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7912A -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7912A
CN101487912A CNA2009100025192A CN200910002519A CN101487912A CN 101487912 A CN101487912 A CN 101487912A CN A2009100025192 A CNA2009100025192 A CN A2009100025192A CN 200910002519 A CN200910002519 A CN 200910002519A CN 101487912 A CN101487912 A CN 101487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plates
methyl
polaroid
film
bo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2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重樫将宽
池田哲朗
中野勇树
赤利玲子
铃木畅
尾迂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7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而且高温下的耐久性良好的偏振板。该偏振板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偏振片是已被二色性物质染色且含有硫酸离子的已被拉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粘接剂层利用含有至少1种固化性成分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形成。

Description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偏振板可以以其单独或作为层叠其的光学薄膜形成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钟表、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用监视器、DVD播放器、TV等中,液晶显示装置正在市场中快速普及。液晶显示装置是使利用液晶的转换引起的偏振状态可视化的装置,根据其显示原理,可以使用偏振片。特别是TV等用途要求越来越高的亮度及对比度和越来越宽的视角,就偏振板而言,也需要更高透过率、更高偏振度、更高色再现性等。
作为偏振片,例如在聚乙烯醇中吸附碘并拉伸的结构的碘系偏振片具有高透过率、高偏振度,所以被广泛用作最普遍的偏振片。通常偏振板使用的是在偏振片的两面,利用将聚乙烯醇系材料溶解于水的所谓的水系粘接剂,贴合透明保护薄膜而成的偏振板(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作为透明保护薄膜,使用的是透湿率高的三乙酰纤维素等。
但是,在如上所述制造偏振板时,在使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之类的水系粘接剂的情况下,在贴合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之后,必需干燥工序。从提高偏振板的生产率的角度出发,不优选在偏振板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干燥工序。
另外,在使用水系粘接剂(所谓湿式层叠(wet lamination))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与粘接剂的粘接性,偏振片的水分率如果不相对地提高(通常偏振片的水分率为30%左右),则不能得到利用水系粘接剂的粘接性良好的偏振板。但是,这样地进行得到的偏振板通常在高温或高温高湿度化下,存在尺寸变化大等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抑制所述尺寸变化,可以降低偏振片的水分率或者使用透湿率低的透明保护薄膜。但是,如果使用水系粘接剂贴合这样的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则干燥工序中的能率降低或者偏振光特性降低,另外,发生外观的不良情形,从而不能得到实际上有用的偏振板。
另外,特别如以TV为代表,近年来,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的发展,偏振板的大型化从生产率或成本的方面(成品率、获得数增加)出发,也变得非常重要。但是,使用前述的水系粘接剂的偏振板存在以下情况变得显著的问题,即:因背光灯的热而引起偏振板发生尺寸变化,其变得不均,在画面整体中的一部分,黑显示可见变白的所谓的光漏(不均)。
从如上所述的原因出发,有很多代替水系粘接剂而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特别是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提议。例如,作为粘接剂,提出了在环氧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等丙烯酸寡聚物中将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作为稀释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专利文献3)。但是,在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聚乙烯醇系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的偏振板中,在加热条件下,可见明显的透过率的低下或变红现象,不能满足高温下的耐久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0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96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246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而且高温下的耐久性良好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层叠该偏振板的光学薄膜,进而提供使用该偏振板、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以下所示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实现所述目的,以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板,其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而成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偏振片是被二色性物质对其进行染色且含有硫酸离子的被拉伸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
粘接剂层是利用含有至少一种固化性成分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来形成的。
在所述偏振板中,优选作为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硫酸离子的含量为0.02~0.45重量%。
在所述偏振板中,优选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性成分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在所述偏振板中,优选作为固化性成分含有由通式(1):CH2=C(R1)—CONR2(R3)(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羟基、巯基、氨基或季铵基的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其中,排除R2、R3同时为氢原子的情况。另外,R2、R3也可以结合形成可含有氧原子的5员环或6员环。)表示的N—取代酰胺系单体。
在所述偏振板中,优选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为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在所述偏振板中,作为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优选使用从纤维素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及(甲基)丙烯酸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的所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工序:
利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的工序,其中的偏振片是利用二色性物质对其进行染色而且含有硫酸离子的被拉伸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构成的偏振片;
接着,利用活性能量线照射来固化所述粘接剂,从而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层叠有至少1张所述偏振板。
进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偏振板或所述光学薄膜。
在本发明的偏振板中,作为在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贴合中使用的粘接剂,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由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是无溶剂型的粘接剂,所以可以不需要像水系粘接剂那样实施干燥工序,来进行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贴合。另外,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中,由于利用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形成粘接剂层,所以与水系粘接剂相比,可以高速生产。
作为在所述偏振板中使用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优选为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与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相比,生产率好,另外,在用于贴合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中使用的粘接剂的固化方法中通过使用电子射线,不再需要紫外线固化法之类的加热工序,可以使生产率非常高。另外,通过使用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与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相比,可以提高偏振板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贴合中使用的粘接剂,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在向该粘接剂照射活性能量线从而使该粘接剂固化时,也向偏振片及透明保护薄膜照射活性能量线。认为偏振板不能满足在高温下的耐久性的原因可能是如果向偏振片(聚乙烯醇系薄膜)照射活性能量线,则聚乙烯醇被脱水反应聚烯化,该聚烯化取向薄膜被用作偏振片的结果。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偏振片中含有硫酸离子。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偏振片(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硫酸离子,即使在向偏振片照射活性能量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聚乙烯醇的聚烯化,即使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以抑制透过率的低下或变红现象,可以满足高温下的耐久性。
另外,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性成分,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尤其优选所述N—取代酰胺系单体,特别适于作为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在使用低水分率的偏振片的情况下,另外,在使用透湿率低的材料作为透明保护薄膜的情况下,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相对这些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结果,可以得到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偏振板。
在使用所述固化性成分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制作尺寸变化小的偏振板,所以也可以容易地应对偏振板的大型化,从成品率、获得数的观点出发,可以抑制生产成本。另外,在本发明中得到的偏振板的尺寸稳定性好,所以可以抑制背光灯的外部热引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不均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偏振板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上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
偏振片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偏振片可以使用用二色性物质(具有代表性的为碘、二色性染料)对聚乙烯醇树脂薄膜进行染色并进行单向拉伸而成的偏振片。适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材料可以使用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作为聚乙烯醇的衍生物,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此外,还可以举出用乙烯、丙烯等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烷基酯,丙烯酰胺等改性而成的化合物。构成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00~5000,进而优选为1400~4000。如果聚合度过低,则在进行规定的拉伸时容易发生拉伸断裂,另外,如果聚合度过高,则在拉伸时张力必须异常,可能不能进行机械拉伸。一般使用皂化度一般为80~100mol%的偏振片。
也可以在所述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作为增塑剂,可以举出多元醇及其缩合物等,例如可以举出甘油、双甘油、二缩三甘油、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对增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20重量%以下。
构成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可以利用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对将树脂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进行流塑制膜的流塑法、浇铸法、挤压法)成形。可以对应使用偏振板的LCD的目的或用途适当设定偏振片的厚度,通常为5~80μm左右。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是已被二色性物质染色且含有硫酸离子进而已被拉伸处理的薄膜。因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片至少向聚乙烯醇系薄膜实施利用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拉伸处理及硫酸离子处理。在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可以采用将所述聚乙烯醇系薄膜提供到通常包括溶胀、染色、交联、拉伸、水洗及干燥工序的一系列制造工序的方式,而在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即使在采用所述工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硫酸离子处理工序。在除了干燥工序的各处理工序中,通过将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含有在各工序中使用的溶液的液体,来进行处理。溶胀、染色、交联、拉伸、硫酸离子处理、水洗及干燥的各处理的顺序、次数及实施的有无可以对应目的、使用材料及条件等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在1个工序中同时进行几个处理,也可以同时进行溶胀处理、染色处理及交联处理。另外,可以优选采用例如在拉伸处理前后进行交联处理。另外,例如水洗处理可以在全部处理之后进行,也可以只在特定的处理之后进行。
溶胀工序具有代表性地通过将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注满水的处理浴中来进行。利用该处理,可以清洗聚乙烯醇系薄膜表面的污物或防粘连剂,同时通过溶胀聚乙烯醇系薄膜来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一性。溶胀浴可以适当地添加甘油或碘化钾等。溶胀浴的温度通常为20~60℃左右,在溶胀浴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0.1~10分钟左右。
染色工序具有代表性地通过将所述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含有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处理浴中来进行。在染色浴的溶液中使用的溶媒通常使用水,但也可以适当添加与水具有互溶性的有机溶媒。二色性物质相对溶媒100重量份,通常以0.1~1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作为二色性物质使用碘的情况下,染色浴的溶液优选进而含有碘化物等助剂。这是因为改善了染色效率。助剂相对溶媒100重量份,优选以0.02~20重量份、进而优选以2~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作为碘化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染色浴的温度通常为20~70℃左右,在染色浴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1~20分钟左右。
交联工序具有代表性地通过将所述已染色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含有交联剂的处理浴中来进行。作为交联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硼酸、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染色浴的溶液中使用的溶媒通常使用水,但也可以适当添加与水具有互溶性的有机溶媒。交联剂相对溶媒100重量份,通常以1~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在交联剂的浓度不到1重量份的情况下,不能得到充分的光学特性。在交联剂的浓度超过10重量份的情况下,在拉伸时在薄膜中发生的应力变大,得到的偏振板可能会收缩。交联浴的溶液优选进而含有碘化物等助剂。这是因为,容易得到面内均一的特性。助剂的浓度优选为0.05~15重量%,进而优选为0.5~8重量%。碘化物的具体例与染色工序的情况相同。交联浴的温度通常为20~70℃左右,优选为40~60℃。在交联浴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1秒~15分钟左右,优选为5秒~10分钟。
可以在如上所述的任意一个阶段进行拉伸工序。具体而言,可以在染色处理之后进行,可以在染色处理之前进行,可以与溶胀处理、染色处理、交联处理、硫酸离子处理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交联处理、硫酸离子处理之后进行。聚乙烯醇系薄膜的累积拉伸倍率通常为5倍以上。优选为5~7倍,进而优选为5~6.5倍。在累积拉伸倍率不到5倍的情况下,难以得到高偏振度的偏振板。在累积拉伸倍率超过7倍的情况下,有时聚乙烯醇系薄膜变得容易破断。作为拉伸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湿式拉伸法、干式拉伸法的任意一种,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在采用湿式拉伸法的情况下,在处理浴中将聚乙烯醇系薄膜拉伸至规定的倍率。作为拉伸浴的溶液,可以优选使用在水或有机溶媒(例如乙醇)等溶媒中,对应各种处理添加硫酸离子、碘、硼或锌的化合物而成的溶液。
硫酸离子处理例如通过在含有硫酸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薄膜来进行。利用硫酸离子处理,使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硫酸离子。
作为硫酸金属盐,优选在处理液中容易分离成硫酸离子和金属离子、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该硫酸金属盐容易以离子的状态导入的硫酸金属盐。例如,作为形成硫酸金属盐的金属的种类,可以举出钠、钾等碱金属;镁、钙等碱土类金属;钴、镍、锌、铬、铝、铜、锰、铁等过渡金属。作为硫酸金属盐,从抑制聚乙烯醇系薄膜因活性能量线照射而发生聚烯化的点出发,优选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锌。
在硫酸离子处理中使用硫酸金属盐的情况下,含有硫酸金属盐的水溶液中的硫酸金属盐的浓度根据硫酸金属盐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为1~20重量%左右,优选为5~15重量%,更优选为5~10重量%。如果硫酸金属盐的浓度少于1重量%,则难以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足够的硫酸离子。相反,如果多于20重量%,则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溶胀减低,在聚乙烯醇系薄膜中含有的硫酸离子的量变少。
在进行硫酸离子处理时,含有硫酸金属盐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15~70℃左右,优选为25~67℃。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优选为3~90秒的范围。
此外,作为金属盐,除了硫酸金属盐以外,例如包括盐酸盐、硝酸盐、醋酸盐、碘化盐等无机酸盐或柠檬酸盐、酒石酸盐、醋酸盐等有机酸盐。这些盐虽然不抑制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聚烯化,但只要在不破坏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在硫酸金属盐中混合使用这些金属盐(硫酸金属盐以外)。
对硫酸离子处理的阶段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染色处理之前,也可以在染色处理之后。另外,也可以在染色溶液中共存所述金属盐,与染色处理同时进行。另外,也可以与拉伸处理同时进行。
水洗工序具有代表性地通过在处理浴中浸渍已实施所述各种处理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来进行。利用水洗工序,可以洗去聚乙烯醇系薄膜的不需要的残存物。水洗浴可以为纯水,也可以为碘化物(例如碘化钾、碘化钠等)的水溶液。碘化物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10重量%。也可以在碘化物水溶液中添加硫酸锌、氯化锌等助剂。水洗浴的温度优选为10~60℃,进而优选为30~40℃,。浸渍时间为1秒~1分钟。水洗工序可以只进行1次,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在实施数次的情况下,适当地调整各处理中使用的水洗浴中含有的添加剂的种类或浓度。例如,水洗工序包括将已实施所述各种处理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浸渍于碘化钾水溶液(0.1~10重量%,10~60℃)1秒~1分钟左右的工序;和用纯水冲洗的工序。另外,在水洗工序中,为了提高偏振片的表面改性或偏振片的干燥效率,也可以适当添加与水具有互溶性的有机溶媒(例如乙醇等)。
干燥工序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自然干燥、送风干燥、加热干燥)。例如,加热干燥时的干燥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干燥时间通常为1~10分钟左右。可以如上所述地进行得到偏振片。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硫酸离子的含有量优选为0.02~0.45重量%,进而优选为0.05~0.35重量%,进而优选为0.1~0.25重量%。此外,可以从硫原子含量算出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硫酸离子的含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偏振片的水分率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15重量%,进而优选为1~15重量%。如果水分率大于20重量%,则得到的偏振板的尺寸变化变大,可能会出现在高温下或高温高湿下的尺寸变化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偏振片的水分率可以用任意适当的方法调整。例如可以举出利用调整偏振片的制造工序中的干燥工序的条件来控制的方法。
利用以下方法测定偏振片的水分率。即,将偏振片切成100×100mm的大小,测定该样品的初始重量。接着,在120℃下干燥该样品2小时,测定干燥重量,利用下述式测定水分率。水分率(重量%)={(初始重量—干燥重量)/初始重量}×100。分别进行3次重量的测定,使用其平均值。
作为构成透明保护薄膜的材料,优选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屏蔽性、各向同性等各方面具有良好性质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例为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此外,在偏振片的一侧利用粘接剂层贴合透明保护薄膜,而在另一侧,作为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丙烯基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硅酮系等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以在透明保护薄膜中含有1种以上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着色防止剂、阻燃剂、核剂、防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薄膜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而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在透明保护薄膜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在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可能不能充分地实现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
另外,作为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举出在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薄膜,例如含有(A)在侧链上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以及(B)在侧链上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苯基以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含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构成的交替共聚物、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薄膜。薄膜可以使用由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挤压制品等构成的薄膜。这些薄膜由于相位差小、光弹性系数小而可以消除偏振板变形导致的不均等不良现象,另外,由于透湿率小而在加湿耐久性方面优良。
可以适当确定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但一般从强度或操作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观点来看,其厚度为1~500μm左右。特别优选1~300μm,更优选5~200μm。透明保护薄膜在为5~150μm的情况下特别优选。
此外,在偏振片的两侧设置透明保护薄膜的情况下,其内外面可以使用由相同聚合物材料构成的保护薄膜,也可以使用由不同聚合物材料等构成的保护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透明保护薄膜,优选使用从纤维素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以及(甲基)丙烯酸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相对所述各种透明保护薄膜显示出优选的粘接性。尤其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相对难以满足粘接性的丙烯酸树脂也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另外,在适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底涂层。
纤维素树脂为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作为这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三丙酰基纤维素、二丙酰基纤维素等。其中,特别优选三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有很多市售的制品,从获得容易性或成本的点出发,也是有利的。作为三乙酰纤维素的市售品的例子,可以举出富士胶片公司制的商品名“UV—50”、“UV—80”、“SH—80”、“TD—80U”、“TD—TAC”、“UZ—TAC”或Konica公司制的“KC系列”等。这些三乙酰纤维素的面内相位差(Re)通常大致为0,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具有~60nm左右。
此外,厚度方向相位差小的纤维素树脂薄膜例如可以通过处理所述纤维素树脂来得到。例如可以举出将涂敷有环戊酮、甲基乙基甲酮等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不锈钢等基材薄膜贴合于通常的纤维素系薄膜,加热干燥(例如在80~150℃下,3~10分钟左右),然后剥离基材薄膜的方法;在通常的纤维素树脂薄膜上涂敷在环戊酮、甲基乙基甲酮等溶剂中溶解降冰片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而成的溶液,加热干燥(例如在80~150℃下,3~10分钟左右),然后剥离涂敷薄膜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厚度方向相位差小的纤维素树脂薄膜,可以使用已控制脂肪取代度的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薄膜。在通常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中,醋酸取代度为2.8左右,而可以优选通过将醋酸取代度控制在1.8~2.7,来减小Rth。通过在所述脂肪酸取代纤维素系树脂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甲苯砜苯胺、乙酰三乙基柠檬酸酯等增塑剂,可以将Rth控制成小值。增塑剂的添加量相对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20重量份,进而优选为1~15重量份。
作为环状聚烯烃树脂的具体例,优选为降冰片烯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是将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聚合而成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举出在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特开平3—14882号公报、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性的为无规共聚物),以及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对它们进行改性而成的接枝共聚物,及它们的氢化物等。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例,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
作为环状聚烯烃树脂,有各种制品出售。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日本泽云(ゼオン)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ZEONEX、“ZEONOR”、JSR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RTON”、TICONA公司制的商品名“TOPAS”、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APEL”。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Tg(玻璃化温度)优选为115℃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进而优选为125℃以上,特别优选为130℃以上。通过使Tg在115℃以上,可以使偏振板的耐久性出色。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成形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70℃以下。可以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获得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大致为0的薄膜。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在不破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具有脂环族烃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基酯共聚物等)。可以优选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可以更优选举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50~100重量%,优选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三菱Rayon株式会社制的AcrypetVH或Acrypet VRL20A,在特开2004—70296号公报中记载的在分子内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利用分子内交联或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的高Tg(甲基)丙烯酸树脂系。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还可以使用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这是因为,具有高耐热性、高透明性、通过进行双向拉伸而具有的高机械强度。
作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举出在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优选具有由下述通式(化1)表示的环结构。
[化1]
Figure A200910002519D00151
式中,R1、R2及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有机残基。其中,有机残基也可以含有氧原子。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的由通式(化1)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90重量%,更优选为10~70重量%,进而优选为10~60重量%,特别优选为10~50重量%。如果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的由通式(化1)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少于5重量%,则耐热性、耐溶剂性、表面硬度可能会变得不充分。如果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的由通式(化1)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多于90重量%,则可能会变得缺乏成型加工性。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质均分子量(有时也称为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0,进而优选为10000~5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500000。如果质均分子量偏离所述范围,则从成型加工性的点出发,不优选。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优选为115℃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进而优选为125℃以上,特别优选为130℃以上。由于Tg为115℃以上,则例如在作为透明保护薄膜组装到偏振板的情况下,耐久性变得出色。对所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而从成形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170℃以下。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利用注射模塑成形得到的塑制品按照ASTM—D—1003的方法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越高越好,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进而优选为90%以上。全光线透过率是透明性的参考值,如果全光线透过率不到85%,则透明性可能会降低。
所述透明保护薄膜通常使用的是正面相位差不到40nm而且厚度方向相位差不到80nm。正面相位差Re用Re=(nx—ny)×d表示。厚度方向相位差用Rth=(nx—nz)×d表示。另外,Nz系数用Nz=(nx—nz)/(nx—ny)表示。[其中,薄膜的滞相轴方向、进向轴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d(nm)为薄膜的厚度。滞相轴方向成为薄膜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此外,透明保护薄膜最好不着色。优选使用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90nm~+75nm的保护薄膜。通过使用该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为—90nm~+75nm的保护薄膜,可以大致消除由透明保护薄膜引起的偏振板的着色(光学着色)。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进一步优选为—80nm~+60nm,特别优选为—70nm~+45nm。
另一方面,作为所述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使用具有正面相位差为40nm以上及/或厚度方向相位差为80nm以上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板。正面相位差通常被控制在40~200nm的范围,厚度方向相位差通常被控制在80~300nm的范围。在使用相位差板作为透明保护薄膜的情况下,由于该相位差板还起到作为透明保护薄膜的功能,所以可以实现薄型化。
作为相位差板,可以举出单向或双向拉伸处理高分子材料而成的双折射性薄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利用薄膜支撑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而成的相位差板。对相位差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0~150μm左右。
作为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乙烯醚、聚羟乙基丙烯酸酯、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碳酸酯、多芳基化合物、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苯硫醚、聚苯醚、聚烯丙基砜、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烯烃、聚氯乙烯、纤维素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或它们的二元系、三元系各种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利用拉伸等而成为取向物(拉伸薄膜)。
作为液晶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在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上导入了赋予液晶取向性的共轭性的直线状原子团(mesogene)的主链型或侧链型的各种聚合物等。作为主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具有在赋予弯曲性的间隔部上结合了直线状原子团基的构造的聚合物,例如向列取向性的聚酯系液晶性聚合物、圆盘状聚合物或胆甾醇型聚合物等。作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如下的化合物等,即,以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酸酯为主链骨架,作为侧链隔着由共轭性的原子团构成的间隔部而具有由赋予向列取向性的对位取代环状化合物单元构成的直线原子团部的化合物等。这些液晶聚合物是通过在已对形成于玻璃板上的聚酰亚胺或聚乙烯醇等薄膜的表面进行摩擦处理后的材料、斜向蒸镀了氧化硅的材料等的取向处理面上,铺展液晶性聚合物的溶液并热处理来进行的。
相位差板可以为例如以补偿各种波阻片或液晶层的双折射引起的着色或视角等为目的等而具有对应使用目的的适当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板,也可以为层叠2种以上相位差板来控制相位差等光学特性的相位差板等。
相位差板满足nx=ny>nz、nx>ny>nz、nx>ny=nz、nx>nz>ny、nz=nx>ny、nz>nx>ny、nz>nx=ny的关系,可以对应各种用途选择使用。其中,ny=nz不只包括ny与nz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括ny与nz实际上相同的情况。
例如,在满足nx>ny>nz的相位差板中,优选使用正面相位差满足40~1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满足100~320nm、Nz系数满足1.8~4.5的相位差板。例如,在满足nx>ny=nz的相位差板(正型A板)中,优选使用正面相位差满足100~200nm的相位差板。例如,在满足nz=nx>ny的相位差板(负型A板)中,优选使用正面相位差满足100~200nm的相位差板。例如,满足nx>nz>ny的相位差板中,优选使用正面相位差满足150~300nm、Nz系数满足超过0~0.7的相位差板。另外,如上所述,例如可以使用满足nx=ny>nz、nz>nx>ny或nz>nx=ny的相位差板。
透明保护薄膜可以对应适用的液晶显示装置适当地选择。例如,VA(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包括MVA、PVA)的情况下,优选偏振板的至少一方(单元侧)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作为具体的相位差,优选在Re=0~240nm、Rth=0~500nm的范围。如果用三维折射率描述,则优选nx>ny=nz、nx>ny>nz、nx>nz>ny、nx=ny>nz(单向,双向,Z化,负型C板)的情况。在液晶单元的上下使用偏振板时,可以与液晶单元的上下一起具有相位差,或者也可以是上下任意一个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
例如IPS(平面控制(In—Plane Switching),包括FFS)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偏振板的一方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的情况或者没有相位差的情况的任意一种。例如,在没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在液晶单元的上下(单元侧)均不具有相位差的情况。在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在液晶单元的上下均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上下的任意一个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例如,上侧为Z化、下侧没有相位差的情况,或者上侧为A板、下侧为正型C板的情况)。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在Re=—500~500nm、Rth=—500~500nm的范围。如果用三维折射率描述,则优选nx>ny=nz、nx>nz>ny、nz>nx=ny、nz>nx>ny(单向,Z化,正型C板,正型A板)。
此外,可以另外在没有相位差的薄膜上贴合所述具有相位差的薄膜,从而付与所述功能。
在上述透明保护薄膜的没有粘接偏振片的表面上,可以进行硬涂层或防反射处理、防粘连处理、以扩散或防眩为目的的处理。
实施硬涂层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偏振板的表面损坏等,例如可以通过在透明保护薄膜的表面上附加由丙烯酸系、硅酮系等适当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硬度、滑动特性等良好的固化被膜的方式等形成。实施防反射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光在偏振板表面的反射,可以通过形成基于以往的防反射膜等来完成。此外,实施防粘连处理的目的是防止与相邻层(例如背光灯侧的扩散板)的粘附。
另外,实施防眩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光在偏振板表面反射而干扰偏振板透射光的辨识等,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喷砂方式或压纹加工方式的粗表面化方式以及配合透明微粒的方式等适当的方式,向透明保护薄膜表面赋予微细凹凸结构来形成。作为在上述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中含有的微粒,例如,可以使用平均粒径为0.5~20μm的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等组成的往往具有导电性的无机系微粒、由交联或者未交联的聚合物等组成的有机系微粒等透明微粒。当形成表面微细凹凸结构时,微粒的使用量相对于形成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透明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2~7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50重量份。防眩层也可以兼当用于将偏振板透射光扩散而扩大视角等的扩散层(视角扩大功能等)。
还有,上述防反射层、防粘连层、扩散层或防眩层等除了可以设置成透明保护薄膜自身以外,还可以作为其他的光学层与透明保护薄膜分开设置。
本发明的偏振板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在所述粘接剂层的形成中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含有至少一种固化性成分。
作为固化性成分,可以举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这些固化性成分可以使用单官能或二官能以上的任意一种。这些固化性成分可以选择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这些固化性成分,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优选使用N—取代酰胺系单体。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这些单体。此外,(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及/或甲基丙烯酰基。在本发明中,(甲基)的意义与所述相同。
N—取代酰胺系单体由通式(1):CH2=C(R1)—CONR2(R3)(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羟基、巯基、氨基或者季铵基的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其中,除去R2、R3同时为氢原子的情况。另外,R2、R3结合形成可含有氧原子的5员环或6员环。)表示。作为所述通式(1)中的R2或R3中的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分支链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等,作为具有羟基的烷基,可以举出羟甲基、羟乙基等,作为具有氨基的烷基,可以举出氨基甲基、氨基乙基等。另外,在R2、R3结合形成可含有氧原子的5员环或6员环的情况下,具有有氮的杂环。作为该杂环,可以举出吗啉环、哌啶环、吡咯烷环、哌嗪环等。
作为所述N—取代酰胺系单体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N—丙烷(甲基)丙烯酰胺、氨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巯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巯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另外,作为具有杂环的含杂环单体,例如可以举出N—丙烯酰吗啉、N—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丙烯酰基吡咯烷等。这些N—取代酰胺系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N—取代酰胺系单体对低水分率的偏振片或使用透湿度低的材料的透明保护薄膜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而所述例示的单体尤其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其中,作为所述N—取代酰胺系单体,优选具有羟基。作为具有羟基的N—取代酰胺系单体,例如可以举出N—羟乙基丙烯酰胺。
所述N—取代酰胺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而在组合2种以上的情况下,从耐久性、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N—羟乙基丙烯酰胺及N—丙烯酰吗啉的组合。另外,该组合的情况下,N—羟乙基丙烯酰胺相对N—羟乙基丙烯酰胺及N—丙烯酰吗啉的总量的比例,从能够获得良好的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为40重量%以上。
另外,作为所述固化性成分,除了所述以外,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各种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或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等。其中,优选使用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使用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各种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也可以作为芳香环的取代基存在,但在本发明中,优选作为结合芳香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有机基(结合于烃基、尤其是亚烷基的有机基)存在。
作为所述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芳香环的单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物。作为具有芳香环的单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缩水甘油醚、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苯基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等。作为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叔丁基苯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基聚乙二醇丙基酯等。
另外,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羧基单体。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也优选羧基单体。作为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等。其中,优选丙烯酸。
此外,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还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等碳原子数为1~1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isobonyl)酯等具有脂环式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月桂酯或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苯乙烯磺酸或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烷磺酸、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基氧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乙基丙烯酰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等。另外,还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酸酐缩亚胺、N—环己基马来酸酐缩亚胺、N—苯基马来酸酐缩亚胺等;(甲基)丙烯酸氨乙酯、(甲基)丙烯酸氨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3—(4—氮茚(pyrinidyl)))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氨基烷基酯系单体;N—(甲基)丙烯酰氧亚甲基琥珀酰亚胺或N—(甲基)丙烯酰基—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系单体等含氮单体。
如上所述,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中的固化性成分,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各种固化性成分,但优选单独使用N—取代酰胺系单体或者N—取代酰胺系单体与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并用它们的情况下,优选N—取代酰胺系单体的比例为4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为80重量%以上。
作为所述固化性成分,可以使用二官能以上的固化性成分。作为二官能以上的固化性成分,优选二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利用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得到。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可以例示各种环氧化合物。作为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
作为芳香族环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的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的二缩水甘油醚之类的双酚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羟基苯甲醛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之类的酚醛清漆型的环氧树脂;四羟基苯基甲烷的缩水甘油醚、四羟基苯甲酮的缩水甘油醚、环氧化聚乙烯基苯酚之类的多官能型的环氧树脂等。
作为脂环式环氧树脂,可以举出所述芳香族环氧树脂的加氢物、环己烷系、环己基甲基酯系、环己基甲醚系、螺环(spiro)系、三环癸烷等环氧树脂。
作为脂肪族环氧树脂,可以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作为它们的例子,可以举出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的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向乙二醇或丙二醇、甘油之类的脂肪族多元醇加成1种或2种以上环氧烷烃(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得到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等。
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通常为30~3000g/当量,优选在50~1500g/当量的范围。
所述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优选为脂肪族环氧树脂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二官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含有固化性成分,但除了所述成分以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添加剂。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以以电子射线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的方式使用。在以电子射线固化型使用所述粘接剂的情况下,在所述粘接剂中不必特别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但以紫外线固化型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为每100重量份固化性成分,通常为0.1~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0.5~3重量份。
另外,作为添加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以羰基化合物等为代表的提高利用电子射线的固化速度或灵敏度的增感剂、以有机硅烷偶合剂或环氧乙烷为代表的粘接促进剂、提高与透明保护薄膜的润湿性的添加剂、以丙烯酰氧基化合物或烃系(天然、合成树脂)等为代表的提高机械强度或可加工性等的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剂、染料、加工助剂、离子肼剂、抗氧剂、增粘剂、填充剂(金属化合物填充剂以外)、增塑剂、流平剂、发泡抑制剂、防静电剂等。
本发明的偏振板通过使用所述粘接剂贴合所述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来制造。另外,在利用粘接剂贴合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之前,也可以对它们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皂化处理、易粘接处理等表面改性处理。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的贴合工序中,具有:在形成偏振片的所述粘合剂层的面及/或透明保护薄膜的形成所述粘接剂层的面上涂敷所述粘接剂之后,隔着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剂贴合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的工序;接着,对隔着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剂贴合的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照射活性能量线(电子射线、紫外线等),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
粘接剂的涂敷方式可以根据粘接剂的粘度或目的厚度适当地选择。作为涂敷方式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反向涂敷机(reverse coater)、照相凹版涂敷机(grauver coater)(直接(direct)、反向(reverse)或平板(offset))、棒反向涂敷机(bar reverse coater)、辊涂机(roll coater)、模具涂料机(diecoater)、棒涂机(bar coater)、棒式涂布机(rod coater)等。此外,也可以适当使用浸渍(dipping)方式等方式进行涂敷。
隔着如上所述涂敷的粘接剂,贴合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的贴合可以利用辊层合机(roll laminator)等进行。
在贴合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薄膜之后,照射活性能量线(电子射线、紫外线等),使粘接剂固化。活性能量线(电子射线、紫外线等)的照射方向可以从任意适当的方向照射。优选从透明保护薄膜侧照射。如果从偏振片侧照射,则偏振片可能会因活性能量线(电子射线、紫外线等)发生劣化。
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优选作为电子射线固化型使用。电子射线的照射条件只要是能够固化所述粘接剂的条件即可,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例如,电子射线照射优选加速电压为5kV~300kV,进而优选为10kV~250kV。在加速电压不到5kV的情况下,电子射线可能没有到达粘接剂而变成固化不足,如果加速电压超过300kV,则通过样品的渗透力过强,电子射线弹回,可能会破坏(damage)透明保护薄膜或偏振片。作为辐射剂量,优选为5~100kGy,进而优选为10~75kGy。在辐射剂量不到5kGy的情况下,粘接剂变成固化不足,如果超过100kGy,则会破坏(damage)透明保护薄膜或偏振板,发生机械强度的降低或黄变,从而不能得到规定的光学特性。
在利用紫外线照射固化的情况下,相对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聚合引发剂配合0.1~5重量份,优选配合1~4重量份,进而优选配合2~3重量份。紫外线的照射条件只要是能够固化所述粘接剂的条件即可,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紫外线的照射量优选为100~500mJ/cm2,进而优选为200~400mJ/cm2
如上所述地进行得到的本发明的偏振板中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01~7μm。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01~2μm,进而优选为0.01~1μm。在所述厚度不到0.01μm的情况下,不能得到粘接力自身的凝集力,可能不能得到粘接强度。如果粘接剂层的厚度超过7μm,则偏振板不能满足耐久性。
电子射线照射通常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照射,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大气中或少量导入氧的条件下进行。虽然根据透明保护薄膜的材料不同而不同,但通过适当地导入氧,与最初电子射线遇到的透明保护薄膜面相遇,产生氧妨碍,可以防止对透明保护薄膜的破坏(damage),可以只对粘接剂有效地照射电子射线。
在以连续生产线(line)进行所述制造方法的情况下,生产线速度因粘接剂的固化时间不同而不同,但优选为1~500m/min,更优选为5~300m/min,进而优选为10~100m/min。在生产线速度过小的情况下,缺乏生产率,另外,向透明保护薄膜的破坏过大,不能制作能够忍耐耐久性试验等的偏振板。在生产线速度过大的情况下,粘接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有时不能得到目的粘接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作为与其他光学层层叠的光学薄膜使用。对该光学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1层或2层以上反射板或半透过板、相位差板(包括1/2或1/4等波阻片)、视角补偿薄膜等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可以使用的光学层。特别优选的偏振板是在本发明的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过反射板而成的反射型偏振板或半透过型偏振板;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振板或圆偏振板;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薄膜而成的宽视角偏振板;或者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亮度改善薄膜而形成的偏振板。
反射型偏振板是在偏振板上设置反射层而成的,可用于形成反射从辨识侧(显示侧)入射的入射光来进行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并且可以省略内置的背光灯等光源,从而具有易于使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等优点。当形成反射型偏振板时,可以通过根据需要并隔着透明保护层等在偏振板的一面附设由金属等构成的反射层的方式等适当的方式而进行。
作为反射型偏振板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根据需要在经消光处理的透明保护薄膜的一面上,附设由铝等反射性金属构成的箔或蒸镀膜而形成反射层的偏振板等。另外,还可以举出使所述透明保护薄膜含有微粒而形成表面微细凹凸结构,并在其上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反射层的反射型偏振板等。所述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反射层通过漫反射使入射光扩散,由此防止定向性或外观发亮,具有可以抑制明暗不均的优点等。另外,含有微粒的透明保护薄膜还具有当入射光及其反射光透过它时可以通过扩散进一步抑制明暗不均的优点等。反映透明保护薄膜的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反射层的形成,例如可以通过用真空蒸镀方式、离子镀方式及溅射方式等蒸镀方式或镀覆方式等适当的方式在透明保护层的表面上直接附设金属的方法等进行。
作为代替将反射板直接附设在所述偏振板的透明保护薄膜上的方式,还可以在以该透明薄膜为基准的适当的薄膜上设置反射层形成反射片等后作为反射板使用。还有,由于反射层通常由金属组成,所以从防止由于氧化而造成的反射率的下降,进而长期保持初始反射率的观点或避免另设保护层的观点等来看,优选用透明保护薄膜或偏振板等覆盖其反射面的使用形式。
还有,在所述中,半透过型偏振板可以通过作成用反射层来反射光的同时使光透过的半透半反镜等半透过型的反射层而获得。半透过型偏振板通常被设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可以形成如下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即,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反射来自于辨识侧(显示侧)的入射光而显示图像,在比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内置于半透过型偏振板的背面的背光灯等内置光源来显示图像。即,半透过型偏振板在如下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有用,即,在明亮的环境下可以节约使用背光灯等光源的能量,在比较暗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内置光源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非常有用。
下面对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构成的椭圆偏振板或圆偏振板进行说明。在将直线偏振光改变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或者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改变为直线偏振光,或者改变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位差板等。特别是,作为将直线偏振光改变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改变为直线偏振光的相位差板,可以使用所谓的1/4波阻片(也称为λ/4片)。1/2波阻片(也称为λ/2片)通常用于改变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的情况。
椭圆偏振板可以有效地用于以下情况等,即补偿(防止)超扭曲向列相(STN)型液晶显示装置因液晶层的双折射而产生的着色(蓝或黄),从而进行所述没有着色的白黑显示的情况等。另外,控制三维折射率的偏振板还可以补偿(防止)从斜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产生的着色,因而优选。圆偏振片可以有效地用于例如对以彩色显示图像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色调进行调整的情况等,而且还具有防止反射的功能。作为所述相位差板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拉伸处理由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其他聚烯烃、多芳基化合物、聚酰胺之类的适当的聚合物构成的薄膜而成的双折射性薄膜或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用薄膜支撑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而成的相位差板等。相位差板可以是例如各种波阻片或用于补偿由液晶层的双折射造成的着色或视角等的材料等具有对应于使用目的的适当的相位差的材料,也可以是层叠2种以上的相位差板而控制了相位差等光学特性的材料等。
另外,所述椭圆偏振板或反射型椭圆偏振板,是通过适当地组合并层叠偏振板或反射型偏振板和相位差板而成的。这类椭圆偏振板等也可以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依次独立层叠(反射型)偏振板及相位差板来形成,以构成(反射型)偏振板及相位差板的组合,而如上所述,在预先形成为椭圆偏振板等光学薄膜的情况下,由于在质量的稳定性或层叠操作性等方面出色,因此具有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效率的优点。
视角补偿膜是从不垂直于画面的稍微倾斜的方向观察液晶显示画面的情况下也使图像看起来比较清晰的、用于扩大视角的薄膜。作为此种视角补偿相位差板,例如由相位差薄膜、液晶聚合物等的取向薄膜或透明基材上支撑了液晶聚合物等取向层的材料等构成。通常的相位差板使用沿其面方向被实施了单向拉伸且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薄膜,与此相对,在被用作视角补偿薄膜的相位差板上,可以使用沿其面方向被实施了双向拉伸且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薄膜、沿其面方向被单向拉伸且沿其厚度方向也被拉伸并可控制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的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或像倾斜取向膜那样的双向拉伸薄膜等。作为倾斜取向膜,例如可以举出在聚合物薄膜上粘接热收缩膜后在因加热形成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了拉伸处理或/和收缩处理的材料、使液晶聚合物倾斜取向的材料等。作为相位差板的原材料聚合物,可使用与上述的相位差板中说明的聚合物相同的聚合物,可以使用以防止辨识角变化所导致的着色等或扩大辨识度良好的视角等为目的的适宜的聚合物,所述辨识角变化基于液晶单元所造成的相位差。
另外,从实现辨识度良好的宽视角的观点等出发,可以优选使用用三乙酰纤维素薄膜对由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特别是圆盘状液晶聚合物的倾斜取向层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进行支撑的光学补偿相位差板。
将偏振板和亮度改善薄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偏振板,通常被设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一侧来使用。亮度改善薄膜是显示如下特性的薄膜,即,当因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灯或来自背面侧的反射等,有自然光入射时,反射规定偏光轴的直线偏振光或规定方向的圆偏振光,而使其他光透过,因此将亮度改善薄膜与偏振板层叠而成的偏振板可使来自背光灯等光源的光入射,而获得规定偏振光状态的透过光,同时,所述规定偏振光状态以外的光不能透过,被予以反射。隔着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再次反转在该亮度改善薄膜面上反射的光,使之再次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使其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规定偏振光状态的光透过,从而增加透过亮度改善薄膜的光,同时向偏振片提供难以吸收的偏振光,从而增大能够在液晶显示的图像显示等中利用的光量,并由此可以改善亮度。即,在不使用亮度改善薄膜而用背光灯等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穿过偏振片而使光入射的情况下,具有与偏振片的偏光轴不一致的偏光方向的光基本上被偏振片所吸收,因而无法透过偏振片。即,虽然会因所使用的偏振片的特性而不同,但是大约50%的光会被偏振片吸收掉,因此,液晶图像显示等中能够利用的光量将减少,导致图像变暗。由于亮度改善薄膜反复进行如下操作,即,使具有能够被偏振片吸收的偏光方向的光不是入射到偏振片上,而是使该类光在亮度改善薄膜上发生反射,进而隔着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完成反转,使光再次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这样,亮度改善薄膜只使在这两者间反射并反转的光中的、其偏光方向变为能够通过偏振片的偏光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同时将其提供给偏振片,因此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显示中有效地使用背光灯等的光,从而可以使画面明亮。
也可以在亮度改善薄膜和所述反射层等之间设置扩散板。由亮度改善薄膜反射的偏振光状态的光朝向所述反射层等,所设置的扩散板可将通过的光均匀地扩散,同时消除偏振光状态而成为非偏振光状态。反复进行如下的作业,即,将自然光状态的光射向反射层等,隔着反射层等被反射后,再次通过扩散板而又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如此通过在亮度改善薄膜和所述反射层等之间设置使偏振光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光状态的扩散板,可以在维持显示画面的亮度的同时,减少显示画面的亮度的不均,从而可以提供均匀并且明亮的画面。通过设置该扩散板,认为可适当增加初次入射光的重复反射次数,并利用扩散板的扩散功能,可以提供均匀的明亮的显示画面。
作为所述的亮度改善薄膜,例如可以使用:电介质的多层薄膜或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多层叠层体之类的显示出使规定偏光轴的直线偏振光透过而反射其他光的特性的薄膜、胆甾醇型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或在薄膜基材上支撑了该取向液晶层的薄膜之类的显示出将左旋或右旋中的任一种圆偏振光反射而使其他光透过的特性的薄膜等适宜的薄膜。
因此,通过利用使所述的规定偏光轴的直线偏振光透过的类型的亮度改善薄膜,使该透过光直接沿着与偏光轴一致的方向入射到偏振板上,可以在抑制由偏振板造成的吸收损失的同时,使光有效地透过。另一方面,利用胆甾醇型液晶层之类的使圆偏振光透过的类型的亮度改善薄膜,虽然可以直接使光入射到偏振片上,但是,从抑制吸收损失的观点来看,最好隔着相位差板对该圆偏振光进行直线偏振光化,之后再入射到偏振板上。而且,通过使用1/4波阻片作为该相位差板,可以将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
在可见光区域等较宽波长范围中能起到1/4波阻片作用的相位差板,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获得,即,将相对于波长550nm的浅色光能起到1/4波阻片作用的相位差层和显示其他的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层例如能起到1/2波阻片作用的相位差层重叠的方式等。所以,配置于偏振板和亮度改善薄膜之间的相位差板可以由1层或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构成。
还有,就胆甾醇型液晶层而言,也可以组合不同反射波长的材料,构成重叠2层或3层以上的配置构造,由此获得在可见光区域等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反射圆偏振光的构件,从而可以基于此而获得较宽波长范围的透过圆偏振光。
另外,偏振板如同所述偏振光分离型偏振板,可以由层叠了偏振板和2层或3层以上的光学层的构件构成。所以,也可以是组合了所述反射型偏振板或半透过型偏振板和相位差板而成的反射型椭圆偏振板或半透过型椭圆偏振板等。
在偏振板上层叠了所述光学层的光学薄膜,可以利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依次独立层叠的方式来形成,但是预先经层叠而成为光学膜的偏振板在质量的稳定性或组装操作等方面出色,因此具有可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工序的优点。在层叠中可以使用粘合层等适当的粘接手段。在粘接所述偏振板和其他光学薄膜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标相位差特性等而采用适当的配置角度。
在上述的偏振板或至少层叠有一层偏振板的光学薄膜上,也能够用和液晶单元(cell)等其他部件粘接的粘合层。对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宜地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系或橡胶系等聚合物为基体聚合物的粘合剂。特别优选使用类似丙烯酸系粘合剂的光学透明性优良并显示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以及粘接性的粘合特性且耐气候性或耐热性等优良的粘合剂。
而且,除了上述之外,从防止因吸湿造成的发泡现象或剥离现象、因热膨胀差等引起的光学特性的下降或液晶单元的翘曲、进而从高质量且耐久性优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性等观点来看,优选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良的粘合层。
粘合层中可以含有例如天然物或合成物的树脂类、特别是增粘性树脂或由玻璃纤维、玻璃珠、金属粉、其它的无机粉末等构成的填充剂、颜料、着色剂、抗氧剂等可添加于粘合层中的添加剂。另外也可以是含有微粒并显示光扩散性的粘合层等。
在偏振板、光学薄膜的单面或双面上附设粘合层时可以利用适宜的方式进行。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式,即调制在由甲苯或乙酸乙酯等适宜溶剂的纯物质或混合物构成的溶媒中溶解或分散基体聚合物或其组合物而成的约10~40重量%的粘合剂溶液,然后通过流延方式或涂敷方式等适宜的展开方式直接将其附设在偏振板上或光学薄膜上的方式;或者基于上述而在隔离件上形成粘合层后将其移送并粘贴在偏振板上或光学薄膜上的方式等。
粘合层也能够作为不同组成或种类等的各层的重叠层而设置在偏振板或光学薄膜的单面或双面上。另外,当设置于双面上时,偏振板或光学薄膜的内外也能够是不同组成、种类或厚度等的粘合层。粘合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或粘接力等而适当确定,一般为1~40μm,优选5~30μm,特别优选10~25μm。如果比1μm薄,则耐久性变差,另外,如果比40μm厚,则容易发生发泡等引起的浮起或剥离,成为外观不良
对于粘合层的露出面,在供于使用前为了防止其污染等,可以临时粘贴隔离件以进行覆盖。由此能够防止在通常的操作状态下与粘合层接触的现象。作为隔离件,在满足上述的厚度条件的基础上,例如可以使用根据需要用硅酮系或长链烷基系、氟系或硫化钼等适宜剥离剂对塑料薄膜、橡胶片、纸、布、无纺布、网状物、发泡片材或金属箔、它们的层叠体等适宜的薄片体进行涂敷处理后的材料等以往常用的适宜的隔离件。
为了提高偏振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附着力,也可以在层间设置结合(anchor)层。
作为所述结合层的形成材料,可以优选使用从聚氨酯、聚酯、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中选择的结合剂,特别优选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由于分子中的氨基显示出与粘合剂中的羧基等反应或离子性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所以可以保证良好的附着力。
作为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亚胺、聚烯丙胺、聚乙烯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吡咯烷、丙烯酸二甲胺基乙基酯等含氨基单体的聚合物等。
为了付与防静电性,也可以在所述结合层中添加防静电剂。作为用于付与防静电性的防静电剂,可以举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性聚合物系,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系等,尤其从光学特性、外观、防静电效果以及防静电效果在加热、加湿时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系。其中,特别优选使用聚苯胺、聚噻吩等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者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在作为防静电层的形成材料,使用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的情况下,在涂敷时,可以抑制有机溶剂引起的光学薄膜基材的变质。
还有,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形成上述的偏振板的偏振片、透明保护薄膜、光学薄膜等以及粘合层等各层上,利用例如用水杨酸酯系化合物或苯并苯酚(benzophenol)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或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配位化合物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方式等方式,使之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等。
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薄膜能够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以往的方法形成。即,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适宜地组合液晶单元和偏振板或光学薄膜以及根据需要而加入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并装入驱动电路等而形成,在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薄膜之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依据以往的方法形成。对于液晶单元而言,也可以使用例如TN型或STN型、π型、VA型、IPS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
能够形成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双侧配置了偏振板或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照明系统中使用了背光灯或反射板的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此时,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薄膜能够设置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双侧上。当将偏振板或光学薄膜设置在双侧时,它们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宜的位置上配置1层或2层以上例如扩散板、防眩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薄片、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宜的部件。
接着,对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一般地,有机EL显示装置是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金属电极而形成发光体(有机电致发光体)。这里,有机发光层是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已知有:例如由三苯基胺衍生物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和由蒽等荧光性有机固体构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此种发光层和由二萘嵌苯衍生物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或者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各种组合的结构。
有机EL显示装置是根据如下的原理进行发光,即,通过在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上施加电压,向有机发光层中注入空穴和电子,由这些空穴和电子的复合而产生的能量激发荧光物质,被激发的荧光物质回到基态时,就会放射出光。中间的复合机理与一般的二极管相同,由此也可以推测出,电流和发光强度相对于外加电压显示出伴随整流性的较强的非线性。
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取出有机发光层中产生的光,至少一方的电极必须是透明的,通常将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体制成的透明电极作为阳极使用。另一方面,为了容易进行电子的注入而改善发光效率,在阴极中使用功函数较小的物质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使用Mg—Ag、Al—Li等金属电极。
在具有此种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层由厚度为10nm左右的极薄的膜构成。所以,有机发光层也与透明电极一样,使光基本上完全地透过。其结果是,在不发光时从透明基板的表面入射并透过透明电极和有机发光层而在金属电极反射的光会再次向透明基板的表面侧射出,因此,当从外部进行辨识时,有机EL装置的显示面如同镜面。
在包括如下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体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透明电极的表面侧设置偏振板,同时在这些透明电极和偏振板之间设置相位差板,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体在通过施加电压而进行发光的有机发光层的表面侧设有透明电极,同时在有机发光层的背面侧设有金属电极。
由于相位差板及偏振板具有使从外部入射并在金属电极反射的光成为偏振光的作用,因此由该偏振光作用具有使得从外部无法辨识出金属电极的镜面的效果。特别是,采用1/4波阻片构成相位差板,并且将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偏光方向的夹角调整为π/4时,可以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即,入射于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外部光因偏振板的存在而只有直线偏振光成分透过。该直线偏振光一般会被相位差板转换成椭圆偏振光,而当相位差板为1/4波阻片并且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偏光方向的夹角为π/4时,就会成为圆偏振光。
该圆偏振光透过透明基板、透明电极、有机薄膜,在金属电极上反射,之后再次透过有机薄膜、透明电极、透明基板,由相位差板再次转换成直线偏振光。然后,由于该直线偏振光与偏振板的偏振光方向正交,因此无法透过偏振板。其结果是可以将金属电极的镜面完全地遮蔽。
[实施例]
以下记载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被这些所限定。
实施例1
(偏振片)
在30℃的温水中浸渍60秒平均聚合度为2400、皂化度为99.9摩尔%、厚75μm的聚乙烯醇薄膜,使其溶胀,进而,在水中进行单向拉伸(拉伸倍率为3.5倍)。接着,在浓度为0.3重量%(重量比:碘/碘化钾=0.5/8)的30℃的碘溶液中染色60秒。然后,在40℃的第一硼酸水溶液(硼酸浓度为3重量%,碘化钾浓度为3重量%)中浸渍45秒,接着,在60℃的第二硼酸水溶液(硼酸浓度为4重量%,碘化钾浓度为5重量%,无水硫酸钠浓度为2重量%)中浸渍30秒同时拉伸至总拉伸倍率成为6倍。然后,在30℃的碘化钾水溶液(碘化钾浓度为2重量%)中浸渍10秒。拉伸后,在70℃的烤箱中干燥3分钟,得到厚26μm的偏振片。
(透明保护薄膜)
使用内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内酯化率20%,厚30μm,Re=0nm,Rth=0nm)。
<相位差值>
相位差值的测定使用以平行尼科尔旋转法为原理的相位差计[王子计测机器(株)制,制品名“KOBRA21—ADH”],对波长590nm的值进行测定,从所得的nx、ny、nz值和薄膜厚度(d),求得正面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Nz。[其中,薄膜的滞相轴方向、进向轴方向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d(nm)为薄膜的厚度。滞相轴方向为薄膜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
(粘接剂:固化性成分)
作为粘接剂,使用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兴人(株)制)。
(偏振板的作成)
使用微凹版印刷涂敷机(microgravuer coater)(凹板印刷辊(gravuerroll):#300,旋转速度140%/线速),在所述透明保护薄膜上涂敷所述粘接剂,使其厚度为2μm,成为带粘接剂的透明保护薄膜。接着,从所述偏振片的两面,用轧机贴合所述带粘接剂的透明保护薄膜。从贴合的透明保护薄膜侧(两侧),照射电子射线,得到在偏振片的两侧具有透明保护薄膜的偏振板。线速度为20m/min,加速电压为250kV,辐射剂量为20kGy。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硫酸锌七水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无水硫酸镁,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成1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成2.6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成0重量%,在碘化钾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5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成0重量%,在碘化钾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5重量%硫酸锌七水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1重量%硫酸锌七水合物,在第一硼酸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1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硫酸锌七水合物,在第一硼酸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2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5重量%硫酸锌七水合物,在第一硼酸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5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更成0重量%,在碘化钾水溶液中将硫酸锌七水合物添加成为2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更成0.5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更成5.5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含有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兴人(株)制)80重量%及N—丙烯酰吗啉(ACMO,兴人(株)制)20重量%的混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含有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兴人(株)制)80重量%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综研化学(株)制)20重量%的混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含有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兴人(株)制)60重量%及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甲基氯化物(DMAPAA—Q,兴人(株)制)40重量%的混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基酯(DA—141,Nagase ChemteX(株)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株)日本触媒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20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N—丙烯酰吗啉(ACMO,兴人(株)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1中,在作成偏振板时,作为粘接剂,使用丙烯酸异冰片(isobonyl)酯(IBA,和光纯药工业(株)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的浓度变更成0重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氯化钾,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氯化钠,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4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氯化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5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氯化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比较例6
在实施例1中,在配制偏振片时,将2重量%第二硼酸水溶液中的无水硫酸钠代替成2重量%碘化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作成偏振板。
[评价]
对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偏振片及偏振板进行下述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偏振片中的硫酸离子率>
对偏振片,使用株式会社理学制的荧光X射线ZSX,利用FP法测定硫原子含有量(重量%)。将氧的原子量设为16,将硫的原子量设为32,从该测定值,算出硫酸离子的含量。
<拉曼(Raman)强度>
对在100℃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的偏振板,测定拉曼光谱(Ramanspectrum)中的1500cm-1附近的峰强度。使用拉曼分光测定装置(雷尼绍制,inViaRefelex Raman Microscope)测定拉曼光谱。激发光使用Ar+激光的514nm的直线反抗(直
Figure A200910002519D0039181853QIETU
反抗),累计次数为8次。此外,1100cm-1附近的峰为=C—C=键,在1500cm-1附近的峰为来源于—C=C—键的峰。在本发明中,利用1500cm-1附近的峰判断已形成聚烯结构—(C=C)n—,从而评价偏振片的聚烯化。
<高温耐久性>
利用下述式求得将偏振板在100℃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时的其放置前和放置后的单体透过率的变化量。
单体透过率的变化量(%)={(放置后的单体透过率)—(放置前的单体透过率)}/(放置前的单体透过率)
其中,单体透过率为使用分光光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DOT—3),利用JI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能见度校正所得的值。
<端部剥脱>
在冲剪(裁断)偏振板时发生。利用以下3级,从端部的剥脱量评价粘接性。
○:没有端部剥脱。
△:端部剥脱不到3mm,实际上没有问题。
×:端部剥脱为3mm以上,不可使用。
[表1]
 
偏振片中的硫酸离子含量(重量%)     拉曼强度 单体透过率的变化量(%)       粘接剂 端部剥脱
实施例1 0.096 1236 0.197 HEAA
实施例2 0.038 821 —0.220 HEAA
实施例3 0.104 2854 0.239 HEAA
实施例4 0.039 1431 —0.171 HEAA
实施例5 0.130 2094 —0.085 HEAA
实施例6 0.026 4325 —1.447 HEAA
实施例7 0.033 3693 —0.493 HEAA
实施例8 0.086 700 0.118 HEAA
实施例9 0.087 862 0.057 HEAA
实施例10 0.257 1058 0.092 HEAA
实施例11 0.312 1250 —0.762 HEAA
实旅例12 0.018 15097 —4.999 HEAA
实施例13 0.018 13560 —3.801 HEAA
实施例14 0.465 6561 —2.585 HEAA
实施例15 0.096 1387 —0.064 HEAA∶ACMO=80∶20 
实施例16 0.096 1334 0.153 HEAA∶N—MAM=80∶20    
实施例17 0.096 1209 0.207 HEAA∶DMAPAA—Q=60∶40      
实施例18 0.096 1261 —0.119 DA—141
实施例19 0.096 1192 —0.072 HEA
实施例20 0.096 1347 0.248 ACMO
实施例21 0.096 1314 0.066 IBA
比较例1 0 26495 —10.970 HEAA
比较例2 0 16287 —7.681 HEAA
比较例3 0 16885 —7.952 HEAA
比较例4 0 22103 —8435 HEAA
比较例5 0 20617 —8.715 HEAA
比较例6 0 25597 —9.038 HEAA
如实施例及比较例所示,在偏振片含有硫酸离子的情况下,拉曼强度小,可以抑制偏振片的聚烯化,即使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以抑制偏振板的透过率的低下、变红现象。尤其在偏振片中的硫酸离子的含量为0.02~0.45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将拉曼强度抑制在5000以下,将单体透过率的变化量抑制在±2%。

Claims (9)

1.一种偏振板,其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而成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偏振片是被二色性物质对其进行染色且含有硫酸离子的被拉伸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
粘接剂层是利用含有至少一种固化性成分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来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聚乙烯醇系薄膜中的硫酸离子的含量为0.02~0.4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中的固化性成分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固化性成分,含有由通式(1):CH2=C(R1)—CONR2(R3)表示的N—取代酰胺系单体,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羟基、巯基、氨基或季铵基的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排除R2、R3同时为氢原子的情况;或者,R2、R3结合形成可含有氧原子的5员环或6员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为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
透明保护薄膜为从纤维素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以及(甲基)丙烯酸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
7.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隔着粘接剂层设置透明保护薄膜而成的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如下工序:
利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薄膜的工序,所述偏振片是被二色性物质对其进行染色且含有硫酸离子的被拉伸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构成的偏振片;
接着,利用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来固化所述粘接剂,从而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
8.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
层叠有至少1张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了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偏振板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薄膜。
CNA2009100025192A 2008-01-17 2009-01-16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4879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8263 2008-01-17
JP2008008263 2008-01-17
JP2008278561 2008-10-2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80611 Division CN102193133B (zh) 2008-01-17 2009-01-16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7912A true CN101487912A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80611 Active CN102193133B (zh) 2008-01-17 2009-01-16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A2009100025192A Pending CN101487912A (zh) 2008-01-17 2009-01-16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80611 Active CN102193133B (zh) 2008-01-17 2009-01-16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37615B2 (zh)
CN (2) CN102193133B (zh)
TW (1) TWI43610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672A (zh) * 2010-11-10 2013-07-10 Lg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
JP2016102918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6715623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株式会社Lg化学 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8196323A (zh) * 2012-06-08 2018-06-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和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8957616A (zh) * 2018-09-11 2018-12-07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染料型偏光片的制造方法
CN109564315A (zh) * 2016-08-03 2019-04-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膜
CN111373018A (zh) * 2017-12-22 2020-07-03 株式会社Lg化学 液晶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639554A (zh) * 2018-09-04 2021-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层叠体、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N112771419A (zh) * 2018-11-12 2021-05-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振膜、层叠偏振膜、图像显示面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135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146986B1 (ko) 2010-03-16 2012-05-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유기 발광 장치
TWI611933B (zh) 2011-09-15 2018-01-21 Nitto Denko Corp 具有接著劑層之影像顯示裝置用單元及使用該單元的影像顯示裝置
JP2014133408A (ja) * 2012-12-10 2014-07-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表面処理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5996516B2 (ja) 2013-11-29 2016-09-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JP6049600B2 (ja) 2013-11-29 2016-12-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JP5932760B2 (ja) 2013-11-29 2016-06-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WO2016010031A1 (ja) * 2014-07-16 2016-01-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47478A1 (ja) * 2014-09-22 2016-03-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ート
JP6649725B2 (ja) * 2014-09-22 2020-0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ート
JP2018025764A (ja) * 2016-07-29 2018-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JP7236217B2 (ja) * 2018-02-08 2023-03-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付き偏光板
JP7288306B2 (ja) * 2018-02-26 2023-06-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100861A1 (ja) * 2018-11-12 2020-05-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光フィルム、積層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2840240B (zh) * 2018-11-12 2023-04-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振膜、层叠偏振膜、图像显示面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7300326B2 (ja) * 2019-06-25 2023-06-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4958A (ja) * 1993-03-03 1994-09-13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延伸フィルム
JP4060321B2 (ja) * 1997-03-19 2008-03-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偏光フィルム
JPH1180483A (ja) * 1997-09-16 1999-03-26 Kuraray Co Ltd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0035512A (ja) * 1998-07-17 2000-02-02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
JP2003240952A (ja) * 2002-02-18 2003-08-27 Kuraray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4070290A (ja) * 2002-06-10 2004-03-04 Toray Ind Inc 偏光板
JP4302393B2 (ja) * 2002-12-02 2009-07-22 株式会社クラレ 偏光フィルム
JP4525069B2 (ja) * 2003-03-31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17747A (ja) * 2003-06-24 2006-01-19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4113973A1 (ja) * 2003-06-24 2004-12-2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062458A (ja) * 2003-08-12 2005-03-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83982B2 (ja) * 2004-03-23 2010-11-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79741A1 (en) * 2004-03-23 2007-12-06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KR20080005357A (ko) * 2005-03-10 2008-01-11 니폰 가야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요오드계 편광필름,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JP2006276236A (ja) * 2005-03-28 2006-10-12 Nippon Kayaku Co Ltd 偏光素膜又は偏光板
JP2007017845A (ja) * 2005-07-11 2007-01-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77169A (ja) * 2005-12-28 2007-07-12 Okura Ind Co Ltd 光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フィルム
JP4971022B2 (ja) * 2006-07-12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851491B2 (ja) * 2008-05-20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782297B2 (ja) * 2010-09-09 2015-09-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672A (zh) * 2010-11-10 2013-07-10 Lg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
CN108196323A (zh) * 2012-06-08 2018-06-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的活性化处理方法和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715623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株式会社Lg化学 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6715623B (zh) * 2014-09-30 2020-01-21 株式会社Lg化学 偏光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JP2016102918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9564315A (zh) * 2016-08-03 2019-04-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膜
CN111373018A (zh) * 2017-12-22 2020-07-03 株式会社Lg化学 液晶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373018B (zh) * 2017-12-22 2023-08-08 株式会社Lg化学 液晶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639554A (zh) * 2018-09-04 2021-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层叠体、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US11630253B2 (en) 2018-09-04 2023-04-18 Fujifilm Corporation Laminat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957616A (zh) * 2018-09-11 2018-12-07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染料型偏光片的制造方法
CN112771419A (zh) * 2018-11-12 2021-05-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振膜、层叠偏振膜、图像显示面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133B (zh) 2013-09-25
CN102193133A (zh) 2011-09-21
TW200951511A (en) 2009-12-16
TWI436109B (zh) 2014-05-01
JP2009193047A (ja) 2009-08-27
JP5637615B2 (ja)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133B (zh)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398501B (zh)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290367B (zh) 偏振片、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868742B (zh) 偏振片、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603866B (zh)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
CN100426019C (zh) 相位差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它们的制法、应用
CN101836139B (zh) 偏振片、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US8722182B2 (en)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US8184370B2 (en) Polariz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CN101371172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偏振板、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5167083B2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226231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92133A (zh) 偏振板用胶粘剂、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22664A (ja)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107547B (zh)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US20090086318A1 (en) Polariz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CN100390582C (zh) 带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0429538C (zh) 带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39735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9720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9744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9754A (ja)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9723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39749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