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8247A -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8247A
CN101838247A CN201010143104A CN201010143104A CN101838247A CN 101838247 A CN101838247 A CN 101838247A CN 201010143104 A CN201010143104 A CN 201010143104A CN 201010143104 A CN201010143104 A CN 201010143104A CN 101838247 A CN101838247 A CN 101838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hydrogen atom
compound
atom
independen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8247B (zh
Inventor
浜崎亮
西川秀幸
高桥真
宫原隆
元木益司
塚濑正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8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8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8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8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71/061,2,4-Oxadiazoles; Hydrogenated 1,2,4-oxad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34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 C09K19/3441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 C09K19/3475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the heterocyclic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nitr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34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 C09K19/3441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 C09K19/3477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the heterocyclic ring being a five-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itrogen atom
    • C09K19/34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the heterocyclic ring being a five-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itrogen ato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25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unit that results in a functional effect
    • C09K2019/0429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 unit that results in a functional effect the specific unit being a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discotic uni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包含至少一种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光学膜。在式中,Y11、Y12和Y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或氮原子;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在式中,L12、L22和L32每一个代表5-元杂环基团。

Description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膜以及具有这种光学膜的延迟片、椭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光学膜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盘状液晶性化合物是作为光学补偿片用的材料的重要的化合物。表现出盘状液晶性的液晶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2,3,6,7,10,11-六{4-(4-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三亚苯基(例如,JPA No.8-50206)。
通常,光学补偿膜的延迟Δnd根据将要用该膜补偿的液晶单元的光学性能决定。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延迟Δnd是层的双折射Δn和层的厚度d之积。即使层很薄,具有大双折射Δn的层也能够补偿液晶单元的双折射。另一方面,具有小双折射Δn的层不能补偿液晶单元的双折射,除非层很厚。与形成含有取向的液晶分子的薄层相比,形成含有取向的液晶分子的厚层在取向中出现更多缺陷。因此,具有较高Δn的化合物更适用于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等。
在JPA No.2007-2220中,公开了具有高Δn的化合物。
在JPA No.2007-204705中,公开了具有与JPA No.2007-2220中公开的化合物相似骨架和两个侧链的液晶性化合物。
发明内容
当通过使用盘状液晶性化合物制备任何光学元件如光学补偿片时,不仅化合物开始表现出液晶相如盘状向列相的温度很重要,化合物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也很重要。具有较高的开始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和较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的化合物是优选的,因为可以扩大制备光学膜如光学补偿片的规模(latitude)。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的光学膜,其可以大规模地稳定地制备,还提供使用所述膜的延迟片、椭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光学元件如延迟片的新型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的开始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和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的液晶性化合物,以及新型中间体。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目的。
[1]一种包括至少一种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光学膜: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21
其中Y11、Y12和Y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或氮原子;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22
其中A11和A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13、A14、A15和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取代;X1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11代表5-元杂环基团;L1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1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31
其中A21和A2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23、A24、A25和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X2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21代表5-元杂环基团;L2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2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32
其中A31和A3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33、A34、A35和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X3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31代表5-元杂环基团;L3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3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2]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L11、L21和L31每一个独立地代表下式中任一个所示的5-元杂环基团: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41
其中“*”指与6-元环结合的部位;“**”指与L12、L22或L32结合的部位;A41和A4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和X4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
[3]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A11、A12、A21、A22、A31和A32代表氮原子。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X1、X2和X3代表氧原子。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A13、A14、A15、A16、A23、A24、A25、A26、A33、A34、A35和A36代表次甲基,其中所述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均可用基团-L11-L12-Q11、-L21-L22-Q21或-L31-L31-Q31取代。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R11、R12和R13每一个代表式(A)或(C)所示的基团。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Q11、Q21和Q31代表下示的聚合性基团: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42
其中R10、R11和R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烷基。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Y11、Y21和Y31代表次甲基。
[9]一种延迟片,包括透明支持体和在透明支持体上的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是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10]一种包括如[9]所述的延迟片和偏振膜的椭圆偏振片。
[11]一种包括如[9]所述的延迟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12]一种包括如[10]所述的椭圆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13]一种式(1a)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51
其中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52
其中A13、A14、A15和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取代;X1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11代表5-元杂环基团;L1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1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其中A23、A24、A25和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X2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21代表5-元杂环基团;L2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2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61
其中A33、A34、A35和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X3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31代表5-元杂环基团;L3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3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14]一种式(1b)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62
其中L41代表式(D)、(E)或(F)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63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71
X1、X2和X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Y1代表CN、COOH或偕胺肟基;Y2代表-COOH、-OH、C1-4烷基、卤原子或氢原子;L4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的光学膜,其可以大范围地稳定地制备,还提供使用所述膜的延迟片、椭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光学元件如延迟片的新型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的开始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和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的液晶性化合物,以及新型中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请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数值1~/至数值2”的数值表示方式用于指包括“~/至”之前和之后的数值1和数值2分别作为下限和上限的范围。
1.光学膜
1.-(1)式(1)的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至少一种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光学膜。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81
其中Y11、Y12和Y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或氮原子。在其中Y11、Y12和Y13代表次甲基的实施方案中,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任何取代基取代。次甲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的例子包括烷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烷硫基、芳硫基、卤原子和氰基。在这些取代基中,更优选的是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氧基、卤原子和氰基;再更优选的是C1-12烷基、C1-12烷氧基、C2-12烷氧基羰基、C2-12酰氧基、卤原子和氰基。
从其合成的容易性和成本的观点来看,其中所有Y11、Y12和Y13均是次甲基的化合物是优选的;其中所有Y11、Y12和Y13均是未取代的次甲基的化合物是更优选的。即,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包括式(1a)代表的其中Y11、Y12和Y13均是未取代的次甲基的那些。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82
在式(1)和(1a)中,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从合成或光学性能的观点来看,式(A)和(C)是优选的;和式(A)是更优选的。满足条件R11=R12=R13的化合物也是优选的。
其中所有R11、R12和R13代表式(A)、(B)或(C)的化合物是优选的,因为它们倾向于具有更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091
在式(A)中,A11和A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13、A14、A15和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均可用基团-L11-L12-Q11代替。
优选地,A11和A12中的至少一个是氮原子,更优选地,A11和A12都是氮原子。
优选地,A13、A14、A15和A16中的至少三个是次甲基,更优选地,所有A13、A14、A15和A16都是次甲基。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代替。从高Δn的观点来看,优选地,所有A13、A14、A15和A1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11-L12-Q1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或A13、A14和A1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和A15是与基团-L11-L12-Q11结合的碳原子(即,基团-L11-L12-Q11结合到6-元环的对位);和从Δn的波长分散性的观点来看,所有A13、A14、A15和A1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11-L12-Q1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
当A11-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时,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之外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的例子包括卤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氰基、硝基、C1-16烷基、C2-16烯基、C2-16炔基、C1-16卤代烷基、C1-16烷氧基、C2-16酰基、C1-16烷硫基、C2-16酰氧基、C2-16烷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C2-16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和C2-16酰基氨基。其中,优选的是卤原子、氰基、C1-16烷基、C1-16卤代烷基;更优选的是卤原子、C1-4烷基、C1-4卤代烷基;再更优选的是卤原子、C1-3烷基和三氟甲基。
在式(A)中,X1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优选地,代表氧原子。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01
在式(B)中,A21和A2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23、A24、A25和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
优选地,A21和A22中的至少一个是氮原子,更优选地,A21和A22都是氮原子。
优选地,A23、A24、A25和A26中的至少三个都是次甲基,更优选地,所有A23、A24、A25和A26都是次甲基。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从高Δn的观点来看,优选地,所有A23、A24、A25和A2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21-L22-Q2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或A23、A24和A2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和A25是与基团-L21-L22-Q21结合的碳原子(即,基团-L21-L22-Q21结合到6-元环的对位);和从Δn的波长分散性的观点来看,所有A23、A24、A25和A2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21-L22-Q2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
当A21-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时,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之外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的例子包括上面对A11-A16的取代基所列举的那些。
在式(B)中,X2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优选地,代表氧原子。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02
在式(C)中,A31和A3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33、A34、A35和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
优选A31和A32中的至少一个是氮原子,更优选地,A31和A32都是氮原子。
优选地,A33、A34、A35和A36中的至少三个是次甲基,更优选地,所有A33、A34、A35和A36都是次甲基。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从高Δn的观点来看,优选地,所有A33、A34、A35和A3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31-L32-Q3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或A33、A34和A3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和A35是与基团-L31-L32-Q31结合的碳原子(即,基团-L31-L32-Q31结合到6-元环的对位);和从Δn的波长分散性的观点来看,所有A33、A34、A35和A36都是未取代的次甲基(即,基团-L31-L32-Q31结合到6-元环的间位)。
当A31-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之外的取代基取代。取代基的例子包括上面对A11-A16的取代基所列举的那些。
在式(C)中,X3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优选地,代表氧原子。
式(A)中的L11、式(B)中的L21和式(C)中的L31每一个独立地代表5-元杂环基团。5-元杂环基团是其中嵌入至少一个杂原子如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的5-元环状基团,可以是芳香族或非芳香族基团。下示基团是优选的。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11
在式中,“*”指与6-元环结合的部位;“**”指与L12、L22或L32结合的部位;A41和A4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和X4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
优选地,A41和A42中的至少一个代表氮原子;更优选地,A41和A42都代表氮原子。优选地,X4代表氧原子。
L11、L21和L31的例子包括下示那些。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21
式(A)中的L12、式(B)中的L22和式(C)中的L3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可以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用卤原子取代。
亚烷基优选为C1-20,更优选C1-16,再更优选C1-12亚烷基。亚烯基优选为C2-20,更优选C2-16,再更优选C2-12亚烯基。
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可以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二价基团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两个以上的CH2可以用两个以上的选自上述二价基团的基团取代。亚烷基的例子包括-(CH2)m-L-(CH2)n-。在基团-(CH2)m-L-(CH2)n中,m和n代表等于或大于1的数。m和n之和优选为等于或小于20,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6,再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2;其和优选为等于或大于2,更优选等于或大于4。在基团-(CH2)m-L-(CH2)n中,L代表选自上述二价基团中的一个。
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如氟、氯、溴和碘原子取代。
式(A)中的Q11、式(B)中的Q21和式(C)中的Q31每一个独立地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为避免本发明的光学膜的性能随环境如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优选地,Q11,Q21和Q31每一个代表聚合性基团。然而,即使当使用不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式(1)代表的化合物时,也可以通过进行与式(1)的化合物一起使用的其他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来固定式(1)的化合物的取向。优选地,根据加聚(包括开环聚合)方式或缩聚方式进行聚合。即,优选地,聚合性基团选自能够进行加聚或缩聚的基团。聚合性基团的例子如下所示。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31
更优选地,聚合性基团是能够进行加聚的基团。这类聚合性基团的例子包括聚合性烯键式不饱和基团和开环聚合性基团。
能够进行加聚的基团的例子包括下示基团。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32
在式中,R10、R11和R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烷基。烷基优选为C1-5烷基,更优选C1烷基,即甲基。上式代表的基团的例子包括式(M-1)代表的丙烯酸酯基团和式(M-2)代表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41
能够进行加聚的基团的其他例子包括下示基团。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42
在式(M-3)和(M-4)中,R代表氢原子或烷基,优选氢原子或甲基。
在式(M-1)~(M-6)中,优选的是式(M-1)和(M-2);更优选的是式(M-1)。
开环聚合性基团的例子是环状醚基团;其中,更优选环氧基或氧杂环丁基(oxethanyl),环氧基是再更优选的。
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如下所示那些,然而不限于此。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5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7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8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19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0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1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4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6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7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29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1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2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4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5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6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7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8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39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01
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具有液晶相如盘状向列液晶相的液晶性化合物。液晶性化合物的一个特征在于具有高Δn以及高的开始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和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例如,与不具有如式(1)和(1a)中的L11、L21或L31的5-元杂环基团的任何化合物相比,式(1)代表的一些化合物具有较高的Δn以及较高的开始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和更宽的持续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因此,通过使用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可以大范围稳定制备具有基于化合物的高Δn的光学性能的光学膜。
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包括在0~300℃的温度范围下表现出盘状向列液晶相的盘状液晶性化合物。在20~250℃的温度范围下表现出盘状向列液晶相的化合物是更优选的。然而,温度范围不限于上述范围。
(1)-2制备式(1)或(1a)的化合物的方法
可以通过组合两个以上的有机合成步骤来制备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参考JPANo.2006-76992和2007-2220中记载的方法制备化合物。
可以通过使用下式(1b)代表的化合物作为试剂来制备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的式(1b)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11
在式(1b)中,L41代表式(D)、(E)或(F)。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1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21
在式(1b)中,X1、X2和X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X1、X2和X3的优选例子与式(1)中所例举的X1、X2和X3的那些优选例子相同。
在式(1b)中,Y1代表CN、COOH或偕胺肟基。
式(1b)代表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下式(1b-1)、(1b-2)和(1b-3)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22
在式中,A41和A4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X4每一个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Y1每一个代表CN、COOH或偕胺肟基;Y2每一个代表COOH、OH、C1-4烷基、卤原子或氢原子;L41每一个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可以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
可以通过组合两个以上的有机合成步骤来制备式(1b)代表的化合物。
使用式(1b)代表的化合物来制备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如下
根据使用其中Y1是偕胺肟基的式(1b)的化合物的方法,偕胺肟基与活化的羧基反应,得到1,2,4-噁二唑衍生物,如以下方案所示。然后,在需要时,1,2,4-噁二唑衍生物可以与其他试剂反应,得到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31
根据使用其中Y1是氰基的式(1b)的化合物的方法,在氰基转化成偕胺肟基基团之后,该偕胺肟基与活化的羧基反应,得到1,2,4-噁二唑衍生物,如上述方案所示。然后,在需要时,1,2,4-噁二唑衍生物可以与其他试剂反应,得到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
根据其中Y1是羧基的式(1b)的化合物的方法,在羧基COOH转化成酰氯等之后,酰氯与偕胺肟衍生物或肼衍生物反应,得到1,2,4-噁二唑衍生物或1,3,4-噁二唑衍生物,如上述方案所示。然后,在需要时,1,2,4-或1,3,4-噁二唑衍生物可以与其他试剂反应,得到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32
如上所示,通过使用式(1b)代表的化合物,其是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中间体,可以根据一般和简便的方法制备1,2,4-或1,3,4-噁二唑衍生物。
在式(1b)中,Y2相应于式(1)或(1a)中的Q11、Q21或Q31,在需要时,可以进行使Y2转化成所需的Q11、Q21或Q31的任何反应。
可以通过组合两个以上的有机合成步骤来制备式(1b)代表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式(1c)的化合物作为原料来制备式(1b)的化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33
在式(1c)中,Y1具有与式(1b)中相同的含义,即,Y1代表CN、COOH或偕胺肟基。Y1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转化成-L41-L42-Y2
式(1b)代表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如下所示那些,然而不限于此。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4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6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7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8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49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51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531
(1)-3添加剂
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是由含有至少一种式(1)或(1a)代表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光学膜。光学膜可以是任何自支持的膜或非自支持的膜,如由基板支持的固化膜。组合物的一个例子是表现出液晶性的液晶组合物。优选地,组合物含有式(1)或(1a)的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更具体而言,组合物优选含有等于或大于50质量%的式(1)或(1a)的化合物。组合物可以含有式(1)的化合物之外的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本发明可以使用的液晶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组合物还可以含有与式(1)的化合物组合使用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作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的例子,下面详细说明了能够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能够减少缺陷的试剂(hajiki)、聚合引发剂和聚合性单体。
能够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
组合物在空气界面处可以沿着空气界面倾斜角取向。倾斜角可以根据组合物中所用的液晶性化合物或添加剂的类型变化,因此,必须根据目的调节到适宜的范围。
可以通过使用外力如应用电场或磁场或加入任何添加剂控制倾斜角。加入任何添加剂是优选的。添加剂的例子包括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以上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40脂肪族基团的化合物和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以上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6-40脂肪族低聚硅氧烷氧基团的化合物。例如,JPA No.2002-20363中公开的具有排除体积效果的疏水性化合物可以用作能够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如果组合物是涂布液等,总质量是固体总质量,以下,该术语具有相同含义),加到组合物中的能够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的量优选为0.001~20质量%,更优选0.01~10质量%,再更优选0.1~5质量%。
能够减少缺陷的试剂(hajiki):
通常,任何聚合物可以加到组合物中,以防止在涂布步骤中出现的任何缺陷。使用的聚合物没有限制,除非将聚合物加到组合物中会改变倾斜角或显著抑制组合物的取向。
聚合物的例子包括记载在JPA No.8-95030中的那些;其中,纤维素酰化物是优选的。本发明可以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的例子包括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羟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从避免抑制取向的观点来看,聚合物加到组合物中的量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0.1~8质量%,再更优选0.1~5质量%。
聚合引发剂:
当使用组合物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时,例如,将组合物加热到组合物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然后在保持取向的同时冷却。按此方式,可以获得由固定取向的组合物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而不会损失取向态。可选择地,可按以下方式得到该层。将含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加热到组合物表现出液晶相的温度,然后聚合并冷却,从而固定取向。在本发明中,后一种方式,即利用聚合的方式来固定取向态是优选的。聚合反应的例子包括使用热聚合引发剂的热聚合反应、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的光聚合反应以及通过电子束照射的聚合。从避免支持体变形或变质等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光聚合反应或通过电子束照射的聚合。
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α-羰基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No.2,367,661和2,367,670中)、偶姻醚(记载于美国专利No.2,448,828中)、α-烃-取代的芳香族偶姻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No.2,722,512中)、多核醌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No.3,046,127和2,951,758中)、三芳基咪唑二聚体和p-氨基苯基酮的组合(记载于美国专利No.3,549,367中)、吖啶或吩嗪化合物(记载于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Tokkai)syo No.60-105667和美国专利No.4,239,850中)和噁二唑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No.4,212,970中)。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光聚合引发剂加到组合物中的量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0.5~5质量%。
聚合性单体:
组合物可以含有聚合性单体。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聚合性单体没有限制,只要单体可以与式(1)的化合物相容并且不会显著影响组合物的取向。优选的是具有聚合性烯建式不饱和基团,如乙烯基、乙烯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计,聚合性单体加到组合物中的量优选为0.5~50质量%,更优选1~30质量%。从改善与取向层粘合的观点来看,使用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的任何单体是优选的。
组合物可以制备成涂布液。用于制备涂布液的溶剂优选选自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酰胺类(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如,二甲亚砜),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啶)、烃类(例如,苯或己烷)、烷基卤化物(例如,氯仿或二氯甲烷),酯类(例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丁酯)、酮类(例如,丙酮或甲基乙基酮)和醚类(例如,四氢呋喃或1,2-二甲氧基乙烷)。其中,酯类和酮类是优选的;酮类是更优选的。可以混合使用多种有机溶剂。
1.-(4)制备光学膜的方法
可以通过固定组合物的取向来制备本发明的光学膜。光学膜可用作光学元件如延迟片。
制备光学膜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说明如下。然而,不限于以下方法。
首先,将含有式(1)的化合物的组合物涂布在支持体的表面上或形成在支持体上的取向层的表面上。在需要时,加热组合物,然后在所需取向态取向。接下来,进行聚合以固定取向态。按此方式,可以制备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加到组合物中的添加剂的例子包括上述能够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能够减少缺陷的试剂(hajiki)、聚合引发剂和聚合性单体。
可以根据各种技术将涂布液涂布到表面上(例如,线棒涂布、挤出涂布、直接凹版涂布、反向凹版涂布方法和口模涂布)。
为实现均匀取向,优选使用取向层。然而,为实现其中光轴方向沿着层面的法线方向的取向,即,垂直取向(homeotropic alignment),可以不需要任何取向层。
可以通过以下各种方法提供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取向层:摩擦处理由有机化合物(优选聚合物)形成的层,倾斜气相沉积(oblique vaperdeposition),形成具有微槽的层,或根据Langmuir-Blodgett(LB)膜方法沉积有机化合物(例如,ω-二十三碳酸、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和硬脂酸甲酯)。此外,已知的还有经施加电场或磁场或光照射而赋予取向功能的取向层。
取向层没有限制,只要其能够控制组合物的取向。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摩擦处理或用光照射形成的取向层。特别优选通过摩擦处理形成的取向层。通常,通过用纸或布沿相同方向摩擦聚合物层的表面几次进行摩擦处理。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根据EKISYOU BINRAN(Handbook of LiquidCrystal),Maruzen出版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摩擦处理。取向层的厚度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0.05~3μm。
接下来,为固定取向态,优选地,进行聚合。优选地,使用含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并利用光照射进行组合物的聚合。优选使用紫外线。照射能优选为10mJ/cm2~50J/cm2,更优选50mJ/cm2~800mJ/cm2。为加速光聚合反应,可以在加热下进行光照射。气氛中的氧浓度可能对聚合度有影响,因此,当在空气中的聚合不能得到所需聚合度时,优选通过用氮气置换空气来降低氧浓度。氧浓度优选等于或小于10%,更优选等于或小于7%,最优选等于或小于3%。
在本发明中,“固定的取向态”的含义是指典型和最优选的状态,即,保持取向的状态;然而,不限于典型状态。更具体而言,“固定的取向态”的含义是指在0~50℃的温度下,或者在-30~70℃严格的条件下,没有流动性的状态不随任何外场或任何外力变化并且稳定地保持。应注意,在通过固定取向态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之后,组合物不再具有液晶性。例如,在因热或光而发生聚合或交联反应之后,液晶性化合物可能失去其液晶性。
2.延迟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透明支持体和在透明支持体上的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延迟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是本发明的光学膜。
制备光学膜的材料或方法与上述那些相同,其优选的例子也与上述那些相同。
作为透明支持体,可以使用光透过率为80%以上的基板。聚合物膜和玻璃板是优选的。构成聚合物膜的聚合物的例子包括纤维素酰化物(例如,纤维素二乙酸酯和纤维素三乙酸酯)、降冰片烯聚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酯。还可以使用市售的聚合物。其中,从光学性能的观点来看,纤维素酰化物是优选的,任何低级脂肪酸的纤维素酯是更优选的。低级脂肪酸是C6或更短的脂肪酸,低级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量优选为2(例如,纤维素乙酸酯)、3(例如,纤维素丙酸酯)或4(例如,纤维素丁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是特别优选的。混合的脂肪酸酯是优选的,如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和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根据溶剂流延法形成的纤维素酰化物膜是优选的。此外,还可以使用常规的聚碳酸酯、聚砜和易于表现出双折射的其他聚合物,只要通过分子修饰可以控制其双折射率,如WO00/26705中记载的那些。
用作支持体的聚合物膜可以是光学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取决于光学膜的应用,聚合物膜可以选自具有相应光学性能的各种聚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取向层可以配置在支持体和光学各向异性层之间。
本发明的延迟片可以用作有助于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的光学补偿膜。延迟片可以组入到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独立元件。或者,本发明的延迟片可以作为椭圆偏振片的部分元件与线性偏振膜一起组入到液晶显示装置中。
下面,详细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延迟片的椭圆偏振片。
3.椭圆偏振片
可以通过层合本发明的延迟片和线性偏振膜(下面称作“偏振膜”)制作椭圆偏振片。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椭圆偏振片”用于指也包括通常的圆偏振片。
偏振膜包括碘基偏振膜、含有二色染料的偏振膜和多烯型偏振膜。通常使用聚乙烯醇膜制备碘基偏振膜和含有染料的偏振膜。偏振膜的偏振轴相应于垂直于膜拉伸方向的方向。
优选地,偏振膜配置在延迟片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上。在偏振膜的另一表面上,配置保护膜。保护膜优选是光透光率为至少80%的透明保护膜。透明保护膜通常是纤维素酰化物膜,优选三乙酰基纤维素膜。优选通过溶液流延法形成纤维素酰化物膜。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50~200μm。
4.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具有本发明的延迟片和/或椭圆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延迟片可以提供视角扩大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TN-模式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延迟片(光学补偿片)记载于JPA No.6-214116、美国专利No.5583679和5646703和德国专利No.3911620A1中。用于IPS-模式或FLC-模式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延迟片(光学补偿片)记载于JPA No.10-54982中。用于OCB-模式或HAN-模式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延迟片(光学补偿片)记载于美国专利No.5,805,253和国际公布WO96/37804小册子中。用于STN-模式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延迟片(光学补偿片)记载于JPA No.9-26572中。用于VA-模式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延迟片(光学补偿片)记载于日本专利No.2866372中。
在本发明中,可以参考上述文献制作用于任何模式的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的各种延迟片(光学补偿片)。本发明的延迟片可以用于各种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TN(扭曲向列)模式、IPS(面内切换)模式、FLC(铁电液晶)模式、OCB(光学补偿弯曲)模式、STN(超扭曲向列)模式、VA(垂直取向)模式和HAN(混合取向向列)模式。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包括液晶单元、偏振元件和延迟片(光学补偿膜)。偏振元件通常包括偏振膜和保护膜。可以使用上面关于椭圆偏振片中所述的偏振膜和保护膜。
实施例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根据以下描述的方法评价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组合物。
[实施例1:合成化合物(1)]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591
将异苯二甲腈(20g)加到THF(300mL)和甲醇(150mL)的混合物中,在40℃下滴加羟胺(11mL),然后反应1小时。其后,反应混合物用冰冷却,滴加戊酸酐(30.3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然后在NPM(100mL)和甲苯(100mL)的混合物中共沸脱水2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反应混合物。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50mL甲醇,滴加羟胺(13mL),反应1小时。向其中加入500mL水和并倾析后,生成物用柠檬酸水溶液和水洗涤,然后用硫酸镁干燥。进行柱纯化,得到20.3g偕胺肟衍生物,相对于异苯二甲腈的产率常数(yield constant)为50%。向NMP(50mL)中,加入8.9g偕胺肟衍生物和N,N-二甲基苯胺(5.2mL),然后在用冰冷却的同时滴加异苯二甲腈(3.2g)的NMP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然后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9g(9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1)。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0(6H,t),1.45~1.62(4H,m),1.85~2.00(4H,m),3.00(4H,t),7.65(2H,t),7.80(1H,t),8.27(2H,d),8.38(2H,d),8.52(2H,d),8.95(2H,s),9.12(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texture observation)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30℃,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64℃,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在130~164℃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2:合成化合物(2)]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01
向NMP(50mL)中,加入8.9g偕胺肟衍生物和N,N-二甲基苯胺(5.2mL),然后在用冰冷却的同时滴加均苯三甲酰氯(2.6g)的NMP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然后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8g(88%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2)。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1(9H,t),1.43~1.60(6H,m),1.85~1.98(6H,m),3.05(6H,t),7.70(3H,t),8.30(3H,d),8.45(3H,d),8.95(3H,s),9.28(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2)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201℃,其相从结晶相变为圆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268℃,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2)在210~268℃的温度下表现出圆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3:合成化合物(3)]
化合物(3)根据以下方案制备。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11
向3-氰基苯甲酸(4.1g)中加入甲醇(5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6mL)。1小时后,用稀盐酸中和混合物,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5g(99%产率常数)的偕胺肟衍生物。向其中加入NMP(50mL)并用冰冷却后,向5g偕胺肟衍生物中滴加戊酰氯(3.4g),滴加N,N-二甲基苯胺(5.3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50mL甲苯,然后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然后干燥,得到6.5g(产率常数96%)的噁二唑衍生物。
接下来,使6.5g噁二唑衍生物和亚硫酰氯(3mL)在甲苯(50mL)中于60℃下反应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得到6.8g(99%产率常数)的酰氯衍生物。向根据Macromoleculars,1968,1,318-324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间苯二偕胺肟(isophthalodiamidoxime)(1g)的NMP溶液(50mL)中加入得到的酰氯衍生物(3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1.8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2.4g(7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3)。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1(6H,t),1.47~1.60(4H,m),1.87~1.98(4H,m),3.03(4H,t),7.66~7.75(3H,m),8.32~8.48(6H,m),8.98(2H,s),9.07(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3)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22℃,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62℃,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3)在122~162℃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4:合成化合物(4)]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4)。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21
向根据Medical Chemistry,1972,15,1198-1200中所述方法制备的三偕胺肟衍生物(1g)的NMP溶液(30mL)中加入酰氯衍生物(3.5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2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3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2.3g(6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4)。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1(9H,t),1.43~1.59(6H,m),1.87~1.98(6H,m),3.05(6H,t),7.75(3H,m),8.34(3H,d),8.45(3H,d),8.97(3H,s),9.18(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4)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80℃,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259℃,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4)在180~259℃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5:合成化合物(5)]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5)。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31
向在上述实施例中制备的偕胺肟衍生物(10g)中加入NMP(50mL),同时用冰冷却,然后滴加4-氯丁酰氯(6.2mL),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8.5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10.7g(72%产率常数)的噁二唑衍生物。
接下来,将5.8g噁二唑衍生物和亚硫酰氯(3mL)在甲苯(50mL)中于60℃下反应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得到6.2g(99%产率常数)的酰氯衍生物。向间苯二偕胺肟(950mg)的NMP溶液(50mL)中加入得到的酰氯衍生物(3.1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2.1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浓缩,得到700mg(22%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化合物(5)。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2.40~2.50(4H,m),3.24(4H,t),3.77(4H,t),7.70~7.80(3H,m),8.30~8.45(6H,m),8.95(2H,s),9.08(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5)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46℃,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78℃,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5)在146~178℃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6:合成化合物(6)]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6)。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41
首先,向m-氰基苯甲酰氯(1.4g)中加入THF(20mL),加入THF(15mL)、三乙胺(1.3mL)和根据J.Med.Chem.2001,44,1268中所述方法制备的丁酸酰肼(1.0g)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2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浓缩,得到1.7g(81%产率常数)的肼衍生物。
向肼衍生物(1.7g)中加入三氯氧磷(oxy phosphorous chloride)(4mL),在120℃下搅拌4小时。生成物倒入蒸馏水(40mL)中,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干燥萃取物,冷凝,得到1.1g(71%产率常数)的噁二唑衍生物。
向噁二唑衍生物(1.1g)中加入甲醇(1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0.6mL)。2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蒸馏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1.1g(88%产率常数)的偕胺肟衍生物。
向偕胺肟衍生物(0.52g)和吡啶(0.12mL)的NMP溶液(3mL)中滴加间苯二甲酰氯(0.18g)的乙腈溶液(0.2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甲苯(1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400mg(74%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6)。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0(6H,t),1.45~1.62(4H,m),1.85~1.95(4H,m),2.96(4H,t),7.68(2H,t),7.83(1H,t),8.27(2H,d),8.42(2H,d),8.55(2H,d),8.93(2H,s),9.12(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6)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201℃,相从结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接下来,温度从201℃逐渐降到约190℃,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6)随温度下降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比较例1:合成比较化合物1]
比较化合物1根据以下方案制备。
首先,向m-氰基苯甲酰氯(2g)中加入THF(20mL),加入THF(15mL)、三乙胺(2.6mL)和n-丁醇(1.7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2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浓缩,得到2.4g(96%产率常数)的丁基酯衍生物。
向丁基酯衍生物(2.4g)中加入甲醇(5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1.2mL)。2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浓缩,得到2.8g(99%产率常数)的偕胺肟衍生物。
向偕胺肟衍生物(1.0g)和吡啶(0.3mL)的NMP溶液(5mL)中滴加间苯二甲酰氯(0.39g)的乙腈溶液(0.4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甲苯(1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840mg(77%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比较化合物1。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0(6H,t),1.50~1.60(4H,m),1.75~1.90(4H,m),4.40(4H,t),7.66(2H,t),7.84(1H,t),8.23(2H,d),8.44(2H,d),8.52(2H,d),8.84(2H,s),9.12(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比较化合物1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16℃,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31℃,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比较化合物1在116~131℃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比较例2:合成比较化合物2]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比较化合物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61
向比较例1中制备的偕胺肟衍生物(1.0g)和吡啶(0.3mL)的NMP溶液(5mL)中滴加均苯三甲酰氯(0.35g)的乙腈溶液(0.4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甲苯(1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840mg(77%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比较化合物2。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1(9H,t),1.50~1.65(6H,m),1.80~1.90(6H,m),4.42(6H,t),7.68(3H,t),8.28(3H,d),8.48(3H,d),8.85(3H,s),9.28(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比较化合物2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45℃,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228℃,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比较化合物2在145~228℃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比较例3:合成比较化合物3]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比较化合物3。
将根据Chem.Europ.J.2005,11,3591中所述方法制备的间苯二甲酸单丁酯(3g)和亚硫酰氯(2.4mL)在甲苯(50mL)中于60℃下反应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得到3.3g(99%产率常数)的酰氯衍生物。
向间苯二偕胺肟(0.6g)的NMP溶液(10mL)中滴加得到的酰氯衍生物(1.7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吡啶(0.6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1.6g(90%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比较化合物3。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2(6H,t),1.50~1.60(4H,m),1.80~1.95(4H,m),7.65~7.75(3H,m),7.33(2H,d),7.38(2H,d),8.48(2H,d),8.87(2H,s),9.15(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比较化合物3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26℃,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27℃,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比较化合物3在126~127℃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比较例4:合成比较化合物4]
比较化合物4根据以下方案制备。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81
向三偕胺肟(530mg)的NMP溶液(10mL)中滴加在比较例3中得到的酰氯衍生物(1.7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吡啶(0.6mL)。生成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1.4g(8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比较化合物4。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01(9H,t),1.50~1.60(6H,m),1.80~1.90(6H,m),4.45(6H,t),7.70(3H,t),8.32(3H,d),8.52(3H,d),8.95(3H,s),9.18(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比较化合物4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48℃,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224℃,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比较化合物4在148~224℃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关于得到的式(1)化合物和得到的比较化合物,得到的数据总结在下表中。
表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691
*1:从结晶相到盘状向列相的相变温度
*2:从盘状向列相到各向同性相的相变温度
表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01
*1:从结晶相到盘状向列相的相变温度
*2:从盘状向列相到各向同性相的相变温度
接下来,下面说明制备具有任何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的一些例子。
[实施例7:合成化合物(7)]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7)。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11
向3-氰基苯甲酸(8.2g)中加入甲醇(10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12mL)。1小时后,混合物用稀盐酸中和,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到10g(99%产率常数)的偕胺肟衍生物。向其中加入NMP(50mL)并用冰冷却后,向10g偕胺肟衍生物中滴加4-氯丁酰氯(6.2mL),滴加N,N-二甲基苯胺(8.5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50mL甲苯,然后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水洗涤,然后浓缩,得到10.7g(产率常数72%)的噁二唑衍生物。
接下来,将5.8g噁二唑衍生物和亚硫酰氯(3mL)在甲苯(50mL)中于60℃下反应3小时。蒸馏出甲苯后,得到6.2g(99%产率常数)的酰氯衍生物。向间苯二偕胺肟(950mg)的NMP溶液(50mL)中加入得到的酰氯衍生物(3g),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2.1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水洗涤,然后浓缩,得到700mg的二氯化物衍生物。向二氯化物衍生物(700mg)中,加入NMP(10mL)、碳酸钾(610mg)、丙烯酸(320mg)、碘化钠(330mg)和Ciba Geigy提供的“IRGANOX1010”(20mg),在85℃下搅拌3小时。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690mg(86%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7)。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2.30~2.40(4H,m),3.13(4H,t),4.35(4H,t),5.82(2H,d),6.13(2H,dd),6.42(2H,d),7.70~7.80(3H,m),8.30~8.50(6H,m),8.95(2H,s),9.05(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7)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21℃,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40℃,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7)在121~140℃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8:合成化合物(8)]
按与上述相同方式制备化合物(8)。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21
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82~1.92(4H,m),2.04~2.11(4H,m),3.07(4H,t),4.25(4H,t),5.82(2H,d),6.13(2H,dd),6.42(2H,d),7.65~7.75(3H,m),8.30~8.50(6H,m),8.95(2H,s),9.05(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8)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06℃,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29℃,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8)在106~129℃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9:合成化合物(9)]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9)。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31
将异苯二甲腈(5.12g)加到NMP(20mL)中。向混合物中在40℃下滴加50%羟胺(2.64g)。在50℃下搅拌4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得到含有单偕胺肟衍生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向溶液中滴加4-氯丁酰氯(3.7g),同时用冰冷却,然后滴加N,N-二甲基苯胺(3.7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NMP(50mL)和甲苯(50mL)的混合物,然后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4.5g(45%产率常数)的噁二唑衍生物。向噁二唑衍生物(4.5g)中加入THF(20mL),滴加50%羟胺(1.2g),搅拌4小时,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溶液洗涤,得到乙酸乙酯层。通过柱色谱纯化乙酸乙酯层,得到4.5g(88%产率常数)的偕胺肟衍生物。向偕胺肟衍生物(4.5g)中加入NEP(50mL),滴加间苯二甲酰氯(1.5g)的乙酸乙酯溶液(10mL),同时用冰冷却,再滴加N,N-二甲基苯胺(2.3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向混合物中加入甲苯(50mL),共沸脱水3小时。向生成物中加入400mL乙酸乙酯,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溶液洗涤,浓缩,得到4.1g二氯化物衍生物。向二氯化物衍生物(700mg)中,加入NMP(10mL)、碳酸钾(610mg)、丙烯酸(320mg)、碘化钠(330mg)和Ciba Geigy提供的“IRGANOX1010”(20mg),在85℃下搅拌3小时。生成物倒入稀盐酸中,过滤,用水洗涤,干燥,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714mg(89%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9)。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2.30~38(4H,m),3.13(4H,t),4.38(4H,t),5.82(2H,d),6.13(2H,dd),6.42(2H,d),7.69(2H,t),7.85(1H,t),8.28(2H,d),8.38(2H,d),8.51(2H,d),8.92(2H,s),9.13(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9)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28℃,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41℃,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9)在128~141℃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0:合成化合物(10)]
按与上述相同方式制备化合物(10)。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41
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85~1.92(4H,m),2.02~2.11(4H,m),3.07(4H,t),4.25(4H,t),5.82(2H,d),6.13(2H,dd),6.42(2H,d),7.69(2H,t),7.83(1H,t),8.30(2H,d),8.41(2H,d),8.55(2H,d),8.92(2H,s),9.13(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0)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114℃,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28℃,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0)在114~128℃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1:合成化合物(11)]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1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51
向1,2-乙二醇(12.4g)中加入碳酸氢钠(21g),滴加3-氯丙酰氯(25.4g),同时用冰冷却。在25℃下搅拌3小时后,生成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约200g的含有半醇(half alcohol)衍生物的混合物。向含有半醇衍生物的混合物(20g)中加入THF(100mL)和琥珀酸酐(11.5g),滴加吡啶(10.2mL),同时用冰冷却,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其后,向反应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用稀盐酸洗涤,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反萃取。此外,水层用稀盐酸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得到20.4g(40%产率常数)的半羧酸(half carboxylic acid)衍生物。
向半羧酸衍生物(20.4g)中加入甲苯(100mL)和亚硫酰氯(8.8mL),在100℃下加热浓缩2小时,得到酰氯衍生物。将酰氯衍生物滴加到偕胺肟衍生物(14.6g)、NMP(100mL)和N,N-二甲基苯胺(15.4mL)的混合液中,同时用冰冷却,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甲苯(100mL),在120℃下加热2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乙酸乙酯(400mL),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15g(47%产率常数)的噁二唑衍生物。
向噁二唑衍生物(3.5g)中加入甲苯(50mL)和亚硫酰氯(1mL),在100℃下加热浓缩2小时,得到酰氯衍生物。将酰氯衍生物滴加到二偕胺肟衍生物(850mg)、NMP(50mL)和N,N-二甲基苯胺(1.7mL)的混合液中,同时用冰冷却,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甲苯(50mL),在共沸脱水条件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蒸馏出甲苯,向生成物中加入乙腈(20mL)和三乙胺(1.8mL),在60℃下搅拌2小时。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乙酸乙酯(400mL),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15g(47%产率常数)的噁二唑衍生物。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然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1.4g(3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11)。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3.13(4H,t),3.35(4H,t),4.38~4.48(8H,m),5.82(2H,d),6.13(2H,dd),6.42(2H,d),7.65~7.80(3H,m),8.30~8.50(6H,m),8.95(2H,s),9.05(1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1)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91℃,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08℃,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1)在91~108℃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2:化合物(12)的合成No.1]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1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61
将异苯二甲腈(5.12g)加到NMP(20mL)中。向混合物中在40℃下滴加50%羟胺(2.42g)。在50℃下搅拌4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分次加入琥珀酸酐(4.41g),然后在120℃下加热搅拌5小时。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水洗涤,用碳酸钾(5.56g)水溶液萃取,得到水层。水层用盐酸中和,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用水洗涤,干燥,浓缩,得到约6.8g的含有化合物(12)-A的固体混合物。
向1,2-乙二醇(12.4g)中加入碳酸氢钠(21.0g),滴加3-氯丙酰氯(25.4g),同时用冰冷却。在25℃下搅拌3小时后,生成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17.5g化合物(12)-C。
向含有化合物(12)-A的混合物(5.2g)中加入甲苯(10mL)、DMF(10mg)和亚硫酰氯(2.6mL),在50℃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蒸馏出过量亚硫酰氯和甲苯,从而得到含有化合物(12)-B的混合物。向含有化合物(12)-B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化合物(12)-C(3.6g),滴加二异丙基乙基胺(5.3mL)。在25℃下搅拌1小时后,生成物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溶液洗涤,干燥,然后浓缩,得到含有化合物(12)-D的混合物。混合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7.1g化合物(12)-D。
向化合物(12)-D(7.1g)中加入甲醇(2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1.9g)。搅拌4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水溶液洗涤,得到乙酸乙酯层。乙酸乙酯层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6.6g(85%产率常数)的化合物(12)-E。
向化合物(12)-E(6.6g)中加入乙酸乙酯(70mL)和70mL碳酸氢钠(1.5g)的水溶液,滴加均苯三甲酰氯(1.2g)的甲苯溶液(5m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己烷(200mL),从而经过滤得到晶体。向得到的晶体中加入NMP(20mL)和甲苯(20mL),在共沸脱水条件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蒸馏出甲苯,向生成物中加入乙腈(20ml)和三乙胺(3.0mL),在60℃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乙酸乙酯(100mL),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水溶液洗涤,干燥,然后浓缩得到化合物(12)的粗产物。粗产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4.7g(84%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12)。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3.04(6H,t),3.33(6H,t),4.35~4.50(12H,m),5.82(3H,d),6.12(3H,dd),6.47(3H,d),7.70(3H,t),8.27(3H,d),8.43(3H,d),8.93(3H,s),9.30(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2)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74℃,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70℃,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2)在74~170℃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3:化合物(12)的合成No.2]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12)。
将异苯二甲腈(5.12g)加到NMP(20mL)中。向混合物中在40℃下滴加50%羟胺(2.64g)。混合物在50℃下搅拌4小时,得到含有单偕胺肟衍生物的混合物的溶液。向溶液中分次加入琥珀酸酐(4.41g),然后在120℃下加热搅拌5小时。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50mL乙酸乙酯,用1N HCl洗涤,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反萃取,得到含有噁二唑衍生物的混合物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在40℃下滴加50%羟胺(4.84g),然后在50℃下搅拌4小时。冷却后,生成物用1N HCl中和,经过滤得到沉淀。用水洗涤沉淀,得到约7.3g的含有偕胺肟衍生物的固体混合物。
向含有偕胺肟衍生物的固体混合物(7.3g)中加入NMP(20mL)和均苯三甲酰氯(1.3g),加入N,N-二甲基苯胺(4.1mL),同时用冰冷却。其后,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100℃下再搅拌2小时。冷却后,用1N HCl结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4g三羧酸衍生物。
向三羧酸衍生物(4g)中加入NMP(20mL)、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1.8mL)和甲苯磺酰氯(3.3g),在冷却下滴加N-甲基咪唑(2.8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将生成物倒入甲醇(200mL)中,从而得到沉淀。经过滤得到沉淀,然后用甲醇洗涤。生成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3.2g(61%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12)。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3.04(6H,t),3.33(6H,t),4.35~4.50(12H,m),5.82(3H,d),6.12(3H,dd),6.47(3H,d),7.70(3H,t),8.27(3H,d),8.43(3H,d),8.93(3H,s),9.30(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2)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74℃,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70℃,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2)在74~170℃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4:化合物(13)的合成No.1]
根据以下方案制备化合物(13)。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791
将异苯二甲腈(5.12g)加到NMP(20mL)中。向混合物中在40℃下滴加50%羟胺(2.42g)。在50℃下搅拌4小时后,向混合物中分次加入琥珀酸酐(4.41g),然后在120℃下加热搅拌5小时。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水洗涤,用碳酸钾(5.56g)水溶液萃取,得到水层。水层用盐酸中和,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用水洗涤,干燥,浓缩,得到约6.8g的含有化合物(13)-A的固体混合物。
向1,2-丁二醇(28.4g)中加入碳酸氢钠(12.8g),滴加3-氯丙酰氯(16.0g),同时用冰冷却。在25℃下搅拌3小时后,生成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约16.1g的含有化合物(13)-C的混合物。
向含有化合物(13)-A的混合物(5.2g)中加入甲苯(10mL)、DMF(10mg)和亚硫酰氯(2.6mL),在50℃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蒸馏出过量亚硫酰氯和甲苯,从而得到含有化合物(13)-B的混合物。向含有化合物(13)-B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含有化合物(13)-C的混合物(8.4g),滴加二异丙基乙基胺(5.3mL)。在25℃下搅拌1小时后,生成物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水溶液洗涤,干燥,然后浓缩,得到含有化合物(13)-D的混合物。混合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4.89g的化合物(13)-D。
向化合物(13)-D(4.89g)中加入甲醇(20mL),在40℃下滴加50%羟胺(0.95g)。搅拌4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水溶液洗涤,得到乙酸乙酯层。乙酸乙酯层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4.63g(88%产率常数)的化合物(13)-E。
向化合物(13)-E(4.63g)中加入乙酸乙酯(70mL)和70mL碳酸氢钠(1.06g)的水溶液,滴加均苯三甲酰氯(0.91g)的甲苯溶液(5m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后,向生成物中加入己烷(200mL),从而经过滤得到晶体。向得到的晶体中加入NMP(20mL)和甲苯(20mL),在共沸脱水条件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蒸馏出甲苯,向生成物中加入乙腈(20ml)和三乙胺(3.0mL),在60℃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向生成物中加入乙酸乙酯(100mL),用稀盐酸和饱和盐水溶液洗涤,干燥,然后浓缩得到化合物(13)的粗产物。粗产物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3.8g(85%产率常数)的目标化合物,即,化合物(13)。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70~1.80(12H,m),3.00(6H,t),3.32(6H,t),4.10~4.20(12H,m),5.82(3H,d),6.12(3H,dd),6.40(3H,d),7.68(3H,t),8.25(3H,d),8.40(3H,d),8.93(3H,s),9.27(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3)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70℃,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41℃,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3)在70~141℃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5:化合物(13)的合成No.2]
研究1H-NMR和相变温度,确认按与上述方案的化合物(12)的合成No.2相同方式制备的化合物(13)。
[实施例16:合成化合物(14)]
按与上述方法相似的方法制备下示化合物(14)。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11
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2.20~2.35(6H,m),2.61(6H,t),3.12(6H,t),4.30~4.45(12H,m),5.82(3H,d),6.12(3H,dd),6.47(3H,d),7.71(3H,t),8.25(3H,d),8.45(3H,d),8.93(3H,s),9.27(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4)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76℃,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66℃,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4)在76~166℃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7:合成化合物(15)]
按与上述方法相似的方法制备下示化合物(15)。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21
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95~2.10(6H,m),2.22~2.35(6H,m),2.58(6H,t),3.12(6H,t),4.20~4.30(12H,m),5.85(3H,d),6.15(3H,dd),6.42(3H,d),7.71(3H,t),8.30(3H,d),8.45(3H,d),8.95(3H,s),9.30(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5)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81℃,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50℃,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5)在81~150℃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8:合成化合物(16)]
按与上述方法相似的方法制备下示化合物(16)。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31
通过1H-NMR进行化合物的表征。
1H-NMR(CDCl3)δ:1.70~1.85(12H,m),2.32~2.45(6H,m),2.67(6H,t),3.13(6H,t),4.15~4.23(12H,m),5.80(3H,d),6.14(3H,dd),6.40(3H,d),7.68(3H,t),8.25(3H,d),8.38(3H,d),8.93(3H,s),9.27(3H,s)。
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的化合物质地观察来研究得到的化合物(16)的相变温度。温度升到约90℃,其相从结晶相变为盘状向列相;温度再升到超过132℃,其相变为各向同性液相。即,从这些结果可知,化合物(16)在90~132℃的温度下表现出盘状向列相。
[实施例19:制备均匀取向的化合物(13)的膜]
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涂布PVA-1003(Kuraray提供)的水溶液,在100℃下干燥3分钟,得到PVA-103膜。PVA-103膜的厚度为0.5μm。在膜的表面上根据旋涂法涂布具有以下配方的涂布液,置于100℃恒温槽中1分钟,然后用600mJ紫外线照射固定其取向态。冷却到室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取向态,发现盘状液晶性化合物垂直取向且没有任何缺陷。层厚度为3.6μm。
(涂布液)
·化合物(13)                               100质量份
·下示的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V-(2)    0.2质量份
·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3.0质量份
·二乙基噻吨酮                             1.0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250质量份
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V-(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41
[实施例20:制备均匀取向的化合物(14)的膜]
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涂布PVA-1003(Kuraray提供)的水溶液,在100℃下干燥3分钟,得到PVA-103膜。PVA-103膜的厚度为0.5μm。在膜的表面上根据旋涂法涂布具有以下配方的涂布液,置于100℃恒温槽中1分钟,然后用600mJ紫外线照射固定其取向态。冷却到室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取向态,发现盘状液晶性化合物垂直取向且没有任何缺陷。层厚度为3.4μm。
(涂布液)
·化合物(14)                               100质量份
·上示的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V-(2)    0.2质量份
·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3.0质量份
·二乙基噻吨酮                             1.0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250质量份
[测量Δn和波长分散性]
得到的各膜的光学性能测量如下。
在本说明书中,Re(λ)和Rth(λ)分别指波长λ下的面内延迟(nm)和厚度方向延迟(nm)。
使用KOBRA(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通过将波长λnm的光沿膜法线方向入射到膜上,来测量Re(λ)。使用KOBRA基于三个值计算Rth(λ)。一个值是Re(λ),另两个值是使用面内慢轴(由KOBRA判断)作为倾斜轴(旋转轴),从相对于样品膜法线方向倾斜+40°和-40°的两个方向入射波长为λnm的光而测量的值。在上述测量中,平均折射率的估计值可以从PolymerHandbook(John Wiley&Sons,Inc.)的各种光学膜目录中所例值获得。当样品的平均折射率未知时,可以使用Abbe折射计测量。一些主要光学膜的平均折射率如下:
纤维素酰化物(1.48),环烯烃聚合物(1.52),聚碳酸酯(1.5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聚苯乙烯(1.59)。
使用KOBRA(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通过在40°倾斜方向入射波长为478nm和748nm的光来测量的延迟值,来计算实施例19和20的膜的波长分散值(Re(478nm)/Re(748nm)。
通过以KOBRA(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根据上述方法测量的各膜的Rth(589)值除以各膜的厚度,来计算Δn。结果示于下表。
  Δn   波长分散性
  实施例19   液晶性化合物(13)   0.15   1.10
  实施例20   液晶性化合物(14)   0.14   1.10
下面,详细说明使用式(1)的化合物制备用于OCB-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膜的一些例子。
[实施例21:制备光学补偿膜]
(制备支持体)
通过将具有以下组成的组合物投入混合槽中,并加热搅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纤维素乙酸酯溶液。
纤维素乙酸酯溶液的组成
·乙酰化度60.9%的纤维素乙酸酯        100质量份
·磷酸三苯基酯(增塑剂)                7.8质量份
·磷酸联苯基二苯基酯(增塑剂)          3.9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300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45质量份
·染料(SUMICA FINE CHEM提供的360FP)  0.0009质量份
将16质量份的下示的延迟增加剂、80质量份的二氯甲烷和20质量份的甲醇投入另一混合槽中,加热搅拌制备延迟增加剂溶液。
将464质量份的纤维素乙酸酯溶液与36质量份的延迟增加剂溶液和1.1质量份的二氧化硅微粒(AEROGIL提供的R972)混合,并充分搅拌以制备浓液。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纤维素乙酸酯,延迟增加剂的加入量为5.0质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纤维素乙酸酯,二氧化硅微粒的加入量为0.15质量份。
延迟增加剂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61
使用带式流延机流延得到的浓液,所述带式流延机采用宽度为2m和长度为65m的带。在带上的膜温度达到40℃后,干燥膜1分钟,然后,使用供应有140℃干燥空气的拉幅机沿宽度方向拉伸28%。接下来,用135℃的干燥空气再干燥20分钟,得到含有残余溶剂量0.3质量%的膜。该膜用作支持体(PK-1)。
得到的支持体(PK-1)的宽度为1340mm和厚度为92μm。然后使用椭圆偏振计(M-150,JASCO产品),测量这样制得的纤维素乙酸酯膜在波长590nm下的Re延迟值和Rth延迟值。波长590nm下的Re为38nm,波长590nm下的Rth为175nm。
将氢氧化钾溶解在溶剂中(水/异丙醇/丙二醇=69.2质量份/15质量份/15.8质量份),得到1.0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将溶液以10mL/m2的量涂布到支持体(PK-1)的带侧表面,在约40℃下保持30秒,然后擦掉碱液,用水洗涤,用气刀除去水滴。随后,支持体在100℃下干燥15秒。PK-1与纯水的接触角为42°。
(制备取向层)
使用线棒涂布器#16,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以28mL/m2的量涂布到纤维素乙酸酯膜(PK-1)的表面上。得到的层用60℃空气干燥60秒,然后用90℃空气再干燥150秒。
取向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下示的改性聚乙烯醇                    10质量份
·水                                    371质量份
·甲醇                                  119质量份
·戊二醛(交联剂)                        0.5质量份
·柠檬酸酯(Sankyo Chemical提供的AS3)    0.35质量份
改性聚乙烯醇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871
(摩擦处理)
以20m/min的速度输送膜(PK-1),使用摩擦辊(直径300mm和转速640rpm),以相对于长度方向成45°的方向进行摩擦处理。
(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
使用线棒#3.0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连续涂布到取向层的表面上,所述线棒沿着膜(PK-1)(以速度20m/min输送)的输送方向以470rpm旋转。
(用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涂布液)
·化合物(13)                                    100.0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3.0质量份
·增感剂(Kayacure DETX,Nippon Kayaku提供)    1.00质量份
·含有氟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                    0.40质量份
(Megafac F780,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提供)
·甲基乙基酮                                  500.00质量份
通过从室温到100℃下连续加热涂布的层,同时蒸发溶剂,然后在100℃下加热约90秒,从而使盘状液晶性分子取向。接下来,将膜输送至80℃干燥区,当层面保持在温度为约90℃时,使用发射长度1.6m的160W/cm高压水银灯,以600mW-UV光进行4秒的照射;进行盘状分子的反应,从而分子在取向态固定。随后,膜冷却到室温,然后以卷形式卷收。按此方式,形成卷状光学补偿膜(KH-1)。
从得到的卷状光学补偿膜(KH-1)切下一部分,用作在波长546nm下测量Re的样品。样品在546nm下的Re为30nm。研究光学各向异性层中分子对称轴的平均方向,平均方向是相对于光学补偿膜(KH-1)的长度方向成45°的方向。
此外,使用正交尼科耳偏振观察得到的光学补偿膜的不平坦性。结果,在法线方向和从法线倾斜60°的方向上均没有观察到不平坦性。
[实施例22]
按与实施例21相同方式制备光学补偿膜(KH-2),除了使用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代替上述涂布液.
(用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涂布液)
·化合物(14)                                    100.0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3.00质量份
·增感剂(Kayacure DETX,Nippon Kayaku提供)      1.00质量份
·含有氟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                      0.40质量份
(Megafac F780,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提供)
·甲基乙基酮                                    500.00质量份
从得到的卷状光学补偿膜(KH-2)切下一部分,用作在波长546nm下测量Re的样品。样品在546nm下的Re为29nm。研究光学各向异性层中分子对称轴的平均方向,平均方向是相对于光学补偿膜(KH-2)的长度方向成45°的方向。
此外,使用正交尼科耳偏振观察得到的光学补偿膜的不平坦性。结果,在法线方向和从法线倾斜60°的方向上均没有观察到不平坦性。
[实施例23]
(制备偏振片)
将由PVA(平均聚合度1700和皂化度99.5mol%)制备的PVA膜(厚度80μm,宽度2500mm)纵向单轴拉伸8倍,然后浸渍在30℃的含有0.2g/L碘和60g/L碘化钾的水溶液中5分钟,然后在含有100g/L硼酸和30g/L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此时,膜宽度为1300mm和厚度为17μm。
其后,将PVA膜在20℃的水浴中浸渍10秒,然后在30℃的含有0.1g/L碘和20g/L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15秒,然后在室温下干燥24小时,从而得到碘基偏振膜(HF-1)。
使用聚乙烯醇系粘合剂,将实施例21中制作的光学补偿膜(KH-1)的支持体(PK-1)的表面贴合到偏振膜(HF-1)的一侧表面上,使得光学补偿膜(KH-1)与偏振膜(HF-1)结合。对80μm厚纤维素三乙酸酯膜(TD-80U,FujiFilm产品)进行皂化处理,然后使用聚乙烯醇系粘合剂,将皂化的膜的表面贴合到偏振膜的另一侧表面。
组合这三个膜,使得偏振膜的纵向、支持体(PK-1)的纵向和市售三乙酰基纤维素膜的纵向彼此平行。按此方式,制得偏振片,并用作偏振片(HB-1BR)。
使用聚乙烯醇系粘合剂,将实施例21中制作的光学补偿膜(KH-1)的支持体(PK-1)的表面贴合到偏振膜(HF-1)的一侧表面上,使得光学补偿膜(KH-1)与偏振膜(HF-1)结合。对带有抗反射层的膜(CV-UA,FujiFilm产品)进行皂化处理,然后使用聚乙烯醇系粘合剂,将皂化的膜的表面贴合到偏振膜的另一侧表面。
组合这三个膜,使得偏振膜的纵向、支持体(PK-1)的纵向和市售带有抗反射层的膜的纵向彼此平行。按此方式,制得偏振片,并用作偏振片(HB-1BF)。
[实施例24]
(制备偏振片)
按与实施例23中相同的方式制作两个偏振片(HB-2BR和HB-2BF),除了使用实施例22中制作的光学补偿膜(KH-2)代替光学补偿膜(KH-1)。
[实施例25]
(制备弯曲取向模式液晶单元)
在具有ITO电极的玻璃基板上形成聚酰亚胺的取向层,然后进行摩擦处理。按此方式,制备两个玻璃基板。将基板配置成彼此面对,使得它们的摩擦方向彼此平行;其间的单元间隙为4.5μm。向单元间隙中注入Δn为0.1396的液晶(“ZLI1132”,Merck),从而制得5英寸的弯曲取向模式的液晶单元。
将实施例23中制作的偏振片(HB-1BF)和(HB-1BR)分别贴合到制作的弯曲取向单元的观察者侧表面和背光侧表面。光学各向异性层设置在内部,即,面对单元基板;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与椭圆偏振片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其面对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反平行。
将55Hz方波脉冲电压施加到液晶单元上。采用正常白模式的单元在白显示(white state)时施加2V,黑显示(black state)时施加5V。白显示时的光透过率与黑显示时的光透过率之比被计算作为对比度(白显示/黑显示)。使用测量仪(EZ-Contrast160D,ELDIM提供),测量从黑显示(L1)到白显示(L8)的8阶段视角。目测评价显示颜色的角度依赖性。此外,测定法线方向的对比度(CR:白显示亮度/黑显示亮度)。结果示于下表。
[实施例26]
按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式制作液晶面板,除了偏振片HB-2BF和HB-2BR分别用作观察者侧和背光侧的偏振片;并按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式评价。
表4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11
*对比度等于或大于10,没有灰度反转(gray scale inversion)(在L1和L2之间产生反转)下获得的视角。
从表中结果可知,具有使用化合物(13)或(14)制备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OCB模式液晶显示装置表现出良好的显示特性。
下面,详细说明具有使用式(1)的化合物制备的光学膜的用于TN-模式的延迟片的一些例子。
[实施例27]
(制备透明支持体)
通过将具有以下组成的组合物投入混合槽中,并加热搅拌,溶解各成分,从而制备纤维素乙酸酯溶液(下面,称作“浓液”)。
纤维素乙酸酯溶液的组成
·乙酰化度60.9%的纤维素乙酸酯        100质量份
·磷酸三苯基酯(增塑剂)                6.5质量份
·磷酸联苯基二苯基酯(增塑剂)          5.2质量份
·下示的延迟增加剂(1)                 0.1质量份
·下示的延迟增加剂(2)                 0.2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310.25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54.75质量份
·1-丁醇                              10.95质量份
延迟增加剂(1)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12
延迟增加剂(2)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21
从流延喷嘴将浓液流延到在0℃下冷却的滚筒上。以溶剂含量为70重量%的状态剥离膜,通过针板拉幅机固定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在保持间隙的同时干燥,,使得在溶剂含量为3~5重量%的状态下横向(机器方向的垂直方向)拉伸率变为3%。然后,通过将得到的膜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输送进一步干燥。在温度大于120℃的区域中膜的拉伸率基本上调节为0%(这是因为剥离时膜在机器方向以4%的拉伸率拉伸);横向拉伸率与机器方向拉伸率之比被调节到0.75。按此方式,制作厚度为100μm的纤维素乙酸酯膜。测量得到的膜在波长632.8nm下的延迟值,发现厚度方向的延迟为40nm;面内延迟为4nm。该纤维素酰化物膜用作支持体。
(制备第一下涂层)
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以28mL/m2的量涂布到得到的支持体的表面上,干燥形成第一下涂层。
(用于第一下涂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明胶                            5.44质量份
·甲醛                            1.38质量份
·水杨酸                          1.62质量份
·丙酮                            391质量份
·甲醇                            158质量份
·二氯甲烷                        406质量份
·水                              12质量份
(制备第二下涂层)
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以7mL/m2的量涂布到制备的第一下涂层的表面上,干燥形成第二下涂层。
(用于第二下涂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下示的阴离子聚合物                0.77质量份
·柠檬酸单酯                        10.1质量份
·丙酮                              200质量份
·甲醇                              877质量份
·水                                40.5质量份
阴离子聚合物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31
(制备背层)
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以25mL/m2的量涂布到得到的第一下涂层的另一表面上,干燥形成背层。
(用于背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乙酰化度55%的纤维素乙酸酯          6.56质量份
·二氧化硅消光剂(平均粒径1μm)        0.65质量份
·丙酮                                679质量份
·甲醇                                104质量份
(制备取向层)
通过在甲醇和水(甲醇/水=20/80体积比)的混合溶剂中溶解下示的改性聚乙烯醇和戊二醛(5质量%,相对于改性聚乙烯醇的质量)来制备5质量%的溶液。
改性聚乙烯醇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41
向第二下涂层的表面上涂布该溶液,在100℃下干燥120秒,进行摩擦处理,得到取向层。取向层的厚度为0.5μm。摩擦方向平行于支持体的流延方向。
(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
使用线棒,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连续涂布到取向层的摩擦表面上。
(用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涂布液)
·化合物(13)                                  10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2.0质量份
·下示的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KK-1)      0.1质量份
·氯仿                                        270质量份
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KK-1)
将具有涂层的膜置于100℃的恒温槽中,使液晶分子取向。然后,用200mJ/cm2的紫外线照射涂层,固定取向态,并冷却到室温。按此方式,制得光学补偿膜,用作光学补偿膜(K1-1)。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0.65μm.。
[实施例28]
按与实施例27相同方式制作光学补偿膜(K1-2),除了具有以下组成的涂布液用于制备光学各向异性层。层的厚度为0.66μm。
(光学各向异性层用的涂布液)
·化合物(14)                                   100质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907,Ciba-Geigy提供)   2.0质量份
·上示的控制在空气界面处取向的试剂(KK-1)       0.1质量份
·氯仿                                         270质量份
[光学补偿膜的评价]
按上述方式测量各光学补偿膜的光学性能。
在波长589nm下测量Re和Rth。
波长分散性是指值Re(478nm)/Re(748nm)。
得到的数据示于下表中。
使用超薄切片机制备由实施例27和28中制作的各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超薄层样品;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切片。发现层中的液晶分子混杂取向。
(制备液晶显示装置)
在具有ITO电极的玻璃板上形成聚酰亚胺的取向层,然后进行摩擦处理。按此方式,制备两个玻璃基板。将基板配置成彼此面对,使得它们的摩擦方向彼此垂直;其间的单元间隙为5μm。向单元间隙中注入Δn为0.0969的棒状液晶(“ZL4792”,Merck),从而制得TN-模式的液晶单元。
将制得的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白显示时施加2V,黑显示时施加5V。白显示时的光透过率与黑显示时的光透过率之比(白显示/黑显示)被计算作为对比度。在垂直方向(上下)和水平方向(左右)对比度等于或大于10且没有任何灰度反转的区域被确定为视角。目测评价显示颜色的角度依赖性。结果示于下表。
表5
Figure GSA00000058495000961
从表中结果可知,具有使用化合物(13)或(14)制备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表现出良好的显示特性。

Claims (14)

1.一种包含至少一种式(1)代表的化合物的光学膜:
其中Y11、Y12和Y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或氮原子;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12
其中A11和A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13、A14、A15和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取代;X1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11代表5-元杂环基团;L1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1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13
其中A21和A2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23、A24、A25和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X2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21代表5-元杂环基团;L2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2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21
其中A31和A3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A33、A34、A35和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X3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31代表5-元杂环基团;L3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3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L11、L21和L31每一个独立地代表下式中任一个所示的5-元杂环基团: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31
其中“*”指与6-元环结合的部位;“**”指与L12、L22或L32结合的部位;A41和A4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和X4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A11、A12、A21、A22、A31和A32代表氮原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X1、X2和X3代表氧原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A13、A14、A15、A16、A23、A24、A25、A26、A33、A34、A35和A36代表其中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L21-L22-Q21或-L31-L32-Q31取代的次甲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R11、R12和R13每一个代表式(A)或(C)所示的基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Q11、Q21和Q31代表下示的聚合性基团:
其中R10、R11和R12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烷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式中的Y11、Y21和Y31代表次甲基。
9.一种延迟片,包括透明支持体和在透明支持体上的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光学各向异性层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10.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延迟片和偏振膜的椭圆偏振片。
11.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延迟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1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椭圆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13.一种式(1a)代表的化合物:
(1a)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41
其中R11、R12和R1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或氢原子,条件是R11、R12和R13中的至少两个每一个独立地代表式(A)、(B)或(C):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42
其中A13、A14、A15和A1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11-L12-Q11取代;X1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11代表5-元杂环基团;L1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1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51
其中A23、A24、A25和A2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21-L22-Q21取代;X2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21代表5-元杂环基团;L2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2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52
其中A33、A34、A35和A36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氮原子或次甲基,条件是次甲基中的任何氢原子任选地用基团-L31-L32-Q31取代;X3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L31代表5-元杂环基团;L3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和Q31代表聚合性基团、氢原子、OH、COOH或卤原子。
14.一种式(1b)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61
其中L41代表式(D)、(E)或(F)
Figure FSA00000058494900062
X1、X2和X3每一个独立地代表氧原子、硫原子、亚甲基或亚氨基;Y1代表CN、COOH或偕胺肟基;Y2代表-COOH、-OH、C1-4烷基、卤原子或氢原子;L42代表亚烷基或亚烯基,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CH2或彼此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任选地独立地用选自-O-、-COO-、-OCO-、-OCOO-、-CO-、-S-、-SO2-、-NR-、-NRSO2-和-SO2NR-的至少一个基团取代,其中R代表氢原子或C1-4烷基,或条件是所述亚烷基或亚烯基中的一个氢原子或两个以上的氢原子任选地用一个卤原子或两个以上的卤原子取代。
CN201010143104.XA 2009-03-19 2010-03-19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Active CN101838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8293 2009-03-19
JP068293/2009 2009-03-19
JP060267/2010 2010-03-17
JP2010060267A JP5620129B2 (ja) 2009-03-19 2010-03-17 光学フィルム、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8247A true CN101838247A (zh) 2010-09-22
CN101838247B CN101838247B (zh) 2014-10-22

Family

ID=4273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104.XA Active CN101838247B (zh) 2009-03-19 2010-03-19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524334B2 (zh)
JP (1) JP5620129B2 (zh)
KR (1) KR101668489B1 (zh)
CN (1) CN101838247B (zh)
TW (1) TWI4614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9304A (zh) * 2015-11-30 2018-08-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具备相位差膜的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046B (zh) * 2012-11-30 2016-01-20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1,2,4-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2918171A1 (en) * 2014-03-14 2015-09-16 University of Vienna Novel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their use in modulating organ number
WO2015166991A1 (ja) 2014-05-01 2015-11-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8603099A (zh) 2016-01-26 2018-09-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热材料、树脂组合物及器件
JP6632636B2 (ja) 2016-01-26 2020-01-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修飾無機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熱伝導材料、ならびにデバイス
CN108603008B (zh) 2016-01-26 2021-01-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包含表面修饰无机物的树脂组合物、导热材料及器件
WO2017154907A1 (ja) 2016-03-08 2017-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027035B2 (ja) 2016-11-15 2022-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及び偏光板のセット
CN110234664B (zh) 2017-02-09 2022-07-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导热材料、带导热层的器件
JP2018163189A (ja) 2017-03-24 2018-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光通信装置
JP6944522B2 (ja) 2017-07-14 2021-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修飾無機窒化物、組成物、熱伝導材料、熱伝導層付きデバイス
JP6876800B2 (ja) 2017-07-14 2021-05-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修飾無機窒化物、組成物、熱伝導材料、熱伝導層付きデバイス
EP3653660B1 (en) * 2017-07-14 2024-04-17 FUJIFILM Corpora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layer,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formation composition, disc-shaped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KR102338611B1 (ko) 2017-07-14 2021-12-13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면 수식 무기 질화물, 조성물, 열전도 재료, 열전도층 부착 디바이스
JP6847219B2 (ja) 2017-07-14 2021-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修飾無機窒化物、組成物、熱伝導材料、熱伝導層付きデバイス
WO2019131332A1 (ja) 2017-12-27 2019-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熱伝導材料、熱伝導層付きデバイス、及び熱伝導材料の製造方法
JP7039702B2 (ja) 2018-07-02 2022-03-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フィルム、加飾方法、加飾成型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型フィルム
EP3858885B1 (en) 2018-09-28 2024-05-08 FUJIFILM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heat conductive materials, heat conductive material, heat conductive sheet, device with heat conductive layer, and film
WO2020122116A1 (ja) 2018-12-14 2020-06-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221307B2 (ja) 2019-01-23 2023-02-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熱伝導シート、熱伝導層付きデバイス
CN113348193B (zh) 2019-02-01 2023-08-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热材料形成用组合物、导热材料
JP7182692B2 (ja) 2019-03-28 2022-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熱伝導材料
WO2020262474A1 (ja) 2019-06-27 2020-12-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成型用加飾フィルム、成型物、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EP4001340A4 (en) 2019-07-17 2022-08-24 FUJIFILM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SURFACE-MODIFIED INORGANIC SUBSTANCE
KR20220035462A (ko) 2019-08-26 2022-03-22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도 재료 형성용 조성물, 열전도 재료, 열전도 시트, 열전도층 포함 디바이스
KR20220044784A (ko) 2019-09-27 2022-04-11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도 재료 형성용 조성물, 열전도 재료, 열전도 시트, 열전도층 부착 디바이스
EP4082963A4 (en) 2019-12-26 2023-11-29 FUJIFILM Corporation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THERMOCONDUCTIVE MATERIAL FORMING COMPOSITION, THERMOCONDUCTIVE MATERIAL, THERMOCONDUCTIVE SHEET, AND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RMOCONDUCTIVE LAYER
JP7343613B2 (ja) 2019-12-26 2023-09-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熱伝導シート、熱伝導シート付きデバイス
JPWO2021131792A1 (zh) 2019-12-26 2021-07-01
EP4101892B1 (en) 2020-02-06 2024-02-21 FUJIFILM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thermally conductive sheet, and device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layer
WO2021220794A1 (ja) 2020-04-28 2021-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化合物、液晶組成物、硬化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WO2022270222A1 (ja) 2021-06-21 2022-12-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6991A2 (en) * 2003-07-17 2005-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sition and retardation film
JP2005225819A (ja) * 2004-02-13 2005-08-25 Orient Chem Ind Ltd ピロール環を有するアゾー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68796A (zh) * 2004-08-12 2007-11-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化合物、组合物和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9928B4 (de) 1994-05-31 2006-04-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Optische Kompensationsfolie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einheit
JP2587398B2 (ja) 1994-05-31 1997-03-0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シー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3741340B2 (ja) * 1998-09-21 2006-02-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1,2,4−オキサジアゾール系化合物からなる有機発光素子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ES2926542T3 (es) 2003-04-11 2022-10-26 Ptc Therapeutics Inc Compuestos de ácido 1,2,4-oxadiazol benzoico y su uso para supresión de mutaciones finalizadoras y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es
JP4431454B2 (ja) * 2003-07-17 2010-03-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性化合物、液晶性組成物および位相差板
JP2005128050A (ja) * 2003-10-21 2005-05-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2005274628A (ja) * 2004-03-22 2005-10-06 Fuji Xerox Co Ltd 光記録材料、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4686317B2 (ja) * 2004-09-27 2011-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性組成物、位相差板、および楕円偏光板
TWI422876B (zh) * 2004-09-27 2014-01-11 Fujifilm Corp 遲滯板、橢圓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JP4674213B2 (ja) 2004-11-30 2011-04-20 ピーティー・パブリク ケルタス チウィ キミア ティービーケー 小判情報用紙
JP2006248966A (ja) * 2005-03-10 2006-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化合物、組成物、光学要素、および位相差板
JP5209181B2 (ja) 2005-03-15 2013-06-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化合物、組成物、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16013A (ja) 2005-05-13 2006-11-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性化合物、液晶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薄膜
JP4822861B2 (ja) 2006-02-06 2011-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ィスコティックネマチック材料、組成物、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および化合物
TW200808800A (en) * 2006-05-05 2008-02-16 Astrazeneca Ab MGluR5 modulators V
US8210343B2 (en) 2007-04-16 2012-07-03 Crisplant A/S Sorting system with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6991A2 (en) * 2003-07-17 2005-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 liquid crystalline composition and retardation film
JP2005225819A (ja) * 2004-02-13 2005-08-25 Orient Chem Ind Ltd ピロール環を有するアゾール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68796A (zh) * 2004-08-12 2007-11-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化合物、组合物和薄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9304A (zh) * 2015-11-30 2018-08-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及其制造方法、具备相位差膜的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80582A1 (en) 2015-03-19
JP2010244038A (ja) 2010-10-28
KR20100105484A (ko) 2010-09-29
JP5620129B2 (ja) 2014-11-05
US20100239788A1 (en) 2010-09-23
US8524334B2 (en) 2013-09-03
KR101668489B1 (ko) 2016-10-21
US20130317229A1 (en) 2013-11-28
US8981108B2 (en) 2015-03-17
TW201038542A (en) 2010-11-01
CN101838247B (zh) 2014-10-22
US9481658B2 (en) 2016-11-01
TWI461412B (zh) 2014-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8247B (zh) 光学膜、延迟片、椭圆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和化合物
KR102525256B1 (ko) 액정 화합물 및 광학 필름, 그리고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766991B1 (ko) 중합성 액정 화합물, 액정 조성물, 고분자 재료와 그 제조 방법,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0565252C (zh) 光学各向异性膜、增亮膜、层合光学膜和使用它们的图像显示装置
US6338808B1 (e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and alignment promoter
CN102241642A (zh) 化合物、组合物、延迟片、椭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KR20140049022A (ko) 화합물, 헤이즈 저하제, 액정 조성물, 고분자 재료 및 필름
TWI422876B (zh) 遲滯板、橢圓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CN104662127B (zh) 液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756563B1 (ko) 중합성 액정 화합물, 액정 조성물, 고분자 재료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
US7273641B2 (en) Optically anisotropic element comprising discotic compound
JP2022033442A (ja) 重合体、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光学異方性膜、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10040666A (ko) 중합성 나프탈렌 화합물
US7314654B2 (en) Optically anisotropic element comprising discotic compound
JP2021135434A (ja) 順波長分散性液晶化合物、重合性液晶組成物、硬化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