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2887B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2887B
CN101932887B CN2009801040291A CN200980104029A CN101932887B CN 101932887 B CN101932887 B CN 101932887B CN 2009801040291 A CN2009801040291 A CN 2009801040291A CN 200980104029 A CN200980104029 A CN 200980104029A CN 101932887 B CN101932887 B CN 101932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box
filter
ai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40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2887A (zh
Inventor
赤井竜彦
中西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2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2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2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2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丢弃通过过滤器清扫而贮存的尘埃、且使用方便的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在空调室内机(2)中,主体(20)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20a)。可动面板(24)在运转停止时关闭吸气口(20a),在维护时下降至预定位置。升降机构(7)使可动面板(24)向上升方向和下降方向移动。过滤器(9)除去从吸气口(20a)流入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滚转构件(102)在清扫过滤器(9)时使过滤器(9)移动。刷(108)使附着于过滤器(9)的尘埃从过滤器(9)脱离。刷驱动马达(108f)使刷(108)动作。集尘盒(109)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可动面板(24),用于贮存从过滤器(9)脱离下来的尘埃。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特别涉及具有过滤器的清扫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的领域中,为了省去过滤器清扫的麻烦,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689号公报)所示的具有过滤器清扫机构的空调室内机正在普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689号公报)中记载的空调室内机是将利用刷从过滤器除去的尘埃贮存于集尘盒的类型,使用者在适当的时期经由升降部使集尘盒从主体下降,并丢弃贮存于内部的尘埃。
但是,由于该集尘盒要与刷一起移动来清扫过滤器,所以该集尘盒被组装于使集尘盒移动的移动机构,在使集尘盒下降时,伴随着该移动机构而下降。因此,在从集尘盒中丢弃尘埃时,伴随有将集尘盒从移动机构卸下的作业,因此,从使用方便的观点出发,需要进一步改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6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丢弃通过过滤器清扫而贮存的尘埃、并且使用方便的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
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是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其具备主体、升降面板、升降机构、过滤器、过滤器驱动部、清扫部件、清扫部件驱动部以及集尘盒。主体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升降面板在运转停止时关闭吸气口,在维护时下降至预定位置。升降机构使升降面板向上升方向和下降方向移动。过滤器除去从吸气口流入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过滤器驱动部在清扫过滤器时使过滤器移动。清扫部件使附着于过滤器的尘埃从过滤器脱离。清扫部件驱动部使清扫部件动作。集尘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升降面板,用于贮存从过滤器脱离下来的尘埃。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过将集尘盒配置于升降面板,能够利用升降面板使集尘盒下降,从而能够进行集尘盒的清扫。而且,升降面板的重量增加,升降面板难以摆动,静止姿势稳定。
关于第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进行所述维护时,集尘盒与升降面板一起下降,清扫部件驱动部留在主体侧。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清扫部件驱动部不跟随集尘盒下降,所以在维护时无需将清扫部件驱动部从升降面板上卸下,集尘盒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
关于第三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过滤器和过滤器驱动部也留在主体侧。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清扫部件驱动部、过滤器以及过滤器驱动部不跟随集尘盒下降,所以在维护时无需将清扫部件驱动部、过滤器以及过滤器驱动部从升降面板上卸下,集尘盒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升降机构使升降面板升降时,减轻了作用于升降机构的负载。
关于第四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清扫部件安装于集尘盒。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能够实现清扫部件与集尘盒的模块化,所以组装作业性提高。
关于第五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四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升降面板具有保持部件、推出部件以及操作部件。保持部件将集尘盒保持于预定位置。推出部件将集尘盒从预定位置向取出方向推出。操作部件解除保持部件对集尘盒的保持,并使推出部件推出集尘盒。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只需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就能进行保持部件对集尘盒的保持的解除、以及推出部件对集尘盒的推出,因此使用方便。此外,由于推出部件使集尘盒向取出方向弹出,所以使用者能够可靠地确认集尘盒从升降面板上脱离的情况。
关于第六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五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保持部件包括爪,在集尘盒配置于预定位置时,爪勾挂于集尘盒。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当集尘盒安装于升降面板时,爪勾挂于集尘盒,将集尘盒固定在预定位置。其结果为,避免了升降面板在集尘盒未被保持的状态下上升的状况。
关于第七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六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推出部件在推出集尘盒时,使爪向从集尘盒离开的方向移动。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推出集尘盒的动作、与使爪离开集尘盒的动作联动,所以能够实现集尘盒的单触式取出,从而维护性提高。
关于第八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集尘盒内没有尘埃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的升降面板的姿势和在集尘盒内满载有尘埃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的升降面板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在集尘盒内贮存了尘埃而下降时的升降面板的姿势和将集尘盒内清空而上升时的升降面板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因此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升降面板的升降动作的稳定感。
关于第九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主体还具有上部主体和下部主体。在下部主体中包括形成吸气口的轮廓的下面面板。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当升降面板关闭着吸气口时,下面面板与可动面板看上去形成为一体,因此提高了设计性。
关于第十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集尘盒兼用作升降面板的加强部件。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集尘盒防止了升降面板的翘曲,因此减少了以往作为加强部件而使用的金属板部件的使用量,减少了材料费。
关于第十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运转时,为了使空气从吸气口流入,升降面板以自身的一端附近为轴与集尘盒一起转动,从而打开吸气口。在集尘盒设置有空气阻力减小构造,所述空气阻力减小构造使迎面而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过滤器的方向。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集尘盒对吸入空气的空气阻力减小,吸入空气通过集尘盒时的风噪声减小。
关于第十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主体还具有排气口、吸气流路、排气流路以及过滤器收纳部。吸气流路从吸气口通向内部。排气流路从内部通向排气口。过滤器收纳部位于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之间,用于暂时收纳移动来的过滤器。
由于吸气口和排气口以使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不被吸入到吸入口的方式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所以在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之间必然形成未使用空间。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将该未使用空间作为过滤器的临时收纳场所来使用,所以无需为了确保过滤器的收纳场所而增大主体的形状或减小吸气口。
关于第十三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十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主体还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于形成吸气流路的吸气流路形成壁,过滤器的端部嵌入所述凹部中。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由于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嵌入凹部中,所以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不露出于吸气流路。其结果为,空气能够不被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妨碍地通过吸气流路内。
关于第十四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运转时,升降机构使升降面板向第二预定位置移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比离开吸气口的所述预定位置靠近天花板,在停止时,升降机构使升降面板向关闭吸气口的第三预定位置移动,至少向预定位置移动的升降面板伴随集尘盒一起运动。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能够在维护位置将集尘盒从升降面板上卸下,丢弃贮存于集尘盒中的尘埃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使用方便。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通过将集尘盒配置于升降面板,能够利用升降面板使集尘盒下降,从而能够进行集尘盒的清扫。而且,升降面板的重量增加,升降面板难以摆动,静止姿势稳定。
在第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在维护时无需将清扫部件驱动部从升降面板上卸下,集尘盒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
在第三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在维护时无需将清扫部件驱动部、过滤器以及过滤器驱动部从升降面板上卸下,集尘盒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升降机构使升降面板升降时,减轻了作用于升降机构的负载。
在第四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能够实现清扫部件与集尘盒的模块化,所以组装作业性提高。
在第五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只需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就能进行保持部件对集尘盒的保持的解除、以及推出部件对集尘盒的推出,因此使用方便。此外,由于推出部件使集尘盒向取出方向弹出,所以使用者能够可靠地确认集尘盒从升降面板上脱离的情况。
在第六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当集尘盒安装于升降面板时,爪勾挂于集尘盒,将集尘盒固定在预定位置。其结果为,避免了升降面板在集尘盒未被保持的状态下上升的状况。
在第七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推出集尘盒的动作、与使爪离开集尘盒的动作联动,所以能够实现集尘盒的单触式取出,从而维护性提高。
在第八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在集尘盒内贮存了尘埃而下降时的升降面板的姿势和将集尘盒内清空而上升时的升降面板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因此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升降面板的升降动作的稳定感。
在第九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当升降面板关闭着吸气口时,下面面板与可动面板看上去形成为一体,因此提高了设计性。
在第十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集尘盒防止了升降面板的翘曲,因此减少了以往作为加强部件而使用的金属板部件的使用量,减少了材料费。
在第十一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集尘盒对吸入空气的空气阻力减小,吸入空气通过集尘盒时的风噪声减小。
在第十二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将该未使用空间作为过滤器的临时收纳场所来使用,所以无需为了确保过滤器的收纳场所而增大主体的形状或减小吸气口。
在第十三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嵌入凹部中,所以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不露出于吸气流路。其结果为,空气能够不被过滤器端部的边缘和边缘附近妨碍地通过吸气流路内。
在第十四发明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中,能够在维护位置将集尘盒从升降面板上卸下,丢弃贮存于集尘盒中的尘埃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的(a)是空调室内机的运转停止时的侧视图。图2的(b)是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侧视图。图2的(c)是空调室内机的维护时的侧视图。
图3是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是空调室内机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下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装饰面板的俯视图。
图7是从图6中的A方向观察到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
图8是从图6中的B方向观察到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
图9是过滤器清扫机构的过滤器收纳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过滤器收纳框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11的(a)是过滤器位于前方收纳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图11的(b)是过滤器位于后方收纳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图11的(c)是取出过滤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
图12是可动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装饰面板的立体图。
图14是铰链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升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升降装置内部的部件的配置图。
图17是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可动面板打开了吸气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可动面板下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集尘盒以及取出集尘盒后的升降面板的立体图。
图21是取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22是取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排气口模块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排气口模块的立体图。
图2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可动面板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中的C部的放大图。
图27是铰链单体的侧视图。
图28是可动面板关闭着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29是可动面板打开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30是可动面板离开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31的(a)是下部主体的剖视图。图31的(b)是可动面板即将打开吸气口之前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1的(c)是可动面板刚刚打开吸气口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2的(a)是下部主体的剖视图。图32的(b)是可动面板刚刚开始下降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2的(c)是可动面板下降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3的(a)是面板锁定部从面板锁定环中脱出后的剖视图。图33的(b)是面板锁定部被面板锁定环推压而后退时的剖视图。图33的(c)是面板锁定部收纳于面板锁定环时的剖视图。
图34是可动面板的端部的俯视图。
图35是与升降装置的线材的末端连接的悬吊配件的主视图。
图36的(a)是与悬吊配件连接的悬吊配件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6的(b)是沿图36的(a)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37的(a)是与悬吊配件连接前的悬吊配件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7的(b)是沿图37的(a)中的Y-Y线的剖视图。
图38的(a)是锁定装置的俯视图。图38的(b)是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2:空调室内机;7:升降机构;9:过滤器;20:主体;20a:吸气口;20b:排气口;21:装饰面板(下面面板);24:可动面板(升降面板);26:上部主体;28:下部主体;31a:吸气流路;32:凹部;41a、51a:排气流路;102:滚转构件(过滤器驱动部);106:过滤器收纳部;108:刷(清扫部件);108d:中间传递齿轮(清扫部件驱动部);108e:驱动齿轮(清扫部件驱动部);108f:刷驱动马达(清扫部件驱动部);109:集尘盒;109d:面(空气阻力减小构造);112、212:钩(保持部件、爪);114、214:推压凸轮(推出部件);141、241:板簧(保持部件);151:按钮(操作部件);311:轴(操作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空调室内机2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在图1中,空调室内机2具备:主体20,其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0b;可动面板24,其开闭吸气口20a;以及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其开闭排气口20b。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0b隔开一定距离而邻接,以免发生从排气口20b吹出的空气被吸入到吸气口的现象、即所谓的短路(short circuit)。主体20的下表面由装饰面板21覆盖,实际上露出于天花板表面的是装饰面板21,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0b的轮廓由装饰面板21形成。
图2的(a)是空调室内机的运转停止时的侧视图,图2的(b)是该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侧视图,图2的(c)是该空调室内机的维护时的侧视图。在图2的(a)、(b)、(c)中,当空调室内机2停止时,可动面板24与装饰面板21在外观上形成为一体。在图2的(b)中,当空调室内机2起动时,可动面板24打开吸气口20a,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打开排气口20b。可动面板24的一端通过铰链而支承于主体20,可动面板24转动,从而打开吸气口20a。
此外,在图2的(c)中,可动面板24能够在由从主体20侧延伸的线材71悬吊的状态下下降至使用者的手能够到达的维护位置。但是,可动面板24在一端通过铰链支承于主体20的状态下不能下降至维护位置,因此只有在关闭吸气口20a从而解除了基于主体20的支承后才能下降至维护位置。
图3是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在图3中,空调室内机2还具有过滤器9、过滤器清扫机构10、室内热交换器12、室内风扇13、排水盘14以及排气口模块50。在空调室内机2运转时,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0b打开,室内风扇13旋转,空气被从吸气口20a吸入。
(室内热交换器12)
室内热交换器12形成为两个热交换器以不同的倾斜姿势邻接而构成的形状,为了便于说明,将上侧的热交换器称为上部热交换器12a,将下侧的热交换器称为下部热交换器12b。
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上端位于主体20的内侧上部,从上端朝向下端倾斜的角度相对于铅垂线设定为45°以下,以使结露水可靠地顺着上部热交换器12a流向排水盘14。因此,排水盘14无需配置在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方全体区域,而只需配置在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端附近的下方。
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上端配置成接近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端,从上端朝向下端倾斜的角度相对于铅垂线超过45°。因此,由于存在结露水直接落下的可能性,所以排水盘14配置在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下方全体区域。
上部热交换器12a的尺寸设定为比下部热交换器12b的尺寸长,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端角部接近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上端中央。因此,抵消了上部热交换器12a比下部热交换器12b长出的量。
(室内风扇13)
室内风扇13是横流式风扇,其宽度尺寸比直径要长,由于从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吸入空气,所以能够从单一的吸气口20a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向单一的排气口20b吹出。吸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9和室内热交换器12后进入室内风扇13。以下,将从吸气口20a到室内风扇13为止的空气流路称为吸气流路31a。
从室内风扇13吹出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模块50后从排气口20b吹出。在排气口20b配置有作为排气口模块50的构成部件的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能够通过马达来调节倾斜角度,在运转停止时,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关闭排气口20b。以下,将从室内风扇13到排气口20b为止的空气流路称为排气流路(第二排气流路41a、第一排气流路51a)。在室内风扇13和排水盘14之间且在第二排气流路41a侧设置有舌部15,该舌部15防止了吹出空气的泄漏、提高了性能。并且,由于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下端部位于舌部15的下方,所以与以往(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205796号公报)的舌部与热交换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相比,能够有效利用死区(dead space)。另外,舌部15是相对于室内风扇13和排水盘14独立的部件。
(主体20)
空调室内机2在可动面板24的上方具备过滤器清扫机构10,所以与不具备过滤器清扫机构10的标准空调室内机相比,主体20的高度尺寸增大。为了利用标准空调室内机的主体,空调室内机2在标准空调室内机的主体上连接有扩展框。
图4是空调室内机的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中,主体20大致分为上部主体26、主体扩展框27以及下部主体28。在上部主体26中包括:形成图3所示的吸气流路31a和第二排气流路41a的发泡苯乙烯、室内热交换器12以及室内风扇13。主体20的组装顺序为:将主体扩展框27连接于上部主体26,然后将下部主体28连接于主体扩展框27。主体扩展框27是连接上部主体26和下部主体28的中间部件,其外壳由金属板制成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对于下部主体28的重量增加具有足够的强度。在下部主体28配置有图3所示的过滤器清扫机构10、装饰面板21以及排出口模块50等。
图5是下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在图5中,在装饰面板21的上表面装配有铰链连接装置6、升降装置7、过滤器清扫机构10的过滤器收纳框104、排气口模块50以及排气口模块壳体50a。在装饰面板21的下表面装配有可动面板24。
图6是空调室内机的装饰面板的俯视图,图7是从图6中的A方向观察到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图8是从图6中的B方向观察到的装饰面板的立体图。在图6、图7和图8中,排气口模块50和过滤器清扫机构10的过滤器收纳框104沿长度方向配置于装饰面板21的上表面。排气口模块50和过滤器收纳框104在装饰面板21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邻接。
在过滤器收纳框104的两端安装有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经由齿轮使滚转构件(roller)102旋转,从而使过滤器9移动。在装饰面板21的两端附近,以夹着过滤器收纳框104的方式配置有升降装置7。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图6的俯视图中左侧的升降装置7称为第一升降装置701,将俯视中右侧的升降装置7称为第二升降装置702。
第二升降装置702的周围区域比第一升降装置701的周围区域要窄,为了抑制占据空间,第二升降区域702在相对于装饰面板21的宽度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接近过滤器收纳框104,如图7所示,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位于占据第二升降装置702的中央的间隙的位置。
另一方面,第一升降装置701的周围区域设定得比第二升降装置702的周围区域要大,除了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以外,还配置有刷驱动马达108f、第一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7、第二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8以及电气部件箱40(参照图8)。
<过滤器清扫机构10>
图9是过滤器清扫机构的过滤器收纳框的分解立体图。在图9中,在过滤器收纳框104安装有:在边缘形成有齿条101的过滤器9;具有小齿轮102a的滚转构件102;防止过滤器9的浮起的过滤器稳定板103;以及形成过滤器9的移动路径的过滤器收纳框104。
(过滤器9)
过滤器9具有网部9a和对网部9a的周围进行保持的边缘部9b,并且该过滤器9如图3所示地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前表面侧,用于除去从室内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由此,过滤器9防止了浮游在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室内热交换器12的表面。在过滤器9的边缘部9b形成有与小齿轮102a啮合的齿条101。
(滚转构件102)
滚转构件102具有多个小齿轮102a以及将多个小齿轮102a连接在同一轴上的连接轴102b。小齿轮102a通过与过滤器9的齿条101啮合并旋转,来使过滤器9水平移动。
(过滤器收纳框104)
过滤器收纳框104具有上框104a和下框104b,上框104a和下框104b隔开一定的间隔而上下重叠,由此形成过滤器收纳部。此外,在上框104a形成有马达收纳部104c,在该马达收纳部104c内收纳有:与小齿轮102a啮合的传递齿轮104d;驱动传递齿轮104d的驱动齿轮104e;以及使驱动齿轮104e旋转的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
此处,参照附图,对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和刷驱动马达108f相对于过滤器收纳框104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过滤器收纳部进行详细说明。图10是过滤器收纳框的内部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0中,为了使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和刷驱动马达108f相对于过滤器收纳框104的位置明确,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和刷驱动马达108f用双点划线表示。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以及刷驱动马达108f位于过滤器收纳框10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即吸气口2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上方。
在图10中,驱动齿轮104e与过滤器驱动马达104f的旋转轴连接,传递齿轮104d与该驱动齿轮104e啮合。该传递齿轮104d使滚转构件102的小齿轮102a旋转。过滤器收纳部由前方收纳部105和后方收纳部106构成,前方收纳部105以及后方收纳部106的长度与过滤器9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当。
图11的(a)是过滤器位于前方收纳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图11的(b)是过滤器位于后方收纳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图11的(c)是取出过滤器时的过滤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在图11的(a)、(b)、(c)中,前方收纳部105具有作为过滤器9向后方收纳部106移动时的路径的直线状的前方收纳路径105a,后方收纳部106具有对从前方收纳部105移动来的过滤器9进行引导的后方收纳路径106a。
如图3所示,前方收纳部105的终端部嵌入在凹部32中,该凹部32从形成吸气流路31a的壁向外侧方向凹陷,在空调室内机2起动时,过滤器9的边缘部9b不露出于吸气流路31a。此外,后方收纳部106位于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0b之间,并且位于排水盘的下方。
在后方收纳路径106a具有第一弯曲区域106b和第二弯曲区域106c,第一弯曲区域106b使被滚转构件102送出的过滤器9向接近小齿轮102a的中心的方向弯曲。第二弯曲区域106c使过滤器9向与第一弯曲区域106b相反的方向弯曲。
此外,过滤器9由过滤器按压件91从下方支撑,使用者在为了进行维护而将过滤器9从过滤器收纳框104取出时,使过滤器按压件91向下方转动,然后将过滤器9拉出。
(位置检测开关107)
在图11中,过滤器9在过滤器收纳框104内移动并在预定的位置停止。过滤器9的停止位置通过位置检测开关107来进行检测。位置检测开关107配置在前方收纳部105的终端附近以及后方收纳部106的终端附近。在位置检测开关107的外侧通过铰链装配有杆,当施加外力时,杆转动从而推压位置检测开关107的按钮。
(刷108)
如图10所示,刷108的刷毛108a隔着过滤器9位于滚转构件102的相反侧,并与过滤器9接触。即,滚转构件102位于过滤器9的上侧,刷108位于过滤器9的下方。在刷毛108a的旋转轴上连接有最终传递齿轮108c,在刷驱动马达108f的旋转轴连接有驱动齿轮108e。该驱动齿轮108e与中间传递齿轮108d啮合,中间传递齿轮108d与最终传递齿轮108c啮合。
此外,刷108位于直线状的前方收纳路径105a和弯曲的后方收纳路径106a之间,因此,当过滤器9在前方收纳路径105a和后方收纳路径106a之间移动时,刷108能够与过滤器9的网部9a的全体区域接触。
另外,最终传递齿轮108c与中间传递齿轮108d的啮合在可动面板24的打开时和下降时脱离,最终传递齿轮108c与可动面板24以及刷108一起移动。并且,在可动面板24关闭了吸气口20a时,最终传递齿轮108c与中间传递齿轮108d再次啮合。
图12是可动面板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2中,刷108的刷毛108a固定于旋转轴108b。由于刷毛108a是塑料制的细毛,所以能够进入过滤器9的网眼从而可靠地除去尘埃。最终传递齿轮108c与旋转轴108b的两端连接。
(集尘盒109)
在图12中,集尘盒109在上部的排出口20b附近具有尘埃取入口109a,在尘埃取入口109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经由轴支承件109b支承旋转轴108b。并且,在尘埃取入口109a安装有梳状部109c,该梳状部109c用于将由刷108从过滤器9刷取的尘埃从刷108上抖落下来。
如图2的(b)所示,集尘盒109靠近可动面板24的转动轴侧进行安装,刷108接近吸气口20a的端部的更靠近排气口20b的位置,因此,在可动面24转动而打开了吸气口20a时,集尘盒109与刷108一起从过滤器9离开,从而不会阻碍吸入空气的前进道路。此外,为了使面向集尘盒109而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过滤器9,集尘盒109的与吸入空气对置的面109d倾斜,以减小空气阻力。
在集尘盒109固定于可动面板24时,可动面板24通过集尘盒109在构造上得到了加强,因此减少了作为加强用途而使用的金属板部件的使用率。
(过滤器9的清扫动作)
在空调室内机2中,通过控制部定期地、或者在使用者认为必要时利用遥控器来自动地清扫过滤器9。以下,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11中,过滤器9的齿条101收纳于前方收纳路径105a,齿条101的一端(以下,称为第一端部101a)与小齿轮102a啮合。在滚转构件102旋转时,旋转被从小齿轮102a传递至齿条101,过滤器9的齿条101通过滚转构件102而被向后方收纳路径106a侧输送。通过滚转构件102持续旋转,齿条101的第一端部101a到达后方收纳路径106a的终端。
当齿条101的第一端部101a到达后方收纳路径106a的终端时,第一端部101a使位置检测开关107的杆转动而进行接通(ON)动作。控制部根据从位置检测开关107输出的接通信号判断为齿条101的第一端部101a到达了后方收纳路径106a的终端,从而使滚转构件102的旋转停止。此时,过滤器9的齿条101的全体区域收纳于后方收纳路径106a,齿条101的另一端(以下,称为第二端部101b)与小齿轮102a啮合。
在图3和图11中,在过滤器9移动时,附着于过滤器9的表面的尘埃被刷108刷取,并贮存到集尘盒109中。刷108至少在过滤器9从前方收纳路径105a向后方收纳路径106a移动的期间内旋转,其旋转方向是与过滤器9的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过滤器9从前方收纳路径105a向后方收纳路径106a移动而完成了尘埃的除去时,控制部使滚转构件102反转。由于过滤器9的齿条101的第二端部101b与小齿轮102a啮合,所以旋转从小齿轮102a传递至齿条101,过滤器9通过滚转构件102被向前方收纳路径105a侧输送。通过滚转构件102持续反转,齿条101的第二端部101b到达前方收纳路径105a的终端。
当齿条101的第二端部101b到达前方收纳路径105a的终端时,第二端部101b使位置检测开关107的杆转动而进行接通动作。控制部根据从位置检测开关107输出的接通信号判断为齿条101的第二端部101b到达了前方收纳路径105a的终端,从而使滚转构件102的旋转停止。此时,过滤器9的齿条101收纳于前方收纳路径105a,齿条101的第一端部101a与小齿轮102a啮合。
<与可动面板24的动作有关的装置>
图13是装饰面板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在装饰面板21的天花板侧的面上,除了升降装置7以外,还配置有铰链连接装置6和锁定装置8。以下,依次对铰链连接装置6、升降装置7和锁定装置8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铰链连接装置6)
在空调室内机2起动时,铰链连接装置6将可动面板24的一端支承成能够转动,在使可动面板24下降至维护位置时,铰链连接装置6解除对可动面板24的一端的支承。
图14是铰链连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4中,铰链连接装置6具有转动部件61、滑动部件62、第一销63、小齿轮64、马达65、固定部件66、第二销67以及螺钉68。转动部件61是U字形的固体物,从该转动部件61的端面向外侧突出有棒状的支承轴61a。并且,在转动部件61的一端部形成有轴孔61b。
滑动部件62形成有: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以及夹持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的两端的臂62b。并且,在臂62b形成有第一滑动孔62c,在齿条62a的根部附近形成有第二滑动孔62d。马达65是步进马达,其使小齿轮64旋转。马达65具有供螺钉68通过的贯通孔65a。
在固定部件66形成有:滑动空间66a,该滑动空间66a将滑动部件62保持为能够滑动移动;供小齿轮64插入的齿轮空间66b;以及与螺钉68螺合的螺纹孔66c。并且,在形成滑动空间66a的壁上形成有第一贯通孔66d和第二贯通孔66e。
在固定部件66的滑动空间66a配置滑动部件62,并且配置成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被该滑动部件62的臂62b夹持。第一销63从固定部件66的第一贯通孔66d的一端插入,并通过滑动部件62的第一滑动孔62c和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而露出于第一贯通孔66d的另一端。
第二销67从第二贯通孔66e的一端插入,并通过滑动部件62的第二滑动孔62d而露出于第二贯通孔66e的另一端。其结果为,滑动部件62能够沿第一销63和第二销67在滑动空间内水平移动,转动部件61能够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
(铰链连接装置6的动作)
在图13和图14中,当马达65使小齿轮64旋转时,动力被传递至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从而滑动部件62沿第一销63滑动移动,伴随滑动部件62的移动,转动部件61向可动面板24的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移动。此处,为了便于说明,将马达65为了使转动部件61向与可动面板24连接的方向移动而进行的旋转称为正转,而将马达65为了使转动部件61向解除转动部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接的方向移动而进行的旋转称为反转。
在可动面板24的端部,设置有与转动部件61的支承轴61a对置的支承孔24c(参照图12),当马达65正转而使得支承轴61a插入到可动面板24的支承孔24c中时,转动部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接建立,可动面板24能够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
另一方面,当马达65反转而使得支承轴61a从可动面板24的支承孔24c中拔出时,转动部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接被解除,可动面板24不能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
(升降装置7)
图15是升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5中,升降装置7具有线材71、滑轮72、绕线架(bobbin)73、卷绕齿轮74、驱动齿轮75、升降马达76、开关77以及壳体78。
滑轮72一体成型有滑轮部72a和凸轮部72b,滑轮部72a支撑线材71,并伴随线材71的移动而旋转。凸轮部72b由小径曲面、大径曲面以及连接这两个曲面的平面构成。
绕线架73卷绕线材71。卷绕齿轮74与绕线架73同轴连接并一体地旋转。驱动齿轮75与卷绕齿轮74啮合,从而使绕线架73旋转。
升降马达76是步进马达,其使驱动齿轮75旋转。升降马达76的转速通过从控制部供给的脉冲数来控制。另外,控制部安装有CPU、存储器以及马达驱动电路,该控制部配置于离开升降装置7的其它位置。升降马达76和控制部通过配线电连接。
开关77是具有杆77a的微动开关,该开关77通过杆77a被推压而接通。杆77a始终与滑轮72的凸轮部72b接触,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对置时该杆77a被推压。开关77也通过配线与控制部电连接。
壳体78被分割成支承壳体78a和盖体78b。在支承壳体78a形成有:支承滑轮72的第一轴79a;支承绕线架73和卷绕齿轮74的第二轴79b;以及支承开关77的第三轴79c。盖体78b将支承于支承壳体78a的各部件覆盖起来进行保护。
(升降装置7的动作)
图16是升降装置内部的部件的配置图。在图16中,在升降装置7将线材71送出的情况下,升降马达76使驱动齿轮75向CCW方向旋转,从而使卷绕齿轮74向CW方向旋转。由此,绕线架73向送出线材71的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在升降装置7卷绕线材71的情况下,升降马达76使驱动齿轮75向CW方向,从而使卷绕齿轮74向CCW方向旋转。由此,绕线架73向卷绕线材71的方向旋转。线材的送出量和卷绕量与升降马达76的旋转量成比例,控制部通过控制向升降马达76供给的脉冲数,来控制线材71的送出量和卷绕量。
由于在线材71的末端连接有可动面板24,所以在线材71上始终产生有张力,在送出线材71时、或者在卷绕线材71时,滑轮部72a借助与线材71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此时,由于凸轮部72b也旋转,所以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对置时,开关77发出接通信号,而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小径曲面对置时,开关77发出断开(OFF)信号。在滑轮72旋转的期间内,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交替产生,这些信号全部被输入至控制部。
但是,在线材71由于某种原因而松弛、从而张力消失的情况下,例如,在为了进行维护而送出线材71以使可动面板24下降时,在到达预定的送出量之前,可动面板24着落在桌子等上而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线材71和滑轮部72a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轮72停止。因此,从开关77连续地输出接通信号或断开信号中的某一方。此时,在控制部中,根据在升降马达76旋转时来自开关77的信号变为恒定值这一情况,推定为可动面板24由于某一障碍物而停止,从而立刻使升降马达76停止。
(锁定装置8)
在可动面板24关闭了吸气口20a时,将可动面板24支承于主体20的装置是铰链连接装置6和升降装置7。为了使可动面板24即便在铰链连接装置6因不测的原因发生误动作而解除了对可动面板24的支承、并且升降装置7的线材71松弛的时候也不会落下,空调室内机2还具有锁定装置8。
图17是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在图17中,锁定装置8具有可动体81、第一保持部82、第二保持部83、马达84以及弹簧85。可动体81形成为四棱柱形状,在其一端形成有倾斜面811,在全长最长的长侧面812形成有与预定的齿轮啮合的齿条81a,在齿条81a的下方形成有中空部81b。可动体81被保持为这样的状态:长侧面812朝向竖直上方,并且该可动体81能够在第一保持部82移动。
第一保持部82是上表面和一个侧面开放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在其底面形成有引导槽82a,可动体81沿该引导槽82a水平移动。引导槽82a的两端被壁821、822夹持,在一个壁821形成有供可动体81通过的贯通口82b。壁823与夹持引导槽82a的两端的壁821、822邻接,在壁823形成有向与引导槽82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板状突起82c。在可动体81保持于第一保持部82时,倾斜面811始终位于第一保持部82的外侧,齿条81a始终位于第一保持部82的内部。并且,第一保持部82的板状突起82c贯穿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
壁823固定马达84,并且将与马达84的旋转轴连接的小齿轮84a支承成能够旋转。小齿轮84a与可动体81的齿条81a啮合,从而构成齿条&小齿轮机构。在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收纳有弹簧85。弹簧85为压缩螺旋弹簧,其被中空部81b的端部和板状突起82c夹持。
第二保持部83是形成有供可动体81通过的引导孔83a的固体物,其设置于可动面板24侧。在第二保持部83的上表面形成有平滑的曲面831。
(锁定装置8的动作)
在图17中,可动体81处于被第一保持体82和第二保持体83保持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利用马达84使小齿轮84a向CCW方向旋转时,小齿轮84a的旋转运动通过齿条81a而转换为直线运动,可动体81朝向壁822滑动移动。当可动体81移动了预定距离时,可动体81从第二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离开。未保持可动体81的第二保持体83被允许朝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不会妨碍可动面板24的下降。
通过可动体81的移动,中空部81b的侧面和板状突起82c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弹簧85被压缩而积蓄回弹力。马达84在被供给电力的期间内克服弹簧85的增加的回弹力而旋转,但是当不再供给电力时,马达84通过弹簧85的回弹力而反转,可动体81复原到原来的位置。
在可动面板24未下降、第二保持部83未移动时,可动体81进入第二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中。另一方面,在可动面板24下降、第二保持部83移动时,第二保持部83在复原轨道上待机。然后,在可动面板24上升而关闭了吸气口20a时,第二保持部83使曲面831与可动体81的倾斜面811抵接,并将可动体81推开而复原。
被第二保持部83推压的可动体81水平移动,并压缩弹簧85。当第二保持部83完全复原时,可动体81贯穿第二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其结果为,可动体81妨碍可动面板24的下降。
(可动面板24的开闭动作)
图18是可动面板打开了吸气口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8中,在铰链连接装置6与可动面板24连接的状态下,当锁定装置8解除锁定、升降装置7送出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通过自重而下降。但是,由于可动面板24的端部与铰链连接装置6连接,所以可动面板24以端部为轴向打开吸气口20a的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在升降装置7卷绕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上升,但由于可动面板24的端部与铰链连接装置6连接,所以可动面板24以端部为轴向关闭吸气口20a的方向转动。在可动面板24完全关闭了吸气口20a时,锁定装置8锁定可动面板24。
(可动面板24的升降动作)
图19是可动面板下降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9中,铰链连接装置6解除了与可动面板24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锁定装置8解除了对可动面板24的锁定,在升降装置7送出了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通过自重而下降。另一方面,在升降装置7卷绕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上升,在可动面板24完全关闭了吸气口20a时,锁定装置8锁定可动面板24。
由于可动面板24被两根线材悬吊,并与集尘盒109一起下降,所以包括集尘盒109在内的可动面板24的总重量增加,从而可动面板24的姿势不会因为室内的气流而变得不稳定。但是,当尘埃不均衡地积聚在集尘盒109内时,重心会变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动面板24上的集尘盒109的尺寸和位置进行了设定,以使在集尘盒109内满载有尘埃时的姿势与集尘盒109内清空时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
具体来说,集尘盒109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设定为可动面板2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1/2以上。此外,集尘盒109的宽度方向的全长设定为可动面板24的宽度方向的全长的1/3以上。并且,集尘盒109配置成靠近可动面板24转动时的转动轴。
<集尘盒109的取出机构>
在丢弃贮存在集尘盒109内的尘埃时,将集尘盒109从空调室内机2的可动面板24卸下。但是,由于集尘盒109安装于使用者的手无法到达的可动面板24,所以使用者要在使可动面板24下降至使用者的手能够到达的维护位置后将集尘盒109从可动面板24上卸下。可动面板24的下降的结构已在可动面板24的升降动作部分进行了详细叙述,因而省略说明,此处,对从下降后的可动面板24上拆卸集尘盒109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0是集尘盒以及取出集尘盒后的升降面板的立体图。在图20中,在可动面板24形成有收纳集尘盒109的收纳部24a。在从正面观察图20时,在可动面板24的左侧端部配置有取出机构的第一推出部110,在可动面板24的右侧端部配置有取出机构的第二推出部210。
图21是取出机构的立体图,图22是取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1中,取出机构由第一推出部110、第二推出部210以及传递部310构成。第一推出部110具有按钮151,通过使用者推压该按钮151,第一推出部110将集尘盒109的一端附近向可动面板24的上方推出,同时,第二推出部210将集尘盒109的另一端附近向可动面板24的上方推出。
如图22所示,第一推出部110、第二推出部210以及传递部310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在图22中,第一推出部110包括第一凸轮部件111、第一定位部件121、第一盖体131、第一板簧141、按钮151以及螺旋弹簧161。第二推出部210包括第二凸轮部件211、第二定位部件221、第二盖体231以及第二板簧241。传递部310包括传递部件311、调节螺钉313以及连接部件314。
(第一推出部110的相关部件)
(第一凸轮部件111)
第一凸轮部件111是由钩112、承受凸轮113、推压凸轮114、连接部115以及轴116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三个功能。第一凸轮部件111的第一功能是将集尘盒109保持于收纳部24a的功能,当集尘盒109装配于收纳部24a时,钩112嵌入到设置于集尘盒109的两端的凹部109e(参照图20),从而防止了集尘盒109向上方突出。即,钩112作为集尘盒109的保持部件发挥功能。
第一凸轮部件111的第二功能是将集尘盒109从收纳部24a推出的功能,当承受凸轮113被按钮151推压时,推压凸轮114以轴116为中心旋转,从而将集尘盒109的端部向收纳部24a的上方推出。即,推压凸轮114作为集尘盒109的推出部件发挥功能。
第一凸轮部件111的第三功能是牵拉传递部件311的功能,在设置于连接部115的孔115a中勾挂有传递部件311的一端,在连接部115以轴116为中心旋转时,传递部件311被牵拉。
(第一定位部件121)
第一定位部件121是由壳体122、按钮壳体123以及安装板124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三个功能。第一定位部件121的第一功能是保持第一凸轮部件111的功能,壳体122经由轴支承件125将第一凸轮部件111的轴116支承成能够旋转。但是,由于壳体122将第一凸轮部件111的推压凸轮114包围起来,所以第一凸轮部件111不能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定位部件121的第二功能是保持按钮151和螺旋弹簧161的功能。在按钮壳体123的壁面设置有引导槽123a,该引导槽123a将按钮151支承为能够往复移动,在按钮壳体123的中央设置有支承螺旋弹簧161的支承杆123b。螺旋弹簧161被按钮壳体123和按钮151夹持而被压缩,因此对按钮151产生回弹力。
第一定位部件121的第三功能是将第一推出部110固定于可动面板24的功能,第一定位部件121经由安装板124的安装孔124a螺纹紧固于收纳部24a。
(第一盖体131)
第一盖体131是由分隔壁132和弹簧壳体133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两个功能。第一盖体131的第一功能是将集尘盒109的收纳部24a的端部和可动面板24分隔开来的功能,在从收纳部24a取出了集尘盒109时,分隔壁132堵塞收纳部24a的端部,防止从外面看到可动面板24内部。第一盖体131的第二功能是保持第一板簧141的功能,在分隔壁132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收纳第一板簧141的弹簧壳体133。
(第一板簧141)
第一板簧141是由弹簧用不锈钢钢板成型而成的部件,其具有在长度方向推压集尘盒109从而对其进行固定的功能。通过第一板簧141,防止了集尘盒109在收纳部24a中晃动。
(按钮151)
按钮151是由操作部152和引导部153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使第一凸轮部件111旋转的功能。在操作部152的表面显示有告知使用者这是按钮的文字。引导部153与第一定位部件121的按钮壳体123嵌合,允许往复直线运动。当按压操作部152时,引导部153直线前进而推压第一凸轮部件111的承受凸轮113,从而使第一凸轮部件111绕轴116旋转。
在引导部153的预定部位设置有爪153a,该爪153a以搭扣配合(snapfit)的方式与按钮壳体123的引导槽123a嵌合。爪153a允许沿引导槽123a的长度方向移动。
(螺旋弹簧161)
螺旋弹簧161是由弹簧用不锈钢钢丝呈螺旋状地成型而成的部件,其具有对按钮151作用与推压方向相反的力的功能。螺旋弹簧161在插入到按钮壳体123的支承杆123b后被按钮壳体123和按钮151的引导部153压缩,因此对按钮151产生回弹力。
(第二推出部210的相关部件)
(第二凸轮部件211)
第二凸轮部件211是由钩212、推压凸轮214、连接部215以及轴216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两个功能。第二凸轮部件211的第一功能是将集尘盒109保持于收纳部24a的功能,当集尘盒109装配于收纳部24a时,钩212嵌入到设置于集尘盒109的两端的凹部109e(参照图20),从而防止了集尘盒109向上方突出。即,钩212作为集尘盒109的保持部件发挥功能。
第二凸轮部件211的第二功能是将集尘盒109从收纳部24a推出的功能,当连接部215被传递部件311牵拉时,推压凸轮214以轴216为中心旋转,从而将集尘盒109的端部向收纳部24a的外侧推出。即,推压凸轮214作为集尘盒109的推出部件发挥功能。
连接部215是向与轴216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圆柱,轴216的中心与连接部215的中心分开预定距离。在第二凸轮部件211旋转时,连接部215以轴216为中心描绘圆弧。
(第二定位部件221)
第二定位部件221是由壳体222以及安装板224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两个功能。第二定位部件221的第一功能是保持第二凸轮部件211的功能,壳体222经由轴支承件225将第二凸轮部件211的轴216支承成能够旋转。但是,由于壳体222将第二凸轮部件211的推压凸轮214包围起来,所以第二凸轮部件211不能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二定位部件221的第二功能是将第二推出部210固定于收纳部24a的功能,第二定位部件221经由安装板224的安装孔螺纹紧固于收纳部24a。
(第二盖体231)
第二盖体231是由分隔壁232和弹簧壳体233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两个功能。第二盖体231的第一功能是将集尘盒109的收纳部24a的端部和可动面板24分隔开来的功能,在从收纳部24a取出了集尘盒109时,分隔壁232堵塞收纳部24a的端部,防止从外面看到可动面板24内部。第二盖体231的第二功能是保持第二板簧241的功能,在分隔壁232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收纳第二板簧241的弹簧壳体233。
(第二板簧241)
第二板簧241是由弹簧用不锈钢钢板成型而成的部件,其具有在长度方向推压集尘盒109从而对其进行固定的功能。通过第二板簧241,防止了集尘盒109在收纳部24a中晃动。
(传递部310的相关部件)
传递部310连接第一凸轮部件111和第二凸轮部件211,以便将第一推出部110的第一凸轮部件111的移位传递至第二推出部210的第二凸轮部件211。传递部310由传递部件311和调节单元312构成,调节单元312包括调节螺钉313和连接部件314。
(传递部件311)
传递部件311是由不锈钢钢丝加工而成的部件,其一个端部311a与第一推出部110的第一凸轮部件111连接,另一端部311b与第二推出部210的第二凸轮部件211间接连接。端部311a弯曲加工成能够勾挂于连接部115的孔115a。端部311b为了与调节螺钉313螺合而进行了螺纹切削加工。
第一凸轮部件111和第二凸轮部件211之间的距离根据产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作业者使调节螺钉313与端部311b螺合,对从端部311a到调节螺钉313为止的距离进行微调整,在距离的调整完成后,将调节螺钉313嵌入连接部件314中。
(调节螺钉313)
调节螺钉313是由黄铜加工而成的部件,在正六棱柱状的螺钉主体313a的中央,设置有沿轴向进行了螺纹切削加工的螺纹孔313b。该螺纹孔313b与传递部件311的端部311b螺合。
(连接部件314)
连接部件314是由保持部315和连接部316一体成型而成的树脂部件,其具有连接第二凸轮部件211和传递部件311的功能。保持部315设置有与螺钉主体313a的多个外侧面接触的凹部,以便能够保持调节螺钉3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调节螺钉313的空转,凹部的形状以与调节螺钉313的四个外侧面接触的方式成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成型为长方体形状,也能够防止调节螺钉313的空转。
连接部316从保持部315的预定端面呈悬臂梁状地突出,在其末端设置有圆形的爪。爪以搭扣配合的方式与设置于第二凸轮部件211的连接部215的连接孔嵌合。当传递部件311被第一凸轮部件111牵拉时,连接部件314牵拉第二凸轮部件211的连接部215。此时,第二凸轮部件211以轴216为中心旋转,推压凸轮214推压集尘盒109的端部。
在第二凸轮部件211旋转时,连接部215一边以轴216为中心描绘圆弧一边移动,因此连接孔和爪滑动。由于连接孔和爪是嵌合的轴孔与轴的关系,所以不会相互撬开。
(集尘盒109的拆卸动作和安装动作)
在图19中,使用者按压按钮151,将集尘盒109从收纳部24a卸下。当按压按钮151时,承受凸轮113被推压,第一凸轮部件111旋转,推压凸轮114推压集尘盒109的一端。
当第一凸轮部件111旋转时,连接部115牵拉传递部件311,因此第一凸轮部件211被牵拉而旋转,推压凸轮214推压集尘盒109的另一端。
在集尘盒109的两端被推压的同时,第一凸轮部件111的钩112和第二凸轮部件211的钩212从集尘盒109的凹部109e(参照图20)离开,因此集尘盒109从收纳部24a向外侧突出。即,按钮151作为使钩112、212和推压凸轮114、214动作的操作部件发挥作用。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集尘盒109从可动面板24脱离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将集尘盒109安装于收纳部24a时,通过将集尘盒109推入收纳部24a,第一凸轮部件111的钩112和第二凸轮部件211的钩212嵌入集尘盒109的凹部109e(参照图20),从而将集尘盒109保持于收纳部24a。
如上所述,仅通过按压按钮151就能够将集尘盒109从可动面板24上卸下,并且,仅通过将集尘盒109推入可动面板24的收纳部24a,集尘盒109便被锁定于可动面板24,因此使用方便。
<排气口模块50的构成部件>
图23是排气口模块的放大剖视图,图24是排气口模块的立体图。在图23、图24中,排气口模块50是将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第二风向调节叶片53、长叶片支承部件54、短栅(短冊)状叶片支承部件55以及隔热部件56模块化而构成的。
(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
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形成第一排气流路51a,该第一排气流路51a位于空气流路的终端部,并与排气口20b相连。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在与形成第二排气流路41a的第二排气流路形成壁部41(参照图3)的终端面对的部分具有树脂性的密封部件粘贴面511,在该密封部件粘贴面511粘贴有密封部件59。密封部件贴附面511的宽度尺寸设定为3mm以上。
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还具有:从密封部件粘贴面511向排气口20b的方向延伸的外壁512和内壁513;以及从外壁512的终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514。外壁512和内壁513隔开预定距离,在外壁512和内壁513之间形成有隔热空气层51b(参照图23)。凸缘514夹着排气口20b位于与吸气口20a相反的一侧,该凸缘514兼用作装饰面板21的加强板。
(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
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位于排气口20b的附近,并具有与排气口20b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两个长叶片52a、52b。长叶片52a、52b通过长叶片支承部件54与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连接,长叶片支承部件54的支承部54a、54b以与排气口20b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从而调节长叶片52a、52b的倾斜角度。但是,在空调室内机2停止时,排气口20b关闭。
(第二风向调节叶片53)
第二风向调节叶片53位于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的上游,其具有多个短栅状叶片53a和一根驱动轴53b。各短栅状叶片53a通过短栅状叶片支承部55与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连接,并以预定的间隔在排气口20b的长度方向上平行地排列。此外,多个短栅状叶片53a通过驱动轴53b相连,通过驱动轴53b在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多个短栅状叶片53a以与排气口20b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为中心摆动。
(第一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7)
第一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7在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的外侧位于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的延长线上。第一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7在内部具有步进马达(未图示)和将该步进马达的旋转传递至长叶片支承部件54的传递齿轮(未图示)。
(第二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8)
第二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8在第一排气流路形成壁部51的外侧位于第二风向调节叶片53的驱动轴53b的延长线上。第二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58在内部具有步进马达(未图示)和将该步进马达的旋转传递至驱动轴53b的传递齿轮(未图示)。
<特征>
(1)
在空调室内机2中,对在过滤器清扫时除去的尘埃进行贮存的集尘盒109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置于可动面板24。集尘盒109能够与可动面板24一起下降,从而能够进行集尘盒109的清扫。此外,在集尘盒109安装有用于除去过滤器9的尘埃的刷108,在清扫集尘盒109时也能够对刷108进行清扫。
此外,由于中间传递齿轮108d、驱动齿轮108e、刷驱动马达108f、过滤器9以及滚转构件102不下降,所以减轻了作用于升降装置7的负载,并且维护位置处的集尘盒109的拆卸作业也变得容易。
(2)
此外,由于集尘盒109配置于可动面板24,所以集尘盒109防止了可动面板24的翘曲。而且,通过集尘盒109增加了可动面板24的重量,可动面板24难以摆动,静止姿势稳定。
(3)
在空调室内机2中,只需按压按钮151就能够将集尘盒109从可动面板24上卸下。此时,由于集尘盒109向取出方向弹出,所以使用者能够可靠地确认集尘盒109从可动面板24上脱离的情况。
此外,在集尘盒109配置于预定位置时,钩112、212勾挂于集尘盒109,因此避免了升降面板在集尘盒109未被保持的状态下上升的状况。另外,当按压了按钮151时,钩112、212向离开集尘盒的方向移动,同时集尘盒被推出,因此实现了集尘盒的单触式(one touch)取出。
(4)
在空调室内机2中,在集尘盒109内贮存了尘埃而下降时的可动面板24的姿势和将集尘盒109内清空而上升时的可动面板24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因此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可动面板24的升降动作的稳定感。
(5)
在空调室内机2中,由于集尘盒109的与吸入空气对置的面109d形成为倾斜面,所以减小了集尘盒109对吸入空气的空气阻力,减小了吸入空气通过集尘盒109时的风噪声(風きり音)。
(6)
在空调室内机2中,在吸气流路31a和第二排气流路41a之间配置有过滤器9的后方收纳部106。其结果为,无需为了确保后方收纳部106而增大主体的形状或减小吸气口20b。
(7)
在空调室内机2中,在吸气流路形成壁31设置有供过滤器9的端部嵌入的凹部32,由于过滤器9的边缘部9b嵌入该凹部32中,所以过滤器9的边缘部9b不会露出于吸气流路31a。其结果为,空气能够不被过滤器9的边缘部9b妨碍地通过吸气流路31a。此外,凹部32成为过滤器9从后方收纳部106向前方收纳部105复原时的导向件,因此能够使过滤器9可靠地复原。
(8)
在空调室内机2中,升降装置7在运转时使可动面板24向打开位置移动,而在停止时使可动面板24向关闭位置移动,因此在停止时吸气口20a完全关闭,空调室内机2的内部不会通过吸气口20a而被看到。
(9)
在空调室内机2中,升降装置7以两个点悬吊可动面板24使其移动,在可动面板2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可动面板24的端部被支承。其结果为,防止了可动面板24由于天花板的振动、吸入空气的风压而不稳定地摆动。
[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标以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图2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可动面板的立体图,图26是图25中的C部的放大图。
(铰链530)
在图25中,可动面板524通过铰链5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装饰面板21。如图26所示,铰链530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杆部531;从水平杆部531垂直地延伸的杆532;以及从杆532的端部呈钩状地弯曲的钩533,该铰链530在水平杆部531处于上方的状态下静止。
图27是铰链单体的侧视图。在图27中,铰链530还具有作为可动面板524的转动中心的转动轴部534。铰链530由可动面板524内的弹簧而以向D方向倾倒的方式作用有弹力。
(铰链连接机构760)
图28是可动面板关闭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图29是可动面板打开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图30是可动面板离开吸气口时的铰链和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在图28中,铰链连接机构760包括铰链承接件761、762、滑动部件764、马达765、铰链检测杆766以及铰链检测开关767。铰链承接件761、762具有转动轴761a、762a、以及承接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的承接部761b、762b。承接部761b、762b能够以转动轴761a、762a为中心转动。
滑动部件764具有定位突起764a、764b、推压部764c、764d、齿条764e以及手动操作部764f。定位突起764a与铰链承接件761接触,定位突起764b与铰链承接件762接触,从而防止铰链承接件761、762的摆动。在滑动部件764向E方向移动时,推压部764c、764d推压铰链承接件761、762,以使承接部761b、762b不承接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齿条764e与马达765的小齿轮765a啮合,将小齿轮765a的旋转转换成滑动部件764的水平移动。
在滑动部件764的端部一体成型有面板锁定机构780的凸轮782。凸轮782具有用于使面板锁定杆781转动的凸轮面782a。凸轮面782a包括:在凸轮782与滑动部件764一起移动时使面板锁定杆781转动的操作凸轮面;以及使面板锁定杆781在转动后的位置静止的静止凸轮面。即,在滑动部件764移动了与操作凸轮面的范围相当的量时,面板锁定杆781转动,但铰链承接件761与滑动部件764不接触,因此铰链承接件761不转动。此时,虽然可动面板524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但铰链530与可动面板524的连接状态未被解除。然而,当滑动部件764超过与操作凸轮面的范围相当的量而进一步移动到与静止凸轮面的范围相当的量时,铰链承接件761与滑动部件764接触,因此铰链承接件761转动。此时,在解除了可动面板524的锁定状态的状态下,铰链530与可动面板524的连接状态也被解除。
手动操作部764f设置于滑动部件764的端部,其在以手动方式使滑动部件764移动时使用。操作手动操作部764f是在当马达765发生了故障时、使用者想要解除可动面板524的锁定状态或者想要解除铰链530与可动面板524的连接状态的时候使用。
铰链检测杆766具有转动轴部766a、铰链检测部766b以及开关操作部766c。铰链检测部766b和开关操作部766c夹着转动轴部766a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在铰链检测部766b与铰链530接触而被推压时,开关操作部766c以转动轴部766a为中心转动,并推压铰链检测开关767。此时,铰链检测开关767接通。
在图29中,在可动面板524为了打开吸气口20a而下降时,铰链530借助于弹力向F方向移动,因此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的两端被铰链承接件761、762的承接部761b、762b所保持。此时,铰链检测杆766不与铰链530接触,因此开关操作部766c向离开铰链检测开关767的方向转动,铰链检测开关767断开。
在图30中,在滑动部件764向E方向移动时,推压部764c、764d推压铰链承接件761、762,因此承接部761b、762b从铰链530的下降轨道上脱离。其结果为,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的两端不被承接部761b、762b所保持,因此可动面板524下降而不转动。
(可动面板524的开闭动作)
图31的(a)是下部主体的剖视图,图31的(b)是可动面板即将打开吸气口之前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1的(c)是可动面板刚刚打开吸气口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在图28、图31的(a)中,在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的下方空间中,承接水平杆部531的铰链承接件761、762和与钩533接触的突起部763从装饰面板21侧突出。当可动面板524关闭吸气口20a时,钩533与突起部763接触,因此水平杆部531在以转动轴部53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进行了转动的状态下静止。此时,水平杆部531与铰链承接件761、762尚未接触。
在图29、图31的(b)中,在可动面板524下降时,水平杆部531勾挂于铰链承接件761、762而停止。若可动面板524继续下降,则水平杆部531被铰链承接件761、762约束,因此可动面板524与铰链530欲分离。但是,由于可动面板524和铰链530通过转动轴部534连接在一起,所以如图31的(c)所示,可动面板524以转动轴部534为中心转动。
另一方面,可动面板524关闭吸气口20a时的动作与打开吸气口20a时的动作相反,通过使可动面板524上升,该可动面板524从图24的(a)的状态经图24的(b)的状态而成为图24的(c)的状态。
(可动面板524的升降动作)
图32的(a)是下部主体的剖视图,图32的(b)是可动面板刚刚开始下降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2的(c)是可动面板下降后的下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在图28、图32的(a)中,在铰链530的水平杆部531的下方空间,承接水平杆部531的铰链承接件761、762和与钩533接触的突起部763从装饰面板21侧突出。当可动面板524关闭吸气口20a时,钩533与突起部763接触,因此水平杆部531在以转动轴部53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进行了转动的状态下静止。此时,水平杆部531与铰链承接件761、762尚未接触。
在图30、图32的(b)和(c)中,滑动部件764向E方向移动,推压部764c、764d推压铰链承接件761、762,因此承接部761b、762b从铰链530的下降轨道上脱离,在铰链530下降时,水平杆部531的两端不被承接部761b、762b保持,从而可动面板524能够下降而不转动。
另一方面,可动面板524关闭吸气口20a时的动作与打开吸气口20a时的动作相反,通过使可动面板524上升,该可动面板524从图32的(a)的状态经图32的(b)的状态而成为图32的(c)的状态。
(面板锁定机构780)
在图28中,面板锁定机构780包括面板锁定杆781、凸轮782、面板锁定环783、锁定检测开关784以及弹簧785。凸轮782固定于铰链连接机构760的滑动部件764的端部,且具有凸轮面782a。
面板锁定杆781具有转动轴部781a、凸轮接触部781b以及面板锁定部781c。凸轮接触部781b和面板锁定部781c夹着转动轴部781a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凸轮接触部781b通过跟随凸轮面782a而以转动轴部781a为中心转动,从而面板锁定部781c以转动轴部781a为中心转动。
面板锁定环783设置在可动面板524的铰链530附近,面板锁定杆781的面板锁定部781c被插入到该面板锁定环783中。弹簧785对面板锁定部781c向使该面板锁定部781c插入面板锁定环783中的方向施加弹力。
如图28所示,当可动面板524关闭着吸气口20a时,铰链连接机构760的滑动部件764停止,因此凸轮782无法使凸轮接触部781b动作。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当滑动部件764向E方向移动时,凸轮782使凸轮接触部781b转动,因此面板锁定部781c以转动轴部781a为中心转动而从面板锁定环783中脱出。
图33的(a)是面板锁定部从面板锁定环中脱出后的剖视图,图33的(b)是面板锁定部被面板锁定环推压而后退时的剖视图,图33的(c)是面板锁定部收纳于面板锁定环时的剖视图。在图33的(a)、(b)、(c)中,在可动面板524从图32的(c)的状态向图32的(a)的状态复原时,面板锁定环783的上部推压面板锁定部781c的末端。由于面板锁定部781c的末端倾斜,所以朝向弹簧785的压缩方向的分力发挥作用,面板锁定部781c一边压缩弹簧785一边后退。然后,当面板锁定环783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时,面板锁定部781c被弹簧785推压而插入到面板锁定环783的孔中。
<可动面板524的悬吊方向>
接下来,对利用升降装置7的线材71悬吊可动面板524的悬吊方法进行说明。图34是可动面板的端部的俯视图。在图34中,在可动面板524的端部附近,安装有与升降装置7的线材71的末端连接的悬吊配件708。
(悬吊配件708)
图35是与升降装置的线材的末端连接的悬吊配件的主视图。在图35中,悬吊配件708具有上部环708a和下部环708b。上部环708a和下部环708b通过将金属丝加工成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而一体成型。升降装置7的线材71与悬吊配件708的上部环708a连接,下部环708b与可动面板524的预定部件连接。
(悬吊配件连接部件570)
图36的(a)是与悬吊配件连接的悬吊配件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6的(b)是沿图36的(a)中的X-X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6的(b)中,作为参考,以双点划线表示连接有悬吊配件708的状态。在图36的(a)和(b)中,悬吊配件连接部件570包括壳体571、滑动杆572以及弹簧573。
壳体571具有凸缘571a,凸缘571a通过螺钉安装于可动面板524的预定位置。壳体571还具有:供悬吊配件708的下部环708b插入的开口571b;从开口571b向内部引导下部环708b的槽571c;以及作为在滑动杆572移动时的导向件的引导部571d。
滑动杆572是在与壳体571的槽571c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部件,其具有可供使用者用手指抓取的肋572a。在滑动杆572的位于肋572a的相反侧的面上还具有用于支承弹簧573的突起572b。弹簧573是压缩螺旋弹簧,其内侧被突起572b支承,外侧被壳体571的引导部571d和滑动杆572包围。
滑动杆572还具有从内侧关闭壳体571的开口571b的内盖572c。通常,滑动杆572借助于弹簧573的弹力而被向凸缘571a侧推压,因此内盖572c关闭开口571b。
图37的(a)是与悬吊配件连接前的悬吊配件连接部件的俯视图,图37的(b)是沿图37的(a)中的Y-Y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7的(b)中,作为参考,以双点划线表示插入有悬吊配件708的状态。在图37的(a)和(b)中,在使滑动杆572向离开凸缘571a的方向移动后,内盖572c敞开壳体571的开口571b,因此能够将悬吊配件708从开口751b插入。
悬吊配件708能够沿槽571c进入到内部。由于槽571c的长度与悬吊配件708的下部环708b完全被收纳的长度相当,所以下部环708b完全被收纳在壳体571内。在下部环708b被收纳到壳体571内后,使滑动杆572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内盖572c嵌入下部环708b中,因此下部环708b不会从壳体571脱离。
(集尘盒锁定装置580)
在图34中,在装配集尘盒109的区域的侧方安装有集尘盒锁定装置580。集尘盒锁定装置580以使集尘盒109不会从可动面板524脱离的方式进行固定。
图38的(a)是集尘盒锁定装置的俯视图,图38的(b)是集尘盒锁定装置的主视图。在图38的(a)、(b)中,集尘盒锁定装置580包括锁定杆581、支承锁定杆581的外壳582、以及使锁定杆581从外壳582突出的锁定弹簧583。
在锁定杆581的上部,形成有可供使用者用手指抓取的操作肋581a。使用者用手指使操作肋581a向图38的(b)中的G方向移动,由此,锁定杆581一边压缩锁定弹簧583一边移动。然后,当使用者松开手后,锁定杆581借助于锁定弹簧583的力量向原来的位置复原。
<变形例的特征>
在空调室内机2中,即使在使可动面板524静止的功能因升降装置7的故障等而显著降低时,由于面板锁定机构780的面板锁定杆781嵌入可动面板524的面板锁定环783中,所以避免了可动面板524从吸气口20a随意下降的状况。此外,由于只需借助弹簧785就能够使面板锁定杆781向面板锁定环783移动,所以即使在马达765因电气系统的故障而不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约束可动面板52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从过滤器清扫机构容易地分离出集尘盒并使其下降,所以在使特定部件从设置于高处的装置下降的升降装置的领域中也具有实用性。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室内机(2),其是用于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2)具备:
主体(20),其在下表面具有吸气口(20a);
升降面板(24),其在运转停止时关闭所述吸气口(20a),在维护时下降至预定位置;
升降机构(7),其使所述升降面板(24)向上升方向和下降方向移动;
过滤器(9),其除去从所述吸气口(20a)流入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
过滤器驱动部(102),其在清扫所述过滤器(9)时使所述过滤器(9)移动;
清扫部件(108),其使附着于所述过滤器(9)的所述尘埃从所述过滤器(9)脱离;
清扫部件驱动部(108d、108e、108f),其使所述清扫部件(108)动作;以及
集尘盒(109),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面板(24),用于贮存从所述过滤器(9)脱离下来的所述尘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在进行所述维护时,所述集尘盒(109)与所述升降面板(24)一起下降,所述清扫部件驱动部(108d、108e、108f)留在所述主体(20)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9)和所述过滤器驱动部(102)也留在所述主体(20)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清扫部件(108)安装于所述集尘盒(1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升降面板(24)具有:
保持部件(112、141、212、241),其将所述集尘盒(109)保持于预定位置(24a);
推出部件(114、214),其将所述集尘盒(109)从所述预定位置(24a)向取出方向推出;以及
操作部件(151、311),其解除所述保持部件(112、141、212、241)对所述集尘盒(109)的保持,并使所述推出部件(114、214)推出所述集尘盒(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112、141、212、241)包括爪(112、212),在所述集尘盒(109)配置于所述预定位置(24a)时,所述爪(112、212)勾挂于所述集尘盒(1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推出部件(114、214)在推出所述集尘盒(109)时,使所述爪(112、212)向从所述集尘盒(109)离开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在所述集尘盒(109)内没有尘埃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的所述升降面板(24)的姿势和在所述集尘盒(109)内满载有尘埃的状态下进行升降的所述升降面板(24)的姿势为大致相同的姿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主体(20)还具有上部主体(26)和下部主体(28),
在所述下部主体(28)中包括形成所述吸气口(20a)的轮廓的下面面板(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集尘盒(109)兼用作所述升降面板(24)的加强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在运转时,为了使空气从所述吸气口(20a)流入,所述升降面板(24)以自身的一端附近为轴与所述集尘盒(109)一起转动,从而打开所述吸气口(20a),
在所述集尘盒(109)设置有空气阻力减小构造(109d),所述空气阻力减小构造(109d)使迎面而来的所述空气顺畅地朝向所述过滤器(9)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主体(20)还具有:
排气口(20b);
吸气流路(31a),其从所述吸气口(20a)通向内部;
排气流路(41a、51a),其从所述内部通向所述排气口(20b);以及
过滤器收纳部(106),其位于所述吸气流路(31a)和所述排气流路(41a、51a)之间,用于暂时收纳移动来的所述过滤器(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主体(20)还具有凹部(32),所述凹部(32)设置于形成所述吸气流路(31a)的吸气流路形成壁,所述过滤器(9)的端部嵌入所述凹部(32)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在运转时,所述升降机构(7)使所述升降面板(24)向第二预定位置移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比离开所述吸气口(20a)的所述预定位置靠近天花板,
在停止时,所述升降机构(7)使所述升降面板(24)向关闭所述吸气口(20a)的第三预定位置移动,
至少向所述预定位置移动的所述升降面板(24)伴随所述集尘盒(109)一起运动。
CN2009801040291A 2008-02-05 2009-01-27 空调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2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5651 2008-02-05
JP2008-025651 2008-02-05
PCT/JP2009/051279 WO2009098972A1 (ja) 2008-02-05 2009-01-27 空調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2887A CN101932887A (zh) 2010-12-29
CN101932887B true CN101932887B (zh) 2012-12-05

Family

ID=4095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402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2887B (zh) 2008-02-05 2009-01-27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251616B1 (zh)
JP (5) JP4821807B2 (zh)
CN (1) CN101932887B (zh)
ES (1) ES2467967T3 (zh)
WO (1) WO2009098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5393B2 (ja) * 2008-05-29 2012-04-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4915392B2 (ja) * 2008-05-29 2012-04-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の移動方法
WO2011030832A1 (ja) 2009-09-11 2011-03-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用非水電解液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KR101749658B1 (ko) * 2010-09-01 2017-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12106152A (ja) * 2010-11-15 201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凝縮器フィルターの清掃装置
JP5108119B2 (ja) * 2011-01-11 2012-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ダストボックス、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4728944A (zh) * 2013-12-23 2015-06-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JP2015143607A (ja) * 2013-12-27 2015-08-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FR3018596B1 (fr) * 2014-03-13 2018-04-20 France Air Dispositif de serrage d'un filtre a air a l'interieur d'un caisson de ventilation et caisson de ventilation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CN109084411B (zh) * 2018-08-27 2020-06-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集尘盒组件、滤网清扫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1503744B (zh) * 2019-01-31 2021-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7053286A (zh) * 2019-01-31 2023-1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0207268B (zh) * 2019-05-14 2024-03-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集尘盒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KR20220021764A (ko) * 2020-08-14 2022-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CN115523536A (zh) * 2022-08-29 2022-1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KR20240048744A (ko) * 2022-10-07 2024-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618A (zh) * 2003-01-16 2004-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埋入式空调装置
JP200621466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7040689A (ja) * 2005-07-04 2007-02-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7309584A (ja) * 2006-05-18 2007-11-29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550A (ja) * 1985-06-24 1986-01-25 Toyo Jozo Co Ltd 新規な合成基質
JPS6387432U (zh) * 1986-11-28 1988-06-07
JPH0642770A (ja) * 1992-07-24 1994-02-18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隠蔽型室内機
JP3075017B2 (ja) * 1993-04-22 2000-08-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3042296B2 (ja) * 1994-03-03 2000-05-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3070470B2 (ja) * 1996-01-22 2000-07-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2940508B2 (ja) * 1997-01-21 1999-08-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3848748B2 (ja) * 1997-08-21 2006-11-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H11101459A (ja) * 1997-09-30 1999-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3168957B2 (ja) * 1997-10-15 2001-05-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1132980A (ja) * 1999-11-09 2001-05-18 Toyoda Gosei Co Ltd 空調機パネル用シール材、空調機パネル及び空調機
US20010049927A1 (en) * 2000-06-13 2001-12-13 Robert Toepel Ceiling mounted air circulation unit with filtration
JP4544944B2 (ja) * 2004-08-31 2010-09-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式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138575A (ja) * 2004-11-15 2006-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4813921B2 (ja) * 2006-02-22 2011-11-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103926B2 (ja) * 2007-02-09 2012-12-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08209099A (ja) * 2007-02-28 2008-09-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5334378B2 (ja) * 2007-04-10 201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4333805B2 (ja) * 2007-08-22 2009-09-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7618A (zh) * 2003-01-16 2004-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埋入式空调装置
JP200621466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7040689A (ja) * 2005-07-04 2007-02-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7309584A (ja) * 2006-05-18 2007-11-29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10254A (ja) 2009-09-17
WO2009098972A1 (ja) 2009-08-13
EP2251616B1 (en) 2014-03-12
JP2009210247A (ja) 2009-09-17
JP2013253777A (ja) 2013-12-19
JP4883050B2 (ja) 2012-02-22
JP5565515B2 (ja) 2014-08-06
EP2251616A1 (en) 2010-11-17
EP2251616A4 (en) 2013-04-24
JP2009210256A (ja) 2009-09-17
JP5570735B2 (ja) 2014-08-13
JP2009210246A (ja) 2009-09-17
JP4329881B1 (ja) 2009-09-09
CN101932887A (zh) 2010-12-29
ES2467967T3 (es) 2014-06-13
JP4821807B2 (ja)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887B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340528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676640B (zh) 空调机
JP4561924B2 (ja) 天井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CN10193288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0996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099632B (zh) 顶置式空调机
JP4915392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の移動方法
JP2009186079A (ja) 空調室内機
WO2009098954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1929710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4900269B2 (ja) 空調室内機
JP4935774B2 (ja) 天井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4849079B2 (ja) 空調室内機
JP2009186164A (ja) 空調室内機
JP4894773B2 (ja) 空調室内機
KR101412151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2011174706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1202949A (ja) 空調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