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779A - 隔离器用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隔离器用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0779A
CN101400779A CNA2007800083197A CN200780008319A CN101400779A CN 101400779 A CN101400779 A CN 101400779A CN A2007800083197 A CNA2007800083197 A CN A2007800083197A CN 200780008319 A CN200780008319 A CN 200780008319A CN 101400779 A CN101400779 A CN 101400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gas
culturing room
incubato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83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0779B (zh
Inventor
大泽慎次
三好哲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0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0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07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12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
    • C12M41/14Incubators; Climatic cha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6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including 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control, e.g.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fermentors
    • C12M1/38Temperature-responsive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4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确实地对培养箱的培养室内和供气用导管及采样用导管内进行灭菌的隔离器用培养箱。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具备用于控制培养室内4的培养用气体浓度而连通于该培养室4内设置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用于使灭菌气体从培养室4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的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设置于该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的循环用泵24。

Description

隔离器用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于隔离器的腔室内的培养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使用在维持无菌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采自人体或动物等生物体的细胞(包括细菌等)或微生物的培养的所谓微生物学上受到控制的环境的隔离器。该隔离器通过串联地连接多台无菌箱或无菌操作箱(手套箱)使用,可以在无菌状态下培养细胞或微生物。而且,在隔离器的腔室内,介由手套或类似的灭菌接入设备,通过操作者进行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实验等操作(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向在隔离器的腔室内进行过培养操作的细胞或微生物中进行加入培养液等的操作后,将细胞或微生物放入由其或者无菌箱构成的培养箱(培养库)的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参照专利文献2)。该培养箱的培养室内中,一般来说作为培养液的pH调整用,从连通于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的供气用导管供给二氧化碳气体(CO2);从低氧培养进行高氧培养时从连通于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的供气用导管供给氮气/氧气(N2/O2),从而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
该隔离器的腔室内在不进行细胞操作的作业时,有必要除去杂菌。即,当改变隔离器中进行培养实验的细胞或微生物时,如果杂菌侵入或者以往培养实验中使用的细胞或微生物残留在腔室内,则会对接下来的培养实验的细胞或微生物造成影响,发生无法获得良好实验结果的问题。因此,在隔离器中具备过氧化氢(H2O2)等灭菌气体产生装置,从该灭菌气体产生装置向腔室内提供灭菌气体、将其充满,进行对腔室内灭菌的灭菌操作。应说明的是,在培养箱的培养室内通过利用灭菌液进行擦拭而灭菌。
另一方面,在将后者的培养箱连接于前者隔离器的同时,还使用设有供气用导管或采样用导管等的培养装置。当侵入该培养装置内的杂菌或上次培养的细胞或微生物残留时,会对下面的培养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无法获得良好的培养实验结果。因此,在培养装置内,通过从隔离器的腔室内向培养箱的培养室内自然循环灭菌气体,进行灭菌。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18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8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当从隔离器的腔室内向培养箱的培养室内自然循环灭菌气体时,形成为箱形的培养室内的角落部无论如何气体的流动也差,灭菌气体难以循环。因此,具有无法对整个培养箱的培养室内完全地灭菌的问题。
另外,利用自然循环的灭菌气体不会在向培养箱的培养室内提供二氧化碳等培养气体的供气用导管或采样用导管内自然循环。因此,仍然具有提供二氧化碳等培养气体的供气用导管或采样用导管内也无法灭菌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往技术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实地将培养箱的培养室内及供气用导管或采样用导管内灭菌的隔离器用培养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即,本发明的隔离器用培养箱连接于隔离器的腔室内,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控制培养室内的培养用气体浓度而连通于该培养室内设置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用于从培养室内使灭菌气体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的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设置于该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的循环用泵。
第2方面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在上述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位于较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下游侧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上的滤器。
另外,第3方面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在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运转循环用泵的灭菌模式的控制装置、用于在培养室内循环培养用气体的送风机,控制装置在灭菌模式下运转送风机。
另外,第4方面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在第3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位于较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的下游侧、用于将多种培养用气体分别供至培养室内的多个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控制装置将由循环用泵喷射的灭菌气体交替流入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中。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在连接于隔离器的腔室内的培养箱中,由于具备用于控制培养室内的培养用气体浓度而连通于该培养室内设置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用于使灭菌气体从培养室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的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设置于该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的循环用泵,因此在用灭菌气体对隔离器内灭菌时,在使培养箱的培养室内连接于隔离器的腔室内的状态下,运转循环用泵,从而可以使灭菌气体从培养室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由此,对应隔离器的腔室内的灭菌操作,除了培养室内还可用灭菌气体对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进行灭菌。
在第2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具备设置在位于较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下游侧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上的滤器,因此在循环用泵处产生的异物被该滤器吸附除去。由此,当然可以回避不同异物浸入培养室内的问题。
第3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在上述各发明的基础上具备具有运转循环用泵的灭菌模式的控制装置,因此通过对应隔离器的灭菌操作使培养箱为灭菌模式,可以容易地进行培养室内和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的灭菌。特别是,由于在培养室内在该灭菌模式下运转用于循环培养用气体的送风机,因此可以将充满在隔离器的腔室内的灭菌气体引至培养室的各个角落。
第4方面的发明中,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具备位于较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的下游侧、用于将多种培养用气体分别供至培养室内的多个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时,由于使从循环用泵喷射得灭菌气体交替地流入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因此如同时流入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的情况,可以完全避免灭菌气体的循环集中在任意一方导管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确实地灭菌培养箱的培养室内和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内,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灭菌气体循环用泵,在培养室内以灭菌模式循环培养用气体的送风机。通过仅设置灭菌气体循环用泵、以灭菌模式运转送风机的简单构成即可实现将培养箱的培养室内和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内确实地灭菌的目的。
实施例1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培养室4)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隔离器40用培养箱1(打开隔热门7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关闭隔热门7的状态)的透视图。
隔离器40用培养箱1为所谓的多种气体培养箱,如图1所示,安装在隔离器40的侧面上使用。该培养箱1在维持无菌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采自人体或动物等生物体的细胞(包括细菌等)或微生物的培养。
在该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通过操作者介由手套或类似的灭菌接入设备进行细胞或微生物的培养实验等。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介由导管连接于灭菌气体供给装置(未图示),在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从该灭菌气体供给装置供给过氧化氢气体(H2O2)作为灭菌气体,从而可以将腔室42内灭菌。
该培养箱1由下述部分构成:图示的隔热箱、包含设置在该隔热箱内侧的金属制内箱的隔热箱主体2,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开关自由地将构成在该隔热箱主体2内的培养室4的开口2A堵塞的隔热门7。隔热箱主体2在位于隔热门7的附近设有安装框10,该安装框10通过隔热箱主体2以规定尺寸突出设置,同时设置在隔热箱主体2的整个四周。
该安装框10以培养箱1的隔热门7位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状态而构成,使得吻合于隔离器40的安装框孔(未图示)内。应说明的是,在隔离器40的安装框孔内安装有培养箱1的安装框10的状态下,用密封构件(未图示)将安装框10的四周和安装框孔密封,隔离器40的腔室内被密封。
另外,培养箱1如图2、图3所示,设有开关自由地堵塞隔热箱主体2的开口2A的透明门3(内门),位于其外侧设有隔热门7。该隔热门7为防止热量从培养室4的开口2A进入的外门,右侧通过折页被隔热箱主体2开关自由地支撑,在其里面四周设有放有磁铁的垫圈8。
透明门3其右侧通过折页被隔热箱主体2开关自由地支撑,通过设置在培养室4的开口2A部分的垫圈2B气密地将开口2A堵塞。而且,培养室4形成在开口2A被隔热门7堵塞的隔热箱主体2内的空间中。该培养室4内,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打开隔热门7和透明门3,取出放入培养物。
培养室4内的上部配置有用于使培养室4内的培养用气体强制循环的送风机14。该培养室4中,虽未图示但背面和底面上分别形成有管道。而且,在用送风机14从连通于管道的背面上部的吸入口吸入培养室4内的培养气体的同时,从连通于管道、形成在底面前部和侧面的吹出口向培养室4内吹出。由此,进行培养气体的强制循环(图1实线箭头)。
隔热箱主体2的侧面(培养室4外侧的侧面)设有电源开关12和配置有手动旋塞A、电磁阀B、C、D、E(图4所示)等的机械室11。机械室11内设有送风机14的驱动、用于向培养室4内供给氮气或氧气等供给气体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用于配置电装部件的基板等。
另外,机械室11内设置有送风机14、手动旋塞A、电磁阀B、C、D等。该送风机14由未图示的风扇、发动机和轴构成,发动机配置在机械室11内,轴从该机械室11的发动机贯通隔热箱主体2的侧面连接于风扇。
另外,在位于隔离器40的腔室42外的培养箱1的外面上设有操作面板13,操作面板13可以从外部进行操作。另外,虽未图示,但操作面板13上设有普通模式运转、灭菌模式运转等的多个操作按钮13A。操作面板13的内侧上设有使用常用微型计算机(微计算机)构成、同时具备能够记忆各种数据的记忆部(存储器)的控制装置20(图3虚线)。
该控制装置20对设置在隔热箱主体2和内箱之间的未图示加热器或送风机14进行控制,将培养室4内维持在适于培养的温度。通过使用设置于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测定用传感器检测的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控制装置20进行电磁阀B、C、D、E(图4所示)的开关控制。应说明的是,在后详细地说明利用控制装置20的电磁阀B、C、D、E的开关控制。
上述隔热箱主体2的开口2A朝向隔离器40侧开口,隔热门7面对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通过从腔室42内侧开放隔热门7,培养室4内连通于腔室42内。在此状态下,完成将在培养室4内培养的细胞取出至腔室42内、另外将在腔室42内操作过的细胞再次放回培养室4内的操作。应说明的是,自不必说,这些全部介由安装在腔室42内的手套进行操作。
培养箱1如图4所示,设有用于采集采样用气体的采样口(采样用导管15),该采样用导管15连通于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另外,包含供给二氧化碳气体(CO2)的第1供气用导管17和供给氮气/氧气的第2供气用导管18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连通于培养箱1的培养室4而设置。应说明的是,在第1供气用导管17的端部连接有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装置(未图示)、在第2供气用导管18的端部上连接有氮气/氧气供给装置(未图示)。
采样用导管15介由滤器22A连接有手动式的手动旋塞A,其中滤器22A将该培养室4内的培养用气体所含药品或微生物或细菌等危险试样等从培养室4内除去、可以获得约100%的清洁度。然后,手动旋塞A通过操作者的开关操作,从采样用导管15采集培养室4内的气体,考察浓度或成分等。
第1供气用导管17也与采样用导管15同样,介由滤器22C、电磁泵D、滤器22D从培养室4内连接于未图示的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装置内。而且,利用控制装置20控制电磁阀D的开度,从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装置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供至培养室4内。
第2供气用导管18也与采样用导管15同样,介由滤器22B、电磁泵E、滤器22E从培养室4内连接于未图示的氮气/氧气供给装置内。而且,利用控制装置20控制电磁阀E的开度,从氮气/氧气供给装置将规定量的氮气/氧气供至培养室4内。应说明的是,滤器22A、D、E通过用于使细胞不会从培养室4内漏出至外部的高性能HEPA滤器构成。
即,控制装置20控制(开阀)电磁阀D的开关,从第1供气用导管17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供至培养室4内。另外,控制装置20控制电磁阀E的开关,从第2供气用导管18将规定量的氮气/氧气供至培养室4内。由此,在培养室4内制作规定的细胞培养用的气体环境(气体浓度)。
另一方面,从采样用导管15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设有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即,从采样用导管15至第1供气用导管17和第2供气用导管18设置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详细地说,在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上设置循环用泵24,该循环用泵24的下游侧分支,分别连接于第1供气用导管17和第2供气用导管18。
在该循环用泵24和第1供气用导管17之间设有电磁阀C,在循环用泵24和第2供气用导管18之间设有电磁阀B。即,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从培养箱1与滤器22A之间介由循环用泵24设有分支的分支管25(25A、25B)。其中一个的分支管25A介由电磁阀C连接于第1供气用导管17的电磁阀D与滤器22C之间、另一个分支管25B介由电磁阀B连接于第2供气用导管18的电磁阀E与滤器22B之间。应说明的是,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与分支管25为相同的导管。
使用该循环用泵24所产生的粉尘等异物被这些滤器22B、22C吸附除去。由此,当然可以回避该异物浸入培养室4内。应说明的是,还可以在较采样用导管15与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的连接部更处于上游侧的位置上设置滤器22A,但当在该位置设置滤器22A时,有从培养室4吸引的灭菌气体也被吸附的可能,阻碍灭菌效果,因此设置在下游侧。
另一方面,上述控制装置20具有图5所示的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采样模式、灭菌模式等程序,这些程序被记忆收纳在微机的存储器中使得进行执行。在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时,控制装置20在关闭电磁阀B、C、开关控制电磁阀D、E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停止运转)。
另外,在采样模式下,控制装置20在关闭电磁阀B、C、开关控制电磁阀D、E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在灭菌模式下,控制装置20在开/关、和关/开电磁阀B、C的同时,关闭电磁阀D、E,使循环用泵24处于导通(运转)。该灭菌模式下,控制装置20交替地关闭电磁阀B、C。
接着,具体地说明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和采样模式和灭菌模式。应说明的是,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手动旋塞A是关闭的。首先,参照图4说明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在普通模式下运转培养箱1时,当操作者按压操作面板13的操作开关13A(此时,普通模式运转用开关)时,控制装置20在关闭电磁阀B、C、开关控制电磁阀D、E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进行送风机14的运转。
即,通过控制装置20进行电磁阀D、E的开关控制,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装置介由第1供气导管17供至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同时将规定量的氮气/氧气从氮气/氧气供给装置介由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8供至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图4实线箭头)。由此,向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提供规定量的细胞培养用的气体。
而且,控制装置20根据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培养室4内的各气体浓度未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浓度时,进行设置在各第1供气用导管17和第2供气用导管18上的电磁阀D、E的开关控制,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氧气供至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如此,控制装置20控制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在培养室4内制作规定的细胞排样用的气体环境(气体浓度)。
接着,参照图6说明培养箱1的采样模式。应说明的是,采样模式在控制装置20处于普通模式运转的状态下执行。即,培养箱1的运转为普通模式时,由操作者打开手动旋塞A。由此,从采样用导管15中取出培养室4内的气体(图6实线箭头),进行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和成分分析。由此,管理培养室4内的气体环境。
接着,参照图7说明培养箱1的灭菌模式运转。应说明的是,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的灭菌在灭菌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同时执行。另外,对培养室4内进行灭菌时,由操作者预先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打开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透明门3,关闭手动旋塞A。另外,图7未显示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透明门3。
进行该培养箱1的灭菌模式运转时,将灭菌气体(过氧化氢气体)供至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在腔室42内被灭菌时,操作者按压操作面板13的操作开关13A(此时,灭菌模式运转用开关)。当按压灭菌模式运转用开关时,控制装置20在开关控制电磁阀B、C、关闭电磁阀D、E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为导通,运转送风机14。
然后,通过送风机14的运转,隔离器40的腔室内42的灭菌气体从培养室4的开口2A上部被吸引至背面上部的吸入口,所吸引的灭菌气体从形成于底面前部和侧面的吹出口吹出。由此,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灭菌气体被强制循环入培养室4内,同时如图7虚线箭头所示,到达至培养室4内的角落部,整个培养室4内被完全地灭菌。
另外,通过利用控制装置20运行循环用泵24,培养室4内的灭菌气体被采样用导管15吸引,流入分支管25。此时,控制装置2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地开关控制(此时打开电磁阀B时关闭电磁阀C,关闭电磁阀B时打开电磁阀C)电磁阀B、C。即,控制装置20交替地打开设于分支管25的电磁阀B、C(此时不会同时打开双方电磁阀B、C,仅打开任何一个,每隔规定时间重复切换),使灭菌气体交替地循环至下游侧的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第1、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应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同时打开双方电磁阀B、C后,打开任何一个的电磁阀B或电磁阀C,每隔规定时间重复切换。此时,由于不会同时关闭两电磁阀B、C,因此循环用泵24的负荷减小。由此,可以延伸循环用泵24的持久性,便利。
应说明的是,当使灭菌气体同时地循环至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第1、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时,如果滤器22B或滤器22C内任何一个的滤器阻力大,则大部分的灭菌气体都会流入阻力小的滤器,阻力大的导管内的灭菌效果降低。因此,使灭菌气体交替地循环至第1、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内。
而且,从培养室4内介由采样用导管15流入分支管25的灭菌气体流入一个分支管25A内,介由打开的电磁阀C(此时电磁阀B关闭)、第1气体供给用导管17、滤器22C循环至培养室4内(图7虚线箭头)。而且,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20关闭电磁阀C、打开电磁阀B。
通过控制装置20打开电磁阀B,从培养室4介由采样用导管15流入分支管25的灭菌气体流入另一个分支管25B内,介由打开的电磁阀B(此时电磁阀C关闭)、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8、滤器22B循环至培养室4内(图7虚线箭头),以规定时间间隔交替地进行。由此,灭菌气体经常循环至循环用泵24的上游侧采样用导管15中。因而,通过灭菌气体将处于与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26的连接点更处于上游侧(培养室4侧)的采样用导管15和处于连接点更下游侧(培养室4侧)的分支管25B和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内灭菌。
这样,当利用灭菌气体灭菌隔离器40内时,在打开培养箱1的隔热门7使培养室4内连通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状态下,通过运行循环用泵24,可以使灭菌气体从培养室4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第1、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由此,可以对应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灭菌操作,除了培养室4内之外,浓度控制用导管16也被灭菌气体灭菌。
另外,由于在相比较于循环用泵24更处于灭菌气体下游侧的第1、第2供气用导管17、18上分别设有滤器22C、22B,因此循环用泵24所产生的异物(此时,由于循环用泵24的驱动而磨耗、产生的异物或者循环用泵24的制造时的异物等)可以被该滤器22C、22B吸附除去。由此,可以回避所涉异物浸入培养室4内的问题。另外,由于滤器22C、22B位于循环用泵24的下游侧,因此可以解除或抑制滤器22C、22B阻碍灭菌气体的循环的问题。
另外,由于控制装置20具备运行循环用泵24的灭菌模式,因此通过对应于隔离器40的灭菌操作使培养箱1为灭菌模式,可以容易地进行培养室4内和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的灭菌。特别是,在灭菌模式中,由于控制装置20运行用于在培养室4内循环培养用气体的送风机14,因此可以将充满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灭菌气体引至培养室4的角落,可以对培养室4内角落也确实地进行灭菌。
另外,由于将从循环用泵24喷出的灭菌气体交替地流入比循环用泵24更处于灭菌气体下游侧的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第1、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因此如灭菌气体同时流入第1、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内的情况,可以回避灭菌气体循环集中于其中任何一方导管的问题。由此,可以确实地灭菌第1、第2气体供给用导管17、18内。
实施例2
接着,图8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隔离器40用培养箱1的导管连接图。该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构成。以下对于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应说明的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带有与其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如图8所示,相对于实施例1,在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中仅适用第1导气用导管17(去除第2供气用导管18)。应说明的是,实施例2中还去除了在实施例1中附属第2供气用导管18设置的电磁阀B、E和滤器22B、22E。
即,隔离器40用培养箱1在连接于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的同时连通设有采样用导管15(采样口)和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第1供气用导管17)。分支管25从培养箱1和滤器22A之间介由循环用泵24、电磁阀C连接于第1供气用导管17的电磁阀和滤器22C之间。
而且,控制装置20具有图9所示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采样模式、灭菌模式等程序,这些程序被记忆收纳在微机的存储器中进行执行。所涉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时,控制装置20在关闭电磁阀C、开关控制电磁阀D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停止运转)。另外,在采样模式时,控制装置20在关闭电磁阀C、开关控制电磁阀D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在灭菌模式时,控制装置20在打开电磁阀C、关闭电磁阀D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导通。
接着,进行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和采样模式和灭菌模式的具体说明。应说明的是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手动旋塞A是关闭的。首先参照图8说明培养箱1的普通模式。在普通模式下运行培养箱1时,当操作者按压操作面板13的操作开关13A(此时,普通模式运行用开关)时,控制装置20关闭电磁阀C、开关控制电磁阀D,同时使循环用泵24处于断开,进行送风机14的运行。
即,控制装置20通过进行电磁阀D的开关控制,从二氧化碳气体供给装置介由第1供气用导管17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供至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图8实线箭头)。由此,向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提供规定的细胞培养用气体。
然后,控制装置20根据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当培养室4内的各气体浓度未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浓度时,进行设于第1供气用导管17的电磁阀D的开关控制,将规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供至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如此,控制装置20控制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在培养室4内制作规定的细胞培养用细胞环境(气体浓度)。
接着,参照图10说明培养箱1的采样模式。应说明的是,采样模式在控制装置20处于普通模式运转的状态下执行。即,培养箱1的运转为普通模式时,由操作者打开手动旋塞A。由此,从采样用导管15中取出培养室4内的气体(图10实线箭头),进行培养室4内的气体浓度和成分分析。由此,管理培养室4内的气体环境。
接着,参照图11说明培养箱1的灭菌模式运转。应说明的是,培养箱1的培养室4内的灭菌与上述同样,在灭菌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同时执行。另外,对培养室4内进行灭菌时,由操作者预先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打开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透明门3,关闭手动旋塞A。另外,图11未显示培养箱1的隔热门7和透明门3。
进行该培养箱1的灭菌模式运转时,将灭菌气体(过氧化氢气体)供至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在腔室42内被灭菌时,操作者按压操作面板13的操作开关13A(此时,灭菌模式运转用开关)。当按压灭菌模式运转用开关时,控制装置20在打开电磁阀C、关闭电磁阀D的同时,使循环用泵24为导通,运转送风机14。然后,通过送风机14的运转,隔离器40的腔室内42的灭菌气体如图11虚线箭头所示被强制循环至培养室4内,将培养室4内整体(包括角落)完全地灭菌。
另外,通过控制装置20运行循环用泵24,培养室4内的灭菌气体被采样用导管15吸引,流入分支管25内。流入分支管25的灭菌气体介由循环用泵24、电磁阀C(此时电磁阀D关闭)、第1供气用导管17、滤器22,在培养室4内循环(图11虚线箭头)。
由此,灭菌气体时常地循环至位于循环用泵24上游侧的采样用导管15内。因此,通过灭菌气体将处于与分支管25的连接点更处于上游侧(培养室4侧)的采样用导管15和处于连接点更下游侧(培养室4侧)的分支管25B和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内灭菌。
如此,当用灭菌气体灭菌隔离气40内时,在打开培养箱1的绝缘门7和透明门3使培养室4内连通于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状态下,通过运行循环用泵24,可以使灭菌气体从培养室4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第1供气用导管17)。由此,与实施例1同样对应隔离器40的腔室42内的灭菌操作,除了培养室4内之外,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16也被灭菌气体灭菌。
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即便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其它各种改变,本发明也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隔离器用培养箱的截面示意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打开隔热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关闭隔热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普通模式)。
图5为隔离器用培养箱的运行模式图。
图6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采样模式)。
图7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灭菌模式)。
图8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普通模式)
(实施例2)
图9为隔离器用培养箱的运行模式图。
图10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采样模式)。
图11为本发明隔离器用培养箱的导管图(灭菌模式)。

Claims (4)

1.一种隔离器用培养箱,其连接于隔离器的腔室内,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控制培养室内的培养用气体浓度而连通于该培养室内设置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用于使灭菌气体从所述培养室内循环至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的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设置于该灭菌气体循环用导管的循环用泵。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位于较所述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下游侧的所述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上的滤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运转所述循环用泵的灭菌模式的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培养室内循环所述培养用气体的送风机,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灭菌模式下运转所述送风机。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器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具备位于较所述循环用泵更处于灭菌气体的下游侧、用于将多种所述培养用气体分别供至所述培养室内的多个所述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所述控制装置将由所述循环用泵喷射的灭菌气体交替流入各气体浓度控制用导管中。
CN2007800083197A 2006-03-06 2007-03-01 隔离器用培养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9305/2006 2006-03-06
JP2006059305A JP4799221B2 (ja) 2006-03-06 2006-03-06 アイソレータ用インキュベータ
PCT/JP2007/053946 WO2007102399A1 (ja) 2006-03-06 2007-03-01 アイソレータ用インキュベ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0779A true CN101400779A (zh) 2009-04-01
CN101400779B CN101400779B (zh) 2011-10-05

Family

ID=3847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31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779B (zh) 2006-03-06 2007-03-01 隔离器用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64265B2 (zh)
EP (1) EP1992684B1 (zh)
JP (1) JP4799221B2 (zh)
KR (1) KR101314888B1 (zh)
CN (1) CN101400779B (zh)
WO (1) WO200710239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1163A (zh) * 2010-02-04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培育箱
CN102599077A (zh) * 2011-01-19 2012-07-25 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无菌连接装置
CN103597067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商乐华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单元以及采用传感单元的恒温装置
CN104977948A (zh) * 2014-04-09 2015-10-14 上海核创制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低氧隔离器
CN105018345A (zh) * 2015-08-12 2015-11-04 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细胞培养功能的配送箱
CN105316227A (zh) * 2014-07-28 2016-02-1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多功能细胞模拟舱
CN110215529A (zh) * 2019-06-14 2019-09-10 江苏中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空间vhp消毒组件和无菌隔离操作装置
CN111205975A (zh) * 2019-10-18 2020-05-29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系统
CN111971122A (zh) * 2018-04-09 2020-11-20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实验室调温装置
CN112080423A (zh) * 2020-08-28 2020-12-15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以及和隔离器的对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0527B2 (ja) * 2009-02-26 2014-07-02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無菌接続装置
JP5177086B2 (ja) 2009-06-23 2013-04-03 株式会社セルシード 採取物調製用パーソナルボックスおよび採取物調製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採取物調製方法
JP5626507B2 (ja) * 2009-08-31 2014-11-19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
JP5278861B2 (ja) * 2012-08-30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ンフォテック Co2インキュベータのオゾン滅菌装置
JP5717773B2 (ja) * 2013-02-04 2015-05-1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滅菌庫及び滅菌庫を備えた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5717774B2 (ja) * 2013-02-04 2015-05-1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JP6271224B2 (ja) * 2013-11-18 2018-01-31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キュベータおよびインキュベータの除染方法
JP6354935B2 (ja) * 2014-01-30 2018-07-11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培養作業システム
JP6122207B2 (ja) * 2014-02-27 2017-04-26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キュベ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6884392B2 (ja) * 2015-03-31 2021-06-09 学校法人獨協学園獨協医科大学 クリーンベンチ機能付きインキュベータおよびインキュ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505544B2 (ja) * 2015-08-07 2019-04-24 Ph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培養装置
JP6786872B2 (ja) * 2016-05-19 2020-11-18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ソレータシステム
CN111793561A (zh) * 2019-04-09 2020-10-20 上海卓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4446C2 (de) * 1979-06-18 1982-09-16 W.C. Heraeus Gmbh, 6450 Hanau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ultivieren von Zellen und Geweben von Menschen und Tieren oder von Mikroorganismen
FR2565598B1 (fr) * 1984-06-06 1986-10-03 Inst Nat Sante Rech Med Appareil modulaire pour la culture cellulaire
US5173258A (en) * 1989-10-11 1992-12-22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Recirculation, vapor and humidity control in a sealable enclosure
JPH078228B2 (ja) * 1990-06-13 1995-0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培養装置
US5882918A (en) 1995-08-08 1999-03-16 Genespan Corporation Cell culture incubator
US5792435A (en) 1997-04-08 1998-08-11 Steris Corporation Vapor phase decontaminant isolator apparatus with integral vapor phase decontaminant generator system
US6297047B1 (en) * 1999-08-25 2001-10-02 Spx Corporation 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of CO2 cell-culture incubator internal environments
US20020146817A1 (en) * 2000-10-02 2002-10-10 Cannon Thomas F. Automated bioculture and bioculture experiments system
US20040194432A1 (en) 2001-07-13 2004-10-07 Muller Otto Carl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a blank for the container, a method of packing a product, a method of securing at least one product to a container, and a packing machine for skin packing a product
AU2003254789A1 (en) * 2002-07-31 2004-02-16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Automatic culture apparatus for cell or tisse with biological origin
GB2393393B (en) 2002-09-24 2005-06-15 Bioquell Uk Ltd A pre-sterilisation ante-chamber for a processing enclosure
JP2004180675A (ja) * 2002-11-19 2004-07-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キュベータ
JP2004267064A (ja) * 2003-03-06 2004-09-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Co2インキュベータ
DE10311997A1 (de) * 2003-03-19 2004-10-07 Johannes Gerteis Stülpfilterzentrifuge
US20040185521A1 (en) * 2003-03-20 2004-09-23 Shigeru Yoshida Microorganism sampling method and microorganism sampling device
JP4300863B2 (ja) * 2003-04-25 2009-07-22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無菌システムとその使用方法
CN2647864Y (zh) * 2003-08-28 2004-1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一种体外血管培养反应装置
JP2005095097A (ja) * 2003-09-26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培養庫
JP2005118021A (ja) 2003-10-20 2005-05-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培養庫
JP2005237274A (ja) * 2004-02-26 2005-09-08 Kenichiro Hatake 細胞培養方法、チャンバ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細胞培養装置
JP2005278565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hibuya Kogyo Co Ltd 無菌培養方法及び無菌培養装置
JP4656485B2 (ja) * 2004-03-30 2011-03-23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無菌培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749684B2 (ja) * 2004-07-02 2011-08-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ック インキュベー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培養カセット
KR20070053742A (ko) 2004-08-10 2007-05-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바이오 메디아 살균방법 및 살균장치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1163A (zh) * 2010-02-04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培育箱
US8753877B2 (en) 2010-02-04 2014-06-17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Incubator
CN102191163B (zh) * 2010-02-04 2014-06-18 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 培育箱
CN102599077A (zh) * 2011-01-19 2012-07-25 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无菌连接装置
CN102599077B (zh) * 2011-01-19 2014-12-03 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无菌连接装置
CN103597067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商乐华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单元以及采用传感单元的恒温装置
CN104977948A (zh) * 2014-04-09 2015-10-14 上海核创制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低氧隔离器
CN105316227A (zh) * 2014-07-28 2016-02-1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多功能细胞模拟舱
CN105018345A (zh) * 2015-08-12 2015-11-04 苏州安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细胞培养功能的配送箱
CN111971122A (zh) * 2018-04-09 2020-11-20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实验室调温装置
CN111971122B (zh) * 2018-04-09 2023-05-16 埃佩多夫股份公司 实验室调温装置
CN110215529A (zh) * 2019-06-14 2019-09-10 江苏中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空间vhp消毒组件和无菌隔离操作装置
CN111205975A (zh) * 2019-10-18 2020-05-29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系统
CN111205975B (zh) * 2019-10-18 2023-06-02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系统
CN112080423A (zh) * 2020-08-28 2020-12-15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以及和隔离器的对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36216A (ja) 2007-09-20
JP4799221B2 (ja) 2011-10-26
US9464265B2 (en) 2016-10-11
WO2007102399A1 (ja) 2007-09-13
CN101400779B (zh) 2011-10-05
EP1992684A4 (en) 2013-04-10
US20090221064A1 (en) 2009-09-03
EP1992684A1 (en) 2008-11-19
KR20080106538A (ko) 2008-12-08
KR101314888B1 (ko) 2013-10-04
EP1992684B1 (en)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0779B (zh) 隔离器用培养箱
KR101357418B1 (ko) 세포 배양 장치
US8753877B2 (en) Incubator
US7883887B2 (en) Automatic cell cultivation apparatus utilizing autoclave sterilization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JP4300863B2 (ja) 無菌システムとその使用方法
KR102262659B1 (ko) 인큐베이터 및 인큐베이터 오염 제거 방법
CN101410504B (zh) 培养装置
JP5140095B2 (ja) 自動培養装置、及び培養容器設置方法
CN202315914U (zh) 检验隔离器
CN207678573U (zh) 隔离装置
JP5694277B2 (ja) 自動培養装置
CN110540937A (zh) 一种适用于gmp合规自动化生产的多隔舱单元培养系统
CN103436443A (zh) 一体化零泄漏气体正负压兼容微生物隔离操作柜
JP4656485B2 (ja) 無菌培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2500434A (zh) 一种无菌检测工艺隔离器
CN111334429A (zh) 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细胞工作站
US20040152186A1 (en) Culturing apparatus
CN113913293A (zh) 一种三气rtp培养箱
CN207616624U (zh) 隔离装置
CN216838003U (zh) 三气rtp培养箱
CN205411738U (zh) 便携式一体化气体二氧化氯空间消毒装置
CN218561428U (zh) 一种温湿度均匀的微生物培养分析装置
CN204319339U (zh) 无菌检查工艺隔离器
CN218115466U (zh) 一种细胞乏氧培养运转及操作装置
CN112029640B (zh) 医学微生物培育用防污染试验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09

Address after: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03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