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661A - 头枕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枕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661A
CN101549661A CNA2009102039630A CN200910203963A CN101549661A CN 101549661 A CN101549661 A CN 101549661A CN A2009102039630 A CNA2009102039630 A CN A2009102039630A CN 200910203963 A CN200910203963 A CN 200910203963A CN 101549661 A CN101549661 A CN 101549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operating devices
seat
sliding pin
device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2039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661B (zh
Inventor
松居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16C1/101Intermediate connectors for joining portions of split flexible shafts and/or sheat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97Head-rests with sleeves located in the back-rest for guiding the rods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包括头枕操作装置,该头枕操作装置包括当探测到后碰发生时可以产生操作力的后碰探测装置(20)。后碰探测装置(20)的操作力可以经由连动构件(23)传递至操作构件(25,40,50)。切换装置(24)可以在非操作路径与操作路径之间切换连动构件(23)的移动路径。当不发生后碰时,连动构件(23)可以沿着非操作路径移动,使得后碰探测装置(20)的操作力不能传递至操作构件(25,40,50)。当发生后碰时,连动构件(23)可以沿着操作路径移动,使得后碰探测装置(20)的操作力可以传递至操作构件(25,40,50)。

Description

头枕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操作装置,当发生后碰(backsidecollision)时,该头枕操作装置可操作地将头枕朝向坐在车辆的座椅上的人的头部移动。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后碰”用于表示如另一车辆等物体与本车辆的后部碰撞的情况。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用于在发生后碰时通过将头枕朝向就坐者的头部移动而支撑就坐者的头部的机构的车辆座椅。例如,日本特开2005-95237号公报教导了当发生后碰时,基于就坐者可作用于座椅靠背的载荷来移动头枕的头枕操作装置。
根据以上公报中的头枕操作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就坐者的载荷、设置在座椅靠背中的压力接收机构被构造为除非发生后碰时才动作。因此,即使就坐者靠着座椅靠背而将大载荷作用于座椅靠背,头枕也不会意外地移动。更具体地,当发生后碰时,压力接收机构联接至可由惯性力而移动的配重。配重联接至用于锁定和解锁头枕的锁定机构,使得锁定机构保持头枕的锁定状态,而除非惯性力移动该配重。
然而,以上公报中的头枕操作装置需要用于压力接收机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探测后碰的装置的较大的安装空间。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具有意外操作防止装置以及紧凑结构的头枕操作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包括头枕操作装置,该头枕操作装置包括当探测到后碰发生时能够产生操作力的后碰探测装置。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可以经由连动构件传递至操作构件。切换装置可以在非操作路径与操作路径之间切换连动构件的移动路径。当没有后碰发生时,连动构件可以沿着非操作路径移动,使得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不能传递至操作构件。当发生后碰时,连动构件可以沿着操作路径移动,使得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可以传递至操作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枕操作装置的概括立体图;
图2为示出了当发生后碰时,用于解除头枕操作装置的头枕的初始位置保持状态的操作的视图;
图3为示出了头枕操作装置的用于探测后碰的压力接收机构的初始位置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了压力接收机构的初始位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为示出了在通常状态下,当倾斜载荷作用于靠背时,压力接收机构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6为示出了当发生后碰,倾斜载荷作用于靠背时,压力接收机构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7为示出了拉动靠背操作装置的操作缆线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8为示出了拉动操作缆线的操作的主视图;
图9为示出了用于插入操作缆线和支柱的操作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示出了操作缆线插入到支撑件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了支柱插入到支撑件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为沿图11中的XII-X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3为示出了头枕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为示出了头枕内部结构的视图,并且为沿图19中的XIV-X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5为示出了头枕位于向前移动过程中的中间点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为示出了头枕移动至碰撞对应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7为示出了头枕位于返回至初始位置的移动过程中的中间点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为示出了头枕在杆的引导下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为从图16中的箭头XIV指示的方向观察时的头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与以下公开的每个附加特征与教导均可以独立使用或与其他特征与教导结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头枕操作装置。现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了这些附加特征与教导独立使用和彼此结合使用的本发明的典型示例。该详细描述仅旨在进一步详细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于实施本教导的优选方面,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权利要求书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公开的特征与步骤的组合对于在更广泛意义上实施本发明并不是必要的,并且代替地仅被教导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而且,为了提供本教导的附加的有用实施例,典型示例与从属权利要求的各个特征能够以非具体列举的方式组合。
现将参照图1至图19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结合了实施例的头枕操作装置的车辆座椅1。车辆座椅1由用作就坐者的靠背的座椅靠背2、用作就坐部分的座垫3、以及用作头部支撑的头枕4构成。而且,根据车辆座椅1,当另一辆车与结合了头枕操作装置的车辆的后部碰撞时,通过稍后将要说明的头枕操作装置的动作,头枕4可以立即朝向就坐者的头部移动。在本说明书中,另一辆车与本车的后部碰撞的情况称之为“后碰”。
在图1与其他的一些图中,为了使头枕4与座椅靠背2的内部结构容易理解,没有示出头枕4与座椅靠背2的表面结构。在此,通过将两个从头枕4向下延伸的管状支柱4B插入到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上表面部分处的筒状支撑件2S中而将头枕4安装至并支撑于座椅靠背2的上表面部分上。
支撑件2S一体地固定于门型靠背框架2F的上臂部分(上框架Fu),门型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2的骨架。而且,上框架Fu以使靠背框架2F的两个侧框架Fs的上端部相互连接的方式一体地联接至两个侧框架Fs。上述头枕4通常保持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用于在不发生后碰时,在就坐者的头部的后侧接收就坐者的头部。
当发生后碰时,只有头枕4的前侧的接收头部的支撑部4A能够立即向前移动。因此,当发生后碰时,只有用于接收头部的支撑部4A能够首先移动至靠近身体可能呈从头枕4和座椅靠背2向前浮动的姿势的就坐者的位置,可以在早期就防止由后碰所产生的动量造成的头部后倾运动。因此,能够减轻可能作用于就坐者的颈部的载荷,从而可以防止颈椎过度屈伸损伤。
发生后碰时,支撑部4A进行的向前移动可以由组装在头枕4中的头枕移动机构10来实现。如图13所示,在不发生后碰时,头枕移动机构10通过限制支撑部4A的向前移动,通常将支撑部4A锁定并保持在初始位置。此处,通过连接在构成头枕4的主体的支撑部4A和头枕基部4C之间的拉伸弹簧(tensionspring)16所施加的力(biasing force)通常沿朝向头部的方向对支撑部4A施力。当不发生后碰时,支撑部4A通常被保持在抵抗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的初始位置处。
而且,当发生后碰时,头枕移动机构10通过解除限制支撑部4A的移动的状态,可以通过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向前移动支撑部4A。更具体地,通过沿形成于将在稍后说明的头枕基部4C中的细长孔11H的形状而向前和向上移动支撑部4A,如图15所示,头枕移动机构10将支撑部4A移动至靠近头的后侧的位置(以下称为“碰撞对应位置”)。
在此,根据头枕移动机构10,因为支撑部4A可以移动至碰撞对应位置,所以即使在由后碰引起的头部的后倾载荷作用至支撑部4A的情况下,支撑部4A也不可能被向后推动。因此,当发生后碰时,通过位于碰撞对应位置的支撑部4A,头部可以被稳定地支撑。
同时,返回参照图1,通过向上推插入在头枕4的右侧管状支柱4B中的推杆50的操作来执行发生后碰情况下的限制支撑部4A的移动的状态的解除。如图2所示,推杆50的上端部连接至为了头枕移动机构10的锁定解除操作而设置的解除构件15。而且,推杆50的下端部连接至布设(wired)在座椅靠背2中的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
在此,如图1中所示,操作缆线40具有内缆线41与外缆线42。内缆线41的下端部连接至用作后碰探测机构并且布置在座椅靠背2中的压力接收机构20。而且,外缆线42的下端部与基板2B接合并且固定至基板2B,该基板2B固定安装至在靠背框架2F的两个侧框架Fs之间延伸的下加强板2D上。
在此,压力接收机构20包括在座椅靠背2的中央部分以纵长状延伸的成型线(formed wire)21以及布置在下部从而对着就坐者的腰部的压力接收板22。压力接收机构20构造为:当发生后碰时,后碰的发生被探测为由就坐者的背部朝向后侧推动的压力接收板22的操作移动量,其中,该就坐者由于后碰产生的动量而可能后倾。
具体地,上述成型线21是通过将单线构件折弯成与就坐者的背部或腰部接触的框架状形状而形成的。而且,布置在左右侧的成型线21的上端通过夹子Cr连接至在两个例框架Fs之间延伸的上加强板2U,以使得所述上端可以仅沿高度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
而且,因为成型线21的下框架状部分通常被介于成型线21和下加强板2D之间的弯簧(bent spring)2T所施加的力向前推,所以成型线21被保持在与布置在其前侧的缓冲垫(未示出)接触的位置。在此,弯簧2T的后端部分别与通过切割并立起下加强板2D的多个部分而形成的切割立起部分Dc接合,并且弯簧2T的前端部一体地联接并固定至成型线21的框架形状部分。
因此,当成型线21由于靠在座椅靠背2上的就坐者施加的载荷而被绕上支点(由夹子Cr形成的支撑点)向后推动时,成型线21变形,从而成型线21可以弹性地支撑就坐者的背部。
接下来,如图3和4所示,压力接收板22布置为使其表面朝向座椅靠背2的前侧,并且压力接收板22的下端部通过连接轴22A可旋转地连接至上述基板2B。如图4所示,通过绕连接轴22A卷绕的扭簧(torsional spring)22S所施加的力,压力接收板22通常被沿用于沿逆时针方向向前倾斜的转动方向施力。
因此,当向前推动压力接收板22时,压力接收板22保持在与布置于其前侧的缓冲垫(未示出)接触的状态。而且,以预扭转状态组装扭簧22S,扭簧22S的一端接合在基板2B的前表面部,并且扭簧22S的另一端接合在压力接收板22的后表面(后面)部。因此,如图5至7所示,由于靠着座椅靠背2的就坐者的载荷,压力接收板22绕其下侧的支点(连接轴22A)而被朝向后侧推动。
而且,返回参照图4,连接臂23连接在压力接收板22与基板2B之间,并且可以沿基板2B滑动,以跟随被推动而朝向后侧枢转的压力接收板22的移动。在此,连接臂23用作连动构件。连接臂23通过连接轴23A连接至压力接收板22,并且可以绕轴转动。此外,连接臂23通过滑销23P连接至基板2B,以使得连接臂23可以在竖直方向上长的细长通孔Bh内滑动和转动。此处,滑销23P用作接合构件。
而且,在压力接收板22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连接臂23保持为呈向右上方倾斜的姿势,在该姿势中,与基板2B连接的点(滑销23P)的位置高于与压力接收板22连接的点(连接轴23A)的位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臂23和基板2B之间连接的点(滑销23P)位于细长孔Bh的下端部。
在此,通过绕连接轴23A卷绕的扭簧23S所施加的力,连接臂23通常被沿相对于压力接收板22沿逆时针方向向前倾斜的转动方向施力。因此,滑销23P通常保持在抵靠细长孔Bh的内周面的前表面Fr而受压的状态中。在此,当压力接收板22被靠着座椅靠背2的就坐者以普通方式推而移动时,压力接收板22呈现图4所示的姿势。
如图4所示,形成于基板2B中的细长孔Bh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细长孔Bh的中间部具有沿图4中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加宽的宽度。而且,与中间部的宽度相比,细长孔Bh的下端部具有朝向前表面Fr一侧的沿图4中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变窄的宽度。而且,位于细长孔Bh的中间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宽度改变部分的后表面Re形成为倾斜面,从而在宽度改变部分处,宽度平滑变化。
如图4所示,当压力接收板22被就坐者的背部倾斜载荷推动而稍向后移动时,连接臂23的滑销23P被带动到呈现这样的姿势:滑销23P从细长孔Bh的下端部稍向上滑动。而且,如图5所示,当压力接收板22被更大的力推动而向后移动时,例如,在具有较大体积的人就坐的情况下,滑销23P进一步向上滑动,以跟随连接臂23的转动。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介于上述连接臂23和压力接收板22之间的扭簧23S所施加的力,滑销23P向上滑动,同时,滑销23P与细长孔Bh内的前表面Fr保持接触状态。然而,如图6与图7所示,当压力接收板22由于发生后碰而被推动而向后移动时,滑销23P向上滑动,同时,当滑销23P通过接收安装至滑销23P的配重24的惯性运动而抵抗扭簧23S所施加的力向后移动时,滑销23P保持抵靠细长孔Bh的后表面Re的加压状态。
在此,返回参照图3,呈细长板状的枢转板25通过连接轴25A可转动地连接至上述基板2B。枢转板25具有右臂部分和左臂部分。右臂部分形成有沿板厚方向折曲的接收部25B。左臂部分形成有细长孔25C,操作缆线40的内缆线41的下端部接合在该细长孔中。在此,操作缆线40具有双层结构,在该结构中,比外缆线42柔软的、呈线状实心缆线状的内缆线41被插入到呈管状柔性缆线状的外缆线42中。
而且,外缆线42的下端部与基板2B接合并且固定至基板2B,内缆线41的下端部与形成于上述枢转板25中的细长孔25C接合并且固定至细长孔25C。因此,操作缆线40被操作为以这种方式拉动:内缆线41通过被操作为绕如图3所示的连接轴25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枢转板25的运动而被从外缆线42的下端部拉出。
而且,在图4中,伴随由于后碰引起的上述滑销23P在细长孔Bh内的滑动运动来执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枢转板25的操作。具体地,形成于上述枢转板25的接收部25B通常保持为延伸至暴露在细长孔Bh内的姿势。在此,返回参照图3,因为从外缆线42拉出的内缆线41的量在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处受限,所以枢转板25由于与内缆线41连接而通常保持在图3所示的初始转动位置。
如图5所示,在不发生后碰的通常状态下,即使在压力接收板22被推动而向后侧移动的情况中,因为滑销23P在非操作路径上沿着细长孔Bh的前表面Fr滑动,所以枢转板25的接收部25B不与滑销23P干涉,并且接收部25B也不执行任何操作。然而,如图6和7中所示,当压力接收板22由于发生后碰导致被推动而向后侧移动时,因为滑销23P伴随着配重24的惯性运动而在操作路径上沿着细长孔Bh的后表面Re滑动,所以由滑销23P推动接收部25B移动。
因此,如图8所示,操作缆线40被以这种方式操作:通过枢转板25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从外缆线42的下端部拉出内缆线41。而且,拉动的内缆线41的操作移动量被传递至推杆50,作为推动图2中的推杆50的操作移动量,从而操作头枕4使其移动。
接下来,将说明将操作力从操作缆线40传递至推杆50的结构。操作缆线40布设在座椅靠背2内,并且通过能够将操作缆线40与成型线21捆扎在一起的打捆带B固定布设位置。而且,如图2所示,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从筒状支撑件2S的下侧插入到筒状支撑件2S中,以使得操作缆线40能够推动从筒状支撑件2S的上侧插入到筒状支撑件2S中的支柱4B内的推杆50。
在此,操作缆线40具有以T状形状突出并且形成在内缆线41的上端部的接合突起41P。接合突起41P分别通过形成为穿透外缆线42的上端的周壁的细长孔42S而径向向外延伸。因此,内缆线41可以沿轴向相对于外缆线42在以下范围内移动:以T状形状突出的接合突起41P能够在轴向上沿着细长孔42S移动的范围。接合突起41P以及细长孔42S在沿内缆线41和外缆线42的周向的两个位置处形成,并且对称定位。
而且,外缆线42的上端部形成有头部42H,头部42H的形状封闭外缆线42的内部空间的开口端部。如图9所示,当将操作缆线40的上端部插入到筒状支撑件2S中时,操作缆线40能够被筒状支撑件2S暂时保持为在上端部向下悬挂的状态(参照图10)。在操作缆线40的悬挂状态中,通过从上侧将支柱4B插入到支撑件2S中,使操作缆线40从由支撑件2S悬挂的状态转换至由支柱4B悬挂的状态。
而且,因为以这种方式使操作缆线40进入到由支柱4B悬挂的状态,所以操作缆线40可以从下端侧将拉动操作力(操作移动量)反向地传递到插入于支柱4B中的推杆50,作为推动操作力(推动操作量)。也就是说,使操作缆线40与推杆50进入彼此联接的状态,以便能够将操作力传递至彼此。
下面将对连接上述操作缆线40和推杆50以能够将操作力传递至彼此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如图9所示,支撑件2S的周壁形成有插入孔Sd,每一个插入孔Sd均以切口状形状沿轴向从周壁的下端向周壁的上端延伸。插入孔Sd沿支撑件2S的周向形成于两个位置处,并且关于支撑件2S的轴线对称地定位。
当将操作缆线40插入到支撑件2S中时,插入孔Sd能够接收形成于上述内缆线41上的各个接合突起41P。在此,限定了插入孔Sd的终端部的上端部分别沿可对应于支撑件2S的周向的左右方向弯曲。
具体地,由图9中的实线表示的插入孔Sd的终端部向左弯曲。由虚线表示的插入孔Sd的终端部向右弯曲,并且与由实线表示的插入孔Sd对称。在此,插入孔Sd的终端部的形状形成为从水平面向下倾斜地延伸。因此,当将接合突起41P插入到插入孔Sd中并且使其定位于插入孔Sd的终端部时,可以将接合突起41P(操作缆线40)保持在从支撑件2S悬挂的状态,并且不会由于操作缆线40的重量而掉落。
在此,外缆线42的上端部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该上端部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径向向外鼓出的导向部42D。导向部42D呈具有沿周向布置的交替的凹部和凸部的锯齿状形状,并且导向部42D的外径设置为与支撑件2S的内径相匹配。因此,当将操作缆线40插入到筒状支撑件2S中时,导向部42D和缓地跟随支撑件2S的内周结构,从而可以在不发出卡嗒声的情况下将操作缆线40平滑地插入。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从上侧插入到支撑件2S中的支柱4B的周壁具有接收孔Bd,每一个接收孔Bd均以切口状形状沿轴向从周壁的下端部向上延伸。接收孔Bd沿支柱4的周向形成于两个部分处,并且关于支柱4B的轴线彼此对称。当将支柱4B从上侧插入到筒状支撑件2S中时,接收孔Bd可以接收在支撑件2S内向下悬挂的内缆线41的各个接合突起41P。
而且,当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到支撑件2S中时,接合突起41P根据各个接收孔Bd的形状向上移动。在此,限定了接收孔Bd的终端部的上端部沿与形成于支撑件2S中的各插入孔Sd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而且,接收孔Bd沿周向弯曲,以使得它们的定向逐渐地并平滑地从轴向变化到水平方向。因此,当沿轴向施加推动操作力用以将支柱4B插入到支撑件2S中时,接收孔Bd使得设置在支撑件2S中的各个接合突起41P能够平滑地移动至接收孔Bd的基本上水平定向的终端部内的位置。
因此,通过将支柱4B插入到支撑件2S中,在接合突起41P由形成于支柱4B中的各个接收孔Bd的弯曲形状导向的同时,接合突起41P移动,以沿离开支撑件2S的插入孔Sd的终端位置的周向返回。而且,通过进一步继续支柱4B的插入移动,使接合突起41P、41P到达支柱4B的各个接收孔Bd的弯曲的终端位置,并且返回至支撑件2S的各个插入孔Sd的轴向延伸孔部分中的位置。
因此,接合突起41P、41P从由支撑件2S悬挂的状态转换至由支柱4B悬挂的状态。因此,使接合突起41P进入这种状态:防止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但允许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接合突起41P位于各个插入孔Sd的轴向延伸孔部分内,从而防止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撑件2S沿周向移动。
因此,接合突起41P被保持在各个接收孔Bd的终端位置。而且,当使支柱4B与内缆线41连接以便能够与内缆线41一起沿轴向移动时,支柱4B可以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
在此,如图12所示,呈板状形状的锁爪St设置在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内,并且可以与形成于支柱4B的外周壁中的接合凹槽Bk接合。通常,锁爪St被施力以将其保持在突出到插入孔Sa中的状态。通过按钮(knob)Sb沿横向的推动操作,锁爪St可以移出插入孔Sa。
因此,当将支柱4B插入到插入孔Sa中时,接合凹槽Bk被带到与锁爪St相对,使得锁爪St能够通过施力而接合锁定凹槽Bk。因此,可以限制支柱4B沿插入方向的移动。可以通过按钮Sb的推动操作从接合凹槽Bk移除锁爪St而解除这种限制状态。
多个接合凹槽Bk可以形成于支柱4B,并且沿轴向布置。通过这种布置,头枕4的安装高度可以通过操作按钮Sb而自由调节。而且,当支柱4B的下端部与内缆线41的上端部通过插入支柱4B的操作而沿轴向彼此连接时,产生外缆线42的头部42H从下侧插入到支柱4B中的状态。
因此,如图12所示,使插入到支柱4B中的推杆50的下端部与外缆线42的头部42H沿轴向彼此靠近。而且,推杆50的下端部与头部42H之间可以形成小间隙。通过这个小间隙,在插入支柱4B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防止外缆线42的头部42H意外推动推杆50。
而且,当外缆线42的头部42H与推杆50的下端部定位为沿轴向彼此靠近时,如以上参照图2所述,通过拉动位于下端侧的操作缆线40而产生的操作力被从外缆线42的头部42H反向地传递至推杆50作为推动操作力。这是因为操作缆线40的内缆线41的上端部通过支柱4B的上述插入操作,沿轴向连接至支柱4B。
而且,外缆线42的上端部(头部42H)可以相对于内缆线41沿轴向移动。因此,通过拉动下侧的内缆线41,根据拉动内缆线41的操作移动量,外缆线42的上端部被相对于与支柱4B连接的内缆线41的上端部向上推动。
因此,如图2所示,当后碰发生时,拉动操作缆线40的操作力可以作为推动操作力传递至位于支柱4B内的推杆50,并且可以操作解除构件15,用以解除头枕移动机构10的锁定状态。
同时,返回参照图1,可以通过将支柱4B从支撑件2S拉出而将头枕4从座椅靠背2移走。当拉出支柱4B时,可以解除上面提及的内缆线41与支柱4B之间的连接状态。具体地,如图10中最佳示出的,当向上从支撑件2S拉出支柱4B时,在支撑件2S的各个插入孔Sd的弯曲形状的引导下,接合突起41P沿周向移动。
因此,接合突起41P,41P沿离开各个接收孔Bd的终端位置的方向,从保持在各个接收孔Bd的终端位置的状态返回,在各个插入孔Sd的弯曲形状的引导下到达各个插入孔Sd的终端位置,返回至各个接收孔Bd的轴向延伸孔部分。因此,如图10所示,接合突起41P从由支柱4B悬挂的状态返回至由支撑件2S悬挂的状态。而且,解除外缆线42的头部42H与推杆50之间的轴向连接状态。
接下来,将参照图13至图19说明头枕移动机构10。而且,头枕移动机构10的结构最佳地在图16中示出,从而将主要参照图16说明头枕移动元件10的组成部件。头枕移动机构10构造为当发生后碰时,能够将支撑部4A相对于头枕基部4C向前移动。
具体地,头枕移动机构10包括一对连接支撑部4A与头枕基部4C的左右连杆构件12、一对从支撑部4A向后延伸的左右臂构件13、用于将支撑部4A可解除地锁定在初始位置处的钩14、用于解除由钩14实现的锁定状态的解除构件15、用于对支撑部4A施加向前的力的拉伸弹簧16、以及当支撑部4A返回至初始位置时用于导向支撑部4A的杆构件17。
在此,头枕基部4C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均具有板状结构的后表面部11B、底面部11D、两个侧面部11S以及上表面部11U。更具体地,底面部11D从后表面部11B的下边缘向前延伸。而且,侧面部11S从头枕基部4C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侧部竖直向上延伸。而且,上表面部11U连接在侧面部11S的上边缘部之间。
在此,图19示出了当沿图16中的箭头XIX的方向观察时的视图,也就是说,当从前侧的斜下方观察时的头枕4的视图。如图19所示,在头枕基部4C的两个侧面部11S之间,多个竖直肋11R与侧面部11S平行地形成,用于加强头枕基部4C。而且,支柱4B的上端部被插入到头枕基部4C的底面部11D中,以固定结合到底面部11D。
支柱4B为筒形并且具有开口的上端。支柱4B固定至底面部11D,同时,支柱4B的开口的上端暴露在底面部11D的上侧。而且,返回参照图16,头枕基部4C的两个侧面部11S均具有细长孔11H,每个细长孔11H均贯穿侧面部11S的厚度而形成,并且具有波浪形状。每个细长孔11H均形成有位于下端部H0与上端部H 3之间的第一止挡凹槽H1以及第二止挡凹槽H2。第一止挡凹槽H 1和第二止挡凹槽H2以波浪形状朝向后侧(图16中的右侧)凹进。
一对连杆构件12、12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用作连接在头枕基部4C与支撑部4A之间的连接构件。连杆构件12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并且各端部可枢转地连接至靠近头枕基部4C的上端侧的部分和支撑部4A的后表面侧上的部分。
更具体地,连杆构件12的后端部由延伸穿过头枕基部4C的侧面部11S并位于头枕基部4C的侧面部11S之间的连接轴12A可枢转地支撑。在此,如图19所示,连接至头枕基部4C的连杆构件12的每个后端部均位于侧面部11S与肋11R之间。
而且,返回参照图16,用于与支撑部4A连接的连杆构件12的前端部由连接轴12B可枢转地支撑,该连接轴12B连接至支撑部4A的后表面侧上的部分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12B彼此平行。如从图14中所理解的,当连杆构件12绕支撑其后端部的连接轴12A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时,连杆构件12可以与头枕基部4C的上表面部11U接触,从而限制了连杆构件12的顺时针枢转运动。
接下来,返回参照图16,一对臂构件13构造为从支撑部4A的后表面部开始延伸并且与支撑部4A一体形成的延伸构件。臂构件13在支撑部4A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在此,支撑部4A以沿其整个长度弯曲的板的形状形成,并且可以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而且,与支撑部4A的后表面部一起形成的臂构件13的后端部通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13A彼此连接。
更具体地,如图19所示,臂构件13的后端部位于外侧肋11R与内侧肋11R之间。而且,连接在臂构件13的后端部之间的连接轴13A平行于连接轴12A和连接轴12B而布置。
连接轴13A的两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头枕基部4C的侧面部11S中的各细长孔11H中。因此,连接轴13A仅在细长孔11H的形状的范围内可以沿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滑动。而且,形成于侧面部11S之间的肋11R(参见图19)构造为不与可以在细长孔11H中移动的连接轴13A干涉。
接下来,参照图14,钩14以凸轮形状形成,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布置在靠近头枕基部4C的下端的位置处。钩14用作保持构件,用以将连接轴13A保持在限定了连接轴13A的初始位置的下端部H0处。在此,如图19所示,钩14布置在侧面部11S与设置在钩14的内侧的肋11R之间,并且由插入在钩14和肋11R之间的连接轴14A可枢转地支撑。
而且,返回参照图14,在沿着每个钩14的外周缘部分的周向的位置处,上颌部14B与下颌部14C形成为径向向外突出。因此,径向向内凹进的凹部形成于上颌部14B与下颌部14C之间,并且用于接收连接轴13A。
而且,扭簧14S介于每个钩14与头枕基部4C之间。扭簧14S以扭曲状态组装,并且从图14所示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对钩14施力。而且,构造为阶梯状凹部的锁定凹槽14D形成于每个钩14的外周缘部分。
作为解除构件15的组成部件的一对接合臂部15C与钩14的各锁定凹槽14D相接合,并且抵靠钩14的各锁定凹槽14D。因此,不管扭簧14S所施加的力如何,钩14通常保持为不沿逆时针方向枢转。而且,在防止钩1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的状态下,连接轴13A被接收在形成于钩14的上颌部14B与下颌部14C之间的凹部中,以使连接轴13A保持为位于细长孔11H的下端部H0内。
在此,如图13所示,连接轴13A通常由介于连接轴13A与连接轴12A之间的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沿朝向连接轴12A的方向被施力,从而,沿着细长孔11H的形状,连接轴13A被朝向上端部H3施力。然而,通过钩14抵抗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而将连接轴13A通常保持在细长孔11H的下端部H0(初始位置)处。
而且,返回参照图14,当接合臂部15C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以解除与钩14的接合时,钩14可以通过扭簧14S所施加的力而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因此,如图14中虚线所示,钩14的上颌部14B移动至细长孔11H的外侧位置(即,不对着细长孔11H的位置),并且下颌部14C移动至暴露于细长孔11H的位置(即,对着细长孔11H的位置),就好象从下侧向上推动上颌部14B和下颌部14C一样。
因此,解除了由钩14锁定连接轴13A的状态,从而,如图15和图16所示,通过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连接轴13A沿着细长孔11H的形状向前向上移动。因此,支撑部4A相对于头枕基部4C向前向上移动,以跟随连杆构件12的枢转运动。
在此,返回参照图14,用于防止钩1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的接合臂部15C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以便与各个钩14接合。如图19所示,与钩14类似,接合臂部15C布置在侧面部11S与设置于内侧的肋11R之间。
而且,延伸穿过侧面部11S并位于侧面部11S之间的连接轴15B支撑接合臂部15C。连接轴15B固定连接至接合臂部15C,并且由侧面部11S可枢转地支撑。而且,连接轴15B与连接轴12A、12B以及连接轴13A平行布置。
而且,扭簧15S介于一个接合臂部15C与头枕基部4C之间。扭簧15S以扭曲状态组装,并且对接合臂部15C施力,以沿图1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枢转。因此,接合臂部15C通常保持为抵压在钩14的外周表面部分上,使得接合臂部15C的前端部保持为与钩14的以阶梯状方式凹进的锁定凹槽14D相接合。
在接合臂部15C分别与锁定凹槽14D相接合的状态下,接合臂部15C与钩14彼此抵靠,从而,它们抵抗作用于它们的力而相互防止相对于彼此的枢转运动。而且,如图14与15所示,连接至接合臂部15C的连接轴15B的端部与能够通过推杆50而枢转的操作臂部15A一体地连接。
当发生后碰时,因为推杆50被向上推动,所以操作臂部15A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因此,如图14所示,操作臂部15A操作,以使接合臂部15C沿相同的方向枢转,从而解除接合臂部15C与钩14的接合。由此,解除了支撑部4A处于初始位置的保持状态,从而支撑部4A通过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向前向上移动。
当连接轴13A到达如图16所示的细长孔11H的上端部H3时,支撑部4A的向前向上移动停止。当支撑部4A的移动停止时,即使在由就坐者的头部施加载荷的情况下,支撑部4A也被防止朝向后侧推动。也就是说,当连接轴13A到达细长孔11H的上端部H3时,将连接至支撑部4A的连杆构件12带至与头枕基部4C的上表面部11U相接触,使得防止连杆构件12沿顺时针方向枢转。
而且,在这种防止枢转运动的状态下,如果沿向后推动支撑部4A的方向施加力,则连杆构件12接收沿连杆构件12被压靠在头枕基部4C的上表面部11U上的方向的操作力。因此,即使施加上述力,支撑部4A也不会被沿逆时针方向向后推动。因此,当支撑部4A位于碰撞对应位置时,支撑部4A可以接收就坐者的头部。而且,如图15所示,在支撑部4A的向前移动过程中,即使在就坐者头部压支撑部4A的情况下,支撑部4A也防止被向后推动。
具体地,如果在支撑部4A的向前移动过程中,沿向后推动连接轴13A的方向施加力,则连接轴13A移动至细长孔11H的向后(附图中的右侧)凹进的第一止挡凹槽H1或第二止挡凹槽H2中,以被锁定在止挡凹槽中。因此,可以防止连接轴13A的向后推动移动,并且可以将支撑部4A保持为向前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姿势。
因此,即使在支撑部4A到达碰撞对应位置之前处于中间点的情况下,就坐者的头部仍可以由支撑部4A稳定地接收。图15示出了连接轴13A进入第二止挡凹槽H2的状态。在此,返回参考图13,左右杆构件17设置在头枕基部4C处,并且每个杆构件17均具有臂状形状。
杆构件17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并且其后端部由头枕基部4C可枢转地支撑。更具体地,如图19所示,每个杆构件17的后端部均位于杆构件17外侧的肋11R和杆构件17内侧的肋11R之间,并且由延伸穿过外侧肋与内侧肋11R并位于外侧肋与内侧肋11R之间的连接轴17A可枢转地支撑。
而且,扭簧17S介于杆构件17和头枕基部4C之间。如图13所示,扭簧17S分别绕连接轴17A卷绕。每个扭簧17S的一端与对应的杆构件17相接合,并且其另一端与头枕基部4C相接合。因此,杆构件17通常保持在暴露于(或对着)细长孔11H的位置处,在该位置处,扭簧17S所施加的力被平衡。
而且,暴露于(或对着)各自的细长孔11H的杆构件17的前端部(附图中所示的左侧端部)分别形成有均为叉状形状的接收部17B。如图15所示,当连接轴13A从细长孔11H的下端部H0向上移动时,接收部17B以被连接轴13A推开的方式移出细长孔11H。
然而,如图16所示,当连接轴13A到达细长孔11H的上端部H 3时,接收部17B、17B返回至通过扭簧17S所施加的力使得它们再次暴露于细长孔11H的位置。而且,如图17所示,当连接轴13A从上端部H 3朝向细长孔11H向下移动时,接收部17B可以通过叉形端部接收并捕获连接轴13A。
当连接轴13A进一步向下移动时,杆构件17被由接收部17B捕获的连接轴13A推动并且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因此,如图18所示,在由杆构件17移动和引导的状态下,连接轴13A移动至靠近下端部H0的位置,随后连接轴13A被从接收部17B移走。
以此方式,当连接轴13A从上端部H3沿着细长孔11H向下移动时,在连接轴13A由杆构件17移动与引导而不进入第一止挡凹槽H1与第二止挡凹槽H2的情况下,连接轴13A平滑地移动至下端部H0。而且,因为连接轴13A是以被推入下端部H0的方式移动到达下端部H0,所以暴露于(对着)下端部H0的钩14的下颌部14C被连接轴13A向下推动。
因此,如图14所示,钩14被推动而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并且被带至上颌部14B位于连接轴13A的上侧的姿势中。在该姿势中,钩14与各接合臂部15C相接合,并且被锁定而将连接轴13A再次保持在初始位置(下端部H0)。因此,支撑部4A返回至初始位置,并且保持在该位置处。
接下来,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操作。参照图1,当没有后碰发生时,头枕4的支撑部4A通常保持在初始位置。当发生后碰时,压力接收机构20被就坐者作用于座椅靠背2的背部倾斜载荷推动而移动,并且通过操作缆线40与推杆50将压力接收机构20的该移动传递至解除构件15,使得解除构件15枢转。
因此,解除了支撑部4A在初始位置处的保持状态,并且如图16所示,支撑部4A通过拉伸弹簧16所施加的力而移动至碰撞对应位置。在后碰的早期,移动至碰撞对应位置的支撑部4A可以接收并支撑由于后碰产生的动量可能后倾的就坐者的头部。
以此方式,根据该实施例的头枕操作装置,当不发生后碰时,即使在通过压力接收板22的操作而移动连接臂23的情况下,连接臂23(连动构件)仍使滑销23P沿着细长孔Bh的前表面Fr在非操作路径上移动。因此,当不发生后碰时,操作缆线40不被操作为被操纵,从而头枕4不可能被意外地操作。
当发生后碰时,连接臂23响应于压力接收板22的操作而沿着细长孔Bh的后表面Re在操作路径上移动。换句话说,使连接臂23与压力接收板22连动。因此,操作缆线40被连接臂23操作,从而操作头枕4。以此方式,用于操作操作缆线40的连接臂23具有防止头枕4的意外操作的功能,从而可以节省必要的布置空间,并且头枕操作装置可以具有紧凑结构。
本发明可以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并且以上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改变。例如,如在其内容作为参考合并在此的日本特开2005-10425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头枕移动机构还可以构造为使得头枕4的支撑部4A被操作为沿前进方向移动与操作缆线40的移动量一致的量。
而且,虽然设置在连接臂23处的配重24的惯性力已经用作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用于将响应于压力接收机构20的操作而移动的连接臂23(共同移动构件)的操作路径在不发生后碰的路径与发生后碰的路径之间切换,但是操作路径还可以通过电探测后碰发生而被切换。例如,压力接收板22和连接臂23可以通过通常保持压力接收板22与连接臂23之间的相对转角的位置关系的螺线管连接。当探测到后碰时,螺线管操作,以改变压力接收板22与连接臂23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能够改变连接臂23的操作路径。
而且,切换装置可以构造为通过使用导向部来切换连接臂23的操作路径,该导向部具有在后碰发生和不发生之间选出的不同的导向路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为2008-096036的优先权,其内容作为参考合并在此。

Claims (16)

1.一种头枕操作装置,其用于当车辆发生后碰时将头枕朝向就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人员的头部移动,该头枕操作装置包括:
后碰探测装置,其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并且构造为能够探测后碰的发生,其中,当探测到后碰发生时,所述后碰探测装置能够产生操作力;
操作构件;
头枕移动机构,其联接至所述操作构件,并且构造为能够基于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而移动所述头枕;
连动构件,其联接在压力接收机构和所述操作构件之间,使得所述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能够经由所述连动构件传递至所述操作构件;以及
切换装置,其构造为能够在非操作路径和操作路径之间切换由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力引起的所述连动构件的移动的路径;
当不发生后碰时,所述连动构件能够沿着所述非操作路径移动,使得所述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不能传递至所述操作构件;并且
当发生后碰时,所述连动构件能够沿着所述操作路径移动,使得所述后碰探测装置的操作力能够传递至所述操作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构件包括接合构件;
当所述连动构件沿着所述操作路径移动时,所述接合构件定位为与所述操作构件接合;以及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安装至所述连动构件的配重,使得所述连动构件的移动路径由所述配重的惯性力而从所述非操作路径切换至所述操作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探测装置包括压力接收机构,所述压力接收机构能够接收当发生后碰时由就坐者施加的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接收机构包括:
基板,其安装至所述座椅靠背;以及
压力接收板,其安装至所述基板,并且能够绕第一轴相对于所述基板枢转;
所述连动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压力接收板并且能够绕第二轴相对于所述压力接收板枢转的连接臂,所述第二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构件还包括安装至所述连接臂的滑销;
所述基板包括细长槽;
所述滑销被插入到所述细长槽中,使得当所述连接臂绕所述第二轴枢转时,所述滑销能够在所述细长槽内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非操作路径与所述操作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包括能够绕第三轴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基板并且包括接收部的枢转板;
当所述滑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滑销不与所述接收部相接合,使得所述滑销的移动不传递至所述枢转板;
当所述滑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滑销能够与所述接收部相接合,使得所述滑销的移动传递至所述枢转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还包括联接在所述枢转板与所述压力接收机构之间的操作缆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长槽具有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圆周表面;
当所述滑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时,所述滑销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表面移动;并且
当所述滑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时,所述滑销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表面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安装至所述滑销的配重。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施力装置,其构造为对所述压力接收板施力,使得当施加所述载荷时,所述压力接收板能够抵抗所述第一施力装置所施加的力而绕所述第一轴枢转;
第二施力装置,其构造为朝向所述第一位置对所述连接臂施力。
12.一种头枕操作装置,用于移动车辆座椅的头枕,该头枕操作装置包括:
头枕移动机构,其构造为能够移动所述头枕;
致动装置;
第一联接构件,其能够由所述致动装置移动;
第二联接构件,其联接至所述头枕移动机构;
控制装置,其构造为能够在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之间转换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移动路径,
其中,当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移动被传递至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移动不被传递至所述第二联接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构造为能够基于由就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人员施加的载荷来探测车辆后碰的发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压力接收装置,当发生后碰时,所述压力接收装置能够接收由就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人员施加的载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包括销;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构件和切换构件;
所述控制构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槽;
所述销被插入到所述槽中;
所述切换构件能够操作为通过在凹部内移动所述销来转换所述销的移动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枕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构件为安装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配重。
CN2009102039630A 2008-04-02 2009-04-02 头枕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6036 2008-04-02
JP2008-096036 2008-04-02
JP2008096036A JP5181790B2 (ja) 2008-04-02 2008-04-02 ヘッドレスト作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661A true CN101549661A (zh) 2009-10-07
CN101549661B CN101549661B (zh) 2012-09-19

Family

ID=4111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9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61B (zh) 2008-04-02 2009-04-02 头枕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47606B2 (zh)
JP (1) JP5181790B2 (zh)
CN (1) CN101549661B (zh)
DE (1) DE102009003703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6568B2 (en) 2010-12-24 2015-06-1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 ba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8255B2 (ja) * 2007-04-20 2009-11-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9035966A1 (en) * 2007-09-10 2009-03-1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ion protection unit
JP5251226B2 (ja) * 2008-04-24 2013-07-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5233525B2 (ja) * 2008-09-02 2013-07-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JP5228863B2 (ja) * 2008-12-09 2013-07-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JP5343547B2 (ja) * 2008-12-10 2013-11-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JP5239839B2 (ja) * 2008-12-25 2013-07-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481866B2 (ja) * 2009-01-27 2014-04-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ヘッドレストを組み付けたシートバックの内部構造
US9199560B2 (en) * 2013-09-13 2015-12-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f-adjusting seat stiffness system
DE102014002233B3 (de) * 2014-02-21 2015-03-19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Trag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ag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KR101600199B1 (ko) * 2014-10-31 2016-03-07 주식회사다스 자동차 시트의 헤드레스트 조절장치
CN108367696B (zh) * 2015-11-30 2020-08-18 B/E航空公司 前向平移头枕
US20180326882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TC Acquisition Company LLC Cable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headrest
JP6863234B2 (ja) * 2017-10-31 2021-04-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569683B2 (en) * 2018-06-19 2020-0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rest support assembly
KR102138297B1 (ko) * 2019-01-21 2020-07-27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KR102366702B1 (ko) * 2020-07-01 2022-02-22 한의경 머리받침부가 틸팅되는 의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2280A (en) * 1997-05-08 1998-06-30 Lear Corporation Dynamic actuation system for an articulated headrest portion of an automotive seat
FR2765533B1 (fr) * 1997-07-03 1999-09-03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dote d'un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 cou en cas de choc arriere
JP3750422B2 (ja) * 1999-06-18 2006-03-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277637B2 (ja) * 2003-09-22 2009-06-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4135925B2 (ja) * 2003-09-30 2008-08-20 難波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座席
JP4445346B2 (ja) * 2004-08-19 2010-04-0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815111B2 (ja) * 2004-08-19 2011-11-16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7044544B2 (en) * 2004-09-27 2006-05-16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GB2418843B (en) * 2004-10-11 2008-07-16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recliner mechanism
JP4492870B2 (ja) * 2004-12-27 2010-06-3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05045461B3 (de) * 2005-09-22 2007-01-25 Johnson Controls Gmbh Fahrzeugsitz mit einer crash-aktiven Kopfstütze, die eine Überlastsicherung aufweist
US7422280B2 (en) * 2006-04-07 2008-09-09 Windsor Machine & Stamping Limited Foldable headrest assembly
JP4194613B2 (ja) * 2006-07-10 2008-12-1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906464B2 (ja) 2006-10-12 2012-03-2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給湯システム
KR100837910B1 (ko) * 2006-12-05 2008-06-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액티브 헤드 레스트의 높이 유지 장치
CN102717736B (zh) * 2006-12-27 2014-11-12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活动头枕的头枕倾倒装置
JP5087974B2 (ja) 2007-04-06 2012-12-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087975B2 (ja) 2007-04-06 2012-12-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176476B2 (ja) 2007-10-22 2013-04-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JP5145858B2 (ja) 2007-10-22 2013-0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JP5076830B2 (ja) 2007-11-21 2012-11-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機構
JP2009154631A (ja) * 2007-12-26 2009-07-16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09173257A (ja) * 2007-12-26 2009-08-06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20090167066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7758114B2 (en) * 2008-07-15 2010-07-20 Tachi-S Co. Ltd. Seat back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6568B2 (en) 2010-12-24 2015-06-1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 ba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3298654B (zh) * 2010-12-24 2016-01-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靠背构造
US9771008B2 (en) 2010-12-24 2017-09-2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 back structure f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03703A1 (de) 2009-10-29
US20090250981A1 (en) 2009-10-08
CN101549661B (zh) 2012-09-19
DE102009003703B4 (de) 2010-11-18
JP5181790B2 (ja) 2013-04-10
JP2009247428A (ja) 2009-10-29
US8047606B2 (en) 201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661B (zh) 头枕操作装置
AU2006200468B2 (en) Buckle device
EP1790522B1 (en) Walk-in device
EP1006017A2 (en) Child safety seat
CN108602454B (zh) 汽车用座椅
CN101565009B (zh) 缆线连接装置
EP2049359A1 (en) Vehicular seat device
CN101821127A (zh) 车用收起座椅
EP2628633A2 (en) Vehicle seat sliding apparatus
US6286799B1 (en)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CN101523079B (zh) 缆线连接结构
KR101518644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록킹장치
US8931845B2 (en) Vehicle seat
CN102476594A (zh) 车辆座椅
JP5131277B2 (ja)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624484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2028037B1 (en) Vehicle seat
EP1997674B1 (en) Tip-up type automotive seat
JP200820123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992574B2 (ja)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2009214665A (ja) ヘッドレスト作動装置
EP4008583B1 (en) Child car seat
JP2009214664A (ja) ヘッドレスト作動装置
JP4036421B2 (ja) 乗物用の跳上げシート
JP201208660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