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3782A - 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3782A
CN101683782A CN200910174745A CN200910174745A CN101683782A CN 101683782 A CN101683782 A CN 101683782A CN 200910174745 A CN200910174745 A CN 200910174745A CN 200910174745 A CN200910174745 A CN 200910174745A CN 101683782 A CN101683782 A CN 101683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recording medium
roller
record hea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3782B (zh
Inventor
山本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3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3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9Diverting sheets at a section where at least two sheet conveying paths converge, e.g. by a movable switching guide that blocks access to one conveying path and guides the sheet to another path, e.g. when a sheet conveying direction is reversed after printing on the front of the sheet has been finished and the sheet is guided to a sheet turning path for printing on the b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图像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机构,设置成面对记录头,且构造成在水平的介质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维护单元,在等待状态下在介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记录头的侧面,且构造成进行记录头的维护;保留部分,设置在记录头上方,且构造成保持且保留已经被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使得记录介质以水平姿态被保持且保留;和介质接收部分,设置在保留部分的侧面,已被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被排出到介质接收部分。在该图像记录设备中,记录头和维护单元沿介质输送方向并排设置,保留单元和接收部分在记录头和维护单元上方并排设置。因此能减少设备在介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9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247952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整体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已经公开了一种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设备具有串行式记录头,该记录头构造成在记录操作期间在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即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在公开的该图像记录设备中,片材保留部分设置在记录头的下游侧,已经进行了记录的片材被片材保留部分保留,使得片材被从其上侧和下侧被保持,从而抑制已记录的片材的卷曲。此外,记录头和用于进行记录头的维护的维护单元沿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并排设置。
专利文献1:JP2006-82546(图1)
发明内容
可以考虑用行式记录头替换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图像记录设备中的串行式记录头,为了防止增加设备在上述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将记录头和维护单元沿片材输送方向并排设置。但是,如果设备如上所述改进,记录头、保留部分和维护单元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彼此对准,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设备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具有减小的尺寸的图像记录设备。
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获得,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成面对所述记录头,且构造成在水平的介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维护单元,所述维护单元在等待状态下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侧面,且构造成进行所述记录头的维护;保留部分,所述保留部分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方,且构造成保持且保留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使得所述记录介质以水平姿态被保持且保留;和介质接收部分,所述介质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保留部分的侧面,并且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介质接收部分。
在依据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中,记录头和维护单元沿介质输送方向并排设置,并且保留单元和接收部分在记录头和维护单元上方并排设置。因此,能够减少设备在介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优势和技术及工业意义,其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片材引导件的放大剖视图;并且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考图1的示意剖面图,将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本发明的原理被应用于该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构造成通过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片材上喷墨而在该记录片材上记录字符和图像。
图1中大体在附图标记10处指示的作为图像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机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内部空间。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在从壳体10的内部空间的上部指向下部的方向上按顺序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对准的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每个都作为保留部分);在副扫描方向上(即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四个喷墨头2和维护单元50;片材输送机构21;作为供应部分的片材供应器30;和墨容器盒70。喷墨打印机1还包括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各种操作的控制部分100(图3)。所述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上面的一个称为片材保留单元40a,而所述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下面的一个称为片材保留单元40b。
在喷墨打印机1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片材传送路径,片材被沿图1中的实线箭头从片材供应器30通过该片材传送路径向将描述的整理器80传送;和作为介质返回路径的片材返回路径60,已经通过片材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被沿着图1中的空心箭头传送通过该片材返回路径60。片材返回路径60构造成使得通过其传送的片材经过该片材输送机构21的下方。
片材供应器30具有:片材盒31,在该片材盒31中能够容纳一堆片材;构造成从片材盒31供应每张片材的片材供应辊32;和构造成使该片材供应辊32旋转的片材供应马达132(图3)。片材供应器30设置在喷墨头2下方,从而喷墨打印机1在副扫描方向上减小尺寸。
片材供应辊32构造成与堆叠在片材盒31中的最上面的一张片材滚动接触,从而从片材盒31馈送最上面的片材。在如图1所见片材传送路径的位于片材输送机构21的左侧的位于片材盒31和片材输送机构21之间的部分上设有:以弯曲形式从片材盒31向片材输送机构21延伸的片材引导件27a-27c;设置在片材引导件27a和27b之间的辊对26a;设置在片材引导件27b和27c之间的辊对26b;和邻近片材盒31设置的分离辊对26c。每个辊对26a、26b、26c中的一个辊是构造成通过未示出的馈送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而每个辊对26a、26b、26c中的另一个辊是构造成随着作为驱动辊的所述一个辊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辊。已经与片材供应辊32接触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7a-27c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6a、26b的辊和分离辊对26c的辊夹压的同时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
片材输送机构21包括:两个皮带辊6、7;无端片材输送皮带8,该无端片材输送皮带8绕在这两个辊6、7上从而在这两个辊6、7之间伸展;张力辊9a、9b,张力辊9a、9b在被向下偏置的同时在片材输送皮带8的环的下半部分处与片材输送皮带8的内周表面接触,从而对片材输送皮带8施加张力;和片材传送马达133(图3),构造成使皮带辊7旋转。片材输送机构21构造成在水平的片材输送方向(作为介质输送方向)上即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片材。皮带辊7是驱动辊,构造成通过片材传送马达133的驱动以在图1中顺时针旋转。皮带辊6是从动辊,构造成根据皮带辊7的旋转通过片材输送皮带8的运动以在图1中顺时针旋转。
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经过硅树脂处理以便具有粘着性。夹压辊4设置在片材传送路径上的一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夹压辊4面对皮带辊6,其中片材输送皮带8介于夹压辊4和皮带辊6之间。夹压辊4构造成把从片材盒31供应来的片材压到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上。压到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上的片材在由于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的粘着性而保持在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上的同时在图1中的向右方向上输送。
分离板5设置在皮带辊7的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从而分离板5与皮带辊7相邻。该分离板5使保持在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上的片材与分离板5分离。片材传送路径的在壳体10中位于片材输送机构21和片材保留单元40之间的部分上设有:以弯曲形式从片材输送机构21向片材保留单元40延伸的片材引导件29a、29b、33;设置在片材引导件29a和33之间的辊对28a;设置在片材引导件29a和29b之间的辊对28b;设置为与保留单元40相邻的辊对35a、35b。每个辊对28a、28b、35a、35b中的一个辊是构造成通过未示出的馈送马达旋转的驱动辊,而每个辊对28a、28b、35a、35b中的另一个辊是构造成随着作为驱动辊的所述一个辊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辊。
已经由分离板5从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分离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的辊夹压的同时向上传送。随后,向上传送的片材被片材引导件33引导且选择性地传送到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a、40b中的任何一个片材保持单元。
如图2所示,片材引导件33在它的中间位置处分成两个部分,即两个分支引导件33a、33b。片材引导件33具有分送板34,用于把从片材引导件29a传送来的片材分送到分支引导件33a、33b中的任何一个分支引导件。
分送板34从两个分支引导件33a、33b交叉之处的交叉点33c延伸到片材引导件33内部。分送板34设置为由于片材分送马达134(图3)的驱动而能够绕分送板34的与交叉点33c接触的一端在图2中实线表示的位置和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之间摆动。当分送板34位于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即分送板34与片材引导件33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接触的位置时,片材引导件29a传送的片材在被分支引导件33a引导且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上片材保留单元40a中。当分送板34位于虚线表示的位置即分送板34与片材引导件33的两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接触的位置时,片材引导件29a传送的片材在被分支引导件33b引导且被辊对35b的辊夹压的同时传送到下片材保留单元40b。注意分送板34、分送马达134和(将描述的)马达驱动器124合作以提供本发明中的分送机构。
回来参考图1,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40a、40b)包括多个辊对41和每个都作为干燥器的多组电热丝42,所述多个辊对41沿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布置,所述多组电热丝42沿辊对41的布置方向布置。每个辊对41包括沿竖直方向对准的两个辊,即上辊和下辊。每组电热丝42介于所述多个辊对41中的相邻两个辊对41之间,且包括沿竖直方向对准的两个电热丝42。传送到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的片材被每个辊对41的辊夹压且沿副扫描方向保持大致平坦。由于电压施加到电热丝42上而产生的热,每个片材保持单元40的内部保持高温。因此,传送到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且被辊对41的辊夹压的片材在保持处于大致水平姿态的同时被干燥。为了使仍存在于片材的记录表面上的墨的粘着最小化而不充分渗透到片材中,每个辊对41的下辊即每个辊对41的与片材的记录表面接触的辊形成为齿辊。
依据上述布置,已记录了图像的片材能够通过电热丝42产生的热快速干燥,从而墨能够快速渗透到片材中并且能够防止片材的卷曲。如与不采用电热丝42的布置相比,上述本布置减少了片材被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的保持时间。电热丝42产生的热趋向于向上流动。由此,在本实施例中,设有电热丝42的保留单元40设置在喷墨头2的上方,从而能够防止喷墨头2的喷射性能受到电热丝42产生的热的不利影响。由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的片材可以保持在等待状态,以便在适当的保留时间后传送。在这种意义上,片材保留单元40可称为“等待部分”。
在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a、40b的沿传送片材的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片材引导件43和辊对44。片材引导件43在它的上游端部处划分成两个部分从而与相应的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a、40b对应。从每个片材保留部分40a、40b传送来的片材被辊对44的辊夹压且最终排出到整理器80中。
作为壳体10的一部分的侧壁部分10a能够和片材引导件33及辊对35a、35b一起绕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轴10b旋转。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a、40b能够在与片材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在与本实施例中的片材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通过将侧壁部10a和片材引导件33及辊对35a、35b一起顺时针旋转而形成的空间从壳体10拆下。在片材保留单元40构造成在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从壳体10拆下的情况下,如果残留的片材横跨在壳体10和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的内部,当片材保留单元40从壳体10拉出时,片材将被撕破。在本布置中,相反,片材保留单元40构造成能够沿片材传送方向拆下。因此,当片材保留单元40完全从壳体10拆下时,残留在壳体10中的片材容易看到,从而能够容易处理片材卡住。
作为介质接收部分的整理器80设置为从壳体10突出,也就是说,整理器80设置在片材保留单元40的沿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接收已通过片材保留单元40的片材。整理器80具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个片材接收盘或输出盘81。通过未示出的升降机构向上和向下移动片材接收盘81,已记录了图像且已排出壳体10之外的已记录片材排出到整理器80的任何一个希望的接收盘81。更具体地,升降机构将用户希望允许堆叠片材的一个片材接收盘81向上移动到与辊对44相等的高度水平,从而片材排出且堆叠到整理器80的一个接收盘81上。由于整理器80从壳体10向外突出,能够容易拾取排出到整理器80中的片材。整理器80能够从壳体10拆下。在整理器80从壳体10拆下时,被排出壳体10之外的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接收盘或输出盘82,该片材接收盘或输出盘82也在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从壳体10突出。
每个辊对28a、28b、35a、35b的作为驱动辊的上述一个辊是转回辊,且能够在与当片材从片材输送皮带8传送到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时辊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在已经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或40b的片材的尾端处于辊对35a或35b的辊之间且被这些辊夹压的情况下,当每个辊对28a、28b的辊和辊对35a或35b的辊在上述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6引导且被辊对37的辊夹压的同时向下转回传送。在片材引导件29b和片材引导件36之间的接头处设有结构与上述分送板34的结构类似的分送板,从而片材引导件29a向下传送的片材能够向片材引导件36传送。
在片材返回路径60上,除了上述片材引导件36和辊对37之外,还设有:片材引导件61a-61e;设置在片材引导件61a和61b之间的辊对62a;设置在片材引导件61b和61c之间的辊对62b;设置在片材引导件61c和61d之间的辊对62c;设置在片材引导件61d和61e之间的辊对62d。每个辊对62a-62d中的一个辊是构造成通过未示出的馈送马达而旋转的驱动辊,而每个辊对62a-62d中的另一个辊是构造成随着作为驱动辊的所述一个辊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辊。片材引导件61e接合到片材引导件27c。
在被片材引导件36引导且在辊对37的辊之间被这些辊夹压的同时向下转回传送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61a-61e引导且在每个辊对62a-62d的辊之间被这些辊夹压的同时通过片材返回路径60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在这种情况下,片材的歪斜被未示出的歪斜校正辊校正。通过片材返回路径60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的片材在其一个表面处面对喷墨头2,该表面与当片材从片材盒31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时片材的面对喷墨头2的另一表面相反,从而在片材的两个表面上都能够进行记录或打印。
四个喷墨头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喷射表面2a,在该喷射表面2a中形成多个喷嘴,墨通过所述多个喷嘴喷射。四个喷墨头2在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且沿副扫描方向并排布置。喷墨头2经由框架3被壳体10支撑。即,喷墨打印机1是行式彩色喷墨打印机,其中每个喷墨头2在主扫描方向上测得的长度大于片材的宽度,喷墨打印机1的喷墨头2被制作为在主扫描方向上不能移动,并且喷墨打印机1能够在片材的两个表面上进行双面记录(打印)。由于四个喷墨头2沿副扫描方向并排布置,实现了记录片材上的高速打印。
维护单元50构造成执行清洗操作和擦拭操作,该清洗操作用于恢复遭受喷射故障的喷墨头2的喷射性能,该擦拭操作用于擦拭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维护单元50包括:四个帽52,这四个帽52沿副扫描方向并排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等于四个喷墨头2彼此间隔开的距离;盘51,该盘51通过未示出的弹簧将四个帽52向上偏置;可移动板53,该可移动板53能够在四个帽52上方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和擦拭器54,该擦拭器54设置在可移动板53的上表面上,且擦拭器54如在副扫描方向上测得的尺寸略大于四个帽52的整体如在相同方向上测得的尺寸。擦拭器54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维护单元50如在主扫描方向上测得的长度大于喷墨头2如在主扫描方向上测得的长度。
除了执行喷墨头2的维护操作时,维护单元50在其缩回(等待)位置处保持静止即保持在等待状态下,该缩回(等待)位置在喷墨头2的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在该缩回(等待)位置处维护单元50不与喷墨头2相对。在该状态下,可移动板53和擦拭器54位于各个帽52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相对端中的一端的外侧。
当执行维护操作时,喷墨头2最初通过未示出的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到使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设置得比擦拭器54的顶端高的高度水平。随后,维护单元50通过未示出的移动机构水平地从缩回位置移动到维护位置,在该维护位置处维护单元50与喷墨头2相对。之后,喷墨头2通过升降机构向下移动直到四个喷墨头2中的每个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的周边部分与四个帽52中的对应的一个帽52紧密接触。
由于每个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的周边部分与对应帽52紧密接触,使得由帽52和喷射表面2a形成的封闭空间的流体密封性更高,从而防止留在喷嘴中的墨变干。此外,借助未示出的抽吸泵,将每个帽52和每个喷射表面2a限定的封闭空间抽吸成负压而执行从喷墨头2强制喷墨的清洗操作。累积在每个帽52中的墨从形成在帽52的底部处的未示出的孔排出到废墨容器中。
在已经完成清洗操作之后,喷墨头2被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到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与擦拭器54的顶端轻微接触的位置。随后,可移动板53被未示出的水平移动机构从各个帽52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相对端中的上述一端移动到各个帽52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另一端,从而擦拭器54在与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接触的同时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因此,执行擦拭操作以从喷射表面2a擦去附着到喷射表面2a的墨。
在片材输送皮带8的环的内侧,设置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压板19,从而该压板19面对四个喷墨头2和维护单元50。压板19的上表面保持与片材输送皮带8的环的上部的内周表面接触,且从环的内侧支撑片材输送皮带8。依据该布置,片材输送皮带8的环的上部的外周表面和喷墨头2的下表面彼此对置从而彼此平行,二者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该间隙部分地构成从片材供应器30延伸到片材接收部分80的上述片材传送路径。当在片材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上输送且保持的片材通过四个喷墨头2正下方时,从各个喷墨头2向片材的上表面喷射不同颜色的墨,从而在片材上形成预期的彩色图像。
四个喷墨头2分别连接到设置在墨容器盒70中的四个墨容器71,从而四个喷墨头2沿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布置。换言之,与各个喷墨头2对应的相互不同颜色的墨存储在相应的四个墨容器71中,并且从相应的四个墨容器71经由管等(未示出)供应到各个喷墨头2。
在图1中,手动盘85设置在片材引导件27c的左侧,壳体10的侧壁介于手动盘85和片材引导件27c之间。从手动盘85供应来的片材在被连接到片材引导件27c的片材引导件86引导且被辊对87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手动盘85和整理器80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彼此对准,使得减少喷墨打印机1的尺寸成为可能。
作为读取部分的扫描仪90设置在片材保留单元40上方。扫描仪90包括由玻璃板形成的平坦读取表面91、用于读取放置在该读取表面91上的片材的图像的读取单元92、和构造成覆盖读取表面91的盖93。扫描仪90构造成使得:在片材放置到读取表面91上且盖93关闭的状态下,读取单元92读取片材的图像。依据该结构,扫描仪90设置在片材保留单元40上方,并且整理器80设置在片材保留单元40的在图1中的左侧(在片材保留单元40的下游侧),即,当从整理器80和扫描仪90上方观察时,整理器80的片材接收盘81设置为不与扫描仪90重叠。因此,整理器80的片材接收盘81上方不存在部件或构件,从而能够容易地拾取堆叠在片材排出盘81上的片材。
接着参考图3的方框图,将说明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控制部分100包括作为处理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由CPU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在该控制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的只读存储器(ROM)、当执行程序时临时存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PU、ROM和RAM用作头控制部分101、传送控制部分102、保留判断部分103、干燥控制部分104和分送控制部分105。
头控制部分101构造成控制头驱动电路121使得喷墨头2基于要记录在片材上的图像的记录数据喷墨。记录数据是从PC200发送来的。
传送控制部分102构造成:控制马达驱动器122使得通过由片材供应马达132驱动的片材供应辊32的旋转将片材盒31中的最上面的一张片材传送到片材输送皮带8上;并且控制马达驱动器123使得通过由片材传送马达133驱动的皮带辊7的旋转来在片材输送皮带8上保持和输送片材。
保留判断部分103构造成基于从PC200发送来的图像的记录数据判断已经被喷墨头2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是否需要被任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更具体地,保留判断部分103基于从PC200发送来的图像的记录数据计算从喷墨头2喷射的墨量,且基于计算出的墨量确定片材将被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的保留时间。在计算出的墨量大于规定量的情况下,保留时间从当墨量等于该规定量时片材将被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的参考保留时间成比例增加。在计算出的墨量小于该规定量的情况下,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片材不需要被任何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
干燥控制部分104构造成:在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记录了图像的片材需要被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的情况下,对电热丝42施加电压从而允许电热丝42产生热且将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的内部保持在高温条件下。
分送控制部分105构造成:通过驱动分送马达134来摆动分送板34,且控制马达驱动器124使得从片材输送机构21传送来的片材被选择性地分送到两个片材保留单元40a、40b中的任一个片材保留单元中。
接着,将说明单面记录(打印)中的片材传送操作。最初,片材供应马达132在传送控制部分102的控制下被驱动,从而旋转片材供应辊32,使得片材盒31中的最上面的一张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7a-27c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6a、26b的辊和分离辊对26c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在希望记录图像的片材的规格不同于片材盒31中的片材的规格的情况下,在传送控制部分102的控制下驱动未示出的马达从而使辊对87的作为驱动辊的一个辊旋转,从而手动盘85上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7a、27b、86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6a、26b、87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
随后,控制头驱动电路121使得在喷墨头2保持静止的情况下墨从喷墨头2喷出到在片材输送皮带8上输送的片材上,从而在片材上记录希望的图像。然后,记录了图像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向上传送。
随后,设置在片材引导件33中的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图2中实线表示的位置,从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a引导且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同时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在片材上的记录操作完成的瞬间和片材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的瞬间之间的时间段中,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是否需要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保持。
在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记录了图像的片材需要被片材保留部分40a保留且保持的情况下,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保持由保留判断部分103确定的适当保留时间。因为片材保留单元40a的内部由于电热丝42产生的热而保持在高温条件下,记录了图像的片材被干燥。在已经经过该保留时间之后,片材被片材引导件43引导且被辊对44的辊夹压,最后被排出到整理器80。
在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记录了图像的片材不需要被片材保留部分40a保留且保持的情况下,允许记录了图像的片材通过片材保留单元40a而不被片材保留部分40a保留。片材被片材引导件43引导且被辊对44的辊夹压,最后排出到整理器80。在上述布置中,保留判断部分103对片材是否需要被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且保持作出判断,并且在片材不需要被保留的情况下,允许片材通过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而不被保留,从而使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片材的需要最小化。
在上述最上面的第一张片材之后随后从片材盒31传送来的第二和随后片材上类似地执行图像记录操作。在第一片材的保留时间还没过去且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第一片材仍没排出的情况下,设置在片材引导件33中的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已经记录了图像的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b引导且被辊对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b。在只设置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且片材被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的场合,直到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的前一片材被排出到整理器80为止,下一张被保留的另一片材才能被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由此,设置多个片材保留单元40,并且从片材输送机构21传送来的每张片材被分送板34选择性地分送到所述多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的任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从而确保高速打印。
接着,将说明双面或两面记录(打印)中的片材传送操作,假定在双面打印中保留判断部分103判断出所有记录了图像的片材需要被片材保留单元40中的任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
最初,通过传送控制部分102的控制而驱动片材供应马达132,从而旋转片材供应辊32,使得片材盒31中的最上面的第一张片材(即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7a-27c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6a、26b的辊和分离辊对26c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在希望记录图像的片材的规格不同于片材盒31中的片材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传送控制部分102的控制驱动未示出的马达,从而使辊对87的作为驱动辊的一个辊旋转,使得手动盘85上的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7a、27b、86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6a、26b、87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
随后,控制头驱动电路121使得墨从喷墨头2喷射到片材输送皮带8上输送的第一片材的正面上,该正面与喷射表面2a对置。因此,在第一片材的正面上记录了希望的图像。然后,记录了图像的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的辊夹压的同时向上传送。
随后,设置在片材引导件33中的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由图2的实线表示的位置,从而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a引导且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第一片材在它的尾端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情况下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保持。因为片材保留单元40a的内部由于电热丝42产生的热而保持在高温条件下,记录了图像的第一片材被干燥。
在第一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状态下,跟随第一片材的第二片材被从片材盒31传送,且在第二片材的正面上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记录希望的图像。随后,记录了图像的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的辊夹压的同时向上传送。
然后,设置在片材引导件33中的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从而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b引导且被辊对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b。第二片材在它的尾端被辊对35b的辊夹压的情况下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且保持。因为片材保留单元40b的内部由于电热丝42产生的热而保持在高温条件下,记录了图像的第二片材被干燥。
在第二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且在跟随第二片材的第三片材的正面上类似地记录希望的图像的状态下,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回图2中的实线表示的位置,并且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a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
之后,第三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a引导且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第三片材在它的尾端被辊对35a的辊夹压的情况下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保持。
随后,已经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的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6、61a-61e引导且被每个辊对37、62a-62d的辊夹压的同时再次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从而第一片材的位于记录了图像的正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与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对置。
在第三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在第一片材的背面上类似地记录希望的图像的状态下,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并且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的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
之后,背面已经经受图像记录的第一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b。具有记录了图像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且保持。
然后,已经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的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6、61a-61e引导且被每个辊对37、62a-62d的辊夹压的同时再次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从而第二片材的位于记录了图像的正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与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对置。
在第一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且在第二片材的背面上类似地记录希望的图像的状态下,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回到图2中实线表示的位置,并且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第三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a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
之后,背面已经经受图像记录的第二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a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a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a。具有记录了图像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二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保持。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第一片材被片材引导件43引导且被辊对44的辊夹压,最后被排出到整理器80。
在第二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状态下,从片材盒31供应跟随第三片材的第四片材,且在第四片材的正面上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记录希望的图像。然后,分送板34被分送控制部分105移动到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并且正面已经经受图像记录的第四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部分40b。
然后,已经被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的第三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6、61a-61e引导且被每个辊对37、62a-62d的辊夹压的同时再次被传送到片材输送机构21,从而第三片材的位于记录了图像的正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与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对置。
在第二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且在第三片材的背面上类似地记录希望的图像的状态下,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的第四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29a、29b、33b引导且被每个辊对28a、28b、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
之后,背面已经经受图像记录的第三片材在被片材引导件33b引导且被辊对35b的辊夹压的同时被传送到片材保留单元40b。具有记录了图像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三片材被片材保留单元40b保留且保持。已经被片材保留单元40a保留的第二片材被片材引导件43引导且被辊对44的辊夹压,最后被排出到整理器80。重复上述过程,从而依据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能够在所述多张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此外,在喷墨打印机1中,片材保留单元40用作当片材在双面打印中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时利用的空间。
上述关于双面打印的说明是基于假定保留判断部分103总是判断出所有记录了图像的片材都需要被任一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而进行的。在存在不需要被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的片材的场合,只有该片材可以在已经一度被传送到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之后被转回传送到片材返回路径60而不被保留,或者可以在已经通过其中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之后被排出到整理器80。
在依据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中,喷墨头2和维护单元50沿副扫描方向并排设置,并且片材保留单元40和整理器80在喷墨头2和维护单元50上方沿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因此,喷墨打印机1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减小的尺寸。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变型。在下面描述的变型中,与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对应的部件,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用于干燥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所需的时间的目的,在片材保留单元40中设置电热丝42。在喷墨打印机1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干燥片材的情况下,可以不在片材保留单元40中设置电热丝42。
作为电热丝42的替代,诸如卤素加热器、远红外加热器或近红外加热器的加热器可以设置在每个片材保留单元40的在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两个相对侧中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片材可被由作为驱动加热器而产生的热加热的风扇产生的气流干燥。
在片材保留单元40中花费长保留时间或希望高速打印的场合,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片材保留单元40的数目可增加。如果仅设置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且片材保持被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则直到保持保留在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的前一片材被排出到整理器80为止,下一张被保留的另一片材才能被该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由此,可以设置多个片材保留单元40,并且片材可被分送板34选择性地分送到所述多个片材保留单元40中的任一个片材保留单元40,从而增加能够保留的片材数目,以便确保高速打印。换言之,取决于保留时间和打印操作,片材保留单元40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控制部分100可以不具有保留判断部分103,并且所有片材可被任何片材保留单元40保留。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分100的控制被简化。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维护单元50沿副扫描方向设置在喷墨头2的侧面。维护单元50可以以其它方式设置。例如,维护单元50可以设置在四个喷墨头2中的任何相邻两个喷墨头2之间。可替代地,维护单元50的四个帽52中的每个帽52可以沿副扫描方向与对应的一个喷墨头2邻近设置。
要理解本发明的原理不仅可以应用到示出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中,而且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示出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变化和变型来实施。

Claims (16)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成面对所述记录头,且构造成在水平的介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维护单元,所述维护单元在等待状态下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记录头的侧面,且构造成进行所述记录头的维护;
保留部分,所述保留部分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上方,且构造成保持且保留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使得所述记录介质以水平姿态被保持且保留;和
介质接收部分,所述介质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保留部分的侧面,并且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所述介质接收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设置多个所述保留部分以便提供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个保留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分送机构,所述分送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多个保留部分和所述记录头之间的介质传送路径上,且构造成将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选择性地分送到所述多个保留部分中的任一个保留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留部分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构造成对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干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设置多个所述记录头以便提供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布置的多个记录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记录头和所述保留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留部分可拆除地连接到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留部分连接到所述壳体以便能够在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拆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介质接收部分从所述壳体突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判断部分,所述判断部分构造成基于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数据判断已经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是否需要被所述保留部分保持且保留,
其中在所述判断部分判断出所述记录介质需要被所述保留部分保留的情况下,所述记录介质被所述保留部分保留且保持,并且在所述判断部分判断出所述记录介质不需要被所述保留部分保留的情况下,允许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保留部分而不被所述保留部分保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介质返回路径,已经被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介质返回路径再次被传送回到所述介质输送机构,
其中在进行双面记录的情况下,已经被所述记录头记录了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被一度传送到所述保留部分,随后被转回传送到所述介质返回路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介质返回路径构造成使得被传送通过所述介质返回路径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输送机构下方。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读取部分,所述读取部分设置在所述保留部分上方且构造成读取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还包括供应部分,所述供应部分设置在所述记录头下方以便容纳所述记录介质,且构造成将所述记录介质供应到所述输送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维护单元构造成在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从所述维护单元处于所述等待状态下的等待位置移动到所述维护单元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维护位置,并且所述维护单元构造成在所述维护位置处执行清洗操作和擦拭操作,所述清洗操作用于使遭受喷射故障的所述记录头的喷射性能恢复,所述擦拭操作用于擦拭所述记录头的喷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记录头在水平的且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记录头如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测得的长度比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大,并且所述记录头在所述记录操作期间不能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维护单元如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测得的长度大于所述记录头如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测得的长度。
CN2009101747459A 2008-09-26 2009-09-17 图像记录设备 Active CN101683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7952A JP4640479B2 (ja) 2008-09-26 2008-09-26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47952 2008-09-26
JP2008247952 2008-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782A true CN101683782A (zh) 2010-03-31
CN101683782B CN101683782B (zh) 2011-12-07

Family

ID=4141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7459A Active CN101683782B (zh) 2008-09-26 2009-09-17 图像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40660B2 (zh)
EP (1) EP2168776B1 (zh)
JP (1) JP4640479B2 (zh)
CN (1) CN10168378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341A (zh) * 2010-05-12 2011-11-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CN104080618A (zh) * 2011-10-31 2014-10-01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双面区段
CN104626747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8290428A (zh) * 2015-12-09 2018-07-1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部分干燥的喷墨介质整理器
CN108944035A (zh) * 2018-05-07 2018-12-07 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距离的喷墨式数码打印机
CN10972010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86891A (zh) * 2019-03-08 2019-07-09 武汉绎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0478B2 (ja) * 2008-09-26 2011-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47109A (ja) * 2009-12-16 2011-07-28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11131460A (ja) * 2009-12-24 2011-07-07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US20110199447A1 (en) * 2010-02-17 2011-08-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rying method used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77893B2 (ja) * 2010-06-30 2014-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767065B2 (en) 2011-10-31 2014-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liquid supply system
EP2586617B1 (en) 2011-10-31 2014-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medium conveying mechanism
US8662661B2 (en) * 2011-10-31 2014-03-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first casing and second casing rotatable relative to first casing
EP2599635B1 (en) 2011-11-30 2014-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JP6558182B2 (ja) * 2015-09-29 2019-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8237778B (zh) * 2016-12-27 2019-08-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以及增设单元
JP6880898B2 (ja) * 2017-03-27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中継装置
JP6859972B2 (ja) * 2018-03-15 2021-04-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継搬送装置
JP2019172457A (ja) * 2018-03-29 2019-10-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2019172458A (ja) * 2018-03-29 2019-10-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2020029340A (ja) * 2018-08-23 2020-0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7283104B2 (ja) * 2019-02-15 2023-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CN116330844A (zh) * 2019-02-15 2023-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记录系统
JP7326878B2 (ja) * 2019-05-30 2023-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JP2022114579A (ja) * 2021-01-27 2022-08-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6309B1 (en) 1988-12-30 1995-08-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H693379A5 (fr) * 1998-07-03 2003-07-15 Olivetti Tecnost Terminal multifonctionnel pour feuilles.
JP2000247526A (ja) * 1999-02-26 2000-09-12 Minolta Co Ltd 用紙カール矯正装置
JP3945093B2 (ja) * 1999-10-19 2007-07-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41898A (ja) 2002-05-20 2003-12-03 Sharp Corp 排紙装置
US7229149B2 (en) * 2003-08-11 2007-06-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rvic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ervicing drum printer
JP3873949B2 (ja) * 2003-08-20 2007-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438993B2 (ja) * 2004-03-03 2010-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556B2 (ja) * 2004-04-02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84070B2 (ja) 2004-08-18 2010-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506948B2 (en) 2004-08-18 2009-03-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06089203A (ja) * 2004-09-22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92380B2 (ja) * 2005-02-04 2010-06-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305529B2 (ja) * 2007-03-01 2009-07-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14838B2 (ja) * 2007-03-02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2552B2 (ja) 2007-03-19 2012-05-1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機構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778925B2 (ja) 2007-03-29 2011-09-2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洗浄剤組成物
US7832717B2 (en) * 2007-06-13 2010-11-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rnal warming-up method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warming-up device
JP5597929B2 (ja) * 2009-03-17 2014-10-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1341A (zh) * 2010-05-12 2011-11-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CN102241341B (zh) * 2010-05-12 2015-08-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
US9360813B2 (en) 2010-05-12 2016-06-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4080618A (zh) * 2011-10-31 2014-10-01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双面区段
CN104080618B (zh) * 2011-10-31 2017-02-15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双面区段
CN104626747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8290428A (zh) * 2015-12-09 2018-07-1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部分干燥的喷墨介质整理器
CN108290428B (zh) * 2015-12-09 2020-01-3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部分干燥的喷墨介质整理器
CN109720109A (zh) * 2017-10-31 2019-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944035A (zh) * 2018-05-07 2018-12-07 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距离的喷墨式数码打印机
CN109986891A (zh) * 2019-03-08 2019-07-09 武汉绎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40479B2 (ja) 2011-03-02
EP2168776B1 (en) 2014-11-19
US8240660B2 (en) 2012-08-14
EP2168776A3 (en) 2010-11-24
CN101683782B (zh) 2011-12-07
JP2010076908A (ja) 2010-04-08
US20100079528A1 (en) 2010-04-01
EP2168776A2 (en)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3782B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7344326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duplex print operation
CN10039351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220797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KR20180095447A (ko)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JP6701680B2 (ja) 乾燥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545444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8226197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8834046B2 (en) Inverted reverse-image transfer printing
JP2010221570A (ja) 記録装置
JP201214387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139820A (ja) プリンタ
US8465018B2 (en) Air blowing apparatus and air blowing method with surfaces having curvatures
JP2012139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093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73259A (ja) 記録装置、及び、ワイプ装置
JP2015039781A (ja) 払拭装置
JP462318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91177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0520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489376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20006914A1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disengageable rollers
JP200324610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60355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