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750B -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750B
CN102300750B CN200980156046.XA CN200980156046A CN102300750B CN 102300750 B CN102300750 B CN 102300750B CN 200980156046 A CN200980156046 A CN 200980156046A CN 102300750 B CN102300750 B CN 102300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ge
back seat
rear pillar
car
airba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0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750A (zh
Inventor
社本岳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omprising tether means for limitation of cover motion during deploy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可防止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安全气囊的后部和张力施加部件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上从而安全气囊的展开被阻碍的现象。安全气囊(20)沿着车门开口(46)而存放。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上边缘侧形成有上方膨胀部(20D),且在后端侧上部上形成有后方膨胀部(20E)。上方膨胀部在末端部(34A)的车厢外侧膨胀展开。此外,在后方膨胀部(20E)的后端侧设定有后端侧的安装部(20E),并且后方膨胀部在后柱装饰件(48)中膨胀。而且,后座用膨胀部的后端下部与主体通过后侧带(68)而被连接。此外,以使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Q)在车顶衬里的配置范围内的方式,设定有车顶衬里(34)与后柱装饰件之间的划分部(72)。

Description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乘员保护辅助装置,已搭载有在侧面碰撞时或者侧倾时(以下,包括侧倾时在内,仅称为“侧面碰撞时”。但是,当特别地提到侧倾时,则记载为“侧倾时”。)使安全气囊向上边梁部的下方展开为帘状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在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简单地进行说明,在该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中,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安全气囊的后部仅被存放在车顶衬里的车厢外侧(上边梁侧)。即,当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安全气囊的后部以不会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上的方式被存放。 
而且,在安全气囊的后部下侧处安装有张紧绑带的前端部。张紧绑带的后端部被固定在后柱内板上,其中,所述后柱内板被配置在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由此,张紧绑带被存放在后柱装饰件与后柱内板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侧面碰撞时,当安全气囊向上边梁下方膨胀展开时,安全气囊的后部仅将车顶衬里向车厢内侧推开从而膨胀展开。另外,此时,张紧绑带的前端部通过安全气囊的胀出动作而向上边梁下方被拉出,并从后柱装饰件与后柱内板之间的间隙向车厢内侧移动,且在张紧绑带上施加有预定的张力。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000-006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1-088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第2001-106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第2001-080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第2001-01873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第2004-148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第2003-095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采用上述在先技术时,由于采用了安全气囊的后部仅被存放在车顶衬里的车厢外侧的配置,且安全气囊的后部以及张紧绑带的前端部,从车顶衬里与后柱装饰件之间的划分处起向上边梁下方降下来,因而有时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张紧绑带和安全气囊的后部会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上。因此,上述在先技术在这一点上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而且,从侧倾时的乘员保护的观点出发,大致沿着带线向安全气囊的后部的下侧(下边缘侧)施加张力是极为有益的。因此,在进行上述在先技术的改良时,需要进行考虑以不会有损于此观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以获得一种能够防止或抑制如下情况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为目的,该情况为,在安全气囊进行展开时,安全气囊的后部和张紧带等张力施加部件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从而安全气囊的展开被阻碍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前座用膨胀部,其被折叠成长条状并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且通过气体经由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形成的上侧的连通通道而流入,从而在落座于前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前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后座用膨胀部,其被设置在该前座用膨胀部的车辆后方侧,并被折叠成长条状且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通过气体经由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形成的上侧的连通通道而流入,从而在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后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上方膨胀部,其被设置在该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通过气体流入,从而先于该后座用膨胀部,向连接沿着后侧膨胀部的上边缘而设置的多个安装片的线的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且所述上方膨胀部被膨胀展开为,使顶棚部件的车厢外侧、且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被所述上方膨胀部和所述后座用膨胀部所覆盖;后端侧固定部,其被设定在非膨胀部上,并将该非膨胀部固定在被后柱装饰件所覆盖的后柱内板上,其中,所述非膨胀部被设置在该上方膨胀部及后座用膨胀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后方侧;顶棚部件与后柱装饰件之间的划分部,其被设定为,使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在顶棚部件的配置范围内。 
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后端侧固定部被设定在沿着所述车门开口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具有张力施加部件,所述张力施加部件的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的下部侧,并且其后端部被固定在后柱内板上,其中,所述后柱内板被配置在所述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在后座用膨胀部膨胀展开时,所述张力施加部件施加将后座用膨胀部的下部侧向车辆后方侧牵拉的张力。 
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具有后方膨胀部,所述后方膨胀部与所述后座用膨胀部相连通,并被延伸设置到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且膨胀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厚度被设定为,厚于后柱装饰件与配置在其车厢外侧的后柱内板之间的间隙。 
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后端侧固定部被设定在所述后方膨胀部的后端侧。 
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后柱装饰件与所述后柱内板通过连接单元而被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以能够使后柱装饰件从其安装位置向车厢内侧移动的方式而连接。 
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后方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被设定为,所述后座用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 
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发明中,在具有所述前座用膨胀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以及所述上方膨胀部的安全气囊被展开为平面状的状态下,在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形成有,向与该后座用膨胀部的胀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膨胀的所述上方膨胀部,以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卷绕折叠来对下方侧进行折叠,并以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褶皱折叠来对成为上方侧的该上方膨胀部进行折叠,且将褶皱折叠部配置在卷绕折叠部的上方。 
技术方案9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8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发明中,在具有所述前座 用膨胀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以及上方膨胀部的安全气囊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处,配置有气体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的工作而喷出气体。 
技术方案10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与所述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重叠的范围内配置有辅助内部装饰部件,所述辅助内部装饰部件与顶棚部件以及后柱装饰件分体构成。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当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者侧倾时,气体将经由上侧的连通通道而流入至被折叠成长条状并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的前座用膨胀部中。由此,前座用膨胀部在落座于前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前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此外,气体还流入至被折叠成长条状并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的后座用膨胀部中。由此,后座用膨胀部在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后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 
而且,在本发明中,当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者侧倾时,气体还流入至被设置在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的上方膨胀部中。由此,上方膨胀部先于该后座用膨胀部,向连接沿着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而设置的多个安装片的线的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且所述上方膨胀部被膨胀展开为,使顶棚部件的车厢外侧、且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被所述上方膨胀部和所述后座用膨胀部所覆盖。其结果为,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被后座用膨胀部和上方膨胀部所覆盖。 
在此,在本发明中,在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未设定后端侧固定部,而是在非膨胀部上设定有后端侧固定部,其中,所述非膨胀部被设置在后文叙述的上方膨胀部以及后座用膨胀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后方侧。由此,能够在该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设置上方膨胀部,其中,所述上方膨胀部向连接沿着后侧膨胀部的上边缘而设置的多个安装片的线的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且所述上方膨胀部在顶棚部件的车厢外侧、且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内膨胀展开。其结果为,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被后座用膨胀部和上方膨胀部所覆盖,从而能够保护该乘员的头部侧面。 
此外,在后座用膨胀部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在对后端侧固定点和将前座用膨胀部固定在车身上的前端侧固定点进行连接的位置上形成有张紧线。由于该张紧线形成在,与假设如现有结构这样在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存在后端侧固定点的情况相比更向车辆下方侧下降的位置处,因此与现有结构相比,提高了阻止乘员在侧倾时的向车外抛出的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设定了顶棚部件与后柱装饰件之间的划分部,以使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在顶棚部件的配置范围内,因此在后座用膨胀部向车 辆下方侧膨胀展开时,防止或抑制了后座用膨胀部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上的现象。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被设定在上方膨胀部以及后座用膨胀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后方侧的后端侧固定部,由于被设定在沿着车门开口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在靠近膨胀部的位置处对膨胀部进行支承。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当后座用膨胀部向车辆下方侧膨胀展开时,张力施加部件的前端部将随之向车辆下方侧移动。张力施加部件的后端部被固定在后柱内板上,并且在后座用膨胀部的膨胀展开完成了的状态下,后座用膨胀部的下部侧被向车辆后方侧牵拉。由此,使穿过张力施加部件的后端部的张紧线被形成在后座用膨胀部上。 
通过以此方式具备张力施加部件,从而能够降低形成于后座用膨胀部上的张紧线。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当后座用膨胀部向车辆下方侧膨胀展开时,与后座用膨胀部相连通的后方膨胀部也进行膨胀。在此,由于后方膨胀部被延伸设置到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因此当后方膨胀部膨胀展开时,后柱装饰件将向车厢内侧被按压。由于后方膨胀部在膨胀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厚度被设定为,厚于后柱装饰件与配置在其车厢外侧的后柱内板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因此当后方膨胀部膨胀展开时,后柱装饰件或远离后柱内板,或向车厢内侧被推开。其结果为,张力施加部件难以卡在后柱装饰件上。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后方膨胀部在进行膨胀时,将在后端侧固定部处受到反作用力的一部分而进行膨胀。因此,能够将后柱装饰件向车厢内侧迅速地按压。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后柱装饰件通过连接单元而与后柱内板相连接,因此即使后方膨胀部进行膨胀以使后柱装饰件被后方膨胀部按压从而与后柱内板分离,后柱装饰件也仅会在被连接的范围内向车厢内侧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后方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为,后座用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因此后柱装饰件的变形被抑制为相当小的程度。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卷绕折叠来对下方侧进行折叠,并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褶皱折叠来对成为上方侧的上方膨胀部进行折叠,且褶皱折叠部被配置在卷绕折叠部的上方。 在此,由于褶皱折叠部与卷绕折叠部相比易于展开,因此在安全气囊的展开初期,上方膨胀部先于前座用膨胀部以及后座用膨胀部而膨胀展开。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安全气囊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处,配置有气体发生单元,因此从气体发生单元喷出的气体被向各个前座用膨胀部以及后座用膨胀部并行供给。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与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重叠的范围内配置有,与顶棚部件以及后柱装饰件分体构成的辅助内部装饰部件,因此当由于成形性或者成品率的关系而不能使顶棚部件延长到对上方展开部的展开区域进行覆盖的位置时,辅助内部装饰部件被配置在上方展开部的展开区域内。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中所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在安全气囊进行展开时,防止或抑制安全气囊的后部和张紧带等的张力施加部件卡在后柱装饰件的上端部上从而使安全气囊的展开被阻碍的情况。 
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在后座用膨胀部进行膨胀展开时,有效地抑制上方膨胀部、后座用膨胀部、或者这双方的振动。 
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阻止侧倾时乘员向车外的抛出。 
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防止或抑制了张力施加部件卡在后柱装饰件上的情况,从而能够在后方膨胀部的下部侧迅速地形成张紧线 
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在后座用膨胀部进行膨胀展开时,能够迅速地使张力施加部件移动。 
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防止或抑制后柱装饰件过度地变形从而破裂、或飞散的情况。 
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基本可靠地防止后柱装饰件的破损以及飞散。 
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迅速地覆盖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 
技术方案9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与从安全气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供给气体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前座用膨胀部以及后座用膨胀部迅速地膨胀展开。 
技术方案10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即,能够良好地维持顶棚部件的成形性以及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以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所涉及的后座用膨胀部、上方膨胀部以及后方膨胀部为中心而描绘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为从车厢内侧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进行动作从而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了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将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展开为平面状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将图2所示的安全气囊的后座用膨胀部附近放大了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5为将折叠前的状态下的安全气囊的后部放大了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表示对图5所示的安全气囊的主体部进行了卷绕折叠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7为表示从图6所示的状态到对上方膨胀部进行了褶皱折叠(第1回)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8为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到对上方膨胀部进行了褶皱折叠(第2回)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在上方膨胀部的配置位置附近切断时的放大横截面图(图2的9-9线放大截面图)。 
图10为表示从图9所示的状态到上方膨胀部、后座用膨胀部膨胀展开时的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1为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与图4相对应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13为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与图4相对应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至图10,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这些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标记IN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10的整体结构 
在图2中,图示了从车厢内侧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进行动作从而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了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此外,在图1中,图示了以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所涉及的后座用膨胀部、上方膨胀部以及后方膨胀部为中心而描绘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而且,在图3中,图示了将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展开为平面状时的状态的俯视图。此外,在图4中,图示了将图2所示的安全气囊的后座用膨胀部附近放大了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如这些图(特别是图2)所示,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10被构成为,包含:安全气囊20,其跨越于前柱(A柱)12、中柱(B柱)14以及后柱(C柱)16之间并以折叠的状态而沿着上边梁18配置;作为气体发生单元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充气装置22,其被配置并连接在安全气囊2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附近,并在侧面碰撞时以及侧倾时工作从而喷出气体。 
如图3所示,安全气囊20被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安全气囊20的周边部(外周部)被设为气体不会流入的非膨胀部24。在非膨胀部24的上边缘侧,以适宜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安装片26A~26E。各个安装片26A~26E形成为矩形形状。前端侧的安装片26A通过螺栓/焊接螺母27而紧固固定在前柱12的前柱内板上,且后端侧的安装片26E通过螺栓/焊接螺母30而紧固固定在后柱16的后柱内板28(参照图1)上。而且,中间部侧的安装片26B~26D通过螺栓/焊接螺母32而紧固固定在上边梁18的上边梁内板31(参照图9、图10)上。 
此外,在安全气囊2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附近,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非膨胀部36。由此,在安全气囊20上形成有,在落座于前座38的乘员的头部 的侧面膨胀的前座用膨胀部20A、和在落座于后座40的乘员的头部的侧面膨胀的后座用膨胀部20B。而且,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多个各自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小室进行连接,而被构成。 
上述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通过形成于两者之间的上下一对的连通通道42、44而被相互连通。各个连通通道42、44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形成。在上侧的连通通道42的前端部上,连接有向车辆上方侧延伸为鳍状的气体导入部20C。在该气体导入部20C上连接有充气装置22的气体喷出部(参照图2),并且是一种从气体导入部20C流入气体的结构。 
而且,充气装置22与配置在仪表板下方等处的、未图示的安全气囊ECU(控制单元)相连接,当通过被配置在中柱14的下部等处的未图示的侧面碰撞检测传感器(单元)、或被配置在安全气囊ECU内等的未图示的侧倾检测传感器(单元),而检测到了侧面碰撞状态或侧倾状态时,所述充气装置22被通电并进行工作,从而产生气体。 
返回到图2,上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10被作为顶棚部件的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所覆盖。即,车顶衬里34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的双方上延伸为大致平面状的一般部34B。在该一般部34B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形成有从一般部34B起、在弯成圆弧状的同时向车辆下方侧平缓地弯曲垂下的末端部34A。而且,在该末端部34A的车厢外侧,沿着车门开口46而存放有被折叠成长条状的安全气囊20。此外,在装配后的状态下,后文叙述的后柱装饰架48的上端部48A(的上边缘)以从车厢内侧被重叠的状态而配置在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的端边上。 
后柱装饰件48侧的结构 
上述车顶衬里34与作为各个立柱的内衬部件的立柱装饰件相连接。在以下叙述中,对与本发明的主要部件有关的后柱装饰件48进行说明。 
在后柱18的后柱内板28(参照图1)的车厢内侧,配置有作为内部装饰部件且为内衬部件的后柱装饰件48。后柱装饰件48由比车顶衬里34更硬的树脂材料构成。因此,虽然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在被施加外力时能够比较容易地向车厢内侧挠曲,但是后柱装饰件48在被施加外力时会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与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相比难以挠曲而容易破裂。此外,由于该车辆为轿式小客车类的轿车,因此后柱装饰件48在从车厢内侧观察时呈前倾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以及图9、图10所示,在上述的安全气囊20的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上边缘侧(更具体而言为,连接上述的安装片26A~26E的单点划线P(参照图3)的车辆上方侧),一体地形成有向车辆上方侧胀出的上方膨胀部20D。而且,单点划线P的下侧的部分为可以称为安全气囊20的主体部的部分(以下,在总称该部分时,称为“主体部50”)。 
上述上方膨胀部20D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形成为(斜边朝下且直角的顶点朝上的)直角三角形形状。该上方膨胀部20D与后座用膨胀部20B相连通。在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落座于后座40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S(参照图4)被后座用膨胀部20B和上方膨胀部20D所覆盖。此外,上方膨胀部20D被配置在后侧的两个安装片26D、26E之间,并且当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时,向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的车厢外侧膨胀展开(参照图1)。 
而且,在上述的安全气囊20的后座用膨胀部20B的后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后方膨胀部20E。后方膨胀部20E被配置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后端上部,并与后座用膨胀部20B相连通。此外,在形成于后方膨胀部20E的外周部上的非膨胀部24上,设定有上述的后端侧的安装片26E。在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10搭载于车辆上的状态下,后端侧的安装片26E通过螺栓/焊接螺母30而被固定在后柱16的后柱内板28上,以使后方膨胀部20E被配置在后柱装饰件48的车厢外侧(换言之,当从车厢内侧观察时,后方膨胀部20E成为与后柱装饰件48的上端部48A重叠(交迭)的配置)。由此,在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后方膨胀部20E在后柱内板28与后柱装饰件48之间膨胀。 
此外,如图1、图9以及图10所示,上述的后柱装饰件48与后柱内板28,通过作为连接单元的带52而被相互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后柱内板28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厢内侧胀出的基座部54。与其相对应,在后柱装饰件48的车厢外侧的面上,于与基座部54对置的位置上也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厢外侧胀出的基座部56。在基座部54、56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插穿孔58、60。在基座部54侧的插穿孔58上,卡止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绳索状的带52的一个端部。在带52的一个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树脂夹箍62,并且通过使该树脂夹箍62被插入并卡止在插穿孔58中,从而使带52的一个端部不会从后柱内板28上脱出。此外,在带52的另一个端部上,也一体地形成有防止脱 出用的卡止部64。通过使该卡止部64向基座部56侧的插穿孔60内插入以及卡止,从而使带52的另一个端部不会从后柱装饰件48上脱离。 
此外,带52的长度被设定为,其预定长度长于,形成在处于装配状态下的后柱装饰件48的车厢外侧的表面、与后柱内板28的车厢内侧的表面之间的间隙66的间隙尺寸L(参照图9)。由此,对于当后文叙述的后方膨胀部20E进行膨胀,从而形成于后柱装饰架48上的、未图示的固定用的树脂夹箍从后柱内板28上脱离时的距离(朝向车厢内侧的移动距离)进行了限制。 
此外,如图1至图5等所示,在上述的安全气囊20的非膨胀部24的下边缘侧后端部上,配置有作为张力施加部件的后侧带68。后侧带68被构成为,由与安全气囊20相同的材料而构成的带状部件,并且其前端部68A通过缝制等,而被固定在非膨胀部24的下边缘侧后端部上。此外,后侧带68的后端部68B通过螺栓/焊接螺母69而被安装在后柱16的后柱内板28上。而且,在安全气囊20的前侧上,也配置有与后侧带68相同结构的前侧带70。需要附带说明的是,前侧带70的前端部70A通过螺栓/焊接螺母71而被固定在前柱12的柱内板(省略图示)上。前侧带70的后端部70B通过缝制等而被固定在安全气囊20的非膨胀部24的下边缘侧前端部上。 
而且,以在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使上方展开部20D的展开区域(图4的斜线部Q)处于车顶衬里34的配置范围内的方式,而设定有车顶衬里34与后柱装饰件48之间的划分部72。即,车顶衬里34的后柱侧延伸部34C被延伸到,使上方膨胀部20D的展开区域Q不会涉及后柱装饰件48的上端部48A上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3以及图5至图8,对上述的安全气囊20的折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以及图5所示,使安全气囊20成为平面展开状态。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卷绕折叠来对安全气囊20的主体部50进行折叠。再接着,如图7以及图8所示,通过褶皱折叠来对上方膨胀部20D进行折叠。折叠了的上方膨胀部20D被载置在已被折叠成卷筒状的主体部50的上面。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侧倾时,该状态通过侧面碰撞检测传感器或侧倾检测传感器而被检测出,并且检测信号被输入至安全气囊ECU。当通过安全气 囊ECU而判断为处于侧面碰撞状态或侧倾状态时,充气装置22进行工作,从而向以折叠状态沿着车辆的上边梁18而存放的安全气囊20内供给气体。 
气体从气体导入部20C向安全气囊20内流入。流入的气体经由连通通道42、44而向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流入,并且向上方膨胀部20D以及后方膨胀部20E流入。 
当气体流入后方膨胀部20E内时,后方膨胀部20E将进行膨胀,并在后柱内板28处受到反作用力而将后柱装饰件48向车厢内侧按压。由此,由于未图示的树脂夹箍从后柱内板28上脱离,从而后柱装饰件48向车厢内侧分离(移动)。但是,由于后柱装饰件48通过绳索状的带52而与后柱内板28相连接,因而其分离距离被限制于预先确定的预定距离(例如,40mm)。以此方式,通过后柱装饰件48从后柱内板28向车厢内侧分离,从而两者之间的间隙66被扩大,以使后侧带68易于通过。 
而且,安全气囊20的前坐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在将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向车厢内侧推开的同时,向上边梁下方膨胀展开为帘状。同时,上方膨胀部20D早于后座用膨胀部20B而向车顶衬里34的末端部34A的车厢外侧膨胀展开。由此,前座用膨胀部20A介于,落座于前座38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前侧门74的门玻璃之间,从而该乘员的头部侧面通过前座用膨胀部20A而被保护。此外,后座用膨胀部20B介于,落座于后座40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后侧门76的门玻璃之间,从而该乘员的头部侧面通过后座用膨胀部20以及上方膨胀部20D而被保护,其中,所述上方膨胀部20D与所述后座用膨胀部20成为一体并覆盖该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S。 
此外,当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向上边梁下方膨胀展开时,前侧带70以及后侧带68从存放位置起下降到沿着带线的位置。由此,沿着安全气囊20的下边缘(沿着带线),在作为前端侧固定点的前侧带70的前端部70A与作为后端侧的固定点的后侧带68的后端部68B之间,沿着带线而形成了张紧线T。该张紧线T形成在,与假设如现有结构这样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上边缘侧存在后端侧固定点(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26D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张紧线相比,更向车辆下方侧下降了的位置上。因此,与现有结构相比,提高了对侧倾时将乘员向车外抛出进行阻止的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使上方膨胀部20D的展开区域Q在车顶衬里34的配置范围内的方式而设定了车顶衬里34与后柱装饰件48之间的划分部72因此,防止或抑制了在后座用膨胀部20B向车辆下方侧膨胀展开时,后 座用膨胀部20B卡在后柱装饰件48的上端部48A上的现象。除此之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后侧带68,但是由于通过后方膨胀部20E而使后柱装饰件48从后柱内板28分离(浮起)并通过带52对该分离距离进行了限制,因此通过从后柱装饰件48与后柱内板28之间的扩大了的间隙66中穿过,从而后侧带68不会卡在后柱装饰件48上,而是会从存放为位置顺利地被拉出至沿着带线的位置。 
关于该点在下文中进行补充说明。在图11中图示了现有的安全气囊80的展开状态。如该图所示,由于在现有的安全气囊80中,利用被卷绕折叠的后座用膨胀部80A来覆盖前述的保护区域S,因此后座用膨胀部80A被配置在保护区域S的上边缘侧。而且,后座用膨胀部80A将从车顶衬里34与后座装饰件82之间的划分部83向车厢内侧膨胀展开。因此,在假设设定了后侧带84的情况下,后侧带84从存放位置(图11中的双点划线所图示的位置)下降到使用位置(图11中的实线所图示的位置)时,将会卡在后柱装饰件82的上端部82A上。尤其是,在为轿式小客车类的轿车情况下,由于后柱装饰件82成为前倾的形状,因此保护区域S与后柱装饰件82的上端部82A重叠,从而后侧带84卡在后柱装饰件82的上端部82A上的可能性增加。 
相对于此,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后端侧的安装部26E移动至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侧面,并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上边缘侧设定了上方膨胀部20D,且以不涉及保护区域S的方式而设定了车顶衬里34与后柱装饰件48之间的划分部72,而且还追加了后方膨胀部20E以使后柱装饰件48从后柱内板28分离,因此不存在上述的担忧。 
下面对以上内容进行概括,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10,在安全气囊20进行展开时,能够防止或抑制后侧带68卡在后柱装饰件48的上端部48A上从而安全气囊20的展开被阻碍的现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安全气囊20的后端侧的安装片20E(后端侧固定部)设定在沿着车门开口46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在后座用膨胀部20B膨胀展开时,在与后座用膨胀部20B接近的位置处对其进行支承。其结果为,能够在后座用膨胀部20B膨胀展开时,有效地抑制后座用膨胀部20B的振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前文所述,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上部后端侧设定了后方膨胀部20E,从而使后柱装饰件48从后柱内板28分离,因此不仅后侧带68难以卡在后柱装饰件48的上端部48A上,还能够在后方膨胀部20E的下部侧迅速地形成张紧线T。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后端侧的安装部26E设定在了后方膨胀部20E的后端上部,因此当后方膨胀部20E膨胀时,在后端侧的安装部26E上将受到反作用力的一部分而进行膨胀。因此,能够将后柱装饰件48向车厢内侧迅速地按压。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膨胀展开时,能够迅速地使后侧带68进行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文所述,通过带52将后柱装饰件48连接在后柱内板28上,并对后柱装饰件48从后柱内板28分离并向车厢内侧移动时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后柱装饰件48过度地变形而破裂或飞散的现象。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后方膨胀部20E的厚度设定为后座用膨胀部20B的厚度的一半以下,因此能够相当程度地抑制后柱装饰件48的变形。因此,能够基本可靠地防止后柱装饰件48的破损以及飞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安全气囊20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卷绕折叠来对下方侧进行折叠,并以安全气囊20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褶皱折叠来对成为上方侧的上方膨胀部20D进行折叠,且褶皱折叠部86被配置在卷绕折叠部88的上方,因此在安全气囊20的展开初期,上方膨胀部20D将先于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而膨胀展开。因此,能够通过后座用膨胀部20B而迅速地覆盖落座于后座40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S。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充气装置22配置在安全气囊2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上,因此与充气装置22被设定在安全气囊20的前端侧或后端侧的情况相比,气体被向各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并行供给。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前座用膨胀部20A以及后座用膨胀部20B迅速地膨胀展开。 
第2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记相同的序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车顶衬里34的后柱侧延伸部34C由两个部件构成这一点。即,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车顶衬里100的延伸部100A变短,对应于缩短的部分,安装有与车顶衬里100以及后柱装饰件48分体构成的、作为辅助内部装饰部件的辅 助顶棚部件102。该辅助顶棚部件102由与车顶衬里100相同的材料构成。而且,后柱装饰件48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后柱装饰件48相同。因此,划分部72的位置没有变化。 
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当因成形性或成品率的关系而无法将车顶衬里100延长到覆盖上方膨胀部20D的展开区域Q的位置时,通过辅助顶棚部件102被设置在上方膨胀部20D的展开区域Q中,从而实质上能够形成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而且,如果采用此方式,则能够良好地维持车顶衬里100的成形性以及成品率。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辅助顶棚部件102对车顶衬里100的延伸部100A的一部分进行了补足,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割后柱装饰件48的一部分以作为辅助顶棚部件102。 
上述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以下,对上述的本实施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1)对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扩充进行以下的补充说明。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也包含在第1实施方式中省略后侧带68的结构。此时,安装部26E相当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后端侧固定部”。该安装部26E为“被设定在非膨胀部24上,其中非膨胀部24被设置于后座用膨胀部的车辆后方侧”的结构的一种形式。此时,虽然将安装部26E的螺栓紧固点与前侧带70的前端部70A的螺栓紧固点连接起来的线成为安全气囊20的张紧线,但是与上述的现有结构相比,由于张紧线向车辆下方侧降低,因此可以说对乘员向车外抛出进行阻止的效果较高。 
但是,在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之间的关系中,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在上方膨胀部20D的车辆后方侧设定“后端侧固定部”,也可以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车辆后方侧与上方膨胀部20D的车辆后方侧的双方上设定“后端侧固定部”。需要附带说明的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车辆后方侧与上方膨胀部20D的车辆后方侧的双方上设定“后端侧固定部”的情况下),虽然在对被设定于后座用膨胀部20B的车辆后方侧的固定点、与前侧带70的前端部70A的螺栓紧固点进行连接的线上,和对被设定在上方侧膨胀部20D的车辆后方侧的固定点、与前侧带70的前端部70A进行连接的线上,分别形成 了张紧线,但是,其中被形成于更靠车辆下方侧的张紧线成为了该安全气囊所具有的张紧线。 
此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还包括,设定如图13所示的这种扩大的非膨胀部110,来取代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后侧带68的方式。简单地进行说明,在此实施方式中,在后座用膨胀部20B的下部后端侧上,一体地形成有在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形状的、作为张力施加部件的非膨胀部110。非膨胀部110以跨越包含后侧带68在内的范围的方式而形成。该非膨胀部110的后端部通过螺栓/焊接螺母69而被紧固固定在后柱内板28上。所以,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张紧线也被形成在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完全相同的位置上,因此也能够获得相同的作用效果。但是,采用后侧带68的情况下,制造安全气囊20时的成品率较高。 
而且,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也包括如下方式,即,废除后端侧的安装部26E以及后侧带68,并且设定具有非膨胀部110的一半程度大小的非膨胀部等,将相对于安全气囊20而位于最后端下方的螺栓紧固点设定在该非膨胀部的后端部。 
(2)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通过褶皱折叠而对上方膨胀部20D进行折叠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卷绕折叠来进行折叠。 
(3)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带52以作为对后柱装饰件48与后柱内板20进行连接的连接单元,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能够折叠的连接物状的部件。 
(4)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充气装置22配置在了安全气囊20的上边缘侧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间位置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其既可以配置在安全气囊20的前端侧,也可以配置在安全气囊20的后端侧。 

Claims (11)

1.一种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具有:
前座用膨胀部,其被折叠成长条状并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且通过气体经由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形成的上侧的连通通道而流入,从而在落座于前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前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
后座用膨胀部,其被设置在该前座用膨胀部的车辆后方侧,并被折叠成长条状且沿着车门开口而存放,通过气体经由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形成的上侧的连通通道而流入,从而在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与后座用侧门的门玻璃之间膨胀展开;
上方膨胀部,其被设置在该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通过气体流入,从而先于该后座用膨胀部,向顶棚部件的车厢外侧、且连接沿着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而设置的多个安装片的线的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
后端侧固定部,其被设定在非膨胀部上,并将该非膨胀部固定在被后柱装饰件所覆盖的后柱内板上,其中,所述非膨胀部被设置在该上方膨胀部及后座用膨胀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后方侧;
顶棚部件与后柱装饰件之间的划分部,其被设定为,使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在顶棚部件的配置范围内,
所述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向所述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的所述上方膨胀部和所述后座用膨胀部的双方,来覆盖落座于后座的乘员的头部侧面的保护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侧固定部被设定在沿着所述车门开口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张力施加部件,所述张力施加部件的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的下部侧,并且其后端部被固定在后柱内板上,其中,所述后柱内板被配置在所述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在后座用膨胀部膨胀展开时,所述张力施加部件施加将后座用膨胀部的下部侧向车辆后方侧牵拉的张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后方膨胀部,所述后方膨胀部与所述后座用膨胀部相连通,并被延伸设置到后柱装饰件的车厢外侧,且膨胀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厚度被设定为,厚于后柱装饰件与配置在其车厢外侧的后柱内板之间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侧固定部被设定在所述后方膨胀部的后端侧。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装饰件与所述后柱内板通过连接单元而被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以能够使后柱装饰件从其安装位置向车厢内侧移动的方式而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方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被设定为,所述后座用膨胀部在膨胀展开时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所述前座用膨胀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以及所述上方膨胀部的安全气囊被展开为平面状的状态下,在后座用膨胀部的上边缘侧形成有,向与该后座用膨胀部的胀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膨胀的所述上方膨胀部,
以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卷绕折叠来对下方侧进行折叠,并以该安全气囊的上边缘为基准而通过褶皱折叠来对成为上方侧的该上方膨胀部进行折叠,且将褶皱折叠部配置在卷绕折叠部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所述前座用膨胀部、所述后座用膨胀部以及上方膨胀部的安全气囊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处,配置有气体发生单元,通过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的工作而喷出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上方膨胀部的展开区域重叠的范围内配置有辅助内部装饰部件,所述辅助内部装饰部件与顶棚部件以及后柱装饰件分体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膨胀部被配置在后侧的两个所述安装片之间。
CN200980156046.XA 2009-02-03 2009-02-03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0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1781 WO2010089847A1 (ja) 2009-02-03 2009-02-03 乗用車用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750A CN102300750A (zh) 2011-12-28
CN102300750B true CN102300750B (zh) 2014-10-15

Family

ID=4254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0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0750B (zh) 2009-02-03 2009-02-03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05967B2 (zh)
EP (1) EP2394868B1 (zh)
JP (1) JP5267579B2 (zh)
CN (1) CN102300750B (zh)
MX (1) MX2011008189A (zh)
WO (1) WO2010089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4404A1 (ja) * 2011-04-20 2012-10-2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46643B2 (ja) * 2012-08-31 2016-01-2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シールドエアバッグの取付構造
JP5986678B2 (ja) 2013-02-28 2016-09-0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US9266494B2 (en) 2013-03-15 2016-02-23 Autoliv Asp, Inc. Fold over design for small overlap
JP6294952B2 (ja) 2013-03-15 2018-03-14 オートリブ エーエスピ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Icのための二重折りにして巻かれたクッション
JP6186216B2 (ja) * 2013-09-09 2017-08-23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ベルト
JP6299426B2 (ja) * 2013-09-26 2018-03-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156427B2 (en) * 2014-01-08 2015-10-13 Autoliv Asp, Inc. Cost-effective use of one-piece woven fabric for curtain airbags
JP6386361B2 (ja) * 2014-12-12 2018-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を収納したルーフヘッドライニング構造
JP6222156B2 (ja) * 2015-04-07 2017-11-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6460070B2 (ja) 2016-09-14 2019-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40647B2 (ja) 2016-10-07 2019-07-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31271B2 (ja) * 2017-03-08 2021-02-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772987B2 (ja) 2017-08-09 2020-10-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8216961A1 (de) * 2018-10-02 2020-04-0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Insass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US11912229B2 (en) * 2021-03-30 2024-02-27 Honda Motor Co., Ltd. Lid for airbag tether deployment in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0127B2 (ja) * 1998-06-19 2004-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前後席用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371512B1 (en) 1998-08-03 2002-04-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irbag apparatus for head-protecting
JP3107072B2 (ja) * 1998-12-01 2000-1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99465B2 (ja) 1999-07-06 2004-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搭載車両における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JP3812228B2 (ja) * 1999-07-12 2006-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US6375214B1 (en) 1999-07-12 2002-04-2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of vehicle
JP3520507B2 (ja) 1999-09-14 2004-04-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JP3506066B2 (ja) 1999-09-24 2004-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1106014A (ja) 1999-10-14 2001-04-17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2187497A (ja) * 2000-12-22 2002-07-02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構造
US6481743B1 (en) * 2001-06-01 2002-11-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ide curtain air bag
JP3633537B2 (ja) 2001-09-27 2005-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JP4063095B2 (ja) * 2002-03-08 2008-03-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830262B2 (en) 2002-07-11 2004-12-14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airbag deployment guide
US7077425B2 (en) 2002-09-19 2006-07-18 Toyoda Gosei Co., Ltd.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JP2004114895A (ja) * 2002-09-27 2004-04-15 Toyoda Gosei Co Ltd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148853A (ja) 2002-10-28 2004-05-27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59496B2 (ja) 2002-12-20 2006-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DE102005002085B4 (de) * 2004-03-17 2013-09-05 TAKATA Aktiengesellschaft Seitenairbageinrichtung
JP4622412B2 (ja) * 2004-09-21 2011-02-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JP4887696B2 (ja) * 2005-09-06 2012-02-2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619914B2 (ja) 2005-09-30 2011-01-26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車両内装部材
DE102006061968A1 (de) * 2006-12-21 2008-07-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Vorhang-Gassack
US7823922B2 (en) * 2008-07-16 2010-11-02 Autoliv Asp, Inc. Tether systems for inflatable cush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1008189A (es) 2011-10-06
US8505967B2 (en) 2013-08-13
EP2394868B1 (en) 2014-08-13
EP2394868A1 (en) 2011-12-14
CN102300750A (zh) 2011-12-28
JP5267579B2 (ja) 2013-08-21
US20110285117A1 (en) 2011-11-24
EP2394868A4 (en) 2012-07-04
JPWO2010089847A1 (ja) 2012-08-09
WO2010089847A1 (ja) 2010-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0750B (zh) 轿车用头部保护安全气囊装置
JP6734880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一体成形織り布地の費用効果的使用
US8414014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US9272682B2 (en) Wrap around side impact airba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027954B2 (en) Airbag device
US7556286B2 (en) Extended inflatable coverage of inflatable curtains
CN102294986B (zh) 窗帘气囊装置
US8770619B2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CN104024059A (zh) 汽车用安全气囊系统
US8801030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US8371609B2 (en) Airbag configuration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having the airbag configuration
US7357413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JP3759501B2 (ja) 乗員拘束装置
CN102555974A (zh)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KR20170057540A (ko) 루프 에어백장치
JP6895345B2 (ja) エアバッグ
WO2006013955A1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72373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09113809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US8002311B2 (en) Airbag with sections of different deployment lengths
JP4535060B2 (ja) 自動車乗員頭部の保護バッグ、保護装置及び自動車
JP4727529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64643B2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70778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6041587A (ja)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