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2735A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法及诊断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法及诊断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2735A
CN102062735A CN 200910201824 CN200910201824A CN102062735A CN 102062735 A CN102062735 A CN 102062735A CN 200910201824 CN200910201824 CN 200910201824 CN 200910201824 A CN200910201824 A CN 200910201824A CN 102062735 A CN102062735 A CN 102062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microballoon
acute coronary
coronary syndrome
biomar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018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2735B (zh
Inventor
邵棠
孙黎
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ID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ID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ID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ID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018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2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2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2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2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2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法及诊断试剂盒,该检测法的特征是能够一次性检测同一个样品中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即通过液相芯片的制备,形成“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捕获抗体-微球”的四联复合体,将四联复合体与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结合后,可检测出不同微球的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待检测样品中各种不同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存在及含量。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诊断试剂盒的组成成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性、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对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Description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法及诊断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诊断检测方法及诊断试剂盒,特别是涉及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液相芯片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
背景技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以胸痛为典型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ACS的生物标志物(以下可简称为“ACS标志物”)不仅能够准确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评价其严重程度,还能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的监测,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预后。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ACS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已成为必然,而多指标并行检测的高通量迅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就更加至关重要。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由于组织特异性好,一直被认为是诊断ACS的“金标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与ACS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还包括: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髓过氧化物酶(MPO)等。
目前,对于ACS标志物的测定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包括免疫荧光分析、酶联免疫分析(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EIMA)等。但是这些技术一次只能针对一种标志物进行检测,且操作繁琐、灵敏度较差,不能真正满足临床诊断检测的需要。而固相生物芯片技术存在着可重复性差、灵敏度不够好以及操作繁琐的缺点。
液相芯片技术(xMAP)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基因、受体/配体等多种生物反应的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主要包括微球、探针分子、被检测物和报告分子四种成分。在微球的制造过程当中,掺入了两种不同的红色分类荧光,根据这两种荧光的比例不同,把球形基质分为100种,可以标记上100种不同的探针分子,能同时对一个样品中多达100种不同的目标分子进行检测。反应过程中,探针和报告分子都分别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反应结束后,使单个的微球通过检测通道,使用红、绿双色激光同时对微球上的红色分类荧光和报告分子上的绿色报告荧光进行检测,可确定所结合的检测物的种类和数量。
本发明基于液相芯片技术的高灵敏度、高通量、检测迅速等突出优点,对ACS的多种生物标志物进行并行检测,能够在临床检测上得到更好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液相芯片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该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包括针对cTnT、cTnI、CK-MB、H-FABP、Myo、MPO六种ACS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稳定性好、检测迅速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液相芯片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同编号的、表面羧基修饰的微球(Beads,编号分别为11、15、21、33、35、37)活化后,使相应的捕获抗体(抗ACS标志物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球偶联,形成“捕获抗体-微球”二联复合体,所述的每一种捕获抗体分别抗一种ACS标志物,从而使待测样品中的ACS标志物与捕获抗体形成“ACS标志物-捕获抗体-微球”三联复合体;
(2)将不同的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Biotin)标记,其中所述的每一种检测抗体分别抗一种ACS标志物且对应于捕获抗体,并与捕获抗体分别结合于该标志物的不同抗原表位;
(3)将步骤(1)形成的三联复合体与步骤(2)中的含有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从而形成“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ACS生物标志物-捕获抗体-微球”四联复合体;
(4)将步骤(3)中的四联复合体与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treptavidin-PE)结合后,检测出不同微球的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待检测样品中各种ACS标志物的存在及含量。
以上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步骤(4)中测定的可检测荧光信号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检测样品中各种ACS标志物的含量。
所述的微球是平均直径为5.6μm,且结合了不同荧光染料的聚苯乙烯微球,即色彩编码微球(color-coded beads)。
所述步骤(1)中的微球活化是指微球在由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溶液、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NHS)溶液和活化缓冲液组成的3者混合液中进行活化,其中,3者混合液的用量比是:当微球数量为2.5×106个时,需要50mg/mlEDC溶液10μl∶50mg/mlS-NHS溶液10μl∶100mM NaH2PO4、pH6.3的活化缓冲液80μl,混合液的用量可以根据微球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是针对以下6种可以自由组合的ACS标志物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
cTnT,cTnI,CK-MB,H-FABP,Myo,MPO。
检测方法中所述的步骤(4)中用液相芯片法(xMAP)进行检测,所述的可检测荧光信号是红色激光激发的微球上的红色分类荧光信号和绿色激光激发的藻红蛋白所产生的报告荧光信号。
本发明另一个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1)偶联抗体的微球:含有6种偶联了捕获抗体的羧基微球(微球编号为11,15,21,33,35,37),即分别是:偶联了cTnT捕获抗体的微球11,偶联了cTnI捕获抗体的微球15,偶联了CK-MB捕获抗体的微球21,偶联了H-FABP捕获抗体的微球33,偶联了Myo捕获抗体的微球35,偶联了MPO捕获抗体的微球37,每种捕获抗体分别抗一种ACS标志物并且偶联于不同编号的微球,形成“捕获抗体-微球”的二联复合体;
(2)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cTnT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cTnI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CK-MB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H-FABP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Myo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MPO检测抗体,其中,所述的每一种检测抗体分别抗一种相应的ACS标志物且对应于捕获抗体,并与捕获抗体分别结合于该生物标志物的不同抗原表位;
(3)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treptavidin-PE):其中链霉亲和素可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带藻红蛋白(PE)荧光素标记的检测抗体,通过液相芯片仪的绿色激光激发藻红蛋白进行荧光检测;
(4)标准品:包含各种ACS的生物标志物(抗原)的标准品;
(5)质控品:包含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其中所述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是针对以下6种可以自由组合的ACS标志物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
cTnT,cTnI,CK-MB,H-FABP,Myo,MPO。
本发明的一种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可用于检测体外样品中ACS标志物的存在及含量,还可用于除ACS以外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检测或预测。
由于本发明利用了液相芯片技术,使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稳定性好、检测迅速、准确等突出优点,能够对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能在临床检测上得到更好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cTnT的浓度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cTnI的浓度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CK-MB的浓度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H-FABP的浓度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Myo的浓度分布图;
图6是本发明中检测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MPO的浓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材料:
本发明所用的6种ACS标志物(抗原)及相应抗体来源于Biodesign、cellsciences和Abcam公司;
不同编号的微球(表面羧基修饰)、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均购置于QIAGEN公司;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NHS)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生物素(S-NHS-Biotin)购置于Pierce公司。
缓冲液配制:
活化缓冲液(Activation buffer):100mM NaH2PO4,pH6.3;
偶联缓冲液(Coupling buffer):50mM HEPES,pH7.4;
磷酸缓冲液(PBS):10mM NaH2PO4,150mM NaCl,pH7.4。
实施例1:3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标志物的液相芯片联合并行检测方法
具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需微球的活化:
1.1全速涡旋微球储存液至少3min,形成均一的微球悬液;
1.2分别称取10mg的EDC和S-NHS到两个离心管中;
1.3用去离子水溶解使其终浓度为50mg/ml;
1.4取1ml的微球悬液10000g离心3min,小心移除上清;
1.5加入80μl的活化缓冲液将微球重悬;
1.6分别加入10μl的EDC溶液(50mg/ml)和10μl的S-NHS溶液(50mg/ml),混合均匀,室温(15-25℃),避光,振荡孵育20min。
2.相应的捕获抗体与活化的微球偶联
2.1用偶联缓冲液将捕获抗体稀释成体积为500μl,浓度为0.1mg/ml的溶液;(抗体溶液中不能含有外源蛋白,叠氮化物,氨基乙酸,Tris或其他任何含有氨基的试剂。如果含有这些试剂,通过透析或凝胶过滤层析除去。)
2.2将微球在10000g离心3min,小心移除上清;
2.3加入步骤2.1中已经稀释好的抗体溶液(500μl);
2.4将活化的微球与抗体溶液,在室温(15-25℃)下,避光,振荡孵育2h;(离心管必须用锡纸包裹避光)
2.5将微球在10000g离心3min,小心移除上清;
2.6加入500μl PBS将微球重悬,10000g离心3min,小心移除上清;
2.7加入1ml PBS/1%BSA(BSA:牛血清白蛋白)将微球重悬;
2.8通过血小板计数器对微球计数;
3.生物素标记检测抗体
3.1将生物素试剂(S-NHS-Biotin)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在室温下平衡,使其恢复到室温;
3.2依据检测抗体的浓度,用PBS将抗体稀释到1mg/ml;
如果抗体溶解在含有氨基的溶液中,应先除去氨基,置换成没有氨基的缓冲液;
3.3用超纯水配置10mM的生物素溶液;
3.4按摩尔比1∶20(抗体∶生物素),计算生物素所需要的量,加入到浓度为1mg/ml的抗体溶液中;
计算公式:
Figure G2009102018244D00061
3.5将反应液在冰上孵育2h,或是在室温孵育30min;
3.6将反应液转移到透析盒,除去其中未反应的S-NHS-Biotin。
4.抗原标准品的配置
cTnT按31.25,6.25,1.25,0.25,0.05,0.01,0ng/ml的浓度进行配制,Myo和MPO按3125,625,125,25,5,1,0ng/ml的浓度进行配制,标志物混合液分别标记为STD6,STD5,STD4,STD3,STD2,STD1,STD0。
5.偶联捕获抗体的微球混合液(I混合液)的配制
分别取偶联了3种ACS标志物的捕获抗体的微球,如下列:cTnT捕获抗体微球11,Myo捕获抗体微球35,MPO捕获抗体微球37,等比例混合,使每种微球的终浓度分别为200个/μl,4℃避光保存。
6.含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液(II混合液)的配制
分别取进行了生物素标记的cTnT检测抗体,Myo检测抗体,MPO检测抗体,加入pH7.4的PBS,使每种检测抗体的终浓度分别为10μg/ml。
7.质控品
质控品包括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8.血清样品中3种ACS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检测
8.1血清样品包括正常人血清样本12份,ACS患者血清样本12份。
8.2分别加入偶联捕获抗体的微球混合液(I混合液)于96孔酶标板,25μl/孔;
8.3加入标准品(STD0、STD1、STD2、STD3、STD4、STD5、STD6)、质控品(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病人血清样本1-12号、正常人血清样本1-12号,25μl/孔;
8.4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30min;
8.5加入含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液(II混合液),25μl/孔;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30min;
8.6用PBS/1%BSA将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稀释成浓度为200μg/ml的溶液,加稀释好的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25μl到每个孔中,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5-30min;
8.7在液相芯片仪(LiquiChip 200,QIAGEN公司)上,对反应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可自动绘制标准曲线,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检测样品中3种ACS标志物的含量。
8.8检测结果及分析
具体参见表1-3。
表1ACS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值
  ACS组   cTnT(ng/ml)   Myo(ng/ml)   MPO(ng/ml)
  1   0.73   217   103
  2   1.16   459   142
  3   0.54   285   87
  4   0.81   326   95
  5   1.07   548   151
  6   0.62   173   86
  7   0.95   362   110
  8   0.78   294   98
  9   0.69   380   102
  10   0.92   436   129
  11   0.75   269   93
  12   0.84   352   117
  平均值   0.82   341.75   109.42
表2正常对照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值
  正常对照组   cTnT(ng/ml)   Myo(ng/ml)   MPO(ng/ml)
  1   0.09   38   45
  2   0.06   25   58
  3   0.11   46   36
  4   0.07   31   50
  5   0.10   42   55
  6   0.08   23   34
  7   0.06   17   41
  8   0.09   34   43
  9   0.12   49   47
  10   0.11   37   53
  11   0.07   24   38
  12   0.10   41   52
  平均值   0.09   33.92   46
表3ACS患者与正常组的生物标志物平均值对比
  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T(ng/ml)   Myo(ng/ml)   MPO(ng/ml)
  ACS组平均值   0.82   341.75   109.42
  正常对照组平均值   0.09   33.92   46
  AC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平均浓度的比值   9.11   10.08   2.38
以上结果表明,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同时对3种ACS标志物进行联合并行检测,从表1-3中3种标志物的浓度平均值可以看出,ACS患者的这3种生物标志物,cTnT组高出正常对照组9.11倍,Myo组高出正常对照组10.08倍,MPO组高出正常对照组2.38倍,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检测的重要指标。
实施例2:6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标志物的液相芯片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具体的检测方法,1-3步骤同实施例1。
4.抗原标准品的配置
cTnT、cTnI按31.25,6.25,1.25,0.25,0.05,0.01,0ng/ml的浓度进行配制,CK-MB和H-FABP按312.5,62.5,12.5,2.5,0.5,0.1,0ng/ml的浓度进行配制,Myo和MPO按3125,625,125,25,5,1,0ng/ml的浓度进行配制,标志物混合液分别标记为STD6,STD5,STD4,STD3,STD2,STD1,STD0。
5.偶联捕获抗体的微球混合液(I混合液)的配制
分别取包被了6种ACS标志物的捕获抗体的微球,如下列:cTnT捕获抗体微球11,cTnI捕获抗体微球15,CK-MB捕获抗体微球21,H-FABP捕获抗体微球33,Myo捕获抗体微球35,MPO捕获抗体微球37,等比例混合,使每种微球的终浓度分别为200个/μl,4℃避光保存。
6.含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液(II混合液)的配制
分别取进行了生物素标记的cTnT检测抗体,cTnI检测抗体,CK-MB检测抗体,H-FABP检测抗体,Myo检测抗体,MPO检测抗体,加入pH7.4的PBS,使每种检测抗体的终浓度分别为10μg/ml。
7.对照品
对照品包括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8.血清样品中6种ACS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检测
8.1血清样品包括正常人血清样本26份,ACS患者血清样本26份。
8.2分别加入偶联捕获抗体的微球混合液(I混合液)于96孔酶标板,25μl/孔;
8.3加入标准品(STD0、STD1、STD2、STD3、STD4、STD5、STD6)、质控品(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病人血清样本1-26号、正常人血清样本1-26号,25μl/孔;
8.4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30min;
8.5加入含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液(II混合液),25μl/孔;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30min;
8.6用PBS/1%BSA将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稀释成浓度为200μg/ml的溶液,加稀释好的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25μl到每个孔中,用排枪温柔的上下混匀混合物,盖上盖子,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5-30min;
8.7在液相芯片仪(LiquiChip 200,QIAGEN公司)上,对反应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可自动绘制标准曲线,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检测样品中6种ACS生物标志物的含量。
8.8检测结果及分析
参见表4-6和图1-5。
表4ACS组生物标志物浓度值
ACS组   cTnT(ng/ml)   cTnI(ng/ml)   CK-MB(ng/ml)   H-FABP(ng/ml)   Myo(ng/ml)   MPO(ng/ml)
  1   0.68   1.25   13.6   32   203   117
  2   1.04   2.47   20.1   76   396   145
  3   0.57   1.09   8.9   49   251   92
  4   0.76   1.14   11.8   58   287   106
  5   1.10   2.31   17.0   80   472   148
  6   0.59   0.86   9.5   34   183   90
  7   0.91   2.18   19.2   61   314   123
  8   0.67   1.42   12.4   53   269   104
  9   0.55   1.03   9.3   65   326   115
  10   0.86   2.16   23.9   71   348   131
  11   0.73   1.59   14.7   46   230   89
  12   0.82   1.84   16.8   54   315   126
  13   1.15   2.68   22.6   86   457   143
  14   0.64   1.20   9.0   30   214   112
  15   0.93   2.07   18.1   83   460   139
  16   0.79   1.71   14.5   67   363   124
  17   0.61   0.93   8.2   42   242   97
  18   0.87   1.64   12.7   69   359   132
  19   1.02   2.56   24.3   75   428   129
  20   0.90   1.98   14.9   78   377   135
  21   0.75   1.40   10.1   51   271   118
  22   0.71   1.32   11.6   56   285   103
  23   0.66   0.95   7.2   28   195   96
  24   0.89   2.23   16.5   62   304   120
  25   0.97   2.11   15.8   74   436   127
  26   1.08   1.92   17.4   57   229   108
  平均值   0.82   1.69   14.62   59.12   315.92   118.04
表5正常对照组生物标志物浓度值
  正常对照组   cTnT(ng/ml)   cTnI(ng/ml)   CK-MB(ng/ml)   H-FABP(ng/ml)   Myo(ng/ml)   MPO(ng/ml)
  1   0.08   0.11   1.1   0.9   31   53
  2   0.06   0.14   2.8   2.2   20   61
  3   0.10   0.11   0.5   1.0   39   34
  4   0.08   0.12   0.8   1.5   28   57
  5   0.09   0.15   1.3   2.4   36   60
  6   0.07   0.08   0.6   0.7   18   39
  7   0.05   0.12   2.3   1.8   24   48
  8   0.09   0.10   1.1   1.4   26   52
  9   0.10   0.08   0.7   1.9   45   46
  10   0.11   0.13   1.9   2.0   32   51
  11   0.06   0.10   1.0   0.9   21   35
  12   0.08   0.12   1.5   1.6   37   49
  13   0.05   0.14   2.1   2.5   43   54
  14   0.11   0.10   0.6   1.1   29   37
  15   0.07   0.14   1.9   2.6   40   50
  16   0.09   0.11   1.3   1.8   35   41
  17   0.06   0.09   0.4   0.6   23   34
  18   0.08   0.11   0.9   2.1   34   45
  19   0.10   0.15   2.6   2.4   41   56
  20   0.09   0.13   1.2   2.2   38   42
  21   0.07   0.12   0.8   1.3   27   33
  22   0.08   0.09   1.0   1.5   30   47
  23   0.06   0.07   0.5   0.7   22   36
  24   0.09   0.13   1.7   1.9   33   43
  25   0.07   0.12   1.6   2.5   21   38
  26   0.10   0.13   1.5   1.6   39   55
  平均值   0.08   0.12   1.30   1.66   31.23   46
表6ACS患者与正常组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平均值对比
  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T(ng/ml)   cTnI(ng/ml)   CK-MB(ng/ml)   H-FABP(ng/ml)   Myo(ng/ml)   MPO(ng/ml)
  ACS组平均组 0.82 1.69 14.62 59.12 315.92 118.04
  正常对照组平均值 0.08 0.12 1.30 1.66 31.23 46
  AC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平均浓度的比值 10.25 14.08 11.25 35.61 10.12 2.57
以上结果表明,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同时对6种ACS标志物进行联合并行检测,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6种ACS标志物进行不同组合的联合检测。从表4-6中6种标志物的浓度平均值可以看出,ACS患者的这6种生物标志物,其中MPO组高出正常对照组2.5倍,其他标志物组均高出10倍以上,其中H-FABP组可以达到35.61倍,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ACS临床诊断检测的重要指标。
在阅读了以上关于本发明的陈述内容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变化,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归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将不同编号的微球Beads活化后,使捕获抗体与相应的微球偶联,形成“捕获抗体-微球”二联复合体,所述的每一种捕获抗体分别抗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使待测样品中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与捕获抗体形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捕获抗体-微球”三联复合体;
(2)将不同的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Biotin标记,其中所述的每一种检测抗体分别抗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且对应于捕获抗体,并与捕获抗体分别结合于该生物标志物的不同抗原表位;
(3)将步骤(1)形成的三联复合体与步骤(2)中的含有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混合,从而形成“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捕获抗体-微球”四联复合体;
(4)将步骤(3)中的四联复合体与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treptavidin-R-PE结合后,检测出不同微球的荧光信号,确定待检测样品中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存在及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中测定的荧光信号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确定待检测样品中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球是一种色彩编码微球color-coded beads,平均直径为5.6μm,且结合了不同荧光染料的表面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微球活化是在由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溶液、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NHS溶液和活化缓冲液组成的3者混合液中进行活化,混合液的具体用量比是:当微球数量为2.5×106个时,需要50mg/ml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溶液10μl∶50mg/ml的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NHS溶液10μl∶100mM NaH2PO4、pH6.3的活化缓冲液80μl;混合液的用量根据微球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是针对以下6种自由组合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
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髓过氧化物酶MP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用液相芯片法xMAP进行检测,可检测荧光信号是红色激光激发的微球上的红色分类荧光信号和绿色激光激发的藻红蛋白所产生的报告荧光信号。
7.一种检测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组成成分:
(1)偶联抗体的微球:含有分别偶联了不同捕获抗体的6种微球,分别是:偶联了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捕获抗体的微球,偶联了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捕获抗体的微球,偶联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捕获抗体的微球,偶联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捕获抗体的微球,偶联了肌红蛋白Myo捕获抗体的微球,偶联了髓过氧化物酶MPO捕获抗体的微球,每种捕获抗体分别抗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并且偶联于不同编号的微球,形成“抗体-微球”的二联复合体;
(2)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心肌肌钙蛋白T cTnT检测抗体,含有生物素标记的心肌肌钙蛋白I cTnI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肌红蛋白Myo检测抗体,生物素标记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抗体,其中所述的每一种检测抗体分别抗一种相应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且对应于捕获抗体,并与捕获抗体分别结合于该生物标志物的不同抗原表位;
(3)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treptavidin-R-PE:其中链霉亲和素能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带藻红蛋白荧光素标记的检测抗体;
(4)标准品:包含各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的标准品;
(5)质控品:包含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多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是针对以下6种自由组合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
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髓过氧化物酶MPO。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诊断试剂盒是在检测体外样品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生物标志物的存在及含量中应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诊断试剂盒是在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以外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检测或预测中应用。
CN 200910201824 2009-11-18 2009-11-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盒 Active CN102062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01824 CN102062735B (zh) 2009-11-18 2009-11-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01824 CN102062735B (zh) 2009-11-18 2009-11-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2735A true CN102062735A (zh) 2011-05-18
CN102062735B CN102062735B (zh) 2013-09-18

Family

ID=4399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01824 Active CN102062735B (zh) 2009-11-18 2009-11-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2735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789A (zh) * 2011-06-22 2012-02-15 江苏迈迪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
CN103163295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吴宗贵 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液相芯片试剂盒以其制备方法
WO2013149597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安友医疗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多项心肌标志物并行检测方法及系统、芯片试纸
CN103352076A (zh) * 2013-06-18 2013-10-16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蓝色聚苯乙烯微球的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
CN104569412A (zh) * 2014-05-22 2015-04-29 江苏金标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肌梗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4031A (zh) * 2015-03-25 2015-06-17 王义明 一种心肌梗死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4792999A (zh) * 2015-03-24 2015-07-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纳米金探针检测标志物的蛋白芯片
CN104950111A (zh) * 2015-05-22 2015-09-30 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量检测样本中髓过氧化物酶浓度的液态芯片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8939A (zh) * 2015-04-04 2016-05-18 吉林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MPO、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5713972A (zh) * 2016-03-16 2016-06-29 上海中医药大学 miRNA在制备药物性心脏病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
CN10695038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一种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试剂盒
CN107238711A (zh) * 2017-05-18 2017-10-10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一种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蛋白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458999A (zh) * 2018-02-07 2018-08-28 深圳赛斯鹏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检测多种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CN11138102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重检测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应用以及多重检测方法
CN111381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检测免疫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试剂盒、系统及应用
CN113049809A (zh) * 2019-12-28 2021-06-2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心肌八项标志物检测的检测试剂盒、心肌八项标志物检测方法
CN113567676A (zh) * 2021-07-21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95863A1 (en) * 2002-11-22 2004-06-18 Marligen Biosciences, Inc. Detection of protease enzymes
CN1266478C (zh) * 2003-06-05 2006-07-26 马旭 用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水解酶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试剂盒
WO2007005426A2 (en) * 2005-06-29 2007-01-11 Rules-Based Medicine, Inc. Methods and kits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P1862805A1 (en) * 2006-06-01 2007-12-05 University of Zürich The use of mrp 8/14 levels for discrimination of individuals at risk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P1887361A1 (en) * 2006-08-07 2008-02-13 Bio-Rad Pasteur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vascular events
CN101013137A (zh) * 2007-02-06 2007-08-08 贺坚慧 一类检测缺血性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789A (zh) * 2011-06-22 2012-02-15 江苏迈迪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
CN103163295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吴宗贵 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液相芯片试剂盒以其制备方法
CN103163295B (zh) * 2011-12-08 2015-11-18 吴宗贵 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液相芯片试剂盒以其制备方法
WO2013149597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安友医疗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多项心肌标志物并行检测方法及系统、芯片试纸
CN103352076A (zh) * 2013-06-18 2013-10-16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蓝色聚苯乙烯微球的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
CN104569412A (zh) * 2014-05-22 2015-04-29 江苏金标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肌梗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2999A (zh) * 2015-03-24 2015-07-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纳米金探针检测标志物的蛋白芯片
CN104714031A (zh) * 2015-03-25 2015-06-17 王义明 一种心肌梗死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5588939B (zh) * 2015-04-04 2017-07-07 吉林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MPO、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5588939A (zh) * 2015-04-04 2016-05-18 吉林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MPO、H-FABP和cTnT联合检测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4950111A (zh) * 2015-05-22 2015-09-30 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量检测样本中髓过氧化物酶浓度的液态芯片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972A (zh) * 2016-03-16 2016-06-29 上海中医药大学 miRNA在制备药物性心脏病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
CN10695038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一种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试剂盒
CN106950381B (zh) * 2017-03-21 2018-1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一种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试剂盒
CN107238711A (zh) * 2017-05-18 2017-10-10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一种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蛋白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458999A (zh) * 2018-02-07 2018-08-28 深圳赛斯鹏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检测多种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CN111381025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多重检测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应用以及多重检测方法
CN111381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检测免疫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试剂盒、系统及应用
CN113049809A (zh) * 2019-12-28 2021-06-2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心肌八项标志物检测的检测试剂盒、心肌八项标志物检测方法
CN113567676A (zh) * 2021-07-21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基于量子点磁性编码微球多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2735B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2735B (zh)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盒
CN101825627B (zh) 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及诊断试剂盒
Bivona et al. Biomarkers for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COVID-19 patients
CN102109517A (zh) 心脑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及诊断试剂盒
CN101201353B (zh) 一种扩展免疫检测可测量范围的方法及试剂盒
CN104849469A (zh) 一种检测ngal含量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3789A (zh) 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
CN102175873A (zh) 心脑血管疾病蛋白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及其诊断试剂盒
EP2048501B1 (en) Antibody specific to intact human autotaxin, method of screening the same and method and reagent for examining malignant lymphoma by assaying autotaxin
CN108663525A (zh) 一种心梗心衰磁微粒微流控生物芯片、检测方法
CN102507918B (zh)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测定试剂盒
KR20140007449A (ko) 심근 트로포닌의 측정법
CN102565419B (zh) 肌红蛋白检测试剂盒
CN101271108A (zh) 心肌梗塞早期诊断液相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9784B (zh) 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盒
De Bruin et al. Validation of a new automated renin assay
CN100489528C (zh) 一种指示高剂量钩状效应的方法
TW201643429A (zh) 前列腺抗原標準品及其用途
CN102841210A (zh) 一种视黄醇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9758B (zh) 用于h-fabp定量检测的试剂盒、h-fabp定量检测的方法
KR20220066149A (ko) 패혈증 관리
Sun et al.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L‐FABP for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N102121936A (zh) 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标志物的联合并行检测方法及诊断试剂盒
CN110596405A (zh)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的试剂盒
CN109521200A (zh) 一种同时检测血浆中多种成分含量的试剂盒、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