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9615A -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9615A
CN102049615A CN2010105361830A CN201010536183A CN102049615A CN 102049615 A CN102049615 A CN 102049615A CN 2010105361830 A CN2010105361830 A CN 2010105361830A CN 201010536183 A CN201010536183 A CN 201010536183A CN 102049615 A CN102049615 A CN 10204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ylinder block
laser weld
cylinder cover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61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9615B (zh
Inventor
岸川光彦
广内隆
山路洋行
新井美绘
梶原干央
山本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371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767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371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0914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4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9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9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9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01C21/104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1C21/108Stators; Members defining the outer boundaries of the working chamber with an axial surface, e.g. s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2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both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hinged to the outer member and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20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 F04C2230/23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by permanently joining parts together
    • F04C2230/231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by permanently joining parts together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229Prime mover or fluid pump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229Prime mover or fluid pump making
    • Y10T29/49236Fluid pump or compressor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229Prime mover or fluid pump making
    • Y10T29/49236Fluid pump or compressor making
    • Y10T29/4924Scroll or peristaltic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229Prime mover or fluid pump making
    • Y10T29/49236Fluid pump or compressor making
    • Y10T29/49245Vane type or other rotary, e.g., f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能够价格低廉地提供给市场,并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压缩机(1、101、201、301、401)具有第一结构部件(23、123、125、323、325、327、327A、327B)和第一滑动部件(24、124、224、324、324A、326、326A、424)。第一结构部件可激光焊接。第一滑动部件由含碳量在2.0wt%以上、且在2.7wt%以下的、可激光焊接的铸铁形成。并且,该第一滑动部件在不使用填充金属情况下通过激光焊接与第一结构部件接合。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0780007417.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54046,申请日为2007年03月02日,发明名称为“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实现了小型化(小直径化)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有这样的技术:“通过将外壳和固定涡旋件(固定スクロ一ル)之间的接合面形成为阶梯状来区分密封面和焊接面,遍及焊接面的整个外周进行激光焊接,从而紧固壳体和固定涡旋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关于激光焊接,过去提出有这样的技术:“在铸铁和钢材之间夹入纯镍薄膜,从钢材侧照射激光,对铸铁和钢材进行焊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51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4378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日本社会中,由于难以确保设置空间等,因此希望空调机或供热水器等的小型化。为了实现该小型化,不可避免地要使要素部件中属于大部件的压缩机小型化。
因此,例如想出将结构部件的接合方法由原来进行的“螺栓固定”改换成“激光焊接”。如果这样将接合方法从“螺栓固定”改换为“激光焊接”,则能够排除专门为螺栓接合用而设置的部分,因此可使压缩机小型化(小直径化)。并且,由于不需要用于为螺栓接合用而设置的部分的相应的原料,因此还能够享受可降低原料费用的优点。但是,如果如上述技术那样在进行激光焊接时区分密封面和焊接面,则在焊接面上必然产生数十μm的由加工导致的间隙,因此如果不使用填充金属(溶加材)则会产生咬边(アンダ一カツト),从而产生焊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如果使用镍等填充金属,则由于镍本身很贵,因此可能无法充分享受上述的原料费用降低效果。
并且,在对碳钢进行焊接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含碳量在0.3wt%以下的碳钢。但是,由于在压缩机中有很多滑动部件,因此存在为了确保滑动性而优选含碳量多的原料的情况。并且,由于含碳量低时该原料的加工性不足,因此优选使含碳量尽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能够价格低廉地提供给市场、并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的压缩机。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具有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第一结构部件能够被激光焊接。第一滑动部件由含碳量在2.0wt%以上、且在2.7wt%以下的可激光焊接的铸铁形成。另外,这里所说的“含碳量在2.0wt%以上、且在2.7wt%以下的可激光焊接的铸铁”例如是下述的铸铁等:在急冷而整体冷硬化后,进行热处理以使抗拉强度在600MPa以上、且在900MPa以下,其结果形成有微细的金相组织。即,该第一滑动部件相当于在利用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或者半凝固压铸成形法等成形后进行了热处理的部件。在这样的第一滑动部件中,由于显示出高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因此设计自由度大幅度提高,能够达成压缩机的小直径化。并且,如果将其硬度调节成在比HRB90高且比HRB100低的范围内,则在压缩机运转时能够容易地在尽量早的时期内“磨合”,并且,能够防止在异常运转时产生热胶着。另外,关于这样的第一滑动部件,由于与FC材料相比韧性优良,因此针对突发性的内压上升或异物啮入不易产生损伤,即使产生损伤也不易产生细小的杂尘,不需要清洗配管。另外,这里所说的“微细的”的用语意思是比片状石墨铸铁的金相组织更细。并且,该第一滑动部件在不使用填充金属的情况下通过激光焊接与第一结构部件接合。另外,结构部件可以是与第一滑动部件不同的滑动部件,也可以是非滑动部件。并且,这里所说的“滑动部件”例如是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或壳体(轴承部分)、或者是旋转压缩机的汽缸体等。另外,在激光焊接中,优选将激光调节成使焊接进行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量输入量在10(J/mm)以上、且在70(J/mm)以下。这是因为存在下述问题:若热量输入量不足10(J/mm),则熔深较浅,不能充分地紧固,若热量输入量大于70(J/mm),则铸铁的抗拉强度降低3~4成,并且疲劳强度也会降低。并且,根据本发明人的实验结果可以明确:如果该热量输入量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将激光焊接部分的铸铁的抗拉强度维持在8成以上,并且在平面弯曲试验中能够得到0.4~0.5倍的(疲劳极限/铸铁强度)。并且,优选激光是光纤激光。这是因为在激光焊接时能够得到较深的熔深,从而能够进行低热量输入的接合。并且,优选激光具有Φ0.2mm以上、且在Φ0.7mm以下的光斑直径。这是因为若光斑直径不足Φ0.2mm,则容易因焊接位置的偏移而引起熔深不足,若光斑直径大于Φ0.7mm,则无法得到需要的熔深。另外,为了得到需要的熔深,需要减缓加工速度。但是,当减缓加工速度时,会产生热影响部分变大、该部分的抗拉强度降低的问题。
在该压缩机中,由含碳量在2.0wt%以上、且在2.7wt%以下的能够激光焊接的铸铁形成的第一滑动部件通过激光焊接而与第一结构部件接合。因此,在该压缩机中,不需要螺栓固定,能够实现小型化(小直径化),并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并且,能够排除未进行螺栓接合而设置的部分,而且在激光焊接中不使用镍材料等填充金属,因此能够充分地降低原料成本。因此,该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并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
关于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第一结构部件具有第一紧固面。第一滑动部件具有第二紧固面。另外,优选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具有1.2μm以下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和0.03mm以下的平面度。这是因为能够防止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防止产生焊接缺陷。另外,当为了缩小间隙而以较大的力按压紧固面时,会产生下述问题:第一滑动部件或第一结构部件上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并且,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的抵接部分的50%以上在不使用填充金属的情况下激光焊接在一起。另外,最优选的是对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的大致全部抵接部分进行激光焊接。因为这样能够消除疲劳破坏的起点。另外,在激光焊接中,优选使用光斑直径在Φ0.2mm以上、且在Φ0.7mm以下的激光。因为这样能够防止由于焊接位置的偏移而导致的熔深不足。
在该压缩机中,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的抵接部分的50%以上激光焊接在一起。即,在该压缩机中,焊接面和密封面相同。因此,该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小直径化),能够提高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之间的焊接质量。并且,在该压缩机中,在不使用填充金属的情况下进行激光焊接。因此,该压缩机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因此,该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壳体等结构部件和固定涡旋件等的焊接质量高,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
关于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二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在激光焊接中,对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的抵接部分在整周范围内进行焊接。
在该压缩机中,在激光焊接中对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的抵接部分在整周范围内进行焊接。因此,在该压缩机中,与螺栓紧固相比能够可靠地进行密封,能够期待提高性能。
关于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在第一结构部件上,在第一紧固面的激光入射侧的端部实施了倒角,所述倒角大于0mm且为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并且,在第一滑动部件上,在第二紧固面的激光入射侧的端部实施了倒角,所述倒角大于0mm且为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
有时利用照相机拍摄某一线并以该线为基准来确定激光的照射位置。并且,在该压缩机中,在第一结构部件中,在第一紧固面的激光入射侧的端部实施了倒角。并且,在第一滑动部件中,在第二紧固面的激光入射侧的端部实施了倒角。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以存在于倒角紧固面之上或者之下的线为基准线。并且,在该压缩机中,使倒角的大小大于0mm且为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激光的位置偏移或者焦点位置偏移。
关于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中,第一结构部件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一围壁部。第一围壁部从第一板部立起设置。并且,第一紧固面是第一围壁部的与第一板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并且,第一滑动部件具有第二板部和第二围壁部。第二围壁部从第二板部立起设置。并且,第二紧固面是第二围壁部的与第二板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
在该压缩机中,第一紧固面是第一围壁部的与第一板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第二紧固面是第二围壁部的与第二板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因此,对于该压缩机,不需要顾虑螺栓的紧固转矩、螺栓的忘记安装以及螺栓的混入内部等,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小直径化)。
关于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第二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收纳于下述空间: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由第一围壁部和第二围壁部所形成的空间。并且,第一结构部件还具有第三壁部。第三壁部具有与进行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行进方向交叉的面。并且,该第三壁部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围壁的内壁面和第二滑动部件之间。
在该压缩机中,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第三壁部设置在第一围壁的内壁面和第二滑动部件之间。因此,在该压缩机中,在对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进行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熔滴向第一围壁的内部喷出而附着在第二滑动部件上。
关于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第二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收纳于下述空间: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由第一围壁部和第二围壁部所形成的空间。第一滑动部件还具有第四壁部。第四壁部具有与进行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行进方向交叉的面。并且,该第四壁部设置在第二围壁的内壁面和第二滑动部件之间。
在该压缩机中,在第一紧固面和第二紧固面彼此对接的状态下,第四壁部设置在第二围壁的内壁面和第二滑动部件之间。因此,在该压缩机中,在对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进行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熔滴向第二围壁的内部喷出而附着在第二滑动部件上。
关于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曲轴和辊子。另外,这里所说的“辊子”包括摆动压缩机的活塞的辊子部和旋转压缩机的辊子等。曲轴具有偏心轴部。辊子配合在偏心轴部上。并且,第一滑动部件是汽缸体。汽缸体具有汽缸孔。在汽缸孔中收纳有偏心轴部和辊子。并且,第一结构部件是汽缸盖。汽缸盖通过在与从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上,并且覆盖汽缸孔的至少一侧。另外,这里所说的“汽缸盖”包括前汽缸盖、后汽缸盖、中间板等。
以往,在摆动压缩机或旋转压缩机中,汽缸体、前汽缸盖以及后汽缸盖等被利用螺栓紧固在一起,从而形成压缩机构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6-307363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使用螺栓紧固法的情况下,当螺栓根数少时,压缩机构部会产生形变。特别是在近年来广泛采用的利用二氧化碳等自然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必须确保耐压性,因此需要增大紧固力,从而容易产生紧固形变。当然,如果增多螺栓根数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螺栓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跳ねあガる),因此不是优选的。
并且,近年来,特别是在日本社会中,由于难以确保设置空间等,因而期望空调机或供热水机等的小型化。为了达成该小型化,无可避免地要使在要素部件中属于大部件类的压缩机小型化。
针对这种问题,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在与从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上。因此,在该压缩机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来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比螺栓紧固的情况靠近汽缸孔的位置紧固第一汽缸盖。其结果是,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可以实现小直径化。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达成小直径化。
关于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八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汽缸盖的与从汽缸孔的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另外,在利用半熔融压铸成形法制造汽缸盖并且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输出为4~5kW的情况下,所谓形成为薄壁是指形成为3mm以下的厚度。
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的与从汽缸孔的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将汽缸盖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上。
关于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曲轴和辊子。另外,这里所说的“辊子”包括摆动压缩机的活塞的辊子部和旋转压缩机的辊子等。曲轴具有偏心轴部。辊子配合在偏心轴部上。并且,第一滑动部件是汽缸体。汽缸体具有汽缸孔和绝热空间。汽缸孔收纳偏心轴部和辊子。绝热空间形成于汽缸孔的外周。另外,优选以下述方式形成绝热空间:在从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大于4mm的位置,沿着汽缸孔的贯通方向从第一面侧开槽,并且在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端面即第二面侧形成有紧固部。因为这样做能够容易地将汽缸体紧固在汽缸盖上。另外,此时,优选的是汽缸体通过对紧固部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第二汽缸盖上。另外,在该情况下,需要使紧固部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并且,第一结构部件是汽缸盖。汽缸盖覆盖汽缸孔和绝热空间。并且,该汽缸盖在与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与汽缸体激光焊接在一起。另外,优选汽缸盖在与绝热空间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也与汽缸体激光焊接在一起。因为这样能够良好地密封绝热空间。
另外,优选利用半熔融压铸成形法形成汽缸体和汽缸盖。因为这样能够获得汽缸体和辊子之间的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得到汽缸体和汽缸盖的足够的耐压强度,并且在成形时能够接近终形(Near Net shape),并且,与以往的砂型成形法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绝热空间。
过去,在摆动压缩机和旋转压缩机等中,为了减少从在汽缸室中压缩而变成高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汽缸体泄漏到低温的吸入气体中的热量、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提出有在汽缸室的外周侧形成绝热空间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99183号公报)。
但是,当这样在汽缸室的外周侧形成绝热空间的情况下,根据汽缸盖和汽缸体之间的密封程度,在产品之间会产生稍许的容积效率的波动。
针对这种问题,在该压缩机中,该汽缸盖在与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与汽缸体激光焊接在一起。因此,在该压缩机中,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大致被完全密封。并且,通过激光焊接能够不使用螺栓,因此能够使汽缸变小,从而减小传热面积。因此,该压缩机能够减少产品之间的容积效率的波动。
关于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十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汽缸盖在与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与绝热空间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与汽缸体激光焊接在一起。
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在与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与绝热空间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与汽缸体激光焊接在一起。因此,在该压缩机中,不仅能够确保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密封性,而且还能够确保绝热空间的密闭性。
关于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八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中,贯通汽缸盖进行激光焊接。另外,在该情况下,需要使汽缸盖的与汽缸体之间的紧固部分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并且,在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输出为4~5kW的情况下,所谓形成为薄壁是指形成为3mm以下的厚度。
在该压缩机中,贯通汽缸盖进行激光焊接。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良好地密封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
关于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具有曲轴和辊子。曲轴具有偏心轴部。辊子配合在偏心轴部上。第一滑动部件是汽缸体。汽缸体具有汽缸孔。在汽缸孔中收纳有偏心轴部和辊子。第一结构部件是汽缸盖。汽缸盖通过贯通激光焊接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并覆盖汽缸孔的至少一侧。
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贯通激光焊接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并覆盖汽缸孔的至少一侧。因此,在该压缩机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实现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达成小直径化。
关于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八方面至第十三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沿着曲轴的轴向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
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沿着曲轴的轴向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容易地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
关于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八方面至第十三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沿着与曲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与曲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除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
在该压缩机中,汽缸盖通过沿着与曲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与曲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除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紧固在一起。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容易地将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
关于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压缩机,在第一方面至第十五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中,所述压缩机对二氧化碳进行压缩。
在将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以通常的方式螺栓紧固在一起的压缩机中,在对二氧化碳等高压制冷剂进行压缩时,由于紧固强度不足,因此会从紧固部产生制冷剂等的泄漏,或者在该压缩机是涡旋压缩机的情况下涡旋件的螺旋部会产生不均一的形变。但是,在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机中,利用激光焊接将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牢固地紧固在一起。因此,在该压缩机中,即使是在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上述问题。另外,优选在整周范围内对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进行激光焊接。
关于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具有:具有偏心轴部的曲轴;配合在偏心轴部上的辊子;汽缸体,其具有收纳偏心轴部和辊子的汽缸孔;以及覆盖汽缸孔的汽缸盖,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接触工序和激光焊接工序。在接触工序中,使汽缸盖以覆盖汽缸孔的方式与汽缸体接触。在激光焊接工序中,将汽缸盖,在与从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在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激光焊接到汽缸体上。
在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中,在激光焊接工序中,在与从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在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将汽缸盖激光焊接到汽缸体上。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则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从而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关于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具有:具有偏心轴部的曲轴;配合在偏心轴部上的辊子;汽缸体,其具有收纳偏心轴部和辊子的汽缸孔;以及覆盖汽缸孔的汽缸盖,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接触工序和贯通激光焊接工序。在接触工序中,使汽缸盖以覆盖汽缸孔的方式与汽缸体接触。在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将汽缸盖贯通激光焊接到汽缸体上。
在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中,在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将汽缸盖贯通激光焊接到汽缸体上。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从而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一贯穿插入工序、第一紧固工序、第二紧固工序、第三紧固工序、第二贯穿插入工序、第三贯穿插入工序、第四紧固工序、以及第五紧固工序。在第一贯穿插入工序中,将第一汽缸盖、具有汽缸孔的第一汽缸体以及第一中间板以如下方式贯穿插入到具有第一偏心轴部和第二偏心轴部的曲轴上:第一偏心轴部收纳在汽缸孔中,而且第一中间板位于第一偏心轴部和第二偏心轴部之间。在第一紧固工序中,对第一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一汽缸体上。在第二紧固工序中,对第一中间板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一汽缸体上。另外,第一紧固工序和第二紧固工序中的任一方都可以在第一贯穿插入工序之前进行。在第三紧固工序中,对第二中间板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二汽缸体上,制作出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在第二贯穿插入工序中,从第二偏心轴部侧,以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置的方式,贯穿插入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在第三贯穿插入工序中,从第二偏心轴部侧贯穿插入第二汽缸盖。在第四紧固工序中,对第二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二汽缸体上。在第五紧固工序中,对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进行激光焊接以将两者紧固在一起。另外,第五紧固工序也可以在第三贯穿插入工序或者第四紧固工序之前进行。
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在第一贯穿插入工序中,将第一汽缸盖、具有汽缸孔的第一汽缸体和第一中间板以如下方式贯穿插入到具有第一偏心轴部和第二偏心轴部的曲轴上:第一偏心轴部收纳在汽缸孔中,而且第一中间板位于第一偏心轴部和第二偏心轴部之间。并且,在第一紧固工序中,对第一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一汽缸体上。并且,在第二紧固工序中,对第一中间板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一汽缸体上。并且,在第三紧固工序中,对第二中间板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二汽缸体上,制作出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并且,在第二贯穿插入工序中,从第二偏心轴部侧,以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对置的方式,贯穿插入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并且,在第三贯穿插入工序中,从第二偏心轴部侧贯穿插入第二汽缸盖。并且,在第四紧固工序中,对第二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二汽缸体上。并且,在第五紧固工序中,对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进行激光焊接以将两者紧固在一起。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制作双汽缸型的压缩机构部。并且,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关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而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
关于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压缩机,能够实现小型化,壳体等结构部件和固定涡旋件等的焊接质量高,并且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与螺栓紧固相比能够可靠地密封,能够期待提高性能。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能够以存在于倒角紧固面之上或者之下的线作为基准线。并且,在该压缩机中,倒角的大小被设置为大于0mm并且为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激光的位置偏移或者焦点位置偏移。
关于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不需要顾虑螺栓的紧固转矩、螺栓的忘记安装、以及螺栓的混入内部等,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小直径化)。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在对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进行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熔滴向第一围壁的内壁喷出而附着在第二滑动部件上。
在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在对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进行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熔滴向第二围壁的内壁喷出而附着在第二滑动部件上。
在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来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比螺栓紧固的情况靠近汽缸孔的位置紧固第一汽缸盖。其结果是,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可以实现小直径化。
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达成小直径化。
在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能够将汽缸盖贯通激光焊接到汽缸体上。
在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大致被完全密封。并且,通过激光焊接能够不使用螺栓,因此能够使汽缸变小,从而传热面积也减小。因此,该压缩机能够减少产品之间的容积效率的波动。
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不仅能够确保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的密封性,而且还能够确保绝热空间的密闭性。
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能够良好地密封汽缸孔和绝热空间之间。
在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来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实现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达成小直径化。
在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能够容易地将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
在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能够容易地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
在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压缩机中,利用激光焊接将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一滑动部件牢固地紧固在一起,即使是在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下述现象:从紧固部产生制冷剂等的泄漏,或者涡旋件的螺旋部产生不均一的形变。
如果实施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从而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如果实施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第一汽缸盖紧固在汽缸体上从而制作出压缩机构部。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其结果是,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如果实施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制作出双汽缸型的压缩机构部。并且,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因螺栓紧固而产生紧固形变,并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因此,如果实施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压缩机构部的形变,而且能够使压缩机小直径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壳体和固定涡旋件之间的紧固部位的放大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壳体和固定涡旋件之间的紧固部位的放大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N)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壳体和固定涡旋件之间的紧固部位的放大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6是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汽缸体的上表面。
图7是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A-A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照射方向的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汽缸盖的贯通激光焊接部分的图(另外,局部地绘出了汽缸盖)。
图10是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旋转压缩机的汽缸体的上表面。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横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B)的汽缸盖的贯通激光焊接部分的图(另外,局部地绘出了汽缸盖)。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C)的激光照射方向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D)的角焊的形态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H)的汽缸盖的激光焊接的图。
图16第三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17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汽缸体的上表面。
图18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横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照射方向的图。
图2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汽缸盖和汽缸体的紧固部的贯通激光焊接部分的图(另外,局部地绘出了汽缸盖)。
图21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旋转压缩机的汽缸体的上表面。
图2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A)的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横剖视图。
图2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B)的汽缸盖的贯通激光焊接部分的图(另外,局部地绘出了汽缸盖)。
图2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J)的摆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方法的图。
图2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J)的摆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方法的图。
标号说明
1: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压缩机);23:壳体(第一结构部件);23a:板部(第一板部);23b:第一外周壁(第一围壁部);23c:熔滴防止壁(第三壁部);24:固定涡旋件(第一滑动部件);24a:端板(第二板部);24c:第二外周壁(第二围壁部);24d:熔滴防止壁(第四壁部);26:可动涡旋件(第二滑动部件);101、301:摆动压缩机(压缩机);117、217、317、417:曲轴;117a、217a、317a、317b、417a:偏心轴部;121a、321a:辊子部;123、323:前汽缸盖(汽缸盖);124、224、324、324A、326、326A、424:汽缸体;124a、224a、324a、326a、424a:汽缸孔;124f、224f、324f、326f、424f:绝热孔(绝热空间);125、325:后汽缸盖(汽缸盖);201、401:旋转压缩机(压缩机);221、421:辊子;327、327A、327B:中间板(第二汽缸盖、中间板);Ps1:壳体的上端面(第一紧固面);Ps2:固定涡旋件的下端面(第二紧固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与蒸发器、冷凝器、膨胀机构等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承担对该制冷剂回路中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作用,如图1所示,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主要包括:纵长圆筒状的密闭圆顶型的外壳10;涡旋压缩机构15;十字环39;驱动电动机16;下部主轴承60;吸入管19以及排出管20。下面,分别对该高低压圆顶型涡旋压缩机1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结构部件的详细情况>
(1)外壳
外壳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外壳11;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11的上端部的碗状的上壁部12;以及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11的下端部的碗状的底壁部13。并且,在该外壳10中主要收纳有: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涡旋压缩机构15;以及配置在涡旋压缩机构15的下方的驱动电动机16。该涡旋压缩机构15和驱动电动机16通过驱动轴17连接,该驱动轴17以在外壳10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并且,其结果是,在涡旋压缩机构15和驱动电动机16之间产生间隙空间18。
(2)涡旋压缩机构
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构15主要包括:壳体23;紧贴配置在壳体23的上方的固定涡旋件24;以及与固定涡旋件24啮合的可动涡旋件26。下面,分别对该涡旋压缩机构15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a)壳体
壳体23主要具有板部23a和从板部的外周面立起设置的第一外周壁23b。并且,该壳体23在其外周面在整个周方向上压入固定在主体部外壳部11中。即,主体部外壳部11和壳体23在整周范围内气密状地紧贴。因此,外壳10的内部被划分为壳体23下方的高压空间28和壳体23上方的低压空间29。并且,在该壳体23上形成有在上表面中央凹陷设置的壳体凹部31和从下表面中央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轴承部32。并且,在该轴承部32上形成有贯穿上下方向的轴承孔33,驱动轴17经轴承34可自由旋转地嵌入在该轴承孔33中。
b)固定涡旋件
固定涡旋件24主要具有:端板24a;形成在端板24a的下表面上的螺旋状(渐开线状)的搭接部24b;以及包围搭接部24b的第2外周壁24c。在端板24a上形成有与压缩室40(后述)连通的排出通道41以及与排出通道41连通的扩大凹部42。排出通道41形成为在端板24a的中央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扩大凹部42由凹陷设置在端板24a的上表面上的、在水平方向上变宽的凹部构成。并且,盖体44以堵塞该扩大凹部42的方式通过螺栓44a紧固固定在固定涡旋件24的上表面上。并且,通过用盖体44覆盖扩大凹部42,形成了由使涡旋压缩机构15的运转音消声的膨胀室构成的消声空间45。固定涡旋件24和盖体44通过隔着未图示的衬垫紧贴而被密封。并且,在第二外周壁24c的下端面中,在相当于紧固面(以下称为第二紧固面)Ps2的部分的内周侧设有熔滴防止壁24d。另外,对于该熔滴防止壁24d的作用在后面描述(参照图2)。
c)可动涡旋件
可动涡旋件26主要具有:端板26a;形成在端板26a的上表面上的螺旋状(渐开线状)的搭接部26b;形成在端板26a的下表面上的轴承部26c;以及形成在端板26a的两端部的槽部26d。并且,该可动涡旋件26通过在槽部26d中嵌入十字环39而支承在壳体23上。并且,驱动轴17的上端嵌入在轴承部26c中。可动涡旋件26通过这样组装在涡旋压缩机构15上,而利用驱动轴17的旋转不自转地在壳体23内公转。并且,可动涡旋件26的搭接部26b与固定涡旋件24的搭接部24b啮合,在两搭接部24b、26b的接触部之间形成了压缩室40。并且,在该压缩室40中,伴随着可动涡旋件26的公转,两搭接部24b、26b之间的容积朝向中心逐渐收缩。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这样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
d)其它
并且,在该涡旋压缩机构15中,纵贯固定涡旋件24和壳体23形成有连接通道46。该连接通道46形成为:在固定涡旋件24上通过开槽而形成的涡旋件侧通道47和在壳体23上通过开槽而形成的壳体侧通道48相连通。并且,连接通道46的上端、即涡旋件侧通道47的上端面向扩大凹部42开口,连接通道46的下端、即壳体侧通道48的下端在壳体23的下端面上开口。即,通过该壳体侧通道48的下端开口,构成了排出口49,该排出口49使连接通道46的制冷剂流出至间隙空间18中。
(3)十字环
如上所述,十字环39是用于防止可动涡旋件26的自转运动的部件,其嵌入在形成于壳体23的十字槽(未图示)中。另外,该十字槽是椭圆形状的槽,其配设在壳体23的相互对置的位置上。
(4)驱动电动机
驱动电动机1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直流电动机,其主要具有:环状的定子51,其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面上;以及转子52,其以具有微小的间隙(空气隙通道)的方式可自由旋转地收纳在定子51的内侧。并且,该驱动电动机16配置成:形成于定子51的上侧的线圈端53的上端与壳体23的轴承部32的下端位于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在定子51上,在齿部上卷绕有铜线,在上方和下方形成有线圈端53。并且,在定子51的外周面上,设有铁芯切割部,所述铁芯切割部从定子51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并且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开槽形成在多个部位。并且,通过该铁芯切割部,在主体部外壳部11和定子51之间形成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动机冷却通道55。
转子52经驱动轴17与涡旋压缩机构15的可动涡旋件26驱动连接,驱动轴17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主体部外壳部11的轴心。并且,将从连接通道46的排出口49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电动机冷却通道55中的引导板58配置在间隙空间18中。
(5)下部主轴承
下部主轴承60配置在驱动电动机16下方的下部空间中。该下部主轴承60固定在主体部外壳部11上,并且构成驱动轴17的下端侧轴承,并支承驱动轴17。
(6)吸入管
吸入管19是用于将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导入涡旋压缩机构15中的部件,其气密状地嵌入在外壳10的上壁部12中。吸入管19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低压空间29,并且吸入管19的内端部嵌入在固定涡旋件24中。
(7)排出管
排出管20是用于使外壳10内的制冷剂排出至外壳10外的部件,其气密状地嵌入外壳10的主体部外壳部11中。并且,该排出管20具有内端部36,内端部36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并固定在壳体23的下端部上。另外,排出管20的内端开口即流入口朝下方开口。
<壳体以及固定涡旋件的制造方法>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23以及固定涡旋件24是利用下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1)原材料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成为上述结构部件的原材料的铁原料,采用添加了下述材料的铁坯:C:2.3~2.4wt%、Si:1.95~2.05wt%、Mn:0.6~0.7wt%、P:<0.035wt%、S:<0.04wt%、Cr:0.00~0.50wt%、Ni:0.50~1.00wt%。另外,这里所说的重量比例是相对于总量的比例。另外,这里的“铁坯”意思是指将上述成分的铁原料在熔融炉中熔融后利用连续铸造装置成形为圆柱形状等的最终成形前的原料。另外,此处的C和Si的含量被确定成满足下述两个条件: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率比片状石墨铸铁要高;以及,具有适于成形复杂形状的结构部件基体(成为最终的结构部件之前的部件)的流动性。并且,Ni的含量确定成:构成了适于提高金相组织的韧性、防止成形时的表面裂纹的金属合成物。
(2)制造工序
上述结构部件是经过半熔融压铸成形工序、热处理工序以及最终精加工工序来进行制造的。下面,对各工序进行详细描述。
a)半熔融压铸成形工序
在半熔融压铸成形工序中,首先,通过高频加热使铁坯成为半熔融状态。接着,在将该半熔融状态的铁坯注入预定的模具中时,在使用压铸机施加预定压力的同时使铁坯成形为所希望的形状,从而得到结构部件基体。然后,当将结构部件基体从模具取出使其急冷时,该结构部件基体的金相组织整体地白口化。另外,结构部件基体比最终得到的结构部件稍大,该结构部件基体在后面的精加工工序中被除去加工余量从而成为最终的结构部件。
b)热处理工序
在热处理工序中,对半熔融压铸成形工序后的结构部件基体进行热处理。在该热处理工序中,结构部件基体的金相组织从白口化组织变成由珠光体/铁素体基质、粒状石墨形成的金相组织。另外,对于该白口化组织的石墨化、珠光体化,可通过调节热处理温度、保持时间、冷却速度等来进行调节。例如,如Honda R&D Technical Review的Vol.14 No.1中的论文“铁的半熔融成形技术研究”中所述,通过在950℃下保持60分钟后以0.05~0.10℃/sec的冷却速度在炉中慢冷却,能够得到具有大约500MPa~700MPa的抗拉强度、大约HB150(HRB81(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HB200(HRB96(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的硬度的金相组织。这样的金相组织以铁素体为中心,因此较软且切削性优良,但是在机械加工时有可能形成积屑瘤而使刀具寿命缩短。另外,通过在1000℃下保持60分钟后进行空冷、并进一步在比最初的温度稍低的温度下保持预定时间后进行空冷,能够得到具有大约600MPa~900MPa的抗拉强度,大约HB200(HRB96(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HB250(HRB105、HRC26(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另外HRB105超出了试验类型的有效实用范围,因此是参考值))的硬度的金相组织。在这样的金相组织中,与片状石墨铸铁具有相同硬度的金相组织具有与片状石墨铸铁相同的切削性,并且与具有相同的延展性、韧性的球状石墨铸铁相比切削性优良。此外,通过在1000℃下保持60分钟后进行油冷、并进一步在比最初的温度稍低的温度下保持预定时间后进行空冷,能够得到具有大约800MPa~1300MPa的抗拉强度,大约HB250(HRB105、HRC26(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另外HRB105超出了试验类型的有效实用范围,因此是参考值))~HB350(HRB122、HRC41(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另外HRB122超出了试验类型的有效实用范围,因此是参考值))的硬度的金相组织。这样的金相组织以珠光体为中心因此较硬、切削性差,但是耐磨性优良。但是,存在具有由过硬导致的对滑动对象材料的攻击性的可能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该热处理工序中,在滑动部件基体的硬度比HRB90(HB176(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高、且比HRB100(HB219(来自SAE J 417硬度换算表的换算值))低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另外,在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制造滑动部件基体的情况下,可知滑动部件基体的硬度与该滑动部件基体的抗拉强度成比例关系。并且,此时的滑动部件基体的抗拉强度大致相当于600MPa至900MPa的范围。
c)最终精加工工序
在最终精加工工序中,对结构部件基体进行机械加工从而完成结构部件。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参照图2和图3)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值为0.6~1.2μm,平面度的标准值为0.01~0.03mm。另外,壳体23的上端面Ps1(参照图2和图3)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值为0.6~1.2μm,平面度的标准值为0.01~0.03mm。另外,在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的外端部和壳体23的上端面Ps1的外端部进行了0.07mm的倒角(参照图3)。
<壳体和固定涡旋件的接合方法>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不是通过螺栓固定而是通过激光焊接紧固。具体而言,在将曲轴17、可动涡旋件26、十字环39等组装在壳体23上后,在将壳体23的上端面Ps1和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彼此对接并从两侧按压在一起的状态下,以夹着该抵接面的方式照射光斑直径为Φ0.3mm的光纤激光LS。另外,此时,关于光纤激光LS的照射位置,在沿着激光照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固定涡旋件24的倒角面的上侧或者壳体23的倒角面的下侧的线为基准线进行调节。并且,光纤激光LS的输出、焊接速度被调节成在焊接进行方向上每单位长度的热量输入量为50±5(J/mm)。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抵接面的整周范围内进行激光焊接。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外周激光焊接到内周。即,对抵接面整个面进行激光焊接。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固定涡旋件24上设有熔滴防止壁24d,因此在激光焊接中,能够防止熔滴附着在可动涡旋件26、或者十字环39、固定涡旋件24的推力面等上。
<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运转动作>
当驱动电动机16被驱动时,驱动轴17旋转,可动涡旋件不自转地进行公转。于是,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9从压缩室40的周缘侧被抽吸至压缩室40中,所述气体制冷剂伴随着压缩室40的容积变化而被压缩,从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室40的中央部通过排出通道41排出至消声空间45,然后通过连接通道46、涡旋件侧通道47、壳体侧通道48、排出口49流出至间隙空间18,并在引导板58和主体部外壳部11的内表面之间向下侧流动。之后,当该气体制冷剂在引导板58和主体部外壳部11的内表面之间向下侧流动时,一部分分流而在引导板58和驱动电动机16之间沿圆周方向流动。另外,此时,混入到气体制冷剂中的润滑油被分离。另一方面,分流了的气体制冷剂另一部分在电动机冷却通道55中向下侧流动,在流动至电动机下部空间后反转,并在定子51和转子52之间的空气隙通道、或者与连接通道46对置的一侧(图1中的左侧)的电动机冷却通道55中向上方流动。此后,通过了引导板58的气体制冷剂和流过了空气隙通道或者电动机冷却通道55的气体制冷剂在间隙空间18中汇合并从排出管20的内端部36流入到排出管20中,排出至外壳10外。接着,排出至外壳10外的气体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后,再次通过吸入管19被吸入到涡旋压缩机构15中并被压缩。
<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的特征>
(1)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利用半熔融压铸成形法制造的、含碳量为2.3~2.4wt%的固定涡旋件24通过激光焊接与壳体23紧固,而不是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能够实现小型化(小直径化)并且不失现有的滑动性和加工性。
(2)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固定涡旋件24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成形,并利用热处理将其抗拉强度调节至600MPa以上且在900Mpa以下。因此,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表现出高耐久性,并且与FC(铸铁)材料相比韧性优良,因此对于突发性的内压上升或者异物啮入,不易产生损伤,即使产生损伤也不易产生细小的杂尘,不需要清洗配管。
(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对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进行激光焊接时,光纤激光LS的输出、焊接速度被调节成在焊接进行方向上每单位长度的热量输入量为50±5(J/mm)。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能够将激光焊接部分W的抗拉强度维持在八成以上,并且,在平面弯曲试验中能够得到0.4~0.5的(疲劳极限/铸铁强度)。
(4)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对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进行激光焊接时,使用光纤激光LS。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进行激光焊接时,可得到较深的熔深(溶け込み),因此能够进行低热量输入的接合。
(5)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激光焊接中,使用具有Φ0.3mm的光斑直径的光纤激光LS。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能够防止由于焊接位置的偏移导致的熔深不足。
(6)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和壳体23的上端面Ps1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值为0.6~1.2μm,平面度的标准值为0.01~0.03mm。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既能够维持性能和可靠性等,也能防止焊接缺陷。
(7)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第一紧固面Ps1和第二紧固面Ps2的抵接部分的大致全部都被激光焊接。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与螺栓固定相比能够可靠地进行密封,能够期待提高性能,并且能够消除疲劳破坏的起点。因此,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能够对二氧化碳等高压制冷剂进行压缩。
(8)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进行激光焊接时不使用填充金属。因此,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能够价格低廉地供向市场。
(9)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关于光纤激光LS的照射位置,在沿着激光照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固定涡旋件24的倒角面的上侧或者壳体23的倒角面的下侧的线为基准线进行调节。并且,该倒角为光纤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能够防止激光的位置偏移或者焦点位置偏移。
(10)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固定涡旋件24上设有熔滴防止壁24d。因此,在该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激光焊接时,能够防止熔滴附着在可动涡旋件26、或者十字环39、固定涡旋件24的推力面等上。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密闭型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但是压缩机既可以是高压圆顶型的压缩机也可以是低压圆顶型的压缩机。并且,也可以是半密闭型或者开放型的压缩机。
(B)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作为自转防止机构而采用了十字环39,但是作为自转防止机构也可以采用销、球式联接器、曲柄等。
(C)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压缩机1用在制冷剂回路中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关于用途并不限于空调用,也可以是单体或者组装在系统中使用的压缩机或者送风机、增压器、泵等。
(D)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存在有润滑油,但是也可以是无油或者均衡(oil-free)(可以有油也可以无油)型的压缩机、送风机、增压器、泵等。
(E)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成形,并且含碳量为2.3~2.4wt%,但是含碳量只要在2.0wt%以上且在2.7wt%以下即可。
(F)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成形,但是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也可以通过半凝固压铸成形法来成形。
(G)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焊接中,使用了光斑直径为Φ0.3mm的光纤激光LS,但是光斑直径只要在Φ0.2mm以上且在Φ0.7mm以下即可。
(H)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焊接中,使用了光纤激光,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激光。
(I)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激光焊接前的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和壳体23的上端面Ps1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值为0.6~1.2μm,但是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值只要在1.2μm以下即可。
(J)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激光焊接前的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Ps2和壳体23的上端面Ps1的平面度的标准值为0.01~0.03mm,但是平面度的标准值只要在0.03mm以下即可。
(K)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使用含碳量为2.3~2.4wt%的铁坯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成形壳体23和固定涡旋件24,而在摆动压缩机或旋转压缩机中,也可以同样使用含碳量为2.3~2.4wt%的铁坯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成形汽缸、前汽缸盖、后汽缸盖、中间板等,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领进行激光焊接。
(L)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焊接中,光纤激光LS的输出、焊接速度被调节成在焊接进行方向上每单位长度的热量输入量为50±5(J/mm),但是热量输入量只要在10(J/mm)以上且在70(J/mm)以下即可。
(M)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对第一紧固面Ps1和第二紧固面Ps2的抵接部分的大致全部进行激光焊接。但是,只要对第一紧固面Ps1和第二紧固面Ps2的抵接部分的50%以上进行激光焊接就足够了。
(N)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固定涡旋件24上设有熔滴防止壁24d,但是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在壳体23上设置熔滴防止壁23c。
(O)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1中,在固定涡旋件24的下端面的外端部和壳体23的上端面Ps1的外端部上,进行了0.07mm的倒角,但是倒角的大小只要比0mm大且在激光的光斑直径的1/4以下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主要包括:圆筒状的密闭圆顶型的外壳110;摆动压缩机构部115;驱动电动机116;吸入管119;排出管120;以及端子设备195。另外,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在外壳110上安装有储气筒(气液分离器)190。以下,分别对该摆动压缩机101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摆动压缩机的结构部件的详细情况>
(1)外壳
外壳1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外壳部111;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部111的上端部的碗状的上壁部112;以及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部111的下端部的碗状的底壁部113。并且,在该外壳110中主要收纳有: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摆动压缩机构部115;以及配置在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上方的驱动电动机116。该摆动压缩机构部115和驱动电动机116通过曲轴117连接,该曲轴117以在外壳110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2)摆动压缩机构部
如图5和图7所示,摆动压缩机构部115主要具有:曲轴117、活塞121;衬套122;前汽缸盖123;汽缸体124;以及后汽缸盖125。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紧固部123b、125b沿着曲轴117的轴向101a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前汽缸盖123和后汽缸盖125与汽缸体124紧固成一体。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该摆动压缩机构部115浸渍在储存于外壳110底部的润滑油L中,润滑油L利用差压被供给(差压给油)至摆动压缩机构部115。下面,分别对该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a)汽缸体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汽缸体124上形成有:汽缸孔124a;吸入孔124b;排出路径124c;衬套收纳孔124d;叶片收纳孔124e;以及绝热槽124f。如图5和图6所示,汽缸孔124a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圆柱状的孔。吸入孔124b从外周壁面贯通地延伸至汽缸孔124a。排出路径124c通过对形成汽缸孔124a的圆筒部的内周侧的一部分进行开槽而形成。衬套收纳孔124d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在沿着板厚方向观察时,衬套收纳孔124d位于吸入孔124b和排出路径124c之间。叶片收纳孔124e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其与衬套收纳孔124d连通。绝热槽124f是沿着汽缸孔124a的贯通方向形成在上下两侧的多个槽,其用于对汽缸室Rc1进行绝热。
并且,该汽缸体124以在下述状态下排出路径124c朝向前汽缸盖123侧的方式与前汽缸盖123和后汽缸盖125配合(参照图7):在汽缸孔124a中收纳有曲轴117的偏心轴部117a以及活塞121的辊子部121a,在衬套收纳孔124d中收纳有活塞121的叶片部121b以及衬套122,在叶片收纳孔124e中收纳有活塞121的叶片部121b。其结果是,在摆动压缩机构部115中形成了汽缸室Rc1,通过活塞121,该汽缸室Rc1被划分成与吸入孔124b连通的吸入室以及与排出路径124c连通的排出室。另外,在该状态下,辊子部121a套在偏心轴部117a上。并且,绝热孔124f中没有收纳任何部件。另外,优选使绝热孔124f为尽量接近真空的状态。
b)曲轴
在曲轴117上,在一个端部设有偏心轴部117a。并且,该曲轴117的没有设置偏心轴部117a的一侧固定在驱动电动机116的转子152上。
c)活塞
活塞12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辊子部121a和向辊子部121a的径向外侧凸出的叶片部121b。另外,辊子部121a以配合在曲轴117的偏心轴部117a上的状态插入在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中。由此,当曲轴117旋转时,辊子部121a以曲轴117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公转运动。并且,叶片部121b收纳在衬套收纳孔124d以及叶片收纳孔124e中。由此叶片部121b在摆动的同时沿长度方向进行进退运动。
d)衬套
衬套122是大致半圆柱状的部件,其以夹着活塞121的叶片部121b的方式收纳在衬套收纳孔124d中。
e)前汽缸盖
前汽缸盖123是覆盖汽缸体124的排出路径124c侧的部件,其配合在外壳110中。在该前汽缸盖123上形成有轴承部123a,曲轴117插入在该轴承部123a中。并且,在该前汽缸盖123上形成有用于将通过形成于汽缸体124的排出路径124c流动来的制冷剂气体导向排出管120的开口(未图示)。并且,该开口通过用于防止制冷剂气体的逆流的排出阀(未图示)被堵塞或者敞开。并且,在该前汽缸盖123上设有紧固部123b。紧固部123b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其厚度为2mm。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谓该紧固部123b,具体而言,指的是前汽缸盖123中的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
f)后汽缸盖
后汽缸盖125覆盖汽缸体124的排出路径124c侧的相反侧。在该后汽缸盖124上形成有轴承部125a,曲轴117插入在该轴承部125a中。并且,在该后汽缸盖125上设有紧固部125b。与前汽缸盖123的紧固部123a一样,紧固部125b也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其厚度为2mm。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谓该紧固部125b,具体而言,指的是后汽缸盖125中的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
(3)驱动电动机
驱动电动机116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直流电动机,其主要具有:环状的定子151,其固定在外壳110的内壁面上;以及转子152,其以具有微小的间隙(空气隙通道)的方式可自由旋转地收纳在定子151的内侧。
在定子151上,在齿部(未图示)卷绕有铜线,在上方和下方形成有线圈端153。并且,在定子151的外周面上设有铁芯切割部(未图示),所述铁芯切割部从定子151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并且在周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在开槽形成在多个部位。
在转子152中以沿着旋转轴的方式固定有曲轴117。
(4)吸入管
吸入管119以贯通外壳110的方式设置,吸入管119的一端嵌入在形成于汽缸体124的吸入孔124b中,而另一端则嵌入在储气筒190中。
(5)排出管
排出管120以贯通外壳110的上壁部112的方式设置。
(6)端子设备
如图5所示,端子设备195主要由接线柱(terminal pin)195a和端子主体195b构成。接线柱195a由端子主体195b支承,端子主体195b嵌入并焊接在外壳110的上壁部112上。并且,在接线柱195a的靠外壳110内部侧,连接有从线圈端153伸出的引线(未图示),在接线柱195a的靠外壳110外部侧连接有外部电源(未图示)。
<主要部件的制造方法>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中,活塞121、汽缸体124、前汽缸盖123、后汽缸盖125以及曲轴117是按照下述制造方法制造的。
(1)原材料
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铁原料。
(2)制造工序
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同样地制作。另外,在淬火工序中,在衬套收纳孔124d中插入高频加热器(未图示),对汽缸体124进行淬火处理,使衬套收纳孔124d周围部分的硬度比HRC50高、且比HRC65低。
<摆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摆动压缩机构部115是经过压接工序以及贯通激光焊接工序来进行制作的。
在压接工序中,在将曲轴117的偏心轴部117a以及辊子部121a收纳在汽缸孔124a中的状态下,如预先确定的那样对汽缸盖123、125进行定位,并压接在汽缸体124上。另外,在该压接工序中,可以将前汽缸盖123和后汽缸盖125同时压接在汽缸体124上,也可以先仅压接汽缸盖123、125的任一方。另外,在仅压接汽缸盖123、125的一方的情况下,在将该汽缸盖123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124上之后,再压接汽缸盖123、125的另一方并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在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从图8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对压接在汽缸体124上的汽缸盖123、125照射激光光线LS,将汽缸盖123、1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124上。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激光输出被设定为4~5kW。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汽缸盖123、125的焊接位置Pw是汽缸盖123、125中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和绝热槽124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更准确地说是汽缸盖123、125中的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123、125中与汽缸体124的绝热槽1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为了保证活塞121的摆动以及衬套122的旋转运动,对于与活塞121的叶片部121b以及衬套122相对应的位置不实施贯通激光焊接。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组装中完全不使用螺栓。
<摆动压缩机的运转动作>
当驱动电动机116被驱动时,偏心轴部117a绕曲轴117偏心旋转,配合在该偏心轴部117a上的辊子部121a以外周面和汽缸室Rc1的内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公转。并且,伴随着辊子部121a在汽缸室Rc1内公转,叶片部121b在两侧面由衬套122保持的同时进行进退动作。这样,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吸入口119被吸入到吸入室中,在排出室中进行压缩而成为高压后,从排出路径124c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摆动压缩机的特征>
(1)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通过在与从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124上。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汽缸盖123、125紧固到汽缸体124上制作出摆动压缩机构部115。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能够防止产生由螺栓紧固导致的紧固形变,并能够实现小直径化。其结果是,该摆动压缩机101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形变,而且能够实现小直径化。
(2)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的与从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能够将汽缸盖123、1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124上。
(3)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通过沿着曲轴117的轴向101a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124紧固在一起。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能够容易地将汽缸盖123、125紧固在汽缸体124上。
(4)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前汽缸盖123以及后汽缸盖125在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和绝热槽124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与汽缸体124的绝热槽1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124上。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能够确保绝热槽124f的密闭性。因此,该摆动压缩机101能够减小产品之间的容积效率的波动。
(5)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前汽缸盖123、后汽缸盖125以及汽缸体124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来形成。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除了能够将激光焊接应用于汽缸体124和汽缸盖123、125的紧固,还能够得到汽缸体124和辊子部121a的良好的适应性,以及汽缸体124和汽缸盖123、125的足够的耐压强度等。
(6)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在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组装中完全不使用螺栓。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101中,不需要在前汽缸盖123、汽缸体124、以及后汽缸盖125上设置螺栓孔。因此,能够使该摆动压缩机101小直径化。并且,由于不需要以往使用的螺栓的成本,因此能够降低摆动压缩机101的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124上,从而组装成摆动压缩机构部115。此处,这种组装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图11所示的旋转压缩机201的汽缸体224和汽缸盖(虽然未图示,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汽缸盖123、125是同一部件)。即,旋转压缩机201的前汽缸盖和后汽缸盖也可以在与汽缸体224的从汽缸孔2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其中,必须在与汽缸体224的汽缸孔224a和绝热槽224f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内)、以及与汽缸体224的绝热槽2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224上。另外,在图10和图11中,标号217表示曲轴,标号217a表示曲轴的偏心轴部,标号221表示辊子,标号222表示翼片(vane),标号223表示弹簧,标号224b表示吸入孔,标号224c表示排出路径,标号224d表示翼片收纳孔,标号Rc2表示汽缸室。
(B)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主要在汽缸盖123、125中的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和绝热槽124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123、125中的与汽缸体124的绝热槽1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不连续地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从而汽缸盖123、125紧固在汽缸体124上,但是,也可以如图12所示连续地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汽缸孔124a和绝热槽124f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绝热槽124f的密闭性。
(C)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激光光线LS的照射方向沿着曲轴117的轴101a,但是激光光线LS的照射方向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相对于曲轴117的轴101a倾斜。
(D)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124上。但是,也可以在汽缸盖123、125中的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和绝热槽124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123、125中的与汽缸体124的绝热槽1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图14所示的贯通槽123c、125c,对该贯通槽123c、125c的壁和汽缸体124进行角焊。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也可以不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
(E)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在上下两侧形成有绝热槽124f,但是也可以像汽缸孔124a那样,贯通板厚方向形成绝热槽。
(F)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绝热槽124f形成为被分成4个,但是也可以以连通所有的绝热槽的方式形成绝热槽。
(G)
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是单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但是本发明所述的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组装技术也能够应用于双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或者旋转压缩机。
(H)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在汽缸体124上设有绝热槽124f,但是也可以不设置绝热槽124f(参照图15)。在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前汽缸盖123可以通过仅在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124上。并且,后汽缸盖125也可以如图15所示不具有紧固部125b。在该情况下,后汽缸盖125可以通过在汽缸体124的从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在4mm以下的位置进行角焊,而紧固在汽缸体124上。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也可以不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
(I)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汽缸盖123、125通过在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124上,但是,贯通激光焊接位置只要是汽缸盖123、125中的与从汽缸体124的汽缸孔1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即可。
(J)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101中,前汽缸盖123和后汽缸盖125的紧固部123b、125b的厚度为2mm,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输出为4~5kW。但是,若激光输出为4~5kW,则紧固部123b、125b的厚度只要在3mm以下即可。并且,在能够提高激光输出的情况下,紧固部123b、125b的厚度也可以比3mm厚。并且,如果无法使激光输出大于4kW,则只要减薄厚度即可。
(H)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压缩机101中,摆动压缩机构部115不用螺栓地组装起来。但是,在摆动压缩机构部115的组装中也可以不仅仅使用贯通激光焊接,还进一步使用螺栓。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是双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其主要包括:圆筒状的密闭圆顶型的外壳310;摆动压缩机构部315;驱动电动机316;吸入管319;排出管320;以及端子设备(未图示)。另外,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上,在外壳310上安装有储气筒(气液分离器)390。以下,分别对该摆动压缩机301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摆动压缩机的结构部件的详细情况>
(1)外壳
外壳3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外壳部311;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部311的上端部的碗状的上壁部312;以及气密状地焊接在主体部外壳部311的下端部的碗状的底壁部313。并且,在该外壳310内主要收纳有: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以及配置在摆动压缩机构部315的上方的驱动电动机316。该摆动压缩机构部315和驱动电动机316通过曲轴317连接,曲轴317以在外壳310内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2)摆动压缩机构部
如图16和图18所示,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主要包括:前汽缸盖323;第一汽缸体324;中间板327;第二汽缸体326;后汽缸盖325;曲轴317;活塞321;以及衬套322。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前汽缸盖323、第一汽缸体324、中间板327、第二汽缸体326以及后汽缸盖325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成一体。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摆动压缩机构部315浸渍在储存于外壳310的底部的润滑油L中,润滑油L利用差压被供给至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下面,分别对该摆动压缩机构部315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a)第一汽缸体
如图17所示,在第一汽缸体324上形成有:汽缸孔324a、吸入孔324b、排出路径324c、衬套收纳孔324d、叶片收纳孔324e以及绝热孔324f。如图16和图17所示,汽缸孔324a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圆柱状的孔。吸入孔324b从外周壁面贯通至汽缸孔324a。排出路径324c通过对形成汽缸孔324a的圆筒部的内周侧的一部分进行开槽而形成。衬套收纳孔324d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在沿着板厚方向观察时,衬套收纳孔324d配置在吸入孔324b和排出路径324c之间。叶片收纳孔324e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其与衬套收纳孔324d连通。绝热孔324f是沿着汽缸孔324a的贯通方向形成的多个孔,其用于对汽缸室Rc3进行绝热。并且,在该第一汽缸体324中,在绝热孔324f内、在排出路径324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有紧固部328(参照图17)。另外,该紧固部328与第一汽缸体324设置成一体。并且,该紧固部328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
并且,该第一汽缸体324以在下述状态下排出路径324c朝向前汽缸盖323侧的方式,与前汽缸盖323和中间板327紧固在一起(参照图18):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a以及活塞321的辊子部321a收纳在汽缸孔324a中,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以及衬套322收纳在衬套收纳孔324d中,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收纳在叶片收纳孔324e中。其结果是,在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中形成了第三汽缸室Rc3,该第三汽缸室Rc3通过活塞321被划分成与吸入孔324b连通的吸入室和与排出路径324c连通的排出室。
b)第二汽缸体
如图17所示,和第一汽缸体324一样,在第二汽缸体326上形成有:汽缸孔326a、吸入孔326b、排出路径326c、衬套收纳孔326d、叶片收纳孔326e以及绝热孔326f。如图16和图17所示,汽缸孔326a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圆柱状的孔。吸入孔326b从外周壁面贯通至汽缸孔326a。排出路径326c通过对形成汽缸孔326a的圆筒部的内周侧的一部分进行开槽而形成。衬套收纳孔326d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在沿着板厚方向观察时,衬套收纳孔326d配置在吸入孔326b和排出路径326c之间。叶片收纳孔326e是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孔,其与衬套收纳孔326d连通。绝热孔326f是沿着汽缸孔326a的贯通方向形成的多个孔,其用于对汽缸室Rc4进行绝热。并且,在该第二汽缸体326中,在绝热孔326f内、在排出路径326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有紧固部328(参照图16)。另外,该紧固部328与第二汽缸体326设置成一体。并且,该紧固部328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
并且,该第二汽缸体326以在下述状态下排出路径326c朝向后汽缸盖325侧的方式与后汽缸盖325和中间板327配合(参照图18):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b以及活塞321的辊子部321a收纳在汽缸孔326a中,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以及衬套322收纳在衬套收纳孔326d中,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收纳在叶片收纳孔326e中。其结果是,在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中形成了第四汽缸室Rc4,该第四汽缸室Rc4通过活塞321被划分成与吸入孔326b连通的吸入室和与排出路径326c连通的排出室。
c)曲轴
在曲轴317上,在一个端部上设有两个偏心轴部317a、317b。另外,这两个偏心轴部317a、317b形成为彼此的偏心轴夹着曲轴317的中心轴对置。并且,该曲轴317的没有设置偏心轴317a、317b的一侧固定在驱动电动机316的转子352上。
d)活塞
活塞32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辊子部321a和向辊子部321a的径向外侧凸出的叶片部321b。另外,辊子部321a在配合在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a、317b上的状态下插入在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326a中。由此,当曲轴317旋转时,辊子部321a以曲轴317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公转运动。并且,叶片部321b收纳在衬套收纳孔324d、326d以及叶片收纳孔324e、326e中。由此叶片部321b在摆动的同时沿着长度方向进行进退运动。
e)衬套
衬套322是大致半圆柱状的部件,其以夹着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的方式收纳在衬套收纳孔324d、326d中。
f)前汽缸盖
前汽缸盖323是覆盖第一汽缸体324的排出路径324c侧的部件,其紧固在外壳310中。在该前汽缸盖323上形成有轴承部323a,曲轴317插入在该轴承部323a中。并且,在该前汽缸盖323上形成有用于将通过形成于第一汽缸体324的排出路径324c流动来的制冷剂气体导向排出管320的开口(未图示)。并且,该开口通过用于防止制冷剂气体的逆流的排出阀(未图示)被堵塞或者敞开。并且,在该前汽缸盖323上设有紧固部323b。紧固部323b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其厚度为2mm。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所谓紧固部323b,具体而言,指的是前汽缸盖323中的与从第一汽缸体324的汽缸孔3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
g)后汽缸盖
后汽缸盖325覆盖第二汽缸体326的排出路径326c侧。在该后汽缸盖325上形成有轴承部325a,曲轴317插入在该轴承部325a中。并且,在该后汽缸盖325上形成有用于将通过形成于第二汽缸体326的排出路径326c流动来的制冷剂气体导向排出管320的开口(未图示)。并且,该开口通过用于防止制冷剂气体的逆流的排出阀(未图示)被堵塞或者敞开。并且,在该后汽缸盖325上设有紧固部325b。与前汽缸盖323的紧固部323b一样,紧固部325b也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其厚度为2mm。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所谓紧固部325b,具体而言,指的是后汽缸盖325中的与从第二汽缸体326的汽缸孔326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
h)中间板
中间板327配置在第一汽缸体324和第二汽缸体326之间,分隔第三汽缸室Rc3和第四汽缸室Rc4。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该中间板327中的贯通激光焊接部位的厚度为2mm。
(3)驱动电动机
驱动电动机316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是直流电动机,其主要具有:环状的定子351,其固定在外壳310的内壁面上;以及转子352,其以具有微小的间隙(空气隙通道)的方式可自由旋转地收纳在定子351的内侧。
在定子351上,在齿部(未图示)卷绕有铜线,在上方和下方形成有线圈端353。并且,在定子351的外周面上设有铁芯切割部(未图示),所述铁芯切割部从定子351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并且在周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在开槽形成在多个部位。
在转子352上,以沿着旋转轴的方式固定有曲轴317。
(4)吸入管
吸入管319以贯通外壳310的方式进行设置,吸入管319的一端嵌入在形成于第一汽缸体324的吸入孔324b和形成于第二汽缸体326的吸入孔326b中,而另一端则嵌入在储气筒390中。
(5)排出管
排出管320以贯通外壳310的上壁部312的方式设置。
(6)端子设备
端子设备(未图示)主要由接线柱(未图示)以及端子主体(未图示)构成。接线柱由端子主体支承,端子主体嵌入并焊接在外壳310的上壁部312上。并且,在接线柱的靠外壳310内部侧,连接有从线圈端353伸出的引线(未图示),在接线柱的靠外壳310外部侧连接有外部电源(未图示)。
<主要部件的制造方法>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活塞321、汽缸体324、326、前汽缸盖323、后汽缸盖325、中间板327以及曲轴317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制造。
<摆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摆动压缩机构部315是经过汽缸体-中间板紧固工序以及汽缸体-汽缸盖紧固工序来进行制作的。
在汽缸体-中间板紧固工序中,在汽缸体324、326以紧固部328和中间板327接触的方式压接在中间板327上的状态下,沿着曲轴317的轴向301a(参照图19中的实线箭头)对汽缸体324、326的紧固部328照射激光光线LS,从而紧固部328被贯通激光焊接在中间板327上。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激光输出被设定为4~5kW。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紧固部328的焊接位置Pw如图20中的粗虚线所示。另外,在该汽缸体-中间板紧固工序中,也可以在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a、317b以及辊子部321a收纳在汽缸孔324a、326a中的状态下将汽缸体324、326贯通激光焊接在中间板327上,也可以在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a、317b以及辊子部321a没有收纳在汽缸孔324a、326a中的状态下将汽缸体324、326贯通激光焊接在中间板327上。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在贯通激光焊接完成后,将曲轴317插入到该组装体中,以形成曲轴317的偏心轴部317a、317b以及辊子部321a收纳在汽缸孔324a、326a中的状态。
在汽缸体-汽缸盖紧固工序中,在汽缸盖323、325压接在汽缸体324、326上的状态下,沿着曲轴317的轴向301a(参照图19中的实线箭头)对汽缸盖323、325照射激光光线LS,将汽缸盖323、3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324、326上。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汽缸盖323、325的焊接位置Pw是汽缸盖323、325中的与从汽缸体324的汽缸孔3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323、325中的与汽缸体324的绝热孔3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另外,汽缸盖323、325中的与从汽缸体324的汽缸孔3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属于与汽缸体324的汽缸孔324a和绝热孔324f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并且,为了保证活塞321的摆动以及衬套322的旋转运动,在与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以及衬套322相对应的位置不实施贯通激光焊接。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摆动压缩机构部315的组装中完全不使用螺栓。
<摆动压缩机的运转动作>
当驱动电动机316被驱动时,偏心轴部317a、317b围绕曲轴317偏心旋转,配合在该偏心轴部317a、317b上的辊子部321a以外周面和汽缸室Rc3、Rc4的内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公转。并且,伴随着辊子部321a在汽缸室Rc3、Rc4内公转,叶片部321b在两侧面由衬套322保持的同时进行进退动作。这样,低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吸入口319被吸入到吸入室中,在排出室中进行压缩而成为高压后,从排出路径324c、326c排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摆动压缩机的特征>
(1)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盖323、325,通过在与从汽缸孔3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并且,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通过对汽缸体324、326的紧固部328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将汽缸体324、326紧固在中间板327上。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不使用螺栓就能够将汽缸盖323、325紧固到汽缸体324、326上制作出双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构部315。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能够防止产生由螺栓紧固导致的紧固形变,并能够实现小直径化。其结果是,该摆动压缩机301能够在抑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消除摆动压缩机构部315的形变,并且能够实现小直径化。
(2)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盖323、325的与从汽缸孔324a、326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薄壁,以便能够进行贯通激光焊接。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能够将汽缸盖323、3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324、326上。
(3)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盖323、325通过沿着曲轴317的轴向301a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与汽缸体324、326紧固在一起。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能够容易地将汽缸盖323、325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
(4)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前汽缸盖323以及后汽缸盖325在与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326a和绝热孔324f、326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与汽缸体324、326的绝热孔324f、326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324、326上。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能够确保绝热孔324f、326f的密闭性。
(5)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前汽缸盖323、后汽缸盖325、中间板327、以及汽缸体324、326通过半熔融压铸成形法形成。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除了能够将激光焊接应用于汽缸体324、326、汽缸盖323、325以及中间板327的紧固,还能够得到汽缸体324、326和辊子部321a的良好的适应性,以及汽缸体324、326和汽缸盖323、325的足够的耐压强度等。
(6)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在摆动压缩机构部315的组装中完全不使用螺栓。因此,在该摆动压缩机301中,不需要在前汽缸盖323、汽缸体324、326、中间板327、以及后汽缸盖325上设置螺栓孔。因此,能够使该摆动压缩机301小直径化。并且,由于不需要以往使用的螺栓的成本,因此能够降低摆动压缩机301的制造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体324、326的紧固部328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中间板327上,进一步地,汽缸盖323、325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从而组装成双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构部315。此处,这种组装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图22所示的旋转压缩机401的汽缸体424和汽缸盖(虽然未图示,但是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汽缸盖323、325是相同的部件)。即,在双汽缸型的旋转压缩机401中,前汽缸盖和后汽缸盖在与汽缸体424的从汽缸孔424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其中,必须在与汽缸体424的汽缸孔424a和绝热槽424f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内)、以及与汽缸体424的绝热槽424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424上,并且,也可以说汽缸体424的紧固部428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中间板(未图示)上。另外,在图21和图22中,标号417表示曲轴,标号417a表示曲轴的偏心轴部,标号421表示辊子,标号422表示翼片,标号423表示弹簧,标号424b表示吸入孔,标号424c表示排出路径,标号424d表示翼片收纳孔,标号Rc5表示汽缸室。
(B)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主要在汽缸盖323、325中的与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和绝热槽324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323、325中的与汽缸体324、326的绝热槽324f、326f的外周侧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不连续地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从而将汽缸盖323、325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但是,也可以如图23所示连续地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汽缸孔324a和绝热孔324f之间的密封性以及绝热孔324f的密闭性。
(C)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激光光线LS的照射方向沿着曲轴317的轴301a,但是激光光线LS的照射方向也可以相对于曲轴317的轴301a倾斜(例如参照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C)和图13)。
(D)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盖323、325贯通激光焊接在汽缸体324、326上。但是,也可以在汽缸盖323、325中的与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326a和绝热孔324f、326f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汽缸盖323、325中的与汽缸体324、326的绝热孔324f、326f的外周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贯通槽,对该贯通槽的壁和汽缸体324、326进行角焊(例如,参照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D)和图14)。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也可以不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
(E)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绝热槽324f、326f形成为被分成4个,但是也可以以连通所有的绝热孔的方式形成绝热孔。
(F)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后汽缸盖325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第二汽缸体326上,但是后汽缸盖325也可以通过在从第二汽缸体326的汽缸孔326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在4mm以下的位置进行角焊而紧固在第二汽缸体326上(参照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H)和图15)。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也可以不使用填充金属进行激光焊接。
(G)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盖323、325通过在与从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326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但是贯通激光焊接位置只要是汽缸盖323、325中的与从汽缸体324、326的汽缸孔324a、326a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在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即可。
(H)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在汽缸体324、326的绝热孔324f、326f内,在排出路径324c、326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有紧固部328,但是该紧固部也可以完全覆盖绝热孔324f、326f。
(I)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在汽缸体324、326的绝热孔324f、326f内,在排出路径324c、326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有紧固部328,但是该紧固部也可以是在绝热孔324f、326f内,从排出路径324c、326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外周侧、或者内周侧凸出的形状。
(J)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汽缸体324、326的紧固部328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中间板327上,进一步地,汽缸盖323、325通过贯通激光焊接而紧固在汽缸体324、326上,从而组装成双汽缸型的摆动压缩机构部315。但是,也可以如图24和图25那样组装摆动压缩机构部。下面,对该组装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该组装方法主要包括第一贯穿插入工序、第一压接工序、第一贯通激光焊接工序、第二贯通激光焊接工序、第二贯穿插入工序、第二压接工序、以及第三贯通激光焊接工序。
在第一贯穿插入工序中,以曲轴317的第一偏心轴部317a收纳在第一汽缸体324A的汽缸孔中的方式,将第一汽缸体324A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并且,以第一中间板327A位于曲轴317的第一偏心轴部317a和第二偏心轴部317b之间的方式,将第一中间板327A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然后,从曲轴317的驱动电动机316侧将前汽缸盖323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
在第一压接工序中,对前汽缸盖323、第一汽缸体324A、第一中间板327A进行压接。
在第一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沿着曲轴317的轴向301a对前汽缸盖323和中间板327A照射激光光线LS,从而将前汽缸盖323和第一中间板327A紧固在第一汽缸体324A上。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前汽缸盖323和第一中间板327A的焊接位置是前汽缸盖323和第一中间板327A中的与从第一汽缸体324A的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为了保证活塞321的摆动以及衬套322的旋转运动,在与活塞321的叶片部321b以及衬套322相对应的位置不实施贯通激光焊接。
在第二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在将第二汽缸体324B和第二中间板327B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之前,沿着曲轴317的轴线301a对第二中间板327B照射激光光线LS,将第二中间板327B紧固在第二汽缸体324B上。另外,以下将该焊接物称为带第二中间板的汽缸体。并且,在本变形例中,第二中间板327B的焊接位置是第二中间板327B中的与从第二汽缸体324B的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在第二贯穿插入工序中,将带第二中间板的汽缸体以第二中间板327B与第一中间板327A对置的方式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并且,其后在曲轴317上贯穿插入后汽缸盖325。
在第二压接工序中,将带第二中间板的汽缸体压接在第一中间板327A上,将后汽缸盖325压接在第二汽缸体324A上。
在第三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如图24所示,沿着曲轴317的轴向301a对后汽缸盖325照射激光光线LS,将后汽缸盖325紧固在第二汽缸体324B上。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后汽缸盖325的焊接位置是后汽缸盖325中的与从第二汽缸体324B的汽缸孔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3mm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该第三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沿着第一中间板327A和第二中间板327B的紧固面照射激光光线LS,将第一中间板327A和第二中间板327B紧固在一起。另外,关于该第一中间板327A和第二中间板327B,可以在整周范围内进行焊接,也可以进行点焊。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关于工序的顺序,只要结果物件是相同的物件,则没有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先进行第二汽缸体324B、后汽缸盖325以及第二中间板327B的组装,后进行第一汽缸体324A、前汽缸盖323以及第一中间板327A的组装。并且,在第一贯穿插入工序中,可以从曲轴317的驱动电动机316侧,将预先与前汽缸盖323紧固在一起的第一汽缸体324A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也可以将预先与第一中间板327A紧固在一起的第一汽缸体324A贯穿插入到曲轴317上。并且,第二贯通激光焊接工序只要在第二贯穿插入工序之前进行,则可在任何时候进行。并且,在第三贯通激光焊接工序中,也可以在将后汽缸盖325贯通激光焊接在第二汽缸体324B上之前,对第一中间板327A和第二中间板327B进行激光焊接。
(K)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在汽缸体324、326的绝热孔324f、326f内、在排出路径324c、326c形成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紧固部328,但是也可以不设置紧固部328。该情况下,汽缸体通过在绝热孔的内壁的端部进行激光角焊而与后汽缸盖紧固在一起。
(L)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摆动压缩机301中,前汽缸盖323和后汽缸盖325的紧固部323b、325b的厚度为2mm,贯通激光焊接时的激光输出为4~5kW。但是,若激光输出为4~5kW,则紧固部323b、325b的厚度只要在3mm以下即可。并且,在能够提高激光输出的情况下,紧固部323b、325b的厚度也可以比3mm厚。并且,如果无法使激光输出大于4kW,则只要减薄紧固部323b、325b的厚度即可。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有能够实现小型化、能够价格低廉地提供给市场、并且不失以往的滑动性和加工性的特征,作为安装于狭小设置空间的压缩机是具有实用性的。

Claims (3)

1.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具有:偏心轴部(117a、217a、317a、317b、417a);配合在所述偏心轴部上的辊子(121a、221、321a、421);汽缸体(124、224、324、324A、326、326A、424),其具有收纳所述偏心轴部和所述辊子的汽缸孔(124a、224a、324a、326a、424a);以及覆盖所述汽缸孔的汽缸盖(123、125、323、325、327、327A、327B),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接触工序,使所述汽缸盖以覆盖所述汽缸孔的方式与所述汽缸体接触;以及
激光焊接工序,将所述汽缸盖,在与从所述汽缸孔的内周面向外周侧离开2mm以上、且4mm以下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激光焊接到所述汽缸体上。
2.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具有:具有偏心轴部(117a、217a、317a、317b、417a)的曲轴(117、217、317、417);配合在所述偏心轴部上的辊子(121a、221、321a、421);汽缸体(124、224、324、324A、326、326A、424),其具有收纳所述偏心轴部和所述辊子的汽缸孔(124a、224a、324a、326a、424a);以及覆盖所述汽缸孔的汽缸盖(123、125、323、325、327、327A、327B),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接触工序,使所述汽缸盖以覆盖所述汽缸孔的方式与所述汽缸体接触;以及
贯通激光焊接工序,将所述汽缸盖贯通激光焊接到所述汽缸体上。
3.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第一贯穿插入工序,将第一汽缸盖(323)、具有汽缸孔(324a)的第一汽缸体(324)以及第一中间板(327A)以如下方式贯穿插入到具有第一偏心轴部(317a)和第二偏心轴部(317b)的曲轴(317)上:所述第一偏心轴部收纳在所述汽缸孔中,而且所述第一中间板位于所述第一偏心轴部和所述第二偏心轴部之间,
第一紧固工序,对所述第一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所述第一汽缸体上;
第二紧固工序,对所述第一中间板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所述第一汽缸体上;
第三紧固工序,对第二中间板(327B)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第二汽缸体(326)上,制作出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
第二贯穿插入工序,从所述第二偏心轴部侧,以所述第一中间板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对置的方式,贯穿插入所述紧固有中间板的第二汽缸体;
第三贯穿插入工序,从第二偏心轴部侧贯穿插入第二汽缸盖(325);
第四紧固工序,对所述第二汽缸盖进行贯通激光焊接以使其紧固在所述第二汽缸体上;以及
第五紧固工序,对所述第一中间板和所述第二中间板进行激光焊接以将两者紧固在一起。
CN201010536183.0A 2006-03-03 2007-03-02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9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7984 2006-03-03
JP2006-057983 2006-03-03
JP2006-057984 2006-03-03
JP2006057983 2006-03-03
JP2006-137163 2006-05-17
JP2006-137164 2006-05-17
JP2006137163A JP4876711B2 (ja) 2006-05-17 2006-05-17 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37164A JP2007309146A (ja) 2006-05-17 2006-05-17 圧縮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74179A Division CN101395376B (zh) 2006-03-03 2007-03-02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9615A true CN102049615A (zh) 2011-05-11
CN102049615B CN102049615B (zh) 2014-03-19

Family

ID=3845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61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9615B (zh) 2006-03-03 2007-03-02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CN20078000741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376B (zh) 2006-03-03 2007-03-02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741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376B (zh) 2006-03-03 2007-03-02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167596B2 (zh)
EP (3) EP2853746B1 (zh)
KR (1) KR101124270B1 (zh)
CN (2) CN102049615B (zh)
AU (1) AU2007221683B2 (zh)
BR (1) BRPI0708510A2 (zh)
WO (1) WO20071000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3085B1 (ja) * 2006-03-08 2007-08-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用羽根車のブレード、ブレード支持回転体、遠心送風機用羽根車、及び遠心送風機用羽根車の製造方法
JP2009121380A (ja) * 2007-11-16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9222329A (ja) * 2008-03-18 2009-10-0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5500566B2 (ja) * 2008-04-10 2014-05-21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12145062A (ja) * 2011-01-14 2012-08-0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2678571B (zh) * 2011-03-11 2016-03-02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压缩机泵体冷却循环系统
JP5991654B2 (ja) * 2011-03-14 2016-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US9512841B2 (en) 2011-11-16 2016-12-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retaining portion
WO2013073182A1 (ja) 2011-11-16 2013-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
EP2796721B1 (en) 2011-12-22 2018-10-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Rotary compressor
US9458850B2 (en) 2012-03-23 2016-10-04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Press-fit bearing housing with non-cylindrical diameter
US9181949B2 (en) 2012-03-23 2015-11-10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Compressor with oil return passage formed between motor and shell
CN102962649B (zh) * 2012-12-07 2015-05-13 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缸体的加工方法
CN103089652B (zh) * 2013-01-08 2015-10-21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用泵体及包含该泵体的旋转式压缩机
EP2806165B1 (de) 2013-05-22 2015-09-09 Obrist Engineering GmbH Scrollkompressor und CO2-Fahrzeugklimaanlage mit einem Scrollkompressor
EP2806164B1 (de) * 2013-05-22 2015-09-09 Obrist Engineering GmbH Scrollkompressor und CO2-Fahrzeugklimaanlage mit einem Scrollkompressor
KR102148716B1 (ko) * 2014-01-23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동장치 및 압축기
JP6353736B2 (ja) * 2014-08-12 2018-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ケーシング、並びにケーシングを備えるターボ機械および圧縮機
CN107850072B (zh) * 2015-07-15 2019-11-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11473553B (zh) * 2020-05-28 2024-05-14 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双出气管式二合一储液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46807B (zh) * 2023-03-01 2023-04-21 成立航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安装座相贯线焊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08A (zh) * 1993-12-06 1996-02-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摇动型旋转式压缩机
CN2399533Y (zh) * 1998-10-16 2000-10-04 乐清市金宇发动机研究所 摆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433425Y (zh) * 1999-11-12 2001-06-06 乐清市金宇发动机研究所 摆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JP2003239883A (ja) * 2002-02-20 2003-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55755A (en) * 1961-06-30 1962-09-25 Int Nickel Co Austenitic ductile iron having high notch ductility at low temperature
US4149823A (en) * 1973-06-29 1979-04-17 Bbc Brown, Boveri &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maintaining optimum minimum operating clearance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components of fluid-flow machines
JPS61273275A (ja) 1985-05-29 1986-12-0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ビ−ム溶接方法
JPH0637876B2 (ja) * 1985-08-28 1994-05-18 株式会社東芝 2シリンダロ−タリコンプレツサの製造方法
JPS62101392A (ja) * 1985-10-29 1987-05-11 Toyota Motor Corp 高密度エネルギ源を利用した鋳鉄材料に対する盛金法
JPS62263859A (ja) 1986-05-08 1987-11-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ルの製造方法
US4749624A (en) * 1986-10-15 1988-06-07 Wagner Castings Company Composite ferrous castings
JPH02140486A (ja) 1988-11-22 1990-05-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式圧縮機
JPH04164181A (ja) * 1990-10-29 1992-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
JP3166258B2 (ja) 1991-08-07 2001-05-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956306B2 (ja) * 1991-09-17 1999-10-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のハネおよび製作法
JPH05169193A (ja) 1991-12-25 1993-07-09 Leotec:Kk 半凝固金属の鋳造方法
JP3319026B2 (ja) 1993-04-20 2002-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3172337B2 (ja) * 1993-07-29 2001-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縮機
JPH07185853A (ja) 1993-12-24 1995-07-25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レーザ光によるSi含有セラミックスの接合方法
JPH07178584A (ja) 1993-12-24 1995-07-18 Toyota Motor Corp 重ね継手溶接方法
EP0665079B1 (de) 1994-01-29 1999-01-07 Asea Brown Boveri Ag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Metallteilen mittels Lichtbogen-Schmelzschweissen
CN1147617A (zh) * 1995-10-10 1997-04-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EP1460143B1 (en) 1996-09-02 2006-11-2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 Fe-based thixocast material
JP4318761B2 (ja) 1997-01-07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Fe−C−Si系合金鋳物の鋳造方法
JP2000176663A (ja) 1998-12-15 2000-06-2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溶接方法
GB2349592A (en) * 1999-05-07 2000-11-08 Perkins Engines Co Ltd Cylinder block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JP2000348618A (ja) 1999-06-07 2000-12-15 Hitachi Ltd イオンビーム応用装置用真空容器の製作方法
JP3928336B2 (ja) * 1999-09-21 2007-06-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用ピストンの製造方法
JP4374678B2 (ja) 1999-10-19 2009-12-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1227465A (ja) * 2000-02-18 2001-08-2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圧縮機用中空ピストンの製造方法
JP2001334378A (ja) 2000-05-24 2001-12-0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レーザによる鋳鉄の溶接方法
JP2002195171A (ja) 2000-12-28 2002-07-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2312420A (ja) 2001-04-10 2002-10-25 Hitachi Metals Ltd ナックルステアリングの製造方法
SE519781C2 (sv) 2001-08-29 2003-04-08 Volvo Aero Corp Förfarande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stator-eller rotorkomponent
JP4300726B2 (ja) 2001-09-21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式気体圧縮機
JP4026452B2 (ja) 2002-09-03 2007-12-26 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レーザとアークの複合溶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溶接継手の開先形状
JP2005036693A (ja) * 2003-07-18 2005-02-10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媒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2005040853A (ja) 2003-07-25 2005-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ーザ溶接方法
JP2005152924A (ja) 2003-11-25 2005-06-16 Nissan Motor Co Ltd ダイカスト鋳造装置
JP2005201114A (ja) * 2004-01-14 2005-07-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圧縮機
JP2005220752A (ja) 2004-02-03 2005-08-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08A (zh) * 1993-12-06 1996-02-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摇动型旋转式压缩机
CN2399533Y (zh) * 1998-10-16 2000-10-04 乐清市金宇发动机研究所 摆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433425Y (zh) * 1999-11-12 2001-06-06 乐清市金宇发动机研究所 摆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JP2003239883A (ja) * 2002-02-20 2003-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7221683A1 (en) 2007-09-07
US8690558B2 (en) 2014-04-08
EP1998046A1 (en) 2008-12-03
KR101124270B1 (ko) 2012-03-27
EP2865895A1 (en) 2015-04-29
US20120189482A1 (en) 2012-07-26
CN101395376B (zh) 2011-04-06
CN102049615B (zh) 2014-03-19
EP1998046B1 (en) 2015-09-23
EP2853746A3 (en) 2015-04-29
KR20080094109A (ko) 2008-10-22
US20090068046A1 (en) 2009-03-12
WO2007100097A1 (ja) 2007-09-07
EP2865895B1 (en) 2017-07-19
EP2853746B1 (en) 2017-07-19
US8167596B2 (en) 2012-05-01
BRPI0708510A2 (pt) 2011-05-31
CN101395376A (zh) 2009-03-25
EP2853746A2 (en) 2015-04-01
EP1998046A4 (en) 2014-03-19
AU2007221683B2 (en) 201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376B (zh) 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JP4423348B2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
CN101542072B (zh) 流体机械和冷冻循环装置
AU200722348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ressor, and compressor
JP2010502881A (ja) アルミニウム鋳物から成るクランクケーシングを備えた空気圧縮機
US20160153431A1 (en) Hydraulic pump and piston for such a hydraulic pump
CN1755137A (zh) 压缩机
CN101395379A (zh)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和压缩机
CN101375055A (zh) 压缩机的滑动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压缩机
CN105114316A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JP2007309146A (ja) 圧縮機
CN103452854B (zh) 旋转式压缩机
JP2011127446A (ja) スクロー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05036584U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RU2404372C2 (ru) Компрессор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JP2007263106A (ja) 圧縮機
JP4876711B2 (ja) 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64064A (ja) 複合流体機械
JP4894486B2 (ja) 圧縮機
JP2009180189A (ja) 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CN114017329A (zh) 压缩机、制冷设备及装配方法
CN114017296A (zh) 气缸、压缩机、制冷设备及制造方法
JP2007263107A (ja) 圧縮機の摺動部品
JP2008095677A (ja) 圧縮機の摺動部品、摺動部品基体、スクロール部品、スクロール部品基体、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シリンダブロック基体、ピストン、ピストン基体、ローラー、ローラー基体、および圧縮機
JP2010048345A (ja) 摺動部品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