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0777A -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0777A
CN101490777A CNA2007800267650A CN200780026765A CN101490777A CN 101490777 A CN101490777 A CN 101490777A CN A2007800267650 A CNA2007800267650 A CN A2007800267650A CN 200780026765 A CN200780026765 A CN 200780026765A CN 101490777 A CN101490777 A CN 101490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top
main body
fibre layer
reinforcing fibr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67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胁坂雅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arro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arr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arr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arro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8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f rectilinearly movable switch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778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article consisting of a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porous, brittle
    • B29C45/14786Fibrous material or fibre containing material, e.g. fibre mats or fibre reinforc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778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article consisting of a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porous, brittle
    • B29C45/14811Multilayered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Colou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6Knobs or handles, push-buttons, grips
    • B29L2031/466Keypads, keyto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1Increasing rigidity; Anti-cree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44Injection moulding
    • H01H2229/047Preformed layer in mou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键顶(1)及其制造方法,该键顶使用于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按钮开关,形成为在树脂制的键顶主体的表面、背面或内部的至少任一部位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结构。这样的键顶通过用模具挤压由均为片状的树脂材料及加强纤维层构成的层叠件,以与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成形键顶主体而制造。通过加强键顶主体,能够实现其薄型化,其结果,能够实现制造的容易化及低成本化,同时还能够实现设计性的提高。

Description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移动电话或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ce)等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按钮开关(还称为键片)中使用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实现了薄型化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以往开始,移动电话或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等便携用电子设备具备作为操作部的按钮开关。例如,通常的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形成为在硅酮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键座上以规定的配置接合了多个键顶的结构。
近年来,对便携用电子设备正在要求进一步的紧凑化,从而为了有助于其,提出了对构成按钮开关的键顶进行小型化或薄型化的技术。例如,在特开2006—108003号(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具备具有向上方突出而形成的键顶部的基材薄膜和在键顶部的内侧形成的键顶主体(芯材部),并将键顶主体的底面形成于基材薄膜的底面的上方侧的键顶(按钮开关用罩部件)。
在这样的以往的键顶中,通过将键顶主体的底面形成于基材薄膜的底面的上方侧,将在该键顶主体的底面上设置的突起部(用于使接点接触的按键)的位置向上方侧转移。由此,使基材薄膜和电路基板的间隔变得更窄,从而实现便携用电子设备的薄型化。
另外,随着键顶的小型化、薄型化的推进,通过以往的网板印刷或填塞印刷(pad print),难以向小面积的键顶主体(或覆盖其的树脂薄膜)实施使用了多彩的颜色、文字、数字、符号、图案等高级别的装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特开2002—197932号(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键顶主体和透过性树脂薄膜之间形成了使用彩色打印机用多色微小点来描绘的图形印刷层的键顶(片状键顶)。
在这样的以往的键顶中,能够利用基于微小印刷的全彩印刷,将多彩的颜色、文字、图形、图案等一并印刷于小面积部分,因此,能够将在以往的网板印刷或填塞印刷中难以进行的深浅或色彩清晰地显示。
进而,这些以往的键顶均通过将熔融的树脂材料喷射填充于模具,将芯材部或键顶主体与基材薄膜或透明树脂薄膜一体地成形的注塑成形来制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8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7932号公报
然而,在移动电话用键顶中,通常需要由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材料构成的键顶主体具备充分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湿性及耐冲击性等各种特性,在上述以往的键顶中,在足够具有这些特性的同时,对于薄型化键顶主体方面存在一定的极限。
即,上述以往的键顶均形成为用膜厚100~125μm左右的聚碳酸酯、聚酯或聚酰胺制的合成树脂薄膜被覆了聚碳酸酯制的键顶主体的表面的结构,合成树脂薄膜存在如下问题,即:除了增大薄型化了的键顶主体的壁厚之外,丝毫不加强键顶主体,在单纯地薄型化键顶主体的情况下,相应地导致键顶主体的强度降低。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键顶中,即使局限于利用所谓网板印刷、填塞印刷或基于彩色打印机的微小印刷的图形机构进行的装饰,而使用任意印刷方法进行装饰的情况下,也存在以下问题,即:在键顶主体的极小的面积的范围内,只是图形等精细度少有不同,就欠缺装饰的新颖性。尤其,即使基于彩色打印机的微小印刷,也不能进行能够改变至键顶主体的质感的新颖装饰。
进而,在作为上述以往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注塑成形中,存在以下问题,即:成形时的熔融树脂的填充不良、焊缝的产生引起的破裂或外观不良等,导致难以制造薄型化的键顶主体。除此之外,在短时间内进行产品型号改变的移动电话等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频繁制作使用于注塑成形的高精度的模具,还存在模具的制作所花费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加强键顶主体,能够实现其薄型化,其结果,能够实现制造的容易化及低成本化,同时还能够实现设计性的提高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键顶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键顶,其使用于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按钮开关,其中,在树脂制的键顶主体的表面、背面或内部的至少任一部位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纤维层。
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片状加强纤维层配置于模具的型腔内的工序;向所述模具的型腔内喷射出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式是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均为片状的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以相互层叠的状态供给的工序;将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和模具的至少一方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工序;用所述模具挤压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式是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成为规定壁厚的方式将树脂材料涂敷于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或使所述树脂材料浸渗于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工序;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而形成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成一体的树脂片材的工序;用模具挤压所述树脂片材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本发明的键顶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使用于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按钮开关的键顶,形成为在树脂制的键顶主体的表面、背面或内部的至少任意一个部位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知,通过利用由织布或无纺布构成的加强纤维层加强键顶主体,能够实现其薄型化。另外,能够薄型化键顶主体的结果,是能够通过挤压加工片状树脂材料而制造键顶,从而能够实现制造的容易化及低成本化。
进而,通过在键顶主体上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加强纤维层,能够使键顶具有与以往的印刷或涂装完全不同的纤维的质感,还能够提高键顶的设计性。
在此,作为形成加强纤维层的纤维材料,包括能够加强键顶主体的天然或合成的所有纤维。在重视键顶的加强效果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碳纤维、吉布乐(ケブラ—)(注册商标)、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另外,在重视键顶的设计性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染织、混用、混纺等自由度高的聚酯纤维、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吗啉(モルフオ)纤维(层叠了聚酯和尼龙(注册商标)的纤维)等有机纤维。进而,加强纤维层只要是能够在键顶主体的表面、背面或内部形成层,就可以由织布、无纺布或切断纤维(cut fibre)的任一种方式构成。
除此之外,加强纤维层为“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是指将加强纤维层以能够成为键顶的外观结构要件的状态而设置的意思,例如,广泛地包括:在键顶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在无色或有色透明的键顶主体的背面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在具有开口、透孔、冲孔部分的键顶主体的背面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等。
优选多个所述键顶主体以规定的布置而配设于片状所述加强纤维层。
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则例如像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一样,在以规定的布置配设多个键顶的情况下,能够预先以规定的布置同时成形多个键顶,在之后的加工工序中,能够将这些多个键顶作为一个整体来操作,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进行键顶的制造及按钮开关的组装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键顶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由于加强纤维层的柔软性而导致在各键顶主体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动作,因此,能够以用加强纤维层连接各键顶主体的状态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还有,切断加强纤维层,分离为各个键顶而使用也可。
优选形成为在具有柔韧性的树脂片上以规定的布置一体地配设了多个所述键顶主体的键顶主体组,并且在该键顶主体组设置有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的结构。
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形成为以规定的布置一体地配设多个键顶的片状键顶,与上述相同地,在之后的加工工序中,能够将多个键顶作为一体来操作,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制造键顶及按钮开关。
另外,在利用树脂片的柔韧性或在树脂片上形成狭缝而能够将各键顶独立地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将键顶主体组分离为各个键顶的情况下,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
优选形成为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及所述加强纤维层具有透光性的构造。
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则通过使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具有透光性,即使在这些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背面或内部的任一方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该加强纤维层。
另外,通过使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及加强纤维层都具有透光性,例如在将该键顶使用于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的情况等下,能够从背面侧照亮键顶,使数字等显示发光,从而能够视觉辨认。
在此,“具有透光性”在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情况下,在这些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背面或内部设置有加强纤维层时,具有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该加强纤维层的程度的透光性即可,例如,包括利用无色、有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来形成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情况。另外,关于加强纤维层,即使为织布、无纺布或切断纤维的任一种方式的情况下,也通常在纤维相互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因此,认为原则上具有透光性。进而,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及加强纤维层的透光性可以是对其全部或一部分来说的。例如,形成为使在键顶显示的数字、文字、符号等显示部分、与此相反的显示部分以外的部分具有透光性的结构也可。
优选形成为在所述加强纤维层印刷有花纹。
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则能够使键顶具有纤维的质感,同时能够实施以往以来所进行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多种多样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案等高级别的装饰,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键顶的设计性。
在此,印刷于加强纤维层的“花纹”除了包括在点、线、图或分色等社会通用概念上的花纹之外,无论在便携用电子设备的功能上必要或不需要与否,包括所有的显示,例如,即使为其自身完全没有图案化或装饰化的文字、数字、符号等,也只要是可装饰键顶,就广泛地将其包括。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之一的实施方式是上述任一项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片状所述加强纤维层配置于模具的型腔内的工序;向所述模具的型腔内喷射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方法可知,通过嵌入了加强纤维层的注塑成形,在与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成形的同时,能够将加强纤维层容易地一体化在其表面或背面,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制造本发明的键顶。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形包括:将加热流动化的树脂材料向模具内喷射而冷却固化的情况、将热固化性的树脂材料向模具内喷射并加热固化的情况、将紫外线等光固化性树脂材料向模具内喷射并利用光照射使其固化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是上述任一项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均为片状的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相互层叠的状态供给的工序;将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和模具的至少一方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工序;用所述模具挤压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方法可知,由于利用加强纤维层实现了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薄型化,其结果,能够进行键顶的挤压加工,在与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成形的同时,能够将加强纤维层容易地一体化在其表面或背面。由此,能够实现键顶的制造的容易化及低成本化。
例如,能够在一系列的生产线上连续进行所谓的片状树脂材料及纤维材料的供给、两个材料的层叠、树脂材料的加热、挤压加工、键顶的装饰、各键顶的分离等工序,能够高效良好地大量生产键顶。另外,在挤压加工中,不要求向模具注塑成形程度的高精度,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是上述任一项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成为规定壁厚的方式将树脂材料涂敷于片状所述加强纤维层或使所述树脂材料浸渗于片状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工序;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而形成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成一体的树脂片材的工序;用模具挤压所述树脂片材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方法可知,能够进行键顶的挤压加工,并且能够将树脂材料涂敷或浸渗于加强纤维层,由此,能够在键顶主体或键顶主体组的内部设置加强纤维层,从而能够保护加强纤维层使其在键顶操作时不受外部冲击。由此,在便携用电子设备的长期使用中,能够维持键顶的耐久性及设计性。
优选在上述任一项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将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或成一体的所述键顶主体组按各个所述键顶主体分离而形成为多个键顶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方法可知,通过作为以规定的布置一体化多个键顶主体的键顶主体组来操作,能够大幅度提高在树脂材料的成形后进行的加工工序、例如,各个键顶的装饰、树脂涂敷、按钮开关的组装等中的作业效率。还有,若最后将键顶主体组按各个键顶主体分离,则能够高效良好地制造多个键顶。
根据本发明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可知,通过利用加强纤维层加强键顶主体,能够实现其薄型化。另外,能够进行键顶主体的薄型化,其结果,能够挤压加工片状的树脂材料而制造键顶,从而能够实现制造的容易化及低成本化。进而,通过在键顶主体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加强纤维层,能够使键顶具有与以往的印刷或涂装完全不同的纤维的质感,从而能够提高键顶的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的立体图,该图1(a)表示各自分离的多个键顶,该图1(b)表示多个键顶通过加强纤维层来连接的状态的键顶片。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流程图。
图3(a)~(g)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
图4(a)~(d)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塑成形工序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图,该图5(a)是俯视图,该图5(b)、(c)均为相同图(a)的A—A剖面图,该图5(b)表示在键顶主体的表面侧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下的结构,该图5(c)表示在键顶主体的背面侧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下的结构。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流程图。
图7(a)~(i)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
图8(a)~(d)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中的挤压工序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的图,该图9(a)是将树脂材料涂敷或浸渗于加强纤维层的片状材料的剖面图,该图9(b)是挤压加工了相同图(a)的树脂片材的多个键顶的剖面图,该图9(c)是挤压加工了相同图(a)的树脂片材的键顶片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1—键顶;1a—显示;2、3、4—键顶片;4’—片状材料;10—键顶主体;10’—树脂材料;11—树脂片;11a—狭缝;11b—接合部;101—键顶主体组;20—加强纤维层;31—上模;32—下模;40—表面印刷装置;50、90—冲裁装置;60—输送辊;70—加热装置;81—上挤压模;82—下挤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同时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的立体图,相同图(a)表示各自分离的多个键顶,相同图(b)表示多个键顶通过加强纤维层连接的状态的键顶片。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3(a)~(g)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图4(a)~(d)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中的注塑成形工序的剖面图。
<键顶的结构>
在图1(a)中,本实施方式的键顶1例如使用于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形成为在树脂制的键顶主体10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纤维层20的结构。另外,在各键顶1的表面装饰有数字、字母、符号等各种显示1a。
作为用于形成键顶主体10的树脂材料,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丙烯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及其改性树脂等。
另外,为了能够从背面照亮键顶1,使显示1a发光,从而能够视觉辨认,优选将键顶主体1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作为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具体来说,可以举出聚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等。尤其,适合耐冲击性优越的聚碳酸酯树脂。
另一方面,加强纤维层20通过加强键顶主体10,能够实现键顶1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同时,用于向键顶1赋予纤维的外观及质感,从而提高设计性。通过设置这样的加强纤维层20,能够将键顶主体10的壁厚薄型化为约0.2~0.6mm左右,同时能够提高其强度。
作为形成该加强纤维层20的纤维材料,包括具有在键顶主体10的成形温度下不改性的程度的耐热性,且能够加强键顶主体10的天然或合成的所有的纤维。在重视键顶主体10的加强效果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碳纤维、吉布乐(ケブラ—)(注册商标)、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纤维。
另外,在重视键顶1的设计性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染织、混用、混纺等自由度高的聚酯纤维、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吗啉纤维等有机纤维。进而,也可以使用同时具备对加工充分的耐热性和良好的质感的丝绸、棉布、麻布等天然纤维。
除此之外,加强纤维层20只要是能够在键顶主体10的表面、背面或内部形成层,就可以由织布、无纺布或切断纤维的任一形态而构成。
这样的加强纤维层20只要是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就可以设置于键顶主体10的表面、背面或内部的任意一处。另外,作为将加强纤维层20设置于键顶主体10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在键顶主体10的成形时将树脂材料熔敷于加强纤维层20的方法、预先用粘接剂粘接成为键顶主体10及加强纤维层20的片状材料的方法、在向成为加强纤维层20的片状材料涂敷或浸渗成为键顶主体10的树脂材料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加强纤维层20,通常可以广泛利用在服装或服饰用品等中使用的纤维质地等,因此,通过对该加强纤维层20实施装饰性纹理、颜色、花纹、图案等,能够进一步提高键顶1的设计性。
进而,图1(a)所示的各键顶1在后述的成形工序中,在相同图(b)所示的片状加强纤维层20以通过规定的布置相互连接的状态而一体地成形(将其称为“键顶片2”)。然后,根据组装有各键顶1的未图示的按钮开关的结构等需要,切断加强纤维层20,按各个键顶1、1、1……分离。
但是,在键顶片2的状态下,也利用加强纤维层20的柔软性,能够独立地按动操作各键顶1,因此,以该键顶片2的状态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也可。
<键顶的制造方法>
其次,参照图2~图4,同时说明上述键顶1或键顶片2的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模具30中嵌入加强纤维层20从而注塑成形键顶主体10。
在图4(a)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模具30包括上模31和下模32。上模31形成为可动模,与未图示的液压缸等驱动机构连接。另外,在上模31形成有用于形成键顶1的多个型面31a、31a……。另一方面,下模32为固定模,具有与上模31的各型面31a分别对应的多个浇口32a、32a……。在这些浇口32a的上游侧连接有用于供给加热熔融的树脂材料10’(参照图4(c))的未图示的喷射缸。
[加强纤维层的配置工序]
首先,如图3(a)所示,以将模具30开模的状态,在下模32的水平的型面上配置加强纤维层20(图2的步骤S1)。将该详细情况示出在图4(a)中。上模31的各型面31a位于配置在下模32上的加强纤维层20的上方,下模32的各浇口32a位于下方。该加强纤维层20定位为其纹理、图形、花纹、图案等相对于上模31的各型面31a成为规定位置。
[合模工序]
其次,如图3(b)所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上模31可动,对合上模31和下模32的相互的型面,进行合模(图2的步骤S2)。将该详细情况示出在图4(b)。通过合模,形成用于成形各键顶1的多个型腔C、C……,在各型腔C内局部地嵌入有加强纤维层20。
[键顶的成形工序]
在该状态下,如图4(c)所示,喷射预先加热熔融的树脂材料10’(图2的步骤S3)。喷射出的树脂材料10’经过未图示的直浇口及流槽,从下模32的各浇口32a向各型腔C内以高压填充。由此,在各型腔C内,将加强纤维层20和树脂材料10’一同成形为规定形状,以在片状加强纤维层20的背面侧内包的状态并以规定的布置而形成多个键顶主体10、10……。各键顶主体10和将其内包的加强纤维层20的一部分形成多个键顶1、1……,并且这些键顶1、1……和加强纤维层20的整体形成键顶片2。
在此,在用聚碳酸酯树脂成形键顶主体10的情况下,键顶主体10的壁厚存在管理值为0.5mm左右的极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加强纤维层20加强键顶主体10,因此,即使将键顶主体10薄型化为约0.2mm左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键顶主体10具有充分的强度。
[键顶的冷却工序·开模工序·键顶片的脱模工序]
然后,在模具30内将成形品充分地冷却(图2的步骤S4),如图3(c)所示,使上模31向打开方向移动,进行开模(图2的步骤S5)。其次,运行在上模31中内置的未图示的顶出杆,从而使键顶片2脱模(图2的步骤S6)。
[键顶的装饰工序]
其次,如图3(d)所示,利用未图示的机器手、传送器等,将脱模的键顶片2向表面印刷装置40输送,利用该表面印刷装置40,在各键顶1的表面进行印刷移动电话的操作所需的数字、文字或符号等显示1a(参照图1)(图2的步骤S7)。在该装饰工序中,可以采用激光器、丝网、喷墨等各种印刷方法。
还有,在该装饰工序中,在片状加强纤维层20的表面或背面印刷与移动电话的功能无关的花纹或图形等也可。另外,在该装饰工序中,除了构成加强纤维层的纤维的耐磨损性优越的情况或直接应用纤维自身的触感的情况等之外,对其表面实施用于防止加强纤维层20的损伤、褪色、劣化的UV涂敷。
若该装饰工序结束,则向接下来的切断装饰的键顶片2,按各个键顶1、1……分离的工序(参照图3(f))转移,但如上所述,在以键顶片2的状态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的情况下,在该装饰工序即实现制品(键顶)的完成(参照图3(e))。
[键顶的分离工序]
在另行制造独立的多个键顶1、1……的情况下,如图3(f)所示,将装饰的键顶片2利用未图示的机器手等向冲裁装置50输送。然后,利用该冲裁装置50,一并切断加强纤维层20,将键顶片2的各键顶1如图3(g)所示地一个个分离(图2的步骤S8)。由此,完成组入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的一组键顶1、1……。
<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1或键顶片2可知,通过利用由织布或无纺布构成的加强纤维层20来加强键顶主体10,能够实现其薄型化。
另外,通过在键顶主体10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加强纤维层20,能够使键顶1具有与以往的印刷或涂装完全不同的纤维的质感,还能够实现键顶1的设计性的提高。
进而,通过形成为在片状加强纤维层20以规定的布置配设多个键顶主体10的键顶片2,能够预先以规定的布置同时形成多个键顶1、1……,在之后的加工工序(图2的步骤S6~7)中,能够将这些多个键顶1、1……作为一体操作,能够高效良好地进行键顶1的制造及按钮开关的组装等。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1的制造方法可知,通过嵌入加强纤维层20的注塑成形,能够在与键顶主体10的成形的同时,在其表面容易地一体化加强纤维层20,能够高效良好地制造本发明的键顶1。
还有,在基于上述注塑成形的键顶1的制造方法中,形成了在键顶主体10的表面熔敷加强纤维层20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4(d)所示,可以通过从上模31的型面31a侧向各型腔C内喷射填充树脂材料10’,形成为在键顶主体10的背面熔敷加强纤维层20的结构。在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经由具有透过性的键顶主体10从外部视觉辨认加强纤维层20的纹理等,另外,不需要用于保护加强纤维层20的UV涂敷。
<<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5~8,同时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图,相同图(a)是俯视图,相同图(b)、(c)均为相同图(a)的A—A剖面图,相同图(b)表示在键顶主体的表面侧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下的结构,相同(c)表示在键顶主体的背面侧设置有加强纤维层的情况下的结构。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7(a)~(i)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图8(a)~(d)是表示本键顶的制造方法中的挤压工序的剖面图。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键顶的结构>
在图5(a)中,本实施方式的键顶片3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例如,使用于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地,本实施方式的键顶片3具备:在具有柔韧性的薄的树脂片11上以规定的布置一体成形了多个键顶主体10、10……的键顶主体组101,在该键顶主体组101的表面(参照相同图(b))或背面(参照相同图(c))设置有加强纤维层20。由该加强纤维层20加强的各键顶主体10分别形成与图1(a)所示的结构相同的键顶1。
在后详述,但键顶主体组101的各键顶主体10通过挤压加工树脂片11而形成。为了顺畅地进行由该树脂片11连接的各键顶1的按动操作,在各键顶主体10的四周三边挤压有俯视的情况下为大致U字状的狭缝11a。由此,各键顶1能够将剩余一边的接合部11b作为枢轴柔软地进行按动操作。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键顶主体组101由耐冲击性优越,具有透光性的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在加强纤维层20实施有装饰性纹理、颜色、花纹、图案等,从而提高最终的键顶1或键顶片3的设计性。
还有,上述键顶片3可以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但在制造的各工序中,维持键顶片3的形式,使其操作或加工容易,并且,在最后工序中,切断所有的接合部11b、11b……,分离为图1(a)所示的各自的键顶1也可。
<键顶的制造方法>
其次,参照图6~8,同时说明上述键顶1或键顶片3的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均为片状材料的树脂片11及加强纤维层20以相互层叠的状态进行挤压加工,制造键顶片3。
[片状材料的层叠工序]
如图7(a)所示,在制造生产线的最上游侧设置有均卷绕呈辊状状态的加强纤维层20及树脂片11,利用多个输送辊60夹入从该辊引出的加强纤维层20及树脂片11,以上下层叠的状态,将其向制造生产线的下游侧装置连续地供给(图6的步骤S11)。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层叠工序中,在树脂片11上层叠有加强纤维层20,但不限于此,在树脂片11的下方层叠加强纤维层20也可。在前者的情况下,最终形成图5(b)所示结构的键顶片3,在后者的情况下,最终形成图5(c)所示结构的键顶片3。
[层叠件的加热工序]
其次,如图7(b)所示,将加强纤维层20及树脂片11的层叠件送入加热装置70,将其加热至树脂片11成为软化状态(图6的步骤S12)。作为加热装置70,可以使用将电热器、红外线卤素灯等作为热源的各种加热器,可以为以与树脂片11接触或非接触的形式进行加热的任意方式。还有,不需要一定加热加强纤维层2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考虑在图7(a)所示的卷绕有树脂片11的辊和输送辊60之间配置加热装置70。
加热装置70的加热温度根据树脂片11的壁厚等而不同,但例如,树脂片11是壁厚约1mm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为其热变形温度(加重挠曲温度)即约132℃(1.81MPa)左右。这样,为了使树脂片11充分地软化,根据树脂片11的材质、壁厚、宽度等,控制加热装置70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
还有,在该加热工序中,使用从上下夹入加强纤维层20及树脂片11而加热的结构的加热装置70,在使树脂片11软化的同时,将其熔敷于加强纤维层20。另外,将在接下来的挤压工序中使用的上下挤压模81、82
(参照图7(c))用作加热装置,将加热工序和挤压工序作为单个工序也可。
[键顶片的挤压工序]
其次,如图7(c)所示,将加强纤维层20及加热软化的树脂片11送入上下挤压模81、82之间,用上挤压模81挤压加工载置于下挤压模82的加强纤维层20及树脂片11(图6的步骤S13)。
如图8(a)所示,在上挤压模81设置有用于将各自的键顶1、1……分别成形的多个型面81a、81a……。还有,使上挤压模81朝向下挤压模82下降,将这些型面81a、81a……模压于加强纤维层20及加热软化的树脂片11。
这样,如图8(b)所示,在用上挤压模81的各型面81a以外的面挤压的薄的树脂片11上,形成有以规定的布置配置了多个键顶主体10、10……的键顶主体组101,并且,沿该键顶主体组101的表面的凹凸形状,一体地熔敷加强纤维层20。即,对如图5(b)所示的具备多个键顶1、1……的键顶片3进行挤压加工。
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由聚碳酸酯树脂成形键顶主体10的话,则能够将各键顶主体10的壁厚薄型化至约0.2mm左右,利用加强纤维层20加强这些键顶主体10,因此,能够使薄型化的键顶主体10具有充分的强度。
在此,在上述片状材料的层叠工序(步骤S11,参照图7(a))中,在树脂片11的下方层叠加强纤维层20的情况下,本键顶片3的挤压工序如图8(c)、(d)所示。
在这些附图中,若使上挤压模81朝向下挤压模82下降,则上挤压模81的各型面81a仅对加热软化的树脂片11进行模压。由此,在薄的树脂片11上形成具备多个键顶主体10、10……的键顶主体组101,并且,在该键顶主体组101的平坦的背面一体地熔敷加强纤维层20。即,对如图5(c)所示的具备多个键顶1、1……的键顶片3进行挤压加工。
[键顶片的冷却工序]
在此,在上述的键顶片3的挤压工序(步骤S13)中,将上下挤压模81、82的温度设定为约80℃,这是比在层叠件的加热工序(步骤S12)中加热软化的树脂片11低的温度。因而,通过将上述上挤压模81的模压状态持续至被挤压加工的键顶主体组101的规定的固化时间,从而冷却挤压加工的键顶片3,使其固化(图6的步骤S14)。
[开模工序/键顶片的脱模工序]
然后,如图7(d)所示,使上挤压模81向打开方向移动,进行开模(图6的步骤S15)。其次,运行在上挤压模81内置的未图示的顶出杆,使键顶片3脱模(图6的步骤S16)。
[键顶片的狭缝形成工序]
其次,如图7(e)所示,将脱模的键顶片3利用未图示的传送器或机器手等向冲裁模90输送,利用该冲裁模90,冲裁加工沿键顶片3的各键顶1的四周三边的大致U字状的狭缝11a(参照图5(a))(图6的步骤S17)。
[键顶片的装饰工序]
其次,如图7(f)所示,利用未图示的传送器等将冲裁了狭缝11a的键顶片3向表面印刷装置40输送,利用该表面印刷装置40,在各键顶1的表面印刷移动电话的操作所需的数字、文字或符号等显示1a(参照图1)(图6的步骤S18)。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该装饰工序中,在片状加强纤维层20的表面或背面印刷与移动电话的功能无关的花纹或图形等也可。另外,在该装饰工序中,对其表面实施用于防止加强纤维层20的损伤、褪色、劣化的UV涂敷也可。
若该装饰工序结束,则向接下来的切断装饰的键顶片3,按各个键顶1、1……分离的工序(参照图7(f))转移,但如上所述,在以键顶片3的状态直接组入按钮开关而使用的情况下,在该装饰工序中结束制品(键顶)(参照图7(g))。
[键顶的分离工序]
在另行制造独立的多个键顶1、1……的情况下,如图7(h)所示,将装饰的键顶片3利用未图示的传送器等向冲裁装置50输送。然后,利用该冲裁装置50,一并切断各键顶1的接合部11b(参照图5)及其部位的加强纤维层20,从键顶片3将各键顶1如图7(i)所示地一个个地分离(图6的步骤S19)。由此,完成组入移动电话的按钮开关的一组键顶1、1……。
<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1或键顶片3可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利用加强纤维层20来加强键顶主体10,能够实现其薄型化。
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在键顶主体10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加强纤维层20,能够使键顶1或键顶片3具有与以往的印刷或涂装完全不同的纤维的质感,还能够实现键顶1或键顶片3的设计性的提高。
进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键顶片3的方式中,能够预先以规定的布置同时形成多个键顶1、1……,在之后的加工工序(图6的步骤S14~19)中,能够将这些多个键顶1、1……作为一体操作,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进行键顶1的制造及按钮开关的组装等。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键顶1的制造方法可知,能够挤压加工包含多个键顶1、1……的键顶片3(步骤S13),因此,例如,能够在一系列的生产线上连续进行所谓的均为片状的树脂片11及加强纤维层20的层叠(步骤S11)、树脂片11的加热(步骤S12)、挤压加工(步骤S13)、各键顶1的装饰(步骤S18)、各键顶1的分离(步骤S19)等工序,能够高效良好地大量生产键顶1或键顶片3。另外,在挤压加工中,不要求向模具注塑成形程度的高精度,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尤其,与第一实施方式注塑成形相比,在键顶1或键顶片3的挤压加工中,不需要用于防止软化的树脂材料10’的流动性的恶化引起的填充不良、焊缝等的成形过程中的微调,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制造具有期望的形状精度及尺寸精度的键顶1或键顶片3。
还有,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分别供给树脂片11和加强纤维层20而层叠(步骤S11,参照图7(a)),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准备用粘接剂等层叠固定这些树脂片11和加强纤维层20而成的复合片材,并将其向制造装置的下游侧供给也可。
<<第三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9(a)~(c),同时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键顶及其制造方法的图,相同图(a)是将树脂材料涂敷或浸渗于加强纤维层的片状材料的剖面图,相同图(b)是冲裁加工了相同图(a)的树脂片材的多个键顶的剖面图,相同图(c)是冲裁加工了相同图(a)的树脂片材的键顶片的剖面图。
图9(a)所示的片状材料4’是用于形成本实施方式的键顶1或键顶片4(参照相同图(b)、(c))的原材料,是在片状加强纤维层20的两面例如将紫外线固化树脂之类的树脂材料12涂敷或使树脂材料12浸渗并固化而成的。
例如,利用上述表面印刷装置40装饰(参照图7(f))这样的片状材料4’,然后,利用冲裁装置50进行冲裁加工(参照图7(h)),由此能够形成图9(b)所示的多个键顶1、1……。这样制造的各键顶1形成为在利用冲裁加工而形成的键顶主体10的内部插入设置加强纤维层20的结构。
另外,例如,利用上述上下挤压模81、82,挤压加工图9(a)所示的片状材料4’(参照图7(c)),形成图9(c)所示的一体化了多个键顶1的键顶片4也可。然后,可以利用冲裁装置90,在键顶片4的各键顶1周围冲裁出狭缝(参照图7(e)),利用表面印刷装置40装饰各键顶1(参照图7(f)),制造与图5(a)所示的键顶片3大致相同结构的键顶片4。进而,利用冲裁装置90来冲裁该键顶片4(参照图7(h)),分离为多个键顶1、1……也可。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键顶1或键顶片4及其制造方法可知,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利用加强纤维层20加强键顶主体10,能够实现其薄型化。
另外,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在键顶主体10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加强纤维层20,能够使键顶1或键顶片4具有与以往的印刷或涂装完全不同的纤维的质感,还能够提高键顶1或键顶片4的设计性。
进而,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在键顶片4的方式中,能够预先以规定的布置同时形成多个键顶1、1……,在之后的加工工序中,能够将这些多个键顶1、1……一体地操作,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进行键顶1的制造及按钮开关的组装等。
除此之外,能够通过冲裁加工或挤压加工制造键顶1或键顶片4,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在一系列的生产线上连续进行各种制造工序,从而能够高效良好地大量生产键顶1或键顶片4。另外,在挤压加工中,不要求向模具注塑成形程度的高精度,因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Claims (9)

1.一种键顶,其使用于便携用电子设备的按钮开关,其中,
在树脂制的键顶主体的表面、背面或内部的至少任一部位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的状态设置有加强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顶,其中,
多个所述键顶主体以规定的布置配设于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顶,其中,
形成为在具有柔韧性的树脂片上以规定的布置一体地配设了多个所述键顶主体的键顶主体组,并且在该键顶主体组上设置有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其中,
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及所述加强纤维层具有透光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其中,
在所述加强纤维层印刷有花纹。
6.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将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配置于模具的型腔内的工序;
向所述模具的型腔内喷射具有流动性的树脂材料,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7.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将均为片状的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以相互层叠的状态供给的工序;
将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和模具的至少一方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工序;
用所述模具挤压所述树脂材料及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层叠件,以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的状态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8.一种键顶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以成为规定壁厚的方式将树脂材料涂敷于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或使树脂材料浸渗于片状的所述加强纤维层的工序;
使所述树脂材料固化而形成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成一体的树脂片材的工序;
用模具挤压所述树脂片材而成形所述键顶主体或所述键顶主体组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键顶的制造方法,其中,
然后还包括将与所述加强纤维层接合或成一体的所述键顶主体组按各个所述键顶主体分离而形成为多个键顶的工序。
CNA2007800267650A 2006-07-14 2007-07-13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4907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3626/2006 2006-07-14
JP2006193626A JP2008021568A (ja) 2006-07-14 2006-07-14 キート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0777A true CN101490777A (zh) 2009-07-22

Family

ID=38923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67650A Pending CN101490777A (zh) 2006-07-14 2007-07-13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91266A1 (zh)
EP (1) EP2043120A4 (zh)
JP (1) JP2008021568A (zh)
KR (1) KR20090031851A (zh)
CN (1) CN101490777A (zh)
WO (1) WO200800776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507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
CN103760948A (zh) * 2012-09-11 2014-04-30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输入设备的保护盖
CN105459420A (zh) * 2015-12-15 2016-04-06 原秀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键帽加工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9866A (en) * 2008-08-27 2010-03-01 Pegatron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key assembly thereof
JP5203883B2 (ja) * 2008-10-15 2013-06-05 富士康(香港)有限公司 キーマット及びそのキーマ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203884B2 (ja) * 2008-10-15 2013-06-05 富士康(香港)有限公司 キーマット及びそのキーマットの製造方法
TW201037561A (en) * 2009-04-03 2010-10-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printing method of pattern on key cap, and printing method of pattern on keyboard
US9390869B2 (en) * 2013-03-15 2016-07-12 Logitech Europe S.A. Keyframe modules for a flexible keyboard
CN103660661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在键帽上压印字体的系统和方法
US9694526B2 (en) 2013-03-15 2017-07-04 Apple Inc. Injection mold with multi-axial core inserts
US9384916B1 (en) 2013-10-11 2016-07-05 Google Inc. Keycap with multi-character display
US9588551B1 (en) 2015-09-02 2017-03-07 Apple Inc. Fabric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s
KR102298484B1 (ko) 2016-01-15 2021-09-03 로히니, 엘엘씨. 장치 상의 커버를 통해 후면 발광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209745B2 (en) * 2017-05-01 2019-02-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US11672096B2 (en) * 2020-04-24 2023-06-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amless textile covered enclos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943A (en) * 1971-11-09 1976-05-18 Nippon Gak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molded articles with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article produced thereby
JPS5432779U (zh) * 1977-08-10 1979-03-03
JPS5868813A (ja) * 1981-10-19 1983-04-23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フラツトキ−ボ−ド用表面シ−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962628U (ja) * 1982-10-20 1984-04-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装置の操作板
JPH0418308A (ja) * 1990-05-14 1992-01-22 Tonen Corp 繊維布帛樹脂プリプレグ
JP2591528B2 (ja) * 1990-10-16 1997-03-19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複合成形した操作ボタン類
US5358344A (en) * 1992-09-01 1994-10-25 Key Tronic Corporation Keyboard with full-travel, self-leveling keyswitches
JP4539943B2 (ja) 2000-12-27 2010-09-08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キート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47011B2 (ja) * 2002-04-24 2006-02-22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4039369A (ja) * 2002-07-02 2004-02-05 Taisei Plas Co Ltd キー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209170B2 (ja) * 2002-10-21 2009-01-14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一体型キートップ
JP2004255833A (ja) * 2003-02-27 2004-09-16 Toyoda Gosei Co Ltd 生分解性繊維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06352A (ja) * 2003-05-14 2004-01-08 Taisei Plas Co Ltd 電子機器のキー
CN100368456C (zh) * 2003-05-28 2008-02-13 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制键盘及其成型方法
JP4333472B2 (ja) * 2003-06-27 2009-09-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JP2006108003A (ja) 2004-10-07 2006-04-2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
EP1667182A1 (en) * 2004-12-01 2006-06-07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amp; ENGINEERING S.A. Foil-type switching element with enhanced carrier foil
KR100692742B1 (ko) * 2005-05-13 2007-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광층을 갖는 키 패드 및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507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
CN101989507B (zh) * 2009-07-30 2013-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
CN103760948A (zh) * 2012-09-11 2014-04-30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输入设备的保护盖
CN105459420A (zh) * 2015-12-15 2016-04-06 原秀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键帽加工工艺
CN105459420B (zh) * 2015-12-15 2019-03-19 原秀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键帽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7761A1 (fr) 2008-01-17
US20090291266A1 (en) 2009-11-26
JP2008021568A (ja) 2008-01-31
EP2043120A4 (en) 2012-06-20
KR20090031851A (ko) 2009-03-30
EP2043120A1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0777A (zh) 键顶及其制造方法
EP1139363B1 (en) Sheet shaped key to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810237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キートップ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0624242B1 (ko) 하우징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71135B2 (ja) 光透過性を有する人工皮革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合成樹脂成形品
CN101236850B (zh) 薄形键盘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KR20140134235A (ko) 버튼 기능을 가진 기능 지지부
US8242396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0653287A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in-mold graphics
CN101104301A (zh) 模内装饰品的制备工艺
JP2003297180A (ja) フィルム一体型キートップ
CN104772961A (zh) 通过注射压缩成型形成的聚合物制品
KR100638628B1 (ko) 키패드의 제조방법
CN115083271A (zh) 一种带装饰纹理的隐藏式人机界面显示面板、装饰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324908A1 (en) Plastic article having decorative pattern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plastic article
US20070241021A1 (en) Thermoformed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N101276698B (zh) 薄形按键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1093756A (zh) 薄形按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47236A (zh) 手机键盘的制作方法
CN102514144B (zh) 树脂成型装置、树脂成型方法以及多层成型品
WO2005061204A1 (en)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5038969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22626B2 (ja) キートップ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044466Y (zh) 薄形按键结构
JP3514584B2 (ja) ボタン付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