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507B - 叶轮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叶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507B
CN101734507B CN2009101516539A CN200910151653A CN101734507B CN 101734507 B CN101734507 B CN 101734507B CN 2009101516539 A CN2009101516539 A CN 2009101516539A CN 200910151653 A CN200910151653 A CN 200910151653A CN 101734507 B CN101734507 B CN 101734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rotating shaft
blade
bank not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16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507A (zh
Inventor
细川和宏
佐渡真治
小嶋亮辅
饭塚裕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34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38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ovable piling or advancing arms, frames, plates, or like members with which the articles are maintained in face contact
    • B65H29/40Members rota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article movement, e.g. star-wheels formed by S-shaped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4Paddl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5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rotating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face of material and perpendicular to transport direction, e.g. st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2Banknotes, bills and chequ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的构造能够实现始终稳定的动作并价廉的叶轮机构。第一叶轮(1)从停止状态开始与转轴(4)一起旋转后,通过将第二叶轮(2)的凸起(2c)按压于固定于转轴(4)的销(25)的弹簧(26),使第二叶轮(2)也旋转,在第二叶轮(2)的叶片(2a)与收集在纸币收纳部的纸币接触而受到负荷时,第二叶轮(2)的旋转停止,销(25)离开凸起(2c)而与凸起(2b)抵接,第二叶轮(2)与转轴(4)及第一叶轮(1)一起旋转,利用叶片(1a、2a)进行拍打收集的纸币的后端的动作,当第一叶轮(1)停止时,直到凸起(2c)与销(25)抵接为止第二叶轮(2)旋转后停止,使两个叶轮(1、2)的叶片(1a、2a)以不妨碍纸币导出的方式退避。

Description

叶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设置了放射状叶片的叶轮安装于转轴的叶轮机构,特别是涉及进行纸张状介质的收集和导出的介质收集导出装置等所使用的叶轮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叶轮机构,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机构。 
专利文献1的叶轮机构是,安装了叶轮(旋转部件)的转轴被借助马达而转动的链支承,收集介质时,利用叶轮(旋转部件)的叶片(旋转片)拍打由进给辊排出到收集空间的介质(纸张类)的后端来排列介质,在导出介质时,通过利用马达来转动链从而退避到规定位置。 
另外,专利文献2的叶轮机构的构成为,当使叶轮向规定方向旋转时因离心力而使叶片展开,在收集介质时,通过使叶轮向规定方向旋转叶片展开,利用叶轮的叶片拍打由进给辊排出到收集空间的介质(纸币)的后端来排列介质,在导出介质时,当使叶轮逆转时则叶片闭合因而不妨碍导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085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7015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存在下述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叶轮机构中,需要退避用的专用马达和链,因此存在构造变复杂且成本增高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叶轮机构中,通过伴随叶轮的旋转的离心力来展开叶片,因此容易受到旋转速度或叶片的材质、厚度进而温度变化和长期变化等的影响,因此存在难于获得始终稳定的动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叶轮机构,具备:第一叶轮,其固定于转轴并与该转轴一体地旋转;第二叶轮;以及驱动部件,该叶轮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其能够旋转地嵌合于上述转轴,并在一侧的面上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驱动部件,其设置于上述转轴,该叶轮机构还具备施力单元,其对上述第二叶轮向旋转方向施力,从而使上述第二叶轮的一方的凸起与上述驱动部件抵接,在上述第一叶轮从停止状态开始与转轴一起旋转后,上述第二叶轮受到负荷,使得上述驱动部件离开上述第二叶轮的一方的凸起,上述驱动部件抵接并按压于上述第二叶轮的另一方的凸起,使得上述第二叶轮与上述第一叶轮及转轴一起旋转。 
这样的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构成叶轮,因此在进行介质的导出收集的装置中,作为拍打介质的后端的叶轮机构使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仅仅控制第一叶轮的旋转以而不妨碍两个叶轮的叶片,由于不需要用于使叶轮退避的专用马达、链等,因此能够利用简单构成实现廉价的效果。 
另外,由于使第二叶轮旋转自由地嵌合于转轴的外周,并且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凸起,以一方的凸起与固定于转轴的销抵接的形式利用弹簧施力,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受到负荷后,第一叶轮与转轴一起旋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跨越转轴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因此难于受到旋转速度、叶片的材质、厚度进而温度变化、长期变化等的影响,而能够获得始终稳定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叶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叶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例的纸币收集导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使用了第一实施例的纸币收集导出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叶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叶轮;1a...叶片;2...第二叶轮;2a...叶片;2b...凸起;2c...凸起;3...压紧部件;4...转轴;5...驱动齿轮;6...单向离合器;7...找位部件;7a...被检测部;8...位置检测传感器;10...纸币;11...纸币收纳部;12...工作台;13...进给辊;14...引纸辊;17...逆转辊;18...输送路;21...上面传感器;22...转轴;25...销;26...弹簧;27...抵接部件;28...片簧。 
具体实施方式
[0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叶轮机构的实施例。 
实施例: 
[10]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叶轮的立体图。 
在图中,1是第一叶轮,2是第二叶轮,3是压紧部件,4是转轴,25是销(驱动部件),26是弹簧。 
第一叶轮1嵌合于转轴4的外周,并利用未图示的螺栓等固定于转轴4,从而与转轴4一体地旋转。 
[11]第二叶轮2,按照与第一叶轮1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分离的形式旋转自由地嵌合于转轴4的外周,另外压紧部件3,在与第一叶轮1相反侧的位置按照与第二叶轮2邻接的形式嵌合于转轴4的外周,并且利用未 图示的螺栓等固定于转轴4。 
另外,作为用于使第二叶轮2旋转的驱动部件的销25,以在与压紧部件3之间夹着第二叶轮2的方式被固定于转轴4,从而使第二叶轮2能够相对于转轴4旋转。 
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上,分别在外周大约一半的范围以形成放射状的方式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多片具有弹性(弯曲性)的叶片1a、2a,并且如图2所示在第二叶轮2上,在与第一叶轮1的对置面上,例如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有与销25卡合的作为卡合单元的凸起2b、凸起2c。 
这里,图中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的个数分别表示了四片,但是不限于此。 
弹簧26,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之间被嵌合并安装于转轴4的外周,并且其一端被插入并固定于设置在第一叶轮1上的横孔内,另一端被插入并固定于设置在第二叶轮2的凸起2b上的横孔内,对第二叶轮2产生规定的作用力。 
5是将未图示的马达(驱动源)的旋转传递到转轴4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5经由单向离合器6被安装于转轴4,并且利用该单向离合器6只将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传递至转轴4。 
7是固定于转轴4的找位部件,具有在外周部局部突出形成的被检测部7a。 
8是光学上检测被检测部7a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使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对置,在被检测部7a进入该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之间时,检测被检测部7a,并基于该位置传感器8的检测输出,利用未图示的控制部来进行第一叶轮1的停止位置的控制。 
图3是表示上述构成的第二叶轮2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a)表示转轴4停止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叶轮2借助弹簧26所施加的箭头A方向的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在第二叶轮2的凸起2c与固定于转轴4的销25抵接的位置停止。 
当从该状态将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齿轮5(参照图1)的旋转力经由单向离合器6(参照图1)传递至转轴4时,则转轴4如箭头B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然而此时若叶片2a未受到负荷,则如图3(b)所示保持凸起2c与销25抵接的状态,第二叶轮2追随转轴4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而且由于转轴4与第二叶轮2持续旋转,因此通过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2a与未图示的介质(下述纸币等)接触,如图3(c)所示当受到负荷F时,则第二叶轮2的旋转停止而只有转轴4旋转,因此与转轴4一体地旋转的销25离开凸起2c。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叶片2a与介质接触产生的负荷大于弹簧26的作用力。即,叶片2a的弹力(刚柔性)需要比弹簧26的作用力更强。 
此外,当只旋转转轴4时,则销25不久就碰到第二叶轮2的凸起2b,这由此比作用于叶片2a的负荷F大的旋转力施加于第二叶轮2,因此第二叶轮2与转轴4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4是表示上述构成的叶轮机构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a)表示转轴4停止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位于转轴4外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并且如上述图3中说明那样,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第二叶轮2的凸起2c与销25抵接。 
当从该状态将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齿轮5(参照图1)的旋转力经由单向离合器6(参照图1)传递至转轴4时,则转轴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4(b)所示第一叶轮1与转轴4一体地旋转。 
这时如上述图3中说明那样,第二叶轮2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向在顺时针方向旋转追随第一叶轮1。 
通过该旋转,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开始移动,并且当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旋转规定角度,则如图4(c)所示,叶片1a、2a与收集在其旋转路径途中的纸币10接触,由此叶片1a、2a受到来自纸币的接触负荷。 
这里,如上述图3中说明那样,在第二叶轮2的叶片2a受到负荷的情 形下,旋转被停止(阻止),只有固定于转轴4的第一叶轮1与转轴4一起旋转,由此第一叶轮1的叶片1a弯曲而通过与纸币10的接触位置。 
另外,这时固定于转轴4的销25也离开第二叶轮2的凸起2c。 
而且,第一叶轮1与转轴4一起进一步旋转,在销25碰到第二叶轮2的凸起2b的时刻,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成为跨越转轴4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的状态,进而通过旋转转轴4并借助销25和凸起2b将旋转力施加于第二叶轮2,因此第二叶轮2与转轴4及第一叶轮1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通过该旋转使与纸币10接触的第二叶轮2的叶片2a弯曲而通过与纸币10的接触位置,之后随着转轴4、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的旋转,如图4(d)所示,叶片1a和2a反复进行以拍打纸币10的形式通过接触位置的动作。 
第一叶轮1的旋转,在由位置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固定于转轴4的找位部件7的被检测部7a时停止。 
该旋转停止是通过停止马达的旋转而进行的,此时将第一叶轮1控制为全部叶片1a处于与纸币10不接触的位置。 
在第一叶轮1的旋转停止后,如图4(e)所示,当使纸币10下降而不与第二叶轮2的叶片2a接触时,则第二叶轮2从图4(e)的状态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如图4(f)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凸起2c与销25抵接而停止,返回到与图4(a)相同的状态。 
图5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例的叶轮机构的纸币(介质)收集导出装置的侧视图,(a)是导出时的状态,(b)是收集纸币时的状态。 
在图中10是作为介质的纸币,11是纸币收纳部,12是以能够上下动的形式设置于纸币收纳部11内的纸币收集用的工作台。 
13是进给辊,14是引纸辊,该引纸辊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引纸臂15的一端,引纸臂15的另一端安装于进给辊13的转轴而不接受其旋转。 
16是环状的驱动带,其架设在安装于进给辊13的转轴上的带齿带轮和安装于引纸辊14的轴的带齿带轮上,并且通过该驱动带16将进给辊13的旋转传递至引纸辊14。 
17是逆转辊,安装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转轴4上,该逆转辊17与进给辊13一起配置在纸币收纳部11的纸币出入口。 
对这些第一叶轮1及第二叶轮2与逆转辊17和进给辊13的组合将在后面通过图6进行说明。 
18是输送路,其朝向与工作台12上所收集的纸币10的收集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于纸币收纳部11的纸币进出口侧,第一叶轮1及第二叶轮2和逆转辊17配置成:在纸币收纳部11的前部侧并且位于在输送路18的下侧,纸币收纳部11的前部设置有槽或者孔等,用于在第一叶轮1及第二叶轮2旋转时使叶片1a和2a的前端进入纸币收纳部11内。 
19是纸币检测传感器,其在光学上检测通过输送路18的纸币10,20是底部挡块,其以与纸币收纳部11的纸币出入口相对置的形式设置于纸币收纳部11的后部内表面,21是上面传感器,其在光学上检测工作台12上的最上面的纸币10。 
这里,底部挡块20是使借助进给辊13和逆转辊17而被送入纸币收纳部11内的纸币10碰撞并停止的部件,设置有未图示的弹簧等,能够吸收碰撞的纸币10的动能。 
图6是纸币收集导出装置的主视图,如该图所示,两个进给辊13被设置于转轴22,并且在该进给辊13的下侧配置有两个安装于转轴4的逆转辊17。 
进给辊13和逆转辊17分别具有跨越外周全体区域的槽,并且通过彼此的槽以非接触的状态啮合。 
第一叶轮1为两个一组、按照位于逆转辊17的两外侧的形式设置两组,第二叶轮2各一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叶轮1之间。 
在利用纸币收集导出装置的纸币处理装置等中,这些逆转辊17和至少两组以上的第一叶轮1、第二叶轮2,通过配置在所处理的纸币10中长边 方向长度最短的纸币1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范围内,因而即使对于这样的长边方向长度最短的纸币10,也能够利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和2a拍打并拉出。 
这里,两个叶轮1、2和逆转辊17的配置和个数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第二叶轮2的两侧配置有第一叶轮1的情况下,由于利用单一的第二叶轮2的叶片2a和两个第一叶轮1的叶片1a进行拍打,因此施加于纸币10的力,与叶片1a和叶片2a出现差值,因此也可以通过改变叶片1a和叶片2a的材质或宽度或者改变这两者,使纸币10受到的力成为相同程度。 
对上述构成的纸币收集导出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另外,下面说明的各部的动作,是基于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部的程序(软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而控制的。 
首先,导出纸币10时,第一叶轮1在如图1所示的固定于转轴4的找位部件7的被检测部7a被位置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的位置停止,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如图5(a)所示,位于转轴4的外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以不进入纸币收纳部11内和输送路18中的方式退避。 
在这种状态下使工作台12上升,并使工作台12上的最上面的纸币10与引纸辊14抵接之后,当利用未图示的马达使进给辊1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则进给辊13的旋转借助驱动带16而被传递至引纸辊14,使引纸辊1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纸币10被从纸币收纳部11导出并被送至进给辊13侧。 
这时,由于借助单向离合器6而不向安装有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及逆转辊17的转轴4传递上述马达的旋转,因而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及逆转辊17不旋转,因此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保持退避状态。 
被送至进给辊13侧的纸币10,借助进给辊13的旋转而被送到输送路18,并被未图示的输送单元输送。 
在收集纸币时,使工作台12在上面检测传感器21检测最上面的纸币 10的位置待机,并借助未图示的马达使进给辊1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由于上述马达的旋转被传递到安装有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及逆转辊17的转轴4,因此第一叶轮1和逆转辊17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如图4中说明的那样,第二叶轮2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而且,如在图4中说明的那样,当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与纸币10抵接,第二叶轮2的旋转停止时,并且第一叶轮1继续旋转,固定于转轴的销25在碰到第二叶轮2的凸起2b时,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跨越转轴4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并且如图4(b)所示的那样,第二叶轮2也与第一叶轮1一起旋转。 
在这种状态下,当纸币10被从输送路18输送来时,则该被输送来的纸币10被进给辊13和逆转辊17挟持,并借助进给辊13和逆转辊17的旋转被送入纸币收纳部11内。 
并且,被送入纸币收纳部11内的纸币10,碰撞到底部挡块20而停止并落下,然而此时纸币10的后端如图4(b)所示被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拍打,而被按压到工作台12上的纸币10上,从而能够以不妨碍后续的纸币10收集的方式排列。 
当收集结束,则在由位置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固定于转轴4的找位部件7的被检测部件7a的位置,停止马达以使第一叶轮1停止。 
由此如在图4中说明的那样,第二叶轮2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位于转轴4的外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以不进入纸币收纳部11内及输送路18中的方式退避。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叶轮机构,由于利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构成叶轮,因此在进行介质的导出收集的装置中,在作为拍打收集的介质的后端的叶轮机构使用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控制第一叶轮的旋转能够以不妨碍介质导出的方式使两个叶轮的叶片退避,由于不需要用于使叶轮退避的专用马达、链等,因此获得以简单的构造能够便宜地实现这样的效果。 
另外,使第二叶轮旋转自由地嵌合于转轴的外周,并且以大致180 度的间隔设置凸起,利用弹簧施力使一方的凸起与固定于转轴的销抵接,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受到负荷后,由于第一叶轮与转轴一起旋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跨越转轴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因此难于受到旋转速度、叶片的材质、厚度进而温度变化、经年变化等的影响,也能够获得始终稳定的动作。 
此外,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跨越转轴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由此在收集介质时,能够在相同时刻同样地抑制收集在工作台上的介质的翘起,能够防止发生与依次被送入的后续的介质碰撞所致的堵塞等的收集不良,从而获得正确地进行收集的效果。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该实施例,在例如图5所示的纸币收集导出装置中,在纸币收纳部11外以及输送路18外并且在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附近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叶片1a、2a抵接的平板状的抵接部件27。 
这里抵接部件27,按照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1a、2a抵接的形式倾斜设置,然而只要是能够对第二叶轮2的叶片2a施加负荷的构造,则可以任意选择抵接部件27的形状、设置位置。 
另外,抵接部件27也可以设置成只与第二叶片2的叶片2a抵接的形式。 
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8是表示上述构成的第二实施例的叶轮机构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8(a)表示转轴4停止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位于转轴4的外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并且如上述图3中说明那样,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使第二叶轮2的凸起2c与销25抵接,并使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1a、2a与抵接部件27抵接。 
当从该状态将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齿轮5(参照图1)的旋转力经由单向离合器6(参照图1)而传递至转轴4时,则转轴4向顺时针方向 旋转。 
这时,由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1a、2a与抵接部件27抵接而受到负荷,因此如图8(b)所示旋转自由的第二叶片2相对于转轴4不旋转,而只有固定于转轴4的第一叶轮1旋转。 
由此第一叶轮1的叶片1a移动并通过与抵接部件27的抵接位置,固定于转轴4的销25离开第二叶轮2的凸起2c。 
而且,第一叶轮1与转轴4一起进一步旋转,在销25碰到第二叶轮2的凸起2b的时刻,如图8(c)所示,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成为跨越转轴4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的状态,进而通过旋转转轴4并借助销25和凸起2b对第二叶轮2施加旋转力,因此如图8(d)所示,第二叶轮2与转轴4和第一叶轮1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旋转第一叶轮1的叶片1a移动并通过与抵接部件27的抵接位置。 
之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与转轴4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叶轮1的旋转,在由位置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固定于转轴4的找位部件7的被检测部7a时停止。 
该旋转停止是通过停止马达的旋转而进行的,此时如图8(e)所示控制第一叶轮1,使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1a处于与抵接部件抵接的位置。 
由此第二叶轮2从图8(e)的状态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如图8(f)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凸起2c与销25抵接而停止,返回到与图8(a)相同的状态。 
根据上述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叶轮机构,在进行介质的导出收集的装置中,在作为拍打收集的介质的后端的叶轮机构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而且根据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获得使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跨越转轴4的全周放射状地快速地展开的效果。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叶轮的立体图。 
该实施例,例如在图5所示的纸币收集导出装置中,在纸币收纳部11和输送路18外并且在第二叶轮2附近的位置配置片簧28,并且在第二叶轮2的外周设置能够与片簧28的顶端卡合及解除的卡合部2d。 
该卡合部2d设置在第二叶轮2的宽度方向离开叶片2a的位置,其形状表示为凸起状,但也可以是凹部状。 
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11是表示利用上述构成的第三实施例的叶轮机构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11(a)表示转轴4停止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位于转轴4的外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并且如上述图3中说明的那样,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使第二叶轮2的凸起2c与销25抵接,进而第二叶轮2的卡合部2d与片簧28的前端卡合。 
当从该状态将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驱动齿轮5(参照图1)的旋转力经由单向离合器6(参照图1)而传递至转轴4时,转轴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第二叶轮2的卡合部2d与片簧28的前端卡合而受到负荷,因此图11(b)所示,旋转自由的第二叶片2相对于转轴4不旋转,而只有固定于转轴4的第一叶轮1旋转。 
由此第一叶轮1的叶片1a移动,且固定于转轴4的销25离开第二叶轮2的凸起2c。 
而且,第一叶轮1与转轴4一起进一步旋转,在销25碰到第二叶轮2的凸起2b的时刻,如图11(c)所示,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1a、2a成为跨越转轴4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的状态,进而通过旋转转轴4并借助销25和凸起2b对第二叶轮2施加旋转力,因此第二叶轮2的卡合部2d离开片簧28的前端(卡合被解除),如图11(d)所示,第二叶轮2与转轴4和第一叶轮1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之后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2与转轴4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叶轮1的旋转,在由位置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固定于转轴4的找 位部件7的被检测部7a时停止。 
该旋转停止是通过停止马达的旋转而进行的,此时如图11(e)所示控制第一叶轮1,使旋转方向的前端侧的叶片1a移向片簧28的位置。 
而且,第二叶轮从图11(e)的状态借助弹簧26的作用力,如图11(f)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凸起2c与销25抵接,同时卡合部2d与片簧28的前端卡合,使第二叶轮2停止,返回到与图11(a)相同的状态。 
根据上述说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叶轮机构,在进行介质的导出收集的装置中,在作为拍打收集的介质的后端的叶轮机构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而且在该第三实施例中,由于片簧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未接触,因此获得能够防止叶片的磨损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驱动部件采用了在转轴4上固定有销25的构造,然而也可以代替销25而在转轴4的外周形成圆柱形等的支柱作为驱动部件。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叶轮1的叶片1a和第二叶轮2的叶片2a分别在大致180度的范围设置,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120度的范围分三份,或以90度的范围分四份,在这种情况下关于防止叶片1a、2a进入纸币收纳部11和输送路18内的构造、控制等可以作成简单的构造,增大了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叶轮机构,不限于进行纸币的收集和导入的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对债券、证书等的介质进行处理的装置,还可以适用于只进行这些介质的收集的装置。 

Claims (6)

1.一种叶轮机构,具备:第一叶轮,其固定于转轴并与该转轴一体地旋转;第二叶轮;以及驱动部件,
该叶轮机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叶轮,其能够旋转地嵌合于所述转轴,并在一侧的面上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
所述驱动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转轴,
该叶轮机构还具备施力单元,其对所述第二叶轮向旋转方向施力,从而使所述第二叶轮的一方的凸起与所述驱动部件抵接,
在所述第一叶轮从停止状态开始与转轴一起旋转后,所述第二叶轮受到负荷,使得所述驱动部件离开所述第二叶轮的一方的凸起,所述驱动部件抵接并按压于所述第二叶轮的另一方的凸起,使得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一叶轮及转轴一起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叶轮,分别在外周且在半周的范围内放射状地设置多片叶片,
在所述第二叶轮旋转时,所述第一、第二叶轮的叶片跨越所述转轴的全周放射状地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叶轮,以位于具有收集介质并能够升降的工作台的介质收纳部,和朝向与所述工作台上的介质的收集方向正交的方向而设置的输送路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介质收纳部的介质收纳导出口,
在将从所述输送路输送来的介质送入所述介质收纳部并收集在所述工作台上时,使所述第一、第二叶轮的叶片旋转,利用叶片拍打所述介质的后端,
收集处理结束后,使所述第一、第二叶轮的叶片位于所述转轴的大致半周的范围内,并使所述叶片停止而不进入所述输送路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叶轮在旋转途中,叶片与收集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介质接触而受到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至少与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抵接的抵接部件,利用该抵接部件承受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叶轮的附近设置片簧,并将能够对该片簧的前端卡合、解除卡合的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叶轮的外周,通过使该卡合部与所述片簧前端卡合来承受负荷。 
CN2009101516539A 2008-11-14 2009-07-20 叶轮机构 Active CN101734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2763 2008-11-14
JP2008292763A JP5223613B2 (ja) 2008-11-14 2008-11-14 羽根車機構及び媒体取扱い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27096A Division CN102514956A (zh) 2008-11-14 2009-07-20 叶轮机构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507A CN101734507A (zh) 2010-06-16
CN101734507B true CN101734507B (zh) 2011-12-21

Family

ID=4227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27096A Pending CN102514956A (zh) 2008-11-14 2009-07-20 叶轮机构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CN2009101516539A Active CN101734507B (zh) 2008-11-14 2009-07-20 叶轮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27096A Pending CN102514956A (zh) 2008-11-14 2009-07-20 叶轮机构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23613B2 (zh)
KR (2) KR101130233B1 (zh)
CN (2) CN1025149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737B2 (ja) * 2009-04-13 2012-12-26 ノティレス 曉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ーラ
KR101026901B1 (ko) * 2009-08-28 2011-04-04 노틸러스효성 주식회사 지폐 분리집적장치
JP4941529B2 (ja) * 2009-09-16 2012-05-3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羽根車機構及び羽根車機構を用いた集積装置
KR101868150B1 (ko) * 2011-12-22 2018-06-18 효성티앤에스 주식회사 매체 조출 집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089693B2 (ja) * 2012-12-27 2017-03-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取込繰出装置、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扱装置
CN105046810B (zh) * 2015-07-30 2019-03-2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7170149B (zh) * 2017-07-19 2022-10-1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传送装置及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CN109761085A (zh) * 2018-12-31 2019-05-17 天津市旭辉恒远塑料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防皱压辊
WO2020148871A1 (ja) * 2019-01-17 2020-07-23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搬送部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840A (en) * 1992-09-17 1996-09-10 Laurel Bank Machines Co., Ltd. Bill receiving and feeding-out apparatus
CN1129874C (zh) * 1998-10-12 2003-1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纸币存取款装置
CN1880207A (zh) * 2002-10-16 2006-12-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纸币积存输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8605B2 (ja) * 1990-02-02 1995-10-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羽根車機構
JP2753386B2 (ja) * 1990-11-19 1998-05-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紙葉類堆積装置
JP3284062B2 (ja) * 1996-09-30 2002-05-20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インペラ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のインペラ駆動機構を備えたポンプ
JP3184820B2 (ja) 1999-04-27 2001-07-09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3835144B2 (ja) 2000-09-06 2006-10-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4257705B2 (ja) 2004-03-04 2009-04-22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繰出装置、回転部材、及びガイド部材
JP4551675B2 (ja) * 2004-03-08 2010-09-2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2005263446A (ja) * 2004-03-19 2005-09-29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紙葉類取扱装置と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羽根車
JP2006021861A (ja) * 2004-07-07 2006-01-26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紙葉類集積分離装置
JP4752583B2 (ja) * 2006-04-10 2011-08-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葉類分離集積機構
JP2007290850A (ja) * 2006-04-27 2007-11-08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紙葉類集積繰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840A (en) * 1992-09-17 1996-09-10 Laurel Bank Machines Co., Ltd. Bill receiving and feeding-out apparatus
CN1129874C (zh) * 1998-10-12 2003-1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纸币存取款装置
CN1880207A (zh) * 2002-10-16 2006-12-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纸币积存输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51098A 2005.09.15
JP特开2007-290850A 2007.11.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44830B1 (ko) 2013-03-19
JP5223613B2 (ja) 2013-06-26
CN102514956A (zh) 2012-06-27
CN101734507A (zh) 2010-06-16
KR101130233B1 (ko) 2012-03-26
KR20100054706A (ko) 2010-05-25
JP2010116264A (ja) 2010-05-27
KR20110110744A (ko) 201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4507B (zh) 叶轮机构
CN101734526B (zh) 介质导出收集装置
CN101445195A (zh) 叶轮机构
CN100586827C (zh) 纸张物品的聚集输出装置
JP5141577B2 (ja) 紙葉類分離集積機構
CN102020132B (zh) 叶轮机构以及利用叶轮机构的收集装置
KR970007740B1 (ko) 종이의 성질 및 상태 검지장치
CN101934949B (zh) 介质集聚装置
CN103646465A (zh) 一种纸币聚集和分离装置及自助金融设备
CN105730027A (zh) 一种进出卡结构
EP0611718B1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CN102396007A (zh) 用于现金提款机的呈现、缩回和清理机构
CN102236932A (zh) 收纳送出机构
JP2011522338A (ja) ベルト型紙幣計数機
CN208796345U (zh) 一种介质收纳装置及介质存储机
JP3772041B2 (ja) 紙幣収容装置
JPH0221038B2 (zh)
KR101673532B1 (ko) 지폐 계수기
JP5608814B2 (ja) 紙葉類識別装置
JP2019128813A (ja) 不正検知機構、紙葉搬送装置、及び紙葉取扱装置
JPH0317738B2 (zh)
US632448A (en) Paper assembling and stapling machine.
JPS6382238A (ja) 紙葉類取込み装置
JP2003276924A (ja) 紙幣搬送装置
JPH03162332A (ja) 紙葉類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