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8619B - 密封打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打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8619B CN101678619B CN2008800209378A CN200880020937A CN101678619B CN 101678619 B CN101678619 B CN 101678619B CN 2008800209378 A CN2008800209378 A CN 2008800209378A CN 200880020937 A CN200880020937 A CN 200880020937A CN 101678619 B CN101678619 B CN 1016786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nsertion section
- instrument
- tool insert
- insert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6—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sealing compositions into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安装工具、且能够进行即使该工具被施加压力也不会脱落的可靠操作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密封打气装置(10)包括:液剂容器(18),收容有密封剂(32);注入单元(20),与液剂容器(18)的流出口(29)相连结,包括加压供液室(40)和工具插入孔(44);工具(82),插入在工具插入孔(44)中而借助穿孔构件(62)对铝密封件(30)进行穿孔且封闭工具插入孔(44);插入部(84)的前端部(85),其具有台阶部(85A),该台阶部(85A)在插入工具插入孔(44)中的工具(82)的位置到达铝密封件(30)被穿孔时的工具(82)的穿孔位置之前钩挂在工具插入孔(44)的缘部(44B)上,该密封打气装置通过包括上述构件,能够简单地安装工具(82)、且能够进行即使工具(82)被施加压力也不会脱落的可靠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用于密封被刺穿(puncture)了的充气轮胎的密封剂注入到充气轮胎内,并且向充气轮胎内供给压缩空气来使充气轮胎的内压升高的密封打气(sealing pump-up)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推广一种密封打气装置,该密封打气装置在充气轮胎(以下简称为“轮胎”)被刺穿时,无需更换轮胎以及车轮,而使用密封剂来修补轮胎并对轮胎进行打气使其内压升高到规定的指定压力。作为该种密封打气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密封打气装置中,使用切换件(工具)在填充有密封剂的容器的盖上开设孔,之后向该容器供给压缩空气而挤出密封剂,将挤出的密封剂填充在轮胎内,在填充完密封剂之后向轮胎内填充空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密封打气装置中,在切换件上形成有外螺纹,通过使切换件的手柄旋转而使切换件向盖前进,利用设在切换件前端上的前端破裂部使盖破裂,切换件的操作比较繁杂。另一方面,由于在切换件上持续施加有压力,所以需要有效地防止切换件发生脱落。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够简单地安装工具、且能够进行即使该工具被施加压力也不会脱落的可靠操作的密封打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包括:液剂容器,其用于收容密封剂,且利用密封构件封闭上述密封剂的流出口;注入单元,其与上述流出口相连结,且包括供液室和工具插入孔,通过对上述密封构件进行穿孔使上述供液室与上述液剂容器内相连通,上述工具插入孔用于连通外部和上述供液室;压缩空气供给部件,其产生用于对上述密封剂施加压力的压缩空气,并且该压缩空气与上述密封剂都用于填充充气轮胎;气液供给配管,其将流出到上述供液室中的上述密封剂以及上述压缩空气供给到上述充气轮胎中;工具,其能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通过将该工具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直接或借助其他构件间接地对上述密封构件进行穿孔并且封闭上述工具插入孔;第1阻止部件,其在插入到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的位置到达上述密封构件被穿孔时的上述工具的穿孔位置之前开始发挥功能,从而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上述第1阻止部件包括:第1被钩挂部,其形成在上述注入单元上;第1钩挂部,其为了阻止被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而设在上述工具上以钩挂上述第1被钩挂部。
采用第1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将工具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从而利用工具直接或借助其他构件间接地对液剂容器的密封构件进行穿孔而使液剂容器内和供液室连通起来,密封剂自液剂容器流出到供液室中。使由压缩空气供给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对流出的密封剂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借助气液供给配管将该密封剂供给到充气轮胎中。另外,能够借助气液供给配管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充气轮胎中。在将密封剂以及压缩空气供 给到充气轮胎中之后,通过进行规定的行驶而将密封剂填充到刺穿孔中。在进行了规定的行驶后,确认空气压力,必要时再次填充压缩空气。这样,完成对充气轮胎的修补。
在此,工具具有第1钩挂部,该第1钩挂部能钩挂在形成于注入单元上的第1被钩挂部上,利用将工具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而使第1钩挂部钩挂在第1被钩挂部上这样简单的操作,能够阻止被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将工具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能够封闭工具插入孔。从而,能够防止密封剂以及压缩空气自工具插入孔泄露出。
另外,第1阻止部件在插入工具插入孔中的工具的位置到达密封构件被穿孔时的工具的穿孔位置之前开始发挥功能,因此,形成在密封构件被穿孔时第1阻止部件能够可靠地发挥功能的状态,所以在工具对密封构件实施了穿孔操作之后,能够可靠地阻止工具自工具插入孔脱出。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1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第1被钩挂部是上述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上述第1钩挂部设在被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的插入部上、且在穿过上述工具插入孔之后能够钩挂在上述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上。
采用第2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设在工具的插入部上的第1钩挂部在穿过工具插入孔之后,能够钩挂在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上。因此,在第1钩挂部穿过了工具插入孔之后,即使在工具的插入部上作用有脱出方向的力,由于第1钩挂部钩挂在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上,因此也能够阻止工具向脱出方向的进一步移动。在此,由于将第1钩挂部设为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因此无需设置专用的钩挂部分。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1或第2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插入部通过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从而穿过被穿孔了的上述密封构件而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进入上述液剂容器内,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具有连通路,该连通路在上述插入部的上述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将产生的上述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液剂容器内,该密封打气装置还具有第2阻止部件,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该第2阻止部件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
采用第3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将工具的插入部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从而对密封构件进行穿孔,插入部的前端侧穿过被穿孔了的密封构件而进入液剂容器内。然后,由压缩空气供给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被导入到连通路中而被供给到液剂容器内。此时,在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利用第2阻止部件阻止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借助连通路直接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液剂容器中,从而能够缩短通过对液剂容器内的密封剂施加压力来使该密封剂流到供液室中的时间。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3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工具包括:延设部,其设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上,沿与上述插入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夹着上述插入部地向两侧延伸;第1支柱,其形成在上述延设部的两侧且位于设有上述插入部的一侧,上述第2阻止部件包括:伸出部,其自上述注入单元伸出;第2爪,其形成在上述第1支柱的前端侧,为了阻止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插入部向脱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上述插入部侧延伸以钩挂在上述伸出部的缘部分上。
采用第4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将工具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而使工具的前端侧进入液剂容器内,并且将第2爪钩挂在伸出部的缘部分上。由此能阻止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而维持工具的前端侧进入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在此,当在被插入工具插入孔中的插入部上作用有来自压缩空气的压力时,插入部推压延设部的中央部分,延设部以两侧的第2爪部分为支点发生中央部分凸出的弯曲变形。在延设部发生该种弯曲变形时,第1支柱向推压伸出部的缘部分的方向倾斜,加强第2爪向伸出部的缘部分的钩挂,从而优选。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1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工具包括:插入部,其用于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延设部,其设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上,沿与上述插入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夹着上述插入部向两侧地延伸;第1支柱,其形成在上述延设部的两侧且位于设有上述插入部的一侧,上述第1被钩挂部是自上述注入单元伸出的伸出部的缘部分,上述第1钩挂部设在上述第1支柱的前端侧、且朝向上述插入部侧延伸以钩挂上述伸出部的缘部分。
采用第5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在第1阻止部件发挥了功能的状态下,当在插入部上作用有脱出的压力时,第1钩挂部被钩挂在伸出部的缘部分上,插入部推压延设部的中央部分,延设部以两侧的第1钩挂部分为支点发生中央部分凸出的弯曲变形。在延设部发生该种弯曲变形时,第1支柱向推压伸出部的缘部分的方向倾斜,加强第1钩挂部向伸出部的缘部分的钩挂,从而优选。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5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插入部通过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而穿过被穿孔了的上述密封构件,从而该插入部的前端侧 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具有连通路,该连通路在上述插入部的上述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将产生的上述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液剂容器内,该密封打气装置还具有第2阻止部件,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该第2阻止部件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
采用第6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通过将工具的插入部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而对密封构件进行穿孔,插入部的前端侧穿过被穿孔了的密封构件而进入液剂容器内。然后,由压缩空气供给部件产生的压缩空气被导入到连通路中而被供给到液剂容器内。此时,在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利用第2阻止部件阻止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借助连通路直接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液剂容器中,从而能够缩短通过对液剂容器内的密封剂施加压力来使该密封剂流到供液室中的时间。
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以第6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工具具有第2支柱,该第2支柱设于上述延设部的两侧且比上述第1支柱更靠近上述插入部侧,上述第2阻止部件包括:孔,其形成在上述注入单元上;第2爪,其形成在上述第2支柱的前端侧,为了阻止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插入部向脱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与上述插入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以钩挂在上述孔的缘部分或上述孔的内周面上。
采用第7方式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将工具插入在工具插入孔中,使第2爪钩挂在孔的缘部分或孔的内周面上。此时,工具的前端侧形成为已经进入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即,能够阻止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并且能维持工具的前端侧进入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密封打气装置具有这样优异的效果:能够简单地安装工具、且能够进行即使该工具被施加压力也不会脱落的可靠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面侧看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面侧看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密封打气装置中的液剂容器、注入单元、穿孔构件以及工具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B是图3A的穿孔构件以及工具插入孔的放大图。
图3C是从下侧看到的图3A的穿孔构件的仰视图。
图4A是表示使连接软管与充气轮胎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4B是表示使通气软管与充气轮胎的轮胎气门嘴相连接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5A是表示液剂容器、注入单元以及工具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注入单元的仰视图。
图5C是工具的剖视图。
图5D是图5C的工具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被工具推压的穿孔构件刺破铝密封件之前的状态的液剂容器以及注入单元的剖视图。
图7A是表示穿孔构件刺破了铝密封件后的状态的液剂容器以及注入单元的剖视图。
图7B是图7A的B-B线剖视图。
图8A是第2实施方式的工具的俯视图。
图8B是图8A的工具的剖视图。
图8C是表示图8A的穿孔构件刺破了铝密封件后的状态的液剂容器以及注入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10是这样一种装置:在安装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充气轮胎(以下简称为“轮胎”。)被刺穿时,无需更换该轮胎和车轮,而使用密封剂对轮胎进行修补,然后将内压再加压(打气)到规定的指定压力。
密封打气装置10具有作为外壳部的壳体11,在该壳体11的内部配置有压缩机单元12(压缩空气供给部件)、注入单元20以及与该注入单元20相连结的液剂容器18。
在压缩机单元12的内部配置有电动机、空气压缩机、电源电路和控制基板等,并且设置有从电源电路延伸到单元外部的电源缆线14。通过将设置于该电源缆线14前端部的插头(plug)15插入到例如设置于车辆中的打火器(cigarette lighter)的插口中,能通过电源电路从搭载于车辆上的蓄电池向电动机等供给电源。在此,压缩机单元12能利用其空气压缩机产生比要修理的各种轮胎100(参照图4A以及图4B)所规定的指定压力高压(例如300kPa以上)的压缩空气。
压缩机单元12包括电源开关13以及压力计16,所述电源开 关13以及压力计16配置在壳体11的上表面11U的中央附近。另外,在壳体11的上表面11U上配置有用于说明操作步骤的指南17、未图示的用于安装后述的工具82的工具收容孔、后述的连接口21。
如图3A所示,在密封打气装置10中设置有用于收容密封剂32的液剂容器18和与该液剂容器18相连接的注入单元20。在液剂容器18的下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圆筒状的颈部26。颈部26的直径形成为细于颈部上端侧的容器主体部分的直径。在该颈部26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供密封剂32流到外部(后述的加压供液室40)的流出口29,在颈部26的流出口29配置有作为密封构件的一例的铝密封件30,该铝密封件30用于将密封剂32密封(收容)在液剂容器18内。通过粘接等将铝密封件30的外周缘部整周地紧固于颈部26上的流出口29的周缘部上。另外,在颈部26的中间部形成有向外周侧延伸出的台阶部28。
在此,液剂容器18以具有气体隔断性的各种树脂材料、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为原料而成形。另外,在液剂容器18内填充有比与要利用密封打气装置10进行修理的轮胎100的种类、尺寸等相对应的规定量(例如200g~400g)多一些的密封剂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剂容器18中未设置空间,而是无间隙地填充入密封剂32,但为了防止密封剂32发生氧化等而导致变质,也可以在出厂时将若干量的Ar等惰性气体与密封剂32一起封入到液剂容器18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10中,当使液剂容器18处于直立在注入单元20上侧的状态时,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因自重而呈向液剂容器18的铝密封件30加压的状态。
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注入单元20上一体地设置有形成为上端侧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单元主体部34和从该单元主体部34的下端部向外周侧延伸的圆板状的支脚部36。液剂容器18的颈部26的下端侧插入到单元主体部34的内周侧,并且通过旋转熔接等方法将单元主体部34的上端面与颈部26的台阶部28熔接起来。另外,支脚部36是伸出部的一例。
在单元主体部34内设有在铝密封件30被刺破(被穿孔)时与液剂容器18的内部连通起来的大致圆柱状的加压供液室40。在注入单元20的单元主体部34的内周侧以同轴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内周筒部42。在内周筒部4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穿注入单元20的下端面与内周筒部42的上端面之间的截面圆形的工具插入孔44(参照图5B)。
如图1、图4A以及图4B所示,在密封打气装置10上设有自压缩机单元12延伸出的黑色的通气软管50,该通气软管50的基端部与压缩机单元12内的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另外,在通气软管50的前端部安装有能够与充气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102以及后述的连接口21相连接的气门嘴接头(adapter)22。
如图1所示,在壳体11的前侧壁面11F上形成有用于收纳通气软管50以及气门嘴接头22的槽23,通常,通气软管50以及气门嘴接头22嵌入收纳在该槽23中。
另外,如图1所示,在壳体11上设置有用于自壳体11的前侧壁面11F侧窥视内部的窥视窗19。在窥视窗19内配置有液剂容器18,透过窥视窗19能够目测密封剂32的液面的高度。
如图3A所示,在注入单元20中形成有自内周筒部42的外周面贯穿单元主体部34而向外周侧延伸的圆筒状的空气供给管52。该空气供给管52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借助管接头54与耐压软管24的一端部相连接。另一方面,耐压软管24的另一端部如图2所示地与设在壳体11的上表面11U上的连接口21相连接。这 样,由于连接口21设在壳体11的上表面11U上,因此在装置正立着的状态下,连接口21当然位于比收容在液剂容器18中的密封剂32的液面更上方的位置上(参照图4A)。
如图3A所示,空气供给管52的基端部与内周筒部42的外周面相接合,通过穿设于内周筒部42的周壁部上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节流孔部56而与工具插入孔44内连通。
内周筒部42的节流孔部56分别形成为截面为圆形且内径沿着整个长度保持恒定的贯通孔,其内径比空气供给管52的内径小。节流孔部56的内周端在内周筒部42的内周面的中间部开口,在内周筒部42的内周面上形成圆形的空气供给口58。
在此,耐压软管24、空气供给管52以及节流孔部56的内部空间构成为空气供给路60,该空气供给路60用于向液剂容器18内或加压供液室40供给由空气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
穿孔构件
如图3A所示,在工具插入孔44的加压供液室40侧插入有利用合成树脂成形的穿孔构件62的轴部63。如图3B以及图3C所示,该轴部63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圆筒形,且设置有多个自下端向上端延伸的狭缝,从而该轴部63被沿周向分割成4份。通过使该轴部63的被分割成4份的分割体63A分别向相同方向倾斜,能够改变轴部63的直径。另外,轴部63的直径在轴部63的下端处变化最大。
在穿孔构件62的轴部63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径向外侧扩大的圆板状的大径部64。在大径部64的上表面的外周端部连续地形成有用于方便刺破铝密封件30的突起状的穿孔部66。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在工具插入孔44的加压供液室侧的开口部上形成有向缩小工具插入孔44的直径的方向突出的突条部44A。另外,在被插入的轴部63上设置有突起部63B, 该突起部63B自比突条部44A靠下侧的分割体63A的外周面突起,从而能够利用该突条部44A阻止穿孔构件62向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密封件30侧)移动。从而,能够维持穿孔构件62配置在工具插入孔44的加压供液室40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大径部64的前端面与铝密封件30的正面中央相对,且在大径部64与铝密封件30之间存在一些间隙。
如图3A所示,在注入单元20上以贯穿单元主体部34的周壁部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圆筒状的气液供给管74。气液供给管74的外周侧前端部借助管接头76与红色的连接软管78的基端部相连接。在连接软管78的前端部设置有能装卸地与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102相连接的气门嘴接头80。另外,气液供给管74的基端侧插入到加压供液室40内。由此,连接软管78通过气液供给管74连通到加压供液室40内。
如图2所示,在壳体11的后侧壁面11R上形成有用于收纳连接软管78以及气门嘴接头80的槽25,通常,连接软管78以及气门嘴接头80嵌入收纳在该槽25中。在此,在连接软管78以及气门嘴接头80为收纳在槽25中的状态、且装置正立着的情况下,连接软管78的一部分配置在比收容于液剂容器18中的密封剂32的液面更上方的位置上(参照图4A)。
工具
接着,对在使密封剂32由密封打气装置10流出时使用的工具82进行说明。
如图5C以及图5D所示,工具8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合成树脂制例如PP、PE、尼龙等)包括插入在工具插入孔44中的棒状的插入部84和形成于插入部84的基端部的大致长方形的基座部86。另外,基座部86是延设部的一例。
在插入部84内形成有工具连通路88,该工具连通路88从插 入部84的前端面向基座部86侧延伸,且在中间部折曲地向外周侧延伸。在插入部84的外周面上,在工具连通路88的开口部分形成有作为空气通路的环状连通槽90。
在插入部84的外周面上,在连通槽90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形成有嵌插槽,在所述的一对嵌插槽中分别嵌插有O型密封圈96。
如图5C以及图5D所示,插入部84的前端部85的外轮廓形成为自前端向基座部86扩径的形状、即前端部85形成为大致圆锥状。在该前端部85与插入部84的其他部分的边界处形成有台阶部85A,该台阶部85A的外周端的直径形成为大于突条部44A的内周端的直径的大径。另外,在插入部84上沿插入部84的周向空出恒定间隔地形成有4个狭缝84A,该狭缝84A自前端部85的前端向基座部86延伸,该狭缝84A终止在台阶部85A与上侧的O型密封圈96之间。因此,前端部85被沿周向分割成4个分割体85B,通过使该分割体85B分别向相同方向倾斜,能够改变前端部85的直径。另外,前端部85的直径在前端部85的前端处变化最大。
前端部85在通过工具插入孔44时,直径发生变化(缩径)到能够通过工具插入孔44的程度,在穿过工具插入孔44时恢复成原来的直径,因此,即使在前端部85穿过了工具插入孔44之后在工具82上作用有脱出方向的力,由于台阶部85A钩挂在工具插入孔44的缘部44B上,所以能够阻止工具82向脱出方向移动。
另外,满足下述条件地设定前端部85的台阶部85A与缘部44B的位置,即,使该台阶部85A与缘部44B钩挂时的工具82的位置、比被工具82挤出的穿孔构件62的穿孔部66刺破(穿孔)铝密封件30时的工具82的穿孔位置更靠近工具插入孔44的插入口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装置的下侧)。
在基座部86的形成有插入部84的一面的两端附近具有支柱83和爪83A;上述支柱83自基座部86垂直立起且能弹性变形;上述爪83A一体地形成在支柱83的前端侧、且位移插入部84侧的侧面,侧视为三角形。
如图5A以及图5C所示,注入单元20的支脚部36的直径R1与支柱83的间隔L1大致相同、且宽于爪83A的间隔L2。
插入部84的长度比从工具插入孔44的下端到铝密封件30的尺寸长一些。由此,当工具82的整个插入部84插入到工具插入孔44内时,如图6所示,穿孔构件62被可靠地从工具插入孔44内推压出来,工具82的上端部进入液剂容器18内。
另外,在整个插入部84插入到工具插入孔44内的状态下,插入部84的连通槽90与空气供给口58沿着轴向对齐。由此,空气供给路60借助连通槽90与工具82的工具连通路88相连通。
另外,在插入部84插入到工具插入孔44内的状态下,使一对O型密封圈96的外周侧的端部分别沿着整个圆周压接到工具插入孔44的内周面上。由此,使工具插入孔44成为在空气供给口58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被插入部84和一对O型密封圈96密封起来的状态。
另外,满足下述条件地设定支柱83上的爪83A的位置,即,使上述爪83A与支脚部36的缘部钩挂时的工具82的位置为能够维持插入部84的前端侧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的状态的位置。
密封打气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10修理被刺穿了的轮胎100的作业步骤进行说明。另外,在上述指南17中记载有表示下述步骤(1)~(8)的说明(文章以及插图)。
(1)当轮胎100被刺穿时,首先,操作者将工具82的插入部 84插入在密封打气装置10的工具插入孔44中。在插入部84推压穿孔构件62时,穿孔构件62的轴部63的直径改变(缩径)而使突起部63B越过突条部44A。然后,穿孔构件62被插入部84的前端部85推压地向铝密封件30移动。缩径状态的前端部85在穿过工具插入孔44后,利用本身的弹性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然后,在爪83A超过支脚部36时,爪83A的斜面被支脚部36的外周面36A推压而使支柱83发生弹性变形,但在进行插入部84的插入操作直到使工具82的基座部86与注入单元20的支脚部36相抵接时,爪83A通过支脚部36的外周面36A从而支柱83利用本身的弹性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爪83A钩挂在支脚部36的缘部上,阻止工具82向脱出方向移动。
由此,被插入部84推压的穿孔构件62的穿孔部66刺破铝密封件30而被推入到容器内,插入部84的前端部85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参照图7A以及图7B)。此时,工具82一边使配置于插入部84外周面上的一对O型密封圈96压接到工具插入孔44的内周面上,一边使插入部84从工具插入孔44的入口侧的端部向里侧移动,在其移动途中,配置于插入部84上侧的O型密封圈96通过空气供给口58的内周侧。
之后,使支脚部36在下、液剂容器18在上地将密封打气装置10配置于例如路面上等(正立状态。参照图1、2、4。)。
当将工具82的插入部84插入到注入单元20的工具插入孔44内时,如图6所示,使插入部84的前端部85从内周筒部42的前端突出,且利用穿孔构件62穿过通过打开铝密封件30而成的孔31而进入液剂容器18内。并且,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通过孔31流出到加压供液室40中。
(2)从槽23中取出黑色(BLACK)的通气软管50,使通气软管50的气门嘴接头22与设于壳体11的上表面11U的连接口21 相连接(参照图4A)。
(3)接着,从槽25中取出红色(RED)的连接软管78,使连接软管78的气门嘴接头80与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102相连接(参照图4A),使加压供液室40通过连接软管78与轮胎100内相连通。
(4)将插头15插入到设置于车辆中的打火器等的插口中。
(5)发动车辆的引擎。
(6)开启电源开关13而使压缩机单元12工作。将由压缩机单元12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供给路60和工具连通路88供给到液剂容器18内(参照图7A以及图7B)。
当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液剂容器18内时,该压缩空气在液剂容器18内上浮到密封剂32上方,并在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上形成空间(空气层)。被来自该空气层的气压加压了的密封剂32通过打开铝密封件30而形成的孔31供给到加压供液室40内,并从加压供液室40内通过连接软管78注入到充气轮胎100内。
另外,在液剂容器18内的密封剂32被完全排出后,加压供液室40内的密封剂32被加压而通过连接软管78被供给到充气轮胎100内。然后,当所有的密封剂32从加压供液室40以及连接软管78中排出时,借助液剂容器18、加压供液室40以及连接软管78将压缩空气注入到轮胎100内。
(7)接着,若操作者通过压力计16确认到轮胎100的内压已达到指定压力时,则关闭电源开关13而停止压缩机单元12,将气门嘴接头80从轮胎气门嘴102上卸下。
操作者在完成轮胎100的膨胀后的规定时间内,使用已注入有密封剂32的轮胎100进行规定距离(例如10km)的预行驶。由此,使密封剂32在轮胎100内部均匀地扩散开,使密封剂32填充到刺穿孔中而将刺穿孔封闭起来。
(8)在结束预行驶后,操作者如图4B所示地使通气软管50的气门嘴接头22与轮胎100的轮胎气门嘴102相连接,再次利用压力计16测定轮胎100的内压,在未达到规定压力的情况下,使压缩机单元12再次工作而将轮胎100加压到规定的内压。由此,完成轮胎100的刺穿修理,可使用该轮胎100以规定速度以下(例如80Km/h以下)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行驶。
在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10中,通过将工具82插入在工具插入孔44中直到工具82的基座部86抵在注入单元20的底面部上,穿孔构件62被推上而对铝密封件30进行穿孔,从而工具82的前端部85进入液剂容器18内。此时,由于O型密封圈96压接在工具插入孔44的内周面(内周筒部42的内周面)上,因此能够防止密封剂32以及压缩空气泄出,并且爪83A钩挂在支脚部36的缘部上而阻止工具82向脱出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维持工具82的前端部85已经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的状态。
在此,由于前端部85在穿过了工具插入孔44时从缩径状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即使爪83A在穿孔构件62对铝密封件30进行了穿孔时并未钩挂在支脚部36的缘部上,由于台阶部85A钩挂在工具插入孔44的缘部44B上,因此能够阻止工具82向脱出方向移动(参照图6)。由此,能够可靠地改进由于工具82自工具插入孔44脱出而使密封剂32从工具插入孔44中流出、或由于压缩空气自工具插入孔44泄露出而无法进行刺穿修理等问题。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10能够简单地安装工具82、且能够进行即使工具82被施加压力也不会脱落的可靠操作。
在工具82的安装状态下,由于前端部85并未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所以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借助工具连通路88被 直接供给到液剂容器18中,因此能够缩短使密封剂从液剂容器内流出到供液室的时间。
另外,通过将用于阻止工具82向脱出方向移动的钩挂部分设为工具插入孔44的缘部分,无需设置专用的钩挂部分。
另外,在注入密封剂32以及压缩空气时,对工具82的插入部84作用有使工具82自工具插入孔44脱出的方向的力(压力×插入部84的面积),如图6所示由于设在工具82上的爪83A钩挂在注入单元20的支脚部36上,所以工具82不会自工具插入孔中脱出。
在此,当在被插入工具插入孔44中的插入部84上作用有来自压缩空气的压力时,插入部84推压基座部86的中央部分,从而基座部86以两侧的爪83A为支点发生中央部分凸出的弯曲变形。在基座部86发生该种弯曲变形时,支柱83向推压支脚部36的缘部分的方向倾斜,因此加强爪83A向支脚部36的缘部的钩挂,是优选实施方式。
另外,前端部85优选设定为在台阶部85A钩挂在了工具插入孔44的缘部44B上的状态下、能够承受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的3倍的压力(将耐压强度设定在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的3倍以上)。
第2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8A~图8C说明密封打气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除了工具以及与工具相关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外,其他结构基本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对其说明。
如图8A~图8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工具112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工具82的不同点在于,工具112的前端部以及设在基 座部上的支柱、爪。
工具112包括插入在工具插入孔44中的棒状插入部114和形成在插入部114的基端部的大致长方形的基座部11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工具112的插入部的长度、O型密封圈的配置方式等与第1实施方式的工具82相同。
插入部114的前端部115为锥状,前端面成形为能推压穿孔构件62。
在基座部116上的形成有插入部114的一面的两端附近具有第1支柱113和第1爪113A;上述第1支柱113自基座部116垂直立起且能弹性变形;上述第1爪113A一体地形成在第1支柱113的前端侧、且位于插入部114侧的侧面,侧视为三角形。
另外,满足下述条件地设定第1爪113A的位置,即,使上述第1爪113A与支脚部36的缘部钩挂时的工具112的位置、比被工具112挤出的穿孔构件62的穿孔部66刺破(穿孔)铝密封件30时的工具112的穿孔位置更靠近工具插入孔44的插入口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装置的下侧)。
如图8C所示,第1支柱113的间隔L1与注入单元20的支脚部36的直径R1大致相同、且宽于第1爪113A的间隔L2。
另外,在比第1支柱113更靠近插入部114侧的位置上形成有自基座部116垂直立起的能弹性变形的第2支柱123。在该第2支柱123的前端侧且插入部114侧的侧面上一体地形成有侧视为三角形的第2爪123A。
如图8C所示,第2支柱123的外周面的间隔L3与形成在注入单元20的单元主体部34的外周面上的一对卡定孔125的间隔L4大致相同、且比第2爪123A的外周端的间隔L5窄。
另外,满足下述条件地设定第2支柱123上的第2爪123A的位置,即,上述第2爪123A与卡定孔125的内周面钩挂时的工 具112的位置为能够维持插入部114的前端侧进入到液剂容器18内的状态的位置。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密封打气装置的作用。
在第2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之外还能获得下述作用。
如图8C所示,在工具112的插入部114已经插入在工具插入孔44中的状态(工具的安装状态)下,即使在被插入工具插入孔44中的插入部114上作用有来自压缩空气的压力,由于第2爪123A钩挂在卡定孔125的内周面上,因此能够阻止工具112向脱出方向移动。
另外,假设即使第2爪123A在穿孔构件62穿孔了铝密封件30时并未钩挂在卡定孔125的内周面上,由于第1爪113A钩挂在支脚部36的缘部分上,因此能够阻止工具112向脱出方向移动。此时,工具112的插入部114推压基座部116的中央部分,从而基座部116以两侧的第1爪113A为支点发生中央部分凸出的弯曲变形。在基座部116发生该种弯曲变形时,第1支柱113向推压支脚部36的缘部分的方向倾斜,因此加强第1爪113A向支脚部36的缘部的钩挂,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由此,能够可靠地改进由于工具112自工具插入孔44脱出而使密封剂32从工具插入孔44中流出、或由于压缩空气自工具插入孔44泄露出而无法进行刺穿修理等问题。
另外,第1爪113A以及第1支柱113优选设定为在第1爪113A钩挂在了支脚部36的缘部分上的状态下、能够承受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的3倍的压力(将耐压强度设在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的3倍以上)。
另一实施方式
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穿孔构件62的穿孔部66刺破(穿孔)铝密封件30,但本发明无需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将插入部84的前端部的形状成形为容易刺破铝密封件30的形状,从而利用工具82直接刺破铝密封件30。在该情况下,由于穿孔构件62并不是必要的构件,因此能够减少零件设置上的麻烦。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1内收容压缩机单元12、液剂容器18以及注入单元20,但本发明无需限定于该结构,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壳体11内只收容压缩机单元12。另外,在该情况下,为了能够使通气软管50的气门嘴接头22与空气供给管52相连接,需要预先在空气供给管52上安装连接口21。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卡定孔125形成在单元主体部34的外周面上,但本发明无需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使卡定孔形成为自支脚部36的底面向上表面贯穿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将第2爪123A设定为钩挂在该卡定孔的外侧的缘部分上。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包括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地实施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密封打气装置,其包括:
液剂容器,其用于收容密封剂,且利用密封构件封闭上述密封剂的流出口;
注入单元,其与上述流出口相连结,且包括供液室和工具插入孔;通过对上述密封构件进行穿孔而使上述供液室与上述液剂容器内相连通;上述工具插入孔用于连通外部和上述供液室;
压缩空气供给部件,其产生用于对上述密封剂施加压力的压缩空气,并且该压缩空气与上述密封剂都用于填充充气轮胎;
气液供给配管,其将流出到上述供液室中的上述密封剂以及上述压缩空气供给到上述充气轮胎中;
工具,其能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通过将该工具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直接或借助其他构件间接地对上述密封构件进行穿孔并且封闭上述工具插入孔;
第1阻止部件,其在插入到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的位置到达上述密封构件被穿孔时的上述工具的穿孔位置之前开始发挥功能,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
上述第1阻止部件包括:第1被钩挂部,其形成在上述注入单元上;第1钩挂部,其为了阻止被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而设在上述工具上以钩挂上述第1被钩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第1被钩挂部是上述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
上述第1钩挂部设在被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工具的插入部上、且在工具穿过了上述工具插入孔之后能够钩挂在上述工具插入孔的供液室侧的缘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通过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从而穿过被穿孔了的上述密封构件而使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进入上述液剂容器内,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具有连通路,该连通路在上述插入部的上述前端侧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将产生的上述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液剂容器内;
该密封打气装置还具有第2阻止部件,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该第2阻止部件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工具包括:延设部,其设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上,沿与上述插入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夹着上述插入部地向两侧延伸;第1支柱,其形成在上述延设部的两端,且位于上述延设部的设有上述插入部的一侧的面上;
上述第2阻止部件包括:伸出部,其自上述注入单元伸出;第2爪,其形成在上述第1支柱的前端侧,为了阻止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插入部向脱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上述插入部侧延伸以钩挂在上述伸出部的缘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工具包括:插入部,其用于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延设部,其设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上,沿与上述插入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夹着上述插入部地向两侧延伸;第1支柱,其形成在上述延设部的两端,且位于上述延设部的设有上述插入部的一侧的面上;
上述第1被钩挂部是自上述注入单元伸出的伸出部的缘部分;
上述第1钩挂部设在上述第1支柱的前端侧、且朝向上述插入部侧延伸以钩挂上述伸出部的缘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部通过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而穿过被穿孔了的上述密封构件,从而该插入部的前端侧进入上述液剂容器内,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具有连通路,该连通路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将产生的上述压缩空气导入上述液剂容器内;
该密封打气装置还具有第2阻止部件,在上述插入部的前端侧已经进入到上述液剂容器内的状态下,该第2阻止部件阻止上述工具向脱出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其中,
上述工具具有第2支柱,该第2支柱设于上述延设部的两侧、且比上述第1支柱更靠近上述插入部侧;
上述第2阻止部件包括:孔,其形成在上述注入单元上;第2爪,其形成在上述第2支柱的前端侧,为了阻止插入在上述工具插入孔中的上述插入部向脱出方向移动而朝向与上述插入部侧相反的一侧延伸以钩挂在上述第2阻止部件的上述孔的缘部分或上述第2阻止部件的上述孔的内周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60470A JP4878336B2 (ja) | 2007-06-18 | 2007-06-18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160470/2007 | 2007-06-18 | ||
PCT/JP2008/060550 WO2008156007A1 (ja) | 2007-06-18 | 2008-06-09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8619A CN101678619A (zh) | 2010-03-24 |
CN101678619B true CN101678619B (zh) | 2013-07-17 |
Family
ID=4015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209378A Active CN101678619B (zh) | 2007-06-18 | 2008-06-09 | 密封打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53683B2 (zh) |
EP (1) | EP2163374B1 (zh) |
JP (1) | JP4878336B2 (zh) |
CN (1) | CN101678619B (zh) |
WO (1) | WO20081560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1008057A2 (pt) * | 2009-02-11 | 2019-09-24 | Tek Global Srl | unidade para consertar e inflar artigos infláveis |
US8596310B2 (en) | 2009-04-23 | 2013-12-0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Sealing and pump-up device |
DE102010010361B4 (de) | 2010-03-05 | 2020-12-10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
US8925594B2 (en) * | 2011-01-04 | 2015-01-06 | Bell Automotive Products, Inc. | Portable tire inflator and reflective device |
EP2657007B1 (en) * | 2011-01-28 | 2019-06-05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at tire repair kit |
DE102011018927A1 (de) * | 2011-04-28 | 2012-10-31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
US9457772B2 (en) * | 2011-08-18 | 2016-10-04 | Paasch Products, Inc. | Inf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
JP5395865B2 (ja) * | 2011-09-20 | 2014-01-2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5568068B2 (ja) * | 2011-09-20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AU2012201903B2 (en) * | 2011-09-21 | 2015-11-26 | Top Alliance Technology Limited | Tire Repair Device Containing Tire Cement |
WO2013040880A1 (zh) * | 2011-09-21 | 2013-03-28 | 精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补胎胶水瓶 |
US8746293B2 (en) * | 2011-10-12 | 2014-06-10 | Wen San Chou |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
JP5568101B2 (ja) * | 2012-02-03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一体型の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2013216329A (ja) * | 2012-04-04 | 2013-10-24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パンク修理液の収容容器 |
DE102013113618A1 (de) * | 2013-12-06 | 2015-06-11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Druckluft und/oder Abdichtmittel in einen Reifen |
JP5848787B2 (ja) * | 2014-02-06 | 2016-01-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TWI559978B (en) * | 2014-12-04 | 2016-12-01 | Wen-San Jhou | Sealant dispenser |
JP2017071128A (ja) * | 2015-10-07 | 2017-04-1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液収容容器 |
JP6620000B2 (ja) * | 2015-12-08 | 2019-12-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JP6812690B2 (ja) | 2016-07-27 | 2021-01-1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DE102019217775A1 (de) * | 2019-11-19 | 2021-05-20 |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Druckluft und/oder Dichtmittel in einen Fahrzeugluftreifen und tragbares/transportables System zum Abdichten und Aufpumpen von Fahrzeugluftreifen |
JP7494682B2 (ja) | 2020-09-28 | 2024-06-0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キャップユニット組立体及びパンクシールキット |
JP2023154297A (ja) * | 2022-04-06 | 2023-10-1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混合装置、ボトルユニット及び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US20240247648A1 (en) * | 2022-09-27 | 2024-07-2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Tire Repair System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63852A1 (ja) * | 2005-11-29 | 2007-06-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65367A (en) * | 1986-07-03 | 1988-08-23 | Scott Mark E | Valve assembly |
DE19549592C5 (de) * | 1995-07-11 | 2006-12-14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Kobe | Vorrichtung zum Abdichten und Aufpumpen von Reifen bei Pannen |
CA2189290A1 (en) * | 1996-10-31 | 1998-04-30 | Ian Savidge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a free-flowing balancing material within a tire |
DE29716453U1 (de) * | 1997-09-12 | 1999-01-21 | Alusuisse Bayrisches Druckguß-Werk GmbH & Co. KG, 85570 Markt Schwaben | Reparatursatz zum Reifenflicken |
DE19846451C5 (de) * | 1998-10-08 | 2018-08-23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Vorrichtung zum Abdichten aufblasbarer Gegenstände, insbesondere Reifen |
JP2000238144A (ja) * | 1999-02-17 | 2000-09-05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のシール・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2000309254A (ja) * | 1999-04-26 | 2000-11-07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のシール・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DE20115003U1 (de) * | 2001-09-11 | 2003-02-06 | Dunlop GmbH, 63450 Hanau | Abdichtsystem |
EP1463626B1 (en) * | 2001-11-15 | 2007-12-26 | Even Honour International Limited | A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an inflatable object |
JP2005199618A (ja) * | 2004-01-16 | 2005-07-28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走行復元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走行復元ユニット |
JP2005335155A (ja) * | 2004-05-26 | 2005-12-08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シーリング装置 |
JP4133945B2 (ja) * | 2004-06-28 | 2008-08-1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送給、抜取り装置 |
US7389800B2 (en) * | 2005-03-25 | 2008-06-24 | Accessories Marketing, Inc. | Orientation-independent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
JP2007062093A (ja) * | 2005-08-30 | 2007-03-15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の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2007112113A (ja) * | 2005-09-20 | 2007-05-10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JP4871106B2 (ja) * | 2006-06-20 | 2012-02-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US8297321B2 (en) * | 2010-07-02 | 2012-10-30 | Wen San Chou | Device for sealing and inflating inflatable object |
-
2007
- 2007-06-18 JP JP2007160470A patent/JP487833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6-09 CN CN2008800209378A patent/CN101678619B/zh active Active
- 2008-06-09 WO PCT/JP2008/060550 patent/WO20081560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09 EP EP08777131.7A patent/EP2163374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6-09 US US12/665,226 patent/US845368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63852A1 (ja) * | 2005-11-29 | 2007-06-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8156007A1 (ja) | 2008-12-24 |
EP2163374B1 (en) | 2014-10-29 |
JP2008307860A (ja) | 2008-12-25 |
EP2163374A4 (en) | 2012-11-28 |
JP4878336B2 (ja) | 2012-02-15 |
US20100186849A1 (en) | 2010-07-29 |
CN101678619A (zh) | 2010-03-24 |
US8453683B2 (en) | 2013-06-04 |
EP2163374A1 (en) | 2010-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8619B (zh) | 密封打气装置 | |
CN101472735B (zh) | 密封打气装置 | |
CN102555244B (zh) | 密封装置 | |
CN102405132B (zh) | 密封充气装置 | |
CN101316696B (zh) | 密封打气装置 | |
CN101472734B (zh) | 密封打气装置 | |
JP4673134B2 (ja) | シーリング剤の保管・注入容器 | |
CN102066206B (zh) | 容器防脱构造及密封打气装置 | |
CN101557922A (zh) | 密封充气装置 | |
JP2008307861A (ja)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
CN101730619B (zh) | 轮胎密封装置 | |
JP2008155929A (ja) | シーリング剤充填方法 | |
KR20130006164U (ko) | 가스 및 사이징 통합 공급 장치 | |
JP2010167742A (ja)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
US9527354B2 (en) | Tire repair fluid container packaging box and method of injecting tire repair fluid | |
JP2009269276A (ja) | シーリング剤の注入方法 | |
JP5261272B2 (ja)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 |
JP2008137277A (ja) |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の空気圧表示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Kakuich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