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2504A - 车辆座椅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2504A
CN101462504A CNA2008101861479A CN200810186147A CN101462504A CN 101462504 A CN101462504 A CN 101462504A CN A2008101861479 A CNA2008101861479 A CN A2008101861479A CN 200810186147 A CN200810186147 A CN 200810186147A CN 101462504 A CN101462504 A CN 101462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cupant
seat
towards
vehicle
control set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61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2504B (zh
Inventor
马渊贞二
藤本宰
松居圭
须田义大
田渊义彦
竹原昭一郎
山口大助
古贺誉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Tokyo NUC
Publication of CN101462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2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2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2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rota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Arrangement of seat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73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data, e.g. knee height or physical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7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external to the seat for measure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seat adjustment, e.g. for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obstacles or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occupants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92Multiple configuration seats, e.g. for spacious vehicles or mini-b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02/0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 B60N2002/0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vertic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10/00Sensor types, e.g. for 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or for controlling seats
    • B60N2210/10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 B60N2210/16Electromagnetic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10/00Sensor types, e.g. for 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or for controlling seats
    • B60N2210/10Field detection presence sensors
    • B60N2210/16Electromagnetic waves
    • B60N2210/22Optical; Photoelectric; 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B60N2210/24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20/0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 B60N2220/2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using a deterministic algorith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30/00Communication or electronic aspects
    • B60N2230/20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在车辆座椅设备(10)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所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所述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从而,这些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车辆座椅能够相对于车辆地板转动的车辆座椅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7-215113(JP-A-7-215113)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2-337619(JP-A-2002-337619)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车辆座椅设备。在设置有JP-A-7-215113中描述的汽车座椅设备的情况下,第二排的汽车座椅能够转动成面对乘员室中的第三排的汽车座椅。
欧洲专利申请公报No.1693245描述了一种座椅设备,在设置有这种座椅设备的情况下,第二排的座椅能够向乘员室内转动从容彼此面对。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40148(JP-A-2000-40148)描述了用于基于驾驶员的图像判定驾驶员的清醒程度的技术。
但是,在JP-A-7-215113中描述的示例中,为了使第二排的汽车座椅转向成面对第三排的汽车座椅,需要进行例如手工转动第二排汽车座椅等繁重的操作。因此,仍然存在提高汽车座椅的可用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根据如上所述的情况做出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的车辆座椅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该车辆座椅设备包括:车辆座椅;旋转驱动装置,其用于在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外方向的外向朝向位置和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内方向的内向朝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座椅面向车辆前方的前向朝向位置之间旋转所述车辆座椅;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的情况;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内的乘员的情况。然后,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或内向朝向位置。因此,提高了所述车辆座椅的可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和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与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和车辆外的人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车辆中的其他乘员的交流情况。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转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所述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没有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即使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与其他乘员交流并因此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时,如果所述控制装置后来判定这些乘员没有互相交流,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为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用于使乘员放松或享受窗外风景的空间)。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即,使所述乘员能够安稳睡眠的环境。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即,使该乘员易于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当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吸烟时,烟不会流向其他乘员,并且烟通过车窗被排出到乘员室外部。当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正在吸烟时,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得以远离烟雾。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是否正在争吵;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内的乘员是否在争吵。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因此,例如,当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其他乘员争吵时,可以平息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和其他乘员之间的争吵。当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外的乘员在争吵时,可以防止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被争吵所烦扰。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因此,该乘员能够独自用餐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因此,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可以使用手机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将所述车辆座椅维持在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使车辆座椅维持在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中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转动控制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所述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乘员相互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外是否喧闹;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即使当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乘员也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乘员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是正在白天行驶还是正在夜间行驶;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当夜幕降临时,可以促进乘员之间的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外的亮度;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当车辆外变暗时,能够促进乘员之间的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在与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能够容易地与车辆内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所述儿童座椅附接到不同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上;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附接到不同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其他座椅的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座椅需要转向内向朝向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乘坐在所述儿童座椅上的乘员。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设备,该车辆座椅设备包括:至少一对车辆座椅,其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相邻;旋转驱动装置,其用于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车辆座椅朝向所述车辆外方向的外向朝向位置和所述车辆座椅朝向所述车辆内方向的内向朝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座椅面向所述车辆前方的前向朝向位置之间旋转;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的情况;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内的乘员的情况。然后,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情况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使得所述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或内向朝向位置。因此,提高了所述车辆座椅的可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正在与车辆座椅外的人员交流的所述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乘员正在与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正在与车辆外的人员交流的乘员占据的座椅自动地转向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与车辆外的人员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即使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并因此使所述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时,如果所述控制装置后来判定这些乘员没有互相交流,则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用于使乘员放松或享受窗外风景的空间)。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需要具有个人空间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需要具有个人空间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感到困倦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感到困倦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并且感到困倦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即,使该乘员能够安稳睡眠的环境。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感到不适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然后,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转向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感到不适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并且感到不适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即,使该乘员能够容易地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转向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当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吸烟时,烟不会流向其他乘员,并且烟通过车窗被排出到乘员室外部。当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正在吸烟时,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得以远离烟雾。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是否正在争吵;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内的乘员是否在争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内的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因此,例如,当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其他乘员争吵时,可以平息所述争吵。当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外的乘员在争吵时,可以防止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被争吵所烦扰。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独自用餐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正在独自用餐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并且独自用餐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从而,该乘员能够独自用餐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正在使用手机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使用手机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可以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并且正在使用手机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因此,该乘员可以使用手机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上述车辆座椅设备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的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使乘员继续乘坐在处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的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对其来说不合适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使乘员继续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处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的一个上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转动控制装置,从而使由所述车辆外情况对其来说不适合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外是否喧闹。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通过上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即使当所述车辆外喧闹时,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也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是正在白天行驶还是正在夜间行驶。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使得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当夜幕降临时,可以促进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所述车辆外的亮度。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当车辆外变暗时,能够促进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在与车辆内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由正在与其他乘员一起用餐的乘员所占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内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的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乘员一起用餐。
在上述车辆座椅设备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乘坐在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所述儿童座椅附接到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上或者不同于该对车辆座椅的座椅上。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的车辆座椅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在具有上述车辆座椅设备的情况下,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检测乘坐在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其中儿童座椅附接到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或附接到该对车辆座椅之外的其他座椅。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该对车辆座椅中的一个需要转向内向朝向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便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从而使需要转向内向朝向位置的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如到目前为止所详尽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可以使车辆座椅自动地转动到适于所述车辆内的乘员情况的位置。因此,提高了车辆座椅的可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的汽车的乘员室内部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汽车座椅设备的操作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汽车座椅设备的操作示例的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汽车座椅设备的操作示例的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汽车座椅设备的操作示例的视图;
图6是示出在气氛检测模式下由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困倦检测模式下由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下由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乘员室外部交流检测模式下由ECU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改型的汽车座椅设备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改型的汽车座椅设备的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改型的汽车座椅设备的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改型的汽车座椅设备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如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设备被用作用于例如小型客车等载客汽车的汽车座椅设备。
图1是示出包括汽车座椅设备10的汽车内部的俯视图,其中汽车座椅设备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设备。图2至5示出了汽车座椅设备10的操作的示例。
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座椅12后面的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设置在乘员座椅16后面的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旋转驱动机构20和22、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传感器25以及ECU(电子控制单元)26。
旋转驱动机构20包括旋转支撑单元28和马达驱动单元30。旋转支撑单元28支撑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其支撑方式使得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能够相对于乘员室地板旋转。这样一来,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便处于前向朝向位置、内向朝向位置以及外向朝向位置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在前向朝向位置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朝向汽车前方,如图2所示在内向朝向位置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朝向车内方向,如图3所示在外向朝向位置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朝向车外方向。马达驱动单元30使得由上述旋转支撑单元28支撑的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旋转,从而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处于基于来自ECU 26的控制信号选择的前向朝向位置、内向朝向位置和外向朝向位置中的一个。
类似地,旋转驱动机构22包括旋转支撑单元32和马达驱动单元34。旋转支撑单元32支撑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其支撑方式使得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能够相对于乘员室地板旋转。这样一来,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便处于前向朝向位置、内向朝向位置以及外向朝向位置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在前向朝向位置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朝向汽车前方,如图2所示在内向朝向位置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朝向车内方向,如图3所示在外向朝向位置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朝向车外方向。马达驱动单元34使得由上述旋转支撑单元32支撑的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旋转,从而使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处于基于来自ECU 26的控制信号选择的前向朝向位置、内向朝向位置和外向朝向位置中的一个。
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包括例如传声器、摄像机、乘员在位检测传感器、车窗打开/关闭情况传感器、烟传感器、无线电波传感器以及通话键操作检测传感器。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检测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并且将表示这些乘员的情况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传感器25包括例如传声器、摄像机以及光电传感器。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传感器25检测乘员室外部的情况,并且将表示乘员室外部的情况的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如后面将要详细描述的,ECU 26被配置成处于下列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气氛检测模式、困倦检测模式、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乘员室外部交流检测模式、吸烟检测模式、争吵检测模式、用餐情况检测模式、手机使用检测模式、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模式以及儿童座椅占用情况检测模式。
基于预设算法、来自设置在乘员室内的模式选择开关的命令信号等,ECU 26的模式在气氛检测模式、困倦检测模式、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乘员室外部交流检测模式、吸烟检测模式、争吵检测模式、用餐情况检测模式、手机使用检测模式、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模式以及儿童座椅占用情况检测模式之间切换。
当处于上述模式之一时,ECU 26基于来自上述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和来自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传感器25的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信号控制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每个都对应于车辆座椅,旋转驱动机构20和22中的每个都对应于旋转驱动单元。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对应于乘员情况检测单元,乘员室外部情况检测传感器25对应于车辆外情况检测单元,ECU 26对应于控制单元。
接下来将结合在每种模式下由ECU26执行的控制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作用。
首先将描述气氛检测模式。图6是示出在气氛检测模式下由ECU 26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当处于气氛检测模式中时,ECU 26执行图6中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步骤(下文中用“S”表示)1)。
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将表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情况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在接收到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S2)后,ECU 26分析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并且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互相交流(S3)。
通过如下方法判定这些乘员是否正在相互交流。
例如,通过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检测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声音。如果基于ECU 26对所检测到的声音的分析结果判定在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地检测到了来自两个方向的声音-即来自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的声音,则判定这些乘员正在相互交流。
替代性地,可以拍摄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然后,如果基于ECU 26对所拍摄到的这些乘员的面部图像的分析结果判定这些乘员的面部彼此面对的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则判定这些乘员正在互相交流。
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则ECU 26将表示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并且将表示使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内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4(S4)。
因而,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从图1所示的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图2所示的内向朝向位置(即乘坐在这些座椅14和18上的乘员彼此面对的位置)。这样一来,这些乘员便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旋转,从而使得这些座椅14和18处于内向朝向位置。结果,这些乘员便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则ECU 26将表示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并且将表示使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4(S5)。
因而,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从图1所示的前向朝向位置转向图3所示的外向朝向位置(即乘座在这些座椅14和18上的乘员背靠背地乘坐的位置)。因此,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都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有助于使乘员放松或享受窗外风景的空间)。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转向外向朝向位置,从而使得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都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有助于使乘员放松或享受窗外风景的空间)。
ECU 26周期性地执行S1至S5,直到电源被关闭,或者直到ECU 26被置于气氛检测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中。
当电源被关闭时或者当ECU 26被置于气氛检测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中时,ECU 26控制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从而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从内向朝向位置或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例如,即使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并因此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但是如果后来判定乘员正在互相交流,则ECU 26控制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从而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这样一来,更易于乘员互相交流。
类似地,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并因此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但是如果后来判定乘员没有互相交流,则ECU 26控制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从而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从内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这样一来,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例如用于放松或用于享受窗外风景的个人空间)。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适于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的位置。
而且,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如果判定这些乘员没有相互交流,则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不必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手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因而,可以在不破坏车内气氛的情况下(在不伤害同车乘员的感情的情况下)将第二排驾驶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困倦检测模式。图7是示出在困倦检测模式下由ECU26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当被置于困倦检测模式中时,ECU26执行图7中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S11)。
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将表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在接收到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S12)之后,ECU26分析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并且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的清醒程度是否已经降低,即,每个乘员是否感到困倦(S13)。
通过如下方法判定每个乘员是否感到困倦。
例如,通过乘员情况检测摄像机24的摄像机拍摄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然后,ECU 26基于对所拍摄到图像的分析结果计算在预定持续时间内每个乘员眨眼的次数。如果乘员眨眼的次数小于预定参照值,则判定该乘员感到困倦。
如果基于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在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判定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至少一个上没有乘坐乘员,则ECU 26对没有乘坐乘员的座椅不做上述判定。
然后,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不感到困倦,则ECU 26执行S12。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乘座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困倦,则ECU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S14)。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感到困倦的乘员所乘坐的那一个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为感到困倦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即,使该乘员能够睡个好觉的环境。
例如,如果ECU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感到困倦,则自动地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如图4所示的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提供了能够睡个好觉的环境。
类似地,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感到困倦,则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如图5所示的外向朝向位置。因此,为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提供了能够睡个好觉的环境。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中的至少一个感到困倦时(即,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中的至少一个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则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感到困倦的乘员所乘坐的那一个会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从而能够为该乘员提供睡个好觉的环境。
ECU 26周期性地执行S11至S14,直到电源被关闭或者直到ECU26被置于困倦检测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接下来将描述身体情况检测模式。图8是示出在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由ECU 26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当被置于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时,ECU26执行图8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S21)。
当被ECU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将表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在接收到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S22)之后,ECU 26分析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并且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是否感到不适(例如每个乘员是否晕车)(S23)。
通过如下方法判定这些乘员中的每个是否感到不适。
例如,通过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摄像机拍摄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面部图像。如果ECU 26基于所拍摄到的他/她的面部图像判定该乘员看起来面色苍白,或者拍摄到的图像中的乘员的面部表情与身体状况不好所特有的面部表情相匹配,则判定该乘员感到不适。
如果基于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在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判定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上没有乘坐乘员,则ECU 26对没有乘坐乘员的座椅不做上述判定。
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感到不适,则ECU 26执行S22。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不适,则ECU 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S24)。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感到不适的乘员所乘坐的那一个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感到不适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即,使该乘员能够容易地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例如,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感到不适,则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如图4所示的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座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提供了使该乘员能够容易地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类似地,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感到不适,则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如图5所示的外向朝向位置。因此,给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提供了使该乘员能够容易地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不适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感到不适的乘员所乘坐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从而给感到不适的乘员提供使该乘员能够看到窗外从而感觉好些的环境。
然后,ECU 26周期性地执行S21到S24,直到电源被关闭,或者直到ECU 26被置于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接下来将描述乘员室外部交流模式。图9是示出在乘员室外部交流检测模式下由ECU26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当被置于乘员室外部交流检测模式中时,ECU26执行如图9中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S31)。
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将表示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在接收到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S32)之后,ECU 26分析乘员情况检测信号,并且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每个乘员是否正在与乘员室外部的人员进行交流(S33)。
通过如下方法判定这些乘员中的每个是否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进行交流。
例如,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车窗打开/关闭情况传感器检测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附近的侧部车窗的打开/关闭情况以及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附近的侧部车窗的打开/关闭情况。然后,当表示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附近的侧部车窗被打开的事实的车窗打开检测信号从车窗打开/闭合情况传感器发送到ECU 26时,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部的人员交流。当表示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附近的侧部车窗被打开的事实的车窗打开检测信号从车窗打开/关闭情况传感器发送到ECU 26时,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部的人员交流。
例如,通过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或摄像机检测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声音的传播方向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声音的传播方向。如果ECU 26基于从传声器或摄像机输出的信息的分析结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声音朝乘员室外部传播,则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声音朝乘员室外部传播,则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
替代性地,通过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无线电波传感器判定是否从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产生无线电波。当从无线电波传感器接收到表示从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产生无线电波的事实的无线电波检测信号时,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座椅14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当从无线电波传感器接收到表示从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产生无线电波的事实的无线电波信号时,ECU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
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与乘员座椅外的人员交流,则ECU 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S34)。
因此,由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的乘员所占据的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被自动地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朝向侧部车窗)。因此,该乘员便能够更容易地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
如上所述,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的乘员所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从而使该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
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都没有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则ECU 26将表示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并且将表示使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4(S35)。
然后,ECU 26周期性地执行S31至S35,直到电源被关闭,或者直到ECU 26被置于乘员室外部交流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
接下来将描述吸烟检测模式。当被置于吸烟检测模式中时,ECU26执行与上述困倦检测模式和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执行的程序类似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烟传感器并且基于来自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
替代性地,可以通过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摄像机来拍摄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面部周围区域的图像和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面部周围区域的图像。然后,ECU 26可以基于所拍摄到的他/她的面部图像的分析结果来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
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吸烟,则ECU 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正在吸烟的乘员的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朝向侧部车窗)。因此,得以在乘员吸烟时给他/她提供个人空间。例如,当该乘员吸烟时,烟不会流向其他乘员,并且烟通过侧部车窗被排出到乘员室外部。
接下来将描述争吵检测模式。当被置于争吵检测模式中时,ECU 26执行与在上述困倦检测模式和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执行的程序类似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并且基于来自传声器的检测信号判定例如音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参照值。以此方式,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每个乘员是否正在争吵。
如果ECU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争吵,则ECU 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正在争吵的乘员所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该乘员背对着与其争吵的另一个乘员的位置),并且为乘坐在该座椅上的乘员提供了个人空间。因此,可以平息乘坐在该座椅上的乘员与另一个乘员之间的争吵。
接下来将描述用餐情况检测模式。当被置于用餐情况检测模式中时,ECU 26执行与在困倦检测模式和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执行的程序相类似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摄像机并且判定是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在单独用餐还是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每个乘员在与乘员室中的其它乘员一起用餐。
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在独自用餐,则ECU 26将表示使该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独自用餐的乘员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该乘员背对着其他乘员的位置)。因此,该乘员能够独自用餐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另一方面,如果ECU 26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在与乘员室内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则ECU 26将表示使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由与其他乘员一起用餐的乘员所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即该乘员面向其他乘员的位置)。因此,该乘员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乘员一起用餐。
接下来描述手机使用检测模式。当被置于手机使用模式中时,ECU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无线电波传感器和通话键操作检测传感器。然后,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接到打给他/她的手机的外部来电时,ECU 26在无线电波传感器接收到外部无线电波时被置于待机模式。
如果ECU 26基于从通话键操作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的手机通话键(摘机待接键)被操作,则ECU 26将表示使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信号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用他/她的手机向外打电话时,则在基于从通话键操作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判定手机的通话键被操作时ECU 26被置于待机模式。
然后,如果ECU 26基于来自无线电波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从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的手机向外发出了无线电波,则ECU 26将表示使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在手机使用检测模式中,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使用他/她的手机,则表示使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被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被使用手机的乘员所占据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该乘员背对着其他乘员的位置)。因此,该乘员能够使用手机而不用担心其他乘员。
接下来将描述乘员室外情况检测模式。当ECU 26被置于乘员室外情况检测模式中时,ECU 26执行与在上述困倦检测模式和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执行的程序相似的程序。当开始执行该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室外情况检测传感器25的传声器、摄像机和光电传感器,并且基于来自乘员室外情况检测传感器25的传声器、摄像机和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定乘员室外部的情况是否不适于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
例如,如果基于来自乘员室外情况传感器25的传声器的噪声检测信号判定乘员室外的噪声级别等于或高于预定参照值,则ECU 26判定乘员室外的情况不适用于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中。
例如,如果基于来自摄像机和光电传感器的白天/黑夜判定信号判定汽车在夜间行驶,则ECU 26判定乘员室外部的情况不适于使第二排驾驶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
例如,如果ECU 26基于来自摄像机和光电传感器的亮度检测信号判定乘员室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则ECU 26判定乘员室外部的情况不适于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
如果ECU 26判定乘员室外部的情况不适于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则ECU 26将表示使座椅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基于乘员室外部的情况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即使在车外很喧闹时,乘员也能够更容易地互相交流。而且,当夜幕降临或者当乘员室外变暗时,能够促进乘员之间的交流。
接下来将描述儿童座椅乘员情况检测模式。当ECU 26被置于儿童座椅乘员情况检测模式中时,ECU 26执行与在困倦检测模式和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执行的程序类似的程序。当开始执行此程序时,ECU 26首先启动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和摄像机。
当被ECU 26启动时,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和摄像机检测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该儿童座椅附接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上或者附接到不同于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的座椅上,并且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和摄像机将检测信号发送给ECU 26。
如果ECU 26基于来自乘员情况检测传感器24的传声器和摄像机的检测信号判定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需要被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例如因为需要照顾儿童座椅上的乘员,则ECU 26将表示使座椅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的命令的控制信号适当地发送给马达驱动单元30和34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即需要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朝向儿童座椅)的那一个被自动地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因此,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乘员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儿童座椅上的乘员。
如上文详细描述的,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设备10的情况下,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基于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被自动地转动到适当的位置。从而,增强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的实用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员室的舒适度。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改型。
例如,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下列各项进行了检测:例如乘员室中的气氛(乘员是否正在互相交流)、乘员的清醒程度(困倦)、乘员的身体状况(每个乘员是否晕车)、每个乘员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每个乘员是否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吸烟情况(每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争吵情况(乘员是否在争吵)、用餐情况以及儿童座椅乘员情况等乘员情况。但是,也可以检测其他的乘员情况。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了例如乘员室外的噪声级别、汽车是在白天还是在夜间行驶、乘员室外的亮度等乘员室外的情况。替代性地,也可以检测乘员室外的其他情况。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都被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如图10和11所示,也可以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向到内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相互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都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如图4和5所示,也可以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汽车座椅设备10包括第二排驾驶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替代性地,如图12和13所示,汽车座椅设备10可以包括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乘员座椅16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50,该旋转驱动机构50包括旋转支撑单元52和马达驱动单元54。旋转驱动机构50与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的旋转驱动机构20以及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的旋转驱动机构22类似。
在这种情况下,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如图12所示,可以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都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如图13所示,可以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也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以及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也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中的一个感到困倦或感到不适时、与乘员室外的人交流时、吸烟或争吵时、或者单独用餐时,可以仅使由该乘员占据的座椅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员室外喧闹时、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或者当乘员室外变暗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汽车座椅设备10可以包括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中的一个与其他乘员交流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即由与其他乘员交流的乘员占据的那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中的一个感到困倦或感到不适、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吸烟或争吵、或者单独用餐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即由该乘员占据的那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员室外喧闹时、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或者当乘员室外变暗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汽车座椅设备10包括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替代性地,汽车座椅设备10可包括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
在这种情况下,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以及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可以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以及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都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可以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都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上的乘员互相交流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中的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另一方面,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中的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坐在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上的乘员中的一个感到困倦或感到不适、吸烟或争吵、或者单独用餐时,可以仅使由该乘员占据的座椅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当乘员室外喧闹时、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或当乘员室外变暗时,可以仅使乘员座椅16、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中的一个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并且转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替代性地,例如,在气氛检测模式中,可以检测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上的乘员的情况并且可以适当地转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另外,替代性地,可以检测乘坐在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的情况,并且可以适当地转动第二排驾驶侧座椅14。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汽车座椅设备10可以包括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可替代地,汽车座椅设备10可以只包括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一个。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汽车座椅设备10中,可以适当地转动第三排驾驶员侧座椅56和第三排乘员侧座椅58,而不是转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汽车座椅设备10安装在载客汽车上,例如小型客车。替代性地,汽车座椅设备10可以安装在其他交通工具上,例如小型公共汽车和长途公共汽车、有轨车辆、客机和潜艇等。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ECU 26的模式基于例如预设算法和来自设置在乘员室中的模式选择开关的命令信号在气氛检测模式、困倦检测模式、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乘员室外交流检测模式、吸烟检测模式、争吵检测模式、用餐情况检测模式、手机使用检测模式、乘员室外情况检测模式以及儿童座椅乘员情况检测模式之间切换。替代性地,也可以采用如下配置。
可以预先区分上述模式的优先级。即使当ECU 26在这些模式中的一个下执行控制时,如果ECU 26接收到与具有更高优先级的其他模式相关的乘员情况检测信号时,ECU 26便以中断的方式执行与具有更高优先级的这种模式相关的控制。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在气氛检测模式下互相交流时,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被从外向朝向位置或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可以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困倦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困倦,则由感到困倦的乘员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身体情况检测模式中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不适,则由感到不适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乘员室外交流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则由正在与乘员室外的人员交流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吸烟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吸烟,则正在吸烟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争吵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争吵,则由正在争吵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乘员室外情况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员室外的情况不适于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维持在外向朝向位置中,则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被适当地从外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适当地从外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用餐情况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独自用餐,则正在独自用餐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内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用餐情况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与乘员室内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则正在和其他乘员一起用餐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外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外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儿童座椅乘员情况检测模式下判定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需要被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则需要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的座椅被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外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内向朝向位置。另外,可替代地,该座椅也可以从外向朝向位置被转动到前向朝向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吸烟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吸烟,则正在吸烟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也可执行如下操作。
可以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正在吸烟,则可以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中的至少一个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
因而,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正在吸烟时,能够使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远离烟雾。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争吵检测模式下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正在争吵,则正在争吵的乘员所占据的座椅被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替代性地,也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可以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是否正在争吵。如果判定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正在争吵,则可以使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中的至少一个从前向朝向位置转动到外向朝向位置(即乘坐在该座椅上的乘员背对争吵者的位置)。
这样一来,当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乘员之外的其他乘员争吵时,可以防止乘坐在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上的至少一个乘员感到被争吵者烦扰。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基于乘员的情况以及乘员室外的情况被自动地转动。另外,也可以采用乘员能够选择性地将第二排驾驶员侧座椅14和第二排乘员侧座椅18转动到选定位置的配置。

Claims (34)

1.一种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座椅(14,18);
旋转驱动装置(20,22),其用于在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外方向的外向朝向位置和所述车辆座椅朝向车内方向的内向朝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座椅面向车辆前方的前向朝向位置之间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的情况;以及
控制装置(26),其用于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没有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是否正在争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其中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将所述车辆座椅(14,18)维持在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外是否喧闹;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是正在白天行驶还是正在夜间行驶;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外的亮度;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14,18)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所述儿童座椅附接到不同于所述车辆座椅(14,18)的座椅(16,56,58)上;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所述车辆座椅(14,18)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使得所述车辆座椅(14,18)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18.一种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车辆座椅(14,18;16),其设置成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彼此相邻;
旋转驱动装置(20,22;50),其用于使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车辆座椅朝向所述车辆外方向的外向朝向位置和所述车辆座椅朝向所述车辆内方向的内向朝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座椅面向所述车辆前方的前向朝向位置之间旋转;
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的情况;以及
控制装置(26),其用于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与所述车辆外的人员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正在与车辆座椅外的人员交流的所述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正在互相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上的乘员没有互相交流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是否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给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提供个人空间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需要具有个人空间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清醒程度已经降低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感到困倦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的身体状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感到不适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感到不适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所述车辆中的至少一个乘员是否正在吸烟;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吸烟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是否正在争吵;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中的乘员正在争吵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在独自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独自用餐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正在使用手机;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正在使用手机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正在使用手机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外向朝向位置。
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其中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情况不适于使乘员继续乘坐在处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的该对车辆座椅(14,18)中的一个上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所述车辆外的情况对其来说不合适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外是否喧闹;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喧闹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是正在白天行驶还是正在夜间行驶;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正在夜间行驶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检测所述车辆外的亮度;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车辆外情况检测装置(25)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车辆外的亮度等于或低于预定参照值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前向朝向位置或所述外向朝向位置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3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是否在独自用餐;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乘坐在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的乘员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由与所述车辆中的其他乘员一起用餐的乘员占据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3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座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能够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检测乘坐在儿童座椅上的乘员的情况,所述儿童座椅附接到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上或者不同于该对车辆座椅(14,18;16)的座椅上;并且
当所述控制装置(26)基于由所述乘员情况检测装置(24)获得的检测结果判定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该对车辆座椅(14,18;16)中的一个时,所述控制装置(26)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0,22;50),使得需要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旋转的车辆座椅(14,18;16)转向所述内向朝向位置。
CN2008101861479A 2007-12-21 2008-12-19 车辆座椅设备 Active CN101462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0980 2007-12-21
JP2007330980A JP4376936B2 (ja) 2007-12-21 2007-12-21 乗物用シート装置
JP2007330980 200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2504A true CN101462504A (zh) 2009-06-24
CN101462504B CN101462504B (zh) 2011-07-27

Family

ID=4078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61479A Active CN101462504B (zh) 2007-12-21 2008-12-19 车辆座椅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34763B2 (zh)
JP (1) JP4376936B2 (zh)
CN (1) CN101462504B (zh)
DE (1) DE102008055553B4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224A (zh) * 2012-12-17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适配车辆内部空间中的噪声音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73004A (zh) * 2012-12-17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适配车辆的内部空间中噪声音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7199982A (zh) * 2016-03-18 2017-09-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向下充气的车辆安全气囊
CN10862188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监控车辆车厢
CN109435788A (zh) * 2017-08-29 2019-03-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远程控制系统以及车辆座椅远程控制方法
CN109835216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座椅调节装置
CN110087939A (zh) * 2016-12-22 2019-08-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
CN111231781A (zh) * 2020-02-22 2020-06-05 李华兰 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CN111724651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飞行员错觉训练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3061B2 (ja) * 2009-08-21 2014-05-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8060150B2 (en) * 2010-03-29 2011-11-15 Robert L. Mendenhall Intra-vehicular mobile device usag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11318949B2 (en) * 2010-06-07 2022-05-03 Affectiva, Inc. In-vehicle drowsiness analysis using blink rate
DE102012003917A1 (de) * 2012-02-28 2013-08-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hrgastraumüberwachungssystem
DE102012021505A1 (de) * 2012-11-02 2014-05-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lüftungssteuerung auf Basis einer Rauchererkennung
US9096150B2 (en) * 2013-11-20 2015-08-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nomous vehicle with reconfigurable seats
DE102013021928A1 (de) 2013-12-20 2015-06-25 Audi Ag Komfortgerätesteuer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919142B1 (en) * 2014-03-14 2023-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ealth status information
DE102014214364B4 (de) 2014-07-23 2022-09-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s, Fahrzeug
US10152698B2 (en) * 2014-08-26 2018-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payments in a vehicle
JP6350438B2 (ja) * 2015-08-04 2018-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055111B2 (en) * 2015-08-28 2018-08-21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on reconfiguration of a user environment
US9754338B2 (en) 2015-10-09 2017-09-05 Gt Gettaxi Limited System to facilitate a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a service provider
US9815425B2 (en) 2016-01-25 2017-11-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nomous vehicle restraint deployment
US9821681B2 (en) 2016-01-25 2017-11-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position sensing
US9815388B1 (en) * 2016-05-02 2017-11-1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t positioning modification in a vehicle
US11574262B2 (en) 2016-12-30 2023-02-07 Lyft, Inc. Location accuracy using local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554783B2 (en) 2016-12-30 2020-02-04 Lyft, Inc. Navigation using proximity information
JP6933481B2 (ja) * 2017-03-28 2021-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制御装置、車両シート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7211661A1 (de) * 2017-07-07 2019-01-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US10717377B2 (en) * 2018-01-15 2020-07-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DE102018202271A1 (de) 2018-02-14 2019-08-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meidung und/oder Linderung von Kinetose eines Kraftfahrzeuginsassen sowie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FR3091210B1 (fr) * 2019-01-02 2022-04-29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Agencement de sièges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JP7092045B2 (ja) * 2019-01-16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制御装置
JP7047786B2 (ja) * 2019-01-22 2022-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制御システム
US11453312B2 (en) * 2019-03-21 2022-09-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operation
US11910452B2 (en) 2019-05-28 2024-02-20 Lyft, Inc.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wireless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recurring wireless signal detections
EP3744580B1 (en) * 2019-05-29 2022-06-01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 occupants in a vehicle
JP2020199920A (ja) * 2019-06-11 2020-12-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制御方法
DE102019116445A1 (de) 2019-06-18 2020-12-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System zur Linderung von Kinetose eines Fahrzeuginsassen sowie ein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KR20210064878A (ko) * 2019-11-26 2021-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 인테리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20100531B4 (de) 2020-01-13 2022-01-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System zur Linderung von Kinetose eines Fahrzeuginsassen sowie ein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JP7341615B2 (ja) * 2020-03-18 2023-09-1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USD997988S1 (en) 2020-03-30 2023-09-05 Lyft, Inc.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887386B1 (en) * 2020-03-30 2024-01-30 Lyft, Inc. Utilizing an intelligent in-cabin media capture device in conjunction with a transportation matching system
JP7380490B2 (ja) * 2020-08-31 2023-1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拘束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2706A (en) * 1985-06-04 1989-02-07 Nippon Soken, Inc. Rotary seat for vehicle
US5822707A (en) * 1992-05-05 1998-10-13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vehicle seat adjuster
JP3433408B2 (ja) 1993-09-14 2003-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稼働シートの制御装置
JPH07215113A (ja) 1994-02-03 1995-08-15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DE19735504A1 (de) 1997-08-16 1999-02-18 Magna Sitzsysteme Gmbh Mse Sea Sitzverstelleinrichtung
JP3012226B2 (ja) 1998-07-24 2000-02-21 マルチメディアシステム事業協同組合 居眠り運転防止装置
DE10012035A1 (de) 2000-03-03 2001-09-06 Volkswagen Ag Fahrzeugsitz und Verfahren zur Änderung eines Verdrehwinkels des Fahrzeugsitzes
JP2002337619A (ja) 2001-05-15 2002-11-27 Toyota Motor Corp 車 両
JP4571825B2 (ja) * 2004-06-11 2010-10-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可動座席
US7121608B2 (en) * 2004-09-23 2006-10-17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Rotating and/or swiveling seat
JP2006151117A (ja) * 2004-11-26 2006-06-1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DE502005004107D1 (de) 2005-02-22 2008-06-26 Ford Global Tech Llc Sitzreihen-Anordnung eines Fahrzeuges
JP2007261522A (ja) * 2006-03-29 2007-10-11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位置制御装置
JP2007313969A (ja) 2006-05-24 2007-12-06 Mazda Motor Corp 車室構造
JP2007320447A (ja) 2006-06-01 2007-12-13 Mazda Motor Corp 車室構造
JP2007320446A (ja) 2006-06-01 2007-12-13 Mazda Motor Corp 車室構造
US20070284905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ehicle Seat with Swing-Out Lower Seat Portion
JP4595908B2 (ja) * 2006-08-11 2010-12-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シートのロック機構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224A (zh) * 2012-12-17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适配车辆内部空间中的噪声音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73004A (zh) * 2012-12-17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适配车辆的内部空间中噪声音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73004B (zh) * 2012-12-17 2019-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适配车辆的内部空间中噪声音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7199982A (zh) * 2016-03-18 2017-09-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向下充气的车辆安全气囊
CN107199982B (zh) * 2016-03-18 2022-10-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向下充气的车辆安全气囊
CN110087939A (zh) * 2016-12-22 2019-08-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
CN10862188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监控车辆车厢
CN109435788A (zh) * 2017-08-29 2019-03-08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远程控制系统以及车辆座椅远程控制方法
CN109435788B (zh) * 2017-08-29 2021-08-10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远程控制系统以及车辆座椅远程控制方法
CN109835216A (zh) * 2017-11-29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座椅调节装置
CN111724651A (zh) * 2019-03-19 2020-09-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飞行员错觉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11231781A (zh) * 2020-02-22 2020-06-05 李华兰 一种商务车辆自主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49263A (ja) 2009-07-09
DE102008055553A1 (de) 2009-07-30
CN101462504B (zh) 2011-07-27
DE102008055553B4 (de) 2022-03-17
US7934763B2 (en) 2011-05-03
US20090160229A1 (en) 2009-06-25
JP4376936B2 (ja)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2504B (zh) 车辆座椅设备
JP4713932B2 (ja) 車両セキュリティ装置、及び車両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90835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health parameters of an occupant in an automobile and a dynamic ope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and home automation
US20210139000A1 (en) Mobile Alert and Security System
EP3348441B1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US94739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i texting in cell phones during vehicle driving
CN106335432A (zh) 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
JP6277492B2 (ja) 充電システム
AU2014262567A1 (en) Driver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systems for use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vehicles
JP2009214591A (ja) 体調連動制御システム
CN110654345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776529A (zh) 一种提醒车辆后座存在物品的系统及方法
JP4066976B2 (ja) 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JP2020142570A (ja) 通知システム及び通知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車両
CN107933461A (zh) 基于单摄像头的车内识别融合装置及方法
US20220386095A1 (en) Alert system for vehicle to output alert about occupant being left in vehicle
CN114124528B (zh) 无线mcu和车辆配置系统
CN1937763A (zh) 移动通讯终端机的困倦感知装置及其困倦驾驶感知方法
KR102425634B1 (ko) 스마트폰 방치 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한 차량용 오디오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2022185633A (ja) パーテーション装置及び方法
JP7279621B2 (ja) 車両
JP2020175790A (ja) オーディオ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オーディオ制御方法
JP4136174B2 (ja) 通報システム
WO2023219144A1 (ja) 音響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JP7360495B1 (ja) 生体状態誘導装置、生体状態誘導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