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1075B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1075B
CN101491075B CN2007800258219A CN200780025821A CN101491075B CN 101491075 B CN101491075 B CN 101491075B CN 2007800258219 A CN2007800258219 A CN 2007800258219A CN 200780025821 A CN200780025821 A CN 200780025821A CN 101491075 B CN101491075 B CN 101491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correction coefficient
image
unit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58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1075A (zh
Inventor
诹访彻哉
后藤文孝
桥井雄介
后藤史博
加藤真夫
矢野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91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1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0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2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58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e.g. colour misregistration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在喷墨打印机中,如果通过混合多种颜色的墨来表示灰度,则存在墨的使用量大的浓度。如果在字符的边缘部分中的灰度具有大墨使用量的浓度,则出现墨的渗色并且有时损坏字符的细部。如果字符边缘部分中的灰度具有大墨使用量的浓度,则通过图像校正将字符边缘部分中的灰度向白色侧改变,从而防止了由于墨渗色所导致的字符细部的损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校正并且进行记录的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图像复制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单元和输出设备单元。通过作为输入设备单元的扫描仪光学地读出输入原稿文件的图像,对所读取的图像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输出设备单元根据预定记录方法进行打印。 
通过扫描仪光学地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多值数据)的边缘(轮廓)部分的浓度变化比原稿图像的边缘部分的浓度变化更平稳。如果原样地将这种图像(多值数据)打印到记录介质,则会得到锐度已经劣化的图像。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迄今存在这样一种技术:当目标点处的图像信号的分布形状为向上凸时,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比目标点处的图像信号大的图像强调信号,以及当图像信号的分布形状为向下凸时,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比目标点处的图像信号小的图像强调信号。还存在这样一种技术:如果图像信号的分布形状即不向上凸也不向下凸,则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原始图像信号和替换为非锐化信号的信号之一(例如,参考日本特许2620368)。 
还存在这样一种技术:用通过使用图像的目标像素和与目标像素相邻的像素而形成的替换像素值来替换目标像素的值(例如,参考日本特开平07-288768)。 
此外,对于不仅锐度劣化而且在缩小时出现点丢失和细线 被消除这样的不便,存在一种通过改变数据输入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之一的分辨率来避免不便的方法(例如,参考日本特开2004-056252)。 
还存在这样一种技术:可以自由地调整图像的缩放率和轮廓宽度(例如,参考日本特开平10-200733)。当用户放大或者缩小图像时,由于改变了轮廓的宽度,所以这种技术对于抑制由于缩放(变倍处理)而在边缘部分的图像中出现的不便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然而,通过上面的方法来进行边缘强调不是总能改善输出图像质量。 
图12示出了粗体字的例子。图的左侧示出原稿图像,并且每个边缘部分都是模糊的。读取这样的原稿图像,由记录设备输出通过对模糊部分的像素进行边缘强调而获得的图像,并且在图的右侧示出了所输出的图像。从右侧的图可以理解,已经被记录并且输出的字符的细的部分被损坏了,并且辨识度被劣化了。这种问题典型地出现在读取作为字符类型的粗体字或者读取具有复杂的中国字符(汉字)的原稿文件的情况中。 
在近年正普及的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墨打印机中,由于还出现墨的渗色,这种问题很严重。由于墨渗色依赖于墨的特性或者记录介质的特性,即使使用相同的打印机,墨渗色也会根据墨类型之间的差异、记录介质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的组合而变化。因此,还存在一种在考虑了在它们的组合中的渗色率的情况下预校正墨渗色的方法。然而,存在即使使用了这种方法也存在校正不充分的情况。 
在喷墨记录系统中,与实现高图片质量相关联地,已经实 现了多色图像。从而,当前只安装黑色墨等的单一墨的设备的数量少。即使在复制一个文件的情况下,通常也使用多种墨。单色复制彩色原稿文件或者复制单色原稿文件的情况确是如此。尽管最后获得了单色打印物,通过与彩色墨组合的所谓的套印色(process color)来记录这种单色打印物的情况并不少。 
图13示出使用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四种类型的墨的灰度(gray)线的墨的使用的例子。可以理解,为了减少粒度或者调整灰度色的色调,通过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颜色来构成高亮部分,并且逐渐地使用黑色墨。还示出了墨总量。墨总量表示涂敷到纸张表面上的墨的液体量。随着浓度从高亮部分增加,墨总量增加。随着墨逐渐地被黑色墨替换,墨总量降低。 
图14是示出通过这样的墨使用方法所记录的细线灰度的层次(gradation)的图。可以理解,以与墨总量的增加连锁关联的方式,细线的渗色在中间位置(接近192的浓度)处显著。也就是说,即使只通过墨和记录介质的组合对渗色率进行校正,由于未考虑墨总量,也不是总能够实现期望的边缘强调。特别地,在通过扫描仪读出原稿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已经通过点系统打印了原稿图像,或者由于与原稿的厚度相比照射光量极大而透射了照射光,存在图像的浓度出现下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字符部分的浓度正好设置为墨总量大并且渗色率高时的浓度,则所记录的字符的辨识度劣化。此外,在缩小复制的情况下,输出的打印物的辨识度进一步劣化,造成严重后果。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还实现了这样一种方法:将用于排出黑色墨的喷嘴数设置为比用于排出彩色墨的喷嘴数大,并且通过使用黑色喷嘴来进行单色打印,从而也实现了高速打印。在 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彩色打印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方法:针对如图15所示的读出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特定区域(称作带),判断是单色区域还是彩色区域。如果判断为区域是单色带,则仅用黑色墨来执行记录。在其它情况下,用普通彩色墨或者用彩色墨和黑色墨的组合来执行记录。在这种处理中,必须不仅要考虑通过浓度的渗色率校正,还要考虑根据每个带的判断结果的用墨(using ink)的渗色率。 
根据上述相关技术,没有考虑任何关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由于记录设备的特性而产生的问题的对策。在其它文献中,也没有公开关于防止通过这样的墨使用方法而导致的边缘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行考虑了墨渗色的边缘强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该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其获得校正处理之后的浓度;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其基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图像校正单元,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进行校正;以及图像记录处理单元,其对所述图像校正单元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进而,该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其根据所述信号的值来确定所使用的墨的颜色;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其获得校正处理之后的浓度;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其根据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信息和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图像校正单元,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进行校正;以及图像记录处理单元,其对所述图像校 正单元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用于说明MFP设备的图,其中,图1A示出给送器/复制板盖关闭的状态,并且图1B示出给送器/复制板盖打开的状态。 
图2是MFP设备的控制解释图。 
图3是MFP设备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处理单位的解释图。 
图5是处理单位的移动的流程图。 
图6是四种颜色的墨的BLUR表。 
图7A和图7B是用于获得BLUR表的图。 
图8A1、图8A2、图8B1、图8B2、图8C1和图8C2是亮度、线性微分、三值化(ternarizing)处理和二次微分的解释图。 
图9是4个方向提取的解释图。 
图10是L差分的解释图。 
图11是仅黑色墨的BLUR表。 
图12是示出字符的模糊的例子的图。 
图13示出灰度线的墨的使用例子。 
图14是用于通过浓度使细线变浓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带的概念的图。 
图16是实施例1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的用墨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记录头的图。 
图19A、图19B和图19C是边缘强调的解释图。 
图20A、图20B和图20C是替换强度设置方法的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将针对作为例子的多功能打印机(MFP)设备的复制功能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例子,而是也可以这样实施:将从计算机设备(下文中,简称为“PC”,作为个人计算机)发送来的数据通过MFP设备或者打印机进行打印。 
MFP设备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打印机设备(下文中,称作MFP设备)1的示意性立体图。MFP设备1具有:作为从主机(PC)接收数据并且打印的普通PC打印机的功能;以及作为扫描仪的功能。此外,作为当MFP设备用作单个设备时的功能,MFP设备1具有:复制功能,打印机打印通过扫描仪读取原稿文件而获得的图像;直接读出并且打印存储在存储卡等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的功能;或者接收并且打印从数字照相机发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功能。 
在图1B中,MFP设备1具有:平板扫描仪等读取设备34;喷墨系统或电子照相系统等的打印设备33;以及具有显示面板39和各种键开关等的操作面板35。在MFP设备1的后表面设置有用于与PC通信的USB端口(未示出)。MFP设备1通过USB端口与PC通信。除上述结构外,MFP设备1还具有:卡槽42,用于从各种存储卡读出数据;照相机端口43,用于与数字照相机交换数据;自动文件给送器(下文中,简称为“ADF”)31,用于自动地将原稿文件放置到复制板上;等等。 
在图2中,CPU 11控制图像处理设备中所具有的各种功能, 以及根据操作单元15的预定操作来执行存储在ROM 16中的图像处理程序。 
具有CCD的读取单元14对应于图1B中的读取设备34,其读取原稿图像,并且输出红(R)、绿(G)和蓝(B)的模拟亮度数据。,读取单元14可以具有接触型图像传感器(CIS)来替代CCD。如果MFP设备1具有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ADF 31,则由于能够连续读取有序薄片而更加方便。 
卡接口(I/F)22对应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卡槽42。例如,根据操作单元15的预定操作,通过卡接口22读出已经通过数字静止照相机(下文中,简称为“DSC”)拍摄原稿文件而获得并且存储在存储卡等中的图像数据。如果有需要,通过图像处理单元12将通过卡接口22读出的图像数据的颜色空间从DSC的颜色空间(例如,YCbCr)转换为标准RGB颜色空间(例如,NTSC-RGB或sRGB)。基于头信息,根据需要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成为有效像素数的分辨率转换等应用所需的各种处理。 
照相机接口(I/F)23对应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照相机端口43。照相机接口23与DSC直接连接,并且用于读取图像数据。 
在图像处理单元12中执行下面将说明的图像处理。也就是说,执行在下文中将说明的所读取的信号值的图像转换、图像的校正/修改处理、从亮度信号(RGB)到浓度信号(CMYK)的转换、缩放(scaling)、伽玛转换、误差扩散等等。将通过图像处理获得的数据存储到RAM 17中。当RAM 17中存储的校正数据的量达到了通过与图1A和1B中的打印设备33相对应的记录单元13进行记录所需的预定量时,通过记录单元13执行记录操作。 
非易失性存储器18是通过电池支持的SRAM等。将图像处理设备特有的数据等存储在RAM 18中。操作单元15对应于图1A和图1B中的操作面板35。操作单元15具有:照片直接打印开 始键,用于选择存储在存储介质(存储卡)中的图像数据并且开始记录;用于在有序薄片上打印图像的键;用于读取有序薄片的键;在单色复制模式和彩色复制模式之一中的复制开始键;模式键,用于指定复制分辨率和图片质量等模式;停止键,用于停止复制操作等;十键,用于输入打印份数;登录键;等等。CPU 11检测这些键的按压状态并且根据按压状态对每个单元进行控制。 
显示单元19对应于图1A和图1B中的显示面板39。显示单元19具有点阵式的液晶显示器单元(LCD)和LCD驱动器,并且基于CPU 11的控制进行各种显示。显示单元19显示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记录单元13对应于图1A和图1B中的打印设备33,并且具有通用IC和喷墨系统的喷墨头等。在CPU11的控制下,记录单元13读出存储在RAM 17中的记录数据,并且打印和输出作为硬拷贝。 
在上述读取单元14和记录单元13中的每个操作中,驱动单元21具有用于驱动纸给送辊和纸排出辊的步进电动机、用于传送步进电动机的驱动力的齿轮、用于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等。 
传感器单元20具有记录纸宽度传感器、记录纸有/无传感器、原稿宽度传感器、原稿有/无传感器和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等。CPU11基于从这些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来检测原稿和记录纸的状态。 
PC接口(I/F)24是PC和MFP设备1的接口。MFP设备通过PC接口24执行来自PC的打印或扫描等操作。 
在复制操作时,将通过读取设备34读出的图像数据在MFP设备中进行处理并且通过打印设备33进行打印。 
当通过操作单元15指示复制操作时,读取单元14读取放置 在复制板上的原稿。将所读取到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12,进行下文中将说明的图像处理,并且发送到记录单元13,并且执行打印。 
图像处理
图3是在复制模式中执行的图像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将详细说明处理步骤。然而,此处将忽略在本发明中非必要的处理方法的细节。 
在步骤S301中,对通过读取单元14读出的并且进行了A/D转换的数据进行阴影校正(shading-corrected),以校正摄像装置中的偏差。 
此后,在步骤S302中进行输入装置的颜色转换。从而,将装置特有的信号数据转换为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定义的sRGB和Adobe系统有限公司提出的AdobeRGB等标准颜色空间区域。作为转换方法,可能提及一种根据(3×3)或(3×9)的矩阵的算术运算系统和一种查找表系统等,在该查找表系统中,参考写入了转换规则的表并且基于适当的转换规则来确定转换方法。 
在步骤S303中对转换得到的数据执行校正和修改处理。作为处理内容,可能提及用于对由读取导致的模糊进行校正的边缘强调处理、用于改善字符辨识度的字符修改处理以及用于消除因光照射而由读取导致的背面图像突出的处理等。期望通过这些步骤来执行作为本发明特征的处理。 
在步骤S304中,执行放大/缩小处理。当用户指定了变倍(缩放)或者用于将两个原稿图像分配到一张纸上的N页合1页的复制(N-up copy)等时,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所期望的倍率的数据。作为转换方法,通常使用双三次(bi-cubic)或最近邻(nearestneighborhood)等方法。 
在步骤S305中,将标准颜色空间上的数据转换为输出装置特有的信号数据。本实施例涉及喷墨系统的MFP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用于将标准颜色空间上的数据转换为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等颜色的墨颜色数据的处理。在这种转换中,使用与步骤S302中提到的系统类似的系统就足够了。 
此外,在步骤S306中,执行向可被记录的级数的转换。例如,在由表示是否排出墨点的二进制值来表示数据的情况下,通过误差扩散等量化方法将数据二进制化是适当的。从而,将数据转换成打印机可以对该数据进行记录的数据格式。基于数据格式执行记录操作并且形成图像。 
处理单位
图4A是用于说明在执行作为本发明特征的处理时的处理单位的图。 
假定通过图4A中的标记″O″所示的像素是目标像素(处理目标像素),设置通过在图4A中粗线所示的包括目标像素的(7×7)像素构成的区域(7×7区域)。通过使用在所设置的(7×7)区域中的图像信号来执行用于目标像素的图像处理。在执行了目标像素的处理之后,将例如像如图4B中的标记″X″所示的像素那样的、与目标像素相邻的像素设置为下一目标像素,如上所述地设置(7×7)区域,并且执行图像处理。此后,类似地,依次逐个像素地移动目标像素,并且每次像素移动均设置(7×7)区域,从而对所有的目标像素进行校正。 
图5是用于说明处理单位的移动的流程的图。在步骤S501中设置处理目标。刚开始后就设置第一处理目标。如果处理例程从步骤S503返回到步骤S501,则设置下一处理目标。 
在步骤S502中,执行图像处理。尽管下文将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地设置包括处理单位的多个像素(上述的7×7区域)。执行 作为本发明特征的图像处理。 
在步骤S503中,判断最后的校正目标,也就是说,判断处理单位是否为最后的处理单位。如果处理单位不是最后的处理单位(步骤S503中的“否”),则处理例程返回到步骤S501。如果处理单位是最后的处理单位(步骤S503中的“是”),则处理例程结束。 
在图1B示出的读取设备34和图2示出的读取单元14中使用的CCD和CIS之一的摄像装置不总是读取一个像素作为原稿的像素。在实施例中,假定了读取原稿的大约六个像素的范围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6个像素。根据复制板的原稿的移动或原稿的粗糙表面等,来自进入摄像装置的原稿的反射光受到各种影响。因此,实际上还存在读取超出6个像素的范围的情况。也就是说,原稿的一个像素的反射光影响到多个摄像装置,导致背景技术的说明中提到的边缘模糊,并且劣化了锐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大约6个像素的范围假定为读取范围,使用(7×7)像素的参考区域。期望根据原稿图像的一个像素影响到的摄像装置的像素数、点直径、模糊像素数或MTF等摄像装置的性能来适当地设置参考区域。 
术语的定义
在说明后面的实施例之前,下面将说明术语的定义和限定。 
变动信息表示目标区域中亮度变化的状态,并且通过下面将说明的变动次数和变动量来表示。 
将变动次数说明为:在目标区域的亮度变化中的信号值的增大/减小的符号变化次数(零交叉点数)。然而,变动次数不限于这样的例子,而可以定义为示出与目标区域中的图像信号相关的值的变化频率的值。也就是说,波动次数可以为与目标区域中的图像信号相关的值的线性微分的零交叉点数或者空间频 率数和二进制化之后的黑白变化次数等之一。 
将变动量说明为:到目标像素的亮度的差分的绝对值(边缘量)。然而,变动量不限于这样的例子,而可定义为示出改变的差分(大小)的值和代表性地示出与目标区域中的图像信号相关的值的改变的差分(大小)的值之一。也就是说,变动量可以是与目标像素的图像信号相关的值的线性微分的绝对值。 
将变动加速度说明为: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示出进一步从目标区域中亮度的差分获得的差分的值。然而,变动加速度不限于这样的例子,而可以定义为示出与目标区域中的图像信号相关的值的二次微分等的改变的加速度的值等。 
将“适应性设置校正强度”定义为如下:对至少一部分值区域中的每个值设置不同的校正强度,在所述值区域中,可以设置以上定义的变动次数、变动量、变动加速度和饱和度。 
下面将说明实施例的细节。尽管作为例子假定可设置图像信号的范围在0到255的范围之内来进行说明,但是图像信号的范围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期望设置这样的范围,使得适合于MFP设备和图像处理。 
实施例1
将针对在考虑了每个浓度的渗色率的情况下、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抑制了边缘劣化的例子来说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已经通过墨总量大的颜色来记录图像,则墨的渗色增加,边缘部分被损坏,并且图像劣化。因此,进行防止这种缺陷的控制。考虑用下面的方法作为防止边缘劣化的控制。也就是说,一旦获得了与在进行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像素的亮度相对应的浓度,则再次对边缘强调校正进行算术运算,使得在邻近墨总量大的浓度的部分中获得墨总量小的浓度。然而,根据这样控制,由于需要再次尝试用于边缘强调校正的算术运 算,算术运算量增加并且边缘强调校正所需的时间变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替代在边缘强调校正之后直接算术运算像素浓度,获得在作为中心的目标像素周围的预定范围内的像素之中以边缘方向布置的像素的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并且将最小亮度值近似地用作边缘强调校正之后获得的像素的亮度。如果最小亮度值邻近与墨总量大的浓度相对应的亮度,则改变边缘强调条件,使得在边缘强调校正时将目标像素向最大亮度值侧校正。下面将说明具有边缘强调校正和边缘劣化抑制控制的流程图。然而,如果用户不担心算术运算量的增加,则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也就是说,获得与在进行边缘校正之后所获得的像素的亮度相对应的浓度。进行边缘强调校正,使得在邻近墨总量大的浓度的部分中获得墨总量小的浓度。 
图16是本实施例的流程图。下面将沿着流程图中的处理步骤进行解释。 
步骤S1601:处理区域的设置
在由RGB的多值图像信号构成的图像中,设置通过作为中心的目标像素周围的水平方向上的7个像素和垂直方向上的7个像素构成的(7×7)区域的处理区域。通过以下等式(1)从处理区域中的每个像素值计算亮度L,从而形成L的(7×7)区域的处理区域。 
L=(R+2×G+B)/4......(1)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通过等式(1)计算的亮度L,也可以应用其它亮度。例如,可以将均匀颜色空间(uniform colorspace)L*a*b*的L*用作亮度,或者将YCbCr的Y用作亮度。 
图8A1示出在沿水平方向读取白色背景中的黑色垂直线时的亮度。图8A2示出在沿水平方向读取白色背景中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点时的亮度。为了简化说明,在图8A1和图8A2中使用了 12个像素而不使用7个像素。 
步骤S1602:沿四个方向提取
如图9所示,从在步骤S1601形成的L的处理区域中提取沿一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和两个对角线方向一共四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的七个像素。 
步骤S1603:L差分的计算
如图10所示,根据在步骤S1602所提取的沿四个方向的L,通过下面的等式(2)计算沿每个方向的5个像素的L的差分Grd。将像素L(i)的前一像素假定为L(i-1),并且将后一像素假定为L(i+1)。 
Grd(i)=L(i+1)-L(i-1)......(2) 
L差分的计算方法不限于这样的方法,而可以使用相邻像素之间的差分,或者可以使用与上述目标像素之前和之后的像素相距更远的像素之间的差分。 
图8B1和图8B2示出通过将等式(2)应用于图8A1和图8A2中的L而获得的Grd。 
步骤S1604:边缘方向的判断
在步骤S1603计算出的沿四个方向的Grd中,获得目标像素的沿四个方向的Grd绝对值。将沿四个方向的Grd绝对值之中获得了最大Grd绝对值的方向确定为目标像素的边缘方向。 
步骤S1605:变动量的计算
针对步骤S1604中确定的边缘方向,根据在步骤S1603计算出的沿边缘方向的Grd的5个像素来计算最大绝对值作为目标像素的变动量(边缘量)。可以理解,变动量越大,边缘锐度越高,而变动量越小,边缘锐度越低。 
步骤S1606:变动次数的计算
根据在步骤S1603计算出的沿四个方向的Grd来计算沿四 个方向的总变动次数。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当Grd的符号从+变为-或者从-变为+时的变化次数以及当Grd的符号从+变为0且下一个像素的Grd的符号变为-或者Grd的符号从-变为0且下一个像素的Grd的符号变为+时的变化次数,作为目标像素的变动次数(零交叉点数)。 
步骤S1607:最大和最小亮度位置的判断
针对在步骤S1604所确定的边缘方向,根据在步骤S1602所提取的沿4个方向之中的边缘方向的L的7个像素来判断最大L和最小L的像素位置。 
步骤S1608:变动加速度的计算
针对在步骤S1604所确定的边缘方向,根据在步骤S1603计算出的沿边缘方向的Grd来计算3个像素的变动加速度。变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是基于下面的等式(3)的。将像素Grd(i)的前一像素假定为Grd(i-1)并且将后一像素假定为Grd(i+1)。图8C1和图8C2示出将等式(3)应用于图8B1和图8B2中的Grd而获得的Lap。 
Lap(i)=Grd(i+1)-Grd(i-1)......(3) 
变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不限于这样的方法,还可以通过Grd的相邻值之间的差分来计算变动加速度。 
步骤S1609:基于浓度设置校正值
在这个步骤中,执行用于通过基于记录后的浓度来改变在步骤S1608获得的Lap(i)值从而改善输出图像的边缘的再现性的处理。下面的等式(4)示出校正方法。通过从在步骤S1608获得的Lap(i)值减去校正值BLUR,Lap(i)更新为Lap′(i),从而实现校正方法。由于校正值BLUR是已经根据亮度预定的值,以下称为BLUR(亮度)。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将根据每个亮度的BLUR(亮度)值存储在表中。 
Lap′(i)=Lap(i)-BLUR(亮度)......(4) 
下面将说明校正值BLUR(亮度)。当校正值大时,Lap′(i)具有小的值。因此,在下面将说明的步骤S1610中,校正值趋于向最小亮度侧校正,并且边缘部分趋于变白。现在说明本实施例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在下面将说明的步骤S1610中,进行替换像素位置判断,以进行边缘强调。选择最大L和最小L之一的像素作为替换像素位置。当在步骤S1610选择了最小L时,如果通过下面将说明的步骤S1611到S1613的强度设置来进行最强的校正,则目标像素替换为最小L的像素的值。还可以从图13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墨总量最大的点位于高浓度侧。换句话说,最大的墨总量的点位于低亮度侧。目标像素替换为最小L的像素的值。如果最小L是墨总量最大的亮度,则以渗色率大并且墨总量最大的浓度来记录目标像素。类似地,如果替换像素位置判断为最小L,最小L是最大墨总量的点附近的亮度并且在步骤S1611到S1613中的校正强度接近最大,则在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目标像素的值是接近最小L的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最小L近似地用作在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目标像素的亮度。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获得在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目标像素的浓度的方法与最小L的获得相对应。如果在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目标像素的浓度接近最大墨总量的点,则以大渗色率的浓度记录目标像素。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将通过边缘强调校正获得的替换像素位置改变为最大L,使得目标像素替换为最大L。步骤S1608是用于这个目的的处理,并且能够通过预定如图6所示的BLUR(亮度)值来实现。 
图6示出校正值BLUR(亮度)的表的例子。在图中,横坐标轴表示亮度,并且纵坐标轴表示作为根据每个亮度的校正值的BLUR(亮度)值。记录设备是使用在背景技术中所说明的青色、 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四种颜色的墨的喷墨记录设备。假定了图13所示的灰度线的形成方法,并且示出了基于该方法的表的例子。灰度线是通过在图13中用四种颜色的颜色混合从低浓度(白色)到高浓度(黑色)连续地改变浓度来记录的灰度线(带)。在步骤S1607获得的沿边缘方向的最小L是图6的横坐标轴所示的亮度。如图6中的点A所示,在与BLUR(亮度)值大的亮度相对应的浓度处,将在下文中说明的墨的渗色率高。也就是说,在墨的渗色率高的亮度处,将作为校正值的BLUR(亮度)值设置为大值。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当考虑记录字符的边缘部分的情况时,如果在步骤S1607中确定的最小L等于点A附近的亮度,则通过选择最小L的像素作为在后面将说明的步骤S1610中的替换像素位置,以高渗色率附近的浓度记录在校正之后所获得的像素,使得边缘变得模糊并且字符趋于损坏。因此,通过提高BLUR(亮度),以使得在后面将说明的步骤S1611中字符部分的边缘部分变白的方式进行校正,从而防止由墨的渗色导致的字符的劣化。 
作为获得BLUR(亮度)表的方法,通过记录设备输出如图7A所示的细线的灰度层次的图像,从而获得如图7B所示的输出结果。期望扫描输出图像,获得作为数字值的扫描结果,并且获得与从在中心的中心浓度值按预定比率下降的浓度的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像素数N。在本实施例中,将像素数N称为墨的渗色率。在大渗色的浓度的情况下,N为大。当渗色小时,N为小。参考每个预定浓度的N值来设置校正值BLUR(亮度)就足够了。 
尽管可以预先将校正值BLUR(亮度)表存储到复制设备的ROM中,但是还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允许用户通过用户接口输出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预定图案,并且扫描这些图案。从而,也可以吸收记录设备的墨排出的偏差等并且用户可以提供更高图片质量的输出。 
步骤S1610:替换像素位置的判断
根据在步骤S1607所判断的最大L和最小L的像素位置以及在步骤S1609所计算出的变动加速度Lap′来判断替换像素位置。如图8C1和图8C2所示,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当Lap的符号为+时,目标像素的L的值的大小更接近最小L而不是更接近最大L,以及当Lap的符号为-时,目标像素的L的值的大小更接近最大L而不是更接近最小L。因此,如下面的表1所示,通过确定用于Lap′的符号的替换像素位置,目标像素可以替换为适当的替换目标像素。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地确定替换像素位置,但是在目标像素的Lap′等于0的情况下的边缘中心的处置方法不限于表1所示。如果目标像素的Lap′等于0,则可以将替换像素位置设置为最大L的像素位置,或者相反,可以将替换像素位置设置为最小L的像素位置。尽管已经使用了边缘位置中的最大L和最小L的像素位置,但是还可以在不考虑边缘的情况下使用目标像素周围的最大L和最小L的像素位置。 
表1
 目标像素的Lap′的符号  +  -  0  0  0
 目标像素的前一像素和  后一像素总Lap的符号      +  -  0
 替换像素位置  最小L  最大L  最小L  最大L  最大L
步骤S1611:基于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来设置替换强度
根据在步骤S1608计算出的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来适应性设置替换强度Cl。通过在不考虑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的情况下将Cl设置为(Cl=1),可以得到图19C。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总将Cl设置为(Cl=1),则锯齿变得明显。因此,将说明这样的替换例子:在抑制锯齿时,与图19B相比,能够更好地强 调边缘。图20A是用于说明在步骤S1611的Cl设置的图。横坐标轴表示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以及纵坐标轴表示Cl。在变动加速度小于边缘中心附近的第9阈值的情况下,将Cl设置为0,从而不替换像素。进行设置从而不替换边缘中心附近的像素的原因是为了使得锯齿的出现不明显。在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远离边缘中心的第10阈值的情况下,将Cl设置为1从而替换像素。在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第9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10阈值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方式来对每个变动加速度的绝对值适应性设置不同的Cl值:当变动加速度绝对值=第9阈值时,Cl=0,并且当变动加速度绝对值=第10阈值时,Cl=1,以使处理的切换不明显。具体地说,参考图20A,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5)来适应性设置Cl。 
Cl=(变动加速度绝对值-第9阈值)/(第10阈值-第9阈值)....(5) 
步骤S1612:基于变动次数来设置替换强度根据在步骤S1606中计算出的变动次数来适应性设置替换强度Cz。通过使用第11阈值和第12阈值按图20B的特性适应性设置Cz。在变动次数小于第11阈值时的粗线的情况下,将Cz设置为(Cz=1)。在变动次数大于第12阈值时的细线或者点的情况下,将Cz设置为(Cz=0)。当变动次数等于或大于第11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12阈值时,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6)来适应性设置Cz。 
Cz=(第12阈值-变动次数)/(第12阈值-第11阈值)......(6) 
步骤S1613:基于变动量设置替换强度
根据在步骤S1605中计算出的变动量来适应性设置替换强度Ce。通过使用第13阈值和第14阈值按图20C的特性适应性设置Ce。当变动量小于第13阈值时,将Ce设置为(Ce=0)。当变动量大于第14阈值时,将Ce设置为(Ce=1)。当变动量等于或大于第13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14阈值时,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7) 来适应性设置Ce。 
Ce=(变动量-第13阈值)/(第14阈值-第13阈值)......(7) 
步骤S1614:替换量的计算
通过使用在步骤S1610中确定的替换像素位置的像素值来计算替换量。从在步骤S1601设置的RGB的(7×7)区域提取在步骤S1610所确定的替换像素位置处的RGB值。假定将目标像素值设置为N0,将在替换像素位置处的前一像素值设置为C0,并且将替换量设置为△C,可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8)来计算△C。 
△C=C0-N0......(8) 
步骤S1615:替换量的校正
通过在步骤S1611到S1613中设置的替换强度Cl、Cz和Ce来校正在步骤S1614中计算出的替换量△C。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9)来计算校正的替换量△C′。 
△C′=Ce×Cl×Cz×△C......(9) 
步骤S1616:替换处理
如下面的等式(10)所示,通过将在步骤S1615中计算出的替换量△C′添加到目标像素值N0,计算已经通过替换来强调边缘的目标像素值Nc。 
Nc=N0+△C′......(10)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处理流程,通过在考虑了每个墨浓度的渗色率的情况下将渗色率反映到替换处理中,显著地抑制了由于喷墨MFP中容易出现的渗色所引起的字符的损坏等,并且可以向用户提供更理想的图像。如果用户不担心算术运算量的增加,还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首先,在第一边缘强调校正中,在步骤S1609的等式(4)中将BLUR(亮度)设置为0,执行直至步骤S1616的算术运算,并且获得边缘强调校正之后的像素值。此外,获得像素值的浓度(或亮度)。通过 图6的表根据像素值的浓度(或亮度)获得BLUR(亮度)值。在步骤S1609中将所获得的BLUR(亮度)值带入等式(4),改变边缘强调校正的条件,并且再次进行直至步骤S1616的边缘强调校正,也就是说,进行第二边缘强调校正。这样,一旦获得与进行了边缘强调校正之后所获得的像素的亮度相对应的浓度,则可再次算术运算边缘强调校正,使得在墨总量大的浓度附近的点处获得墨总量小的浓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在上述实施例1中提到的通过墨浓度的渗色率的校正之外,还说明了在喷墨记录设备中使用的用于速度提高处理的手段。通过墨浓度的校正与实施例1中图16的校正类似。可以通过修改步骤S1609的处理来实现实施例2中使用的与墨的切换相关的校正。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的墨排出喷嘴的图。由于用于排出黑色墨的喷嘴数大于用于排出彩色墨的喷嘴数,可以理解,喷嘴阵列的长度长。从而,当在单色打印模式中仅使用黑色墨时,可以实现高速记录。尤其在实现单色文本文件的高速打印等时,具有显著效果。在打印单色图像和彩色图像混合存在的文件时,例如在打印黑色字符、照片或插图等混合存在的文件时,期望使用普通记录方法,从而通过黑色墨喷嘴在单色区域中记录图像并且通过使用黑色墨和彩色墨两者在彩色图像容纳区域中记录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将称为带的、在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一定数量的光栅视为一个单位。判断是仅用黑色墨来记录该带,还是用黑色墨和彩色墨两者来记录该带。 
在实施例1的图3的图像处理流程中,在步骤S303中执行这样的用墨判断处理。根据判断结果来切换步骤S306中的表。期 望如果判断为带是单色带,则将数据转换为仅黑色墨的数据。 
然后,将参考图17说明用墨判断处理。图17是用于进行带的用墨判断处理的流程图。现在说明每个处理步骤。 
步骤S1701:像素信号值的获得
获得目标带中的像素值。如果通过使用扫描仪来执行读取,则图像信号通常是RGB格式的信号。 
步骤S1702:饱和度值的计算
根据在步骤S1701中获得的像素信号值来计算饱和度值。首先,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11-1)和(11-2)来获得CaCb值。 
Ca=(R-G)/2......(11-1) 
Cb=(R+G-2B)/4......(11-2) 
此后,通过下面的等式(12)将如上所述而获得的CaCb转换为饱和度,从而获得目标像素的饱和度值S。 
S=(Ca*Ca+Cb*Cb)^(1/2)......(12) 
步骤S1703:关于非彩色像素的判断
将在步骤S1702所获得的像素的饱和度值S与已经准备好的判断阈值TH_S进行比较。如果饱和度值S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1703中的“是”),则将像素判断为非彩色像素。如果饱和度值S大于阈值(步骤S1703中的“否”),则将像素判断为彩色像素。 
步骤S1704:非彩色计数器的增加
仅当在步骤S1703中判断为像素是非彩色像素时,处理例程进入步骤S1704,并且计数器MonoCount的计数值加一。尽管没有特别地说明,在开始当前的处理流程之前,计数器MonoCount已经初始化为0。 
步骤S1705:关于像素结束的判断
针对块中的所有像素,判断步骤S1701到S1704的处理是否已经完成。如果针对所有像素的处理还没有完成,则处理例程 返回到步骤S1701并且执行类似处理。 
步骤S1706:关于用墨的判断
在完成步骤S1701到S1705的处理之后,通过使用计数器MonoCount来判断目标块的用墨。将计数器MonoCount的计数值与已经在步骤S1706中准备好的判断阈值TH_M进行比较。如果计数值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S1706中的“是”),则将带判断为非彩色带。如果计数值小于阈值(步骤S1706中的“否”),则将带判断为彩色带。 
步骤S1707:认定为彩色带
如果在步骤S1706中判断为带是彩色带,则将该带认定为彩色带,并且将认定结果输出到寄存器等中。 
步骤S1708:认定为单色带
如果在步骤S1706中判断为带是单色带,则将该带认定为单色带,并且将认定结果输出到寄存器等中。 
参考根据上述流程的输出结果并且在进一步考虑了由于浓度所引起的渗色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执行替换处理来实现高图片质量的输出。 
在实施例1的步骤S1609中,作为校正值BLUR(亮度),准备了用于彩色带的校正值BLUR(亮度)和用于单色带的校正值BLURMONO(亮度)。如果在已经被判断为彩色带的带中存在目标像素,则通过下面的等式(13-1)来获得Lap′(i)。 
Lap′(i)=Lap(i)+BLURCOL(亮度)......(13-1) 
如果在单色带中存在目标像素,则通过下面的等式(13-2)来获得Lap′(i)。 
Lap′(i)=Lap(i)+BLURMONO(亮度)......(13-2) 
对于BLURCOL(亮度)和BLURMONO(亮度)的表,期望针对BLURCOL使用实施例1中提到的图6的表。期望通过扫描已经 以与BLURCOL的情况类似的方式而实际记录的图像来获得BLURMONO的表。在图11中示出了这样的表的例子。由于仅通过单一墨来记录图像,亮度变得越亮,墨量单调减少得越多。图像变为不具有像套印色那样的峰(peak)的图像。并且在图11中,横坐标轴上的亮度是在步骤S1607中以与图6的情况类似的方式而确定的最小L。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即使在以带为单位进行与单色带和彩色带相关的判断并且对用墨进行切换从而提高打印速度的记录设置中,也可以进行合适的校正。防止了字符的边缘的再现性的劣化等。可以以高速度提供适合于用户的图像。 
实施例3
将说明针对这样的情况的实施例3:除已经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提到的由于墨浓度引起的渗色率的校正和用墨切换处理之外,用户还通过用户接口来改变变倍率(缩放率)。 
可通过改变图16中的步骤S1609的处理来实现实施例3的处理。如果仅进行通过实施例1公开的浓度的校正,则通过下面的等式(14)来获得Lap′(i)。 
Lap′(i)=Lap(i)+BLUR(亮度)×K(缩放率)......(14) 
在实施例2所公开的用于实现高速度的用墨的切换中,通过下面分别针对与彩色带和单色带相关的判断的等式(15-1)和(15-2)来表示Lap′(i)。 
Lap′(i)=Lap(i)+BLURCOL(亮度)×K(缩放率)....(15-1) 
Lap′(i)=Lap(i)+BLURMONO(亮度)×K(缩放率)....(15-2) 
K(缩放率)是依赖于变倍率(缩放率)的系数。当缩放率等于或大于相等倍率(直接复制)时,将K设置为1。随着缩小率增大,将K的值从1增大是适当的。换句话说,在缩小率大并且较细的字符由于渗色等被损坏而变得难于看清的情况下,校正值 BLUR增大,从而使得边缘部分由于替换而趋于变成背景颜色,并且改善辨识度。 
尽管上面已经说明了用户设置缩放率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自然地,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如将A4大小的原稿图像打印并且输出到B5大小的薄片上的情况等必然缩小图像的情况。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通过将基于墨浓度和用墨类型的渗色率的校正与图像的缩放率放在一起来考虑,防止了字符的边缘的再现性中的劣化等。可以高速地提供适合于用户的图像。 
尽管已经针对作为例子的多功能打印机设备的复制功能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而还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中实施:通过多功能打印机设备和打印机之一来打印从计算机设备(PC)发送来的数据。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中实施:扫描仪与计算机设备(PC)连接,将通过扫描仪读出的图像数据发送到PC,并且将数据从PC发送到多功能打印机设备和打印机之一并且进行打印。在这样的情况中,尽管可以通过多功能打印机设备和打印机之一来执行实施例1到实施例3所示的处理,但是可以将用于执行那些处理的程序存储到PC的存储器等存储单元中并且通过PC的CPU来执行。此外,可以通过PC执行实施例1到实施例3所示的一部分处理,并且通过多功能打印机设备和打印机之一执行剩余的处理。 
根据实施例1到实施例3,通过解决现有问题并且每个浓度地对喷墨记录设备的墨的渗色进行校正,实现了高精度校正并且能够再现好的边缘部分。根据实施例2,即使在为了实现高速度而进行单色/彩色判断处理并切换用墨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每种墨实现适当的校正处理。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即使 在已经设置了用于缩小复制等的缩放的情况中,也可以抑制由缩小产生的字符的损坏。从而,可以向用户提供较高的字符再现性和较高的辨识度。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正、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6年7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188048的优先权,其全文内容通过引用而包含于此。 

Claims (21)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其获得用于记录与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选择出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的墨的浓度的值;
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其基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其中,所述校正系数用于在所述区域中的像素之中确定信号值用于校正所述目标像素的像素;
图像校正单元,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对所述目标像素进行校正;以及
图像记录处理单元,其使用墨对所述图像校正单元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包括:边缘检测单元,其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检测边缘方向;以及用于获得从所述边缘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边缘方向选择出的像素的浓度的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基于不同浓度的渗色率来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根据不同浓度的渗色率和用于将输入图像的大小改变为输出图像大小的缩放率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并且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校正是替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改变替换处理中的替换目标像素。
7.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其根据所述信号的值来确定所使用的墨的颜色;
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其获得用于记录与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选择出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的墨的浓度的值;
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其根据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信息和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其中,所述校正系数用于在所述区域中的像素之中确定信号值用于校正所述目标像素的像素;
图像校正单元,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对所述目标像素进行校正;以及
图像记录处理单元,其使用墨对所述图像校正单元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判断沿主扫描方向的包括目标像素的预定区域是否能够被确定为仅具有非彩色像素,如果判断的结果表示所述非彩色像素则仅使用黑色墨,而在其它情况下仅使用彩色墨或者混合使用黑色墨和彩色墨两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基于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渗色率来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单元包括:边缘检测单元,其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检测边缘方向;以及用于获得从所述边缘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边缘方向选择出的像素的浓度的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基于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渗色率以及不同浓度的渗色率来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基于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单元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渗色率、不同浓度的渗色率以及用于将输入图像的大小改变为输出图像大小的缩放率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并且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校正是替换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单元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改变替换处理中的替换目标像素。
15.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校正浓度获得步骤,其获得用于记录与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选择出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的墨的浓度的值;
校正系数改变步骤,其基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步骤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其中,所述校正系数用于在所述区域中的像素之中确定信号值用于校正所述目标像素的像素;
图像校正步骤,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步骤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对所述目标像素进行校正;以及
使用墨对所述图像校正步骤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浓度获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边缘检测步骤,其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检测边缘方向;以及获得从所述边缘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边缘方向选择出的像素的浓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正系数改变步骤中,基于不同浓度的渗色率来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正系数改变步骤中,根据不同浓度的渗色率和用于将输入图像的大小改变为输出图像大小的缩放率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并且改变所述校正系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校正是替换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校正系数改变步骤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改变替换处理中的替换目标像素。
2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处理由至少一种颜色的信号和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墨颜色判断处理步骤,其根据所述信号的值来确定所使用的墨的颜色;
校正浓度获得步骤,其获得用于记录与从目标像素周围的区域选择出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的墨的浓度的值;
校正系数改变步骤,其根据所述墨颜色判断处理步骤所确定的所使用的墨的信息和所述校正浓度获得步骤所获得的浓度的值来改变校正系数,其中,所述校正系数用于在所述区域中的像素之中确定信号值用于校正所述目标像素的像素;
图像校正步骤,其通过所述校正系数改变步骤所改变的校正系数来对所述目标像素进行校正;以及
使用墨对所述图像校正步骤所校正的图像执行记录处理。
CN2007800258219A 2006-07-07 2007-07-05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1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8048/2006 2006-07-07
JP2006188048 2006-07-07
PCT/JP2007/063870 WO2008004710A1 (fr) 2006-07-07 2007-07-05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mage,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image, et programme de traitement d'im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1075A CN101491075A (zh) 2009-07-22
CN101491075B true CN101491075B (zh) 2013-01-30

Family

ID=38894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582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1075B (zh) 2006-07-07 2007-07-05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9423B2 (zh)
CN (1) CN101491075B (zh)
WO (1) WO2008004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67257A (en) * 2005-03-06 2014-11-30 Preton Ltd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consumables
JP5058681B2 (ja) * 2007-05-31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101993B2 (ja) * 2007-11-01 201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4948379B2 (ja) * 2007-12-18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識別器生成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8117134B2 (en) * 2008-10-16 2012-02-14 Xerox Corporation Neutral pixel correction for proper marked color printing
JP5340088B2 (ja) * 2009-09-07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5451302B2 (ja) * 2009-10-19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336995B2 (ja) * 2009-10-19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特徴点位置決め装置、画像認識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28990A (ja) * 2009-12-18 2011-06-3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方法
JP5406705B2 (ja) * 2009-12-28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補正装置及び方法
JP5003777B2 (ja) * 2010-03-15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115575B2 (ja) * 2010-03-15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935916B2 (ja) * 2010-03-15 2012-05-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675233B2 (ja) 2010-09-09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認識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01005B2 (ja) 2010-10-15 2015-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物体検知装置、物体検知方法、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55012B2 (ja) 2011-04-21 2015-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装置
JP5801601B2 (ja) 2011-05-10 2015-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認識装置、画像認識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19230B2 (ja) 2011-05-10 2015-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物体認識装置、物体認識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07593B2 (ja) 2011-09-13 2016-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認識装置、画像認識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73112B2 (en) 2011-10-21 2014-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JP5913940B2 (ja) 2011-12-01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認識装置、画像認識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36095B2 (ja) 2011-12-05 2015-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US8937749B2 (en) 2012-03-09 2015-01-20 Xerox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olor detection and color pixel counting for billing
JP6074182B2 (ja) 2012-07-09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22900B2 (ja) 2012-07-09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16489B2 (ja) 2012-07-09 2016-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351240B2 (ja) * 2013-11-20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54836B2 (ja) 2013-11-29 2017-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検索装置、画像検索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97716B2 (ja) * 2017-02-28 2020-1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1738960A (zh) * 2020-06-30 2020-10-02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030055A (ja) * 2020-08-06 2022-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8208A (en) * 1987-11-16 1991-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function for correcting recording density uneveness
JP2003264701A (ja) * 2002-03-08 2003-09-19 Sharp Corp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2875B2 (ja) * 1988-07-28 1997-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620368B2 (ja) 1989-04-18 1997-06-1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5508823A (en) 1991-08-28 1996-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547481B2 (ja) 1994-04-19 2004-07-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JPH10200733A (ja) 1997-01-09 1998-07-3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1095135A (ja) * 1997-10-03 1998-04-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
JP3956788B2 (ja) 2002-07-17 2007-08-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複写装置
JP5008269B2 (ja) 2005-04-08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8208A (en) * 1987-11-16 1991-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function for correcting recording density uneveness
EP0725531A2 (en) * 1987-11-16 1996-08-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3264701A (ja) * 2002-03-08 2003-09-19 Sharp Corp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4710A1 (fr) 2008-01-10
US7699423B2 (en) 2010-04-20
US20080106569A1 (en) 2008-05-08
CN101491075A (zh) 200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1075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98387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792446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5363454A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5886791A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pparatus based on pattern information held by a member attached to the apparatus
US5635967A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o reduce marking material coverage in printing processes
US7450268B2 (en) Image reproduction
US848280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468365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09838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JP468495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4170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7639399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P0558340B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23935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1141547B (zh) 图像颜色判定装置及图像颜色判定方法
EP0987879B1 (en) Methods of gradation control and picture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rmal printer
US6188493B1 (en) Electronic blackboard device
EP0643528A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marker editing
JP505869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026881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1246328A (zh) 省墨的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37139A (zh) 成像装置及修正颜色的方法
CN1321521C (zh) 控制打印线质量的方法
JP5740182B2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