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401B -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401B
CN102043401B CN201010528469.4A CN201010528469A CN102043401B CN 102043401 B CN102043401 B CN 102043401B CN 201010528469 A CN201010528469 A CN 201010528469A CN 102043401 B CN102043401 B CN 102043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rol
environmental
unit
evaluation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84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3401A (zh
Inventor
鸟羽美奈子
森靖英
直野健
惠木正史
樱井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43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3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4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具有下述功能的环境控制系统。(1)通过监控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通过适合于状况地进行细致的控制来提高舒适性。(2)定义评价节电效果以及舒适性(生产效率)的指标,通过画面提示该推移。(3)通过脚本设定细致的控制策略。本发明涉及的环境控制系统是通过监控工作状况以及行动状况,并适合于状况地进行细致的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的环境设备控制系统,具有:通信单元;环境检测单元,检测环境;工作状况检测单元,检测工作状况;取得单元,取得耗电;决定单元,决定设备的控制;以及发送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可进行适合于工作的细致的控制。

Description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对区域内人的工作状况与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环境控制设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虑的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环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通常是控制空调机使室(区域)内的温度始终成为预定的目标温度的方法,但也提出了如下方案,即:为了节能而以一定的时间反复进行运行与停止的间歇控制等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控制方法,即:通过传感器来识别人的在/不在,人在时则运行电视等设备,不在时则停止设备的运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控制方法,即:通过传感器来识别人的在/不在,人在时则以通常模式运行个人计算机,不在时则通过节能模式来降低耗电。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控制方法,即:将区域内分割为多个区段,各区段分别进行人的在/不在的识别,不仅对人不在的区段,对相邻的区段也个别地控制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要因,从而进行考虑了舒适性、操作性的环境控制。进一步,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如下环境控制装置,即:对应于节能指标(level),在节能指标较高时较低地设定舒适度,在节能指标较低时较高地设定舒适度,并且例如利用PMV(Predicted MeanVote: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计算方法等来计算舒适度,从而控制设备。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如下控制方法,即:按照每个在作为环境控制对象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内容,对空调环境、照明环境以及噪音环境分别预先向个人计算机主机存储几种舒适域模式,并按照每个作业内容分别改变舒适域模式来进行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5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26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34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5-141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141735号公报
一般在办公室内并不是始终进行同样的工作,而是进行多种类的工作。然而,根据发明者等的研究,舒适度的条件根据工作行动的状况而不同,因此,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也应该不同。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没有根据工作行动的状况来改变舒适度的控制方法这样的思想。例如,在专利文献5的例子中,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用于休息(refresh)的空间等,感到舒适的温度、照明以及噪音的适应性范围不同”这样的前提下进行改变每个作业内容的舒适域模式的控制。然而实际上,例如即使在进行同样的脑力劳动的空间,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也不是一样。为此,在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各个控制方法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
(1)虽然检测了区域内的人的在/不在,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没有适合于每个人的工作行动状况,因此舒适性不够充分。
(2)没有根据存在于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行动来掌握舒适度的方法以及指标。
(3)没有环境控制设备的管理者等基于包括舒适度以及节能度在内的多个观点来容易地设定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策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涉及的问题点而提出一种具有下述功能的环境控制系统。
(1)通过监控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在/不在以及工作状况,并进行适合于存在的人的工作状况的控制,从而提高适合于每个人的工作的舒适性。
(2)定义评价节电效果、舒适性以及生产效率的指标,可以在画面上显示区域内的各个指标的推移。
(3)能够通过脚本(script)设定基于包括舒适度、节能度的多个观点的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策略。
如下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的构成。本发明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多个环境设备,以及监控上述区域内的状况并根据该区域内的状况来控制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装置,上述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具有:根据预定的评价指标,对应于上述区域内的工作状况,来设定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的单元;取得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的单元;检测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的单元;检测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的单元;以及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根据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与关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的信息来计算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上述评价指标,根据该计算出的评价指标与上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上述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上述控制策略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根据该决定的组合来进行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
发明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监控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并进行适合于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的环境控制设备的细致的控制,可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环境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A是表示图1的中央控制装置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图2B是表示图1的中央控制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环境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的办公大厦室内(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中央控制装置的环境设备控制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保持在中央控制装置的数据保持部的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舒适度指标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记述本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输入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工作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区域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图4的处理流程的决定设备的控制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处理流程的与评价指标相应的来决定控制的组合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保持在中央控制装置的数据保持部的设备的控制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表示在客户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中的项目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表示在客户PC中的预警(alert)表示用户界面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每个设备的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舒适度的实测值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节能度的实测值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生产效率的实测值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工作状况的提示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环境控制系统是通过监控办公大厦等室内人员的工作状况以及行动状况,并根据状况进行细致的控制,从而提高舒适性的环境设备控制系统。该环境设备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通信单元;环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工作状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工作状况;取得单元,用于取得耗电;决定单元,用于决定设备的控制;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控制信号,可进行与工作相适合的细致的控制。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对办公大厦等室内区域分别进行控制的例子进行阐述。即,本发明的环境控制系统进行使区域内的节能和舒适性兼得的环境设备的控制。所谓“环境设备”是指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空调机,照明器具,空气清洁机,窗户的百叶窗等。
再者,本发明的环境控制系统不仅适用于办公大厦,也可以适用于学校校舍以及商业设施等的,在至少一个区域内多名办公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等(以下仅称办公人员)进行各种工作、作业、学习等(以下简称为“工作”)的各种设施(以下指设施)。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监控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并根据状况进行细致的控制,可提高舒适性。
(2)定义评价节电效果以及舒适性、生产效率的指标,通过画面可提示该推移,从而能够任意地控制评价指标的优先顺序以及容许范围。
(3)通过脚本可容易地设定细致的控制策略。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环境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了本实施例的环境控制系统涉及的系统概要的一例。本实施例的环境控制系统100具有:外部要因取得单元101、室内环境检测单元102、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中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200以及控制设备105。各个单元与中央控制装置200之间通过设施内的通信网络被连接,可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外部要因取得单元101由气象信息取得部106和外部气温传感器107构成。气象信息取得部106连接在应特网等通信网络(省略图示)上,从外部的气象信息发送服务商等取得气象信息。外部气温传感器107取得办公大厦所在地的外部气温。室内环境检测单元102由取得办公大厦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8、取得湿度的湿度传感器109以及取得CO2浓度的CO2浓度传感器110构成。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由摄像机111和个人计算机11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每个办公人员。个人计算机112由作为工作状况检测对象的办公人员使用,摄像机111通过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被连接在个人计算机上,从而取得办公人员的影像。由中央控制装置200控制的控制设备105包括控制办公室内的环境的、空调113、照明114、空气清洁机115、风扇116、百叶窗117以及个人计算机112等。也可以向控制设备105追加换气用的风扇以及加湿器等较多设备。再者,也可以构成为,构成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的要素的一部分的个人计算机112兼用作控制设备105。
图2A是表示了本实施例的环境控制系统涉及的中央控制装置200的硬件构成的一例。本例的中央控制装置具有:网络I/F21、中央处理装置(控制部)22、输入装置23、构成存储部的一级(一次)存储装置(存储器)24、二级(二次)存储装置25以及输出装置26。再者,输入装置23的显示装置和输出装置26。另外,输入装置23的显示装置和输出装置26的显示装置也可以由具有包括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功能的共同的画面的单一的显示装置来构成。中央控制装置200内的各个装置通过内部总线27被连接,可在各个装置之间互相发送接收数据。网络I/F21是例如LAN卡等网卡,经由网络来收集构成工作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
中央处理装置22以微处理器为主体构成,并执行存储在一级存储器24以及二级存储器25的程序。
指示输入装置23是例如键盘、鼠标等的指示器(pointing device)。这是由工作管理者接受配置计划计算设定的输入以及显示的指示等。另外,指示输入也可以由经由网络被连接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等另外的终端的指示输入装置来进行。
显示装置26例如由显示适配器和液晶板等来实现。一级存储器24例如由随机存储器(RAM)以及只读存储器(ROM)等来实现,并存储由中央处理装置22执行的程序以及在本装置中被处理的数据等。
二级存储器25例如由硬盘或DVD或CD以及这些的驱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并存储由中央处理装置22执行的程序以及在本装置中被处理的数据等。
图2B是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中央控制装置200具备的功能的一部分的功能块图。这些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加到图2A所示的硬件并作为硬件来实现,但也可以作为由中央处理装置200执行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对这些功能块的全部是作为中央处理装置200执行的软件程序或者是保持在二级存储器25的数据来进行说明。
如图2B所示那样,中央控制装置200作为该功能的一部分,具有通信部201、输入接受部202、耗电部203、环境取得部204、控制信号发送部205、外部要因检测部206、室内环境检测部207、分析部208、数据保持部209、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以及设备控制部240。经由网络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全部通过通信部201来进行。检测办公大厦外部的外部要因的外部要因取得部206具有:气象信息检测部211,用于检测来自外部气象信息服务等的气象信息,以及外部气温检测部212,用于检测由室外温度传感器等感测到的外部气温。检测办公大厦的室内环境的室内环境检测部207具有:温度检测部213,用于检测由室内温度传感器等感测到的室内温度;湿度检测部214,用于检测由湿度传感器等感测到的湿度;以及CO2浓度检测部215,用于检测由CO2传感器等感测到的CO2浓度。工作检测部208具有:摄像机影像取得部216,用于取得作为工作状况的分析对象的办公人员的摄影的摄像机影像;由办公人员操作的个人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操作日志取得部217;以及分析部218,通过摄像机的影像和个人计算机操作日志来分析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数据保持部209相当于图2A的一级存储器24以及二级存储器25,并且具有:环境日志219、工作状况表格220、耗电日志221、设备控制表格222、控制策略设定脚本223以及个人计算机预警(alert)表格224。
利用由外部要因检测部206和室内环境检测部207检测到的信息以及工作状况表格220,并且由分析部208进行了分析的信息被保持在数据保持部209的环境日志219。由耗电取得部203取得的设备的耗电信息被保持在耗电日志221。输入接受部202接受的由系统管理者等输入的控制策略被保持在控制策略设定脚本223。
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根据区域的环境信息和关于各个环境设备的耗电的信息来计算各个环境设备的评价指标,根据该计算出的评价指标和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控制策略的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等,并且将该结果记录到设备的控制表格222以及个人计算机预警表格224。设备控制部240具有:空调控制决定部225,根据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的决定来决定室内的空调设定温度等的控制;照明控制决定部226,决定照明设备的发光强度以及颜色温度等的控制;百叶窗控制决定部227,决定百叶窗的开闭等的控制;空气清洁机控制决定部228,决定空气清洁机的ON(接通)/OFF(断开)等的控制;风扇控制决定部229,决定风扇的ON/OFF等的控制;个人计算机控制决定部230,决定个人计算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的控制;个人计算机预警决定部231,控制表示在办公人员的个人计算机画面上的预警。
设备控制部240从设备控制表格222选择各个设备的控制、从个人计算机预警表格224选择表示在办公人员的个人计算机画面上的预警,并且指示控制信号发送部205发送控制信号。
图3是表示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控制对象区域、即办公大厦室内的布置的一例。本系统进行使室内301的节能和舒适性兼得的设备的控制。室内301具有:窗户302、百叶窗303、风扇304、顶棚部空气清洁机305以及顶棚部空调机306。在室内配置办公人员进行工作的办公桌307,在各个办公桌上设置工作用的个人计算机308和通过USB等被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的摄像机309。另外,在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310、湿度传感器311以及CO2传感器312。各个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走廊侧、窗户侧的适当位置等,另外,也可以在各个办公桌307上分别设置1台。如图1所示那样,各个控制设备(303~306)、各个传感器(310~312)、个人计算机以及摄像机(工作状况检测单元)经由网络被连接在中央控制装置200上。
图4是表示中央控制装置200的处理流程。当中央控制装置200开始进行处理时(S401),取得环境信息(S402)。环境信息是指,外部要因取得单元101取得的气象信息/外部气温以及室内环境检测单元102检测的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接着,取得工作状况(S403)。工作状况是指,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取得的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等。接着,保持空调、照明等各个环境设备的设定策略,并取得控制策略设定脚本223(S404)。接着,在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中,将取得的环境信息和工作状况对应于控制策略设定脚本223地来决定各个设备的控制(S405)。接着,向各个设备发送指示决定的控制的控制信号(S406)。如果不结束控制而重复处理(S407),或者结束(S408)。
重复的时间间隔可以为:处理是中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部22以可处理的最快值来进行,也可以是系统管理者等在控制策略设定脚本701(参照图7)中任意指出的。结束为,也可以由未图示的计时器等来指示,另外,也可以是系统管理者等从指示输入装置23输入指示。
图5是由分析部218分析的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表格(图2B的220)的例子,由数据保持部209保持。分析部218通过办公人员的摄像机影像和个人计算机操作日志来分析工作状况,并将工作状况分类于表示在工作状况分析表格501的某一项工作中。通过个人计算机操作日志的分析而对个人计算机工作中(正在工作)502以及根据个人计算机的操作应用对特定工作503、504进行分类。另外,根据摄像机的影像分析而对电话中505、桌上工作中506以及与其他办公人员的对话中507等进行分类。进一步,也可以根据影像分析而对睡眠中508等的姿态以及手势进行分析并分类。另外,也检测不在509。另外,不仅对配置于作为控制对象的区域内的办公人员的个人计算机以及办公桌的周围,也可以根据分析区域外的其他的会议室或接待室的工作状况而对会议中510或会客中511进行分类。
公式1是计算设备控制的评价指标之一即“节能度指标”公式的一例。
【公式1】
※p为设置在控制对象的室内的环境设备的总数
                                ……(1)
“节能度指标”关系到作为本环境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的室内的p个全部的环境设备的每单位时间的总耗电量,最大为10、最小为0地进行正规化。数值越大越可称为节能系统。
公式2是计算设备控制的评价指标之一、即“舒适度指标”公式的一例。
【公式2】
(i)不舒适指数Cm≥67.5时
(舒适度指标)=Cm+(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
(iii)不舒适指数Cm<67.5时
(舒适度指标)=Cm-(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
           *Cm:不舒适指数……(2)
舒适度是表示每个办公人员的在某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对于“舒适度指标”,一般根据使用的温度与湿度来判断的不舒适指数Cm和后述在公式3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来计算。不舒适指数Cm为60~75时是较多的人没有感觉到不舒适的范围,在其以下则感觉冷,在其以上则感觉热。此处,将中间值67.5作为界限,在比其大时则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在比其小的情况下则减去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从而计算舒适度指标。舒适度指标也为60~75时是没有感觉到不舒适的范围,越是比其大或越是比其小越为不舒适。另外,也可以不使用不舒适指数,而是根据将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气流速度、湿度、着装量以及代谢量的6个要素的组合而计算出的PMV(Prdicted MeanVote: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来用于舒适度指标的计算。这种情况下,除了图1的室内环境检测单元102的功能,显然还要能够取得平均辐射温度、气流速度、着装量以及代谢量的信息。
图6是表示公式2的“舒适度指标”与不舒适指数Cm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纵轴是指不舒适指数(Cm)601,横轴是指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602。当最多的人感觉到舒适的不舒适指数67.5、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0时,舒适度指标成为67.5(603),能够判断为感觉到舒适的最佳环境。舒适度指标越是大于此或越是小于此则为不舒适。例如,也可以将舒适度指标75.0的界限(604)、舒适度指标60.0的界限(605)作为阈值,将包含舒适度指标67.5的范围判断为“舒适”606,未包含的范围判断为“不舒适”(607)。或者,也可以将“舒适”、“不舒适”的区域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多阶段地判断舒适度。
公式3是对在公式2进行了说明的用于计算舒适度指数的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进行计算的公式的一例。
【公式3】
(i)二氧化碳浓度C<1000ppm时
(二氧化碳加权值)=0
(iii)二氧化碳浓度C≥1000ppm时
(二氧化碳加权值)=C×0.01
0.01为加权系数
*C:二氧化碳浓度……(3)
二氧化碳浓度C的单位以ppm来表示,1ppm为0.0001%。在日本的大厦管理法中,二氧化碳浓度被规定为1000ppm以下。此处以1000ppm为基准,小于等于它时无需考虑对舒适度的影响。在大于等于它的情况下,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C来适当地加权(加权系数的相乘),作为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来附加于舒适度的计算。
公式4是计算设备控制的评价指标之一、即“生产效率指标”的公式的一例。
【公式4】
工作如果是定型作业,能够根据单位时间内完成的、针对目标对应件数的完成对应件数来计算生产效率。对应件数可根据由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取得的工作信息来进行分析。生产效率指标表示为以10为基准,值越大生产效率越好。如果是非协作(非合作)作业,也可以通过相对于目标值的达成率来定义生产效率指标。作为定型作业的一例可以举出电话中心的与顾客之间的电话应答工作。
图7是数据保持部209保持的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323的记述例。本例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701首先进行使用于脚本中的数值的定义702。在评价指标定义703中,定义公式1所示的节能度指标(5行)、在公式2所示的舒适度指标(6行)、在公式3所示的生产效率指标(7行)。各个指标的公式也可以预先由存储装置25保持,或者也可以由系统管理者等在脚本中能够任意地设定并变更。再者,在评价指标定义中设定了“节能度指标”、“舒适度指标”、“生产效率指标”的3个评价指标,但也可以根据用途以及状况来设定这些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将这些与其他的评价指标综合地设定,其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变量定义704中,定义传感器等外部要因取得单元101和室内环境检测单元102取得的实测值(11~15行)、根据实测值计算出的各个指标的实测值(17~19行)、分析出的工作内容(21行)、时间(23行)以及区域控制方法(24行)。在控制值定义705中,定义温度或湿度等以及室内环境的控制目标值等(28~31行)。
接着,记述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706。首先,记述评价指标条件707。记述在公式1所示的“节能度指标”、在公式2所示的“舒适度指标”、在公式3所示的“生产效率指标”的优先顺序(37~39行)以及各自的容许控制范围(41~43行)。
接着,记述工作适应条件708。此处,分别记载适合于办公人员个人工作的控制条件。这种情况下,工作适应条件是指,赋予使每个办公人员效率良好地完成当前的工作的最佳环境的设备的控制条件。47~48行表示由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正在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使用中的情况下,将使用于该工作的CPU的速度设为最快的控制条件。在个人计算机工作中,在进行CAD以及图像处理那样的计算量(数据处理量)较大的工作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最快的CPU的速度,但在文本处理那样的计算量小的工作的情况下,由于最快的CPU的速度没有必要,因此将使用于该工作的CPU的速度设为低速,由此可进行考虑了节能的控制。另外,在将多个应用并行地执行中的情况下,有必要根据状况来加快CPU的速度。像这样,即使是同样的个人计算机工作,对应于实行中的应用的种类以及数量来记述改变CPU的速度的工作适应条件708。50~51行表示如果由工作状况检测单元103检测到的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为“睡眠中”,则通过降低温度来催促休息的控制条件。53~54行表示如果办公人员不在,则以最大的节能度将全部的设备切换到节能模式或者停止运行的控制条件。56~57行表示在午休中,即从11时45分至12时45分的时间内,如果小于等于一定值,则允许室内温度上升的控制条件。
接着,记述区域适应条件709。在工作适应条件708中记载了适合于办公人员个人工作的控制条件,但一般在办公室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设置有1台空调机等环境设备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对应于区域的控制。此处,在61行中能够记载取得适合于存在于某一定区域内的办公人员的控制的平均值的控制条件。另外,也可以记载对重要的办公人员附加的控制条件。
另外,在办公室内,例如即使设定室内的控制温度为固定值,但在走廊侧和窗户侧的实测温度不同,会引起环境的不均衡(ばらつき)。此处,如63~64行记载的那样,在某室内的其他的区域中,舒适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存在偏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记载进行控制值重新计算的控制条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某室内区域分别地进行控制,但也可以例如对某楼层室内分别地进行控制,并对应于楼层全体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控制。
图8是表示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评价指标条件”输入用户界面的图的一例。在图7所示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也可以由系统管理者等通过手动输入来设定,但有必要熟悉输入。此处,为了容易地记述脚本,也可以由系统管理者等从输入接受部202具有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输入界面801进行输入。例如,系统管理者等从输入界面801依顺序下拉工作函数条件标签802、工作适应条件标签803以及区域适应条件804的菜单,并输入各自的条件。当选择评价指标条件标签802时,则点击优先顺序选择键805便能够向评价指标807赋予优先顺序806。另外,以数值来输入各个评价指标的控制范围808。由确定键809或取消键810来完成输入。通过该评价指标条件输入界面来直接记述脚本为较困难的人也可容易地输入评价指标条件。
图9是表示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工作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的图的一例。当选择在图8所示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输入界面801的工作适应条件标签803时,则能够设定与工作状况901对应的控制对象902和控制值903的条件。可由条件选择键904来改变各个条件。控制对象可由追加键905和删除键906进行追加与删除。另外,控制对象也可由追加键907和删除键908进行追加与删除。911是时间键。由确定键909或者取消键910来完成输入。通过该工作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来直接记述脚本较困难的人也可容易地输入评价指标条件。
图10是表示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区域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的图的一例。当选择在图8所示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输入界面801的区域适应条件标签804时,则能够由选择键1002选择区域适应方法1001。另外能够对应于区域状况1001来设定控制对象1004。区域状况可由追加键1005和删除键1006进行追加与删除。控制可由追加键1007和删除键1008进行追加与删除。由确定键1009或取消键1010来完成输入。通过该区域适应条件输用户入界面来直接记述脚本为较困难的人也可容易地输入区域适应条件。
图11是决定控制环境的各个控制设备(113~116)的控制的处理流程,相当于图4所示的中央控制装置200的处理流程的S405。在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中,首先,根据环境取得部204取得的信息来计算当前的室内的评价指标(S1101)。评价指标为3个,即:节能度【公式1】、每个办公人员的舒适度【公式2】以及表示工作生产效率的生产效率【公式3】。接着,计算满足每个办公人员的工作适应条件的控制目标值(S1102)。在此,计算满足记述在图7所示的控制策略设定脚本701的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的组合的全部。接着,计算满足区域适应条件的控制的组合的全部(S1103)。接着,对于S1103计算出的全部的控制的组合,在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部210中计算各自的评价指标的推定值(S1104),最后,从全部的控制中选择并决定对应于评价指标的控制的组合(S1105)。
图12是选择并决定对应于评价指标的控制的组合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相当于图11所示的选择并决定对应于评价指标的控制的组合(S1105)。首先,从设定脚本701取得评价指标706(S1201)。此处表示按照图11例示的评价指标条件的处理流程。根据计算出的全部的控制的组合来计算舒适度为大于等于基准值的控制的组合(S1202)。如果不存在舒适度为大于等于基准值的控制的组合的情况下(S1203),则降低基准值(S1204),并重新进行计算。同样地,根据由S1202计算出的全部的控制的组合来计算工作效率为大于等于基准值的控制的组合(S1205)。如果不存在工作效率为大于等于基准值的控制的组合的情况下(S1206),则降低基准值(S1207)并重新进行计算。最后,根据S1205计算出的全部的控制的组合来决定总耗电最小的控制的组合(S1208)。再者,图12的流程由控制策略设定脚本设定的优先顺序也有图8所示那样,成为“节能度”、“舒适度”、“生产效率”顺序的情况,在优先顺序与此不同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满足各个指标的顺序以及基准值的改变对象也显然要随之变化。
图13是表示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表格(图2B的222)的一例。环境设备的控制表格1301由数据保持部209保持,并具有设置在作为控制对象的办公室内的环境设备各自的控制状态(接通(ON)、断开(OFF)等)。被控制的环境设备为,例如空调1302、照明1303、百叶窗1304、个人计算机/显示器1305、空气清洁机1306以及风扇1307。再者,控制表格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在空调1302的控制状态中包括除湿,也可以在照明1303的控制状态中的接通、断开以外附加中间档的切换。中央控制装置200根据本控制表格来计算并决定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S405)。再者,中央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在控制的组合中包括中央控制装置200能够自动控制的设备以外的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要素,例如,为了降低室内的气温而办公人员自身以手动“打开窗户”等要素。
图14是表示在个人计算机中的项目的表格(图2B的预警表格224)的一例。该个人计算机的表示项目表格1401由数据保持部209保持。在控制的组合中包括了中央控制装置200能够自动控制的设备以外的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要素,例如,为了降低室内的气温而办公人员自身以手动“打开窗户”等要素的情况下,个人计算机预警决定部231从预警表示表格1402选择预警并提示给用户。另外,也可以是工作检测部208根据分析处的工作分析结果来表示催促“休息”“回家”等行动的预警。另外,办公人员个人的嗜好会影响舒适的室内气温的设定。此处,也可以将输入“提高温度/下降温度”等嗜好的菜单保持在输入画面提示表格1403内。这种情况下,办公人员也可以通过经由网络连接在中央控制装置上的个人计算机102的输入指示装置进行输入。
图15是表示表示在个人计算机的预警表示用户界面的图的一例。在图14的个人计算机预警决定部231决定的预警由控制信号发送部205经由网络发送到个人计算机102,个人计算机102通过预警表示用户界面1501来表示预警。个人计算机102显示由个人计算机预警表格1401选择的一个或多个预警。例如,特定的空调机即空调的电源OFF等设备控制决定部203决定的控制和办公人员自身以手动“打开窗户”等的要素预警提示在“推荐节能”画面1504上。这时,也可以提示作为预警提示的原因的实测值1502。另外,也可以是从本画面能够监控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动作。也可以是,例如,当点击“确认电力利用状况”键1503时,则能够提示并确认该当天的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也可以是,办公人员如果确认预警则点击确定键1505来关闭画面。
图16是表示采用了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办公室的某一天的各设备的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的图的一例。当点击在图15所示的“确认电力利用状况”键1503时,则显示表示该当天的设备各自的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的图形(graph)1601。纵轴表示耗电1602、横轴表示时间1603,圆柱图提示各时间的总耗电。也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各设备的、例如照明1604、个人计算机等办公(OA)设备1605、空调1606的各自的耗电。在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想通过该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的画面来取得电力利用状况的推移的信息时,通过提示被可视化的电力利用状况,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可容易理解。例如,通过将午休时间的空调以及照明的节能状况进行可视化,使管理者容易获得有关人员的理解与合作。
图17是表示采用了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办公室的“舒适度”的实测值分布的图的一例。也可以从在图15所示的表示在个人计算机的预警表示用户界面来提示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分布1701,作为能够监控本环境控制系统的动作。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分布1701提示监控对象室内1702,实测日的日期时间1703。另外具有舒适度分布标签1705、节能度分布标签1706以及生产效率分布标签1707,通过点击标签来切换各自的表示。例如选择舒适度分布标签1705时,则与监控对象的室内的配置图1708重叠,从而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室内的各区域的舒适度的分布1709以及各自的舒适度的实测值1710。另外,也可以通过选择复选框1711来表示配置在室内的传感器取得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在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想通过表示该舒适度的实测值分布的画面来取得舒适度的实测值分布时,通过提示被可视化的舒适度的实测值分布,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可容易理解。
图18是表示采用了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办公室的“节能度”的实测值分布的图的一例。当选择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分布1701的节能度分布标签1706时,则与监控对象的室内的配置图1708重叠,从而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室内的各区域的节能度的分布1801以及各自的分布区域的节能度1802。数值越大节能度越高。另外,也可以表示每单位时间的耗电。在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想通过表示该节能度的实测值分布的画面来取得节能度的实测值分布的信息时,通过提示被可视化的节能度的实测值分布,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可容易理解,并可取得有关人员的理解与合作。例如,管理者对表示在该画面的节能度是否为目标的范围内而进行判断,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重新考虑基于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设备的控制策略,并重新设定评价指标条件,能够取得每个办公人员的理解并取得所希望的节能度。
图19是表示采用了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办公室的“生产效率”的实测值分布的图的一例。当选择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分布1701的生产效率标签1707时,则与监控对象的室内的配置图1708重叠,并提示确定办公人员的ID或姓名1901以及表示生产效率的图标1902。表示生产效率的图标也可以表示为如生产效率凡例1903所示那样,以颜色来区别每个生产率的值。在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想通过表示该生产效率的实测值分布的画面来取得生产效率的实测值分布的信息时,通过提示被可视化的生产效率的实测值分布,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可容易理解。例如,管理者对表示在该画面的生产效率是否为目标的范围内而进行判断,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重新考虑控制策略设定脚本的设备的控制策略,并重新设定评价指标条件,能够取得每个办公人员的理解并取得所希望的生产效率。
图20是表示采用了本环境控制系统100的办公室的提示“工作状况”的图的一例。也可以在评价指标的实测值分布1701中提示表示工作状况的工作状况标签2001。当选择工作状况标签2001时,则与监控对象的室内的配置图1708重叠,并提示确定办公人员的ID或姓名1901以及分析部218取得的每个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2003。时间也可以不是单位时间而是一定的时间2002。工作状况也可以表示为如工作状况的凡例2004所示那样,以颜色来区别每个工作,或者以彩色的图标来表示工作。在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想通过提示该工作状况的画面来取得每个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的信息时,通过提示被可视化的每个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可容易理解。例如可认为,管理者掌握设定前一次脚本以后的每个办公人员的状况的变化,对于即使“舒适度”高“生产效率”也低的办公人员,通过脚本来改变空调的条件之后来观察情况。
根据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监控区域内的办公人员的在/不在以及其工作状况,并进行适合于办公人员的工作状况的环境控制设备的细致的控制,可提高舒适性。
(2)作为区域的环境控制设备的控制因素,通过定义评价节电效果以及舒适性、生产效率的指标,可任意地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优先顺序以及容许范围,并且,通过画面来提示这些各个指标的推移以及区域内的分布,可加深管理者或每个办公人员等对区域的环境控制的理解,可容易地取得基于此的反馈。
(3)即使大厦的管理者等有关人员不具有关于环境控制系统的详细的知识,也可以从表示画面通过脚本来容易地设定基于评价节电效果、舒适性、生产效率的各个控制策略。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具有能够以节能度、舒适性以及生产效率的观点来控制室内环境的的环境控制设备的领域。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将一个区域内的环境控制作为对象而进行了阐述,但对于跨越多个区域的环境控制也同样能够适用。这种情况下,“节能度指标”、“舒适度指标”以及“生产效率指标”的优先顺序和各自的容许控制范围也可以以各区域个别地来设定最佳条件,而且也能够以多个区域单位来设定最佳条件。后者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工作状况,将一个区域的“生产效率指标”作为最优先,而其他区域则将“节能度”作为最优先并以各自的容许控制范围来进行控制,作为办公大厦的整体,使“节能度指标”、“舒适度指标”以及“生产效率指标”成为预定的范围来进行管理。

Claims (20)

1.一种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多个环境设备、及监控上述区域内的状况并对应于该区域内的状况来控制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装置,该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
根据预定的评价指标,对应于上述区域内的工作状况,来设定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的单元,该工作状况表示处于上述区域内的人的预先定义的某一项工作行动的状况;
取得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的单元;
检测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的单元;
检测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的单元;以及
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
根据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和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上述评价指标,根据该计算出的评价指标与上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上述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上述控制策略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根据该决定的组合来进行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检测上述工作状况的单元具有在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用的个人计算机和连接在该个人计算机上的摄像机,通过该摄像机的影像和上述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日志来分析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并将该工作状况分类为预先定义的某一项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检测上述区域内人的工作状况的单元通过上述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日志的分析来判断是否为个人计算机正在工作,在个人计算机正在工作的情况下,根据操作应用来确定工作内容,并且在不是正在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影像分析来分析工作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作为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具有设定赋予适合于上述每个人效率良好地完成工作的环境的工作适应条件的功能和计算满足该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目标值的功能,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评价指标来进行上述区域内的满足上述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检测上述工作状况的单元检测出的上述工作状况为个人计算机工作的情况下,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对应于执行中的应用的种类来改变CPU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包括舒适度、节能度以及生产效率的各个评价指标,可设定针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控制的优先顺序以及对该各个评价指标容许的控制范围,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根据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和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当前的上述各个评价指标,根据该计算出的当前的评价指标与上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上述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上述控制策略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计算上述区域内的满足上述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的全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备具有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表格的数据保持部,
该控制表格具有作为控制对象的设置在上述区域中的上述环境设备各自的控制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保持环境日志的数据库及保持耗电日志的数据库,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具有根据上述区域内的环境信息来计算舒适度作为上述评价指标的功能、根据与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节能度作为上述评价指标的功能、及根据与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生产效率作为上述评价指标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通过公式1来计算上述节能度,
【公式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通过公式2来计算上述舒适度的指标,
【公式2】
(ⅰ)不舒适指数Cm≥67.5时
(舒适度指标)=Cm+(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
(ⅲ)不舒适指数Cm<67.5时
(舒适度指标)=Cm-(二氧化碳浓度加权值)
※Cm:不舒适指数          …(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通过公式4来计算上述生产效率,
【公式4】
13.一种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多个环境设备、及监控上述区域内的状况并对应于该区域内的状况来控制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装置,该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预定的评价指标,对应于上述区域内的工作状况,来设定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的单元,该工作状况表示处于上述区域内的人的预先定义的某一项工作行动的状况;
取得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的单元;
检测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的单元;
检测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的单元;
评价指标计算/设备控制决定单元;以及
显示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为,
通过脚本来设定上述控制策略,
根据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和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上述评价指标,
根据该计算出的评价指标与上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上述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上述控制策略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并进行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
并且在上述显示装置上提示对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进行设定的脚本以及上述计算出的评价指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具有设定上述控制策略的脚本的评价指标条件输入用户界面、工作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以及区域适应条件输入用户界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装置提示的上述脚本,作为定义包括:
评价指标定义,定义节能度指标、舒适度指标、生产效率指标;
变量定义,定义根据检测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的单元取得的实测值而计算出的各个指标的实测值等;及
控制值定义,定义温度及/或湿度等室内环境的控制目标值等,
在上述脚本中记述评价指标条件和工作适应条件以及区域适应条件,作为各个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
在上述评价指标条件中记述节能度指标、舒适度指标、生产效率指标的各个优先顺序以及各自容许的控制范围,
在上述工作适应条件中记载适合于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的控制条件,
在上述区域适应条件中记载适合于存在于该区域内的全体人员的控制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装置上,与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配置图重叠地显示上述舒适度、上述节能度以及上述生产效率的各个指标的上述实测值。
17.一种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是通过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来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方法,上述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区域内的环境的多个环境设备、及监控上述区域内的状况并对应于该区域内的状况来控制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装置,该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根据预定的评价指标,对应于上述区域内的工作状况,来设定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该工作状况表示处于上述区域内的人的预先定义的某一项工作行动的状况;
取得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
检测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
检测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
根据上述区域的环境信息和与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上述评价指标,
根据该计算出的评价指标与上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上述区域内的上述每个人的工作状况,来决定适合于上述控制策略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
根据该决定的组合进行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策略,设定赋予适合于上述每个人效率良好地完成工作的环境的工作适应条件,
计算满足该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目标值,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评价指标来进行上述区域内的满足上述工作适应条件的各个上述环境设备的控制的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评价指标包括舒适度、节能度以及生产效率的各个评价指标,
设定针对该各个评价指标的控制的优先顺序;
对该各个评价指标设定容许的控制范围;
根据上述区域内的环境信息来计算舒适度;
根据与上述环境设备的耗电有关的信息来计算上述节能度;
根据适合于上述区域内人的工作状况的舒适性和与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相关的信息来计算上述生产效率;以及
在显示装置显示上述舒适度、上述节能度以及上述生产效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装置上,与上述区域内的每个人的配置图重叠地显示上述舒适度、上述节能度以及上述生产效率的各个指标的上述实测值。
CN201010528469.4A 2009-10-21 2010-10-21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3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2473/2009 2009-10-21
JP2009242473A JP5514507B2 (ja) 2009-10-21 2009-10-21 エリア内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リア内環境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401A CN102043401A (zh) 2011-05-04
CN102043401B true CN102043401B (zh) 2014-08-27

Family

ID=4387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846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3401B (zh) 2009-10-21 2010-10-21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52093B2 (zh)
JP (1) JP5514507B2 (zh)
CN (1) CN102043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0556B2 (en) 2009-06-22 2013-12-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mart building manager
JP5514507B2 (ja) * 2009-10-21 2014-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リア内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リア内環境制御方法
US9599981B2 (en) 2010-02-04 2017-03-21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Electronic appliance status notification via a 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US20120179989A1 (en) * 2011-01-06 2012-07-12 HaiLin Energy Saving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door environment condition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of
JP5908676B2 (ja) * 2011-03-30 2016-04-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40089024A1 (en) * 2011-05-26 2014-03-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ntrol device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2165359A1 (ja) * 2011-05-30 2012-12-06 株式会社ユビテック 省エネルギー装置及び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JP4966426B1 (ja) * 2011-05-30 2012-07-04 株式会社ユビテック 省エネルギー装置、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及び省エネルギープログラム
US9506815B2 (en) * 2011-06-27 2016-11-2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Temperature band operation logging
JP5639562B2 (ja) 2011-09-30 2014-12-10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ビス実行装置、サービス実行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実行プログラム
JP5923922B2 (ja) * 2011-10-17 2016-05-25 株式会社インティ エネルギー管理支援装置、エネルギー管理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管理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13104632A (ja) * 2011-11-15 2013-05-30 Stella Green Corp 快適性分布評価方法、快適性分布評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40018972A1 (en) * 2012-07-10 2014-01-16 Michael G. Myrah Enclosure temperature script interpreter
JP6078900B2 (ja) * 2012-09-10 2017-02-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
EP2901232B1 (en) * 2012-09-30 2018-08-08 Google LLC Intelligent controller for 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US10054328B2 (en) * 2013-01-30 201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erational conditioning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mponents
WO2014122943A1 (ja) * 2013-02-05 2014-08-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家庭用電力指令装置及び家庭用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KR101993243B1 (ko) * 2013-02-06 2019-09-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먼 정보 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28777A1 (ja) * 2013-02-20 2014-08-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携帯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79874B2 (en) * 2013-04-15 2018-0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JP6220556B2 (ja) * 2013-05-28 2017-10-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電力抑制計画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416987B2 (en) 2013-07-26 2016-08-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VAC controller having economy and comfort operating modes
US9900177B2 (en) 2013-12-11 2018-02-20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up-to-date home automation models
US20150161452A1 (en) 2013-12-11 2015-06-11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Ho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9495860B2 (en) 2013-12-11 2016-11-15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False alarm identification
US9769522B2 (en) 2013-12-16 2017-09-19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on specific operations
EP3104494B1 (en) * 2014-02-03 2022-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system, health management device, exercis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power command device
US9723393B2 (en) 2014-03-28 2017-08-01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to conserve remote batteries
US20150293549A1 (en) * 2014-04-14 2015-10-15 Eaton Corporation Load panel system
JP6357845B2 (ja) * 2014-04-17 2018-07-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サーバおよび照明装置
US20170206479A1 (en) * 2014-07-15 2017-07-20 Nec Corporation Work state analyzing system
US9621959B2 (en) 2014-08-27 2017-04-11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In-residence track and alert
US9824578B2 (en) 2014-09-03 2017-11-2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control using context sensitive menus
US9989507B2 (en) * 2014-09-25 2018-06-05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toxic gas
US9511259B2 (en) 2014-10-30 2016-12-06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Fitness overlay and incorporation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9983011B2 (en) 2014-10-30 2018-05-29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apping and facilitating evacuation routes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S20170328595A1 (en) * 2014-12-01 2017-11-16 Nec Corporati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TWI546506B (zh) * 2014-12-04 2016-08-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環境舒適度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US9967614B2 (en) 2014-12-29 2018-05-08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lert suspension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CN104614016A (zh) * 2015-01-14 2015-05-13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品质在线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56512A (zh) * 2015-01-14 2015-05-27 风脉(武汉)可再生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风机轮毂环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729989B2 (en) 2015-03-27 2017-08-08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Home automation sound detection and positioning
US9948477B2 (en) 2015-05-12 2018-04-17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weather detection
US9946857B2 (en) 2015-05-12 2018-04-17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stricted access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9632746B2 (en) 2015-05-18 2017-04-25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Automatic muting
US10353355B2 (en) * 2015-05-18 2019-07-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environment model creation device
US20180348023A1 (en) * 2015-06-09 2018-12-06 Google Llc Sensor Calibr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CN105091234A (zh) * 2015-08-12 2015-11-25 浙江大学 基于手机的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
US9960980B2 (en) 2015-08-21 2018-05-0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ocation monitor and device cloning
CN106681194B (zh) * 2015-11-05 2019-07-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控制器的自动控制方法
US9996066B2 (en) 2015-11-25 2018-06-12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VAC health monitoring using a television receiver
US10101717B2 (en) 2015-12-15 2018-10-16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data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s
US9798309B2 (en) 2015-12-18 2017-10-24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control based on individual profiling using audio sensor data
US10091017B2 (en) 2015-12-30 2018-10-02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home automation control based on individualized profiling
CN105676654A (zh) * 2015-12-30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060644B2 (en) 2015-12-31 2018-08-28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home automation activity based on user preferences
US10073428B2 (en) 2015-12-31 2018-09-1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home automation activity based on user characteristics
CN106979580B (zh) * 2016-01-19 2019-08-0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空气侧设备的能源优化系统及能源优化方法
US9628286B1 (en) 2016-02-23 2017-04-18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home autom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o associate data with nearby people
US9882736B2 (en) 2016-06-09 2018-01-30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mote sound generation for a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10143069B2 (en) * 2016-07-08 2018-11-27 Noon Home, Inc.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utomated adjustment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94600B2 (en) 2016-08-05 2019-05-2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mote detection of washer/dryer operation/fault condition
US10049515B2 (en) 2016-08-24 2018-08-14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Trusted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s
JP6906284B2 (ja) * 2016-09-20 2021-07-21 株式会社東芝 室内環境管理装置、室内環境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90278310A1 (en) * 2016-11-10 2019-09-12 Universite De Fribour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comfort,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US20200124303A1 (en) * 2017-04-11 2020-04-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and control program
US10742441B2 (en) 2017-04-13 2020-08-1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Unified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11025563B2 (en) 2017-04-13 2021-06-0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pace-aware network switch
US10599115B2 (en) 2017-04-13 2020-03-2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Unified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pace use case profiles
CN113485133A (zh) 2017-04-13 2021-10-08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具有空间简档的建筑物管理系统
US11315295B2 (en) 2017-07-12 202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fort level display apparatus that generates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user comfort levels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JP7037432B2 (ja) * 2017-07-12 2022-03-1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快適度表示装置
AU2018309565A1 (en) * 2017-08-03 2020-02-20 Vaboss Pty Ltd A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JP7053349B2 (ja) 2018-04-05 2022-04-12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通信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0906493B (zh) * 2018-09-14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温冷感投影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06491B (zh) * 2018-09-14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温冷感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06492B (zh) * 2018-09-14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温冷感地面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JP7271904B2 (ja) * 2018-10-26 2023-05-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090642A1 (ja) * 2018-11-02 2020-05-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環境制御方法
CN113383198A (zh) * 2019-02-19 2021-09-10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1854829A (zh) * 2019-04-29 2020-10-30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US11137162B2 (en) * 2019-06-14 2021-10-05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US11768003B2 (en) 2019-06-14 2023-09-26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US10917740B1 (en) 2019-07-30 2021-02-0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Laboratory utiliz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JP6905576B6 (ja) * 2019-12-18 2021-08-25 新菱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空間環境分析評価システム
CN111397105B (zh) * 2020-03-24 2021-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设备的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536476B2 (en) 2020-05-12 2022-12-27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system with flexible facility operation
JP7481920B2 (ja) 2020-06-23 2024-05-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店舗環境管理システム
US11164269B1 (en) 2020-06-25 2021-11-02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travel planning
JP2022128874A (ja) * 2021-02-24 2022-09-0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並びに空気調和方法、並びに空気調和プログラム
WO2023188283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株式会社ウフル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427147B1 (ja) * 2022-06-03 2024-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満足度計算装置、満足度計算方法、および満足度計算プログラム
CN114754598B (zh) * 2022-06-14 2022-09-02 深圳中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合金丝生产线成像系统的功耗降低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7047B2 (ja) * 1989-04-18 1995-10-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オフィス内の発熱量分布表示処理方式
JPH05141743A (ja) 1991-11-18 1993-06-0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環境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JP2913023B2 (ja) 1996-11-12 1999-06-28 工業技術院長 室内環境制御装置
JPH10326126A (ja) 1997-05-26 1998-12-08 Nec Shizuoka Ltd 赤外線センサー付き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2000205948A (ja) 1999-01-08 2000-07-28 Sharp Corp センサ及び該センサを用いた人検知、省エネ制御システム
US6295823B1 (en) * 1999-03-16 2001-10-02 Ch2M Hil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 conditioned space
JP2003222371A (ja) * 2002-01-30 2003-08-0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4487550B2 (ja) * 2002-12-10 2010-06-2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US7295119B2 (en) * 2003-01-22 2007-11-13 Wireless Valley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r physical location of persons or devices in a site specific representation of a physical environment
JP2004324908A (ja) * 2003-04-21 2004-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ビル設備制御装置
JP4347022B2 (ja) * 2003-11-06 2009-10-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監視装置及びビル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234243A (ja) 2005-02-23 2006-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リア内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FI117526B3 (fi) * 2005-03-17 2016-07-05 Innohome Oy Kodinkoneiden ja viihdelaitteiden toimintaa ohjaava ja seuraava lisälaite
US20070244572A1 (en) * 2006-04-12 2007-10-18 Ryan Neil Farr Auto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241203A1 (en) * 2006-04-14 2007-10-18 Ranco Inc. Of Delaware Management of a thermostat's power consumption
JP3871699B1 (ja) * 2006-04-28 2007-01-24 株式会社大崎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ヂニアリング 空調制御装置と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マンド制御装置と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323526A (ja) * 2006-06-02 2007-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入力装置
JP2008003732A (ja) * 2006-06-21 2008-01-10 Hitachi Ltd 操作ログによる業務シナリオ通知機能
WO2009073034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Carrier Corporation Control of conditioned environment by remote sensor
US7953518B2 (en) * 2008-09-08 2011-05-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ergy cost reduction and ad delivery
US8457793B2 (en) * 2008-09-10 2013-06-04 Enlighted, Inc. Intelligent lighting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US8457796B2 (en) * 2009-03-11 2013-06-04 Deepinder Singh Thind Predictive conditioning in occupancy zones
US8532839B2 (en) * 2009-06-22 2013-09-1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control and fault detection in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JP5514507B2 (ja) * 2009-10-21 2014-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リア内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リア内環境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89682A (ja) 2011-05-06
US8352093B2 (en) 2013-01-08
US20110093126A1 (en) 2011-04-21
JP5514507B2 (ja) 2014-06-04
CN102043401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401B (zh) 区域内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区域内环境控制方法
AU2009275114B2 (en) Group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US9825467B2 (en) Building energ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ole et al. Re-contextualizing the notion of comfort
WO2009141997A1 (ja) 機器管理装置
US20140277765A1 (en) Human-building interaction framework for personalized comfort driven system operations in buildings
Pasini et al. User engaging practices for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 Critical review and new enhanced procedure
US9863658B2 (en) Roo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rooms based on air conditioner state and room temperature
JP2004280618A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
JP2009299933A (ja) 空調制御装置
JP201204473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466776B2 (ja) 機器管理装置
EP3979013A1 (en) Dashboard for tracking healthy building performance
KR20180138098A (ko) 사용자 만족도를 반영한 실내 환경 모니터링 및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445639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Schott et al. Progress on enabling an interactive conversation between commercial building occupants and their building to improve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CN111373206A (zh) 空调控制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Arens Assessment of indoor environments
CN115540253A (zh) 空气质量管理装置及方法
JP2011075248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JP2015222126A (ja) 空調制御装置
JP2014070865A (ja)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CN106154984A (zh)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电力管理系统
CN112212481A (zh) 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环境舒适度的系统及其方法
KR20200078115A (ko) 실내 대기 환경 개선을 위한 최적의 활동의 자동 추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