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2458A -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2458A
CN101862458A CN201010206522A CN201010206522A CN101862458A CN 101862458 A CN101862458 A CN 101862458A CN 201010206522 A CN201010206522 A CN 201010206522A CN 201010206522 A CN201010206522 A CN 201010206522A CN 101862458 A CN101862458 A CN 101862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uxiliary material
adjuvant
extractum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6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2458B (zh
Inventor
谭登平
程学仁
魏梅
练林
欧阳永建
陈向东
苏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xi One Party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谭登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谭登平 filed Critical 谭登平
Priority to CN2010102065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2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2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2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2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2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该辅料组合包括倍他环糊精10~90%、麦芽糊精或糊精10~90%,其应用是将辅料组合用热水溶解后加入中药提取所得的浸膏中,或直接加入浸膏中,然后搅拌均匀,进行喷雾干燥;辅料组合加入时浸膏的温度为50~100℃,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20(60℃),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40℃~190℃,出风温度75~100℃;采用该辅料组合,在相同喷雾干燥的条件下所用的辅料量少,可减少30%以上的辅料用量,添加同样多的辅料进行喷雾干燥,本法能有效提高喷雾干燥过程中提取物的软化点,喷雾过程不易粘壁,喷雾干燥粉末流动性较好、不易吸潮,能够有效防止喷雾干燥过程中气味散失,保留了浸膏中的原有气味。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制成单味制剂,是一种代替饮片用于临床调配处方使用的新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的一个处方通常都有十几味药,如果在工艺设计上,没有对每一味药的辅料量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处方的辅料总量就增加,最后会导致服用量过大,给患者带来不便。为此,中药配方颗粒一般不加或尽量少加辅料,在600多个品种中,不加辅料的品种约占2/3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品种采用水提取、分离、浓缩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具有含药量高、服用量小的特点。而中药配方颗粒所需添加的辅料,90%以上的辅料用量是为保证喷雾干燥顺利进行而添加的,因此,减少喷雾干燥的辅料用量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在喷雾干燥阶段药粉粘壁而影响生产,需要加入大量的辅料来克服,尤其是有一类含糖分中药,如:枸杞子、大枣、党参等,这类中药含有大量糖分,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滋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因此,该类中药所含的糖分也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在制备工艺应进行有效保留,然而,这类含糖份高的中药具有几个特性:1、糖分在水中的溶出度大,水提取所得浸膏较多,即出膏率高,在不添加辅料的情况下,制成量都很大。2、含糖分高,导致提取物干燥过程中的软化点低,以枸杞子为例,在不加辅料的情况下,软化点大约在60~70℃左右,当干燥温度高于软化点,提取物粘结在一起,不能形成粉末,导致干燥困难,在喷雾干燥过程中表现为粘壁,即水分蒸发后的粒子,在温度较高的干燥塔内,仍然保持软化状态,碰到塔壁后粘附在塔壁上,形成类似麦芽糖的膏状物,无法形成粉末。3、这类中药制成喷雾干燥粉末极易吸潮,按加入常规辅料,以乳糖为例,浸膏和辅料组合(1∶1.5)制成的提取物,暴露在空气中,也会在5-10分钟内吸潮并结成团块。
根据以上几个特点,含糖份多的中药在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时,常规是采取大量加入辅料的方法,来克服喷雾干燥工艺工程的问题,通常辅料加入量达到浸膏的1.5倍以上,大量加入辅料后,一方面提高了提取物的软化点,使干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改善了提取物的防止吸潮效果。但这种大量加入辅料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工艺问题,但对于中药配方颗粒而言,这样会导致辅料加入量过大,制成的产品非但没有达到浓缩的目的,反而让患者的服用量大大增加,不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的工艺设计原则。
另外,这类中药一般都带有各自独特的香气,但由于喷雾干燥过程中,浸膏被喷成雾状,并在高温气流作用下,加入常规辅料只是保证能够正常喷雾干燥,而无法对这种香气进行有效的保留,中药香气大量散失,因此,制成的产品气味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辅料用量少、能够有效防止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现象、有效减少中药在喷雾干燥过程中香气味散失的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该组合包括10~90%的倍他环糊精、10~90%的麦芽糊精或糊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的应用,这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的应用,将由重量百分比为10~90%的倍他环糊精和10~90%的麦芽糊精或糊精组成的辅料组合加入中药提取所得的浸膏中,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再经过干法制粒,即得中药配方颗粒。
上述辅料组合加入时浸膏的温度为50~100℃,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20(60℃)。
上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40℃~190℃,出风温度75~100℃。
我们通过多年对喷雾干燥的研究,大胆采用环糊精作为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的主要辅料,倍他环糊精作为常用的药用辅料,主要用于挥发油的包合,而较少作为喷雾干燥的辅料,人们普遍认为,倍他环糊精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加入的适宜浓度是4%~5%,大量加入会影响产品溶化性,但我们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并不影响产品溶化性;另一方面,虽然倍他环糊精在喷雾干燥中起到提高浸膏软化点,减少辅料用量等作用,容易认为倍他环糊精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最好是单独使用,然而,我们经过反复验证,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时,效果却远没有和麦芽糊精或糊精组成的辅料组合好。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同一种药物,在相同喷雾干燥的条件下,采用该辅料组合,只添加一定量辅料组合就能够顺利完成喷雾干燥,而且所用的辅料量少。与添加常规辅料相比较,或与单独添加麦芽糊精、糊精相比较,采用本辅料组合可减少30%以上的辅料用量;与单独添加倍他环糊精相比较,可减少20%以上的辅料用量。
2、添加同样多的辅料进行喷雾干燥,采用本辅料组合能有效提高喷雾干燥过程中提取物的软化点,比加传统常规辅料有较高地提高,喷雾过程不易粘壁,而添加常规辅料,或单独采用倍他环糊精、麦芽糊精、糊精,都容易出现粘壁现象。而且加入本辅料组合后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流动性较好、不易吸潮。
3、添加同样多的辅料进行喷雾干燥,加入本组合能够有效防止喷雾干燥过程中香气散失,保留了浸膏中的原有香气;而添加乳糖等常规辅料制成的喷雾干燥粉末香气散失较多,产品香气较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取枸杞子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1.07~1.10(70℃)得到浸膏,按浸膏含固量:辅料(1∶0.8)比例加辅料,取辅料(倍他环糊精50%,麦芽糊精50%)用热水溶解,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80~90℃),收集浸膏粉,干法制粒,即得。
对比试验:
1.取枸杞子浸膏600克含固量103.7克,取麦芽糊精124.4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2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少量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2.取枸杞子浸膏600克含固量103.7克,取麦芽糊精83.0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2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有粘壁现象,振打未有粉下来,出风旋风分离器的膏粉为块状。
3.取枸杞子浸膏600克含固量103.7克,取倍他环糊精41.5克,麦芽糊精41.5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2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少量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试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辅料名称   辅料加入量(克)   香气   喷雾干燥效果
  1   麦芽糊精   124.4   香气较淡   少量塔内膏粉会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2   麦芽糊精   83.0   香气较淡   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振打不下来,有粘壁现象。
  3   倍他环糊精和麦芽糊精   83.0   香气较浓   少量塔内膏粉会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粉末堆密度较小、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2
取党参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9倍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1.07~1.10(70℃)得到浸膏,按浸膏含固量∶辅料(1∶0.8)比例加辅料,取辅料(倍他环糊精66.7%,麦芽糊精33.3%)用热水溶解,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5℃,出风温度80~90℃),收集浸膏粉,干法制粒,即得。
对比试验:
1.取党参浸膏500克含固量115克,取麦芽糊精137.6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喷雾干燥,塔内有较多膏粉附于塔壁上,但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2.取党参浸膏500克含固量115克,取麦芽糊精92.0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喷雾干燥,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振打不下来,出风旋风分离器的膏粉为块状。
3.取党参浸膏500克含固量115克,将61.3克倍他环糊精和30.7克麦芽糊精用热水200ml溶化后,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塔内有少量膏粉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试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辅料名称   辅料加入量(克)   香气   喷雾干燥效果
  1   麦芽糊精   137.6   香气较淡   塔内有较多膏粉附于塔壁上,但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
  2   麦芽糊精   92.0   香气较淡   塔内膏粉附于塔壁上,振打不下来,粘壁现象严重。
  3   倍他环糊精和麦芽糊精   92.0   香气较浓   塔内有少量膏粉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即全部落下,塔底膏粉收集器和出风旋风分离器收集的膏粉均为粉状,膏粉流动性较好。
实施例3
取大枣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6倍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1.07~1.10(70℃)得到浸膏,按浸膏含固量∶辅料(1∶0.75)比例加辅料,取辅料(倍他环糊精66.7%,糊精33.3%)用热水溶解加入到浸膏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80~90℃),收集浸膏粉,干法制粒,即得。
对比试验:
1、取大枣浸膏500克含固量102.5克,取倍他环糊精102.5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喷雾干燥,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
2、取大枣浸膏500克含固量102.5克,取倍他环糊精76.9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喷雾干燥,塔内有较多膏粉粘附,部分振打不下来,旋风分离器出现粘结,膏粉粘成块状。
3、取大枣浸膏500克含固量102.5克,取倍他环糊精51.3克和糊精25.6克,用热水200ml溶化后与浸膏混合,搅拌均匀,喷雾干燥,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
试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辅料名称   辅料加入量(克)   香气   喷雾干燥效果
  1   倍他环糊精   102.5   香气浓   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膏粉流动性较好。
  2   倍他环糊精   76.9   香气浓   塔内有较多膏粉粘附,部分振打不下来,旋风分离器出现粘结,膏粉粘成块状。
  3   倍他环糊精和糊精   76.9   香气浓   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
实施例4
取黄精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的水,煎煮1小时,减压浓缩至1.07~1.10(70℃)的浸膏,按浸膏含固量∶辅料(1∶0.75)比例加辅料,取辅料(倍他环糊精49.5%,麦芽糊精49.5%,微粉硅胶1.0%)加入浸膏中,搅拌均匀,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85~95℃),收集浸膏粉,干法制粒,即得。
对比试验:
1、取黄精浸膏400克含固量90克,加麦芽糊精108克,搅拌均匀,全部溶解后,1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塔内有较多膏粉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落入收集器中,旋风分离器收集膏粉部分粘结成团,但仍较松散,压之即碎。
2、取黄精浸膏400克含固量90克,加倍他环糊精68.4克溶解后,1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塔壁有较少膏粉粘附,经振打后全部落入收集器中,旋风分离器收集膏粉部分粘结成团,但仍较松散,压之即碎。
3、取黄精浸膏400克含固量90克,加倍他环糊精33.4克,麦芽糊精33.4克,微粉硅胶0.7克溶化后,100目筛过滤,喷雾干燥,结果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膏粉流动性好,暴露在空气中吸潮速度较慢。
试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辅料名称   辅料加入量(克)   香气   喷雾干燥效果
  1   麦芽糊精   108   有较淡的香气   塔内有较多膏粉附于塔壁上,经振打后落入收集器中,旋风分离器收集膏粉部分粘结成团,但仍较松散,压之即碎,塔内膏粉颜色稍深。
  编号   辅料名称   辅料加入量(克)   香气   喷雾干燥效果
  2   倍他环糊精   67.5   香气浓   塔壁有较少膏粉粘附,经振打后全部落入收集器中,旋风分离器收集膏粉部分粘结成团,但仍较松散,压之即碎。
  3   倍他环糊精、麦芽糊精和微粉硅胶   67.5   香气浓   塔内无膏粉残留,无粘壁现象,膏粉全部落入收集器中,膏粉流动性好,暴露在空气中吸潮速度较慢。

Claims (4)

1.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其特征在于:辅料组合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90%的倍他环糊精和麦芽糊精或糊精10~9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由重量百分比为10~90%的倍他环糊精和10~90%的麦芽糊精或糊精组成的辅料组合用热水溶解后加入中药提取所得的浸膏中,或直接加入浸膏中,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干法制粒,即得中药配方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辅料组合加入时浸膏的温度为50~100℃,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2~1.2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40℃~190℃,出风温度75~100℃。
CN201010206522.9A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Active CN101862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6522.9A CN101862458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6522.9A CN101862458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2458A true CN101862458A (zh) 2010-10-20
CN101862458B CN101862458B (zh) 2015-02-18

Family

ID=4295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6522.9A Active CN101862458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2458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128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改善中药或食品原料喷雾干燥热熔型粘壁的方法
CN10264130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中药提取物浸膏粉软化点的方法
CN103623411A (zh) * 2013-12-11 2014-03-1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降低中药提取物喷雾干燥辅料用量的方法
CN104147066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草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8434104A (zh) * 2018-03-26 2018-08-24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麦芽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64507A (zh) * 2018-09-30 2019-03-15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9464518A (zh) * 2018-09-30 2019-03-15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巴戟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WO2019214196A1 (zh) * 2018-05-07 2019-11-14 北京盈科瑞创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藿香配方颗粒喷雾干燥方法
CN111388627A (zh) * 2020-04-16 2020-07-10 江西纳弗堂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排石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3398185A (zh) * 2020-12-25 2021-09-17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型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6600A (zh) * 2021-08-05 2021-11-09 广东汇群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脾肺气虚症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2204A (zh) * 2021-09-09 2021-11-3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五味子粉的方法
CN114073751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喷雾干燥工艺
CN114632097A (zh) * 2022-03-11 2022-06-17 内蒙古普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静等: ""麦芽糊精、β-环糊精、CMC和阿拉伯胶对喷雾干燥红枣粉集粉率的影响"", 《食品科技》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128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改善中药或食品原料喷雾干燥热熔型粘壁的方法
CN102441286B (zh) * 2010-09-30 2015-04-15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改善中药或食品原料喷雾干燥热熔型粘壁的方法
CN102641302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中药提取物浸膏粉软化点的方法
CN102641302B (zh) * 2011-02-18 2016-01-20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提高中药提取物浸膏粉软化点的方法
CN103623411A (zh) * 2013-12-11 2014-03-1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降低中药提取物喷雾干燥辅料用量的方法
CN103623411B (zh) * 2013-12-11 2015-06-1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降低中药提取物喷雾干燥辅料用量的方法
CN104147066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草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8434104A (zh) * 2018-03-26 2018-08-24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麦芽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34104B (zh) * 2018-03-26 2021-06-11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麦芽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214196A1 (zh) * 2018-05-07 2019-11-14 北京盈科瑞创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藿香配方颗粒喷雾干燥方法
JP2021519829A (ja) * 2018-05-07 2021-08-12 ベイジン インクリースファーム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広カッ香顆粒剤の噴霧乾燥方法
JP7150142B2 (ja) 2018-05-07 2022-10-07 ベイジン インクリースファーム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広カッ香顆粒剤の噴霧乾燥方法
CN109464518A (zh) * 2018-09-30 2019-03-15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巴戟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9464507A (zh) * 2018-09-30 2019-03-15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1388627A (zh) * 2020-04-16 2020-07-10 江西纳弗堂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排石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4073751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喷雾干燥工艺
CN113398185A (zh) * 2020-12-25 2021-09-17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型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98185B (zh) * 2020-12-25 2022-07-08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潮型五味消毒饮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6600A (zh) * 2021-08-05 2021-11-09 广东汇群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脾肺气虚症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6600B (zh) * 2021-08-05 2023-07-14 广东汇群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脾肺气虚症的中药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2204A (zh) * 2021-09-09 2021-11-30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喷雾干燥制备五味子粉的方法
CN114632097A (zh) * 2022-03-11 2022-06-17 内蒙古普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2458B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2458B (zh) 一种改善中药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的辅料组合及其应用
CN104623312B (zh) 一种石斛速溶粉、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579667B (zh) 一种阿归养血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788783A (zh) 参苓白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855A (zh) 济川煎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14075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系列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
CN101049440B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8688A (zh) 一种包含治疗鼻炎的口服用药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
CN108434104B (zh) 一种复合麦芽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49429A (zh) 一种用于妇科的调经祛斑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1174A (zh) 一种以药食用同源的中药加工的食品
CN103550164A (zh) 一种益气健脾的归脾丸(微丸)
CN104857087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57305B (zh) 一种胃康灵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48929B (zh) 一种消瘀康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3052C (zh) 养心定悸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6540233A (zh) 一种橘皮竹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3827570A (zh) 一种基于药物载体技术制备中药微丸制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0367937C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喉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0016B (zh) 川贝罗汉止咳片的制备方法
CN101049463B (zh) 一种用于肝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2517C (zh) 牛黄解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4266A (zh) 一种温补气血组方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132A (zh) 一种补气健脾组方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52424A (zh) 一种蛇胆川贝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N DENGPING

Effective date: 201110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26

Address after: 528244,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Nanhai Lishui banner Tow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one party Pharmaceutical Co., 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E.F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44 Guangdong Province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Qifeng town Party Pharmaceutical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an Dengping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u Yaosheng

Inventor after: Tan Dengping

Inventor after: Cheng Xueren

Inventor after: Wei Mei

Inventor after: Lian Lin

Inventor after: Su Wencong

Inventor after: Chen Xiangdong

Inventor after: Su Wencong

Inventor before: Tan Dengpi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Xueren

Inventor before: Wei Mei

Inventor before: Lian Lin

Inventor before: Su Wenc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ngdong

Inventor before: Su Wenc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TAN DENGPING CHENG XUEREN WEI MEI LIAN LIN OUYANG YONGJIAN CHEN XIANGDONG SU WENCONG TO: TU YAOSHENG TAN DENGPING CHENG XUEREN WEI MEI LIAN LIN OUYANG YONGJIAN CHEN XIANGDONG SU WENCON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ONGXI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8

Address after: 748100 Dingxi Road, Wenfeng Town, Longx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angan Road (cross of Changan road and Tianbao Road)

Patentee after: Longxi one party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44,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Nanhai Lishui banner Tow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one part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F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