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0205B -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0205B
CN101710205B CN2009101743439A CN200910174343A CN101710205B CN 101710205 B CN101710205 B CN 101710205B CN 2009101743439 A CN2009101743439 A CN 2009101743439A CN 200910174343 A CN200910174343 A CN 200910174343A CN 101710205 B CN101710205 B CN 101710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zoom
zoom lens
image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3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0205A (zh
Inventor
阿部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10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0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0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0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镜筒,其具有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的校正透镜、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变焦透镜、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的变焦环、根据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驱动变焦透镜的变焦透镜驱动单元、检测变焦透镜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的速度检测单元、存储将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信息的存储单元、对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参照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并对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校正透镜。规定量根据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相机等的图像摄取装置以及安装于图像摄取装置中的镜头镜筒。
背景技术
JP特开平6-153049号公报中公开了针对使用者的手动变焦操作可变焦追踪的自动聚焦装置。该自动聚焦装置,预先存储了多个变焦追踪曲线。此外,该自动聚焦装置,可分步骤控制变焦透镜的位置。此外,该自动聚焦装置,根据来自使用者的手动变焦操作,对变焦透镜应该移动的位置进行判断。然后,该自动聚焦装置根据与已判断的变焦透镜应该移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来选择变焦追踪曲线。另外,变焦追踪是指当移动聚焦透镜聚焦后,即便进行了变焦操作也继续保持聚焦状态。
由此,该自动聚焦装置,没有变焦追踪曲线的误选择,并且,特别地,使变焦时(zooming)的快速聚焦控制成为可能。
然而,在JP特开平6-153049号公报中记载的自动聚焦装置,只能适用于变焦透镜由电动变焦(power zoom)进行电驱动时的变焦追踪动作,而不对应使用者手动操作变焦透镜时的变焦追踪动作。
一般,在变焦追踪动作中,若在聚焦状态下变更变焦倍率,则为了维持聚焦状态,按照变焦追踪曲线来驱动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此时,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的控制目标位置,根据变焦透镜的当前位置,并按照变焦追踪曲线来决定。若根据变焦透镜的当前位置来驱动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则当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到达控制目标位置时,变焦透镜已经移动到其他位置,不能得到聚焦状态。在此,还需要考虑变焦透镜的移动速度来决定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的控制目标位置。
具体而言,当为由电动驱动变焦透镜的电动变焦时,变焦速度是固定的,所以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的控制目标位置可通过相加与变焦速度相应的固定量来决定。此时,容易决定控制目标位置。然而,以手动进行变焦操作时,使用者使变焦环(zoom ring)旋转的速度是不固定的。因此,决定聚焦透镜或校正用透镜的控制目标位置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在变焦透镜通过手动变焦而被机械驱动(机构性驱动)时,与变焦时的速度无关而能进行比较正确的变焦追踪的镜头镜筒。
在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镜头镜筒,具有: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校正透镜进行驱动;变焦透镜;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移动(机构性移动)变焦透镜;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的位置;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存储单元,其存储将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对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控制单元参照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并控制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校正透镜。控制单元使规定量根据由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在第二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交换镜头和可安装交换镜头的照相机机身的图像摄取装置,交换镜头,具有: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校正透镜进行驱动;变焦透镜;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移动(机构性移动)变焦透镜;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的位置;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存储单元,其存储将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对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控制单元,参照所述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并控制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校正透镜。控制单元使规定量根据由所述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照相机机身,具有:摄像单元,其生成经由交换镜头所输入的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以及记录单元,其对所述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处理,并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实施了该规定处理的图像。
在第三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图像摄取装置,具有: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校正透镜进行驱动;变焦透镜;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移动(机构性驱动)变焦透镜;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的位置;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存储单元,其存储将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信息;摄像单元,其生成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单元,其对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处理,并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实施了规定处理的图像;以及控制单元,其参照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控制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校正透镜,并使所述规定量根据由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根据上述方式,可提供一种当通过手动操作以任意的速度来机械驱动(机构性驱动)变焦透镜时,可与变焦时的速度无关地进行正确的变焦追踪的镜头镜筒以及使用它的图像摄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照相机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照相机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变焦环21的旋转速度的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变焦透镜位置与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关系的示意图(变焦追踪曲线)。
图5是表示变焦追踪动作的流程图。
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变焦追踪动作时的聚焦透镜的驱动控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一
1-1.概要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的立体图。照相机系统1,如图1所示,由照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可换镜头)200构成。在交换镜头200中设置了变焦环213。使用者通过对变焦环213进行旋转操作,可通过手动进行变焦动作。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提供一种在能进行这样的手动变焦动作的镜头镜筒中,在变焦时能进行比较快速的聚焦控制的镜头镜筒。
1-2.结构
图2是照相机系统1的方框图。用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1的结构。
1-2-1.照相机机身的结构
照相机机身100具有CCD图像传感器110、液晶监视器120、照相机控制器140、机身侧连接卡口(body mount)150、电源160和卡槽(cardslot)170。
照相机控制器140根据来自释放按钮130等操作部件的指示,对包括CCD图像传感器110等的控制的照相机系统1整体进行控制。照相机控制器140将垂直同步信号发送给定时发生器112。与此并行地,照相机控制器140根据垂直同步信号生成曝光同步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曝光同步信号经由机身侧连接卡口150以及镜头侧连接卡口(lens mount)250,周期性地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40。照相机控制器140,在控制动作或图像处理动作时,将DRAM141作为工作存储器来使用。
CCD图像传感器110,拍摄经由交换镜头200射入的被摄体图像而生成模拟图像信号。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被AD转换器111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被AD转换器111转换的图像数据,由照相机控制器140实施各种图像处理。所谓各种图像处理,是例如伽马校正处理、白平衡校正处理、缺陷校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JPEG压缩处理等的图像压缩处理等。
CCD图像传感器110,在由定时发生器112所控制的定时进行动作。作为CCD图像传感器110的动作,是静止图像的拍摄动作、运动图像(動画、动画)的拍摄动作、通过图像(スル一画像)的拍摄动作等。通过图像是指拍摄后,在存储卡171中不记录的图像。通过图像主要是运动图像,是为了决定用于拍摄静止图像的构图而显示于液晶监视器120中的实时动态图像。
液晶监视器120,显示由照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后的显示用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液晶监视器120可选择性地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
卡槽170可安装存储卡171。卡槽170,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来控制存储卡171。即,通过照相机控制器140的图像处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卡171中。存储卡171可存储各种图像文件,例如,存储JPEG图像文件。此外,从存储卡171可读出存储于其中的图像数据或者图像文件。从存储卡171中所读出的图像数据或图像文件,由照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照相机控制器140将从存储卡171中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或图像文件进行展开来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
电源160,供给用于在照相机系统1中所消耗的电力。电源160,例如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充电电池。此外,电源160也可以经由电源线将从外部所供给的电力供给照相机系统1。
机身侧连接卡口150,可与交换镜头200的镜头侧连接卡口250机械连接或电连接。机身侧连接卡口150,经由镜头侧连接卡口250,能与交换镜头200之间发送接收数据。机身侧连接卡口150将从照相机控制器140接收到的曝光同步信号经由镜头侧连接卡口250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40。此外,机身侧连接卡口150将从照相机控制器140接收到的其它控制信号经由镜头侧连接卡口250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40。此外,机身侧连接卡口150经由镜头侧连接卡口250将从镜头控制器240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照相机控制器140。
1-2-2.镜头镜筒
1-2-2-1.交换镜头的结构
交换镜头200具有光学系统、镜头控制器240、镜头侧连接卡口250。交换镜头200的光学系统包括变焦透镜210、OIS透镜220、光圈260和聚焦透镜230。
变焦透镜210是用于使由交换镜头200的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倍率发生变化的透镜。变焦透镜210由一个或多个透镜构成。驱动机构211包括使用者可操作的变焦环213等,将基于操作者的操作传递给变焦透镜210,使变焦透镜210沿着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移动。检测器212检测驱动机构211的驱动量。此外,检测器212通过后述的方法,来检测变焦环213的位置即变焦透镜210的位置。镜头控制器240通过获取该检测器212的检测结果,能掌握光学系统的变焦倍率、以及变焦环213的位置、旋转量以及旋转速度。
OIS透镜220是用于补偿由交换镜头200的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模糊的镜头。OIS透镜220通过将照相机系统1的晃动向相抵消的方向进行移动,来减小CCD图像传感器110上的被摄体像的模糊。OIS透镜220由一个或多个透镜构成。激励器(actuator)221,接收来自OIS用IC223的控制,在与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面内驱动OIS透镜220。激励器221,例如可由磁铁和平板线圈来实现。位置检测传感器222是对与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OIS透镜220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位置检测传感器222,例如,可由磁铁与霍尔元件来实现。OIS用IC223,根据位置检测传感器222的检测结果以及陀螺传感器等的晃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激励器221。OIS用IC223,从镜头控制器240获取晃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此外,OIS用IC223对镜头控制器240发送对光学上的像晃动校正处理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号。
光圈260是用于调整通过光学系统的光的量的部件。光圈260,例如,由多个光圈叶片组成,通过对由叶片构成的开口部进行开关,可调整光量。光圈马达261,是用于对光圈260的开口部进行开关的驱动单元。
聚焦透镜230是用于在光学系统中使CCD图像传感器110上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发生变化的透镜。聚焦透镜230由一个或多个透镜构成。
聚焦马达233,根据镜头控制器240的控制,以聚焦透镜230沿着光学系统的光轴进退的方式进行驱动。由此,在光学系统中能够使CCD图像传感器110上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聚焦马达233使用步进马达。但是,聚焦马达不局限于此,例如,既可以由DC马达构成,也可以由超声波马达构成。
镜头控制器240,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包括OIS用IC223或聚焦马达233的控制的交换镜头200整体。例如,镜头控制器240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聚焦马达233,以便使聚焦透镜230沿着光轴以规定的驱动方法进退。此外,从检测器212、OIS用IC223等接收信号,发送给照相机控制器140。镜头控制器240在与照相机控制器140之间,经由镜头侧连接卡口250以及机身侧连接卡口150进行数据的接收发送。
镜头控制器240,将DRAM241作为工作存储器来使用。此外,闪存242对镜头控制器240的控制中使用的程序或参数进行保存。例如,闪存242对如后述的图4所示的与变焦透镜位置和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关系相关的信息等进行存储。
1-2-2-2.变焦环旋转速度检测方法
使用图3针对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变焦环213的结构以及功能的示意图。
变焦环213其内侧具有滑片300、电阻310、定义滑片300移动的路径的凸轮槽(カム溝)。若由使用者旋转变焦环213,则滑片300会一边与电阻310电接触一边能够沿着凸轮槽在位置a~b的范围内移动。在电阻310的两端施加了3.0(V)的电压。从滑片300获取电阻310上的与滑片300的位置相应的电压。即,从滑片300获取与变焦环213的位置(即变焦透镜210的位置)相应的电压。由此,检测器212通过对滑片300的电压进行测定,可将变焦环213的位置(即变焦透镜210的位置)作为模拟数据来检测。
镜头控制器240,按每个规定期间输入由检测器212所检测出的电压,并通过对将该输入后的电压进行AD转换而得到的数字数据进行处理,来检测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镜头控制器240为了检测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准备了10比特。在图3的示例中,将与从位置a的滑片300所检测出的模拟电压值对应的数字值设为100,将与从位置b的滑片300所检测出的模拟电压值对应的数字值设为900。当滑片300所测量的电压值为1.17(V)时,对应它的数字数据是400。以下,将转换后的数字数据的单位称为“AD”。
如上所述由检测器212所检测的变焦环213的位置的数字数据,通过检测其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镜头控制器240能够检测出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中,虽然通过检测变焦环213的位置(即变焦透镜210的位置)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来计算出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但也不需要必须是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直接检测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这样的结构。
1-2-2-3.变焦透镜位置与聚焦透镜位置的关系
使用图4针对变焦透镜位置与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变焦透镜位置与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关系的示意图。
闪存242存储了表示如图4所示的变焦透镜位置与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的关系的关系信息。关系信息按到达被摄体的各个距离(被摄体距离),由多条变焦追踪曲线所构成。在图4的示例中,关系信息包括四条变焦追踪曲线a、b、d、e。
在聚焦状态下驱动了变焦透镜210时,若使聚焦透镜230保持停止,则在CCD图像传感器110上处于非聚焦状态。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1中,在聚焦状态下驱动变焦透镜210时,选择与被摄体距离相应的变焦追踪曲线,并按照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沿着变焦追踪曲线驱动聚焦透镜230。由此,即使在实施了变焦透镜210的驱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维持聚焦状态的状态下继续拍摄图像。
并且,在闪存242中,当未存储与希望的被摄体距离相应的变焦追踪曲线时,根据与该被摄体距离接近的两个被摄体距离的变焦追踪曲线,来求出对应希望的被摄体距离的聚焦透镜位置。例如,当希望的被摄体距离在变焦追踪曲线b的被摄体距离与变焦追踪曲线d的被摄体距离之间时,根据变焦追踪曲线b和变焦追踪曲线d,插值来求得假设的变焦追踪曲线c。沿着该假设的变焦追踪曲线c来驱动聚焦透镜230。由此,在闪存242中,即使未存储相应的被摄体距离的变焦追踪曲线,也能针对任意的被摄体距离进行变焦追踪动作,能一边维持聚焦状态,一边进行变焦动作。
1-2-3.术语的对应
聚焦透镜210是校正透镜的一个示例。聚焦马达233是校正透镜驱动单元的一个示例。由滑片300、电阻310和镜头控制器240构成的结构是位置检测单元的一个示例。检测器212以及镜头控制器240是速度检测单元的一个示例。驱动机构211是变焦透镜驱动单元的一个示例。闪存242是存储单元的一个示例。镜头控制器240是控制单元的一个示例。CCD图像传感器110以及AD转换器111是摄像单元的一个示例。照相机控制器140是记录单元的一个示例。存储卡171是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
1-3.手动变焦中的变焦追踪动作
针对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手动变焦操作时的变焦追踪动作,使用图5、图6来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接受到手动变焦操作时的变焦追踪动作的流程图。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接受到手动变焦操作时的聚焦透镜的驱动的示意图。
使用者通过对变焦环213进行旋转操作,可进行手动变焦操作。本实施方式的交换镜头(镜头镜筒)200,是机械性(机构性)驱动变焦透镜210。因此,若从使用者经由变焦环213接受到手动变焦操作,则变焦透镜210以与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联动的方式被驱动。若接受到手动变焦操作(S100),则镜头控制器240按照每个规定的检测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检测期间的长度设为4ms),从检测器212输入变焦环213的位置信息,并求出变焦环213的旋转量,判断旋转量变化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本示例中,4AD)(S110、S120)。
若判断变焦环213的旋转量为规定值(4AD)以上,则镜头控制器240根据以下的算式(1)计算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S130)。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计算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
首先,根据算式(1)求出变焦透镜位置的增量Δd。
Δd=α+β×(ΔP)  (AD)…(1)
其中,α是常数,例如,设定为与变焦环213的旋转量的规定值相等的4(AD)。β是系数,例如设定为8。α以及β通过实验等适当地被设定。ΔP是变焦环位置的变化量(旋转量)。而且,将从镜头的广角端向望远端的方向设为正方向。ΔP为负时,变焦透镜位置的增量Δd由以下的算式求出。
Δd=-α+β×(ΔP)  (AD)…(1a)
并且,由以下算式(1.1)求出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所检测出的当前的变焦透镜位置+Δd    (AD)…(1.1)
此后,根据图4中表示的变焦追踪曲线求出与校正变焦透镜位置相应的聚焦透镜位置,并将该求出的位置作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
若计算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则镜头控制器240对聚焦马达233进行控制,以使聚焦透镜230移动到目标位置(S135)。
在变焦透镜停止时,如图6A所示,聚焦透镜230移动到与当前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位置。相对于此,当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来对变焦透镜进行驱动时,如图6B所示,将与从当前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根据算式(1)所计算出的量Δd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聚焦透镜230开始移动。例如,当α=4、β=4、变焦环213的旋转量(变化量)是8AD时,根据算式(1),增量Δd变为68(=4+8×8)(AD)。因此,在变焦追踪曲线上,将与从当前的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68(AD)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开始驱动聚焦透镜230。
如此,当在步骤S120中判断出变焦环位置变化为规定值(4AD)以上时,镜头控制器240,根据算式(1)计算出使聚焦透镜230移动的目标位置。变焦环213的旋转操作的速度越高速,该目标位置越被设定为更远离当前的变焦透镜210的位置。即,变焦环213的旋转操作的速度越高速,聚焦透镜230越被驱动到与当前的变焦透镜210的位置更远离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这样,根据变焦环的旋转速度即变焦环位置的变化速度,能够使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发生变化。其结果,即使在变焦透镜210高速地变化时,也能够沿着变焦追踪曲线将聚焦透镜230控制到更合适的位置,能够根据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实现正确的变焦追踪。
这样,在变焦环213接受到旋转操作时,将与从当前变焦透镜210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聚焦透镜230。但是,当变焦环213的旋转操作停止时,将不使聚焦透镜230驱动到超过与变焦透镜210的停止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如果无视停止了变焦环213的旋转,而将聚焦透镜230驱动到与比变焦透镜210的停止位置更离开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上,则由CCD图像传感器110所拍摄的图像会成为非聚焦。因此,虽然将与比当前的变焦透镜210的位置更离开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而开始驱动聚焦透镜230,但不会超过与每一时刻的变焦透镜210的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在步骤S120中,针对判断为变焦环213未旋转规定值(4AD)以上时进行说明。此时,镜头控制器240判断,在变焦追踪动作中最后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之后,变焦环213是否旋转了累计为规定值(4AD)以上(S140)。
当判断为,在变焦追踪动作中最后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之后,变焦环213未旋转到累计为规定值(4AD)以上时,镜头控制器240返回步骤S110。
当判断为,在变焦追踪动作中最后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之后,变焦环213旋转了累计为规定值(4AD)以上时,镜头控制器240根据以下表示的算式(2)来计算使聚焦透镜230移动的目标位置(S150)。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计算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
首先,根据算式(2)求出变焦透镜位置的增量Δd。
Δd=α+β×(α/N+1)  (AD)(Δd>0)…(2)
其中,α是常数,例如,设定为与变焦环213的旋转量的规定值相等的4(AD)。β是系数,例如设定为8。α以及β通过实验等适当地被设定。N是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量未超过规定值的检测期间的个数。
然后,由以下的算式(2.1)求出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所检测出的当前的变焦透镜位置+Δd    (AD)…(2.1)
并且,当判断为,在变焦追踪动作中最后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之后,变焦环213向负的方向旋转了累计为规定值(4AD)以上时,由下面的算式求出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校正变焦透镜位置=
所检测出的当前的变焦透镜位置-Δd    (AD)…(2.1a)
此后,根据图4表示的变焦追踪曲线求出与校正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位置,并将该求出的位置作为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若计算出目标位置,则镜头控制器240对聚焦马达进行控制,以使聚焦透镜230移动到目标位置(S155)。
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150中判断为累计改变了规定值(4AD)以上时,镜头控制器240根据算式(2)计算出使聚焦透镜230移动的目标位置。由此,即使变焦环213所接受到的旋转操作比较低速,聚焦马达233也将与从当前变焦透镜210的位置离开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聚焦透镜23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1,即使在低速地旋转操作变焦环213时,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变焦追踪。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1,能够根据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实现比较正确的变焦追踪。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中,虽然根据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使聚焦透镜的驱动发生变化,但并不需要必须是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根据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使聚焦透镜的驱动发生变化的结构。总之,只要是输出与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该输出结果来控制聚焦透镜的驱动的结构即可。
1-4.本实施方式的总结
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具有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的聚焦透镜230、驱动聚焦透镜230的聚焦马达233、变焦透镜210、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的变焦环213、根据变焦环213的旋转量机械性移动变焦透镜的变焦透镜驱动机构211、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滑片300和电阻310(或检测器212)、检测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的检测器212以及镜头控制器240、存储将变焦透镜210的位置和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信息的闪存242、控制聚焦马达233的镜头控制器240。镜头控制器240,参照关系信息来求出与从通过滑片300和电阻310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210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聚焦透镜230的聚焦位置,并对聚焦马达233进行控制,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聚焦透镜230。镜头控制器240,根据由检测器212以及镜头控制器240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使规定量发生变化。
根据该结构,变焦环213所接受到的旋转操作越高速,聚焦马达233就将与从当前变焦透镜210的位置越远离的位置建立了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其结果,不依赖于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能够缩小在聚焦透镜230的驱动结束的时刻的聚焦透镜位置、和与该驱动结束时刻的新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变焦追踪曲线上的聚焦透镜位置的偏差。因此,不依赖于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的高精度的聚焦控制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中,镜头控制器240根据变焦透镜的变化速度,使为了计算规定量而使用的计算式不同。
由此,变焦环213所接受到的旋转操作越高速,镜头控制器240就将与从当前变焦透镜210的位置越远离的位置建立了对应的聚焦透镜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对聚焦透镜230进行驱动。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1,根据变焦环213的旋转速度能够进行比较快速的聚焦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焦追踪,在使用者以希望的速度操作变焦环而使变焦倍率变更时,也能维持聚焦状态,所以特别是在运动图像摄影时效果更显著。
2.其它实施方式
如以上对实施方式一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以下,针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中表示的算式(1)、(1a)的结构,常数等的值是一个示例,不言而喻,只要是求出根据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的增量Δd的算式,也可使用其它算式。同样地,算式(2)的结构,常数等的值也是一个示例,只要是求出根据以低速变化的变焦透镜位置而缓慢变化的增量Δd,也可使用其它算式。
在实施方式一中,还可根据变焦透镜210的位置,使算式(1)、(1a)不同。例如,也能以变焦透镜210处于广角端时Δd更大地变化,而处于望远端时Δd几乎不变化的方式,根据变焦透镜210的位置,使常数A、系数α不同。此情况对于算式(2)也同样。
在实施方式一中,虽在交换镜头200侧,根据变焦透镜位置的速度变化和关系信息,求出了变焦追踪动作的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但也可在照相机机身100侧求出该目标位置。此时,照相机控制器140从镜头控制器24预先接收好关系信息。然后,在手动的变焦操作中,照相机控制器140从镜头控制器24定期地接收至少与变焦透镜210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并参照接收到的信息或关系信息等,来决定上述方法中聚焦透镜230的目标位置,并将该决定了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镜头控制器240。
在实施方式一中,交换镜头200,虽然具有闪存242,但代替闪存242,也可具有不可写入的RO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虽然通过驱动聚焦透镜实现变焦追踪,但为了变焦追踪不需要一定使用聚焦透镜。例如,可另外准备变焦追踪专用的校正透镜,通过驱动该校正透镜进行变焦追踪。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虽然对不具有可动反光镜的照相机机身进行了例示,但照相机机身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例如,可在照相机机身内具有可动反光镜,也可具有用于分解被摄体像的棱镜。此外,也可构成为不在照相机机身中,而在转接环(アダプタ一)中具有可动反光镜。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作为摄像元件,虽然例示了CCD图像传感器110,但摄像元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由CMOS图像传感器或NMOS图像传感器构成摄像元件。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虽然对在电阻310的两端施加3V电压进行了例示,但该施加电压不局限于3伏,也可以是1V或5V。即,根据用途可施加任意的电压。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虽然将变焦环213的旋转量的检测期间设为了4ms,但检测期间不局限于此。例如,检测期间可以是2ms或8ms或16ms。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数码相机等所使用的镜头镜筒。

Claims (15)

1.一种镜头镜筒,具有:
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
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所述校正透镜进行驱动;
变焦透镜;
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
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所述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驱动所述变焦透镜;
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
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关系信息,该关系信息将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所述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以及
控制单元,其对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参照所述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并控制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所述校正透镜,并使所述规定量根据由所述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使为了计算所述规定量而使用的计算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使所述计算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聚焦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与聚焦透镜不同的透镜。
6.一种图像摄取装置,包括:交换镜头;和可安装所述交换镜头的照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镜头,具有:
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
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所述校正透镜进行驱动;
变焦透镜;
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
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所述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驱动所述变焦透镜;
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
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关系信息,该关系信息将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所述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以及
控制单元,其对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参照所述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并控制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所述校正透镜,并使所述规定量根据由所述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所述照相机机身,具有:
摄像单元,其生成经由所述交换镜头所输入的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以及
记录单元,其对所述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处理,并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实施了该规定处理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使为了计算出所述规定量而使用的计算式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使所述计算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聚焦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与聚焦透镜不同的透镜。
11.一种图像摄取装置,具有:
校正透镜,其为了进行变焦追踪可沿着光轴移动;
校正透镜驱动单元,其对所述校正透镜进行驱动;
变焦透镜;
变焦环,其接受基于使用者的旋转操作;
变焦透镜驱动单元,其根据所述变焦环的旋转量机械驱动所述变焦透镜;
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
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关系信息,该关系信息将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与所述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建立了对应;
摄像单元,其生成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
记录单元,其对所述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处理,并在记录介质中记录实施了该规定处理的图像;以及
控制单元,其参照所述关系信息,求出与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所述变焦透镜的位置仅离开了规定量的变焦透镜位置对应的校正透镜的聚焦位置,控制所述校正透镜驱动单元,以便将该求出的聚焦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来驱动所述校正透镜,并使所述规定量根据由所述速度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而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的变化速度,使为了计算出所述规定量而使用的计算式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所述变焦透镜位置使所述计算式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聚焦透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摄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透镜是与聚焦透镜不同的透镜。
CN2009101743439A 2008-09-11 2009-09-11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Active CN101710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3199 2008-09-11
JP2008233199 2008-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0205A CN101710205A (zh) 2010-05-19
CN101710205B true CN101710205B (zh) 2013-05-01

Family

ID=4200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3439A Active CN101710205B (zh) 2008-09-11 2009-09-11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84275B2 (zh)
JP (1) JP5821001B2 (zh)
CN (1) CN101710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428B2 (en) * 2008-09-11 2015-12-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ens barrel including a correction lens to move for zoom tracking,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2301410A (zh) * 2008-12-23 2011-12-28 弗兰霍菲尔运输应用研究公司 对人类产生生理作用的显示系统
JP5381486B2 (ja) * 2009-08-13 2014-01-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521518B2 (ja) * 2009-12-01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50694B2 (ja) * 2011-03-25 2015-07-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
JP2013026664A (ja) * 2011-07-15 2013-02-04 Olympus Imaging Corp 外部機器、カメラシステム、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08083B2 (en) * 2011-09-28 2014-12-09 Apple Inc. Dynamic autofocus operations
JP5901423B2 (ja) * 2012-05-18 2016-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ン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715612B2 (en) 2012-12-26 2017-07-25 Cognex Corporation Constant magnification lens for vision system camera
US11002854B2 (en) 2013-03-13 2021-05-11 Cognex Corporation Lens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feedback loop and time-of-flight sensor
US10712529B2 (en) 2013-03-13 2020-07-14 Cognex Corporation Lens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feedback loop for focus adjustment
JP6296698B2 (ja) * 2013-05-14 2018-03-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焦点調節方法
JP6345919B2 (ja) * 2013-08-27 2018-06-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3607531A (zh) * 2013-11-30 2014-02-2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集成式镜头
JP6366295B2 (ja) * 2014-02-21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795060B2 (en) 2014-05-06 2020-10-06 Cogn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drift in a vision system variable lens
US10830927B2 (en) 2014-05-06 2020-11-10 Cogn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drift in a vision system variable lens
KR101932546B1 (ko) * 2014-09-30 2018-12-27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Af 카메라에 있어서, 최적의 주밍 속도를 찾는 장치 및 방법
JP6028876B1 (ja) 2016-02-02 2016-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06819B2 (ja) * 2016-02-15 2020-06-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機構を備えた撮像装置及び交換レンズ
JP6808340B2 (ja) * 2016-03-31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JP6818426B2 (ja) 2016-04-20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
JP6818444B2 (ja) * 2016-06-22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6341598A (zh) * 2016-09-14 2017-01-18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光学镜头自动聚焦系统及方法
JP6332401B2 (ja) * 2016-10-19 2018-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024790B2 (ja) * 2017-06-27 2022-02-2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7277388A (zh) * 2017-07-27 2017-10-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补光方法
JP6565072B2 (ja) * 2017-10-30 2019-08-28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制御装置、レンズ装置、飛行体、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154657B (zh) * 2019-07-16 2022-04-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手持云台及存储介质
CN111712667A (zh) * 2019-07-16 2020-09-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手持云台及存储介质
JP7379039B2 (ja) 2019-09-19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23241B2 (ja) 2019-10-09 202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3228609A1 (ja) * 2022-05-27 2023-11-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レンズ駆動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3857A (en) * 1996-03-08 1999-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taking lens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405615A (zh) * 2001-08-09 2003-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装置及其透镜驱动方法以及摄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1560A (en) * 1991-05-28 1998-06-02 Minolta Co., Ltd. Interchangeable lens having a data outputting function
JPH04350611A (ja) 1991-05-28 1992-12-04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のフォーカシング装置
JP3407366B2 (ja) 1992-10-27 2003-05-1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2979868B2 (ja) 1992-10-30 1999-11-15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オ−トフォ−カス装置
JPH07294796A (ja) 1994-04-27 1995-11-10 Canon Inc カメラ
JPH08286096A (ja) 1995-04-12 1996-11-01 Canon Inc レンズ制御装置
JP3417166B2 (ja) 1995-10-24 2003-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フォーカス装置
JP2000292679A (ja) 1999-04-02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フォーカス装置
JP2001083396A (ja) 1999-09-13 2001-03-30 Sony Corp レンズ制御方法及びレンズ制御装置
JP3997471B2 (ja) * 2002-03-08 2007-10-2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ステム
US7415200B2 (en) * 2003-10-14 2008-08-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device
JP2005326771A (ja) * 2004-05-17 2005-11-24 Canon Inc レンズ装置の駆動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3857A (en) * 1996-03-08 1999-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taking lens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405615A (zh) * 2001-08-09 2003-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装置及其透镜驱动方法以及摄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92035A (ja) 2010-04-22
US8284275B2 (en) 2012-10-09
JP5821001B2 (ja) 2015-11-24
CN101710205A (zh) 2010-05-19
US20100066864A1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0205B (zh) 镜头镜筒以及图像摄取装置
US8662767B2 (en)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US5895129A (en) Optical apparatus
US8619374B2 (en) Lens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including lens control apparatus
CN110022433B (zh)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76403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02739960A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系统
JP418188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US8374497B2 (en) Autofocusing zoom lens
US6993256B2 (en) Zoom and focu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US7463292B2 (en) Lens system
JPS63237040A (ja) 合焦用レンズの駆動装置
US9207428B2 (en) Lens barrel including a correction lens to move for zoom tracking,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8129455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644696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backlash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JPH0588068A (ja) 撮像装置
JP2008209519A (ja)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及び光軸調整方法
JP4692980B2 (ja) 光学装置
JP2004279559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
JPH04145404A (ja) フォーカスレンズ制御装置
JP2814238B2 (ja) バリフオーカルレンズ制御装置
JPH01307710A (ja) 光学機器
JP2006139015A (ja) 立体カメラ用レンズシステム
JPH05113533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のレンズ位置制御装置
JPH04190207A (ja) 自動合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