 2021-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發泡組成物與發泡材料的形成方法
US11603444B2 (en) 2019-12-31 2023-03-1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oa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foam material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2360A (zh) * 2006-04-27 2009-05-13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碳酸亚丙酯的透明共混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5525A (en) * 1977-10-03 1979-03-20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End capped polyalkylene carbonates
CA2328628A1 (en) * 1999-12-21 2001-06-21 Cecile J. Schoenheider Moldable compositions
KR100768628B1 (ko) * 2000-08-02 2007-10-18 미쯔이카가쿠 가부시기가이샤 수지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JP3455964B2 (ja) * 2000-08-02 2003-10-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US6720693B2 (en) * 2002-07-24 2004-04-13 Emerson Electric Co. Fluid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housing of an electrical device
EP1824900B1 (de) * 2004-12-10 2009-07-08 Basf S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von ultrahochmolekularen polycarbonaten
JP2006257374A (ja) * 2005-03-18 2006-09-28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型材料
US20060223973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Basf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 polyethercarbonate polyol
JP5332075B2 (ja) 2005-11-11 2013-11-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CN100378138C (zh) * 2005-11-21 2008-04-0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改进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脆性和冷流性的方法
JP2009534509A (ja) 2006-04-27 2009-09-24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透明ポリプロピレンカーボネート配合物
JP2008095066A (ja) * 2006-05-25 2008-04-24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
WO2008062844A1 (fr) * 2006-11-24 2008-05-29 Techno Polymer Co., Ltd. Compositions de résine rayonnante, leu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et article moulé
EP2112187A1 (en) * 2008-04-21 2009-10-28 Stichting Dutch Polymer Institut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carbonates
JP2010138326A (ja) 2008-12-12 2010-06-24 Toudai Tlo Ltd 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当該組成物から成形された成形体
CN101805523B (zh) * 2010-04-06 2012-11-14 王文广 一种超细生物粉末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2360A (zh) * 2006-04-27 2009-05-13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碳酸亚丙酯的透明共混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52886B2 (en) 2012-08-28
CN102408695A (zh) 2012-04-11
EP2426174A1 (en) 2012-03-07
JP2012057158A (ja) 2012-03-22
US20120059078A1 (en) 201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8695B (zh) 用于片材的树脂组合物
KR101505448B1 (ko) 시트용 수지 조성물
EP0436689B1 (en) Expanded articles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 materials and a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US5288765A (en) Expanded articles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 materials and a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EP0850272B1 (en) Flooring material
CN101805486B (zh) 一种热塑性橡胶海绵
CN101698731B (zh) 无毒耐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JP2014530947A (ja) 高透明および高光沢シート用の環境にやさしい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CN103289177A (zh) 一种环保降解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发泡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421846A (zh) 混杂泡沫
KR20180032896A (ko) 생분해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생분해성 물품
CN102732136A (zh) 用于建筑内饰材料的环保涂料组合物
JPWO2017018390A1 (ja) シート状成形体、及び、積層体
JP4774655B2 (ja) 発泡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CN101535390B (zh) 通过包含氧化镁的聚合物混配物的原位水合制得的氢氧化镁类阻燃组合物
TWI615432B (zh) 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CN106084571A (zh) 一种压纹印金聚氯乙烯片材及其发泡方法
CN104842618A (zh) 一种用于旅行的保温隔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2947A (zh) 包含阻燃聚合物泡沫的制品
KR20120029952A (ko) 폴리우레탄계 표면재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용 조성물
JPH06306214A (ja) 難燃性内装材
JP3730152B2 (ja) 非架橋発泡用樹脂組成物及び非架橋発泡体
KR101260224B1 (ko) 유연성이 개선된 생분해성 벽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S5821433A (ja) 塩化ビニル系発泡性樹脂組成物
JPH11172582A (ja) ノンハロゲン難燃性ポリオレフィンレザ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