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5479A - 共模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共模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5479A
CN101615479A CN200910138463.3A CN200910138463A CN101615479A CN 101615479 A CN101615479 A CN 101615479A CN 200910138463 A CN200910138463 A CN 200910138463A CN 101615479 A CN101615479 A CN 101615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line portion
planar coil
layer
spir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84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5479B (zh
Inventor
西川朋永
伊藤知一
奥村武史
吉田诚
神山浩
中込晶
唐亀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5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5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2Balance/unbalance networks
    • H03H7/425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7/427Common-mod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66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a magnet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3层结构中可以提高高频特性的共模滤波器。共模滤波器(1)具备拥有第1线圈层(14)、第2线圈层(18)和引线层(16)的3层结构。在第1以及第2线圈层(14,18)上,分别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螺旋状的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形成于引线层(16)的第1引线(31)和第2引线(32)具有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第1直线部分(31c)位于与分别通过与螺旋部分(22,42)的多个交点的螺旋部分(22,42)的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L1)上。第2直线部分(32c)位于与分别通过与螺旋部分(22,42)的多个交点的螺旋部分(22,42)的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L2)上。

Description

共模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有分别形成有线圈的第1以及第2线圈层、和形成有引线的引线层的层叠型共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作为层叠型共模滤波器(common mode filter),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层叠体和在该层叠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4个端子电极的物体。该层叠体具有4层:形成有矩形螺旋状线圈的第1线圈层、形成有将该线圈的一端抽出至端子电极的引线的第1引线层、形成有矩形螺旋状线圈的第2线圈层、以及形成有将该线圈的一端抽出至端子电极的引线的第2引线层,从而构成了4层结构。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共模滤波器中,通过将形成于第1引线层的引线和形成于第2引线层的引线形成为同一个引线层而作为3层结构的共模滤波器在下述专利文献2、3中被公开。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共模滤波器中,将线圈形成为圆形螺旋状的物体在专利文献4中被公开。
这种共模滤波器在追求小型化的同时还追求高频特性的提高。然而,如果为了小型化而将线圈层和引线层之间的绝缘体层的厚度做薄,那么在线圈和引线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将变大。因此,由于高频特性降低而产生问题。另外,如果为了小型化以及消减成本而将4层结构做成3层结构,那么在该情况下也会由于线圈和引线之间的距离变小、使电容量变大,而造成高频特性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1592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016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028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14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在3层结构中可以提高高频特性的共模滤波器为目的。
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和形成于层叠体的外表面上的第1、第2、第3以及第4端子电极;层叠体具有层结构体,该层结构体包括:含有第1线圈层、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的3层、以及位于3层的各自之间的绝缘体层;在第1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第1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平面线圈,在第2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第2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平面线圈;在引线层上配设有一端与位于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第3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引线、和一端与位于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第4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引线;第1引线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1直线部分,第2引线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2直线部分;第1平面线圈和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第1直线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上。
在本申请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具有含有第1线圈层、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的3层结构。因此,比4层结构更加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以及薄型化。另外,第1平面线圈和第2平面线圈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因此,由于线圈长度比将平面线圈形成为矩形螺旋状的情况短,所以能够提高高频特性。
进而,第1平面线圈和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引线所具有的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第1直线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上。因此,能够使第1直线部分和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能够减小在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和第1直线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并提高高频特性。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1平面线圈和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第2直线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上。
在此情况下,能够使第2直线部分和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能够减小在至少一个的螺旋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并提高高频特性。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通过绝缘体层而相邻接,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在此情况下,能够使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与第1和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中邻接的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由于能够减小在与距离更加近的平面线圈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所以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起因于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而产生的电容量。因此,能够提高高频特性。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1线圈层和引线层通过绝缘体层而相邻接,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在此情况下,引线层与第1线圈层和第2线圈层两者邻接。于是,能够使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分别与第1和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起因于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而产生的电容量。因此,能够提高高频特性。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优选为15度以上且45度以下。
在此情况下,在使第1直线部分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第2直线部分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相互重叠的面积的总和最小的同时,在引线层中,能够高效率地配置磁性体。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和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
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以位于与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上的方式,并且以位于与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在构成第1平面线圈和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曲线中,包含与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区域和与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区域的区域形成于同心圆上。
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加容易地以位于与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上的方式,并且以位于与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上的方式配置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
在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中,优选,层叠体具有一对磁性基板、和介于一对磁性基板之间的层结构体。在此情况下,能够通过一对磁性基板,更加发挥作为共模滤波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能够在3层结构中,提高高频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2是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的层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所具有的第1线圈层、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从第1平面线圈、第2平面线圈、第1引线、以及第2引线的层叠方向所看到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5是图4的部分扩大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所具备的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45度的情况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所具备的层结构体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图面的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用于除去例如在手机的显示装置的电路中的噪音。因此,谋求小型化,它的长方体形状的外形为1.2mm×1.0mm×0.6mm左右。
该共模滤波器1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3、形成于层叠体3的外表面上的第1~第4端子电极5A~5D。层叠体3具有相互相对的上面3a和下面3b、相互相对的侧面3c和侧面3d、以及相互相对的端面3e和端面3f。第1端子电极5A和第2端子电极5B在层叠体3的端面3f上从上面3a横跨到下面3b且形成为带状,并配置成相互分离。第3端子电极5C和第4端子电极5D在层叠体3的端面3e上从上面3a横跨到下面3b且形成为带状,并配置成相互分离。
层叠体3由主面为矩形状的上部磁性基板7、具有与该上部磁性基板7相同形状的主面的下部磁性基板9、以及被夹持于上部磁性基板7和下部磁性基板9之间的层结构体11构成。上部磁性基板7以及下部磁性基板9由含有烧结铁素体或者粉状铁素体的树脂(复合铁素体)等的磁性体材料形成。层结构体11通过粘结层(图中没有表示)粘结其上面和上部磁性基板7。在该粘结层上,能够使用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聚酰胺树脂等。
如图2所示,层结构体11具备层叠的多个层。从位于上部磁性基板7的层开始依次具有磁性体层12、绝缘体层13、第1线圈层14、绝缘体层15、引线层16、绝缘体层17、第2线圈层18、以及绝缘体层19。各层形成为矩形形状。在此,在图2中,施以阴影线的部分表示由磁性体形成的部分。
磁性体层12为由烧结铁素体或者复合铁素体等的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矩形形状的层。绝缘体层13,15,17、第1线圈层14、引线层16以及第2线圈层18以聚酰亚胺树脂或者环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作为基底而形成,分别位于中央的磁性体区域13a~18a和位于层叠体3的侧面3c,3d的磁性体区域13b~18b,13c~18c由磁性材料形成。
磁性体区域13a~18a在各层上被配置于相同位置,是层叠体3的端面3e的弓形部分为缺陷的大致圆形形状的区域。磁性体区域13b~18b在各层上被配置于相同位置,在沿着层叠体3的侧面3c的区域,各层的角落的两端部向内侧突出。磁性体区域13c~18c在各层上被配置于相同位置,在沿着层叠体3的侧面3d的区域,各层的角落的两端部向内侧突出。
即,在层叠结构11中,除了上下磁性体层12和绝缘体层19的中间层20中,对应于磁性体区域13a~18a的区域、对应于磁性体区域13b~18b的区域、以及对应于磁性体区域13c~18c的区域在层叠方向上贯通中间层20。
由贯通该中间层20的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磁性体层12、上部磁性基板7以及下部磁性基板9构成包围形成于层结构体11内的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磁芯。
接着,参照图3,对被该磁芯包围的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分别与该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电连接的第1以及第2引线31,32进行说明。
如图3(a)所示,第1平面线圈21设置于第1线圈层14。第1平面线圈21在第1线圈层14上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第1平面线圈21的螺旋部分22以包围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的磁性体区域14a的方式被形成为螺旋状。
在第1平面线圈21中,位于螺旋部分22的外侧的一端23被抽出至第1线圈层14的短边侧而形成L字形,并与形成于该短边侧的导体区域24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导体区域24在第1线圈层14上,在层叠体3的端面3f上靠近侧面3c形成。该导体区域24露出于层叠体3的端面3f,并与形成于该端面3f的第1端子电极5A相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即,第1平面线圈21的一端23通过导体区域24而与第1端子电极5A电连接。
在第1平面线圈21上,位于螺旋部分22的内侧的另一端25位于磁性体区域14a的被削成弓形的区域的侧面3c。该第1平面线圈21的另一端的25以可靠地与配设于引线层16的第1引线31导通的方式被形成为宽度较宽的大致扇形形状。
如图3(b)所示,第2平面线圈41设置于第2线圈层18。第2平面线圈41在第2线圈层18上,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42以包围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的磁性体区域18a的方式被形成为螺旋状。
在第2平面线圈41中,位于螺旋部分42的外侧的一端43被抽出至第2线圈层18的短边侧而形成L字形,并与形成于该短边侧的导体区域44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导体区域44在第2线圈层18上,在层叠体3的端面3f上靠近侧面3d形成。该导体区域44露出于层叠体3的端面3f,并与形成于该端面3f的第2端子电极5B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即,第2平面线圈41的一端43通过导体区域44而与第2端子电极5B电连接。
在第2平面线圈41上,位于螺旋部分42的内侧的另一端45位于磁性体区域18a的被削成弓形的区域的侧面3d。该第2平面线圈41的另一端的45以可靠地与配设于引线层16的第2引线32导通的方式被形成为宽度较宽的大致扇形形状。
如图3(c)所示,第1引线31和第2引线32设置成与引线层16相互分离。第1引线31,其一端31a位于磁性体区域16a上的被削成弓形的区域的侧面3c。即,该第1引线31的一端31a从层叠方向看,与第1平面线圈21的另一端25重叠。第1引线31的一端31a以通过形成于绝缘体层15的连接导体33而可靠地与第1平面线圈21的另一端25电连接的方式被形成为宽度较宽的大致扇形形状。
第1引线31的另一端31b与在引线层16上,在层叠体3的端面3e上靠近侧面3c形成的导体区域34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导体区域34露出于层叠体3的端面3e并与形成于该端面3e的第3端子电极5C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即,第1引线31的另一端31b通过导体区域34而与第3端子电极5C电连接。
由此,第1端子电极5A、导体区域24、第1平面线圈21、第1引线31、导体区域34以及第3端子电极5C电连接。而且,导体区域24、第1平面线圈21、第1引线31、导体区域34由导电性以及加工性良好的Cu或者Al等的金属材料形成。
第2引线32,其一端32a位于磁性体区域16a上的被削成弓形的区域的侧面3d。即,该第2引线32的一端32a从层叠方向看,与第2平面线圈41的另一端45重叠。该一端32a以通过形成于绝缘体层17的连接导体35而可靠地与第2平面线圈41的另一端45电连接的方式被形成为宽度较宽的大致扇形形状。
第2引线32的另一端32b与在引线层16上,在层叠体3的端面3e上靠近侧面3d形成的导体区域36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导体区域36露出于层叠体3的端面3e并与形成于该端面3e的第4端子电极5D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即,第2引线32的另一端32b通过导体区域36而与第4端子电极5D电连接。
由此,第2端子电极5B、导体区域44、第2平面线圈41、第2引线32、导体区域36以及第4端子电极5D电连接。导体区域44、第2平面线圈41、第2引线32、导体区域36由导电性以及加工性良好的Cu或者Al等的金属材料形成。
第1引线31具有以直线形状连接一端31a和另一端31b的第1直线部分31c。第2引线32具有以直线形状连接一端32a和另一端32b的第2直线部分32c。该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在引线层16上,配置成相互不平行,形成为八字形状(相互距离朝着另一端31b,32b逐渐变宽的形状)。
图4是表示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第1以及第2引线31,32的层叠方向所看到的位置关系的图。同时也表示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如图4所示,如果从层叠方向看,那么第1以及第2引线31,32、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导体区域24,34,36,44配置成对称于通过层叠体3的中央且与侧面3c平行的面。
第1平面线圈21的螺旋部分22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42相互相对,从层叠方向看,形成螺旋的导体的曲线相互重叠。因此,能够提高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磁力结合,并提高去除共模噪音的效果。
磁性体区域13a~18a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中央。由磁性体区域13b~18b和磁性体区域13c~18c构成的区域以从侧面3c和侧面3d覆盖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方式配置。特别是在磁性体区域13b~18b和磁性体区域13c~18c中,端面3e的部分37,38突出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和第1以及第2引线31,32之间的缝隙。因此,能够将磁路有效地形成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周围。
关于螺旋部分22,42的几何形状,在从层叠方向所看到的XY平面坐标中进行说明。该XY平面坐标将层叠体3的大致中心P作为原点,将与端面3e,3f平行的轴作为X轴。螺旋部分22,42,其位于XY平面坐标的第2~第4象限的区域形成于将中心P作为圆心的4个同心圆上。该4个圆以等间距形成。在图4中,螺旋部分22,42,其位于XY平面坐标的第2~第4象限的区域是直线L3和直线L4之间的内角为270度的区域。
第1引线31的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引线32的第2直线部分32c分别从层叠方向看,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螺旋部分22,42的内侧向外侧呈放射状地抽出。由此,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从层叠方向看,分别以多个点(本实施方式中为4点)与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螺旋部分22,42交叉。
因为第1直线部分31c位于XY平面坐标的第3象限,且第2直线部分32c位于XY平面坐标的第4象限,所以在构成螺旋部分22,42的曲线上,包含与第1直线部分31c交叉的区域和与第2直线部分32c交叉的位于第2~第4象限的区域被形成于同心圆上。
图5是表示第1直线部分31c以及第2直线部分32c与螺旋部分22,42交叉的区域的图。为便于识别,在螺旋部分22,42和第1以及第2引线31,32的部分上施以阴影线。如图5所示,从层叠方向看,分别通过螺旋部分22,42与第1直线部分31c交叉的4个交点的4条第1接线P1~P4相互平行。并且,第1直线部分31c位于通过中心P的直线L1上。即,第1直线部分31c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第1接线P1~P4垂直的直线上。
因此,从层叠方向看,第1直线部分31c和螺旋部分22,42相互重叠的4个重叠部分S1~S4的面积分别变得最小。即,重叠部分S1~S4的面积的总和变得最小。
另外,从层叠方向看,分别通过螺旋部分22,42与第2直线部分32c交叉的4个交点的4条第2接线P5~P8相互平行。并且,第2直线部分32c位于通过中心P的直线上。即,第2直线部分32c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第2接线P5~P8垂直的直线L2上。
因此,从层叠方向看,第2直线部分32c和螺旋部分22,42相互重叠的4个重叠部分S5~S8的面积分别变得最小。即,重叠部分S5~S8的面积的总和变得最小。
接着,参照图2,对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初,在制作层叠体3的时候,准备下部磁性基板9,并依次将构成层结构体11的各层形成于下部磁性基板9上。首先,通过旋转涂布法、浸涂法、喷涂法等将树脂材料涂布于下部磁性基板9上并使之固化,从而形成绝缘体层19。接着,将导体薄膜形成于绝缘体层19上,并通过光刻法形成第2平面线圈41和导体区域44。
接着,通过将树脂材料涂布于形成有第2平面线圈41和导体区域44的绝缘体层19上并使之固化,从而将绝缘体作为基底并形成了形成有第2平面线圈41和导体区域44的第2线圈层18和绝缘体层17。于是,通过蚀刻,将用于电连接第2平面线圈的另一端45和第2引线32的连接孔形成于绝缘体层17上。在与该连接孔35的形成同时,除去第2线圈层18和绝缘体层17上的磁性体区域18a~18c,17a~17c的树脂。
接着,将第1以及第2引线31,32和导体区域34,36形成于绝缘体层17上。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将绝缘体作为基底并形成了形成有第1以及第2引线31,32和导体区域34,36的引线层16和绝缘体层15。然后,将用于电连接第1平面线圈21的另一端25和第1引线31的连接孔33形成于绝缘体层15上,并除去引线16和绝缘体层15上的磁性体区域16a~16c,15a~15c的树脂。
接着,将第1平面线圈21和导体区域24形成于绝缘体层15上。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将绝缘体作为基底并形成了形成有第1平面线圈21和导体区域24的第1线圈层14和绝缘体层13。然后,除去第1线圈层14和绝缘体层13上的磁性体区域14a~14c,13a~13c的树脂。
由此,在下部磁性基板9上,形成内藏有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第1以及第2引线31,32、导体区域24,34,36,44的层结构中间体。在该层结构中间体中,残留着最下层的绝缘体层19,且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从绝缘体层13到第2线圈层18为止是贯通的。
将含有磁粉的树脂埋入该层结构中间体中的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将含有磁粉的树脂涂布于层结构中间体的上面并使之固化。由此,将磁性体填充于层结构中间体的磁性体区域13a~18a,13b~18b,13c~18c而形成中间层20,并将磁性体层12形成于该中间层20之上。然后,研磨磁性体层12的上面使之平整化。然后,将环氧树脂等粘结剂涂布于磁性体层12上并贴附上部磁性基板7。由此而得到上述的层叠体3。
之后,将第1以及第2端子电极5A,5B形成于层叠体3的端面3f上,并将第3以及第4端子电极5C,5D形成于端面3e上。具体来说,例如在通过掩膜溅射法将Cr/Cu膜或者Ti/Cu膜成膜于层叠体3的端面3e,3f之后,使用Ni/Sn并实施电镀,从而形成第1~第4端子电极5A~5D。按照以上所述从而完成共模滤波器1。
以上所说明的共模滤波器1具有通过绝缘体层15,17而层叠有第1线圈层14、第2线圈层18和引线层16的3层结构。因此,能够比4层结构更加降低成本、并实现小型化且薄型化。另外,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因此,由于线圈长度比将平面线圈形成为矩形螺旋状的情况短,所以能够提高高频特性。
另外,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22,42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引线31所具有的第1直线部分31c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P1~P4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第1直线部分31c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多条第1接线P1~P4垂直的直线L1上。因此,能够使第1直线部分31c和螺旋部分22,42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S1~S4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能够减小在螺旋部分22,42和第1直线部分31c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并提高高频特性。
另外,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22,42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2引线32所具有的第2直线部分32c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P5~P8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第2直线部分32c从层叠方向看,位于与多条第2接线P5~P8垂直的直线L2上。因此,能够使第2直线部分32c和螺旋部分22,42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S5~S8的面积的总和最小。因此,能够减小在螺旋部分22,42和第2直线部分32c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并提高高频特性。
另外,在共模滤波器1中,第1平面线圈21的螺旋部分22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42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因此,能够容易地以分别位于与2个螺旋部分22,42的两者的多条第1以及第2接线P1~P8垂直的直线L1,L2上的方式配置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
另外,在共模滤波器1中,在构成第1平面线圈21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22,42的曲线中,包含与第1直线部分31c交叉的区域和与第2直线部分32c交叉的区域的区域被形成于同心圆上。因此,能够容易地以分别位于与2个螺旋部分22,42的两者的多条第1以及第2接线P1~P8垂直的直线L1,L2上的方式配置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
另外,在共模滤波器1中,引线层16配置于第1线圈层14和第2线圈层18之间。
可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第1引线和第2引线上,从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沿与第1以及第2引线被抽出的层叠体的端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将第1引线和第2引线配置于同一层的情况下,第1引线和第2引线有必要配置成相互分离。因此,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配置成相对于在通过与线圈的螺旋部分的交点的多条接线中的任意接线都不垂直。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和将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平行配置的共模滤波器进行比较。该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除了将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配置成相互平行这一点之外,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同样地形成。
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在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的线宽为16μm的情况下,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与螺旋部分的重叠部分的总面积为9880μm2,与此相对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重叠部分S1~S8的总面积更小,为9730μm2。因此,相对于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的截止频率为6.69GHz,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截止频率延伸至更高频侧,为6.72GHz。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截止频率是指低频区域的平坦部分对比-3dB的截止频率。
另外,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在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的线宽为10μm的情况下,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与螺旋部分的重叠部分的总面积为6160μm2,与此相对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重叠部分S1~S8的总面积更小,为6080μm2。因此,相对于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的截止频率为6.78GHz,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截止频率延伸至更高频侧,为6.80GHz。
另外,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在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的线宽为5μm的情况下,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与螺旋部分的重叠部分的总面积为3080μm2,与此相对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重叠部分S1~S8的总面积更小,为3040μm2。因此,相对于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的截止频率为6.85GHz,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截止频率延伸至更高频侧,为6.86GHz。
在上述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中,虽然将螺旋部分的形状制成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1的螺旋部分22,42的形状相同,但是,在将一点作为中心的螺旋中,在通过该一点的直线和螺旋的交点上的多条接线垂直而不相交。因此,在现有的共模过滤器中,利用比较例所涉及的共模过滤器,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与螺旋部分的重叠部分的总面积变大,截止频率更加偏向低频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部分22,42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1引线31所具有的第1直线部分31c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P1~P4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将第1直线部分31c配置于与多条第1接线P1~P4垂直的直线L1上。同样,螺旋部分22,42从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第2引线32所具有的第2直线部分32c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P5~P8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将第2直线部分32c配置于与多条第2接线P5~P8垂直的直线L2上。因此,能够使第1直线部分31c与螺旋部分22,42的重叠部分S1~S4的面积、以及第2直线部分32c与螺旋部分22,42的重叠部分S5~S8的面积的总和最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之间的角度做成了17度左右,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为第1直线部分31c位于与螺旋部分22的多条第1接线P1~P4垂直的直线L1上,且第2直线部分32c位于与螺旋部分42的多条第2接线P5~P8垂直的直线L2上。但是,为了将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分别配置于上述直线L1,L2上、并且将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配置成分离,优选,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15度以上。
另外,为了从层叠体3的两个侧面3c,3d,利用磁性体区域13b~18b,13c~18c覆盖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螺旋部分22,42,有必要可靠地确保磁性体区域16b,16c。因此,优选,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45度以下。
图6(c)是表示第1直线部分和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45度左右的情况。该变形例所涉及的共模滤波器具备第1以及第2引线51,52以代替第1以及第2引线31,32。
第1以及第2引线51,52的一端51a,52a以与上述的第1以及第2引线31,32的一端31a,32a相同的形状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第1以及第2引线51,52的另一端51b,52b分别与导体区域34,36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第1引线51具有连接该一端51a和另一端51b的第1直线部分51c和连接部分51d。该第1直线部分51c从层叠方向看,从螺旋部分22,42的内侧向外侧抽出,位于通过螺旋部分22,42的中心P的直线L1上。即,第1直线部分51c位于与螺旋部分22的接线P1~P4垂直的直线L1上。并且,连接部分51d也形成为直线形状,并且连接第1直线部分51c和导体区域34。
第2引线52具有连接该一端52a和另一端52b的第2直线部分52c和连接部分52d。该第2直线部分52c从层叠方向看,从螺旋部分22,42的内侧向外侧抽出,位于通过螺旋部分22,42的中心P的直线L2上。即,第2直线部分52c位于与螺旋部分42的接线P5~P8垂直的直线L2上。并且,连接部分52d也形成为直线形状,并且连接第2直线部分52c和导体区域36。
第1直线部分51c和第2直线部分52c之间的角度为45度左右。然后,为了可靠地确保磁性体区域16b,16c,连接部分51d和连接部分52d配置成与层叠体3的侧面3c,3d平行。因此,能够高效率地配置磁性体,并且,能够使第1直线部分51c和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螺旋部分22,42相互重叠的部分S1~S4的面积的总和、以及第2直线部分52c和第1以及第2平面线圈21,41的螺旋部分22,42相互重叠的部分S5~S8的面积的总和最小。
而且,如图6(a)~(c)所示,也可以将磁性体区域13b~18b,13c~18c的形状与第1以及第2引线的配置一起进行变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线层16虽然位于第1线圈层14和第2线圈层18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图7所示,也可以以第1线圈层14和第2线圈层18通过绝缘体层15而相邻接、且第2线圈层18和引线层16通过绝缘体层17而相邻接的方式进行层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平面线圈21的螺旋部分22和第2平面线圈41的螺旋部分42虽然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但是,也可以在层叠方向上偏离。在此情况下,优选,第1直线部分31c和第2直线部分32c分别位于与在2个螺旋部分22,42中距离近的一个螺旋部分的多条接线垂直的直线上。在此情况下,能够更加高效率地抑制在第1以及第2直线部分和螺旋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电容量,并提高高频特性。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旋部分22,42位于第2象限到第4象限的区域虽然处于同心圆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为螺旋部分22,42中的至少一个以分别通过与第1直线部分或者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直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Claims (8)

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体和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外表面上的第1、第2、第3以及第4端子电极;
所述层叠体具有层结构体,所述层结构体包括:含有第1线圈层、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的3层、以及位于所述3层的各自之间的绝缘体层;
在所述第1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平面线圈,
在所述第2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平面线圈;
在所述引线层上,
配设有一端与位于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3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引线,和
一端与位于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4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引线;
所述第1引线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1直线部分,
所述第2引线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2直线部分;
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1直线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位于与所述多条第1接线垂直的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2直线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位于与所述多条第2接线垂直的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线圈层和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体层而相邻接,
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层和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体层而相邻接,
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直线部分和所述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15度以上45度以下。
6.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的曲线中,包含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区域和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区域的区域被形成于同心圆上。
8.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具有一对磁性基板、以及介于所述一对磁性基板之间的所述层结构体。
CN200910138463.3A 2008-05-16 2009-05-18 共模滤波器 Active CN101615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9983 2008-05-16
JP2008-129983 2008-05-16
JP2008129983A JP4683071B2 (ja) 2008-05-16 2008-05-16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5479A true CN101615479A (zh) 2009-12-30
CN101615479B CN101615479B (zh) 2011-12-21

Family

ID=4127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463.3A Active CN101615479B (zh) 2008-05-16 2009-05-18 共模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19500B1 (zh)
JP (1) JP4683071B2 (zh)
CN (1) CN10161547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380A (zh) * 2010-01-20 2011-09-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其的共模滤波器
CN103180919A (zh) * 2010-10-21 2013-06-2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94223A (zh) * 2012-08-14 2014-02-19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信号滤波器
CN104051128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库柏技术公司 高性能大电流功率电感器
CN104078221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感器及用于制造该电感器的方法
CN105355361A (zh) * 2012-04-24 2016-02-24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98815A (zh) * 2018-01-29 2019-08-06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平衡感应电感及分布电容的共模滤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1368B1 (en) * 2009-05-27 2010-10-26 Inpaq Technology Co., Ltd. Thin film type common mode noise filt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TW201106386A (en) * 2009-08-03 2011-02-16 Inpaq Technology Co Ltd Common mode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505192B2 (en) * 2010-10-08 2013-08-13 Advance Furnace Systems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mmon mode filter
KR20140001673A (ko) * 2012-06-28 2014-01-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커먼 모드 노이즈 필터
US8633793B1 (en) * 2012-10-05 2014-01-21 Inpaq Technology Co., Ltd. Common mode filter
US10062493B2 (en) * 2013-11-26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circuit board having the same mounted thereon
KR101530066B1 (ko) * 2014-05-19 2015-06-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 모드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60934B (en) 2014-09-09 2016-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armonics suppression filter
JP6507027B2 (ja) * 2015-05-19 2019-04-24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51142B2 (ja) * 2015-10-19 2019-07-3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内蔵した回路基板
JP6418134B2 (ja) * 2015-11-02 2018-11-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US11239019B2 (en) 2017-03-23 2022-02-01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il component
JP6828555B2 (ja) 2017-03-29 2021-02-10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413A (ja) * 1989-03-23 1991-01-14 Takeshi Ikeda Lcノイズフィルタ
JP3601619B2 (ja) 1995-01-23 2004-1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0223315A (ja) * 1999-02-03 2000-08-11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積層チップコイル部品
FR2790328B1 (fr) * 1999-02-26 2001-04-20 Memscap Composant inductif, transformateur integre, notamment destines a etre incorpores dans un circuit radiofrequence,et circuit integre associe avec un tel composant inductif ou transformateur integre
KR100686991B1 (ko) * 2000-03-08 2007-02-27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노이즈 필터 및 노이즈 필터를 이용한 전자 기기
JP3724405B2 (ja) * 2001-10-23 2005-12-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203949B2 (ja) * 2003-04-03 2009-01-0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4635430B2 (ja) * 2003-11-25 2011-02-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4477345B2 (ja) 2003-11-28 2010-06-09 Tdk株式会社 薄膜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及び薄膜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アレイ
JP4339777B2 (ja) * 2004-11-10 2009-10-0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6147615A (ja) * 2004-11-16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JP4209882B2 (ja) * 2005-10-26 2009-01-14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US7091816B1 (en) * 2005-03-18 2006-08-15 Tdk Corporation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2006286884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7214448A (ja) 2006-02-10 2007-08-23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028884B1 (ja) 2006-11-01 2007-12-26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380A (zh) * 2010-01-20 2011-09-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其的共模滤波器
CN103180919B (zh) * 2010-10-21 2016-05-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80919A (zh) * 2010-10-21 2013-06-2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236171B2 (en) 2010-10-21 2016-01-12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5355361B (zh) * 2012-04-24 2017-10-24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55361A (zh) * 2012-04-24 2016-02-24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94223A (zh) * 2012-08-14 2014-02-19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信号滤波器
CN103594223B (zh) * 2012-08-14 2016-03-02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信号滤波器
CN104051128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库柏技术公司 高性能大电流功率电感器
CN104051128B (zh) * 2013-03-15 2018-03-30 库柏技术公司 高性能大电流功率电感器
US9520223B2 (en) 2013-03-25 2016-1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78221B (zh) * 2013-03-25 2017-01-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感器及用于制造该电感器的方法
CN104078221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感器及用于制造该电感器的方法
CN110098815A (zh) * 2018-01-29 2019-08-06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平衡感应电感及分布电容的共模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19500B1 (en) 2009-11-17
US20090284340A1 (en) 2009-11-19
JP4683071B2 (ja) 2011-05-11
CN101615479B (zh) 2011-12-21
JP2009278009A (ja) 200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5479B (zh) 共模滤波器
TWI656543B (zh) Electronic parts
CN204425289U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
US20130207745A1 (en) 3d rf l-c filters using through glass vias
JP6074653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CN104051125A (zh)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975198B1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KR102385508B1 (ko) 커먼 모드 노이즈 필터
JP2018186157A (ja) インダクタ
US10637429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8186158A (ja) インダクタ
JP2018142671A (ja) インダクタ
JP2018186159A (ja) インダクタ
US11756724B2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2551243B1 (ko) 코일 부품
JP5994108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US10340875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9906553B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JP2012129665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KR102122026B1 (ko) 적층형 필터
KR102064075B1 (ko) 고주파 인덕터
JP2005317725A (ja) 電子部品
JP4507508B2 (ja) インダクタ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82931B1 (ko) 적층형 전자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WO2013180003A1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