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7537B - 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7537B
CN102257537B CN201080002202.XA CN201080002202A CN102257537B CN 102257537 B CN102257537 B CN 102257537B CN 201080002202 A CN201080002202 A CN 201080002202A CN 102257537 B CN102257537 B CN 102257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edium
bank note
receipt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7537A (zh
Inventor
伊藤一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57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7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7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7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3Dispensing operations within ATM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4Inlet or outlet por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3/00Handling of coins or of valuable p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combination of mechanis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7D1/00 - G07D11/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发生忘取纸片状介质(取款纸币)的频率的纸币处理装置。具有:介质收付口(18),其用于收付纸片状介质;介质收付口机构(30),其设置在介质收付口,使从装置(自动交易装置1)内部导出的纸片状介质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介质收付口机构使纸片状介质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由此通过视觉的作用,告知利用者纸片状介质的位置。

Description

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利用者之间进行纸片状介质的收付的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介质处理装置,例如有设置在金融机构的营业店铺或便利店、加油站、超市等,存入取出作为纸片状介质的纸币的自动交易装置(以下,称为“ATM”)。
在ATM中存在以下构成的装置:为了在取款交易时将取款纸币收集到作为介质收付口的存取款口而开放存取款口的闸门,并且使利用者容易地取出取款纸币,而使取款纸币上升并将取款纸币露出到存取款口外部。
使该纸币上升的单元,例如为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1239号公报)所公开的使纸币上升的单元为以下构成:在与同步带连结并且沿着垂直方向的滑块轴移动的“滑块”上预先连结底板,并借助平行环状机构将按压板压接于取款纸币使其处于夹持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同步带正转而使取款纸币与底板一起上升。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29229号公报)所公开的使纸币上升的单元为以下构成:利用缩放机构从左右夹持取款纸币使其处于夹持状态,并在该状态下,通过使输送带正转而使取款纸币上升。
然而,ATM存在取款纸币贴附到存取款口内部的情况。当取款纸币贴附到存取款口内部(特别是装置的里侧)时,则利用者无法顺利地从存取款口取出取款纸币。
另外,例如在利用者是老年人或弱视者等的情况下,有时利用者无 法立刻认识到取款纸币的位置。 
根据上述理由,有时利用者无法迅速地从存取款口取出取款纸币。
在取款纸币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仍未被从存取款口取出的情况下,则ATM在存取款口周围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利用者取出取款纸币。然而,例如在利用者是老年人或听力差的人等的情况下,由于利用者听不到警报声,因此有时不知如何应对。
其结果,使取款纸币处于长时间放置在存取款口内部的状态。
ATM在取款纸币经过纸币取出用的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仍未从存取款口取出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忘取取款纸币的情况,并进行取款纸币的忘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ATM使带(例如,专利文献1的同步带或专利文献2的输送带)反转,使取款纸币下降。由此,ATM将取款纸币收纳到存取款口内部。当ATM将取款纸币收容到存取款口中后将存取款口的闸门关闭,将取款纸币从存取款口输送到装置内部的忘取箱,并将取款纸币作为忘取纸币收纳到忘取箱中。
以往的介质处理装置如上所述,在纸片状介质(在上述的例子中,是取款纸币)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仍未从介质收付口(在上述的例子中,是存取款口)取出的情况下,通过发出警报声来提醒利用者取出纸片状介质(取款纸币)。
然而,以往的介质处理装置在利用者是老年人或听力差的人等的情况下,即使发出警报声也不能引起利用者的注意,因此频频发生不得不进行纸片状介质的忘取处理的情况。因此存在期待降低发生纸片状介质忘取的频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发生纸片状介质忘取的频率的纸币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利用者之间进行纸片状介质的收付的介质处理装置,其构成为具有:介质收付口,其用于收付上述介质;介质收付口机构,其设置在上述介质收付口,使上述介质在上述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所述介质收付口机构具有:支承部件,在载置有介质的状态下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上下移动;环状部件,其具有支点部,并且被设置成一端侧与上述支承部件连结、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旋转部件,其周缘部与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卡合,通过旋转使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上下移动,并使上述环状部件的一端侧上下移动,由此能够使上述支承部件连续地上下移动;驱动电机,其使上述旋转部件旋转,当上述介质载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上时,使上述驱动电机向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以使上述支承部件上升,当取出上述介质时,使上述驱动电机向上述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以使上述支承部件下降。
设置在该介质处理装置中的介质收付口机构,使纸片状介质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由此,该介质处理装置,例如即使利用者是老年人或听力差的人等,也能够通过视觉的作用告知利用者纸片状介质的位置。因此,该介质处理装置能够降低发生纸片状介质忘取的频率。
此外,优选地,该介质处理装置也发出警报声,由此能够可靠地告知利用者纸片状介质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发生纸片状介质忘取的频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降低发生纸片状介质(例如,取款纸币)忘取的频率的纸币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1)。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2)。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的图(1)。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的图(2)。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的图(3)。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的图(4)。
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1)。
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1)。
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2)。
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2)。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3)。
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各图只是以能够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程度而进行概略的表示。因此,本发明不只限定于图示例。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共同的构成要素或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它们的重复说明。
此外,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使纸币上升的单元(以下,称为“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为了实现夹持纸币的动作和在夹持着纸币的状态下上升的动作而需要很多部件。因此,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由于构成部件的件数较多而阻碍了成本的降低。
另外,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在进行纸币忘取处理的情况下,为了从使纸币上升的状态使纸币下降,因此需要进行驱动电机旋转方向的切换控制。因此,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无法使纸币的下降动作顺畅地进行。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收付口机构,(1)比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削减构成部件的件数,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2)无需切换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就能够进行纸币的上升动作和下降动作,从而将驱动电机的旋转控制简单化,并且顺畅地实现纸币的下降动作。
(介质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的整体构成)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整体构 成。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外部构成,图2表示介质处理装置的主要的内部构成。在此,将介质处理装置作为ATM,将纸片状介质作为纸币(取款纸币),将介质收付口机构作为纸币存取款口机构进行说明。
ATM1是设置在金融机构的营业店铺或便利店、加油站、超市等,存取作为纸片状介质的纸币的装置。ATM1经由通信线路与金融机构进行维持、管理的未图示的主计算机连接。主计算机将利用者的账号、或姓名、储蓄存款余额信息等顾客信息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装置。
如图1所示,ATM1具有:控制部6、存储部7、接近探测器10、顾客操作显示部11、货币存取款部12、卡处理部13、数字键部14、收据处理部15以及框体闸门16。
另外,如图2所示,ATM1具有:纸币机闸门17、存取款口18、箱部21、暂时保留部22、鉴别部23、输送路24、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以及储存导板31a、31b。
控制部6是控制ATM1各部的动作的控制单元。控制部6由CPU构成。控制部6具有作为与主计算机的连接口的接口部。
存储部7是存储各种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单元。存储部7由RAM、ROM、硬盘等构成。
接近探测器10是检测利用者是否接近了ATM1的检测单元。
顾客操作显示部11是显示与交易处理相关的各种信息,使利用者输入操作信息的构成要素。顾客操作显示部11具有:交易引导显示部,其向顾客提示与交易处理相关的各种信息;触摸面板,其配置在交易引导显示部的表面,用于使顾客输入操作信息。
货币存取款部12是处理货币的构成要素。在此,货币是以作为纸片状介质的纸币M为例进行说明。以下,将货币存取款部12称为“纸币存取款部12”。
卡处理部13是从识别顾客用的卡(现金卡等)中读取每个金融机 构的代码或顾客的账号、姓名等顾客信息的读取单元。卡处理部13配置在设置于ATM1的前侧的卡插入返还口的内部。 
ATM1在顾客将现金卡插入到卡插入返还口时,将现金卡取入内部,并由卡处理部13读取顾客信息。另外,在交易结束时,ATM1将现金卡返回卡插入返还口,从而返还给顾客。
数字键部14是输入密码等的输入单元。顾客按照顾客操作显示部11显示的交易进行画面的指示,通过操作数字键部14来输入密码等。数字键部14也可以设置于顾客操作显示部11。该数字键部14如图1所示,在顾客操作显示部11倾斜设置的情况下,优选地,大致水平地设置在顾客的身体遮挡的位置,以防止站立在顾客背后的第三者偷窥顾客输入密码等的操作。
收据处理部15是在收据上进行交易明细的打印并发行的单元。
框体闸门16和纸币机闸门17分别是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闸门。框体闸门16是设置于框体的闸门,纸币机闸门17是设置于框体内部的闸门。以下,将框体闸门16称为“外部闸门16”,将纸币机闸门17设为“内部闸门17”。
外部闸门16保护内部闸门17。外部闸门16借助未图示的电机等向图2表示的箭头A方向旋转,由此进行开闭。在外部闸门16的周围配置有检测外部闸门16的开闭位置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然后,控制部6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外部闸门16的开闭动作。
另一方面,内部闸门17限制顾客进行存款处理的纸币M(以下,称为“存款纸币M”)放入存取款口18,以及将取款处理的纸币M(以下,称为“取款纸币M”)从存取款口18取出。内部闸门17借助未图示的电机等向图2所示的箭头B方向滑动,由此进行开闭。在内部闸门17的周围配置有检测内部闸门17的开闭位置的未图示的传感器。并且,控制部6基于该传感器检测的检测信息,控制内部闸门17的开闭动作。
存取款口18是用于与顾客之间收付纸片状介质的介质收付口。存取款口18以利用者侧(ATM1的前侧)较低,ATM1的后侧较高的方式倾斜地设置。
由于存款交易时,存取款口18使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成为开状态,由此成为能够放入存款纸币M的状态。ATM1在顾客将存款纸币M放入到存取款口18时,将存款纸币M取入到纸币存取款部12的内部。
另外,由于取款交易时,存取款口18收集取款纸币M并使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成为开状态,由此成为能够取出取款纸币M的状态。此外,ATM1在取款纸币M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仍未从存取款口18取出的情况下,在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之前,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连续进行以下动作:使取款纸币M上升将取款纸币M露出到存取款口18外部的动作、以及使取款纸币M下降将取款纸币M收纳到存取款口18内部的动作。
由此,ATM1通过视觉的作用,告知利用者取款纸币M的位置,并且提醒利用者取出取款纸币M。
箱部21是按照币种来保管纸币M的保管库。
暂时保留部22是存款或取款交易时暂时保管纸币M的保管库。
鉴别部23是存款或取款交易时进行纸币M的真伪鉴别或计数的构成要素。
输送路24是将纸币M输送到各部的输送单元。
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是在介质收付口(在此,是存取款口18)的内部,提升纸片状介质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款交易时,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使取款纸币M在存取款口18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
储存导板31a、31b分别是设置为露出到存取款口18的内部,支承纸片状介质的引导部件。储存导板31a设置在ATM1的前侧,储存导板31b设置在ATM1的后侧。
(介质收付口机构(纸币存取款口机构)的构成)
以下,参照图3~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 图3表示从后侧观察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图4表示从前侧观察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图5是表示从侧方观察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与存取款口18同样,以利用者侧(前侧)较低,ATM1的后侧较高的方式倾斜设置。
如图3~图5所示,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具有:角撑架32、滑块33、环状部件35、驱动电机36、驱动齿轮37以及传动齿轮38。
角撑架32是支承环状部件35、驱动电机36、传动齿轮38等各部件的支承部件。角撑架32以使环状部件35以后述的支点部5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安装环状部件35。
环状部件35的一端侧经由后述的连结部55与滑块33连结,另一端侧经由后述的驱动承接部52与旋转部件(在此为传动齿轮38)连结。另外,角撑架32以使安装于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上的驱动齿轮37与传动齿轮38啮合的方式,安装有驱动电机36。另外,角撑架32以使传动齿轮38与环状部件35的后述的驱动承接部52平行的状态下旋转的方式,安装传动齿轮38。
另外,在图3~图5所示的例子中,角撑架32形成为以下形状,即:位于滑块33周围的部分向后侧(参照图2)后退,位于驱动电机36、驱动齿轮37以及传动齿轮38周围的部分向前侧(参照图2)突出的形状。
以下,将突出形成的部分称为“突出部分”,将后退形成的部分称为“后退部分”,另外,将连接突出部分和后退部分的部分称为“侧面部分”。在角撑架32的侧面部分设置有用于使环状部件35通过的开口。
在角撑架32的后退部分的前侧经由后述的支点部51安装有环状部件35。环状部件35穿过设置在角撑架32的侧面部分的开口,从角撑架32的前侧贯通到后侧配置。
另一方面,在角撑架32的突出部分的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6、驱动齿轮37以及传动齿轮38。环状部件35经由后述的驱动承接部52与传动齿轮38卡合,由此传递来自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 
滑块33是支承纸片状介质的支承部件。滑块33经由环状部件35、传动齿轮38以及驱动齿轮37与驱动电机36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图3所示的Aa方向)旋转,滑块33在将纸片状介质载置于其上的状态下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33为具备用于支承纸币M的三个部位(以下,称为“支承部”)33a、33b、33c的构成。滑块33使用两枚板状的金属板构成。而且,通过将第一枚板状的金属板折弯而形成右侧支承部33a和左侧支承部33c。另外,通过将第二枚板状的金属板折弯而形成中央支承部33b。而且,通过将第二枚板状的金属板安装于第一枚板状的金属板的大致中央从而形成滑块33。
然而,支承部件33例如通过铸型成型而成为将各支承部33a、33b、33c一体地形成的构成。另外,滑块33只要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则可以由塑料等合成树脂构成。
滑块33的两侧设置有升降辊42。升降辊42是用于使滑块33的上下移动顺利地进行的部件。升降辊42与在滑块33周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未图示的两条导轨(滑块轴)抵接。通过使升降辊42在两条导轨的表面旋转,由此滑块33能够沿着两条导轨向上下方向滑动。或者,升降辊42如图6所示,可以成为借助升降辊旋转轴43旋转自如地只固定于角撑架32的构成。此外,图6放大表示升降辊42的截面构成。这样构成的升降辊42在滑块33上下移动时旋转,因此能够使滑块33的上下移动顺利地进行。
环状部件35是一端侧与滑块33连结,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尺寸的板状部件。环状部件35的一端侧成为使滑块33升降的升降部53,另一端侧成为接受来自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的驱动承接部52。
环状部件35在升降部53具备能够与滑块33旋转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55。另外,环状部件35在驱动承接部52具备长孔54,该长孔54可滑动自如地支承传动齿轮38的后述的传动辊39。
长孔54以覆盖传动辊39的移动范围的方式,沿着驱动承接部52 的延伸方向形成为长尺寸。环状部件35的大致中间部成为与角撑架32旋转自如地连结的支点部51,通过以该支点部51为中心转动,由此使驱动承接部52和升降部53上下移动。为了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环状部件35优选由金属板构成。
驱动电机36是旋转驱动传动齿轮38的驱动单元。
驱动齿轮37是与传动齿轮38啮合的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上。
传动齿轮38是与环状部件35的驱动承接部52平行地旋转的旋转部件。传动齿轮38经由驱动齿轮37接受来自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进行旋转。
传动齿轮38在周缘部具备传动辊39。传动辊39是朝向环状部件35的驱动承接部52突出的突出部。通过将传动辊39插入到环状部件35的驱动承接部52的长孔54中,使传动齿轮38与环状部件35的驱动承接部52卡合。由此,传动齿轮38将来自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传递到环状部件35。此外,传动齿轮38可以安装于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在这种情况下,传动齿轮38成为无需经由驱动齿轮37,而直接接受来自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构成。
(介质收付口机构(纸币存取款口机构)的动作)
以下,说明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在此,首先说明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动作的概要,然后说明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具体的动作。
(纸币存取款口机构的动作的概要)
首先,说明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动作的概要。
首先,ATM1的控制部6使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驱动电机36动作,使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图3表示的Aa方向)旋转。
在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上安装有与传动齿轮38啮合的驱动齿轮37。因此,传动齿轮38向与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相反的方向(图3表示的Ab方向)旋转。
在传动齿轮38的周缘部设置有传动辊39,该传动辊39被插入到环状部件35的驱动承接部52的长孔54中。因此,随着传动齿轮38向与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相反的方向(图3表示的Ab方向)旋转,传动辊39在长孔54的内部滑动。
随着传动辊39在长孔54的内部滑动,环状部件35以支点部51为中心,将驱动承接部52沿图3所示的Ac方向上下移动,且升降部53沿与驱动承接部52的动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
其结果,与环状部件35的升降部53的连结部55连结的滑块33,沿图3所示的Ad方向上下移动。
这样,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通过使驱动电机36向一个方向(图3所示的Aa方向)旋转,从而使滑块33以及载置于该滑块33上的纸币M连续进行上下移动。
该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不具备用于夹持纸币M的机构或带/辊等。因此,纸币M在未受抑制的状态(即,未被任何部件挤压、自由的状态)下被提升。
(纸币存取款口机构的具体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7~图9,说明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具体的动作(取款交易时的动作)。图7~图9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的图。图7是表示从后侧观察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
图7A表示滑块33位于下止点时的状态,图7B表示滑块33位于上止点时的状态。图8和图9表示从侧面侧观察的介质收付口机构的动作。图8表示在取出较多的纸币M的情况下的动作,图9表示在取出较少(在图示例中是1枚)的纸币M的情况下的动作。图8A和图9A表示滑块33位于下止点时的状态,图8B和图9B表示滑块33位于上止点时的状态。
如图7A和图8A所示,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预先将滑块33配置在下止点。另外,在此滑块33的位置控制,例如是控制部6基于检测传动辊39的位置的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来进行控制。控制部6 在传动辊39为图7A表示的状态时,判定滑块33位于下止点,而在传动辊39为图7B表示的状态时,判定滑块33位于上止点。优选地,控制部6以管理传动齿轮38和驱动电机36的旋转角度,使滑块33在下止点或上止点停止的方式控制驱动电机36的旋转。
ATM1由顾客操作顾客操作显示部11等并指定取款交易作为交易处理,进而当输入取款金额后则开始取款交易。此时,ATM1的控制部6使纸币存取款部12动作,由鉴别部23对收纳于箱部21的纸币M进行鉴别。此外,控制部6只将被鉴别部23判定为能够取款的纸币M的与取款金额相当的张数收集到存取款口18内部的滑块33上。
当纸币M被收集到滑块33上之后,控制部6开放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
控制部6使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的驱动电机36动作,使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图3表示的Aa方向)旋转。由此,控制部6使滑块33以及载置在该滑块33上的纸币M上升。在滑块33上升到上止点的位置(参照图7B和图8B)后,控制部6将驱动电机36暂时停止。然后,控制部6根据设置在存取款口18内部的未图示的纸币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来监视纸币M的取出状况。
控制部6在检测到顾客取出了纸币M后使驱动电机36动作,使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向与滑块33上升时相同的方向(图3表示的Aa方向)旋转。由此,控制部6使滑块33下降。控制部6在滑块33下降到下止点的位置(参照图7A和图8A)后,则停止驱动电机36。然后,控制部6将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关闭。由此,ATM1结束取款处理。
此外,控制部6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纸币M仍未从存取款口18被取出的情况下,在开放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后的经过时间(以下,称为“经过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纸币取出用的时间(以下,称为“纸币取出用时间”)之前,使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未图示的扬声器发出警报声,来提醒利用者取出纸币M。
此时,控制部6在经过时间达到纸币取出用时间之前,使驱动电机 36动作,使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图3表示的Aa方向)旋转。其结果,ATM1的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连续进行以下动作:使取款纸币M上升将取款纸币M露出到存取款口18外部的动作、以及使取款纸币M下降将取款纸币M收纳到存取款口18内部的动作。由此,ATM1在疑似发生了纸币M忘取的情况下,通过视觉的作用,向利用者告知取款纸币M的位置,并且提醒利用者取出取款纸币M。由此,ATM1能够降低发生忘取取款纸币M的频率。
另外,此时,控制部6可以以改变驱动电机36的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6还可以从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未图示扬声器播报“请取出纸币M”等提醒取出纸币M的通知。
在经过时间达到纸币取出用时间,纸币M仍未被取出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滑块33以及载置在该滑块33上的纸币M下降。在滑块33下降到下止点的位置(参照图7A和图8A)后,控制部6停止驱动电机36。然后,控制部6将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关闭,将纸币存取款部12中载置在滑块33上的纸币M收纳到未图示忘取箱。由此,ATM1结束取款处理。
但是,虽然经过时间是未达到纸币取出用时间的情况,但控制部6通过接近探测器10检测到利用者已经离开时,如果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继续保持开放的状态,则纸币M有可能被第三者取出。因此,迅速地关闭外部闸门16和内部闸门17,将纸币存取款部12中载置在滑块33上的纸币M收纳到未图示的忘取箱。由此,ATM1结束取款处理。
ATM1在使纸币M连续进行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个往复上下移动所需的驱动时间的倍数来连续驱动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即可。由于ATM1这样不中断地使纸币M多次进行上下移动,因此在存在疑似发生了忘取纸币M的情况下,能够吸引顾客注意纸币M的位置以及取出纸币M。
由于ATM1能够通过视觉的作用吸引顾客注意纸币M的位置以及取出纸币M,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忘取纸币M。
另外,控制部6以改变驱动电机36的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控制, 由此ATM1能够逐渐加快纸币M上下移动的速度,加强吸引注意力。此外,ATM1通过同时从设置在存取款口18周围的未图示的扬声器播报“请取走纸币M”等提醒取出纸币M的通知,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忘取纸币M。
此外,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以利用者侧(前侧)较低,ATM1的后侧较高的方式倾斜设置。因此,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通过使纸币M上下移动,由此能够使纸币M以未受抑制的状态(即,未被任何部件挤压、自由的状态)靠近装置的近前侧。
由此,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例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取出较多的纸币M的情况下,纸币M成为集中到装置近前侧的状态,因此能够在该状态下取出纸币M。
另外,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例如图9和图9B所示,在取出较少(在图示例中是1枚)的纸币M的情况下,假设即使纸币M贴附到存取款口18内部(特别是装置的里侧),通过使纸币M上下移动来振动纸币M。由此,能够将纸币M从存取款口18的内部揭下。其结果,纸币存取款口机构30如图9B所示,使纸币M成为倒向装置近前侧的状态,从而能够在该状态下取出纸币M。
因此,ATM1能够将纸币M以易取出的状态取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通过使纸片状介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降低发生忘取纸片状介质的频率。
另外,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由于无需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的实现夹持纸币的动作或在夹持纸币的状态下上升的动作的部件,因此能够比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降低构成部件的件数,能够比以往的纸币上升单元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由于驱动电机36的旋转控制没有正转/反转的区别,因此只要以一定时间向一个方向驱动驱动电机36即可。因此,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由于无需切换旋转方向,因而能够实现简单的驱动电机36的旋转控制,并且能够顺畅地实现纸币M的下降动作。
另外,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在取出较多的纸币M的情况下,纸币M成为集中到装置近前侧的状态,因此能够在该状态下取出纸币M。
另外,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在取出较少的纸币M的情况下,即使纸币M贴附到存取款口18的内部(特别是装置的里侧),由于使纸币M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将纸币M从存取款口18的内部揭下。因此,根据该介质处理装置,能够将纸币M在易取出的状态下取出。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或变形。
例如,介质收付口机构30不局限于纸币,也能够用于票券发行机等与利用者之间交付任意介质的的装置。
另外,例如角撑架32和支承部件33等的形状不限于图示例,而是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中,滑块33使用两枚板状的金属板,通过将第一枚板状的金属板折弯来形成右侧支承部33a和左侧支承部33c,并且通过将第二枚板状的金属板折弯而形成中央支承部33b。然后,将第二枚板状的金属板安装在第一枚板状的金属板的大致中央从而形成滑块33,但支承部件33例如也可以通过铸型成型而成为将各支承部33a、33b、33c一体地形成的构成。另外,滑块33也可以由塑料等合成树脂构成。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38成为经由驱动齿轮37和传动齿轮38来传递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的构成,但旋转部件38除了驱动齿轮37和传动齿轮38以外,还可以成为经由其他齿轮传递驱动电机36的驱动力的构成。或者,旋转部件38被安装于驱动电机36的旋转轴,由驱动电机36直接传递驱动力的构成。
符号说明:1...介质处理装置(自动交易装置,ATM);6...控制部;7...存储部;10...接近探测器;11...顾客操作显示部;12...货币存取款部(纸币存取款部);13...卡处理部;14...数字键部;15...收据处理部;16...外部闸门(框体闸门);17...内部闸门(纸币机闸门);18...存取款口;21...箱部;22...暂时保留部;23...鉴别部;24...输送路;30...纸币存取 款口机构;31a、31b...储存导板;32...角撑架;33(33a、33b、33c)...滑块(支承部件);35...环状部件;36...驱动电机;37...驱动齿轮;38...传动齿轮(旋转部件);39...传动辊;42...升降辊;43...升降辊旋转轴;51...支点部;52...驱动承接部;53...升降部;54...长孔;55...连结部;M...介质(纸币)。

Claims (7)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是与利用者之间进行纸片状介质的收付的介质处理装置,该介质处理装置具有:
介质收付口,其用于收付上述介质;
介质收付口机构,其设置在上述介质收付口,使上述介质在上述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介质收付口机构具有:
支承部件,在载置有介质的状态下在介质收付口的内部上下移动;
环状部件,其具有支点部,并且被设置成一端侧与上述支承部件连结、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旋转部件,其周缘部与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卡合,通过旋转使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上下移动,并使上述环状部件的一端侧上下移动,由此能够使上述支承部件连续地上下移动;
驱动电机,其使上述旋转部件旋转,
当上述介质载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上时,使上述驱动电机向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以使上述支承部件上升,当取出上述介质时,使上述驱动电机向上述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以使上述支承部件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上述介质收付口机构使上述介质在未受抑制且倾斜的状态下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还具有角撑架,其以设置于上述环状部件的大致中间部的上述支点部为中心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环状部件;
上述旋转部件在周缘部具备朝向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突出的突出部,
上述环状部件在一端侧具备与上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结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备驱动承接部,该驱动承接部滑动自如地支承上述旋转部件的上述突出部,由此接受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上述环状部件的上述驱动承接部具有沿着上述环状部件的另一端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长孔,
上述旋转部件的上述突出部被插入上述驱动承接部的上述长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上述驱动电机向一个方向旋转,伴随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上述旋转部件的上述突出部在上述环状部件的上述长孔内滑动,由此上述环状部件以上述支点部为中心转动,使得与上述支承部件连结的一端侧连续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上述角撑架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旋转部件,并且固定上述驱动电机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
在使上述介质在上述介质收付口的内部连续进行上下移动时,上述驱动电机改变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
CN201080002202.XA 2009-11-30 2010-07-05 介质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257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0933A JP5471366B2 (ja) 2009-11-30 2009-11-30 媒体処理装置
JP2009-270933 2009-11-30
PCT/JP2010/061420 WO2011065049A1 (ja) 2009-11-30 2010-07-05 媒体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7537A CN102257537A (zh) 2011-11-23
CN102257537B true CN102257537B (zh) 2015-08-12

Family

ID=4406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202.XA Active CN102257537B (zh) 2009-11-30 2010-07-05 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48856B2 (zh)
EP (1) EP2509051B1 (zh)
JP (1) JP5471366B2 (zh)
KR (1) KR101513963B1 (zh)
CN (1) CN102257537B (zh)
WO (1) WO20110650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8923B2 (ja) * 2012-03-06 2014-06-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紙幣出金装置
JP5891957B2 (ja) * 2012-06-01 2016-03-2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繰出収納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
JP5849860B2 (ja) * 2012-06-05 2016-02-0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及び自動取引方法
JP6303921B2 (ja) * 2014-08-25 2018-04-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取引装置
JP2016133966A (ja) * 2015-01-19 2016-07-2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引渡装置及びシャッタ開閉機構
CN107274551A (zh) * 2017-08-16 2017-10-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临时收集装置及自动交易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20042A2 (en) * 1996-07-19 1998-01-2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Automatic transaction apparatus
CN1765724A (zh) * 2004-10-27 2006-05-03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币存款取款装置
EP1926057A1 (en) * 2006-11-24 2008-05-28 Hitachi-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Bill depositing/withdraw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3192B2 (ja) * 1990-10-30 1998-06-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幣入出金装置の紙幣集積方法
JPH09221239A (ja) 1996-02-15 1997-08-26 Omron Corp 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紙幣入出金装置
JP2693749B2 (ja) * 1996-08-02 1997-12-24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取引装置
GB2365610A (en) * 2000-08-02 2002-02-20 Ncr Int Inc Self-service terminal
JP4815064B2 (ja) 2001-05-07 2011-11-16 マミヤ・オーピー株式会社 紙幣入出金装置
JP3996831B2 (ja) * 2002-09-27 2007-10-24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媒体取扱装置
JP4579651B2 (ja) * 2004-11-05 2010-1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
JP4631834B2 (ja) * 2006-09-08 2011-02-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積載装置及び製本装置
DE102007056998A1 (de) * 2007-11-27 2009-05-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orrichtung für die Annahme und Ausgabe von Banknoten
US8276901B2 (en) * 2008-03-26 2012-10-02 Glory Ltd. Paper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and paper sheet handling method
JP5269164B2 (ja) * 2010-10-14 201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20042A2 (en) * 1996-07-19 1998-01-2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Automatic transaction apparatus
CN1765724A (zh) * 2004-10-27 2006-05-03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币存款取款装置
EP1926057A1 (en) * 2006-11-24 2008-05-28 Hitachi-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Bill depositing/withdraw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7537A (zh) 2011-11-23
EP2509051B1 (en) 2014-10-08
US8448856B2 (en) 2013-05-28
JP2011113423A (ja) 2011-06-09
EP2509051A4 (en) 2013-08-21
US20120097700A1 (en) 2012-04-26
WO2011065049A1 (ja) 2011-06-03
EP2509051A1 (en) 2012-10-10
KR20120098401A (ko) 2012-09-05
JP5471366B2 (ja) 2014-04-16
KR101513963B1 (ko) 2015-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7537B (zh) 介质处理装置
US4593183A (en) Automatic transaction machine
CN100572243C (zh) 纸币存款取款装置
JP6568704B2 (ja) 有価媒体処理装置
GB2120437A (en) Bag processing unit of automatic transaction machine
CN102119404A (zh) 纸币存取款机
JP2014032586A (ja) 貨幣処理機および貨幣処理方法
JP2013218587A (ja) 紙幣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2016045773A (ja) 媒体取引装置
KR100992641B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출금장치
JP3560516B2 (ja) 紙幣入出金装置
JPH0127478B2 (zh)
KR100722876B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출금장치의 현금회수방법
JP2013238945A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KR200393553Y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출금장치
US20230169815A1 (en) Medium processing device and cash handling device
CN219085474U (zh) 自助硬币发放装置
CN102419876A (zh) 自动交易装置
JP5940332B2 (ja) 商品券保管装置及び商品券保管システム
JP2997534B2 (ja) 自動取引装置
JP2016091094A (ja) 有価媒体処理装置
JP2597591Y2 (ja) 紙幣自動支払装置
JP2997533B2 (ja) 自動取引装置
JPH11272911A (ja) 異物返却処理を行う自動取引装置
JPS59149561A (ja) 自動取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