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1907B -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1907B
CN101581907B CN200910140483.4A CN200910140483A CN101581907B CN 101581907 B CN101581907 B CN 101581907B CN 200910140483 A CN200910140483 A CN 200910140483A CN 101581907 B CN101581907 B CN 101581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
exchan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hee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1907A (zh
Inventor
川口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81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1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9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该设备实质能够延长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并且能够防止设备规格在用户进行部件互换工作的前后恶化。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从组成部件中检测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该控制器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各个部件位置的使用率,来确定是否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当确定应当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该图像形成设备发出部件互换通知。

Description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的设备、以及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当图像形成设备所使用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到期时,图像形成设备需要更换该组成部件。在此情况下,当图像形成设备通知用户需要更换组成部件时,用户将该情况告知服务人员,由服务人员更换该组成部件。或者,在图像形成设备没有通知需要更换组成部件的情况下,服务人员在定期维护期间通过参考计数器信息而检测出只有很短剩余服务寿命的组成部件,并更换该组成部件。特别地,给送辊、传送辊和减速辊比其它组成部件更可能磨损,因此它们不可避免地趋于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更换。 
近来,代替在进行部件更换、安装或定期维护时服务人员不可缺少的商业形式,在紧凑型装置(compact segment device)中采用的无服务商业形式已经开始用于具有大打印量的设备。伴随着这种趋势,期望将定期消耗的部件制造成配套元件(kit)或单元,以方便用户进行更换工作,从而传统上由服务人员进行的定期消耗部件的更换越来越经常地由各个用户自己来进行。 
如果实现由用户进行部件更换,则可以设想即使当图像形成设备通知用户有组成部件服务寿命已经到期并且建议用户更换该组成部件时,只要用户可以正常使用图像形成设备,他/她也不会用新的组成部件来更换该组成部件。 
结果,继续使用服务寿命已经到期的组成部件可能导致无法仅通过部件更换来恢复的新的异常(例如频繁发生打印卡纸),最终可能还是需要服务人员的工作。 
此外,组成部件的使用频率不同,因此剩余服务寿命的长度也不同。因此,如果每当检测到服务寿命已经到期的组成部件就发出通知,则施加给用户的工作负荷可能会增加。 
为了消除上述不便,已经提出了当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具有相同功能并且使得用户能够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来以希望的输出形式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多个片材给送机构时,优先使用最不频繁使用的片材给送器的技术(参见日本特开2001-005351号公报)。根据这种技术,使机构的组成部件的磨损程度均匀。更具体来说,当检测到具有短剩余服务寿命的组成部件时,使得该组成部件以后的使用率降低。 
此外,日本特开平11-32738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使用在其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储定期更换的部件和由于故障而更换的组成部件的历史等的技术的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包括用于识别各个更换组成部件各自的身份的单元、用于对各组成部件的剩余服务寿命进行计数并存储计数的单元、用于对累积的更换计数进行计数的单元、以及用于存储表示更换之后的剩余服务寿命的计数和各组成部件的累积的更换计数的历史的单元。 
然而,上述传统图像形成设备受到以下问题的困扰:当采用在日本特开2001-005351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时,例如,在对具有4级片材给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全部四个片材给送器都指定A4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可以自动选择优先使用的片材给送器。然而,当对各个片材给送器指定的片材尺寸彼此不同时,可以预期无法找到任何可自动选择的片材给送器。 
此外,在对于想要通过从最上面的片材给送器给送A4片材来减少第一打印时间的用户、采用在日本特开2001-005351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例如,当自动选择最下面的片材给送器来从其给送A4尺寸的片材时,进行自动选择可能使得第一打印时间比进行自动选择之前长。 
当采用在日本特开平11-327381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时,可以与唯一地分配给各组成部件的识别单元相关联地存储表示剩余服务寿命的计数和更换历史。然而,当例如基于工作条件、不用新的物品更换使用中的组成部件、而是与另一使用中的组成部件互换时,无法交接识别单元,这使得不能与互换之前的各个部件历史保持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用户在不更换组成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时间段方面、实质能够延长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并且防止在用户进行部件互换工作前后设备规格(specification)恶化的设备、以及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判断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与各个部件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来判断是否执行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互换;以及通知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要执行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所述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所述互换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执行所述互换的通知。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和分配给各个组成部件的专用标识符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和所述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时,确定执行了组成部件的互换;信息互换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之间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在所述组成部件之间执行了部件位置的互换时,根据所互换的部件位置来互换标识符的信息;以及初始化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没有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用所述组成部件之外的新组成部件更换了所述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初始化与所述新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与各个部件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来确定是否执行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 互换;以及当确定要执行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所述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所述互换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执行所述互换的通知。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以及分配给各个组成部件的专用标识符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和所述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时,确定执行了组成部件的互换;当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之间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时,确定在所述组成部件之间执行了部件位置的互换,并根据所互换的部件位置来互换标识符的信息;以及当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没有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时,确定用所述组成部件之外的新组成部件更换了所述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初始化与所述新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布置在各个位置的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判断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一组成部件的磨损情况和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否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以及通知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将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与安装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二组成部件的位置互换的通知。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具有布置在各个位置的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一组成部件的磨损情况和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否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以及当判断出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将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与安装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二组成部件的位置互换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在用户在不更换组成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时间段方面,实质能够延长设备中的各个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并且能够防止在用 户进行部件互换工作前后设备规格降低。 
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纵向截面图。 
图2是控制器的使得在部件互换前后交接使用中的组成部件的各个标识符的部分的图。 
图3是部件互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图3的继续。 
图5是部件互换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操作面板上显示的用于在进行部件互换通知时告知用户要执行的工作的画面的视图。 
图7是在操作面板上显示的用于请求用户确认部件信息更新的执行的确认画面的视图。 
图8-1至图8-11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1的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解释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使用的使用率的变化的图。 
图10-1至图10-6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2的图。 
图11-1至图11-5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文中,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备和控制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给出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MFP(多功能打印机,Multi-Function Printer)。 
图1是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纵向截面图。尽管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MFP作为示例来给出以下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可应用于SFP(单一功能打印机,Single Function Printer),因为除 了图像扫描器部分101以外,SFP具有与MFP相同的配置。 
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扫描器部分101和打印机引擎部分103。在复印操作期间,在图像扫描器部分101中,从原稿自动给送器222给送的原稿214被依次放置在稿台玻璃213和原稿压板212之间,并且用来自卤素灯215的光进行照射。 
反射镜216和217引导来自原稿214的反射光通过透镜218,以在3行(3-line)传感器219上形成图像。应当注意,透镜218设置有红外阻断滤波器220。 
包括卤素灯215和反射镜216的镜单元231由马达(未示出)机械驱动,以速度V沿图1中的箭头AA表示的方向、即与3行传感器219的机械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通过镜单元231的这种运动扫描原稿214的整个表面。类似地,包括反射镜217的镜单元232以速度V/2沿图1中的箭头AB表示的方向移动。 
读取器控制器104控制包括透镜218、3行传感器219和CCD驱动器(未示出)的CCD单元233以及镜单元231和232。 
包括3行CCD的3行传感器219对接收到的光学信息进行色分离,读取形成全色信息的RGB颜色成份,执行阴影校正,然后将与各个颜色成份相关联的颜色成份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2。控制器102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使用基准白板221来校正由3行传感器219的CCD读取的数据。基准白板221具有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基本均匀的反射特性的白色。 
控制器102连接到操作部分201、读取器控制器104和打印机控制器105。在操作部分(操作面板)201上布置有用于各种操作的开关、LED显示装置、LCD模块等。 
控制器102进行系统控制,并根据来自操作部分201的指令控制图像扫描器部分101和打印机引擎部分103,以使它们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此外,控制器102与外部接口(未示出)进行通信。在实际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器102对从3行传感器219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电处理,从而生成Y(黄)、M(品红)、C(青)和K(黑)色成份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输出给打印机控制器105。 
打印机控制器105将Y、M、C和K色成份信号作为独立的视频信号传送给打印机引擎部分103的激光扫描器单元209。 
打印机引擎部分103在与打印操作开始同步的定时,开始用于从片材给送盒202之一或手动给送盘203向设备给送记录片材的片材给送操作。传送单元204传送给送到设备中的各个记录片材,使得记录片材依次通过显影单元205、206、207和208。 
同时,激光扫描器单元209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以调制的方式驱动半导体激光装置,从而使激光束的发射接通或断开。各个颜色的输出激光束通过激光扫描器单元209内的多棱镜、f-θ透镜等扫描各个显影单元205、206、207和208的感光鼓,以在与各个颜色Y、M、C和K相关联的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 
使用相关颜色的调色剂将形成在各个感光鼓上的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在与记录片材的传送同步的定时执行该操作,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传送单元204传送的记录片材上。 
这样,Y、M、C和K调色剂图像被依次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然后由定影单元210进行热定影,从而在记录片材上形成所希望的颜色图像。然后,将其上形成有颜色图像的记录片材排出到排出盘211上。片材给送辊单元223是本发明中用于部件互换的定期消耗部件,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各自用于将记录片材从相关联的片材给送盒给送到设备中。类似地,片材排出辊单元224是本发明中用于部件互换的定期消耗部件,片材排出辊单元224各自用于将通过定影单元210的记录片材传送给排出盘211中相关联的一个。 
另一方面,在打印操作期间,控制器102将经由诸如centronics、USB或者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的外部接口从外部设备(未示出)提供的打印信息(字符代码等)、表格图案信息和宏命令存储在控制器102本身的RAM中。 
此外,控制器102使绘制控制器基于相关联的输入信息生成由字符图案、表格图案等构成的光栅数据,使图像处理部分生成与颜色Y、M、C和K中的各个相关联的位图数据,然后使得将光栅数据和位图数据输出给 打印机控制器105。从这时开始打印机引擎部分103进行的操作与用于复印的操作类似,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能够逐个颜色进行显影,这使得可以在复印和打印两者中以非常高的速度获得彩色输出图像。 
接下来,说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操作。首先,说明如何确定使用中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以及如何交接计数器信息的历史。图2是控制器102的使得在部件互换前后交接使用中的组成部件的各个标识符的部分的图。 
控制器102连接到图像扫描器部分101和打印机引擎部分103。控制器102根据来自操作面板201的指令控制读取器控制器104和打印机控制器105来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控制器102还与外部接口进行通信。 
片材给送辊单元223(223A至223D)是用于将记录片材从各个片材给送盒202(202A至202D)给送到设备中的定期消耗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当不特别需要在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至223D之间进行区分时,将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至223D统称为片材给送辊单元223。类似地,当不特别需要在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之间进行区分时,将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统称为片材给送盒202。 
控制器102包括以集中方式控制本图像形成设备的全体操作的CPU111、给对外部设备和装置的访问提供总体控制并且设置有压缩和展开图像数据的功能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113、以及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115。EEPROM 115存储本图像形成设备的规格的信息,例如读取速度、打印速度和所使用的语言。此外,EEPROM 115存储来自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计数器信息和来自各个片材给送盒的页信息。更具体来说,EEPROM 115存储示出与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计数器信息和各个磨损率的阈值)和片材给送盒的信息(页信息和各个使用率的阈值)的表(参见图8-1至8-11)。 
在用于确定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专用的标识符的处理中,首先,在购买新图像形成设备之后第一次接通该设备的电源的时间点,检测片材给送辊单元223是否为新物品。 
作为检测新物品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在日本特开平06-76140号公报中公开的监视系统。更具体来说,当在购买新图像形成设备之后ASIC 113的新物品检测确定针113a检测到“L”电平时,ASIC 113通过使设置在ASIC 113外部的PNP晶体管118导通,使电流流过设置在相关联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内的新物品检测熔丝(FU)251,从而使FU 251断开。从此以后,每当电源接通时,ASIC 113的新物品检测确定针113a都检测到“H”电平。这使得可以确定当前使用的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是新物品还是已经用过的物品。 
随后,将为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设置的确定开关254设置为与相关联的片材给送器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各确定开关254由2位形成。当然,可以在装运图像形成设备之前预先设定各确定开关254的接通(ON)/断开(OFF)。 
具体来说,在用于片材给送器1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中,确定开关254被设置为“OFF,OFF”。类似地,在用于片材给送器2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中,确定开关254被设置为“OFF,ON”。类似地,在用于片材给送器3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中,确定开关254被设置为“ON,OFF”,在用于片材给送器4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中,确定开关254被设置为“ON,ON”。 
然后,在将各确定开关的设置信息反映到图像形成设备中之后,控制器102通过ASIC 113的相关专用标识符确定针113b确定各确定开关254的值(专用标识符),从而为用户无意地对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进行错误配置的情况做好准备。 
当由此确认最初适当的新物品连接到各个正确位置时,控制器102开始图3和图4所示的部件互换处理。用于该部件互换处理的控制程序存储在CPU 111内的ROM中,在设备启动时由CPU 111执行。应当指出,该处理不仅可以在设备启动时执行,还可以在例如用户指定的任何定时执行。 
首先,当初始设置正确时,控制器102禁止执行用于在标识符之间进行切换的标识符切换输入,使得当任何一个标识符连接到与在先前启动图像形成设备时所连接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时、产生错误调用,直到该图像形 成设备发出部件互换通知为止(步骤S1)。执行该步骤以防止在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之间进行不必要的互换。这最终确定了标识符和各相关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控制器102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部件互换(步骤S2)。图5是在步骤S2中执行的部件互换确定处理的流程图。在该部件互换确定处理中,控制器102确定是否存在任何组成部件满足作为该图像形成设备的使用条件的条件1和2而需要互换(步骤S21)。在本实施例中,条件1是所有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中的至少一个的磨损率超过在图像形成设备中预先定义的磨损率的阈值(本示例中的第一阈值:60%)。磨损率可以作为通过将用于对片材给送操作、即对通过与对应的给送辊单元相关联的各个操作给送的片材进行计数的组成部件操作计数器的当前值、除以片材给送辊单元的服务寿命的上限值(使用相关联的给送辊单元可以进行的片材给送操作的计数的上限值)而确定的值来获得(例如2000个片材/8000个片材=25%)。如果满足条件1,则进行关于条件2的确定。条件2是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相关联的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超过使用率的阈值(第二阈值),该阈值是假定平均地使用片材给送辊单元、即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磨损率是均匀的时所预期的阈值。在本示例中,因为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四级堆叠的四个片材给送器,所以将使用率的阈值设置为25%,即作为从一个片材给送器输出的页数与总的输出页数的比率而确定的值1/4。使用率可以作为通过将与片材给送器相关联的输出页计数器的当前值除以从设备输出的页的总计数而确定的值来获得(例如1000个片材/2000个片材=50%)。当满足条件2时,即当满足针对磨损率和使用率二者的两个条件(部件互换条件)时,将该片材给送辊单元视为部件互换通知的对象(即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可以通过软件或者使用硬件,例如用于检测相关片材给送器的片材给送操作的传感器,来实现对各个片材给送器级设置的输出页计数器。各个输出页计数器连续进行计数而不管片材给送辊单元之间的互换。因此,计数代表在相关片材给送器处进行的片材给送操作的次数。相反,可以通过软件或使用硬件来实现的与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相关联地设置的组成部件操作计数器对相关片材给送辊单元的操作次数进行计数。因此,当互换片 材给送辊单元时,也根据片材给送器之间片材给送辊单元的各个位置的互换,而互换例如与各个对应的片材给送器相关联地存储在表中的各个位置中的各个部件操作计数器的计数。 
如果在步骤S21中确定不存在满足部件互换条件而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则控制器102立即终止该处理并返回到主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中确定存在满足部件互换条件而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则控制器102基于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至223D的磨损率和各个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来确定是否需要将满足部件互换条件的片材给送辊单元与另一片材给送辊单元互换(步骤S22)。即使满足部件互换条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关于是否实际需要将片材给送辊单元与另一片材给送辊单元互换的确定标准。下文中,基于示例对此进行说明。 
如果不需要互换任何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则控制器102立即终止该处理并返回到主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中确定需要将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则选择被选择用于互换的适当的组成部件(步骤S23)。基本上,在该用于选择被选择用于互换的适当的组成部件的步骤中,选择磨损率最小的片材给送辊单元作为被选择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该确定的标准,下文中也基于示例对此进行说明。在执行步骤S23之后,控制器102终止该处理并返回主处理。 
在进行了步骤S2中关于部件互换的确定之后,控制器102确定是否执行部件互换通知(步骤S3)。通过确定是否存在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和被选择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二者来进行该判断,当它们二者都存在时,确定应当执行部件互换通知。在执行部件互换通知时,控制器102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进行部件互换通知时要执行的工作的信息(步骤S4)。 
图6是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的用于告知用户在进行部件互换通知时要执行的工作的画面的视图。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建议在片材给送辊单元之间进行互换的消息,还显示OK按钮201a和取消按钮201b用于用户进行选择。此外,可以显示在片材给送辊单元之间进行互换的工作流程的细节。以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哪个片材给送辊要与哪个片材给送辊互换的方式显示互换工作流程的细节。这可以通过显示进行互换的各个片材给送辊 的名称、或者通过显示如图1所示的截面图并加亮实际进行互换的组成部件的位置来进行。此时,用可区分的方式显示两个片材给送辊单元中磨损的一个片材给送辊单元和要与其互换的另一片材给送辊单元。此外,可以不显示示出流程细节的画面,而显示如图6所示的描述“片材给送辊单元磨损。建议与另一片材给送辊单元互换。”的消息,其中将该消息中的“片材给送辊单元”和“另一片材给送辊单元”用实际进行互换的各个片材给送辊的名称代替。例如,可以显示描述“片材给送辊单元A磨损。建议与片材给送辊单元B互换。”的消息。 
当通知图6所示的消息时,控制器102取消对标识符切换输入的禁止,准备好随后的部件互换工作(步骤S5)。在选择了OK按钮201a之后,控制器102保持、等待重新启动设备,直到用户的部件互换工作完成(步骤S6)为止。当用户的部件互换工作完成时,重新启动图像形成设备(步骤S7)。可以通过ASIC 113的专用标识符确定针113b的值、或者通过检测用户对与建议重新启动设备的消息一起显示在操作面板201上的重新启动按钮的选择,来确认部件互换工作的完成。应当指出,当利用保持在图6所示的状态的操作面板201选择取消按钮201b时,控制器102强制终止该处理。 
在重新启动设备之后,控制器102进行检查专用标识符的操作。首先,控制器102确定是否存在用于互换的新组成部件(步骤S8)。更具体来说,控制器102确定是否存在ASIC 113的新物品检测确定针113a检测到处于“L”电平的组成部件(片材给送辊单元)。 
如果通过该检查存在检测到处于“L”电平的任何组成部件,则控制器102确定用新组成部件替换了组成部件。此处的新组成部件是在权利要求4、5和7中限定的多个组成部件之外的组成部件的示例。然后,当该组成部件是适当的组成部件并且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时,控制器102显示用于请求用户确认部件信息更新的执行的确认画面(参见图7),并确定是否更新部件信息(步骤S9)。图7是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的用于请求用户确认部件信息更新的执行的确认画面的视图。该画面不仅显示表示更新部件信息的消息,还显示用于用户进行选择的OK按钮201c和取消按钮201d。 
如果用户选择取消按钮201d取消更新部件信息,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控制器102显示在图6所示的画面上呈现的消息,从而再次提示用户执行部件互换工作。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OK按钮201c同意更新部件信息,则控制器102初始化(清除)与作为用于互换的新组成部件的片材给送辊单元相关联的计数器信息(组成部件操作计数器的计数)和磨损率阈值信息(步骤S10),然后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7。当然,可以将该处理配置成当将适当的新物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时,自动清除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而不显示图7用于请求用户确认部件信息更新的执行的确认画面。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中检测到所有当前使用的组成部件都处于“H”电平,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用于互换的新组成部件,则控制器102确定是否进行了部件互换(步骤S11)。更具体来说,控制器102使用ASIC113的专用标识符确定针113b分别确定连接到片材给送器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的各个确定开关254的位置。 
如果专用标识符确定针113b各自的位置都没有从在设备先前启动时检测到的位置改变,因此检测到确定开关254处于与设备先前启动时相同的位置,则控制器102确定尽管发出了部件互换通知,但是用户没有执行部件互换工作。然后,在将用户还没有执行部件互换工作通知给用户之后,控制器102显示图7的画面,以提示用户更新部件信息,然后确定是否更新部件信息(步骤S12)。 
如果用户通过选择取消按钮201d取消更新部件信息,以再次执行部件互换工作,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控制器102显示在图6所示的画面上呈现的消息,从而再次提示用户执行部件互换工作。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OK按钮201c,从而同意更新部件信息,则控制器102确定施加给用户的部件互换工作负荷大,因此特意未完成该工作。然后,控制器102只更新用于下一次部件互换确定/通知的磨损率的阈值,并保持EEPROM 115中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而不更新这些信息(步骤S13),然后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7。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中根据来自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确定针 113b的信息而检测到确定开关254处于与设备先前启动时的各位置不同的位置,则控制器102确定只在设备中使用的组成部件之间进行了位置互换(步骤S14)。 
如果作为用户工作的结果,组成部件处于各自正确的安装位置,则控制器102通过显示图7所示的确认画面来请求用户确认更新部件信息,然后确定是否更新部件信息(步骤S15)。 
如果用户选择取消按钮201d、从而取消更新部件信息,则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控制器102显示在图6所示的画面上呈现的消息,从而再次提示用户执行部件互换工作。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OK按钮201c、从而同意更新部件信息,则控制器102使得根据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的互换后的位置来互换在部件互换之前存储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步骤S16)。与检查是否存在用于互换的新组成部件的情况类似,可以将该处理配置成当组成部件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时,自动互换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而不显示确认画面。此外,在步骤S16中,将作为互换对象而互换的组成部件的磨损率的阈值更新为较大的值。 
然后,当响应于部件互换通知而进行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的更新完成时,控制器102禁止标识符切换输入(步骤S17)。执行该处理以防止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之间不必要的互换,直到下一次发出部件互换通知为止。在专用标识符连接到与设备先前启动时检测到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器102生成错误调用。在步骤S17之后,终止本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中确定不进行部件互换通知,则控制器102执行其它处理(步骤S18),之后终止本处理。其它处理包括下文中将要说明的只执行更新组成部件的磨损率的阈值而不执行部件互换的处理、以及给出用新物品替换全部组成部件的指令的处理。 
接下来,对部件互换确定的示例给出说明。 
图8-1至图8-11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1的图。按照附图编号的顺序说明部件互换确定1的示例。 
如前面所描述的,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四级堆叠的四个片材给送盒 202和与其相关联的四个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在本实施例中,在执行部件互换时,假定图像形成设备通知用户需要在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之间进行部件互换,并且执行部件互换工作。 
片材给送盒202具有如下默认设置的使用率的值:片材给送盒202A的使用率、即片材给送盒202A中A4尺寸的片材的使用率等于40%,片材给送盒202B的使用率、即片材给送盒202B中A4尺寸的片材的使用率等于30%,片材给送盒202C的使用率、即片材给送盒202C中B5尺寸的片材的使用率等于20%,片材给送盒202D的使用率、即片材给送盒202D中A3尺寸的片材的使用率等于10%。此外,假定用于各个片材给送器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具有相同的服务寿命,并且除了下文中描述的专用标识符以外在机械结构上彼此相同。 
首先,图8-1示出在某一时间点满足作为本图像形成设备的使用条件的条件1的情况,即在某一时间点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的磨损率达到在该设备中预先定义的磨损率阈值(在本示例中为60%)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接着参照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图8-1至图8-9中的辊单元A)相关联的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 
如上所述,片材给送盒202A的使用率为40%。该数值超过了假定平均地使用片材给送器、即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磨损率是均匀的时所预期的使用率阈值25%(等同于作为从一个片材给送器输出的页数与总输出页数的比率而确定的值1/4,因为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四级堆叠的四个片材给送器),这满足条件2。因此,满足关于磨损率和使用率的两个条件,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被视为部件互换通知的对象(即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 
另一方面,在图8-1所示的状态下具有最低磨损率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被视为被选择用于与片材给送辊单元A互换的组成部件。应当指出,事实上,如下面所描述的,参照磨损率和使用率二者。由于发现了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和被选择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二者,所以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上述图6所示的消息。 
当用户同意该消息时,操作面板201显示进行部件互换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和223D的位置、以及涉及如何拆卸和如何安装片材给送辊单元 的指令。用户按照所显示的图像和指令执行部件互换工作。 
在用户完成部件互换工作之后,在操作面板201上与提示用户重新启动设备的消息一起显示重新启动按钮,图像形成设备进入等待状态以等候用户重新启动设备。当用户选择重新启动按钮时,图像形成设备开始重新启动,并在重新启动后检查专用标识符。 
由于在图像形成设备本次重新启动时检测到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和223D位于与前一次重新启动时检测到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所以确定只是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和223D的位置进行了互换,并且显示图7所示的消息。 
当用户同意该消息时,使得根据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互换后的位置,来互换在位置互换之前存储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的计数器信息和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计数器信息。此处的计数器信息不是用作使用率的基础的页计数信息,而是用作磨损率的基础的信息。与各个片材给送盒相关联地存储这些计数器信息。如上面所描述的,EEPROM 115分别与片材给送器的位置相关联地存储示出与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磨损率(基于各个计数器信息)及其阈值)和各个片材给送盒的信息(使用率(基于各个页计数信息)及其阈值)的表(参见图8-1)。可以基于该表来检查组成部件(片材给送辊单元)的位置及组成部件(片材给送辊单元)的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像形成设备将互换之前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写入存储互换之前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的位置。此外,图像形成设备将互换之前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写入存储互换之前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的位置。然后,图像形成设备更新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的磨损率阈值(第一阈值)使其增大,以用于下一部件互换和通知。在本实施例中,将磨损率阈值改变为90%。图8-2示出如此更新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更具体来说,片材给送辊单元和相关组成部件的状态和设置)。 
然后,当以该使用率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其状态变为例如图8-3所示。更具体来说,片材给送盒202B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磨损率超 过其阈值(在本示例中为60%),并且片材给送盒202B的使用率是30%,即高于其阈值25%,这意味着满足关于磨损率和使用率的两个条件,所以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被视为部件互换通知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图8-3所示的状态下具有最低磨损率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被视为被选择用于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互换的组成部件。 
图8-4示出了与图8-2所示的类似、用户执行了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和223C之间的互换工作、然后重新启动了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通过该重新启动,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被互换,并且对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设置了新的磨损率阈值(在本示例中是90%)。 
类似地,在图8-5和图8-6所示的状态之间,在片材给送盒202A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和片材给送盒202B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之间进行部件互换。当在该状态下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其状态变成例如图8-7所示。 
在图8-7所示的状态下,片材给送盒202A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磨损率超过其阈值(在本示例中是60%),并且片材给送盒202A的使用率高于其阈值25%。因此,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被视为部件互换的对象。然而,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223B和223D中的各个的磨损率都高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当前60%的磨损率。由于该原因,即使执行部件互换,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本示例中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A、223B或223D)也将早于不执行部件互换而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损坏。因此,图8-8示出考虑到优化部件互换的定时并降低用户的工作负荷而不发出部件互换通知、而只进行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磨损率阈值的更新以用于下一次部件互换确定/通知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 
如果从这时起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同时将90%的磨损率应用于与到这时为止执行的处理类似的处理,则进行了三次部件互换通知。通过包括之前执行的三个部件互换操作的总共六个用于部件互换的用户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变成例如图8-9所示。 
在该时间点,所有片材给送辊单元的磨损率都等于或高于90%,在本 实施例中,参照该阈值判断各个片材给送辊单元都具有“小的服务寿命余量”。因此,当下一次任何一个片材给送辊单元的磨损率超过阈值时,可以确定该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几乎完全到期。此外,用来选择被选择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所有其它片材给送辊单元都具有“小的服务寿命余量”,因此在图8-10所示的状态下,没有被选择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 
在图8-1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下,考虑到优化部件互换的定时并降低用户的工作负荷,输出提示用户用新的物品更换服务寿命几乎完全到期的片材给送辊单元的通知。同时,还输出提示用户用新的物品更换各个具有“小的服务寿命余量”的其它片材给送单元的通知。当然,通过告知服务人员来代替向用户发出更换通知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部件互换确定1示出假定使用率没有从默认片材设置变化的情况。然而,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存在使用率改变的可能性。图9A和图9B是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实际使用中使用率如何变化的图。如上面所描述的,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分别包含A4尺寸的普通片材、A4尺寸的普通片材、B5尺寸的普通片材和A3尺寸的普通片材。在部件互换确定1中,假定最频繁输出A4尺寸的片材的环境,因此在默认片材设置中,各个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的使用率被分别设置为40%、30%、20%和10%。 
部件互换确定2示出突然需要输出A3尺寸的片材并且各个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改变的情况。更具体来说,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图像形成设备工作期间,各个片材给送器、即各个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的使用率分别改变为15%、15%、60%和10%。 
图10-1至图10-6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2的图。本示例示出由于使用率的变化、互换对象侧的片材给送器(即当前与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相关联的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低于其它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的情况。在部件互换确定2中,示出了从图8-2所示的状态开始的变化,假定该状态之前的设置和使用环境与部件互换确定1中的设置和使用环境相同。 
首先,在对应于图8-2的图10-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更具体来说是片材给送辊单元和相关组成部件的状态和设置)下突然需要输出A3尺寸的片材,并且使用率从过去最频繁输出A4尺寸的片材的环境下的使 用率改变。在图10-2所示的状态下,各个片材给送器、即各个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的使用率分别改变到15%、15%、60%和10%。 
当从图10-2所示的状态开始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其状态变成例如图10-3所示,其中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磨损率和片材给送器3(即片材给送盒202C)的使用率满足互换条件,从而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被视为部件互换通知的对象。图像形成设备在操作面板201上显示部件互换通知,以提示用户将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与在此时间点具有最低磨损率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互换。 
图10-4示出图像形成设备在完成部件互换之后、在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和223D之间互换所存储的计数器信息和磨损率阈值信息、然后更新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磨损率的阈值使其增加的状态。 
直到图10-4的操作与在部件互换确定1中进行的操作相同。然而,部件互换确定2的特征在于此后的操作。当从图10-4所示的状态开始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其状态变成例如图10-5所示。在该状态下,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磨损率达到其阈值60%,但是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使用率是15%,即低于其阈值25%。简言之,满足磨损率的条件,但是不满足使用率的条件。 
因此,在此情况下,在部件互换确定2中,不发出部件互换通知,图10-6示出图像形成设备只进行磨损率阈值的更新以用于下一次部件互换确定/通知的状态。这是因为图像形成设备基于使用率预测作为互换的对象(磨损率最低)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磨损率的变化将大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磨损率的变化。因此,图像形成设备优化了部件互换的定时并减小了用户的工作负荷。 
图11-1至图11-5是用于解释部件互换确定3的图。本示例示出由于使用率的变化、互换对象侧的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高于其它片材给送器的使用率的情况。与部件互换确定2类似,在部件互换确定3中,示出了从图8-2所示的状态开始的变化,假定该状态之前的设置和使用环境与部件互换确定1中的设置和使用环境相同。 
首先,当从对应于图8-2的图11-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更具 体来说是片材给送辊单元和相关组成部件的状态和设置)开始继续使用该图像形成设备时,磨损率改变,例如图11-2所示。在磨损率改变之后,如果使用率改变,使得A4尺寸片材的输出频率进一步增加,则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变成例如图11-3所示。在该状态下,各个片材给送器、即各个片材给送盒202A至202D的使用率分别改变为50%、30%、10%和10%。 
当从图11-3中的状态开始继续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变成例如图11-4所示。在该状态下,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的磨损率达到其阈值60%,并且使用率等于30%,这高于25%的阈值。因此,片材给送辊单元223B被视为部件互换通知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只参照磨损率来选择具有最低磨损率的片材给送辊单元作为用于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情况下,应当选择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然而,在部件互换确定3中,如下进行选择:在图11-5所示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设备工作,通过还考虑使用率来选择当前磨损率高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磨损率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 
这是因为图像形成设备基于使用率,预测片材给送辊单元223C的磨损率的变化将小于片材给送辊单元223D的磨损率的变化。因此,图像形成设备优化了部件互换的定时并降低了用户的工作负荷。 
如上所述,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基于使用率预测磨损率的变化,这提供了用于延长在该设备中使用的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的最佳条件。然后,在当前使用的组成部件超过第一阈值时,图像形成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向用户发出部件互换通知。 
更具体来说,在基于组成部件的磨损率从多个组成部件中检测到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并且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与组成部件的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将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执行部件互换通知以提示用户将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因此,将图像形成设备配置成能够定义用于延长使用中的各部件的服务寿命的最佳条件,并且当设备的使用条件匹配该最佳条件时,能够向用户发出通知,以提示用户互换使用中的组成部件。结果,只需要互换组成部件,因此可以预期用户积极地进行维护工作,从而实现减少服务 人员劳动。此外,可以平衡图像形成设备使用的组成部件的负荷。因此,在用户不更换组成部件而可以使用的时间段方面,实质能够延长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并且能够防止设备规格在用户进行部件互换工作的前后恶化。 
此外,当与另一组成部件互换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改变更换后的组成部件的磨损率的阈值使其增大,使得可以在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到期之前多次执行使用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这使得在用户不更换组成部件而可以使用的时间段方面,可以进一步延长各组成部件的服务寿命。 
此外,由于可以在部件互换后交接与互换后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所以可以进一步防止设备规格在用户进行部件互换工作前后恶化。 
应当指出,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配置,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配置,只要能够获得本实施例的功能即可。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作为用于将记录片材从各个片材给送盒202给送到设备中的定期消耗部件的片材给送辊单元223之间执行部件互换,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在作为用于将记录片材从定影单元210传送到排出盘211的定期消耗部件的片材排出辊单元224之间执行部件互换的情况。 
此外,尽管作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增加计数器信息来计算磨损率,而不考虑在各片材给送盒202中加载的记录片材的尺寸或片材类型,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将计数器值乘以依赖于记录片材的尺寸和片材类型的系数来计算当前磨损率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在第一级给送盒中加载A4尺寸的片材,并且在第二级给送盒中加载A3尺寸的片材时,假定从各给送盒输出A4尺寸的片材来计算各磨损率的阈值。 
相反,在通过将计数器值乘以系数来计算当前磨损率的方法中,以A4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因此当从第一级给送盒输出片材时,将输出片材的数量乘以系数1,而当从第二级给送盒输出片材时,使用A3关于A4的放大率,将输出片材的数量乘以系数1.42。因此,考虑由于A3尺寸的片材 的输出比A4尺寸的片材的输出占用更长的片材传送时间,所以片材给送辊单元223在输出A3时发生的实际磨损大于在输出A4时发生的实际磨损这一情况。 
类似地,在第一级给送盒中加载普通片材并且在第二级给送盒中加载标签(label)片材的情况下,在通过将计数器值乘以系数来计算当前磨损率的方法中,以A4尺寸为基准进行计算,因此当从第一级给送盒输出普通片材时,将输出普通片材的数量乘以系数1,而当从第二级给送盒输出标签片材时,使用标签片材关于普通片材的吞吐量减小率的倒数,将输出片材的数量乘以系数2。在标签片材通过设备的情况下,吞吐量减小以增加图像可靠性(fixability)。因此,由于标签片材的输出比具有相同尺寸的普通片材的输出占用更长的片材传送时间,所以考虑当输出标签片材时、片材给送辊单元223的实际磨损比输出普通片材时更大这一情况。 
此外,尽管作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增加计数器值来计算磨损率而不考虑该设备的错误调用历史,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将计数器值乘以基于设备的错误调用历史而设置的系数来计算当前磨损率的方法。 
具体来说,当在从第一级给送盒给送/传送片材时从未由于某些因素而导致片材卡住等错误时,将计算磨损率时使用的系数设置为1。另一方面,当在从第二级给送盒给送/传送片材时由于某些因素频繁发生片材卡住等错误时,定义每发生一次给送/传送错误、将磨损率增加10%,当第一次发生错误时,在计算磨损率时,将发生错误后的计数器值乘以1.1。此外,当第二次发生错误时,可以考虑将磨损率增加10%×2(两倍),因此当计算磨损率时,将发生第二次错误后的计数器值乘以“1.2”。 
此外,作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以同样的方式增加计数器值来计算磨损率,而不考虑一个作业是进行一页打印还是进行100页打印。然而,进行100页打印比进行一页打印造成更明显的环境温度增加,因此在进行100页打印时片材给送辊单元磨损更大。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将相关计数器信息的计数器值乘以系数来确定片材给送辊单元的当前磨损率的计算片材给送辊单元的磨损率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影响环境温度的升高的时间段内,对例如50个或更多片材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定义当温度关于待机模式下的温度升高10%时,磨损率增加20%,因此当计算磨损率时,将第51或以上(片材)的计数器值乘以1.2。 
通过执行上述方法,考虑到记录片材的尺寸和片材类型、设备的错误调用历史和连续进行打印时的片材计数,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设备的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的变化。因此,向用户发出部件互换通知的定时被优化。更具体来说,由于根据片材尺寸、片材类型、错误调用历史、连续进行打印时的片材计数等来校正磨损率,所以可以更准确地定义部件互换确定单元用来确定是否需要在使用中的组成部件之间进行互换的条件。这使得可以优化向用户发出部件互换通知的定时并降低用户的工作负荷。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可应用于打印设备、装配有打印功能的传真机、装配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器功能等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使用与Y、M、C和K各个颜色相关联的感光鼓,并且以叠加的关系依次将在各个感光鼓上承载的Y、M、C和K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然而,转印方法不局限于此,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采用使用中间转印部件的转印方法,其中以叠加的关系依次将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然后用单个操作将中间转印部件承载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上。 
此外,可以在适当时,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设备的配置以及各种条件,改变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组成部件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决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电子照像打印作为MFP执行的打印方法,但是不意图将本发明局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打印方法,例如喷墨打印、热转印打印、热打印、静电打印以及放电击穿打印。 
此外,根据用户的要求,可以按照需要将图像形成设备连接到扩展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的各种可选装置(也称为附属装置)。例如,作为可选装置,提到的有能够给送或传送大量片材的大容量纸仓以及用于装订形成有 各个图像的片材的装订器。此外,提到的有用于折叠片材的折叠器和用于对片材进行分页的分页器。此外,提到的有用于打孔以对片材进行归档的打孔器以及用于在各片材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自动双面片材给送器。此外,提到的有用于在片材之间插入另一片材的插入装置以及能够同时剪裁大量片材的剪裁装置。此外,提到的有用于将原稿自动给送到扫描器的原稿自动给送器以及用于将输出图像处理成高质量图像的定影和后处理装置。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安装在上述各个可选装置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 
此外,对片材(记录片材)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使用纸介质、OHP片材、厚片材。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5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2831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与各个部件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来判断是否执行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互换;以及
通知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要执行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所述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所述互换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执行所述互换的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磨损率超过第一阈值,同时与布置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超过第二阈值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
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更新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执行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所述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互换时,更新与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相关联的所述第一阈值,使得所述第一阈值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被配置成校正所述组成部件的磨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分配给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专用标识符;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和所述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时,确定执行了组成部件的互换;
互换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之间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在所述组成部件之间执行了部件位置的互换时,根据所互换的部件位置来互换标识符的信息;以及
初始化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没有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用所述组成部件之外的新组成部件更换了所述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初始化与所述新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
5.一种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和分配给各个组成部件的专用标识符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和所述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时,确定执行了组成部件的互换;
互换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之间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在所述组成部件之间执行了部件位置的互换时,根据所互换的部件位置来互换标识符的信息;以及
初始化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没有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从而确定用所述组成部件之外的新组成部件更换了所述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初始化与所述新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
6.一种控制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各个组成部件的磨损率和与各个部件位置相关联的使用率,来确定是否执行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互换;以及
当确定要执行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和所述第二组成部件的部件位置之间的所述互换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执行所述互换的通知。
7.一种控制具有可互换地、分别布置在多个部件位置的多个组成部件以及分配给各个组成部件的专用标识符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和所述部件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时,确定执行了组成部件的互换;
当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之间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时,确定在所述组成部件之间执行了部件位置的互换,并根据所互换的部件位置来互换标识符的信息;以及
当确定执行了所述组成部件的所述互换、同时从所述各个组成部件的标识符中没有检测到经历过所述互换的组成部件的标识符时,确定用所述组成部件之外的新组成部件更换了所述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初始化与所述新组成部件的标识符相关联的信息。
8.一种具有布置在各个位置的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一组成部件的磨损情况和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否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以及
通知单元,其被配置成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将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与安装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二组成部件的位置互换的通知。
9.一种控制具有布置在各个位置的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一组成部件的磨损情况和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否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以及
当判断出所述第一组成部件是需要互换的组成部件时,进行用于提示用户将安装所述第一组成部件的位置与安装所述多个可互换组成部件中的第二组成部件的位置互换的通知。
CN200910140483.4A 2008-05-15 2009-05-15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8316 2008-05-15
JP2008128316A JP2009276604A (ja) 2008-05-15 2008-05-15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部品入れ替え制御方法
JP2008128316 2008-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907A CN101581907A (zh) 2009-11-18
CN101581907B true CN101581907B (zh) 2011-12-07

Family

ID=4131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48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907B (zh) 2008-05-15 2009-05-15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80229B2 (zh)
JP (1) JP2009276604A (zh)
CN (1) CN101581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0428B2 (en) * 2008-12-09 2012-05-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interchanging components in a printing apparatus
JP5558750B2 (ja) * 2009-07-28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給紙装置の制御方法、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30708B2 (ja) * 2011-01-17 2014-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45316A (ja) * 2012-01-13 2013-07-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29281B2 (ja) * 2015-02-26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穿孔装置の管理方法
US10948906B2 (en) * 2015-06-04 2021-03-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aintenance plan forecast using automation control devices' usage pattern through big data analytics
JP6729271B2 (ja) * 2016-10-11 2020-07-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86785B2 (ja) * 2018-03-02 2023-11-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10689B2 (ja) * 2019-10-31 2024-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支援装置
JP2023091303A (ja) * 2021-12-20 2023-06-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3711B2 (ja) 1998-05-12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履歴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1005351A (ja) 1999-06-24 2001-01-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883797B2 (en) * 2002-05-03 2005-04-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wapping feed and separation rollers
JP2008020580A (ja) * 2006-07-12 2008-01-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
JP2008299156A (ja) * 2007-06-01 2008-12-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調整方法及びその交換用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85586A1 (en) 2009-11-19
JP2009276604A (ja) 2009-11-26
CN101581907A (zh) 2009-11-18
US8180229B2 (en) 2012-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1907B (zh)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JP4265805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7456981B2 (en) Image input and output using scan-all-first input mode
US2008023188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method of printing sample print,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28573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902253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giving notification of error in apparatus to develop user and service person's awareness
JP20042381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169032A (ja) デジタル複写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複写機のスレーブ機
EP205870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0594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479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1710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17397A1 (en) Image printing system, image printing method, and image printing program
JP41094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中央管理装置
JP3895488B2 (ja) デジタル複写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8050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0148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1102991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335057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3315291B2 (ja) 画像形成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H0425587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2024003150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363667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故障診断情報通知方法
JP20022527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417809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メンテナンス管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