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4348A -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4348A
CN102124348A CN2009801323708A CN200980132370A CN102124348A CN 102124348 A CN102124348 A CN 102124348A CN 2009801323708 A CN2009801323708 A CN 2009801323708A CN 200980132370 A CN200980132370 A CN 200980132370A CN 102124348 A CN102124348 A CN 102124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odies
frame
mentioned
detection
impact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23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4348B (zh
Inventor
时枝仁
高木由充
圷正志
佐川彰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2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4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在具有一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分别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地组合的缓冲单元的检测体处理系统中,在装置由于故障而停止的情况下,由于在缓冲器内保持了多个检测体架,因此在重新起动处理时的架容纳方面需要大量时间。另外,在系统结构中存在多个缓冲单元的情况下,根据缓冲单元数,重新起动时间倍增。在各缓冲单元上设置检测体架ID读取元件,重新起动时在缓冲单元内进行缓冲单元内的检测体架的ID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在控制部中进行各检测体架的搬运目的地的查询。之后,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搬运目的地指示,以缓冲单元为起点重新开始进行检测体的处理。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血液、尿液等生物体试样的定性、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离心分离等前处理及分析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尤其涉及通过输送检测体架的输送线来连接功能及处理能力不同的多个装置、且适合于有效运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血浆、血清、尿液等生物体试样的分析结果在诊断病情方面带来很多信息,在自动处理那种生物体试样的装置方面有很多现有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分析单元将架装入分析单元内,另外分别设置向分析单元外送出的移送元件,在分析单元的上游设置用于识别检测体的委托项目的识别元件,判断应该利用哪个分析单元进行作业,并对该分析单元发出架的装入指示。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沿着由带式传送器构成的输送线配置多个分析单元,在该输送线的一端侧配置架供给部并在另一端侧配置架回收部。另外,在架回收部的前方配置有架待机部以便自动进行再次检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8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1358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架的输送路径在架向分析单元输送之前便已确定。因此,在需要利用多个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从上游侧依次输送,且在上游侧必须进行分析的检测体有多个的情况下,架输送路径拥堵,即使有仅在下游侧进行分析的检测体也无法赶过去。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虽然设置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输送架的回路,但在将架先向下游侧的分析单元输送的情况下,在使架暂且返回到位于最上游的架供给单元后必须输送到上游侧的分析单元,因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妨碍从供给部供给的架的处理。
另外,由于需要进行自动重检的检测体集中在容纳单元之前的待机部,因此在为由处理速度不同的多个分析单元构成的系统的情况下,即便结果被输出且有要进行重检的架,也无法赶过之前进入待机部的架,从而产生徒劳的等待时间。另外,在进行重检时因返回到架供给部而浪费时间与妨碍所供给的架的进路其结果是相同的。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构成在功能模块中设置成对的缓冲单元的系统,但由于可在缓冲单元内保持多个检测体架,因此由某些障碍导致装置停止后的重新起动处理成为问题。
在进行重新起动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再次进行检测体容器识别编码或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后重新开始处理。这是因为,由于例如处于输送中途的架的位置不确定及在装置停止期间由操作员通过手工操作去除装置内的检测体架的情况下等无法确保是真正应该处理的检测体,防止拿错检测体。
也就是说,在重新起动时需要将全部的检测体架临时容纳在容纳部中,由操作员进行再投入,并处理多个检测体架的系统中,尤其在如本结构那样具有缓冲单元而处理大量的架的系统中,重新起动时间增多。
作为缓解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如下方法:例如在专利第365550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系统那样,在检测体架的输送路径中设置检测体容器识别编码或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部,根据读取的信息确定输送路径(分支)并重新开始处理。
但是,由于需要无条件地将检测体架顺次输送到读取部,因此在到达读取部的输送路径中产生拥堵,尤其是在由多个模块构成的系统中效率很低。另外,产生即使有应该紧急处理的检测体也无法赶过去并进行处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输送检测体架的输送线连接功能及处理能力不同的多个装置、且适合于有效运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是具备下述部件的自动分析装置: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与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对地设置、并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缓冲器;以及向该检测体缓冲器输送检测体的检测体输送装置,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一种检测体处理系统,在具有分析装置、前处理装置等不同功能与处理能力的一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分别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组合的缓冲单元通过由保持检测体容器且具有特有的识别编码的检测体架的投入部、输送部、容纳部构成的检测体架输送部连接的检测体处理系统中,上述缓冲器单元是在与检测体架输送部之间进行架的双向转装、在与成对的上述功能模块之间进行检测体架输送的单元,而且是具有作为可保持多个检测体架的缓冲部的独立的槽、相对于任意位置的上述槽可搬入搬出检测体架的检测体架移动部、以及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的单元,上述缓冲单元在重新起动时进行位于缓冲单元内的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和上述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决定检测体架的输送目的地,并再次开始处理。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缓冲单元内设置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能够在缓冲单元内确定缓冲单元内的检测体架信息,防止检测体架集中在架输送部上,并且能够大幅缩短重新起动及到再次开始处理的时间。
另外,通过将缓冲单元内的全部的检测体架一次容纳在缓冲部槽内,可优先处理紧急度高的检测体并再次开始处理。
另外,即使在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的系统中,由于利用分别成对的缓冲单元同时进行处理,因此可以不受系统结构的左右而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体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样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
图4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
图5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
图6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
图7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4是在缓冲单元与附属模块之间输送架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
图17是槽内架检测与架ID读取动作说明图。
图18是槽内架检测与架ID读取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系统的结构与检测体架的输送进行以下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体处理系统的俯视图。在图1中,例示包括下述部件的系统:进行检测体架的投入与容纳的取样单元100;在取样单元100与各功能模块之间输送检测体架的架输送单元200;沿着架输送单元200配置的、并在与架输送单元200之间进行检测体架的转装,而且使检测体架临时待机的缓冲单元300a、300b;与各个缓冲单元300a、300b成对并配置在缓冲单元的右侧的功能模块400a、400b;以及配置在缓冲单元300a的左侧的附属模块500。
图2表示取样单元100的结构。
取样单元100具备:用于将检测体架向系统投入的投入部101;用于将检测体架从系统中取出的容纳部102;将来自投入部的检测体架向架输送单元200输送的投入架移动单元103;用于识别检测体架的ID的架ID识别单元104;用于确认在检测体架上是否架设有检测体容器和检测检测体容器的高度的检测体容器高度检测单元105;用于识别架设在检测体架上的检测体容器上所粘贴的检测体ID的检测体ID识别单元106;将来自架输送单元200的架移动到容纳部102的容纳架移动单元107;以及用于将紧急检测体架或来自连接在比本系统还靠上游侧的检测体输送系统的检测体架向本系统投入的紧急检测体投入部108。
架设在投入部101上的检测体架通过投入杆109向投入架移动单元103输送。投入架移动单元103在将从投入部移动的架移动到架ID识别单元104所在的位置并进行了架ID的读取后,向检测体容器高度检测单元105移动。
在检测体容器高度检测单元中,确认在检测体架的各位置上是否架设有检测体容器并检测检测体容器的高度。
之后,将检测体架移动到检测体ID读取位置,并通过检测体ID识别单元106进行检测体ID的读取。
根据以上的架ID及检测体ID的信息,决定对检测体架的必要的处理,并决定作为输送目的地的功能模块。
投入架移动单元103在决定了检测体架的输送目的地后,使检测体架向架输送单元200移动。
紧急检测体架或与取样单元的上游侧连接的检测体输送系统从紧急检测体投入部108被投入取样单元100。从紧急检测体投入部108投入的架在进行与来自上述检测体投入部101的架相同的处理后,向架输送单元200移动。
另外,结束了在各功能模块的必要的处理的检测体架通过容纳架移动单元107输送到容纳部102前,并通过容纳杆110容纳在容纳部102中。
图1的架输送单元200具备两个架输送通道即从取样单元100向各功能模块400a、400b输送检测体架的进给通道201和从各功能模块400a、400b向取样单元100输送检测体架的返回通道202。
图3表示缓冲单元300的结构。
缓冲单元300包括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缓冲部302、保冷部303、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架输送部310、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以及ID读取部321,利用架转装机构330、架移动机构360、架搬出机构370、371作为驱动机构进行检测体架的移动。
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具有使一个架待机的空间,是将来自架输送单元200的检测体架向缓冲单元300转装的位置,并且是使从缓冲单元300向架输送单元200搬出的检测体架待机的位置。
缓冲部302由能使检测体架临时待机的独立的多个槽构成。
保冷部303可使架设有精度管理检测体等需要定期用功能模块进行处理的检测体的多个检测体架待机,具备用于防止检测体蒸发的保冷功能。
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具有使一个架待机的空间,是使来自缓冲单元300的检测体架向功能模块400输出的位置,并且是将结束了在功能模块的处理的检测体架向缓冲单元300搬入的位置。
架输送部310是在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与功能模块400之间进行检测体架的输送的部分。
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成为不借助于架输送单元200而用于进行在功能模块的检测体架处理的检测体投入取出部。
架转装机构330用于在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与上述架输送单元200的进给通道201之间、以及与返回通道202之间在Y方向上进行检测体架的双向转装。
就从取样单元100输送到进给通道201上的检测体架而言,将架移动到作为缓冲单元300的架转装位置的进给通道架搬入搬出位置。缓冲单元300通过架转装机构330,将检测体架转装到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
另外,就结束了在缓冲单元300的处理的架且输送到容纳部102的架而言,通过架转装机构330将架从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向返回通道架搬入搬出位置204搬出。之后,返回通道202将架输送到取样单元的容纳架移动单元107。
接着,对架在缓冲单元300内的移动动作进行说明。
架移动机构360包括可保持一个架并在Y方向上移动的存储桶(バツケト)361、与存储桶一起在Y方向上移动且用于使存储桶内的架向X方向移动的X机构362、以及安装在X机构上的上下移动的滑架363构成。
在此,以使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的检测体架向缓冲部302移动的动作为例,使用图4~图7说明架移动机构的详细情况。
首先,架移动机构360驱动Y驱动马达364使存储桶361向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的位置(图4)移动。并且,同时驱动X驱动马达365,使安装在X机构362上的滑架363移动到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上的检测体架下方,当移动到滑架363进入检测体架底部的槽中的位置时驱动Z驱动马达366,使滑架363上升(图5)。
在存储桶361、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的检测体架输送面上设有切口367以使滑架363在依旧保持上升的状态下可在X方向移动。另外,在缓冲部302、保冷部303等使用架移动机构360移动检测体架的部位也同样设有切口。
接着,通过驱动X驱动马达365来使滑架363移动到存储桶361下方,从而将检测体架移动到存储桶上(图6)。
在将检测体架移动到存储桶361上后,驱动Y驱动马达364,从而将存储桶361移动到作为移动目的地的缓冲部302上的槽位置。此时,存储桶上的架在X方向上移动,为了防止从存储桶上飞出,滑架363保持在上升状态。
在移动到缓冲部302的槽位置后,通过驱动X驱动马达365使滑架363移动到槽下方,从而将检测体架移动到缓冲部302的槽位置(图7)。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架从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1向存储桶361上的移动,但在从缓冲部302、保冷部303等向存储桶361上移动检测体架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另外,虽然说明了架从存储桶361上向缓冲部302的移动,但使检测体架向保冷部303、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等移动的情况也是相同的,通过独立地设置如缓冲部302等那样使检测体架待机的槽,可随机存取任意的检测体架。
接着,使用图8说明从缓冲单元300向功能模块400输送检测体架的动作。
向功能模块400输送的检测体架利用架移动机构360向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移动,并利用架搬出机构370向架输送部310移动。
架输送部310成为适合于各功能模块的机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以功能模块400将来自架输送部的架引入功能模块内并在分注等处理结束后使检测体架返回架输送部的类型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具有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架的引入与返回且能够在内部直列地保持多个架的缓冲器。
通过架搬出机构370移动到架输送部310上的检测体架通过架移动机构移动到功能模块的检测体架搬入位置401。
利用功能模块400的未图示的架搬入机构引入到功能模块内的检测体架,移动到进行分注等处理的处理位置402,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在此期间,若有接着应该在功能模块400进行处理的检测体架,则缓冲单元300以相同的步骤通过架输送部将检测体架移动到功能模块中,功能模块使检测体架在模块内的缓冲位置403待机。
在功能模块400结束了处理的检测体架通过未图示的架搬出机构再次返回架输送部310的架搬出位置404。架移动机构在与将检测体架输送到功能模块400上时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检测体架,并将检测体架搬出到缓冲单元300的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
使用图9~图13对检测体架的输送动作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410具有在相同位置进行来自架输送部的架的引入与返回且能够在内部将多个架保持在圆周上的扇形缓冲器411。
利用架搬出机构370移动到架输送部310的检测体架通过架移动机构移动到功能模块的扇形缓冲器411的槽412。
功能模块410使扇形缓冲器411旋转并进行将位于槽412的检测体架向功能模块410的处理线414移动的处理。在功能模块410进行处理的期间,架搬出机构370通过架输送部310将接着在功能模块410进行处理的检测体架移动到扇形缓冲器的槽413。
在功能模块410结束了处理的检测体架从处理线414返回扇形缓冲器411的槽412。功能模块410使扇形缓冲器411旋转并进行使位于槽413的检测体架向处理线414移动的处理。
结束了分析且保持在扇形缓冲器411的槽412上的架通过扇形缓冲器411的旋转返回架输送部310,并在与将检测体架输送到扇形缓冲器411上时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检测体架,从而将检测体架搬出到缓冲器单元300的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04。接着,在功能模块410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架搬出机构370通过架输送部310将接着在功能模块410进行处理的检测体架移动到扇形缓冲器的槽412。
这样一来,在功能模块410处理检测体架的期间,通过经常使架移动到扇形缓冲器411中的一个槽上,从而能够进行架的替换以使在功能模块的处理中断的时间最小。
接着,使用图14说明从缓冲器单元300向附属模块500输送架的动作。本实施方式的附属模块500配置在缓冲单元300的左侧,具有独立的检测体架的搬入位置与搬出位置。
向附属模块500搬出的检测体架移动到架移动机构360的存储桶361上,驱动架移动机构360的Y驱动马达364而移动到附属模块500的架搬入位置501。之后,架搬出机构371将存储桶361上的检测体架推到附属模块的搬入线上而搬出。
搬入到附属模块的检测体架在处理位置502进行了分注等处理后,向搬出线的架搬出待机位置503移动。
根据来自架搬出待机位置503的检测体架搬出要求,缓冲单元300的架移动机构360驱动Y驱动马达364,并将存储桶361移动到附属模块的架搬出位置503。之后,检测体架利用附属模块的架搬出机构504移动到存储桶361上。
接着,对从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投入的检测体架的输送动作进行说明。
若通过操作员在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上架设检测体架,则架移动机构360驱动Y驱动马达364并将存储桶361移动到一个架投入取出部位置320,驱动X驱动马达将滑架363移动到检测体架位置并使其上升。之后,使检测体架移动到ID识别单元321的位置并进行架ID的读取,接着,移动检测体架而通过未图示的检测体容器有无检测器确认是否架设了检测体容器并进行检测体ID的读取。依据进行了读取的架ID及检测体ID的信息确定在功能模块的处理内容。将结束了检测体ID的读取的检测体架移动到存储桶361上,根据上述输送动作,进行向功能模块及附属模块的输送并进行处理。结束了处理的检测体架同样通过存储桶361向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搬出并结束处理。
通过在缓冲单元上配备如本实施例所示的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那样的检测体架投入取出部,而且如上所述,电源、纯水的供给等做成独立供给的结构,因此,即使在因故障等使得上述取样单元100或架输送线路200无法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在功能模块的处理,另外,在缓冲单元300内的缓冲部302等上待机的检测体架通过操作员从未图示的开关或操作部输入搬出指示,也可从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搬出。
接着,对本发明的重新起动动作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以下说明。
如上所述,在重新起动时,需要确定在什么位置存在什么检测体架。若开始重新起动,则缓冲单元300首先进行各机构的原点位置输出动作。
接着,进行将架移动机构360的存储桶361移动到缓冲部的槽位置,并进行使槽内的检测体架移动到存储桶361上的动作。
此时,在设于存储桶上的架存储桶内架探测器368检测到架的情况下,即在槽内存在检测体架的情况下,将存储桶361移动到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0,再移动到ID识别单元321位置并进行检测体架ID的读取。结束了读取后,再次将存储桶移动到该架存在的位置,并进行使架返回到槽内的动作。
另外,在存储桶的架存储桶内架探测器368没有检测到架的情况下,则由于在槽内不存在架,因此使存储桶移动到下一个槽并进行上述动作。
反复这种操作,从而确定各槽内的检测体架有无信息与在槽内的全部的架的检测体架ID信息。
接着,对不是槽内而是位于缓冲器单元300内向功能模块400的输送路径上、或留在功能模块400内的架进行处理。作为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将架移动到存储桶361,接着移动到ID识别单元321位置且进行检测体架ID的读取。结束了读取后,将架容纳在空槽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利用最小的硬件结构缩短重新起动处理时间,但由于即使对空槽也进行使检测体架移动到存储桶的动作,因此,例如在缓冲部中完全不存在架的情况下,产生徒劳的处理时间。
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又一个实施例。
图15表示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与图3结构不同的部位是在存储桶上具备检测槽内有无架的槽内架探测器368。
若开始重新起动,则缓冲单元300首先进行各机构的原点位置输出动作并将架移动机构360的存储桶361移动到缓冲部的槽位置这一点是相同的。接着,通过存储桶361具备的架槽内架探测器368检测在槽内是否存在架。
检测完全部的槽内的架有无状况后,将存储桶361移动到具有架的槽位置,将槽内的架移动到存储桶上,并移动到ID识别单元321位置上,实施检测体架ID的读取,进行使架返回到原来的槽的动作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另外,对在缓冲器单元300内的向功能模块400的输送路径上或留在功能模块400内的架的处理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通过添加架探测器而不需要对空槽进行机构动作,因此提升了效率,但若根据以下所述的又一个实施例,则可更有效地进行重新起动。
另外,图16表示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与图15结构不同的部位是在存储桶上安装有ID识别单元32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槽间的最小间距A和架槽内架探测器368与ID识别单元321的安装间距B相等。
图16的结构的重新起动处理以下述方式进行。
通过重新起动开始,进行各机构的原点位置输出动作,接着,将架移动机构360的存储桶361移动到缓冲部的槽位置,并通过存储桶361具备的架槽内架探测器368检测槽内是否存在架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图17表示检测槽302-1的架的有无状态。
接着,将存储桶361移动一个槽。此时,在利用前动作检测出在槽320-1内存在架的情况下,通过ID识别单元321进行检测体架ID的读取。另外,此时,同时进行槽302-2的架有无的检测(图18)。
之后,以在读取槽302-2的检测体架ID的同时进行槽302-3的架有无检测的方式,对全部的槽进行架有无信息与检测体架ID信息的确定。
之后,对在缓冲器单元300内的向功能模块400的输送路径上或留在功能模块400内的架进行处理,这些架容纳在缓冲部的空槽中,使存储桶361移动一个槽的量,并通过ID识别单元321进行检测体架ID的读取。
另外,如果架槽内架探测器368与ID识别单元321的安装间距B为槽间的最小间距A的整数倍,则与上述相同,由于同时进行槽内的架有无检测与检测体架ID读取,因此可有效地运用。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可依次缩短处理时间,相反,由于需要添加硬件而导致成本上升,因此在实际中,期望选择与系统所要求的重新起动处理能力吻合的方式。
如上所述,从架输送单元200搬入缓冲单元300中的全部的架为容纳在缓冲部302的槽内的状态,并且,在槽内的哪个位置容纳有哪个架为已知的状态。
系统的控制部在投入部101中已经确定应该对各个检测体即保持检测体的检测体架进行的处理。另外,在开始重新起动以前,存储对该检测体架的处理状态即未测定、等待测定结果、测定后等待重检、测定后等待容纳、是否在其他功能模块进行处理等信息。
因此,缓冲单元300在系统的控制部中查询应该对存在于缓冲单元300内的架进行的处理。
控制部根据各功能模块的恢复状况重新决定架的输送目的地,并对缓冲单元300进行指示。也就是说,在重新起动时,在功能模块存在故障无法修复而脱机的情况下等,判断是否可利用其他功能模块进行应该由该功能模块进行的处理,如果可以,则在其他功能模块上设定输送路径,在不可以的情况下,在容纳部决定输送路径等,再次规划与重新起动前决定的路径不同的路径设定。
另外,在由多个功能模块400构成的系统中,上述处理完全可同时进行,相对于现有方式,可大幅缩短重新起动处理及到重新开始再测定的时间。
符号说明
100-取样单元,101-投入部,102-容纳部,103-投入架移动单元,104-架ID识别单元,105-检测体容器高度检测单元,106-检测体ID识别单元,107-容纳架移动单元,108-紧急检测体投入部,109-投入杆,110-容纳杆,200-架输送单元,201-进给通道,202-返回通道,203-进给通道架搬入搬出位置,204-返回通道架搬入搬出位置,300-缓冲单元,301-架搬入搬出待机部,302-缓冲部,302-n-缓冲部的槽编号,303-保冷部,304-模块搬入搬出待机位置,310-架输送部,320-一个架投入取出部,321-ID识别单元,330-架移动机构,360-架移动机构,361-存储桶(存储容器),362-X机构,363-滑架,364-Y驱动马达,365-X驱动马达,366-Z驱动马达,367-切口,368-缓冲器内架探测器,369-槽内架探测器,370、371-架搬出机构,400-功能模块,401-模块架搬入装置,402-处理位置,403-模块内缓冲位置,404-模块架搬出位置,410-功能模块,411-扇形缓冲器,412、413-扇形缓冲器的槽,414-处理线,500-附属模块,501-附属模块架搬入位置,502-附属模块处理位置,503-附属模块架搬出位置,504-附属模块架搬出机构,A-槽间间距,B-存储桶内架探测器与槽内架探测器的安装间距。

Claims (13)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与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对地设置、并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缓冲器;以及向该检测体缓冲器输送检测体的检测体输送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对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与检测体缓冲器,而且上述识别信息读取元件分别配备在每个检测体缓冲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不通过上述检测体输送装置而直接搬入检测体的检测体搬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不通过上述检测体输送装置而取出该检测体缓冲器所保持的任意的检测体的检测体搬出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以将保持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任意位置上的检测体向上述识别信息读取元件的识别信息读取位置输送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检测体保持部上是否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而且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检测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检测体保持部上是否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而且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9.一种检测体处理系统,具有分析装置、前处理装置等不同功能与处理能力的一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与上述功能模块的各个成对组合的缓冲单元通过由保持检测体容器且具有特有的识别编码的检测体架的投入部、输送部、容纳部构成的检测体架输送部连接,该检测体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单元是在与检测体架输送部之间进行架的双向转装、在与成对的上述功能模块之间进行检测体架输送的单元,而且是具有作为可保持多个检测体架的缓冲部的独立的槽、相对于任意位置的上述槽可搬入搬出检测体架的检测体架移动部、以及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的单元,上述缓冲单元在重新起动时进行位于缓冲单元内的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和上述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决定检测体架的输送目的地,并再次开始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重新起动时将存在于上述功能模块和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地组合的缓冲单元中的上述检测体架中的、存在于上述缓冲部以外的架容纳在上述缓冲部的空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上述缓冲单元的槽中有无上述检测体架的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读取元件和检测有无上述检测体架的元件配备在上述检测体架移动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读取元件和上述检测体架有无检测元件的间距以上述缓冲部槽间的最小间距的整数倍配置。
CN2009801323708A 2008-09-16 2009-08-28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Active CN102124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5848 2008-09-16
JP2008-235848 2008-09-16
PCT/JP2009/065453 WO2010032628A1 (ja) 2008-09-16 2009-08-28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4348A true CN102124348A (zh) 2011-07-13
CN102124348B CN102124348B (zh) 2013-11-13

Family

ID=4203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3708A Active CN102124348B (zh) 2008-09-16 2009-08-28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01504B2 (zh)
EP (1) EP2330425B1 (zh)
JP (3) JPWO2010032628A1 (zh)
CN (1) CN102124348B (zh)
WO (1) WO201003262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472A (zh) * 2011-09-05 2014-04-2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389963A (zh) * 2013-06-17 2017-11-2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9911542A (zh) * 2019-01-29 2019-06-2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设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221086A (zh) * 2019-06-21 2019-09-10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样本重测功能的进样装置
CN111051891A (zh) * 2017-09-01 2020-04-2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连接模块及干涉避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3890U (ja) 2007-05-16 2007-07-2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049769B2 (ja) 2007-12-25 2012-10-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372734B2 (ja) * 2009-12-28 2013-12-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搬送ユニット
CN114137240A (zh) * 2013-03-15 2022-03-04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具有后面可进入轨道系统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EP2804002B1 (en) * 2013-05-15 2019-09-25 F. Hoffmann-La Roche AG Laboratory automated system with common sample buffer module
EP2884286B1 (en) * 2013-12-10 2021-06-16 F. Hoffmann-La Roche AG Tube rack transfer device a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WO2016033089A1 (en) * 2014-08-25 2016-03-03 Reviticell Holdings, Llc Modular single-use kit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 material
JP6683475B2 (ja) * 2015-12-22 2020-04-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保管装置及びラック移載装置
JP6549983B2 (ja) * 2015-12-25 2019-07-2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6929636B2 (ja) * 2016-11-18 2021-09-01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FR3061959B1 (fr) * 2017-01-19 2019-05-31 Horiba Abx Sas Systeme d'analyses biologiques
EP3625538B1 (en) 2017-11-27 2024-05-15 Leica Biosystems Imaging, Inc. Slide rack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09116044A (zh) * 2018-09-04 2019-01-0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推手、推手复位方法、样本输送方法
CN110297097B (zh) * 2019-06-26 2023-04-2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架复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1272996B2 (en) 2019-10-04 2022-03-15 Reviticell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equential procedures utilizing a standardize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5459A (ja) * 1986-09-30 1988-04-15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597638B2 (ja) * 1988-03-31 1997-04-09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US5439645A (en) * 1993-01-25 1995-08-08 Coult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vely handling multiple, randomly associated hematological samples
JP3048029B2 (ja) * 1994-03-16 2000-06-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システム
JPH08240594A (ja) * 1995-03-01 1996-09-17 Toshiba Corp 化学分析装置用サンプラ・システム
JP2939162B2 (ja) * 1995-08-16 1999-08-25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処理装置
JP3317851B2 (ja) 1996-07-05 2002-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項目自動分析装置
WO1998021595A1 (en) * 1996-11-13 1998-05-22 Beckman Coulter, Inc. Automatic chemistry analyzer with sample cup stopper piercing assembly
JP3336894B2 (ja) 1997-01-29 2002-10-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3720990B2 (ja) * 1997-09-11 2005-1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3646531B2 (ja) * 1998-09-14 2005-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3668618B2 (ja) * 1998-09-29 2005-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0258427A (ja) * 1999-03-12 2000-09-22 Toshiba Corp 検知装置及び当該検知装置を有する自動分析装置
JP3655509B2 (ja) 1999-10-15 2005-06-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US6588625B2 (en) * 2001-04-24 2003-07-08 Abbott Laboratories Sample handling system
JP4146674B2 (ja) * 2002-06-21 2008-09-1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4980671B2 (ja) * 2006-08-18 2012-07-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分析装置
JP5049769B2 (ja) * 2007-12-25 2012-10-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472A (zh) * 2011-09-05 2014-04-2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3748472B (zh) * 2011-09-05 2016-08-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389963A (zh) * 2013-06-17 2017-11-2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462733A (zh) * 2013-06-17 2017-12-1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测体搬运方法
CN107389963B (zh) * 2013-06-17 2019-12-3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462733B (zh) * 2013-06-17 2020-05-08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测体搬运方法
CN111051891A (zh) * 2017-09-01 2020-04-2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连接模块及干涉避免方法
CN111051891B (zh) * 2017-09-01 2023-08-25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连接模块及干涉避免方法
CN109911542A (zh) * 2019-01-29 2019-06-2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设备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221086A (zh) * 2019-06-21 2019-09-10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样本重测功能的进样装置
CN110221086B (zh) * 2019-06-21 2020-07-03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样本重测功能的进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2628A1 (ja) 2010-03-25
US8701504B2 (en) 2014-04-22
EP2330425B1 (en) 2020-04-08
JP2014149314A (ja) 2014-08-21
JPWO2010032628A1 (ja) 2012-02-09
EP2330425A4 (en) 2017-11-29
US20110162438A1 (en) 2011-07-07
CN102124348B (zh) 2013-11-13
JP5771726B2 (ja) 2015-09-02
EP2330425A1 (en) 2011-06-08
JP2013079985A (ja) 2013-05-02
JP5557933B2 (ja)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4348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CN102981006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体处理系统
JP6509122B2 (ja) 検体移載装置及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H11500224A (ja) 装置と方法
JP3646531B2 (ja)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CN103635809A (zh) 自动分析系统
JP5648116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16595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166001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069459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機能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の検体ラックの搬送方法
JP6166002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3655509B2 (ja)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583646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638029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41749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637405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