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6007A -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6007A
CN101646007A CN200910162898A CN200910162898A CN101646007A CN 101646007 A CN101646007 A CN 101646007A CN 200910162898 A CN200910162898 A CN 200910162898A CN 200910162898 A CN200910162898 A CN 200910162898A CN 101646007 A CN101646007 A CN 101646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hin slice
unit
value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2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6007B (zh
Inventor
塙敬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46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6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1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the composed originals being of different kinds, e.g. low- and high-resolution orig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打印单元,用于在薄片上打印图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薄片;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背景图像转换成表示该背景图像但亮度值比该背景图像的亮度值高的参考图像;打印控制单元,用于使打印单元将由转换单元获得的参考图像作为用户的输入区域打印在薄片上;提取单元,用于从与由读取单元在用户在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中所包括的输入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中,提取亮度值低于第一阈值且色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的图像;以及合成单元,用于将由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合成。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扫描器和打印机并能够将数字图像与表示用户手写内容的图像进行合成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包括能够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机和能够读取该薄片的扫描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可以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如在日本特开2003-80789中所述,多功能外围设备可以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数字图像与由扫描器从手写薄片读取的扫描图像(下文中,称为“手写图像”)进行合成,并且打印合成图像。
更具体地,多功能外围设备使打印机打印用户可以通过手写添加信息的薄片(下文称为“手写原稿薄片”),并且在用户完成了手写输入之后使扫描器读取该薄片。然后,该设备从扫描图像提取手写图像,并将所提取出的手写图像与数字图像进行合成。允许用户在手写原稿薄片的特定区域(下文中,称为“手写区域”)中添加手写图像。此外,将存储介质中的数字图像(即,被指定为要与手写原稿薄片的手写区域中的手写图像进行合成的目标的图像)称为“合成目标图像”或“背景图像”。
此外,多功能外围设备具有以下功能:在手写区域中打印合成目标图像的浅色图像(下文中,称为“浅色打印图像”或“参考图像”),以引导用户将手写图像添加至合成目标图像上的、在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时的期望位置。
然而,为了实现上述引导功能,要求多功能外围设备将浅色打印图像与手写图像区分开,以从手写区域中精确提取出手写图像。同时,期望允许用户使用各种颜色来进行手写输入。然而,如果手写内容的颜色具有较高的亮度值,则难以将浅色打印图像与手写图像区分开。
在此方面,日本特开2007-243529论述了在手写原稿薄片上打印表示浅色打印图像所使用的颜色的色块(color patch)的图像形成方法。更具体地,该方法分析从薄片的手写区域获得的图像数据,并将所使用的颜色与该色块进行比较以将浅色打印图像与手写图像区分开。
然而,根据该方法,有必要在手写原稿薄片上的某处预先准备用于判别浅色打印图像的块。换言之,在手写原稿薄片的特定位置处设置块,这限制了手写原稿薄片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设置任何块的情况下将浅色打印图像与手写图像精确区分开的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打印单元,用于在薄片上打印图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薄片;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背景图像转换成表示所述背景图像并且亮度值比所述背景图像的亮度值高的参考图像;打印控制单元,用于使所述打印单元将由所述转换单元获得的所述参考图像作为用户的输入区域打印在所述薄片上;提取单元,用于从与由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用户在所述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中所包括的所述输入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中,提取亮度值低于第一阈值或色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的图像;以及合成单元,用于将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图像与所述背景图像进行合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和用于读取所述薄片的读取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背景图像转换成表示所述背景图像且亮度值比所述背景图像的亮度值高的参考图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所获得的参考图像作为用户的输入区域打印在所述薄片上;从与由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用户在所述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中所包括的所述输入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中,提取亮度值低于第一阈值或色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的图像;以及将所提取出的图像与所述背景图像合成。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和特征,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至少某些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即,MFP)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MFP的框图。
图3示出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生成要打印在手写原稿薄片上的浅色打印图像的情况下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扫描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浅色打印图像的红-绿-蓝(即,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9是示出以黄色荧光笔书写的原稿图像的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0是示出以黑色笔书写的原稿图像的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1A示出合成目标图像的示例。
图11B示出包括图11A所示的图像的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
图11C示出用户已完成了输入的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
图12示出使用手写原稿薄片的合成结果的示例。
图13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包括薄片检测区域的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对使用包括薄片检测区域的手写原稿薄片的薄片进行分析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直接扫描薄片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5B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青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5C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品红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5D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黄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6A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红(即,R)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6B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绿(即,G)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6C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蓝(即,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7A是示出直接扫描薄片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7B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青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7C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品红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7D是示出通过扫描仅利用黄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8A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R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8B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G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8C是示出打印在薄片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蓝色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9示出当在各薄片上打印浅色打印图像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平均值和离散值(dispersion)。
图20A是示出基于打印了手写原稿薄片的薄片颜色来获得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的阈值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20B示出用于图20A所示的处理的数值。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用于读取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用于读取手写原稿薄片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用于判断手写区域中图像数据的目标像素是否属于浅色打印图像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决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或者用途。注意,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字母在以下附图中表示相同的项,并且因此一旦在一幅附图中说明了该项,则不需要针对以后的附图进行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MFP 100的立体图。MFP 100是图像形成系统的例子,并且包括显示单元101、操作单元2-300、存储介质控制单元2-302、扫描器单元2-100和打印机单元2-200。
图2是示出MFP 100的框图。
扫描器单元2-100是,例如,可以在使布置成一行的多个传感器沿预定方向移动的同时形成图像的数字数据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或电荷耦合装置(CCD)彩色传感器。照明2-101利用光照亮原稿。图像传感器2-102可以接收来自所照亮的原稿的反射光。模拟-数字(即,AD)转换单元2-103可以将所接收到的光的量转换成数字数据。传感器数据控制单元2-104可以将所获得的数据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2中。传感器驱动控制单元2-105可以控制图像传感器2-102和照明2-101的移动。
打印机单元2-200是,例如,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可以利用从墨盒(未示出)供给的彩色墨在打印薄片上形成图像。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可以存储要打印的图像的打印数据。例如,当用户经由用户界面(UI)单元2-301请求复制作业时,扫描器单元2-100进行读取处理。经由控制单元2-400来发送图像数据的打印数据,并将该打印数据存储在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中。如果用户经由UI单元2-301指示控制单元2-400打印存储介质2-303中所存储的图像,则控制单元2-400从存储介质2-303读取图像。将所读取的图像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将该打印数据存储在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中。
如果个人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未示出)请求打印作业,则经由接口单元从外部存储设备输入图像数据。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临时存储从图像数据生成的打印数据。
打印驱动控制单元2-202可以根据存储在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中的打印数据来确定墨排出位置。打印薄片输送单元2-203可以参考所确定的位置来输送打印介质。打印头2-201可以排出墨滴以在打印薄片上形成图像。
操作单元2-300使得用户能够对图2所示的MFP 100输入操作命令。UI单元2-301是例如包括键和液晶显示画面的操作面板的操作单元。存储介质控制单元2-302包括用户可以将例如安全数字(即,SD)卡等的存储介质2-303安装至MFP 100所经由的安装单元。如果所安装的存储介质2-303包括图像数据,则存储介质控制单元2-302识别该数据,并向控制单元2-400通知存在图像数据。
控制单元2-400可以控制由MFP 100要进行的各种操作。只读存储器(即,ROM)2-401是可以存储MFP 100用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中央处理单元(即,CPU)2-403执行控制程序时,CPU 2-403可以用作扫描器控制单元和打印机控制单元。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CPU 2-403还可用作手写原稿薄片打印单元、手写原稿薄片扫描单元、合成执行单元和合成结果打印单元。
扫描器控制单元控制扫描器单元2-100,以生成原稿的数字数据。打印机控制单元控制打印机单元2-200,以基于该数字数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当用户操作操作单元2-300以请求生成手写原稿薄片时,手写原稿薄片打印单元基于合成目标图像生成所请求的手写原稿薄片的数字数据,并使打印机单元2-200输出该图像。如果扫描器单元2-100扫描手写原稿薄片,则手写原稿薄片扫描单元获取数字图像数据并提取手写图像。合成执行单元将所提取出的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用作背景图像)进行合成,并将合成结果发送至打印机单元2-200。
RAM 2-402顺次存储临时获取到的数据,例如,由扫描器单元2-100所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和转换成用于打印机单元2-200的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格式文件的打印数据等。若RAM 2-402中的临时数据变得不必要了,则将它们立即删除。
图3示出手写原稿薄片SH1的示例。当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1时,可以使用薄片判别标记3-1来判断所扫描的原稿是否是“手写原稿薄片SH1”。薄片判别标记3-1包括用于识别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图像中的要合成的图像的信息。因此,薄片判别标记3-1的形状可根据手写原稿薄片SH1而变。
薄片大小的列表设置了薄片选择区域3-2,用户可以从薄片选择区域3-2选择用于打印合成目标图像和手写图像的合成结果的期望薄片大小。在扫描手写原稿区域SH1时,4个区域检测标记3-3a~3-3d可用于精确提取手写部分。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区域检测标记3-3a~3-3d可用于检测在手写原稿薄片相对于原稿放置台倾斜时的倾斜。此外,从区域检测标记3-3a~3-3d可获得倾斜校正参数。
用户可以向手写区域3-4添加手写图像。打印在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是浅色打印图像3-5。可以通过打印浅色合成目标图像来生成浅色打印图像3-5。浅色打印图像3-5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为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的结果。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 1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图像数据”是包括图像中各像素的R、G和B亮度值的数字数据。“二值图像数据”是使用1或0表示各像素值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4-1中,用户操作UI单元2-301以选择执行手写导航薄片打印。在这种情况下,CPU 2-403用作手写原稿薄片打印单元,生成从存储介质2-303载入至RAM 2-402的合成目标图像的缩略图图像,并且使UI单元2-301显示所生成的缩略图图像。
在步骤S4-2中,用户在观看所显示的缩略图图像的同时,操作UI单元2-301以选择要合成的合成目标图像。
图11A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合成目标图像的示例。在步骤S4-3中,CPU 2-403经由存储介质控制单元2-302从存储介质2-303读取合成目标图像数据,并将该合成目标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在RAM 2-402中。此时,CPU 2-403生成嵌入了用于识别存储介质2-303中的合成目标图像的信息的薄片判别标记3-1。
当浅色打印图像的版式(format)的纵横比(aspect ratio)与合成目标图像的纵横比不同时,CPU 2-403对该合成目标图像进行裁切以与浅色打印图像的版式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将表示合成目标图像中被裁切出来用以生成浅色打印图像的部分的信息嵌入薄片判别标记3-1中。
在步骤S4-4中,CPU 2-403通过转换图11A所示的合成目标图像生成要打印在手写原稿薄片SH 1的手写区域3-4中的浅色打印图像。首先,如果合成目标图像在纵横比方面与手写区域3-4不同,则CPU 2-403通过裁切来调整合成目标图像的纵横比,使得浅色打印图像不包括任何无意义的间隙或空白区。CPU2-403可以将表示对合成目标图像进行了裁切的信息嵌入薄片判别标记3-1中。然后,CPU 2-403对可写入手写区域3-4中的数据大小调整大小。
图5是示出在生成要打印在手写原稿薄片SH1上的浅色打印图像的情况下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CPU 2-403通过减少合成目标图像的灰度值,将该合成目标转换成以低浓度区域表示的图像。根据用于减少合成目标图像的灰度值的示例方法,同时减少RGB亮度值的灰度数以生成彩色图像的浅色打印图像数据。根据其它示例方法,经由到灰度级的转换来减少合成目标图像的灰度值,以生成单色图像的浅色打印图像数据。将经由上述处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称为浅色打印图像数据。
CPU 2-403将如上所述生成的浅色打印图像数据和根据上述方法所生成的薄片判别标记3-1两者都存储在RAM 2-402中。
在步骤S4-5中,CPU 2-403从ROM 2-401读取手写原稿薄片SH1的数字图像的模板数据,并将所读取的模板数据存储在RAM2-402中。
在步骤S4-6中,CPU2-403将图11A所示的浅色打印图像数据作为参考图像添加至手写原稿薄片SH1的手写区域3-4中。类似地,CPU 2-403将薄片判别标记3-1添加至手写原稿薄片SH1的预定位置,以生成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1所需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4-7中,CPU 2-403将在步骤S4-6中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打印机单元2-200。例如,  图11B示出了包括图11A所示的合成目标图像的手写原稿薄片SH1的示例。
在上述对手写原稿薄片SH1的打印操作完成之后,用户对手写原稿薄片SH1进行输入。首先,用户从薄片选择区域3-2中的薄片大小列表选择用于打印合成结果的期望大小,并且检查该列表上的相应标记。接着,用户在手写原稿薄片SH1的手写区域3-4中绘制作为要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的图像的手写图像。
图11C示出在用户完成了输入(例如,写入文字和/或绘制插图)的状态下的手写原稿薄片SH1的示例。在完成输入操作之后,用户使MFP 100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1。当用户使MFP 100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1时,开始用于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的处理。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1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CPU 2-403可以用作能够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1的扫描单元。
在步骤S6-1中,CPU 2-403使UI单元2-301显示准备好读取手写原稿薄片SH1的状态。用户可以操作UI单元2-301以进行上述显示处理。用户确认UI单元2-301上所显示的内容,并且使扫描器单元2-100读取包括由用户添加的手写部分的手写原稿薄片SH1。CPU 2-403将从读取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2-402中。
在步骤S6-2中,CPU 2-403从RAM 2-402获得表示薄片判别标记3-1、薄片选择区域3-2和区域检测标记3-3a~3-3d的位置的信息。
在步骤S6-3中,CPU 2-403分析各标记或区域。首先,CPU2-403分析薄片判别标记3-1。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所读取的薄片是绘制合成打印指令薄片(步骤S6-3中为“否”),则在步骤S6-10中,CPU 2-403对用户进行错误通知,并且终止图6所示的例程的处理。
薄片判别标记3-1包括表示存储介质2-303中所存储的用作合成目标图像的图像文件的信息。CPU 2-403检测该信息,并经由存储介质控制单元2-302访问存储介质2-303以判断存储介质2-303中是否存在合成目标图像。如果判断结果显示不存在合成目标图像(步骤S6-3中为“否”),则在步骤S6-10中,CPU 2-403对用户进行错误通知,并且终止图6所示的例程的处理。
接着,CPU 2-403分析薄片选择区域3-2。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薄片选择区域3-2具有用于感测薄片版式的标记。因此,CPU 2-403可以通过对位于与标记区域相对应的预定坐标上并且具有超过预定水平的浓度的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来识别用户所检查的标记区域。如果判断为薄片输入方法是错误的,则在步骤S6-10中,CPU 2-403对用户进行错误通知,并且终止图6所示的例程的处理。如果判断为输入方法是正确的(步骤S6-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6-4。
在步骤S6-4中,CPU 2-403基于薄片判别标记3-1中所包括的信息,将表示存储介质2-303中所存储的用作要打印的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信息存储在RAM 2-402中。如果在打印合成薄片时因纵横比的差异而进行了裁切,则判别标记包括表示已进行了裁切的信息。因此,CPU 2-403分析并存储该信息。此外,CPU 2-403检测表示由用户从薄片选择区域3-2中选出的薄片大小的信息,并且将检测结果临时存储在RAM 2-402中。
在步骤S6-5中,CPU2-403使用图案匹配或其它方法来识别区域检测标记3-3a~3-3d的精确位置。作为S6-5中的处理的结果,CPU 2-403计算区域检测标记的位置。如果判断为手写原稿薄片SH1相对于扫描器的原稿放置台倾斜了,则处理进入步骤S6-6。
在步骤S6-6中,CPU 2-403例如使用仿射变换技术使包括区域检测标记的区域旋转,以消除该倾斜。
在步骤S6-7中,CPU 2-403从手写区域3-4、即由区域检测标记限定的区域中提取图像数据。CPU 2-403基于区域检测标记3-3a~3-3d和手写区域3-4之间的相对位置计算表示手写区域3-4的位置的坐标。
在步骤S6-8中,CPU 2-403生成表示手写区域3-4中的手写图像的像素的二值图像数据。在以下说明中,将表示手写图像的二值图像数据称为掩模数据(mask data)。更具体地,该掩模数据是表示手写区域3-4中的手写图像的二值图像数据。至于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的像素的数量,该掩模数据的结构与手写区域3-4中图像数据的结构类似。根据该掩模数据,对与在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数据中被识别为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的区域相对应的像素分配值1。另一方面,对与被识别为属于浅色打印图像的区域相对应的像素分配值0。
图7是示出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7-1中,CPU 2-403从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目标像素的RGB亮度值。
在步骤S7-2中,CPU 2-403判断色差是否等于或大于固定值。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色差是通过从关于目标像素的RGB亮度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获得的值。通常,该色差表示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步骤S7-2中的处理。图8是示出浅色打印图像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如从图5所示的浅色打印图像的浓度特性可以理解,浅色打印图像的浓度未落在预定值之下。当由扫描器读取浅色打印图像并将其转换成由RGB亮度值所表示的图像数据时,如从图8所示的浅色打印图像的扫描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理解,作为浅色打印图像的一部分的像素的亮度值不小于预定值。
此外,如从图8显而易见,可以表明作为浅色打印图像的一部分的像素的色差未超过预定值。考虑到以上情况,在步骤S7-2中,CPU 2-403根据浅色打印图像判别手写图像。更具体地,CPU 2-403判断目标像素的色差是否超过预先存储在ROM2-401中的浅色打印图像的色差的最大值(下文中,称为SAT_MAX)。如果目标像素的色差大于上述值SAT_MAX(步骤S7-2中为“是”),则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属于不同于浅色打印图像的图像。
图9是示出以黄色荧光笔书写的原稿图像的亮度值的直方图。可以通过扫描以黄色荧光笔书进行了书写等的白纸并分析扫描图像来获得图9所示的直方图。如图9所示,黄色荧光色包括亮度值非常高的G成分。因此,RGB亮度值的平均值可能大于图8所示的浅色打印图像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另一方面,黄色荧光色的色差非常大。因此,像素的色差超过SAT_MAX的可能性高。通常,荧光色的RGB亮度值的平均值高,并且荧光色的色差大。因此,CPU 2-403可以通过判断色差是否等于或大于SAT_MAX来识别图像中的荧光色区域。换言之,CPU 2-403可以判断以荧光笔书写的手写原稿图像是不同于浅色打印图像的图像。
图9示出具有以荧光笔书写的输入(例如,文字或插图)的白纸的扫描结果。然而,如果将黄色荧光笔用于对浅色打印图像进行输入,则RGB亮度值向直方图的下侧移动了与作为背景所打印出的浅色打印图像的亮度值相对应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色差值即使在RGB亮度值偏移之后仍维持相同水平,则CPU 2-403通过步骤S7-2的处理可以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如果作为偏移的结果,该RGB亮度值的平均值与浅色打印图像的RGB亮度值的平均值相比变得较小,则CPU2-403通过步骤S7-3的处理可以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ROM 2-401将通过考虑提前获得的适当值作为SAT_MAX而存储。
如果目标像素的色差大于SAT_MAX(步骤S 7-2中为“是”),则在步骤S7-5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7-6。在步骤S7-6中,CPU 2-403判断是否已对全部像素进行了步骤S7-2和S7-3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色差等于或小于SAT_MAX(步骤S7-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3。在步骤S7-3中,CPU 2-403判断RGB亮度值的平均值是否小于预定值。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了步骤S 7-3中的处理。当扫描浅色打印图像时,如从图5所示的浅色打印图像的特性可以理解,浅色打印图像中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不小于预定值(下文中,称为LUM_MIN)。因此,如果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小于预定值LUM_MIN,则CPU 2-403可以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
图10是示出以黑色笔书写的原稿图像的亮度值的直方图。可以通过扫描以黑色笔书进行了书写等的纸并分析扫描图像来获得图10所示的直方图。如图10所示,黑色的色差小并且亮度值小。因此,属于以黑色笔书写的原稿图像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小于LUM_MIN的可能性高。
如果判断为亮度值小于预定值(步骤S7-3中为“是”),则在步骤S7-5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如果判断为亮度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步骤S7-3中为“否”),则在步骤S7-4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属于浅色打印图像。简言之,CPU 2-403可以在步骤S7-2中检测荧光色,并且在步骤S7-3中检测黑色或深色。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步骤S7-3中的阈值(即,用于进行判断的值)是RGB亮度值的平均值。然而,步骤S7-3中的处理可以变形为如下方式。例如,为用于进行判断的RGB亮度值的平均值设置最低阈值和最高阈值,可以是有用的。例如,为用于进行判断的各个RGB亮度值设置最低阈值,或者设置最低阈值和最高阈值这两者以进行判断,可以是有用的。在各个情况下,需要将要使用的全部有效阈值预先存储在RAM 2-402中,或者在分析的同时生成这些有效阈值。
如果在步骤S7-4中判断为目标像素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则CPU 2-403将判断信息作为掩模数据的一部分而存储。如果在步骤S7-5中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则CPU 2-403将判断信息作为掩模数据的一部分而存储。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将信息添加至存储在RAM2-402中的掩模数据中。如果判断为目标像素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则CPU 2-403向掩模数据添加1,并且如果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则CPU 2-403向掩模数据添加0。
在步骤S7-6中,如果判断为对于全部的像素没有完成步骤S7-2和S7-3中的判断(步骤S7-6中为“否”),则在步骤S7-7中,CPU 2-403将处理目标切换至下一像素。相反,如果对于手写区域3-4中图像的全部像素已完成了步骤S7-2和S7-3中的判断处理(步骤S7-6中为“是”),则在步骤S6-8中,CPU 2-403生成完成了的掩模数据。如果所提取出的图像包括不规则像素,则该完成了的掩模数据可能包括噪声成分。因此,在步骤S6-8中,CPU 2-403进行用于删除噪声成分的处理。该噪声去除处理可以是,例如,中值滤波(median filtering)或孤立点去除滤波。
在图6所示的步骤S6-9中,CPU 2-403基于在步骤S6-8中生成的掩模数据、手写区域3-4中图像和合成目标图像来生成合成结果。以下说明用于合成这三个图像(即,掩模数据、手写区域3-4中图像和合成目标图像)的示例过程。
首先,基于RAM 2-402中所存储的合成目标图像的指定信息,CPU 2-403将来自存储介质2-303的合成目标图像载入RAM2-402中以对图像进行光栅化。接着,CPU 2-403对合成目标图像、手写区域3-4中图像和掩模数据进行转换,以具有相同的分辨率。
可以通过预先裁切合成目标图像来生成浅色打印图像。将裁切信息记录在手写原稿薄片SH1上的薄片判别标记3-1中。在步骤S6-4中CPU 2-403分析裁切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存储在RAM 2-402。在将手写区域3-4中图像与掩模数据进行合成时,CPU 2-403基于该信息识别合成目标图像中作为开始点(即,合成中心)的像素。
在确定了合成中心之后,CPU 2-403以如下方式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在这种情况下,合成目标图像用作背景图像。首先,CPU 2-403使扫描器单元2-100扫描掩模数据以寻找具有值1的像素。然后,CPU 2-403寻找存在于与所找到的掩模数据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手写区域3-4中图像数据的像素和合成目标数据的像素。如果找到了这些像素,则CPU 2-403利用位于手写区域3-4中的相应位置处的图像数据的像素覆盖合成目标图像的像素。CPU 2-403对全部的掩模数据执行上述处理,使得构成手写区域3-4中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中作为手写图像部分的像素可以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图12示出使用手写原稿薄片SH1的合成结果的示例。CPU2-403从存储在RAM 2-402中的信息读取在薄片选择区域3-2中所指定的大小,根据所指定的大小调整合成结果的大小,并生成打印数据。CPU 2-403将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机单元2-200的打印数据控制单元2-204。打印机单元2-200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开始打印图像。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已经将存在于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描述为局限于浅色打印图像或手写图像。如果手写区域3-4中存在任何其它图像,则CPU 2-403可以判断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是否属于浅色打印图像。例如,手写区域3-4中可能存在固定词组的图像。该固定词组既不是浅色打印图像也不是手写图像。在用户想要将固定词组及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时,可能使用这种图像。
利用上述结构,控制单元不仅可以从存在浅色打印图像的手写区域3-4中提取较高浓度的颜色,而且还可以提取荧光色。换言之,本典型实施例允许用户利用多种颜色进行手写输入。
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手写原稿薄片SH2包括用于通知打印了手写原稿薄片SH2的薄片的颜色的空间。将该空间称为薄片检测区域13-6。可以将薄片检测区域13-6设置作为手写原稿薄片SH2的打印数据的一部分。
图13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可以使用的、包括薄片检测区域13-6的手写原稿薄片SH2的示例。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薄片检测区域13-6是由黑色框线界定的矩形区域。以黑框来显示目标区域,可以有效地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特定区域并防止用户错误地写入薄片检测区域13-6。可选地,文字或插图可用于清楚地表示薄片检测区域13-6。其余的设备结构和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2的方法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相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对使用包括薄片检测区域13-6的手写原稿薄片SH2的薄片进行分析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步骤S14-1~S14-4的处理与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图6中的步骤S6-1~S6-4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在步骤S14-5中,CPU 2-403基于与薄片判别标记13-1的位置关系估计薄片检测区域13-6的位置。然后,CPU 2-403使扫描器单元2-100获取位于所估计出的位置处的薄片检测区域13-6的图像数据,并将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2-402。
在步骤S14-6中,CPU 2-403分析在步骤S14-5中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并获得打印了手写原稿薄片SH2的薄片的颜色特性信息。CPU 2-403基于所获得的薄片的颜色特性信息生成两个阈值SAT_MAX和LUM_MIN(即,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和手写图像区分开的值)。以下是根据薄片的颜色特性信息生成阈值SAT_MAX和LUM_MIN的原因。
首先,如果打印机单元要用来形成浅色打印图像的的墨滴是由颜色特性易于受薄片(即,打印薄片)的性质影响的材料构成,则通过读取形成在该薄片上的浅色打印图像所获得的输出根据该薄片的性质可大幅变化。例如,如果在具有大的R亮度值的薄片上形成浅色打印图像,则通过扫描该浅色打印图像可获得的输出具有大的R亮度值。
类似地,如果从扫描后的薄片图像所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具有宽的分布,则以单色形成在薄片上的浅色打印图像的扫描输出在直方图中具有宽的分布。
图15A是示出当直接扫描薄片1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5B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青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1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5C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品红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1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5D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黄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1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6A是示出打印在薄片1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R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6B是示出打印在薄片1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G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6C是示出打印在薄片1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B亮度值的直方图。
接着,示出了当扫描除薄片1以外的薄片2时可获得的直方图。图17A是示出当直接扫描薄片2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7B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青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2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7C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品红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2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7D是示出通过扫描利用黄色墨形成了浅色打印图像的薄片2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8A是示出打印在薄片2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R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8B是示出打印在薄片2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G亮度值的直方图。图18C是示出打印在薄片2上的青色浅色打印图像、品红色浅色打印图像和黄色浅色打印图像的B亮度值的直方图。
图19示出当在各薄片上打印浅色打印图像时可获得的RGB亮度值的平均值和离散值。如从图19可以理解,各薄片的颜色影响各个浅色打印图像的亮度值。更具体地,在薄片1(即,具有大的亮度值的薄片)上形成浅色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浅色打印图像具有较大的亮度值。另一方面,在薄片2(即,具有大的离散值的薄片)上形成浅色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浅色打印图像具有较大的离散值。因此,考虑到上述特性,CPU 2-403基于在步骤S14-5中获得的图像数据来计算阈值SAT_MAX和LUM_MIN(参见步骤S14-6)。
图20A是示出用于基于打印了手写原稿图像SH2的薄片的颜色来获得两个阈值SAT_MAX和LUM_MIN(即,要用于判别浅色打印图像的值)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图20B示出用于图20A所示的处理的数值。
在步骤S20-1中,CPU 2-403基于在步骤S14-5中获得的薄片的图像信息,计算全部像素的亮度值的平均值P_AVE和离散值P_SIG。
在步骤S20-2中,CPU 2-403基于所获得的值P_AVE和P_SIG计算薄片的平均RGB亮度值的最低值P_MIN。
在步骤S20-3中,CPU 2-403从ROM 2-401读取预先存储的墨颜色特性信息。然后,CPU 2-403读取用于形成浅色打印图像的颜色中具有最低亮度值的颜色的信息。CPU 2-403基于以上两个信息生成浅色打印图像的理论上可获得的最小值I_MIN。
在步骤S20-4中,CPU 2-403基于薄片亮度值的最低值P_MIN和薄片离散值P_SIG来估计该薄片的浅色打印图像的理论最小值I_MIN,并计算扫描后的浅色打印图像的平均亮度值的最低值LUM_MIN。
在步骤S20-5中,CPU 2-403基于P_AVE和P_SIG计算薄片的平均RGB亮度值的最大值P_MAX。
在步骤S20-6中,CPU 2-403基于I_MIN和P_MAX计算阈值SAT_MAX。
根据上述处理,在图14所示的步骤S14-6中,CPU 2-403可以分析薄片检测区域13-6并计算阈值。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CPU 2-403使用所获得的阈值SAT_MAX和LUM_MIN来分别提取出浅色打印图像和手写图像。
在步骤S14-7中,CPU 2-403基于步骤S14-6中的分析结果判断该薄片是否适用于合成处理。例如,如果打印后的薄片具有非常深的颜色,则在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和手写图像区分开的前述处理中精确度下降。因此,CPU 2-403判断该薄片不适用于合成处理并且是错误的。如果打印后的薄片具有非常大的色差颜色(例如,红色和蓝色),则在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和手写图像区分开的前述处理中精确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阈值SAT_MAX变为极大的值,并且阈值LUM_MIN变为极小的值。因此,CPU 2-403可以判别该薄片。
因此,在步骤S14-7中,CPU 2-403基于步骤S14-6中的分析结果计算在根据薄片判别图像时的精确度。作为示例方法,ROM 2-401可以存储与阈值SAT_MAX和LUM_MIN相关联的精确度计算表。
以下说明上述精确度计算表的示例。根据薄片颜色信息假定SAT_MAX是200,并且LUM_MIN是170。该薄片具有极大的色差,因此难以精确判别浅色打印图像。因此,在精确度检测表中,将精确度的最大值设置为100并将最低值设置为0。此外,在精确度检测表中将与SAT_MAX=200且LUM_MIN=170相对应的精确度设置为10。将设置值登记在ROM 2-401中。此外,将用于判断为错误的精确度的阈值设置为5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具有异常颜色的薄片上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2,则判断值未超过精确度的阈值,并因此判断为错误。
作为不使用简单表进行计算的其它方法,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来检测精确度可以是有用的。如果通过进行这种精确度验证所获得的精确度达到预定水平,则CPU 2-403继续分析。如果所获得的精确度未达到预定水平(步骤S14-7中为“否”),则在步骤S14-13中,CPU 2-403对用户进行错误通知并且终止图14所示的例程的处理。步骤S14-8~S14-13中的处理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图6所示的步骤S6-5~S6-10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利用上述结构,控制单元参考基于薄片的图像数据所生成的该薄片的颜色特性信息来确定阈值。因此,该控制单元可以从存在浅色打印图像的手写区域3-4中精确提取出手写图像。控制单元可以将所提取出的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例如,在打印机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排出材料具有易于受薄片(即,打印薄片)的性质影响的颜色特性的墨滴来形成浅色打印图像的情况下,第二典型实施例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墨滴包括颜料墨(pigment ink),则与染料墨(dye ink)相比,平均亮度值和直方图分布这两者都趋于受薄片性质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根据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墨分布特性来设置上述阈值SAT_MAX和LUM_MIN,进行足够精确的判断。
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设备结构和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3的方法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相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3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21-1~S21-3中的处理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4-1、S4-2和S4-4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在步骤S21-4中,CPU 2-403使UI单元2-301显示可用于手写原稿薄片SH3的薄片的列表。可以参考预先登记在ROM 2-401中的适用于手写原稿薄片SH3的薄片类型来生成上述列表。表示各薄片类型的名称可以是产品名或通用名(例如,“光面纸”、“喷墨纸”和“再生纸”)。对于不熟悉上述名称的用户,使用“光滑纸”和“普通纸”等更易理解的表达可以是有用的。
用户操作UI单元2-301,以从所显示的薄片类型的列表中选择要用作为手写原稿薄片SH3的薄片类型。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5。在步骤S21-5中,CPU 2-403检测由用户在步骤S21-4中指定的薄片类型。然后,在步骤S21-6中,CPU 2-403将该信息嵌入薄片判别标记3-1中。
后续步骤S21-7~S21-9中的处理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4-5~S4-7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如上所述,为用户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3。当打印了该薄片时,用户可以在该薄片的手写区域3-4中绘制要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的手写图像。在完成绘制之后,用户操作MFP 100以扫描手写原稿薄片SH3,并且开始用于将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的处理。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用于读取手写原稿薄片SH3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步骤S22-1~S22-4中的处理与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4-1~S14-4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在步骤S22-5中,CPU 2-403检测记录在薄片判别标记3-1中的表示手写原稿薄片SH3的薄片类型的信息。在检测到表示薄片类型的信息之后,CPU 2-403从预先存储有薄片颜色特性信息的ROM 2-401获得与所检测到的薄片类型相对应的颜色特性信息。CPU 2-403进行图20A所示的处理,以基于颜色特性信息计算阈值SAT_MAX和LUM_MIN。步骤S22-6~S22-11中的处理与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说明的图14所示的步骤S14-8~S14-13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利用上述结构,控制单元使得用户能够选择薄片类型并基于所选择的薄片类型获得薄片信息。因此,控制单元可以在无需读取薄片的颜色的情况下从浅色打印图像所位于的手写区域3-4中精确提取出手写图像。控制单元可以将所提取出的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
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将与所选择的薄片类型有关的信息存储在薄片判别标记3-1中。可选地,控制单元可以允许用户在MFP进行读取处理时指定薄片类型。如果使用了预先记录有薄片类型信息的薄片,则控制单元可以参考所记录的薄片类型信息生成颜色特性信息。
通过对手写原稿薄片SH4的浅色打印图像进行扫描所获得的图像的最低亮度值,根据作为浅色打印图像的合成目标图像可变。因此,在第四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基于合成目标图像的亮度值来获得要用于提取手写图像的阈值。在第四典型实施例中,设备结构和用于打印手写原稿薄片SH4的方法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相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图23是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用于读取手写原稿薄片SH4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步骤S23-1~S23-7中的处理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图6中所示步骤S6-1~S6-7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在步骤S23-8中,CPU 2-403从存储介质2-303读取合成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然后,CPU 2-403分析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将IP_MIN(即,合成目标图像中使用的全部像素的RGB值的最小值)存储在RAM 2-402中。在这种情况下,基于IP_MIN所生成的浅色打印图像的像素具有浅色打印图像中的最低亮度值。
在上述第二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已参考浅色打印图像中的最低亮度值I_MIN获得了阈值SAT_MAX和LUM_MIN。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基于IP_MIN计算阈值。步骤S23-9~S23-11中的处理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图6所示的步骤S6-8~S6-10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利用上述结构,控制单元扫描合成目标图像,并将该合成目标图像的亮度值信息反映到判断中。因此,控制单元可以从浅色打印图像所在的手写区域3-4中精确提取出手写图像。控制单元可以将所提取出的手写图像与合成目标图像进行合成。已经基于第一典型实施例说明了第四典型实施例。然而,可以将第四典型实施例与第二或第三典型实施例组合以生成阈值SAT_MAX和LUM_MIN。例如,如果将第四典型实施例与第三典型实施例组合,则用户可以指定薄片类型。
除用于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的方法以外,第五典型实施例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类似。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基于颜色分布信息以如下方式来执行用于判别浅色打印图像的处理。首先,控制单元获得目标像素在RGB色空间中的色差。如果该目标像素的色差值小,则控制单元判断为该目标像素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如果色差值大,则控制单元判断为该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使用适用于RGB色空间的判别方法。然而,可以在其它色空间中类似地使用该判断方法。在第五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将手写区域3-4中的图像数据转换成Lab颜色规格系统中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可以基于分布的差异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
图24是示出用于判断手写区域3-4中图像数据的目标像素是属于浅色打印图像还是其它图像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24-1中,CPU 2-403获得手写区域3-4中的目标像素的Lab值(即,Lab颜色规格系统中的值)。在步骤S24-2中,CPU2-403获得目标像素的饱和度值,并判断该饱和度值是否大于预定值。在Lab颜色规格系统中,如果亮度(L)的绝对值大,则目标像素的颜色接近白色。如果饱和度“a”和“b”的绝对值大,则目标像素的颜色具有大的饱和度值(即,本发明中的色差)。
如从图5可以理解,浅色打印图像具有小的饱和度值。因此,CPU 2-403计算绝对值√(a2+b2),并判断所计算出的值√(a2+b2)是否大于预定值SAT_MAX。如果该值大于SAT_MAX(步骤S24-2中为“是”),则在步骤S24-5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如果该值等于或小于SAT_MAX(步骤S24-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4-3。在步骤S24-3中,CPU 2-403判断亮度值(L)是否小于预定值LUM_MAX。
如果判断为亮度值L小于LUM_MAX(步骤S24-3中为“是”),则在步骤S24-5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不属于浅色打印图像。如果判断为亮度值L等于或大于LUM_MAX(步骤S24-3中为“否”),则在步骤S24-4中,CPU 2-403判断为目标像素属于浅色打印图像。
步骤S24-4~S24-6中的处理与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图7所示的步骤S7-4~S7-6中的处理类似,因而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如上所述,即使在不以RGB色空间呈现颜色规格系统时,控制单元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将浅色打印图像与其它图像区分开。
尽管已经与第一典型实施例进行比较说明了第五典型实施例,但可以将第五典型实施例与第二、第三或第四典型实施例组合。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存储有合成目标图像的示例存储介质是外部存储介质。然而,如果设置了内置存储介质以存储图像,则设备可以从该内部存储介质读取图像。控制单元不仅可以如上所述使打印机单元输出合成图像,而且可以将该合成图像发送至连接到该设备的外部装置,或者可以使显示单元显示该合成图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用于在薄片上打印图像;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薄片;
转换单元,用于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背景图像转换成表示所述背景图像并且亮度值比所述背景图像的亮度值高的参考图像;
打印控制单元,用于使所述打印单元将由所述转换单元获得的所述参考图像作为用户的输入区域打印在所述薄片上;
提取单元,用于从与由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用户在所述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中所包括的所述输入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中,提取亮度值低于第一阈值或色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的图像;以及
合成单元,用于将由所述提取单元提取出的图像与所述背景图像进行合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单元基于与由所述读取单元所读取到的所述薄片的图像中不存在对所述薄片的打印的非打印区域相对应的图像来计算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并且基于所计算出的阈值进行图像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单元基于所述参考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单元基于所述背景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单元打印包括表示根据输入指令而指定的薄片类型的信息的薄片;以及
所述提取单元基于通过对由所述读取单元所读取到的所述薄片的图像进行分析而获得的表示薄片类型的信息来计算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阈值,并且基于所计算出的阈值进行图像提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单元基于由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用户在所述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的RGB值来计算所述亮度值和所述色差值,并且基于所计算出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间的比较以及所计算出的色差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间的比较来进行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用于安装外部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和所述合成单元从安装在所述安装单元中的所述外部存储介质读取背景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打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打印控制单元用于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由所述合成单元合成的图像。
9.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和用于读取所述薄片的读取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将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背景图像转换成表示所述背景图像且亮度值比所述背景图像的亮度值高的参考图像;
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所获得的参考图像作为用户的输入区域打印在所述薄片上;
从与由所述读取单元在所述用户在所述输入区域中进行了输入之后所读取到的图像中所包括的所述输入区域相对应的图像中,提取亮度值低于第一阈值或色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区域的图像;以及
将所提取出的图像与所述背景图像合成。
CN2009101628981A 2008-08-08 2009-08-10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6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6200 2008-08-08
JP2008-206200 2008-08-08
JP2008206200A JP5075054B2 (ja) 2008-08-08 2008-08-08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6007A true CN101646007A (zh) 2010-02-10
CN101646007B CN101646007B (zh) 2012-09-19

Family

ID=4165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28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6007B (zh) 2008-08-08 2009-08-10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42401B2 (zh)
JP (1) JP5075054B2 (zh)
CN (1) CN10164600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36A (zh) * 2010-03-17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信息识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57213A (zh) * 2014-11-28 2016-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141634A (zh) * 2015-09-21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预览
CN109523504A (zh) * 2017-09-15 2019-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67765B1 (ko) 2009-11-06 2012-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필기 데이터를 이용한 필기 메시지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US8531482B2 (en) * 2010-06-25 2013-09-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Use of handwritten notations from photographs
JP5593888B2 (ja) * 2010-07-06 2014-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092374A1 (en) * 2010-10-19 2012-04-19 Apple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placing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aptured signature in a document
DE102014107384A1 (de) * 2013-12-20 2015-06-25 Manroland Web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und Regelung eines digitalen Druckprozesses
JP6361355B2 (ja) * 2014-07-30 2018-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9900455B2 (en) * 2014-08-11 2018-02-20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Method of scanning docum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TWI514875B (zh) * 2014-10-21 2015-12-21 Avision Inc 影像感測裝置
JP7329314B2 (ja) * 2018-05-01 2023-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の出力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7187815B2 (ja) * 2018-05-01 2022-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の出力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20702T2 (de) * 1992-06-19 1999-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arbbilderzeugungsverfahren und -gerät
US5809366A (en) * 1995-03-24 1998-09-15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color copier
JPH1042153A (ja) * 1996-07-23 1998-02-13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42154A (ja) * 1996-07-23 1998-02-13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6023534A (en) * 1997-08-04 2000-02-08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of extracting image data from an area generated with a halftone pattern
JP2002084409A (ja) * 2000-09-07 2002-03-2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054509B2 (en) * 2000-10-21 2006-05-30 Cardiff Software, Inc. Determining form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input data
JP2002247557A (ja) * 2001-02-20 2002-08-30 Fujitsu General Ltd 映像監視装置
JP2002287573A (ja) * 2001-03-28 2002-10-0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2514370Y (zh) * 2001-04-03 2002-10-02 李祖枢 自助式虚拟背景动感数码照相装置
JP2003080789A (ja) 2001-09-12 2003-03-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出力装置
JP2003250042A (ja) * 2002-02-25 2003-09-05 Minolta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639392B2 (en) * 2003-03-28 2009-12-29 Infoprint Solutions Company,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to enhance image processing in a color reprographic system
US20050213174A1 (en) * 2004-02-27 2005-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05271537A (ja) * 2004-03-26 2005-10-0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用プログラム
JP2005279430A (ja) * 2004-03-29 2005-10-13 Nichias Corp ケミカル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4158762B2 (ja) * 2004-11-30 2008-10-0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改ざん検出閾値決定システム,評価対象データ作成装置,閾値決定装置,評価対象データ作成方法,閾値決定方法
JP2006262344A (ja) * 2005-03-18 2006-09-2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194277B2 (en) * 2005-06-20 2012-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bin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JP4674123B2 (ja) * 2005-06-27 2011-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457998B2 (ja) * 2005-08-12 2010-04-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合成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EP1755329B1 (en) * 2005-08-16 2011-04-27 Océ-Technologies B.V. Conver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verting a digital image obtained by a scanner
JP4170353B2 (ja) * 2005-09-14 2008-10-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769245B2 (en) * 2005-09-30 2010-08-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bin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4368880B2 (ja) * 2006-01-05 2009-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645485B2 (ja) * 2006-03-08 2011-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81914A (ja) * 2006-04-07 2007-10-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複写装置、画像データ変換装置、画像複写方法、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変換方法
JP4948069B2 (ja) * 2006-07-25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58887B2 (ja) * 2008-06-06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14284B2 (ja) * 2008-08-08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522320B1 (en) * 2008-10-07 2009-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ument character box dropout
JP4670961B2 (ja) * 2009-01-13 2011-04-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136A (zh) * 2010-03-17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信息识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494275B2 (en) 2010-03-17 2013-07-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194136B (zh) * 2010-03-17 2016-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信息识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57213A (zh) * 2014-11-28 2016-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141634A (zh) * 2015-09-21 2018-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预览
CN109523504A (zh) * 2017-09-15 2019-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523504B (zh) * 2017-09-15 2023-11-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75054B2 (ja) 2012-11-14
CN101646007B (zh) 2012-09-19
US8542401B2 (en) 2013-09-24
JP2010045444A (ja) 2010-02-25
US20100033742A1 (en) 201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007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49802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on a scanned sheet
CN101491075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JP4991411B2 (ja) 画像処理方法
JP49265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680163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1936951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519978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00038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409458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US7738743B2 (en) Image reading system
US8184902B2 (en) Image combin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H0262671A (ja) カラー編集処理装置
US8179574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method, and image reading program
JP2010109448A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20090214109A1 (en) Dropout color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8724165B2 (en) Image data generating device, image data gener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monochrome image data and color image data
JP5880056B2 (ja) 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画像処理方法、画像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90028426A1 (en) Coloring picture, coloring pict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loring picture generating method
US20090244570A1 (en) Face image-output contro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output of face image,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output of face image, and printing device
US8189235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that calculates a color blending ratio so security dots reproduced in a monochrome image are substantially undetectable
JP201407155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4983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802880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82310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