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2826B -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2826B
CN102192826B CN2011100293899A CN201110029389A CN102192826B CN 102192826 B CN102192826 B CN 102192826B CN 2011100293899 A CN2011100293899 A CN 2011100293899A CN 201110029389 A CN201110029389 A CN 201110029389A CN 102192826 B CN102192826 B CN 102192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ster
deflection
collision
motor
driven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9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2826A (zh
Inventor
合木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2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轻量化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中,将滑车(1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滑车(11)上通过旋转轴心将能够搭载供试体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偏转滑车(14)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在滑车(1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

Description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破坏机动车而使碰撞时客室产生的加速度再现,并使二次碰撞引起的乘客的伤害程度再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机动车的碰撞试验中存在用于评价碰撞量或客室的剩余空间量等物理量和乘客伤害值的实车碰撞试验,但在实车上乘放假人并以规定速度碰撞冲撞壁的方法为破坏试验,非常花费成本。因此,将搭载有假人和安全气囊等的白车身、模拟车身等(以下称为“供试体”)安装在台车上,对该台车施加与实车碰撞时大致相同的加速度,使作用于供试体的冲击度非破坏性地再现而评价乘客伤害值,从而进行用于开发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
作为此种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在能够前后滑动的滑车上将中间滑车(sled)的前端部支承为沿上下及左右回旋自如,在该中间滑车上能够搭载供试体,通过利用致动器将停止状态的滑车向后方压出(日语:打ち出す)而对供试体施加机动车碰撞时的加速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8701号公报
对于上述以往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来说,当通过致动器对中间滑车施加加速度时,为了使该中间滑车进行水平回旋而使供试体产生偏转(ョ一イング)动作,而在中间滑车的侧部设置突出部并将供试体偏置搭载在该突出部侧。因此,中间滑车向侧方较大突出,从而存在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轻量化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架台,其被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偏转滑车,其前部通过旋转轴心水平回旋自如地支承在该架台上,且能够搭载供试体;偏心重量部,其设置在该偏转滑车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加速度装置,其对所述架台的前方侧施加后方加速度。
因此,仅通过在偏转滑车的规定的位置设置偏心重量部,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进行偏转动作,从而无需使偏转滑车自身大型化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滑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由所述旋转轴心支承而所述偏转滑车被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
因此,能够抑制偏转滑车的大型化。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体搭载在所述偏转滑车上的侧方的偏置位置,所述偏心重量部在所述供试体的偏置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偏转滑车的前方侧端。
因此,通过将偏心重量部设置在偏转滑车上的最佳位置,从而能够对供试体施加适当的偏转动作,并且能够实现该偏心重量部的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滑车呈矩形形状,所述偏心重量部固定在该偏转滑车的上表面内。
因此,通过在偏转滑车的上表面内固定偏心重量部,从而在偏转滑车的外周侧不需要突起物等,机动车碰撞试验中的妨碍消失,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试验。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对所述偏转滑车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
因此,通过制动装置能够对供试体施加适当的偏转动作。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减震器。
因此,通过将制动装置为减震器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低成本化。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备液压减震器和根据所述加速度装置的动作而对该液压减震器进行液压控制的控制装置。
因此,通过对供试体施加最佳的偏转动作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
在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力施加部和控制装置,所述旋转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述偏转滑车施加旋转力,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速度装置的动作连动而使所述旋转力施加部动作。
因此,通过控制装置,与加速度装置的动作连动而使旋转力施加部动作,从而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能够使供试体与偏心重量部一起进行偏转动作,从而能够使偏心重量部小型轻量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由于在搭载供试体的偏转滑车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偏心重量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供试体容易进行偏转动作,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滑车(架台)
12地面(日语原文:床面)
14偏转滑车
15旋转轴
16供试体
17偏心块(偏心重量部)
18发射装置(加速度装置)
19机械减震器(制动装置)
31电-液伺服减震器(制动装置)
32液压减震器
33伺服阀
34伺服控制盘
35PC(控制装置)
41电-液伺服致动器(旋转力施加部)
42液压致动器
43伺服阀
44油箱
45液压蓄能器
51板车(架台)
52减速装置(加速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优选的实施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通过该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架台的滑车11是具有规定厚度的框架件,俯视观察下呈前后方向(在图1及图2中为左右方向)长的矩形形状。具有规定间隔的左右一对轨道13a、13b沿前后方向附设在地面12上,滑车11通过固定在下表面的滑动件11a、11b支承为沿轨道13a、13b移动自如。
偏转滑车14与滑车11同样,为具有具备规定厚度的板材的框架件,俯视观察下呈前后方向(在图1及图2中为左右方向)长的矩形形状。并且,偏转滑车14虽然与滑车1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但左右方向的宽度比滑车11宽。该偏转滑车14配置在滑车11的上方,前部通过旋转轴15支承在该滑车11上。即,旋转轴15具有沿铅垂方向的旋转轴心A,且旋转轴15从上方贯通偏转滑车14及滑车11的前部,将两者支承为相对旋转自如,由此偏转滑车14在滑车11上被支承为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
另外,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搭载供试体16。该供试体16在本实施例中是仅具有骨架的机动车的所谓白车身,白车身中安装有座椅16a、转向装置16b、安全气囊16c等装备件,并且安装有假人16d。该供试体16搭载在偏转滑车14中的规定的位置,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供试体16搭载在偏转滑车14上,因此以作为该供试体16的机动车的前方(在图1及图2中为左方)为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并以作为供试体16的机动车的后方(在图1及图2中为右方)为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后方进行说明。另外,以作为供试体16的机动车的侧方、即左右方向(在图1及图2中为上方及下方)作为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侧方、即左右方向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由于需要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因此供试体16在偏转滑车14上搭载在向一侧偏置的位置上。即,偏转滑车14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通过旋转轴15(旋转轴心A)支承而偏转滑车14被支承为在滑车11上水平回旋自如。并且,供试体16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通过旋转轴15(旋转轴心A)固定在偏转滑车14上的偏向侧方(左方)的位置上。即,在通过旋转轴心A的偏转滑车14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B与供试体16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C之间设定有偏置量D。
此外,在实车碰撞试验中,该旋转中心A是实车碰撞时的旋转(偏转)的中心位置,实际上是发动机的前表面与ODB铝蜂窝材料的内部钢骨面的碰撞位置,因此考虑上述情况而设定偏转滑车14上的供试体16的搭载位置。
另外,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作为偏心重量部的偏心块17。在实际的机动车的偏置碰撞中,回旋力(偏转动作)与机动车的后方加速度一起起作用,但在本实施例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由于偏转滑车14的重量妨碍该回旋力,因此为了促进偏转滑车14的回旋而设置偏心块17。因此,该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中的前方侧配置在偏置配置供试体16的一侧的侧端。这种情况下,优选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上的与中心线B正交的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在偏转滑车14的左右方向的最外侧。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容易安装的位置、不妨碍碰撞试验的实施的位置,而将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内固定在最前端且偏置配置有供试体16的左侧的最侧端。
此外,偏心块17根据已知的参数、例如滑车11或偏转滑车14的设计数据(重量或重心位置等)、实车碰撞试验中得到的相对于碰撞时间的加速度变化、偏转角度变化的各数据,基于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而设定搭载位置和重量。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的地面12上设置有对滑车1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作为加速度装置的发射装置18。该发射装置18具有通过液压控制(或空气压力控制、摩擦控制等)而向滑车11侧压出的活塞18a,在该活塞18a的前端与滑车11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压出活塞18a,能够对该滑车1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加速度。即,通过发射装置18对滑车1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情况与偏转滑车14上的供试体16发生前方碰撞时受到前方加速度的情况为同样的方式,从而能够模拟性地发生机动车碰撞事故。
在滑车1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有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作为制动装置的机械减震器19。该机械减震器19配置在供试体16偏置的一侧的滑车11的侧方。即,在机械减震器19中,其主体的后端部通过安装轴21与从滑车11的侧端部突出的安装托架20连结成转动自如,而向前端侧突出的活塞杆19a的前端部通过安装轴22与偏转滑车14的下表面连结成转动自如。
此外,虽然设有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机械减震器19,但在滑车11上设有阻止偏转滑车14的规定角度以上的水平回旋的未图示的限动件。优选该限动件相对于偏转滑车14的逆时针回旋方向及顺时针回旋方向这两方向配置。
在此,对上述的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通过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实施机动车碰撞试验时,事先根据滑车11、偏转滑车14的设计数据(重量、重心位置等)、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得到的相对于碰撞时间的加速度变化、偏转角度变化的各数据,将发射装置18中的活塞18a的压出力、偏转滑车14上的供试体16的位置设定成规定值,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的变化(波形)再现。
然后,首先,如图2所示,在相对于滑车11使偏转滑车14及供试体16平行配置的状态下,通过对发射装置18进行液压控制,而压出活塞18a,对处于停止状态的滑车11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滑车11、偏转滑车14、供试体16的后方加速度)G,而将模拟碰撞时的加速度G向供试体16施加。
如此,如图3所示,滑车11伴随被施加的目标前后加速度G而向后方移动,在向后方移动规定距离的状态下,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即,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以后部向左方移动的方式在图3中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水平回旋。通过该动作,而能够对固定在偏转滑车14上的供试体16施加规定的偏转动作。
此时,伴随偏转滑车14及供试体16的偏转动作,而机械减震器19动作,对偏转滑车14的回旋制动。因此,偏转滑车14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而对供试体16施加偏转动作。
如此,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滑车1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滑车11上通过旋转轴心A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偏转滑车14上的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在滑车1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
因此,仅通过在偏转滑车14的规定的位置固定偏心块17,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轻量化。这种情况下,由于偏心块17基于已知的参数来设定搭载位置或重量,因此旋转响应在全部的时间区域中与成为目标的旋转波形一致,从而可以不需要伺服设备和伺服设备的控制。
另外,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在偏转滑车14中,将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在旋转轴心A通过旋转轴15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因此能够抑制偏转滑车14的大型化。
另外,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供试体16搭载在偏转滑车14上的侧方的偏置位置,并将偏心块17设置在供试体16的偏置方向上的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端。因此,通过将偏心块17设置在偏转滑车14上的最佳位置,能够对供试体16施加适当的偏转动作,并且能够减轻该偏心块17的重量(质量)而能够实现装置的轻量化。
另外,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使偏转滑车14为矩形形状,并将偏心块17固定在该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内。因此,通过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内固定偏心块17,而在偏转滑车14的外周侧不需要突起物等,机动车碰撞试验中的妨碍消失,从而能够适当地实施试验。
另外,在实施例1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设置机械减震器19作为对偏转滑车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因此,通过机械减震器19能够对供试体16施加适当的偏转动作,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低成本化。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部件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例2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4所示,滑车11被支承为沿着在地面12上附设的左右一对轨道13a、13b移动自如。偏转滑车14配置在滑车11的上方,其前部通过旋转轴15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滑车11上,从而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并且,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以规定的偏置量D搭载供试体16。
另外,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该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固定在偏置配置供试体16的一侧的侧端。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设置有对滑车1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该发射装置18具有通过液压控制而向滑车11侧压出的活塞18a,在该活塞18a的前端与滑车11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压出活塞18a,能够对该滑车1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加速度。
在滑车1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置有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作为制动装置的电-液伺服减震器31。该电-液伺服减震器31配置在供试体16偏置的一侧的滑车11的侧方。即,电-液伺服减震器31具有液压减震器32和伺服阀33,液压减震器32的后端部通过安装轴21与滑车11的安装托架20连结成转动自如,而活塞杆32a的前端部通过安装轴22与偏转滑车14的下表面连结成转动自如。
伺服阀33调整对液压减震器32供给或排出的油量,经由伺服控制盘34与控制装置(计算机,PC)35连接。该控制装置35被输入滑车11或偏转滑车14的设计数据(重量、重心位置等)、通过实车碰撞试验的得到的相对于碰撞时间的加速度变化、偏转角度变化的各数据,该控制装置35控制伺服控制盘34,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从而对偏转滑车14施加制动。这种情况下,伺服控制盘34根据来自液压减震器32的变位输出信号而对伺服阀33输出伺服阀输入信号。
因此,发射装置18压出活塞18a,对处于停止状态的滑车11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并将模拟碰撞时的加速度G向供试体16施加。于是,滑车11伴随被施加的目标前后加速度G而向后方移动,在向后方移动了规定距离的状态下,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此时,控制装置35对电-液伺服减震器31进行控制,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即,控制装置35通过经由伺服控制盘34来调整伺服阀33的开度,从而调整基于液压减震器32的制动力,对偏转滑车14施加适当的制动,施加使供试体16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那样的偏转动作。
如此,在实施例2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滑车1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滑车11上通过旋转轴心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偏转滑车14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在滑车1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并且,设置电-液伺服减震器31作为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
因此,仅通过在偏转滑车14的规定的位置固定偏心块17,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而且,通过电-液伺服减震器31能够对供试体16施加最佳的偏转动作,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侧视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部件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3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5所示,滑车11被支承为沿着在地面12上附设的左右一对轨道13a、13b移动自如。偏转滑车14配置在滑车11的上方,其前部通过旋转轴1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滑车11上,从而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并且,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以规定的偏置量D搭载供试体16。而且,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有偏心块17。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设置有对滑车1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该发射装置18具有通过液压控制而向滑车11侧压出的活塞18a,在该活塞18a的前端与滑车11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压出活塞18a而对该滑车1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加速度。
另外,在滑车1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有能够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作为旋转力施加部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该电-液伺服致动器41配置在供试体16偏置的一侧的滑车11的侧方。即,电-液伺服致动器41具有液压致动器42、伺服阀43、油箱44、液压蓄能器45,液压致动器42的后端部通过安装轴21与滑车11的安装托架20连结成转动自如,而活塞杆42a的前端部通过安装轴22与偏转滑车14的下表面连结成转动自如。
伺服阀43调整由液压蓄能器45对液压致动器42供给或排出的油量,并经由伺服控制盘34与控制装置(计算机,PC)35连接。该控制装置35被输入滑车11或偏转滑车14的设计数据(重量或重心位置等)、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得到的相对于碰撞时间的加速度变化、偏转角度变化的各数据,该控制装置35与发射装置18的动作连动,对伺服控制盘34进行控制,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从而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旋转力矩)。
此外,也可以将该电-液伺服致动器41作为偏转滑车14的制动装置使用。
因此,发射装置18压出活塞18a,对处于停止状态的滑车11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而将模拟碰撞时的加速度G施加给供试体16。此时,控制装置35与发射装置18的动作连动,对电-液伺服致动器41进行控制,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即,控制装置35通过经由伺服控制盘34来调整伺服阀43的开度,来调整基于液压致动器42的驱动力,从而对偏转滑车14施加适当的旋转加速度。于是,滑车11伴随被施加的目标前后加速度G而向后方移动,在向后方移动了规定距离的状态下,通过使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供试体16进行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那样的偏转动作。
如此,在实施例3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滑车1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滑车11上通过旋转轴心A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滑车1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发射装置18,并在滑车1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置与发射装置18连动而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
因此,通过设置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能够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而且,通过电-液伺服致动器41能够对供试体16施加最佳的偏转动作,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而且,能够实现设置在偏转滑车14上的偏心块17的小型轻量化。
[实施例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部件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6及图7所示,作为架台的板车(日语原文:カ一ト)51是具有规定厚度的台车,俯视观察下呈前后方向(在图6及图7中为左右方向)长的矩形形状,并在下表面部的前后及左右安装有四个车轮51a。这种情况下,板车5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能够在地面12上进行前进及后退。这种情况下,板车51通过电动绞盘(日语原文:ウインチ)牵引,但也可以为搭载有电动机等的自行式。偏转滑车14配置在板车51的上方,其前部通过旋转轴1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板车51上,从而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并且,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以规定的偏置量D搭载供试体16。
另外,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有偏心块17。该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固定在偏置配置供试体16的一侧的侧端。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设有当板车51发生碰撞时对该板车5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作为加速度装置的减速装置52,该减速装置52具有通过液压控制而向板车51的相反侧牵引的活塞52a,通过使该活塞52a的前端与板车51的前端碰撞,能够使该板车51减速并对该板车5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减速度。
在滑车1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有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作为制动装置的机械减震器19。
在此,对上述的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实施机动车碰撞试验时,事先根据板车51或偏转滑车14的设计数据(重量、重心位置等)、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得到的相对于碰撞时间的加速度变化、偏转角度变化的各数据,将板车51的车速、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的减速力、偏转滑车14上的供试体16的位置预先设定成规定值,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
因此,对板车51和减速装置52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使板车51以规定的速度前进,当板车51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将模拟该碰撞时的加速度G施加给供试体16。于是,板车51在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由于减速而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然后,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伴随偏转滑车14及供试体16的偏转动作,机械减震器19动作,对偏转滑车14的回旋施加制动。因此,偏转滑车14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而对供试体16施加偏转动作。
如此,在实施例4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板车5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板车51上通过旋转轴心A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偏转滑车14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在滑车11的后方侧配置施加前方加速度的减速装置52。
因此,仅通过在偏转滑车14的规定的位置固定偏心块17,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
[实施例5]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部件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5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8所示,板车51通过四个车轮51a(参照图6)而能够在地面12上进行前进及后退。偏转滑车14配置在板车51的上方,其前部通过旋转轴1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板车51上,从而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并且,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以规定的偏置量D搭载供试体16。
另外,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置偏心块17。该偏心块17在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固定在偏置配置供试体16的一侧的侧端。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设有当板车51发生碰撞时对该板车5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减速装置52,该减速装置52具有通过液压控制而向板车51的相反侧牵引的活塞52a,通过使该活塞52a的前端与板车51的前端碰撞,能够使该板车51减速并对该板车5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减速度。
在板车5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置有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电-液伺服减震器31。该电-液伺服减震器31配置在供试体16偏置的一侧的板车51的侧方,其具有液压减震器32和伺服阀33。并且,伺服阀33经由伺服控制盘34与控制装置(计算机,PC)35连接。
因此,对板车51和减速装置52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板车51以规定的速度前进,当板车51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将模拟该碰撞时的加速度G施加给供试体16。于是,板车51在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由于减速而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然后,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此时,控制装置35控制电-液伺服减震器31,调整基于液压减震器32的制动力,对偏转滑车14施加适当的制动,施加使供试体16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那样的偏转动作,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
如此,在实施例5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板车5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板车51上通过旋转轴心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偏转滑车14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有偏心块17,在滑车1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减速装置52,并且,设置电-液伺服减震器31作为对偏转滑车14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
因此,仅通过在偏转滑车14的规定的位置固定偏心块17,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而且,能够通过电-液伺服减震器31对供试体16施加最佳的偏转动作,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
[实施例6]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部件具有同样功能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6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如图9所示,板车51通过四个车轮51a(参照图6)而能够在地面12上进行前进及后退。偏转滑车14配置在板车51的上方,其前部通过旋转轴1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板车51上,从而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心A水平回旋自如。并且,在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能够以规定的偏置量D搭载供试体16。而且,偏转滑车14中,在旋转轴15(旋转轴心A)的侧方设有偏心块17。
在滑车11及偏转滑车14的前方侧设有当板车51发生碰撞时对该板车51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减速装置52,该减速装置52具有通过液压控制而向板车51的相反侧牵引的活塞52a,通过使该活塞52a的前端与板车51的前端碰撞,能够使该板车51减速并对该板车51施加向后方的冲击力、即减速度。
另外,在板车5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有能够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该电-液伺服致动器41配置在供试体16偏置的一侧的板车51的侧方,且具有液压致动器42、伺服阀43、油箱44及液压蓄能器45。并且,伺服阀43经由伺服控制盘34与控制装置(计算机,PC)35连接。此外,也可以使用该电-液伺服致动器41作为偏转滑车14的制动装置。
因此,对板车51和减速装置52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使板车51以规定的速度前进,当板车51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将模拟该碰撞时的加速度G施加给供试体16。此时,控制装置35与减速装置52的动作连动,控制电-液伺服致动器41,调整基于液压致动器42的驱动力,以使偏转角度的时间变化(波形)再现,从而能够对偏转滑车14施加适当的旋转加速度。于是,板车51在与减速装置52的活塞52a发生碰撞时由于减速而施加目标前后加速度G,然后,偏转滑车14以旋转轴15(旋转轴心A)为支点进行偏转动作,由此供试体16进行水平旋转偏转角度θ那样的偏转动作。
如此,在实施例6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中,将板车51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在该板车51上通过旋转轴心A将能够搭载供试体16的偏转滑车14的前部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在板车51的前方侧配置施加后方加速度的减速装置52,并在板车51与偏转滑车14之间设置与减速装置52连动而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
因此,仅通过设置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电-液伺服致动器41,就能够在机动车碰撞试验中使供试体16进行偏转动作,无需在偏转滑车14自身上设置突出部而不会使其大型化,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轻量化。而且,通过电-液伺服致动器41能够对供试体16施加最佳的偏转动作,从而能够提高试验精度。此外,能够实现设置在偏转滑车14上的偏心块17的小型轻量化。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在偏转滑车14上将供试体16向其左方偏置配置,但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在偏转滑车14上将供试体16向其右方偏置配置。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将作为偏心重量部的偏心块17设置在了偏转滑车14的上表面部,但只要不妨碍偏转滑车14相对于滑车11、板车51的水平回旋的位置即可,也可以设置在偏转滑车14的下表面部或侧面部前表面部等。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作为对偏转滑车14施加旋转力的部件,设置了偏心重量部(偏心块17)、旋转力施加部(电-液伺服致动器41),作为制动装置,设置了机械减震器19、电-液伺服减震器31,但也可以将它们并用。而且,旋转力施加部并不局限于电-液伺服致动器41。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通过在搭载供试体的偏转滑车的旋转轴心的侧方设置偏心重量部,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轻量化,从而能够适用于任何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Claims (7)

1.一种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架台,其被支承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
偏转滑车,其前部通过旋转轴心水平回旋自如地支承在该架台上,且能够搭载供试体;
偏心重量部,其设置在该偏转滑车上的旋转轴心的侧方;
加速度装置,其对所述架台的前方侧施加后方加速度,
所述偏转滑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由所述旋转轴心支承而所述偏转滑车被支承为水平回旋自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试体搭载在所述偏转滑车上的侧方的偏置位置,所述偏心重量部在所述供试体的偏置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偏转滑车的前方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转滑车呈矩形形状,所述偏心重量部固定在该偏转滑车的上表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对所述偏转滑车的水平回旋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减震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具备液压减震器和根据所述加速度装置的动作而对该液压减震器进行液压控制的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旋转力施加部和控制装置,所述旋转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述偏转滑车施加旋转力,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速度装置的动作连动而使所述旋转力施加部动作。
CN2011100293899A 2010-02-10 2011-01-24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Active CN102192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7891 2010-02-10
JP2010027891A JP4959821B2 (ja) 2010-02-10 2010-02-10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2826A CN102192826A (zh) 2011-09-21
CN102192826B true CN102192826B (zh) 2013-10-09

Family

ID=4435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93899A Active CN102192826B (zh) 2010-02-10 2011-01-24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2241A1 (zh)
JP (1) JP4959821B2 (zh)
KR (1) KR101317022B1 (zh)
CN (1) CN102192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5791B4 (de) 2011-11-04 2015-04-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üfeinrichtung für Crash-Simulationsversuche
DE102011086581B4 (de) * 2011-11-17 2014-06-1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üfeinrichtung zur Kraftfahrzeug-Crashsimulatio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Prüfeinrichtung
CN102564778B (zh) * 2012-01-13 2014-05-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囊式机车车辆推动碰撞实验系统
JP2013156039A (ja) * 2012-01-26 2013-08-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及び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の制御方法
CN102564722B (zh) * 2012-02-17 2014-06-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白车身安装座
CN102854021B (zh) * 2012-03-01 2015-07-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碰撞模拟台车装置
CN102620940B (zh) * 2012-03-29 2014-05-14 湖南大学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围强度试验装置
CN102865990B (zh) * 2012-09-14 2015-09-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碰撞试验的滑车
DE102012223194B4 (de) * 2012-12-14 2018-01-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estanordnung zur Crash-Simulation von Kraftfahrzeugen
CN103105279B (zh) * 2013-01-11 2015-08-1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牵引释放阻尼装置
CN104165744A (zh) * 2013-05-16 2014-11-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台车碰撞试验的可旋转安装台架
DE102013112480A1 (de) * 2013-11-13 2015-05-13 Airbus Operations Gmbh Aufpralltestvorrichtung und Aufpralltestverfahren zum Abbilden eines Aufpralls
RU2567994C2 (ru) * 2014-01-23 2015-1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ма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академика С.П. Королева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ГАУ) Способ проведения краш-теста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на боковой удар
CN103969015B (zh) * 2014-04-11 2016-08-24 无锡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KR101595422B1 (ko) 2014-05-07 2016-02-19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컨테이너형 수송용기의 동적시험을 위한 충격응답스펙트럼 구현 방법
KR101642468B1 (ko) 2014-08-08 2016-07-28 코리아테스팅 주식회사 무게 밸런싱 타입 다이나믹 요잉 시뮬레이터
CN104458186B (zh) * 2014-12-15 2017-02-08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小偏置正面碰撞的壁障系统
US10190937B2 (en) * 2015-03-07 2019-01-29 Omnitek Partners Llc High-G shock testing machine
KR101679962B1 (ko) 2015-04-14 2016-11-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테스트용 대차 구조
CN105222977A (zh) * 2015-10-30 2016-01-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试验壁障
KR101774659B1 (ko) * 2015-11-09 2017-09-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레드 시험용 유니버설 벅
KR101774658B1 (ko) * 2015-11-09 2017-09-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레드 시험용 유니버설 벅
JP6151415B1 (ja) * 2016-01-13 2017-06-21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運転模擬試験装置
US9828052B2 (en) * 2016-04-29 2017-11-28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test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n airbag module in a vehicle
CN106124225B (zh) * 2016-08-19 2018-09-25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偏转模拟测试结构及其测试方法
JP6702831B2 (ja) * 2016-09-13 2020-06-03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
CN106198066B (zh) * 2016-09-28 2019-02-2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列车碰撞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06198067B (zh) * 2016-09-28 2019-01-2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列车碰撞试验系统
KR101844780B1 (ko) * 2016-12-02 2018-04-05 코리아테스팅 주식회사 동적 제동력 및 제어성능이 향상된 서보액츄에이터 동적 제동시스템
JP6857056B2 (ja) * 2017-03-09 2021-04-14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
US10401260B2 (en) * 2017-04-20 2019-09-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al offset impact tes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907343B (zh) * 2017-10-24 2019-08-1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骑乘人碰撞试验装置
CN109211578A (zh) * 2017-12-28 2019-01-15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旋转台面
US11024193B1 (en) * 2018-03-06 2021-06-01 Eureka Saxton Interactive driver test administration systems
JP7012597B2 (ja) * 2018-04-26 2022-01-28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の試験条件設定方法及び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の試験条件設定システム
CN110823587B (zh) * 2018-08-08 2021-04-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
CN110874965A (zh) * 2018-09-01 2020-03-10 杨宝山 模拟汽车落水逃生体验装置
JP7202926B2 (ja) * 2019-02-25 2023-01-12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及び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方法
CN109887371B (zh) * 2019-03-29 2020-11-24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教学用安全驾驶碰撞体验台
JP6729778B1 (ja) * 2019-06-07 2020-07-2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センターピラーの側面衝突試験装置、該側面衝突試験装置を用いたセンターピラーの側面衝突試験における試験条件決定方法
CN112687173B (zh) * 2020-12-25 2022-06-21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主被动安全协同优化的汽车碰撞演示平台
CN113465943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子系统碰撞试验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5402A (en) * 1992-02-25 1994-09-06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Vehicle crash simulator system for testing crash sensors
WO2004088270A2 (en) * 2003-03-28 2004-10-14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Vehicle crash simulator with dynamic motion simulation
JP2006138701A (ja) * 2004-11-11 2006-06-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の簡易型ヨーイング装置
CN101430251A (zh) * 2008-12-25 2009-05-13 中南大学 车辆部件实物碰撞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JP2009204395A (ja) * 2008-02-27 2009-09-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シミュレータの構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5716A (en) * 1990-06-01 1994-10-18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Generalized rotary shock and impact testing machine
JP3991014B2 (ja) * 2003-08-11 2007-10-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衝突試験装置
JP2006023118A (ja) * 2004-07-06 2006-01-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衝突試験用台車
JP2006138700A (ja) * 2004-11-11 2006-06-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の簡易型ピッチング装置
JP2007114084A (ja) * 2005-10-21 2007-05-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衝突試験方法及び衝突試験装置
JP4995119B2 (ja) * 2008-02-27 2012-08-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衝突シミュレータのピッチング装置
US9104791B2 (en) * 2009-05-28 2015-08-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diting a model of a physical system for a sim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5402A (en) * 1992-02-25 1994-09-06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Vehicle crash simulator system for testing crash sensors
WO2004088270A2 (en) * 2003-03-28 2004-10-14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Vehicle crash simulator with dynamic motion simulation
JP2006138701A (ja) * 2004-11-11 2006-06-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模擬試験装置の簡易型ヨーイング装置
JP2009204395A (ja) * 2008-02-27 2009-09-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衝突シミュレータの構成機器
CN101430251A (zh) * 2008-12-25 2009-05-13 中南大学 车辆部件实物碰撞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93674A (ko) 2011-08-18
JP2011163976A (ja) 2011-08-25
US20110192241A1 (en) 2011-08-11
CN102192826A (zh) 2011-09-21
KR101317022B1 (ko) 2013-10-11
JP4959821B2 (ja)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826B (zh)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CN102466556B (zh)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US9442044B2 (en) Vehicle test system
CN106945715A (zh) 车辆转向设备、自主车辆转向设备、车辆和车辆转向方法
EP216271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vehicle
CN104619530B (zh) 用于三轮车辆的转向和控制系统
US9442043B2 (en) Vehicle test apparatus and vehicle test system
EP2331929B1 (en) Autopilot system for use in a wind tunnel
CN103959034A (zh) 汽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及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的控制方法
CN102466555B (zh) 机动车碰撞模拟试验装置
EP3782865A1 (en) Braking system for a test platform
CN107054182A (zh) 悬挂装置和方法
JP2014215242A (ja) 車両用試験装置
KR20140100324A (ko) 조향 시스템
CN108845110A (zh) 一种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力学特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Rehnberg et al. Scale model investigation of the snaking and folding stability of an articulated frame steer vehicle
JP2014215226A (ja) 車両用試験装置
US9886875B2 (en) Intrusion simulator
JP2014215224A (ja) 車両用試験装置
JP6380798B2 (ja) 車両挙動再現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3

Address after: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Machinery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