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7766B - 片材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7766B CN101527766B CN2009100079756A CN200910007975A CN101527766B CN 101527766 B CN101527766 B CN 101527766B CN 2009100079756 A CN2009100079756 A CN 2009100079756A CN 200910007975 A CN200910007975 A CN 200910007975A CN 101527766 B CN101527766 B CN 101527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aterial
- original copy
- feeding
- sheet
- stacked compon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positively-acting mechanical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5—Abse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2—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 barrier arrangements, i.e. emitter facing a receptor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60—Details of intermediate means between the sensing means and the element to be sens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4—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absence of articles, e.g. exhaustion of p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能升高的堆叠部件,片材堆叠在该能升高的堆叠部件上;进给部件,该进给部件以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的最上面一张抵靠的方式进给片材,进给部件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靠位置;将堆叠部件升高的驱动部分;以及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用于控制驱动部分,以便在由于进给部件反复地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靠位置从而该控制部分从传感器接收的多个信号指示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处于预定位置的下面时,升高堆叠部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片材进给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能够被升降的片材堆叠部件的位置控制。
背景技术
传统上,图像读取装置例如扫描仪、成像装置例如打印机或传真机、或具有以上装置组合功能的多功能机已经设置有片材进给装置,该片材进给装置将片材例如原稿或记录片材进给到图像读取部分或成像部分。例如,常规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可升高的片材堆叠部件,片状的原稿放置在其上;原稿进给单元;以及片材进给装置,该片材进给装置通过原稿进给单元将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原稿进给到图像读取部分(参见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3747986;和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No.3560803)。
该常规的片材进给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片材是否到达片材进给位置,以便基于由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来控制升高片材堆叠部件。这种控制使片材进给位置能保持不变,而不管放置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片材的数量如何,因而使片材进给操作稳定。
作为片材堆叠部件的位置控制的实例,如果检测到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最上面的片材没有到达片材进给位置,那么片材堆叠部件升高预定的量。这里,对与最上面的片材接触的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进行的检测就可检测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片材是否到达片材进给位置。
作为另一个实例,如果检测到最上面的片材没有到达片材进给位置,那么片材进给操作暂时中止,接着,片材堆叠部件升高,直到检测到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片材到达片材进给位置。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片材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中,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可能会由于装置震动,片材的卷曲、折叠、皱折,或设置有进给单元的辊的变形等的不利影响而变动。当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变动时,检测片材进给单元位置的传感器错误地检测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
按这种方式,如果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被错误地检测,那么,在通过检测片材进给单元的位置而控制片材堆叠部件位置的情况下,片材堆叠部件可能从被错误地检测到的位置进一步升高预定的量。结果,片材可能与片材进给单元压接触,从而可能很难进给片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曾经提出设置例如上限检测传感器或邻靠件,其通过转矩限制器限制片材进给单元的运动,使得片材进给单元不能向上移动超过正确的片材进给位置。但是,如果设置了这种上限检测传感器之类,那么装置尺寸和成本会增加。
同时,在基于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上的最上面的片材的位置而控制片材堆叠部件位置的情况下,由于装置的震动,传感器可能错误地检测到最上面的片材没有到达片材进给位置,尽管最上面的片材已到达了片材进给位置。
即使在这种错误的检测的情况下,片材堆叠部件也升高。这时,在片材堆叠部件升高时必须暂时中止进给操作。换句话说,如果传感器错误地检测了位置,片材堆叠部件可能不必要地升高,并且进给操作暂时中止,从而降低了生产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曾经提出这样的结构,其中,用于检测最上面的片材是否到达片材进给位置的传感器设置在与片材进给部分间隔开的位置并且与片材进给操作无关,以便防止片材进给操作的任何中止。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状态的影响,例如卷曲引起的端部浮动,传感器不能准确地检测到片材上表面的位置,使得片材不能被适当地进给。这里,提供片材压紧单元,以防止片材状态的任何影响,例如防止由于卷曲引起的端部浮动,从而引起装置的尺寸和成本增加。
鉴于这些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片材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该片材进给装置能够稳定地进给片材并且防止生产率的任何下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进给装置包括:能升高的堆叠部件,片材堆叠在该能升高的堆叠部件上;进给部件,该进给部件以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抵靠的方式进给片材,其中,进给部件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靠位置,在分离位置,进给部件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分离,在抵靠位置,进给部件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抵靠,并且在进给部件进给了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之后,进给部件从抵靠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驱动部分,该驱动部分将堆叠部件升高;传感器,该传感器产生指示进给部件抵靠位置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用于控制驱动部分,以便在由于进给部件反复地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靠位置从而该控制部分从传感器接收的多个信号指示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处于预定位置的下面时,升高堆叠部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响应于从传感器多次接收到指示最上面的片材处于预定位置下面的信号而升高堆叠部件,片材就能够被稳定地进给。
根据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复印机的结构的视图,该复印机是成像装置的实例,该成像装置包括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进给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图2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中的ADF(自动走纸机)的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在ADF中的进给部分的结构的视图;
图5是示出控制ADF驱动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框图;
图6是示出ADF的原稿进给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示出ADF的原稿进给操作的第一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ADF的原稿进给操作的第二视图;
图9是示出ADF的原稿进给操作的第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复印机结构的视图,该复印机是成像装置的实例,该成像装置包括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进给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在图1中,复印机100由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和复印机主体300构成。
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包括用作原稿进给装置的ADF80,该原稿进给装置是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上部的片材进给装置的实例。同时,复印机主体300包括在其侧面的片材处理装置400。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和ADF80将在后面描述。
复印机主体300还包括上片材盒800和下片材盒802、手动导引件804和片材台808,其中,上片材盒800和下片材盒802中容纳用作记录材料的片材P,片材台808设置有由马达之类升降的内板808a。
容纳在上片材盒800和下片材盒802中的片材P分别通过进给辊801和803以及分离爪(未示出)被一个接一个分开地进给,以便接着被引导到对齐辊806。同样,堆叠在手动导引件804上的片材经由一对进给辊805被一个接一个地引导到对齐辊806。堆叠在片材台808的内板808a上并且容纳在片材台808的内板808a内的片材P通过进给辊809和一分离爪(未示出)被一个接一个分开地进给,以便接着经过输送辊810被引导到对齐辊806。
复印机主体300还包括成像部分301,成像部分301在被进给的片材P上成像。这里,成像部分301包括感光鼓812和围绕感光鼓812设置的光学系统813、显影装置814、转印充电器815和分离充电器816。
根据在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中读取的一张原稿的图像,光学系统813用激光束照射已经均匀地充电的感光鼓812的表面,从而在感光鼓812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显影装置814用调色剂将在感光鼓81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81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每当在感光鼓812上形成图像时,与将被复印的原稿数量相同的片材P从片材盒800和802中的任一个被进给。之后,片材P通过对齐辊806而与感光鼓812对齐,接着被输送到由感光鼓812和转印充电器815构成的转印部分。
当片材P经过转印部分时,形成在感光鼓812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充电器815被转印到片材上。这里,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被分离充电器816从感光鼓812剥离,接着,经由输送带817被进给到定影装置818。从而,定影装置818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
接着,已经过定影装置818的片材经由输送辊819被引导到切换部件820,接着,经由排出辊821被进给到中间托盘900,或被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400上。
这里,中间托盘900适于再次进给片材,因此,在图像形成在片材的两面上(双面记录)或图像以重叠方式形成在片材的任一面上(多重记录)的情况下,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堆叠在中间托盘900上。
中间托盘900包括输送辊901、输送带902、切换部件903、另外的输送带904和另外的输送辊905。在双面记录的情况下,片材沿着路径906被引导到中间托盘900上,而在多重记录的情况下,片材沿着另外的路径907被引导到中间托盘900上。
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在中间托盘900上的片材被一个接一个地与最下面的片材分开,并且通过辅助辊909和910以及一对正向和反向分离辊911的作用再次被进给。再次被进给的片材通过输送辊913、914和915以及输送辊810、对齐辊806被引导到转印部分,接着,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片材上。在转印调色剂图像后,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818被定影,接着,片材被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400。
片材处理装置400设计成以不分类模式或以分类模式处理从复印机主体300排出的片材。当在片材处理装置400中选择不分类模式时,片材经过缓冲辊401、切换部件402和不分类模式路径403被排出辊404排出到试样托盘405并堆叠在试样托盘405上。
相反,当选择分类模式时,片材经过缓冲辊401、切换部件406和分类模式路径407被排出辊408排出到处理托盘409上并暂时堆叠在其上。堆叠在处理托盘409上的片材摞沿着与片材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通过对齐部件(未示出)在两端对齐。而且,按照需要,片材在其后端被钉书机410装订。之后,堆叠在处理托盘409上的片材摞通过一对片材摞排出辊411被排出到堆叠托盘412上并且在其上堆叠。
图2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的结构的视图。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包括ADF80。ADF80适于一个接一个地将原稿S输送(即,进给)到压板玻璃18例如透明玻璃上。ADF80设置成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能自由地打开或关闭,从而,作用是将放置在压板玻璃18上的原稿压紧。
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设计成光学读取被ADF80输送或放置在压板玻璃18上的原稿的图像,接着,将该图像光电地转换为图像信息,从而将该图像信息输入复印机主体300(的光学系统813)。
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包括用作第一图像读取单元的接触图像传感器24,以便读取原稿的图像,其中,该第一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在压板玻璃18上输送的原稿的图像。接触图像传感器24被固定在ADF80一侧的预定位置,以便读取在压板玻璃18上输送的原稿的任一面上的图像。
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还包括由可移动的扫描仪单元204、反射镜205和206、透镜207和图像传感器208构成的第二图像读取单元,可移动的扫描仪单元204具有灯202和反射镜203。
第二图像读取单元设计成使扫描仪单元204停止在由实线表示的预定位置,以便读取被ADF80输送到压板玻璃18上的原稿的另一面上的图像。此外,在沿着压板玻璃18由箭头表示的方向上移动扫描仪单元204的同时,第二图像读取单元适于读取被放置在压板玻璃18上的原稿的另一面上的图像。
而且,图像读取装置主体200包括用作图像偏移防止单元的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该图像偏移防止单元防止在面向接触图像传感器24的位置处原稿图像的任何偏移。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设置成能从由实线表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由虚线表示的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面向接触图像传感器24,在第二位置处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不能防止伴随扫描仪单元204运动的情况下图像被读取。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设置在扫描仪单元204的一侧,在该侧,图像偏移防止部件30经由压板玻璃18面向接触图像传感器24。
同时,ADF80包括在其上部的原稿托盘11,该原稿托盘11用作能在原稿设定位置(即,片材设定位置)和原稿进给位置(即,进给位置)之间升降的片材堆叠部件,在原稿设定位置,原稿例如片材被设定,在原稿进给位置,原稿能够被进给。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S通过用作旋转进给部件的进给辊1而从最上面的一张开始顺序地被进给到第一和第二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位置。
这里,当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通过进给辊1进给时,原稿进给位置表示原稿上表面的高度方向的理想位置(即,范围)。即使最上面的原稿定位为稍微在该范围的下面,例如大约3张原稿也可以被进给。
通过进给辊1被进给的原稿S通过分离辊3和分离垫4而被一个接一个分开地输送。被分开输送的原稿S的倾斜进给被对齐辊21纠正,接着,原稿S被输送辊22、23和25转向并输送。这里,围绕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24和扫描仪单元204的读取部分所设置的输送辊23和25设定为恒速,以便消除原稿S输送速度的差别。
之后,当被输送辊23和25以恒速输送的原稿S在压板玻璃18上经过时,原稿S的图像由扫描仪单元204和接触图像传感器24之一或者二者读取。接着,图像已被读取的原稿S通过排出辊16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9上。
这里,原稿宽度限制板10设置在原稿托盘11上,用于限制堆叠原稿S的宽度方向。原稿托盘11设置成能通过图5所示的原稿托盘升降马达(驱动部分)M2而在旋转中心(未示出)上自由地升降。
如图3所示,进给辊1通过轴13被可旋转地保持(即,支撑)在作为支撑部件的臂2的旋转端侧上,臂2在轴5上旋转。随着臂2的旋转,进给辊1能够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抵靠位置,进给辊1抵靠原稿以便将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S进给,在分离位置,进给辊1与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S分离。用于进给原稿的片材进给部分包括臂2和被臂2支撑的进给辊1。
这里,臂2包括用于致动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致动器90,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用作片材位置检测部分,以用来检测原稿托盘11是否升起到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是使用光断路器的传感器,以便在致动器90遮蔽光轴时产生“开”信号,而在致动器90没有遮蔽光轴时产生“关”信号。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设置成根据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的位置而产生信号。换句话说,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产生“关”信号来指示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位于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之下,而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产生“开”信号来指示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位于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
这里,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接于用作控制部分的CPU电路部分1000(如图5所示,在后面描述),该控制部分设置在ADF80内,从而控制ADF80的原稿进给操作和原稿托盘11的升高操作。
一旦CPU电路部分1000中接收到来自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开”信号,CPU电路部分1000就确定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已到达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相反,在光轴没有被致动器90遮蔽的状态下,即,一CPU电路部分1000中接收到来自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关”信号,CPU电路部分1000就确定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还没有到达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也就确定该原稿不能被进给,因此升高原稿托盘11。
在图3中,静止导引件6适于将原稿S从进给辊1引导到分离辊3,另外,摆动导引件14以在支点14a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进给辊1和分离辊3之间。由聚酯薄膜(Mylar)之类制成的弹性元件15连接于摆动导引件14下游的末端。
用作片材检测单元的进给传感器93设置在分离辊3的下游,用来检测被进给辊1进给的原稿。进给传感器93连接于CPU电路部分1000,如在后面图5所示。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原稿是否响应于从进给传感器9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在预定的时间段内被正常地进给。
这里,轴5(或进给辊1)和轴13(或分离辊3)分别包括带轮8和9,如图4所示,图4示出ADF80的进给部分的结构。正时带7横跨带轮8和9张紧。轴5设计为被驱动马达M1(见图3)旋转。当轴5旋转时,轴5的旋转通过正时带7被传递到带轮9和带轮8,从而旋转进给辊1和分离辊3。
同时,轴5包括用于推动臂2的弹簧离合器12。在驱动马达M1正向旋转时,进给辊1和分离辊3分别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进一步地,臂2降低,如图3所示。在进给辊1降落到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的上表面之后,预定压力(即,预定转矩)施加于原稿。相反,在驱动马达M1反向旋转时,进给辊1和分离辊3反向旋转,进一步地,臂2被弹簧离合器12锁住。接着,臂2在轴5上升高,使得进给辊1与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分离。每当一张原稿被进给时,臂2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在抵靠位置,进给辊1抵靠最上面的原稿,在分离位置,进给辊1与该原稿分离。
图5是示出用于控制ADF80的驱动的控制部分的控制框图。ADF80的控制部分包括由CPU1001、ROM1002、和RAM1003组成的CPU电路部分1000。CPU电路部分1000通过通信1C1004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CPU电路部分1005通信,以便与其交换数据。而且,CPU电路部分1000响应于从CPU电路部分1005输出的指令来执行存储在ROM1002中的各种程序,以便控制ADF80的驱动。
驱动器1006连接于CPU电路部分1000,用来驱动各种马达,例如原稿托盘升降马达M2和驱动马达M1,它们响应于从CPU电路部分1000输出的信号来执行原稿托盘11的升降操作。这里,驱动马达M1和原稿托盘升降马达M2是步进马达,它们能通过控制激励脉冲率而使各对辊以恒速或它们的特有速度旋转。另外,原稿托盘升降马达M2和驱动马达M1能够被驱动器1006正向或反向地驱动。
另外,CPU电路部分1000从已经描述过的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和进给传感器93以及用于检测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的存在的原稿存在检测传感器92接收检测信号。CPU电路部分1000响应于从这些传感器91至93输出的检测信号来执行驱动控制,例如对原稿托盘11的升高控制。
接着,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在下面描述这种如上所述构造的ADF80的控制操作。
首先,当原稿S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时,原稿存在检测传感器92检测原稿S,使得ADF80进入其能够开始操作的状态(即,等待状态)。附带提及,原稿托盘11位于被称为原稿设定位置的最低位置处,如图3所示。
当在这种状态下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侧的开始键(未示出)被压下时,进给开始信号从装备在成像装置主体侧的CPU电路部分1005输入到CPU电路部分1000,这样,CPU电路部分1000开始用于进给原稿的初始操作和原稿进给操作。
当开始键(未示出)被压下时,CPU电路部分1000首先使驱动马达M1正向旋转预定的时间,以使得进给辊1与在轴5上的臂2一起降低(步骤1)。接着,CPU电路部分1000继续降低进给辊1,直到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关闭(步骤2中的“否”)。
之后,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从最低位置升高(步骤3)。随着原稿托盘11升高,进给辊1与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S1接触(即,降落),如图7A所示。这里,当CPU电路部分1000控制原稿托盘升降马达M2以升高原稿托盘11时,与最上面的原稿S1接触的进给辊1也升高。接着,CPU电路部分1000继续升高原稿托盘11,直到接收到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开”信号(步骤4中的“否”),如图7B所示。
接着,当CPU电路部分1000接收到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开”信号(步骤4中的“是”)时,即,当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检测到最上面的原稿S1到达原稿进给位置时,CPU电路部分1000停止升高原稿托盘11(步骤5)。
前面所述被称为初始操作,其中,位于最低原稿设定位置的原稿托盘11向上升起,直到最上面的原稿到达原稿进给位置。之后,CPU电路部分1000执行如下所述的进给操作,以便一个接一个地进给原稿。
具体来说,CPU电路部分1000控制驱动马达M1以使其正向旋转,并从而旋转进给辊1和分离辊3,以便开始进给操作(步骤6)。结果,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S1被送出,如图8A所示。
接着,CPU电路部分1000响应于从设置在分离辊3附近下游的进给传感器93输出的信号来确定原稿是否到达进给传感器93(步骤7)。
接着,当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原稿到达进给传感器93(步骤7中的“是”)时,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来自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关”信号是否被接收,并且确定所存储的来自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上一个信号是否是“关”信号(步骤8)。在步骤8中,考虑所存储的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前一检测结果,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是否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多次接收到“关”信号。
通常,由于在进给操作开始之后立即有多个原稿S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所以进给辊1设置在图8A所示的原稿进给位置处,使得“开”信号从原稿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如果“开”信号从原稿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步骤8中的“否”),那么CPU电路部分1000使驱动马达M1反向旋转以防止在被进给的原稿S1上施加任何载荷,从而升高进给辊1(步骤9)。
上述的本实施例被设计为使得每当一张原稿被进给时,进给辊1就升高,以防止在被进给的原稿S1上施加任何载荷,从而进给辊1被移动到分离位置。如果原稿存在检测传感器92检测到原稿S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步骤10中的“是”),那么,进给辊1降低以便进给随后的原稿(步骤11)。这里,控制程序返回到步骤6,接着,继续进给操作。相反,如果响应于从原稿存在检测传感器92输出的信号确定在原稿托盘11上没有原稿S(步骤10的“否”),那么CPU电路部分1000结束进给操作,接着,将原稿托盘11移动到最低的原稿设定位置。
当进给操作继续以便顺序地进给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S时,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原稿S的数量减少。相应地,进给辊1降低,接着,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产生“关”信号,如图8B所示。在“关”信号以上述方式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产生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将升降马达M2驱动预定的量,以使原稿托盘11升高预定的量,从而使得最上面的原稿S1到达原稿进给位置(步骤15),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CPU电路部分1000通过以预定量驱动升降马达M2而将驱动升降马达M2或脉冲马达驱动预定步幅。这里,CPU电路部分1000能够可控制地驱动升降马达M2持续预定的时间,从而以预定的量驱动升降马达M2。
由于受到例如ADF80震动以及进给辊1变形的影响,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偶尔会进行错误的检测,从而产生“关”信号,尽管原稿还是能够被进给。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原稿能被进给,但原稿托盘11升高,使得不仅会执行不必要的操作而且最上面的原稿会设置得太高,从而导致有缺陷的进给。鉴于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当CPU电路部分1000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仅接收到一次“关”信号时,CPU电路部分1000不升高原稿托盘11。在CPU电路部分1000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多次(例如两次)接收到“关”信号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升高。也可以设计成在CPU电路部分1000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三次接收到“关”信号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升高。附带提及,在本实施例中,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检测臂2的位置。因此,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可能执行由臂2震动引起的错误检测。
鉴于这种情况,即使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如已经描述地在步骤8被关闭,在第一次关闭(步骤8的“否”)的情况下进给辊1也升高(步骤9),从而继续进给操作。如已经描述的,即使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被关闭,大约两张原稿也能够被进给,因此,进给操作可以继续进行以进给原稿。这里,在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由于例如ADF80震动的影响而被关闭的情况下,之后,由于CPU电路部分1000不能连续两次接收“关”信号,所以进给操作能够继续。
相反,在堆叠在原稿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原稿位于原稿能够被进给的位置的下面的情况下,每当原稿被进给时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就被关闭。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被关闭的次数存储在RAM1003中(见图5)。
在CPU电路部分1000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两次接收到“关”信号(步骤8的“是”)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最上面的原稿位于原稿进给位置下面,从而将原稿托盘11升高预定的量,以便使原稿托盘11在那里停止(步骤15)。在CPU电路部分1000使进给辊1升高(步骤9)之前,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升高预定的量。结果,进给操作能够继续。
换句话说,当臂2位于进给辊1下降从而与最上面的原稿接触的进给位置时,CPU电路部分1000检查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信号。每当一张原稿进给时,进给辊1都反复地升降。当臂2位于进给辊1与原稿接触的进给位置时,CPU电路部分1000检查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信号。结果,每当进给辊1进给一张原稿时,CPU电路部分1000检查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信号。在步骤7中,基于存储在RAM1003中的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前一信号和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输出的电流,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其是否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多次接收到“关”信号。也就是说,在进给操作期间,直到CPU电路部分1000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连续多次(次数相应于进给辊1降低时多张原稿的量)接收到“关”信号,CPU电路部分1000才确定最上面的原稿降低到超过进给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进给辊1的进给操作期间和每当原稿进给时,执行对最上面的原稿是否处于原稿进给位置之下的检测。而且,当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仅接收到一次指示最上面的原稿处于原稿进给位置之下的信号时,CPU电路部分1000不确定最上面的原稿处于原稿进给位置之下;但是,在CPU电路部分1000连续多次接收到指示最上面的原稿处于原稿进给位置之下的信号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升高预定的量。
通过这种结构,能防止由于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的错误检测而产生任何原稿托盘11的升高操作,从而相应地降低噪音或功耗。
在由于ADF80震动的影响而使进给位置检测传感器91不能检测在原稿托盘11上堆叠的原稿的情况下,原稿托盘11可能过分地升高,并且因此,进给辊1也可能处于预定的进给位置之上。如果进给辊1处于预定的进给位置之上,原稿不能被以与进给辊1压接触的方式进给。
如果在上述的情况下原稿不能进给,那么进给传感器93没有检测到原稿的到达(步骤7的“否”)。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步骤12的“是”),那么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原稿托盘11的位置太高。换句话说,如果在进给辊1开始旋转的进给操作开始之后,进给传感器93在给定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原稿的到达,那么CPU电路部分1000确定原稿托盘11的位置太高。
在CPU电路部分1000这样确定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停止旋转进给辊1和分离辊3,从而暂时停止进给操作(步骤13)。之后,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降低预定的量,以释放原稿与进给辊1的压接触(步骤14)。接着,控制程序返回到步骤3,在步骤3中,CPU电路部分1000再次升高原稿托盘11,因而重新开始进给操作。
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进给传感器93在预定的时间没有检测到原稿到达的情况下,进给操作停止。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当进给传感器93在预定的时间没有检测到原稿到达时,进给操作停止。通过这种结构,能减少进给操作停止的次数,因而防止生产率的任何明显的下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原稿开始进给之后连续多次检测到最上面的原稿没有到达进给位置时,原稿托盘11升高。因此,能实现进给操作,同时恒定地保持进给位置,而原稿托盘11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升高操作。
此外,只有在进给传感器93在预定时间没有检测到原稿到达的情况下,才停止进给操作。因此,能减少进给操作停止的次数,因而防止生产率的任何明显的下降。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CPU电路部分1000连续多次接收到“关”信号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将原稿托盘11升高。但是,也可设计成在CPU电路部分1000升高原稿托盘11之后CPU电路部分1000多次接收到“关”信号的情况下,CPU电路部分1000升高原稿托盘11。
虽然以上对将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进给装置应用于ADF80的模式已经给出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进给装置可应用于成像装置主体或包括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组合的多功能机,从而产生类似的效果。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种修改和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3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58497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在此作为参考全部并入。
Claims (7)
1.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
能升高的堆叠部件,片材堆叠在该堆叠部件上;
进给部件,该进给部件以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的最上面一张抵靠的方式进给片材,其中,该进给部件在分离位置与抵靠位置之间移动,在分离位置,进给部件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分离,在抵靠位置,进给部件与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抵靠;并且,每当进给部件在抵靠位置处进给了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的最上面一张时,进给部件从抵靠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
用于将堆叠部件升高的驱动部分;
传感器,该传感器产生指示进给部件抵靠位置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每当所述进给部件进给最上面一张片材时从所述传感器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构造成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便在由于进给部件反复地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靠位置从而该控制部分从所述传感器连续地接收的多个信号指示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处于预定位置的下面时,升高堆叠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控制驱动部分以便每当进给部件从抵靠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时,当控制部分从所述传感器接收到的所述多个指示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处于预定位置下面的信号是连续信号时,升高堆叠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
分离部分,该分离部分构造成用于将被进给部分进给的片材一个接一个地分离;
片材检测单元,该片材检测单元构造成用于检测已经被分离部分分离的片材,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响应于片材检测单元的检测来从所述传感器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
能移动的支撑部件,该能移动的支撑部件构造成用于支撑进给部件,
其中,所述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支撑部件的位置来产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分包括马达,该马达产生用于升高所述堆叠部件的驱动力,并且
所述控制部分以预定的量驱动马达,以便通过接收指示放置在堆叠部件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一张处于预定位置下面的所述多个信号而升高堆叠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
片材检测单元,该片材检测单元检测已经被进给部件进给的片材,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便在进给部件开始进给片材之后预定的时间段片材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已经被进给部件进给的片材时,降低堆叠部件。
7.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部分,该图像读取部分读取片材上的图像信息;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该片材进给装置将片材进给到图像读取位置,在该图像读取位置,通过图像读取部分读取片材上的图像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58497A JP5219564B2 (ja) | 2008-03-07 | 2008-03-07 |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58497 | 2008-03-07 | ||
JP2008-058497 | 2008-03-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7766A CN101527766A (zh) | 2009-09-09 |
CN101527766B true CN101527766B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078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79756A Active CN101527766B (zh) | 2008-03-07 | 2009-03-06 | 片材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02784B2 (zh) |
EP (1) | EP2098466B1 (zh) |
JP (1) | JP5219564B2 (zh) |
KR (1) | KR101038400B1 (zh) |
CN (1) | CN1015277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62158A (ja) * | 2007-09-07 | 2009-03-26 | Canon Inc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639807B1 (ko) * | 2009-11-25 | 2016-07-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매체공급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
JP5549382B2 (ja) * | 2010-06-01 | 2014-07-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当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給紙方法 |
JP5623195B2 (ja) * | 2010-08-31 | 2014-1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42489B2 (ja) * | 2011-06-08 | 2015-07-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850276B1 (ko) * | 2012-01-03 | 2018-04-19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급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
JP6313535B2 (ja) * | 2012-08-27 | 2018-04-18 |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Xerox Corporation | 給紙装置 |
JP5943784B2 (ja) * | 2012-09-07 | 2016-07-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360008B1 (ko) * | 2012-09-13 | 2014-02-07 |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 유리 기판용 간지 이물 검사 장치 |
KR102047904B1 (ko) * | 2013-09-26 | 2019-11-22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인쇄매체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
JP6249747B2 (ja) | 2013-12-04 | 2017-1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4709738A (zh) * | 2015-01-19 | 2015-06-17 | 哈尔滨市君诚信电子有限公司 | 进纸仓分纸机构 |
JP6512862B2 (ja) * | 2015-02-26 | 2019-05-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センサユニット |
JP6545003B2 (ja) * | 2015-06-03 | 2019-07-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33340B2 (ja) | 2016-04-13 | 2021-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RU2727846C1 (ru) * | 2016-09-22 | 2020-07-24 | Гизеке+Девриент Карренси Текнолоджи Гмбх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оштучн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листов от стопы лист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
JP7337325B2 (ja) * | 2019-09-26 | 2023-09-04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媒体供給装置 |
JP7342693B2 (ja) | 2019-12-25 | 2023-09-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JP2021123493A (ja) * | 2020-02-07 | 2021-08-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021871A (ja) * | 2020-07-22 | 2022-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8814A (en) * | 1994-10-20 | 1997-10-21 | Minolta Co., Ltd.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having a feeding tray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
CN1523455A (zh) * | 2003-02-06 | 2004-08-25 | ������������ʽ���� | 纸张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33862U (ja) * | 1983-07-30 | 1985-09-06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US4787616A (en) | 1984-10-26 | 1988-11-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stack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
US4823159A (en) | 1985-04-25 | 1989-04-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212154B2 (ja) * | 1992-08-28 | 2001-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の搬送装置 |
JP3049978B2 (ja) * | 1992-12-07 | 2000-06-05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EP0842880B1 (en) * | 1996-11-18 | 2003-10-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747986B2 (ja) | 1998-02-24 | 2006-02-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原稿給紙装置 |
US6091927A (en) | 1997-11-17 | 2000-07-18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documents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canner, or the like |
JP3560803B2 (ja) | 1998-02-24 | 2004-09-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自動原稿給紙装置 |
JPH11292307A (ja) * | 1998-04-08 | 1999-10-26 | Riso Kagaku Corp | 給紙台制御装置 |
JPH11334932A (ja) * | 1998-05-20 | 1999-12-07 | Canon Inc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該シート材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3492275B2 (ja) | 2000-02-18 | 2004-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662821B2 (ja) * | 2000-07-26 | 2005-06-22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装置 |
US6674991B2 (en) | 2000-08-21 | 2004-01-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original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2002002972A (ja) * | 2001-05-22 | 2002-01-09 | Canon Inc | シート給送装置 |
JP3661783B2 (ja) * | 2001-10-15 | 2005-06-22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原稿給紙装置及び原稿給紙制御方法 |
JP3782760B2 (ja) * | 2002-07-12 | 2006-06-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021867A (ja) * | 2004-07-07 | 2006-01-2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該画像形成装置のシート材給紙制御方法 |
JP2006347672A (ja) * | 2005-06-15 | 2006-12-28 | Kyocera Mita Corp |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739139B2 (ja) * | 2006-07-24 | 2011-08-03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8
- 2008-03-07 JP JP2008058497A patent/JP5219564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02 US US12/395,789 patent/US7802784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3-05 EP EP09154395.9A patent/EP209846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3-06 CN CN2009100079756A patent/CN101527766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06 KR KR1020090019205A patent/KR1010384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8814A (en) * | 1994-10-20 | 1997-10-21 | Minolta Co., Ltd.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having a feeding tray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
CN1523455A (zh) * | 2003-02-06 | 2004-08-25 | ������������ʽ���� | 纸张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昭63-154535A 1988.06.27 |
JP特开2008-24465A 2008.02.07 |
JP特开平9-202472A 1997.08.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98466A2 (en) | 2009-09-09 |
EP2098466A3 (en) | 2012-02-01 |
US7802784B2 (en) | 2010-09-28 |
US20090224462A1 (en) | 2009-09-10 |
KR20090096361A (ko) | 2009-09-10 |
JP2009214966A (ja) | 2009-09-24 |
KR101038400B1 (ko) | 2011-06-01 |
CN101527766A (zh) | 2009-09-09 |
JP5219564B2 (ja) | 2013-06-26 |
EP2098466B1 (en) | 2013-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7766B (zh) | 片材进给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 |
US7722041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40207148A1 (en) |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351506B2 (ja)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011063B2 (ja) | 用紙搬送装置、給紙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7758035B2 (en) |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5344586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4535833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62422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EP2574985B1 (en) | Post-processing device | |
JP2007039210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6290221B1 (en) | Sheet stacking/convey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heet stacking/conveying unit | |
JP4977065B2 (ja) |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用紙後処理方法 | |
JP454915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11727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53465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31440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679791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97046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07037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11425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44154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
JP4632232B2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59446B2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196599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