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132A - 密封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132A
CN102405132A CN2010800174130A CN201080017413A CN102405132A CN 102405132 A CN102405132 A CN 102405132A CN 2010800174130 A CN2010800174130 A CN 2010800174130A CN 201080017413 A CN201080017413 A CN 201080017413A CN 102405132 A CN102405132 A CN 102405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alant
unpacking device
unpack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132B (zh
Inventor
先纳义和
竹田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kuichi 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6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sealing compositions into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充气装置,即使在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液剂容器,也能够抑制容纳在液剂容器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利用第1卡爪(94A)和腿部(36)的结合力及第2卡爪(96A)和腿部(36)的结合力将连接体(70)保持在启封装置(60)上。作业人员可能误操作而欲从启封装置(60)卸下液剂容器(18)。然而,以使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力小于第1卡爪(94A)和腿部(36)的结合力(保持力)及第2卡爪(96A)和腿部(36)的结合力(保持力)的合计值的方式决定了各构件的形状等。由此,当作业人员欲从启封装置(60)卸下液剂容器(18)时,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被解除,因此,能够抑制容纳在液剂容器(18)中的密封剂(32)的泄露且防止壳体(16)破损。

Description

密封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向充气轮胎内注入用于密封破裂(puncture)了的充气轮胎的密封剂后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充气轮胎内而使充气轮胎的内压上升的密封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5345号公报)中,记载有下述密封充气装置,即,在充气轮胎破裂时不更换轮胎及车轮,而是利用密封剂修补轮胎并将轮胎内压加压(pump up)到指定压力的密封充气装置。
详细来说,通过将容纳有用于供给到轮胎内的密封剂的液剂容器的流出部旋入到密封充气装置的装置主体,从而将液剂容器固定到装置主体。
然而,在以往的密封充气装置中,在作业人员误操作而欲从装置主体强行卸下液剂容器时,会使液剂容器的流出部的旋入部松动而使密封剂从液剂容器之中泄露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课题在于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液剂容器(密封剂容纳体)也可以抑制容纳在液剂容器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密封充气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密封剂容纳体,其用于容纳密封剂并且包括供被容纳的密封剂流出的流出部;启封装置,其用于在安装上述密封剂容纳体时启封用于密封上述流出部的密封构件;启封装置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上述密封剂容纳体安装在上述启封装置的安装状态;压缩空气供给构件,其与上述启封装置相连接且用于向上述密封构件被启封了的上述密封剂容纳体供给压缩空气;流体供给配管,其与上述密封剂容纳体相连接且用于向充气轮胎导入利用上述启封装置启封上述密封构件而从上述流出部流出的密封剂及利用上述压缩空气供给构件供给到上述密封剂容纳体的压缩空气;启封装置固定部,其用于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到容纳有上述压缩空气供给构件的壳体,该密封充气装置中,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小于上述启封装置保持构件的保持力。
采用上述结构,当将密封剂容纳体安装到启封装置时,用于密封密封剂容纳体的流出部的密封构件被启封,密封剂从密封剂容纳体的流出部流出。此外,与启封装置相连接的压缩空气供给构件向密封构件破损的密封剂容纳体供给压缩空气。
此外,与密封剂容纳体相连接的流体供给配管向充气轮胎导入从流出部流出的密封剂及利用压缩空气供给构件供给到密封剂容纳体的压缩空气。
这里,启封装置保持构件保持安装在启封装置上的密封剂容纳体,启封装置固定部将启封装置固定在壳体。
而且,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小于启封装置保持构件的保持力。
由此,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可以利用启封装置保持构件保持密封剂容纳体与启封装置的安装状态,解除启封装置固定部对壳体与启封装置的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包括:凹构件,其为凹状,设于上述启封装置;凸构件,其用于贯穿形成在上述壳体上的安装孔并插入到凹状的上述凹构件,并且与上述凹构件相连结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凸构件贯穿形成在壳体上的安装孔而插入到凹状的凹部并与凹构件相连结,从而将启封装置固定在壳体。
由此,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只会解除凹构件和凸构件之间的连结,因此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凹构件是形成在上述启封装置中的凹状的圆孔,上述凸构件是具有用于插入到上述圆孔的圆柱状的颈部的销构件,用粘接剂将上述销构件的颈部固定在上述圆孔中,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销构件的颈部贯穿形成在壳体上的安装孔而插入到凹状的圆孔且用粘接剂将颈部固定在圆孔中,从而将启封装置固定在壳体。
由此,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只会解除颈部和圆孔之间的由粘接剂产生的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凹构件是固定在上述启封装置内的嵌入螺母,上述凸构件是与上述嵌入螺母螺纹接合的螺栓,使上述螺栓和上述嵌入螺母螺纹接合,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螺栓贯穿形成在壳体上的安装孔而与固定在启封装置内嵌入螺母螺纹接合,从而将启封装置固定在壳体。
由此,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只会解除螺栓和嵌入螺母之间的螺纹接合,从而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凹构件是形成在上述启封装置内的凹状的圆孔,上述凸构件是用于旋入到上述圆孔内的螺钉,使上述螺钉旋入到上述圆孔内,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螺钉贯穿形成在壳体上的安装孔而旋入到固定在启封装置内的凹状的圆孔,从而将启封装置固定在壳体。
由此,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只会解除螺钉和圆孔的旋入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入螺母或者上述圆孔中设有不与上述螺栓或者上述螺钉相啮合的非啮合部,通过增减上述非啮合部,从而调整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增减设于嵌入螺母或者圆孔的非啮合部,从而调整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
这样,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调整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
采用本发明,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密封剂容纳体,也能够抑制容纳在密封剂容纳体中的密封剂的泄露且防止壳体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液剂容器、注入单元及启封装置等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液剂容器、注入单元及启封装置等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与壳体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与壳体的固定方法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从下方观察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及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与壳体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所采用的启封装置与壳体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充气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如图8所示,密封充气装置10(以下,只称作“密封装置”。)是用于在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充气轮胎100(以下,只称作“轮胎”。)破裂时不更换轮胎及车轮而利用密封剂修补轮胎100的穿孔且将轮胎100的内压再次加压(充气)到指定压力的装置。
如图2、图8所示,密封装置10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其包括:箱状的壳体16;液剂容器18,其容纳有轮胎100的穿孔修补用的密封剂32;注入单元20,其与该液剂容器18的流出部18A相连接;启封装置60,其在插入到与注入单元20的加压给液室40相连通的顶破件插入孔44时将用于密封液剂容器18的流出部18A的铝密封件26启封,并且利用卡爪96A安装在注入单元20的下部;压缩机单元12,其容纳在壳体16中的与启封装置60离开的位置且用于生成压缩空气;空气软管86,其用于将由压缩机单元12生成的压缩空气导入到铝密封件26被顶破的液剂容器18中;连接软管54,其与注入单元20相连接,用于将经过流出部18A流到加压给液室40的密封剂32及压缩空气导入到轮胎100。
(壳体)
如图7所示,将壳体16的内部划分为用于容纳压缩机单元12的压缩机室74和除此之外的容纳室76。
容纳室76设有可开闭的盖78,该容纳室76容纳有从压缩机单元12伸出的电源电缆14、启封装置60及用于测量由压缩机单元12生成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压力测量器84等。而且,启封装置60与从压缩机单元12伸出的空气软管86相连接。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0为分别保管壳体16和连接体70的结构,该连接体70为液剂容器18和注入单元20连结而成的密封剂容纳体。
然后,如图8所示,在使用装置时打开壳体16的盖78从容纳室76取出电源电缆14,将连接体70安装在启封装置60上。
此外,在盖78的内表面上粘贴记载有密封装置10的操作顺序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的指南(manual)(省略图示)。在使用密封装置10时由于盖78是打开的,因此使用者容易看到指南。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压缩机室74的上方的顶板80上,设有压缩机单元12的电源开关82。
(压缩机单元)
如图7所示,压缩机单元12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用驱动电动机及驱动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等构成。此外,压缩机单元12与容纳于容纳室76的电源电缆14相连接,在该电源电缆14的顶端部上设有插头15,该插头15可插入到设置在车辆中的车载电源(cigarette lighter)的插口。
然后,通过将该插头15插入到车载电源的插口,从而能够从搭载于车辆的蓄电池向驱动电路供给电力,当上述的电源开关82接通时向驱动电路供给电力。
然后,使由空气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经由向压缩机单元12的外部延伸的空气软管86而供给到启封装置60。
(液剂容器)
如图2所示,在液剂容器18的内部容纳有密封剂32,在其下端部形成直径小于上侧的容器主体部分的直径的圆筒状的颈部22。
该颈部22的顶端(图2所示的下端)的开口为供密封剂32从液剂容器18流出的流出部18A,其被膜状的铝密封件26封口。此外,在颈部22的中间部形成向外周侧延伸的台阶部24。
此外,在液剂容器18的内部容纳有稍多于与密封装置10要修理的轮胎100(参照图8)的种类、尺寸等相对应的规定量的密封剂32。
(注入单元)
如图2所示,注入单元20包括:单元主体部34,其形成为上端侧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状;腿部36,其从该单元主体部34的下端部向外周侧伸出。
此外,将液剂容器18的颈部22的下端侧插入到单元主体部34的内周侧,颈部22的台阶部24与单元主体部34的上端部相抵接而将液剂容器18连结固定于注入单元20,从而形成连接体70。
此外,当使颈部22与单元主体部34相接合时,在单元主体部34的内壁面和铝密封件26之间形成加压给液室40。该加压给液室40在利用启封装置60顶破铝密封件26时与液剂容器18的内部相连通。也就是说,当顶破铝密封件26打开流出部18A时,从该流出部18A流出的密封剂32流入到加压给液室40。
另一方面,在单元主体部34的内周侧同轴地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内周筒部42。该内周筒部42的内部为沿中心轴线贯穿注入单元20的下端面和内周筒部42的上端面之间的截面圆形的顶破件插入孔44。
此外,在单元主体部34的周壁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外周侧延伸的圆筒状的气液供给管50。该气液供给管50的内部与加压给液室40相连通,该气液供给管50的顶端部借助螺纹接头52与连接软管54相连接。
如图8所示,在该连接软管54的顶端部,设有能够与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省略图示)相连接的气门嘴转接器56。
(启封装置)
如图2所示,启封装置60包括:棒状的插入部62,其用于插入到顶破件插入孔44中;大致长方形的基底部66,其形成在插入部62的基端部。在该基底部66的侧面上设有能够与上述的空气软管86的另一端部相连接的连接管90,在该连接管90上连接有空气软管86(参照图8)。
此外,在启封装置60中,形成有从连接管90经过基底部66、在插入部62的顶端开口的空气通路92。
此外,插入部62的顶端部64形成为易于顶破铝密封件26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圆锥形状)。此外,在插入部6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嵌插槽,在该嵌插槽中嵌插有O形密封圈68。
插入部62的长度长于从顶破件插入孔44的下端到铝密封件26的尺寸。由此,当将启封装置60的插入部62的整体插入到顶破件插入孔44内时,插入部62的顶端部64顶破铝密封件26,处于比铝密封件26靠上侧的位置。
此时,在插入部62插入到顶破件插入孔44的状态下,O形密封圈68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压接在顶破件插入孔44的内周面上。由此,在插入部62整体插入到顶破件插入孔44内的状态下,顶破件插入孔44处于被O形密封圈68密封的状态,也就是说,顶破件插入孔44处于被密封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基底部66的两端附近设有从该基底部66的上表面垂直立起的可弹性变形的第1支柱94。在该第1支柱94的顶端侧的靠插入部62侧的侧面上一体地形成有三角形的第1卡爪94A。
此外,在比第1支柱94靠插入部62侧设有从基底部66的上表面垂直立起且高度低于第1支柱94的可弹性变形的第2支柱96。在该第2支柱96的顶端侧的靠第1支柱94侧的侧面上一体地形成有三角形的第2卡爪96A。
第1支柱94的配置间隔宽于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并且第1卡爪94A之间的间隔窄于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因此,第1卡爪94A卡挂在腿部36的边缘部。
具体来说,当启封装置60的插入部62插入顶破件插入孔44中时,第1卡爪94A越过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时向外侧发生弹性变形而只使第1卡爪94A间的间隔变宽,当第1卡爪94A经过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时两端的第1支柱94发生弹性恢复而还原到原来状态。由此,第1卡爪96A卡挂在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上。
另一方面,第2支柱96可插入到形成在注入单元20的腿部36上的贯穿孔38,当第2支柱96插入贯穿孔38时,第2卡爪96A卡挂在腿部36的贯穿孔38的边缘部。由此,形成保持注入单元20安装在启封装置60上的安装状态的结构。
此外,对于启封装置60的将该启封装置60安装到壳体16的安装构造详见后述。
(密封充气装置的作用)
接下来,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0修理破裂的轮胎100的作业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首先,在轮胎100破裂后,使用者从车辆的保管空间取出壳体16,将壳体16以使电源开关82、压力测量器(省略图示)朝上的方式放置在路面等,打开盖78而敞开容纳室76。
此时,在打开的盖78的内表面上粘贴有指南,因此,使用者能够一边依次确认该指南一边进行作业。
接下来,使用者从车辆的保管空间取出与壳体16分开保管的连接体70(参照图7),预先将与连接体70的注入单元20的气液供给管50相连接的连接软管54的气门嘴转接器56与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省略图示)相连接。
然后,使用者从容纳室76取出容纳在该容纳室76中的电源电缆14,将插头15插入到设置在车辆中的车载电源的插口(省略图示),启动车辆。由此,能够从车辆的蓄电池(DC12V)向压缩机单元12的驱动电路供给电力。
接下来,如图2所示,使注入单元20朝下,将注入单元20安装在启封装置60上。由此,将插入部62整体插入到顶破件插入孔44中,利用顶端部64顶破铝密封件26(启封)。
如图1所示,当顶端部64顶破铝密封件26时,在第1卡爪94A越过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时向外侧发生弹性变形,只增大第1卡爪94A间的间隔,当第1卡爪94A经过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时两个第1支柱恢复到原来状态。由此,第1卡爪96A卡挂在腿部36的宽度方向的边缘部。
此外,第2卡爪96A插入到注入单元20的贯穿孔38而卡挂在贯穿孔38的边缘部,从而保持顶端部64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的状态。
此时,设于插入部62的O形密封圈68与顶破件插入孔44的内表面相接触而密封顶破件插入孔44。由此,抑制从顶破件插入孔44向外部泄露流体。
当顶破铝密封件26时,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通过在铝密封件26上开口的孔28向加压给液室40流出。然后,当接通电源开关82,启动压缩机单元12时,使利用压缩机单元12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通路92供给到液剂容器18内。当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液剂容器18内时,该压缩空气在液剂容器18内向上方浮起,从而在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之上形成空间(空气层G)。
由于该空气层G产生的空气压而被施加了压力的密封剂32经过在铝密封件26上开口的孔28而被挤出到加压给液室40。然后,加压给液室40的密封剂32经过连接软管54向充气轮胎100供给。之后,当所有的密封剂32被从加压给液室40及连接软管54供给到轮胎100时,经由液剂容器18、加压给液室40及连接软管54向轮胎100内供给压缩空气。
如图8所示,接下来,若使用者利用压力测量器84确认到轮胎100的内压达到指定压力,则使压缩机单元12停止且从轮胎气门嘴(省略图示)取下气门嘴转接器56。
使用者在轮胎100充气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使用注入了密封剂32的轮胎100在一定距离(例如,10km)范围内进行磨合行驶(日文:予
Figure BPA00001447476400121
走行)。由此,使密封剂32在轮胎100内部均匀扩散,使密封剂32填充到穿孔而堵塞穿孔。
在磨合行驶结束后,使用者对轮胎100的内压进行再次测量,根据需要再次使连接软管54的气门嘴转接器56与轮胎气门嘴相连接,再次启动压缩机单元12而将轮胎100加压到规定的内压。由此,轮胎100的破裂修理完成,能够使用该轮胎100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在一定速度以下(例如,80km/h以下)行驶。
(主要部分的结构)
接下来,对用于将启封装置60安装在壳体16的启封装置60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启封装置60的用于支承第1支柱94及第2支柱96的板构件110上,设有多个U型槽112。此外,在壳体16上一体地形成有肋114,该肋114在将启封装置60安装到壳体16的状态下,嵌入到该U型槽112中。
此外,在壳体16的底板116上设有向内部突出的沉孔(日文:ザグリ)形状的沉孔部118,在该沉孔部118中形成有使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120。
如图4、图5所示,在基底部66的与贯穿孔120(参照图6)相对应的底面上形成有凹状的圆孔122,该圆孔122用于经由贯穿孔120旋入螺钉128。
此外,在该圆孔122的内周面上设有以从圆孔122的中心向四周伸展的方式沿圆孔122的轴向延伸的槽部124,该槽部124不与螺钉128相啮合。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增减槽部124,从而改变螺钉128的啮合量,调整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力。
并且,如图3所示,通过使螺钉128从下方经由设于沉孔部118的贯穿孔120旋入到圆孔122中,从而将启封装置60安装在壳体16上。
这里,以使螺钉128和圆孔122之间的固定力小于第1卡爪94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与第2卡爪96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这两者的合计值的方式决定各构件的形状等。
此外,作为螺钉128和圆孔122之间的固定力的测量方法,以在将壳体16固定、拉拽注入单元20时注入单元20从壳体16脱离时的力(N)为该固定力。此外,作为第1卡爪94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与第2卡爪96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这两者的合计的保持力的测量方法,以在将启封装置60固定、拉拽注入单元20时注入单元20从启封装置60脱离时的力(N)为该保持力。
(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1所示,在向充气轮胎100供给密封剂32时,利用第1卡爪94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及第2卡爪96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将连接体70保持在启封装置60上。
这里,作业人员可能误操作而欲从启封装置60卸下液剂容器18。然而,如上所述,以使螺钉128和圆孔122之间的固定力小于第1卡爪94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与第2卡爪96A和腿部36之间的结合力(保持力)这两者的合计值的方式决定了各构件的形状等。
由此,当作业人员欲从启封装置60卸下液剂容器18时,第2卡爪96A和腿部36维持结合,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被解除。也就是说,在连接体70和启封装置60依然维持着连结状态,而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被解除。
如上所述,即使作业人员误操作欲卸下液剂容器18,也可以维持连接体70和启封装置60的连结状态,解除螺钉128和圆孔122的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容纳在液剂容器18中的密封剂32的泄露且防止壳体16破损。
此外,由于壳体16不会破损,因此能够对壳体16进行再利用。
此外,能够通过增减槽部124而调整螺钉128和圆孔122之间的固定力,因此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调整螺钉128和圆孔122之间的固定力。
接下来,基于图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密封充气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与贯穿孔120相对应的启封装置60的基底部66中,埋设有嵌入螺母140。并且,通过使螺栓142从下方穿过贯穿孔120与嵌入螺母140螺纹接合,从而将启封装置60安装到壳体16上。
接下来,基于图10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密封充气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在与贯穿孔120相对应的启封装置60的基底部66上,设有开口部较宽的圆锥状的圆锥孔150。并且,通过使销152的颈部152A从下方穿过贯穿孔120而插入到圆锥孔150中,用粘接剂154将颈部152A固定在圆锥孔150,从而将启封装置60安装到壳体16。
附图标记说明
10密封装置(密封充气装置)
12压缩机单元(压缩空气供给构件)
16壳体
18液剂容器
18A流出部
20注入单元
26铝密封件(密封构件)
32密封剂
36腿部(启封装置保持构件)
54连接软管(流体供给配管)
60启封装置
70连接体(密封剂容纳体)
94A第1卡爪(启封装置保持构件)
96A第2卡爪(启封装置保持构件)
100轮胎
120贯穿孔(安装孔)
122圆孔(凹构件)
124槽部(非啮合部)
128螺钉(凸构件)
140嵌入螺母(凹构件)
142螺栓(凸构件)
150圆锥孔(凹构件)
152销(凸构件)
152A颈部
154粘接剂

Claims (6)

1.一种密封充气装置,其包括:
密封剂容纳体,其用于容纳密封剂并且包括供被容纳的密封剂流出的流出部;
启封装置,其用于在安装上述密封剂容纳体时启封用于密封上述流出部的密封构件;
启封装置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上述密封剂容纳体安装在上述启封装置的安装状态;
压缩空气供给构件,其与上述启封装置相连接且用于向上述密封构件被启封了的上述密封剂容纳体供给压缩空气;
流体供给配管,其与上述密封剂容纳体相连接且用于向充气轮胎导入利用上述启封装置启封上述密封构件而从上述流出部流出的密封剂及利用上述压缩空气供给构件供给到上述密封剂容纳体的压缩空气;
启封装置固定部,其用于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到容纳有上述压缩空气供给构件的壳体,
该密封充气装置中,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小于上述启封装置保持构件的保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充气装置,其中,
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包括:
凹构件,其为凹状,设于上述启封装置;
凸构件,其用于贯穿形成在上述壳体上的安装孔并插入到凹状的上述凹构件,并且与上述凹构件相连结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充气装置,其中,
上述凹构件是形成在上述启封装置的凹状的圆孔,
上述凸构件是具有用于插入到上述圆孔的圆柱状的颈部的销构件,
用粘接剂将上述销构件的颈部固定在上述圆孔中,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充气装置,其中,
上述凹构件是固定在上述启封装置内的嵌入螺母,
上述凸构件是与上述嵌入螺母螺纹接合的螺栓,
使上述螺栓和上述嵌入螺母螺纹接合,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充气装置,其中,
上述凹构件是形成在上述启封装置内的凹状的圆孔,
上述凸构件是用于旋入到上述圆孔内的螺钉,
使上述螺钉旋入到上述圆孔内,从而将上述启封装置固定在上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密封充气装置,其中,
在上述嵌入螺母或者上述圆孔中设有不与上述螺栓或者上述螺钉相啮合的非啮合部,
通过增减上述非啮合部,从而调整上述启封装置固定部的固定力。
CN201080017413.0A 2009-04-23 2010-04-23 密封充气装置 Active CN102405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5240 2009-04-23
JP2009105240 2009-04-23
PCT/JP2010/057273 WO2010123113A1 (ja) 2009-04-23 2010-04-23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132A true CN102405132A (zh) 2012-04-04
CN102405132B CN102405132B (zh) 2014-02-26

Family

ID=4301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413.0A Active CN102405132B (zh) 2009-04-23 2010-04-23 密封充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6310B2 (zh)
EP (1) EP2422960B1 (zh)
JP (1) JP5624026B2 (zh)
CN (1) CN102405132B (zh)
WO (1) WO2010123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2833B2 (en) * 2008-11-04 2013-09-03 Wen San Chou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DE102010010361B4 (de) 2010-03-05 2020-12-1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US20120168031A1 (en) * 2011-01-04 2012-07-05 Ohm Patrick L Hand-held tire inflator
CN103338916B (zh) * 2011-01-28 2015-06-1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爆胎修理套件
DE102011018927A1 (de) * 2011-04-28 2012-10-3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EP2559414A1 (de) * 2011-08-18 2013-02-20 Weibel CDS AG Adapter für eine Transfervorrichtung für ein Fluid sowie Transfervorrichtung
JP5568068B2 (ja) * 2011-09-20 2014-08-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JP5395865B2 (ja) * 2011-09-20 2014-01-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US8746293B2 (en) * 2011-10-12 2014-06-10 Wen San Chou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JP5568101B2 (ja) * 2012-02-03 2014-08-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一体型の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WO2015087737A1 (ja) * 2013-12-10 2015-06-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液収容容器
JP2017506174A (ja) * 2014-01-29 2017-03-02 テク・グローバル・エス.アール.エル.Tek Global S.R.L. 改良されたシーラント液容器
EP3093132A4 (en) * 2014-02-06 2017-09-1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ncture repair kit
EP3282870B1 (en) * 2015-04-17 2024-01-03 Fontem Ventures B.V. Liquid supply with spiral container
JP6493121B2 (ja) * 2015-09-29 2019-04-0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液収容容器および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JP6657715B2 (ja) * 2015-09-29 2020-03-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液収容容器
DE102015119917A1 (de) * 2015-11-18 2017-05-1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bringen eines Mittels zum Abdichten eines aufblasbaren Gegenstandes
KR102326357B1 (ko) * 2017-09-25 2021-11-12 액티브 툴스 인터내셔널 (에이치케이) 리미티드. 타이어 수리 시스템
US10604394B1 (en) 2019-02-07 2020-03-31 Willo 32 Sas Cartridge and a base unit for use in an oral care appliance
US11794426B2 (en) 2021-06-30 2023-10-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lat tire repair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4284B2 (en) * 2001-09-11 2005-11-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aling system
US6968869B2 (en) * 1998-10-08 2005-11-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Seal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9581B2 (en) * 2002-10-31 2004-09-14 Interdynamics, Inc. Apparatus for sealing, inflating, and repairing tires
JP2005199618A (ja) * 2004-01-16 2005-07-2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走行復元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走行復元ユニット
JP2008023909A (ja) * 2006-07-24 2008-02-07 Bridgestone Corp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5376754B2 (ja) * 2006-12-21 2013-12-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リング装置
JP2008175345A (ja) 2007-01-22 2008-07-31 Bridgestone Corp バルブコネクタ
JP4878336B2 (ja) * 2007-06-18 2012-02-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869B2 (en) * 1998-10-08 2005-11-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Sealing apparatus
US6964284B2 (en) * 2001-09-11 2005-11-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al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123113A1 (ja) 2012-10-25
EP2422960A4 (en) 2013-12-11
EP2422960B1 (en) 2017-06-28
EP2422960A1 (en) 2012-02-29
WO2010123113A1 (ja) 2010-10-28
CN102405132B (zh) 2014-02-26
US20120037267A1 (en) 2012-02-16
JP5624026B2 (ja) 2014-11-12
US8596310B2 (en) 2013-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132B (zh) 密封充气装置
CN101678619B (zh) 密封打气装置
CN101786445B (zh) 维修充气件并且为其充气的修理箱
EP2305570B1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dislocation of container, and sealing pump-up device
CN101683768B (zh) 刺破修补液收纳容器
US20080098855A1 (en) Integrated compressor-tire sealant injection device with large mouth sealant container
EP2918834B1 (en) Compressor and flat tire repair kit using same
US9457772B2 (en) Inf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20130121727A (ko) 차량 탑재용 공기 압축기의 직렬연결 호스의 이음관 구조
CN102271898A (zh) 用于对损坏的可充气物品进行修复和充气的设备
EP3202601A1 (en) Pneumatic valve adaptor
CN101730619B (zh) 轮胎密封装置
CN108224084A (zh) 用于测量罐内调节器的高压的系统
JP2007331210A (ja) シーリング剤回収装置
CN206012565U (zh) 一种充气补胎装置及其多功能充气接头
JP2000238144A (ja) タイヤのシール・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2010167742A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5384257B2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KR101451800B1 (ko) 휴대가능한 타이어 수리용 공기 압축장치
CN107512013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胎的充气补胎装置及充气补胎方法
CN101868344A (zh) 带有插接机构用于可吹胀物体的密封和充气的装置
JP5261272B2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5261276B2 (ja) 液剤ユニット及び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CN219969584U (zh) 一体式多功能随车工具
JP2010162847A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6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Kakuich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