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2898A - 车辆用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2898A
CN101722898A CN200910179518A CN200910179518A CN101722898A CN 101722898 A CN101722898 A CN 101722898A CN 200910179518 A CN200910179518 A CN 200910179518A CN 200910179518 A CN200910179518 A CN 200910179518A CN 101722898 A CN101722898 A CN 101722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lock pawl
vehicle
incorporating sect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2898B (zh
Inventor
坂口光明
玉川祥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Moriro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Moriro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2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2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2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28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通过能摆动的盖部对收纳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充分确保收纳部的容量。车辆用收纳装置(20)具有:设在车身上的收纳部(30);用于对收纳部的开口部(31)进行开闭、能摆动地安装在收纳部上的盖部(50)。该车辆用收纳装置具有:能摆动地对配置在收纳部侧的盖部进行支承的盖部支承轴(61);锁定爪(82L、82R),其配置在盖部上,能够与形成于收纳部侧的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卡定和脱开;操作拉手(84),将该锁定爪向锁定解除方向进行操作;摆动运动限制用臂(54L、54R),一体形成在盖部上,用于对盖部的摆动运动进行限制。锁定爪和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并列配置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正交的方向上。

Description

车辆用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收纳装置,将设在车辆上的放置小物件等的收纳部的开口部通过能摆动的盖部进行开闭。
背景技术
在车室内,在仪表板以及中间仪表板等各部分上设有收纳装置。在该收纳装置中,有一种收纳部(放置小物件)和盖部分体设置的收纳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39347号公报
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收纳装置是,通过能摆动的盖部对收纳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该车辆用收纳装置是,将用于保持盖部的关闭状态的锁定装置设在盖部的左右两端部,将用于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除操作的操作拉手设在盖部上端部的大致左右中间。
然而,为了充分确保收纳部的容量,要求锁定装置不向收纳部的内部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其通过能摆动的盖部,对收纳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并能够充分确保收纳部的容量。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具有:设在车身上的收纳部;用于对该收纳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能摆动地安装在该收纳部上的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盖部支承轴,其配置在所述收纳部侧,能摆动地支承所述盖部;锁定爪,其配置在所述盖部上,能够与形成于所述收纳部侧的锁定爪卡定部卡定和脱开;操作拉手,将该锁定爪向锁定解除方向进行操作;摆动运动限制用臂,一体形成在所述盖部上,用于对所述盖部的摆动运动进行限制。所述锁定爪和所述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并列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盖部支承轴正交的方向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位于所述盖部的摆动前端的附近。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能够摆动地被与所述盖部支承轴平行的锁定用支承轴支承,所述锁定爪以其摆动方向与所述盖部的开闭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盖部支承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具有通过对摆动前端进行切口而形成的切口凹部,所述操作拉手能摆动地被配置在所述切口凹部中,并且,所述操作拉手被安装成其锁定解除操作方向与所述盖部的打开方向一致。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及所述操作拉手形成为一体。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中,使用于对盖部的摆动运动(例如,摆动量以及摆动速度)进行限制的摆动运动限制用臂一体形成在盖部上。由于是从收纳部的开口部对行李等收纳物进行存取,所以摆动运动限制用臂被配置在从开口部离开的位置上。另外,将用于将盖部锁定成关闭状态的锁定爪设在盖部上。
将这些锁定爪和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并列配置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正交的方向上。因此,在盖部的关闭状态下,锁定爪和摆动运动限制用臂能够在位于从开口部离开的位置,沿收纳部的侧面整齐地排列。
例如,能够将摆动运动限制用臂配置在盖部支承轴的径向附近,并且,能够将锁定爪配置在该摆动运动限制用臂的沿径向离开的位置上。
因此,在盖部处于关闭状态时,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及锁定爪不会通过开口部向收纳部内部突出。因此,无论是否在盖部上设置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及锁定爪,都能够充分地确保收纳部的容量。
而且,由于使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及锁定爪在盖部支承轴的径向上并列,所以,与使其在盖部支承轴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收纳装置的小型化,并能够节省空间。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锁定爪位于盖部的摆动前端的附近。因此,在盖部的开放状态下,锁定爪位于远离收纳部的开口部的位置。因此,在向收纳部进行行李等收纳物的存取时,收纳物很难勾挂在锁定爪上。
另外,由于锁定爪位于盖部的摆动前端的附近,所以,作用在由锁定爪卡定部及锁定爪构成的锁定机构上的锁定负荷小。锁定机构由于仅承受小负荷,所以为强度小的小型部件即可。因此,能够减小设置锁定机构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锁定爪由在锁定用支承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的两个构成。锁定爪卡定部也与锁定爪对应地设置两个。锁定爪的摆动方向与盖部的开闭方向一致。位于相互分离的位置的各锁定爪,在关闭盖部时,被锁定在各自对应的锁定爪卡定部上。因此,在关闭状态的盖部上不会产生晃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将操作拉手能摆动地配置在形成于盖部的摆动前端的切口凹部中。因此,能够在盖部的表里方向(盖部的摆动方向)上大幅度地对操作拉手进行摆动操作。由于操作拉手的摆动操作量大,所以,锁定爪在锁定解除方向上进行动作的动作量大。因此,能够在锁定爪完全卡定在锁定爪卡定部上的位置和完全从锁定爪卡定部脱离的位置之间,大幅地设定动作的范围。其结果为,能够防止锁定爪相对于锁定爪卡定部成为半锁定状态(不是完全卡定的状态、也不是完全脱离的状态)。能够将盖部可靠地维持在相对于收纳部的开口部关闭的状态(锁定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处于关闭状态的盖部的打开、以及防止晃动。
而且,由于操作拉手的锁定解除操作方向与盖部的打开方向一致,所以,通过对操作拉手进行解除操作的操作力,能够将盖部打开。因此,能够对操作拉手进行解除操作并降低对盖部进行打开操作的操作力,操作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由于使锁定爪及操作拉手形成为一体,所以,与分别进行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仪表板周围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中使盖部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中使盖部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盖部及锁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3的7-7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车辆,11...车室,12a...车身,20...车辆用收纳装置,30...收纳部(控制台箱),31...开口部,40...设在收纳部上的固定部分(框体),46L、46R...锁定爪卡定部,50...盖部,50a...盖部的摆动前端,54L、54R...摆动运动限制用臂,56...切口凹部,61...盖部支承轴,81...锁定用支承轴,82L、82R...锁定爪,84...操作拉手,Ro...盖部的打开方向,Rr...操作拉手的锁定解除操作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以下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仪表板周围的立体图。车辆10的车室11内具有仪表板12。在仪表板12中,在副驾驶座位前方的位置具有手套箱13,在车宽中央下部具有控制台箱30。在本实施例中,以控制台箱30为例对车辆用收纳装置20进行说明。以下,将控制台箱30适当地称为“收纳部30”。
图2是在图1所示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中使盖部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在图2所示车辆用收纳装置中使盖部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盖部及锁定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3的7-7线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车辆用收纳装置20具有:设在未图示的车身(更具体地说,是用于安装图1所示的仪表板12的车架)上的收纳部30;设在该收纳部30上的固定部分40(框体40);使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开闭的盖部50,该盖部50是能够摆动地安装在收纳部30上的部件。以下,对车辆用收纳装置20进行详细说明。
收纳部30,形成有具有朝向车室11(参照图1)内的开口部31的收纳空间,是大致长方形的盒部件。开口部31形成为主视大致矩形状。能够使小物件等行李从开口部31向收纳空间存取。
而且,收纳部30具有包围开口部31的周围的框体40。该框体40形成为能够从收纳部30拆下地安装的主视大致矩形状的框,即所谓的镜框状。框体40中的内侧的开口部41的形状及大小与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的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这样的框体40由左右的纵杆42L、42R;连结左右的纵杆42L、42R的下端之间的下杆43;连结左右的纵杆42L、42R的上端之间的上杆44构成。此外,收纳部30可以为一体形成框体40的部件。以下,在言及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时,包含框体40的开口部41。
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框体40在开口部41的下缘的附近设有盖部支承轴61(铰链轴61)。该盖部支承轴61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是能够摆动地对盖部50的下端部支承的部件。将盖部支承轴61的中心Lsi适当地称作“铰链轴线Lsi或盖部50的摆动中心线Lsi”。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框体40在左右的纵杆42L、42R上分别具有臂贯穿孔45L、45R及锁定爪卡定部46L、46R。相对于左右两个臂贯穿孔45L、45R,左右两个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位于上部。这两个锁定爪卡定部46L、46R由主视大致矩形状的贯通孔构成。这样,左右的臂贯穿孔45L、45R及左右的锁定爪卡定部46L、46R被配置在从开口部31(包括开口部41)向车宽方向外侧离开的位置上。
而且,如图5所示,框体40中的右侧纵杆42R具有挡块62,该挡块62在盖部50向全闭方向摆动时与其接触。挡块62是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缓冲部件。因此,在盖部50摆动至全闭时,挡块62在全闭位置定位,并抑制碰撞声音的发生。此外,左侧纵杆42L也同样具有挡块62。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盖部50由盖部主体51和覆盖盖部主体51的背面的背面板52(背板52)构成。盖部主体51是覆盖所述开口部31整体的大致矩形状的平板,是一体形成有左右的摆动基部53L、53R、左右的摆动运动限制用臂54L、54R和图4所示的多个(例如四个)轴承部55的部件。多个轴承部55排列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平行的中心线Lr上。左右的摆动基部53L、53R在盖部主体51的背面位于左右的端部,能回转地嵌合在盖部支承轴61上。
左右的摆动运动限制用臂54L、54R(以下简单称为“左右的臂54L、54R”。)在盖部主体51的背面位于左右的端部。这些臂54L、54R与左右的摆动基部53L、53R相比更靠摆动轨道外侧,形成为以盖部支承轴61为中心的侧视大致扇形。
与盖部50的摆动运动相应地,左右的臂54L、54R在各臂贯穿孔45L、45R内移动。这些臂54L、54R分别被对应的臂贯穿孔45L、45R限制变位方向。因此,各臂54L、54R除了以盖部支承轴61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外,不能变位。其结果就是,盖部50在相对于开口部31进行开闭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不能变位。这样,左右的臂54L、54R与左右的臂贯穿孔45L、45R协动,从而限制盖部50的变位方向。
另外,如上所述,左右的臂54L、54R位于盖部50上的左右的端部,并且形成为以盖部支承轴61为中心的侧视大致扇形。因此,如图2所示,在打开状态的盖部50中,左右的臂54L、54R能够起到盖部50的左右两端的侧板的作用。因此,臂54L、54R具有用于引导行李向收纳部30存取的引导板的功能。而且,臂54L、54R具有用于防止向收纳部30存取的行李从盖部50的侧方掉落的掉落防止板的功能。
左右一侧的摆动运动限制用臂(例如右侧的臂54R),在从盖部主体51的背面延伸出的前端具有回转角限制用凸部63。在图5所示的盖部50的全开状态下,回转角限制用凸部63与右侧臂贯穿孔45R的上缘所具有的挡块64接触。因此,盖部50不能打开到这以上的程度。这样,右侧臂54R与挡块64协动,从而限制盖部50的摆动量(摆动运动)。
而且,如图5所示,具有回转角限制用凸部63的一侧的臂54R,通过复位弹簧65被向关闭方向弹压。具体来说如下。收纳部30具有从右外侧面向右侧突出的卡定销66。该卡定销66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位于后方(车辆前方)。右侧的臂54R具有开在前端附近的卡定孔67。卡定销66及卡定孔67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平行。复位弹簧65例如由“受扭螺旋弹簧”构成。
这里,如图5所示,在从右侧观察车辆用收纳装置20时,在盖部50的关闭状态下,将通过盖部支承轴61和卡定销66的直线Lst称为基准线Lst。受扭螺旋弹簧65(复位弹簧65)的螺旋部65a及卡定孔67相对于基准线Lst位于下方,并且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及卡定销66也位于下方。
受扭螺旋弹簧65的一端部65b(从螺旋部65a延伸的一侧的腕65b)能够上下摆动地挂在卡定销66上。受扭螺旋弹簧65的另一端部65c(从螺旋部65a延伸的另一侧的腕65c)嵌合在卡定孔67中,并被勾挂。因此,在盖部50的关闭状态下,受扭螺旋弹簧65的整体形状为图5所示的大致V字状。
在盖部50位于图5所示的全闭位置或其附近时,受扭螺旋弹簧65向使盖部50关闭的方向进行弹压。然后,随着盖部50打开,卡定孔67以盖部支承轴61为中心围绕图中逆时针变位。在卡定孔67围绕图中逆时针变位超过一定角度时,这次,受扭螺旋弹簧65向使盖部50打开的方向进行弹压。即,受扭螺旋弹簧65在弹压盖部50的方向上反转。其结果,盖部50由于受扭螺旋弹簧65的弹压力而自动打开。这样,右侧的臂54R与受扭螺旋弹簧65协动,由此,限制盖部50自动开闭摆动的方向(摆动运动)。在使盖部50成为全开状态和全闭状态两种情况下,能够没有晃动的对其进行保持。
如图2及图7所示,车辆用收纳装置20具有缓冲机构70。缓冲机构70由回转式缓冲部71、小齿轮72和内齿齿轮73构成。
回转式缓冲部71是通过对回转轴71a的回转产生规定的阻力(缓冲功能),而使回转轴71a的回转速度变得缓慢地进行限制的部件。该回转式缓冲部71安装在收纳部30的左侧的外侧面,在回转轴71a上具有小齿轮72。
内齿齿轮73形成在左右另一侧的摆动运动限制用臂(例如左侧的臂54L)上。该内齿齿轮73形成为以盖部支承轴61为中心的圆弧状,与小齿轮72啮合。因此,根据回转式缓冲部71的缓冲功能,盖部50以缓和的速度进行摆动动作。这样,左侧的臂54L构成为通过与回转式缓冲部71协动,从而对盖部50的摆动速度(摆动运动)进行限制。
如图4~图6所示,盖部50通过盖部锁定机构80能够对收纳部30进行锁定。盖部锁定机构80由以下部件构成:一个锁定用支承轴81;左右两个锁定爪82L、82R;一个锁定用弹簧83;一个操作拉手84;上述左右两个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参照图5。不过,左侧的锁定爪卡定部46L未图示)。以下,对盖部锁定机构80进行详细说明。
锁定用支承轴81在盖部主体51的背面位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附近,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摆动中心线Lsi)平行地配置,并且为能够回转地设在盖部50上的支承基体。详细地说,锁定用支承轴81(支承基体81)通过两个一体的销部81a、81a及两个分体的销81b、81b能够回转地被多个轴承部55支承。而且,锁定用支承轴81是一体形成有弹簧座85和左右的摆动限制部86L、86R的部件。
左右两个锁定爪82L、82R设在锁定用支承轴8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盖部50成为全闭状态时,左右两个锁定爪82L、82R勾挂卡定在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上。左右两个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及左右两个锁定爪82L、82R位于开口部的边缘的外围。这样,两个锁定爪82L、82R为能够与各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卡定和脱开的部件,位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的附近。
这里,如图5所示,将从盖部支承轴61(摆动中心线Lsi)只偏离了偏离量Xo且相对于盖部50大致平行的直线Lx称为偏离线Lx。在该偏离线Lx上排列有左右的臂54L、54R和左右的锁定爪82L、82R。
即,如图4及图5所示,左侧的臂54L和左侧的锁定爪82L,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摆动中心线Lsi)正交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同样,右侧的臂54R和右侧的锁定爪82R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正交的方向上并列配置。
如图4~图6所示,锁定用弹簧83是向使各锁定爪82L、82R勾挂在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上的方向弹压的部件,例如由“受扭螺旋弹簧”构成。图6所示的锁定用弹簧83,即,受扭螺旋部弹簧83的一端部83b(从螺旋部83a延伸的一侧的腕83b)挂在弹簧座85上。受扭螺旋弹簧83的另一端部83c(从螺旋部83a延伸的另一侧的腕83c)挂在盖部50的背面。
操作拉手84是经由锁定用支承轴81使锁定爪82L、82R向锁定解除方向操作的部件。该操作拉手84位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详细地说,盖部50在摆动前端50a,即,在盖部主体51及背面板52中的各摆动前端50a上具有切口凹部56。该切口凹部56是通过对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进行切口而形成的。
这样的操作拉手84能够回转地配置在切口凹部56上,被安装成操作拉手84的锁定解除操作方向Rr与图6所示的盖部50的打开方向Ro一致。在盖部50位于全闭位置时,通过左右的摆动限制部86L、86R与盖部主体51的背面接触,操作拉手84的摆动被限制。
如图4所示,左右的锁定爪82L、82R及操作拉手84一体形成。因此,与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背面板52是以覆盖除臂54L、54R及锁定爪82L、82R以外的其他部分的方式覆盖在盖部主体51的背面上的装饰板。该背面板52以能装拆的方式安装在盖部主体51上。
对以上的说明进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将用于限制盖部50的摆动运动(例如,摆动量以及摆动速度)的臂54L、54R一体形成在盖部50上。由于从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对行李等收纳物进行存取,所以臂54L、54R被配置在从开口部31离开的位置上。另外,将用于使盖部50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锁定爪82L、82R设在盖部50上。由于锁定爪卡定部46L、46R配置在从开口部31离开的位置上,所以,能够与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卡定和脱开的锁定爪82L、82R也被配置在从开口部31离开的位置上。
将这些锁定爪82L、82R和臂54L、54R并列配置在相对于盖部支承轴61正交的方向上。因此,在图2所示的盖部50的关闭状态下,臂54L、54R和锁定爪82L、82R能够在从开口部31离开的位置上,沿收纳部30的侧面整齐地排列。
例如,如图2所示,能够在盖部支承轴61的径向附近配置臂54L、54R,能够将锁定爪82L、82R配置在该臂54L、54R的沿径向离开的上方的位置上。
因此,在盖部50处于关闭状态时,臂54L、54R及锁定爪82L、82R不会通过开口部31向收纳部30内部突出。因此,无论是否在盖部50上设置臂54L、54R及锁定爪82L、82R,都能够充分地确保收纳部30的容量。
而且,由于使臂54L、54R及锁定爪82L、82R在盖部支承轴61的径向上并列,与使其在锁定用支承轴6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收纳装置20的小型化,并能够节省空间。
而且,锁定爪82L、82R位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的附近,因此,在盖部50的开放状态下,锁定爪82L、82R位于远离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的位置。因此,在将行李等收纳物向收纳部30存取时,收纳物很难勾挂在锁定爪82L、82R上。
另外,由于锁定爪82L、82R位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的附近,所以作用在由锁定爪卡定部46L、46R及锁定爪82L、82R构成的盖部锁定机构80上的锁定负荷很小。由于仅承受小负荷,所以锁定机构80为强度小的小型部件即可。因此,能够减小设置锁定机构80的空间。
而且,锁定爪82L、82R由设在锁定用支承轴8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构成。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也与锁定爪82L、82R对应地设置两个。锁定爪82L、82R的摆动方向与盖部50的开闭方向一致。处于相互离开的位置的各锁定爪82L、82R,在关闭盖部50时,分别锁定在对应的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上。因此,关闭状态的盖部50上不会发生晃动。
而且,使操作拉手84能够摆动地配置在形成于盖部50的摆动前端50a的切口凹部56中。因此,能够在盖部50的表里方向(盖部50的摆动方向)上大幅度地摆动操作操作拉手84。由于操作拉手84的摆动操作量大,所以锁定爪82L、82R在锁定解除方向上进行动作的动作量大。因此,能够在锁定爪82L、82R完全卡定在锁定爪卡定部46L、46R上的位置和完全从锁定爪卡定部46L、46R脱离的位置之间,大幅地设定动作的范围。其结果为,能够防止锁定爪82L、82R相对于锁定爪卡定部46L、46R成为半锁定状态(不是完全卡定的状态、也不是完全脱离的状态)。能够将盖部50可靠地维持在相对于收纳部30的开口部31关闭的状态(锁定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处于关闭状态的盖部50的打开、以及防止晃动。
而且,如图6所示,由于操作拉手84的锁定解除操作方向Rr与盖部50的打开方向Ro一致,所以通过对操作拉手84进行解除操作的操作力,能够打开盖部50。因此,由于能够对操作拉手84进行解除操作且能够降低用于对盖部50进行打开操作的操作力,所以操作性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中,臂54L、54R只要是限制盖部50的摆动运动的结构即可,并不限于对盖部50的摆动量以及摆动速度进行限制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收纳装置20适用于车辆10的手套箱13以及控制台箱30。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具有:设在车身上的收纳部;用于对该收纳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能摆动地安装在该收纳部上的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盖部支承轴,其配置在所述收纳部侧,能摆动地支承所述盖部;
锁定爪,其配置在所述盖部上,能够与形成于所述收纳部侧的锁定爪卡定部卡定和脱开;
操作拉手,将该锁定爪向锁定解除方向进行操作;
摆动运动限制用臂,一体形成在所述盖部上,用于对所述盖部的摆动运动进行限制,
所述锁定爪和所述摆动运动限制用臂并列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盖部支承轴正交的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位于所述盖部的摆动前端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能够摆动地被与所述盖部支承轴平行的锁定用支承轴支承,所述锁定爪以其摆动方向与所述盖部的开闭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盖部支承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具有通过对摆动前端进行切口而形成的切口凹部,所述操作拉手能摆动地被配置在所述切口凹部中,并且,所述操作拉手被安装成其锁定解除操作方向与所述盖部的打开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及所述操作拉手形成为一体。
CN2009101795185A 2008-10-15 2009-10-12 车辆用收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2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6812 2008-10-15
JP2008266812A JP4729090B2 (ja) 2008-10-15 2008-10-15 車両用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2898A true CN101722898A (zh) 2010-06-09
CN101722898B CN101722898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25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95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2898B (zh) 2008-10-15 2009-10-12 车辆用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29090B2 (zh)
CN (1) CN101722898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1776A (zh) * 2013-07-30 2013-11-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杂物箱
CN10387935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手套箱
CN10651559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07284365A (zh) * 2017-06-16 2017-10-24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杂物箱盖板及副驾驶座杂物箱
CN11005356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065431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
CN11110178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释放内隔室(手套箱)
CN11174695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增永路人 集装箱
CN112298050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2554675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防撞击自动开启锁紧机构及仪表板储物盒
CN113199988A (zh) * 2020-01-31 2021-08-03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4056239A (zh) * 2020-07-29 2022-02-18 Kbi东国实业株式会社 滑动型物品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9167B2 (ja) * 2010-09-29 2014-04-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装置
JP5660866B2 (ja) * 2010-11-25 2015-01-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物品収納ボックス
JP2012148713A (ja) * 2011-01-20 2012-08-09 Toyota Motor Corp 蓋付きボックス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9347A (ja) * 1981-09-01 1983-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セツサ
JPH049830Y2 (zh) * 1985-10-15 1992-03-11
JPH0567544U (ja) * 1992-02-25 1993-09-07 西川化成株式会社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のリッド
US7695028B2 (en) * 2002-11-07 2010-04-13 Piolax, Inc. Lock apparatus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357A (zh) * 2012-12-21 2014-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手套箱
CN103879357B (zh) * 2012-12-21 2017-09-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手套箱
CN103381776A (zh) * 2013-07-30 2013-11-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杂物箱
CN103381776B (zh) * 2013-07-30 2016-04-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杂物箱
CN10651559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06515593B (zh) * 2015-09-11 2019-01-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07284365A (zh) * 2017-06-16 2017-10-24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杂物箱盖板及副驾驶座杂物箱
CN11005356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0053563B (zh) * 2018-01-18 2022-02-0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065431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
CN111101784B (zh) * 2018-10-26 2021-12-10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释放内隔室(手套箱)
US11098505B2 (en) 2018-10-26 2021-08-24 Inteva Products, Llc Electrical release for interior compartment (glove box)
CN111101784A (zh) * 2018-10-26 2020-05-05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释放内隔室(手套箱)
CN11174695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增永路人 集装箱
CN112298050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2298050B (zh) * 2019-07-30 2023-09-01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3199988A (zh) * 2020-01-31 2021-08-03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3199988B (zh) * 2020-01-31 2023-06-16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14056239A (zh) * 2020-07-29 2022-02-18 Kbi东国实业株式会社 滑动型物品箱
CN114056239B (zh) * 2020-07-29 2024-05-07 Kbi东国实业株式会社 滑动型物品箱
CN112554675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防撞击自动开启锁紧机构及仪表板储物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29090B2 (ja) 2011-07-20
CN101722898B (zh) 2012-05-23
JP2010095112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898B (zh) 车辆用收纳装置
KR100482442B1 (ko)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의 힌지 구조
US6883680B2 (en) Lid opening device
CN1417444A (zh) 门体的开闭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开闭装置
US6125031A (en) Plastic computer housing/access door apparatus with integrally molded dual function hinge assembly
JP5262689B2 (ja) 扉開閉構造及び扉開閉装置
JP5259640B2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装置
JP2002284071A5 (zh)
JP2011152813A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EP1860263B1 (en) Device comprising a body, a closure and a hinge
JP5279446B2 (ja) 車両用収納装置
JP2005009751A (ja) レジスタ
JP4118198B2 (ja) レジスタ
JPH10278656A (ja) ドア及びカップホルダの開閉機構
CA2522008A1 (en) Compact container holder
JP2010137761A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
JPH1120552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5979714B2 (ja)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JPH09136576A (ja) 蓋体の開閉機構
CN210530561U (zh) 一种连接结构、侧门安装结构及挖掘机
JP4303976B2 (ja) 空気ダクト用空気流指向プレートおよび空気ダクト装置
KR100456570B1 (ko) 자동차용 컵홀더
JP4049019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JPH0354774Y2 (zh)
JPH09140892A (ja) パチンコ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ORIROKU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201311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ONDA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ONDA MOTOR Co.,Ltd.

Patentee before: MORIROKU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