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1579B -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1579B
CN101481579B CN2008102404659A CN200810240465A CN101481579B CN 101481579 B CN101481579 B CN 101481579B CN 2008102404659 A CN2008102404659 A CN 2008102404659A CN 200810240465 A CN200810240465 A CN 200810240465A CN 101481579 B CN101481579 B CN 101481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polyethers
forming agent
factor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404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1579A (zh
Inventor
郝新敏
张建春
严欣宁
赵鹏程
樊丽君
唐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LIF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Liaoning Hengxing Fine Chemical (Group) Co Ltd
Quartermas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CPLA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LIF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Liaoning Hengxing Fine Chemical (Group) Co Ltd
Quartermas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C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LIF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Liaoning Hengxing Fine Chemical (Group) Co Ltd, Quartermas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CPLA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LIF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404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1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1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1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1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15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由涂层剂、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三种组份与溶剂在使用时混配得到,涂层剂中含有500~1000目木质纤维素微粉,交联剂、交联促进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wt%,涂层胶粘度为8000~15000mPa.s.。本发明改性聚氨酯涂层胶涂覆于基布制成的防水透湿涂层织物,透湿量大于7000g/m2·d,耐水压大于200千帕,耐老化性能提高,抗粘连性明显改善,可作为具有防水透湿功能服装的涂覆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织物涂层中的功能胶,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说,服用纺织品能透湿、不防水;多数涂层织物能防水、不透湿。这里透湿是指人体汗液或湿汽能够向外散发,防水是指外界水雾不能向内渗透。要使服装面料兼有透湿、防水这两种互相矛盾功能,的确需要技巧。人在户外活动,经常会遇到雨和雪,需要防水的服装来保护身体,尤其对于军、警、户外作业的人来说高透湿高防水的多功能服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体是靠皮肤蒸发水分散热,调节体温。如果不能把蒸发的水分即时散发出去,而是积聚在皮肤和服装之间,使这部分空间的湿度愈来愈高,皮肤要蒸发水分愈来愈难,温度会升高,人就会感到异常闷热。为了散热,皮肤会分泌更多的汗液,而汗液又增加了皮肤表面微气候中的湿度,于是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服装的防水透湿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的涂层技术中,以聚氨酯为代表的干/湿工艺技术对开发防水透湿产品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分为湿法、微孔干法和无孔干法涂层三种。湿法涂层是将聚氨酯溶于强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涂布在织物上后,在凝固液发生相转化形成相互贯通的微孔薄膜,这种方法制成织物的透湿性较好,但耐水压较低,同时因涂胶量大而价格偏高,耐老化性能较差。微孔干法涂层有凝固涂层法、发泡涂层法和填充涂层法等多种,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微孔控制和使用耐久性,透湿性较差,不能满足基本防水透湿需要。无孔干法涂层是将聚氨酯类涂层剂的分子结构中含亲水基团或在其主链上有亲水组分的,经涂布烘干后,形成无孔薄膜,这里湿汽不是通过微孔向外散发,而是汗液与涂层材料发生反应从而减少湿汽。这种方法控制膜的厚度相当重要,从实用要求需在10μm以上为好,但还是存在透湿量较低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200310120808.5“防水、防寒、透湿的聚氨酯涂层布及其生产工艺”公布了一种涂层布服装面料,其原料包括基布、防水处理液、聚氨酯混合液,在该发明中的聚氨酯混合液分二层涂布,第一层包括聚氨酯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表面活性剂,填料,架桥基,第二层聚氨酯混合液包括聚氨酯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表面活性剂以及促进剂。在该发明中的表面活性剂是氟表面改性剂或非离子型活性剂,填料为二氧化硅。采用该发明所制得的服装面料的透气性可与人体皮肤的呼吸相媲美,不但外面的雨水不能渗透进入,还具有良好的抗风保暖性能,最重要的是人体的汗湿气可以排出。然而其仍存在的缺陷是洗涤性较差,耐水压较低且粘连性较差。
目前国内外防水透湿面料技术一般分为层压织物、聚氨酯湿法涂层及干法涂层。层压织物价格较贵,洗涤后性能有所下降;聚氨酯湿法涂层无法有效解决透湿量与静水压的矛盾,干法涂层透湿量很低,穿着不舒适。同时,常规聚氨酯涂层耐老化性能也差。需要研制一种改性聚氨酯涂层胶,既能够有效解决涂层织物的耐老化性能,同时又能满足高耐水压、高透湿量的要求,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既能够有效解决涂层织物的耐老化性能,同时又能满足高耐水压、高透湿量的要求,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本发明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由涂层剂、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三种组份与溶剂混配得到,所述涂层剂中含有500~1000目木质纤维素微粉,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wt%,交联促进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wt%。
所述涂层胶粘度为8000~15000mPa.s.。
其中,所述涂层剂由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经初级反应、次级反应合成得到,合成过程中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加入量为总投料量的5-50wt%,聚醚透湿因子加入量为总投料量的10~20wt%,聚酯多元醇和聚醚透湿因子的重量比1∶3~8,优选1∶3~7,异氰酸酯基与聚酯和聚醚中羟基之比(异氰酸酯数)为1.05~1.8∶1,优选1.1~1.7∶1。
所述改性木质纤维素粉为以针叶材、阔叶材、禾杆或半木材为原料经多次物理粉碎研磨,且在每次物理粉碎研磨之间,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中间产物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的细度大于500目的超微粉。
所述聚醚透湿因子为聚醚二醇,主要是聚氧化丙烯醚二醇、聚氧化丙烯醚三醇、聚氧化丙烯醚-蓖麻油多元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乙二醇醚中的一种;聚醚透湿因子在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中分别使用,且两次使用可以同类或不同类,两次使用的聚醚透湿因子摩尔比为1~2∶1。
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或三聚氰胺树脂,含固量为15~25%,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交联促进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辛酸亚锡、三乙二胺、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含固量15~30%,溶剂为乙酸乙酯。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涂层剂;
2)在涂层剂中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然后加交联促进剂,搅拌均匀;
3)加溶剂调节到设定粘度即得;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环己酮、丙酮、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涂层剂按以下过程获得:
初级反应:将部分二异氰酸酯(40-70%的量)、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1放入合成釜中,在70-100℃,反应1-4小时,检测游离异氰酸酯量达到设计要求30~60%;
次级反应:加入部分溶剂(10-40%的量),加入聚醚透湿因子2、扩链剂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反应1-3小时,再逐步加入剩余的二异氰酸酯,并逐渐加入剩余的溶剂稀释,检测粘度至20000~80000mPa.s,含固量为20~60%;
终止反应:加入链终止剂,反应0.5-1小时,降温出料,制成涂层剂。
所用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原料粉碎:将含有微孔木质纤维素的植物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到20-80目不规则粒状粗粉;
2)预处理:80~160℃下,将粗粉在2~20g/L烧碱、0~10g/L硫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搅拌1~6小时,沉淀烘干至水分含量0.5~1wt%,得到改性粗粉;
3)细化处理:将改性粗粉精磨成200~400目细粉;
4)活化处理:50~100℃下,将细粉加入浓度为1~5g/l烧碱溶液中搅拌1~5小时,再用稀盐酸调节pH值为2,沉淀水洗至中性,烘干至含水率在0.2~1.0wt%,得到活化细粉;粉体与溶液重量比为1∶5~20。
5)聚合处理:在60-130℃下,将活化细粉与二异氰酸酯溶液和多元醇混合搅拌反应10~60分钟得到聚合细粉;所述二异氰酸酯为MDI、TDI、HDI、HMDI中的一种,用量为1~20wt%,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四氢呋喃等中一种,用量为0.2~2wt%;
6)微细化处理:将聚合细粉再次研磨,并筛选得到500-1000目的超微细粉,即得到改性微孔木质纤维素粉。
本发明再一发明目的是提供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在制备防水透湿织物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准备:将基布经80-110℃,压力50-100吨轧光,有机氟防水剂防水处理至沾水4级以上,备用;
2)涂层:将准备好的基布经底胶涂层和面胶涂层制成防水透湿材料:
底胶涂层工艺:刮刀涂胶后焙烘;上胶量10~15g/m2(干增重),焙烘温度100~130℃,时间0.5~1.5分钟;
面胶涂层工艺:一道工艺:刮刀涂胶30~50g/m2(干增重)后,130~160℃焙烘1~1.5分钟;或
二道工艺:刮刀涂胶20~30g/m2(干增重)后,120~140℃焙烘1~1.5分钟,再涂胶10~20g/m2(干增重),140~160℃焙烘1~1.5分钟。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中含有透湿因子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涂覆基布即能制成具有防水透湿性能的涂层织物,经检测,这种防水透湿涂层织物透湿量大于7500g/m2·d(按照ASTM E96-1995倒杯法测试),耐水压大于200千帕(按FZ/T01004-2008测试),耐老化性能和抗粘连性明显改善。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添加简单,工艺可行,适用面广。
2、本发明具有非常高的防水性能,可以明显的提高透湿量,耐老化性能提高,同时抗粘连。
3、使用本发明制成的涂层织物具有耐水压高,透湿好,并不降低其它物理性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涂层胶由涂层剂、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三种组份混配得到。
一、涂层剂的制备
涂层剂合成工艺:将部分二异氰酸酯(40-70%,实例中以48-65%为例)、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1放入合成釜中,在一定温度下(70-100℃),初级反应一定时间(1-4小时),检测游离异氰酸酯量达到设计要求(游离异氰酸酯量设定为30~60%)后,加入部分溶剂(10-40%的量),加入聚醚透湿因子2、扩链剂和改性木质纤维素粉,次级反应一定时间(1-3小时)后,再逐步加入剩余的二异氰酸酯,并随着反应粘度增加,逐渐加入剩余的溶剂稀释,当达到要求粘度(例如:底胶涂层剂60000~80000mPa.s,面胶涂层剂为20000-40000mPa.s.)和含固量(例如:底胶涂层剂40~60%,面胶涂层剂为20~40%)时,加入链终止剂,终止链反应一定时间(0.5-1小时),降温出料,制成涂层剂。
其中:
二异氰酸酯主要是有芳香族和脂肪族两大类,主要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多亚甲基多苯基二异氰酸酯(PAP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萘-1,5-二异氰酸酯(NDI)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二环己基甲烷环己基(HMDI)、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中一种。
聚酯二元醇主要指聚己二酸酯二醇和聚碳酸酯二醇。主要包括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缩二乙二乙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蓖麻油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中一种,平均分子量1000-6000,优选1000-3000。
聚醚透湿因子1和2均为聚醚二醇,主要是聚氧化丙烯醚二醇、聚氧化丙烯醚三醇、聚氧化丙烯醚-蓖麻油多元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聚乙二醇醚中一种。聚醚透湿因子1和2可以同类也可以不同类,聚醚透湿因子1分子量为800-2000,聚醚透湿因子2分子量为200-800。聚醚透湿因子1、聚醚透湿因子2在原料总量中占10~20wt%,优选15wt%。使用中,聚醚透湿因子1与聚醚透湿因子2摩尔比为1∶1~2∶1。
异氰酸酯基与聚酯和聚醚中羟基之比(异氰酸酯数)为1.05~1.8∶1,优选1.1~1.7∶1;聚酯多元醇和透湿因子聚醚的重量比1∶3~8,优选1∶3~7。
扩链剂指二醇类或二胺类,主要是乙二醇、己二醇、丁二醇、乙二胺、己二胺、丁二胺、1,2-异丙二胺、水合肼、二酰肼异佛二酮二胺中一种。用量为原料总量的1~4wt%。
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环己酮、丙酮、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用量为总量的40~80wt%。溶剂用量可以依需要调整,例如用在底胶涂层剂中为40-60wt%,用在面胶涂层剂中为60-80%。
链终止剂为苯酚、甲基乙基甲酮肟、己内酰胺中一种,用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5~1%。
改性微孔纤维素微粉,为500-800目经改性的木质纤维素粉,是以含有微孔木质纤维素的材料为原料,经多次物理粉碎研磨,且在每次物理粉碎研磨之间,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中间产物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的细度大于500目的超微粉。加入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50wt%,加入量可以依需要调整,例如在底胶涂层剂中加入量为5-20wt%,在面胶涂层剂中加入量为10-30wt%。
本发明所用改性微孔纤维素微粉,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原料粉碎:将原料(针叶材、阔叶材、禾杆或半木材,具体例如大麻杆芯、黄麻杆芯、亚麻杆芯、剑麻杆芯、苎麻杆芯及竹子中一种或几种)用粉碎机粉碎到20-80目不规则粒状粗粉;
2)预处理:80~160℃下,将粗粉在2~20g/L烧碱、0~10g/L硫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搅拌1~6小时,沉淀烘干至水分含量0.5~1wt%,得到改性粗粉;
3)细化处理:将改性粗粉精磨成200~400目细粉;
4)活化处理:50~100℃下,按粉体和溶液比例为1∶5~1∶20,将细粉加入1~5g/l烧碱溶液中搅拌1~5小时,再用稀盐酸调节pH值为2,沉淀水洗至中性,烘干至含水率在0.2~1.0wt%,得到活化细粉;
5)聚合处理:在60-130℃下,将活化细粉与二异氰酸酯溶液和多元醇混合搅拌反应10~60分钟得到聚合细粉;所述二异氰酸酯为MDI、TDI、HDI、HMDI中的一种,用量为1~20wt%,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四氢呋喃等中一种,用量为0.2~2wt%;
6)微细化处理:将聚合细粉再次研磨,并筛选得到500-1000目的超微细粉,即得到改性微孔纤维素粉。
本发明提供按表1制备的涂层剂作为代表例,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穷举。
表1:
 配料   涂层剂1   涂层剂2   涂层剂3   涂层剂4
 二异氰酸酯种类   MDI   PAPI   HDI   HTDI
 初级反应加入量(占二异氰酸酯总量的%)   48%   52%   65%   60%
聚醚透湿因子1种类   聚乙二醇醚,   氧化丙烯醚二醇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聚氧化丙烯醚-蓖麻油多元醇
聚酯二元醇种类   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   聚己二酸乙二醇-缩二乙二乙醇酯二醇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   聚己二酸蓖麻油酯多元醇
 异氰酸酯数   1.2   1.3   1.1   1.7
 聚酯与聚醚重量比   1∶3   1∶6   1∶4   1∶7
 聚醚透湿因子1∶聚醚透湿因子2摩尔比   1∶1   1.5∶1   1.8∶1   2∶1
 初级反应条件   70℃,4小时   90℃,2小时   100℃,1小时   80℃,3小时
 游离异氰酸酯量%   30   42   60   45
 溶剂种类及量(占总投料量的比例)   乙酸乙酯,35%   二甲基甲酰胺,20%   二甲基甲酰胺∶丁酮(1∶1),45%   甲苯,40%
 透湿因子聚醚2种类   聚乙二醇醚   聚乙二醇醚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氧化丙烯醚二醇
 扩链剂种类及量(占总投料量的比例)   乙二醇,1.5%   乙二胺,2%   丁二胺,3.2%   丁二醇,2.5%
改性纤维素粉种类及量(占总投料量的比例)   改性大麻秆芯木质纤维素粉,800目,8%  改性苎麻秆芯木质纤维素粉,600目,17%   改性竹子木质纤维素粉,500目,20%   改性杨目木质纤维素粉,500目,15%
  次级反时间(小时)   1  3   2   2.5
  二次加入二异氰酸酯种类及量占二异氰酸酯总量的%)   MDI,52%  PAPI,48%   HDI,35%   HTDI,40%
  剩余溶剂用量(占总投料量的比例)   25%  20%   35%   20%
  反应物粘度(mPa.s)   60000  80000   20000   40000
  反应物含固量%   40  60   20   40
  链终止剂种类及量(占总投料量的比例)   苯酚,0.5%  己内酰胺,1%   己内酰胺,0.8%   甲基乙基甲酮肟,0.5%
  终止链反应时间(h)   0.5  0.8   0.6   1
  产品用途   底胶涂层剂  底胶涂层剂   面胶涂层剂   面胶涂层剂
二、交联剂
本发明中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系或树脂交联剂。含固量为15~25%,溶剂为乙酸乙酯。
多异氰酸酯系为二异氰酸酯与1,1,1-三羟甲基丙烷反应的产物,含NCO 10~20%。
树脂交联剂为改性三聚氰胺树脂,如六羟树脂,含固量为10-20%。
三、交联促进剂
本发明中所用交联促进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辛酸亚锡、三乙二胺对甲苯磺酸中一种,含固量15~30%,溶剂为乙酸乙酯。
四、溶剂型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的制备
在涂层剂中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交联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搅拌均匀,然后一定量的交联促进剂(交联促进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搅拌均匀后加溶剂调节到一定粘度(8000~15000mPa.s.)。
此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环己酮、丙酮、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涂层胶分底胶和面胶两种,不同用途的涂层胶加入对应的涂层剂。
本发明提供按表2制备的涂层胶作为代表例,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穷举。
表2:
  涂层胶1  涂层胶2  涂层胶3  涂层胶4
  涂层剂种类及用量   涂层剂1100g  涂层剂2100g  涂层剂3100g  涂层剂4100g
  交联剂种类及用量   多异氰酸2g   六羟树脂5g   多异氰酸3g   六羟树脂4g
  交联促进剂种类及用量   二丁基锡二月桂酸3g   辛酸亚锡4g   辛酸亚锡2g   三乙二胺对甲苯磺酸5g
  溶剂种类   乙酸乙酯/丙酮   二甲基甲酰胺   丁酮/甲苯/基吡咯烷酮   环己酮/二甲基亚砜
  胶粘度(mPa.s.)   8000   15000   10000   12000
  用途   底胶1   底胶2   面胶3   面胶4
五、透湿防水涂层织物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1)基布准备:将基布经80-110℃,压力50-100吨轧光,有机氟防水剂防水处理至沾水4级以上,备用。
基布为机织物、针织物或无纺布。
2)涂层:
将准备好的基布经底胶涂层和面胶涂层制成防水透湿材料。
底胶涂层工艺:刮刀涂胶后焙烘。上胶量10~15g/m2(干增重),焙烘温度100~130℃,时间0.5~1.5分钟。
面胶涂层工艺:可分一道或两道进行。
一道工艺:刮刀涂胶后焙烘。上胶量30~50g/m2(干增重),焙烘温度130~160℃,时间1~1.5分钟。
二道工艺:刮刀涂胶后焙烘。第一道:上胶量20~30g/m2(干增重),焙烘温度120~140℃,时间1~1.5分钟。第二道:上胶量10~20g/m2(干增重),焙烘温度140~160℃,时间1~1.5分钟。
3)涂层织物的检测:检测内容和结果参见表3。
表3:
Figure G2008102404659D00081
表3检测数值显示用本发明涂层胶制成的织物,耐水压初始200kpa,洗涤20次后大于100kpa,透湿量大于6000g/m2.24h,,耐热碱加速水解后耐水压大于10kpa,耐老化不粘连。
比较检测:
按上述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涂层织物作为测试品,以普通PU胶进行同样基布的涂覆,制成空白对照品;以添加20wt%普通细粉(200目)的普通PU胶进行同样基布的涂覆,制成比较品,分别测试其耐水压力、透湿量和老化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Figure G2008102404659D00091
实验数据显示,本发明测试样品透湿防水涂层织物(对照品与测试品),在减少涂覆量情形下,其耐压强度、透湿量较空白样有显著提高,测试品较对照品性能更优,尤其是水洗20次后,其耐水压仍可达100kpa,说明测试品涂层与织物的结合牢固性好,耐老化性能优越;透湿量的加大,表明测试品的涂层能更好的透汗。

Claims (9)

1.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由涂层剂、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三种组份与溶剂混配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剂中含有500~1000目木质纤维素微粉,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wt%,交联促进剂用量为涂层剂的2-5wt%;
所述涂层剂由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即聚醚二醇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经初级反应、次级反应和终止反应合成得到,合成过程中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加入量为总投料量的5-50wt%,聚醚二醇加入量为总投料量的10~20wt%,聚酯二元醇和聚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3~8,异氰酸酯基与聚酯二元醇和聚醚二醇中羟基之比为1.05~1.8∶1;
所述聚醚透湿因子聚醚二醇是聚氧化丙烯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四氢呋喃一氧化丙烯共聚二醇和聚乙二醇醚中的一种;聚醚透湿因子在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中分别使用,且两次使用可以同类或不同类,两次使用的聚醚透湿因子摩尔比为1~2∶1;
所述初级反应为:将40-70%的量的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1放入合成釜中,在70-100℃,反应1-4小时,检测游离异氰酸酯量达到设计要求30~60%;
所述次级反应为:加入10-40%的量的溶剂,加入聚醚透湿因子2、扩链剂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反应1-3小时,再逐步加入剩余的二异氰酸酯,并逐渐加入剩余的溶剂稀释,检测粘度至20000~80000mPa.s,含固量为20~60%;
所述终止反应为:加入链终止剂,反应0.5-1小时,降温出料,制成涂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胶粘度为8000~15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剂合成过程中聚酯二元醇和聚醚透湿因子的重量比为1∶3~7,异氰酸酯基与聚酯和聚醚中羟基之比为1.1~1.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为以针叶材、阔叶材、禾杆或半木材为原料经多次物理粉碎研磨,且在每次物理粉碎研磨之间,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中间产物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的细度大于500目的超微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涂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或三聚氰胺树脂,含固量为15~25%,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交联促进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辛酸亚锡、三乙二胺、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含固量15~30%,溶剂为乙酸乙酯。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涂层剂;
2)在涂层剂中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然后加交联促进剂,搅拌均匀;
3)加溶剂调节到设定粘度即得;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环己酮、丙酮、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涂层剂按以下过程获得:
初级反应:将40-70%的量的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聚醚透湿因子1放入合成釜中,在70-100℃,反应1-4小时,检测游离异氰酸酯量达到设计要求30~60%;
次级反应:加入10-40%的量的溶剂,加入聚醚透湿因子2、扩链剂和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反应1-3小时,再逐步加入剩余的二异氰酸酯,并逐渐加入剩余的溶剂稀释,检测粘度至20000~80000mPa.s,含固量为20~60%;
终止反应:加入链终止剂,反应0.5-1小时,降温出料,制成涂层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涂层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改性木质纤维素微粉,可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原料粉碎:将含有微孔木质纤维素的植物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到20-80目不规则粒状粗粉;
2)预处理:80~160℃下,将粗粉在2~20g/L烧碱、0~10g/L硫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搅拌1~6小时,沉淀烘干至水分含量0.5~1wt%,得到改性粗粉;
3)细化处理:将改性粗粉精磨成200~400目细粉;
4)活化处理:50~100℃下,将细粉加入浓度为1~5g/l烧碱溶液中搅拌1~5小时,再用稀盐酸调节pH值为2,沉淀水洗至中性,烘干至含水率在0.2~1.0wt%,得到活化细粉;粉体与溶液重量比为1∶5~20;
5)聚合处理:在60-130℃下,将活化细粉与二异氰酸酯溶液和多元醇混合搅拌反应10~60分钟得到聚合细粉;所述二异氰酸酯为MDI、TDI、HDI、HMDI中的一种,用量为1~20wt%,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四氢呋喃中一种,用量为0.2~2wt%;
6)微细化处理:将聚合细粉再次研磨,并筛选得到500-1000目的超微细粉,即得到改性微孔木质纤维素微粉。
9.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在制备防水透湿织物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准备:将基布经80-110℃,压力50-100吨轧光,有机氟防水剂防水处理至沾水4级以上,备用;
2)涂层:将准备好的基布经底胶涂层和面胶涂层制成防水透湿材料:
底胶涂层工艺:刮刀涂胶后焙烘;上胶量干增重10~15g/m2,焙烘温度100~130℃,时间0.5~1.5分钟;
面胶涂层工艺:一道工艺:刮刀涂胶干增重30~50g/m2后,130~160℃焙烘1~1.5分钟;或
二道工艺:刮刀涂胶干增重20~30g/m2后,120~140℃焙烘1~1.5分钟,再涂胶干增重10~20g/m2,140~160℃焙烘1~1.5分钟。
CN2008102404659A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1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4659A CN101481579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4659A CN101481579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1579A CN101481579A (zh) 2009-07-15
CN101481579B true CN101481579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878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046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1579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1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638B (zh) * 2010-12-08 2012-08-22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耐久防水、防油、抗静电、抗菌功能型涂层胶及制备方法
CN102345234B (zh) * 2011-05-10 2013-08-07 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 纺织品防水加工工艺
CN102251399B (zh) * 2011-06-03 2013-08-14 鹏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湿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2417740B (zh) * 2011-10-08 2013-06-05 福建师范大学 两步法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02977318B (zh) * 2013-01-05 2015-03-18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合成革用耐水解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77317B (zh) * 2013-01-05 2015-03-18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直涂型防水透湿服装革用聚氨酯树脂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821B (zh) * 2013-03-20 2014-12-31 嘉兴学院 一种低膨润高透湿聚氨酯树脂制备方法
CN10414123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 高固含量聚氨酯pu革生产方法
CN103509455B (zh) * 2013-09-18 2016-06-01 江门市蓬江区盈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弹性胶带用两亲性界面剂
CN103526559A (zh) * 2013-11-01 2014-01-22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湿面料制备方法
CN103741489B (zh) * 2013-12-30 2015-10-28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纺织品用蓄热调温耐寒透湿涂层胶及制备方法
CN104499293B (zh) * 2014-01-23 2017-09-26 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湿格栅印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2071B (zh) * 2014-05-04 2016-05-04 段小宁 一种制备环保型耐光与防水性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剂的方法
CN104029449B (zh) * 2014-06-05 2016-08-24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透湿量涂层膜
CN104226529A (zh) * 2014-07-29 2014-12-24 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微多孔防水透湿膜的制备及应用
CN104294605A (zh) * 2014-09-29 2015-01-21 浙江省长兴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涂层
CN104452307B (zh) * 2014-12-15 2016-06-22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抗紫外线、抗静电聚氨酯树脂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144A (zh) * 2015-04-23 2015-11-11 上海葵然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热反射保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4065A (zh) * 2015-09-11 2015-11-18 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tpu复合织物柔软度的方法及tpu复合织物
CN105670492A (zh) * 2016-03-18 2016-06-15 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防汗型水性聚氨酯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00524B (zh) * 2016-08-30 2019-03-05 黔东南州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 提高刺绣耐磨性的方法
CN107805316B (zh) * 2016-09-09 2020-11-03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709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苏州市茂凌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一种透湿布及该布的制作工艺
CN108286191B (zh) * 2017-12-30 2021-03-02 台华高新染整(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水压的锦纶aty织物
CN108867082B (zh) * 2018-07-11 2021-03-19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刀线式梭织物涂膜工艺
CN109162112A (zh) * 2018-09-14 2019-01-08 安徽省怀宁县山森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压羽绒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4354A (zh) * 2018-12-28 2019-04-09 天长市东安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透湿性医用无尘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179B (zh) * 2019-01-14 2020-12-08 厦门安隆达消防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涂料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3253B (zh) * 2019-02-19 2021-03-16 东莞市喜宝体育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pu飞织鞋面
CN110154454A (zh) * 2019-05-24 2019-08-23 嘉兴德永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湿弹力无纺布的生产工艺
CN110229353B (zh) * 2019-06-11 2022-03-0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改善有机粉体-聚氨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10983801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南通赛晖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湿棉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5473A (zh) * 2021-01-15 2021-05-04 禾瑞(漳州)助剂有限公司 高水压耐水洗的纺织涂层用聚氨酯底胶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5276A1 (en) * 1988-03-28 1989-10-0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odulus modified aliphatic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CN1149327A (zh) * 1994-05-06 1997-05-07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无缝、防水、透气、柔性的复合制品
US5773490A (en) * 1993-06-24 1998-06-30 Takiron Co., Lt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for transdermal absorption formulations
CN101104752A (zh) * 2007-09-10 2008-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防水透湿涂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5276A1 (en) * 1988-03-28 1989-10-0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odulus modified aliphatic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US5773490A (en) * 1993-06-24 1998-06-30 Takiron Co., Lt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for transdermal absorption formulations
CN1149327A (zh) * 1994-05-06 1997-05-07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无缝、防水、透气、柔性的复合制品
CN101104752A (zh) * 2007-09-10 2008-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防水透湿涂层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1579A (zh) 200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1579B (zh) 一种防水透湿改性聚氨酯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1580B (zh) 一种防水、耐低温柔软、透湿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671B (zh) 一种纺织品用防水透湿聚氨酯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0383178C (zh) 双组份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2846653B1 (de) Thermisch fixierbares flächengebilde
CN101736595B (zh) 一种制备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方法
CN102977317B (zh) 一种直涂型防水透湿服装革用聚氨酯树脂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52307B (zh) 一种透气、抗紫外线、抗静电聚氨酯树脂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2406A (zh) 多重改性的自交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7417874A (zh) 一种封端型双组份无溶剂防水透湿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3715A (zh) 一种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18204A (zh) 一种人造革粘接层用热熔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5732938B (zh) 一种聚酯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83529A (zh) 聚氨酯发泡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皮革样片材状物
CN105694701B (zh) 一种防水高透湿、高抗紫外线的聚氨酯涂层胶
EP2202352A1 (en) Cloth waterproofed with vegetable component
CN106480724A (zh) 抗老化、耐寒、抗菌、高透湿雨衣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07474785A (zh) 环保型的大豆油基湿固化聚氨酯木材用胶黏剂
CN102168379B (zh) 一种耐高水压高透湿聚氨酯高分子材料
CN101724372A (zh) 无溶剂纺织复合材料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54399A (zh) 一种高耐水压耐寒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2914A (zh) 高固含聚氨酯树脂、浸渍浆料及其应用
TWI794284B (zh) 合成皮革之製造方法
CN101503595B (zh) 一种耐黄变溶剂型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0980A (zh) 一种天然纤维/阴离子水性封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