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0828B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0828B
CN101850828B CN 201010143417 CN201010143417A CN101850828B CN 101850828 B CN101850828 B CN 101850828B CN 201010143417 CN201010143417 CN 201010143417 CN 201010143417 A CN201010143417 A CN 201010143417A CN 101850828 B CN101850828 B CN 101850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crankcase
jiffy stand
wheel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434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0828A (zh
Inventor
厚地道雄
坂本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80254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85082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50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0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0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0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且能够实现主停车架的小型化的机动二轮车。其具备:在使后轮(WR)从地面(E)悬空的状态下停车时使用的主停车架(71);使前轮(WF)及后轮(WR)与地面(E)接触的状态下停车时使用的侧停车架(72);安装在从发动机(50)突出的脚踏轴(59)上,且通过被驾驶员踏下而使发动机(50)起动的脚踏臂(73),其中,以如下方式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即,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使脚踏臂(73)在使发动机(50)起动的脚踏臂(73)的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尤其涉及机动二轮车的侧停车架及脚踏臂。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机动二轮车,公知有通过踏下设置在发动机侧方的脚踏臂来使发动机起动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现有的机动二轮车中,为了在使用主停车架将后轮悬空的状态下操作脚踏臂,将机动二轮车构成为在收容主停车架时若要踏下脚踏臂,则脚踏臂与主停车架接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2-01499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机动二轮车中,由于是使脚踏臂与主停车架接触的构造,因此脚踏臂与主停车架的配置被制约,部件配置的自由度降低。另外,为了使脚踏臂与主停车架接触,需要使主停车架在宽度方向上大型化或在主停车架上设置突起,因此很难实现主停车架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且能够实现主停车架的小型化的机动二轮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机动二轮车,其具备:车身框架;前轮,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前端部且转向自如;后轮,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后部且摆动自如;发动机,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下方;主停车架,其在以后轮从地面悬空的状态停车时使用;侧停车架,其在以前轮及后轮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停车时使用;脚踏臂,其安装在从发动机突出的脚踏轴上,且通过驾驶员踏下脚踏臂而起动发动机,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设定脚踏臂的长度,即,在使用了侧停车架停车的停车状态下,脚踏臂在使发动机起动的脚踏臂的旋转位置的之前(稍靠前)与地面接触。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脚踏臂在车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侧停车架相同侧。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机动二轮车具备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的侧方且载置驾驶员的脚部的左右一对的踏板,在比踏板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有脚踏轴。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机动二轮车具备踏板杆,该踏板杆在比脚踏轴更靠前方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的下表面,从曲轴箱的下表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且在踏板杆的两端部设置有踏板,踏板杆配置为横穿脚踏臂的旋转范围的中途。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具备:发电机罩,其设置在曲轴箱的一侧,与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发电机;变速器罩,其设置在曲轴箱的另一侧,与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变速器,脚踏臂配置在发电机罩侧,在不使用时,俯视车辆,所述脚踏臂的踏脚部收容于车宽度方向的发电机罩的宽度内。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侧停车架在比脚踏臂靠后方且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的下表面。
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以在使用了侧停车架停车的停车状态下,脚踏臂在使发动机起动的脚踏臂的旋转位置的之前与地面接触的方式来设定脚踏臂的长度,因此仅通过调节脚踏臂的长度就能够使得在使用侧停车架停车的停车状态下不能够通过脚踏臂起动发动机。由此,不需要使脚踏臂与主停车架接触,由于没有了脚踏臂与主停车架的配置的制约,因此能够提高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另外,由于不需要使脚踏臂与主停车架接触,因此能够实现主停车架的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脚踏臂在车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侧停车架相同侧,因此当使用侧停车架停车时,由于车辆向侧停车架侧倾斜,因此与将脚踏臂配置在侧停车架的相反侧时比较,能够缩短脚踏臂的长度,从而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的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机动二轮车具备配置在发动机的曲轴箱的侧方且载置驾驶员的脚部的左右一对的踏板,且在比踏板靠下方的位置配置脚踏轴,因此能够缩短从脚踏轴到地面的距离。由此,能够缩短脚踏臂的长度,因此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的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具备踏板杆,该踏板杆在比脚踏轴更靠前方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的下表面,且从曲轴箱的下表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在踏板杆的两端部设有踏板,踏板杆被配置为横穿脚踏臂的旋转范围的中途,由此,即使脚踏臂过于旋转而旋转至比其旋转范围的最下部更靠前方的位置,由于脚踏臂与踏板杆接触,因此能够将踏板杆作为脚踏臂的止动件使用。另外,由于与脚踏臂向最下部的力比较,向前方的力弱,因此即使脚踏臂与踏板杆接触,也能够使其接触力变弱。
根据技术方案5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发动机具备安装在曲轴箱的一侧与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发电机的发电机罩和安装在曲轴箱的另一侧与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罩,脚踏臂配置在发电机罩侧,在不使用时,俯视车辆,臂部的踏脚部收容于车宽度方向的发电机罩的宽度内,由此能够减少不使用时脚踏臂从发动机的突出量,从而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实现车辆的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由于侧停车架在比脚踏臂靠后方且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的下表面,因此即使将侧停车架和脚踏臂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相同侧也能够更大地获取脚踏臂的旋转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式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发动机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发动机的周边的仰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脚踏臂与踏板杆接触的状态的发动机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脚踏臂与踏板杆接触的状态的发动机的周边的主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使用侧停车架的停车状态下的脚踏臂与地面接触的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使用侧停车架的停车状态下的脚踏臂与地面接触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机动二轮车的变形例的发动机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机动二轮车
11车身框架
50发动机
51曲轴箱
55发电机罩
56变速器罩
59脚踏轴
71主停车架
72侧停车架
73脚踏臂
73d踏脚部
74踏板
80侧停车架支承件
90踏板保持架
93踏板杆
WF前轮
WR后轮
G发电机
M变速器
R脚踏臂的旋转范围
E地面
P1脚踏臂的初始位置
P2脚踏臂的使发动机起动的旋转位置
P3脚踏臂的与踏板杆的接触旋转位置
P4脚踏臂的与地面的接触旋转位置
P5脚踏臂的侧停车架通过旋转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为沿符号的方向观察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按从驾驶员观察的方向,在附图中,车辆的前方表示为Fr,后方表示为Rr,左侧表示为L,右侧表示为R,上方表示为U,下方表示为D。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构成为包括:在前端设置车身框架11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3;与主车架13的后端部连结且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板14;与主车架13的后端部连结且向后上方延伸后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5;与主车架13的中间部连结且向后上方延伸,并且其后端部与后车架15连结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16,其中,在主车架13及枢轴板14上悬置有发动机50。
机动二轮车10还具备:支承于头管12上且转向自如的前叉21;支承于前叉21的下端部且能够旋转的前轮WF;安装在前叉21的上端部的操纵用的把手22;支承于枢轴板14上且摆动自如的摆臂23;支承于摆臂23的后端部且旋转自如的后轮WR;与摆臂23和后车架15连结的缓冲单元24。
此外,图1中的符号31为前照灯,32为前照灯罩,33为前罩,34为前侧罩,35为护腿板,36为下侧罩,37为后侧上罩,38为后侧下罩,39为侧后视镜,40是前挡泥板,41为座位,42为收容箱,43为燃料箱,44为扶手,45为尾灯,46为后挡泥板。
发动机50为空冷式单缸发动机,如图1所示,其外壳构成为主要具备:曲轴箱51;安装在曲轴箱51的前端部的气缸体52;安装在气缸体52的前端部的气缸盖53;覆盖气缸盖53的前部开口的气缸盖罩54;安装在曲轴箱51的左侧面,与曲轴箱51协同配合来收容发电机G的发电机罩55;安装在曲轴箱51的右侧面,与曲轴箱51协同配合来收容变速器M的变速器罩56(参照图3);覆盖设置在曲轴箱51的左侧壁的主动链轮57的链轮罩58。
变速器M是带式无机变速器,如图3所示,其具备:在曲轴S1的右端部设置的主动轮M1,其中在曲轴S1的左端部设置有发电机G;设置于输出轴S2的轴上的从动轮M2;在主动轮M1与从动轮M2上架设的带M3;设置在与从动轮M2相同的输出轴S2的轴上的离心式离合器M4,其中,当曲轴S1达到规定转速以上时,曲轴S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主动轮M1、带M3、从动轮M2及离心式离合器M4传递给主动链轮57。
另外,如图1所示,在形成于气缸盖53的上侧壁的未图示的进气口经由进气管61而连接有节气门区62,在该节气门区62的上游端经由连接管63而连接有空气滤清器64。并且,在形成于气缸盖53的下侧壁的未图示的排气口经由排气管65而连接有消声器66。
另外,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具备: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枢轴板14的下端部,且在使后轮WR从地面E悬空的状态下停车时使用的主停车架71;安装在发动机50的曲轴箱51的后部下表面,且使前轮WF及后轮WR与地面E接触的状态下停车时使用的侧停车架72;安装在从发动机50的曲轴箱51的左侧壁突出的脚踏轴59上,且通过驾驶员踏下而使发动机50起动的脚踏臂73;安装在发动机50的曲轴箱51的前部下表面,且用于载置驾驶员脚部的左右一对的踏板74。
侧停车架72经由侧停车架支承件80安装在曲轴箱51的后部下表面的车宽度方向左侧,该侧停车架支承件80为板状构件,具有通过三根螺栓83紧固于曲轴箱51的后部下表面的平板部81和使平板部81的左端部向斜下方弯曲的弯曲部82。并且,侧停车架72通过螺栓84和螺母8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侧停车架支承件80的弯曲部82。此外,图2中的符号86是用于将侧停车架72维持于收容位置的拉伸弹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侧停车架72配置在比脚踏臂73更靠后方的位置。另外,图3中的单点划线表示脚踏臂73在旋转中途通过侧停车架72的侧方的状态。这样,侧停车架72以形成为比脚踏臂73的旋转范围R更靠内侧的方式配置于车宽度方向内侧。由此,即使将侧停车架72和脚踏臂73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相同侧,也能够更大地获取脚踏臂73的旋转范围R。
如图2及图3所示,脚踏臂73具备:通过螺栓73c紧固于脚踏轴59的基座部73a和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基座部73a的大致L字状的臂部73b。并且,在臂部73b的前端部形成有使用脚踏臂73时载置脚的踏脚部73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脚踏臂73在车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侧停车架72相同侧的发电机罩55侧(车宽度方向左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不使用时,俯视车辆,脚踏臂73的臂部73b的踏脚部73d收容于车宽度方向的发电机罩55的宽度内,具体地说,收容于发电机罩55的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不使用时的脚踏臂73从发动机50(发电机罩55)的突出量。此外,图2中的单点划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不使用时的收容位置的脚踏臂73,双点划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使用时的初始位置P1的脚踏臂73,实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作为发动机50起动的脚踏臂73的旋转位置的使用时的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脚踏臂7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以如下方式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即,在使用侧停车架72停车的停车状态下,脚踏臂73在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由此,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不能够通过脚踏臂73起动发动机。其中,图7中的实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与地面E接触的状态的接触旋转位置P4的脚踏臂73。
在此,如图8所示,在使用侧停车架72,使车身向侧停车架72侧倾斜的状态下,将脚踏臂73配置在与侧停车架72相同侧时的从脚踏轴59的中心线到地面E的距离L1比将脚踏臂73配置在侧停车架72的相反侧时的从脚踏轴59的中心线到地面E的距离L2短。因此,当将脚踏臂73配置在与侧停车架72相同侧时,与将脚踏臂73配置在侧停车架72的相反侧时比较,以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不能够通过脚踏臂73进行起动的方式来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时,能够缩短脚踏臂73的长度,
踏板74经由踏板保持架90安装于曲轴箱51的前部下表面,该踏板保持架90具备:隔着防振构件92通过两根螺栓94紧固在曲轴箱51的前部下表面的左右一对的保持架基座91;以架设在左右一对的保持架基座91的方式固定的管状的踏板杆93。并且,踏板74分别安装于踏板杆93的两端部,且分别配置于发动机50的曲轴箱51的车宽度方向两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脚踏轴59配置在比踏板74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缩短从脚踏轴59到地面E的距离,从而以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不能够通过脚踏臂73进行起动的方式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时,能够缩短脚踏臂73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踏板杆93形成为在比脚踏轴59靠前方的位置通过保持架基座91支承在曲轴箱51的前部下表面,且从曲轴箱51的前部下表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后向后上方弯曲而延伸。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踏板杆93被配置为横穿脚踏臂73的旋转范围R的中途。由此,即使脚踏臂73过于旋转而旋转至比其旋转范围R的最下部更靠前方的位置,由于脚踏臂73与踏板杆93接触,因此踏板杆93也成为脚踏臂73的止动件。此外,图5中的实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与踏板杆93接触的状态的接触旋转位置P3的脚踏臂73,虚线的脚踏臂73表示在通过侧停车架72的侧方的状态的通过旋转位置P5的脚踏臂73。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以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使脚踏臂73在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的方式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因此仅通过调节脚踏臂73的长度就能够使得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不能够通过脚踏臂73起动发动机。由此,不需要使脚踏臂73与主停车架71接触,由于没有了脚踏臂73与主停车架71的配置的制约,因此能够提高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另外,由于不需要使脚踏臂73与主停车架71接触,因此能够实现主停车架71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脚踏臂73在车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侧停车架72相同侧,因此当使用侧停车架72停车时,由于机动二轮车10向侧停车架72侧倾斜,因此与将脚踏臂73配置在侧停车架72的相反侧时比较,能够缩短设定的脚踏臂73的长度,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10的轻量化,其中脚踏臂73的长度以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使脚踏臂73在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的方式进行设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机动二轮车10具备配置在发动机50的曲轴箱51的侧方且载置驾驶员的脚部的左右一对的踏板74,且在比踏板74靠下方的位置配置脚踏轴59,因此能够缩短从脚踏轴59到地面E的距离L1。由此,由于能够缩短设定的脚踏臂73的长度,因此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10的轻量化,其中脚踏臂73的长度以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使脚踏臂73在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的方式进行设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10,其具备踏板杆93,该踏板杆93在比脚踏轴59更靠前方的位置支承于曲轴箱51的下表面,且从曲轴箱51的下表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出,在踏板杆93的两端部设置有踏板74,并且踏板杆93被配置为横穿脚踏臂73的旋转范围R的中途,由此,即使脚踏臂73过于旋转而旋转到比其旋转范围R的最下部更靠前方的位置,由于脚踏臂73与踏板杆93接触,因此,也能够将踏板杆93作为脚踏臂73的止动件使用。另外,由于与脚踏臂73向最下部的力比较,向前方的力弱,因此即使脚踏臂73与踏板杆93接触,也能够使其接触力变弱。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10,发动机50具备设置在曲轴箱51的左侧且与曲轴箱51协同配合来收容发电机G的发电机罩55和安装在曲轴箱51的右侧且与曲轴箱51协同配合来收容变速器M的变速器罩56,脚踏臂73配置在发电机罩55侧,由于在不使用时,俯视车辆,臂部73的踏脚部73d收容于车宽度方向的发电机罩55的宽度内,因此能够减少不使用时脚踏臂73从发动机50的突出量,从而在车宽方向上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10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0,由于侧停车架72在比脚踏臂73靠后方且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51的下表面,因此即使将侧停车架72和脚踏臂73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相同侧也能够更大地获取脚踏臂73的旋转范围R。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9所示,可以在侧停车架72的转动部设置通过检测侧停车架72的转动角度来判断使用状态的侧停车架开关87,在使用侧停车架72的停车状态下进行切断点火及燃料喷射的控制。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定脚踏臂73的长度,使得脚踏臂73在发动机起动旋转位置P2的之前与地面E接触,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脚踏臂73上设置突出部或其他构件来与地面E接触。

Claims (6)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具备:
车身框架;
前轮,其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端部且转向自如;
后轮,其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后部且摆动自如;
发动机,其支承于车身框架的下方;
主停车架,其在以所述后轮从地面悬空的状态停车时使用;
侧停车架,其在以所述前轮及所述后轮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停车时使用;
脚踏臂,其安装在从所述发动机突出的脚踏轴上,且通过驾驶员踏下所述脚踏臂而起动所述发动机,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设定所述脚踏臂的长度,即,在使用了所述侧停车架停车的停车状态下,所述脚踏臂在使所述发动机起动的所述脚踏臂的旋转位置(P2)之前与地面接触,该使所述发动机起动的所述脚踏臂的旋转位置(P2)为所述脚踏臂的旋转范围(R)上,沿所述脚踏臂起动所述发动机的旋转方向,比所述脚踏轴到地面的垂线与旋转范围(R)的相交点即最低点略靠前的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臂在车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侧停车架相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的侧方且载置驾驶员的脚部的左右一对的踏板,
在比所述踏板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有所述脚踏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具备踏板杆,该踏板杆在比所述脚踏轴更靠前方的位置支承在所述曲轴箱的下表面,从所述曲轴箱的下表面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且在踏板杆的两端部设置有所述踏板,
所述踏板杆配置为横穿所述脚踏臂的旋转范围的中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具备:
发电机罩,其设置在曲轴箱的一侧,与所述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发电机;
变速器罩,其设置在所述曲轴箱的另一侧,与所述曲轴箱协同配合来收容变速器,
所述脚踏臂配置在所述发电机罩侧,在不使用时,俯视车辆,所述脚踏臂的踏脚部收容于车宽度方向的所述发电机罩的宽度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停车架在比所述脚踏臂靠后方且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支承在曲轴箱的下表面。
CN 201010143417 2009-03-30 2010-03-17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1850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82649A JP5246422B2 (ja) 2009-03-30 2009-03-30 自動二輪車
JP2009-082649 2009-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0828A CN101850828A (zh) 2010-10-06
CN101850828B true CN101850828B (zh) 2013-05-22

Family

ID=42802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43417 Active CN101850828B (zh) 2009-03-30 2010-03-17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46422B2 (zh)
CN (1) CN101850828B (zh)
BR (1) BRPI1001473B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1288B2 (ja) * 1989-01-13 1998-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キック始動装置
JP2000314363A (ja) * 1999-04-28 2000-11-1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キック始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461A (ja) * 1982-01-25 1983-07-27 Yamaha Motor Co Ltd キツク始動式自動二輪車
JP2638909B2 (ja) * 1988-03-31 1997-08-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キックレバー装置
JPH09209882A (ja) * 1996-01-31 1997-08-12 Suzuki Motor Corp キックスタータレバーのペダル格納構造
JPH09242653A (ja) * 1996-03-07 1997-09-16 Suzuki Motor Corp パワー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型自動二輪車のキック始動装置
JP2009121237A (ja) * 2007-11-09 2009-06-04 Honda Motor Co Ltd キック始動式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1288B2 (ja) * 1989-01-13 1998-05-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キック始動装置
JP2000314363A (ja) * 1999-04-28 2000-11-14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キック始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1001473A2 (pt) 2015-05-26
JP2010236373A (ja) 2010-10-21
BRPI1001473B1 (pt) 2020-10-13
JP5246422B2 (ja) 2013-07-24
CN101850828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4571B1 (ko) 하이브리드식 안장형 차량
JP3788155B2 (ja) 小型車両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7250074B2 (ja) 鞍乗型車両
EP1783041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525052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式車両
JP2014061871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チェーン駆動装置
EP1348598A1 (en) Airbag apparatus
JP2012136200A (ja)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冷却風取り入れ構造
CN100465054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手柄限制器构造
JP3154342U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0228736A (ja) 自動二輪車
JP57158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内燃機関下部の保護構造
JP424894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CN101850828B (zh) 机动二轮车
JP4135717B2 (ja) 小型車両
JP3743239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EP0758050B1 (en) Starter motor mounting/disposing structure in unit sw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05063559A1 (ja) 電動車両
CN104002914B (zh) 鞍乘型车辆中的制动缆线支承结构
JP5706249B2 (ja) 車両の電子スロットル配置構造
JP574213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部品取付構造
JP2013071718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ル
JP2012180762A (ja) 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
JP5895577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制御装置
KR20010020960A (ko) 스쿠터형 차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