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937B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3937B
CN101523937B CN2007800384423A CN200780038442A CN101523937B CN 101523937 B CN101523937 B CN 101523937B CN 2007800384423 A CN2007800384423 A CN 2007800384423A CN 200780038442 A CN200780038442 A CN 200780038442A CN 101523937 B CN101523937 B CN 101523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reement
order
slav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8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3937A (zh
Inventor
豆田宪治
深江文博
直江仁志
神之门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23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3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通信设备(1)是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包括:第1协议控制部(111),在进行与从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时,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部(112),在进行与从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时,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部(113),在第1协议控制部(111)初始发送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使第2协议控制部(112)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电路、便携式电话机、程序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连接便携式电话和电视机、打印机、PC(Personal Computer)的接口,例如,可以采用IrDA(Infrared Date Association:红外通信协会)等红外通信方式(参照非专利文献1至5)。 
由于IrDA等红外通信方式具有指向性,因此,在通信设备之间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但是,在通信设备之间无障碍物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输。IrDA标准包括:最大传输速率为16Mbps的VFIR(Very Fast IR:超高速IR)、最大传输速率为4Mbps的FIR(Fast IR:高速IR)和通信速率在115.2kbps以下的SIR。目前,市场上出现的IrDA器件的传输速率在4Mbps以下。 
以下,参照图6说明IrDA标准中LAP层的连接步骤。图6表示红外通信标准之一的IrDA标准中进行LAP层连接时的信号时序。 
主站(Primary Device)是初始对通信对方设备进行搜索、即,请求建立数据传输状态的设备,是发送设备发现命令(XID(Exchange Station Identification:交换站识别)命令)的设备。从站(Secondary Device)是接受上述请求的设备,是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设备发现响应(XID响应)的设备。主站对从站的请求被称为命令,从站对主站的应答被称为响应。 
XID命令是主站发送的用于查明在可与其通信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能够成为从站的设备的命令。括号内的序号是由16进制表示的槽号(Slot Number)。槽号用于表示当前正在发送的命令的序号。 
从站在接受XID命令后向主站发送作为设备发现响应的XID响应以通知本站的存 在。主站发送规定数量的XID命令,将最后一个XID命令的槽号设定为“0xFF”。“0xFF”表示(XID-End)是最后的XID命令。 
接着,主站使用SNRM(Set Normal Response Mode:正常设置响应模式)命令,将通信所需的本站参数例如最大可传输速率、最大可接收数据长度等通知给从站。从站在接受上述命令后将上述参数与本站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并利用UA响应将可接受的设定值通知给主站。 
在利用IrLAP命令包建立IrLAP连接后,利用IrLAP数据包进行IrLMP、TinyTP和OBEX连接处理。 
利用IrLAP数据包将主站的IrLMP连接请求传输到从站,并利用IrLAP数据包将从站的IrLMP连接响应传输到主站,以此建立IrLMP连接。 
接着,利用IrLAP数据包将主站的TinyTP连接请求传输到从站,并利用IrLAP数据包将从站的TinyTP连接响应传输到主站,以此建立TinyTP连接。 
然后,利用IrLAP数据包将主站的OBEX连接请求传输到从站,并利用IrLAP数据包将从站的OBEX连接响应传输到主站,以此建立OBEX连接,从而建立可传输信息数据的连接状态。 
在断开连接时,利用IrLAP数据包传输OBEX断开请求和响应、TinyTP断开请求和响应、IrLMP断开请求和响应,然后,传输作为IrLAP断开请求命令包的DISC命令和作为响应命令包的UA响应,从而断开主站和从站之间的通信状态。 
上述根据IrDA进行的连接步骤存在数据传输耗时较长、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即,要根据IrDA建立连接,需要执行下述处理:搜索;基于XID命令的设备发现、基于SNRM命令和UA响应的协商参数交换等。另外,根据IrDA标准,上述基于XID命令的设备发现的处理速率被规定为9600bps,这远低于数据交换速率4Mbps。此外,如上所述,要进行信息数据传输,在建立IrLAP连接之后,还要依次建立IrLMP、TinyTP、OBEX层的连接。基于此,由于IrDA在进行数据发送时开销较大而不适于收发大容量文件。 
对此,出于提高红外通信的便利性的目的,2005年制订了一项通信协议即IrSimple协议,该协议旨在通过缩短建立连接所需的时间来提高自连接请求发送至连接断开这一系列处理的通信效率(参照非专利文献6至8、专利文献1)。IrSimple协议改善了IrDA标准的一部分功能,省略了与设备发现有关的通信,较之于现有的 IrDA标准,其建立连接所需时间短,因此,在进行数据通信时,相同容量的数据通信所需的时间缩短到标准现有技术的4分之1至10分之1左右。 
IrSimple协议包括2种通信方式即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其中,单向通信方式通过简化处理使得只需执行1对包交换处理就能够结束连接及断开处理,从而可缩短连接及断开处理时间,并且,通过简化数据传输时的错误重发处理来实现高速化。 
以下,参照图7说明基于IrSimple协议的单向通信方式中的LAP层连接步骤。图7表示基于IrSimple协议的单向通信方式中进行LAP层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如图7所示,主站并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是发送作为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主站在发送SNRM命令后直接开始进行数据发送而无需等待从站发送的作为响应命令包的UA响应。另一方面,从站在接收到上述SNRM命令后等待主站传输数据而无需向主站发送UA响应。如果所接收到的SNRM命令内不含上层(upper-layer)数据,可将其当作非法连接请求,而不进入数据传输待机状态。 
以下,参照图8说明基于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信方式中的LAP层连接步骤。图8表示基于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信方式中进行LAP层连接时的信号时序。 
如图8所示,主站发送作为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而无需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从站在接收到SNRM命令后发送作为响应命令包的UA响应。在主站接收到UA响应后,LAP层、LMP层、SMP层、OBEX层各层的连接得以实现。即,在建立LAP层连接后,无需再按照LMP层、SMP层、OBEX层的顺序依次进行连接处理。 
以下,参照图9对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SNRM命令帧的说明图。 
“A(地址)域”是用于建立连接的域,表示7位的连接发送目的地地址和1位的C/R(命令/响应)识别符。在图8的SNRM命令的情况下,由于尚未建立连接,因此连接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值是表示广播地址的“0x7F”。另外,C/R位的值是“1”,“1”表示该包是命令。即,图8的SNRM命令中的A域的值是地址数据与C/R位的组合、即“0xFF”。 
“C(控制)域”是包的控制域。由于包是SNRM命令,因此,在无编号格式(U格式)中C域的值是表示SNRM的“0x93”(双向通信)或“0x83”(单向通信)。 图8所示的时序是双向通信,因此C域的值是“0x93”。 
“源地址”是表示发送方(主站)的地址的域,是除“0”和“0xFFFFFFFF”之外的值。 
“发送目的地地址”是表示发送目的地(从站)的地址的域。在图8中由于尚未建立连接,因此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值是表示广播地址的“0xFFFFFFFF”。 
“连接设备地址”由建立连接后使用的7位连接地址的值和1位C/R位(值必须是“0”)构成。连接设备地址的值可由主站自由设定。 
“请求QoS参数”是表示主站所支持的诸如通信速度、最大转换时间(turnaround time)等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参数值的域。 
“上层用户数据”是用于记述在IrLAP层的上层使用的数据的域。例如,记述SMP的参数、作为OBEX的连接请求的连接命令等。 
以下,参照图10对IrSimple协议的UA响应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UA响应帧的说明图。 
“A(地址)域”由利用所对应的SNRM命令包中的“连接设备地址”设定的7位地址值和1位C/R位构成。C/R位的值是“0”,表示该包是响应。 
由于该包是UA响应包,因此,在无编号格式(U格式)中“C(控制)域”为表示UA响应的“0x73”。 
“源设备地址”是从站确定的32位地址值,是除“0”及“0xFFFFFFFF”之外的值。 
“发送目的地地址”是表示发送目的地(主站)的地址的域。是利用所对应的SNRM命令包中的源设备地址所通知的主站的地址值。 
“响应QoS参数”是根据主站的请求QoS参数和本站的QoS参数来判断决定的QoS参数值。 
“上层用户数据”是在IrLAP层的上层使用的数据所记述的域。例如,上层SMP的参数、对OBEX的连接请求的应答即成功响应等。 
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在尝试连接从站通信设备时,可根据从站的响应来自动切换协议(参照非专利文献6)。即,如果从站基于IrDA协议作出响应,上述通信设备就根据IrDA协议与从站进行连接,如果从站基于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信方式作出响应,上述通信设备就根据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 信方式与从站进行连接。 
以下,参照图11说明上述通信设备对IrSimple协议和IrDA协议进行切换的步骤。图11表示上述通信设备对IrSimple协议和IrDA协议进行切换时的信号时序。 
主站反复执行下述(1)至(3)的处理,以尝试与从站进行连接。下述SNRM命令和XID命令的发送速率为9600bps。 
(1)根据IrSimple协议尝试连接。所以,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 
(2)如果未收到来自从站的响应,接着,根据IrDA协议尝试连接。所以,发送1时槽(time slot)的XID命令以发现从站。 
(3)如果还不能收到来自从站的响应,就发送XID-End命令以结束设备发现处理,然后,再次根据IrSimple协议尝试连接。所以,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 
在上述(1)至(3)发送的SNRM命令的帧结构与图9相同。 
从站在接收上述依次发送过来的包时,如果所接收到的包是按照本站支持的协议规定的正常的包,就对该包作出响应。即,如果从站支持IrSimple协议,就对上述(1)或(3)的SNRM命令作出UA响应;如果从站支持IrDA协议,就对上述(2)的XID命令作出XID响应。另外,根据IrSimple协议的规定,在从站设备支持IrSimple和IrDA这两种协议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连续2次接收到1时槽的XID命令,就不能发送XID响应包作为回复(参照非专利文献6)。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从站接收到上述(2)以后的包而未能接收到上述(1)的包,从站就不会立即发送XID响应包作为回复。因此,从站对上述(3)的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作出UA响应,其结果,根据IrSimple协议建立连接。 
以下,参照图12说明基于IrDA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即XID命令。图12是表示在上述(2)发送的XID命令帧的说明图。 
“A域”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是“0xFF”。 
“C域”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是表示XID命令包的“0x3F”。 
“格式识别符”是扩展用识别符,通常是“0x01”。 
“源设备地址”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 
“发送目的地地址”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 
“发现标志”是表示XID命令的槽数(可同时搜索的目标设备的个数)的域。如图11所示,槽数是1,因此其值为“0x00”。 
“槽号”是表示当前的时槽序号的域。槽号是连续的编号。在图11中,第一个XID命令包的槽号值是“0x00”,最后一个XID命令包即XID-End命令包的槽号值是“0xFF”,“0xFF”是表示最终的命令包。 
“版本编号”是表示IrLAP的版本编号的域。版本1.1的版本编号是“0x00”。 
“发现信息”域只附加在最后一个命令即XID-End命令包中。在“发现信息”域中记述设备发现处理过程中的任意信息,例如,诸如主站设备名称等的设备信息。 
从站和上述主站进行连接时的信号时序与图8所示的信号时序相同,其中,上述从站按照规定支持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信,上述主站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即,主站发送作为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而无需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从站在接收到SNRM命令后发送作为命令响应包的UA响应。当主站接收到该UA响应时,LAP层、LMP层、SMP层、OBEX层各层的连接得以成功建立。 
上述SNRM命令的发送速率是9600bps,UA响应的发送速率是115.2kbps。因此,主站在发送SNRM命令后,以可接收其传输速率为115.2kbps的包的状态等待UA响应。 
以下,参照图13对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与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的通信设备的连接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13表示在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主站与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的从站进行连接时的信号时序。 
如图13所示,主站发送作为连接请求的SNRM命令,但是从站并未对该包作出响应。未响应的理由是:由“A域”和“发送目的地地址”两者表示广播地址的包(以下称为“广播包”)不是IrDA协议规定的正常包。IrDA协议规定:如果所接收到的包不是正常包就不作出响应(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图13中,由于主站发送的SNRM命令的值都表示广播,因此,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的从站不对上述SNRM命令作出响应。 
由于主站未收到对其已发送的SNRM命令的响应,因此,就切换成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并发送作为IrDA的设备发现包的XID(0x00)命令。从站发送XID响应 作为对上述XID(0x00)命令的回复。 
以下参照图14说明作为IrDA协议的设备发现响应的XID响应。图14是表示XID响应包的帧的说明图。 
“A域”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由于是响应包,因此其值是“0xFE”。 
“C域”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是表示XID响应包的“0x3F”。 
“格式识别符”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是“0x01”。 
“源设备地址”是表示发送方(从站)地址的域,是除“0”及“0xFFFFFFFF”之外的值。 
“发送目的地地址”是表示发送目的地(主站)的地址的域。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目的地地址”是利用XID命令包中的源设备地址所通知的主站地址。 
“发现标志”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与XID命令包的发现标志的值相同。例如,当XID命令包的发现标志的值是“0x00”时,XID响应包的发现标志的值也是“0x00”。 
“槽号”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其值与所对应的XID命令包的槽号的值相同。例如,如果是对XID(0x00)命令的响应,那么,槽号的值是“0x00”。 
“版本编号”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 
“发现信息”与上述说明的域相同。例如,记述从站设备名称等的设备信息。 
主站在接收到XID响应之后,发送XID-End命令,从而结束设备发现处理。 
接着,主站发送作为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请求的SNRM命令。以下,参照图15说明基于IrDA协议的SNRM命令。图15是表示SNRM命令包的帧的说明图。 
图15的帧结构与图9所示的帧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5所示的帧结构中,“发送目的地地址”记述设备发现处理过程中的XID响应包的源设备地址的值,另外,不存在“上层用户数据”。 
在上述SNRM命令中,A域的值和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值均不表示广播地址。因此,从站将该SNRM命令作为IrDA协议的正常包接收并发送UA响应。 
以下,参照图16说明UA响应。图16是表示UA响应包的帧的说明图。图16的帧结构与图10所示的帧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6所示的帧结构中,不存在“上层用户数据”。 
当主站接收到上述UA响应时,IrLAP层的连接得以成功建立。接着,进行LAP 层的上层的连接处理。 
在根据IrDA协议进行设备发现处理和连接处理时,XID命令包、XID响应包、SNRM命令包和UA响应包的发送速率均为9600bps。因此,主站在发送XID命令包或SNRM命令包之后,以可接收其传输速率为9600bps的包的状态等待XID响应包或UA响应包。 
如上所述,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能够与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或IrSimple协议的从站进行连接并通信。 
但是,有一种不是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由“A域”及“发送目的地地址”二者表示广播地址的广播包时发送基于IrDA协议的UA响应作为回复(以下,将这种通信设备称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不能与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以下,参照图17说明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之间进行连接的步骤。图17表示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作为主站以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为目标设备来尝试连接时的信号时序。 
如图13所述,主站首先发送作为基于IrSimple协议的连接请求的SNRM命令,之后,等待接收来自从站的传输速率为115.2kbps的UA响应。 
如上所述,在上述SNRM命令中A域和发送目的地地址都表示广播地址,因此,如果从站是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的通信设备,就会将上述SNRM命令识别为广播包而不发送UA响应作为回复。但是,由于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将上述SNRM命令错误地识别为基于IrDA协议的SNRM包,因此,就以9600bps的速率发送UA响应作为回复。 
由于主站在等待传输速率为115.2kbps的UA响应,因此不能检测出以9600bps的速率发送的UA响应。所以,主站就判断出没有来自从站的响应。接着,如图11所示,以9600bps的速率发送XID命令。 
但是,在从站发送上述UA响应的时刻完成连接处理,所以,从站将等待下一个按照协商的速率传输过来的包(即,LAP层的上层的连接请求包)。因此,从站不能检测出主站发送的传输速率为9600bps的XID命令,所以,从站继续保持包等待状态。 
由于没有接收到对上述XID命令的响应,所以,如图11所示,主站再次发送作为基于IrSimple协议的连接请求的SNRM命令。但是,由于从站一直在等待LAP层的上层的连接请求包,因此不能对上述SNRM命令作出响应。 
如上所述,主站和从站均不能接收由对方设备发送的包,所以,最终由于各设备的处理超时而导致连接失败并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不能与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通信。 
非专利文献1:IrDA串行红外链路接入协议(IrLAP)1.1版本(1996年6月16日); 
非专利文献2:IrDA串行红外链路管理协议(IrLMP)1.1版本(1996年1月23日); 
非专利文献3:IrDA流传输协议(TTP):基于IrLMP1.1版本的流量控制机制(1996年10月20日); 
非专利文献4:IrDA对象交换协议(IrOBEX)1.3版本(2003年1月3日); 
非专利文献5:IrDA串行红外链路接入协议快速连接(应用手册)1.0版本(2002年11月27日); 
非专利文献6:IrDA串行红外链路接入协议IrSimple规范1.0增订版本(2005年10月14日); 
非专利文献7:IrDA串行红外链路管理协议IrSimple规范1.0增订版本(2005年10月14日); 
非专利文献8:IrDA串行红外序列管理协议IrSimple规范1.0增订版本(2005年10月14日);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6/080330号,公开日:2006年8月3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且能够与在初始接收到第2连接请求时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支持第1协议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电路、便携式电话机、用 于执行通信方法的程序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协议控制部,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部,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部,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协议控制部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协议控制步骤,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步骤,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步骤,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2协议控制步骤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主站切换基于第1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和基于第2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尝试建立连接,使得无论从站支持第1协议还是支持第2协议都能够与其建立连接。另外,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1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此外,(a)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2协议的情况下,或者,(b)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的情况下,即使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从站也不会对该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因此,能够对其后发送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在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第2连接请求命令时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从站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 
所以,主站在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而非初始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由此,从站能够可靠地进行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2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所以,主站能够与从站可靠地进行连接。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设备或通信方法,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可靠地进行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与从站进行通信连接时,能够对第1协议和第2协议进行切换,其中,第1协议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为实现基于第1协议的数据通信而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为实现基于第2协议的数据通信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在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当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时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在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被发送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送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2连接请求。 
根据上述结构,主站能够对基于第1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和基于第2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进行切换。另外,无论从站支持第1协议还是第2协议,主站在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1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此外,(a)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2协议的情况下,或者,(b)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的情况下,从站不对主站发送的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但是能够对其后发送来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即使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时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由于主站先于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从站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 
因此,主站在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先于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由此,从站能可靠地作出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2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从而,主站能够与从站进行可靠的连接。尤其是,根据上述通信设备或通信方法,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可靠的连接。 
上述通信设备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进行动作从而由计算机所实现上述通信设备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对预定消息进行提示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信设备的消息提示示例的图。 
图6是根据IrDA标准进行LAP层的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图。 
图7是在IrSimple协议的单向通信方式中进行LAP层的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图。 
图8是在IrSimple协议的双向通信方式中进行LAP层的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图。 
图9是表示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格式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基于IrSimple协议的UA响应格式的说明图。 
图11是按照规定支持IrSimple和IrDA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对IrSimple协议和IrDA协议进行切换时的信号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基于IrDA协议的XID命令格式的说明图。 
图13表示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与从站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图,该从站通信设备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 
图14是表示基于IrDA协议的XID响应格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基于IrDA协议的SNRM命令格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基于IrDA协议的UA响应格式的说明图。 
图17是以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作为主站并以错误响应发送设备为通信对方设备尝试连接时的信号时序图,其中,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对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UA响应作为回复。 
<标号说明> 
1    通信设备(主站) 
2    通信设备(从站) 
103  消息提示部 
111  IrDA-LAP控制部(第1协议控制部) 
112IrSimple-LAP控制部(第2协议控制部) 
113协议切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举例说明时,第1协议为IrDA,第2协议为IrSimple。当然,第1协议并不限于IrDA,第2协议也并不限于IrSimple。即,只要满足下述即可:第1协议是需要设备发现命令的协议,第2协议是不需要设备发现命令的协议,上述设备发现命令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可分别表述为PHY、LAP、LMP、SMP和OBEX。 
以下,参照图2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3。图2是表示通信系统3的结构的框图,通信系统3包括作为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 
通信设备1例如是数字照相机、便携式电话机等的通信设备,数字照相机向通信设备2发送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便携式电话机向通信设备2发送邮件数据、地址数据、日程数据等。通信设备2例如是电视机、PC等的通信设备,电视机对从通信设备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PC对从通信设备1接收到的邮件数据、地址数据、日程数据等进行记录。 
另外,通信设备2为下述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种,即:(1)虽然支持IrDA协议,但却对由“A域”及“发送目的地地址”二者表示广播地址的包(以下称“广播包”)进行UA响应作为回复的通信设备(以下,称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2)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的通信设备;(3)按照规定只支持IrSimple协议的通信设备;(4)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可利用基于红外线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相互通信,即,从发送部80向接收部83发送数据,从发送部82向接收部81发送数据。 
发送部80、82例如是根据IrDA标准利用基于红外线的无线通信方式向外部发送数据的结构。另外,作为无线通信方式例举了IrDA标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接收部81、83例如是根据IrDA标准利用基于红外线的无线通信方式从外部接收数据的结构。另外,作为无线通信方式例举了IrDA标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信设备1与通信网络900连接,通过通信网络900与未图示的外部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通信设备1与通信网络900连接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和未图示的外部通信设备之间能够收发音频数据、邮件数据、图像数据等。 
在此,作为通信网络900,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900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电缆、USB电缆、电力线输送、电缆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的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terrestrialdigital net)等的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网络900是便携式电话网。 
以下,参照图1说明通信设备1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1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通信设备1包括:主控制部10、存储部20、显示控制部30、显示装置31、输入控制部40、输入装置41、拍摄控制部50、拍摄装置51、音频控制部60、音频输入装置61、音频输出装置62、外部通信控制部70、发送部80和接收部81。 
主控制部10对显示控制部30、输入控制部40、拍摄控制部50、音频控制部60、外部通信控制部70、发送部80和接收部81进行控制。主控制部10通过执行存储部20所存储的程序进行上述控制,而且,进行预定的演算处理。作为预定的演算处理,例如,可以是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连接的连接请求。主控制部10例如可由未图示的存储器(例如是RAM(Randa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s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来实现,上述存储器用于下载存储部20所存储的程序,上述CPU执行被下载到上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上述存储器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用于存储输入控制部40、拍摄控制部50、发送部80、接收部81及CPU进行处理时所需的数据。以下,对主控制部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存储部20存储:例如,主控制部10的CPU执行的程序、程序中利用的设定数据及输入数据、通过执行程序而获得的数据、要发送给通信设备2的数据等。存储部20由ROM(Read-Only Memory)、闪存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来实现。存储部20所存储的数据包括:从拍摄装置51取入的图像数据、从输入装置41输入的邮件数 据、地址数据、日程数据、下述消息提示部103提示的消息、通过未图示的邮件接收部所接收的邮件数据、图像数据、通信设备1作为从站时通过接收部81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 
显示装置31显示由显示控制部30发送的信息。显示装置31例如由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作为显示装置31所显示的信息,包括:提示给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的操作菜单、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准备发送的图像数据、下述消息提示部103发送的消息等。 
显示控制部30对显示装置31进行控制,并向显示装置31发送主控制部10的指示信息。 
输入装置41接受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的输入操作,并将该输入操作所对应的输入信号发送到输入控制部40。输入装置41例如由设置在通信设备1的表面的按钮(键)、开关、触屏等输入器件来构成。操作者可通过输入装置41进行输入操作而生成邮件数据、地址数据、日程数据等。所生成的数据通过主控制部10存储于存储部20。 
输入控制部40对接受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的操作的输入装置41进行控制,并将操作者的输入操作所对应的输入信号发送到主控制部10。另外,输入装置41接受的输入操作包括:通信装置1的操作者对准备发送的图像数据进行的选择、用于指示开始与通信装置2之间的红外通信的红外通信开始指示等。 
拍摄装置51对人物、风景等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图像或视频发送到拍摄控制部50。拍摄装置51例如由照相机等构成。 
拍摄控制部50将拍摄装置51拍摄到的图像或视频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其发送给主控制部11。已发送的数字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20。 
音频输入装置61将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发出的声音作为音频信号取入,并将该音频信号发送给音频控制部60。音频输入装置61例如由麦克风构成。 
音频输出装置62将音频控制部60发送来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后输出。音频输出装置62例如由扬声器构成。 
音频控制部60对音频输入装置61和音频输出装置62进行控制,其中,音频输入装置61用于输入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的音频,音频输出装置62用于向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输出音频。音频控制部60将其他通信设备所发送的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 号后输出到音频输出装置62。另外,在由消息提示部103发送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将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后输出到音频输出装置62。 
外部通信控制部70与通信网络900连接,通过通信网络900对通信设备1和未图示的外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即,外部通信控制部70将未图示的外部通信设备发送来的各种数据发送给主控制部10。另外,外部通信控制部70根据主控制部10的指示,通过通信网络900将主控制部10发送来的各种数据发送给未图示的外部通信设备。外部通信控制部70包括天线等的通信部。 
显示控制部30、显示装置31、拍摄控制部50、拍摄装置51、音频控制部60、音频输入装置61、音频输出装置62以及外部通信控制部70并非是必需的结构要素,可根据通信设备1的功能进行适当选择。 
例如,在通信设备1适用于数字照相机的情况下,可构成为:具有拍摄控制部50以及拍摄装置51,通过主控制部10、发送部80、接收部81的通信功能向通信设备2发送拍摄到的图像。另外,例如,在通信设备1适用于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可构成为:具有音频控制部60、音频输入装置61、音频输出装置62、以及外部通信控制部70,通过主控制部10、发送部80、接收部81的通信功能向通信设备2发送所接收的音频数据和邮件数据。 
以下对主控制部10进行详细说明。 
主控制部10包括:LAP层处理部100、上层处理部101、下层处理部102。另外,主控制部10也可包括消息提示部103。 
LAP层处理部100包括:协议控制部110、计时器120、发送请求命令解析部130、发送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40、发送帧生成部150、接收帧解析部160、接收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70、接收命令通知生成部180。 
协议控制部110对LAP层的协议进行控制。因此,协议控制部110具有:IrDA-LAP控制部(第1协议控制部)111、IrSimple-LAP控制部(第2协议控制部)112、协议切换部113。 
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基于IrDA-LAP协议的通信。因此,IrDA-LAP控制部111包括: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连接控制部111b、数据传输控制部111c、断开控制部111d。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进行基于IrDA-LAP协议的设备发现处理。连接控制部111b进行基于IrDA-LAP协议的连接处理。数据传输控制部111c进行基于IrDA-LAP 协议的数据传输处理。断开控制部111d进行基于IrDA-LAP协议的断开处理。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下述处理:在进行连接时,首先通过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进行设备发现处理,然后通过连接控制部111b进行连接处理;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数据传输控制部111c进行数据传输;在断开连接时,通过断开控制部111d进行断开处理。 
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基于IrSimple-LAP协议的通信。因此,IrSimple-LAP控制部112包括:连接控制部112a、数据传输控制部112b、断开控制部112c。连接控制部112a进行基于IrSimple-LAP协议的连接处理。数据传输控制部112b进行基于IrSimple-LAP协议的数据传输。断开控制部112c进行基于IrSimple-LAP协议的断开处理。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下述处理:在进行连接时,通过连接控制部112a进行连接处理;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数据传输控制部112b进行数据传输处理;在断开连接时,通过断开控制部112c进行断开处理。 
协议切换部113对IrDA-LAP控制部111和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切换。即,通信设备1在建立其与通信设备2之间的连接时,通过协议切换部113的切换处理,反复进行以下处理:首先尝试基于IrDA-LAP协议的连接,接着尝试基于IrSimple-LAP协议的连接,接着再尝试基于IrDA-LAP协议的连接。 
具体而言,在通信设备1建立其与通信设备2之间的连接时,协议切换部113首先使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初始动作。然后,发送作为基于IrDA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的XID命令。在发送XID命令之后,如果没有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就发送XID-End命令,并停止IrDA-LAP控制部111的动作。接着,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然后,发送作为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在发送SNRM命令之后,如果没有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就停止IrSimple-LAP控制部112的动作。然后,再次使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动作。协议切换部113反复进行上述切换处理。另外,当通信连接断开时,协议切换部113进行切换操作以使得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动作,并尝试基于IrDA-LAP协议的连接。以下对其处理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开始连接之前,具体而言,在协议切换部113使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初始动作之前,消息提示部103提示预定的消息。这种消息例如是用于提醒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将其他通信设备设置为可接收状态的文本数据或音频 数据。另外,消息提示部103通过以下方式向操作者提示上述信息:通过显示控制部30使显示装置31显示上述消息,或者,通过音频控制部60使音频输出装置62输出上述消息。 
计时器120受协议控制部110的控制。例如,在协议控制部110对连接处理是否超时进行判断时,利用该计时器120。 
发送请求命令解析部130对来自上层(LMP层)的发送请求命令进行解析。该发送请求命令是指连接请求、数据传输请求、断开请求。解析结果被通知给协议控制部130。 
发送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40对来自上层(LMP层)的发送数据进行保存。所保存的数据被传输到发送帧生成部150,并配置在发送帧内。 
发送帧生成部150根据从发送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40取得的数据来生成要对下层(PHY层)传输的发送帧。该发送帧是指SNRM命令(连接请求)、UI命令(数据传输请求)、DISC命令(断开请求)。 
接收帧解析部160对来自下层(PHY层)的接收帧进行解析,并向协议控制部110通知解析结果。另外,接收帧解析部160将解析时提取的上层数据保存在接收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70中。 
接收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70对接收帧解析部160解析并提取的上层数据进行保存。并将所保存的数据传输到上层(LMP层)。 
接收命令通知生成部180根据来自协议控制部110的接收命令通知生成请求来生成接收命令,并将其通知给上层(LMP层)。该接收命令是指连接请求接收命令、数据传输请求接收命令、断开请求接收命令。 
上层处理部101根据从接收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70接收到的数据和从接收命令通知生成部180接收到的接收命令,进行LAP层的上层的处理。 
下层处理部102根据从发送用上层数据保存部140接收到的数据和从发送帧生成部150接收到的发送帧,进行LAP层的下层的处理。 
以下参照图3说明作为主站的通信设备1与作为从站的通信设备2进行连接的步骤。图3是表示通信设备1根据是否有来自从站设备的响应而反复发送连接请求命令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通过输入装置41输入红外通信开始指示时(S1),协议切 换部113首先使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初始动作,并由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1时槽的XID命令以确认在通信设备1的可通信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支持IrDA协议的其他通信设备(S2(第1协议控制步骤))。如果通信设备2支持IrDA协议,并且在通信设备1的可通信距离范围之内,通信设备2就作为从站对XID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XID响应。另外,如果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就不对第1次的1时槽的XID命令进行上述响应。 
接着,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确认是否有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如果有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是”),IrDA-LAP控制部111的连接控制部111b就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处理(S13至S14)。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否”),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就发送IrDA协议所规定的XID-End命令(S4(第1协议控制步骤)),并向可通信距离范围内的其他通信设备通知设备发现命令已结束。 
接着,协议切换部113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以取代IrDA-LAP控制部111,并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S5(第2协议控制步骤))。如果通信设备2支持IrSimple协议并且位于通信设备1的可通信距离范围内,通信设备2就作为从站对SNRM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UA响应。另外,如果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也同样发送UA响应。 
接着,连接控制部112a确认是否有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如果有响应(S6的确认结果为“是”),就意味着发现了可作为从站的、支持IrSimple协议的通信设备。由此,LAP层、LMP层、SMP层、OBEX层的连接成功建立,能够根据IrSimple协议向通信设备2发送由存储部20存储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6的确认结果为“否”),协议切换部113就使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动作以取代IrSimple-LAP控制部112,并与步骤S2同样地由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1时槽的XID命令(S7(第1协议控制步骤))。 
接着,与步骤S3同样地,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确认是否有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如果有响应(S8的确认结果为“是”),IrDA-LAP控制部111就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S13至S14)。如果没有响应(S8的确认结果为“否”),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IrDA协议所规定的XID-End命令(S9(第1协议控制步骤)),并向可通信距离范围内的其他通信设备通知设备发现命令已结束。 
接着,与步骤S5同样地,协议切换部113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以取代IrDA-LAP控制部111,并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S10(第2协议控制步骤))。 
接着,连接控制部112a确认是否有来自从站的响应,如果有响应(S11的确认结果为“是”),就意味着发现了可作为从站的、支持IrSimple协议的通信设备2。由此,LAP层、LMP层、SMP层、OBEX层的连接成功建立,能够根据IrSimple协议向通信设备2发送由存储部20所存储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通信设备2无响应(S8的确认结果为“否”),协议切换部113就判断是否完成了对步骤S5至S10的反复执行处理(S12),如果已经完成(S12的判断结果为“是”),就在未发现从站的情况下结束连接处理。可以根据是否按照规定次数反复执行了步骤S5至S10来判断是否完成了对步骤S5至S10的反复执行处理,也可使用计时器120对连接处理开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定从而判断是否完成了对步骤S5至S10的反复执行处理(例如,在连接处理开始后用5秒钟时间反复执行上述步骤S5至S10)。另一方面,如果尚未完成对步骤S5至S10的反复执行处理(S12的判断结果为“否”),协议切换部113就再次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并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S5)。 
当通信设备1收到通信设备2对基于IrDA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时(S3或S8的确认结果为“是”),意味着通信设备1发现了支持IrDA协议的通信设备2,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XID-End命令,并向可通信距离范围内的其他通信设备通知设备发现命令已结束(S13(第1协议控制步骤))。接着,连接控制部111b发送由IrDA协议规定的用于进行LAP层连接的SNRM命令(S14)。然后,当LAP层的连接建立时,上层处理部101进行LMP层、TinyTP层、OBEX层的连接。这一点未作图示。当各层的连接成功建立时,通信设备1能够根据IrDA协议向通信设备2发送由存储部20所存储的数据。 
以下,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分别就下述四种情况对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的连接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即:(1)作为从站的通信设备2是一种虽然支持IrDA协议但却对广播包进行响应并发送UA响应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2)上述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3)上述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只支持IrSimple协议;(4)上述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 
(1)通信设备2是错误响应发送设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1时槽的XID命令时(S2),通信设备2对上述XID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XID响应。由于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是”),因此,通信设备1的IrDA-LAP控制部111就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S13至S14)。通过进行上述处理,通信设备1可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通信而不对通信设备2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包。 
(2)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1时槽的XID命令时(S2),通信设备2对上述XID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XID响应。由于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是”),因此,通信设备1的IrDA-LAP控制部111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S13至S14)。通过进行上述处理,通信设备1与通信设备2能够进行基于IrDA协议的通信。 
(3)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只支持IrSimple协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1时槽的XID命令时(S2),由于通信设备2不能识别上述XID命令,因此不对该XID命令作出响应。由于未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否”),因此,通信设备1的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XID-End命令(S4),协议切换部113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以取代IrDA-LAP控制部111,并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S5)。然后,通信设备2对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来的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UA响应。由于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6的确认结果为“是”),因此,通信设备1完成连接处理。通过进行上述处理,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能够进行基于IrSimple协议的通信。 
4)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设备2不对由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的1时槽的XID命令作出响应。由于未接收到来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3的确认结果为“否”),因此,通信设备1的设备发现控制部111a发送XID-End命令(S4),协议切换部113使IrSimple-LAP控制部112进行动作以取代IrDA-LAP控制部111,并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S5)。然后,通信设备2对由连接控制部112a发送的基于IrSimple协议的SNRM命令进行响应并发送UA响应。由于接收到来 自通信设备2的响应(S6的确认结果为“是”),因此,通信设备1完成连接处理。通过进行上述处理,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能够进行基于IrSimple协议的通信。另外,即使通信设备2按照规定支持上述通信设备1,即,支持IrDA和IrSimple这两种协议并且在进行连接处理时首先尝试建立基于IrDA协议的连接,也能够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处理步骤使通信设备1和通信设备2进行基于IrSimple协议的通信。 
接着,参照图4说明在通信设备1通过消息提示部103显示消息的情况下的连接步骤。图4是表示在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指示开始红外通信之前由消息提示部103对预定的消息进行提示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当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例如通过输入装置41从显示装置31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中选择要发送给其他通信设备的图像数据时(S21),消息提示部103如图5所示在显示装置31提示由存储部21所存储的预定的消息(S22)。通过该显示,提醒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将通信设备2设置成可接收状态。操作者按照上述提示消息将通信装置2设置可接收状态,由此,通信设备2就不会丢失通信设备1在图3的步骤S2中发送的第一个XID命令从而能够进行可靠的响应。 
接着,在通信设备1的操作者通过输入装置51指示开始红外通信之前,协议切换部113处于待机状态以等待开始进行连接处理(S23),当操作者指示开始红外通信时,按照图3的步骤S2至14所说明的连接处理步骤执行与通信设备2的连接处理(S24)。 
接着,如果连接成功建立(S25的判断结果为“是”),基于上层处理部101、LAP层处理部100和下层处理部102进行连接处理时所依据的协议进行通信(S26)。 
然后,在通信结束后,基于上层处理部101、LAP层处理部100和下层处理部102进行连接处理时所依据的协议进行连接断开处理(S27),并结束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以及作为从站的通信设备是能够进行红外通信的通信设备即可,例如,便携式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C、电视机、数字照相机、打印机等。 
例如,本发明的通信设备适用于这样的便携式电话机,即:以红外通信方式向从站发送通过便携式电话网络从其他便携式电话机接收到的邮件数据和图像数据等的便携式电话机。另外,例如,本发明的通信设备适用于以红外通信方式向从站发送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的数字照相机等拍摄装置。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所收发的数据可 以是文本数据、音频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或者是上述的组合,并且不限于特定格式的数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信设备1作为主站进行动作的情况。此外,通信设备1还可以具有作为从站进行动作的功能。 
此外,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如下表述。 
(1)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发现包发送部,用于搜索通信对方设备,该通信对方设备支持需要进行设备发现处理的第1协议;第1连接包发送部,用于进行基于第1协议的连接:第2连接包发送部,用于进行基于第2协议的连接,该第2协议不需要进行设备发现处理;接收部;以及发送指示部,其中,当发送指示部指示进行发送时,设备发现包发送部发送设备发现包;在接收到其他通信设备对已由上述设备发现包发送部发送的设备发现包作出的响应后,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连接包;在未接收到其他通信设备对上述设备发现包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基于第2协议的连接包。 
(2)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可在上述(1)所述的通信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成为:第1协议是IrDA协议,第2协议是IrSimple协议。 
(3)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可在上述(1)所述的通信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成为:具备消息提示部,在发送设备发现包之前,通过该消息提示部进行信息提示以提醒操作者将通信对方装置设置成可接收状态。 
(4)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包括:设备发现包发送步骤,用于搜索通信对方设备,该通信对方设备支持需要进行设备发现处理的第1协议;第1连接包发送步骤,用于进行基于第1协议的连接:第2连接包发送步骤,用于进行基于第2协议的连接,该第2协议不需要进行设备发现处理;接收步骤;以及发送指示步骤,其中,当在发送指示步骤中指示进行发送时,在设备发现包发送步骤发送设备发现包;在接收到其他通信设备对已在上述设备发现包发送步骤发送的设备发现包作出的响应后,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连接包;在未接收到其他通信设备对上述设备发现包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基于第2协议的连接包。 
最后,主控制部10可如上述那样利用CPU并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逻辑构成。在通过软件实现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具有:执行以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中央处理器);存储上述控制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的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向上述通信设备1提供其中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即,上述通信设备1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上述通信设备1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上述程序代码,由此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带、盒式带等的带类、包括软盘、硬盘等磁盘以及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的卡类或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通信设备1可以连接通信网络,借助于通信网络供给上述程序代码。作为上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电缆、USB电缆、电力线、电缆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的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terrestrial digital net)等的无线通信。另外,即使是通过电子传输而实现了上述程序代码的、载置于载波的计算机数字信号的形态,也可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通过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所示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协议控制部,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部,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部,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协议控制部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协议控制步骤,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 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步骤,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步骤,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2协议控制步骤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主站切换基于第1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和基于第2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尝试建立连接,使得无论从站支持第1协议还是支持第2协议都能够与其建立连接。另外,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1协议的情况下,从站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此外,(a)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2协议的情况下,或者,(b)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的情况下,即使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从站也不会对该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因此,能够对其后发送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如果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第2连接请求命令后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那么,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从站就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 
所以,主站在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而非初始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由此,从站就能可靠地进行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2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所以,主站能够与从站可靠地进行连接。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设备或通信方法,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可靠地进行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构成为:具备消息提示部,该消息提示部在上述协议切换部使上述第1协议控制部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前对用于提醒操作者将从站设置成可接收状态的预定消息进行提示。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通信设备初始发送设备发现命令之前,能够提示用于提醒操作者将从站设置成可接收状态的消息。 
因此,操作者按照所提示的消息预先将上述从站设置成可接收状态,从而可防止上述从站在接收上述初始发送的设备发现命令时发生接收失败,由此能够对上述初始发送的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可靠的响应。尤其是,在从站是错误响应发送设备的情况下,如果初始发送的设备发现命令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将导致对其后接收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错误响应。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通过使操作者按照所提示的消息预先将上述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设置成可接收状态,从而能够对上述初始发送的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可靠的响应。 
由于从站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可靠的响应,因此,上述通信设备能够与上述从站进行可靠的连接。尤其是,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可靠的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构成为:上述第1协议为IrDA协议,上述第2协议为IrSimple协议。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通信设备对作为基于IrDA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的XID命令和作为基于IrSimple协议的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进行切换以尝试进行连接,使得无论从站支持IrDA协议还是支持IrSimple协议均能与该从站建立连接。此外,由于上述通信设备初始发送上述XID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IrDA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XID命令作出响应。此外,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IrSimple协议的情况下,或者,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IrDA及IrSimple这两种协议的情况下,即使上述通信设备初始发送上述XID命令,从站也不会对该XID命令进行响应,因此,能够对其后发送的SNRM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如果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SNRM命令后发送基于IrDA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那么,由于上述通信设备初始发送XID命令,因此,从站就能够对该XID命令作出响应。 
所以,在上述通信设备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上述协议切换部使第1协议控制部初始发送作为IrDA设备发现命令的XID命令而非使第2协议控制部初始发送作为IrSimple连接请求命令的SNRM命令,由此,从站就能可靠地进行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IrSimple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IrDA协议及IrSimple协议并优先IrSimple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因此,上述通信设备能够与从站进行可靠的连接。尤其是,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基于IrDA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可靠的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特征在于:搭载有上述通信设备并利用该通信设备发送数据,该数据是从借助于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通信设备获得的数据。 
因此,上述便携式电话机能够向从站、尤其是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可靠地发送数据,该数据是从借助于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便携式电话机获得的数据。 
上述通信设备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部进行动作从而由计算机所实现上述通信设备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上述通信设备也可以由具备上述各部的作用的通信电路来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与从站进行通信连接时,能够对第1协议和第2协议进行切换,其中,第1协议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为实现基于第1协议的数据通信而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为实现基于第2协议的数据通信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在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当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时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在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被发送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送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2连接请求。 
根据上述结构,主站能够对基于第1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和基于第2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进行切换。另外,无论从站支持第1协议还是第2协议,主站在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1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此外,(a)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2协议的情况下,或者,(b)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的情况下,从站不对主站发送的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但是能够对其后发送来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即使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时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由于主站先于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从站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 
因此,主站在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先于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由此,从站能可靠地作出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2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从而,主站能够与从站进行可靠的连接。尤其是,根据上述通信设备或通信方法,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进行可靠的连接。 
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一种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1协议控制部,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部,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部,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使上述第1协议控制部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在该设备发现命令被发送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协议控制部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协议控制步骤,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第2协议控制步骤,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协议切换步骤,在进行与从站的通信连接时,通过上述第1协议控制步骤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在该设备发现命令被发送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2协议控制步骤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 
根据上述结构,主站切换基于第1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和基于第2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尝试建立连接,使得无论从站支持第1协议还是支持第2协议都能够与其建立连接。另外,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1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此外,(a)在从站按照规定只支持第2协议的情况下,或者,(b)在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的情况下,即使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从站也不会对该设备发现命令进行响应,因此,能够对其后发送来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作出响应。另外,如果从站是一种在初始接收到第2连接请求命令后发送基于第1协议的响应作为回复的错误响应发送设备,那么,由于主站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因此,从站也能够对上述设备发现命令作出响应。 
所以,主站在与下述任意一种情况的从站进行连接时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而非初始发送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由此,从站就能可靠地进行响应,即: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2协议;从站按照规定支持第1及第2协议并优先第2协议;从站为错误响应发送设备。 
所以,主站能够与从站可靠地进行连接。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设备或通信方法,能够基于第1协议与错误响应发送设备可靠地进行连接。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特别适用于具有光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诸如笔记本电脑、PDA、便携式电话、数字照相机等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 

Claims (5)

1.一种通信设备,其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协议控制部,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基于第一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基于第一协议的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
第2协议控制部,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所述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基于第二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
协议切换部,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使上述第2协议控制部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消息提示部,在上述协议切换部使上述第1协议控制部初始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前,提示预定的信息以提醒将从站设定为可接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协议是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协议,上述第2协议是IrSimple协议。
4.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作为与从站进行通信的主站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协议控制步骤,在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基于第一协议的设备发现命令后接收到从站对该设备发现命令作出的响应的情况下,发送基于第一协议的第1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
第2协议控制步骤,不发送用于确认是否存在从站的所述设备发现命令,而发送基于第二协议的第2连接请求命令以进行连接处理;以及
协议切换步骤,在上述第2连接请求命令之前发送上述设备发现命令后的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对该设备发现命令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2协议控制步骤发送该第2连接请求命令。
5.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并利用该通信设备发送数据,该数据是从借助于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通信设备获得的数据。
CN2007800384423A 2006-10-16 2007-10-04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1981A JP4219950B2 (ja) 2006-10-16 2006-10-16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携帯電話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81981/2006 2006-10-16
PCT/JP2007/069489 WO2008047611A1 (fr) 2006-10-16 2007-10-04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circuit de communication, téléphone mobile, programm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lisible par ordinateur avec programme enregistré sur celui-ci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3937A CN101523937A (zh) 2009-09-02
CN101523937B true CN101523937B (zh) 2013-05-08

Family

ID=3931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84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937B (zh) 2006-10-16 2007-10-04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86646B2 (zh)
JP (1) JP4219950B2 (zh)
CN (1) CN101523937B (zh)
TW (1) TWI355162B (zh)
WO (1) WO20080476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9540B1 (ko) * 2004-08-06 2008-11-19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신기, 수신기, 통신시스템, 통신방법, 통신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독취가능한 기록매체
KR100902341B1 (ko) * 2005-01-28 2009-06-12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통신기기, 통신시스템, 통신방법, 통신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독취가능한 기록매체, 통신회로
CN101964705B (zh) * 2005-01-28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US7787391B2 (en) * 2005-01-28 2010-08-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US8051182B2 (en) * 2005-01-28 2011-11-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WO2007055326A1 (ja) * 2005-11-10 2007-05-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219950B2 (ja) 2006-10-16 2009-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携帯電話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EP2160030B1 (en) * 2008-08-27 2016-12-21 Irdeto B.V. Multi-vendor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JP2010157922A (ja) * 2008-12-26 2010-07-15 Canon Inc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53893B2 (ja) * 2009-01-15 2013-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間接続方法
WO2011161787A1 (ja) * 2010-06-23 2011-12-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BR112015000325B1 (pt) * 2012-07-10 2022-08-23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Método para controle de uma luminária de uma rede de iluminação compreendendo uma pluralidade de luminárias e dispositivo para controle de uma saída de uma luminária em uma rede de iluminação
US20150091496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Blackberry Limited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a device under charge
JP7003649B2 (ja) * 2017-12-27 2022-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2803A (zh) * 1996-01-16 1999-03-31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IrDA兼容系统的事务处理支持
CN1764129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防止多个主机的异步arp高速缓存中毒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6866B2 (ja) 1978-04-28 1983-08-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応答制御方式
JPS5856200A (ja) 1981-09-30 1983-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手書文字情報の伝送方式
JPS6229238A (ja) 1985-07-29 1987-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調歩同期式シリアルデ−タの送受信装置
JPH0683253B2 (ja) 1985-09-05 1994-10-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ツト交換方式
JPS62261253A (ja) 1986-05-07 1987-1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ドレス整合方式
JP2655404B2 (ja) 1987-07-28 1997-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の実装方法
US4957348A (en) * 1989-03-21 1990-09-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multiple communication modes
JP2902776B2 (ja) * 1990-11-29 1999-06-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Isdn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DE69132460T2 (de) * 1990-11-29 2001-03-15 Fujitsu Ltd ISDN-Schnittstellenschaltung
JPH0563749A (ja) * 1991-09-02 1993-03-12 Hitachi Ltd マルチプロトコル通信制御装置
DE4131133B4 (de) * 1991-09-19 2005-09-0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in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n
JPH0670383A (ja) 1992-08-21 1994-03-11 Toshiba Corp 赤外線送受信システム
US5515508A (en) * 1993-12-17 1996-05-07 Taligent, Inc. Client serv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including a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protocol stack
JP3161910B2 (ja) * 1994-07-26 2001-04-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5557634A (en) * 1994-10-14 1996-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directed infrared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FI97659C (fi) * 1995-01-13 1997-01-27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laite virran säästämiseksi infrapuna-tiedonsiirrossa
JP3324671B2 (ja) 1995-05-16 2002-09-1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6188431B1 (en) * 1996-02-17 2001-02-13 Casio Computers Co., Lt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still cameras
JP3759233B2 (ja) * 1996-04-19 2006-03-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光通信用デバイス
US5752163A (en) * 1996-08-30 1998-05-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e-way receiver operation from a two-way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698833B2 (ja) * 1996-09-20 2005-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
CA2216980C (en) * 1996-10-04 2001-09-25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842422B2 (ja) * 1996-12-11 1999-01-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装置
US6728774B1 (en) * 1997-01-15 2004-04-27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Transaction support for IRDA-compatible systems
JPH10289180A (ja) * 1997-02-12 1998-10-27 Canon Inc 通信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SG101460A1 (en) * 1997-02-14 2004-01-30 Canon Kk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DE69840972D1 (de) * 1997-02-14 2009-08-27 Canon Kk 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und Vorrichtung zur Bildverarbeitung
JP3439320B2 (ja) 1997-05-08 2003-08-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方法、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H1115761A (ja) * 1997-06-02 1999-01-2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赤外線通信機能を持つ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482103B2 (ja) * 1997-07-29 2003-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赤外線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658480B2 (en) * 1997-10-14 2003-12-02 Alacritech, Inc. Intelligent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ed protocol processing
US6178181B1 (en) * 1997-12-01 2001-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ing system 7(SS7) telecommunications messages over data networks
US6907013B1 (en) * 1997-12-17 2005-06-14 Infracom, Lt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link
US6256296B1 (en) * 1997-12-17 2001-07-03 Yaron Ruziak Network communications link
ATE345607T1 (de) 1997-12-17 2006-12-15 Ltd Infra-Com Netzwerk-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US6735245B1 (en) * 1998-01-09 2004-05-11 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Co., Ltd. Activation of multiple XDSL modems with channel probe
JP3847952B2 (ja) 1998-05-01 2006-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00010745A (ja) 1998-06-17 2000-01-14 Toshiba Corp 印刷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3005525B2 (ja) * 1998-07-15 2000-01-31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945034B2 (ja) 1998-08-25 2007-07-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0101605A (ja) 1998-09-24 2000-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赤外線通信装置、赤外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6347339B1 (en) * 1998-12-01 2002-0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Detecting an active network node using a login attempt
JP2000184467A (ja) 1998-12-15 2000-06-30 Sharp Corp 赤外線通信装置
JP3552199B2 (ja) 1998-12-28 2004-08-11 株式会社東芝 機器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ノード
JP3180790B2 (ja) 1998-12-28 2001-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赤外線非接続型オブジェクト交換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492229B2 (ja) * 1999-03-12 2004-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
GB2349949B (en) 1999-05-14 2003-03-05 Taylor Hobson Ltd Metrological instrument
JP2000332688A (ja) 1999-05-17 2000-11-30 Sharp Corp 光空間伝送装置
JP2000349782A (ja) * 1999-06-08 2000-12-15 Nec Corp 赤外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赤外線送受信方法
US6812881B1 (en) * 1999-06-30 2004-11-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System for remote communication with an addressable target using a generalized pointing device
JP3374798B2 (ja) * 1999-08-23 2003-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赤外線通信機能付き携帯無線端末とその通信方法
JP2001083948A (ja) 1999-09-13 2001-03-30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3718091B2 (ja) 1999-11-16 2005-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搭載無線通信装置
FI110831B (fi) * 1999-12-31 2003-03-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tiedonsiirron tehostamiseksi ja tiedonsiirtoprotokolla
JP2001202281A (ja) * 2000-01-19 2001-07-27 Sony Corp 記録方法及び装置、転送方法及び装置、再生方法及び装置、記録媒体
JP2001308955A (ja) 2000-04-20 2001-11-02 Sharp Corp 伝送方法
JP3466998B2 (ja) * 2000-07-06 2003-11-17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509527A (ja) * 2000-09-18 2004-03-2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写真スライドショープロジェクターとしての独立型モニター
JP2002135260A (ja) 2000-10-20 2002-05-10 Canon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無線装置、受信無線装置、伝送レート変更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158730A (ja) 2000-11-17 2002-05-31 Sony Corp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MXPA03004784A (es) * 2000-11-28 2004-12-03 Swivel Technologies Ltd Metodo y sistema de transferencia segura de archivos.
US20020065065A1 (en) * 2000-11-30 2002-05-30 E. Michael Lunsfo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pplying line of sight IR selection of a receiver to implement secure transmission of data to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via an RF link
US6973023B1 (en) * 2000-12-30 2005-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over a network employing centralized control
JP3737033B2 (ja) 2001-01-24 2006-0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交換システム
JP3636667B2 (ja) 2001-01-30 2005-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US6842433B2 (en) * 2001-04-24 2005-01-11 Widera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 computerized distributor to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US6839564B2 (en) * 2001-04-25 2005-01-04 Nokia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database data
GB2375626A (en) * 2001-05-18 2002-11-20 Reuters Ltd Financial market trading system
CA2388938C (en) * 2001-06-08 2010-05-04 The Distributions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ip full service
US20030083503A1 (en) * 2001-06-20 2003-05-01 Frantz Doug E. Synthesis of acylated keto amides from sulfonyl amides
JP2003008553A (ja) * 2001-06-22 2003-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信機、受信機、送受信機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30093503A1 (en) 2001-09-05 2003-05-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System for controling medical instruments
US7174130B2 (en) * 2001-09-12 2007-02-06 Agere Systems Inc.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during BLUETOOTH pairing
JP3668170B2 (ja) * 2001-09-20 2005-07-0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3101554A (ja) 2001-09-21 2003-04-04 Sony Corp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3871113B2 (ja) 2001-09-28 2007-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確立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係るプログラム
JP3959487B2 (ja) * 2001-11-08 2007-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TW506594U (en) * 2001-12-11 2002-10-1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Self-service photograph printing device
JP2003218936A (ja) 2002-01-18 2003-07-31 Nissan Motor Co Ltd 可変長メッセージの送受信方法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JP2003258880A (ja) 2002-03-01 2003-09-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ノード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03263403A (ja) 2002-03-07 2003-09-19 Canon Inc オブジェクト交換装置及びオブジェクト受信方法
US7305007B2 (en) * 2002-03-07 2007-12-04 Broadcom Corporation Receiver-aided set-up request routing
US7007103B2 (en) * 2002-04-30 2006-02-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offload a network stack
US7480312B2 (en) * 2002-08-19 2009-01-20 Tehuti Networks Ltd. Network traffic accelerator system and method
US8032412B2 (en) * 2002-08-27 2011-10-04 Unisys Corporation Collecting and paying micropayments for internet and wireless purchase of copyright material
JP4201550B2 (ja) * 2002-08-30 2008-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負荷分散装置
JP2004104441A (ja) 2002-09-09 2004-04-02 Ricoh Co Ltd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7014374B2 (en) * 2002-09-25 2006-03-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performing pre-communication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US6705273B1 (en) * 2002-09-30 2004-03-16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mbustion chamber
US7363534B1 (en) * 2002-09-30 2008-04-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teful switch-over in a high-availability point to point system
JP3857210B2 (ja) * 2002-10-18 2006-12-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情報再生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US7411974B2 (en) * 2002-11-14 2008-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ate shaping
JP2004177586A (ja) 2002-11-26 2004-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通信端末、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JP4108495B2 (ja) 2003-01-31 2008-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局発見処理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GB0307861D0 (en) * 2003-04-04 2003-05-14 Mitel Network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da to pda communication using a network portal
TW200425690A (en) * 2003-05-13 2004-11-16 Benq Corp A header format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JP3996870B2 (ja) 2003-05-13 2007-10-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データ通信開始方法および無線データ通信装置
US20050014468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Juha Salokannel Scalable bluetooth multi-mode radio module
US7474677B2 (en) * 2003-08-12 2009-01-06 Bose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ng
JP2005070832A (ja) * 2003-08-22 2005-03-17 Sharp Corp 電子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TWI296083B (en) * 2003-09-29 2008-04-21 Sharp Kk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host-side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b system,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7366532B2 (en) * 2003-10-09 2008-04-29 Motorola, Inc. Group call management through receive/transmit synchronization
JP2005143086A (ja) * 2003-10-17 2005-06-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検知方法および移動端末
JP4335090B2 (ja) * 2004-05-14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装置
JP4597583B2 (ja) * 2004-05-31 2010-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100869540B1 (ko) * 2004-08-06 2008-11-19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신기, 수신기, 통신시스템, 통신방법, 통신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독취가능한 기록매체
WO2006049235A1 (ja) * 2004-11-04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インタフェース通信装置、端末、および経路切替方法
US20060143455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Gitzinger Thomas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pairing
US8051182B2 (en) * 2005-01-28 2011-11-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EP1848178A4 (en) * 2005-01-28 2013-12-04 Sharp Kk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JP4563201B2 (ja) 2005-01-28 2010-10-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
KR100902341B1 (ko) * 2005-01-28 2009-06-12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통신기기, 통신시스템, 통신방법, 통신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독취가능한 기록매체, 통신회로
CN101964705B (zh) * 2005-01-28 2012-08-08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通信电路
US7787391B2 (en) * 2005-01-28 2010-08-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US8265069B2 (en) * 2005-06-23 2012-09-1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stablishing a transport-level connection with a server located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and/or firewall
KR101114688B1 (ko) * 2005-07-29 2012-0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통신 단말기 리모콘 장치 및 그 기능 수행 방법
JP4642617B2 (ja) * 2005-09-16 2011-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機器、電子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WO2007055326A1 (ja) * 2005-11-10 2007-05-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219950B2 (ja) 2006-10-16 2009-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携帯電話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141252A (ja) * 2006-11-29 2008-06-19 Sharp Corp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141253A (ja) * 2006-11-29 2008-06-19 Sharp Corp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2803A (zh) * 1996-01-16 1999-03-31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IrDA兼容系统的事务处理支持
CN1764129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防止多个主机的异步arp高速缓存中毒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55162B (en) 2011-12-21
US20090190502A1 (en) 2009-07-30
TW200835208A (en) 2008-08-16
JP4219950B2 (ja) 2009-02-04
CN101523937A (zh) 2009-09-02
US7986646B2 (en) 2011-07-26
JP2008099217A (ja) 2008-04-24
WO2008047611A1 (fr) 200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3937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便携式电话机
CN101073276B (zh) 优化的一键通呼叫建立
CN102130707B (zh) 无线通信装置
US20130115932A1 (en) Transferring an active call to another device
JP2010519863A (ja) 近接に基づいてマルチキャストグループを生成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229586A (zh) 使用选择性的无线通信格式来提供数据传递的通信系统和有关的方法
WO2008045586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target network for a multi-mode device
CN101843124A (zh) 使用通过rfid接收的配置数据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参数的协商
CN102497221A (zh) 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EP2941058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833345A (zh) 一种设备间共享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732335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PoC communication
US10477415B1 (en) Portable cellular network system
CN110399112A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3138806A (zh) 连接建立方法、连接建立模块和终端设备
US758070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1409871A (zh) 一种远程遥控方法、系统和遥控装置
CN109496441A (zh) 基于物物直连建立单播连接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56730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06550314A (zh)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呼叫转移方法
CN101262480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以及移动电话
KR101874087B1 (ko) 무선 태그를 이용한 통화 기능 제어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9639867A (zh) 一种终端本体、显示屏模组、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8696547A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Yoon et al. A new simple Wi-Fi direct connection method using NFC on remote control and DTV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