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8440B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28440B CN1828440B CN200610004447.1A CN200610004447A CN1828440B CN 1828440 B CN1828440 B CN 1828440B CN 200610004447 A CN200610004447 A CN 200610004447A CN 1828440 B CN1828440 B CN 18284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toner
- image forming
- video picture
- decolo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6—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6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developing electrod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3—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magnetic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28—Compounds capable to generate colouring agents by chemical rea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531—Copy medium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for non-imaging purposes, e.g. clea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07—Developer solid type two-component
- G03G2215/0609—Developer solid type two-component magnetic brush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8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oner level or concent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将形成图像时用脱色色粉形成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图像上所附着的色粉量控制为0.75(mg/cm2)或者更低。由此,可以令人满意地擦除形成在纸张上的色粉图像,以便重新使用纸张,并且降低了纸张上残存的图像浓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形成图像并且反复擦除在纸张上形成的色粉(toner)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义附着于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因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而导致的各种信息数据的增加,大量纸张被耗费了。另一方面,纸张被回收利用(recycle),以便节省纸张资源。例如,在纸张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通过使用大量的漂白剂和水处理使用过的、其上形成有色粉图像数据的纸张,来制造回收利用的纸张。因此,在纸张的回收利用过程中,增加了回收利用的纸张的成本,并且削弱了纸张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率,而且,由于处理在回收利用使用过的纸张时使用的废液,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鉴于上述问题,近年来,实际的应用是试图通过擦除印刷在纸张上的图像数据以便重复地印刷新的图像数据输出,而不是通过回收利用使用过的纸张本身而回收利用纸张,来重新使用曾经使用过的纸张。为了重新使用已使用过的纸张,通过加热来切断色粉颜料与固定在纸张上的成色剂(coupler)的连接,而使用脱色色粉来形成或者擦除图像,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纸张。当反复地使用这种重新使用的纸张时,会降低纸张的质量。
因此,在公开号为7-20666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装备有用于检测附着在转印纸(transfer paper)上的色粉量的色粉附着量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这种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重新使用的转印纸上的色粉附着量来控制转印纸上的图像形成处理,或者丢弃重新使用的转印纸。
然而,这种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能够通过识别重新使用的转印纸的历史中的特性变化,来控制图像形成处理。然而,该设备无法控制在形成图像时的脱色色粉的显像浓度;也就是说,无法控制附着于感光辊筒上的脱色色粉量。
另一方面,如果转印到纸张上并且固定在其上的色粉图像的浓度很高,则用于重新使用纸张的色粉脱色就会变得很差。如果残留在纸张上的图像浓度在色粉脱色之后变为大于等于0.2,则先前的未被擦除和保留的图像变得非常醒目,而且当印刷新数据时,新印刷的数据将变得难以读取。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其用于在固定之后以优良的色粉脱色属性来形成图像,并且使得当利用再用纸张形成图像时,能够令人满意地读取新印刷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能够通过调节在形成图像时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改善在纸张上转印并且固定色粉图像之后的色粉图像的脱色,并且能够易于读取新印刷在再用纸张上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它具有图像载体,用于在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通过把脱色色粉附着于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上来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像装置,并且通过显像装置附着在图像载体上的脱色色粉量小于等于0.75mg/cm2。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磁性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像部件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和图像色彩擦除之后纸张上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相对湿度和ATS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相对湿度和控制电压值Vc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维持控制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示出了诸如复印机等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部件10。此实施例中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利用受热时脱色的色粉来形成图像。此外,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在通过使色粉图像脱色而重复使用的纸上形成图像。
作为图像形成部件10中的图像载体的感光辊筒11在Φ60毫米的支撑构件的表面上具有有机光电导体(organic photoconductor,OPC),并且以215毫米/秒(mm/sec)的圆周速度沿箭头方向s被驱动。在感光辊筒11的外围中,提供了主充电器12和曝光部件13,这两个部件均包括潜像形成部件33。主充电器12均匀地将感光辊筒11的表面充电至-750V。曝光部件13使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13a照射至均匀充电的感光辊筒11的照射位置上。此外,在感光辊筒11附近,设置有显像部件14、转印充电器16、分离充电器17、具有清理铲18a的清理器、以及电荷消除LED 19。可根据需要,把色粉从色粉供给部件15提供给显像部件14。通过供纸辊21从供纸盒部件20中取出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并且它由定位(aligning)辊22以与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图像同步地传送至图像形成部件10的转印充电器位置16上。供纸盒部件20能够提供未使用过的纸张和再用纸张。
在图像形成部件10之上,设置有图2中所示的固定部件26,其用于加热、按压并且固定纸张P,所述纸张P是携带不固定的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其中所述不固定的色粉图像是由图像形成部件10用颜色脱色色粉形成的。固定部件26具有作为固定旋转构件的固定辊27和作为按压旋转构件的按压辊28,其中所述按压辊28与固定辊27以一定压力接触。此外,固定部件26具有进口导板26a,用于引导纸张P进入固定辊27和按压辊28之间的辊隙(nip)。
固定辊27是其表面上覆盖有PTFE(聚四氟乙烯)的铁制空心圆筒。固定辊27的内部中具有IH线圈(感应加热线圈)30,用于直接从内部加热固定辊27。IH线圈30中的电流由控制器(未示出)根据热敏电阻(热传感器)31的输出来控制,其中所述热敏电阻31与固定辊27的表面相接触,并且用于检测温度且将其控制为指定温度。在沿固定部件26的纸张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提供有导出辊32,用于沿指定方向导出固定之后的纸张P。
图像形成部件10的显像部件14使用两种成分的显像剂,所述显像剂是平均体积粒度为8至12μm的色粉和平均体积粒度在60至80μm的磁性载体的混合物。色粉是“脱色色粉e-blue(Kabushiki KaishaToshiba的注册商标)(以下称为脱色色粉)”。这种色粉通过搅拌粘合剂树脂和颜料、着色剂、擦除剂、WAX(石蜡)等并且通过碾磨和分类所获得的搅拌产品并且添加附加剂来获得。脱色色粉的实际比重在0.9至1.2g/cm3的范围之内。
通过以120至150℃加热印刷有色粉图像的纸张长达约2个小时,切断色粉的颜料和着色剂的连接,以此来使脱色色粉脱色。把大约-550V的显像偏压施加到显像部件14的显像辊14a上,并且通过逆显像在感光辊筒11上为静电潜像形成色粉图像。
显像部件14装备有磁性传感器14b,用于检测显像剂贮存器中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specific density)。磁性传感器14b用于检测显像剂的磁导率,并且图3中示出了其电路图。磁性传感器14b具有用于向变压器34输入24V电压的电源电压输入管脚40、GND管脚41、用于根据色粉比浓度的改变来输出模拟输出的模拟输出管脚42、以及用于输入控制电压值Vc以便进行输出调节的控制输入电压管脚43。此外,所有IC都包括EX-OR(异或)门36、37和38。
显像部件14的控制系统由CPU 46根据来自磁性传感器14b的输出以及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来控制色粉供给部件15,其中所述CPU 46用于控制如图4中的框图所示的整个图像形成设备。把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湿度传感器48的检测结果输入至CPU 46,并且依照此检测结果,CPU 46调节输入至磁性传感器14b的控制电压值Vc。当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下降时,磁阻变大,并且来自磁性传感器14b的模拟输出管脚42的输出值变得高于规定值,从CPU 46输出色粉供给信号,并且把脱色色粉从色粉供给部件15提供给显像部件14。
磁性传感器14b调节经由控制输入电压管脚43输入的控制电压值Vc,从而,通常当显像部件14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像剂被交换时,根据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从模拟输出管脚42输出适当的电压。把通过这种调节设定的控制电压存储在存储器47中。
这样设置显像部件14,以使得由CPU 46根据磁性传感器14的输出结果来控制色粉供给部件15所提供的脱色色粉的供给量,并且附着于感光辊筒11的脱色色粉量变为小于或等于0.75mg/cm2。当擦除色粉图像颜色以便重新使用该纸张P时,这样做使得纸张P上残存的色粉变少。
进行如下有关脱色色粉附着量的脱色特性的测试。为了此测试,使用了由Toshiba Tech制造的重量为64g/m2的纸张P-50S。把图像浓度2.0的10毫米×10毫米矩形实心块(patch)用作文档图像。文档图像可以是复印的文档或者电子文件打印的文档。在感光辊筒上形成对应于文档图像的10毫米×10毫米的块状静电潜像之后,通过调节显像浓度来获得具有不同浓度的色粉块。通过调节显像剂的色粉比重、显像偏压或者显像辊与感光辊筒的圆周速度的比值等来调节显像浓度。
在进行的一个测试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张纸上转印一个色粉块之后,所述块被固定,利用专用脱色设备来擦除色彩,并且利用Macbeth比重计RD-913(由Macbeth制造)来测量脱色之后的图像浓度。在进行的另一个测试中,利用预先测量好重量的一条修补带把另一个块固定在感光辊筒上,并且测量已固定的色粉块的重量,并且根据轻敲前后的重量差异来测量色粉块的重量M(毫克),根据色粉块的面积来获得在感光辊筒上的附着量M′(mg/cm2)。
图5中示出了使图像脱色之后、纸张上的图像浓度与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mg/cm2)的关系。根据图5,可以发现:当附着于纸张的色粉量M′超过0.75(mg/cm2)时,脱色色粉在纸张上的脱色作用下降,并且擦除纸张上的图像之后的图像浓度超过0.2。由此,当纸张上残存的图像浓度大于0.2时,在印刷下一数据时,先前残存的图像变得明显,并且新印刷的数据变得很难读取。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把脱色色粉量设定为:使其附着于感光辊筒11的量变得小于等于0.75mg/cm2。
然而,显像部件14的显像特性根据环境而变化。例如,当通过把显像辊14a的显像偏压设定为-550V、把显像辊14a与感光辊筒11的圆周速度的比值设定为1.6倍左右、把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设定为2.5wt%左右,并且在10℃/20%RH和30℃/75%RH的环境下,而在60,000张纸上进行寿命测试时,附着在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量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0.75(mg/cm2)。此外,当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和固定并且然后由专用脱色设备进行脱色时,脱色之后的图像浓度小于等于0.2。
接下来,以相同的条件,在30℃/85%RH的环境下,当经过8小时之后获取数据时,附着在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量变成0.8(mg/cm2)。此外,当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在纸张上、被固定并且通过专用脱色设备脱色时,擦除图像之后的图像浓度变成0.22,并且脱色作用变差了。
当在30℃/85%RH的环境下放置长达8小时之久时,除了因为因湿度的增加而引起的脱色色粉的充电量下降之外,还因为因湿度增加而引起的、来自磁性传感器14b的模拟输出管脚42的输出值波动,所以导致色粉附着量增加。
换句话说,在30℃/85%RH的环境下,两种成分的显像剂中的脱色色粉的充电量因湿度和附着于静电潜像上的色粉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所述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辊筒11上。另外,来自模拟输出管脚42的输出值变高,从CPU 46输出色粉供给信号,并且实际的色粉比浓度变高,由此,附着于形成在感光辊筒11上的静电潜像上的色粉量增加,而且色粉的脱色作用明显降低。在30℃/85%RH的环境下,在经过8小时之后,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实际增加到4.0wt%左右。
当交换显像部件14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像剂时,磁性传感器14b调节控制电压值Vc,并且将其保存在存储器47中。然而,当直接使用如此设定在存储器47中的此控制电压值Vc时,来自模拟输出管脚42的输出值(ATS输出)因环境条件的波动、尤其是相对湿度而改变,如图6所示。图6是示出了在下述状态下当相对湿度变化时的ATS输出值的波动,其中所述状态为:在存储器47中保存有控制电压值Vc=7.8V,并且当以相对湿度55%RH把ATS输出值调节为2.4V时,其保持在7.8V。例如,在相对湿度75%RH时,ATS输出值变为2.7V,并且在相对湿度85%RH时变为3.1V。因此,当控制电压值Vc恒定保持在7.8V时,因相对湿度的波动,ATS输出值相对于实际的色粉比浓度来说变高。因此,从CPU 46输出色粉供给信号,直到ATS输出值跌至2.4V左右为止。因此,在30℃/85%RH的环境下,在经过8小时之后,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增加到4.0%左右。
因此,不管湿度的波动如何,由CPU 46校正和控制输入到磁性传感器14b的控制电压值Vc,从而使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把色粉比浓度约为2.5wt%的显像剂输入到显像部件14中,在不同的湿度下经过8小时,并且调节控制电压值Vc以便使ATS输出值为2.4V时,可以获得如图7中的图表所示的结果。根据图7中的图表,制定如下所示的近似表达式,校正并且控制输入到磁性传感器14b中的控制电压值Vc。然而,当利用(表达式1)来获得近似值时,小于等于50%RH的相对湿度可以是固定值。
Y=-0.0002x2+0.0133x+7.6325 (表达式1)
由此,甚至在30℃/85%RH的环境下,显像部件14中的色粉比浓度也维持在2.5wt%左右。当校正/控制所述控制电压值Vc并且在经过8小时之后进行印刷测试时,附着于感光辊筒的色粉量是0.65(mg/cm2),通过专用脱色设备擦除之后的图像浓度为0.17,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脱色作用。
接下来将描述操作过程。当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在图像形成部件10中,沿箭头方向s旋转的感光辊筒11由主充电器12均匀地充电至-750V,由曝光部件13对应于文档数据来照射激光束,并且形成静电潜像。然后,由显像部件14利用脱色色粉来使静电潜像显像,并且在感光辊筒11上用脱色色粉形成色粉图像。
此时,显像部件14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被设定为2.5wt%左右。此外,对应于湿度传感器48的检测结果,由CPU 46按照近似表达式来控制磁性传感器14b的控制电压值Vc,其中所述近似表达式是根据图7中所示的图表来制定的。例如,在相对湿度为55%RH时,把控制电压值Vc控制为7.8V。由此,当显像部件14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约为2.5wt%时,ATS输出值变为2.4V。此外,例如,在相对湿度为85%RH时,把控制电压值Vc控制为7.25V。由此,当显像部件14中的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约为2.5wt%时,ATS输出值变为2.4V。
因此,通过CPU 46从色粉供给部件15向显像部件14提供脱色色粉,以便使来自磁性传感器14b的ATS输出值将变为2.4V,而不管环境湿度的波动如何,并且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保持在2.5wt%左右。此外,使如此控制其比浓度的、附着在显像部件14的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小于等于0.75(mg/cm2)。
另一方面,例如,从供纸盒部件20提供的指定纸张P由定位辊22以与感光辊筒上的色粉图像同步地传送到转印充电器16的位置,并且向其转印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图像。
接着,纸张P与感光辊筒11分离,在固定辊27和按压辊28之间通过,并且色粉图像受热、受压并且被固定。在完成固定之后,通过纸张导出辊32把纸张P沿指定方向导出。在完成转印之后,通过利用清理器18去除残留色粉来清理感光辊筒11,通过电荷消除LED来去除残存电荷,并且终止图像形成处理。
如上所述对应于图像数据而形成在纸张P上的色粉图像色彩被擦除,以便在完成所述处理之后可以重新使用该纸张。色粉图像色彩例如通过在Toshiba的专用擦除部件“e-blue脱色设备(DecolorizingDevice):TMD-HE01”中以120到150℃加热约2小时并且自动冷却约1小时来擦除。使色粉图像脱色后、纸张P上的图像浓度等于或小于0.2。此外,当重新使用纸张P时,当稍微放慢加热并且提供给供纸盒部件时,多张纸P被加热并且轻微地彼此粘连。此后,按照如上所述的处理,将提供给供纸盒部件20的再用纸张提供用于图像形成。重复色粉图像形成和脱色,并且当纸张P劣化时,对其进行处理以便回收利用。
根据此第一实施例,当把通过显像部件14附着于感光辊筒11的色粉量控制为小于等于0.75(mg/cm2)时,在把图像转印至纸张之后,为了重新使用纸张P而由脱色设备脱色后的图像浓度可以被减小到小于等于0.2,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脱色作用。因此,当接着在再用纸张P上印刷新的数据时,先前印刷的残存图像不明显,并且可以容易地读取新印刷的数据,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再用纸张。此外,当磁性传感器14b的控制电压值受到控制时,通过防止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附着于感光辊筒11的色粉量的波动,不管环境变化如何,均可以防止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的波动,提供良好的再用纸张,并且易于使色粉附着量维持在小于等于0.75(mg/cm2)。因此,不管环境改变如何,当重新使用纸张P时,都能够维持良好的脱色作用。
接下来,将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除了对所附着的色粉量的控制之外,此第二实施例与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分配有相同的参考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解释。
在第二实施例中,利用众所周知的图像质量维持/控制技术作为控制附着于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的技术,通过检测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并且控制图像形成部件10的处理,把附着在感光辊筒上的色粉量控制在0.75(mg/cm2)或更低。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感光辊筒11的分离充电器17和清理器18之间、沿感光辊筒的纵向的中心位置附近具有包括红外传感器的图像维持传感器50。当开始图像质量维持控制时,此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检测在沿感光辊筒11的纵向的中心附近形成的参考浓度块上所附着的色粉量。
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接收从感光辊筒11表面在光接受物上反射的光线,并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是一图像质量维持控制器,并且与CPU 52的输入侧相连,所述CPU52用于控制如图9的图像维持/控制系统的框图所示的整个图像形成设备。CPU 52通过按照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的检测结果、控制主充电器12的充电电压或者显像辊14a的显像偏压,来控制附着于感光辊筒11的色粉量。如此来设定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的检测值,以使其如图10所示按照附着于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量来改变。
此外,通过显像10毫米×10毫米的矩形实心块来形成参考浓度块,其中所述矩形实心块是通过随意设定主充电器12的表面电势、待施加到显像辊14a的显像偏压、以及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而获得的,其中这些随意设定的项目是图像形成部件10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条件。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由图像形成部件10控制图像形成处理条件来控制图像质量维持,以便使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检测到的在感光辊筒11上预备的参考浓度块的值变为例如2.4V。此外,图像质量维持控制的开始条件是:图像形成设备在接通电源之后处于预热状态时,以及每到200张时。
据此,在接通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之后进入预热状态时,通过在图像形成部件10中旋转感光辊筒11来形成参考浓度块。例如,在主充电器12的表面电势为-750V、待施加到显像辊14a的显像偏压以及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大约为2.5wt%的图像形成处理条件下,可形成10毫米×10毫米的矩形参考浓度块。然后,由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检测参考浓度块的色粉量。
当来自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的输出多于2.4V时,CPU 52调节/控制主充电器12、显像偏压或者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或者通过依据来自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50的输出结果组合它们来进行调节/控制。然后,图像形成部件变为就绪状态,根据CPU 52调节/控制的图像形成处理条件,依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来执行图像形成作业。当所形成的图像张数达到200张时,暂停图像形成作业,并且再次开始图像质量维持/控制。完成此图像质量维持控制之后,重新开始后续的图像形成作业。类似地,每次图像形成200张时暂停图像形成作业,并且开始图像质量维持/控制。
当执行这种图像维持/控制并且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图像形成测试时,附着在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量在0.5至0.6(mg/cm2)之间,并且可以获得稳定的色粉附着量。此外,当形成在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至纸张P上并且被固定时,并且进一步,当使用专用色彩擦除设备来擦除图像时,擦除之后的图像浓度小于等于0.2,并且可以获得优良的脱色作用。特别的是,甚至在30℃/85%RH的高湿度的条件下印刷的纸张经过8小时之后关闭电源后,也可获得优良的脱色作用。
依照此第二实施例,在形成图像时,当把附着在感光辊筒11上的色粉量控制为0.75(mg/cm2)或者更低时,能够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获得用脱色色粉形成的色粉图像的优良脱色作用,并且可以提供优良的再生纸张。此外,通过根据图像质量保持传感器50的参考浓度块检测结果来调节/控制图像形成处理条件,不管环境变化如何,都能够容易地把色粉附着量维持在0.75(mg/cm2)或者更低。据此,不管环境变化如何,当重新使用纸张P时,都能够维持优良的脱色作用。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修改,并且例如,除了两种成分的显像剂之外,显像剂可以是只包含一种脱色色粉的一种成分的显像剂。此外,用于检测使用两种成分的显像剂时的色粉比浓度的传感器可以是光学传感器或者类似产品,并且如果图像载体的色粉附着量可以维持在0.75(mg/cm2)或者更低,那么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不受限制。此外,用于使色粉脱色的机制也不受限制,只要在固定色彩之后可以使色彩脱色即可,并且色彩是可选的。另外,当通过加热擦除色彩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也不受限制。此外,当通过检测附着在图像载体表面上的色粉量而执行图像质量维持控制时,图像质量维持控制开始条件不受限制,并且图像质量维持和控制可以在每次开始新的图像形成作业时开始。所述图像载体不局限于感光辊筒,而可以是感光带状物。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形成图像时附着于图像载体上的色粉量控制为0.75(mg/cm2)或者更低。据此,可以获得对用色彩脱色色粉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色粉图像的优良的脱色作用,并且可以提供优良的并且没有明显残存图像的再用纸张。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载体;
潜像形成部件,用于在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
显像部件,用于通过使脱色色粉附着于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来形成色粉图像,
其中,利用显像部件附着于图像载体上的脱色色粉的量低于0.75mg/c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载体是感光辊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潜像形成部件包括充电器,用于对感光辊筒均匀地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潜像形成部件包括曝光部件,用于对应于图像数据来照射激光束以便在感光辊筒上形成静电潜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显像部件使用由脱色色粉和磁性载体这两种成分构成的显像剂,并且所述显像部件根据湿度来校正所述两种成分构成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显像部件具有磁性传感器,用于检测两种成分的显像剂的色粉比浓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用于检测附着在图像载体上的脱色色粉量;以及
图像质量维持/控制部件,用于根据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潜像形成部件和/或显像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质量维持/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显像部件的显像偏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质量维持/控制部件通过所述潜像形成部件控制所述图像载体的充电电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脱色色粉的实际比重是0.9至1.2g/cm3。
1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以及
通过把脱色色粉附着于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像来形成色粉图像,
其中,在显像步骤中附着于静电潜像上的脱色色粉量低于0.75mg/cm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显像步骤中使用由脱色色粉和磁性载体这两种成分构成的显像剂,并且在显像步骤中根据湿度来校正色粉比浓度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由图像质量维持传感器检测附着于图像载体上的脱色色粉量;并且
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潜像形成步骤和/或显像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控制显像步骤中的显像偏压。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潜像形成步骤具有向图像载体均匀充电的充电步骤,并且图像质量维持控制步骤通过充电步骤来控制图像载体的充电电势。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脱色色粉的实际比重是0.9至1.2g/cm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068,894 | 2005-03-02 | ||
US11/068,894 US7203436B2 (en) | 2005-03-02 | 2005-03-02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decolorizing ton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8440A CN1828440A (zh) | 2006-09-06 |
CN1828440B true CN1828440B (zh) | 2010-06-16 |
Family
ID=3694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04447.1A Active CN1828440B (zh) | 2005-03-02 | 2006-02-14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203436B2 (zh) |
JP (1) | JP2006243698A (zh) |
CN (1) | CN18284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69328A1 (en) * | 2005-05-27 | 2006-11-3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ditionally using erasable toner |
US7567767B2 (en) * | 2006-06-30 | 2009-07-2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controlling method |
US7945189B2 (en) * | 2007-04-17 | 2011-05-1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JP4671180B2 (ja) * | 2007-11-21 | 2011-04-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JP4598091B2 (ja) * | 2008-02-05 | 2010-12-15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剤調整方法 |
JP5487901B2 (ja) * | 2009-11-19 | 2014-05-14 |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消色性トナーの印刷方法 |
JP5122603B2 (ja) * | 2010-04-23 | 2013-01-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
US8319808B2 (en) | 2010-05-25 | 2012-11-2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739648B2 (ja) * | 2010-11-24 | 2015-06-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879976B2 (en) * | 2010-12-03 | 2014-11-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nd 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nd erasing method |
US8908231B2 (en) * | 2011-06-21 | 2014-12-0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at selectively emphasize a specific color when converting a multicolored image to monochrome |
US20130101305A1 (en) * | 2011-10-20 | 2013-04-25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fixing device |
JP2013174778A (ja) * | 2012-02-27 | 2013-09-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24623B2 (ja) * | 2014-06-18 | 2019-06-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969200B2 (en) * | 2015-02-05 | 2018-05-1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ecol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US11201978B2 (en) * | 2019-01-17 | 2021-12-14 | Valido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chiving documen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27572A (ja) * | 1991-11-06 | 1993-05-25 | Mita Ind Co Ltd | 情報記録紙 |
JPH0720666A (ja) | 1993-06-30 | 1995-01-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EP0678790A4 (en) * | 1993-11-05 | 1996-05-08 | Bando Chemical Ind | DECOLORABLE TON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20060088350A1 (en) | 2004-10-26 | 2006-04-2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xing devic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ressing roller having a reversed crown shape |
-
2005
- 2005-03-02 US US11/068,894 patent/US7203436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9-26 JP JP2005278415A patent/JP2006243698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2-14 CN CN200610004447.1A patent/CN1828440B/zh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3-30 US US11/694,208 patent/US7583909B2/en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7-20666A 1995.01.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583909B2 (en) | 2009-09-01 |
US20070166065A1 (en) | 2007-07-19 |
US20060198649A1 (en) | 2006-09-07 |
US7203436B2 (en) | 2007-04-10 |
JP2006243698A (ja) | 2006-09-14 |
CN1828440A (zh) | 2006-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8440B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 |
CN10223628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与图像形成方法 | |
US697066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image formation on specialty media by altering interpage transfer voltage or current | |
US8204395B2 (en) | Wet development device, wet development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device | |
US10895828B2 (en) | Contact control of print blanket to impression drum | |
CN10226236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H074963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483662B2 (en) |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
JP200003981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80246440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33760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4003731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059994B2 (en) |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60088350A1 (en) | Fixing devic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ressing roller having a reversed crown shape | |
US5237368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with a reversible thermosensitive medium | |
JP200507013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474423B2 (ja) | 制御装置 | |
US8005377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H05232841A (ja) | 光沢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106171A (ja) | 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06330456A (ja) | 電子写真装置 | |
JPH0912783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59727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4262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32832A (ja) | 回転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