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68B - 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68B
CN1017268B CN89104632A CN89104632A CN1017268B CN 1017268 B CN1017268 B CN 1017268B CN 89104632 A CN89104632 A CN 89104632A CN 89104632 A CN89104632 A CN 89104632A CN 1017268 B CN1017268 B CN 1017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conveyer belt
gathering
dressing
garmen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9104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77A (zh
Inventor
马斯·英格瓦·戴维逊
丹·戴维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on Construction AB
Original Assignee
Eton Constructi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SE88020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SE465904B/sv
Priority claimed from SE8802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SE500394C2/sv
Application filed by Eton Construction AB filed Critical Eton Constructi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9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8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38Cutting-out; Stamping-out
    • B26F1/3806Cutting-out; Stamping-out wherein relative movements of tool head and work during cutting have a component tangential to the work surface
    • B26F1/3813Cutting-out; Stamping-out wherein relative movements of tool head and work during cutting have a component tangential to the work surface wherein the tool head is moved i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work in a coordinate system fixed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
    • B26F1/382Cutting-out; Stamping-out wherein relative movements of tool head and work during cutting have a component tangential to the work surface wherein the tool head is moved i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work in a coordinate system fixed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in, or substantially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cutt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0Cutting b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83/00Cutting
    • Y10S83/929Particular nature of work or product
    • Y10S83/936Cloth or leather
    • Y10S83/937From continuous or wound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83/00Cutting
    • Y10S83/929Particular nature of work or product
    • Y10S83/936Cloth or leather
    • Y10S83/939Cloth or leather with work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202With product handling means
    • Y10T83/2072By brush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202With product handling means
    • Y10T83/2092Means to move, guide, or permit free fall or flight of product
    • Y10T83/2183Product mover including gripper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202With product handling means
    • Y10T83/2092Means to move, guide, or permit free fall or flight of product
    • Y10T83/2183Product mover including gripper means
    • Y10T83/2187Reciprocating product hand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647With means to convey work relative to tool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从敷料(18)剪切出诸如衣片等零件的装置,它包括有敷设敷料(18)的敷料表面(17)的支承装置(19)及通过滑动装置能在敷料表面上运动的自动剪切机(16)。剪切装置(70、77)由滑动装置运载,剪切装置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地沿要被剪切出的衣片的既定轮廓运动。可作为输送装置一部分的支承装置(19)由弹性可压缩的材料组成,材料的弹性使它形成一个主平面,由于它们弹性,当把力作用在材料上,例如压下剪切装置的下部与收集装置时,在主平面上可形成压陷。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一种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在服装工业中制作一件衣服一般采用包括下述诸工序的工作过程:
1.确定要制作的服装的纺织品部分的构形,即确定各种设计方案、不同尺寸的供生产大量衣片的型板。
2.将设计的衣片布置在敷料上,此时需考虑下列因素:
a.服装的每个衣片应得到正确的衣料边线,这相当于它处在服装上的那块衣片的正确边线(许多衣片会按相同轮廓形状进行两次,但应区分左右地作出)。
b.每个衣片对应衣料的结构来说都要有正确的位置(如为获得所要求的悬挂方式,就要使其与织纹方向对应)。
c.如果衣料上有图案,在不同衣片要配上所要的图案时,应使衣片放在衣料上与该图案相吻合处。
d.如a和b项以及衣料有图案的c项要求都已满足,在敷料上布置衣片应采用尽量经济地使用敷料的方法。把成组衣片放在一起,使造成废料的衣片之间的间隙总面积尽量小。通过沿敷料相互混合地安排几件服装的衣片,甚至不同尺寸或不同设计的衣片进行混合安排,往往会得到最佳效果。因此,沿一定长度的敷料安排几件服装的混合衣片,比把一件服装所有的衣片沿着一定长度的敷料进行安排常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考虑到衣料的耗损,如果将较多数量的服装的衣片混合排列,不会获得比达到某一确定的最佳数量的服装衣片进行混合排列更好的效果。沿过长的敷料混合排列也会使工序复杂化。
3.按照预定的布置剪切衣片。
4.收集一批待要进行缝制的衣片。
5.缝合衣片。
当然,希望借助机器将上述的操作和所需要的输送工序尽可能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
进行本发明时的已有技术,英国专利GB2129282介绍了由自动剪切机剪切的不同衣片及不同构形的计算机程序,由此从敷料剪切出不同 衣片,然后把这些衣片收集成组。如何将衣片放置在敷料上是靠人工确定的,但在这阶段采用计算机协助这一点已为人们共知。这意指人们可在数据屏幕上模拟把衣片布置在敷料上,此后计算机给出有关衣料被使用程度的信息,然后用人工再次组织衣片,一直持续到使衣料达到合理的使用程度;用计算机程度控制剪切刀具的外形轮廓以及它们在敷料上的位置。
因而,在初步决定提供给计算机的衣片形式,并将它们相互关联地布置在敷料上之后就可得到剪切出的衣片。
从美国专利US1136048和US3572202中可知(著名的机器加工设备),剪切工作也可将几层衣料一个叠一个地放置,然后强制剪切装置通过所有各层衣料来完成,于是可得到许多相同的衣片。当然,这样的设备是为生产大量相同服装系列产品而制造的。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敷料是以这种方式铺放在剪切台上,即托架包括衣料辊子,它在剪切台上移动,同时把敷料送出。通过使托架在剪切台上移动几次,衣料就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可使用一穿刺刀作为剪切工具,这可从美国专利3572202中了解到,该刀子上下移动地穿过各层衣料。
然而,由于要求刀具要很锐利,并能以最佳方式穿过衣料地进行剪切,所以这种刀具同时暴露出严重的磨损问题。人们也试图采用其他装置,例如用激光束或水束,但是利用它们剪切缝合衣料时,尚未得到任何有利的效果。在采用后一种类型的剪切装置时,为控制剪切工具而使用上述的计算机系统已人所共知。
从美国专利US4385956和US4462292中了解到用一层材料进行自动剪切,其中介绍了利用滚刀进行剪切的情况。
为了把剪切出的衣片收集成适于连续制作中进行处理的组,上述的英国专利GB2129282也公开了用自动机来收集剪切出的衣片,因此在本发明领域内这也属于已有技术。
此外,对那些把衣片分送到不同工位上而进行的输送工作,人们已在很大程度上把包括缝合在内的这些加工过程都自动化了。所有这些均属于已有技术,与此相应的技术也可用在生产纺织品服装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采用了。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制作服装产品,如用无纺的衣料和薄片,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熔接代替缝合。也时而可发现用相似的方法和记忆材料来生产服装以外的其他产品,如袋、防护盖、过滤器袋子等等。在其他领域内,甚至更广泛地采用类似的加工过程,也就是说,在用如金属板那样的硬板材生产物品时,也采用类似的加工过程,把剪切出的片件按一个或几个连续工位分组之后放在一起。上述的应用以及超出缝制领域以外的其他应用,均包括在本发明所属的范围内。
上述的由敷料生产服装和其他产品的片件的加工过程自动化会导致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自动化可或多或少地实现,许多各种各样的改进能用于这种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上。如果完全彻底地或大规模地实现自动化,则会使设备非常复杂。前面已说过一些至今已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每个加工过程中接近解决的方案和针对每个目标的专门解决的方案。
然而,为了获得高度自动化,非常有必要去寻找其他改进的解决方案。寻找较简单的、更可靠的设备以及在处理大量不同材料和生产各种成品的领域内高度的可靠性,寻找造成停机危险的因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获得一种装置,以便在设备中进行上述自动生产的各种部分的加工。
本发明的特殊目的是提供一张供敷料用的工作台,在这工作台上敷料将被剪切成片,此后为进一步输送而进行收集。
其他目的是概述供剪切和收集用的合理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敷料的工作台由弹性可压缩材料制成,它的一个表面形成所说的敷料的铺敷表面,该敷料被剪切成片,然后为运输而将它们收集起来。因为上述的构成敷料表面的材料是可压缩的,通过对材料施加压力,在材料上会形成凹陷。
这为实施这种剪切方案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方案包括把剪切刀下部下压到敷料工作台表面内,随后使其处在要被剪切的材料下面,同时基本上保持与所说的材料平齐。
这个解决方案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即收集剪切出的衣片的装置可设计成夹紧装置,这种夹紧装置包括下压到敷料工作台表面内。
本发明装置的其他解决方案和目的可通过下述的说明和权利要求将会更清楚地了解。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达到高度可靠性,上述的敷料工作台可引进剪切和收集设备,这些都是最佳的类型,在本领域里以前都没采用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也包括对这最佳设备的说明。
下面,结合几种实例,并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说明。
图1表示整套设备的透视图,本发明的装置是其中的一部分;
图2表示该设备中送进织物的装置;
图3是剪切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剪切装置的顶视图;
图5表示第二实施例中剪切刀具在第一位置上的侧视图;
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中剪切刀具在第二位置上的侧视图;
图7表示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8表示剪切废料的除去装置。
图1表示一个适于安装在生产纺织品服装设备中的装置,这并不排除本发明的装置可采用别种生产方法,如用上述的熔接或粘接工艺生产服装的方法,或者可制造其他产品。
因此,本发明的装置不仅能制造服装衣片,而且能制造其他产品。这种制造方法要求剪切出衣片并将它们收集成组之后再进行输送。剪切工作是在图示的自动剪切机16上进行。自动剪切机在要被剪切的材料18的敷料表面17上工作,被剪切的材料最好是织物片材。敷料表面17由在辊子20上运行的输送带19构成,辊子20支承在支架21上,敷料18可由卷轴23支承的材料辊22送进。如双螺旋线式的卷轴24的装置能用来把敷料送进到敷料表面17上,并将敷料伸直拉平。为了将诸如织物的敷料伸直拉平并在敷料表面上同时进行处理,这方面也可采用几个现有技术的装置。因此,所述的装置包括把敷料伸直拉平的夹具。这些夹具连接到沿敷料延伸的链条上,于是当敷料被送进时夹具可同时随其送进。
自动剪切机16包括托架27,托架在敷料表面17上横伸过,并借助辊子28能沿支架21每一侧上的轨道29移动。托架27带有可横向移动的滑动装置30,在滑动装置上装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最好有一个机械式加工的剪切刀。
托架27连同滑动装置30由被计算机控制的电机驱动。为了在敷料上复制出衣片的轮廓,计算机可按不同衣片的设计预编程序,并转换成上述电机的控制数据。因此有可能使滑动装置30和托架27同时运动,剪切装置就可剪切出多种不同的衣片。同时,可使这些衣片处在敷料上某一确定的、能最佳地利用敷料的位置。换句话说,该位置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小的损耗。这种衣片所处的位置也是在计算机内预编程度的。图中表示自动剪切机可设置二个托架,为了进行剪切,这些托架可设置在敷料的某一确定的部位。图中列举了用一个托架剪切较远的敷料部分,用另一个托架剪切最接近的那部分敷料。在自动剪切机完成了各自区域的剪切各工作之后,由输送带19将敷料送进。
托架27相应地使剪切装置运动。如上所述,这运动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这程序是这样安装的,即把滑动装置30的加速度取得最大,而托架沿轨道运动采用较小的加速度。这样安排是为了使它们少受惯性力的影响而把托架这一较重部件上的加速和减速阻力维持在较小的数值,因为它的加速度小,而滑动装置的加速度大,并不会产生大的惯性力。通过下述实施例可清楚地明白怎样才能达到以上的原则。
假定托架必需来回移动,要使剪切线能形成重合的封闭迹线,这点是必要的,而如果速度按正弦曲线变化,就可产生最小的加速度。为了得到所要求的曲率,得有一些必要的调整,通过滑动装置的运动,使整个运动和所要求的曲率相一致。实际上,为了跟随剪切线运动,必须妥善处理用于加速托架的正弦曲线和相应的滑动装置运动之间的关系。使托架和滑动装置的加速度分别与各自质量相适应。这个主要的问题是清楚的,即应把作用于这两个部件上的和这两个部件的驱动装置上的惯性力合适地分配。那些用自动剪切机从敷料18剪切出的衣片,由输送带19把它们送进,当离开托架27的工作区域之后,被收集起来并分成组。
本发明的装置有一个用来把敷料表面17上的剪切出的衣片收集并编成组的自动收集机40。自动收集机40有收集装置41和储存装置42。图中显示了两个这样的收集装置,每个收集装置包括一个托架43,它用与托架27类似的方法,由轮子44在轨道29上运行,托架43设置有收集元件45,它作成滑动的装置,是能沿每个托架43移动 的。所说的收集元件45用来从敷料表面17上收集各个衣片,而且将衣片带到一个储存装置42中。因为收集装置是可以在敷料表面上方移动,首先是在由托架的运动而使敷料拉平伸直的方向上移动,其次是在由托架的滑动装置使收集元件运动的横向方向上移动,所以收集装置能够在离剪切处的某一确定的工作区域内收集衣片。通过移动输送带19就能够移动敷料,于是就把某一确定区域内的衣片带到与它相对应的收集装置上。
收集装置也由上述的计算机控制,控制收集装置去搜寻已从敷料上剪切出的衣片,因此可把每个衣片的一个边缘夹紧。和衣片的形成一样,为了进一步输送到另一个工位而将它们悬挂的位置也是预编程序的。输送工作是由怎样组织加工过程来确定的。收集装置的控制也应和敷料的运动有关,即与敷料表面的运动有关。因此,即使剪切工作之后输送带19已经移动,收集装置也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衣片。
收集装置能垂直地移动,用以把衣片送到储存装置42上。而且收集装置还能绕轴转动。最好将收集装置设计成能收集各种衣片并将它们定位在不同位置上,例如由面朝上的敷料剪切出的衣片仍旧使它面朝上地定位,或转向另一方向地定位。另外,最好把收集装置设计成能转动,并能在相对于敷料的不同方向上把衣片定位。
上述收集装置的运动也由计算机控制。这是由计算机辅助程序进行的,该辅助程序是被改成适合于缝合工作过程中衣片的预定的处理工序的,即对不同衣片的位置及外形的有关程序的补充。按照所示的实例,每个储存装置是由许多储存器组成。图示的储存器是许多一个靠一个排列的、中间有间隔48的板47。中间间隔48设计成使收集装置45处在上方位置时能移动到中间间隔中,并把衣片带到上述平板47上方一小段距离处。
每个储存装置要储存一件衣服的衣片,因为不同种类的服装包括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衣片,所以可把储存装置做成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数量的平板,当然应有与衣片数量相对应的不同容量。当考虑如何制作缝合一件衣服时,最好以选择的方式取用不同的衣片,例如将所有与中间部分有关的衣片与衣服袖子的衣片分开,然后再与领子的衣片分开。
图示的储存装置仅仅是一个怎样实施带有自动收集机的设备的实施例。由储存装置直接把衣片输送到制造厂的加工工位是不合适的,为了输送衣片,可安排其他的运输器。这种能用来从储存装置中收集衣片的装置图中没有表示。这种装置,即产品运输器,也由设备中的计算机控制。也可让产品运输器在整个行程上移动到自动收集机的工作区,以便直接取得产品。而一个中间储存使图1所示设备的加工工序与制造中的运输过程无关,这种情况与上述设备的工序不同。
从输送带上把剪切出的衣片收集之后,最好只留下一些小碎片那样的敷料的废料,如前面已说过那样,可让剪切装置把这废料分割成小片,最好在输送带从辊子上方运行到低下位置之前就除掉这废料。为了进行这工作,装设了图1中49号装置,它的外形大致成长的盒形,放置在自动收集机工作区域之后,在输送带上方横向伸过并连接到聚集废料的装置上。
上面已说明了设备的目的及其总体的设计方案,下面详细说明构成这设备的某些装置。
图1中表示了一个把衣料用辊子送进到设备输送带上的装置。大量的供料辊32设置在支架33上,料辊33连接到输送链34上。可安置一个能转动并可伸缩的抓叉35,以便如图所示地使辊子从辊子22的使用位置改变到辊子32的储存位置,因此也可预编计算机程序,使敷料的选用也自动化地进行。
图2中表示了另一种送进敷料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替换了图1中的辊子23和24,因此在输送带19(见图2)一个端头的前部分有上表面与输送带19上部分同高的三个辊子60,这三个辊子的前方可放置一个料卷61。三个辊子60的上方装设另外二个辊子62,借助动力油缸63可对这二个辊子进行垂直调节。一个水平装置64把最末一个辊子60和输送带19的表面连接起来。辊子60以及料卷61的设置使得把敷料送到输送带19时它能被驱动。为了驱动织物衣料卷,可装设接触辊,图中未示出这种辊。
如前所说,输送带19的表面有粗糙的抓紧结构,这使织物衣料能被良好地运输,也使织物衣料在被处理时,特别是在被剪切时能静止不动地放置在那里。当剪切衣料时,输送带的表面是软质可压 缩的,在这种状态下,使剪切装置的下部下压,而输送带的材料能被向下压陷到输送带的主表面之下,这样,衣料就不必垂直向上移动较大范围。类似的原理还可用在对剪切出衣片的收集中。输送带的再一个特征是它对空气具有渗透性,例如它的主要部分应用一层相当厚的多孔泡沫聚合物材料制作,在通过泡沫聚合物抽吸空气的同时,泡沫聚合物可起到上述的可压缩作用,为了获得上述的抓紧性能,构成敷料表面17的外表还必须设置上述的纺织材料。
通过输送带抽吸空气的空气渗透性是用来夹持衣料的,它把衣料向下压。抽吸空气的作用由真空箱,即由连接在真空泵上的箱子来进行的,泵装在剪切工作区底部的下面。这种抽吸箱的最佳形式是装在剪切托架27上,并向下悬挂在输送带的下面,这样,抽吸箱就处在它上方的衣料的下侧。而真空箱尺寸只需要与滑动装置30的运动范围相当即可。
下压作用也可借助气垫把过压加到敷料的面朝上的一侧加以完成。为了实施上述的克服剪切力的固定,还可利用机械装置,例如在剪切装置后装设辊子装置。
图3表示一个剪切装置,它和图5及图6所示的另一个可替换的剪切装置实施例,都是通过二个切刀相互作用来剪切织物衣料的。这种剪切动作与现有技术的装置不同。剪切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剪切装置的下部必须先移动并处在衣料的下面,然后当剪切装置的上部对着这下部工作时,上述的下部处在衣料的剪切表面上,借助于这二个切刀彼此面对面动作进行剪切。于是需要在衣料表面的下方形成下切刀用的间隙,这个问题是通过上述的软质可压缩的输送带得到解决。同时剪切刀应能向下运动到衣料的下边,不仅要能从衣料的边缘部分进到它的下边,而且还要能通过事先开在衣料中间区域的切口进到衣料的下边,这就不能使衣料产生加工皱折或移动,否则它的位置改变会造成剪切轮廓和所要求的式样不一致。
因为必需把下切刀伸到根据剪切时衣料的移动而设置在它中间部位的切口里,而实际上这相对于剪切装置的移动是非常慢地进行的。因此,如果在进行剪切工作时,必需通过衣料从一个较早开的切口转移到一个新切口的位置,这将增加工作的时间。
由图3和图4可看到与第一个实例相当的剪切装置,它包括一个L形的下剪切部分70,其有一垂直腿柱71和一个水平腿柱72;一个上剪切部分73能沿垂直腿柱移动,它有面朝下的剪切刀刃74。以相似的方式形成水平腿柱72的上部边缘。由未表示的驱动装置使上剪切部分73上下运动。向下方向的运动需一直延续到其剪切刀刃74与水平腿柱72有些重叠为止。
水平腿柱72上有一段扁平端部75,如下面将进一步说明的那样,这部分要在衣料的下边运动,以后由刀刃74向上向下的往复运动来进行剪切。为了控制这往复运动,装设了一些能进行短剪切或长剪切等不同类型运动的剪切装置73,而且,如图3所示,它能在中间位置定位。剪切装置可垂直移动,也可在其滑动装置30上的不同位置上转动。预骗程序计算机就以这种方式控制剪切装置,即在剪切和搜寻剪切部位时,使下部剪切刀转动方向,以配合运动方向。
在图中未表示,但由图3能清楚的一种形式中,下剪切刀是很薄的,而且最好其刀刃边很锐利,因此,相当于图3上的腿柱72的水平腿柱上就没有扁平部分。也即,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水平腿柱应做成这剪切刀的下部切刀,由此构成剪切装置。
第二种形式通常包括相同的部分,如一个下部的L型剪切刀77和一个上部的往复运动剪切刀78。下部剪切刀的水平腿柱上设有齿80,齿的横向部分81面向下部剪切刀的垂直腿柱82,齿80做成只在一个方向上起作用,也即,它的横向边缘81和敷料的边缘相互作用,另一则是倾斜地滑过敷料的边缘。这个目的也可不用齿而采用其他方式来达到,如利用一排和齿80作用大致等同的较小的手段来完成。
下面,参照图7详细说明收集装置45。如上所述,收集装置装在托架43上,可在敷料表面17上向不同方向移动,因此它们能移动到每个剪切出的衣片上,并且能从收集装置的不同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运动到这衣片上。在图7中表示了这种收集装置的侧视图(侧视图是从托架43的短边一侧投视的)。该图表示托架43带有轮子44,轮子44是在轨道29上滚动的。为收集剪切出的衣片,收集 装置可借助按预编程序移动的托架,沿输送带19的运动方向移动。为获得横向运动,托架装设着滑动装置51,由图中未表示的装置驱动而使它沿托架43作横向移动,这移动也是按预编程序进行。
而滑动装置设有实在的收集装置53,它通过轴承52能绕垂直轴线转动,如图7所示。收集装置53做成带支柱54的立柱形,支柱54支承着转轮56的导轨55。转轮56支承一个夹紧装置58,它包括一个下夹爪59和一个上夹爪60。这些夹爪都很薄而且相似,并能夹紧待收集的衣片,为此使上夹爪60可绕轴61旋转。在夹爪60的运动范围内有一个下止动装置64和一个上止动装置65,它们与支柱54相连。下止动装置设置成使上夹爪中有一部分是离轴61较远的,而上止动装置65设置成使止动装置碰撞上最接近轴61内侧的夹爪部分。这意指当转轮56移动到支柱54的最低位置时,夹爪60敲击止动装置64,于是夹爪张开。当转轮56处于上部位置时,以同样方式敲击上止动装置65,使夹爪闭合。
如上所述,支柱可通过轴承52绕垂直轴线转动,也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微小调节。
使收集装置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这个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液压或气动设备,这类装置连同其他装置一起使托架43沿轨导运动,使滑动装置沿托架运动,并使支柱54转动、支柱垂直移动以及包含在夹紧装置58中的转轮沿导轨55的运动,这些运动均由上述的程序控制,由此使下夹爪59置于衣片之下,把上夹爪置于衣片上面,使转轮在下面的位置,夹爪张开,而且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又使夹紧装置移入或移在衣片之上,就可以从不同方向将衣片收集起来。程序也考虑到在其转动时夹紧装置58相对于托架和滑动装置的位置。
这种收集装置需要运输带19是软质可压缩的,如上所说,收集装置的下夹爪59能压入输送带中并在其上形成一个凹陷。
在图8中以水平截面详细地表示了前面说明过的除去废料装置49,由壁51构成盒体,在图1上相应于有屋顶状的顶部。壁51部分由横跨输送带延伸的稍长的壁52,第一侧山墙壁53和第二侧山墙壁54组成。在第一侧山墙壁53上有压缩空气喷嘴55,它连接到产生压缩空气的气源上。第二侧山墙壁54上装有一个凸出部55,它与收集废料的容器或管道构件(未图示)相连。最长的壁51上装设着指向凸出部55的开口56,通过这些开口,空气可从四周导入。沿着在图8中示于左侧的长壁,有一旋转的刷辊。盒体是向下开口,并且这开口位于紧靠输送带19上部处,刷辊位于如此低的位置,从而使它靠在输送带19上,所以当输送带运动时,刷辊就转动。在图7中(与图1相比较)刷辊57靠于其上的输送带的上部是从左向右地运动的。
至今,与上述的设备相适应的本发明的装置主要用于服装或其他从层料剪切出的元件制成实物的自动化生产上,设备的工作过程包含下列诸工序:
Ⅰ、核对由层料剪切出的衣片的位置。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核对,它在料层剪切装置剪切前提供衣片在敷料层上的位置数据,同时取得确定这些衣片被分在一个相同组中的数据和在该组中位置的数据。
Ⅱ、对铺在加工表面的料层进行剪切。
Ⅲ、用自动收集机收集剪切下的衣片,这些衣片是要在缝合装置中进行处理并缝合的。该自动收集机由剪切用的核对衣片及它们内部的关系和位置的数据进行程序控制,相应地,收集工作又把衣片分成组。
Ⅳ、按照加工时通过该装置的输送过程对托架的运动编程序,这取决于各组相关衣片间关系(这里指对托架的移动编程序,也就是说该装置可进行程序控制,从而在某一确定的路径上引导托架)。
Ⅴ、将收集的衣片组输送到为其事先编好程序的托架上。
然后进行输送和缝合。
现在,通过对上述的装置的功能描述,以及示于各图中的包括本发明装置最佳实施例的装置来说明总的生产过程。
假定所用的料辊进给装置在图1中最左的位置,计算机则按照所选择的程度进行控制,使料辊32运动到能被抓叉35收住的位置。通过抓叉的旋转,料辊能被转送到辊子23上,然后用诸如辊子24或图2中所示的辊子装备那样的夹持手段送到输送带19的敷料表面17上。
图2所示的辊子装置可以和图1所示料辊进给装置结合,以下述方式工作:从料卷61上取下敷料被送进直到它接触上第一个辊子60,然后由这 些辊子的转动把敷料送向前,直到它接触上部表面,然后被送到水平装置64及输送带19上,输送带的上面部分如图2所示处在自左向右的运动状态。于是,衣料被各辊子携带并以下述方式送进,即,使它能避免发生卷绕在任何一个彼此相对的旋转辊子上的危险。送进一定距离之后,衣料到达输送带19表面,姑且认为该表面是非常粗糙并能抓住衣料的,这点可以使用某些能抓牢别种织物材料的织物材料来完成。当衣料已经送到输送带上,则需要对衣料引入阻力,也即必须使其拉平伸直,因而就可能需要对衣料的送进加以控制。利用动力装置63降下辊子62以实现这种送进,这样,衣料就被挤在上下辊子间,做到这点就能对衣料实现强制送进。利用上辊子的横向运动能控制衣料,使其在送进的同时直接对准输送带19,辊子上也可设置相对于其旋转方向自中部向外的双线螺纹,使衣料横向拉伸,各辊子也需做成能以离开输送带19的相反方向送进衣料的,当更换衣料时,这样做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用剪切装置剪切出所有衣片之后,剪断衣料,然后把那些保留和复盖在部分输送带上的衣料拉向相反的方向,同时卷在料卷61上。
如上所述的是敷料在敷料表面上保持拉平伸直状态下用的不同装置,例如用输送带19送进,该衣料被送进,进而其端部位于带自动剪切装置16的左方托架27工作区的端部。现在借助于连接在滑动装置30上的剪切装置的剪切可把敷料的一半剪成衣片,而后,敷料由输送带19送进,使其端部位于右侧的托架工作区的端部,第一托架剪切出敷料的一半,相应的另一半则被右侧托架剪切出。与此同时左侧托架可对敷料的下一部分进行剪切。在剪切工作中可逐步地送进敷料,又可在敷料的连续送进期间实行剪切作业,这种送进是由计算机预编程序进行的,因此托架的运动可由此得到补偿。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剪切装置用来剪切时,它被向下压入输送带的可压缩材料中,在进行压入动作时,衣料可相应地处于拉平伸直位置,为了使衣料免受剪切时可能产生的横向力的影响,用上述的真空或压力装置把衣料压在输送带的粗糙表面上。在剪切装置向前运动的同时,上部切刀73相对着下部切刀70的水平腿柱72作垂直往复运动,由此按预编的计算机程序,在由托架27和滑动装置30的运动所控制的剪切装置的运动方向上进行剪切,正如上述的,上部切刀73有不同的运动区域,当进行直线剪切时,切刀可完成大幅度的反复运动,由此它能在每一个行程中作出相当大的切口,因而进给速度可以相当高。当进行急剧弯曲与小半径弧线剪切时,这样,长的行程不会得到均匀的弯曲线,因而装置被预编程序,以短行程并且以低于下部切刀刃缘不太大的距离移动上部切刀73,由此得到能连起来形成光滑曲线的短切口。按照图5和图6的第二实施例方案,切刀的动作大致上是按同样的方式进行的。
应该提出说明的是可以不用垂直往复运动的切刀,而用一个与下部切刀刃缘相配合的旋转切刀装置代替上部切刀,可是当使用旋转切刀装置时,在上面所说的状态下就难于缩短剪切长度。因而这种方式最适宜用作进行直线剪切或大曲率半径剪切的设备。还应提到的是,如果要使其有在衣料中部进行剪切的可能性,则可以用附带旋转切刀的剪切装置,这对于那些示于图3-6中的剪切装置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正如下面要说的那样,它可以穿入衣料中早已形成的而且和是否位于衣料表面上无关的切口中。
如果想用装有旋转的上部切刀的剪切装置,则可把它与已经描述过的各种下部切刀联合使用。正如下面要说的那样,所选择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下部切刀如何向下运动并通过已形成的切口线。
如果切刀是在衣料边缘移入衣料之下,这就容易办到,只要将下部切刀向下压入输送带的软质表面,然后将其向衣料方向移动即可。另一方面,如果想穿入事先已形成的切口,就会产生某些问题。在剪切时衣料可能稍许移动,因而切口边缘可能一个重叠一个,即发生搭边。此外衣料可能已被移动一定距离,因而它已不再与预编程序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就需要使剪切装置具有一定的搜寻能力,以便能穿过每一个事先形成的切口。
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即向下移动剪切装置,使它的下腿柱72处于与事先形成的切口平行的位置或处在与切口不垂直的情况下,然后旋转该装置,这样,在把切刀向下压到输送带的软质表面时,若切口与下腿柱的扁平的前缘75相遇,它就进入切口的边缘下,如果它未被置于切口边缘之下,切刀就离开该切口。切刀 是预编程序控制的,使其完成向前向后的往复运动,使其处在垂直于要开始剪切的那个边缘的最终位置上,而它的扁平的前缘75指向并处在含这边缘的那部分衣料下。甚至当剪切装置的位置相对于事先形成的切口略有偏离或者切口边缘相互重叠时,通过同时进行下压与旋转的搜寻运动,还是能使切刀70的下腿柱72处于待剪切的衣料之下的。
图5和图6所示的方式是使下腿柱79向下移动并处在垂直于事先形成的待插入的切口边缘之下,然后使剪切装置在平行于下腿柱79的方向,朝离开要被剪切的衣料上已形成的切口部分运动,这样,齿80或相应的手段与要被剪切的衣料边缘啮合作用,将这部分抓走,从而使腿柱79的前部可插到要被剪切的那部分衣料上已形成的切口边缘之下。如果这一边缘处在另一边缘之下,这是适用的。而即使属于待剪切的那一部分衣料上的切口边缘叠在另一边缘之上或前一切口边缘是在远离腿柱79的插入处,仍可插到那切口边缘下,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牙齿不会啮合住另一边缘而将其抓走。
总之,相应于图3、4的剪切装置,当其被移到需剪切的衣料部分的下面时是进行曲线运动,而如图5、6所示的剪切装置则是进行沿下腿柱方向的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图3、4实施例所示的方式并不需要这样的往复运动,因为水平腿柱(参见图3)薄而且具有相当尖锐的下边缘。如果把腿柱转动并使其伸向剪切线,它是能容易地被压下而通过剪切线的。向下压腿柱使其进到放在要被剪切的敷料之下的软质材料中,这时可转动剪切装置,使其取得一个与现有的剪切线相连而且是按新的剪切线的剪切位置。为了使下部切刀能通过先前已剪切出的剪切线,最好在运动期间它是在振动的。
所选择的形式取决于要被剪切的材料种类,对于在衣料表面有线套或自由线头的,以使用只用加压通过剪切线的薄切刀型式为宜,因为敷料线套或自由线头会搭在剪切线上,有妨碍剪切刀通过的危险。还应强调的是薄型切刀相对于被压下的地方的剪切线而言需要有极大的方位精度,因为离剪切线几个毫米的位置偏移能使切刀不能在敷料的表面之下通过,而在这方面,其他两种方式则不这么敏感。
如上所述,自动剪切机是由输入到计算机里的程序控制的,除了有关进给的料卷的信息以外,如果料卷是由辊子自动地进给,此程序就还包括按照轮廓外形剪切衣片及合理使用面料的位置方面的信息,而且程度还包括关于不同衣片属于哪个组以及各种衣片在输送装置的托架上处于什么位置的信息。
剪切时,敷料18由输送带19的运动而送进并送到两台装置41的自动收集机的工作区域,计算机控制这些装置41并使用收集装置45,去收集敷料表面17上的剪切出的衣片,并按计算机程序中输入的标号,把衣片放到存储装置42中各自的板17上,收集工作可在敷料的步进运动或连续运动中实施。各种不同的存储装置及板47的位置也是在计算机中预编程序的,这样,自动收集装置可以用上述的有关衣片位置的信息、衣片之间关系的信息及板在储存装置42中的地址以及如何把相应的衣片放到相关的一侧和旋转方向等信息加以控制。
自动收集装置可收集来自敷料表面17的衣片,也可收集来自盒38的特别的衣片39。在此盒中,衣片放置在便于由各自的收集装置夹取的正确位置上。此后,也对衣片向中间储存装置中各个板的移送进行控制,这样,它们在每个托架中被分成适于做后续处理的状态(此处疑有误-译校者)。
此外,座标程序是由上述的对各组的处理与在各工位完成工作过程的各个托架地址等构成。
当衣片被这样地从敷料表面17或自盒38中收集时,收集装置按计算机程序向上运动并将衣片输送到上述的储存装置42的预定位置上。当程序指示出所有待运的衣片已由一个储存装置完成时,衣片将被进一步输送到后随的处理工序中。
本发明中还有将衣片不经任何中间存储而直接输送给托架的收集装置,在这种方式中,将托架做成夹钳式是适宜的。
当所有衣片均已收集时,仅留下一些碎片废料,这些废料被送往装置49,由其进行处理。剪切装置能进行废料处理,因此除了沿轮廓线剪切衣片外,当其离开输送带时还将其区分出。
如果在某一层的工作中断时,剪切装置按已预编程序能将已处理过的衣片切下,然后继续在输送带上送到自动收集机。如果该装置进行自动进给料 卷,剩余料层的其余部分将被卷绕起来,料卷将被抓叉35的装置或相应的机构移走。
如上所述,这份说明仅是本发明设备的使用实例的一种方案,通过适当的修改后,它还能用于其他种类的生产。
所述的装置也能适用于在下述权利要求范围中所指定的有关方面。
此外,还有座标预编程序。
敷料的废料在向前送进中将被装置49吹走,这是通过喷嘴55吹风而完成的。用气流喷射效应将空气通过开口56吸入并得到强烈膨胀的气流通过整个盒子并通过凸出部55输出,同时,刷辊57相对于输送带运动,并使废料与粗糙的输送带表面脱开地运动,因此有利于将废料吹走。上面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设备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适当的变化也能用于做其他产品。
要紧的并不是按上面所述的去配置本设备,而是可以把上述的某些部分在不同状态中加以实施或删除。

Claims (7)

1、一种从片料,如布匹上剪裁衣服或布等片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承和输送片材的输送机带(19)和用于控制输送和剪切操作的计算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带的表面部分具有弹性,剪切装置包括下水平腿(72,79)和上往复刀片(78,73),该下水平腿(72,79)用于被稍压入片材下面的输送机带弹性表面,与上刀片(78,73)配合,和一计算机控制的收集和存储装置(40,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带(19)的表面部分包括一种弹性可压缩的泡沫材料,最好是一种合成橡胶弹性体,在它的上表面上有一层薄的基本上不可压缩的材料,它最好是透气的由有粗糙纤维的织物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剪切装置(70)由设有销轴的轴承装置运载,该销轴垂直于输送带表面(19),使剪切装置(70)能作垂直和旋转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水平腿的下侧面上设有一朝后方向的钩形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剪切装置(30)由至少一滑动托架运载,滑动托架可沿输送带移动,剪切装置(30)设置在滑动托架上,可相对于输送带横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40)包括至少一滑动托架(43),该滑动托架(43)设置在输送带(19)上,可沿输送带(19)移动,收集装置(53)由滑动托架(43)运载,可相对于输送带作横向移动,收集装置(53)包括至少一收集装置(58),收集装置(58)从输送带收集片料,使它们在移离输送带的方向上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58)包括一第一指状的下部(59)和相对于第一指作动的第二指状的上部(60),有装置安置成将下部(59)向下压和使之处于片料下面,在通过由第二指向第一指移动使其夹紧的同时,将下部(59)提起。
CN89104632A 1988-06-02 1989-06-02 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Expired CN1017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8802082-1 1988-06-02
SE8802081-3 1988-06-02
SE8802082A SE465904B (sv) 1988-06-02 1988-06-02 Upp-plockningsanordning foer ur en materialbana utskurna delar, saasom delar till klaedesplagg
SE8802081A SE500394C2 (sv) 1988-06-02 1988-06-02 Anordning för framställning av ur en materialbana utskurna delar, såsom delar till klädesplag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77A CN1039277A (zh) 1990-01-31
CN1017268B true CN1017268B (zh) 1992-07-01

Family

ID=2666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9104632A Expired CN1017268B (zh) 1988-06-02 1989-06-02 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5189934A (zh)
EP (1) EP0418242B1 (zh)
JP (1) JP2756327B2 (zh)
KR (1) KR960016020B1 (zh)
CN (1) CN1017268B (zh)
AU (1) AU618311B2 (zh)
BR (1) BR8807906A (zh)
CA (1) CA1312315C (zh)
DE (1) DE3851337T2 (zh)
ES (1) ES2015406A6 (zh)
HU (2) HUT63948A (zh)
PT (1) PT90712B (zh)
RU (1) RU1837818C (zh)
WO (1) WO1989011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88909B1 (ko) * 1992-05-20 1999-06-01 한형수 곱 절단장치
CA2165703C (en) * 1994-12-21 2000-12-26 Noriyuki Kamijo Separation method for adhesive sheet and its device
JPH08229887A (ja) * 1994-12-27 1996-09-10 Seiko Epson Corp 積層シートのカッ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GB2297682B (en) * 1995-02-08 1997-01-15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ite cutting pattern pieces for made to order garments
DE19615560A1 (de) * 1996-04-19 1997-10-23 Bhs Corr Masch & Anlagenbau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und Ablage von aus einer Materialbahn, insbesondere Wellpappebahn, geschnittenen Bögen
JPH10109213A (ja) * 1996-10-02 1998-04-28 Murata Mach Ltd 板材切断装置
IT1286752B1 (it) * 1996-11-08 1998-07-17 Omnitex Srl Procedimento di taglio di un materasso di strati di tessuto per agevolare il prelievo di pacchetti di pezzi tagliati e macchina per
DE19654796A1 (de) * 1996-12-31 1998-07-02 Schultes Robert W Zuführvorrichtung für eine Stoffzuschneideanlage, Stoffzuschneide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US6520057B1 (en) * 1997-09-30 2003-02-18 Eastman Machine Company Continuo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tting sheet material
US6435116B2 (en) * 2000-06-07 2002-08-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hirts with raglan sleeves
US20060162512A1 (en) * 2003-07-10 2006-07-27 Namx Co., Ltd. Cloth cutting device, cloth cutting method, and cloth cutting and stacking method
US20100199827A1 (en) * 2009-02-11 2010-08-12 James Colegrove Cutting Table Cutting Tool Assembly
WO2013022412A1 (ru) * 2011-08-08 2013-02-14 Golovatskyy Dmytriy Vasilyevich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дален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ранних образцов швейных изделий
RU2494180C1 (ru) * 2012-02-17 2013-09-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К.Г. Разумовского Агрегат для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выполнения подготовительно-раскройных операций
DE102013103121A1 (de) * 2013-03-27 2014-10-02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Entnehmen von Werkstücken aus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sowie Bearbeitungsmaschine
CN107815844A (zh) * 2017-11-30 2018-03-20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阻力高精度裁切布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49519B (zh) * 2020-04-20 2022-04-15 加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警用防护服的制造方法
CN112048897B (zh) * 2020-09-11 2022-03-18 浙江好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装制作的面料裁切设备
CN112323445B (zh) * 2020-10-20 2022-07-29 广西德福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口罩切片机切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5660A (en) * 1970-07-31 1973-05-29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Device for cutting sheet material
US3785898A (en) * 1972-01-14 1974-01-15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eamed articles from sheet material
US4137804A (en) * 1974-07-12 1979-02-06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Fluid cutting jet receiver
US4069729A (en) * 1976-09-17 1978-01-24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Fabric cutter
US4112797A (en) * 1977-10-07 1978-09-12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Inc. Fluid jet cutting apparatus
US4277890A (en) * 1978-03-30 1981-07-14 Portnoff Lawrence A Device for cutting multiple plies of material
US4561127A (en) * 1982-10-25 1985-12-31 Gerber Scientific Inc. Making of garment by single ply cutting followed by successive sewing stages
US4730526A (en) * 1985-09-05 1988-03-15 Gerber Garment Technology Conveyorized vacuum table for feeding sheet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189934A (en) 1993-03-02
HU210246B (en) 1995-03-28
BR8807906A (pt) 1991-04-02
CA1312315C (en) 1993-01-05
HU890707D0 (en) 1991-07-29
KR960016020B1 (ko) 1996-11-25
KR900701187A (ko) 1990-12-01
RU1837818C (ru) 1993-08-30
AU2923889A (en) 1990-01-05
JP2756327B2 (ja) 1998-05-25
CN1039277A (zh) 1990-01-31
DE3851337T2 (de) 1995-04-06
PT90712B (pt) 1994-09-30
AU618311B2 (en) 1991-12-19
EP0418242A1 (en) 1991-03-27
WO1989011806A1 (en) 1989-12-14
ES2015406A6 (es) 1990-08-16
EP0418242B1 (en) 1994-08-31
JPH03504619A (ja) 1991-10-09
PT90712A (pt) 1989-12-29
HUT63948A (en) 1993-11-29
DE3851337D1 (de) 199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8B (zh) 从敷料剪切出如衣片等元件的装置
CN101270534B (zh) 数控缝纫装置
CN105624930B (zh) 自动缝布袋系统
CN1033037A (zh) 加工纺织材料幅面,特别是制作绗缝棉被和类似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JPH09194088A (ja) シート材料切断システム、シート材料切断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ならびにシート材料のセグメント仕上げ方法
CN107829223A (zh) 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
CN101104322A (zh) 塑编袋高速全自动切缝机
CN104275829B (zh) 双筋圆筒柔性集装袋全自动化生产线
CN106400323A (zh) 一种直角床单全自动生产线
CN103320973B (zh) 一种纱袋机
CN104611846A (zh) 一种改良毛巾机
CN107401001A (zh) 一种标签的自动折叠及缝纫设备
CN104250888A (zh) 一种高效毛巾机
CN104082910A (zh) 全自动无纺布鞋套锁边机
CN108890737B (zh) 一种双边智能送料裁断机
CN1605674A (zh) 针织品用自动前衿缝制缝纫机
CN208163719U (zh) 灯带自动切割上料装置
CN205757436U (zh) 前幅自动加工系统
CN109680417A (zh) 全自动帽檐机
CN209602766U (zh) 全自动帽檐机
CN202139406U (zh) 编织袋缝纫装置
CN105795568A (zh) 前幅自动加工系统及前幅自动加工方法
CN202150956U (zh) 电热毯多功能自动布线机
CN110158241A (zh) 一种手套生产设备
CN213538353U (zh) 一种高效拷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