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1341A - 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1341A
CN102241341A CN2011100772126A CN201110077212A CN102241341A CN 102241341 A CN102241341 A CN 102241341A CN 2011100772126 A CN2011100772126 A CN 2011100772126A CN 201110077212 A CN201110077212 A CN 201110077212A CN 102241341 A CN102241341 A CN 10224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paper
unit
rotating member
graphics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72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1341B (zh
Inventor
冈野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4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1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1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1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1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排出单元,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排出单元;第一传送路径,其用于将记录介质从图像处理单元向排出单元传送;第二传送路径,其具有与第一传送路径重叠的部分,并且用于将记录介质反转和从重叠部分通过与第一传送路径不同的路径向图像处理单元传送;第一旋转构件,其被布置在重叠部分处;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第一旋转构件,其中,在记录介质被通过第二传送路径传送到图像处理单元之前,控制单元使得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0年5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10356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装置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其是图像处理设备的示例)。关于图像形成设备,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并且具有用于反转纸张的反转机构。关于具有反转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也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在第一纸张的一面上形成图像,然后在反转第一纸张并且在第一纸张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二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待机机构,用于使得第一纸张待机直到完成用于第二纸张的图像形成操作。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通过反转机构或待机机构来有效地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
发明内容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相对于设备的微型化,难以保证用于在设备中安装反转机构或待机机构的空间。当考虑到设备的微型化而将反转机构或待机机构安装在设备内的、相对难以访问的位置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中断图像处理操作,则难以收集在设备中的纸张。因此,延长了中断图像处理操作然后恢复的时间段,使得方便性劣化。
已经进行了本发明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图像处理设备小并且防止方便性劣化的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第一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排出单元、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第一旋转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通过使用记录介质来处理图像。在此,“通过使用记录介质来处理图像”的配置例如包括:处理从记录介质“获得的”图像;以及,将图像处理“到”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处理的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所述第一传送路径是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的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是具有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重叠的部分并且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反转和从所述重叠部分通过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不同的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的传送路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被布置在所述重叠部分处。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如下。
(1)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时,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2)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时,所述控制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3)当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当执行(3)的控制时,在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之前,本发明的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所述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面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说明性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打印机10的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打印机10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打印机10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打印机10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打印机10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打印机10的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8图示打印机10的操作;
图9图示打印机10的操作;
图10图示打印机10的操作;
图11图示打印机10的操作;
图12图示打印机10的操作;
图13是打印机110的侧截面图;
图14是打印机210的侧截面图;以及
图15图示打印机10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说明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至12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
打印机的整体配置
图1是示出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示意配置的侧截面图。如图1中所示,打印机10(其是图像处理设备的示例)是直接传送串联类型的彩色打印机,其使用四种颜色(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的色粉来形成彩色图像,并且被配置在壳体12中。在壳体12中,其中堆叠纸张16(这是记录介质的示例)的供给器盘14(其是供给器单元的示例)。供给器盘14被构造成使得它可以打开和关闭,并且供给器盘14提供有光学传感器15(其是第二检测单元的示例),光学传感器15检测供给器盘是否打开或关闭。
纸张16被用户堆叠在供给器盘14中。当纸张16被存储在壳体12中时,它被搓纸辊20压住。纸张16通过搓纸辊20的旋转而被传送到传送辊21和定位辊22。在纸张16被定位辊22偏差校正之后,它被传送到图像处理单元30。换句话说,纸张16被从供给器盘14通过被搓纸辊20、传送辊21和定位辊22构成的第一供给路径P1(虚线)传送到图像处理单元30(其是图像处理单元的示例)。光学传感器24、26(它们是第一检测单元的示例)被布置在第一供给路径P1上。光学传感器24、26检测通过第一供给路径P1传送的纸张16的位置。当纸张16位于第一供给路径P1的布置了光学传感器24、26的位置处时,光学传感器24、26变得接通,否则该光学传感器变得断开。
图像形成单元30包括一对支撑辊32、34和带36。带36被建立在支撑辊32、34之间,并且具有环形。支撑辊32、34被电机(未示出)顺时针旋转,因此移动带36。当旋转带35时,向图像处理单元30传递的纸张16被传送到纸张排出单元62(其是排出单元的示例)。
在带36的下侧上设置了清洁辊28。清洁辊28去除附着到带36上的色粉或纸张粉末。
图像形成部件40被设置在带36上方。图像形成部件40包括扫描器单元42和处理单元44。处理单元44包括与四种颜色的色粉相对应的四个光敏鼓50和显影盒52等。色粉被填充在显影盒52中,并且在显影盒52中的色粉被提供到光敏鼓50。扫描器单元42被布置在处理单元44的四个光敏鼓50之上。扫描器单元42基于从将在下面描述的计算机70(参见图2)发送的各个颜色的图像数据来在处理单元44的光敏鼓50上照射激光L。由此,形成与要在光敏鼓50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像相对应的色粉图像。
当在光敏鼓50的表面上形成的色粉图像通过带36的转印位置I时,在光敏鼓50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在通过转印位置I的纸张16上。结果,在纸张16上形成图像。当带36移动时,各个颜色的图像被连续地形成在纸张16上。具有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16被发送到照相定影单元58,其中,图像然后被固定,并且纸张16然后被传送到排纸辊60(其是第一旋转构件的示例)。
排纸辊60连接到驱动器64(其是控制单元的示例)。驱动器64至少以下面的三个状态来控制排纸辊60:第一旋转状态,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第二旋转状态,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以及,停止状态,停止排纸辊的旋转。
如图9中所示,驱动器64以第一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由此将纸张16排出到排纸盘62。换句话说,纸张16被从图像处理单元30通过由照相定影单元58和排纸辊60构成的排出路径P3(其是第一传送路径的示例:双点和虚线)传送到排纸盘62。光学传感器27被布置在排出路径P3的照相定影单元58和排纸辊60之间。光学传感器27检测通过排出路径P3传送的纸张16的位置。当纸张16位于排出路径P3的布置了光学传感器27的位置处时,光学传感器27变得导通,否则光学传感器变得断开。
另外,驱动器64以第一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然后在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经过光学传感器27和排出路径P3的排纸辊60之间的转折点B(参见图9)之后以第二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参见图10)。由此,如图11和12中所示,可以将纸张16传送到DX辊66(其是第二旋转构件的示例),并且纸张16被传送到定位辊22,并且通过DX辊66被反转,然后被再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换句话说,纸张16通过由排纸辊60、DX辊66和定位辊22构成的第二供给路径P2(其是第二传送路径的示例;单点线以及虚线)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第二供给路径P2通过壳体12中的供给器盘14和图像形成单元30下方。第二供给路径P2在转折点B和排纸辊60之间与排出路径P3重叠(以下,在两对排纸辊60中的更接近转折点B的排纸辊60与转折点B之间的第二供给路径P2和排出路径P3重叠的部分被称为重叠部分Z)。因此,第二供给路径P2可以被称为传送路径,纸张16通过其被从重叠部分Z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另外,第二供给路径P2与第一供给路径P1在定位辊22处重叠。因此,可以说,光学传感器24、26不仅被布置在第一供给路径P1上,而且被布置在第二供给路径P2上,并且光学传感器24、26也检测是否纸张16位于第二供给路径P2上。
驱动器64以第一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在纸张16传到转折点B之后(参见图9)以第二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参见图10),并且当纸张16传到纸张16A的位置时以停止状态控制排纸辊60,由此使得纸张16在重叠位置Z待机(以下,图10的纸张16A的位置被称为待机位置Y)。由此,可以在纸张已经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之后再次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之前,使得纸张16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
2.打印机的电配置
图2示意地示出打印机10的控制系统。打印机10进一步包括操作单元86、通知单元88和计算机70。打印机10被计算机70控制。操作单元86具有多个按钮,并且向计算机70输入由用户输入的通电/断电、单面/双面处理设置、处理启动等的指令。当在打印机10中引起异常时,通知单元88基于来自计算机70的指令,通过面板的显示和警告声音等向用户通知该异常。计算机70具有存储器72和CPU 74。存储器72在其中存储了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操作的程序P、各种设置值等。CPU 74连接到操作单元86、各个光学传感器、通知单元88、驱动器64、各个辊和图像形成单元30,并且具有用于测量经过时间段T的定时器76的功能。CPU 74通过驱动器64来控制排纸辊60的状态。另外,CPU 74与图像形成单元30的操作相关联地控制排纸辊20、定位辊22和DX辊66的操作。计算机70通过未示出的信号线被连接到外部设备,并且在存储器72中暂时存储从外部设备输入的打印数据。CPU 74根据从存储器72读出的程序P,通过使用在存储器72中暂时存储的打印数据来执行用于纸张16的图像形成处理。
3.图像形成处理
将参考图3至12来描述打印机10的图像形成处理。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将描述下述处理:该处理对于在打印机10的存储器72中预先存储的四页的打印数据,通过使用以第二页、第四页、第一页和第三页的顺序的各个页的打印数据,以纸张16A的背面、纸张16B的背面、纸张16A的表面和纸张16B的表面的顺序来在两张纸张16A、16B的两面上形成图像。在本发明的打印机10中,当在纸张16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在打印机10中至多同时传送两张纸张16。同时,当关于6页的打印数据对于纸张16的两面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使用以第二页、第四页、第一页、第三页、第六页和第五页的顺序的各个页的打印数据,以相应的顺序在第一纸张16的背面、第二纸张16的背面、第一纸张16的表面、第二纸张16的表面、第三纸张16的背面和第三纸张16的表面上形成图像。另外,当关于8页的打印数据对于纸张16的两面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使用以第二页、第四页、第一页、第三页、第六页、第八页、第五页和第七页的顺序的各个页的打印数据,以相应的顺序在第一纸张16的背面、第二纸张16的背面、第一纸张16的表面、第二纸张16的表面、第三纸张16的背面、第四纸张16的背面、第三纸张16的表面和第四纸张16的表面上形成图像。在本发明的打印机10中,执行所谓的面向下纸张排出处理,其排出纸张,使得纸张的表面以从第一纸张16起的顺序朝向排纸盘12。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检查在纸张16上打印的图像的页面顺序。同时,纸张16的背面表示当打印纸张16的两面时在供给器盘14中堆叠的纸张16的下表面(即,首先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表面),并且纸张16的表面表示当打印纸张16的两面时在供给器盘14中堆叠的纸张16的上表面(即,随后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表面)。
(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当用户通过操作单元86输入用于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指令时,CPU 74基于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来开始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如图8中所示,CPU 74控制搓纸辊20和定位辊22,以将纸张16A从供给器盘14通过第一供给路径P1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步骤S2)。如图8中所示,当在传送纸张16A时光学传感器24、26变得接通时(步骤S4和S5),CPU 74确定纸张16A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并且基于第二页的打印数据来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步骤S8)。同时,当光学传感器24、26未接通持续预定时间段时,CPU 74确定纸张16A被折叠(卡纸),并且结束图像形成处理。同时,每当在随后的操作流程期间检测到光学传感器24、26、27的接通/断开状态时,进行当光学传感器未接通时结束图像形成处理的确定,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当光学传感器24关闭时(步骤S10),CPU 74确定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纸张16A的供给完成(步骤S12)。
当光学传感器26关闭时(步骤S14),CPU 74待机持续第一设置时间段G1(在步骤S16中的否)。第一设置时间段G1被设置为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光学传感器26并且然后传到图像形成单元30的时间段。当经过第一设置时间段G1时(在步骤S16中的是),CPU 74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图像形成单元30并且因此执行伴随有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完成的控制,诸如控制停止向未示出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中的充电器、传送辊等提供电压(步骤S18)。
在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排纸辊60时,CPU 74控制驱动器64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由此,当纸张16A达到排纸辊60时,纸张16A被抑制以免与不旋转的排纸辊60碰撞并且因此被折叠。同时,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当在步骤S2中开始供给纸张16A时,CPU74也开始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参见图8)。
当在传送纸张16A时光学传感器27接通并且然后关闭时(步骤S20),CPU 74待机持续第二设置时间段(在步骤S22中的否)。第二设置时间段G2被设置为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光学传感器27并且然后整张纸张16A向排纸盘62而不是向转折点B传送的时间段。当经过第二设置时间段G2时(在步骤S22中的是),CPU 74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被向排纸盘62而不是转折点B传送,如图9中所示,并且停止排纸辊60(步骤S24)。
接下来,CPU 74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26),并且待机持续第三设置时间段G3(在步骤S28中的否)。第三设置时间段G3被设置为从向排纸盘62而不是转折点B传送整张纸张16A的位置(参见图9)向待机位置Y(参见图10)传送纸张16A的时间段,其中在待机位置Y处,纸张16A与重叠部分Z重叠。当经过第三设置时间段G3时(在步骤S28中的是),CPU 74确定纸张16A已经达到待机位置Y,如图10中所示,停止排纸辊60的旋转(步骤S30),并且使得纸张16A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
在待机位置Y处,纸张16A被固定在DX辊66之间。DX辊66将纸张16A从重叠位置Z向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并且可以在从重叠位置Z向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纸张16A的方向D3上旋转(参见图11)。然而,DX辊不能在其相反方向上旋转。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纸张16在待机位置Y处不被固定在DX辊66之间。因此,当由于某种原因而中断通过打印机10的纸张16B的图像形成处理时,通过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A可以被传送和收集到排纸盘62。由此,当中断打印机10时,可以提高纸张16的收集的方便性。
另外,与图像形成单元30的操作相关联地控制DX辊66。因此,如果纸张16被DX辊66固定,则当图像形成单元30开始操作时,被DX辊66固定的纸张16与图像形成单元30的操作相关联地被强制地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使得不可能延迟或停止纸张16的供给。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纸张16在待机位置Y处不被DX辊66固定。因此,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延迟了从供给器盘14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纸张16B的供给时,可以与纸张16B的供给相关联地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纸张16A或停止该供给。由此,可以稳妥地抑制从供给器盘14供给的纸张16B和从待机位置Y供给的纸张16A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中彼此干扰等。
另外,在待机位置Y处,整张纸张被布置在排出路径P3和第二供给路径P2中,并且不从壳体12突出。因此,可以抑制用户错误地拉出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
通过如上所述行为,完成了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CPU 74待机(在步骤S100中的否),直到完成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纸张16A的供给(步骤S12)。当完成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纸张16A的供给时(在步骤S100中的是),CPU 74仅待机持续第四设置时间段G4(在步骤S101中的否)。第四设置时间段G4被设置为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光学传感器24并且然后能够保证与纸张16B的距离(当反转纸张16A时纸张16A、16B不在重叠部分Z处彼此碰撞的距离)的时间段。当经过第四设置时间段G4时(在步骤S101中的是),CPU 74开始将纸张16B从供给器盘14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步骤S102),如图9中所示。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基于由光学传感器24检测的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的位置信息,确定纸张16B的供给时刻。因此,在第一供给路径P1、图像形成单元30和重叠部分Z处抑制了纸张16A和纸张16B的干扰。同时,将省略与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2至S20相同的、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103至S120的重复描述。
当经过第二设置时间段G2时(在步骤S120中的是),CPU 74确定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A是否被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步骤S122)。当对于纸张16A执行强制排出操作时(在步骤S122中的是),CPU将纸张16B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步骤S123)。另一方面,当未对于纸张16A执行强制纸张操作时(在步骤S122中的否),CPU对于纸张16B执行与步骤S24至S30相同的处理(步骤S124至S130),并且使得纸张16B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同时,CPU 74执行在用于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的、后述的步骤S202的确定。因此,CPU测量第一经过时间段T1,其间,光学传感器26变得接通(步骤S104),然后变得断开(步骤S112)。
通过如上所述行为,完成了用于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CPU 74待机(在步骤S200中的否以及在步骤S202中的否),直到完成纸张16B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供给(步骤S110)。当在第一经过时间段T1经过基准时间段K(在步骤S202中的否)之前纸张16B的供给完成时(在步骤S200中的是),CPU待机持续第五设置时间段G5(在步骤S207中的否)。第五设置时间段G5被设置为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光学传感器24并且因此可以保证与纸张16A的距离的时间段。当经过第五设置时间段G5时(在步骤S207中的是),CPU 74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208),如图11中所示,并因此开始将纸张16A从待机位置Y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基于由光学传感器24检测的纸张16B的传动方向的后端部的位置信息,确定纸张16A的供给时刻。因此,在第一供给路径P1、图像形成单元30和重叠部分Z处抑制纸张16A和纸张16B的干扰。
CPU 74待机持续第六设置时间段G6,其间,排纸辊60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然后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被固定在超出转折点B的DX辊66之间(在步骤S210中的否)。在此,在待机持续第六设置时间段G6后(在步骤S210中的否),纸张16A通过第二供给路径P2被传送到第一供给路径P1(参见图11)。另外,CPU 74在执行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之前停止排纸辊60的旋转(步骤S212),然后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214)。由此,如图12中所示,在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从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的纸张16B被传送到排纸盘62(步骤S120)。同时,将省略与用于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2至S20相同的、用于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302至S318的重复描述。
CPU 74向排纸盘62排出具有其上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0来形成图像的表面的纸张16A(步骤S320),并且结束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同时,CPU 74执行在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的、后述的步骤S402的确定。因此,CPU测量第二经过时间段T2,其间,光学传感器26变得接通(步骤S304),然后变得断开(步骤S312)。
当在CPU 74待机直到完成纸张16B的供给的同时被测量的第一经过时间段T1达到基准时间段K时(在步骤S200中的否),CPU确定纸张16B的传送纸张16A的前端部达到界限位置Lmax(在步骤S202中的是),以及通过通知单元88向用户通知该情况,并且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204)。由此,CPU 74强制地向排纸盘62排出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A(步骤S206)。
当第一经过时间段T1大于基准时间段K时,预期的是纸张16B是相对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具有长度长于预设长度的非标准纸张,如图15中所示。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当预期的是纸张16B是非标准纸张时,纸张16B被排出到排纸盘62,而不再传送。由此,防止非标准纸张被再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使得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中防止纸张16A和纸张16B的干扰。
在此,基准时间段K被设置为通过将第二达到时间段(其是第二时间段的示例)从第一达到时间段(其是第一时间段的示例)减去而获得的差时间段(其是第三时间段的示例)。第一达到时间段表示光学传感器26变成接通并且然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排纸辊60(其是两对排纸辊60中更接近转折点B的排纸辊)的时间段。第二达到时间段表示排纸辊60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并且然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被传送到超出排纸辊60(其是两对排纸辊60中更接近转折点B的排纸辊)的图像形成单元30的时间段。当如上所述设置基准时间段K时,即使意欲在第一经过时间段T1达到基准时间段K之后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60以将纸张16A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纸张16B也在纸张16A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之前达到排纸辊60。结果,可以防止纸张16B在打印机10中折叠,折叠是因为被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的纸张16B与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的排纸辊60碰撞而引起的。
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当第一经过时间段T1达到基准时间段K并且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超出界限位置Lmax时,排纸辊60不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由此,可以防止纸张16B在打印机10中折叠。
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用于将纸张16B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的排纸辊60的第一方向D1的旋转,纸张16A也被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当纸张16A和纸张16B被从供给器盘14供给时,不仅纸张16B而且纸张16A将是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高。因此,必须检查纸张16A是否是非标准纸张,因此收集纸张16A。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用于将纸张16B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的排纸辊60的第一方向D1的旋转,纸张16A被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与此,可以容易地传送和收集纸张16A,并因此当收集纸张16时提高方便性。
此外,在上面的情况下,CPU 74通过通知单元88向用户通知用于检查供给器盘14的报告。在已经供给了纸张16A或纸张16B的供给器盘14中,除了纸张16A或纸张16B之外也将堆叠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高。因此,必须检查在供给器盘14中是否堆叠非标准纸张。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通过通知单元88向用户通知用于检查供给器盘14的报告。使得可以抑制非标准纸张从供给器盘14再次被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
CPU 74连接到供给器盘14的光学传感器15。在检测到纸张16A是非标准纸张之后,当用户打开供给器盘14时,CPU 74结束通知单元88的通知。当用户打开供给器盘14时,用户将检查是否在供给器盘14中混合了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高,并且在该检查之后在供给器盘14中将存在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低。由此,可以抑制非标准纸张被再次从供给器盘14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
CPU 74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直到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排纸辊60。由此,当纸张16B达到排纸辊60时,可以防止纸张16B与不旋转的排纸辊60碰撞并且因此折叠。
CPU 74优选地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直到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转折点B,即,重叠部分Z。由此,将被排出到排纸盘62的纸张16A可以被传送到排纸盘62,而不是转折点B,直到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转折点B。因此,可以抑制纸张16A或纸张16B在打印机10中折叠,该折叠是因为纸张16A和纸张16B在强制排出期间在重叠部分Z处被重叠地传送。
通过如上所述的行为,完成了用于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CPU 74待机(在步骤S40中的否以及在步骤S402中的否)直到完成向图像形成单元30的纸张16A的供给(步骤S310)。当在第二经过时间段T2达到基准时间段K之前(在步骤S402中的否)完成纸张16A的供给时(在步骤S400中的是),CPU待机持续第五设置时间段G5(在步骤S407中的否)。在此,第五设置时间段G5被设置为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光学传感器24并且因此可以保证与纸张16B的距离的时间段。当经过第五设置时间段G5后(在步骤S407中的是),CPU 74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408),以将纸张16B从待机位置Y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基于由光学传感器24检测的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的位置信息,确定纸张16B的供给时刻。因此,在第一供给路径P1、图像形成单元30和重叠部分Z处抑制纸张16A和纸张16B的干扰。
CPU 74待机持续第六设置时间段G6,其间,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排纸辊60之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传到转折点B,然后被固定在DX辊66之间(在步骤S410中的否)。在此,在待机持续第六设置时间段G6之后(在步骤S410中的是),纸张16B被DX辊66通过第二供给路径P2传送到第一供给路径P1。另外,在执行用于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之前,CPU 74停止排纸辊60的旋转(步骤S412),并且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414)。由此,在用于纸张16A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从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的纸张16A被传送到排纸盘62(步骤S320)。同时,将省略与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2至S20相同的、用于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步骤S502至S518的重复描述。
CPU 74向排纸盘62排出具有其上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0来形成图像的表面的纸张16B(步骤S520),并且结束用于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CPU 74待机直到完成纸张16A的供给的同时被测量的第二经过时间段T2达到基准时间段K时(在步骤S400中的否),CPU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界限位置Lmax(在步骤S402中的是),通过通知单元88向用户通知该情况,并且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排纸辊60(步骤S404)。由此,CPU 74强制地向排纸盘62排出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B(步骤S406)。
当第二经过时间段T2大于基准时间段K时,预期的是纸张16A是相对于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具有长度长于的预设长度的非标准纸张。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当预期的是纸张16A是非标准纸张时,纸张16A被排出到排纸盘62,而不再传送。由此,可以防止经由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的纸张16A以及从待机位置Y向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的纸张16B彼此干扰。
因此,结束了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并且结束了纸张16A、16B的两面的图像形成处理。
4.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效果
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驱动器64以第一和第二旋转状态和停止状态的至少三个状态控制排纸辊60。因此,当在纸张16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可以通过停止排纸辊60使得具有已经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背面的纸张16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另外,通过以第二旋转状态控制排纸辊60,可以反转以及向图像形成单元30再传送具有已经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背面的纸张16。附加地,通过以第一旋转状态控制排出辊60,可以向排纸盘62排出用于对其两面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排纸辊60可以实现上述三个功能。因此,不必与排纸辊60分离地提供使得纸张16待机的机构或用于再传送纸张16的机构。由此,可以使得排纸盘12小。
在许多情况下,排纸辊60一般被布置在壳体12中与排纸盘62相邻,使得可以容易地从外部访问。因此,集中了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向图像形成单元30再传送以及向排纸盘30排出的这三个功能。因此,即使当纸张16在可以容易地折叠纸张16的排纸辊60处折叠时,也可以容易地通过从外部的访问来收集纸张16,并且因此防止方便性劣化。
<第二说明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3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2。这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10与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不同之处在于:在壳体12中提供了第一供给器盘114A和第二供给器盘114B。在第一供给器盘114A中堆叠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其是第一长度的示例)与在第二供给器盘114B中堆叠的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其是第二长度的示例)不同。
在打印机110中,当从供给器盘114A、114B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纸张16时,纸张16可以被从与预先安排的供给器盘不同的供给器盘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具体地说,当改变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纸张的供给器盘114A、114B时,会引起错误的供给。即使当纸张16被从与预先安排的供给器盘不同的供给器盘114A、114B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时,在供给器盘114A、114B中堆叠的纸张16是标准纸张16,并且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不长于预定长度。因此,难以检测第一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错误供给。
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当预先知道从哪个供给器盘114A、114B供给纸张16时,基于在预先安排的供给器盘114A、114B中堆叠的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来设置基准时间段K。由此,可以检测纸张16是否是预先安排的纸张。
<第三说明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4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打印机210与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不同之处在于:对壳体12的外侧提供多用途盘214。多用途盘214具有检测是否存在纸张16的光学传感器215(其是第二检测单元的另一个示例)。多用途盘214可以供给多张纸张,并因此具有良好的方便性。然而,多用途盘能够供给非标准纸张,使得不会抑制非标准纸张被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
在这个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4中所示,光学传感器26被布置在第一供给路径P1上,通过第一供给路径P1,纸张被从多用途盘214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并且CPU 74测量光学传感器26当传送纸张16时变得接通和断开的经过时间段。CPU 74将经过时间段与基准时间段K作比较,以检测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的纸张16是否是非标准纸张。因此,可以检测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的纸张16是否是非标准纸张。
在上面的情况下,CPU 74通过通知单元88来向用户通知检查供给器盘14的报告。CPU 74连接到多用途盘214的光学传感器215。在从多用途盘214向图像形成单元30供给非标准纸张时,当用户从多用途盘214拿起纸张16并且没有纸张16被暂时被置于多用途盘214上时,CPU74结束通知单元88的通知。当用户从多用途盘214拿起纸张16时,用户将检查是否在多用途盘214中混合了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高,并且其后在多用途盘214上存在非标准纸张的可能性低。由此,可以抑制非标准纸张被再次从多用途盘214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30。
<其他说明性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在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例如,下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也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关于用于纸张16B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当强制排出纸张16B时,排纸辊60在第一方向D1上旋转,以向排纸盘62排出纸张16A。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会在纸张16B达到排纸辊60之前,排纸辊60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以向朝向图像形成单元30而不是排纸辊60的第二供给路径P2传送在待机位置Y处待机的纸张16A。在这种情况下,排纸辊60的旋转从第二方向D2切换到第一方向D1,直到纸张16A达到排纸辊60。由此,可以防止纸张16A与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的排纸辊60碰撞并且因此折叠。另外,纸张16A通过第二供给路径P2和排出路径P3被传送,然后被排出到排纸盘62。由此,可以以相应的顺序从排纸盘62拉出纸张16B和纸张16A,并且因此以相对有利的状态来收集纸张16A和纸张16B。
(2)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基准时间段K也可以被不同地设置。通常,在打印机10中,设置可用纸张16的标准,并且设置其长度在传送方向上最长的最大尺寸的纸张。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作为最大尺寸的纸张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的经过时间段的界限经过时间段来设置基准时间段K。由此,可以容易地检测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是否是非标准的。
(3)另外,可以将基准时间段K设置为通过将第五达到时间段(其是第五时间段的示例)从第四达到时间段(其是第四时间段的示例)减去而获得的差时间段(其是第六时间段的示例)。第四达到时间段表示光学传感器26变成接通并且然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达到转折点B的时间段。第五达到时间段表示排纸辊60在第二方向D2上旋转并且然后纸张16B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被传送到超出转折点B的图像形成单元30的时间段。当如上所述设置基准时间段K时,可以避免在向重叠部分处的排纸盘62传送的纸张16B和向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的纸张16A之间的干扰。
(4)在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纸张16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异常时,强制地排出纸张16。然而,纸张16的强制排出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当图像形成单元30未准备好向图像形成单元30传送纸张16时可以强制地排出纸张16。图像形成单元30具有传感器Q(其是第三检测单元的示例),传感器Q检测图像形成单元30在传送纸张16之前是否准备好。当传感器Q检测到图像形成单元30未准备好时,CPU 74强制地排出纸张16。当图像形成单元30未准备好时,预期的是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中引起任何异常。当预期的是在图像形成单元30中引起异常时,纸张16被强制地排出以抑制重复使用预期其中引起异常的图像形成单元30的图像处理。
在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当在纸张16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已经描述了其中至多两张纸张16被同时在打印机10中传送的配置。然而,本发明可以被应用到能够同时传送三张或更多的纸张16的打印机10。当存在与排纸辊60相结合地操作的辊并且通过该辊使得纸张16待机时,对于三张纸张16,通过使用以第二页、第四页、第六页、第一页、第三页和第五页的顺序的各个页的打印数据,图像可以以相应的顺序形成在第一纸张16的背面、第二纸张16的背面、第三纸张16的背面、第一纸张16的表面、第二纸张16的表面和第三纸张16的表面。
在说明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在用于纸张16B的表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长度是否长于预定长度。然而,可以在用于纸张16A的背面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在该情况下,当确定纸张16A的传送方向的长度长于预定长度时,控制可以被切换成使得停止用于第一和第二页(纸张16A)的图像形成操作,将纸张16B强制地排出到排纸盘62,并且仅执行用于第三和第五页(纸张16B)的图像形成操作。首先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的纸张16A被强制地排出,使得在打印机10中防止在纸张16A和纸张16B之间的干扰,并且抑制用于纸张16A和纸张16B这两者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停止。
(7)在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打印机10,其中,通过驱动器64来控制两对排纸辊60。然而,驱动器64仅可以控制更接近转折点B的排纸辊60。同样,同一驱动器64可以控制三或更多对排纸辊60。
(8)在上面的说明性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所应用到的打印机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被应用到在纸张16上形成图像的扫描器。
在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或示出的技术元素单独地或通过各种组合来表达技术益处,并且不限于在提交申请时的权利要求的限定的组合。另外,在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并且其一种实施方式具有技术益处。
<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第一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排出单元、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第一旋转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通过使用记录介质来处理图像。在此,“通过使用记录介质来处理图像”的配置例如包括:处理从记录介质“获得的”图像;以及,将图像处理“到”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处理的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所述第一传送路径是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的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是具有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重叠的部分并且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反转以及从所述重叠部分通过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不同的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的传送路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被布置在所述重叠部分。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如下。
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时,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传送时,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当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当执行(3)的控制时,在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之前,本发明的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所述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
根据上面的发明,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上布置并且已经仅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用于实现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反转和待机的三种功能。由此,因为不必在所述设备中独立地提供反转机构或待机机构,所以可以最小化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另外,用于排出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许多情况下被布置得接近所述排出单元,使得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被布置在容易从外部访问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当由于某种原因而中断图像处理时,也容易在反转操作或待机状态期间收集所述记录介质。因此,可以防止方便性劣化。
当提供第一传送路径和第二传送路径时,可以执行所谓的“双面处理”,该处理向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然后将所述记录介质反转和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再传送,以通过第二传送路径来处理图像。在第二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用于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使得当执行多个记录介质的双面处理时,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处理用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图像,然后,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被再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前,第二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处理用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图像。所述控制单元使得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被再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前,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所述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由此,可以当在使得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小的同时执行多个记录介质的双向处理时防止方便性劣化。
第三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上,并且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不在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待机的待机位置处保持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虽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沿着其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但是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不能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沿着其向相对侧(即,向所述重叠部分和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上旋转。当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不在所述待机位置处保持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中断所述图像处理时也向所述排出单元排出在所述待机位置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因此,可以当收集所述记录介质时提高方便性。
在第四方面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在所述待机位置处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和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象这一样,因为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在所述待机位置处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或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可以防止用户错误地拉出在所述待机位置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除非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从所述排出单元突出。
第五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位置。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位置的检测结果来优选地确定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时刻。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并且所述记录介质被从所述记录介质的供给装置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并且也从所述重叠部分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被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因此,从所述供给器装置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可以干扰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和所述第二传送路径部分地重叠,并且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介质和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介质可以在所述重叠部分上彼此干扰。在本发明中,提供了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时刻。由此,可以抑制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以及在所述重叠部分上的记录介质的干扰。
在第六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经过时间段,在所述经过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然后检测其传送方向的后端部。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经过时间段长于基准时间段时,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当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经过时间段长于所述基准时间段时,预期的是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其传送方向的长度长于基准长度的非标准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当预期的是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非标准记录介质时,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而没有再传送,并且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否被预先安排为被再传送无关。由此,可以抑制当非标准记录介质被再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时预期的多个问题,例如,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干扰。
在第七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旋转,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所述排出单元。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这两者通过用于向所述排出单元排出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由此,可以简化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次序,因此提高当收集所述记录介质时的方便性。
在第八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之前,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由此,可以避免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与在稳定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碰撞,并因此防止由于所述碰撞导致的问题,诸如卡纸问题(记录介质被折叠成风箱形状)。
在第九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重叠部分之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由此,可以抑制所述记录介质的干扰,并因此防止由于干扰导致的问题,诸如卡纸问题。
在第十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之前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如下: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将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从所述第二方向改变为所述第一方向。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之前,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由此,避免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碰撞,使得可以防止由于所述碰撞导致的问题。另外,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使得可以以相应的顺序拉出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和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因此,可以以相对有利的状态收集所述记录介质。
在第十一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设置了具有传送方向的最大长度的最大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基于界限经过时间段来设置所述基准时间段,在所述界限经过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传送的所述最大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然后检测其传送方向的后端部。由此,可以检测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是否长于所述最大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并且因此检测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否是非标准记录介质。
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和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前端部被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并且然后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时间段被设置为第一时间段,并且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并且然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时间段被设置为第二时间段。在该情况下,在第十二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基准时间段被设置为比通过从所述第一时间段减去所述第二时间段而获得的第三时间段更短。由此,可以稳妥地避免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碰撞。
另外,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和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前端部被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并且然后达到所述重叠部分的时间段被设置为第四时间段,并且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并且然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重叠部分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时间段被设置为第五时间段。在该情况下,在第十三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基准时间段被设置为比通过从所述第四时间段减去所述第五时间段而获得的第六时间段更短。由此,可以稳妥地避免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的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重叠部分处的干扰。
第十四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一供给器单元,其能够供给具有作为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的第一长度的记录介质;以及,第二供给器单元,其能够供给具有作为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并且与所述第一长度不同的第二长度的记录介质,并且预设从哪个供给器单元供给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基于由所述确定的供给器单元供给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长度来确定所述基准时间段。
当可以供给具有传送方向的不同长度的多个记录介质时,可以从未初始预先安排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供给器单元向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供给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基于由初始预先安排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供给器单元供给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长度来确定所述基准时间段。由此,可以检测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否是被初始预先安排供给的记录介质。
第十五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多用途供给器单元,其能够供给具有传送方向的不同长度的多个记录介质。当提供所述多用途供给器单元时,可以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供给未预先安排用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的非标准记录介质,因为预先不限制要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供给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长度。在本发明中,设置所述基准时间段,并且可以基于所述基准时间段来检测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否是非标准记录介质。
在第十六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通知单元,并且当检测到所述经过时间段长于所述基准时间段时,所述通知单元向用户通知检查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报告。已经认识到所述通知单元的所述通知的用户基于所述通知单元的所述通知内容来检查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所述记录介质。使得可以防止其传送方向的长度异常的所述记录介质被从所述供给器单元再次供给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
第十七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用于指示所述供给器单元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一状态和用于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第二状态。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通知期间改变时,优选的是,所述通知单元结束所述通知。
在能够被打开和关闭的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用户可以通过打开和关闭所述供给器单元来检查其传送方向的长度异常的记录介质是否存在于所述供给器单元中。另外,在诸如多用途供给器单元的、未打开和关闭的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用户可以通过从所述供给器单元拿起所述记录介质来检查其传送方向的长度异常的记录介质是否存在于所述供给器单元中。换句话说,当改变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可以知道已经检查了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所述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改变,使得可以抑制其传送方向的长度异常的所述记录介质被从所述供给器单元再次供给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
在第十八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具有第三检测单元,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在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之前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是否准备好。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未准备好时,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当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未准备好时,预期的是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引起任何异常。在本发明中,当预期的是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引起任何异常时,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而不再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并且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否被预先安排为被再传送无关。由此,可以抑制通过其中预期引起任何异常的所述图像处理设备来重复所述图像处理。
在第十九发明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由此,在诸如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在使得所述设备小的同时保持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在使得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小的同时方便性劣化。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通过使用记录介质来处理图像;
排出单元,所述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单元;
第一传送路径,所述第一传送路径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
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具有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重叠的部分并且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反转和通过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不同的路径从所述重叠部分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
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被布置在所述重叠部分处;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当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及当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时,停止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
其中,在将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之前,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所述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处理用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图像,然后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被再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前,第二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处理用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图像,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被再传送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前,使得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在包括至少所述重叠部分的位置处待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上,并且将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不将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保持在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待机的待机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所述待机位置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和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位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位置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经过时间段,在所述经过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然后检测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经过时间段长于基准时间段时,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第一记录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之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重叠部分之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之前,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将在所述重叠部分处待机的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并且将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从所述第二方向改变为所述第一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设置了具有传送方向的最大长度的最大记录介质,以及
其中,基于界限经过时间段来设置所述基准时间段,在所述界限经过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传送的所述最大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前端部,然后检测所述最大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后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基准时间段被设置为比通过从第一时间段减去第二时间段而获得的第三时间段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且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前端部被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并且然后达到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时间段,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并且然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时间段。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基准时间段被设置为比通过从第四时间段减去第五时间段而获得的第六时间段短,所述第四时间段是在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且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传送的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所述前端部被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并且然后达到所述重叠部分的时间段,以及所述第五时间段是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并且然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被传送到朝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而不是所述重叠部分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时间段。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供给器单元,所述第一供给器单元能够供给具有作为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的第一长度的记录介质;以及
第二供给器单元,所述第二供给器单元能够供给具有作为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并且与所述第一长度不同的第二长度的记录介质,
其中,预设从哪个供给器单元供给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以及
其中,基于由确定的供给器单元供给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长度来确定所述基准时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多用途供给器单元,所述多用途供给器单元能够供给具有传送方向的不同长度的多种记录介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通知单元,以及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经过时间段长于所述基准时间段时,所述通知单元向用户通知用于检查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报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用于指示所述供给器单元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一状态和用于指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在所述供给器单元中的第二状态,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通知期间改变时,所述通知单元结束所述通知。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第三检测单元,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在向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之前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是否准备好,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未准备好时,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以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向所述排出单元传送所述第二记录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CN201110077212.6A 2010-05-12 2011-03-24 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02241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0356 2010-05-12
JP2010110356A JP5131566B2 (ja) 2010-05-12 2010-05-12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1341A true CN102241341A (zh) 2011-11-16
CN102241341B CN102241341B (zh) 2015-08-19

Family

ID=4450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7212.6A Active CN102241341B (zh) 2010-05-12 2011-03-24 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60813B2 (zh)
EP (1) EP2386905B1 (zh)
JP (1) JP5131566B2 (zh)
CN (1) CN102241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3760A1 (en) * 2012-06-28 2014-01-03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handling system
JP2015052831A (ja) * 2013-09-05 2015-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759551B2 (ja) 2015-10-28 2020-09-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12180A (ja) * 2017-12-22 2019-07-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84520B2 (ja) * 2018-03-28 2021-12-2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状媒体搬送方法
JP2023136854A (ja) * 2022-03-17 202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7844B2 (en) * 2000-11-17 2003-06-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carry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chieving high speed both sides printing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drive sources
US20040120744A1 (en) * 2002-10-10 2004-06-24 Yasuaki Fukada Two-sid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07165A (ja) * 2003-04-08 2004-11-04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83782A (zh) * 2008-09-26 2010-03-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0442B2 (ja) 1994-10-18 2002-1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34516A (ja) 1995-02-27 1996-09-13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H10316317A (ja) * 1997-05-21 1998-12-0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166638A (ja) 1999-12-10 2001-06-2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27583B2 (ja) 2000-11-09 2007-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5862A (ja) 2001-06-04 2002-12-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208A (ja) * 2002-04-23 2003-11-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574441B2 (ja) * 2004-06-07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046717B2 (ja) 2007-04-10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6600A (ja) * 2007-10-17 2009-05-0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TWI357532B (en) * 2008-02-29 2012-02-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Duplex scanning apparatus
JP5136790B2 (ja) 2008-11-04 2013-02-0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消火装置
JP5195880B2 (ja) * 2010-11-29 2013-05-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3258634A (ja) * 2012-06-14 2013-12-2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9223B2 (ja) * 2012-06-29 2016-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6338B2 (ja) * 2013-04-25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7844B2 (en) * 2000-11-17 2003-06-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carry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chieving high speed both sides printing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drive sources
US20040120744A1 (en) * 2002-10-10 2004-06-24 Yasuaki Fukada Two-sid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07165A (ja) * 2003-04-08 2004-11-04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83782A (zh) * 2008-09-26 2010-03-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79876A1 (en) 2011-11-17
JP2011236030A (ja) 2011-11-24
US9360813B2 (en) 2016-06-07
EP2386905B1 (en) 2014-09-24
CN102241341B (zh) 2015-08-19
EP2386905A1 (en) 2011-11-16
JP5131566B2 (ja)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6588B (zh) 薄片体提供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41341A (zh) 图像处理设备
JP20100425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質判定方法
CN103863876A (zh) 片材堆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26462A (zh) 作业处理方法和打印系统
CN102107787B (zh) 供纸装置、原稿运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697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0335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JP20062767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US20120248694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359197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70041049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04753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26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出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2108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7010455B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具备该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5919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01522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外部診断装置、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診断プログラム
JP20130730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474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457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4436A (ja) 両面印字装置
JP740042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2125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222097A (ja)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