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6281A -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6281A
CN102236281A CN2011100600929A CN201110060092A CN102236281A CN 102236281 A CN102236281 A CN 102236281A CN 2011100600929 A CN2011100600929 A CN 2011100600929A CN 201110060092 A CN201110060092 A CN 201110060092A CN 102236281 A CN102236281 A CN 102236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pape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0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6281B (zh
Inventor
今宫弘二
青木孝安
伊藤刚司
三田村浩通
古山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36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6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8Compounds capable to generate colouring agents by chemical rea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模式设定部,在被指示进行消除动作时设定动作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消除模式下动作;供给部,提供放置在指定的或特定的收纳部中的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消色部,向至少具备加热消色功能的加热部输送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而使形成的图像消色;以及恢复部,当放置在收纳部中的最后一张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被消色时使模式从消除模式恢复到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4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27863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可消色的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能将图像从显色状态变到消色状态的图像消除装置已众所周知。可消色的色调剂是通过加热使色素与显色剂的结合断裂而消除颜色。在以往的图像消除装置中,为了使色调剂图像消色,例如需要将纸张在120~150℃条件下加热约2小时。
如上所述,因为图像消色需要加热约2小时,而冷却需要约1小时,到现在为止,将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消除装置分别作为分开的装置来提供。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JP2005-205625号公报
但是,分别购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消除装置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提高。因此,在能够使用可短时间内消色的色调剂的情况下,就有将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消除装置组合构成装置的需求,以便降低成本的同时,将图像形成功能和图像消除功能融入同一装置内。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模式设定部,在被指示进行消除动作时设定动作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消除模式下动作;供给部,提供放置在指定的或特定的收纳部中的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消色部,向至少具备加热消色功能的加热部输送所述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而使形成的图像消色;以及恢复部,当放置在所述收纳部中的最后一张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被消色时使所述动作模式从所述消除模式恢复到所述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形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控制面板的示意性外观图。
图6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面板上显示的图像消除操作画面的示意图。
图7是用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图像消除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体来讲,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发出消除动作指令时设定动作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消除模式下动作的模式设定部;提供放置在指定的或特定的收纳部中的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的供给部;输送给至少具备加热消色功能的加热部而使上述形成的图像消色的消色部;以及当放置在上述收纳部中的最后一张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被消色时使模式从上述消除模式恢复至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既定模式的恢复部。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形状的一个示意性立体图。
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有:印刷部130、用纸托盘200、扫描部110、自动输送部112以及控制面板140。
印刷部130将图像信息例如作为被称为硬拷贝或印刷输出的输出图像输出。用纸托盘200向印刷部130供给用于图像输出的任意尺寸的纸张、也就是输出介质。扫描部110将原稿中的图像信息以图像数据的形式读入。自动输送部112将结束读取的原稿从读取位置送出到排出位置,并将下一张原稿导入到读取位置。控制面板140是用于对印刷部130中图像形成的开始、扫描部110对原稿图像信息的读取开始等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发出指令的指令输入部。该控制面板140上设置有用来输入指令并向操作者显示信息的显示部141。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10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遇热消色的色调剂来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消除色调剂图像的功能。
图像形成部10的感光鼓11在φ60mm的支撑部件表面具有有机感光体(OPC:Organic Photo conductor)。感光鼓11被以圆周速度为215mm/sec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向箭头s方向驱动。感光鼓11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充电器12、激光曝光装置13、显影装置14、转印充电器16、剥离充电器17、具有清洁刮板18a的清洁器18以及除电LED(发光二极管)19。
带电充电器12随着感光鼓11的旋转依次均匀地将感光鼓11充电至-750V。激光曝光装置13对带电的感光鼓11上的照射位置13b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13a。
通过供纸辊21从供纸盒装置20取出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与感光鼓1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同步地由对位辊22将纸张P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的转印充电器16的位置。由图像形成部10在纸张P上形成由消色色调剂构成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供纸盒装置20可一同供给未使用的纸张和再利用的纸张。
图像形成部10的上方配置有定影装置26。定影装置26对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加热加压定影。定影装置26具有:作为定影旋转体的定影辊27和与定影辊27压接作为加压旋转体的加压辊28。此外,定影装置26还具有将纸张P导入定影辊27与加压辊28之间的间隙的入口引导器26a。
定影辊27是在铁制中空圆筒的筒状物表面涂覆PTFE(聚四氟乙烯)后构成。定影辊27内部具有IH线圈(感应加热线圈)30。定影辊27被从内部直接感应加热。热敏电阻31检测定影辊27表面的温度。根据热敏电阻31的输出控制IH线圈30的电流,将定影辊27表面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温度。
加压辊28通过在金属轴上形成由发泡硅胶海绵橡胶等形成的弹性体层、再在表面覆盖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管而形成。加压辊28的硬度用ASKER-C测量大约为55°。加压辊28因弹性体层而能得到大约6mm这么大的间隙,有望实现节能定影的低热容量化。
在纸张P输送方向上的定影装置26下游设置有使定影后的纸张P沿着规定方向排出的排纸辊32。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系统结构的一个示意性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除了包括上述印刷部130、扫描部110、控制面板140外,还包括控制部100、ROM、DRAM、内部存储装置(HDD)。而且,各部通过系统总线相互连接。
控制部100通过系统总线控制所连接的各部。ROM存储图像形成装置1运作所必需的各种控制程序。该ROM内存储着用来控制下述图像形成动作以及图像消除动作的各种程序。各程序由控制部100控制执行。DRAM是临时存储各程序执行时所生成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图5是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面板140的一个示意性外观图。控制面板140上设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141和操作部170。触摸面板显示器141由触摸面板构成,用于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操作顺序和对用户的各种指令等。操作部170上设置有包括用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启动按钮在内的各种操作按钮。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形成图像的处理。
随着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在图像形成部10中以圆周速度为215mm/sec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沿箭头s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1由带电装置12带上-750V的电。此后感光鼓11被激光曝光装置13照射与原稿信息对应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4使用消色色调剂显影,感光鼓11上形成由消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消色色调剂,使用由下述的化学方法制成的胶囊式热消色色调剂。
(1)粘合剂树脂、WAX微粒化液
使用Pes类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使用Pes类树脂、阴离子性乳化剂、中和剂,并用高压均化器制成树脂微粒化液。
(2)WAX分散液的调整
使用米糠蜡以与上述树脂同样的方法制得微粒化液。
(3)色调剂的调整
隐色染料:CVL(结晶紫内酯);显色剂:对羟基安息香酸甲酯;温度控制剂:月桂酸-4-苄氧基苯基乙酯(ラウリン酸-4-ベンジルオキシフエニルエチル)。
将上述物质加热熔融,使用众所周知的凝聚法使其胶囊化。使用硫酸铝[Al2(SO4)3]将该胶囊化的色材与色调剂粘合剂树脂分散液、WAX分散液凝结、融合并洗净、干燥后得到色调剂。在色调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下将该色调剂称作胶囊式消色色调剂。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胶囊式消色色调剂以加入添加剂之前的色调剂的10wt%为胶囊化色材的量的方式制得。
显影装置14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5μm~12μm的上述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和体积平均粒径为30μm~80μm的磁性载体的混合物、即双组分显影剂。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真比重大约在0.9g/cm3~1.2g/cm3的范围内。通过将在纸张上形成的消色色调剂图像加热到90℃以上,从而胶囊内的色素与显色剂的结合因加热而断裂,色调剂图像的颜色消除。在显影装置14的显影辊14a上施加约为-550V的显影偏压,通过反转显影,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另一方面,从供纸盒装置20供给纸张P。通过对位辊22纸张P与在感光鼓1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同步地被输送到转印充电器16的位置,转印感光鼓11上的色调剂图像。
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从感光鼓11剥离后,被输送至定影装置26。此外,定影辊的表面温度控制在160℃。纸张P从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之间穿过,色调剂图像被加热加压定影。由于定影辊27与加压辊28呈倒冠状,纸张P穿过定影辊27与加压辊28之间的间隙时确保两端部比中间部先进入。由于加压辊28呈倒冠状,纸张P从中央向端部方向被拉伸的同时被加热加压定影,防止生成褶纹。定影装置26中定影了由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后,纸张P由排纸辊32向规定方向排出。
转印完成后,感光鼓11上残留的色调剂由清洁器18清洁,残留的电荷由除电LED19除去,图像形成处理结束。
在圆周速度为215mm/sec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时胶囊化色材的温度不会超过90℃,不会在图像形成时消色。不过,本实施例的用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形成的定影后的图像浓度只不过刚好在清晰度所允许程度的图像浓度(0.3)。因此,为确保图像的清晰度,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的量在10wt%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另外,图像的清晰度用测量仪(例如X-rite)评价。
接下来,说明现有的图像消除处理。
到现在为止,对于消除胶囊式色调剂图像的颜色,例如使用东芝(株)公司生产的专用消除装置“e-blue(注册商标)用消除装置:TMD-HE01”。在该装置内将纸张P在120℃~150℃的温度下加热大约2小时,消除色调剂图像的颜色。此后,进行大约1小时的自动冷却。在重复利用消除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时,为了将因加热而贴合在一起的纸张P分开,将其稍微梳理后供给供纸盒装置20。供给供纸盒装置20的再利用纸张P按上述图像形成处理用于图像形成。但是,上述消除装置的消色需要时间,不能应对想要立刻再利用纸张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发挥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瞬间消色性,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消除图像。
由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为了在使用后将色调剂图像的颜色消除并再次利用而被装入供纸盒装置20中。用户执行消除图像的操作。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也可以装入特定的纸盒装置20或者手动装置中。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面板140上显示的图像消除操作画面的示意图。
用户在图像消除操作画面按下图像消除模式的按钮,再从作为供纸源纸盒的纸盒1~4、手动纸盒中指定存放有再利用纸张P的纸盒。接着,按下设置在控制面板140的操作部170上的启动按钮,开始消除动作。另外,该图像消除操作画面并不仅限于此结构,也可以在以往的操作画面中组合用来消除图像的操作按钮而构成。另外,也可以不指定纸盒,而从特定的纸盒中取出要再利用的纸张P。
在图像消除模式中,感光鼓11被以圆周速度为21mm/sec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向箭头s方向驱动。在图像消除模式中,感光鼓11上未形成通过激光曝光装置13形成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也就是说,纸张P经由与上述图像形成时相同的路线被输送至定影装置26。
在图像消除模式中,定影装置26也以21mm/sec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边对纸张加热/加压定影边对其进行输送。此时的定影辊27的表面温度与图像形成时相同,为160℃。通过使用比图像形成处理慢的输送速度对纸张加热,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能被加热到90℃以上,并利用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瞬间消色性消色。
上述动作一直持续到供纸盒装置20内的纸张用完。然后,在检测到供纸盒装置20内的纸张用完、且最后一张纸已从装置中排出的时点,模式自动恢复到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普通印刷模式、Ready模式或省电模式等)。通过采用图像消除模式自动结束并恢复到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普通印刷模式、Ready模式或省电模式等)这一结构,例如能够利用夜间等基本没有普通印刷的时间段来将多张已使用完的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的颜色消除。
此外,上述图像消除画面中设置了强制结束图像消除模式的强制结束按钮。操作该强制结束按钮时,结束图像消除模式并恢复到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普通印刷模式、Ready模式或省电模式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对定影辊27进行了加热,但是也可以连同加压辊28一起加热。纸张P是以印有消除色调剂的面和定影辊27直接接触的方式存放于纸盒20内,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印有消除色调剂的面的背面和定影辊27直接接触的方式存放于纸盒20内。通过对定影辊27和加压辊28有无加热及加热温度等加热条件、“第2纸张输送速度”的条件、纸张的厚度及种类等进行适当选择,从而可以设定不用取决于纸盒20中的纸张摆放方式的图像消除模式。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消除模式中,纸张不经由感光鼓11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使用了同一附图标记,且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消色动作。
对由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消色时,纸张P存放于图中未标出的供纸部中。输入了开始图像消除模式的指令时,纸张P不经过感光鼓11而是被供给到纸张路径P2。纸张P在纸张路径P2上移动,经由闸门41的切换被导向定影装置26。其输送速度与图像形成时的215mm/sec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不同,为21mm/sec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定影装置26也以21mm/sec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边对纸张加热/加压定影边输送纸张。
在定影装置26中加热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色素与显色剂的结合由于受热而断开,图像由显色状态变为消色状态。胶囊式色调剂图像的颜色被消除,图像消除动作完成。配置于定影装置26的在纸张P输送方向下游的排纸辊32将消除了图像的纸张P向规定方向排出。若将该纸张再一次放入供纸盒装置20中,则可以作为图像形成用纸张再次利用。
此外,定影装置26执行动作的条件与已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像消除时的动作条件相同。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采用在检测到图中未标出的供纸部中的纸张已用完、且最后一张纸已从装置中排出的时点自动将模式恢复为普通印刷模式的程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消除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感光鼓11停止运作,所以具有可避免感光体等易耗品白白消耗的优点。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专用的图像消除用定影装置,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且不再对其详细说明。
图7是用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消除动作的示意图。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专用的图像消除用定影装置26’和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定影装置26分开配置。消除图像时,存放于供纸部20’中的已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被供给到定影装置26’。定影装置26’以21mm/sec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边对纸张加热/加压边对其进行输送。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被加热。色素与显色剂的结合因受热而断开,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图像的颜色被消除,且图像消除动作完成。
由配置于定影装置26’的输送方向下游的排纸辊32’,排出消除了图像的纸张P’。该纸张P’被输送并被放入供纸盒装置20作为图像形成用的纸张被再次利用。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量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不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使用了同一附图标记,且不再对其详细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胶囊式消色色调剂以在添加添加剂前色调剂的30wt%是胶囊化色材的量的方式被制造。使用该色材量不同的胶囊式消色色调剂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容相同的试验。
所得的定影图像的图像浓度高且清晰度好。但是,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像消除动作消除色调剂图像颜色后的图像因胶囊本身颜色的残留而留在纸张上。消色后的图像浓度为0.2,在纸张的再利用中,刚刚是背景噪声的可容许范围。因此,为了有效地消除图像,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量最好在30wt%以下。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为确保图像的清晰度,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量最好在10wt%以上。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为有效发挥消色的功能,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量最好在30wt%以下。因此,可认为优选的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色材量为10wt%~30wt%。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即便是在执行消色动作时也用与图像形成时同样的输送速度输送纸张,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使用了同一附图标记,且不再对其详细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胶囊式消色色调剂以在添加添加剂前色调剂的30wt%是胶囊化色材的量的方式被制造。对由该胶囊式消色色调剂形成的色调剂图像消色时,纸张P存放在供纸盒装置20中。输入开始执行图像消除模式的指令时,图像形成部10的感光鼓11以与图像形成时相同的、圆周速度为215mm/sec的“第1输送速度”向箭头s方向被驱动。
在图像消除模式中,感光鼓11上未形成通过激光曝光装置13形成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纸张P经由与上述图像形成时相同的过程,以圆周速度为215mm/sec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被输送到定影装置26。在图像消除模式中,定影装置26以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影温度更高的为190℃的“第2定影温度”边对纸张加热/加压边对其进行输送。在这种条件下,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被加热到90℃以上,由于胶囊式消色色调剂的瞬间消色性,可消除纸张P的颜色。
上述动作一直持续到供纸盒装置20内的纸张用完。然后,在检测到供纸盒装置20内的纸张已用完、且最后一张纸已从装置中排出的时点,自动将模式恢复到普通印刷模式。通过采用图像消除模式自动结束并恢复到图像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这一结构,例如能够利用夜间等基本没有普通印刷的时间段来将多张已使用完的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的颜色消除。
可是,在图像消除模式中输送纸张的间隔与图像形成时的纸张间隔一样约为80mm的情况下,会出现由于色调剂致使排出的纸张贴合在一起的现象。这是由于刚排出来的纸张温度很高、色调剂树脂相对柔软而会粘在重叠的纸张背面的缘故。因此,通过将纸张间隔改变为各种值并反复进行试验,发现在将图像消除模式时的纸张间隔设定为大约400mm时,即便连续对100张纸张进行消色,排出的纸张也不会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在排出的纸张已冷却后再排出下一张纸。
因此,通过将向定影装置26供给纸张的时间间隔改变为大约2秒
Figure BDA0000049936010000132
以上,就可以避免发生纸张贴合的现象。
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消除模式时与图像形成时相比,降低纸张输送速度,或提高定影温度。在图像消除模式中,以预先规定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或第2定影温度的运转条件运转。但是,考虑图像消除模式时的这些运转条件会因所使用的介质(种类、厚度)、所使用的色调剂的物性等不同而其合适的值也不同。
因此,例如也可以检测所使用的介质的特性(种类、厚度)、所使用的色调剂的物性(消色性能)、或者由用户输入设定来获取,并切换图像消除模式时的运转条件。此时,可以根据运转条件将下述的运转方法适当组合。
(1)图像消除模式时,与图像形成时相比,将降低了纸张输送速度的第2输送速度设定给输送控制系统。
(2)图像消除模式时,与图像形成时相比,将提高了定影温度的第2定影温度设定给定影器。
(3)图像消除模式时,与图像形成时相比,将降低了纸张输送速度的第2输送速度设定给输送控制系统,并且将提高了定影温度的第2定影温度设定给定影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功能可以使用硬件来构成,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软件将描述各功能的程序读入计算机中来实现。此外,各功能还可以通过适当选择软件、硬件中任一来构成。
而且,各功能还可以通过将存储于未图示的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计算机来实现。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介质只要是其可以记录程序且是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记录形式可以是任一种形式。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里描述的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方式来体现。而且,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所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进行一些省略、替代或变形。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涵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的这些方式或变形。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设定部,在被指示进行消除动作时设定动作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消除模式下动作;
供给部,提供放置在指定的或特定的收纳部中的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
消色部,向至少具备加热消色功能的加热部输送所述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而使形成的图像消色;以及
恢复部,当放置在所述收纳部中的最后一张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被消色时使所述动作模式从所述消除模式恢复到所述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记录材料是含有组成比为10wt%~30wt%的胶囊化色材的能够遇热消色的色调剂,所述胶囊化色材至少包括隐色染料和显色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纸张输送速度设为第1纸张输送速度时,同一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纸张输送速度慢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比以图像形成时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输送时的纸张间隔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至少为2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纸张输送速度设为第1纸张输送速度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他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纸张输送速度慢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控制温度设为第1定影温度时,同一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定影温度高的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比以图像形成时的第1定影温度加热时的纸张间隔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至少为2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控制温度设为第1定影温度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其他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定影温度高的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被指示进行消除动作时设定动作模式,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消除模式下动作;
提供放置在指定的或特定的收纳部中的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
向至少具备加热消色功能的加热部输送所述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而使形成的图像消色;以及
当放置在所述收纳部中的最后一张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被消色时使所述动作模式从所述消除模式恢复到所述消除模式之外的规定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记录材料是含有组成比为
10wt%~30wt%的胶囊化色材的能够遇热消色的色调剂,所述胶囊化色材至少包括隐色染料和显色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纸张输送速度设为第1纸张输送速度时,同一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纸张输送速度慢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比以图像形成时的第1纸张输送速度输送时的纸张间隔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至少为2秒。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纸张输送速度设为第1纸张输送速度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他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纸张输送速度慢的第2纸张输送速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控制温度设为第1定影温度时,同一定影介质装置以比所述第1定影温度高的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比以图像形成时的第1定影温度加热时的纸张间隔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加热时的纸张间隔至少为2秒。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将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的定影装置的控制温度设为第1定影温度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其他定影装置以比所述第1定影温度高的第2定影温度对已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加热,进行图像消色。
CN201110060092.9A 2010-04-26 2011-03-11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236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786310P 2010-04-26 2010-04-26
US61/327,863 2010-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281A true CN102236281A (zh) 2011-11-09
CN102236281B CN102236281B (zh) 2014-12-03

Family

ID=4431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092.9A Active CN102236281B (zh) 2010-04-26 2011-03-11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615189B2 (zh)
EP (1) EP2381321A2 (zh)
JP (2) JP5373840B2 (zh)
KR (1) KR20110119530A (zh)
CN (1) CN1022362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368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32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785736A (zh) * 2012-08-27 2016-07-2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6919019A (zh) * 2013-09-12 2017-07-0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606B (zh) 2011-06-14 2015-06-1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747010B2 (ja) * 2012-10-10 2015-07-0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2479B2 (ja) * 2013-01-08 2015-06-1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34589A (ja) * 2013-01-08 2014-07-2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4322B2 (ja) * 2013-01-08 2015-06-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8576B2 (ja) * 2013-01-18 2015-10-2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5852B2 (ja) 2013-01-30 2016-02-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JP5746234B2 (ja) * 2013-01-30 2015-07-0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消去装置
JP5711283B2 (ja) * 2013-02-04 2015-04-3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674839B2 (ja) * 2013-03-0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789636B2 (ja) * 2013-05-07 2015-10-0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158252B2 (en) 2013-08-12 2015-10-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recording medium using erasable material and non-erasable material
US9128442B2 (en) 2013-08-27 2015-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quality determining method of cartridge
US9176450B2 (en) 2014-01-21 2015-11-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erases images during interruption of image forming
JP6321495B2 (ja) * 2014-09-05 2018-05-0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US9395661B2 (en) 2014-10-06 2016-07-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d timing of energization of heaters for power reduction
JP201705392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97112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US10175647B2 (en) * 2016-11-07 201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ontrol unit that controls a fan and a guid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980A (ja) * 1993-03-02 1994-09-16 Ricoh Co Ltd 消色機能付き電子写真装置
JPH06270431A (ja) * 1993-03-18 1994-09-27 Ricoh Co Ltd 消色機能を持っ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749634A (ja) * 1993-06-15 1995-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5668A (ja) * 1994-03-04 1995-09-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1820A (ja) * 2002-07-29 2004-02-26 Toppan Forms Co Ltd 電子写真方式用トナー、電子写真方式用現像剤、リライトカード
US20040080787A1 (en) * 2001-10-29 2004-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using printed media for printing information
CN1773382A (zh) * 2004-11-08 2006-05-17 株式会社东芝 可脱色成像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736A (ja) * 1992-07-08 1994-02-04 Fuji Xerox Co Ltd 乾式トナーおよび転写材再利用のための消色方法
JP3264779B2 (ja) * 1994-10-21 2002-03-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954574B2 (ja) 2004-01-20 2007-08-08 株式会社東芝 消色可能な画像形成材料
US7945189B2 (en) * 2007-04-17 2011-05-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90154970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erasing apparatus
US8478151B2 (en) 2009-02-05 2013-07-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46521B2 (en) * 2009-05-14 2015-09-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980A (ja) * 1993-03-02 1994-09-16 Ricoh Co Ltd 消色機能付き電子写真装置
JPH06270431A (ja) * 1993-03-18 1994-09-27 Ricoh Co Ltd 消色機能を持っ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749634A (ja) * 1993-06-15 1995-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5668A (ja) * 1994-03-04 1995-09-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080787A1 (en) * 2001-10-29 2004-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using printed media for printing information
JP2004061820A (ja) * 2002-07-29 2004-02-26 Toppan Forms Co Ltd 電子写真方式用トナー、電子写真方式用現像剤、リライトカード
CN1773382A (zh) * 2004-11-08 2006-05-17 株式会社东芝 可脱色成像材料
US20060111237A1 (en) * 2004-11-08 2006-05-25 Satoshi Takayama Erasable image forming materia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368A (zh) * 2010-05-26 2011-11-3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2368B (zh) * 2010-05-26 2014-10-2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785736A (zh) * 2012-08-27 2016-07-20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007632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27013A (zh) * 2013-02-27 2016-12-1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32B (zh) * 2013-02-27 2017-07-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27013B (zh) * 2013-02-27 2019-01-0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19019A (zh) * 2013-09-12 2017-07-0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2020B2 (en) 2014-11-18
JP5373840B2 (ja) 2013-12-18
CN102236281B (zh) 2014-12-03
US20140072322A1 (en) 2014-03-13
JP2013250583A (ja) 2013-12-12
KR20110119530A (ko) 2011-11-02
EP2381321A2 (en) 2011-10-26
JP2011232740A (ja) 2011-11-17
US8615189B2 (en) 2013-12-24
JP5636481B2 (ja) 2014-12-03
US20110262197A1 (en) 201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281B (zh)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US940524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83060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6681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658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28440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266449B (zh) 定影单元和配备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US20070258725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226236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602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31126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079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57905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161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400872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69024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4312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79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873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51180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39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76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26167A (ja) 印刷装置
JPH08110705A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2591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