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9603B - 发动机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603B
CN102189603B CN201110051570.XA CN201110051570A CN102189603B CN 102189603 B CN102189603 B CN 102189603B CN 201110051570 A CN201110051570 A CN 201110051570A CN 102189603 B CN102189603 B CN 102189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gine
axle
carburetor
driven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15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603A (zh
Inventor
奥见正义
近藤雅树
梨本知伸
户泽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9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6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02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 B28D1/04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blades or saw-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or with friction saw discs
    • B23D45/16Hand-held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372Rotatable type
    • Y10T83/9408Spaced cut forming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Saw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的发动机式切割机。该发动机式切割机为手提式,包括:旋转刀具,其为圆板状;发动机,其用于驱动旋转刀具;滤清器,被供给向发动机的空气通过该滤清器;化油器,其用于在通过了滤清器的空气中混合燃料;壳体,其用于收容滤清器和化油器;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其由操作者操作,并且借助连杆与化油器相连接;轴,其安装在壳体上,并且使操作构件能摆动地支承该操作构件。并且,在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保持轴的轴安装槽。

Description

发动机式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来驱动圆板状的旋转刀具的发动机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和用于驱动旋转刀具的发动机,该发动机式切割机例如在建筑工地被用于切割混凝土、钢材。
发动机式切割机还包括:滤清器,被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通过该滤清器;化油器(carburetor),其用于在通过了滤清器的空气中混合燃料;壳体,其用于收容滤清器和化油器;操作构件,其由操作者操作,并且与化油器相连接。操作构件被安装在壳体上的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28792号公报
在以往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采用使用于保持操作构件的轴穿过形成于壳体的安装孔而保持该轴的构造。在采用该种构造时,当组装发动机式切割机时,需要自轴的一端使轴穿入壳体的安装孔。在该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不能预先将操作构件安装在轴上,需要一边使轴穿入壳体的安装孔,一边将操作构件安装在该轴上,因此很难进行作业。此外,随后需要将操作构件与化油器连接,但在将操作构件安装到壳体上之后,由于空间上的裕量很小,因此也很难进行将操作构件与化油器连接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容易组装的构造的发动机式切割机。
本发明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为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旋转刀具,其为圆板状;发动机,其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滤清器,供向发动机的空气通过该滤清器;化油器,其用于在通过了滤清器的空气中混合燃料;壳体,其用于收容滤清器和化油器;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其由操作者操作,并且借助连杆与化油器相连接;轴,其安装在壳体上,并且用于以使操作构件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操作构件。并且,在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保持轴的轴安装槽。
在上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用于支承操作构件的轴由轴安装槽保持。当采用该种结构时,在组装发动机式切割机时,能够容易地将轴嵌入壳体的轴安装槽中。在该情况下,也能预先将操作构件安装到轴上,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操作构件。此外,在预先将连杆与该操作构件相连接时,也能够在随后容易地进行操作构件与化油器的连接。
优选上述发动机式切割机还具有滤清器托架,滤清器托架固定在壳体上,并且介于滤清器与化油器之间,该滤清器托架用于将通过了滤清器的空气引导到化油器中。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滤清器托架上设置有轴按压部,该轴按压部从上述轴安装槽开口的方向与保持在该轴安装槽中的轴抵接。
采用上述构造,在操作者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的过程中,能够防止保持在轴安装槽中的轴移动或脱离轴安装槽。不用另外设置用于按压轴的构件。另外,通过使固定在壳体上的滤清器托架也与同样安装在壳体上的轴抵接,能够使滤清器托架在壳体内作为支柱发挥作用,有意识地提高了壳体的刚性。
优选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轴的两端分别相对的一对轴定位部。
采用该构造,不用在轴上设置弹性挡圈(circlip)等防脱构件,就能够防止出现被保持在轴安装槽中的轴沿轴向移动而脱离轴安装槽的那样的情况。
优选上述轴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是与上述轴自上述操作构件受到的力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采用该构造,即使在操作者操作了操作构件时,轴被轴安装槽牢靠地保持,从而操作构件的动作稳定。
上述轴安装槽设置在轴的一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轴的其他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该轴的周围设置有空间。
采用该构造,能够容易地将安装在轴安装槽中的轴卸下。
作为上述操作构件的一例,该操作构件可以是与化油器的节气门相连接的气门操纵杆、与化油器的阻气阀相连接的开关杆、用于切换上述发动机的开启和关闭的通断开关中的至少一个。
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容易组装气门操纵杆等操作构件的组装作业容易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另外,当采用在滤清器托架上设置有轴按压部的构造时,能够防止轴脱落,并且还能一并提高壳体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侧(驱动侧)观察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
图2是自上方观察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
图3是图1的Ⅲ-Ⅲ剖视图。
图4是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的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壳体主体、滤清器托架和滤清器罩的组装构造的图。
图6是从另一角度表示壳体主体、滤清器托架和滤清器罩的组装构造的图。
图7是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组装构造的图。
图8是表示化油器的臂与化油器座的凹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连接构造的图。
图10是从另一角度表示滤清器托架、化油器和化油器座的连接构造的图。
图11是表示分油器(oil separator)和通气管(breatherpipe)借助密封构件的通孔彼此连接后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节气门操纵杆(throttle lever)和开关杆的组装构造的图。
图13是表示节气门操纵杆和开关杆的组装构造的分解图。
图14是保护装置的右视图。
图15是从前侧观察的保护装置的图。
图16是保护装置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4的ⅩⅦ-ⅩⅦ剖视图。
图18是图16的ⅩⅧ-ⅩⅧ剖视图。
图19是表示使发动机式切割机相对于工件的表面最大程度地倾斜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图1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侧视图,图2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俯视图。另外,图3表示图1的Ⅲ-Ⅲ剖视图。发动机式切割机10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12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12的主体14。旋转刀具12能切割石质材料、金属材料,发动机式切割机10例如在建筑工地被用来切割混凝土、钢材。
如图1、图2所示,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时,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位于水平方向的一侧。在下述说明中,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的状态为基准,将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所位于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作前方,将该前方的相反方向称作后方。另外,将铅垂上方仅称为上方,将铅垂下方仅称为下方。另外,如图2所示,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作左侧,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称作右侧。例如,如下地描述旋转刀具12:旋转刀具12位于主体14的前方,其旋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在水平面H的上方与水平面H垂直。
在主体14上设置有前方手柄16和后方把手28。前方手柄16由管件形成,其是由操作者把持的手柄,并且兼作用于确保主体14的强度的框架。前方手柄16在主体14的前方部分从主体14的上方向左侧延伸。后方把手28设置在主体14的后方下部。后方把手28自主体14呈环(loop)状地延伸。在后方把手28上设置有节气门操纵杆30等的操作开关。另外,在后方把手28的下部设置有后方腿部38。
通常,操作者用左手把持前方手柄16,用右手把持后方把手28,从而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然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移动,利用旋转刀具12切割工件。这样,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是由操作者保持的手提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这里,当操作者如上所述地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时,操作者位于主体14的左侧。由于操作者通常位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因此也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称作操作者侧。
主体14具有用于驱动旋转刀具12的发动机18。发动机18是四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四冲程型的发动机(以下有时称作四冲程发动机)利用气门传动机构开闭进气口和排气口,因此与利用活塞开闭该进气口和排气口的二冲程型发动机相比,具有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少且燃烧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的这样的优点。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通过采用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能够显著提高该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环境性能。
发动机18由于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因此与混合润滑型的二冲程发动机不同,需要与燃料分开地单独供给发动机润滑油。另外,需要以适当的频度补充、更换该发动机润滑油。因此,发动机18设置有用于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口18a和用于排出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油排出口18b。
另外,发动机18并不限定为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也可以是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但是,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情况下,许多发动机润滑油在发动机内被循环利用,与燃料一起被消耗的发动机润滑油量极少,因此,与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相比,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具有环境性能优异的这样的优点。此外,由于发动机润滑油的消耗量变少,因此还能抑制操作者所负担的运转成本。另外,在采用混合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时,在长时间未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化油器内,燃料挥发而只残留发动机润滑油,进而堵塞化油器。对于这一点,在采用分离润滑型的四冲程发动机时,还能获得不易发生上述那样的问题的效果。
主体14包括安装有旋转刀具12的刀具臂56。刀具臂56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且向主体14的前方延伸。如图3所示,刀具臂56包括固定在发动机18上的第一板件56b和固定在第一板件56b上的第二板件56c,在第二板件56c上设置有以使旋转刀具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刀具12的工具轴56e。
另外,刀具臂56还包括固定在发动机18的驱动轴(曲轴)18c上的驱动带轮56a、固定在工具轴56e上的从动带轮56f和架设在驱动带轮56a与从动带轮56f上的传动带56d。由此,由发动机18输出的转矩被传递至工具轴56e,旋转刀具12被发动机18驱动旋转。这样,刀具臂56也是用于将发动机18的输出转矩传递至旋转刀具12的传动机构。并且,设置有作为传动机构的刀具臂56的主体14的右侧一般情况下有时会被称为驱动侧。这里,能够调整第一板56b和第二板56c的彼此固定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传动带56d的张紧程度。另外,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和工具轴56e彼此平行,两者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在刀具臂56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旋转刀具12的旋转刀具罩58。
主体14包括用于供操作者起动发动机18的反冲起动装置(recoil starter)44。反冲起动装置44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且设置在刀具臂56上。如图3所示,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穿过驱动带轮56a而延伸,反冲起动装置44与该驱动轴18c的顶端部分相连接。在反冲起动装置44上设置有供操作者操作的起动操纵杆42。当操作者拉起动操纵杆42时,发动机18的驱动轴18c旋转,发动机18起动。
主体14包括保护装置50。保护装置50设置在主体14的前方下部。主体14的前方下部是工件切屑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位置,保护装置50将飞散的工件切屑朝向主体14的下方反弹。由此,能够防止与主体14碰撞的工件切屑例如朝向操作者反弹。另外,在保护装置50上设置有一对滚轮52和前方腿部54。一对滚轮52位于前方腿部54的前方。当操作者向上抬起后方把手28时,一对滚轮52与工件的表面抵接,其成为用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倾斜运动的支点。另外,在后述段落中对保护装置5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14包括壳体20。壳体20由树脂材料形成。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6、滤清器罩24和顶罩22。顶罩22固定在滤清器罩24上,滤清器罩24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壳体主体26的一部分构成为用于贮存发动机18的燃料的燃料罐,壳体主体26设置有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口40。另外,在壳体主体26上一体地形成有上述后方把手28,后方把手28的内部空间也构成为燃料罐的一部分。
图4表示主体14的右侧。另外,在图4中,一部分是剖视图,用于表示壳体20内的构造。
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润滑油供给口18a和润滑油排出口18b都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当像这样地将润滑油供给口18a和润滑油排出口18b设置在主体14的同侧时,操作者不用改变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朝向或相对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移动自己的位置就能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作业。另外,能够同时辨认润滑油供给口18a和润滑油排出口18b,因此能够防止在出现忘记关闭润滑油排出口18b的情况下直接紧接着自润滑油供给口18a供给发动机润滑油的这样的错误。此外,由于将润滑油供给口18a和润滑油排出口18b配置在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此对于位于这些口的相反侧的左侧(操作者侧)的操作者来说,润滑油供给口18a、润滑油排出口18b的存在不会妨碍作业的进行。
而且,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40也设置在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而,对于位于这些构件的相反侧的左侧(操作者侧)的操作者来说,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40的存在不会妨碍作业的进行。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润滑油供给口18a、润滑油排出口18b、反冲起动装置44、该反冲起动装置44的起动操纵杆42和燃料供给口40全都设置在刀具臂56所在的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因而,如图2所示,与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相比,主体14的左侧(操作者侧)不存在较大的凹凸。由此,操作者能够不在意主体14的凹凸地舒适地进行作业。
接下来,说明壳体20的内部构造。如图4所示,在壳体20内形成有图中的箭头F所示的流路,构成如下构造,即,使从顶罩22的进气窗22a导入的空气穿过壳体20并经过进气连接管62而供给至发动机18中。
在壳体20的内部沿上述的流路F设置有前置滤清器68、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前置滤清器68位于顶罩22与滤清器罩24之间,主滤清器70位于滤清器罩24与壳体主体26之间。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的状态下,前置滤清器68位于主滤清器70的上方。通过使从进气窗22a导入的空气依次通过前置滤清器68和主滤清器70,能够去除(即过滤)该空气含有的粉尘。此时,空气在自下向上通过了前置滤清器68后,沿顶罩22和滤清器罩24的内表面流动,其流动方向改变大约270度后通过主滤清器70。
通过了主滤清器70的空气接下来通过化油器74。化油器74在通过了主滤清器70的空气中混合燃料。化油器74是通用的化油器,包括节气阀、单向阀和空气平衡管(air vent)等。在化油器74中被混合了燃料的空气(所谓的混合气体)经由进气连接管62而用于供给至发动机18。另外,进气连接管62位于壳体20的外部。另外,在图4中,在进气连接管62的上方图示了通气管64。通气管64自发动机18延伸,且与后述的分油器82相连接。另外,通气管64是在发动机18中用于将漏出至摇臂室罩(rocker cover)内的窜气去除的管路,其与发动机18内的包括曲轴箱的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路径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采用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在四冲程发动机中,进气口设置在缸盖上,因此与进气口相连接的化油器74位置相对靠上。因此,如果将主滤清器70配置在化油器74的上方,则主滤清器70相对于发动机18向上方大幅突出,会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高度尺寸变大。因而,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如图4所示,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沿空气通过该主滤清器70和化油器74的方向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即,化油器74位于发动机18的后方,主滤清器70位于化油器74的后方。采用该种配置构造,即使在采用了四冲程型的发动机18的情况下,也能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高度尺寸比较小。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采用比较大型的主滤清器70,主滤清器70的一部分向后方把手28的上方伸出。结果,在后方把手28的上部,壳体20的后表面(滤清器罩24的部分)也呈凸状地突出。这样地,在使主滤清器70的一部分或全部伸出至后方把手28的上方地进行配置时,能够搭载大型的主滤清器70。通过搭载大型的主滤清器70,主滤清器70不易发生堵塞,从而能够减少操作者清扫主滤清器70的频度。另外,即使壳体20的后表面在后方把手28的上部呈凸状地突出,也很少干涉操作者的把持后方把手28的手。并且,假设在干涉构成问题的情况下,调整后方把手28的角度也是有效的。
另外,在以往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采用二冲程型的发动机。在二冲程发动机中,进气口设置在缸体上,与该进气口相连接的化油器位置相对靠下。因此,在以往的发动机式切割机中,主滤清器70配置在化油器74的上方,由此能够实现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小型化(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采用如下设计,在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在水平面H上时,发动机18的气缸的中心轴线C相对于铅垂方向V向化油器74侧倾斜。这样地配置发动机18时,能够将与发动机18相连接的化油器74和主滤清器70配置得位置更靠下。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小发动机10的高度尺寸。而且,四冲程发动机在缸盖的上部具有气门传动机构,且在曲轴箱的下部具有油底壳(oil pan),因此与二冲程发动机相比其高度尺寸相对较大,可能导致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大型化。对于该问题,在如上述那样地倾斜配置发动机18时,能够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设计成小型的。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滤清器70与化油器74之间设置有滤清器托架72。滤清器托架72将通过了主滤清器70的空气引导至化油器74。滤清器托架72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其用于定位保持主滤清器70。
如图5和图6所示,滤清器托架72和滤清器罩24一起被共用的螺栓84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与单独地固定滤清器托架72和滤清器罩24的构造相比,采用该构造能够简化构造、削减零件件数,从而能够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更加小型化。而且,能够简化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组装工序。另外,虽然在图4和图5中未图示,但如后所述,在滤清器托架72上预先组装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和进气连接管62等。另外,在组装滤清器罩24和滤清器托架72时,将主滤清器70配置在滤清器罩24与滤清器托架72之间。
如图4所示,壳体20具有用于固定化油器74的化油器座66。化油器座66安装在图4和图5所示的壳体主体26的缺口部26a中,其构成壳体20的外壁的一部分。
化油器座66隔着密封构件76安装在壳体主体26上。密封构件76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弹性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构件76由高分子材料(详细而言是橡胶材料)形成,这只是一例。借助密封构件76的变形,使得化油器座66相对于壳体主体26能够位移。
图7表示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的零件组。如图7所示,在化油器座66上不仅组装化油器74,而且还组装滤清器托架72和进气连接管62。这里,利用共用的螺栓80来组装滤清器托架72、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及进气连接管62。另外,在组装上述零件组时,将垫圈78配置在滤清器托架72与化油器74之间,将密封构件76配置在化油器座66的周缘。
如图7所示,化油器座66具有两根向化油器74侧突出的支柱部66b。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支柱部66b从下方支承化油器74而将化油器74保持在组装位置。通过利用支柱部66b保持化油器74,进行上述组装作业的操作者无需用手支承化油器74,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如图7所示,化油器座66形成有凹部66c。凹部66c形成在化油器座66的位于化油器74侧的面上。如图8所示,凹部66c与用于开闭化油器74的节气阀的臂74c面对,用于防止该臂74c与化油器座66接触。这样,通过在与臂74c面对的范围内形成凹部66c,能够较窄地设计化油器座66与滤清器托架72之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小型化。
在如图7所示地隔着化油器74使滤清器托架72与化油器座66固定后,如图5和图6所示地将滤清器托架72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此时,化油器座66隔着密封构件76安装在壳体主体26的缺口部26a中。因而,即使滤清器托架72、壳体主体26和化油器座66产生尺寸误差,通过使化油器座66相对于壳体主体26被动地位移,也能将滤清器托架72准确地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
图9和图10表示滤清器托架72、化油器74、化油器座66和密封构件76的与流路相关的连接关系。如图9和图10所示,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滤清器托架72的开口72a借助化油器74的主通路74a与化油器座66的开口66a相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分油器82一体地形成在滤清器托架72上。另外,分油器82自滤清器托架72向化油器74侧突出。如果是分油器82向主滤清器70侧突出的构造,则不能避免分油器82与主滤清器70干涉,需要比分油器82充分大地形成滤清器托架72。相对于此,只要是分油器82向化油器74侧突出的构造,就能够不使滤清器托架72大型化地容易地将分油器82设定在不与化油器74干涉的位置处。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密封构件76上形成有两个通孔76a。这两个通孔76a的位置与分油器82的两个螺纹接头部82a的位置相对应。这里,分油器82的螺纹接头部82a是呈管状地突出的连接口,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是用于收纳该螺纹接头部82a的收纳口。另外,通孔76a的周围76b、76c在密封构件76的正反面呈管状地突出。采用上述结构,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如图11所示,分油器82的各个螺纹接头部82a从壳体20的内侧与密封构件76的对应的通孔76a自动连结。之后,在将通气管64从壳体20的外侧与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分别连结时,分油器82和通气管64借助通孔76a彼此连接。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构造,不用在壳体20内的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使通气管64与分油器82相连接的麻烦的作业。另外,如图11所示,通气管64借助接头65与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相连结。但通气管64也可以不借助接头65地与密封构件76的通孔76a直接连结。
如图10所示,在化油器74上设置有与空气平衡管相连接的软管螺纹接套(hose nipple)74b。该软管螺纹接套74b的顶端向滤清器托架72延伸。另一方面,在滤清器托架72上的与软管螺纹接套74b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气连接口72b。采用该构造,在隔着化油器74将滤清器托架72组装在化油器座66上时,化油器74的软管螺纹接套74b与滤清器托架72的空气平衡管连接口72b自动连结。因而,在壳体20内的有限空间中,不需要进行借助管等将化油器74的软管螺纹接套74b与滤清器托架72的空气平衡管连接口72b连接起来的麻烦的作业。
接下来,参照图4、图12和图13说明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的组装构造。如图4所示,节气门操纵杆30被轴34支承,且能以轴34为中心摆动。节气门操纵杆30借助连杆30a与化油器74的节气门相连接。另外,在该轴34上除了安装有节气门操纵杆30,还安装有开关杆32。开关杆32也同样能够以轴34为中心摆动。开关杆32借助连杆32a与化油器74的阻气阀相连接。
图12表示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组装在了壳体主体26上的状态,图13表示将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的组装构造分解后的状态。如图12和图13所示,壳体主体26形成有沿轴34的轴向延伸的轴安装槽26b。轴安装槽26b从轴34的径向保持该轴34。轴安装槽26b的上方是敞口的,因此能够将轴34容易地嵌入在轴安装槽26b中。特别是,能够在将节气门操纵杆30、弹簧构件30b和开关杆32预先安装在轴34上的状态下将轴34嵌入在轴安装槽26b中。
这里,在操作者操作节气门操纵杆30和开关杆32时,各杆30、32对轴34施加向下的力。相对于此,轴安装槽26b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方。这样,轴安装槽26b的开口方向与轴34自各杆30、32受力的方向彼此不相同,从而轴34牢靠地被保持在轴安装槽26b中,各杆30、32的动作稳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轴安装槽26b分成两个槽,在这两个轴安装槽26b之间形成为在轴34的周围形成有空间的构造。这样,当采用轴安装槽26b只设置在轴34的一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轴34的其他长度范围内形成为在轴34的周围设置有空间的构造时,还能够容易地将安装在轴安装槽26b中的轴34卸下。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滤清器托架72上形成有两处轴按压部72c。轴按压部72c从轴安装槽26b敞口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上方)与保持在该轴安装槽26b中的轴34抵接。采用该构造,不用另外设置用于按压轴34的构件就能防止被保持在轴安装槽26b中的轴34移动或脱离轴安装槽26b。另外,固定在壳体主体26上的滤清器托架72同样与支承在壳体主体26上的轴34抵接,从而滤清器托架72在壳体20内也作为支柱(或梁)发挥功能,能够有意地提高壳体20的刚性。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26上设置有一对分别与轴34的两端相对的轴定位部26c。采用该构造,不用在轴34上设置弹簧挡圈(circlip)等防脱构件,就能防止出现被保持在轴安装槽26b中的轴34沿轴向移动而脱离轴安装槽26b那样的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9说明保护装置50的结构。图14是从右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图16是从下方观察保护装置50的图。另外,图17是图14的ⅩⅦ-ⅩⅦ剖视图,图18是图16的ⅩⅧ-ⅩⅧ剖视图。并且,图19表示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切割工件W时的状态。这里,图中的直线S表示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旋转面S是旋转的旋转刀具12所在的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是与旋转刀具12的旋转轴垂直且包含旋转刀具12在内的平面。但由于旋转刀具12具有有限的厚度,因此根据旋转刀具12的一方的端面的位置来定位旋转面S。另外,图19中的箭头D表示工件W的切屑飞散的路径。
保护装置50包括保护面90、一对滚轮52和前方腿部54。前方腿部54的角部54a被倒角加工成曲面状,从而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倾斜。一对滚轮52隔着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同轴地配置,且一对滚轮52的旋转轴与旋转刀具12的旋转轴平行。保护面90设置在一对滚轮52之间。保护面90是形成在保护装置50上的槽状的曲面,其沿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延伸。
如图18所示,保护面90大致形成为朝向斜前下方的倾斜面。即,越是靠近旋转刀具12的前方位置越离开工件表面地倾斜。保护面90使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工件切屑向主体14的下方反弹。由此,能够防止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工件切屑在主体14上向操作者反弹。另外,在保护装置5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用的突起50a,突起50a形成为容易将保护装置50安装在主体14上的结构。这里,为了向主体14的下方顺利地引导工件切屑,可以将保护面90形成为没有凹凸的面或凹凸较少的面。但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工件切屑,也可以特意设置槽、突起。
保护面90以旋转面S为分界,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和右侧(驱动侧)的范围90b之间具有不同的形状。即,保护面90具有以旋转面S为分界的非对称的形状。结果,保护面90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相对于旋转刀具12的旋转面S非对称地反弹。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保护面90中,如图17所示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的整个范围内,其法线向量N指向旋转面S地相对于旋转面S倾斜。换言之,在形成为槽状的保护面90的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内,离旋转面S越远,保护面90的深度越浅。因而,在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内,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被向旋转面S反弹。即,能够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到左侧(操作者侧)的切屑向右侧(驱动侧)反弹。由此,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多反弹向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操作者位于该反弹方向的相反侧即左侧(操作者侧),从而能够不被切屑妨碍地舒适地使用发动机式切割机10。
上述的保护面90的形状只是一个例子,并非限定保护面90的形状。只要是能将自旋转刀具12飞散的切屑的半数以上向主体14的右侧(驱动侧)反弹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使左侧(操作者侧)的范围90a和右侧(驱动侧)的范围90b之间的保护面90的角度、深度、面积不同。
如图19所示,操作者在使一对滚轮52与工件W的表面抵接进而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倾斜的状态下,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沿工件W的表面移动。此时,即使在工件W的表面上存在障碍物(例如工件W的碎片、工件W的突起部),也能利用保护面90的倾斜而越过障碍物。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中,即使在以一对滚轮52为支点而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最大程度地倾斜时(图19的状态),保护面90也能以其越接近旋转刀具12的位置(前方侧)距工件W的表面越远的方式倾斜。即,越是保护面90的靠近旋转刀具12的位置(前方侧),从工件W的表面到保护面90的高度T越高。采用该构造,无论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W的表面倾斜时的角度是多少,都能利用保护面90的倾斜越过存在于工件W表面的障碍物。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说明仅为举例,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包括以上具体例子的各种变形例或等同例。
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特征可以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来发挥其实用性,其并不限定为申请时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组合。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举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在仅实现其中一个目的时的技术本身也具有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式切割机,其为手提式,其特征在于,
该发动机式切割机包括:
旋转刀具,其为圆板状;
发动机,其用于驱动上述旋转刀具;
滤清器,供向上述发动机的空气通过该滤清器;
化油器,其用于在通过了上述滤清器的空气中混合燃料;
壳体,其用于收容上述滤清器和上述化油器;
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其由操作者操作,并且借助连杆与上述化油器相连接;
轴,其安装在上述壳体上,并且使上述操作构件能摆动地支承该操作构件,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上述轴的轴安装槽,
该发动机式切割机还具有滤清器托架,该滤清器托架固定在上述壳体上,并且介于上述滤清器与上述化油器之间,该滤清器托架用于将通过了上述滤清器的空气引导至上述化油器;
在上述滤清器托架上设置有轴按压部,该轴按压部从上述轴安装槽开口的方向与被该轴安装槽保持的轴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轴的两端分别相对的一对轴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轴的两端分别相对的一对轴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安装槽设置在上述轴的一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该轴的其他部分的长度范围内,在该轴的周围设置有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可以是与上述化油器的节气阀相连接的气门操纵杆、与上述化油器的阻气阀相连接的开关杆、用于切换上述发动机的开启和关闭的通断开关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可以是与上述化油器的节气阀相连接的气门操纵杆、与上述化油器的阻气阀相连接的开关杆、用于切换上述发动机的开启和关闭的通断开关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包括上述气门操纵杆和上述开关杆这两个构件,并且这两个构件被上述轴同轴地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包括上述气门操纵杆和上述开关杆这两个构件,并且这两个构件被上述轴同轴地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包括上述气门操纵杆和上述开关杆这两个构件,并且这两个构件被上述轴同轴地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操作构件包括上述气门操纵杆和上述开关杆这两个构件,并且这两个构件被上述轴同轴地支承。
CN201110051570.XA 2010-03-03 2011-03-03 发动机式切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6695 2010-03-03
JP2010046695A JP5457887B2 (ja) 2010-03-03 2010-03-03 エンジンカッ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603A CN102189603A (zh) 2011-09-21
CN102189603B true CN102189603B (zh) 2015-06-24

Family

ID=44530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15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9603B (zh) 2010-03-03 2011-03-03 发动机式切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3706B2 (zh)
JP (1) JP5457887B2 (zh)
CN (1) CN102189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6751B2 (ja) * 2012-01-18 2016-04-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DE102012218070A1 (de) * 2012-10-03 2014-04-03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geführtes, benzinbetriebenes Arbeitsgerät
US20140216228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Milliken & Company Tool support assembly
JP6165666B2 (ja) * 2014-04-14 2017-07-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型作業機のキャブレタ取付け構造及び取付け方法
EP4008466A1 (de) * 2020-12-04 2022-06-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scheibenförmigen werkzeug und einem schutzblech zum schutz vor funkenflug
CN115625800B (zh) * 2022-10-25 2023-09-26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水电安装用开槽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4234Y (zh) * 2004-05-14 2005-08-03 牟丹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刀锯夹持机构
CN1894068A (zh) * 2003-12-09 2007-01-10 电气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作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4376A (en) * 1951-11-03 1955-08-02 Continental Motors Corp Power plants
US2693789A (en) 1953-05-11 1954-11-09 Briggs & Stratton Corp Air-cooled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4345353A (en) * 1979-07-23 1982-08-24 Tennant Company Filtering device
JPS6114403Y2 (zh) 1980-03-26 1986-05-06
SE431523B (sv) 1980-06-09 1984-02-13 Electrolux Ab Motorsag
US4463636A (en) * 1982-02-25 1984-08-07 Martin G. Heller Holding fixture and trimmer for PC boards
DE3239986A1 (de) 1982-10-28 1984-05-03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kreisscheibenfoermigen werkzeug
DE3546028C2 (de) 1985-12-24 1995-09-28 Stihl Maschf Andreas Luftfilter für ein Motorgerät
JPS63130659A (ja) 1986-11-21 1988-06-02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耐衝撃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H01101726U (zh) 1987-12-25 1989-07-10
DE4120875C2 (de) 1991-06-21 2000-06-08 Stihl Maschf Andreas Motorkettensäge mit im Kettenraddeckel integrierter Bremsvorrichtung
US5177871A (en) * 1991-10-08 1993-01-12 Textron Inc. Power tool belt tension system
JP3178922B2 (ja) 1992-12-03 2001-06-25 小松ゼノア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SE470567B (sv) 1993-01-21 1994-08-29 Electrolux Ab Anordning vid kapmaskin, cirkelsågmaskin eller motsvarande
US5540210A (en) 1994-02-03 1996-07-30 Jones; Stephen Adjustable guide for a power saw
DE4404465B4 (de) 1994-02-11 2007-09-27 Fa. Andreas Stihl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Filterkasten
DE9410988U1 (de) 1994-07-08 1994-09-15 Weber Maschinentechnik Gmbh Wasserberieselung für Fugenschneider
US5738064A (en) 1995-11-15 1998-04-14 Wci Outdoor Products, Inc. Vibration weld chassis assembly
JP3233018B2 (ja) 1996-05-15 2001-11-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カッタ
SE515594C2 (sv) 1997-06-25 2001-09-03 Electrolux Ab Handmanövrerad kapmaskin med i maskinkroppen vridbart fästad handtagsbåge
JP3052653U (ja) 1998-03-26 1998-09-29 長岡技研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トカッタ−
DE19820029C2 (de) 1998-05-05 2000-06-15 Wacker Werke Kg Führungswagen für ein von Hand führbares Arbeitsgerät, insbesondere einen Trennschleifer
US6427677B1 (en) * 1998-11-02 2002-08-06 Black & Decker Inc. Tile saw
SE520988C2 (sv) 1998-11-12 2003-09-16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fört arbetsredskap med generator
SE517633C2 (sv) * 1999-05-10 2002-06-25 Electrolux Ab Handhållen, förbränningsmotordriven kap- eller sågmaskin med ringformad klinga
US6561887B2 (en) 2000-02-17 2003-05-13 Bao Shyan Lai Protective cover detachably installed on a cutting machine/engraving machine combination
DE20104536U1 (de) 2001-03-16 2001-05-23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tragbares Arbeitsgerät mit Daumenstützen
DE10128612A1 (de) 2001-06-13 2002-12-19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US6568088B1 (en) 2002-03-07 2003-05-27 Mathias Am Ende Wheel attachment for portable power cutting tools
US6736126B2 (en) 2002-04-18 2004-05-18 Michael G. Schroer Glide plate overlay and glide plate assembly for a cutting saw and retrof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6748660B2 (en) 2002-05-15 2004-06-15 John P. Buser Debris-collection device for a power saw
JP2003334862A (ja) * 2002-05-22 2003-11-25 T S Tec Kk 表皮接着成形シートのパターン溝成形用クランプ装置
US8286539B2 (en) * 2002-11-01 2012-10-16 Black & Decker Inc. Tile saw
US7699049B2 (en) 2003-04-22 2010-04-20 Michael Burke Saw skid plate shield
DE10322640B4 (de) 2003-05-20 2012-08-23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0336873B4 (de) 2003-08-11 2007-09-20 Hilti Ag Schutzhaubenanordnung
US7325526B2 (en) 2003-11-21 2008-02-05 Husqvarna Outdoor Products Inc. Four-stroke engine system
DE202004007538U1 (de) 2004-05-07 2004-09-09 Schwarz, Thorsten Handkreissäge mit Verbrennungsmotor
DE202004007699U1 (de) 2004-05-13 2004-07-15 Dolmar Gmbh Fußeinheit für Trennschleifer
DE102004058136B4 (de) 2004-12-02 2020-12-10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JP4502837B2 (ja) 2005-02-08 2010-07-1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傾斜型汎用エンジン
DE202005006371U1 (de) 2005-04-20 2006-08-31 Dolmar Gmbh Trennschleifgerät
DE102005043118A1 (de) 2005-09-10 2007-03-15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JP2007176128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omatsu Zenoah Co チェーンソー
JP4755505B2 (ja) 2006-02-27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燃料ポンプの配置構造
GB2450717A (en) 2007-07-04 2009-01-07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cutter including air filter cleaning mechanism
EP2011992B1 (en) 2007-07-04 2014-11-19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cutter
US8272134B2 (en) * 2007-07-04 2012-09-25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cutter
GB2450720A (en) 2007-07-04 2009-01-07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cutter with pleated filter
US20090236900A1 (en) 2008-01-19 2009-09-24 Joseph Eugene Due Dust and debris evacuator for cut-off saw
JP5062488B2 (ja) 2008-06-13 2012-10-3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US8146574B2 (en) 2009-02-11 2012-04-03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Engine air management system
US20100251867A1 (en) * 2009-04-01 2010-10-07 Ping Shao Saw having a coolant supply
JP2010285974A (ja) * 2009-06-15 2010-12-24 Hitachi Koki Co Ltd エンジン工具
JP5457886B2 (ja) 2010-03-03 2014-04-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エンジンカッター
JP5608452B2 (ja) 2010-07-14 2014-10-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機用エンジ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作業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4068A (zh) * 2003-12-09 2007-01-10 电气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作机器
CN2714234Y (zh) * 2004-05-14 2005-08-03 牟丹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刀锯夹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14657A1 (en) 2011-09-08
US8683706B2 (en) 2014-04-01
JP2011177866A (ja) 2011-09-15
JP5457887B2 (ja) 2014-04-02
CN102189603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603B (zh) 发动机式切割机
CN102189604B (zh) 发动机式切割机
CN103026906B (zh) 园艺修整机
CN102189606B (zh) 发动机式切割机
US8701622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portable four-stroke engine
CN102189605B (zh) 发动机式切割机
CN102189607B (zh) 发动机式切割机
US8387595B2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four-stroke engine
US8646418B2 (en) Four-stroke engine and work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JP2022503632A (ja) ロータリーバルブ内燃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