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4691B - 防潮床垫 - Google Patents

防潮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4691B
CN101874691B CN201010177038.8A CN201010177038A CN101874691B CN 101874691 B CN101874691 B CN 101874691B CN 201010177038 A CN201010177038 A CN 201010177038A CN 101874691 B CN101874691 B CN 101874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tress
damp
apparent density
proof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70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4691A (zh
Inventor
高冈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onyos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onyo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onyo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onyo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4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4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6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07Anti-mite, anti-allergen or anti-bacterial mean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既可防止结露又可分散体压的良性床垫。本发明特征是,由作为原料或主原料的热可塑性树脂融化被挤压成线条,将大量该线条无序缠绕熔接成环状的该线条的集合体,再将这些集合体形成类似板状然后冷却、固化,从而形成了立体网状结构体。其左右较长侧面有高表观密度的侧面坚固部分。

Description

防潮床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潮床垫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本发明可以使床垫内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通过消毒、除菌和环保的方法,提高人类的身体健康。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的住房注重气密性,因此室内很容易结露。另外,本身就有湿气的被褥等更不容易干燥。这样湿气就凝结在被褥或地板上,形成露珠。结露会产生霉菌影响健康,也是产生房间内臭味和腐烂的原因。再加上,壁虱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下最容易繁殖,对特应性皮炎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说保障被褥的通风,防止结露非常重要。结露易发的地方依次是:卧室、客厅、餐厅、壁橱等,由此可见防止卧室结露的发生非常重要。人们在卧室逗留的时间较长,长时间受到结露产生的霉菌等对人的健康影响,所以防止卧室内结露尤为重要。
被褥内和地板发生结露的原因如下:人体体温提高被褥内温度的同时,睡觉时出的虚汗导致被褥内、被褥与地板之间的空气湿度变大。空气一旦接触地板,温度就会降低。进而导致空气中允许的水蒸气的含量减小。由于温度降低,空气中无法包含的水蒸气脱离空气,凝结成水。这些水分与被褥或地板接触就会形成结露。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数量越多,所以温度降低时,溢出的水分数量也就变多。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温度、湿度和温度差是防止结露的重要手段。
以前,人们针对被褥特别是床垫和褥子采取了各种各样防止结露的措施。这是因为床垫和褥子在被褥中最容易结露。防止结露的方法通常是:将竹苇垫在床垫或褥子下保证通风性,用吸湿气的衬垫吸收褥子中的湿气。另外,有关此问题的专利文献记载的发明中,举出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采用通风性能好材料制成的床垫以及附有吸湿性粒子衬垫的床垫的制造方法。
日本专利公开2000-2379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发明有以下特点:提供一种可用于被褥的床垫等垫状构件的高效制造方法,该构件通风性良好、能防止由于湿气导致的霉菌产生。挤压机1设很多朝下的喷嘴2,将加热融化的热可塑性树脂由各个喷嘴2向下连续挤压形成多条线性体3后再使其落下,在其下方趁各线性体3还未凝固时,以比其下降速度慢的速度牵引使各线性体3弯曲,并且利用其黏着性将各个线性体3的接触点相互粘在一起,形成立体网状体4,同时在立体网状体4的形成过程中,趁着它还未凝固,在它侧面的间隔中插入突起12,形成凹部7,然后冷却凝固立体网状体4,切成合适的大小。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日本2003-89975号公报)中所述的发明虽然使用有利于床垫通风的材料,但实际上解决的课题只是方便床垫的折叠,搬运和保管,并没有起到防止结露的作用。因此,这种床垫在后续使用中依然要保持正常通风以降低湿度。
以前充当普通防潮材料的有竹苇、吸湿衬垫和除湿床垫等,但其有以下缺点。它们大多数都是硬质材料,影响睡觉心情和体压分散等。另一方面,当然也有柔软的材料,但它们的防潮效果不佳,而且身体的一部分下陷影响睡觉心情。也就是说这些现有的结构均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并且维护起来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至少部分问题,需要提供一种防潮床垫,该防潮床垫可以保持床垫内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来提高防潮效果,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具有良好的防止结露的效果,同时还能提供分散体压性能且易于维护。
借鉴上述发明,本发明者通过加固床垫两端,控制一部分床垫的排斥力,从促进床垫内空气循环这点出发,完成本发明的。
本发明即:将将至少含有可塑性树脂的原料挤压成线条,再将这些线条无规则的缠绕熔接成板状线条集合体,然后将所述板状的线条集合体冷却固化成立体网状结构体。所述立体网状结构体的左右纵侧面设有表观密度高的侧面坚固部分。
本发明的防潮床垫在特定区域或位置形成有具有较高表观密度的坚固部分,这种结构在保证通风性的同时,有效支持使用者的某些身体部位,如腰部,防止该部位下沉。本发明防潮床垫的立体网状结构体具有变化的排斥力,有益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在所述防潮床垫中,左右纵侧面上形成的侧面坚固部分可以防止床垫的侧面由于躺在床垫上的使用者的压力带来的损坏,进而确保床垫内的良好的通风性。床垫内良好的通风性可以防止床垫内的湿度增大,并降低床垫内外的温差,从而将床垫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保持在适当的程度。本发明的防潮床垫还具有抗菌效果,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
在本发明的防潮床垫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是0.050g/m3~0.300g/m3,侧面坚固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为0.030g/m3~0.110g/m3,并且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最好大于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侧面坚固部分和剩余部分即中央部,的表观密度比最好处于1.3∶1至4∶1之间。
在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是0.025g/m3~0.100g/m3,侧面坚固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为0.015g/m3~0.080g/m3,并且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最好大于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侧面坚固部分和剩余部分,即中央部,的表观密度比最好处于1.3∶1至4∶1之间。
在本发明防潮床垫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压缩立体网状结构体的左右纵侧面和/或增加左右纵侧面的原料供给量在上述立体网状结构体上形成侧面坚固部分。
增加左右纵侧面的原料供给量可以列举但不限于以下方法:增加该处的单位面积的线条数,增大该处线条直径等。
在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潮床垫还具有表面坚固部分,该表面坚固部分通过压缩左右纵侧面、顶面和底面形成,该表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大于侧面坚固部分和表面坚固部分以外的的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
该实施例的防潮床垫可以再不同区域或位置形成具有较大表观密度的坚固部分,例如,在与使用者肩部、臀部以及腰部相应的位置。该实施例的防潮床垫,形成在不同区域的表面坚固部分可以防止床垫由于躺在床垫上的使用者的压力带来的损坏,进而确保床垫内的良好的通风性。床垫内良好的通风性可以防止床垫内的湿度增大,并降低床垫内外的温差,从而将床垫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保持在适当的程度。本发明的防潮床垫还具有抗菌效果,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
在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再一实施例中,较长方向中央附近各部分表观密度各异,腰部的表观密度高于臀部以外的部分表观密度。
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中央部的表观密度为:0.035~0.110g/m3,除中央部以外的剩余部位的表观密度为0.030~0.100g/m3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潮床垫的制造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完成:
融化至少包含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原料。
将上述融化的原料从呈类长方形排列的复数个的开口中向下方挤出,形成线条。
使上述线条垂直自然下降至成形滑槽,所述成形滑槽设有比所述开口的配列幅度窄的类似长方形的成形口。
上述线条被无序缠绕成环状并部分被熔接,形成集合体,同时该集合体与上述成形滑槽的4面相接并被压缩。
通过一对环带输送机牵引上述线条的集合体,所述环带输送机相对设置且其牵引速度小于所述线条的自然下垂速度。
将上述集合体浸入水中,冷却凝固成为立体网状结构体。
将上述网状结构体切成需要的长度。
在上述立体网状结构体中,与成形滑槽相接的4面附近表观密度高于四个表面以外的其他部分。
在上述开口的类似长方形排列和成形滑槽上的成形口呈类似长方形并非为严格的长方形。类似长方形的宽侧形成床垫的两个侧面,所以并不要求必须为直线,最好是能根据需要任意弯曲的曲线。
本防潮床垫发明的制造方法有以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与其它处相比,增加从类似长方形的短边附近排列的上述开口处的原料供给量,形成左右两端的高表观密度的坚固部分。
发明防潮床垫的制造方法有以下特点:上述环带输送机的牵引速度为40~65cm/分,从上述的开口到成形滑槽的类似长方形的成形口中的每100cm2供给原料量为0.200~0.400kg/分。
优选地,上述环带输送机的牵引速度为45~55cm/分,从上述的开口开始到成形滑槽的类似长方形的成形口的每100cm2原料供给量为0.10~0.300kg/分为佳。
优选地,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原料中含有银离子。
优选地,本发明防潮床垫上喷洒或涂抹有稳定型复合氯。
本防潮床垫发明有以下特点:通过安装薄板状或板状的暖气设备或热风装置,来防止其它床垫、褥子和地面温度的降低。
本发明防潮垫使用方法的特点为:本防潮床垫或者按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防潮床垫用于铺在褥子或床垫下部、中间或上边,也可以单用,通过提高褥子和地板的通风性,来防止结露的产生。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只有特定部分坚固,保障人体的特定部分(例如腰部)挺直,另外还能保证通风性等,通过网状结构体的斥力变化,提高人的身体健康。具体来说:床垫设有侧面坚固部分,使用者横躺时,可以防止床垫侧面受压变形从而保障床垫的通风性。另外,在床垫设有侧面坚固部分的同时,提高特定部分的表观密度,根据设计成表面坚固部分、肩部或臀部,可以防止床垫的过分变形,还可以防止床垫内部空气循环的降低,提高床垫内部的通风性。这样可以控制床垫内的湿度,减少内外温差。这样可以使床垫内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防止霉菌的产生,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本防潮床垫发明有合适的斥力和弹力,可以横躺着直接使用。还可以用于褥子或依(此)为准的床垫下部、中间或上部。这里所说的提高床垫内通风性是指:适当提高卧室环境、床垫、地板和底部之间的以及床垫与褥子之间的通风性。湿气很容易留在床垫和底部之间以及床垫与褥子之间,所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的产生。
本防潮床垫发明不吸湿,所以不需要使用像过去用于湿度控制的吸湿衬垫一样进行烘干、散潮等维护手段。另外,本床垫可以整体清洗,即使使用很长时间,也可以防止房间粉尘、霉菌、壁虱等。另外,在床垫内设电热器,可以降低湿度提高防霉效果。另外,在原料内添加银离子,喷洒或涂装稳定型复合氯,防霉效果更加。通过减少房间粉尘、霉菌、壁虱等可以有效防止特应性皮炎和喘息等特应性皮疾病的恶化。
按照本防潮床垫的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制造本防潮床垫。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潮床垫1的透视图。(b)为同一防潮床垫的表观密度示意图。
图2(a)是防潮床垫1的表观密度模式正面图。(b)和(c)是本发明实施例变更后的表观密度模式正面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潮床垫1的制造方法图。
图4(a)是同一制造方法下金属口的排列示意图,以平均供给原料。(b)和(c)是同一制造方法下金属口的排列示意图,以增加靠近较短端的特定区域内的原料供给量。
图5本发明实施实例的防潮床垫1的厚度和表观密度的设定图表。
图6为使用时防潮床垫与地面之间的湿度变化图,(A)表示无侧面坚固部分的防潮床垫,(B)表示有侧面坚固部分的床垫。
图7本发明实施实例的变更例防潮床垫1’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实例防潮床垫100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实施实例防潮床垫1原料中添加银离子时,抗菌效果的测验结果图。
图10本发明的实施实例防潮床垫1喷洒稳定型复合氯时,抗菌效果的测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来说明防潮床垫1的实施方法。防潮床垫1的原料或主要原料是可再生热可塑性树脂,将多个连续的线条无序缠绕成环状,部分熔接,构成板状立体网状结构体。由于连续线条无规则缠绕成环状,防潮床垫1成为一个类似弹簧的结构,整体本身带有弹性。
防潮床垫1的顶面2、底面3和左右侧面4的4面在立体网状结构体的模制阶段成形(参考图1(a))。前后端面9在该阶段并未成形,是切断立体网状结构体后形成的。这种模制工序压缩熔化线状原料,因此在每个模制面形成表面密度较高的表面坚固部分5(参考图1(b))。表面坚固部分5从各自的成形面向内部延伸预定深度。表面坚固部分5的平均表观密度高于内层6。
防潮床垫1的表观密度还可以通过调整原料线条的供给量控制。如果增加防潮床垫1左右侧面4的原料线条供给量,左右侧面4就可以形成侧面坚固部分7(参考图1(b)),侧面坚固部分7具有较高的表观密度。另外,防潮床垫1中除了侧面坚固部分7,剩下的叫做中央部8。
防潮床垫1的变形结构如图2所示。图2(a)表示防潮床垫1的正面图。顶面2、底部3、左右侧面4这4面并未压缩成形,但是通过增加左右侧面4的原料线条的供给量,左右侧面4便形成侧面坚固部分7(参考图2(b))或者,平均线状原料的供给量,将顶面2、底部3、左右侧面4的4面压缩成形,并增加左右侧面4的压缩量,提高左右侧面4的表观密度(参考图2(c))。
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例的防潮床垫1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中未本利于熟知的步骤,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具体请参考日本国专利第4350286号,U.S.PatentNo,625,629。
首先熔解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原料。将融化的原料从金属口20下压成线条10。吐出的线条10因为重力原因比金属口20口径还要细,同时自然下降至成形滑槽21的成形口21c处。
金属口20具有多组开口,从金属口20的各个开口压出的线条10捆成线条束11。金属口20排列成类似长方形(参考图4)。成形口21c也类似长方形,长和宽比金属口20的开口的整体长度和整体宽度小。成形滑槽21包括四面设有倾斜导板21a和与线条10下落方向平行的成形板21b。4个倾斜导板21a和4个成形板21b径向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且4个成形板21b形成成形口21c。
流入成形口21c的线条束11与倾斜导板21a以及成形板21b相接触,其下落轨道被干扰,和相邻线条10一起连接成不规则的环形。同时线束条11的体积受到径向布置的导板21a限制,通过成形板21b,受限制的线条束11的4面被压缩形成集合体12。
然后,用牵引机22牵引集合体12。牵引机22由旋转的方向与线条10下降方向相同的环带输送机22a构成。牵引机22的牵引速度比线条10的自然落下速度慢。这样不规则缠绕的环状线条10不延长即可牵引集合体12。
牵引机22每组由两个相对的环带输送机22a构成。牵引机22配备有驱动环带输送机22a的驱动引擎、由链条和齿轮构成的改变环带输送机22a的速度的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其它装置。
压缩成型的集合体12与环带输送机22a接触同时浸入水中,融合状态下的线条束11冷却固化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体13。立体网状结构体13成为与成形口21c有同样形状断面的类似板状。
连续上述操作,按照需要的长度切断得到的立体网状结构体13,就可以得到防潮床垫1。切断面形成为前后端面9,切断间隔为防潮床垫1的纵长。
调节金属口20的开口的排列长度和宽度与成形板21b的间隔,变更集合体12的压缩量,来控制立体网状结构体13上形成的表面坚固部分5的表观密度和厚度。调整金属口20的开口的尺寸以及成形口21c的尺寸,以在长度方向(纵向)上设置比在宽度方向(较短侧)上大的压缩量,从而提高防潮床垫1的侧面表观密度。
通过图4说明增加原料线条10的供给量,来控制防潮床垫1的侧面坚固部分7。图4(a)是平均供给原料时的排列图,多组开口以固定的间隔布置。类似四边形的金属口中,两端附近的开口增加以增加原料线条10的数量,从而形成侧面坚固部分7(参考图4(b))。或者,在两端附近的开口形状设为长孔,将下压线条10变粗,形成侧面坚固部分7(参考图4(c))。
下边说明本发明防潮床垫1的物性。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具备合适的斥力和弹力,睡着既舒服又能防潮。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无规则缠绕成环状,并构成熔接的立体网状结构体,也就是说表观密度是表征防潮床垫1的物性的重要指标,热可塑性树脂的比重无论怎样选择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因此防潮床垫1的表观密度可以通过线条的直径、线条个数、以及牵引速度来控制。
本发明使用的床垫原料热可塑性树脂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纤维,尼龙66等聚酰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以上述树脂为基础混合的异量分子聚合物或弹性体,以及上述树脂的混合物等。也有可能包含抗菌剂等。聚乙烯最适合做防潮床垫1的原料。因为用聚乙烯作主要原料,可以提高人的睡眠舒适度。另外,下边说明的防潮床垫的表观密度是以聚乙烯为原料的,聚乙烯是比较柔软的原料,所以表观密度高于其他硬性热可塑性树脂制成的床垫的表观密度。
线条直径最好为0.2~2.0mm,0.3~1.5mm更好,0.5~2.9mm最佳。侧面坚固部分形成时并不限于这些数值,还可以增大,可以将断面增大成长孔形状。另外线条既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中空。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单人、双人或其它尺寸的床垫。比如:宽600~2000mm、长1300~2500mm左右。因以按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防潮床垫过程中为无端头状,所以可以将过长的床垫制造成筒状。这样流通起来比较方便。
本发明可以适当设定防潮床垫1的厚度。最合适的厚度为15~300mm,更好的为25~150mm,而最好的为30~80mm。
虽然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的不同侧具有不同的表观密度,但表观密度最低的部分也要保证0.020g/cm3。其原因如下:表观密度一旦低于0.015g/cm3,下压线条就无法充分接合,床垫的功能就会降低。另外,表观密度最高的部分最好不要超过0.087g/cm3左右。表观密度一旦超过0.087g/cm3,排斥力便会超过19.6kPa,这样不适合做床垫。有关排斥力以后说明。但是表观密度的上限和下限只是参考数值,也可以部分超出该范围。特别是上述侧面坚固部分由于其位置的关系,通常床垫使用者不会立即躺在侧面坚固部分7上,所以即使超过上述上限值也不会产生大问题。
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的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最合适的数值为0.050g/cm3~0.300g/cm3,更好的数值为0.070g/cm3~0.250g/cm3,最好的数值为0.080g/cm3~0.200g/cm3
侧面坚固部分7以外的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最合适的数值为0.030g/cm3~0.110g/cm3,更好的为0.040g/cm3~0.095g/cm3,最好为0.045g/cm3~0.085g/cm3
侧面坚固部分7和剩余部分即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之比最好在1.3∶1至4∶1之间。
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较大,高硬度从端面向内延伸最合适的距离为40mm~90mm,50mm~80mm更佳,60mm~70mm之间最佳。
表面坚固部分5为一层薄膜,所以很难计算其表观密度,但可以将具有比内层6大的表观密度大的深度的表观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表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表面坚固部分5的表观密度与内层6的表观密度之比在1.5∶1至6∶1的范围内。
防潮床垫1的整体平均表观密度最适合的数值为0.060g/cm3~0.084g/cm3,但0.063g/cm3~0.080g/cm3更佳,而0.066g/cm3~0.075g/cm3最佳。
具有上述表观密度的防潮床垫1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将成形口21c的每10cm2面积的单位时间内的原料供给量调整为0.20~0.40kg/分,并将牵引机牵引线条的速度调整为40~65cm/分。
接着来说明床垫弹力的指标——排斥力。下文中,排斥力将被定义为通过直径为150mm的圆板给床垫中央施加压力,床垫下沉10mm时单位面积的力度即压力。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一般情况下床垫的排斥力最好为2.94~14.70kPa左右。而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的排斥力最合适的数值为4.90~12.74kPa,但5.39~11.76kPa更佳。
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的排斥力必须结合床垫的厚度设定。也就是说是薄的床垫,必须设定大的排斥力。如果薄床垫的排斥力较小,就会破坏线条的立体网状结构体,床垫使用者的重量的一部分就会直接作用到地板上,明显降低床垫使用的舒适度,并且缩短床垫产品的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制造的防潮床垫1厚度分别为35mm、70mm、100mm时,防潮床垫1整体的表观密度、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成形口21c的每10cm2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原料供给量、以及牵引速度如图5所示.。此防潮床垫1如上所述,增加左右侧面4的原料供给量,形成侧面坚固部分7,同时通过压缩顶面2、底面3、左右侧面4,形成表面坚固部分5和内层6。这里不考虑表面坚固部分5和内层6的不一致,防潮床垫1整体的表观密度、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的数值通过表面坚固部分5和内层6的平均值求得。另外所以得床垫大小均为1000×2000(mm),线条直径为0.7mm。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的实验结果。理想卧室内的气象条件如下:温度:33℃±1℃,湿度:50%±5%(RH)。实验结果表明床垫厚度和侧面坚固部分的有无会影响床垫功能的发挥。这里所说的有无效果是指:使用床垫经过一定时间后,床垫与地板之间是否结露来判断的。(2)(4)中的防潮床垫1由同样的立体网状结构体构成,但为了比较没有侧面坚固部分7。
实验结果如下:床垫(1)床垫厚度20mm,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0.071g/cm3,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为0.082g/cm3时没有防潮效果。床垫(2)床垫厚度35mm,无侧面坚固部分,整体表观密度为0.067g/cm3时没有防潮效果。床垫(3)床垫厚度35mm,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0.079g/cm3,中央部的表观密度0.067g/cm3时有防潮效果。床垫(4)床垫厚度50mm,无侧面坚固部分7,整体的表观密度为0.059g/cm3时有防潮效果。床垫(5)床垫厚度为50mm,侧面坚固部分7的表观密度为0.074g/cm3,中央部8的表观密度为0.059g/cm3时有防潮效果。
通过比较床垫(1)和床垫(3)得出:较薄的床垫没有防潮效果。通过比较床垫(2)和床垫(4)得出:床垫足够厚时具有防潮效果。通过比较床垫(2)和床垫(3)得出:侧面坚固部分可以有效防潮。
在使用状态下床垫与地面之间的湿度随时间变化如图6所述,(A)是没有侧面坚固部分的,(B)有侧面坚固部分。横轴表示时间(分钟),纵轴表示湿度(%)。(C)表示室内湿度。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侧面坚固部分的(B)湿度较接近室内湿度。
这里来说明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的效果。通过在防潮床垫1上设置侧面坚固部分7,来确保适合的排斥力或硬度。这样可以防止人们躺在防潮床垫1上时的压力导致防潮床垫1的左右侧面4的破损和变形。进而确保左右侧面4的通风性。在床垫上睡觉的人如果翻身,对床垫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床垫内的空气就会像被抽吸一样运动。只要保障左右侧面4的通风性,床垫内的空气就会大幅度循环,保证较好的泵浦效应。
在防潮床垫1上,表面坚固部分5,特别是顶面2处的表面坚固部分5,可以扩大上述泵浦效应。那是由于:床垫的顶面2上有适当的弹力使得睡在床垫上的人的重量即可扩散到整个床垫上。通过提高床垫内的通风性,来控制床垫内湿度的上升,减少床垫内外的温度差。通过这种方法来将床垫内的湿度和温度保持在期望的水平,控制床垫内霉的产生,确保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变形实施例——防潮床垫1′。该实施例的防潮床垫1′和防潮床垫1一样具有侧面坚固部分和表面坚固部分,所以图7就不做详细说明。防潮床垫1′具有与使用者腰部相应的中央部位31,以及两端部32和33。中央部位31的表观密度为0.035~0.110g/cm3。两端部32和33的表观密度为0.030~0.100g/cm3
这里说明防潮床垫1′的制造方法。以任意间隔改变牵引速度以改变床垫长度方向上的表观密度。线条的牵引速度与表观密度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增加牵引速度,表观密度就会减少,相反,如果减少牵引速度,表观密度增大。另一方面,防潮床垫1的表观密度与排斥力成正比。因此,牵引速度和排斥力的关系如下:牵引速度增加,排斥力减小,而牵引速度减少时排斥力增大。
由于上述关系的存在,如果变化牵引速度,也就可以变化排斥力,进而也能制造防潮床垫1′(可以随时变化硬度)。加快排斥力要求较小部分的牵引速度,相反减慢排斥力要求较大的牵引速度,这样防潮床垫1′形成连续一体成型。
如图7所示床垫的尺寸如下:厚100mm,宽950mm,长1950mm。另外,端部32的长度a、中央部位31的长度b和端部33的长度c的关系为a∶b∶c=1∶1∶1最合适,结合诸多因素,可以变更,并非局限于1∶1∶1。
本实施例的防潮床垫1′的与使用者腰部相应的中央部位31的表观密度较大,因而排斥力较大,该结构可以有效支撑使用者重量集中的腰部,还可以有效防止防潮床垫1′的破损导致的通风性降低。
参考图8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实例——防潮床垫100。防潮床垫100与防潮床垫1一样,具有中央部108和侧面坚固部分107。也可以设计表面坚固部分等,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上述的防潮床垫1具备适当的排斥力和弹性,既可以防潮,又能保证人们的睡眠舒适度。而防潮床垫100使用的原料或主要原料是热可塑性树脂,表观密度较低。这样在防潮的同时,还能减小床垫本身的重量。另外,热可塑性树脂属于硬性原料,价格较便宜,可以循环利用,减少成本,保护环境。
防潮床垫100的原料有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如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时必须将线条连接结实,最好添加弹性材料。
防潮床垫100侧面坚固部分107表观密度最合适的数值为:0.025~0.100g/cm3,而0.030~0.090g/cm3更好,0.040~0.060g/cm3最佳。中央部108的表观密度最合适的数值为:0.015~0.080g/cm3,0.020~0.070g/cm3更好,而0.030~0.050g/cm3最佳。
接着说明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1,防潮床垫1′以及防潮床垫100的变更实例和使用效果。防潮床垫的原料最好添加银离子。银离子不产生霉和病毒,而且可以长时间发挥防潮功能。如果提前将银离子加入原料中,可以较永久防止霉、病毒以及细菌的产生,防潮效果产生是防霉效果的几次方。
银离子的抗菌评价试验结果如图9所示。这里所说的银离子的抗菌力是指杀死大肠菌、黄葡萄球菌的能力。样品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实验床垫,其原料中添加有银离子。样品2也是实验用床垫,原料中没有添加银离子。样品3是用来对照的比较标准。本抗菌评价试验根据JISZ2801标准,在试验用床垫表面滴下用1/500普通清汤调整的菌液,密封在35℃的薄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菌类产生的数量。此评价试验结果证明了添加至床垫原料中的银离子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制造的防潮床垫最好喷洒或涂上含有稳定复合氯的除菌液。稳定型复合氯有良好的防霉除菌效果。虽然稳定型复合氯的抗菌效果并不能像银离子那样长时间保持,但是其只需要喷洒,实施简单,床垫使用者只需定期在床垫上喷洒含有稳定型复合氯的除菌液来保持垫子的卫生。本发明防潮床垫不仅有防止结露的功能和良好的抗菌效果,而且其构造可以整体清洗,有很好的除尘效果。防菌防霉的同时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也有良好的作用。
图10所示是稳定型复合氯的抗菌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评价的是稳定型复合氯针对大肠菌、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把含有稳定型复合氯的除菌剂用灭菌精制水按照125ppm的稀释倍率制成实验液。在10ml实验液中接种107的菌液0.1ml.,并将其放置在25℃的恒温中,测定其在不同时间内产生细菌的数量。在10ml灭菌精制水中接种107的菌液0.1ml,同样测定其在不同时间内产生细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证明,在至少三日内稳定型复合氯对大肠菌和黄色葡萄球菌有极佳的抗菌效果。因此,定期使用含有稳定型复合氯的除菌剂对本发明的床垫进行喷洒,会有很好的防菌和除菌效果。
本发明防潮床垫,可安装薄板状或板状的暖气设备或热风装置。防止垫子内的温度过低,和水蒸气温度过低导致结露产生。这样可以提高防止结露的效果。本发明防潮床垫的原料没有很强的抗热性,所以薄板状或板状的暖气设备最好不要与垫子下部重合或让垫子接触到直接热源。或者利用热风装置防止床垫内温度过低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通风性,使防结露效果加倍。
本发明防潮床垫,铺上床单后可供使用者直接躺卧,也可以铺上被子或垫子。在使用前者时,防潮床垫的防结露效果可以确实的发挥。特别是防潮床垫1最好使用前者的办法。后一个办法中,使用者可以躺在喜欢的床垫或褥子上,同时获得防潮床垫的防潮效果。后一应用类似于传统的床垫的应用,但是防结露的效果却大幅提高了。而且减轻了定期干燥的支出负担,还可以保持防潮床垫有适度的弹性并提高其舒适感。通常防潮床垫都单独使用或铺在物体或被褥的下面,但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铺在被褥的上面或夹在中间。无论怎样,它都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达到防结露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体形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做适当的改变。这些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防潮床垫,其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热可塑性树脂的原料挤压成线条,将大量该线条无序环绕熔接成板状的线条集合体,再将所述线条集合体冷却固化,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体,所述立体网状结构体的左右纵侧面设有表观密度高的侧面坚固部分;所述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为0.025g\cm3~0.100g\cm3,所述侧面坚固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为0.015g\cm3~0.080g\cm3,侧面坚固部分的表观密度高于剩余部分的表观密度;通过压缩左右纵侧面、顶面和底面形成表面坚固部分,该表面坚固部分的表面密度高于除所述侧面坚固部分以及所述表面坚固部分两者以外的剩余部分;高硬度从端面向内延伸的距离为40mm~90mm;而且,所述防潮床垫可整体清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床垫铺在被褥或其它床垫下,或铺在其它床垫上,或置于两个其它床垫之间,或置于被褥或其它床垫之间,或单独使用,以保证其它床垫、被褥和地板的通风性,降低床垫之间以及地板与床垫之间的湿气,防止房间粉尘、霉菌和壁虱的产生以及过敏性疾病的恶化,而且可整体清洗。
CN201010177038.8A 2009-05-01 2010-05-04 防潮床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4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2054 2009-05-01
JP2009112054 2009-05-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691A CN101874691A (zh) 2010-11-03
CN101874691B true CN10187469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01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703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4691B (zh) 2009-05-01 2010-05-04 防潮床垫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79687A (zh)
KR (1) KR20100119719A (zh)
CN (1) CN101874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8964B2 (ja) * 2011-05-18 2016-02-24 株式会社シーエンジ 立体網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立体網状構造体の製造装置
KR20130067823A (ko) * 2011-12-14 2013-06-25 히로코 오사키 삼차원망상구조체
JP6539912B2 (ja) * 2015-11-06 2019-07-10 株式会社エコ・ワールド 敷き寝具
US10766761B2 (en) * 2016-01-13 2020-09-08 Airweave Inc. Three-dimensional filaments-linked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filaments-linked structure, and mattress core material
JP6586030B2 (ja) * 2016-02-23 2019-10-02 株式会社エアウィーヴ フィラメント3次元結合体製造装置
JP6912471B2 (ja) * 2016-06-30 2021-08-04 株式会社エアウィーヴ マットレス用芯材および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
CN109310216B (zh) * 2016-07-28 2022-02-11 爱维福股份有限公司 寝具及寝具用罩单
WO2018055891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株式会社エアウィーヴ マットレス芯材および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
EP3787441B1 (en) * 2018-05-01 2023-08-09 Bryte, Inc. Sleep phase dependent pressure control and learning methods to optimize sleep quality
JP7272866B2 (ja) * 2019-05-29 2023-05-12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繊維成形材及びマットレス
US11819136B2 (en) 2020-03-31 2023-11-21 Dreamwell, Ltd. Mattress assemblies including antiviral protection
PL440611A1 (pl) * 2022-03-11 2023-09-18 Refoamed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Urządzenie do wytwarzania warstwy materacowej, sposób wytwarzania warstwy materacowej oraz materac zawierający wspomnianą warstw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7943A (en) * 1975-12-09 1978-07-04 Johnson & Johnson Absorbent pad
US4525410A (en) * 1982-08-24 1985-06-25 Kanebo, Ltd. Particle-packed fiber article hav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y
JP2000023799A (ja) * 1998-07-09 2000-01-25 Morimura Kosan Kk マットレス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0025125A (ja) * 1998-07-13 2000-01-25 Morimura Kosan Kk マットレス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JP3686692B2 (ja) * 1994-08-23 2005-08-24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クッション体の製造方法
CN1706320A (zh) * 2004-05-28 2005-12-14 株式会社喜恩吉 床用弹性垫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6846A (ja) * 1988-08-09 1990-02-16 Herusu Kosan:Kk 寝具
JPH0652621U (ja) * 1993-01-05 1994-07-19 正子 司馬 電熱線付き布団
JP2000166709A (ja) * 1998-12-03 2000-06-20 Achilles Corp 体圧対応ソファー兼用マットレス
JP2001061603A (ja) * 1999-08-24 2001-03-13 Takashima:Kk クッショ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クッション材の接着剤
JP4350286B2 (ja) * 2000-03-15 2009-10-21 株式会社シーエンジ 立体網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立体網状構造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立体網状構造体
DE60142331D1 (de) * 2000-03-15 2010-07-22 C Eng Co Ltd Dreidimensionale netzförmige struktu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JP3836851B2 (ja) * 2004-04-30 2006-10-25 有限会社和・輝 クッション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7943A (en) * 1975-12-09 1978-07-04 Johnson & Johnson Absorbent pad
US4525410A (en) * 1982-08-24 1985-06-25 Kanebo, Ltd. Particle-packed fiber article hav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y
JP3686692B2 (ja) * 1994-08-23 2005-08-24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クッション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023799A (ja) * 1998-07-09 2000-01-25 Morimura Kosan Kk マットレス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0025125A (ja) * 1998-07-13 2000-01-25 Morimura Kosan Kk マットレス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706320A (zh) * 2004-05-28 2005-12-14 株式会社喜恩吉 床用弹性垫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691A (zh) 2010-11-03
JP2010279687A (ja) 2010-12-16
KR20100119719A (ko)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4691B (zh) 防潮床垫
US20120042452A1 (en) Dew condensation-preventing mattres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160174725A1 (en) Core material for cushion, and cushion
CN106048898B (zh) 一种纳米纤维改性特柔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130283A (ja) 体圧分散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89879A1 (ja) 三次元桟構造体
US20140130266A1 (en) Insert for mattress
CN101627862B (zh) 床用弹性垫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54965A (ja) マットレスの製造方法、その製造装置及びマットレス
KR20150129899A (ko) 농작물 보온용 장섬유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996571A (zh) 带有抗菌除螨功能的弹性可调节式床垫
KR101553373B1 (ko) 기능성 침구부재
KR100918366B1 (ko) 굽힘이 용이한 부직포 패드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장치를이용한 부직포 패드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부직포 패드
CN207768018U (zh) 一种助眠抗菌保健型枕头
CN206342264U (zh) 一种抗菌保健功能性枕头
CN113287902A (zh) 一种空气纤维垫子的生产工艺
JP3686691B2 (ja) 座席のパッド用繊維系クッション体
US11725317B2 (en) Three-dimensional net-like structure
KR200467001Y1 (ko) 아기용 베개
CN206119773U (zh) 带有抗菌除螨功能的弹性可调节式床垫
CN208068804U (zh) 一种树脂纤维高分子立体芯材生产设备
CN104013261B (zh) 冰丝复合席的制作方法
CN211186569U (zh) 一种新型环保椰棕垫
CN220298019U (zh) 一种透气双面人造革
KR101020878B1 (ko) 합성수지 압출물로 제공되는 3차원망상구조의 다용도 매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