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4059A -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4059A
CN101884059A CN2008801188684A CN200880118868A CN101884059A CN 101884059 A CN101884059 A CN 101884059A CN 2008801188684 A CN2008801188684 A CN 2008801188684A CN 200880118868 A CN200880118868 A CN 200880118868A CN 101884059 A CN101884059 A CN 101884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unusual
receiving
prepa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88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4059B (zh
Inventor
江川仁隆
浅野功
岛裕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chi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chi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159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14023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167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742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0272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43138U/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chi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chi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4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4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40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6Electric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using a thermally-operated switch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09Signalling of the alarm condition to a substation whose identity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relaying alarm signals in order to extend communication rang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1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n ionisation chamber for detecting smoke or gas
    • G08B17/1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该报警器包括:检测部件,检测监视区域内的异常发生;发送部件,在该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异常发生时发送报警信号;输出部件,在该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报警信号后,从该发送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输出报警。

Description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火灾等异常而进行报警并对其他的报警器无线发送报警信号从而联动输出警报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本发明以日本专利申请2007-31597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2008-116708号、以及日本实用新型申请2008-002726号为基础申请,将它们的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第1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了检测火灾发生或燃气泄露等异常而输出报警的、火灾报告器或燃气检测器等报警器。此外,还使用具有多台该报警器,在任意的报警器中检测到异常而输出报警的情况下,联动于此使其他的报警器也输出报警的报警系统。作为这样的报警器,公开了以下的报警器:包括对外部发送联动指示信息的发送部件以及接收来自外部的联动指示信息的接收部件,当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联动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报出警报的报警器(例如参照以下专利文献1)。
[第2背景技术]
此外,以往,普及了检测住宅里的火灾或燃气泄露等异常而报警的住宅用报警器(以下称为“报警器”),近年来还增加了一个住户设置多个报警器,在每个房间监视火灾等异常的倾向(例如参照以下专利文献2)。
这样在住户内设置多台报警器的情况下,若人在发生了异常的房间之外的其他的房间,则存在听不到报警音,火灾等灾害扩大的顾虑。因此,有线连接各报警器之间,当某一报警器检测到火灾而发出警报的情况下,能够从该报警器对其他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使其他的报警器同时发出警报的联动警报。
但是,有线连接各报警器之间需要有线工程,因此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该问题可通过采用无线式的报警器来解决。而且,由于最近无线线路用IC被低功耗化,因此即使为了能够接收来自其他的报警器的报警信号而始终设为可接收的动作状态,也保证例如超过5年的耐实用的电池寿命。从而,将无线式的报警器实用化的环境正在成熟。
但是,对于无线式的报警器,由于不知道何时从其他的报警器发送来表示异常的报警信号,因此需要将接收电路单元设为始终待机动作状态,以使任何时候都能够接收报警信号。但是,这导致功耗大,因此设为每规定的接收周期间歇进行接收动作。
图17是表示了以往的无线式报警器的发送动作以及接收动作的时序图。另外,在图17中,(A)表示发送侧报警器的动作,(B)表示接收侧报警器的动作,(C)表示该接收侧报警器的报警输出的动作。
如图17(B)所示,接收侧的报警器进行将经过T101时间的接收动作在T102时间的休止时间后重复的周期T112(=T101+T102)的间歇接收动作。另一方面,如图17(A)所示,发送侧的报警器在检测到异常时,经过T104时间连续反复发送表示异常的检测信号(报警信号)。
发送时间T104被设定为间歇接收周期T112(=T101+T102)以上的时间,无论发送开始定时在何时,在发送时间T104之间至少有一次经过T101时间的接收动作时间,能够可靠地接收来自发送侧报警器的检测信号。
通过这样的间歇接收动作,由于无需将接收电路单元设为始终待机动作状态,因此接收电路单元的消耗电流减少,即使是无线式报警器也能够保证5年以上的电池寿命。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13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094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第1背景技术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中,为了联动于来自该报警系统中的任意的报警器的报警输出而使从其他的报警器也输出警报,需要使其他的报警器接收从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发送的报警信号。因此,各报警器待机以能够始终、或者间歇性地使接收部件动作,接收从其他的报警器发送的报警信号。
尤其在由电池等的内部电源驱动的形式的报警器中,为了降低功耗,需要使接收部件间歇动作,同时增大该间歇动作的时间间隔。其结果,有时在从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后,该报警信号被其他的报警器接收为止的期间,需要相当于上述的间歇动作的时间间隔的时间。从而,存在在从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输出报警信号的定时、以及从接收了从该报警器发送的报警信号的其他的报警器输出报警的定时之间,发生偏差的问题。例如,在设置报警器后用户实施动作检查时,动作检查对象的报警器输出报警信号后至其他的报警器输出报警为止需要时间,产生了被误认为报警器的失灵等缺点。
从而,期望提供一种抑制了在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和接收了该报警信号的报警器之间输出报警的定时的偏差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此外,在上述第2背景技术中说明的进行间歇接收动作的无线式的报警器中也同样存在通过发送侧的报警器开始了信号的发送的定时,相对于发送侧的报警器的报警开始,接收侧的报警器接收信号而开始联动报警的定时大大延迟的情况。
图18是表示了接收侧的报警开始的延迟最大的发送定时的时序图。另外,在该图18中,(A)表示发送侧报警器的动作,(B)表示接收侧报警器的动作,(C)表示该接收侧报警器的报警输出的动作。如该图18所示,当接收侧的报警器中的T101时间的接收动作恰好结束后的定时,发送侧的报警器开始了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下一个接收动作成为T102时间后。从而,在发送侧开始报警后至接收侧开始联动报警为止的延迟时间T100d变长,存在联动报警延迟的问题。
例如,间歇接收的休止时间T102成为10~20秒左右的时间,而且为了提高可靠度,采用了通过3次接收来报警的方式的情况下,从发送侧开始报警后至接收侧开始报警为止的延迟时间T100d需要30~60秒左右,联动报警大幅延迟。
从而,期望提供抑制伴随于间歇接收的接收侧的报警延迟,从而迅速进行联动报警的报警器。
本发明鉴于上述第1背景技术以及第2背景技术记载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伴随于各报警器之间的报警信号的发送接收定时的偏移的问题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到该目的,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即,本发明的报警器包括:检测部件,检测监视区域内的异常发生;发送部件,当该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异常发生时,发送报警信号;以及输出部件,在该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报警信号后,从该发送起经过规定时间后输出报警。
(2)在上述(1)所述的报警器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输出部件与基于所述发送部件的所述报警信号的发送大致同时,以第1音量输出所述报警,从所述报警信号的发送起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将所述报警的音量变更为与所述第1音量不同的第2音量。
(3)在上述(1)所述的报警器中,还可以包括显示部件,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异常发生时,进行报警显示。
(4)此外,本发明的报警系统是检测监视区域内的异常发生而输出报警的报警系统,包括:上述(1)所述的报警器;以及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及当该接收单元接收了所述报警信号时与该接收大致同时输出所述报警的输出单元。
(5)在上述(4)所述的报警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规定时间被设定为与从所述发送部件发送所述报警信号后至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该报警信号为止所需的时间相同。
(6)在上述(4)所述的报警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接收装置形成一体结构,具有多个这些形成一体结构的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接收装置。
(7)本发明的其他报警器包括:接收电路单元,在每个规定的接收周期,间歇性地进行接收动作,从而接收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发送电路单元,在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以上的发送时间,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事件信号;传感器单元,检测异常;通知单元,输出报警;异常监视单元,接受来自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异常检测信号,由作为联动源的本机输出异常报警,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时,使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所述其他的报警器输出异常报警;预备异常检测单元,在由所述传感器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异常的发生概率比规定的概率高时,检测预备异常;以及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该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周期变更为更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
(8)在上述(7)所述的报警器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单元中。
(9)在上述(7)所述的报警器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使所述通知单元输出预备异常报警。
(10)在上述(7)所述的报警器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发送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所述事件信号后,不再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复原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后,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复原的所述事件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周期返回到所述规定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从所述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11)在上述(7)所述的报警器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所述事件信号而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后起经过了固定时间时,将所述接收周期返回到所述规定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从所述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12)本发明的又一个其他报警器,包括:接收电路单元,在每个规定的接收周期,间歇性地进行接收动作而接收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发送电路单元,在所述接收周期以上的发送时间,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事件信号;传感器单元,检测异常;通知单元,输出报警;异常监视单元,接受来自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异常检测信号,由作为联动源的本机输出异常报警,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时,使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所述其他的报警器输出异常报警;以及接收周期控制单元,通过规定的设定操作,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周期短的周期。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所述的报警器,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在发送了报警信号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后通过输出部件输出报警。其结果,能够使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中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和从该报警器接收了报警信号的其他报警器等的报警输出的定时一致。
上述(2)的情况下,输出部件与报警信号的发送大致同时地以第1音量输出报警。由此,当报警器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通过比通常小的音量即第1音量的报警能够立即确认该报警器是否正常动作。此外,发送报警信号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使报警输出的音量放大到通常的报警输出的音量即第2音量,因此,能够使检测到异常的报警器中的以第2音量的报警输出的定时与从该报警器接收了报警信号的其他报警器等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在上述(3)的情况下,在报警器检测到异常发生时使显示部件进行报警显示,因此能够容易确认该报警器是否正常动作。
根据上述(4)所述的报警系统,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使输出部件输出报警。由此,能够使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中的报警输出的定时与从该报警器接收了报警信号的接收装置中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在上述(5)的情况下,将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中的、从报警信号的发送至基于输出部件的报警输出为止的规定时间设为从基于发送部件的报警信号的发送至基于接收部件的该报警信号的接收为止所需的时间,因此使发送了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和接收了该报警信号的其他报警器之间,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在上述(6)的情况下,报警系统包括多台具有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的报警器,因此能够通过任意的报警器检测异常发生,并能够进一步通过其他报警器报警输出。
此外,根据上述(7)所述的报警器,若从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则可预想接着预备异常的原来的异常检测,从而在该阶段,将至今为止的间歇接收周期缩短为更短的周期。此外,在该状态下,在接收了用于表示异常的事件信号时,无论接收侧报警器的发送开始的定时为何时,将从发送侧报警器的报警开始至接收侧报警器的报警开始为止的最大延迟时间抑制在缩短的间歇接收周期以内。由此,能够将联动报警的延迟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在通过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的接收,将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时,接收电路单元的消耗电流增加而电池寿命缩短,但只要在预备异常在发送侧被解除的情况下将其通知给接收侧,或者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经过一定时间,将缩短的间歇接收周期返回到原来的长周期,从而极力抑制消耗电流的增加,从而能够防止电池寿命降低。
此外,在从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即使在将间歇接收变更为始终接收的情况下,在该状态下接收了用于表示异常的事件信号时,无论接收侧报警器的发送开始的定时为何时,能够几乎消除联动报警的延迟。此外,若通过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的接收将间歇接收变更为始终接收,则由于接收电路单元的消耗电流增加而缩短电池寿命,但只要在发送侧报警器解除预备异常的情况下将其通知给接收侧报警器,或者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经过了一定时间,将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从而尽力抑制消耗电流的增加,能够防止电池寿命降低。
此外,根据上述(12)所述的报警器,例如在报警器的使用开始时,用户通过进行规定的开关操作,间歇接收周期从初始设定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更短的接收周期,接收了用于表示异常的事件信号时,无论接收侧报警器的发送开始的定时为何时,将从发送侧报警器的报警开始至接收侧报警器的报警开始为止的最大延迟时间抑制为缩短的间歇的接收周期以内,能够将联动报警的延迟抑制到最小限度。
即,该报警器为了保证充分长的电池寿命,将所需的间歇接收周期作为初始设定来利用,但对于用户有时期望比起确保电池寿命等尽力消除联动报警的延迟的使用方法。由此,根据利用方式,通过用户的判断能够将间歇接收周期设定为更短周期,能够适当应对希望减小联动报警的延迟的用户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报警系统的概要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了该报警系统的报警器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报警器10A的传感器单元11、发送单元12、以及扬声器14、报警器10B的接收单元13、以及扬声器14的动作定时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报警器10A以及10B的控制单元15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报警器10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报警器10A和10B的控制单元15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A是本发明的报警器的主视图。
图7B是该报警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该报警器设置在住宅里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该报警器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事件信号的格式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到预备异常时的发送侧的报警器(A)和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各动作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预备异常检测后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的发送侧的报警器(A)和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C)表示报警输出。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间歇接收周期和平均消耗电流的关系的时序图,(A)和(B)都表示接收电路电流。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伴随联动报警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图9所示的CPU的本实施方式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图9所示的CPU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以往的无线式报警器中的发送侧的报警器(A)和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C)表示报警输出。
图18是表示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报警开始的延迟最大的发送定时的时序图。
图19A是本发明的报警器的主视图。
图19B是该报警器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将该报警器设置在住宅里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该报警器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2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事件信号的格式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在初始设定的间歇接收周期下的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各动作的时序图。
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将间歇接收周期设定变更为短周期的情况下的、发送侧的报警器(A)和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C)表示报警输出。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间歇接收周期和平均消耗电流的关系的时序图,(A)和(B)都表示接收电路电流。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报警引起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时序图。
图27是表示以往的无线式报警器中的发送侧的报警器(A)和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C)表示报警输出。
图28是表示接收侧的报警器(B)的报警开始的延迟最大的发送定时的时序图。另外,(A)表示发送侧的报警器的动作,(C)表示接收侧的报警器的报警输出。
标号说明
1报警系统
2住宅
10报警器
11传感器单元
12发送单元
13接收单元
14扬声器
15控制单元
15a检测处理单元
15b通信控制单元
15c输出控制单元
15d定时器
16存储单元
17显示单元
110、110-1~110-5报警器
112罩
114主体
115安装钩
116检烟单元
118音响孔
120报警停止开关
122LED
124住宅
126车库(garage)
128 CPU
130无线电路单元
131天线
132记录电路单元
134传感器单元
136通知单元
138操作单元
140电池电源
142发送电路
144接收电路
146存储器
148事件信号
150发送源码
152组码
154事件码
156扬声器
158、160预备异常检测单元
162异常监视单元
210、210-1~210-5报警器
212罩
214主体
215安装钩
216检烟单元
218音响孔
220报警停止开关
222 LED
224住宅
226车库
228CPU
230无线电路单元
231天线
232记录电路单元
234传感器单元
236通知单元
238操作单元
240电池电源
242发送电路
244接收电路
246存储器
248事件信号
250发送源码
252组码
254事件码
256扬声器
258异常监视单元
260接收周期控制单元
262接收周期设定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
首先,[I]说明了第1和第2实施方式共同的基本概念后,[II]依次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最后,[III]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其中,并不是仅通过各实施方式来限定解释本发明。
[I]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共同的基本概念
首先,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共同的基本概念。各实施方式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以检测监视区域中的异常发生,并输出报警为目的。各实施方式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的各结构可任意变更。例如,可以将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和接收该报警信号而输出报警的接收装置相互作为不同壳体来设置,或者也可以采用相互成为一体的结构。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采用了报警器和接收装置相互成为一体的结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各实施方式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的设置对象以及适用对象是任意的,例如,可以设置在厨房、楼梯、卧室、客厅等住宅内部的各房间或者地下通道、高层建筑、工厂等大规模建筑物等。此外,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火灾报警器、监视传感器等的报警器、包括多台报警器的报警系统。当适用于报警系统的情况下,该报警系统的多台报警器之间的通信手段是任意的,可以利用无线、有线、光通信等各通信手段。
各实施方式的报警器和报警系统的特征之之一大致上是使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中的报警输出的定时从报警信号的发送时开始延迟至规定时间经过后。从而,能够使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和接收到来自该报警器的报警信号的其他的报警器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II]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
接着,说明各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另外,如上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报警器和报警系统的设置对象和适用对象是任意的,以下以适用于设置在住宅内并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的无线式住宅用报警器(以下称为“报警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1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中,使报警输出的定时延迟。
(报警系统的概要)
首先,说明报警系统的概要。图1是表示报警系统的概要的系统图。在该图1中,标号c表示通信,此外标号s表示报警(报警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住宅2的各房间设置了报警器10。当发生在任意的房间内的火灾等被该房间的报警器10检测到时,该报警器10对其他房间的报警器10发送包括报警内容的无线信号。其他房间的报警器10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内容,发出报警。由此,使没有发生火灾等的房间的报警器10也发出报警,能够督促住宅2的居民进行应对。
(报警器10的结构)
接着,说明报警器10的结构。图2是表示报警器10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如上所述,报警器10检测火灾等异常发生,进行报警信号的发送接收和报警的输出,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报警器以及接收装置。如图2所示,报警器10包括传感器单元11、发送单元12、接收单元13、扬声器14、控制单元15、以及存储单元16。
(报警器10的结构-传感器单元11)
传感器单元11用于在设置了报警器10的监视区域中检测火灾和燃气泄露等的检测对象,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检测部件。检测对象以及用于检测该检测对象的原理是任意的,例如,以伴随火灾而发生的烟雾或热作为检测对象的情况下,为了检测它们,可以利用红外线LED或光电二极管、热敏电阻等电子元件。
(报警器10的结构-发送单元12、接收单元13)
发送单元12用于对其他报警器10发送报警信号,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发送部件。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从其他报警器10的发送单元12发送的报警信号,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接收部件。发送单元12和接收单元13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假设通过无线来进行通信,因此作为发送单元12可以利用已知的无线发送机,作为接收单元13可以利用已知的天线。
(报警器10的结构-扬声器14)
用于根据来自后述的输出控制单元15c的控制而输出报警音的器件,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输出部件。作为扬声器14输出声音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可以利用已知的扬声器或蜂鸣器等。
(报警器10的结构-控制单元15)
控制单元15是进行报警器10的各种控制的控制部件,包括检测处理单元15a、通信控制单元15b、输出控制单元15c、以及定时器15d。检测处理单元15a是进行传感器单元11的动作控制和检测信号的处理的处理部件。通信控制单元15b是进行发送单元12和接收单元13的控制和信号的处理的控制部件。输出控制单元15c用于控制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输出部件。定时器15d是通信控制单元15b控制发送单元12的动作时参照的计时部件。关于控制单元15所执行的处理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另外,控制单元15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其构成为包括:用于存储OS(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等的控制程序、规定了各种处理步骤等的载入程序、所需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以及用于执行这些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
(报警器10的结构-存储单元16)
存储单元16用于存储在报警器10中的各种处理所需的信息,例如存储发送单元12的报警信号发送至扬声器14的报警音输出为止的等待时间。该等待时间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规定时间。等待时间的具体内容是任意的,例如为了在发送了报警信号的报警器10和接收了该报警信号的报警器10之间,使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希望通信控制单元15b将相当于使接收单元13间歇性地进行接收动作时的动作间隔的时间设为等待时间。存储单元16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利用存储器IC等非易失性的记录装置。
(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的定时)
接着,说明报警器10的扬声器14引起的报警输出的定时。这里,例如以在住宅2等设置2台报警器10A、10B,且通过报警器10A检测异常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报警器10A的传感器单元11、发送单元12、以及扬声器14、报警器10B的接收单元13、以及扬声器14的动作定时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在报警器10A的传感器单元11检测到异常时,发送单元12被启动,发送报警信号。另一方面,在报警器10B中,接收单元13以一定的间隔(图3中的T1)间歇性地动作,在接收到来自报警器10A的报警信号时,通过扬声器14输出报警。因此,在报警器10A中,通过使从报警信号的发送至进行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为止的等待时间设为报警器10B的接收单元13的动作间隔T1,从而如图3所示,使报警器10A的扬声器14的动作定时与报警器10B的扬声器14的动作定时大致一致。
(异常检测时的处理动作)
接着,说明属于报警系统1的报警器10的任一个检测到火灾等异常发生的情况下的各报警器10的处理动作。图4是表示报警器10的控制单元15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这里,以在住宅2等设置2台报警器10A、10B,通过规定的输入操作开始各报警器10A、10B的监视状态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报警器10A、10B属于同一个报警系统1。
在通过规定的输入操作而开始监视状态时,报警器10A、10B的检测处理单元15a使传感器单元11执行监视区域的监视动作(步骤SA-1)。报警器10A的传感器单元11检测到火灾发生等的情况下(步骤SA-2、是),根据从该传感器单元11输出而被检测处理单元15a处理的检测信号,报警器10A的通信控制单元15b使发送单元12发送报警信号(步骤SA-3),与此同时使定时器15d启动(步骤SA-4)。接着,报警器10A的输出控制单元15c参照定时器15d以及存储单元16,判定通过定时器15d计时的从报警信号的发送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的等待时间(SA-5)。其结果,在还没有达到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A-5、否)继续等待,在达到了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A-5、是),使扬声器14输出报警(步骤SA-6)。
另一方面,报警器10B的通信控制单元15b使接收单元13以一定的间隔间歇性地动作,等待来自其他报警器10的信号的发送(步骤SA-7)。当通过接收单元13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A-7、是),通信控制单元15b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其结果(例如,接收到的信号是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的中的哪一个等)将规定的信息输入到输出控制单元15c(步骤SA-8)。输出控制单元15c根据被输入的信息,使扬声器14输出报警(步骤SA-9)。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10在对其他报警器10发送了报警信号后,进一步经过了规定的等待时间后使扬声器14输出报警。其结果,能够使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10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和从该报警器10接收到报警信号的其他报警器10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此外,将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报警器10中的从报警信号的发送至基于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为止的等待时间设为相当于接收侧的报警器1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15b使接收单元13间歇性地接收动作时的动作间隔的时间,因此在发送了报警信号的报警器10和接收该报警信号的报警器10之间,能够使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一致。
此外,报警系统1具有包括发送单元12和接收单元13的多台报警器10,因此能够使通过任意的报警器10检测异常发生,从其他的报警器10也输出报警。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报警输出的音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除了特别记述的情况之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根据需要使用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标号和/或名称相同的标号和/或名称,并省略其说明。
(报警器10的结构-显示单元17)
图5是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的报警器10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报警器10包括显示单元17。显示单元17根据来自输出控制单元15c的控制输入,进行报警显示,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显示部件。显示单元17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LED来发光显示,或者,也可以利用液晶画面而进行记号显示或字符显示。
(报警器10的结构-输出控制单元15c)
本实施方式的输出控制单元15c除了基于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的定时控制之外,还控制基于该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的音量。从扬声器14输出的报警音的音量是任意的,可输出通常的报警输出时的第2音量、以及比该第2音量小的音量即第1音量。通过输出控制单元15c执行的控制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异常检测时的处理动作)
接着,说明属于报警系统1的各报警器10的任一个检测到火灾等异常发生的情况下的、各报警器10的处理动作。图6是表示报警器10的控制单元15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这里,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以在住宅2等设置属于同一报警系统1的2台报警器10A、10B,通过规定的输入操作开始各报警器10A、10B的监视状态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步骤SB-1至步骤SB-4的处理,由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A-1至SA-4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与步骤SB-4中的定时器15d的启动同时,报警器10A的输出控制单元15c使扬声器14输出第1音量的报警(步骤SB-5),使显示单元17进行报警显示(SB-6)。接着,报警器10A的输出控制单元15c参照定时器15d以及存储单元16,判定通过定时器15d被计时的从报警信号的发送开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了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的等待时间(步骤SB-7)。其结果,当没有达到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B-7、否),使扬声器14的报警输出维持第1音量,当达到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B-7、是),使报警输出的音量放大到第2音量(步骤SB-8)。
另一方面,报警器10B的通信控制单元15b使接收单元13以一定间隔间歇性地动作,等待来自其他报警器10的信号的发送(步骤SB-9)。当通过接收单元13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B-9、是),通信控制单元15b处理接收到的信号,根据其结果(例如接收到的信号为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中的哪一个等),将规定的信息输入到输出控制单元15c(步骤SB-10)。输出控制单元15c根据被输入的信息,使显示单元17进行报警显示(步骤SB-11),使扬声器14以第2音量输出报警(步骤SB-12)。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输出控制单元15c大致与报警信号的发送同时使扬声器14以第1音量输出报警。由此,当报警器10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通常小的音量即第1音量的报警,立即确认该报警器10是否在正常动作。此外,在对其他报警器10发送报警信号后经过了规定的等待时间后,将报警输出的音量放大至通常的报警输出的音量即第2音量,因此能够使检测到异常的报警器10中的以第2音量的报警输出的定时大致与从该报警器10接收到报警信号的其他报警器10的报警输出的定时一致。
此外,当报警器10检测到异常发生的情况下,输出控制单元15c使显示单元17进行报警显示,因此可容易确认该报警器10是否正常动作。
[III]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以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各发明的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可任意改变和改良。以下,说明这样的变形例。
(要解决的课题和发明的效果)
首先,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和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内容,通过本发明,可解决所述没有记载的课题,或者能够起到所述没有记载的效果,此外,也可以仅解决记载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仅起到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
(关于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的结构)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了将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以及接收该报警信号并输出报警的接收装置一体化的结构的情况,但报警器和接收装置也可以相互作为不同壳体来设置。例如,对于对一台防灾接收机连接多台报警器的报警系统,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第1音量和第2音量的相互关系)
在第2实施方式中,设第1音量小于第2音量,但也可以设为第1音量大于第2音量。或者,不仅使第1音量和第2音量的音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的音调或声音等,区分报警信号发送后的等待时间过程中的报警输出、以及等待时间经过后的报警输出。此时,能够容易掌握到:发送了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和接收了该报警信号的报警器之间的报警的输出定时的偏移是报警信号的发送接收所需的时间引起的。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报警器的第3实施方式。
图7A和图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式的报警器的外观的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侧视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10包括罩112和主体114。罩112的中央配置了在周围形成了成为烟流入口的开口的检烟单元116,在火灾引起的烟达到了规定浓度时检测火灾。
如图7A所示那样在罩112的检烟单元116的左下侧,设有音响孔118。在该音响孔118的背后内置了扬声器。通过该音响孔118可输出报警音和声音消息。在检烟单元116的下侧设有报警停止开关120。报警停止开关120兼做作为检查开关的功能。
在报警停止开关120的内部如虚线所示那样配置了LED122。当LED122点亮时,透过报警停止开关120的开关罩的部分,能够从外部识别LED122的点亮状态。
此外,在主体114的背面上部设有安装钩115,通过在要设置的房间的墙壁上拧紧螺钉(未图示)等,并在该螺钉上安装安装钩115,能够在墙面上设置报警器110。
另外,图7A和图7B所示的报警器110例示了通过检烟单元116检测火灾引起的烟雾的结构,但除此之外,用于检测火灾引起的热度的具有热敏电阻的报警器、用于火灾以外检测燃气泄露的报警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对象中。
图8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设置在住宅里的状态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在住宅124的厨房、客厅、主卧、孩子房间的每个房间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110-1~110-4,进一步在屋外建造的车库126中也设置报警器110-5。
报警器110-1~110-5中的每个报警器具有通过无线相互发送接收事件信号的功能,由5台报警器110-1~110-5形成一个组,进行该住宅124整体的火灾监视。
当在住宅124的孩子房间内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报警器110-4检测火灾而开始报警。以下,将这样的检测火灾而开始报警的情况称为报警器中的“发报”。若报警器110-4发报,则报警器110-4起到联动源的作用,并对作为联动目的地的其他的报警器110-1~110-3、110-5无线发送用于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其他的报警器110-1~110-3、110-5在接收到来自联动源的报警器110-4的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时,进行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报警动作。
作为成为联动源的报警器110-4的报警音,例如通过声音消息连续输出“嗡嗡,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另一方面,联动目的地的报警器110-1~110-3、110-5连续输出“嗡嗡,其他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的声音消息。在报警器110-1~110-5发出报警音的状态下,若操作图7A的报警器110上设置的报警停止开关120,则进行报警音的停止处理。
此外,报警器110-1~110-5具有故障监视功能,若检测到故障,则例如每隔规定时间间歇性地输出“嘀”的报警音,通知发生了故障。此外,检测到故障的故障源的报警器对其他的报警器无线发送表示故障发生的事件信号,在其他的报警器中也输出相同故障报警。其结果,若在任意的报警器中检测到故障,则从构成进行联动报警的组的全部的报警器中输出故障报警。
从报警器输出的故障报警可通过操作报警停止开关120来使其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检测而报警的故障主要是检测到自己的电池电压降低而报警的低电池报警,除此之外,还包括检烟单元等传感器故障等适当的故障报警。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110-1~110-5在要检测的异常的发生概率提高时,检测预备异常而对其他报警器发送事件信号,缩短其他报警器中的间歇接收动作的周期,抑制接着预备异常的原来的异常检测的事件信号的接收延迟,抑制接收侧的报警开始相对于发送侧的报警开始的时间延迟。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的方框图,在图8所示的5台报警器110-1~110-5中,详细表示报警器110-1的电路结构。
报警器110-1包括CPU128。此外,相对于CPU128而包括具有天线131的无线电路单元130、记录电路单元132、传感器单元134、通知单元136、操作单元138、电池电源140。
无线电路单元130上设有发送电路142和接收电路144,在与其他报警器110-2~110-5之间可无线发送接收事件信号。作为无线电路单元130,在日本国内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依照作为例如400MHz带的特定小功率无线台的标准规格而公开的STD-30(小功率安全系统的无线台的无线设备的标准规格)或STD-T67(特定小功率无线台测距仪用、遥控用和数据传输用无线设备的标准规格)的结构。
当然,作为无线电路单元130,在日本国内以外的地方,优选采用依照其地区的分配无线台的标准规格的结构。
接收电路144进行间歇接收动作。接收电路144的间歇接收动作成为例如接着T101=5毫秒的接收动作时间,具有例如T102=10秒的休止时间的周期为T112(=T101+T102)的间歇接收。相对于该间歇接收,发送电路142通过比间歇接收周期T112(=T101+T102)大的T104时间连续发送事件信号。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收电路144通过来自CPU128的指示,能够将在该初始设定的通常状态下的间歇接收周期T112变更为更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
记录电路单元132中设有存储器146。存储器146中存储了成为用于确定报警器的ID(识别符)的发送源码150、以及用于构成如图9所示那样在多个报警器中进行联动报警的组的组码152。作为发送源码150,预测提供给国内的警报器的数量,例如使用26比特的码以使不会作为相同码而重复。
组码152是对构成组的多个报警器共同设定的码,当通过无线电路单元130接收的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中包含的组码与在存储器146中注册的组码152一致时,将该事件信号作为有效的信号来接收而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记录电路单元132使用了存储器146,但也可以代替存储器146而设置双列直插式开关(未图示),通过该双列直插式开关设置发送源码150和组码152。当发送源码150和组码152的码长(比特数)少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利用了双列直插式开关的记录电路单元132。
传感器单元134上设有检烟单元116,将基于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信号输出到CPU128。传感器单元134上除了检烟单元116以外还可以设有用于检测火灾引起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此外,燃气泄露监视用的报警器的情况下,传感器单元134上设有燃气泄露传感器(未图示)。
通知单元136上设有扬声器156和LED122。扬声器156输出来自未图示的声音合成电路单元的声音消息或报警音。LED122通过闪烁、明灭、点亮等,显示发生了火灾等异常以及故障。
操作单元138上设有报警停止开关120。若操作报警停止开关120,则能够使从报警器110-1发出的报警音停止。报警停止开关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兼做检查开关。
报警停止开关120在从通知单元136经由扬声器156输出报警音时成为有效。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出报警音的通常监视状态下,报警停止开关120起到检查开关的作用,按下该检查开关,从通知单元136输出检查用的声音消息等。
电池电源140例如使用规定单元数的碱性干电池,该电池容量通过报警器110-1中的包括无线电路单元130的电路单元整体的低功耗化,保证约10年的电池寿命。
CPU128中,作为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功能,设有预备异常检测单元158、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异常监视单元162。
预备异常检测单元158在通过传感器单元134上设置的检烟单元116检测的烟雾浓度引起的火灾的发生概率增大时,检测预备异常。具体来说,相对于检测火灾的火灾等级,设定比其低的预备异常等级,在来自传感器单元134的烟雾检测信号超过了预备异常等级时检测预备异常。
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预备异常检测单元158检测了预备异常时,通过无线电路130的发送电路142从天线131对其他报警器110-2~110-5发送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通过无线电路单元130的接收电路144从其他报警器110-2~110-5接收了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接收电路144的接收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T113。
此外,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检测到预备异常时,也可以通过启动设置在通知单元136上的LED22,输出预备异常报警。
而且,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发送了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后,没有检测到预备异常时,对其他报警器发送表示复原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从其他报警器接收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并将接收电路114的接收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T113后接收了表示复原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缩短接收周期T113返回到原来的周期T112,尽量抑制消耗电流。
异常监视单元162在来自设置在传感器单元134上的检烟单元116的烟雾检测信号超过火灾等级而检测到火灾时,从通知单元136的扬声器156反复输出表示联动源的报警音、例如“嗡嗡,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并通过无线电路单元130的发送电路142从天线131对其他报警器110-2~110-5发送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
此外,异常监视单元162在通过无线电路单元130的接收电路144从其他报警器110-2~110-5的任一个接收了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时,从通知单元136的扬声器156连续输出用于表示联动目的地的报警音,例如连续输出“嗡嗡,其他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的声音消息。
在通过异常监视单元162检测火灾发报,从而发出联动源报警音时,使通知单元136的LED122例如明灭,另一方面,在发出联动目的地报警音时,使通知单元136的LED122闪烁。由此,能够区别联动源报警和联动目的地报警时的LED122的显示。当然,也可以在联动源报警和联动目的地报警时同样使LED122明灭或闪烁。
异常监视单元162在检测到电池电源140的电压降低引起的低电池而作为故障时,例如每隔一分钟发出一次“嘀”的短的低电池报警音而输出故障报警音,同时将表示故障的事件信号发送给其他报警器110-2~110-5。
此外,异常监视单元162在从其他报警器110-2~110-5的任一个接收了表示故障的事件信号时,同样间歇性地发出低电池报警音,从而进行故障报警音的联动输出。在联动目的地进行该低电池的报警输出时,也可以与报警音同步地使LED122闪烁。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事件信号的格式的说明图。在图10中,事件信号148由发送源码150、组码152、事件码154构成。发送源码150例如是26比特的码。组码152例如是8比特的码,设有与构成同一组的例如图9的5台的报警器110-1~110-5相同的组码。
另外,作为组码152,除了对同一组的报警器设定相同的组码之外,也可以设定通过预先决定的对构成组的报警器共同的基准码、以及对各报警器固有的发送源码的运算而求出的、对每个报警器不同的组码。
事件码154是表示火灾、燃气泄露等异常或故障的事件内容的码,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3比特的码,例如“001”表示预备异常,“010”表示预备异常解除,“011”表示火灾,“101”表示燃气泄露,保留剩余的“110”和“111”。
另外,在事件的种类增加时,可将事件码154的比特数进一步增加为4比特、5比特,从而能够表示多种事件内容。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到预备异常时的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动作的时序图。图11(A)表示发送侧报警器的发送动作,图11(B)表示接收侧报警器的接收动作。
在图11(B)所示的接收侧报警器中,在通常的监视状态下,通过初始设定的由接收动作时间T101和休止时间T102构成的间歇接收周期T112(=T101+T102)进行间歇性的接收动作。接收动作时间T101例如是T101=5毫秒,中止时间T102例如是T102=10秒。从而,间歇接收周期T112成为T112=约10秒。
在该状态下,当如图11(A)所示那样在发送侧报警器中检测到预备异常时,在成为预备异常的检测定时的时刻t102,经过规定时间T104,重复连续发送将图10所示的预备异常“001”设定为事件码154的事件信号148。该发送接收时间T104成为间歇接收周期T102以上的时间。
在这样的任意的定时从发送侧报警器发送的包括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从时刻t103的定时开始的接收动作时间内被接收,所述时刻t103是在接着时刻t101的接收动作而经过了休止时间T102的时刻。接收侧报警器接收包括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间歇接收周期从至今为止的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T113。这里,变更后的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例如设为T113=3秒。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预备异常检测后检测到成为真正的火灾的异常时的发送侧报警器和接收侧报警器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图12(B)所示的接收侧报警器中,如图11所示,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包括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T113。
在该状态下,当图12(A)所示的发送侧报警器例如在接收动作期间后紧接着的时刻t101进行火灾发报,并开始发送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该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通过从时刻t101经过了休止时间T103的时刻t102开始的接收动作而被接收,如图12(C)所示,接收侧报警器进行报警输出。
此时,从发送侧报警器在时刻t101检测到火灾发报而报警后开始,在时刻t102接收侧报警器接收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而报警输出联动报警为止的延迟时间成为T100d。此时的延迟时间T100d大致相当于间歇接收的休止时间T103。
因此,通过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从平时的间歇接收时间T112切换为更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此外,即使在该状态下由接收侧报警器接收来自发送侧报警器的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而进行报警,从而在图12所示的延迟时间T100d最长的接收动作后紧接的定时进行发送,也可以将延迟时间T100d抑制在变更为短的周期T113后的休止时间T103以内。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对于不接收预备异常直接进行间歇接收动作的情况下的延迟时间约10秒,通过接收预备异常,将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T113,从而能够将延迟时间缩短为约3秒以内。
图13是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间歇接收周期和平均消耗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图13(A)和(B)都表示接收电路电流)。图13(A)表示初始设定后的平常的间歇接收周期T112下的间歇接收动作。此时的平均电流Ia101可由以下算式(1)来提供。
Ia101=(100Ir×T101)/T112    (1)
图13(B)是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间歇接收周期T112变更为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的情况,此时的平均消耗电流Ia102可由以下算式(2)来提供。
Ia102=(100Ir×T101)/T113    (2)
因此,通过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将间歇接收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即间歇接收周期T113,从而在该变更过程中,接收电路的平均电流从Ia101增加为Ia102。
由此,通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时接收电路的平均电流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接收电路的不必要的消耗电流的增加。因此,在发送侧报警器中没有检测到预备异常时,发送用于表示复原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在接收侧报警器中,接收该表示复原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将间歇接收周期T113的切换为短周期的状态返回到原来的长周期即间歇接收周期T112。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伴随联动报警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时序图,为了简化说明,例示了3个报警器110-1~110-3。
如图14所示,在报警器110-1中,在步骤S101,来自传感器单元134的烟雾浓度检测信号超过规定的预备异常等级而检测到预备异常时,进入步骤S102。报警器110-1在步骤S102中对报警器110-2、110-3发送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进一步在步骤S103中进行预备异常的检测显示、例如LED122的闪烁显示等。
报警器110-2、110-3在步骤S104、S105的每个步骤中,接收来自报警器110-1的事件信号,判别相同事件信号中包含的预备异常,此后将间歇接收周期从至今为止的T112变更为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
接着,检测到预备异常的报警器110-1在步骤S106中检测到火灾发报时,进入步骤S107,对报警器110-2、110-3发送用于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进一步进入步骤S108,输出用于表示联动源的火灾报警。
报警器110-2、110-3在步骤S109、S110中接收来自报警器110-1的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进入步骤S111、S112,进行作为联动目的地的火灾报警的输出。此时,报警器110-2、110-3的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T113,因此无论报警器110-1中的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发送定时在何时,从步骤S108的联动源的火灾报警,至步骤S111、S112的其他报警器110-2、110-3中的作为联动目的地的火灾报警的开始为止的延迟时间,能够抑制为变更后的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113以下的延迟时间。
图15是表示图9所示的报警器110-1的CPU128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当报警器的电池电源设为有效(导通)时,在步骤S121进行初始化处理。该初始化处理包括用于在其他报警器110-2~110-5之间构成联动报警的组的组码的设定。
接着,报警器110-1进入监视状态,在步骤S122判别是否检测到预备异常。此时,当来自设置在传感器单元134上的检烟单元116的烟雾检测信号超过了规定的预备异常等级时检测到预备异常,进入步骤S123。在步骤S123中,将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从设置在无线电路单元130的发送电路142通过规定时间T104,重复连续性地从天线131发送给其他报警器110-2~110-5。此后,在接下来的步骤S124,通过设置在通知单元136上的LED122的闪烁等,进行预备异常的检测显示。
接着,在步骤S125中,通过来自设置在传感器单元134上的检烟单元116的烟雾检测信号是否超过规定的火灾等级而判别有无火灾发报。当没有火灾发报时,进入步骤S126,判别有无预备异常的解除。若预备异常被解除,进入步骤S127对其他报警器110-2~110-5发送预备异常解除的事件信号后,进入步骤S128停止预备异常的检测显示。此后,返回步骤S122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25判别到火灾发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9,对其他报警器110-2~110-5发送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此后,在步骤S130,通过来自通知单元136的扬声器156的声音输出以及LED122的点亮控制,输出联动源的火灾报警。
进行联动源的火灾报警后,在步骤S131判别有无报警停止开关120的报警停止操作,若有报警停止操作,则在步骤S132进行报警停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2没有检测到预备异常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3,判别是否从其他报警器接收了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当判别为接收了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进入步骤S134。在步骤S134中,将间歇接收周期从至今为止的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T113。
将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后,进入步骤S135检查有无接收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若判别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接收,则进入步骤S138输出联动目的地的火灾报警。此后,进入步骤S131若有报警停止操作,则进入步骤S132停止报警。
此外,在步骤S135中,在没有接收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6检查有无预备异常解除的事件信号的接收。若判别到预备异常解除的事件信号的接收,则进入步骤S137将间歇接收周期复原为原来的周期,返回步骤S122的处理。
图16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报警器110-1上设置的CPU128的火灾监视处理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发送侧报警器中解除了预备异常也不发送预备异常解除的事件信号,在接收侧报警器中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将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后,若经过了一定时间后还是没有接收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使间歇接收周期复原为原来的周期。
在图16中,有关火灾监视处理的步骤S141~S146与图15的步骤S121~S126相同。即,若伴随电源接通的初始处理后检测到预备异常,则发送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后,进行预备异常的检测显示。此后,当没有火灾发报的情况下判别有无预备异常的解除。这里,若在步骤S146中判别到预备异常的解除,则进入步骤S147停止预备异常的检测显示,与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不进行用于表示预备异常解除的事件信号的发送。
在步骤S145判别到火灾发报的情况下的步骤S148~S151的处理与图15所示的步骤S129~S132相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2中没有判别到预备异常的检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2检查有无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当接收了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进入步骤S153将间歇接收周期从至今为止的周期T112变更为短周期T113。
接着,当在步骤S154中虽然判别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接收有无,但没有接收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5判别基于通过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的接收而启动的定时器有无经过一定时间。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接收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5,将变更为短周期的间歇接收周期复原为原来的周期。
此外,若在步骤S154中接收了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则进入步骤S157进行联动目的地的火灾报警。
由此,当由接收侧报警器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间歇接收周期变更为短周期后,即使经过一定时间也没有接收到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情况下,可设想为在检测到预备异常的发送侧的报警器中预备异常被解除。从而,此时,为了阻止在此基础上继续间歇接收周期短的状态而增加消耗电流,通过一定时间经过而将间歇接收周期返回到原来的周期,抑制必要以上的消耗电流的增加。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检测到预备异常时,对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其他报警器接收到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接收电路144的间歇接收变更为始终接收。
此时,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从其他报警器接收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接收电路单元的间歇接收变更为始终接收。此后,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接收到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复原的事件信号时,将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此外,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从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接收电路144的间歇接收变更为始终接收。此后,预备异常监视单元160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将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由此,通过接收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切换到始终接收,从而不延迟地接收在此后发生的火灾的事件信号,从而能够迅速发出火灾报警。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将火灾检测作为对象的报警器,除此之外,对燃气泄露报警器或防犯用的报警器等除此之外的合适的用于检测异常的报警器也能够直接应用包括本实施方式的预备异常的监视处理。此外,不限定于住宅用,也能够适用于大厦或办公室用等各种用途的报警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CPU的程序而执行预备异常的检测,但也可以使设置在报警器中的传感器单元134本身具有检测预备异常而输出的电路功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在报警器上一体地设置传感器单元的情况,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从报警器分开传感器单元而设置。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包括对其目的和优点无损的适当的变形,而且不受仅由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来决定的限定。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报警器的第4实施方式。
图19A和图19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式报警器的外观的图,图19A表示主视图,图19B表示侧视图。
如图19A和图19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210包括罩212和主体214。罩212的中央配设了在周围形成了成为烟雾流入口的开口的检烟单元216,在火灾引起的烟雾达到了规定浓度时检测火灾。
在罩212上设置的检烟单元216的左下侧形成了音响孔218,在其背面内置了扬声器,可输出报警音和声音消息。在检烟单元216的下侧设有报警停止开关220。该报警停止开关220兼做作为检查开关的功能。
在报警停止开关220的内部如虚线所示那样配置了LED222。当LED222点亮时,透过报警停止开关220的开关罩的部分,从外部就能知道LED222的点亮状态。
主体214的背面上部设有安装钩215。通过在要设置的房间的墙壁上拧紧螺钉,并在该螺钉上安装安装钩215,能够在墙面上设置报警器210。
图19A和图19B所示的报警器210中,取具有检烟单元216的用于检测火灾引起的烟雾的报警器作为例子,但除此之外,对具有用于检测火灾引起的热量的热敏电阻的报警器、或者用于火灾以外检测燃气泄露的报警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图20是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对住宅的设置状态的说明图。在图20的例子中,在住宅224的厨房、客厅、主卧、孩子房间的每个房间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210-1~210-4,进一步在屋外建造的车库226中也设置报警器210-5。
报警器210-1~210-5中的每个报警器具有通过无线相互发送接收事件信号的功能,由5台报警器210-1~210-5形成一个组,进行该住宅224整体的火灾监视。
当在住宅224的孩子房间内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报警器210-4检测火灾而开始报警。将这样的检测火灾而开始报警的情况称为报警器中的“发报”。若报警器210-4发报,则报警器210-4起到联动源的作用,并对作为联动目的地的其他的报警器210-1~210-3、210-5无线发送用于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其他的报警器210-1~210-3、210-5在接收到来自联动源的报警器210-4的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时,进行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报警动作。
作为成为联动源的报警器210-4的报警音,例如通过声音消息连续输出“嗡嗡,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另一方面,联动目的地的报警器210-1~210-3、210-5连续输出“嗡嗡,其他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的声音消息。在报警器210-1~210-5发出报警音的状态下,若操作图19A所示的报警停止开关220,则进行报警音的停止处理。
若报警器210-1~210-5具有故障监视功能,且检测到故障,则例如每隔规定时间间歇性地输出“嘀”的报警音,通知发生了故障。此外,检测到故障的故障源的报警器对其他的报警器无线发送表示故障发生的事件信号,在其他的报警器中也输出相同故障报警。其结果,若在任意的报警器中检测到故障,则从构成进行联动报警的组的全部的报警器中输出故障报警。
从报警器输出的故障报警可通过操作报警停止开关220来使其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检测而报警的故障主要是检测到电池电压降低而报警的低电池报警,除此之外,还包括检烟单元的传感器故障等适当的故障报警。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210-1~210-5中,通过在报警器210-1~210-5的使用开始时,为了根据需要抑制联动报警的延迟而进行规定的开关操作,能够将使用中的间歇接收周期从预先设定了的周期设定变更为更短的周期。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报警器的方框图。在图20所示的5台报警器210-1~210-5中,图21详细表示报警器210-1的电路结构。
报警器210-1包括CPU228。此外,该CPU228上连接了具有天线231的无线电路单元230、记录电路单元232、传感器单元234、通知单元236、操作单元238、电池电源240。
无线电路单元230上设有发送电路242和接收电路244,在与其他报警器210-2~210-5之间可无线发送接收事件信号。作为无线电路单元230,在日本国内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依照作为例如400MHz带的特定小功率无线台的标准规格而公开的STD-30(小功率安全系统的无线台的无线设备的标准规格)或STD-T67(特定小功率无线台测距仪用、遥控用和数据传输用无线设备的标准规格)的结构。
当然,作为无线电路单元230,在日本以外的地方,采用依照其地区的分配无线台的标准规格的结构。
接收电路244进行间歇接收动作。接收电路244进行例如接着T201=5毫秒的接收动作时间,具有例如T202=10秒的休止时间的周期为T212(=T201+T202)的间歇接收动作。相对于该间歇接收,发送电路242通过比间歇接收周期T212(=T201+T202)大的T204时间连续发送事件信号。
该接收电路244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是为了成为确保例如10年的电池寿命的平均消耗电流,在报警器的设计阶段决定的周期,成为上市阶段设定的默认周期。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接收电路244中,通过用户在使用开始时操作在操作单元238上设置的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能够将预先设定的默认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变更为用于抑制联动报警的延迟的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
记录电路单元232中设有存储器246。存储器246中存储了成为用于确定报警器的ID(识别符)的发送源码250、以及用于构成如图20所示那样在多个报警器中进行联动报警的组的组码252。作为发送源码250,预测提供给国内的警报器的数量,例如使用26比特的码以不会作为相同码而重复。
组码252是对构成组的多个报警器共同设定的码,当通过无线电路单元230接收的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中包含的组码与在存储器246中注册的组码252一致时,将该事件信号作为有效的信号来接收而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记录电路单元232使用了存储器246,但也可以代替存储器246而设置双列直插式开关(未图示),通过该双列直插式开关设定发送源码250和组码252。当发送源码250和组码252的码长(比特数)少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利用了双列直插式开关的记录电路单元232。
传感器单元234上设有检烟单元216,将基于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信号输出到CPU228。传感器单元234上除了检烟单元216以外还可以设有用于检测火灾引起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此外,燃气泄露监视用的报警器的情况下,传感器单元234上设有燃气泄露传感器。
通知单元236上设有扬声器256和LED222。扬声器256输出来自未图示的声音合成电路单元的声音消息或报警音。LED222通过闪烁、明灭、点亮等,显示发生了火灾等异常以及故障。
操作单元238上设有报警停止开关220和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若操作报警停止开关220,则能够使从报警器210-1发出的报警音停止。报警停止开关220在本实施方式中兼做检查开关。
报警停止开关220在从通知单元236经由扬声器256输出报警音时成为有效。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出报警音的通常监视状态下,报警停止开关220起到检查开关的作用,按下该检查开关,从通知单元236输出检查用的声音消息等。
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通过在开始使用报警器时被用户操作,从而指示变更为用于抑制联动报警的延迟的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
电池电源240例如使用规定单元数的碱性干电池,该电池容量通过报警器210-1中的包括无线电路单元230的电路单元整体的低功耗化,保证约10年的电池寿命。
CPU228中,作为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功能,设有异常监视单元258、接收周期控制单元260。
异常监视单元258在来自设置在传感器单元234上的检烟单元216的烟雾检测信号超过火灾等级而检测到火灾时,从通知单元236的扬声器256反复输出表示联动源的报警音、例如“嗡嗡,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并通过无线电路单元230的发送电路242从天线231对其他报警器210-2~210-5发送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
异常监视单元258在从其他报警器210-2~210-5的任一个通过无线电路单元230的接收电路244接收了用于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时,从通知单元236的扬声器256连续输出用于表示联动目的地的报警音,例如“嗡嗡,其他火灾报警器启动了,请确认”的声音消息。
这里,在由异常监视单元258检测到火灾发报而发出联动源报警音时,使通知单元236的LED222例如明灭。另一方面,当发出联动目的地报警音的情况下,使通知单元236的LED222闪烁。由此,能够区别联动源报警和联动目的地报警的LED222的显示。当然,联动源报警和联动目的地报警也可以是两者都同样被显示LED222明灭或闪烁。
异常监视单元258在检测到电池电源240的电压降低引起的低电池而作为故障时,例如每一分钟发出一次“嘀”的短的低电池报警音而输出故障报警音,同时将表示故障的事件信号发送给其他报警器210-2~210-5。
此外,异常监视单元258在从其他报警器210-2~210-5的任一个接收了表示故障的事件信号时,同样间歇性地发出低电池报警音,从而进行故障报警音的联动输出。关于在联动目的地进行该低电池的报警,也可以与报警音同步地使LED222闪烁。
接收周期控制单元260在将电池电源240设为有效(导通)后紧接着的CPU228的初始化处理时,读取在操作单元238上设置的例如利用了双列直插式开关等的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的开关状态,即读取周期设定是关闭还是导通的开关信号的状态。若周期设定是关闭,则维持预先设定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若周期设定为导通,则将预先设定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变更为更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
图2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事件信号的格式的说明图。在图22中,事件信号248由发送源码250、组码252、事件码254构成。发送源码250例如是26比特的码。组码252例如是8比特的码,设有与构成同一组的例如图21的5台的报警器210-1~210-5相同的组码。
另外,作为组码252,除了对同一组的报警器设定相同的组码之外,也可以采用通过预先决定的对构成组的报警器共同的基准码、以及对各报警器固有的发送源码的运算而求出的、对每个报警器不同的组码。
事件码254是表示火灾、燃气泄露等异常或故障的事件内容的码,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3比特的码,例如“001”表示火灾,“010”表示燃气泄露,“011”表示故障,将剩余作为保留。
在事件的种类增加时,可将事件码254的比特数进一步增加为4比特、5比特,从而能够表示多种事件内容。
图2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基于预先设定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的发送侧报警器和接收侧报警器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图23(A)表示发送侧报警器的发送动作,图23(B)表示接收侧报警器的接收动作。
在图23(B)所示的接收侧报警器中,在通常的监视状态下通过初始设定的由接收动作时间T201和休止时间T202构成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T201+T202)进行间歇性的接收动作。接收动作时间T201例如是T201=5毫秒,中止时间T202例如是T102=10秒。从而,间歇接收周期T212成为T212=约10秒。
在该状态下,设如图23(A)所示的发送侧报警器例如在接收动作期间后紧接着的时刻t201火灾发报,开始发送表示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此时,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通过从时刻t201经过了休止时间T202后的时刻t202开始的接收动作而被接收,如图23(C)所示,接收侧报警器进行报警输出。
此时的联动延迟时间T200d1成为小于间歇接收的休止时间T202的时间,例如成为T200d1=约10秒。
图24是表示将预先设定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设定变更为更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时的发送侧以及接收侧的各动作的时序图。图24(A)表示发送侧报警器的发送动作,图24(B)表示接收侧报警器的接收动作。
在图24(B)所示的接收侧报警器中,根据接收周期的设定变更操作,通过由接收动作时间T201和休止时间T203构成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T201+T203),进行间歇性的接收动作。接收动作时间T201例如是T201=5毫秒,中止时间T203例如是T203=3秒。
此时的联动延迟时间T200d2成为小于变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中的休止时间T203的时间,例如成为T200d2=约3秒。
图25是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间歇接收周期和平均消耗电流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25(A)表示预先设定的变更前的间歇接收周期T212中的间歇接收动作(接收电路电流),平均电流Ia201由以下算式(3)提供。
Ia201=(200Ir×T201)/T212    (3)
图25(B)是表示根据设定操作,将间歇接收周期T212变更为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时的图,平均消耗电流Ia202由以下算式(4)来提供。
Ia202=(200Ir×T201)/T213    (4)
因此,通过用户的操作,将间歇接收周期T212变更为短的间歇接收周期T213,从而虽然联动报警的时间延迟被抑制,但接收电路的平均电流从Ia201增加为Ia202。
图26是表示图21所示的报警器210-1中设置的CPU228的火灾监视处理的流程图。在图26中,当报警器的电池电源设为有效(接通)时,在步骤S201进行初始化处理。接着,在步骤S202,读取在操作单元238上设置的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的开关状态,设定导通时判别到有接收周期设定操作,进入步骤S203。在步骤S203,将接收电路244的间歇接收周期从预先设定的周期T212变更为短周期T2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中,当接收周期设定开关262的开关状态为设定关闭时,进入步骤S204,将间歇接收周期维持在初始设定的T212。
接着,报警器进入监视状态,在步骤S205,判别有无基于在传感器单元232上设置的检烟单元216的火灾发报。若判别火灾发报则进入步骤S206,对其他报警器210-2~210-5发送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后,进入步骤S207,通过来自通知单元236的扬声器256的声音输出以及LED222的点亮控制来输出联动源的火灾报警。
进行了联动源的火灾报警后,进入步骤S208,判别有无基于报警停止开关230的报警停止操作,若有报警停止操作,则进入步骤S209,进行报警停止。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5没有判别火灾发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0,判别是否从其他报警器210-2~210-5接收了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判别了火灾发报的事件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1输出联动目的地的火灾发报。
此时,若间歇接收周期为初始设定的T212,则如图23的时序图所示那样,联动报警的延迟时间T200d1小于与休止时间T202对应的T200d1=约10秒。另一方面,当间歇接收周期被设定变更为T213的情况下,如图24的时序图所示那样,能够将联动报警的延迟时间T200d2缩短为与休止时间T203对应的T200d2=约3秒以内。
接着,进入步骤S208,若有报警停止操作,则在步骤S209停止报警。
将间歇接收周期设为短周期的设定变更可以对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构成联动组的全部或一部分报警器进行。例如能够实现对有人在的客厅的报警器210-2将间歇接收周期设定变更为短周期,将其他房间的报警器火灾发报时的联动报警的延迟设为最小限度的使用方法。
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将火灾检测作为对象的报警器,除此之外,对燃气泄露报警器或防犯用的报警器等除此之外的合适的用于检测异常的报警器也能够直接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包括预备异常的监视处理。此外,不限定于住宅用,也能够适用于大厦或办公室用等各种用途的报警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对报警器一体地设置传感器单元的情况,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从报警器单独设置传感器单元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对其目的和优点无损的适当的变形,而且不受仅由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来决定的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能够应用于检测监视区域中的异常发生而输出报警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对用于抑制在发送了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和接收了该报警信号的报警器之间输出报警的定时的偏差的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件,检测监视区域内的异常发生;
发送部件,当该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异常发生时,发送报警信号;以及
输出部件,在该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报警信号后,从该发送起经过规定时间后输出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所述输出部件与基于所述发送部件的所述报警信号的发送大致同时地以第1音量输出所述报警,从所述报警信号的发送起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将所述报警的音量变更为与所述第1音量不同的第2音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还包括显示部件,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异常发生时,进行报警显示。
4.一种报警系统,是检测监视区域内的异常发生而输出报警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以及
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具有用于接收所述报警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及当该接收单元接收了所述报警信号时与该接收大致同时地输出所述报警的输出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系统,其中,
所述规定时间被设定为与从所述发送部件发送所述报警信号后至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该报警信号为止所需的时间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警系统,其中,
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接收装置形成一体结构,
具有多个这些形成一体结构的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接收装置。
7.一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路单元,在每个规定的接收周期,间歇性地进行接收动作,从而接收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
发送电路单元,在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以上的发送时间,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事件信号;
传感器单元,检测异常;
通知单元,输出报警;
异常监视单元,接受来自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异常检测信号,由作为联动源的本机输出异常报警,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时,使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所述其他的报警器输出异常报警;
预备异常检测单元,在由所述传感器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异常的发生概率比规定的概率高时,检测预备异常;以及
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该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周期变更为更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单元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使所述通知单元输出预备异常报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发送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所述事件信号后,不再检测到所述预备异常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复原的事件信号,
另一方面,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事件信号而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后,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复原的所述事件信号时,将所述接收周期返回到所述规定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从所述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器,其中,
所述预备异常监视单元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用于表示所述预备异常的所述事件信号而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接收周期短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变更为始终接收后起经过了固定时间时,
将所述接收周期返回到所述规定的周期,或者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所述接收动作从所述始终接收返回到原来的间歇接收。
12.一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路单元,在每个规定的接收周期,间歇性地进行接收动作而接收来自其他报警器的事件信号;
发送电路单元,在所述接收周期以上的发送时间,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事件信号;
传感器单元,检测异常;
通知单元,输出报警;
异常监视单元,接受来自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异常检测信号,由作为联动源的本机输出异常报警,并对所述其他报警器发送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另一方面,在从所述其他报警器接收了用于表示所述异常的事件信号时,使作为联动目的地的所述其他的报警器输出异常报警;以及
接收周期控制单元,通过规定的设定操作,将所述接收电路单元的接收周期变更为比所述规定的周期短的周期。
CN2008801188684A 2007-12-06 2008-10-01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4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5976A JP2009140236A (ja) 2007-12-06 2007-12-06 警報装置及び警報システム
JP315976/07 2007-12-06
JP2008116708A JP5074282B2 (ja) 2008-04-28 2008-04-28 警報器
JP002726/08 2008-04-28
JP2008002726U JP3143138U (ja) 2008-04-28 2008-04-28 警報器
JP116708/08 2008-04-28
PCT/JP2008/067855 WO2009072344A1 (ja) 2007-12-06 2008-10-01 警報器及び警報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63710A Division CN102768789A (zh) 2007-12-06 2008-10-01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4059A true CN101884059A (zh) 2010-11-10
CN101884059B CN101884059B (zh) 2013-03-27

Family

ID=4071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88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4059B (zh) 2007-12-06 2008-10-01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CN2012102363710A Pending CN102768789A (zh) 2007-12-06 2008-10-01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63710A Pending CN102768789A (zh) 2007-12-06 2008-10-01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277B2 (zh)
EP (2) EP2693414B1 (zh)
KR (2) KR101187556B1 (zh)
CN (2) CN101884059B (zh)
AU (1) AU2008332565B2 (zh)
WO (1) WO200907234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652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医院内报知系统
CN103680046A (zh) * 2013-12-21 2014-03-26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及时处置危急情况的家用安全系统
CN104025164A (zh) * 2011-11-11 2014-09-03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自动音响报警始发定位
CN109102680A (zh) * 2018-07-25 2018-12-28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0033600A (zh) * 2019-04-12 2019-07-19 深圳市保国特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警报铃、警报系统及警报方法
CN110602625A (zh) * 2019-09-06 2019-12-2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群音频警报系统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1354153A (zh) * 2020-03-12 2020-06-30 安徽启新明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报警器与控制器的无线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2435430A (zh) * 2020-11-09 2021-03-02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能实现系统内部件的级联及消音的家用火灾安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4558B1 (fr) * 2009-12-18 2012-03-23 Saaa Sas Systemes D Automatismes D Alarmes Automatiques Systeme de protection antivol siliencieux pour marchandises presentees au public
US8453674B2 (en) * 2010-03-12 2013-06-04 Target Rock Division Of Curtiss-Wright Flow Control Corporation Valve fault indication and control
EP2549658A4 (en) * 2010-03-19 2014-11-26 Panasonic Corp WIRELESS APPARATUS, WIRELESS ANOMALY NO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8922362B2 (en) 2011-11-11 2014-12-30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Temporal horn pattern synchronization
JP5899094B2 (ja) * 2012-09-19 2016-04-06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警報システムおよび警報装置
WO2014138422A2 (en) * 2013-03-06 2014-09-12 Haier America Trading, Llc Applianc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JP6273808B2 (ja) * 2013-12-04 2018-02-0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01089A (ja) * 2014-04-09 2015-11-12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警報通知装置、警報通知システム及び警報通知方法
US9589454B2 (en) * 2014-09-08 2017-03-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an alarm for an alarm group
AT518280B1 (de) * 2016-03-01 2017-09-15 Fts Computer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zuverlässigen Transport von Alarmnachrichten in einem verteilten Computersystem
GB2581349A (en) * 2019-02-12 2020-08-19 Johnson Controls Fire Prot Lp Voice alarm device
CN109731806A (zh) * 2019-03-10 2019-05-10 厦门大钧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开关多工位检测机
FR3111223A1 (fr) * 2020-06-03 2021-12-10 Orange Système d’alarme perfectionné
CN113139257B (zh) * 2021-04-25 2021-10-08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纸快速绘制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2426A (en) * 1965-03-18 1970-01-27 Davis Sidney Foreman Telephone alarm system where a central station alerts a preselected agency in response to a received pulse coded frequency signal identifying a particular alarm condition at a particular subscriber station
US3495231A (en) * 1966-08-17 1970-02-10 Takaya Electric Co Ltd Alarm system
JPS6165398A (ja) 1984-09-05 1986-04-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ホ−ムコントロ−ルシステム
GB2165682A (en) * 1984-09-18 1986-04-16 Milan Herman Miessler Smoke alarm for kitchens
JPH0214400A (ja) 1988-07-01 1990-01-18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警報装置
US5019805A (en) * 1989-02-03 1991-05-28 Flash-Alert Inc. Smoke detector with strobed visual alarm and remote alarm coupling
JP3364374B2 (ja) 1995-09-22 2003-01-0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連動試験機能を備えた集合住宅火災監視システム
GB2308482B (en) * 1995-12-20 2000-03-29 Pyronix Ltd Event detection device with fault monitoring capability
JPH10302168A (ja) 1997-04-24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ワイヤレス報知システム
JPH1166467A (ja) 1997-08-27 1999-03-09 Osaka Gas Kk 警報システム
JPH11115686A (ja) 1997-10-16 1999-04-27 Masahiro Nakazato 車両の扉部開情報を検出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利用した車両不正使用警告装置。
US5854520A (en) * 1997-11-06 1998-12-29 Buck; Beatrice L. Stove timer and automatic cut off system
US6175752B1 (en) * 1998-04-30 2001-01-16 Therasense, Inc.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JP3783992B2 (ja) 1998-07-02 2006-06-07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音声警報装置、住棟用受信機及び共同住宅用火災報知システム
EP1119837B1 (en) * 1998-10-06 2004-02-11 Interlogix, Inc. Wireless home fire and security alarm system
JP4165981B2 (ja) 1999-03-19 2008-10-15 富士電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警報無線システム
JP2000322674A (ja) 1999-05-10 2000-11-24 Aikyo:Kk 警報装置
JP2002042280A (ja) 2000-07-27 2002-02-08 Seiko Precision Inc 自動緊急警報装置及び自動緊急警報出力方法
JP2002042285A (ja) 2000-07-31 2002-02-08 Hochiki Corp 複数警報器の警報同時通報システム
US6614347B2 (en) * 2001-01-30 2003-09-02 Ranc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larm synchronization among multiple alarm devices
US6400265B1 (en) * 2001-04-24 2002-06-04 Microstrate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ecurity systems by using video images
US6999562B2 (en) * 2002-04-09 2006-02-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ty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3346107A (ja) 2002-05-27 2003-12-05 Totoku Electric Co Ltd 無線式物品管理タグおよび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RU2234135C1 (ru) * 2003-02-27 2004-08-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АСИСС"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хран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CN2620890Y (zh) * 2003-04-16 2004-06-16 宋成宝 智能无线消防报警装置
JP4471675B2 (ja) * 2004-02-05 2010-06-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警報器
JP4982035B2 (ja) 2004-03-31 2012-07-25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警報器
JP4690669B2 (ja) 2004-07-01 2011-06-01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警報器
DE602005027374D1 (de) * 2004-10-18 2011-05-19 Kidde Portable Equipment Inc Frequenzkommunikationsschema in lebenserhaltenden vorrichtungen
NO20052403A (no) * 2005-05-18 2006-09-18 Idtec Pte Ltd System og fremgangsmåte for deteksjon av innbrudd
US7868812B2 (en) * 2005-08-12 2011-01-11 Patriot Technologies, Llp Surveillance and warning system
US7880604B2 (en) * 2005-09-20 2011-02-01 Selflink, Llc Self-configuring emergency event alarm system with autonomous output devices
JP2007094719A (ja) 2005-09-28 2007-04-12 Yazaki Corp 無線装置
JP4758784B2 (ja) 2006-02-13 2011-08-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警報装置
JP2007233679A (ja) 2006-03-01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住宅用防犯システム
JP4711421B2 (ja) 2006-03-28 2011-06-29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
WO2007115884A2 (de) * 2006-04-10 2007-10-18 Swiss Reinsurance Trigger- und aktivierungsvorrichtung für zwei gekoppelte, wechselseitig aktivierbare kontrollsysteme, sowie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JP2007315976A (ja) 2006-05-26 2007-12-06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微小液滴・気泡・粒子の位置・粒径・速度測定の方法と装置
JP2008002726A (ja) 2006-06-21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加熱調理器
CN1916797A (zh) * 2006-08-23 2007-02-21 南京师范大学 居室无线智能型安全、环保监控报警系统
JP2008116708A (ja) 2006-11-06 2008-05-2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パターン描画装置及びパターン描画方法
WO2008115557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Jack-N-Jill Enterprises, Inc. Deployable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
US7994928B2 (en) * 2007-05-25 2011-08-09 Robert Charles Richmond Multifunction smoke alarm unit
EP2003610A1 (de) * 2007-06-11 2008-12-17 Swiss Reinsurance Company Notfallinterventionssystem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zur automatisierten Behebung von Betriebsstörungen bei Transportmittel
US7719433B1 (en) * 2007-07-23 2010-05-18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Extended smoke alarm system
US7880591B2 (en) * 2008-02-01 2011-02-01 Apple Inc. Consumer abus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143584B2 (en) * 2008-02-04 2012-03-27 Radon Technologies, Inc. Radon monitor
US7924978B2 (en) * 2008-02-22 2011-04-12 Morpho Detect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XRD-based threat detection
US7911753B2 (en) * 2008-02-22 2011-03-22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external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US20090212945A1 (en) * 2008-02-26 2009-08-27 Steen Michael 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for detecting intrusion conditions with respect to electronic component enclosures
JP2009206601A (ja) * 2008-02-26 2009-09-10 Funai Electric Co Ltd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US7893844B2 (en) * 2008-06-27 2011-02-22 Mark Gottlieb Fall detection system having a floor height threshold and a resident height detection device
US7880612B2 (en) * 2008-10-02 2011-02-01 Gary Caswell Anti-theft method and device
US8497777B2 (en) * 2009-04-15 2013-07-30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Analyte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an alert
US7873849B2 (en) * 2009-09-02 2011-01-18 Apple Inc. Motion sensor data processing using various power management mode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164A (zh) * 2011-11-11 2014-09-03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自动音响报警始发定位
TWI584235B (zh) * 2011-11-11 2017-05-21 微晶片科技公司 用於自動聽覺警示發源之定位之方法及危險偵測及警示系統及發信號裝置
CN104025164B (zh) * 2011-11-11 2017-06-16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自动音响报警始发定位方法及危险检测与报警系统和装置
CN10336652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医院内报知系统
CN103680046A (zh) * 2013-12-21 2014-03-26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及时处置危急情况的家用安全系统
CN108198378A (zh) * 2013-12-21 2018-06-22 张天奇 一种实时监控家用安全系统
CN103680046B (zh) * 2013-12-21 2018-10-26 兴化市天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及时处置危急情况的家用安全系统
CN109102680A (zh) * 2018-07-25 2018-12-28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0033600A (zh) * 2019-04-12 2019-07-19 深圳市保国特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警报铃、警报系统及警报方法
CN110602625A (zh) * 2019-09-06 2019-12-2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群音频警报系统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1354153A (zh) * 2020-03-12 2020-06-30 安徽启新明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报警器与控制器的无线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2435430A (zh) * 2020-11-09 2021-03-02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能实现系统内部件的级联及消音的家用火灾安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332565B2 (en) 2012-07-19
EP2228777B1 (en) 2015-02-18
EP2693414A1 (en) 2014-02-05
EP2228777A4 (en) 2013-05-29
AU2008332565A1 (en) 2009-06-11
KR101187556B1 (ko) 2012-10-08
CN101884059B (zh) 2013-03-27
US8432277B2 (en) 2013-04-30
EP2693414B1 (en) 2015-02-18
CN102768789A (zh) 2012-11-07
KR20100090786A (ko) 2010-08-17
KR20120083508A (ko) 2012-07-25
EP2228777A1 (en) 2010-09-15
WO2009072344A1 (ja) 2009-06-11
US20100295677A1 (en) 2010-11-25
KR101181139B1 (ko) 2012-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4059B (zh) 报警器以及报警系统
CN101796554B (zh) 通信系统和警报器
CN106054774A (zh) 一种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JP2003281647A (ja) 監視装置
CN101978401A (zh) 警报器
CN101946268A (zh) 报警器和报警器系统
CN109062100A (zh) 紫外线消毒系统的控制及监控方法
CN102016942A (zh) 警报器
EP1184825B1 (en) Interconnectable detector with local alarm indicator
CN101770680A (zh) 一种灾害探测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CN201464890U (zh) 智能家居与安全防护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CN106205008A (zh) 一种火灾报警方法、报警系统和家用电器
CN102016948B (zh) 警报器
JP2011237954A (ja) 多機能操作装置
CN201340639Y (zh) 一种火灾报警器
JP5415818B2 (ja) 警報器
JP5744577B2 (ja) 警報器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JP6062627B2 (ja) 警報器
JP2002042281A (ja) 安否判別装置と安否判定装置及び通報装置
CN105182919A (zh) 一种带有安防灭火功能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A2753934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ffered wireless device enrollment in a security system
CN2911823Y (zh) 远程智能控制/监测报警装置的主机和从机
JP2012048632A (ja) 照明装置及び非常時照明システム
CN115457715B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智能家居防盗系统
CN216670521U (zh) 一种fpga的智能家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