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1517B -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1517B
CN101391517B CN2008100869717A CN200810086971A CN101391517B CN 101391517 B CN101391517 B CN 101391517B CN 2008100869717 A CN2008100869717 A CN 2008100869717A CN 200810086971 A CN200810086971 A CN 200810086971A CN 101391517 B CN101391517 B CN 101391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termediate transfer
cured layer
acid
recor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69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1517A (zh
Inventor
山下嘉郎
桥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1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05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where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receives the ink before transferring it on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所述记录设备包括中间转印体;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供给固化性溶液,所述固化性溶液包含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喷出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将包含记录物质的油墨喷出到待固化层上,所述待固化层由供给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固化性溶液形成;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喷有油墨的所述待固化层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至记录介质;和刺激供给单元,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供给刺激,该刺激使所述待固化层固化。

Description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背景技术
利用油墨记录图像或数据的各种方法包括喷墨记录法。喷墨记录法的原理如下:从喷嘴、狭缝或多孔膜等喷出液体或熔融固体油墨,在纸、布、膜等上进行记录。人们提出了各种喷出油墨的方法,例如,利用静电引力使油墨喷出的方法,即所谓的电荷控制方法;利用压电器件的振动压力使油墨喷出的方法,即所谓的按需滴落方法(压力脉冲方法);以及利用由高热量形成气泡并使其成长而产生的压力使油墨喷出的方法,即所谓的热喷墨方法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得到分辨率极高的图像或数据的记录品。
在包括该喷墨记录法在内的利用油墨的记录方法领域中,为了在渗透性介质或非渗透性介质等各种记录介质上以高画质进行记录,人们提出了在中间转印体上记录然后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方法。
例如,日本特开2000-343808提出了以下方法:在将诸如吸水特性不同的聚合物、尺寸不同的吸水性聚合物、交联度不同的吸水性聚合物等多种粉末混合物供给到中间体上的同时进行记录。
日本特开2000-94654提出了以下方法:在将固体粒子(多糖高分子、藻酸和角叉菜胶等的粒子)供给到中间体上的同时进行记录,所述固体粒子通过与油墨接触来使油墨增粘。
日本特开2003-57967提出了以下方法:将疏水性树脂粒子层形成在中间体上,并且使油墨(例如,SD型染料油墨(慢干型))保持在疏水性树脂粒子层的空隙中,然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日本特开2002-370347提出了以下方法:在中间体(片材)上湿式涂布无机粒子、亲水性聚合物等,从而设置空隙型油墨吸收层,在该层上喷射染料油墨,然后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日本特开2002-321443提出了具有多孔油墨吸收层的喷墨中间转印体,所述多孔油墨吸收层含有热塑性树脂粒子和非热塑性树脂粒子,并且通过在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来形成。
还提出了以下记录设备:将可在与液体接触时增粘的高电阻材料粉末供给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使所述粉末与液体接触,从而形成图像,然后将中间转印体上增粘的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
日本特开平11-188858提出了以下记录设备:预先将可通过在液滴中溶解或溶胀而提高所述液滴粘度的粉末提供至中间转印体上,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射液滴,以便使得粉末在到达中间转印体的液滴中溶解或溶胀,利用中间转印体将被所述粉末增粘的液滴传送到转印部分,然后在转印部分将其转印到记录纸上。
日本特开2001-212956提出了以下的记录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液体附着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然后将印刷版上的油墨或飞行中的油墨滴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使油墨附着在所述液体上,然后将中间转印体上的油墨与液体一起转印到待印刷体上。
日本特开2001-315426提出了以下的喷墨式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利用静电场的喷墨方法,使用油性油墨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形成图像,将该图像保持体上的图像接触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由此制作成印刷物。
日本特开2005-170036提出了包括下列步骤的喷墨记录法:向中间转印体提供可降低彩色油墨的流动性的第一材料的步骤、将着色油墨由记录头供给至已被赋予所述第一材料的中间转印体以形成油墨图像的步骤和将所述油墨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步骤,该方法还在转印步骤前包括将改善图像的耐摩擦性的第二材料提供至中间转印体的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所述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可以在多种记录介质(无论是非渗透性介质还是渗透性介质)上形成图像,并可抑制卷曲和起皱。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解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记录设备,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中间转印体,
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供给固化性溶液,所述固化性溶液包含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
喷出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将包含记录物质的油墨喷出到待固化层上,所述待固化层由供给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固化性溶液形成,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喷有所述油墨的所述待固化层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至记录介质,和
刺激供给单元,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供给刺激,该刺激使所述待固化层固化。
根据第一方案,获得下述效果:可以在无论是非渗透性介质还是渗透性介质的多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根据第二方案,提供如第一方案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为在紫外线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为紫外线照射单元,所述紫外线照射单元将紫外线照射至所述待固化层。
根据第二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使用紫外线照射作为外部刺激的情况相比,可实现高速记录,并且该装置特别适合于在非渗透性介质上记录。
根据第三方案,提供如第一方案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为在电子束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材料,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为电子束照射单元,所述电子束照射单元将电子束照射至所述待固化层。
根据第三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使用电子束照射作为外部刺激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画质。
根据第四方案,提供如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是中间转印带。
根据第四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使用中间转印带作为中间转印体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油墨喷出单元和中间转印体之间的距离,并提高图像的位置精度从而改善画质。
根据第五方案,提供如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是中间转印鼓。
根据第五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使用中间转印鼓作为中间转印体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油墨喷出单元和中间转印体之间的距离,提高图像的位置精度从而改善图像品质,并且可以长期进行成像。
根据第六方案,提供如第五方案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是环氧单体或氧杂环丁烷单体,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是紫外线照射单元。
根据第六方案,获得下述效果:可以在无论是非渗透性介质还是渗透性介质的多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根据第七方案,提供如上述第一至第六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已经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并且喷有所述油墨的所述待固化层以半固化态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第七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所述层未以半固化态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向记录介质转印时的错位,由固化性溶液形成的待固化层向记录介质转印后中间转印体上不易残留待固化层,并长期稳定地获得改善的画质。
根据第八方案,提供如上述第一至第七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油墨是油性油墨。
根据第八方案,获得下述效果:即使在使用油性油墨时,也可以在无论是非渗透性介质还是渗透性介质的多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根据第九方案,提供如第八方案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待固化层包含吸油性材料。
根据第九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所述待固化层不包含吸油性材料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油墨在待固化层中的扩散从而改善画质。
根据第十方案,提供如上述第一至第七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油墨是水性油墨。
根据第十方案,获得下述效果:即使使用水性油墨,也可以在无论是非渗透性介质还是渗透性介质的多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根据第十一方案,提供如第十方案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待固化层包含吸水性材料。
根据第十一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所述待固化层不包含吸水性材料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油墨在待固化层中的扩散和水对阳离子固化反应的阻碍效果,由此改善画质。
根据第十二方案,提供一种记录用材料,所述记录用材料包含固化性溶液,所述固化性溶液(i)包含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并且(ii)能够接受含有记录物质的油墨。
根据第十二方案,获得下述效果:特别是在非渗透性介质上记录的情况下,高速记录时可以获得高精度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根据第十三方案,提供如第十二方案所述的记录用材料,其中,所述记录用材料包含吸油性材料。
根据第十三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包含吸油性材料的情况相比,即使使用油性油墨也能够抑制油墨在待固化层中的扩散从而改善画质。
根据第十四方案,提供如第十二方案所述的记录用材料,其中,所述记录用材料包含吸水性材料。
根据第十四方案,获得下述效果:与不包含吸水性材料的情况相比,即使使用水性油墨也可以抑制油墨在待固化层中的扩散和水对阳离子固化反应的阻碍效果,由此改善画质。
根据第十五方案,提供如第十二方案所述的记录用材料,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是环氧单体或氧杂环丁烷单体。
根据第十五方案,获得下述效果:特别是在非渗透性介质上记录的情况下,高速记录时可以获得高精度图像并抑制卷曲和起皱。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下列附图详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表示如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
图2为表示如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和
图3为表示如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全部附图中,具有实质上相同功能的部件给予相同附图标记,并且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
如图1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1例如包括中间转印鼓10、溶液供给装置12、喷墨记录头14、转印装置16和刺激供给装置18,所述溶液供给装置12在中间转印鼓10上供应固化性溶液12A以形成由固化性溶液12A形成的待固化层12B,所述固化性溶液12A包含在施加外部刺激(能量)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以下有时称为固化性材料);所述喷墨记录头14通过在待固化层12B上喷出油墨滴14A来形成图像T;所述转印装置16将记录介质P放置在中间转印鼓10上并通过施加压力将其上形成有图像T的待固化层12B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所述刺激供给装置18供给刺激,该刺激将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待固化层12B固化。
此外,清洁装置20配置在中间转印鼓10的转动方向上的转印装置16的下游侧,所述清洁装置20用于除去在中间转印鼓10表面残留的待固化层12B的残留物,以及用于除去除该残留物以外的异物(记录介质P的纸粉等)等附着物。
中间转印鼓10例如可以是具有圆筒状基体和被覆所述基体表面的表面层的构造。中间转印鼓10的宽度(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记录介质P的宽度。
用于圆筒状基体的材质的实例包括铝、不锈钢(SUS)和铜。
用于表面层的材质的实例包括各种树脂(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聚氨脂、聚酰胺、聚醚砜和含氟树脂等)和各种橡胶(例如,丁腈橡胶、乙烯-丙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氨酯橡胶、表氯醇橡胶、丙烯酸橡胶、硅橡胶和氟橡胶)。表面层可具有单层构成或多层构成。
溶液供给装置12例如包括容纳固化性溶液12A的壳体12C内的供给辊12D和刮刀12E,所述供给辊12D将固化性溶液12A供给到中间转印鼓10上,所述刮刀12E决定由供给的固化性溶液12A形成的待固化层12B的层厚。
溶液供给装置12可以具有所述供给辊12D与中间转印鼓10连续接触的构成,或者也可以具有所述供给辊12D与中间转印鼓10分离的构成。此外,溶液供给装置12也可以具有由独立的溶液供给方式(未图示)向壳体12C供给固化性溶液12A,以使固化性溶液12A的供给可以不被中断的构成。
固化性溶液12A相当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用材料。此外,固化性溶液12A中含有的“在施加外部刺激(能量)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是指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成为“阳离子固化树脂”的材料。具体地说,所述材料的实例包括阳离子固化性单体、阳离子固化性大分子单体、阳离子固化性低聚物、阳离子固化性预聚物等。其细节将在后文描述。
溶液供给装置12不限于上述构成,利用公知的供给法(涂布法,例如,刮条涂布器涂布、喷雾涂布、喷墨涂布、气刀涂布、刮刀涂布、辊涂布等)等的装置也是适用的。
喷墨记录头14例如包括对应于各种颜色的记录头——从中间转印鼓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起,依次是用于喷出黑色油墨的记录头14K、用于喷出青色油墨的记录头14C、用于喷出品红色油墨的记录头14M和用于喷出黄色油墨的记录头14Y。
记录头14的构成不限于上述结构;所述记录头14可以只由记录头14K构成,也可以只由记录头14C、记录头14M和记录头14Y构成。
各记录头14优选为例如宽度等于或大于记录介质P的宽度的线型喷墨记录头。但是也可以使用目前的扫描型喷墨记录头。对于各记录头14的油墨喷出方法没有限制,只要是能够喷出油墨的方法即可,其实例包括压电器件驱动型、发热器件驱动型等。
各记录头14以如下顺序串联配置:例如,从中间转印鼓1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起为记录头14K、记录头14C、记录头14M和记录头14Y。
各记录头14以如下方式配置:中间转印鼓10表面和记录头的喷嘴面之间的距离为例如约0.3mm~约0.7mm。此外,各记录头14以如下方式配置:例如,其长度方向与中间转印鼓的转动方向交叉(优选为正交)。
转印装置16包括加压辊16A,所述加压辊16A配置为压在中间转印鼓10上。加压辊16A的构成例如可以与上述中间转印鼓10的材料构成相同。
根据所用的固化性溶液12A中包含的固化性材料的种类来选择刺激供给装置18。具体地说,例如,在采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材料(以下有时简称为“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的情况中,作为刺激供给装置18,可以使用将紫外线照射到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此外,在采用在电子束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材料(以下有时简称为“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的情况中,作为刺激供给装置18,可以使用将电子束照射到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的电子束照射装置。此外,在采用在加热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热能固化性材料(以下有时可简称为“热固化性材料”)的情况中,作为刺激供给装置18,可以使用将热供应到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的加热装置。
此处适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例如包括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深紫外线灯、不用电极而使用微波从外部激发汞灯的灯、紫外线激光、氙灯、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等。
对于紫外线的照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可以使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的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充分固化的条件即可,该条件可以根据紫外线照射的位置、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的种类、待固化层12B的厚度等进行选择。例如,该条件可以是用120W/cm的高压汞灯照射2秒。
此外,电子束照射装置包括例如扫描型和帘型等。帘型电子束照射装置为下述装置:通过真空室内的栅极将在灯丝处产生的热电子引出,利用高电压(例如70kV~300kV),使电子瞬间加速而产生电子流,使电子通过窗箔而排到大气中。电子束的波长通常小于1nm,其能量可高达数兆电子伏特。例如,可以采用的电子束的波长为pm数量级,其能量为数万电子伏特至数十万电子伏特。
对于电子束的照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可以使含有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的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充分固化的条件即可,并且该条件可以根据电子束的照射位置、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的种类、待固化层12B的厚度等进行选择。例如,电子束量可以为5kGy~100kGy的水平。
“充分固化的状态”是指下述状态:即使在将渗透性纸(普通纸)放置在利用通过固化而获得的固化层上之后施加200g负荷时,也不发生转印。
作为记录介质P,可以应用任何渗透性介质(例如,普通纸或涂布纸)或非渗透性介质(例如,美术纸或树脂胶片)。记录介质并不限于此;所述记录介质还可以是诸如半导体基板等工业制品。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1的图像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1中,中间转印鼓10被旋转驱动,并且首先利用溶液供给装置12将固化性溶液12A供给到中间转印鼓10表面,从而形成待固化层12B。
待固化层12B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例如1μm~50μm,优选2μm~20μm,更优选3μm~10μm的范围。此外,优选对待固化层12B的厚度进行控制,在图像浓度较低(油墨施用量少(例如,0.1g/m2~1.5g/m2))的情况中,优选将层厚设定为最小必要厚度(例如,1μm~5μm),在图像浓度高(油墨施用量多(例如4g/m2~15g/m2))的情况中,优选将层厚设定在例如4μm~10μm。
此外,当将待固化层12B的厚度设定为油墨滴14A不能达到待固化层12B的最下层的程度时,在向记录介质P转印后,待固化层12B中存在油墨滴14A的区域不会暴露,不存在油墨滴14A的区域在固化后将起到保护层的作用。
然后,喷墨记录头14喷出油墨滴14A,并且将所述油墨滴14A提供到被供给至中间转印鼓10上的待固化层12B上。根据给定的图像信息,喷墨记录头14将油墨滴14A提供到待固化层12B的给定位置。
在提供油墨滴14A时,由喷墨记录头14将油墨滴14A喷到作为刚性体的中间转印鼓10上。即,在鼓表面不起起皱的状态下,将油墨滴14A喷至待固化层12B。
然后,使记录介质P夹持在转印装置16和中间转印鼓10之间,并且将压力施加到待固化层12B上,由此将具有利用油墨滴14A形成的图像的待固化层12B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下面,在通过刺激供给装置18使待固化层12B固化时,利用阳离子固化性树脂使油墨滴14A形成的图像T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由此,包含由油墨滴14A形成的图像T的阳离子固化性树脂层(图像层)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
接着,待固化层12B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后,中间转印鼓10表面残存有待固化层12B的残留物或异物,用清洁装置20将所述残留物和异物除去,再次利用溶液供给装置12将固化性溶液12A供给到中间转印鼓10上,以形成待固化层12B,从而重复图像记录过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1中以上述方式进行图像记录。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为表示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
如图2所示,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2为配置中间转印带22以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中间转印鼓10的方案。
将中间转印带22配置成如下状态:例如,在利用2个支持辊22A和加压辊16B(转印装置16)从内周面侧施加张力的同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持所述转印带。
中间转印带22的宽度(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记录介质P的宽度。
中间转印带22包括,例如选自以下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各种树脂(例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聚氨脂、聚酰胺、聚醚砜、含氟树脂等),和各种橡胶(例如,丁腈橡胶、乙烯-丙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氨酯橡胶、表氯醇橡胶、丙烯酸橡胶、硅橡胶和氟橡胶等)。
作为选择,中间转印带22也可以包括诸如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中间转印带22既可以具有单层构成,也可以具有多层构成。此外,中间转印带22也可以具有由诸如氟类树脂、硅橡胶等脱模性材料制成的表面层。
将各记录头14配置成面向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在张力作用下被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持)上的非弯曲区域,以致中间转印带22表面和所述头的喷嘴面之间的距离为例如约0.7mm~约1.5mm。
转印装置16包括一对加压辊(16A和16B),所述一对加压辊16A、16B相向配置而夹住中间转印带22。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2中,利用喷墨记录头14喷出油墨滴14A,并且将所述油墨滴14A提供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2上的待固化层12B上。
在提供油墨滴14A时,利用喷墨记录头14将油墨滴14A喷到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在张力作用下被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持)上的非弯曲区域上。即,在所述转印带表面不起皱的状态下,将油墨滴14A喷到待固化层12B上。
由于以上述标记之外的标记表示的各元件和构成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法中的相同,故此省略其说明。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3为表示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的构成图。
如图3所示,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3中,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配置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所述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在具有由油墨滴14A形成的图像的待固化层12B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之前,供给使所述待固化层12B半固化的刺激。
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例如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2的旋转方向上的喷墨记录头14的下游侧且在转印装置16的上游侧。
与刺激供给装置18相同,根据所用的固化性溶液12A中包含的固化性材料的种类来选择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具体地说,例如,当采用紫外线固化性材料时,作为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可以使用将紫外线照射到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此外,当采用电子束固化性树脂时,作为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可以使用将电子束照射到固化性溶液12A(由此形成的待固化层12B)上的电子束照射装置。
对于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中的紫外线照射条件或电子束照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该条件使得可以利用转印装置16将具有由喷墨记录头14提供的油墨滴14A的中间转印鼓10上的待固化层12B以半固化态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即可。所述条件可以根据例如由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向待固化层12B供给刺激时的刺激供给位置、固化性材料的种类和待固化层的厚度等来选择。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配置在喷墨记录头14的下游侧且在转印装置16的上游侧。然而,作为选择,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也可以配置在喷墨记录头14的上游侧。当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配置在喷墨记录头14的上游侧时,在待固化层12B中含有的固化性材料的阳离子固化反应开始后,由喷墨头记录14将油墨滴14A喷至待固化层12B上。因此,由于在粘度随待固化层12B的固化的进行而增大后接受到油墨滴14A,油墨滴14A在待固化层12B中的扩散将受到抑制,由此形成高品质图像。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同时使用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和刺激供给装置18;然而,也可以仅使用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在一些情况中,根据条件,即使在停止供给刺激后阳离子固化反应仍能够继续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中,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一旦将刺激施用至待固化层12B,即使在利用转印装置16将待固化层12B以半固化态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之后,阳离子固化反应仍能够继续进行,由此所述层能够达到充分固化状态。
此处使用的术语“半固化态”是指这样的状态:固化性材料未达到上述定义的“充分固化状态”但比供给到中间转印体时固化得多,因此所述固化性材料不再是完全的液体状态。用于确定“半固化态”的示例性方法如下。具体地说,将渗透性纸(例如,普通纸)叠放在待固化层12B上,如果未施加负荷时待固化层12B根本没有转印到纸侧,而施加200g负荷时一部分发生转印,则层12B被判定处于“半固化态”。
在以上说明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103中,由喷墨记录头14喷出油墨滴14A,将所述油墨滴14A提供到被供给至中间转印鼓10上的待固化层12B上,然后,利用第二刺激供给装置24来使所述待固化层12B半固化。然后,利用转印装置16将所述待固化层12B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在转印时,待固化层12B在半固化的状态下(即在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的状态下)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由于以上述标记之外的其他标记表示的各要素和构成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相同,故此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任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中,将固化性溶液12A涂布在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鼓10、中间转印带22)上以形成待固化层12B。然后,在将油墨提供至待固化层12B上以形成图像T后,将待固化层12B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接着,将其上形成有图像T的待固化层12B完全固化。因此,无论记录介质P是渗透性介质还是非渗透性介质,均可以在各种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
此外,在上述任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设备中,使用“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作为固化性溶液12A中含有的固化性材料。该阳离子固化性材料在固化时显示的收缩较少。因而,抑制了成像后记录介质的卷曲和起皱。
另外,由于阳离子固化反应不会被氧气阻碍,因此即使在氧气的存在下(例如在大气中)也能够高效地进行固化反应;因而,不必进行诸如用氮气吹扫周围环境等环境控制。
此外,如上所述,即使在停止施加外部刺激后,也能在一些条件下继续进行阳离子固化反应。因此,与其他固化反应的情况相比,由于可以如上所述地选择刺激照射位置,因此可节省空间,可以通过减小刺激照射量来节省能量,并且可缩短刺激照射时间从而提高操作速度。
尽管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设备采用了使用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鼓10或中间转印带22)的构成(中间转印法),不过,特别是使用非渗透记录介质作为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直接记录方法。具体地说,可以提及的方法包括,例如利用溶液供给装置12将固化性溶液12A直接供给到记录介质P以形成待固化层12B,由喷墨记录头14将油墨滴14A喷到待固化层12B上以形成图像T,并利用刺激供给装置18使待固化层12B固化。
固化性材料的实例包括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和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紫外线固化性材料易于固化,固化速度快于其它固化性材料,且容易使用。电子束固化性材料由于可更为快速地进行固化反应因此能够实现高速印刷,并且因为可减少聚合引发剂的量,所以易于抑制固化后的着色。
包含所述固化性材料的固化性溶液12A优选在常温(25℃)下具有低挥发性或不挥发性。术语“低挥发性”是指在大气压下沸点为200℃或200℃以上。此外,术语“不挥发性”是指大气压下的沸点为300℃或300℃以上。这些定义也适用于下文。
通过固化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得到的“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包括,例如环氧树脂、氧杂环丁烷树脂、聚乙烯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聚己内酯。固化性溶液12A因而含有选自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单体、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大分子单体、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低聚物和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预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物质。此外,固化性溶液12A可选地包含用于使阳离子紫外线固化反应得以推进的阳离子紫外线聚合引发剂。
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单体的实例包括环氧单体、氧杂环丁烷单体、乙烯基醚单体、环状碳酸酯和己内酯衍生物。此外,作为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大分子单体、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低聚物和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预聚物,可以提及的是使上述任一种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单体以指定的聚合度聚合得到的产物。
阳离子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芳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锍盐、硝基苄基甲苯磺酸酯、磺酰基乙酰苯、硝基苄基芳基磺酸酯、丙二烯离子络合物衍生物、萘基锍盐和三嗪衍生物。
通过固化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材料得到的“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的实例包括环氧树脂、氧杂环丁烷树脂、聚乙烯醚树脂、聚碳酸酯和聚己内酯。固化性溶液12A因而包含选自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单体、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大分子单体、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低聚物和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预聚物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作为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单体、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大分子单体、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低聚物和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预聚物,可以提及的材料与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材料类似。
其中,考虑到抑制卷曲和起皱时,所述固化性树脂优选为例如环氧树脂或氧杂环丁烷树脂。优选的固化性材料包括环氧化环己烯、4-乙烯基环己烯-1,2-环氧化物、苯基缩水甘油基醚、苯基-2-甲基缩水甘油基醚、缩水甘油基乙烯基醚、(3’,4’-环氧环己烷)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3-环氧乙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1-甲基-4-2-甲基环氧乙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六亚甲基双环氧乙烷、八亚甲基双环氧乙烷、1,3-双(缩水甘油氧基)丙烷、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3-甲基-3-(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和对苯二甲酸双[(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基]酯。
此外,固化性溶液12A还可以包含使油墨成分在待固化层12B之上或之内固定化的成分(以下有时简称为“固定化成分”)。
尽管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预先将固定化成分与固化性溶液12A混合,但也可以例如通过单独制备含固化性成分的溶液,并使用溶液喷出单元将该溶液喷至待固化层12B,使所述固定化成分包含在待固化层12B中。将含有固定化成分的溶液喷出至待固化层12B的步骤优选在利用喷墨记录头14将油墨滴14A喷出至待固化层12B之前进行。
固定化成分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吸收油墨的成分(例如,溶剂)的成分、吸附油墨的成分(例如,着色剂)的成分和使油墨的成分(例如,着色剂)凝集或增粘的成分。
吸收油墨的成分(例如,溶剂)的成分例如有吸水性材料或吸油性材料。
当该油墨是水性油墨时,优选使用吸水性材料。当待固化层2B包含吸水性材料时,由于水性油墨中含有的水被吸水性材料吸收因而可抑制油墨滴14A在待固化层12B中的扩散。因此,水性油墨被固定在待固化层12B中,并形成高品质图像。此外,由于吸水性材料吸收了水性油墨中含有的水,可以抑制水对阳离子固化反应的阻碍,维持阳离子固化反应的效率从而形成高品质图像。
当该油墨是油性油墨时,优选使用吸油性材料。当待固化层2B包含吸油性材料时,由于油性油墨中含有的溶剂被吸油性材料吸收,因而可抑制油墨滴14A在待固化层12B中的扩散。因此,油性油墨被固定在待固化层12B中,并形成高品质图像。
具体的吸水性材料包括例如聚丙烯酸及其盐、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由(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构成的共聚物、包含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包含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包含由(甲基)丙烯酸与具有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的醇形成的酯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具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羧酸及其盐结构)、包含由(甲基)丙烯酸与具有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的醇形成的酯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具有(甲基)丙烯酸酯-羧酸及其盐结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含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包含由(甲基)丙烯酸与具有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的醇形成的酯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具有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羧酸及其盐结构)、包含聚马来酸及其盐、苯乙烯-马来酸及其盐的共聚物、用磺酸改性任一种上述树脂得到的产物和用磷酸改性上述任一种树脂得到的产物。优选例包括聚丙烯酸及其盐、包含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包含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包含由(甲基)丙烯酸与具有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的醇形成的酯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脂肪族或芳香族取代基具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羧酸及其盐结构)和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的共聚物。上述树脂可以是交联的或未交联的。
此外,吸油性材料的具体例包括低分子量胶凝剂,如羟基硬脂酸、胆固醇衍生物和亚苄基山梨醇、聚降冰片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各种树脂。优选例包括聚降冰片烯、聚丙烯和松香。
所述成分的比例基于全部固化性溶液12A可以为约0重量%~约80重量%。
吸收油墨的成分(例如,着色剂)的成分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沸石。所述成分的比例可以为约0重量%~约30重量%。
使油墨的成分(例如,着色剂)凝集或增粘的成分的实例包括无机电解质、有机酸及其盐、无机酸和有机胺等凝集剂。
无机电解质的实例包括碱金属离子(诸如锂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等)、多价金属离子(诸如铝离子、钡离子、钙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锰离子、镍离子、锡离子、钛离子和锌离子等)与氢氯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磷酸和硫氰酸形成的各种盐。
其具体例包括诸如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钠、碘化钾、硫酸钠、硝酸钾等碱金属盐,诸如氯化铝、溴化铝、硫酸铝、硝酸铝、硫酸铝钠、硫酸铝钾、氯化钡、溴化钡、碘化钡、氧化钡、硝酸钡、硫氰酸钡、氯化钙、溴化钙、碘化钙、亚硝酸钙、硝酸钙、磷酸二氢钙、硫氰酸钙、苯甲酸钙、氯化铜、溴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铁、溴化铁、碘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磷酸二氢锰、氯化镍、溴化镍、硫酸镍、硝酸镍、硫酸锡、氯化钛、氯化锌、溴化锌、硫酸锌、硝酸锌和硫氰酸锌等多价金属盐。
有机酸及其盐的具体例包括精氨酸、柠檬酸、甘氨酸、谷氨酸、丁二酸、酒石酸、半胱氨酸、草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丙二酸、赖氨酸、苹果酸、乙酸、草酸、乳酸、富马酸、水杨酸和苯甲酸;以及乙酸钠、草酸钾、柠檬酸钠、苯甲酸钾、乙酸铝、苯甲酸钙、乙酸钙、水杨酸钙、酒石酸钙、乳酸钙、富马酸钙、柠檬酸钙、乙酸铜、草酸铁、乳酸铁、富马酸铁、柠檬酸铁、乙酸镁、乳酸镁、乙酸锰、水杨酸锰、苯甲酸锰、乳酸锰、乙酸镍、乙酸锌和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的衍生物。
通式(1)
Figure S2008100869717D00181
在通式(1)中,X代表O、CO、NH、NR1、S或SO2。R1代表烷基,R1优选是CH3、C2H5或C2H4OH。X优选为CO、NH、NR1或O,更优选的是CO、NH或O。
R表示烷基,R优选是CH3、C2H5或C2H4OH。在式中可以含有R,也可以不含有R。
M代表氢原子、碱金属或胺。M优选是H、Li、Na、K、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等,更优选是H、Na和K,进一步优选是氢原子;n为3~7的整数,n优选为这样的整数:式中的杂环为6元或5元杂环,更优选是5元杂环;m为1或2。只要所述环是杂环,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是饱和环也可以是不饱和环,l为1~5的整数。
具体地说,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是具有呋喃、吡咯、吡咯啉、吡咯烷酮、吡喃酮、吡咯、噻吩、吲哚、吡啶或喹啉结构的以羧基作为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具体例包括2-吡咯烷酮-5-羧酸、4-甲基-4-戊内酯-3-羧酸、呋喃羧酸、2-苯并呋喃羧酸、5-甲基-2-呋喃羧酸、2,5-二甲基-3-呋喃羧酸、2,5-呋喃二羧酸、4-丁内酯-3-羧酸、3-羟基-4-吡喃酮-2,6-二羧酸、2-吡喃酮-6-羧酸、4-吡喃酮-2-羧酸、5-羟基-4-吡喃酮-5-羧酸、4-吡喃酮-2,6-二羧酸、3-羟基-4-吡喃酮-2,6-二羧酸、噻吩羧酸、2-吡咯羧酸、2,3-二甲基吡咯-4-羧酸、2,4,5-三甲基吡咯-3-丙酸、3-羟基-2-吲哚羧酸、2,5-二氧-4-甲基-3-吡咯啉-3-丙酸、2-吡咯烷羧酸、4-羟基脯氨酸、1-甲基吡咯烷-2-羧酸、5-羧基-1-甲基吡咯烷-2-乙酸、2-吡啶羧酸、3-吡啶羧酸、4-吡啶羧酸、吡啶二羧酸、吡啶三羧酸、吡啶五羧酸、1,2,5,6-四氢-1-甲基烟酸、2-喹啉羧酸、4-喹啉羧酸、2-苯基-4-喹啉羧酸、4-羟基-2-喹啉羧酸和6-甲氧基-4-喹啉羧酸。
优选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甘氨酸、谷氨酸、丁二酸、酒石酸、邻苯二甲酸、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吡咯羧酸、呋喃羧酸、吡啶羧酸、香豆酸(coumalic acid)、噻吩羧酸、烟酸或者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盐。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吡咯羧酸、呋喃羧酸、吡啶羧酸、香豆酸、噻吩羧酸、烟酸或者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盐。作为该有机酸,其进一步优选的实例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吡喃酮羧酸、呋喃羧酸、香豆酸以及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盐。
有机胺化合物可以是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四级胺或它们的盐中的任一种。其具体例包括四烷基铵、烷基胺、苯甲烷铵、烷基吡啶鎓、咪唑啉鎓、多元胺和它们的衍生物及其盐。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下列化合物:戊胺、丁胺、丙醇胺、丙胺、乙醇胺、乙基乙醇胺、2-乙基己胺、乙基甲胺、乙基苄胺、乙二胺、辛胺、油烯胺、环辛胺、环丁胺、环丙胺、环己胺、二异丙醇胺、二乙醇胺、二乙胺、二(2-乙基己基)胺、二亚乙基三胺、二苯胺、二丁胺、二丙胺、二己胺、二戊胺、3-(二甲基氨基)丙胺、二甲基乙胺、二甲基乙二胺、二甲基辛胺、1,3-二甲基丁胺、二甲基-1,3-丙二胺、二甲基己胺、氨基丁醇、氨基丙醇、氨基丙二醇、N-乙酰基氨基乙醇、2-(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2-氨基-2-乙基-1,3-丙二醇、2-(2-氨基乙氧基)乙醇、2-(3,4-二甲氧基苯基)乙胺、十六烷胺、三异丙醇胺、三异戊胺、三乙醇胺、三辛胺、三乙胺、二(2-氨基乙基)-1,3-丙二胺、二(3-氨基丙基)乙二胺、二(3-氨基丙基)-1,3-丙二胺、二(3-氨基丙基)甲胺、二(2-乙基己基)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胺、丁胺、丁基异丙胺、丙二胺、丙烷二胺、己胺、戊胺、2-甲基环己胺、甲基丙胺、甲基苄胺、单乙醇胺、月桂胺、壬胺、三甲胺、三乙胺、二甲基丙胺、六亚甲基二胺、四亚乙基五胺、二乙基乙醇胺、氯化四甲基铵、溴化四乙基铵、二羟基乙基十八烷胺、2-十七碳烯基-羟基乙基咪唑啉、氯化月桂基二甲基苄基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鎓、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鎓、氯化二芳基二甲基铵聚合物、二芳基胺聚合物和单芳基胺聚合物。
更优选的实例包括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2-氨基-2-乙基-1,3-丙二醇、乙醇胺、丙二胺和丙胺。
在这些凝集剂中,优选使用多价金属盐如Ca(NO3)2,、Mg(NO3)2、Al(OH)3和聚氯化铝。
可以单独使用凝集剂,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所述凝集剂的含量可以为0.01重量%~30重量%。
此外,固化性溶液中也可以含有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或分散对所述固化反应有贡献的主成分(单体、大分子单体、低聚物、预聚物和聚合引发剂等)。所述主成分的比例为例如30重量%或30重量%以上,优选为60重量%或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或90重量%以上。
此外,为了控制固化后的该层的着色,固化性溶液也可以含有各种着色剂。
此外,固化性溶液的粘度优选为5mPa·s~10000mPa·s,更优选10mPa·s~5000mPa·s,进而更优选15mPa·s~3000mPa·s。此外,固化性溶液的粘度优选高于油墨的粘度。
考虑到所获得的效果,优选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至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示的记录设备中使用该固化性溶液。不过,特别是在非渗透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时,也可以按如下方式形成图像:将固化性溶液直接涂布在记录介质上,将含有记录剂的油墨喷到已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待固化层上,供给用于固化该待固化层的刺激,并固化待固化层。
下面,对用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法的油墨进行说明。
作为油墨,可以使用含有水性溶剂作为溶剂的水性油墨和含有油性溶剂作为溶剂的油性油墨中的任一种油墨。在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水性或油性油墨并以非渗透性介质作为记录介质的情况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定影性且不需要利用加热器等使溶剂挥发。
此外,作为油墨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油墨。通过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油墨,可以形成耐久性极高的图像。
水性油墨例如可以是将水溶性染料或颜料作为记录物质分散或溶解在水性溶剂中而制备的油墨。此外,油性油墨例如可以是将油溶性染料作为记录物质溶解在油性溶剂中而制备的油墨,或将染料或颜料作为记录物质通过反相胶束化而分散制得的油墨。
使用油性油墨时,优选使用采用了低挥发性或不挥发性溶剂的油性油墨。由于用于油性油墨的溶剂具有低挥发性或不挥发性,油墨的状态不易因记录头喷嘴端部处的溶剂挥发而改变,记录头喷嘴显示出令人满意的耐堵塞性。此外,由于用于油性油墨的溶剂具有低挥发性或不挥发性,即使所述用于油性油墨的溶剂在已经接受油墨滴的待固化层转印至记录介质后渗透进入记录介质,也可以抑制卷曲和起皱的发生。此外,用于油性油墨的溶剂还可以是阳离子固化型。
首先,对于记录物质进行说明。典型的记录物质是着色剂。作为着色剂,染料和颜料均可使用;但考虑到耐久性时,优选的是颜料。作为颜料,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均可使用。对于黑色颜料可以举出诸如炉黑、灯黑、乙炔黑和槽法炭黑等炭黑颜料。还可以使用除黑色颜料和三原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颜料以外的其他颜料,其实例包括红、绿、蓝、褐和白等特定颜色的颜料,诸如金色颜料和银色颜料等金属光泽颜料、无色或浅色体质颜料以及塑性颜料。此外,也可以使用为本发明新合成的颜料。
此外,作为颜料也可以使用:通过使染料或颜料固定在作为核心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或聚合物微珠等的表面上而制备的粒子;染料的不溶性色淀产物;着色乳液;和着色胶乳等。
黑色颜料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Raven 7000、Raven 5750、Raven5250、Raven 5000、ULTRA II、Raven 3500、Raven 2000、Raven 1500、Raven 1250、Raven 1200、Raven 1190、ULTRA II、Raven 1170、Raven 1255、Raven 1080、Raven 1060(以上由Columbian Carbon Company制造);Regal400R、Regal 330R、Regal 660R、Mogul L、Black Pearls L、Monarch 700、Monarch 800、Monarch 880、Monarch 900、Monarch 1000、Monarch 1100、Monarch 1300、Monarch 1400(以上由Cabot Corporation制造);Color BlackFW1、Color Black FW2、Color Black FW2V、Color Black 18、Color BlackFW200、Color Black S150、Color Black S160、Color Black S170、Printex35、Printex U、Printex V、Printex 140U、Printex 140V、Special Black 6、Special Black 5、Special Black 4A、Special Black 4(以上由Degussa Co.制造);No.25、No.33、No.40、No.47、No.52、No.900、No.2300、MCF-88、MA600、MA7、MA8、MA100(以上由三菱化学社制造)。
青色颜料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4、-16、-22和-60。
品红色颜料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红-5、-7、-12、-48、-48:1、-57、-112、-122、-123、-146、-168、-177、-184、-202和C.I.颜料紫-19。
黄色颜料的具体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黄-1、-2、-3、-12、-13、-14、-16、-17、-73、-74、-75、-83、-93、-95、-97、-98、-114、-128、-129、-138、-151、-154和-180。
使用颜料作为着色剂的情况中,优选结合使用颜料分散剂。可以使用的颜料分散剂包括高分子分散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作为高分子分散剂,可以优选使用具有亲水性结构部分和疏水性结构部分的聚合物。具有亲水性结构部分和疏水性结构部分的聚合物可以为缩合类聚合物或加成聚合物。缩合类聚合物可以是公知的聚酯类分散剂。加成聚合物可以是具有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加成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具有带亲水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和具有带疏水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共聚,由此得到目标高分子分散剂。此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带亲水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均聚物。
具有带亲水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可以为具有羧基、磺酸基、羟基和磷酸基等的单体,其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衣康酸单酯、马来酸、马来酸单酯、富马酸、富马酸单酯、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磺化乙烯基萘、乙烯醇、丙烯酰胺、磷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磷酸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磷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
具有带疏水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诸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衍生物、乙烯基环己烷、乙烯基萘、乙烯基萘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巴豆酸烷基酯、衣康酸二烷基酯和马来酸二烷基酯。
用作高分子分散剂的共聚物的优选实例包括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乙烯基萘-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此外,可以使具有聚氧乙烯基或羟基的单体与上述聚合物共聚。
所述高分子分散剂的重均分子量例如可以为2,000~50,000。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颜料分散剂,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料分散剂组合使用。由于颜料分散剂的添加量随颜料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相对于颜料的量,颜料分散剂的添加总量通常为0.1重量%~100重量%。
可以使用可在水中自分散的颜料作为着色剂。可在水中自分散的颜料是指颜料表面具有许多水溶性基团并且即使在无高分子分散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散在水中的颜料。具体地说,通过对普通颜料实施酸/碱处理、偶联剂处理、聚合物接枝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或氧化还原处理等表面改性处理,可以得到可在水中自分散的颜料。
可在水中自分散的颜料可以是通过对颜料实施表面改性处理制得的颜料。不过,还可以使用Cabot Co.制造的CAB-O-JET-200、CAB-O-JET-300、IJX-157、IJX-253、IJX-266、IJX-273、IJX-444、IJX-55、CAB-O-JET-260M、CAB-O-JET-250C、CAB-O-JET-270Y、CAB-O-JET-1027R、CAB-O-JET-554B,以及Orient Chemical Co.制造的Microjet Black CW-1和CW-2等市售的自分散颜料。
自分散颜料优选为其表面至少具有磺酸、磺酸盐、羧酸或羧酸盐作为官能团的颜料,更优选为其表面至少具有羧酸或羧酸盐作为官能团的颜料。
此外,也可以使用被树脂覆盖的颜料。这种颜料被称为微胶囊颜料。可用的微胶囊颜料不仅包括Dai-Nippon Ink Chemical Industry Co.和ToyoInk Co.制造的市售微胶囊颜料,还包括为本发明的使用而制备的微胶囊颜料。
此外,还可以使用使高分子物质物理吸附到或化学键合到所述颜料(该颜料可选自上述颜料)上的树脂分散型颜料。
记录物质的其他实例包括诸如亲水性的阴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阳离子染料、反应性染料、高分子染料和油溶性染料等染料;用染料着色的蜡粉、树脂粉或乳液;荧光染料和荧光颜料;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铁磁性材料(如铁酸盐或磁铁矿等)等磁性材料;诸如氧化钛和氧化锌等半导体或光催化剂;以及其它的有机和无机的电子材料粒子。
记录物质的含量(浓度)可以是例如基于油墨重量的5重量%~30重量%。
记录物质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是例如10nm~1,000nm的范围。
记录物质的体积平均粒径是指记录物质本身的粒径,或者在分散剂等添加剂附着在记录物质上的情况中,是指附着添加剂后的粒径。使用MicroTrack UPA粒度分析计9340(由Leed&Narthrup Co.制造)作为体积平均粒径的测定装置。根据指定的测定方法,对测定池中的4ml油墨进行此测定。关于测定时输入的数值,以油墨的粘度作为粘度,以记录物质的密度作为分散粒子的密度。
下面对水性溶剂进行说明。所述水性溶剂可以是水,特别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超纯水、蒸馏水或超滤水。此外,还可以与水性溶剂一起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可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包括多元醇类、多元醇衍生物、含氮溶剂、醇类和含硫溶剂。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多元醇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三乙二醇、1,5-戊二醇、1,2-己二醇、1,2,6-己三醇、丙三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糖醇类如木糖醇以及糖类如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多元醇衍生物的实例包括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丁醚、一缩二丙二醇单丁醚和双甘油的氧化乙烯加成物。
含氮溶剂的实例包括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基吡咯烷酮和三乙醇胺。示例性醇类包括乙醇、异丙醇、丁醇和苯甲醇等醇类。
含硫溶剂的实例包括硫代二乙醇、硫代二甘醇、环丁砜和二甲亚砜。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其他实例包括碳酸丙二酯和碳酸乙二酯。
可以使用至少一种水溶性有机溶剂。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重量%~70重量%。
下面对油性溶剂进行说明。所述油性溶剂可以是脂肪烃、芳香烃、醇类、酮类、酯类、醚类、二醇类、含氮溶剂或植物油等有机溶剂。脂肪烃的实例包括正己烷、环己烷、甲基己烷、正辛烷、甲基庚烷、二甲基己烷、壬烷和癸烷;和石蜡类溶剂,例如等正烷烃类溶剂(如Isopar(合成异构烷油))、异烷烃类溶剂和环烷烃类溶剂等。芳香烃可以是甲苯、乙苯或二甲苯。醇类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或苯甲醇。酮类可以是丙酮、甲基乙基酮、戊酮、己酮、庚酮或环己酮。酯类可以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酯或丁酸乙酯。醚类可以是乙醚、乙基丙基醚或乙基异丙基醚。二醇类可以是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甘油或聚丙二醇。作为溶剂,还可以使用诸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乙醚或二乙二醇丁醚等二醇衍生物。植物油可以是干性油、半干性油或不干性油。干性油的实例包括紫苏子油、亚麻子油、桐油、罂粟子油、胡桃油、红花油和向日葵油;半干性油的实例包括菜子油;不干性油的实例包括棕榈油。所述油性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性溶剂。
下面对其它添加剂进行说明。必要时,可以将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油墨中。
可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各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下面列举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
可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苯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酯的硫酸酯盐、高级脂肪酸酯的磺酸盐、高级醇醚的硫酸酯盐和磺酸盐、高级烷基磺基琥珀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羧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和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盐,优选例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异丙基萘磺酸盐、单丁基苯基苯酚单磺酸盐、单丁基联苯基磺酸盐、单丁基联苯基磺酸盐和二丁基苯基苯酚二磺酸盐。
可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脂肪酸丙三醇酯、聚氧乙烯丙三醇脂肪酸酯、聚丙三醇脂肪酸酯、脂肪酸蔗糖酯、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脂肪酰胺、烷基链烷醇酰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乙炔二醇和乙炔二醇的聚氧乙烯加成物。优选实例包括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酸烷基醇酰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乙炔二醇和乙炔二醇的聚氧乙烯加成物。
其他可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含硅酮的表面活性剂,例如聚硅氧烷氧乙烯加成物;含氟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磺酸盐和氧乙烯全氟烷基醚;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例如刺孢青霉酸(spiculisporic acid)、鼠李糖脂和溶血卵磷脂。
这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使用。此外,考虑到溶解性等,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可以为例如3~20。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例如0.001重量%~5重量%,优选为0.01重量%~3重量%。
可以另外将下列试剂加入所述油墨:用于调节渗透性能的渗透剂;用于控制各种性质如用于改善喷墨性能的聚乙烯亚胺、多元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等;用于调节电导率和pH的碱金属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以及必要时的pH缓冲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粘度调节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螯合剂等。
下面对油墨的优选特性进行说明。油墨的表面张力为例如20mN/m~45mN/m。
上述表面张力是使用通过利用Wilhelmy型表面张力计(由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在23℃和55%RH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油墨粘度可以为1.5mPa·s~30mPa·s,优选为1.5mPa·s~20mPa·s。从记录头的喷出性考虑时,油墨粘度优选为20mPa·s或20mPa·s以下。此外,油墨粘度优选低于所述固化性溶液的粘度。
上述粘度是在23℃的测量温度和1400s-1的剪切速度的条件下使用RHEOMAT 115(由Contraves Co.制造)作为测定装置测定的值。
油墨不限于上述组成。除了记录物质以外,油墨还可以包含其它功能性材料,例如液晶材料和电子材料。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于图像数据,从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等各种颜色的喷墨记录头14有选择性地将油墨滴14A喷出,从而将全色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即,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普遍适用于工业用液滴喷出(喷射)装置。
实施例
下面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实施例1
使用与所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构成的记录设备(参见图1和图2),利用溶液供给装置将固化性溶液供给到中间转印鼓来形成待固化层,并且将每种油墨从记录头喷到所述待固化层上来形成图像。然后,通过转印装置将待固化层转印到记录介质之后,从刺激供给装置供给刺激来使待固化层固化,从而进行印刷。按以下条件进行评价。
中间转印鼓:涂布有含氟树脂的外径为500mm的钢管(鼓(处理速度):400mm/s)
溶液供给装置:凹版印刷辊涂器(待固化层的层厚为10μm)
各记录头:压电方式的记录头(分辨率600dpi(dpi:每1英寸的点数;以下相同))
转印装置(加压辊):涂布有含氟树脂的直径为30mm的钢管(对中间转印鼓的压力:线压力3kgf/cm)
刺激供给装置:高压汞灯(紫外线照射强度为80W/cm)
记录介质:两种——美术纸(OK金藤(Kinfuji))和普通纸(FX-P纸(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
使用如下制造的固化性溶液和各色的油墨。
固化性溶液1(阳离子固化性液体薄层材料)-
(3’,4’-环氧环己烷)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盐:60重量份
1-甲基-4-2-甲基环氧乙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30重量份
将2重量份三芳基锍六氟磷酸盐(光聚合引发剂)加入到上述组成中,并进一步添加4-乙烯基环己烯-1,2-环氧化物,从而将粘度调整至120mPa·s,由此获得“固化性溶液1”。
-黑色油墨1-
·黑色颜料分散液(将SOLSPERSE 13940(由Noveon Co.制造的分散剂)加入到炭黑中,并且将它们分散在ISOPAR L中)(颜料浓度15重量%):
                                                 40重量份
·ISOPAR L(由Exxon Mobil Corp.制造):            20重量份
·油酸乙酯:                                     26重量份
将ISOPAR G(由Exxon Mobil Corp.制造)和5重量份油醇加入到上述组成中,并调整粘度以形成“黑色油墨1”。粘度为6.5mPa·s。
-青色油墨1-
·青色颜料分散液(将SOLSPERSE 16000(由Noveon Co.制造的分散剂)加入到酞菁颜料中,并且将它们分散到ISOPAR M中)(颜料浓度为10重量%):                                             50重量份
·ISOPAR M(由Exxon Mobil Corp.制造):           20重量份
·大豆油:                                      20重量份
将ISOPAR G和8重量份油醇加入到上述组成中,并调整粘度以形成“青色油墨1”。粘度为7.5mPa·s。
-品红油墨1-
·品红颜料分散液(将SOLSPERSE 34750(由Noveon Co.制造的分散剂)加入到喹吖啶酮颜料中,并且将它们分散在ISOPAR M中)(颜料浓度为15重量%):                                   30重量份
·ISOSOL(由Nippon Oil Corp.制造):              12重量份
·大豆油乙酯:                                  15重量份
·油醇:                                        30重量份
将ISOPAR G和10重量份油醇加入到上述组成中,并调整粘度以形成“品红油墨1”。粘度为8.8mPa·s。
-黄色油墨1-
·黄色颜料分散液(将DISPERBYK-101(由BYK Japan KK制造的分散剂)加入到颜料黄74中,并且将它们分散在ISOPAR G中)(颜料浓度为18重量%):                                       25重量份
·ISOPAR M(由Exxon Mobil Corp.制造):           40重量份
·油酸丁酯:                                    15重量份
将ISOPAR G和5重量份油醇加入到上述组成中,并调整粘度以形成“黄色油墨1”。粘度为6.7mPa·s。
利用凹版印刷辊涂器将“固化性溶液1”涂布在鼓上以形成厚度为8μm的“液体薄层1”,然后用压电式记录头(分辨率600dpi)将四种类型的油墨分别提供至“液体薄层1”上。接着,将液体薄层1转印至美术纸(OK金藤)和普通纸(FX-P纸(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上。随后,在转印过的美术纸和普通纸上用80W/cm的高压汞灯进行紫外线照射。
(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各油墨,从各记录头将所述各油墨直接喷出到美术纸(OK金藤)和普通纸(FX-P纸,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上,从而形成图像。不进行转印步骤和紫外线照射步骤。
(比较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印刷,不同之处在于(i)不将含有固化性材料的固化性溶液供给到中间转印鼓,(ii)直接将油墨喷到中间转印鼓上,从而形成图像,然后在美术纸(OK金藤)和普通纸(FX-P纸,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上进行转印,和(iii)不进行紫外线照射步骤。
(实施例2)
-固化性溶液2(阳离子固化性液体薄层材料)-
将50重量份作为吸水性材料的交联聚丙烯酸钠加入到50重量份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固化性溶液1”中,从而形成“固化性溶液2”。
-黑色油墨2-
·炭黑:                                      5重量份
·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1.5重量份
·甘油:                                      25重量份
·二乙二醇单丁醚:                            6重量份
·氧乙烯油醚:                                0.5重量份
将上述组成混合并向其中加入60重量份纯水和0.1重量份氢氧化钠,从而得到“黑色油墨2”。
-青色油墨2-
·铜酞菁颜料:                                4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               2重量份
·二乙二醇:                                    15重量份
·甘油:                                        15重量份
·四甲基癸炔二醇氧乙烯加成物:                  2重量份
·1,3-丁二醇:                                 4重量份
将上述组成混合并向其中加入58重量份纯水和0.15重量份氢氧化钠,从而得到“青色油墨2”。
-品红油墨2-
·品红颜料(C.I.颜料红122):                     6重量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共聚物:  4重量份
·乙二醇:                                      10重量份
·甘油:                                        15重量份
·丙二醇:                                      5重量份
·四甲基癸炔二醇氧乙烯加成物:                  2.5重量份
将上述组成混合并向其中加入65重量份纯水和0.1重量份氢氧化钠,从而得到“品红油墨2”。
-黄色油墨2-
·黄色颜料(C.I.颜料黄74):                      5重量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3重量份
·二乙二醇:                                    15重量份
·三乙二醇单丁醚:                              8重量份
·1,2-己二醇:                                 5重量份
·氧乙烯月桂醚:                                0.5重量份
将上述组成混合并向其中加入62重量份纯水和0.05重量份氢氧化钠,从而得到“黄色油墨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印刷,不同之处在于(i)使用“固化性溶液2”代替“固化性溶液1”和(ii)分别用“黑色油墨2”、“青色油墨2”、“品红油墨2”和“黄色油墨2”代替“黑色油墨1”、“青色油墨1”、“品红油墨1”和“黄色油墨1”。
(实施例3)
-固化性溶液3(阳离子固化性液体薄层材料)-
·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                   40重量份
·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    30重量份
·聚降冰片烯(多孔质吸油性材料):                  30重量份
将IRGACURE 250(光聚合引发剂)加入上述组成中,并用4-乙烯基环己烯-1,2-环氧化物将粘度调整至90mPa·s,由此形成“固化性溶液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印刷,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固化性溶液3”代替“固化性溶液1”。
(参考例1)
-固化性溶液A(自由基固化性液体薄层材料)
·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                     50重量份
·甘油丙氧基三丙烯酸酯:                         30重量份
将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和PEG 300二丙烯酸酯加入上述组成中,从而将粘度调整为250mPa·s。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印刷,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固化性溶液A”代替“固化性溶液1”。
对实施例1~3、比较例1和2以及参考例1的评价如下进行。
-干燥性的评价-
测定印刷后的干燥速度。具体地说,将涂布纸(高级GCAA0002,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叠放在印刷后的图像上,并在其上施加100g/cm2的负荷。测定油墨不再转印至叠加纸的时间。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印刷后少于1秒
G2:印刷后1秒以上但少于2秒
G3:印刷后2秒以上但少于5秒
G4:印刷后5秒以上
-洇纸的评价-
目视评价所得印刷物的文字部分。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未识别出文字的洇纸
G2: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出文字的洇纸但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
G3:文字的洇纸明显
-定影性的评价-
印刷后用手指摩擦图像部分1分钟,检查手指上的污物以判断定影性。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不存在污物
G2:存在少量污物
G3:存在污物
-耐光性的评价-
在印刷结束24小时后,用氙气灯照射12小时,并对照射过程中的褪色度进行官能评价。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完全不褪色
G2:轻微褪色
G3:明显褪色
-耐气性的评价-
制作其上印刷有100%覆盖图案的印刷物,并将该印刷物在臭氧浓度为1.0ppm的条件下暴露24小时。暴露后的印刷物的光学浓度用X-Rite404测定。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暴露后的光学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率为90%以上。
G2:暴露后的光学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率为80%以上但小于90%。
G3:暴露后的光学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率小于80%。
-对印刷刚刚结束后的卷曲的评价-
将记录纸在23℃、50%RH的环境中放置8小时或更长时间以调湿,然后将该记录纸裁剪为明信片大小(100×148mm),并在上面印刷100%品红色实地图像,空白页边为5mm。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刚刚从印刷后的装置排出后产生的印刷面的相反面的悬吊卷曲(hanging curl)的发生量。将所得测定值换算为卷曲曲率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小于20m-1
G2:20m-1以上但小于35m-1
G3:35m-1以上但小于50m-1
G4:50m-1以上
-对印刷刚刚结束后的起皱的评价-
将记录纸裁剪为明信片大小(100×148mm),然后在该记录纸的中央部分印刷2cm×2cm的100%品红色实地图像,并用激光位移传感器(LK085,由KEYENCE Corp.制造)测定印刷刚刚结束后产生的起伏(waving)的最大高度。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小于1.5mm
G2:1.5mm以上但小于2mm
G3:2mm以上但小于3mm
G4:3mm以上
-对放置干燥后的卷曲的评价-
将明信片大小的记录纸在23℃、50%RH的环境中放置8小时或更长时间以调湿。并在上面印刷100%品红色实地图像,页边空白为5mm,将该记录纸在23℃、50%RH的环境中以印刷面向上的状态自印刷后平放50小时。以与评价印刷刚刚结束后的卷曲相同的方法测定在上述环境中放置50小时后产生的悬吊卷曲的发生量。将所得测定值换算为卷曲曲率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小于20m-1
G2:20m-1以上但小于35m-1
G3:35m-1以上但小于50m-1
G4:50m-1以上
-对放置干燥后的起皱的评价-
将记录纸裁剪为明信片大小(100×148mm),然后在该记录纸的中央部分印刷2cm×2cm的100%品红色实地图像,使该记录纸在23℃、50%RH的环境中以印刷面向上的状态自印刷后平放50小时。以与评价印刷刚刚结束后的起皱相同的方法测定在上述环境中放置50小时后的起伏的最大高度。评价标准如后所述,G1级和G2级不会造成实用上的问题。结果显示在表1中。
G1:小于1.5mm
G2:1.5mm以上但小于2mm
G3:2mm以上但小于3mm
G4:3mm以上
Figure S2008100869717D00361
(实施例4)
-固化性溶液4(阳离子固化性液体薄层材料)
·3-环氧乙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                15重量份
·八亚甲基双环氧乙烷:                              25重量份
·双[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35重量份
·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钠盐共聚物(吸水性材料):    25重量份
将4-(苯基硫)苯基二苯基六氟磷酸锍(光聚合引发剂)加入上述组成中,并利用4-乙烯基环己烯-1,2-环氧化物将粘度调整至90mPa·s,从而形成“固化性溶液4”。
-黑色油墨4-
·CAB-O-JET-300(自分散颜料分散液):                 30重量份
·甘油:                                            15重量份
·二乙二醇:                                        15重量份
·SURFYNOL 465:                                    1.0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进而向其中加入40重量份纯水以得到“黑色油墨4”。
-青色油墨4-
·CAB-O-JET-250C(自分散颜料分散液):                35重量份
·二乙二醇:                                        12重量份
·四甘醇:                                          10重量份
·1,2-己二醇:                                     4重量份
·1,3-丁二醇:                                     4重量份
·SURFYNOL 440:                                    0.7重量份
·SURFYNOL 485:                                    0.8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进而向其中加入37重量份纯水以得到“青色油墨4”。
-品红色油墨4-
·CAB-O-JET-260M(自分散颜料分散液):               50重量份
·乙二醇:                                         8重量份
·甘油:                                              15重量份
·丙二醇:                                            3重量份
·四甲基癸炔二醇氧乙烯加成物:                        2.5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进而向其中加入25重量份纯水以得到“品红色油墨4”。
-黄色油墨4-
·CAB-O-JET-270Y(自分散颜料分散液):                  45重量份
·二乙二醇:                                          15重量份
·三乙二醇单丁醚:                                    8重量份
·1,3-丁二醇:                                       4重量份
·氧乙烯十八烷基醚:                                  0.9重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进而向其中加入28重量份纯水以得到“黄色油墨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印刷,不同之处在于(i)使用“固化性溶液4”代替“固化性溶液1”,和(ii)分别用“黑色油墨4”、“青色油墨4”、“品红油墨4”和“黄色油墨4”代替“黑色油墨1”、“青色油墨1”、“品红油墨1”和“黄色油墨1”。
(比较例3)
使用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油墨,利用各记录头将油墨直接喷至美术纸((OK金藤)、普通纸(FX-P纸(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上从而形成图像。不过,不进行转印步骤和紫外线照射步骤。
(实施例5)
不将“固化性溶液4”供给至中间转印鼓,而是利用凹版印刷辊涂器将该固化性溶液4涂布在美术纸((OK金藤)上以形成厚度为10μm的“液体薄层4”。然后用压电式记录头(分辨率600dpi)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油墨分别提供至“液体薄层4”上以形成图像。随后,在美术纸上用80W/cm的高压汞灯进行紫外线照射。
以与上述实施例1~3、比较例1和2以及参考例1相同的方法对上述的实施例4~5和比较例3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在表2中。
Figure S2008100869717D00391
从各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相比,各实施例可在无论是渗透性介质还是非渗透性介质的各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且可抑制卷曲和起皱。此外,与参考例相比,各实施例中抑制了卷曲和起皱。

Claims (9)

1.一种记录设备,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中间转印体,
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供给固化性溶液,所述固化性溶液包含在施加外部刺激时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固化性材料,所述固化性溶液还包含吸水性材料或吸油性材料,
喷出单元,所述喷出单元将包含记录物质的油墨喷出到待固化层上,所述待固化层由供给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所述固化性溶液形成,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喷有所述油墨的所述待固化层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转印至记录介质,和
刺激供给单元,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供给刺激,该刺激使所述待固化层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为在紫外线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为紫外线照射单元,所述紫外线照射单元将紫外线照射至所述待固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为在电子束照射下可通过阳离子固化反应而固化的阳离子电子束固化性材料,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为电子束照射单元,所述电子束照射单元将电子束照射至所述待固化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是中间转印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是中间转印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材料是环氧单体或氧杂环丁烷单体,并且所述刺激供给单元是紫外线照射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已经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并且喷有所述油墨的所述待固化层以半固化态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油墨是油性油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油墨是水性油墨。
CN2008100869717A 2007-09-20 2008-03-28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4208 2007-09-20
JP2007244208A JP4466704B2 (ja) 2007-09-20 2007-09-20 記録装置
JP2007-244208 2007-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517A CN101391517A (zh) 2009-03-25
CN101391517B true CN101391517B (zh) 2011-09-28

Family

ID=4047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69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517B (zh) 2007-09-20 2008-03-28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09452B2 (zh)
JP (1) JP4466704B2 (zh)
CN (1) CN101391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0398B2 (ja) * 2007-09-18 2011-03-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JP4748403B2 (ja) * 2008-09-17 2011-08-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T508572B1 (de) * 2009-07-16 2011-05-15 Karl Pedross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starren werkstücken
JP5321353B2 (ja) * 2009-08-27 2013-10-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579406B2 (en) * 2009-09-16 2013-11-12 Xerox Corporation Real time bleed-though detection for continuous web printers
JP2012111077A (ja) * 2010-11-22 2012-06-14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121717A (ja) * 2011-11-08 2013-06-20 Canon Inc 画像記録方法
DE102012008552A1 (de) * 2012-04-30 2013-11-1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eines Objekts mit Druckfarbe
US9096055B2 (en) * 2012-12-18 2015-08-0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k-based digital printing
KR101980764B1 (ko) * 2012-12-24 2019-08-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아치 형태의 드럼 패드를 구비한 탈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량 박형의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JP6186645B2 (ja) 2013-02-14 2017-08-30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転写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
CA3025631C (en) * 2016-05-30 2023-01-03 Landa Labs (2012) Lt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JP6841155B2 (ja) * 2017-05-17 2021-03-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粒子分散液、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10639882B2 (en) * 2017-07-14 2020-05-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fer member,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19166724A (ja) * 2018-03-23 2019-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077716B2 (ja) * 2018-03-29 2022-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組成物および記録物
WO2020210302A1 (en) * 2019-04-12 2020-10-15 Ball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intaining inkjet printhead menisc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7240A (ja) * 2000-12-21 2002-07-02 Toshiba Corp 被記録媒体、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US6716562B2 (en) * 2001-08-20 2004-04-06 Fuji Xerox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CN101143513A (zh) * 2006-09-12 2008-03-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351A (en) * 1883-01-09 Haeey d
JPH11188858A (ja) 1997-12-26 1999-07-13 Ricoh Co Ltd 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US6460957B1 (en) * 1998-08-10 2002-10-08 Agfa-Gevaert Use of an ink jet image as prepress intermediate
JP2000094654A (ja) 1998-09-21 2000-04-0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343808A (ja) 1999-06-04 2000-12-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1212956A (ja) 2000-02-03 2001-08-07 Tohoku Ricoh Co Ltd 記録方法
JP2001315426A (ja) 2000-05-11 2001-11-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02283555A (ja) 2001-03-27 2002-10-03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2321443A (ja) 2001-04-25 2002-11-05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中間転写媒体、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JP2002370347A (ja) 2001-06-14 2002-12-24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中間転写媒体を用いた印刷システム
JP4834300B2 (ja) 2003-11-20 2011-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06416B2 (ja) 2004-06-03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70835B2 (ja) * 2005-08-08 2010-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型記録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07185883A (ja) * 2006-01-13 2007-07-26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0232A (ja) 2006-02-01 2007-09-13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681966B2 (en) * 2006-03-09 2010-03-23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7240A (ja) * 2000-12-21 2002-07-02 Toshiba Corp 被記録媒体、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US6716562B2 (en) * 2001-08-20 2004-04-06 Fuji Xerox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CN101143513A (zh) * 2006-09-12 2008-03-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79807A1 (en) 2009-03-26
JP2009073046A (ja) 2009-04-09
CN101391517A (zh) 2009-03-25
US7909452B2 (en) 2011-03-22
JP4466704B2 (ja)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1517B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用材料
CN101143513B (zh) 记录装置
CN101544100B (zh) 记录设备及使用该记录设备的成像方法
CN101607468B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墨水组和记录装置
CN101607490B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墨水组和记录装置
JP484914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材料
CN101683794B (zh) 组合物、墨水组、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US821576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that forms ink receiving layer(s) on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ody and record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31106B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墨水组和记录装置
JP4498317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92110B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油墨组和记录设备
JP4448155B2 (ja) 画像定着方法、該方法を用いる記録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60287A (ja) 記録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6393971B (zh) 图像记录方法和图像记录设备
JP2009226890A (ja) 記録装置
JP20111733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0596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427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08334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7132048A (ja) 前処理液、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及び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359451B2 (ja) 記録装置
JP2012061743A (ja) 凹凸調整液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1717A (ja) 画像記録方法
JP20160078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218010A (ja) 画像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