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0601A -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0601A
CN101490601A CNA2007800269711A CN200780026971A CN101490601A CN 101490601 A CN101490601 A CN 101490601A CN A2007800269711 A CNA2007800269711 A CN A2007800269711A CN 200780026971 A CN200780026971 A CN 200780026971A CN 101490601 A CN101490601 A CN 101490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lens
dimercapto
methyl
polariz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69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0601B (zh
Inventor
三浦彻
相矶良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nic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opnic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opnic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0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0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51Of polyamidoester [polyurethane, polyisocyanate, polycarbamate, etc.]
    • Y10T428/31565Next to polyest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工特性等优异的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在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层,所述硫氨酯类树脂是使(A)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及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

Description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透镜可以防止透射反射光。因此,被用于通过遮挡滑雪场或钓鱼等户外的强反射光来保护眼睛等,或遮挡开车时来自对面车的反射光来确保安全性等。
作为塑料偏光透镜,提出了在透镜材料的表面配置偏光膜得到的偏光透镜、和在透镜材料内部配置偏光膜得到的夹层结构的偏光透镜2种。在透镜材料表面配置偏光膜得到的偏光透镜(例如特开平9-258009号公报(专利文献1))虽然能使透镜的厚度变薄,但在外周研磨工序(为了符合规定的形状而削去透镜边缘的工序)中,有偏光膜易从透镜材料上剥离的严重缺点。
作为适用于构成偏光透镜的偏光膜的树脂,至今为止实质上限定于聚乙烯醇。制造偏光膜时,使聚乙烯醇膜中包含碘或二色性染料,进行单轴拉伸,制成分子向单轴方向取向的膜,由此制成偏光膜。由聚乙烯醇偏光膜形成的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公开在例如国际公开第04/09985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
但是,使用聚乙烯醇偏光膜制造的偏光透镜具有下述缺点,即从透镜端部慢慢发生水分浸入,从透镜外周部向中心部经时劣化,或由环境导致劣化。
为了改良上述缺点,国际公开第02/07329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用由耐冲击性聚氨酯树脂形成的透镜材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偏光膜的偏光透镜,其中,所述耐冲击性聚氨酯树脂由二胺及异氰酸酯预聚物得到。
但是,该偏光透镜可清楚地判定具有偏光膜,从而具有佩戴时多数使用者感觉不愉快的缺点。进而,混合了二胺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组合物除粘度高外,适用期短,所以难以注入固定有偏光膜的透镜浇铸用铸模中,特别是极难制造薄透镜。
由此,在现有的塑料偏光透镜中,要求开发出抑制了在作为后续工序的外周研磨工序中发生的偏光膜剥离、耐水性优异、抑制了佩戴时的不快感、或能够实现薄型化等的塑料偏光透镜。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58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04/09985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2/07329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得到的,提供一种加工特性等优异的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即,本发明为以下记载的方案。
(1)一种塑料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层,所述硫氨酯类树脂是使以下的(A)和(B)反应得到的,
(A)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B)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及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活性氢化合物。
(2)如(1)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如(1)或(2)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偏光膜预先用选自下述方法中的1种或2种以上方法进行了处理,所述方法为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常压或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用聚氨酯类树脂进行的涂敷处理。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多硫醇化合物。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二异氰酸酯;
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及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1种或2种以上多硫醇化合物。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硫氨酯类树脂的e射线的折射率在1.57~1.70的范围。
(7)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硫氨酯类树脂的e射线的折射率在1.59~1.70的范围。
(8)一种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在与模具分离的状态下,在透镜浇铸用铸模内固定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工序;和
在所述偏光膜的两面和所述模具之间的空隙中注入混合物的工序;和
聚合固化所述混合物,在所述偏光膜的两面上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层的工序,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含有:
(A)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及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B)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及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活性氢化合物。
(9)如(8)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如(8)或(9)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光膜预先通过选自下述处理中的1种或2种以上方法进行了处理,所述处理为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常压或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用聚氨酯类树脂进行的涂敷处理。
(11)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多硫醇化合物。
(12)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二异氰酸酯;
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及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1种或2种以上多硫醇化合物。
(13)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注入工序中的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和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的混合物在20℃下的粘度为200mPa·s以下。
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加工特性等优异。因此,作为眼镜用偏光透镜特别有用。
附图说明
[图1]模式地表示实施方案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剖面图。
[图2]模式地表示实施方案的透镜浇铸用铸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在相同的构成要素上标记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10在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12的两面形成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树脂层(透镜材料)14a、14b。
作为热塑性聚酯,具体地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从耐水性、耐热性及成型加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包括用添加共聚成分等方法进行改性得到的热塑性聚酯。
在由上述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树脂层的塑料偏光透镜,耐水性优异,抑制了佩戴时的不快感,能薄型化,还抑制了在后续工序的外周研磨工序中偏光膜的剥离。也就是说,上述特性的平衡性优异。
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例如公开在特开2002-267841号公报中。具体而言,该偏光膜是以热塑性聚酯为基质的偏光膜,可以通过在热塑性聚酯中掺和二色性染料,成型为膜状,然后将所得的膜向单轴方向拉伸后,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来获得。厚度通常在10~500μm的范围。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二色性染料,使用公知的染料。例如所述染料公开在特开昭61-087757号公报、特开昭61-285259号公报、特开昭62-270664号公报、特开昭62-275163号公报、特开平1-103667号公报等中。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蒽醌类、奎酞酮类、偶氮类等色素。优选具有能耐受热塑性聚酯成型的耐热性的二色性染料。
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通常通过公知的方法赋型为所希望的曲率的形状进行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硫氨酯类树脂和偏光膜的密合性,偏光膜可以在进行选自底涂层涂敷处理、药品处理(气体或药液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电子射线照射处理、粗面化处理、火炎处理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前处理后进行使用。在上述前处理中,特别优选选自底涂层涂敷处理、药品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中的1种或2种以上处理。前处理可以在赋型为所希望的曲率的形状前进行,也可以在赋型后进行。
作为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硅烷偶联剂的涂布处理、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的涂布处理等。
作为用于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硅烷偶联剂,例如可以举出具有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巯基、卤素基团、亚氨基、异氰酸基或脲基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作为键合在硅烷偶联剂的硅原子上的水解性基团,可以举出可以具有2个以上氧原子的烷氧基、烷基羧基、卤素基团等。其中,较优选具有可以具有2个以上氧原子的烷氧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
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等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或由其盐酸盐形成的硅烷偶联剂;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硅烷偶联剂;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苯乙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
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卤素的硅烷偶联剂;
γ-异氰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丙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异氰酸基的硅烷偶联剂;
γ-(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脲基的硅烷偶联剂等。
其中,作为优选的硅烷偶联剂,可以举出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尤其是,特别优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等(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烷氧基硅烷。
上述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可以合并2种以上进行使用,也包括在不同种类的硅烷偶联剂之间存在化学反应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上涂布硅烷偶联剂时,可以没有溶剂直接涂布,但通常优选使用选择适当的溶剂体系使硅烷偶联剂溶解或分散得到的涂布液进行涂布。
作为溶剂,可以从水、或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化合物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类、乙酸乙酯等酯化合物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化合物类、二氯甲烷等卤素化合物类等中选择,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2种以上进行使用。上述溶剂中,也包括例如氨基和丙酮、或异氰酸基和甲醇之类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基团中的官能团和溶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高的组合,但除优选积极地利用该反应的情况之外,从与有机基团中的官能团在化学性上为惰性的溶剂中选择。
硅烷偶联剂具有键合在硅原子上的醇盐基团等水解性基团,该水解性基团和水反应,水解,产生硅醇基,硅醇基进一步脱水缩合,以-Si-O-Si-键为基础,进行高分子化,聚合程度达到顶峰时,作为沉淀析出。上述一系列反应以对应于所设定的条件的反应速度进行。也包括未发生水解的阶段,在上述一系列反应的任意阶段的状态下都可以用作涂布液,但优选在一部分进行水解、由-Si-O-Si-键生成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实质上析出前的阶段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为了使由硅烷偶联剂和水的水解反应开始的一系列反应适度进行,溶剂不是水的情况下,使用硅烷偶联剂的水解性基团每1当量加入1000~0.1倍当量、优选为100~0.5倍当量、更优选为10~0.5倍当量、特别优选为2~0.5倍当量的水得到的涂布液是理想的。
此时,使硅烷偶联剂溶解或分散的溶剂中所含的水也与上述添加水相同地进行考虑。
加入水时,可以预先在高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中加入水后用溶剂稀释至所希望的浓度。另外,也可以预先使用含有所希望范围的水的溶剂。溶剂为水时,或根据所加的水量,或根据涂布液的保管环境条件,选择能作为涂布液使用的时间。
上述涂布液用硅烷偶联剂换算的浓度为300g~0.01g/L,优选为30g~0.05g/L、更优选为5g~0.1g/L。超过300g/L时,涂布量过多,不仅产生经济上的浪费,有时形成的透镜中可见到该粘合层。超过300g/L进行涂布后,仅用溶剂清洗表面就能解决一部分上述问题,但通常不会比从一开始就在上述设定的范围内进行实施的情况更好。用硅烷偶联剂换算的浓度小于0.01g/L时,一次涂布的硅烷偶联剂的量不足,在透镜成型时,影响与偏光膜的密合性。虽然能通过反复涂布使涂布量增加到需要的水平,但不会比从一开始就在上述设定的范围内实施的情况更好。
在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上涂布上述涂布液后,根据需要,在膜上除去具有流动性的涂布液部分,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只要在200℃以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不使硅烷偶联剂的缩合反应过度进行,通常为5~100℃、更优选为10~80℃、特别优选为20~70℃的范围是适当的。
干燥时间根据使用的溶剂或干燥温度、或送风状态等环境进行设定,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10秒~60分钟、优选为20秒~30分钟的范围是适当的。
在本发明的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上涂布上述涂布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大致分为将该偏光膜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进行弯曲加工的方法和在弯曲加工后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方法、以及并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方法,可以采用任一种方法,可以根据各种情况,采用辊涂法、旋涂法、喷雾涂布法、棒涂法、浸渍法等目前已知的方法。也可以在干燥后重复涂布1次以上,此时,各个涂布液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常不重复涂布,一般来说只需进行一次涂布和干燥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为了达到所希望的水解固化速度,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在上述硅烷偶联剂的溶液或分散液中添加pH调节剂、或有机锡化合物或无机酸、有机酸等催化剂。作为pH调节剂,例如可以举出乙酸、草酸、甲酸、柠檬酸等有机酸。为了调节硅烷偶联剂的溶液或分散液的保存稳定性或被涂布的偏光膜的可使用时间、或达到更高速的水解固化速度等目的,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上述pH调节剂或催化剂。作为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其他具体例,可以举出上述“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的涂布处理”。
作为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等。从透明性等观点来看,上述树脂中,优选饱和或不饱和的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特别优选聚氨酯类树脂。树脂可以与溶剂并用,作为该溶剂,可以举出有机溶剂或水。溶剂为水时,使树脂乳化或分散进行使用。
在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之前,可以预先对偏光膜实施选自气体或药液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电子射线照射处理、粗面化处理、火炎处理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前处理。
将用于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树脂涂布在偏光膜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辊涂法、旋涂法、喷雾涂布法、棒涂法、浸渍法等目前已知的方法。
在树脂涂覆之前,可以进行选自硅烷偶联剂的涂布处理、或所述气体或药液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电子射线照射处理、粗面化处理、火炎处理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前处理。
将用于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树脂涂布于偏光膜上后,根据需要实施干燥及/或热处理。干燥及/或热处理时的适用温度在偏光膜的性能实质上不劣化的范围内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将该树脂涂布在偏光膜上后,可以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可以举出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等。
用于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聚酯类树脂为由来源于二羧酸的构成单元和来源于二醇的构成单元形成的共聚聚酯。作为二羧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可以具有官能团的脂肪族类、芳香族类、或脂肪族/芳香族类的二羧酸等。作为官能团,可以举出磺酸基、及与该酸的碱金属盐或铵盐。二羧酸可以从上述列举的二羧酸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进行使用。
作为不具有官能团的二羧酸,可以举出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二苯基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类、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类、1,3-环己二酸、1,4-环己二酸等脂环族二羧酸类等,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进行使用。
作为为所述聚酯类树脂的单体的二醇,可以举出脂肪族类、芳香族类、或脂肪族/芳香族类的二醇等。上述二醇中,特别优选脂肪族类二醇。作为脂肪族类二醇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进行使用。
用于所述底涂层涂敷处理的聚氨酯类树脂为由来源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构成单元和来源于多异氰酸酯的构成单元形成的聚合物。作为该多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聚酯二醇、聚醚二醇、聚硫醚二醇、聚内酯二醇、聚缩醛二醇等。特别优选聚酯二醇、聚醚二醇。
作为所述聚酯二醇,可以举出以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等列举的饱和多元醇类、或丁烯二醇等列举的不饱和多元醇类等二元醇类或多元醇类等为原料,进一步使它们的混合物、和己二酸、癸二酸等饱和脂肪酸、马来酸、富马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芳香族羧酸或其酸酐等有机二羧酸类或它们的混合物反应得到的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类,或使己内酰胺或甲基己内酯等内酯类用二醇类开环聚合所得的聚酯类等。
作为所述聚醚二醇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通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表氯醇、氧杂环丁烷、取代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等的开环聚合或开环共聚得到的末端具有羟基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为所述聚氨酯类树脂的单体的多异氰酸酯,可以举出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1,8-八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0-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等,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进行使用。
作为所述药品处理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使用臭氧、卤素气体、二氧化氯等气体的气体处理、或使用次氯酸钠、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金属钠、硫酸、硝酸等氧化剂或还原剂、或酸·碱等的药液处理。在药液处理中,通常以使氧化剂或还原剂或酸·碱等溶解在水、醇、液氨等中得到的溶液状进行使用。
所述处理药品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时,作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可以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作为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可以举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可以选择1种或2种以上进行使用。其中,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特别优选氢氧化钠。
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作为该氢氧化物的溶液进行使用,作为该溶液的溶剂,可以举出水及/或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所述溶液的浓度为5~55重量%、优选为10~45重量%的范围是理想的,所述溶液的温度为0~95℃、优选为20~90℃、较优选为30~80℃的范围是理想的。
本发明的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溶液进行的前处理可以通过使处于所述溶液浓度和溶液温度范围的溶液和该偏光膜的单面或两面接触规定的时间来进行。作为该接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举出将该偏光膜浸渍在溶液中、或通过喷淋、表面流下等与该偏光膜接触等方法。其中,优选使该偏光膜浸渍在溶液中的方法。此时,为了使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均匀,可以采用搅拌、对流、喷流等方法。该接触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但1分钟~24小时、优选5分钟~10小时、特别优选5分钟~5小时的范围是理想的。
使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和该偏光膜接触时,也可以并用超声波照射或振动等物理刺激。
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可以含有阴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表面活性剂等以提高该溶液和该偏光膜的润湿性。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和该偏光膜接触时的溶液浓度、溶液温度及接触时间可以在实质上不损害该偏光膜的光学特性的范围内适当选择来进行。
使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及/或碱土类金属氢氧化物溶液接触该偏光膜后,从溶液中提起该偏光膜,可以根据需要用水及/或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等有机溶剂来洗涤该偏光膜,进行干燥。
所述电晕放电处理是气体放电的一种,是利用气体分子发生离子化而显示导电性、在该离子流的作用下膜表面被活化的现象的处理,是广泛使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作为实施放电处理的气体,可以举出空气,但也可以为氮、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电晕放电处理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实施:在公知的高频发生装置中,对电极施加电压,使用产生的电晕来处理偏光膜表面。电晕放电处理强度优选为1~500W·min/m2,较优选为5~400W·min/m2
作为所述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举出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及真空等离子体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中,在空气、水蒸气、氩、氮、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单独或使其混合的气体气氛中进行放电处理。
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减压下进行,例如在具有鼓状电极和由多个棒状电极形成的对电极的内部电极型放电处理装置内放置偏光膜,在0.001~50Torr、优选为0.01~10Torr、较优选为0.02~1Torr的处理气体气氛下,在电极间施加直流或交流的高电压,使其放电,产生该处理气体的等离子体,使该偏光膜的表面暴露于其中,由此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作为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的处理条件,依赖于处理装置、处理气体的种类、压力、电源的频率等,但适当选定理想的条件即可。作为上述处理气体,例如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氩、氮、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气、水蒸气等。
本发明中,在上述前处理方法中,优选用选自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常压或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用聚氨酯类树脂进行的涂敷处理中的1种或2种以上方法处理偏光膜。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偏光膜和硫氨酯类树脂的密合性。
如图2所示,在固定有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12的透镜浇铸用铸模20中注入特定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特定的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后,使其聚合固化,能得到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可以预先将偏光膜12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此时,在与成型面分离的状态下,在透镜浇铸用铸模20内固定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12前,可以具有在偏光膜上涂布使硅烷偶联剂溶解或分散得到的涂布液的工序。
透镜浇铸用铸模20通常由被垫圈22c保持的2个模具22a、22b构成。
作为垫圈22c的材质,可以使用聚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聚氨酯弹性体、氟橡胶、或在上述物质中掺和聚丙烯得到的软质弹性树脂类。优选对用于本发明的特定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特定的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膨润也没有溶出的材料。
作为模具22a、22b的材质,可以举出玻璃、金属等,通常使用玻璃。为了提高所得透镜的脱模性,可以在模具22a、22b中预先涂敷脱模剂。另外,也可以预先在模具上涂敷用于赋予透镜材料硬涂敷性能的涂敷液。
在该透镜浇铸用铸模20的空间内,设置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12,使膜面与相对的前侧模具22a的内面并行。偏光膜12和模具22a、22b之间形成各空隙部24a、24b。空隙部24a、24b的间隙最窄小的间隔距离a为0.2~2.0mm左右。
本发明中,由于使用(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具有硫醇基的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所以注入时的粘度低,即使在上述间隙的空隙部,也能容易地注入。
然后,在透镜浇铸用铸模20的空间内,在模具22a、22b和偏光膜12之间的2个空隙部24a、24b中,用规定的注入方法注入(A)特定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特定的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化合物,具体而言,该化合物为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化合物。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1,6-己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1,6-己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甲酯基)萘、均三甲基苯三异氰酸酯(mesitylylene triisocyanate)、双(异氰酸甲酯基)硫醚、双(异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乙酯基)二硫醚、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乙酯基硫基)乙烷、双(异氰酸甲酯基硫基)乙烷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3,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硫醚-4,4-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2,5-二异氰酸基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噻吩、2,5-二异氰酸基四氢噻吩、2,5-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3,4-双(异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2,5-二异氰酸基1,4-二噻烷、2,5-双(异氰酸甲酯基)-1,4-二噻烷、4,5-二异氰酸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氰酸甲酯基)-1,3-二硫戊环等杂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但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上述列举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基的一部分转化为异硫氰酸基的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1,6-己二异硫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硫氰酸酯、赖氨酸三异硫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硫氰酸酯、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硫醚、双(异硫氰酸乙酯基)硫醚、双(异硫氰酸乙酯基)二硫醚等脂肪族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
异佛尔酮二异硫氰酸酯、双(异硫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硫氰酸酯、环己烷二异硫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硫氰酸酯、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3,8-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3,9-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8-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4,9-双(异硫氰酸甲酯基)三环癸烷等脂环族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
甲苯二异硫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硫氰酸酯、二苯基二硫醚-4,4-二异硫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
2,5-二异硫氰酸基噻吩、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噻吩、2,5-二异硫氰酸基四氢噻吩、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3,4-双(异硫氰酸甲酯基)四氢噻吩、2,5-二异硫氰酸基1,4-二噻烷、2,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1,4-二噻烷、4,5-二异硫氰酸基1,3-二硫戊环、4,5-双(异硫氰酸甲酯基)-1,3-二硫戊环等含硫杂环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进而,也可以使用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氯取代物、溴取代物等卤素取代物、烷基取代物、烷氧基取代物、硝基取代物、或与多元醇的预聚物型改性体、碳二亚胺改性体、脲改性体、缩二脲改性体、二聚物化或三聚物化反应产物等。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中,从容易购得、价格、所得树脂的性能等考虑,优选使用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优选使用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甲酯基)-1,4-二噻烷,特别优选使用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所谓用于本发明的(B)活性氢化合物是指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活性氢化合物。
作为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2-巯基乙醇、3-巯基-1,2-丙二醇、丙三醇双(巯基乙酸酯)、4-巯基苯酚、2,3-二巯基-1-丙醇、季戊四醇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巯基乙酸酯)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多硫醇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甲二硫醇、1,2-乙二硫醇、1,2,3-丙三硫醇、1,2-环己二硫醇、双(2-巯基乙基)醚、四(巯基甲基)甲烷、二甘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甘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丙基)硫醚、双(巯基甲基硫基)甲烷、双(2-巯基乙基硫基)甲烷、双(3-巯基丙基硫基)甲烷、1,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烷、1,2-双(2-巯基乙基硫基)乙烷、1,2-双(3-巯基丙基硫基)乙烷、1,2,3-三(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2,3-三(2-巯基乙基硫基)丙烷、1,2,3-三(3-巯基丙基硫基)丙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四(巯基甲基硫基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基硫基甲基)甲烷、四(3-巯基丙基硫基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2、5-二巯基-1,4-二噻烷、2,5-二巯基甲基-2,5-二甲基-1,4-二噻烷、及上述多硫醇化合物的巯基乙酸酯及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2-巯基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3-巯基丙酸酯)、亚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酯)、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酯)、二亚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酯)、二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酯)、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1,2,2-四(巯基甲基硫基)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硫杂环己烷、三(巯基甲基硫基)甲烷、三(巯基乙基硫基)甲烷等脂肪族多硫醇化合物;
1、2-二巯基苯、1,3-二巯基苯、1,4-二巯基苯、1,2-双(巯基甲基)苯、1,3-双(巯基甲基)苯、1,4-双(巯基甲基)苯、1,2-双(巯基乙基)苯、1,3-双(巯基乙基)苯、1,4-双(巯基乙基)苯、1,3,5-三巯基苯、1,3,5-三(巯基甲基)苯、1,3,5-三(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3,5-三(巯基亚乙基氧基)苯、2,5-甲苯二硫醇、3,4-甲苯二硫醇、1,5-萘二硫醇、2,6-萘二硫醇等芳香族多硫醇化合物;
2-甲基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3,4-噻吩二硫醇、试铋剂、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等杂环多硫醇化合物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进而,也可以使用上述活性氢化合物的低聚物或氯取代物、溴取代物等卤素取代物。上述活性氢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上述活性氢化合物中,从容易购得、价格、所得树脂的性能等考虑,优选使用多硫醇化合物。例如优选使用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双(巯基乙基)硫醚、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特别优选使用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
另外,用于本发明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是预先与一部分(B)活性氢化合物初步反应后的化合物。另外,用于本发明的(B)活性氢化合物可以是预先与一部分(A)异氰酸酯化合物初步反应后的化合物。
进而,除(A)异氰酸酯化合物、(B)活性氢化合物之外,为了树脂的改性,可以添加包括羟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环硫化合物、有机酸及其酸酐、(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的烯烃化合物等树脂改性剂。此时,所谓树脂改性剂,是调整或提高硫氨酯类树脂的折射率、阿贝数、耐热性、比重等物性或耐冲击性等机械强度等的化合物。
用作树脂改性剂的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二甘醇、三甘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硫基二乙醇、二硫基二乙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以及上述羟基化合物的低聚物,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能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双酚A缩水甘油基醚等由多元酚化合物和表卤代醇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得到的酚类环氧化合物;
氢化双酚A缩水甘油基醚等由多元醇化合物和表卤代醇化合物缩合得到的醇类环氧化合物;
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基环己烷甲酸酯等由多元有机酸化合物和表卤代醇化合物缩合得到的缩水甘油基酯类环氧化合物;
由伯二胺及仲二胺化合物和表卤代醇化合物缩合得到的胺类环氧化合物;
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合物等脂肪族多元环氧化合物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能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环硫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双(2,3-环硫丙基硫基)硫醚、双(2,3-环硫丙基硫基)二硫醚、双(2,3-环硫丙基硫基)甲烷、1,2-双(2,3-环硫丙基硫基)乙烷、1,5-双(2,3-环硫丙基硫基)-3-硫杂戊烷等链状脂肪族的2,3-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
1,3-双(2,3-环硫丙基硫基)环己烷、2,5-双(2,3-环硫丙基硫基甲基)-1,4-二噻烷等环状脂肪族、具有杂环的2,3-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
1,3-双(2,3-环硫丙基硫基)苯、1,4-双(2,3-环硫丙基硫基)苯等芳香族2,3-环硫丙基硫基化合物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能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有机酸及其酸酐,例如可以举出亚硫基二乙酸、硫代二丙酸、二硫代二丙酸、苯二甲酸酐、六氢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偏苯三酸酐、苯均四酸酐等,但并只不限于这些列举的化合物。
作为能作为树脂改性剂添加的烯烃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
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甲酯、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双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双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二丙烯酸酯、双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二丙烯酸酯、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苯二甲硫醇二丙烯酸酯、苯二甲硫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巯基乙基硫醚二丙烯酸酯、巯基乙基硫醚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甘醇二烯丙基碳酸酯等烯丙基化合物;
苯乙烯、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3,9-二乙烯基螺二(间二氧杂环己烷)等乙烯基化合物等,但并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化合物。
上述树脂改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进行使用。
用于本发明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也包含作为改性剂的羟基化合物)的使用比例为:(NCO+NCS)/(SH+OH)的官能团摩尔比通常在0.8~1.5的范围,优选在0.9~1.2的范围。
考虑容易购得、价格、操作容易性、所得树脂的性能等来选择用于本发明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
作为操作容易性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是混合物在注入时的粘度。注入时的粘度取决于(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的组合(使用树脂改性剂时也包含树脂改性剂的种类和量。另外,使用催化剂时,也包含催化剂的种类和量。),但粘度过高时,变得难以注入透镜浇铸用铸模20的空间内的玻璃模具22a、22b和偏光膜12之间的窄小空隙部24a、24b中,从而难以制造偏光透镜。通常,注入时的粘度作为在20℃下的测定值,优选为200mPa·s以下,为了制造中心厚度非常薄的透镜,较优选更低粘度、例如100mPa·s以下。混合物的粘度在液温20℃下使用B型粘度计进行测定。
作为考虑的树脂的性能,折射率是重要的,可以优选使用高折射率的树脂。例如,优选能得到具有用e射线测定的折射率通常在1.57~1.70的范围、优选在1.59~1.70的范围、更优选在1.65~1.68的范围的折射率的树脂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使用树脂改性剂时包括树脂改性剂的种类和量)的组合。折射率过低时,能明显判定偏光透镜中有膜,外观变差。
用于本发明的(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通常在偏光膜面的两侧使用相同的混合物,但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混合物。
固化成型(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时,可以根据需要,与公知成型法中的方法相同地添加二丁基二氯化锡等催化剂、苯并三唑类等紫外线吸收剂、酸性磷酸酯等内部脱模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自由基反应引发剂等反应引发剂、扩链剂、交联剂、防着色剂、油溶染料、填充剂等物质。
在(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中混合反应催化剂或脱模剂、其他添加剂调制注入液时,催化剂或脱模剂、其他添加剂的添加还取决于在(A)异氰酸酯化合物或(B)活性氢化合物中的溶解性,但可以使其预先添加溶解在(A)异氰酸酯化合物中,另外也可以使其添加溶解在(B)活性氢化合物中或使其添加溶解在(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中。或者,可以使其溶解在使用的一部分(A)异氰酸酯化合物或(B)活性氢化合物中调制母液后进行添加。关于添加顺序,不限定于上述列举的方法,可以根据操作性、安全性、方便性等适当选择。
混合通常在3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从混合物的适用期的观点考虑,有时优选更低温。另外,催化剂或脱模剂等添加剂对(A)异氰酸酯化合物或(B)活性氢化合物不显示良好的溶解性时,有时预先加温,使其溶解在(A)异氰酸酯化合物、(B)活性氢化合物或其混合物中。
进而,根据所得的塑料透镜所要求的物性,通常优选根据需要,在减压下进行脱泡处理或在加压、减压等下进行过滤处理等。
然后,将注入了(A)异氰酸酯化合物和(B)活性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固定有偏光膜的透镜浇铸用铸模在烘箱中或水中等能加热的装置内以规定的温度程序加热数小时~数十小时,进行固化成型。
由于条件根据混合物的组成、催化剂的种类、模具的形状等而不同,所以不能限定聚合固化的温度,但大约在-50~2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1~100小时。
通常,在5℃~40℃的范围的温度下开始,然后,使其慢慢升温至80℃~130℃的范围,一般在该温度下加热1小时~4小时。
结束固化成型后,从透镜浇铸用铸模中取出,由此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上述塑料偏光透镜10由树脂层14a、偏光膜12、树脂层14b依次层合而得到。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在外周研磨加工时抑制偏光膜12从透镜材料上剥离。
为了缓和由聚合导致的变形,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优选加热脱模的透镜实施退火处理。退火温度通常在80~150℃的范围,优选在100~130℃的范围,更优选在110~130℃的范围。退火时间通常在0.5~5小时的范围,优选在1~4小时的范围。
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可以根据需要在单面或两面设置涂层进行使用。作为涂层,可以举出底涂层、硬涂层、防反射膜层、防雾涂层、防污染层、疏水层等。上述涂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将多个涂层分为多层使用。在两面设置涂层时,各个面上可以设置相同的涂层,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涂层。
上述涂层可以分别并用以保护透镜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为目的的紫外线吸收剂、以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伤害为目的的红外线吸收剂、以提高透镜的耐气候性为目的的光稳定剂或抗氧化剂、以提高透镜的时尚性为目的的染料或颜料、以及光敏染料或光敏颜料、防带电剂、其他用于提高透镜性能的公知添加剂。可以使用各种均化剂用于改善涂布性。
底涂层通常形成在偏光透镜基材(硫氨酯类树脂)和硬涂层之间,用于提高硬涂层的密合性或偏光透镜的耐冲击性,其膜厚通常为0.1~10μm左右。
例如可以利用涂布法或干式法形成底涂层。使用涂布法时,用旋涂、浸渍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底涂层组合物后,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底涂层。用干式法进行时,用CVD法或真空蒸镀法等公知的干式法形成。形成底涂层时,为了提高密合性,可以根据需要对透镜的表面进行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前处理。
作为底涂层组合物,优选固化的底涂层和透镜基材(硫氨酯类树脂)的密合性高的材料,通常使用以聚氨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为主成分的底涂层组合物等。底涂层组合物可以在没有溶剂下使用,但为了调整组合物的粘度等,可以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
硬涂层是用于赋予透镜表面耐擦伤性、耐磨性、耐湿性、耐热水性、耐热性、耐气候性等功能的涂层,其膜厚通常为0.3~30μm左右。
硬涂层通常采用旋涂、浸渍等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硬涂层组合物后固化而形成。作为固化方法,可以举出热固化、利用紫外线或可见光等能量射线照射的固化方法等。形成硬涂层时,为了提高密合性,可以根据需要对被覆表面(透镜基材或底涂层)进行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前处理。
作为硬涂层组合物,通常使用具有固化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和选自Si、Al、Sn、Sb、Ta、Ce、La、Fe、Zn、W、Zr、In及Ti等的氧化物微粒(包括复合氧化物微粒)的混合物。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使用胺类、氨基酸类、金属乙酰丙酮配位化合物、有机酸金属盐、高氯酸类、高氯酸类的盐、酸类、金属氯化物及多官能性环氧化合物等。硬涂层组合物可以在没有溶剂下使用,但也可以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
根据需要,通常在上述硬涂层上形成防反射层。防反射层包括无机类和有机类,为无机类时,通常使用SiO2、TiO2等无机氧化物,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离子束辅助法、CVD法等干式法形成。防反射层为有机类时,通常使用含有有机硅化合物和具有内部空腔的二氧化硅类微粒的组合物,通过湿法形成。
防反射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但以单层使用时,折射率优选比硬涂层的折射率小至少0.1以上。为了有效地呈现防反射功能,优选为多层膜防反射膜,此时,通常交替层叠低折射率膜和高折射率膜。此时也优选低折射率膜和高折射率膜的折射率差为0.1以上。作为高折射率膜,例如可以举出ZnO、TiO2、CeO2、Sb2O5、SnO2、ZrO2、Ta2O5等的膜,作为低折射率膜,可以举出SiO2膜等。膜厚通常为50~150nm左右。
进而,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可以根据需要实施表面研磨、防带电处理、染色处理、调光处理等。
上述塑料偏光透镜由于能薄型化,所以作为眼镜用的偏光透镜、特别是视力矫正用透镜是有用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A)偏光膜的密合性
该性能试验是相当于研磨除去成型后的偏光透镜周边部、定型侧面的外周研磨工序的评价项目。在试验中使用TOPCON公司制自动镜片磨边机(Auto lens edger)型号ALE-100DX,夹持作为试验对象的偏光透镜的两面并保持,边与偏光透镜面平行地旋转,边使另外设置的陶瓷刀片在偏光透镜的侧面移动、接触,研磨侧面整体,除去偏光透镜周边部。此时,偏光膜和固化透镜材料之间的密合性不充分时,偏光膜发生剥离。即,注意透镜端的偏光膜层合部的剥离状态,进行观察,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密合状态。
A:密合状态良好
B:虽然密合状态良好,但确认细微的剥离
C:密合状态不良
(B)在透镜内的偏光膜的辨别难易
虽然也能在通常的生活光环境下进行判定,但为了尽量精简环境光因素,根据下述方法进行判定。
在能忽略其他光源的暗室中,在设置在上方并点亮的长约120cm、37瓦特的荧光灯的正下方约150cm的地方,对于作为试验对象的偏光透镜,边使透镜的两面附近没有遮光物地用手支撑侧面,边使凹面朝向荧光灯侧,水平地拿着该偏光透镜,在透镜的约30cm上方,从尽可能垂直接近面的方向观察透镜的凹面,观察荧光灯的像。另外,边使透镜从水平方向变化若干角度边观察像。均观察到明显的2种大小的像,但偏光膜明显时,可以确认其他虚像。透镜内的偏光膜的辨别难易根据以下基准进行判定。
判定为
a:几乎未见虚像;
b:虽然能看到一点虚像,但没有扩大;
c:虚像晃动,扩大,明显。
(C)耐水性
在水温设定在60℃的恒温水槽中浸渍作为试验对象的偏光透镜,每隔规定时间,提起3种透镜,观察变化。耐水性不充分时,从透镜的端部向中心发生白化或脱色之类的劣化,由于观察到随着浸渍时间(获得4小时后、3日后以及7日后的数据)向中心部发展,所以用游标卡尺以毫米单位测定从周边部向中心部的劣化部长度。
(D)透镜材料的折射率
用普尔里奇折射计测定另外的不使用偏光膜成型的树脂片(透镜材料)在20℃下的e射线的折射率。
(E)粘度
在液温20℃下,使用B型粘度计测定注入用单体混合物的粘度。
(实施例1)
使用前,使10g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KBM503)溶解于10L甲醇中,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0g水,搅拌,调制含浸液。
用热压法将在两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按照模具的大小切断偏光膜后,剥离两面的保护膜,将其以垂直方向含浸在所述含浸液中,迅速提起,在垂直方向维持一分钟,使液体滴下。然后,在50℃的送风干燥烘箱中使其干燥10分钟,制作偏光膜。将其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玻璃模具组件)(前面:2R、后面:6R、折光度:S-5.00)内。
另一方面,搅拌50.6重量份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和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混合物49.4重量份、0.01重量份作为固化促进剂的二丁基二氯化锡、0.1重量份作为脱模剂的Zelec UN(注册商标、Stepan公司制)、及0.05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Seesorb 709(Shipro化成公司制),使其溶解后,在减压下进行脱泡处理,刚调制后,作为注入用单体混合物供给。搅拌溶解1小时后在20℃下的粘度为30mPa·s。
然后,将该单体混合物通过3μm的过滤器过滤后,通过管注入透镜浇铸用铸模内的被玻璃模具22a、22b和偏光膜12隔开的2个空隙部24a、24b中。需要说明的是,间隙最窄小的空隙部24a的间隔距离a为0.5mm左右。将注入后关闭的透镜浇铸用铸模20放置在热风循环式烘箱中,经16小时从25℃升温至120℃,然后,在120℃下维持4小时,慢慢冷却后,从烘箱中取出透镜浇铸用铸模。将透镜从透镜浇铸用铸模中脱模,在130℃下退火处理2小时,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在使用前,使10g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KBM503)溶解在10L甲醇中,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0g水,搅拌,调制含浸液。
用热压法将两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后,剥离两面的保护膜,将其以垂直方向含浸在所述含浸液中,迅速提起,在垂直方向维持1分钟,使液体滴下。然后,在50℃的送风干燥烘箱中干燥10分钟,制作偏光膜,将其夹持设置在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玻璃模具组件)(前面:2R、后面:6R、折光度:S-5.00)内。
另一方面,搅拌50.6重量份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5-体和2,6-体的混合物)、23.9重量份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5.5重量份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0.02重量份作为固化促进剂的二丁基二氯化锡、0.13重量份作为脱模剂的Zelec UN(注册商标、Stepan公司制)、及0.05重量份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Seesorb 709(Shipro化成公司制),混合溶解后,在减压下进行脱泡处理,刚调制后,作为注入用单体混合物供给。搅拌溶解1小时后在20℃下的粘度为40mPa·s。
然后,与实施例1相同地操作,将该单体混合物通过3μm的过滤器过滤后,通过管注入透镜浇铸用铸模内的被玻璃模具22a、22b和偏光膜12隔开的2个空隙部24a、24b中。将注入后关闭的透镜浇铸用铸模在热风循环式烘箱中经26小时从20℃升温至130℃,然后,在130℃下维持4小时,慢慢冷却后,从烘箱中取出透镜浇铸用铸模。将透镜从透镜浇铸用铸模中脱模,在130℃下退火处理2小时,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用热压法将在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偏光膜后,剥离保护膜,将其浸渍在保温在40℃的20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30分钟后提起,进行水洗,然后用甲醇洗涤后,使其风干,制作偏光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剥离在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的保护膜,用热压法将其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偏光膜后,将其浸渍在保温在40℃的20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30分钟后提起,进行水洗,然后用甲醇洗涤后,使其风干,选择等离子体处理机(基恩士(keyence)公司制、ST-7000型)的输出“强”,进一步将该膜在空气气氛中处理约11秒,制作偏光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剥离在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的保护膜,用热压法将其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偏光膜后,将其浸渍在保温40℃的20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30分钟后提起,进行水洗,然后用甲醇洗涤后,使其风干,进而,选择真空等离子体处理机(March公司制、PCB型输出~2000W)的输出“强”,在真空气氛下将该膜处理约300秒,制作偏光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用热压法将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该偏光膜后,剥离保护膜,将其两面用电晕放电处理机(春日电机公司制)在200W·min/m2、间隔0.5cm的条件下扫描处理3次,制作偏光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剥离在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的保护膜,在该两面涂敷聚氨酯树脂溶液类涂敷剂,在约50~60℃下使其干燥。用热压法将其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该偏光膜,制作偏光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用热压法将在单面具有保护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偏光膜[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Polasoura(注册商标)”](厚度130微米)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的大小切断该偏光膜后,剥离保护膜。将该偏光膜夹持设置在图2所示的偏光透镜成型用的铸模内,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将聚乙烯醇(可乐丽(kuraray)维尼纶#750(可乐丽公司制))在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染色后,在溶液中拉伸,然后将该膜在室温下短时间干燥后,在40℃下加热处理3分钟,得到厚度为40微米的偏光膜。通过热压将所得的偏光膜赋型为2R的弯曲形状,根据模具形状进行切断,静置在恒温恒湿器中调湿后,在温度调节至60℃的热风循环式烘箱内放置2小时后,立即设置在透镜成型用的铸模(玻璃模具组件)中。
以后,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偏光透镜。
所得的偏光透镜的性能试验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以上结果可确认,本发明的偏光透镜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清楚看到膜溶入透镜中,在后续工序的外周研磨工序(为了符合规定的形状而削去透镜边缘的工序)中也没有偏光膜剥离的问题,注入时粘度低,能薄型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塑料偏光透镜具有优异的加工特性等,作为眼镜透镜用的偏光透镜是优选的。

Claims (13)

1、一种塑料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两面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层,所述硫氨酯是使以下(A)和(B)反应得到的,
(A)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B)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及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活性氢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偏光膜预先用选自下述方法中的1种或2种以上方法进行了处理,所述方法为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常压或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用聚氨酯类树脂进行的涂敷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多硫醇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二异氰酸酯;
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及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多硫醇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硫氨酯类树脂的e射线的折射率在1.57~1.70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其中,所述硫氨酯类树脂的e射线的折射率在1.59~1.70的范围。
8、一种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在与模具分离的状态下,在透镜浇铸用铸模内固定由热塑性聚酯形成的偏光膜的工序;和
在所述偏光膜的两面和所述模具之间的空隙中注入混合物的工序;和
聚合固化所述混合物,在所述偏光膜的两面上层合由硫氨酯类树脂形成的层的工序,
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含有:
(A)选自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异硫氰酸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多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B)选自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及多硫醇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光膜预先通过选自下述处理中的1种或2种以上方法进行了处理,所述处理为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常压或真空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用聚氨酯类树脂进行的涂敷处理。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多硫醇化合物。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为选自2,5-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甲酯基)二环-[2.2.1]-庚烷、及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二异氰酸酯;
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为选自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及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中的1种或2种以上多硫醇化合物。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注入工序中的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A)和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的混合物在20℃下的粘度为200mPa·s以下。
CN2007800269711A 2006-08-10 2007-08-01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490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8973/2006 2006-08-10
JP2006218973 2006-08-10
PCT/JP2007/000826 WO2008018168A1 (fr) 2006-08-10 2007-08-01 Lentille polarisante en plastique et procédé servant à produire celle-ci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0601A true CN101490601A (zh) 2009-07-22
CN101490601B CN101490601B (zh) 2011-11-23

Family

ID=3903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69711A Active CN101490601B (zh) 2006-08-10 2007-08-01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967434B2 (zh)
EP (1) EP2051129B1 (zh)
JP (1) JP4843677B2 (zh)
KR (1) KR101067605B1 (zh)
CN (1) CN101490601B (zh)
BR (1) BRPI0715806B1 (zh)
WO (1) WO200801816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861A (zh) * 2010-12-08 2013-08-21 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制造包括基础镜片和薄膜结构的眼镜镜片的方法
CN103676201A (zh) * 2013-11-26 2014-03-26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折射率为1.67蓝光级防护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0324A (zh) * 2012-03-06 2014-11-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9046A (zh) * 2013-05-07 2016-01-06 布鲁诺博克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极限拉伸应力和低比重的基于聚硫代氨基甲酸酯的铸塑树脂
CN106232658A (zh) * 2014-03-11 2016-12-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CN107438515A (zh) * 2015-01-14 2017-12-05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全息光学元件的光学铸件的方法和光学铸件
CN108426185A (zh) * 2018-03-14 2018-08-21 东莞市虹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线灯头
CN113544579A (zh) * 2019-03-15 2021-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成型体及其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14035B1 (en) * 2006-07-14 2017-08-30 Hoya Corporation Plastic lens
JPWO2009098886A1 (ja) * 2008-02-07 2011-05-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09029A (ja) * 2008-05-26 2010-01-14 Canon Inc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JPWO2010073625A1 (ja) * 2008-12-22 2012-06-07 株式会社ニコン・エシロール 樹脂レンズの製造方法、樹脂レンズ製造用モールド、及び樹脂レンズ内挿用フィルム
WO2012020570A1 (ja) * 2010-08-12 2012-02-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
KR20130081253A (ko) * 2012-01-06 2013-07-16 주식회사 케이오씨솔루션 티오에폭시 화합물, 폴리이소시아네이트 화합물 및 폴리티올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고굴절 광학렌즈용 공중합체 조성물과 광학렌즈의 제조방법
DE102012009691B4 (de) 2012-05-15 2021-12-09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Antifog-Beschichtung auf einer Optikkomponente, Optikkomponente mit dieser Antifog-Besch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ieser Antifog-Beschichtung
US9778396B2 (en) * 2012-06-26 2017-10-03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optical material obtained from same composition, and plastic lens
EP2924057B1 (en) * 2012-11-21 2020-10-21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EP2980159B1 (en) * 2013-03-26 2020-11-2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optical material obtained from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material
FR3009234B1 (fr) * 2013-08-05 2017-09-29 Essilor Int Structure en couches fonctionnalisee
WO2015056801A1 (ja) * 2013-10-17 2015-04-23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偏光レンズ、アイウエア、および偏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9731437B2 (en) * 2013-11-22 2017-08-1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ydrogel ophthalmic devices with electronic elements
EP3103824B1 (en) * 2014-02-06 2020-03-2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and optical material
JP6625049B2 (ja) * 2014-04-24 2019-12-25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眼鏡レンズ
JPWO2016021679A1 (ja) * 2014-08-07 2017-04-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07219A (ja) * 2015-06-23 2017-01-12 株式会社ホプニック研究所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再生方法
CN107923994B (zh) * 2015-07-15 2020-12-29 依视路国际公司 功能膜层压件
WO2017073220A1 (ja) * 2015-10-26 2017-05-0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用積層体、積層体付眼鏡レンズおよびマーキング方法
US10267966B2 (en) * 2016-04-13 2019-04-23 Talex Optical Co., Ltd. Composite functional polarized lens
KR101996981B1 (ko) * 2017-10-18 2019-07-05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렌즈용 중합성 조성물
MX2020008644A (es) 2018-02-23 2020-09-21 Tokuyama Corp Producto laminado funcional y lente funcional que comprende el producto laminado funcional.
CN114379178B (zh) 2020-10-05 2023-05-12 Skc株式会社 玻璃接合用薄膜、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透光层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7757A (ja) 1984-10-05 1986-05-06 Mitsui Toatsu Chem Inc 色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イルム
JPS62270664A (ja) 1985-06-12 1987-11-25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キノフタロン系色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イルム
JPS61285259A (ja) 1985-06-13 1986-12-16 Mitsui Toatsu Chem Inc 二色性色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イルム
JPH0794609B2 (ja) 1987-07-22 1995-10-11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アントラキノン系色素および該色素を用いた偏光フィルム
JPH09258009A (ja) 1996-03-27 1997-10-03 Nasu Nikon:Kk 偏光レンズ
US7002744B2 (en) 1999-11-22 2006-02-21 Younger Mfg. Co. Dba Younger Optics Polarized optical part using high impact polyurethane-based material
US6220703B1 (en) * 1999-12-29 2001-04-24 Younger Manufacturing Co., Inc. Ophthalmic lenses utilizin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arizing films
JP2002267841A (ja) 2001-03-09 2002-09-18 Mitsui Chemicals Inc 偏光レンズ用偏光フィルム
US7767779B2 (en) * 2001-11-14 2010-08-03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High index and high impact resistant polythiourethane/urea materia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its use in the optical field
WO2004099859A1 (ja) 2003-05-12 2004-11-18 Hopnic Laboratory Co., Ltd. 高屈折率偏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ES2290881T3 (es) * 2004-01-30 2008-02-16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Articulos polarizados y procedimientos para obtener articulos polarizados.
JP4408384B2 (ja) * 2004-03-30 2010-02-03 Mgcフィルシート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ス偏光レンズ体の製造方法、プラスチックス偏光レンズ体、該レンズ体製造に用いる偏光積層体および被覆シート
TWI323254B (en) * 2004-02-02 2010-04-11 Mgc Filsheet Co Ltd Light control plastic lens, coated sheet-like light control element for the lens production,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light control plastic lens
US8304506B2 (en) * 2005-08-18 2012-11-06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thiourethane-base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resin obtained from the same
JPWO2009098886A1 (ja) * 2008-02-07 2011-05-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861B (zh) * 2010-12-08 2015-08-05 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制造包括基础镜片和薄膜结构的眼镜镜片的方法
CN103260861A (zh) * 2010-12-08 2013-08-21 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制造包括基础镜片和薄膜结构的眼镜镜片的方法
US10274643B2 (en) 2012-03-06 2019-04-30 Mitsui Chemicals, Inc. Plastic polarized len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10663622B2 (en) 2012-03-06 2020-05-26 Mitsui Chemicals, Inc. Plastic polarized len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160324A (zh) * 2012-03-06 2014-11-1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0324B (zh) * 2012-03-06 2016-05-1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9046A (zh) * 2013-05-07 2016-01-06 布鲁诺博克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极限拉伸应力和低比重的基于聚硫代氨基甲酸酯的铸塑树脂
CN103676201B (zh) * 2013-11-26 2017-01-04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折射率为1.67蓝光级防护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76201A (zh) * 2013-11-26 2014-03-26 江苏硕延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折射率为1.67蓝光级防护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US10266636B2 (en) 2014-03-11 2019-04-23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episulfide compound for optical material, episulfide-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including the same composition
CN106232658A (zh) * 2014-03-11 2016-12-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CN107438515A (zh) * 2015-01-14 2017-12-05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全息光学元件的光学铸件的方法和光学铸件
US11000976B2 (en) 2015-01-14 2021-05-11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cast body having a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cast body
CN107438515B (zh) * 2015-01-14 2021-05-25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全息光学元件的光学铸件的方法和光学铸件
CN108426185A (zh) * 2018-03-14 2018-08-21 东莞市虹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线灯头
CN113544579A (zh) * 2019-03-15 2021-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成型体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1129A4 (en) 2016-02-17
CN101490601B (zh) 2011-11-23
BRPI0715806B1 (pt) 2018-09-18
US20080036964A1 (en) 2008-02-14
KR101067605B1 (ko) 2011-09-27
EP2051129B1 (en) 2018-04-04
US20110215493A1 (en) 2011-09-08
US7967434B2 (en) 2011-06-28
US8496859B2 (en) 2013-07-30
JP4843677B2 (ja) 2011-12-21
EP2051129A1 (en) 2009-04-22
BRPI0715806A2 (pt) 2014-04-29
JPWO2008018168A1 (ja) 2009-12-24
KR20090038483A (ko) 2009-04-20
WO2008018168A1 (fr) 200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0601B (zh)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10892A (zh)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52904B (zh) 塑料偏光透镜、其制造方法及偏光膜
CN104160324A (zh) 塑料偏光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398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772524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KR101100788B1 (ko) 포토크로믹 광학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ES2205510T3 (es) Procedimiento que sirve para producir una capa polimerica adhesiva sobre substratos polimeros y articulos fabricados por medio de este procedimiento.
CN105646835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AU2005301171B2 (en)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king coated articles and articles thereof
CN101466529A (zh) 形成涂布的高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方法
CN106574034A (zh) 聚合性组合物、成型体及其用途
JP6126900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33150A (zh) 复合隐形眼镜
JP2017211547A (ja) 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40597A (zh) 濕氣硬化型聚胺酯組成物及積層體
CN107430290B (zh) 眼镜镜片及眼镜
WO2023176153A1 (ja)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フィルム、メガネレンズ用資材、メガネレンズ及びメガネ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609546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偏光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Fukui Prefecture of Japan

Patentee after: HOPNIC LABORATO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I CHEMICALS, Inc.

Patentee before: HOPNIC LABORATO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