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6346A -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6346A
CN101556346A CNA2008100875667A CN200810087566A CN101556346A CN 101556346 A CN101556346 A CN 101556346A CN A2008100875667 A CNA2008100875667 A CN A2008100875667A CN 200810087566 A CN200810087566 A CN 200810087566A CN 101556346 A CN101556346 A CN 101556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resin
resin layer
mention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75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6346B (zh
Inventor
越智淳
杉谷信
近藤康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63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3/00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3/16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平坦化片依次层压脱模层、基材层以及弹性层而成,所述脱模层的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为30mN/m以下,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nm以下,所述基材层的脱模层侧的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下,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5~20MPa,厚度为0.1~5mm。其可以使透明树脂层的整体均匀平坦化的同时,可以防止形成上述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发生反转印,且难以产生由于异物的混入所引起的透明树脂层的缺陷。并且,本发明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如下:将所述平坦化片(6)以脱模层朝向外侧卷绕固定于辊(7),以辊(7)与在基板(1)上形成了透明树脂层(5)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使其滚动,将上述表面平坦化。

Description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坦化片以及使用上述平坦化片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该平坦化片用于通过使其与构成滤色器的至少一部分被着色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将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CD)等平板显示器中使用的滤色器是通过在透明的基板上使条纹图案对应每个像素规则整齐地排列并印刷,形成透明树脂层而制造的,所述条纹图案是由着色为对应于构成上述液晶显示器等的红(R)、绿(G)、及蓝(B)的各像素的所述各色的透明油墨而形成的。
但是,利用各种印刷法将着色为上述各色的透明油墨进行印刷形成的各色条纹图案,都由于透明油墨的表面张力,使得其表面形成为在条纹的两端侧低、在中央部高的突出形状,因此,作为各色的条纹图案集合体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就形成了对应于上述条纹图案的突出形状的凹凸形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上述凹凸引起光的漫反射,显示的对比度降低,或例如在LCD的情况时发生液晶的响应不均。因此,为了使在基板上形成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进行了各种技术探讨。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JP62-280804A(1987)、JP03-156419A(199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使用电子束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等透明油墨作为成为上述条纹图案原料的透明油墨的同时,使用上述透明油墨,在印刷了各色条纹图案而形成的透明树脂层上,重合膜、玻璃基板等平板状的挤压部件进行挤压,由此以对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进行平坦化后的状态,照射电子束或紫外线使透明油墨固化后,剥离上述挤压部件。
此外,在JP03-154003A(199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利用热固化性的透明油墨形成条纹图案并使其热固化后,在由上述各色的条纹图案形成的透明树脂层上,以重合作为挤压部件的膜的状态,利用大气压对上述膜均匀地加压,由此将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
但是,在这些的文献中记载的使用平板状的挤压部件进行平坦化的方法中,在将上述挤压部件重合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时,容易在两者之间残留气泡,在未除去残留气泡的情况下进行平坦化处理时,有在平坦化后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残留气泡痕迹的缺陷的问题。
为此,在例如JP03-156419A(199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为了不使气泡残留,详细规定了将作为挤压部件的玻璃基板重合在透明树脂层的表面的工序,但是为了实施上述工序,必须使用上述文献的图中记载的那样的专用装置,来进行谨慎操作,为此存在滤色器的生产性变低,成本增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H02-297502A(1990)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使在基板的表面利用平版胶印印刷法印刷条纹图案时所使用的在外周面上卷绕有胶印胶布的辊的、上述胶印胶布的表面与印刷后的透明树脂层表面接触,在该状态下使上述辊在上述透明树脂层上滚动,由此将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
此外,在H08-075914A(1996)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上述透明树脂层上,印刷了不含有着色剂的透明油墨后,使用在外周面实施了脱模处理的金属辊,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平坦化。进而,在H08-234013A(1996)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一边将成为条纹图案原料的透明油墨直接供给到在外周面实施了脱模处理的辊的上述外周面上,一边使上述辊在基板上滚动,由此将供给的透明油墨印刷于基板的表面而形成条纹图案的同时,进行平坦化。
在上述这些文献中记载的使用辊进行平坦化方法中,可以使上述辊依次在透明树脂层上边滚动边使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因此难以发生由于气泡的残留而引起缺陷的问题。
然而,作为辊,在使用与在H02-297502A(1990)中记载的利用平版胶印印刷法来印刷条纹图案时所使用的相同的卷绕了胶印胶布的辊的情况下,考虑到上述胶印胶布可以良好地接受来自版的透明油墨,并良好地转印到基板的表面,设定了其表面对于透明油墨的润湿性、作为整体的柔软性等特性,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在平坦化时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在胶印胶布的表面反转印,在透明树脂层上产生凹部等缺陷,或透明树脂层容易被破坏,而难以将透明树脂层的整体均匀平坦化。
并且,在使用H08-075914A(1996)、H08-234013A(1996)中记载的将外周面脱模处理后的金属辊等时,上述金属辊等反而过硬,不能柔顺地适应于透明树脂层的厚度偏差等,因此仍然存在透明树脂层的整体还是难以均匀地平坦化的问题。并且,也存在如下问题:上述金属辊等的外周面的脱模处理变差,在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变得容易反转印于上述外周面时,必须进行整体替换。
因此,本发明人进行了如下研究:使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防止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的反转印的特性方面优异,并且作为整体,具有适合于平坦化上述透明树脂层的适度的柔软性的平坦化片,可替换地卷绕于上述辊的外周面,用于平坦化。
然而,也明确了以下内容:作为上述平坦化片,使用在具有和以往的胶印胶布同样的结构的同时,仅稍微调整了接触面对于透明油墨的润湿性、作为整体的柔软性等特性的平坦化片的情况下,特别是将平坦化片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时,在两者之间夹持有异物等时,上述异物的形状作为突起明显存在于平坦化片的接触面上,在平坦化后的透明树脂层上,容易产生对应于上述突起的凹部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坦化片,其可以将透明树脂层的整体均匀地平坦化,同时可以防止形成上述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发生反转印,并且难以发生由于异物的混入所引起的透明树脂层的缺陷。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平坦化片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平坦化片,其特征为,从使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起朝向反面,依次层压有构成所述接触面的脱模层、基材层、弹性层,
所述脱模层的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为30mN/m以下,并且所述接触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nm以下;
所述基材层的位于所述脱模层侧的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下;同时,
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5~20MPa,厚度为0.1~5mm。
根据本发明,依次层压的各层中,脱模层的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为30mN/m以下,由此可以防止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向上述接触面进行反转印。并且,在使基材层的脱模层侧的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下,同时使在上述面上形成的脱模层的接触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nm以下,由此可以提高上述脱模层的表面平滑性,提高平坦化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滑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将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设定为0.5~20MPa,厚度设定为0.1~5mm,由此可以赋予平坦化片的整体以适合于对透明树脂层进行平坦化的适度柔软性。并且,将上述平坦化片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时,在两者之间夹持有异物等时,可以吸收上述异物形状,抑制在接触面上对应于上述形状的突起的显著化,防止在平坦化的透明树脂层发生对应于上述突起的凹部等缺陷。
本发明的平坦化片优选用于:以接触面朝向外侧而卷绕于辊的外周面的状态,使接触面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使辊在上述透明树脂层上滚动,从而将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由此,如上述说明的那样,由于可以使辊依次在透明树脂层上一边滚动,一边使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因此可以使由于气泡的残留所引起的缺陷问题难以发生。
优选脱模层厚度为30μm以下。若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下,则赋予平坦化片的整体以适合于对透明树脂层进行平坦化的适度柔软性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优选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23℃)为100MPa以上,厚度为50~500μm。
若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23℃)为100MPa以上,则可以提高平坦化片的面方向的拉伸强度,防止在将上述平坦化片以一定张力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等时,脱模层不能追随面方向的延伸而剥离、或发生破裂。并且,若基材层的厚度为50~500μm,则可以对平坦化片赋予用于卷绕在辊的外周面的适度的追随性以及用于不发生简单折曲等的适度的韧性。
本发明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包含以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形成至少一部分被着色的透明树脂层的工序;使以接触面朝向外侧而卷绕于辊的外周面的本发明的平坦化片的上述接触面,与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在该状态下,使上述辊在透明树脂层上滚动,由此将上述表面平坦化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为了将透明树脂层平坦化,使用卷绕有上述本发明的平坦化片的辊,因而没有发生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的反转印,或由于异物的混入所引起的透明树脂层的缺陷,可以将透明树脂层的整体均匀地平坦化。为此,可以制造出具有没有上述缺陷等、且表面平滑的透明树脂层的滤色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平坦化片的本发明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显示了接着图1的工序的一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平坦化片,从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起朝向反面,依次层压有构成上述接触面的脱模层、基材层、弹性层。上述脱模层是构成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的层,所述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必须为30mN/m以下。当接触面的表面张力超过30mN/m时,脱模层从透明树脂层的脱模性降低,在平坦化时,会发生如下问题: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反转印到接触面上,在透明树脂层产生凹部等缺陷,或透明树脂层被破坏。
另外,考虑到进一步确实地防止发生透明树脂层向接触面的反转印,优选上述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为5~25mN/m,特别优选10~20mN/m。并且,脱模层优选利用后述的涂布法等形成,此时若利用接触面的表面张力(23℃)可达到上述范围的材料来形成脱模层,则也可以确保上述脱模层对于基材层的密合性,抑制脱模层由于剥离而在早期失去,从而实现延长平坦化片的寿命。
脱模层的表面张力γs(23℃)用作为Fowkes理论的扩张的Owensand Wendt法求出的值来表示。即,在温度23℃的测定环境下,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脱模层的表面滴加表面张力γL、上述表面张力的分散成分γL d、极性成分γL p已知的溶剂的液滴,使用Kyowa InterfaceScience Co.,Ltd.制造的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DM700进行测定,由上述溶剂的接触角θ(°)、上述表面张力γL、分散成分γL d、和极性成分γL p根据式(1):
γL(1+Cosθ)=2(γs dγL d)1/2+2(γs pγL p)1/2    (1)
求出上述脱模层表面的表面张力γs的分散成分γs d、极性成分γs p,由上述分散成分γs d、极性成分γs p,进一步根据式(2):
γs=γs ds p    (2)
求出脱模层的表面张力γs(23℃)。
脱模层可以利用可形成表面张力在上述范围内的层的各种材料形成,但为了实现提高上述脱模层的耐久性、延长平坦化片的寿命而特别优选利用硅酮树脂、氟树脂等表面能小的树脂来形成。脱模层可利用如下涂布法形成:将含有上述树脂或其前体的涂布液涂布于基材层的单面后,使其干燥,或在含有前体时,使上述前体反应生成树脂。
并且,脱模层的上述接触面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01[制品的几何特性方法(GPS)-表面性状:轮廓曲线方式-用语、定义以及表面性状参数](与ISO4287:1997一致)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必须为20nm以下。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nm时,由于脱模层的表面平滑性降低,因此压合上述表面而平坦化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上,转印脱模层的表面形状,由此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产生不均。为此,将具有上述透明树脂层的滤色器组装到例如LCD等时,产生如下问题:对应于透明树脂层厚度的不均,显示时发生浓度不均,图像质量降低。
另外,若考虑尽可能减小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不均,进一步提高LCD等显示的图像质量,优选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5nm以下,特别优选10nm以下。并且,若考虑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则优选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尽可能的小,还可以包括其下限到达0nm。
但是,利用涂布法所形成的脱模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若考虑到以下事项在实际上难以实现等,则优选脱模层的表面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3nm以上,特别优选5nm以上,所述难以实现的事项为:受到作为基底的基材层的形成脱模层的面的表面状态的影响,以及将上述基材层的形成脱模层的面精加工成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nm的、没有凹凸的完全平滑的面,
为了将利用涂布法所形成的脱模层的表面算术平均粗糙度Ra调整到上述范围,如上所述由于脱模层表面的表面状态受到作为基底的基材层的形成脱模层的面的表面状态的影响,因此将上述基材层的面尽可能地平滑精加工是重要的。另外,如下内容也是重要的:利用涂布法形成脱模层时,例如采用使用了其外周面被研磨精加工后的涂布棒的刮棒涂布法(bar coat)、喷涂法等尽可能使表面形成平滑的涂膜的涂布方法,或根据需要,将形成后的脱模层的表面研磨精加工。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由使用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显微镜[基恩士公司制造的VK-9700],进行非接触三维测定(Noncontact 3Dmeasurement)得到的结果,根据上述说明的JIS标准计算出的值来表示。
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下。厚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平坦化片的整体变软,平坦化时不能向透明树脂层施加均匀的压力,因此不能将上述透明树脂层均匀地平坦化。并且,平坦化时,脱模层向剪切方向移动,从而其表面的平滑性降低,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产生不均,或根据情况有时会发生形成上述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向脱模层表面反转印。
另外,脱模层的厚度优选0.5μm以上,特别优选1μm以上。这是由于厚度低于上述范围时,有时不能充分获得因设置脱模层而防止形成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发生反转印的效果。将上述脱模层的一部分用丙酮溶解剥离,以与未剥离部分之间产生阶梯差的状态,将上述阶梯差的高度,用先前说明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显微镜[基恩士公司制造的VK-9700],进行非接触三维测定(Noncontact 3Dmeasurement)得到的值来表示脱模层的厚度。
基材层支撑着其上下的脱模层和弹性层,所述基材层主要是如下的层:用于提高平坦化片的整体的面方向的拉伸强度,同时赋予上述平坦化片以用于卷绕在辊的外周面的适度的追随性以及用于不简单地折曲的适度韧性。上述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23℃)为10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00MPa以上。
拉伸弹性模数(23℃)低于上述范围,则平坦化片的面方向的拉伸强度不足,将上述平坦化片以一定的张力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等时,脱模层不能追随面方向的延伸存在剥离、产生破裂的危险。另外,拉伸弹性模数(23℃)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为了维持用于卷绕辊的外周面的适度追随性,优选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23℃)为10MPa以下,特别优选5MPa以下。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以在温度23℃的测定环境下,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 K6251:2004[硫化橡胶以及热塑性橡胶-拉伸特性的求法](修正了ISO37:1994)测定的值来表示。
基材层可以利用可形成拉伸弹性模数在上述范围内的层的各种材料形成。作为上述基材层,优选使用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系树脂的膜、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的膜、Kapton(注册商标)等全芳香族聚酰亚胺树脂的膜等所谓工程塑料的膜。并且,作为基材层,也可以使用铝、镍、不锈钢、铁、铜等金属箔或薄板。
基材层的厚度优选50~500μm,特别优选75~350μm。厚度低于上述范围时,不能赋予平坦化片以用于不发生简单折曲的适度的韧性,而超过上述范围时,不能赋予平坦化片以用于卷绕在辊的外周面的适度追随性,因此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存在以一定张力将上述平坦化片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等时的操作性降低的危险。基材层的厚度以使用千分尺(例如三丰株式会社制造的防水型数码千分尺“Coolant Proof Micrometer”等)测定的值来表示。
基材层的脱模层侧的面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01[制品的几何特性方法(GPS)-表面性状:轮廓曲线方式-用语、定义及表面性状参数](与ISO4287:1997一致)规定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必须为50nm以下。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50nm时,由于在其表面利用涂布法形成的脱模层的接触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了先前说明的20nm以下的范围,因此产生LCD等的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
另外,若考虑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先前说明的适当范围,则基材层的脱模层侧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5nm以下,特别优选10nm以下。并且,若考虑尽可能地减小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则优选基材层的脱模层侧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小越好,也可包括其下限达到0nm。
但是,如先前说明那样,若考虑到基材层的生产性等,则形成基材层的脱模层的面精加工成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nm的、没有凹凸的平滑的面实际上是困难的,考虑到上述生产率等,则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3nm以上,特别优选5nm以上。为了将基材层的形成脱模层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调整到上述范围内,例如上述基材层为金属的箔或薄板等时,对其表面进行研磨等精加工成平滑的即可。并且,当基材层为所谓的工程塑料的膜等时,可以调整例如挤压成型、延伸等制造膜的各工序的条件,或者研磨制造的膜的表面,精加工成平滑即可。基材层的形成脱模层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由使用先前说明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显微镜[基恩士公司制造的VK-9700],进行非接触三维测定(Noncontact 3D measurement)得到的结果,根据先前说明的JIS标准计算出的值来表示。
弹性层作为缓冲层是如下的层:在平坦化时,在对透明树脂层施加均匀压力的同时,将平坦化片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时,在两者之间夹持有异物等的情况下,可以吸收上述异物的形状,抑制作为突起在平坦化片接触面上明显存在,防止在平坦化后的透明树脂层发生对应于上述突起的凹部等缺陷,弹性模数(23℃)必须为0.5~20MPa,厚度必须为0.1~5mm。
当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低于0.5MPa或者厚度超过5mm时,平坦化片的整体变得过软,在平坦化时,不能对透明树脂层施加均匀的压力,因此不能将上述透明树脂层均匀地平坦化。另一方面,当弹性模数(23℃)超过20MPa或者厚度不足0.1mm时,将平坦化片卷绕并固定于辊的外周面时,在两者之间夹持有异物等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吸收上述异物的形状,上述异物的形状作为突起明显存在于平坦化片的接触面,在平坦化后的透明树脂层发生对应于上述突起的凹部等缺陷。
另外,考虑到下述的均衡,即对平坦化片的整体赋予适度的柔软性,在平坦化时,对透明树脂层施加均匀的压力;以及在夹持有异物等时,充分吸收上述异物的形状,抑制作为突起明显存在于平坦化片的接触面上,并且考虑形成没有缺陷且均匀平坦化的透明树脂层,则优选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8~15MPa,厚度优选为0.125~0.35mm。
弹性层可以利用满足上述特性的各种材料来形成,特别优选利用发泡或者非发泡的橡胶、软质树脂来形成。弹性层的弹性模数在温度23℃的测定环境下,以根据先前说明的日本工业规格JISK6251:2004[硫化橡胶及热塑性橡胶拉伸特性的求法](修正了ISO37:1994)测定的值来表示。并且,厚度也是以使用先前说明的千分尺(例如三丰株式会社制造的防水型数码千分尺“Coolant ProofMicrometer”等)测定的值来表示。
本发明的平坦化片可以仅用上述脱模层、基材层、及弹性层这3层形成,还可以在上述各层间存在例如粘附层等。并且,也可以形成为由脱模层、基材层、以及弹性层的各层分别满足先前说明的各特性的2层以上的层形成的层压结构。仅由上述3层构成的平坦化片可通过如下制造:例如,在基材层的单面涂布成为脱模层原料的涂布液,然后如先前说明那样,使其干燥以至反应形成脱模层,同时在上述基材层的相反面涂布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橡胶或软质树脂用溶剂溶解后的液状或糊状的糊剂,使其干燥,进而根据需要进行固化反应形成弹性层。
图1、2显示了使用上述本发明的平坦化片的本发明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一例的剖面图。参照图1,在该例子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玻璃基板等基板1上,对应每个像素规则整齐地排列并印刷条纹2~4形成透明树脂层5,所述条纹2~4是由着色为对应于红(R)、绿(G)、以及蓝(B)的各种像素的上述各色的透明油墨而形成的。然后,参照图2,使在外周面卷绕有本发明的平坦化片6的辊7,以上述平坦化片6的接触面与印刷后的透明树脂层5的表面接触的状态,将上述辊7如图中实线的箭头以及空心箭头所示那样在上述透明树脂层5上滚动,由此将透明树脂层5平坦化,就可制造出滤色器。
在图1的工序中,作为用于在基板1上印刷条纹图案2~4的印刷法,可任意采用例如凹版胶印印刷法、平版胶印印刷法、筛网印刷法等以往公知的各种印刷法,特别优选采用凹版胶印印刷法。在凹版胶印印刷法中,可使用具有对应于条纹图案的形状的凹部的凹版和在外周面卷绕有胶印胶布的辊的凹版胶印印刷机。
其次,在上述凹版的凹部填充着色为上述各色的透明油墨后,以胶印胶布的表面与凹版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使上述辊在上述凹版上滚动,由此将凹部内的透明油墨以条纹图案转印于胶印胶布的表面,然后以上述胶印胶布的表面与基板表面接触的状态,使上述辊在上述基板上滚动,由此可以将上述条纹图案转印在基板的表面,就可以在上述基板的表面印刷对应于凹版的凹部的条纹图案。
根据上述凹版胶印印刷法,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将在凹版的表面通过例如照相平版法等形成的对应于高精度的图案的由透明油墨形成的条纹图案,重现性良好地印刷在基板的表面。也可以实施如下工序:为了使用凹版胶印印刷机和本发明的平坦化片,将印刷后的透明树脂层平坦化,在凹版胶印印刷机上安装了卷绕有上述胶印胶布的辊以外,还安装了卷绕有平坦化片的辊,交替实施利用前者的辊的印刷工序和利用后者的辊的平坦化工序。并且,也可以如下实施平坦化工序:辊仅为1根,在印刷工序结束后的辊上卷绕本发明的平坦化片代替胶印胶布。
实施例1
作为基材层,准备其两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1.5nm、拉伸弹性模数(23℃)为210MPa、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T60]。然后,将上述PET膜的切成纵向300mm×横向400mm的矩形形状,在其单面的矩形两长边侧的边缘分别黏贴缝补胶带(mending tape),同时以PET膜上述单面朝上固定于平盘上的状态,将上述缝补胶带用作厚度的导向装置(guide),使用直径12mm的不锈钢制且外周面研磨精加工后的涂布棒,利用刮棒涂布法,在上述单面涂布成为脱模层的原料的硅酮树脂系涂布液[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注册商标SEPA-COAT,单独固化物的表面张力(23℃):16mN/m]后,在洁净烘箱内进行100℃×10分钟的加热,使涂布液干燥同时使硅酮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脱模层。上述脱模层的表面的表面张力(23℃)为16mN/m,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7nm,厚度为1μm。
将上述PET膜以与形成脱模层的一侧相反面朝上置于平盘上,在矩形的4边的边缘,分别放置不锈钢棒,形成高度500μm的堤,同时以PET膜固定于平盘上的状态,将上述不锈钢棒用作厚度的导向装置,使用直径12mm的不锈钢制且外周面研磨精加工后的涂布棒,利用刮棒涂布法,在上述相反面涂布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5550-9,单独固化物的弹性模数(23℃):5.3MPa]后,在洁净烘箱内进行40℃×5分钟的加热,使尿烷树脂固化形成弹性层,制造实施例1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5.3MPa,厚度为0.65mm。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40∶60的比例配合了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注册商标SEPA-COAT和同一公司制造的KS-830[单独固化物的表面张力(23℃):38mN/m]作为成为脱模层的原料的硅酮树脂系的涂布液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2的平坦化片。上述脱模层的表面的表面张力(23℃)为28mN/m,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7nm,厚度为1μm。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20∶80的比例配合了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注册商标SEPA-COAT和同一公司制造的KS-830作为成为脱模层的原料的硅酮树脂系的涂布液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1的平坦化片。上述脱模层的表面的表面张力(23℃)为32mN/m,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7nm,厚度为1μm。
比较例2
除了单独使用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KS-830作为成为脱模层的原料的硅酮树脂系的涂布液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2的平坦化片。上述脱模层的表面的表面张力(23℃)为38mN/m,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0.5nm,厚度为1μm。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80∶20的比例配合了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注册商标SEPA-COAT和同一公司制造的KS-837[单独固化物的表面张力(23℃):16mN/m]作为成为脱模层的原料的硅酮树脂系的涂布液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3的平坦化片。上述脱模层的表面的表面张力(23℃)为16mN/m,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8nm,厚度为1μm。
比较例3
除了使用其两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66.8nm、拉伸弹性模数(23℃)为230MPa、厚度为100μm的PET膜[杜邦帝人薄膜日本有限公司制造的注册商标Melinex S]作为基材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3的平坦化片。在上述PET膜上形成的脱模层的表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39nm。
实施例4
除了使用其两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48nm、拉伸弹性模数(23℃)为230MPa、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10]作为基材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4的平坦化片。在上述PET膜上形成的脱模层的表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7nm。
比较例4
除了使用其两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2nm、拉伸弹性模数(23℃)为230MPa、厚度为100μm的PET膜[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15]作为基材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4的平坦化片。在上述PET膜上形成的脱模层的表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7nm。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50∶50的比例配合了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7002[单独固化物的弹性模数(23℃):0.07MPa]和同一公司制造的KU-7008[单独固化物的弹性模数(23℃):0.95MPa]作为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5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55MPa。
比较例5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40∶60的比例配合了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7002和同一公司制造的KU-7008作为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5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45MPa。
比较例6
除了单独使用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7002作为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6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0.07MPa。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55∶45的比例配合了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5550-9和同一公司制造的U-801A/B[单独固化物的弹性模数(23℃):32MPa]作为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6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18MPa。
比较例7
除了使用以重量比45∶55的比例配合了日立化学公司制造的KU-5550-9和同一公司制造的U-801A/B作为成为弹性层的原料的铸型用尿烷树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7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22MPa。
比较例8
除了使用硅酮树脂[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SCR-1011A/B,单独固化物的弹性模数(23℃)为1400MPa]形成弹性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8的平坦化片。上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为1400MPa。
实施例7、8、比较例9~11
除了将弹性层的厚度制成0.11mm(实施例7)、4.8mm(实施例8)、0.08mm(比较例9)、5.2mm(比较例10)、6.5mm(比较例11)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实施例7、8、比较例9~11的平坦化片。
比较例12
除了未形成弹性层以外,其余和实施例1同样,制造比较例12的平坦化片。
评价试验
在纵向300mm×横向400mm的玻璃基板的表面,使用平型凹版胶印印刷机[Nakan公司制造],通过凹版胶印印刷法,利用凹版胶印用CF油墨,以100μm的间距如图1所示地顺序排列印刷线宽100μm、RGB3色的条纹图案,由此形成透明印刷层。作为凹版,使用玻璃制造,对应于条纹图案的形状的凹部的开口宽110μm、深度7μm的物质,作为胶印胶布,使用SRI Research&Development公司制造的总厚度0.9mm的精密印刷用硅酮胶布。
并且,作为凹版胶印用CF油墨使用如下物质:在以等量配合己二酸和邻苯二甲酸使其在180℃进行聚合反应合成的聚酯树脂中,加入三聚氰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注册商标Sumimal],加热至200℃,同时以表1的比例配合重均分子量Mw在2000~20000的范围内任意调整的粘合剂树脂、下述任意的颜料、分散剂[味之素株式会社制造的注册商标AJISPER PB821]以及作为溶剂的二甘醇丁醚醋酸酯,使用3根辊进行混合而得的物质。
(颜料)
红:C.I.颜料红245(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颜料)
绿:C.I.颜料绿36(卤代铜酞菁颜料)
蓝:C.I.颜料蓝15:6(铜酞菁颜料)
表1
Figure A20081008756600181
接着,将胶印胶布从印刷机的辊取出,代之以卷绕并固定实施例、比较例中制造的平坦化片。然后,以上述平坦化片的接触面与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使上述辊在上述透明树脂层上滚动,由此将上述表面平坦化后,进行230℃×30分钟的加热,使透明树脂层固化制造滤色器。
观察平坦化后的平坦化片的接触面,确认没有发生油墨的反转印。并且,以显微镜观察固化后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将与平坦化前相比表面的凹凸没有发生变化的评价为平坦化不良。并且,对于平坦化后的表面使用阶梯差·表面粗糙度·微细形状测定装置[KLA-Tencor公司制造的Alpha-Step 500]测定上述表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将上述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nm的评价为透明树脂层厚度不均、将20nm以下的评价为没有不均,平滑性良好。另外,以显微镜观察上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确认在上述透明树脂层有没有发生凹部等缺陷。将结果示于表2~表7。
表2
Figure A20081008756600201
表3
Figure A20081008756600202
表4
Figure A20081008756600211
※1:一部分不能平坦化。※2:不能平坦化。
表5
Figure A20081008756600212
表6
表7
Figure A20081008756600222
※3:一部分不能平坦化。※4:不能平坦化。
根据各表,明确了使用脱模层表面的表面张力(23℃)超过30mN/m的比较例1、2的平坦化片时,发生油墨的反转印。并且,明确了由于作为基材层,使用其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50nm的片,在使用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nm的比较例3的平坦化片时,透明树脂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nm,因此上述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产生不均。并且明确了脱模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虽然在20nm以下,但是作为基材层,使用其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50nm的比较例4的平坦化片时,透明树脂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仍旧超过20nm,因此上述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产生不均。
并且,明确了使用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不足0.5MPa的比较例5、6的平坦化片、弹性层的厚度超过5mm的比较例10、11的平坦化片时,不能将透明树脂层平坦化。此外,使用了弹性层的弹性模数(23℃)超过20MPa的比较例7、8的平坦化片、未形成弹性层的比较例12的平坦化片、弹性层的厚度不足0.1mm的比较例9的平坦化片时,不能防止在透明树脂层发生凹部等缺陷。与此相对,在使用实施例1~8的平坦化片时,都可以确认将透明树脂层的整体均匀地平坦化,同时可以防止形成上述透明树脂层的透明油墨的反转印,并且可以防止透明树脂层发生凹部等缺陷。

Claims (5)

1、一种平坦化片,通过与构成滤色器的、至少一部分被着色的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而用于将所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平坦化,其特征为,从与所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接触面起朝向反面,依次层压有构成所述接触面的脱模层、基材层、弹性层,
所述脱模层的接触面的表面张力在23℃时为30mN/m以下,并且所述接触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nm以下;
所述基材层的位于所述脱模层侧的面的粗糙度曲线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下;同时,
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模数在23℃时为0.5~20MPa,厚度为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坦化片,用于在以接触面朝向外侧而卷绕于辊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使接触面与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使辊在所述透明树脂层上滚动,由此对所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进行平坦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坦化片,其中,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坦化片,其中,基材层的拉伸弹性模数在23℃时为100MPa以上,厚度为50~500μm。
5、一种滤色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形成至少一部分被着色的透明树脂层的工序;使接触面朝向外侧而卷绕于辊的外周面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坦化片的所述接触面,与所述透明树脂层的表面接触,在该状态下使所述辊在透明树脂层上滚动,由此将所述表面进行平坦化的工序。
CN2008100875667A 2007-05-08 2008-04-11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6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3366 2007-05-08
JP2007123366 2007-05-08
JP2007123366A JP4909166B2 (ja) 2007-05-08 2007-05-08 平坦化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6346A true CN101556346A (zh) 2009-10-14
CN101556346B CN101556346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14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5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6346B (zh) 2007-05-08 2008-04-11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909166B2 (zh)
KR (1) KR100956287B1 (zh)
CN (1) CN101556346B (zh)
TW (1) TWI3966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143A (zh) * 2021-06-25 2021-10-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制造方法、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5057711A (zh) * 2017-10-27 2022-09-1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平坦片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9495B2 (ja) * 2010-09-13 2014-07-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6003A (ja) * 1990-08-14 1992-03-27 Toshiba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H0686957A (ja) * 1992-09-09 1994-03-29 Toshiba Corp 樹脂被膜の平滑化方法
JPH08152509A (ja) * 1994-11-29 1996-06-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H08234013A (ja) * 1995-02-27 1996-09-1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製造方法
US5800953A (en) * 1995-11-22 1998-09-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filter using a silver halide color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3068005B2 (ja) * 1996-06-03 2000-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層間接着法及び該接着法を用いた弾性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4019627B2 (ja) * 2000-11-14 2007-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68439B2 (ja) * 2001-06-14 2005-07-06 ソニー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接着フィルム
JP2003015536A (ja) * 2001-07-04 2003-01-17 Mitsui Chemicals Inc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素子
TWI233499B (en) * 2003-06-16 2005-06-01 Polyoptocom Corp An innovative fabrication method for color filter
JP4337761B2 (ja) * 2005-03-29 2009-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識別コード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711A (zh) * 2017-10-27 2022-09-1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平坦片材
CN113467143A (zh) * 2021-06-25 2021-10-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制造方法、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3467143B (zh) * 2021-06-25 2022-05-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制造方法、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6631B (zh) 2013-05-21
KR20080099127A (ko) 2008-11-12
TW200846196A (en) 2008-12-01
CN101556346B (zh) 2011-05-04
KR100956287B1 (ko) 2010-05-10
JP2008281618A (ja) 2008-11-20
JP4909166B2 (ja)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083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20708A1 (en) System for lenticular printing
CN101556346B (zh) 平坦化片及使用它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US20100290143A1 (en) Color filter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02495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otosensitive laminate, photosensitive transfer material, rib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 member for display device, color filter for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lor filter, and display device
TWI477407B (zh) Rubber cover for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446659B (zh) 油墨覆膜用平坦化部件和油墨覆膜用平坦化辊
US20190152213A1 (en) Multi-color gravure offset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US11254158B2 (en) Blank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blanke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499822B2 (ja) 機能性薄膜の製造方法
JP3813861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TWI729262B (zh) 粗糙面化片材與使用其的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的製造方法
JP5971253B2 (ja) 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125664A (ja)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
JPS58183283A (ja) 薄膜印刷方法
JP4442166B2 (ja) 微細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と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187154B2 (ja)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
CN117227343A (zh) 用于耐摩擦高解析度彩色图案的热转印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272821A (ja) 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016641A (ja) 成形品加飾フィルム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設備、加飾成形品
JP2012206308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機能性薄膜の製造方法
JP2003107237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16041479A (ja) フレキソ版
JPH0739204B2 (ja) 薄膜印刷方法
KR20160145969A (ko) 엠보싱 양면 테이프 제조 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엠보싱 양면 테이프 및 기포 제거된 엠보싱 양면 테이프를 이용한 조판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