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122B - 实验室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1122B
CN111971122B CN201980022611.7A CN201980022611A CN111971122B CN 111971122 B CN111971122 B CN 111971122B CN 201980022611 A CN201980022611 A CN 201980022611A CN 111971122 B CN111971122 B CN 111971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ousing
front wall
laboratory
spac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1122A (zh
Inventor
简·菲泽
菲利普·亚伯
瑟伦·门施
卢茨·蒂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edov Europe Ag
Original Assignee
Eppendor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pendorf SE filed Critical Eppendorf SE
Publication of CN111971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1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12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
    • C12M41/14Incubators; Climatic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89Sea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3Quality control, feedback systems
    • B01L2200/147Employing temperatur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2Identification, exchange or storage of information
    • B01L2300/025Displaying results or values with integrated means
    • B01L2300/027Digital display, e.g. LCD, 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27Sensor or part of a sensor is integrated
    • B01L2300/0663Whol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放实验室样品的实验室调温装置(1)。它特别涉及用于细胞培养物生长的培养箱。说明了用于实验室调温装置的腔室(3)和壳体(2)的热解耦的有效措施。

Description

实验室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目标温度下存放实验室样品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细胞培养物生长的培养箱。
背景技术
实验室调温装置对于将实验室样品在特定目标温度下保持在受屏蔽的环境中是必需的。在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使用培养箱将细胞培养物中的细胞保持在受控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实现活细胞的体外生长。为此,通过培养箱的仪器设备将与环境隔离的培养箱腔室内部的大气的温度和气体组成或空气湿度保持在期望值。真核细胞必须在CO2培养箱中培养。所述大气由具有特定CO2和O2含量以及特定空气湿度的空气形成,合适的温度通常是37℃,其中这些参数通常是可调的。为了可靠地保证细胞各自所需的环境条件,期望在培养箱腔室内的均匀的温度分布或均匀的气氛,并且对外界影响的干扰不敏感。
这种实验室调温装置具有用于接收要进行调温的实验室样品的腔室,该腔室通常布置在壳体内并且至少部分地通过隔绝材料与其隔开。使用者通过通往腔室的通道在壳体内部、特别是在腔室内放置并再次取出样品,所述通道通常通过腔室开口或壳体开口实现,所述开口是借助壳体门可关闭的。现有技术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问题在于,在壳体与腔室之间的连接处形成热桥,所述连接处尤其可位于腔室开口或壳体开口的区域中,这会导致腔室气候的不期望的干扰。在培养箱中,观察到在热桥附近的腔室内壁上形成冷凝物,因为在这些位置上热量局部地通过通向外部的热桥被吸走,这导致连接处附近的内壁局部冷却并导致冷凝。应该避免冷凝物的形成,因为它污染内部空间,并且充当细菌的生长基础。另外,热桥导致连续的能量损失。但是,原则上要实现实验室调温装置的低能耗。在形成为冷却装置的实验室调温装置中,也需要类似的特性,即均匀的温度分布、对干扰不敏感以及低能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腔室内部空间有效地与环境热解耦。
本发明分别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和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实验室调温装置来实现该目的。在说明书中提到了其他技术方案和优选实施方案,并且其他优选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特别是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其用于实验室样品的调温存放,并具有:壳体,其具有被至少一个壳体壁包围的壳体内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可调温的腔室,其具有被至少一个腔室壁包围的腔室内部,用于接收实验室样品;多个间隔元件,其中一个间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段,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段连接,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段间隔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段,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段连接,从而使所述腔室通过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壳体保持间隔开,其中间隔元件各自用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形成。
由于所述间隔元件的低导热性,它们充当了热绝缘体。与常规方案相比,所述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热流动因此显著减少,在常规方案中,腔室和壳体通过金属的、即导热优良的连接件连接。由此,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热桥的形成被减少到最小。由于所述腔室通过间隔元件被保持在壳体上,因此一方面可以省去腔室与壳体之间的其他连接元件或平面连接部段,所述连接元件或连接部段各自形成不希望的热桥。另一方面,通过间隔元件确保所述腔室在壳体中的机械位置稳定性,所述间隔元件的材料以及尤其是其造型和数量针对所述目的是可优化的或被优化的。提供多个间隔元件能够减小腔室与壳体的连接的导热横截面,并且另一方面,使得能够最佳地分配腔室与壳体之间的机械负载。此外,通过选择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被设置为用于将间隔元件浮动地安装在腔室和/或壳体上,可以实现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便防止热引起的机械应力。
特别是通过使用导热性能差的间隔元件,实现在构造为CO2培养箱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情况下,防止腔室内部的水蒸气在腔室壁上的那些通过间隔元件与壳体相连的位置处冷凝,并且在这些位置中放热导致局部吸热区,从而导致局部冷凝源。
间隔元件特别优选地使用非金属材料形成。这种非金属材料的热导率比金属低得多。材料、特别是非金属材料的热导率优选小于10W/(mK),优选小于5W/(mK),特别优选小于2.5W/(mK)。
间隔元件特别优选地使用包括塑料的材料形成,并且特别地由塑料组成。可以用纤维或填料来增强塑料。所述间隔元件可以由复合材料组成。基于塑料的材料的热导率比金属低得多。材料、特别是含塑料的材料的热导率优选小于2W/(mK),优选小于1W/(mK),特别优选小于0.8W/(mK)。所述材料特别优选地是高性能塑料,其特别耐高温并且特别是耐受180℃至200℃的工作温度。这样的温度在灭菌循环期间用于培养箱中以对腔室内部空间进行灭菌。此外,高性能塑料也耐受在构造为冷藏箱和冷冻箱的实验室调温装置中存在的很低的温度。材料聚苯硫醚(缩写为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PEK)和填充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已被证明是特别合适的。它们的机械性能可以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通过纤维添加物和填料。
固体的热导率基本上是温度相关的参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热导率是根据标准基于在20℃下的测量给出的。绝热材料的热导率可以特别地使用工业标准DIN 52612-1来确定。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主要由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组成。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完全或基本上完全由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至少在第一连接部段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至少按部段地、尤其是在第三部段中由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组成。由此确保,在间隔元件中的热流动完全或基本上完全通过热导率小于15W/(mK)的部段、特别是第三部段发生。
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的热解耦不仅取决于材料特性″热导率″,而且还取决于间隔元件的几何特性。对于横截面积为A且长度为L且热导率为λ的理想的直的热导体或热绝缘体,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即由温度差ΔT引起的热流由下式给出:
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发生热流动的距离越长,热流越小并且热解耦越好,所述距离越短,热解耦越差。横向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的热流方向的间隔元件的横截面越小,则热流越小,并且热解耦越好,所述横截面越大,热解耦越差。然而,由于对间隔元件的机械承载能力的要求,无法将其制成任意薄和长。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解决方案在于,对于给定的尺寸和形状,所述间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凹空部和/或至少一个空腔。这样的空腔或这样的凹空部可以提供一种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一方面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产生小的热流,另一方面具有足够的机械负载能力。
第一连接部段被认为是间隔元件的这样的区域:其被布置在壳体上的连接位置中并且尤其与壳体接触,在所述连接位置中腔室和壳体通过所述间隔元件连接。第一连接部段优选地安装在壳体上,特别是以滑动的方式安装。第二连接部段被认为是间隔元件的这样的区域:其被布置在腔室上的连接位置中并且尤其与腔室接触。第二连接部段优选地安装在腔室上并且也可以滑动的方式安装。
间隔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空腔和/或至少一个凹空部。间隔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部段,其尤其被称为第三部段,所述第三部段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部段优选是接桥状的,由此减少热流并且使得热阻高。沿着接桥的纵向,它可以对拉力或推力具有良好的机械负载。优选地,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的接桥状部段成线性取向,尤其是沿着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的虚拟轴线。由此,轴向方向上的机械负载能力(拉力和/或推力)高。优选地,设置多个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的第三部段。
优选地,间隔元件的第一和/或第二连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孔,通过该孔所述间隔元件可与所述壳体或腔室连接。特别地,可以提供至少一个被构造为长孔的孔,其可以被设置用于滑动地安装与壳体或腔室连接的连接元件。优选地,设置金属销,特别是螺栓,其穿过孔或长孔延伸,并将第一或第二连接部段与壳体或腔室连接。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具有多于一个的第一和/或第二连接部段。由此腔室紧固的机械力可以更有利地分布。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具有板状的部段或是板状的。板状的间隔元件,特别是在平行于板的主平面的方向上,可以良好地承受机械负载,并且由于横截面小而在该方向上具有增加的热阻,这是热解耦所希望的。此外,板状的部件可以有利地安装在平行的面上,特别是在腔室壁或壳体壁上,其于是使板状的部件的位置稳定。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具有多个尤其是相互连接的接桥部段,所述接桥部段特别是至少部分地在连接部段的方向上取向,腔室在所述连接部段上与间隔元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间隔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凹空部、开口或空腔和/或至少按部段地是多孔的。
优选地,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与壳体的前壁和腔室的前壁连接。优选地,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在腔室的下部区域与壳体、特别是壳体的前壁连接,并且与腔室、特别是腔室的前壁连接。所述下部区域特别是腔室的底侧前壁,其通过间隔元件与壳体的底侧前壁连接。“底侧”是指“在底壁附近”,所述底壁是腔室或壳体的下部外壁。
优选地,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在腔室的上部区域与壳体、特别是壳体的前壁连接,并且与腔室、特别是腔室的前壁连接。所述上部区域特别是腔室的顶侧前壁,其通过间隔元件与壳体的顶侧前壁连接。“顶侧”是指“在顶壁附近”,所述顶壁是腔室或壳体的上部外壁。
优选地设置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间隔元件浮动地安装在腔室和/或壳体上。所述浮动安装允许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相对运动可用于防止实验室调温装置中由热导致的机械应力。所述浮动安装尤其是通过间隔元件的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连接部段的滑动安装来实现。滑动安装尤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相应的连接部段具有长孔,腔室或壳体的滑动元件在所述长孔中滑动并且同时实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定方面,实验室调温装置如下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特别是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外门以及可由所述外门关闭的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开口构造在壳体前壁中,
腔室,所述腔室被布置在壳体中并包围腔室内部,并且具有构造在腔室前壁中的腔室开口,
其中所述壳体前壁和所述腔室前壁通过环绕所述腔室开口的第一密封件彼此分开,
其中,所述外门具有带有第二密封件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外门的关闭状态下抵靠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且环绕腔室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验室调温装置提供的优点在于,当外门关闭时,在腔室门和壳体门之间形成的中间空间不与所述壳体接触。其原因在于,在外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密封件通过紧密接触第一密封件而横向限定了中间空间。因此,包含在中间空间中的被腔室加热的空气混合物与壳体的非调温的外壁的任何接触以及进而在中间空间和壳体之间的任何由对流导致的热传递都是不可能的。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优选地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所述材料耐高温,特别是高达200℃。弹性体材料尤其是弹性体塑料,特别是有机硅塑料,特别是泡沫塑料,优选有机硅泡沫。
所述第一密封件将壳体前壁与腔室前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垂直于壳体前壁测量的最小或平均材料厚度,该厚度小于壳体前壁与腔室前壁之间的最短连接或间隙宽度。特别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最小或平均材料厚度d2小于1cm,特别是小于0.8cm,优选地在0.2cm和1cm之间。最短连接尤其通过壳体前壁和腔室前壁之间的间隙宽度给出。所述间隙宽度d1优选大于1.0cm,并且优选在大于1.2cm的范围内,优选在1.0cm至2.0cm的范围内,优选在1.2cm和1.8cm之间,优选在1.2和1.6cm之间。所述间隙也可以更宽,因此第一密封件也可以更宽。通过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案(沿间隙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流距离和垂直于该方向的最小导热横截面),第一密封件的热阻最大。
所述第二密封件优选具有更靠近外门的环绕的第一密封区域,所述第一密封区域具有比第二密封区域更高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密封区域优选一体地与所述第一密封区域连接,其特别是较软并且在外门的关闭位置中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与之接触。通过外门和壳体之间的较软的密封区域,外门和腔室门之间的中间空间可以更好地密封,并且减小了关闭腔室门所需的力,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操作。所述第一密封区域优选地使用弹性体、特别是有机硅制成,所述第二密封区域优选地使用发泡的弹性体、特别是有机硅泡沫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定方面,实验室调温装置如下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特别是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外门以及可由所述外门关闭的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开口构造在壳体前壁中,
腔室,所述腔室被布置在壳体中并包围腔室内部,并且具有构造在腔室前壁中的腔室开口,
其中所述壳体前壁和所述腔室前壁被间隙隔开,并且
其中围绕腔室前壁的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形成壳体开口,并且其中所述腔室前壁形成围绕腔室开口的凸缘,所述凸缘终止于围绕腔室开口的壁端部段,
其中所述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和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各自的厚度在0.5mm和4.0mm之间,优选在0.8mm和3.0mm之间,并且彼此相对以形成所述间隙。
通过这种设计使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与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之间通过热辐射的热传递最小化,并且进一步改善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热解耦。
特别地,就垂直于腔室开口平面的投影方向而言,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和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不重叠地布置,即壁端部段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彼此不相交。壳体前壁的特别平坦的壁端部段和腔室前壁的特别平坦的壁端部段优选位于同一平面中。
用于存储实验室样品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尤其是用于对实验室样品的调温的调温柜。这种装置是电子化运行的,并且具有电压端子。
所述调温柜对实验室样品进行调温,即通过将温度调节到特别是可由用户设置的设定点温度,将壳体内部并进而将存储在其中的实验室样品保持在容差范围内。所述温度可以高于室温(环境温度),例如在加热柜或培养箱的情况下就是如此,或者可以低于室温,例如在冷藏箱或冷冻箱的情况下就是如此。优选地,在构造为空调柜的实验室柜装置中,存在于壳体内部的气候参数也被控制在容差范围内。所述气候参数可以是空气湿度和/或气体浓度,例如CO2、O2和/或N2浓度。这种空调柜例如是用于由活细胞培养物组成的实验室样品的培养箱。
优选地,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优选是外壳,其壳体壁与环境接触。因此,所述壳体门可以是在关闭位置时与环境邻接的外壳门。
所述壳体门尤其具有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将壳体门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这种枢转门通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旋转而移动。铰链装置尤其可以位于与壳体开口邻接的长方体壳体的在实验室柜装置的惯常使用中竖直定向的外边缘上。所述长方体壳体的底板在实验室柜装置的惯常使用中水平布置,壳体的侧壁特别地竖直布置,并且壳体的盖板特别地在水平方向与底板相对地布置。
然而,所述腔室门或壳体门也可以是通过平移运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滑动门。所述腔室门或壳体门的混合枢转/平移运动也是可能的。
优选地,数据处理装置是控制实验室调温装置的功能的电控制装置的组件。所述控制装置的功能尤其通过电子电路实现。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具有用于处理数据的运算单元(CPU)和/或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和/或数据处理装置被构造为执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也被称为控制软件或控制程序。所述培养箱和/或控制装置的功能可以在方法步骤中进行描述。它们可以被实现为控制程序的组件,特别是控制程序的子程序。
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优选是实验室调温柜,特别是培养箱。所述培养箱是实验室培养箱,并因此是一种用于为各种生物学发育和生长过程创建和维持受控气候条件的仪器。尤其是,它用于在培养箱腔室中用受控的气体和/或湿度和/或温度条件创建和维持微气候,其中这种处理可以是时间依赖性的。所述实验室培养箱、特别是实验室培养箱的处理装置可以特别具有计时器(特别是定时器)、设计为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的调温装置,以及优选用于控制供给到培养箱腔室的替换气体的调节器、用于在培养箱的培养箱腔室的气体组成的调节装置,特别是用于调节气体的CO2和/或O2和/或N2含量的调节装置,和/或用于调节培养箱的培养箱腔室中的空气湿度的调节装置。
所述培养箱尤其具有培养箱腔室(=腔室),优选地还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配备有至少一个调温装置作为控制元件以及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根据实施方案,这也可以用于调节空气湿度,尽管空气湿度本身不是由空气湿度传感器(rH传感器)测量的并且空气湿度不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量。培养箱腔室内的装满水的槽可以被加热或冷却,以通过蒸发来调节空气湿度。CO2培养箱特别用于培养动物或人类细胞。培养箱可具有用于转动至少一个细胞培养容器的转动装置和/或用于震动或移动至少一个细胞培养容器的震动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培养箱的程序参数或控制参数根据其他数据被自动选择。在培养箱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细胞培养容器中由控制参数控制的对至少一种细胞培养物的处理特别是对应于至少一种细胞培养物所经受的气候处理。用于影响气候处理的可能的参数,特别是程序参数,特别是用户参数,特别定义了在其中培养至少一个样品的培养箱空间的温度、培养内部空间中O2和/或CO2和/或N2的相对气体浓度、培养内部空间的空气湿度和/或至少一个流程参数,所述流程参数影响或定义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培养处理程序的流程,特别是顺序。
所述调温装置可以是组合的加热/冷却装置。优选地,它仅是加热装置。它尤其可以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
所述实验室调温装置或培养箱可以只有一个腔室,但也可以有多个腔室,其氛围(温度、相对气体浓度、空气湿度)可以特别是可分别或共同设置的。腔室内部的典型尺寸在50和400升之间,其中对于特殊应用(IVF),较小的腔室尺寸也是可能的,特别是10至49升。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提到的特征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优选实施方案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或第三特定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实施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的实验室调温装置还可以通过根据第二或第三特定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特征来设计。根据本发明的实验室调温装置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从根据附图的实施例的说明中获得。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培养箱的透视侧前视图,所述培养箱的壳体门处于关闭状态。
图1b示出了图1a的培养箱的透视侧后视图。
图1c示出了壳体门处于打开状态的图1a的培养箱的透视侧前视图。
图2a示出了图1a的培养箱的透视侧前视图,所述培养箱隐藏了壳体门,并且有沿着平行于侧壁并且居中穿过培养箱的平面的横截面。
作为图2a的细节,图2b示出了用作腔室和壳体之间的间隔元件的所述培养箱的一个进入口。
图3a示出了图1a的培养箱的壳体前壁和腔室的、布置在壳体前壁和腔室前板之间的间隔元件的、以及布置在腔室后壁上的进入口的透视后视图。
图3b示出了图3a中所示的部件的透视侧后视图。
图4a示出了图3a中所示的部件以及具有附件的壳体后壁的一部分的透视侧后视图。
图4b示出了与图4a中的布置相对应的用作间隔元件的进入口的横截面视图。
图5a示出了在图3a的培养箱的下部区域中的壳体前壁和腔室以及在那里布置在壳体前壁和腔室前板之间的间隔元件的透视后视图的局部。
作为图5a的局部,图5b示出了其中在中央附接的间隔元件。
图5c示出了图5b的间隔元件的腔室侧第二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5b的线L2延伸。
图5d示出了图5b的间隔元件的壳体侧第一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5b的线L1延伸。
作为图5a的局部,图5e示出了其中在图片左侧示出的间隔元件。
图5f示出了图5e的间隔元件的壳体侧第一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5e的线L3延伸。
图5g示出了图5e的间隔元件的俯视图。
图5h示出了向也在图5e中示出的板状间隔元件的主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5i示出了向也在图5h中背向并且在那里不可见的板状间隔元件的主侧观察的透视图,所述间隔元件的主侧在组装状态下面向培养箱的前侧。
图6a示出了在图3a的培养箱的上部区域中的壳体前壁和腔室以及在那里布置在壳体前壁和腔室前板之间的间隔元件的透视后视图的局部。
作为图6a的局部,图6b示出了其中在图片左侧可见的间隔元件。
图6c示出了图6b的间隔元件的腔室侧第二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6b的线L4延伸。
图6d示出了图6b的间隔元件的壳体侧第一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6b的线L5延伸。
图6e示出了图6b的间隔元件的俯视图。
图6f示出了向也在图6b中示出的板状间隔元件的主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6g示出了向也在图6f中背向并且在那里不可见的板状间隔元件的主侧倾斜观察的透视图,所述间隔元件的主侧在组装状态下面向培养箱的前侧。
图7局部地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培养箱的侧向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培养箱的侧壁延伸并且示出了培养箱的上前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构造为培养箱1的实验室调温装置1以用于细胞培养物生长,在此是构造为CO2培养箱的实验室调温箱以用于真核细胞生长。所述培养箱1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2具有被至少一个壳体壁2包围的壳体内部以及布置在壳体中的可调温的腔室3(参见图2a),所述腔室3具有被至少一个腔室壁包围的腔室内部,用于接收实验室样品。所述壳体的外壁彼此连接,使其承载培养箱的所有其他组件。所述壳体放在底座8上。在惯常使用中,壳体侧壁2c的外侧、前壁2a、后壁2b和壳体门4的外侧及其内侧4a以及腔室前壁3a、腔室的侧壁和腔室后壁3b是竖直的布置的,即平行于重力方向布置的。壳体的上部外侧2d和不可见的底侧以及腔室的底壁和顶壁相应地水平布置。在本发明的描述的上下文中,“向下”方向总是指按惯常操作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取向的重力方向;“向上”方向是相反的方向。“向前”方向表示向着关闭的壳体门前侧的水平方向,“向后”方向表示向着培养箱后侧的水平方向。所述腔室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壳体由涂漆金属板制成。
壳体门4带有用户界面装置5,所述用户界面装置5在此包括触摸显示器,用户使用所述触摸显示器来读取和输入信息。所述壳体门具有两个铰链9,其将壳体门与壳体2连接。所述壳体门通过磁性锁定装置7被保持在关闭位置,所述磁性锁定装置7包括上部和下部壳体侧保持部段7a以及上部和下部壳体门侧保持部段7b。所述壳体门具有门把手6,所述门把手6在上部和下部壳体门侧保持部段7b的位置处与壳体门连接并且竖直地延伸。
所述壳体前壁2a竖直延伸并与同样竖直延神的腔室前壁3a齐平,即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的向前指向的面以及此处也向后指向的面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见图7。
如图1c所示,在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之间引入弹性密封件12,所述弹性密封件借助于凹槽以形状锁合的方式保持在那里,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的边缘啮合在所述凹槽中,另参见图7。
在图1c中,壳体门4显示为打开。腔室门10通过铰链15固定在腔室前壁3a上,并由磁性手锁13在示出的位置保持关闭,从而使得腔室内部不可进入。但是,由于腔室门10的透明性,在该位置使用者可以看到内部。腔室门通过腔室门的环绕弹性密封件11气密地保持在腔室前壁上。壳体门的内侧4a具有环绕弹性密封件14,所述弹性密封件14在壳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齐平地抵靠壳体前壁和那里的环绕密封件12,并实现了腔室门10和壳体门4a之间的区域的气密屏蔽。
如在图2a中部分可见,培养箱具有两个调温装置,其对腔室内部空间3进行调温,即,通过温度调节来设定其温度。为此所需的部件18的一部分布置在壳体底壁2e和腔室底壁3e之间。上部加热回路(未示出)的加热线圈与腔室顶壁3d的外侧和腔室侧壁的上部区域(这里大约是沿腔室侧壁3c的高度的上部2/3)热耦合并连接。下部加热回路(未示出)的加热线圈与腔室底壁3e的外侧和腔室侧壁的下部区域(这里大约是沿腔室侧壁3c的高度的下部1/3)热耦合并连接。
在腔室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装置19。它将腔室与壳体隔离,所述腔室具有抵靠其上的调温装置,所述壳体在其外侧与环境直接接触。所述培养箱通常在18℃至28℃的外部温度下运行。所述调温装置或温度调节在该区域特别有效。所述隔热装置包括由玻璃棉或矿物棉制成的U形弯曲绝缘元件19b,其围绕腔室盖板和两个腔室侧壁3c。它通往由PIR泡沫(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制成的绝缘板19c的底部和后壁,并通过环绕的针刺毡条19a相对于壳体和腔室的前侧封闭,所述针刺毡条抵靠腔室前壁3a、密封件12和壳体前壁2a的内侧。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措施优化了腔室到外部的热绝缘。
壳体后壁2b上固定有双壳体后壁16,用于覆盖在后侧附接的部件。所述后壁可以通过手柄17移除。
如图2b中详细示出的,培养箱在其后侧上具有两个进入口20、20′,这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腔室的后壁中的开口20h、20′h将电缆铺设到腔室的内部,例如用于控制布置在内部的测量仪器。在当前情况下,口20、20′也用作间隔元件,其使腔室3相对于壳体2保持一定距离,并支撑腔室及其附件和内容物的一部分重量。为此目的,进入口具有圆柱形部件,其由具有小于15W/(mK)的低热导率的材料(这里为PPS)组成。它具有用作第二连接部段的凸缘22,所述凸缘22抵靠在腔室后壁3b的内侧,并通过由PPS制成的第一螺纹环20a压在腔室后壁3b上。圆柱形部件的向外的端部21用作第一连接部段,间隔元件20通过该第一连接部段被固定在壳体上。为此,将第三螺纹环20b和第二螺纹环20b拧到圆柱形部件上,使得壳体后壁2b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和第三螺纹环之间。为了固定螺纹环20a、20b、20c,所述圆柱形部件具有的相应的外螺纹。所述间隔元件20′类似地构造。当不需要进入口时,其由塞子25填充,所述塞子25由隔热材料例如有机硅泡沫制成。
根据本发明,腔室3通过多个间隔元件与壳体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间隔元件具有小于15W/(mK)的热导率,这里通过使用由纤维填充物增强的PPS,间隔元件的热导率各自小于约0.5W/(mK)。所述培养箱具有多个间隔元件30、30′、30″、40、40′、20、20′,其中间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段31、41、21(所述间隔元件与壳体2通过其连接),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段间隔开的第二连接部段32、42、22(所述间隔元件与腔室通过其连接)。
图3a示出了图1a的培养箱的以下部件的透视后视图:壳体前壁2a和腔室3、布置在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之间的间隔元件30、30′、30″、40、40′,以及布置在腔室后壁3b上的也用作间隔元件的进入口20、20′。
通过设置在前侧的间隔元件30、30′、30″、40、40′,与壳体前壁2a齐平的腔室前壁3a被保持在恒定为约14mm的距离d处。这导致环绕腔室开口的间隙29,所述间隙由隔热密封件12填充。根据本发明,间隔元件30、30′、30″、40、40′构造成使得所述间隔元件一方面在培养箱的整个使用寿命上可以顺利且可靠地承载腔室的重量的主要部分,以及其附件以及其最大允许的填充重量。前侧间隔元件的数量由对连接的机械、化学和热负荷能力以及对隔热能力的要求的交集得出。这些参数一方面可以被适当的材料选择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被间隔元件的有利的几何构造影响。
在此,选择一种高性能塑料,尤其是一种具有由高性能塑料制成的基体的复合材料作为间隔元件的材料,所述间隔元件由所述材料特别是通过注塑工艺整体制造。当前情况下选择了PPS GF 40,即,添加了40%玻璃纤维的PPS,其在此还添加了25%的矿物填料。由此导致高达220℃的出色热负载能力。这允许顺利地将腔室加热到180℃以进行灭菌,这是现代培养箱的标准要求。所述PPS材料在20℃下的热膨胀(特别是在20℃和60℃之间测量)在玻璃纤维的纵向上为15*10-6K-1,而在玻璃纤维的横向上为30*10-6K-1。PPS材料的热导率仅为0.5W/(mK),因此得到高的热阻,这对于腔室和壳体的热解耦是理想的。PPS材料的抗拉强度根据ISO 527约为150MPa。
关于要承受的载荷并为了减少热流,优化了前侧间隔元件的几何结构。为此,特别地,通过位于间隔元件3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的“第三部段”,将确定热流的横截面最小化,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第三部段的长度最大化来实现要被热流覆盖的距离。为此,在此将底侧间隔元件30、30′、30″构造成使得它们(结构上均相同)具有多个接桥状部段35a、35b、35c、35d、35e,其将第一连接部段31与第二连接部段32连接。
目前,前侧的间隔元件30、30′、30″、40、40′是基本上板状的部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主侧,即在图5h或图6f中可见的间隔元件的后侧以及在图5i或在图6g中可见的间隔元件的前侧,其平行于板状部件的主平面延伸。图5g和6e中的视图平行于所述主平面。在底侧间隔元件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平行于其主平面的前侧板状间隔元件的横截面基本上遵循三角形的轮廓,这导致有利的力分布。腔室对底侧的间隔元件30、30′、30″施加压力负载,顶侧的间隔元件负载有拉力负载,腔室在此悬挂在壳体前壁的上侧。
底侧间隔元件30的第一连接部段31在此是梁形区域31(参见图5i),其在组装状态下接触壳体前壁2a,并通过紧固件51、52、51′、52′抵靠壳体前壁2a放置。第一连接部段31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并且通过具有圆柱形孔34a和34b的接桥状连接部段35f连接的部段,所述圆柱形孔的圆柱轴线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30的主平面延伸。如图5b至5d所示,圆柱形孔34a和34b被用于安装中央间隔元件30。
如图5b所示,间隔元件30、30′、30″由具有大致等腰三角形轮廓的板状部件形成。外部的接桥状部段35a、35e分别与水平且在三角形底部布置的接桥状部段35f围成锐角,特别是在此大约为41°的相同的锐角。在具有接桥状部段35f的接桥状部段35a、35e的交汇点处,具有长孔33a、33b的椭圆-圆柱形部段分别和具有圆柱形孔34a、34b的圆柱形部段彼此相邻。外部的接桥状部段35a、35e分别从椭圆-圆柱形部段开始并且以钝角通向等腰三角形的尖端,其中所述尖端在那里由第一连接部段31表示,所述第一连接部段31由两个并排的圆柱形部段形成,所述圆柱形部段各自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孔37a、37b。两个另外的接桥状部段35b、35d与接桥状部段35f围成大约57°的角。在间隔元件的中心,接桥状部段35c垂直于接桥状部段35f竖直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成Y形分叉通向三角形的尖端,并且每个分叉通向尖端的圆柱形部段之一。间隔元件30由于这种支柱结构而具有高的机械稳定性——特别是抵抗来自上方的压力负载,轻的重量以及对抗热流的高的热阻,所述热流从第一连接部段31开始通过支柱35a、35b、35c、35d、35e到达第二连接部段32。所述支柱具有相对大的长度和横向于热流观察的小的横截面,这使热流最小化。
如在图5i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间隔元件30在其前侧上具有凹空部36,其被塑形为容纳另一部件,此处用于部分地容纳布置在间隙29中的密封件12。通过所述凹空部进一步减小了上段中提到的横截面,并提高了热阻。在凹空部36的区域中延伸的接桥状的支柱35a、35b、35c、35d、35e也分别被视为间隔元件的第三部段,其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
图5d示出了图5b的居中布置的间隔元件的壳体侧第一连接部段31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5b的线L1延伸。带有外螺纹的两个金属销51a焊接到壳体前壁2a的后侧,使得它们各自延伸到间隔元件的圆柱形孔34a、34b中。在每个圆柱形孔34a、34b处使用垫圈51b和可拧到金属销51a上的螺母51,以将第一连接部段31压靠在壳体前壁2a上并从而建立连接。
底侧间隔元件30、30′、30″的第二连接部段32由较窄的梁形区域32形成(参见图5i),其在组装状态下接触腔室前壁3a,并通过紧固件53、54抵靠腔室前壁2a放置。第二连接部段32具有两个圆柱形孔37a、37b,见图5h,其圆柱轴线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30的主平面延伸。孔37a和37b用于将间隔元件30、30′、30″安装在腔室前壁3a上,如图5c所示。在孔37a和37b的每一个中,安装有一个精确匹配的圆柱形金属套筒53b,其长度对应于间隔元件在该方向上的高度。具有外螺纹的、焊接到腔室前壁3a上的金属销53a突出到所述金属套筒中。螺母头53、54通过螺纹53c拧到金属销53a上并压靠金属套筒和间隔元件30,所述间隔元件30因此通过金属套筒除去负载。
作为图5a的局部,图5e示出了其中在图片左侧示出的间隔元件30′。在非中心地、即横向地布置的底侧间隔元件30′和30″的情况下,分别使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段上的长孔以将间隔元件30′、30″在容许水平滑动的情况下固定在壳体前壁上。腔室上侧上的间隔元件40、40′也分别通过长孔具有这种滑动的固定。通过借助于长孔的固定,获得腔室在壳体上的“浮动固定”。这种类型的放置使得可以抵消热引起的壳体上的长度变化,或者减小由热引起的长度变化引起的机械应力。仅底侧中央布置的间隔元件30不是滑动地固定并且即使在存在由于热引起的长度变化的情况下也保证了腔室的定位。
图5f示出了图5e的非中心侧向布置的间隔元件30′的壳体侧第一连接部段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5e的线L3延伸。两个金属销51′a分别焊接到壳体前壁2a上并穿过长孔33a、33b突出。圆柱形的滑动套筒51′b、52′b围绕金属销51′a、52′a,并终止于圆盘形套筒头,所述圆盘形套筒头被螺母51′、52′用压力加载,所述螺母拧在金属销51′a、52′a的螺纹上。
作为图6a的局部,图6b示出了其中在图片左侧可见的间隔元件40。它具有第一连接部段41,如图6f和6g所示,该第一连接部段41成形为椭圆-圆柱形部段41,长孔43a穿过其延伸。该部段41在组装位置抵靠壳体前壁2a放置。为此,它具有焊接到其上的金属销55a(参见图6d),所述金属销被滑动套筒55b围绕,所述滑动套筒装配在长孔43a中,以通过带有金属销55a的壳体部段相对于与腔室前壁3a相连的间隔元件的滑动而在此处进行可能的机械应力。螺母55拧到金属销56a上,并且将金属套筒压靠在壳体前壁2a上,使得可以实现间隔元件40在壳体前壁2a和金属套筒55b之间的滑动。
图6c示出了图6b的间隔元件40的腔室侧第二连接部段42、43的透视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板状间隔元件的主平面并且沿着图6b的线L4延伸。被称为“第二连接部段”的部段42、43将间隔元件40与腔室前壁3a连接。如图6f、6g所示,连接部段42和43是间隔元件40的圆柱形部段,圆柱形孔44a、44b分别穿过其延伸。它们用于将间隔元件40紧固到腔室前壁3a。为此,它具有焊接到其上的两个金属销56a、57a。这些销中的每一个都延伸到间隔元件40的孔44a、44b中。金属套筒56b、57b装配到每个孔中并分别包围该孔。通过螺母56、57(所述螺母分别延伸到孔中,搁置在金属套筒上并且与金属销56a、57a的外螺纹56c、57c连接),每个连接部段42、43被安装在金属套筒56b、57b和腔室前壁3a之间,并被固定,使得压力被金属套筒吸收并且间隔元件被除去负载。
图6e示出了图6b的间隔元件的俯视图,其中标注了连接部段41、42、43之间的接桥状部段45a、45b、45c、45d。接桥45a将连接部段41与连接部段43连接,接桥45b将连接部段41与连接部段42连接,接桥45c将连接部段42与连接部段43连接,接桥45d将连接部段42与支柱45a连接。这样,实现了轻质的、有机械负载能力的结构,其热阻由于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之间的热流方向的接桥45a、45b的小横截面以及这些接桥的相对大的长度而被最大化。如在图6c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与间隔元件30的接桥35f(图5f)不同,接桥45c不与相应的前壁板接触:在图6c中,接桥通过间隙与腔室前壁3a分离。间隔元件的部段42和43分别放置在腔室前壁上,因此,与图5f中的梁形区域31不同,将其视为两个不同的连接部段。
布置在腔室前壁3a的另一个上角中的间隔元件40′类似于间隔元件40构造,但是与其成镜像,并且以相同的方式与腔室前壁3a和壳体前壁2a连接。
图7局部地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培养箱的侧向横截面图,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培养箱的侧壁延伸并且示出了培养箱的上前部区域。在此局部地示出了在外门4的关闭位置中的壳体门4的上部区域,其中所述外门的该上部区域通过密封件抵靠在壳体前壁2a上。腔室3具有腔室门10,所述腔室门在此也是关闭的。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通过环绕腔室开口的第一密封件12彼此分开。所述第一密封件由有机硅泡沫制成。外门4具有带有第二密封件14的内侧4a,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外门的关闭状态下抵靠所述第一密封件12并且环绕腔室开口3z以及壳体开口2z。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验室调温装置提供的优点在于,当外门关闭时,在腔室门和壳体门之间形成的中间空间60不与所述壳体接触。其原因在于,在外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密封件通过紧密接触第一密封件而横向限定了中间空间。因此,包含在中间空间60中的、被腔室加热的空气混合物与壳体的非调温的外壁的任何接触以及进而在中间空间60和壳体之间的由对流导致的任何热传递都是不可能的。
第一密封件封闭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之间的间隙29。在此间隙宽度d为d1=14mm。第一密封件12在d1方向上的宽度略大于14mm,这是因为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的平坦的板端部段别从相对侧接合到第一密封件的对应凹槽中,从而在第一密封件与壳体前壁2a和腔室前壁3a之间形成形状锁合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最小厚度在此为d2=3.0mm。通过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案(沿间隙宽度方向的最大热流距离和垂直于该方向的最小导热横截面),第一密封件12的热阻最大。
所述第二密封件具有更靠近外门的环绕的第一密封区域14a,所述第一密封区域14a具有比第二密封区域14b更高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密封区域一体地与所述第一密封区域连接,其特别是较软的并且在外门的关闭位置中更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与之接触。由于外门4和壳体2之间的较软的密封区域14b,外门和腔室门之间的中间空间可以更好地密封,并且减小了关闭腔室门所需的力,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操作。第一密封区域使用有机硅制成,第二密封区域14b使用有机硅泡沫制成。
由于不与相对低温的壳体前壁接触的外门4与腔室门10之间的封闭的中间空间,减少了通过培养箱前部区域的热流,并进一步改善了腔室与外界之间的热解耦。
外门具有加热的内壁4a。其由多个间隔元件4c保持在外门的外壁4b上,而没有直接接触外门的外壁4b。间隔元件4c优选地由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特别是由高性能塑料、特别是由PPS形成。这进一步改善了腔室与环境的热解耦。
壳体前壁的围绕腔室前壁2a的壁端部段2a′形成壳体开口2z,并且腔室前壁3a形成围绕腔室开口3z的凸缘,所述凸缘终止于围绕腔室开口的壁端部段3a′。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2a′和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3a′各自具有约2.0mm的厚度,并且彼此相对以形成间隙29。原本已经薄的壁端部段通过第一密封件12彼此连接。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2a′和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3a′在此也位于同一平面中。由于壁厚度小,所以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3a′到所述密封件的热输入低,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热传递。通过这种设计特别地还使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2a′与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3a′之间通过热辐射的热传递最小化,并且进一步改善了腔室和壳体之间的热解耦。
通过本文描述的腔室和壳体的热解耦的措施,与当前的培养箱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培养箱的能耗可以令人惊奇地减少约50%,这说明了所述措施的效率。
附图标记列表
1:实验室调温柜,培养箱
2:壳体,壳体壁
2a:壳体前壁
2a′:壳体前壁的壁端部段
2b:壳体后壁
2c:壳体侧壁
2d:壳体上部外侧
2e:壳体底壁
2z:壳体开口
3:腔室/腔室内部空间
3a:腔室前壁
3a′:腔室前壁的壁端部段
3b:腔室后壁
3c:腔室侧壁
3d:腔室顶壁
3e:腔室底壁
3z:腔室开口
4:壳体门/外门的外侧
4a:加热的壳体门/外门的内侧
4b:壳体门/外门的外壁
4c:间隔元件
5:用户界面装置
6:外门把手
7:闭锁装置
7a:闭锁装置的壳体侧的握持部段
7b:闭锁装置的壳体门侧的握持部段
8:底座
9:铰链
10:腔室门;透明的
11:弹性密封件
12:弹性密封件;第一密封件
13:磁性手锁
14:弹性密封件;第二密封件
14a:由非发泡有机硅制成的第一密封区域
14b:由有机硅泡沫制成的更软的密封区域;第二密封区域
15:铰链
16:双层外后壁
17:后壁把手
18:温控组件
19:绝缘装置
19a:绝缘装置的针刺毡条;环绕腔室
19b:由玻璃棉制成的U形弯曲的绝缘装置19的绝缘元件
19c:由PIR泡沫制成的绝缘装置19的绝缘板
20:进入口
20′:进入口;间隔元件
20h:腔室后壁中的进入口的开口
20′h:腔室后壁中的进入口的开口
20a:螺纹环
20b:螺纹环
20c:螺纹环
21:进入口的外端;第一连接部段
22:进入口的凸缘;第二连接部段
25:进入口的塞子
29:间隙
30:间隔元件
30′:间隔元件
30″:间隔元件
31:第一连接部段
32:第二连接部段
33a:长孔
33b:长孔
34a:圆柱形孔
34b:圆柱形孔
35a:接桥状部段
35b:接桥状部段
35c:接桥状部段
35d:接桥状部段
35e:接桥状部段
35f:接桥状部段
36:凹空部
37a:圆柱形孔
37b:圆柱形孔
40:间隔元件
40′:间隔元件
41:第一连接部段
42:第二连接部段
43:第三连接部段
43a:长孔
44a:圆柱形孔
44b:圆柱形孔
45a:接桥状部段;支柱;接桥
45b:接桥状部段
45c:接桥状部段
45d:接桥状部段
51:紧固件;螺母
51′:紧固件;螺母
51a:金属销
51a′:金属销
51b:垫圈
51′b:圆柱形滑动套筒
52:紧固件
52′:紧固件;螺母
52′a:金属销
52′b:圆柱形滑动套筒
53:紧固件;螺母头
53a:金属销
53b:金属套筒
53c:螺纹
54:螺母头
55:螺母
55a:金属销
55b:滑动套筒;金属套筒
56:螺母
56a:金属销
56b:金属套筒
56c:螺纹
57:螺母
57a:金属销
57b:金属套筒
57c:螺纹
60:腔室门和壳体门之间的中间空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实验室样品的调温存放的实验室调温装置(1),其是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其具有:
壳体(2),其具有由至少一个壳体壁包围的壳体内部,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可调温的腔室(3),其具有由至少一个腔室壁包围的腔室内部,所述腔室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实验室样品,
多个间隔元件(30;30′;30″;40;40′;20;20′),其中一个间隔元件能够被安装到壳体(2)和腔室(3)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段(31;41;21),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段连接,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段间隔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段(32;42;22),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段连接,从而使所述腔室通过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壳体保持间隔开,
其中所述间隔元件(30;30′;30″;40;40′;20;20′)各自用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30;30';30";40;40';20;20')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和/或至少一个空腔和/或至少按部段地是多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间隔元件的至少一个是用耐受180℃的操作温度的高性能塑料制造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高性能塑料是聚苯硫醚(PPS)或聚醚醚酮(PEEK)。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高性能塑料具有用于机械强化的纤维添加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是板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段(31;41;21)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段(32;42;22)滑动安装在所述腔室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具有多个接桥状部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接桥状部段将第一连接部段与第二连接部段连接,和/或其中至少一个接桥状部段将两个第一连接部段或两个第二连接部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壳体前壁(2a),并且所述腔室具有腔室前壁(3a),其中所述壳体前壁和腔室前壁通过第一密封件(12)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腔室开口(3z),
其中所述壳体的外门具有带有第二密封件(14)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外门的关闭状态下抵靠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且环绕腔室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最小材料厚度(d2),该最小材料厚度垂直于壳体前壁测量,小于所述壳体前壁与腔室前壁之间的间隙的间隙宽度(d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在外门关闭位置中也抵靠所述壳体前壁(2a)。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14)将加热的外门(4)的内侧(4a)与外门的外壁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中它具有多个间隔元件,其中一个间隔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段,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段连接,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段间隔开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段,所述间隔元件和所述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段连接,从而使所述腔室通过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壳体保持间隔开,其中间隔元件各自用热导率小于15W/(mK)的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是一种培养箱(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调温装置,其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CO2培养箱。
CN201980022611.7A 2018-04-09 2019-04-09 实验室调温装置 Active CN111971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66337.8A EP3552703A1 (de) 2018-04-09 2018-04-09 Labortemperiervorrichtungen
EP18166337.8 2018-04-09
PCT/EP2019/058985 WO2019197418A1 (de) 2018-04-09 2019-04-09 Labortemperiervorrichtun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122A CN111971122A (zh) 2020-11-20
CN111971122B true CN111971122B (zh) 2023-05-16

Family

ID=6191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611.7A Active CN111971122B (zh) 2018-04-09 2019-04-09 实验室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0415A1 (zh)
EP (2) EP3552703A1 (zh)
JP (1) JP7299917B2 (zh)
CN (1) CN111971122B (zh)
WO (1) WO2019197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8371B (zh) * 2021-02-02 2022-06-0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的建筑热环境实验箱
WO2024020005A1 (en) * 2022-07-19 2024-01-2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Drum-shaped container rack for blood culture bottle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nd oper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05807A (fr) * 1930-02-20 1931-06-12 Procédé de fermentation et d'entreposage de liquide en fermentation, et appareillag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US2233394A (en) * 1939-10-26 1941-03-04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DE2259377A1 (de) * 1972-12-04 1974-06-27 Heraeus Gmbh W C Waermeschrank
US4701415A (en) * 1984-03-02 1987-10-20 Mallinckrodt, Inc. Controlled atmosphere enclosure
CN101400779A (zh) * 2006-03-06 2009-04-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隔离器用培养箱
DE102014212356B3 (de) * 2014-06-26 2015-08-27 Memmert GmbH + Co. KG Einbaurahmen für einen Brutschra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4536A3 (en) * 1984-03-02 1987-02-04 Mallinckrodt,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Controlled atmosphere enclosure
JPH05227942A (ja) * 1992-02-25 1993-09-07 Unie Data:Kk 培養装置
US7157270B2 (en) * 2002-04-24 2007-01-02 Genx International Inc. Lightweight chamber having variable configuration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such
JP4248512B2 (ja) 2005-03-31 2009-04-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保管装置
KR101697113B1 (ko) * 2010-09-06 2017-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5727187B2 (ja) 2010-09-30 2015-06-03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キュベータ
ES2790698T3 (es) * 2013-10-29 2020-10-28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td Aparato para calentar material fumab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05807A (fr) * 1930-02-20 1931-06-12 Procédé de fermentation et d'entreposage de liquide en fermentation, et appareillag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US2233394A (en) * 1939-10-26 1941-03-04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DE2259377A1 (de) * 1972-12-04 1974-06-27 Heraeus Gmbh W C Waermeschrank
US4701415A (en) * 1984-03-02 1987-10-20 Mallinckrodt, Inc. Controlled atmosphere enclosure
CN101400779A (zh) * 2006-03-06 2009-04-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隔离器用培养箱
DE102014212356B3 (de) * 2014-06-26 2015-08-27 Memmert GmbH + Co. KG Einbaurahmen für einen Brutschra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4041A1 (de) 2021-02-17
JP7299917B2 (ja) 2023-06-28
JP2021520216A (ja) 2021-08-19
EP3552703A1 (de) 2019-10-16
CN111971122A (zh) 2020-11-20
WO2019197418A1 (de) 2019-10-17
US20210170415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1122B (zh) 实验室调温装置
CN112629133B (zh) 真空绝热体
US8864253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n insulation strip for thermally decoupling the lateral walls
US7795546B2 (en) Thermostatic apparatus and cover
CN111854305B (zh) 真空绝热体
CA2866657C (en) Refrigerator
RU2392551C2 (ru) Холоди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обогреваемым каркасом корпуса
WO2014148058A1 (ja) 培養装置
US10345030B2 (en) Refrigerator
CN114719548A (zh)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CN106610166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1480045B (zh) 真空绝热体和冰箱
CN108693063B (zh) 环境试验装置
WO2014148057A1 (ja) 培養装置
JP6886383B2 (ja) 冷蔵庫
CN106793879B (zh) 门,尤其是用于冷藏和/或冷冻设备的门
US20210404731A1 (en) Sealing assembly for cooling device doors and cooling device having the sealing assembly
US20240011698A1 (en) Heated door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JP5214069B1 (ja) オーバーヘッドドア用断熱装置及びオーバーヘッドドア
KR20090080730A (ko) 냉장고
WO2018164031A1 (ja) 冷蔵庫
JP2000046461A (ja) 断熱箱体
JP2020128836A (ja) 断熱扉及びこれを有する冷蔵庫
CN215560330U (zh) 恒温培养箱
CN215892917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Ham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Epedov Europe AG

Address before: Hambu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PPENDORF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