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249B -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249B
CN101572249B CN2008101056278A CN200810105627A CN101572249B CN 101572249 B CN101572249 B CN 101572249B CN 2008101056278 A CN2008101056278 A CN 2008101056278A CN 200810105627 A CN200810105627 A CN 200810105627A CN 101572249 B CN101572249 B CN 101572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ant well
silicon oxid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oxide layer
photoresis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56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249A (zh
Inventor
洪中山
刘蓓
霍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056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2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中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氧化硅层;在氧化硅层上形成光刻胶层后,刻蚀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掺杂阱图形;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本发明还提供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能将掺杂阱的关键尺寸能控制均匀,且工艺步骤简化。

Description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地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对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尺寸进行控制的同时,为了优化结深和减少漏电的原因,对半导体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也有所要求,例如现有制作图像传感器的光电二极管掺杂阱的过程中,将掺杂阱做成离子深度分布梯度,以增加与半导体衬底间的接触面积,即PN结面积,进而使结电容增大,使电阻增大,提高抗击穿的能力,并减小漏电流的产生。
如图1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形成光刻胶层102,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定义出第一离子注入开口图形103;以光刻胶层102为掩膜,沿第一离子注入开口图形103,向半导体衬底100中进行第一次离子10注入,形成第一掺杂阱104,所述离子可以是磷,注入离子的剂量为1E13cm-2,浓度为1E17cm-3~1E18cm-3,注入能量为15KeV;其中,由于离子注入时,会与第一次离子注入开口图形103侧壁的光刻胶层103发生反应,生成硬化物质107。
如图2所示,将带有各膜层的半导体衬底100放入灰化炉中,通过控制氧气的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及注入时间等,增大第一离子注入开口图形的关键尺寸,形成第二离子注入开口图形105。
如图3所示,以光刻胶层102为掩膜,沿第二离子注入开口图形105,向半导体衬底100中进行第二次离子15注入,形成第二掺杂阱106,所述离子可以是磷,注入离子的剂量为1E13cm-2,浓度为1E17cm-3~1E18cm-3,注入能量为140KeV;其中第二掺杂阱106与第一掺杂阱104之间由于离子注入的深度不一致,产生深度梯度。
在专利号为6514785的美国专利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形成光电二极管区掺杂阱的方法。
现有技术在向半导体衬底进行第一次离子注入时,所述离子会与第一次离子注入开口图形的光刻胶层侧壁发生反应,形成与光刻胶层性质不同的硬化物质,在后续用氧气灰化光刻胶层,增大第一次离子注入开口图形关键尺寸时,关键尺寸的增大量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有效控制离子注入开口图形的关键尺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氧化硅层;在氧化硅层上形成光刻胶层后,刻蚀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掺杂阱图形;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
可选的,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为800埃~1200埃。形成氧化硅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可选的,灰化光刻胶层采用的是氧气。
可选的,所述注入离子为磷。注入离子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能量为130KeV~150KeV。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光电二极管区域;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和光刻胶层;刻蚀光电二极管区域的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深掺杂阱图形;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深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深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反且深度梯度分布的深掺杂阱;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后,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浅掺杂阱。
可选的,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为800埃~1200埃。形成氧化硅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可选的,灰化光刻胶层采用的是氧气。
可选的,所述注入离子为磷。注入离子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能量为130KeV~150KeV。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刻蚀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掺杂阱图形;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由于在离子注入前就定义好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因此不会受注入离子的影响,关键尺寸能控制均匀。
2)由于只需一次离子注入,就能得到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工艺步骤简化。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现有技术形成深度梯度分布掺杂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形成深度梯度分布掺杂阱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5至图7是本发明形成深度梯度分布掺杂阱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形成图像传感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
图9至图13是本发明形成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刻蚀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掺杂阱图形;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由于在离子注入前就定义好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因此不会受注入离子的影响,关键尺寸能控制均匀。进一步由于只需一次离子注入,就能得到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工艺步骤简化。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4是本发明形成深度梯度分布掺杂阱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4所示,执行步骤S101,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氧化硅层;执行步骤S102,在氧化硅层上形成光刻胶层后,刻蚀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掺杂阱图形;执行步骤S103,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执行步骤S104,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执行步骤S105,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
图5至图7是本发明形成深度梯度分布掺杂阱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半导体衬底200上形成厚度为800埃~1200埃的氧化硅层202,所述形成氧化硅层202的方法可以是热氧化法,也可以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用旋涂法在氧化硅层202上形成光刻胶层204,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刻胶层204上定义出第一掺杂阱图形205;以光刻胶层204为掩膜,沿第一掺杂阱图形205刻蚀氧化硅层202至露出半导体衬底200。
本实施例中,氧化硅层202的厚度具体例如800埃、850埃、900埃、950埃、1000埃、1050埃、1100埃、1150埃或1200埃等,优选1000埃。
如图6所示,将带有各膜层的半导体衬底200放入灰化炉中,通过控制氧气的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及注入时间等,对光刻胶层204进行灰化至露出氧化硅层202,增大第一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至预定尺寸,形成第二掺杂阱图形206。
其中,氧气的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及注入时间由关键尺寸的增大量所决定。
如图7所示,以光刻胶层204和氧化硅层202为掩膜,沿第二掺杂阱图形206,向半导体衬底200中进行离子20注入,形成离子注入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208。
其中,所述离子20可以是磷;注入离子20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具体剂量例如0.5E13cm-2、1E13cm-2或0.5E13cm-2等;注入离子的能量为130KeV~150KeV,具体能量例如130KeV、135KeV、140KeV、145KeV或150KeV等。当注入磷离子的剂量为1E13cm-2时,注入磷离子的能量为140KeV。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掺杂阱图形206中原第一掺杂阱图形205部分半导体衬底200曝露,其它部分的半导体衬底200则由氧化硅层202覆盖,因此,在进行离子20注入时,由氧化硅层202覆盖半导体衬底200与半导体衬底200曝露部分的离子注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形成的深掺杂阱208中离子注入深度呈梯度分布。
图8是本发明形成图像传感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流程图。如图8所示,执行步骤S201,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光电二极管区域;执行步骤S202,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和光刻胶层;执行步骤S203,刻蚀光电二极管区域的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定义深掺杂阱图形;执行步骤S204,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深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执行步骤S205,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深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反且深度梯度分布的深掺杂阱;执行步骤S206,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后,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浅掺杂阱。
图9至图13是本发明形成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参照附图9,提供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301,假设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所述半导体衬底301中形成有用于有源区之间隔离的隔离槽310,形成隔离槽310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例如形成浅沟槽隔离的技术。半导体衬底301分为第I区域和第II区域,所述第I区域为光电二极管区域,第II区域为外围电路区域。在半导体衬底301上形成厚度为800埃~1200埃的氧化硅层302,所述形成氧化硅层302的方法可以是热氧化法,也可以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用旋涂法在氧化硅层302上形成光刻胶层304,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第I区域的光刻胶层304上定义出第一深掺杂阱图形305;以光刻胶层304为掩膜,沿第一深掺杂阱图形305刻蚀氧化硅层302至露出半导体衬底301。
本实施例中,氧化硅层302的厚度具体例如800埃、850埃、900埃、950埃、1000埃、1050埃、1100埃、1150埃或1200埃等,优选1000埃。
如图10所示,将带有各膜层的半导体衬底301放入灰化炉中,通过控制氧气的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及注入时间等,对光刻胶层304进行灰化至露出氧化硅层302,增大第一深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至预定尺寸,形成第二深掺杂阱图形306。
如图11所示,以光刻胶层304和氧化硅层302为掩膜,沿第二深掺杂阱图形306,向半导体衬底301中进行离子30注入,在第I区域形成离子注入深度梯度分布的深掺杂阱307,其中,深掺杂阱307的导电类型为与半导体衬底301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n型。
其中,所述离子30可以是磷;注入离子30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具体剂量例如0.5E13cm-2、1E13cm-2或0.5E13cm-2等;注入离子的能量为130KeV~150KeV,具体能量例如130KeV、135KeV、140KeV、145KeV或150KeV等。当注入磷离子的剂量为1E13cm-2时,注入磷离子的能量为140KeV。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深掺杂阱图形306中原第一深掺杂阱图形305部分半导体衬底301曝露,其它部分的半导体衬底301则由氧化硅层302覆盖,因此,在进行离子30注入时,由氧化硅层302覆盖半导体衬底301与半导体衬底301曝露部分的离子注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形成的深掺杂阱307中离子注入深度呈梯度分布。
如图12所示,去除光刻胶层304和氧化硅层302至露出半导体衬底301;在第II区域的NMOS管区域半导体衬底301中形成P阱308、依次位于半导体衬底301表面的栅介质层(未示出)、多晶硅栅311a和311d和覆盖于多晶硅栅311a和311d上的钝化层(未示出),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301中的多晶硅栅311a和311d两侧的浅掺杂源/漏扩散区312b;在第II区域的PMOS管区域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有N阱309、依次位于半导体衬底301表面的栅介质层(未示出)、多晶硅栅311b、311c和覆盖于多晶硅栅311b、311c上的钝化层(未示出),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301中的多晶硅栅311b和311c两侧的浅掺杂源/漏扩散区312a,其中NMOS管区域与PMOS管区域间由隔离槽310进行隔离。
参照附图13,在半导体衬底301表面形成第一绝缘层(未示出),所述第一绝缘层为多层,具体例如第一绝缘层可以是由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共同构成的ONO层。在第II区域形成MOS晶体管的多晶硅栅311a、311b、311c和311d的两侧形成侧墙314。形成侧墙314之后,在第II区域的半导体衬底301中分别形成PMOS晶体管的源/漏极315a、315b和315c、形成NMOS晶体管的源/漏极316a、316b和316c以及在第I区域的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浅掺杂阱318。在形成源/漏极以及形成浅掺杂阱均通过离子注入形成,由于离子注入工艺中,需要首先在第I区域形成光刻胶层,然后进行离子注入。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氧化硅层;
在氧化硅层上形成光刻胶层后,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刻胶层上定义出第一掺杂阱图形;
以光刻胶层为掩膜,沿第一掺杂阱图形刻蚀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
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第一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至预定尺寸,形成第二掺杂阱图形;
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第二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深度梯度分布的掺杂阱;
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为800埃~1200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氧化硅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灰化光刻胶层采用的是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离子为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形成掺杂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离子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能量为130KeV~150KeV。
7.一种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光电二极管区域;
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氧化硅层和光刻胶层,经过曝光显影工艺,在光电二极管区域的光刻胶层上定义出第一深掺杂阱图形;
以光刻胶层为掩膜,沿第一深掺杂阱图形刻蚀氧化硅层至露出半导体衬底;
灰化光刻胶层至露出氧化硅层,增大第一深掺杂阱图形的关键尺寸至预定尺寸,形成第二深掺杂阱图形;
以光刻胶层及氧化硅层为掩膜,沿增大后的第二深掺杂阱图形,向半导体衬底注入离子,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反且深度梯度分布的深掺杂阱;
去除光刻胶层和氧化硅层后,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与半导体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浅掺杂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为800埃~1200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氧化硅的方法为热氧化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灰化光刻胶层采用的是氧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离子为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离子的剂量为0.5E13cm-2~1.5E13cm-2,能量为130KeV~150KeV。
CN2008101056278A 2008-04-30 2008-04-30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56278A CN101572249B (zh) 2008-04-30 2008-04-30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56278A CN101572249B (zh) 2008-04-30 2008-04-30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249A CN101572249A (zh) 2009-11-04
CN101572249B true CN101572249B (zh) 2010-12-22

Family

ID=4123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56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249B (zh) 2008-04-30 2008-04-30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2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553B (zh) * 2010-10-29 2015-05-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阱的制作方法
CN103268880A (zh) * 2013-05-24 2013-08-28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的制作方法和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CN107994044A (zh) * 2017-12-15 2018-05-04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9044A (zh) * 2018-05-09 2018-10-12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形成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CN114649361B (zh) * 2022-03-22 2024-03-29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US11967664B2 (en) * 2022-04-20 2024-04-23 Globalfoundries Singapore Pte. Ltd. Photodiodes with serpentine shaped electrical j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249A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249B (zh) 形成掺杂阱及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US10199506B2 (en) 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145583A (zh) 分离式栅极存储单元与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106033744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JP3059423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752313B (zh) 一种具有自对准接触孔的表面沟道pmos器件及制作方法
CN102646693A (zh)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2496568A (zh) 沟槽功率器件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2637600B (zh) Mos器件制备方法
CN101197287A (zh) 高压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CN102087981A (zh) 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CN102110636A (zh) 改善反窄沟道效应及制作mos晶体管的方法
CN102130058A (zh) C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93682A (zh) 离子注入方法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930940B (zh) 一种半导体浅沟槽隔离方法
CN102315132A (zh) 高压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56627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2931126A (zh) 提高mos器件窄宽度效应的方法
KR20100020688A (ko) Ldmos 반도체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KR100850105B1 (ko) 반도체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1930945A (zh) Bcd工艺中自对准沟道的dmos的制备方法
CN102610506A (zh) Bcd工艺中双栅极氧化层的刻蚀方法
CN102315105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12466951B (zh) 一种mos器件及避免mos器件寄生晶体管开启的方法
CN101866856A (zh) Npn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